一个小厂是怎样年产五百辆汽车的? 中华文库
一个小厂是怎样年产五百辆汽车的?
——江西井冈山汽车制造厂的调查报告 |
|
内容提要:这个工厂一九六八年以来自造专用机床九十七台,占全厂机床、设备百分之四十五,超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全厂机床、设备的总和。本文说明,只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持自力更生,充分依靠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勤俭办工厂,一个小厂也可以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
江西井冈山汽车制造厂,原来是一个只有六百多名工人,八十八台机床、设备的汽车修配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工人群众和干部的革命积极性和革命创造性。一九六九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群众运动,开展技术革新,坚持勤俭节约,一年内就制造了五百一十六辆井冈山牌汽车,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这种井冈山牌汽车的发动机、大梁、前桥、驾驶室等主要部件,全部是他们自己制造的。经过试验鉴定,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早期出厂的汽车,现已遍布全省各县,翻山越野,运货载人,有的已跑了四万多公里,使用性能良好。
这个小厂是怎样在一年内就造出五百辆汽车来的呢?
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落实自力更生方针
自己动手造汽车,这个厂的广大革命工人很早就有这个雄心壮志。一九五八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工人们就提出要制造汽车。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专家治厂”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走资派胡说什么“汽车是洋东西,没有专家,没有成套设备不能造”,硬是把工人的革命要求压了下去。一九六一年,工人们自己动手造出了一辆汽车。走资派暴跳如雷,说他们是“不务正业”、“异想天开”,并且故意把厂里的有关设备和技工调出去,妄图叫他们死了造汽车这条心。工人们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凭一双双铁手,用大锤也要砸出汽车来,不造出汽车死不瞑目!”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这个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人们憋了多年的为革命造汽车的劲,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喜气洋洋,锣鼓喧天,把汽车制造厂的牌子挂上了厂门。自己动手试制汽车的战斗打响了! 但是,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一九六八年初,厂革委会成立后,作出了年产五十辆汽车的决定。广大革命工人坚决拥护,热烈支持。可是有人却说:“造汽车,说说容易,一辆汽车九千多个零件,缺一个也不行,还是等有了物质条件再上吧!”
坐等,还是创造?围绕这个问题,全厂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在厂革委会、军代表的领导下,工人们狠批了刘少奇的“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认识到坐等条件还是创造条件,不只是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工人们说:人的因素第一。不怕没有条件,只怕没有志气!全厂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苦干加巧干,革命加拼命,开展了一场制造汽车的攻坚战。
造汽车大梁,需要一千五百吨的压力机,厂里没有这种设备。工人们抡起大锤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压汽车脊梁骨的设备!”一个老工人拿起一块长五米二、厚五毫米的钢板,往铁砧上一放,对几个小伙子说:“来,朝我这里砸!”一锤一个震响,手震麻了,耳朵震得嗡嗡叫,嘴里却高声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硬是用大锤砸出了一根根大梁。以后,工人们开展技术革新,变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生产的汽车大梁,又多又好,保证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工人们以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重重难关,造出了五十辆汽车。厂里有些人松了口气,说:“我们用大锤敲出了五十辆汽车,这下国家总该给我们点东西了吧?”他们准备以五十辆汽车为本钱,向国家伸手要设备,要厂房,要投资。单是机床一项,就打算要求国家增拨五百余台。广大工人胸怀全局,坚决反对这种主张,说:“自力更生要一辈子,不能一阵子。我们宁愿自己再吃苦千遍,也不能让国家麻烦半分!”就在这个时候,上级下达了战斗任务,要求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一九六九年年产汽车五百辆。
从五十辆跃到五百辆,这是个多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啊!工人们在这个严峻的考验面前,半步也不后退。他们学习毛主席亲自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认真分析了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把自力更生造汽车,提高到加强战备,支援世界革命的高度来认识。他们豪迈地表示:“身在车间望全球,三十亿人民记心头,自力更生一辈子,困难虽大志不休。”全厂干群一条心,上下一股劲,用无数的汗水和心血,终于超额完成了国家的任务。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五百一十六辆井冈山牌汽车,从这个小厂开出来了!
大搞技术革新 自己武装自己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江西井冈山汽车制造厂的革命工人,遵照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在自力更生造汽车的过程中,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他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产品设计上,搞突破,闹革命。汽车设计,过去曾被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捧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只能照葫芦画瓢,连改动一个螺丝都不行。工人们打破洋框框,敢想、敢干,大胆创新。在设计车头、驾驶室的时候,全厂人人动手,个个动脑,有的工人不会画图,就用纸板剪,泥巴捏,先后提出了十几种方案。最后议定一种新型的车头和驾驶室,结构既简单,制造又方便。
为了解决设备不足与成批生产汽车的矛盾,工人们成立了一支精密铸造突击队,边干边学,刻苦钻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这门技术,制成了十七种产品。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一个主件,原来是锻打的,打起来既费劲,加工又困难。工人们用精密铸造办法,经过反复试验,取得成功。汽车前桥的工字梁,按过去的图纸规定,非要用五吨重的锻锤锻打不可。工人们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决心以浇铸来代替锻打。试验多次失败了,有人说:“以铸代锻制造工字梁,听也没听说过,搞不成拉倒吧!”工人们回答:“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革命没有攻不破的技术难关!”他们认真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坚持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去年一年内,全厂大搞工艺革新,共完成二十六个主要项目。
这个厂的工人们说:“一个好的革命战士,不能依赖上级发武器,要从战场上去夺取武器!”他们一面利用现有设备造汽车,一面自己设计制造成批生产汽车所需的各种专用设备,自己武装自己。他们边造汽车,边造设备,既加快了自己武装自己的速度,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车间原来全部设备只有两台空气锤,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工人们坚持一边生产,一边制造设备,自己造出了新式钻眼机、液压铆钉机、摇臂钻床、行车、吊车和一系列工模夹具,形成了一条流水作业线,全年生产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在四车间加工汽缸体这一条作业线上,工人自己造的各种专用机床就有二十四台,占这条作业线机床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从一九六八年开始,全厂共造出各种专用机床九十七台,占全厂现有机床、设备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前全厂机床、设备的总和。
在技术革新中,他们紧密结合生产需要,以“土”为主,土洋结合。因此,他们自制的设备,一般都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质量和功能有的还超过了同类型的洋机床和洋设备。原来用万能铣床和牛头刨床加工工字梁,一个班一天只能加工一根。工人们自己做了一台六面铣床,一天便能加工二十根。过去,抡大锤,打大梁,八个工人一天只能打一根。工人们动脑筋,想办法,自己画图设计,利用废料制成了一部大梁滚压机,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滚出一根大梁,比手工操作提高了工效八十多倍。
开展革命竞赛 大搞群众运动
这个厂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的伟大教导,在生产五百辆汽车的战斗中,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放手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竞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去年,厂内先后组织了三次群众运动的高潮。第一次,在党的“九大”胜利召开的喜讯鼓舞下,全厂上下一致努力,首批生产了汽车一百辆。第二次,向国庆二十周年献礼,全厂奋战两个月,生产汽车二百辆。第三次,从十月初开始,群策群力,争分夺秒,胜利地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战斗任务。
他们从本厂的实际出发,大搞群众运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解决了成批生产汽车与设备不足、生产线不全的矛盾,夺取了生产的高速度。起初,就设备、人员数量和五百辆汽车这个总数相比,他们是劣势,任务怎么也安排不下去。后来,他们把毛主席关于“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的光辉思想运用到工业生产上,把五百辆汽车的生产任务一口一口地分批吃掉。首先集中力量加工毛坯,制造零部件。等到零部件数量够了,便发动全厂突击总装一批汽车。这个战役打完了,回过头来又集中力量加工毛坯,制造零部件,再总装汽车。这样一仗一仗地打,保证了在每一个局部上都掌握绝对的优势,推动了群众运动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 这个厂在大搞群众运动中,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在每个战役前,发扬军事民主,制定作战方案。在战役中,做好火线宣传鼓动工作,大力宣扬好人好事。每个战役后,利用休整时间,大搞群众性的讲用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开始,加工件跟不上,五车间三组工人胸怀全局,立足本职,主动提出由原来生产一种产品,增加到生产二十四种产品。他们一台铣床改装了十多套夹具,做到一机多用。厂革委会抓住这个典型,推动一般,很快就克服了加工件供应不上的困难,保证了总装汽车的胜利进行。总装汽车的时候,装配人员不够,一个小组的工人发起开展“红尖兵”活动,首先向厂革委会请战,要求装配汽车。这个组共有八个人,只有四个师傅,真正会装配汽车的只有两人。他们互教互学,第一次奋战三天,装完发动机十台,第二次奋战十五天,装完汽车十辆。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厂一齐上阵,连行政干部、工人家属也踊跃投入了总装汽车的战斗。车间内外,到处都成了装配汽车的战场。十几个人一组,你装车头,他装车厢,你装前挂钩,他装后轮盘,榔头声,电焊光,构织成一幅热火朝天的生动景象。全厂一百六十三名家属,有一百五十四人参加了生产五百辆汽车的战斗。她们办起了一个家属“五·七”工厂,担负起车内锁、水箱夹子等四十五种小零件的生产任务。
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指出:“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之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厂革委会和军代表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开展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革命群众运动,多快好省地发展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广大群众政治热情空前高涨,革命精神无比振奋的情况下,必须大搞群众运动,坚持革命竞赛,因势利导地组织群众,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
坚持勤俭办厂 树立节约风尚
这个厂在生产五百辆汽车的战斗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勤俭办工厂”的方针,处处为革命厉行节约,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开始成批生产汽车的时候,厂里有少数人认为:“完成五百辆是大事,浪费一点算不了啥。”一时出现了许多浪费现象。厂革委会和军代表针对这种情况,及时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伟大教导,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深入进行为革命勤俭节约的教育。他们认识到,坚持节约闹革命,是经济领域里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是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件大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促进生产,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工人们决心既要完成五百辆汽车的生产任务,又要“力求节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国家节约每寸钢材、每个螺丝、每块焦炭、每度电。
在生产中,他们坚持因陋就简,反对贪大求洋。这个厂自制的九十七台机床,就有三十四台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自制的五百余件工模夹具中,用废旧材料的占百分之六十,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为了替国家节省原材料,许多配件都是用料头和报废了的零件制成的。家属“五·七”工厂加工的四十多种零件,尽量利用边角板材,从未向仓库领过料。
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个厂逐渐由小变大,但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革命作风未变。去年工人宿舍不够,厂革委会主动把办公楼让给工人住,自己搬到茅棚里去工作。许多新进厂的复员转业军人,发扬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住在大仓库里,为革命以苦为乐。去年厂房不够用,工人们自己搭茅棚,坚持生产。他们豪迈地说:“身在茅棚干革命,志在世界一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