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本纪 第六 三国史记
卷十九 高句丽本纪 第七
高句丽本纪 第八 

    文咨明王

     文咨明王,一云明治好王。讳罗云,长寿王之孙。父,王子古邹大加助多,助多早死,长寿王养于宫中,以为太孙。长寿在位七十九年薨,继立。

     元年,春三[1]月,魏孝文帝遣使拜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郞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服物、车旗之饰。又诏王遣世子入朝,王辞以疾,遣从叔升千,随使者诣阙。夏六月,遣使入魏朝贡。秋八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年,冬十月,地震。

     三年,春正月,遣使入魏朝贡。二月,扶馀王及妻孥,以国来降。秋七月,我军与新罗人,战于萨水之原。罗人败,保犬牙城,我兵围之,百济遣兵三千,援[2]新罗,我兵引退。齐帝策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大将军乐浪公。遣使入魏朝贡。冬十月,桃李华。

     四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大旱。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七月,南巡狩,望海而还。八月,遣兵围百济雉壤城,百济请救于新罗。罗王命将军德智,率兵来援,我军退还。

     五年,齐帝进王为车骑将军。遣使入齐朝贡。秋七月,遣兵攻新罗牛山城,新罗兵出击泥河上,我军败北。

     六年,秋八月,遣兵攻新罗牛山城,取之。

     七年,春正月,立王子兴安为太子。秋七月,创金刚寺。八月,遣使入魏朝贡。

     八年,百济民饥,二千人来投。

     九年,秋八月,遣使入魏朝贡。

     十年,春正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十一年,秋八月,蝗。冬十月,地震,民屋倒堕,有死者。梁高祖即位。夏四月,进王为车骑大将军。冬十一月,百济犯境。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十二年,冬十一月,百济遣达率优永,率兵五千,来侵水谷城。

     十三年,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世宗引见其使芮悉弗于东堂。悉弗进曰:“小国系诚天极,累叶纯诚,地产土毛,无愆王贡。但黄金出自扶馀,珂则涉罗所产。扶馀为勿吉所逐,涉罗为百济所并,二品所以不登王府,实两贼是为。”世宗曰:“高句丽世荷上将[3],专制海外,九夷点虏,悉得征之,甁罄罍耻,谁之咎也?昔,方贡之愆,责在连率。卿宜宣朕志于卿主,务尽威怀之略,揃披害群,辑宁东裔。使二邑,还复旧墟,土毛无失常贡也。”

     十五年,秋八月,王猎于龙山之阳,五日而还。九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一月,遣将伐百济,大雪,士卒冻皲而还。

     十六年,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王遣将高老,兴与靺鞨谋,欲攻百济汉城,进屯于横岳下,百济出师逆战,乃退。

     十七年,梁高祖下诏曰:“高句丽王乐浪郡公某,乃诚款著,贡驿相寻,宜隆[4]秩命,式弘朝典,可抚军一作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十八年,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

     十九年,夏闰六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一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十一年,春三月,遣使入梁朝贡。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侵百济,陷加弗、圆山二城,虏获[5]男女一千馀口。

     二十二年,春正月,遣使入魏朝贡。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6]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十三年,冬十一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十四年,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十五年,夏四月,遣使入梁朝贡。

     二十六年,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十七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三月,暴风拔木,王宫南门自毁。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五月,遣使入魏朝贡。

     二十八年,王薨。号为文咨明王。魏灵太后举哀于东堂,遣使策赠车骑大将军。时,魏肃宗年十岁,太后临朝称制。

    安藏王

     安藏[7]王,讳兴安,文咨明王之长子。文咨在位七年,立为太子。二十八年,王薨,太子即位。

     二年,春正月,遣使入梁朝贡。二月,梁高祖封王为宁东将军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高句丽王,遣使者江法[8]盛,赐王衣冠剑佩,魏兵就海中执之,送洛阳。魏封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秋九月,入梁朝贡。

     三年,夏四月,王幸卒本[9],祀始祖庙。五月,王至自卒本,所经州邑贫乏者,赐谷三斛[10]

     五年春,旱。秋八月,遣兵侵百济。冬十月,饥,发仓赈救。十一月,遣使如魏[9],进良马十匹。

     八年,春三月,遣使入梁朝贡。

     九年,冬十一月,遣使如[11][9]朝贡。

     十一年,春三月,王畋于黄[9]城之东。冬十月,王与百济战于五谷,克之,杀获二千馀级。

     十三年,夏五月,王薨,号为安藏[7]王。是梁中大通三年,魏普泰元年也。《梁书》云:“安藏[7]王在位第八年,普通七年卒。”误也。

    安原王

     安原王,讳宝延,安藏[7]王之弟也。身长七尺五寸,有大量,安藏[7]爱友之。安藏[7]在位十三年,薨,无嗣子,故即位。梁高祖下诏袭爵。

     二年,春三月,魏帝诏策使持节散骑常侍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车旗之饰。夏四月,遣使入梁朝贡。六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一月,遣使入梁朝贡。

     三年,春正月,立王子平成为太子。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四年,东魏诏加王骠骑大将军,馀悉如故。遣使入魏朝贡。

     五年,春二月,遣使入梁朝贡。夏五月,国南大水,漂没民屋,死者二百馀人。冬十月,地震。十二月,雷,大疫。

     六年,春夏,大旱。发使抚恤饥民。秋八月,蝗。遣使入东魏朝贡。

     七年,春三月,民饥,王巡抚赈救。冬十二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九年,夏五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十年,秋九月,百济围牛山城,王遣精骑五千,击走之。冬十月,桃李华。十二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十一年,春三月,遣使入梁朝贡。

     十二年,春三月,大风拔木飞瓦。夏四月,雹。冬十二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十三年,冬十一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十四年,冬十一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十五年,春三月,王薨,号为安原王。是梁大同十一年,东魏武定三年也。《梁书》云:“安原以大淸二年卒,以其子为宁东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误也。

    阳原王

     阳原王,或云阳岗上好王。讳平成,安原王长子。生而聪慧,及壮,雄豪过人,以安原在位三年,立为太子。至十五年,王薨,太子即位。冬十二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二[5]年,春二月,王都梨树连理。夏四月,雹。冬十一二月,遣使入东魏朝贡。

     三年,秋七月,改筑白岩城,葺新城。遣使入东魏朝贡。

     四年,春正月,以濊兵六千,攻百济独山城,新罗将军朱珍来援,故不克而退。秋九月,丸都进嘉禾。遣使入东魏朝贡。

     五年,遣使入东魏朝贡。

     六年,春正月,百济来侵,陷道萨城。三月,攻百济金岘城。新罗人乘间取二城。夏六月,遣使入北齐朝贡。秋九月,北齐封王,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七年,夏五月,遣使入北齐朝贡。秋九月,突厥来围新城,不克,移攻白岩城。王遣将军高纥,领兵一万,拒克之,杀获一千馀级。新罗来攻,取十郡[12]

     八年,筑长安城。

     十年,冬,攻百济熊川城,不克。十二月晦,日有食之。无冰。

     十一年,冬十月,虎入王都,擒之。十一月,太白昼见。遣使入北齐朝贡。

     十三年,夏四月,立王子阳成为太子,遂宴群臣于内殿。冬十月,丸都城干朱理叛,伏诛。

     十五年,春三月,王薨,号为阳原王。

    平原王

     平原王,或云平岗上好王。讳阳成,《隋》、《唐书》作汤。阳原王长子。有胆力,善骑射。阳原王在位十三年,立为太子。十五年,王薨,太子即位。

     二年,春二月,北齐废帝封王,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句丽王。王幸卒本,祀始祖庙。三月,王至自卒本,所经州郡,狱囚除二死,皆原之。

     三年,夏四月,异鸟集宫庭。六月,大水。冬十一月,遣使入陈朝贡。

     四年,春二月,陈文帝诏授王宁东将军。

     五年,夏,大旱,王减常膳,祈祷山川。

     六年,遣使入北齐朝贡。

     七年,春正月,立王子元为太子。遣使入北齐朝贡。

     八年,冬十二月,遣使入陈朝贡。

     十二年,冬十一月,遣使入陈朝贡。

     十三年,春二月,遣使入陈朝贡。秋七月,王畋于河之原,五旬而返。八月,重修宫室,蝗旱,罢役。

     十五年,遣使入北齐朝贡。

     十六年,春正月,遣使入陈朝贡。

     十九年,王遣使入周朝贡,周高祖拜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二十三年,春二月晦,星陨如雨。秋七月,霜雹杀谷。冬十月,民饥,王巡行抚恤。十二月,遣使入隋朝贡,高祖授王大将军辽东郡公。

     二十四年,春正月,遣使入隋朝贡。冬十一月,遣使入隋朝贡。

     二十五年,春正月,遣使入隋朝贡。二月,下令:减不急之事,发使郡邑劝农桑。夏四月,遣使入隋朝贡。冬,遣使入隋朝贡。

     二十六年春,遣使入隋朝贡。夏四月,隋文帝宴我使者于大兴殿。

     二十七年,冬十二月,遣使入陈朝贡。

     二十八年,移都长安城。

     三十二年,王闻陈亡,大惧,治[13]兵积谷,为拒守之策。隋高祖赐王玺书,责以:“虽称藩附,诚节未尽。”且曰:“彼之一方,虽地狭人少,今若黜王,不可虚置,终须更选官属,就彼安抚。王若洒心易行,率由宪章,即是朕之良臣,何劳别遣才彦?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句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未示,许王自新耳。”王得书惶恐,将奉表陈谢而未果,王在位三十二年,冬十月,薨。号曰平原王。是开皇十年。《隋书》及《通鉴》书:“高祖赐玺书于开皇十七年。”误也。


     三国史记 卷第十九

    注释

    1. 原本「正」
    2. 原本「梫」,又作「救」
    3. 原本「奖」
    4. 原本「豊」
    5. ^ 5.0 5.1 此处原本有「一」,误刻
    6. 此处原本有「二」,误刻
    7. ^ 7.0 7.1 7.2 7.3 7.4 7.5 原本「臧」
    8. 原本「注」
    9. ^ 9.0 9.1 9.2 9.3 原本缺刻
    10. 或作「谷人一斛」
    11. 原本「入」
    12. 原本「城」
    13. 原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