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二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六十五
  观象授时
  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注恒常也谓常见之星辛卯四月五日月光尚㣲盖时无云日光不以昏没 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但此经下言夜中则此言夜者夜未至中谓初昏之后耳非竟夜不见星也穀梁夜作昔传曰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不见者可以见也必如彼言星出以前名之曰昔则名昔之时法当未有星矣何以怪其不见而书为异也明经所言夜者夜昏之后星应见之时而不见耳夜中星陨如雨注如而也夜半乃有云星落而且雨其数多皆记异也日光不匿恒星不见而云夜中者以水漏知之 左氏传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注偕俱也 公羊传恒星者何列星也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列星不见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注反者星复其位 疏谓星反附在半夜之后则知乡者不见之时是夜中矣如雨者何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脩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脩之曰星霣如雨注明其状似雨尔何以书记异也注列星者天之常宿分守度诸侯之象周之四月夏之二月昏参伐狼注之宿当见参伐主斩艾立义狼注主持衡平也皆灭者法度废绝威信陵迟之象星霣未坠而夜中星反者房心见其虚危斗房心天子明堂布政之宫也虚危齐分其后齐桓行霸 穀梁传恒星者经星也注经常也谓常列宿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不见者可以见也夜中星陨如雨注如而也星既陨而复雨其陨也如雨是夜中与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中之几也而曰夜中著焉尔何用见其中也失变而录其时则夜中矣注失星变之始而录其已陨之时检录漏刻以知夜中其不曰恒星之陨何也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我见其陨而接于地者则是雨说也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著于下不见于上谓之陨岂雨说哉注解经不得言雨星而言陨星也
  蕙田案恒星不见之说当以左氏为长盖列宿有名之星无陨坠之理陨而旋复益复诞妄惟夜中以前日光已没星当见而不见故以为异而记之其云夜中星陨者自谓无名之星或有陨坠者不当以恒星之不见为全陨也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传嘒㣲貌小星众无名者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笺众无名之星随心噣在天犹众妾随夫人以次进御于君也心在东方三月时也噣在东方正月时也如是终岁列宿更见 疏列宿之大房心参伐心三星故知三为心也绸缪传曰三星参也者以其刺昏姻不得其时举正时以刺之冬日之昏在天在户唯参为然故知非心也笺则三皆为心以其心实三星而列宿之尊故元命苞曰心为天王公羊又云心为大辰故言三星此及绸缪苕之华皆云心也元命苞云柳五星释天云咮谓之柳天文志云柳谓鸟喙则喙者柳星也以其为鸟星之口故谓之喙心东方之宿柳南方之宿著明者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传参伐也昴留也 笺此言众无名之星亦随伐留在天 疏天文志云参白虎宿三星直下有三星锐曰伐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则参实三星故绸缪传曰三星参也以伐与参连体参为列宿统名之若同一宿然但伐亦为大星与参互见皆得相统故周礼熊旗六旒以象伐明伐得统参也是以演孔图曰参以斩伐公羊传曰伐为大长皆互举相见之文故言参伐也见同体之义元命苞云昴六星昴之为言留言物成就繋留是也
  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传三星参也在天谓始见东方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 笺三星谓心星也心有尊卑夫妇父子之象又为二月之合宿故嫁娶者以为候焉昏而火星不见嫁娶之时也今我束薪于野乃见其在天则三月之末四月之中见于东方矣故云不符其时 疏参有三星汉书天文志云参白虎宿三星是也毛以秋冬为昏时故云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王肃云谓十月也孝经援神契云心三星中独明是心亦三星也天文志云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然则心之三星大者尊小者卑大者象夫父小者象子妇也二月日体在戌而斗柄建卯初昏之时心星在于卯上二月之昏合于本位故称合宿昏而火星不见谓仲春之月嫁娶之正时也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传隅东南隅也 笺心星在隅谓四月之末五月之中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传参星正月中直户也 笺心星在户谓五月之末六月之中也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南箕箕星也笺箕星哆然踵狭而舌广 疏箕四星二为踵二为舌若使踵本太狭舌虽小寛不足以为箕由踵之二星已哆然而大舌又益大所以成为箕也
  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传汉天河也有光而无所明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注跂隅貌襄反也 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 疏河图括地象云河精上为天汉杨泉物理论云星者元气之英也汉水之精也气𤼵而著精华浮上宛转随流名曰天河一曰云汉大雅倬彼云汉是也孙毓云织女三星跂然如隅然则三星鼎足而成三角望之跂然故云隅貌襄反者谓从旦至暮七辰而复反于夜也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舎也在天为次在地为辰毎辰为肆画夜虽各六辰数者举其终始故七即自卯至酉也言终日是昼也昼不见而言七移者据其理当然矣虽则七襄不成报章传不能反报成章也 笺织女有织名尔驾则有西无东不如人织相报反成文章也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传睆明星貌河鼔谓之牵牛服牝服也箱大车之箱也 笺以用也牵牛不可用于牝服之箱 疏河鼓谓之牵牛释天文也李巡曰河鼓牵牛皆二十八宿名也孙炎曰河鼓之旗十二星在牵牛之北也或名为河鼓亦名为牵牛如尔雅之文则牵牛河鼓一星也如李巡孙炎之意则二星今不知其同异也
  有救天毕载施之行传救毕貌毕所以掩兔也何尝见其可用乎 笺祭器有毕者所以助载鼎实今天毕则施于行列而已 疏救长貌此亦言毕之长也鸳鸯曰毕之罗之月令禁罗网毕翳毋出九门是田器有毕也特牲馈食礼曰宗人执毕是祭器有毕也彼注云毕状如叉葢为其似毕星取名焉掩兔祭器之毕俱象毕星为之孙毓云祭器之毕状如毕星名象所出也毕弋之毕又取名焉而因施网于其上虽可两通笺义为长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传挹㪺也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传翕合也笺翕犹引也引舌者谓上星相近 疏二十八宿连四方为名者唯箕斗井壁四星而已壁者室之外院箕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郑称参傍有玉井则井星在参东故称东井推此则箕斗并在南方之时箕在南而斗在北故言南箕北斗也以箕斗是人之用器故令相对为名
  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传毕浊也月离阴星则雨 疏以毕为月所离而雨是阴雨之星故谓之阴星洪范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者即此毕是也春秋纬云月离于箕风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沙则好风者箕也
  苕之华三星在罶传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 笺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去须臾也
  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传倬大也云汉天河也
  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传回转也 笺云汉谓天河也倬然天河水汽也精光转运于天
  春秋襄公九年左氏传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疏南方七星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者共为朱鸟之宿星即七星也咮谓柳也春秋纬文耀钩云咮谓鸟阳七星为颈宋均注云阳犹首也柳谓之咮咮鸟首也七星为朱鸟颈也咮与颈共在于午者鸟之止宿口屈在颈七星与咮体相接连故也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七者共为苍龙之宿释天云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之大辰孙炎曰龙星明者以为时候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昭公元年左氏传昔髙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灭唐而封太叔焉故参为晋星
  昭公十七年左氏传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注卫星营室营室水也
  蕙田案列宿之名见于书者曰鸟曰火曰虚曰昴见于诗者曰参曰昴曰定曰火曰南箕曰织女曰牵牛曰天毕曰北斗见于月令者曰营室曰东壁曰奎曰娄曰胃曰毕曰觜觽曰参曰东井曰弧曰柳曰七星曰翼曰轸曰角曰亢曰氐曰房曰火曰尾曰斗曰建星曰牵牛曰婺女曰虚曰危见于夏小正者曰参曰斗曰昴曰南门曰大火曰织女见于春秋内外传者曰龙曰火曰大水曰龙尾曰咮曰辰曰参曰农祥曰天庙曰辰角曰天根曰本曰驷其有关于中星及日躔者别见前卷不重载
  尔雅释天星名寿星角亢也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天根氐也注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天驷房也注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大辰房心尾也注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长大火谓之大辰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注箕龙尾斗南斗天汉之津梁星纪斗牵牛也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𤣥枵虚也注虚在正北北方黒色枵之言耗耗亦虚意颛顼之虚虚也注颛顼水德位在北方北陆虚也注虚星之名凡四营室谓之定注定正也作宫室皆以营室之中为正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注营室东壁星四方似口因名云降娄奎娄也注奎为沟渎故名降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注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浊谓之毕注掩兔之毕或呼为浊因星形以名咮谓之柳注咮朱鸟之名柳鹑火也注鹑鸟名火属南方何鼓谓之牵牛注今荆楚人呼牵牛星为檐鼓檐者荷也
  蕙田案尔雅十二次阙实沈鹑首鹑尾实沈参也牧星参也鹑首东井舆鬼也鹑尾轸也龙角谓之灵星婺女谓之媭女尾谓之依昴谓之留轸谓之帑营室谓之大水娵訾之口谓之豕韦𤣥枵谓之天鼋寿星大火析木之津东陆也星纪元枵娵訾之口北陆也降娄大梁实沈西陆也鹑首鹑火鹑尾南陆也轸至氐曰寿星氏至尾曰大火尾至南斗曰析木之津南斗至婺女曰星纪婺女至危曰𤣥枵危至东壁曰娵訾之口东壁至娄曰降娄娄至毕曰大梁毕至东井曰实沈东井至柳曰鹑首柳至张曰鹑火张至轸曰鹑尾建星星纪之维首也婺女𤣥枵之维首也虚北陆之中也尔雅所略用是补之
  又案史记律书二十八舍有建星无南斗有罚无觜觽有狼弧无东井舆鬼月令所纪诸星有弧建星无箕昴舆鬼张
  汉书天文志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
  晋书天文志马绩云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一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张衡云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攸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为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谓之北斗四布于方各七为二十八舍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㣲星之数葢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后武帝时太史令陈卓摠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以为定纪隋书天文志后汉张衡为太史令铸浑天仪总序经星谓之灵宪其大略曰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㣲星之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衡所铸之圗遭乱堙灭星官名数今亦不存三国时吴太史令陈卓始列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官著于图录并注占赞总有二百五十四官一千二百八十三星并二十八宿及辅官附坐一百八十二星总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五星宋元嘉中太史令钱乐之所铸浑天铜仪以朱墨白三色用殊三家而合陈卓之数髙祖平陈得善天官者周坟并宋氏浑仪之器乃令庾季才等参校周齐梁陈及祖暅孙僧化官私旧圗刋其大小正彼疏宻依凖三家星位以为葢圗以坟为太史令自此太史观生始能识天官
  蕙田案晋隋二志述陈卓星圗总数只差一星未知孰是
  明史天文志崇祯初礼部尚书徐光启督修天文上见界总星圗以为回回立成所载有黄道经纬度者止二百七十八星其绘圗者止十七座九十四星并无赤道经纬今皆崇祯元年所测黄赤二道经纬度毕具后又上赤道两总星图其说谓常现常隐之界随北极髙下而殊圗不能限且天度近极则渐狭而见界圗从赤道以南其度反寛所绘星座不合仰观因从赤道中剖浑天为二一以北极为心一以南极为心从心至周皆九十度合之得一百八十度者赤道纬度也周分三百六十度者赤道经度也乃依各星之经纬㸃之逺近位置形势皆合天象至于恒星循黄道右旋惟黄道纬度无古今之异而赤道经纬则岁岁不同然亦有黄赤俱差甚至前后易次者如觜宿距星唐测在参前三度元测在参前五分今测已侵入参宿故旧法先觜后参今不得不先参后觜不可强也又有古多今少古有今无者如紫㣲垣中六甲六星今只有一华葢十六星今止有四传舎九星今五天厨六星今五天牢六星今二又如天理四势五帝内座天柱天床大赞府大理女御内厨皆全无也天市垣之市楼六星今二太㣲垣之常陈七星今三郎位十五星今十长垣四星今二五诸侯五星全无也角宿中之库楼十星今八亢宿中之折威七星今无氐宿中之亢池六星今四帝席三星今无尾宿中天龟五星今四斗宿中之鳖十四星今十三天龠农丈人俱无牛宿中之罗堰三星今二天田九星俱无女宿中之赵周秦代各二星今各一扶匡七星今四离珠五星今无虚宿中之司危司禄各二星今各一败臼四星今二离瑜三星今二天垒城十三星今五危宿中之人五星今三杵三星今一臼四星今三车府七星今五天钩九星今六天钱十星今四葢屋二星今一室宿中之羽林军四十五星今二十六螣蛇二十二星今十五八魁九星今无壁宿中之天廏十星今三奎宿中之天溷七星今四毕宿中之天节八星今七咸池三星今无觜宿中之座旗九星今五井宿中之军井十三星今五鬼宿中之外厨六星今五张宿中之天庙十四星今无翼宿中之东瓯五星今无轸宿中之青邱七星今三其军门土司空器府俱无也又有古无今有者策星旁有客星神宗元年新出先大今小南极诸星古所未有近年浮海之人至赤道以南往往见之因测其经纬度其馀増入之星甚多并详恒星表其论云汉起尾宿分两派一经天江南海市楼过宗人宗星涉天津至螣蛇一由箕斗天弁河鼓左右旗涉天津至车府而会于螣蛇过造父直趋附路阁道大陵天船渐下而南行历五车天关司怪水府傍东井入四渎过阙邱弧矢天狗之墟抵天社海石之南逾南舡带海山贯十字架蜜蜂傍马腹经南门络三角龟杵而属于尾宿是为带天一周以理推之隐界自应有云汉其所见当不诬又谓云汉为无数小星大陵鬼宿中积尸亦然考天官书言星汉皆金之散气则星汉本同类得此可以相证又言昴宿有三十六星皆得之于窥逺镜者凡测而入表之星共一千三百四十七㣲细无名者不与其大小分为六等内一等十六星二等六十七星三等二百零七星四等五百零三星五等三百三十八星六等二百一十六星悉具黄赤二道经纬度列表二卷
  续文献通考明季西洋法入中国崇祯元年所测诸星悉具黄赤经纬度载于崇祯新书明史撮其大要入于天文志今案马端临象纬考云古今志天文者述天官星之名义大略皆同两朝志亦出入晋隋二史但能言其去极若干度某宿若干度为异然亦惟赤道经纬度耳西法所测悉具黄赤经纬度至所上星圗其见界总星圗即一行葢天圗也然赤道以外众星疏宻之状唐书已云与仰观小殊则从赤道分为南北二圗岂非著圗之良法欤明史云恒星有古多今少古有今无者后汉书注引张衡灵宪云三光有似珠玉神守精存丽其职而宣其明及其衰神歇精斁于是乎有陨星恒星之隐显有无岂亦犹其说欤梅大鼎文集云西法黄道十二象与中土异而回回与欧逻巴复自不同至黄道内外之星或以为六十象或以为六十二象而贯索一星回回以为缺碗欧逻巴以为冕旒其馀星名亦多互异今所传之圗皆因西法所列而变从中法之星座星名或以西星合古圗而有疑似不敢辄定遂并收之而有増附之星或以古星求西圗而弗得其处不能强合遂芟去之而成古有今亡之星要之皆徐李诸公译西星而酌为之非西传之旧此论最为明确今又有即其增附之星收入本座而与古合者矣惟大赞府古无是星步天歌云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葢或以垣墙丞卫诸星为赞襄之府或讹辅为府今不可考至近南极诸星与隐界云汉理宜有之广东诸省已有见者
  观承案紫宫垣十五星东八而西七若以大赞府为星名则多一星而成十六星矣宋志载石氏说则东西两蕃总十六星葢于西蕃七星内添一太尉星亦非所谓大赞府也可知大赞府只是虚句而非星名也
  梅氏文鼎揆日候星纪要大西儒测算凡可见可状之星一千二十二若㣲小者或不常见者或朦黑者不与焉其大小分为六等人因其难以识认尽假取人物之像以别其名星非真有象也但人借名之耳毎合数星以成一像凡四十八像其多寡大小不等在黄道北者二十一像第一曰小熊内有七星外有一星二曰大熊内二十七外八三曰龙凡三十一星四曰黄帝内十一外二五曰守熊人内二十二外一六曰北冕旒凡八星七曰熊人内二十九外一八曰琵琶凡十星九曰雁鹅内二十二外一其十曰岳母凡十三星十一曰大将内二十六外三十二曰御车凡十四星十三曰医生又曰逐蛇一医常取蛇合药以救世其星如人逐蛇状内二十四外五十四曰毒蛇凡十八星十五曰箭凡五星十六曰日鸟性喜视日内九外六十七曰鱼将军性好人间人歌乐即来听呼其名渐来就人溺水则载之岸边人取鱼彼即领众鱼至呼之彼先跃过网众鱼则罹网矣凡十星十八曰驹凡四星十九曰飞马凡二十星二十曰公主凡二十四星二十一曰三角形凡四星共在北者三百六十星一等三二等十八三等八十四四等一百七十四五等五十八六等十三昏者十在黄道中者十二像即十二宫一曰白羊即春分清明内十三外五二曰金牛即谷雨立夏内三十三外十一三曰双兄即小满芒种内十八外七四曰巨蟹即夏至小暑内九外四五曰狮子即大暑立秋内二十七外八六曰列女即处暑白露内二十六外六七曰天秤即秋分寒露内八外九八曰天蝎即霜降立冬内十一外三九曰人马即小雪大雪凡三十一星十曰磨羯羊头鱼尾即冬至小寒凡二十八星十一曰宝瓶即大寒立春内四十二外三十二曰双鱼即雨水惊蛰内三十四外四共在中者三百四十六星一等五二等九三等六十四四等一百三十四五等一百六六等二十九昏者三在黄道南者十五像一曰海兽凡二十二星二曰猎户凡三十八星三曰天河凡三十四星四曰天兔凡十二星五曰大犬内十八外十一六曰小犬凡二星七曰船凡四十五星八曰水蛇内二十五外二九曰酒瓶凡七星十曰乌雅凡七星十一曰半人牛凡三十七星十二曰豺狼凡十九星十三曰大台凡七星十四曰南冕凡十三星十五曰南鱼内十二外六共在南者三百十六星一等七二等十八三等六十四等一百六十八五等五十三六等九昏者一三方共一千二十二星分其大小一等共十五二等共四十五三等共二百八四等共四百七十四五等共一百十七六等共四十九昏者共十四新增十二像系近南极之星火鸟十水委三蛇首蛇腹蛇尾十五小斗七飞鱼七南船五海山六十字架四马尾四马腹三蜜蜂四三角形三海石五金鱼四夹臼二附臼一异雀十孔雀十波斯十一鸟喙六鹤十二共一百三十四星据西书言彼地天文家原载可见之星分为四十八象后自宏治十年丁巳有精于天文吴黙哥者行至极南见有无名多星复有西士安德肋者亦见诸星之旁尚有白气二块如天汉者嗣于明神宗十八年庚寅有西士胡本笃始测定南极各星经纬度数新增一十二像至四十八年庚申汤罗两公航海过赤道南三月有奇见南极已髙三十馀度将前星一一对测经纬皆符但据云一十二像今又有二十一名何耶
  蕙田案南极旁诸星自古未有西人以目验得之
  右恒星总论



  中元北极紫㣲宫北极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大乙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晋书天文志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天之枢也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乙之坐谓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星庶子也 隋书天文志贾逵张衡蔡邕王蕃陆绩皆以北极纽星为枢是不动处也祖暅以仪凖候不动处在纽星之未犹一度有馀 宋史天文志今清台测去极四度半 宋两朝天文志太子星去北极十五度入心宿三度 通志其第四星为后宫第五星为天枢张衡云二星并为后宫
  蕙田案史记所云其一明者谓第二星也云旁三星即第一第三第四附近大星者也纽星最小第五史记未言诸志以纽星当北辰祖暅已觉其误宋中兴天文志欲从纽星为第一数之初一曰帝次二曰后次三曰妃次四曰太子乃其赤明者也次五曰庶子徒附会北辰之说更改前人夫纽星既非北辰则帝星自取明大者前人立义似不可破



  左右四星是四辅
  星经四辅四星抱北极枢星 宋史天文志四辅四星在极星侧去极各四度 通志张衡云抱极之细星也


  星经天一星在紫㣲宫门外右星南为天帝之神主战鬬知吉凶 宋两朝天文志天一去极二十度半入亢宿一度半
  星经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宋两朝天文志太一去极二十一度入亢宿一度





  左枢东一右枢西一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上宰东二少尉西二两相对少宰东三上辅东四宋志作上弼 西三次少辅东五宋志作少弼西四上卫东六西五少卫东七西六次上丞西七后门西边大赞府门东唤作一少丞东八以次却向门前数
  史记天官书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 晋书天文志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藩七东藩八在北斗北一曰紫㣲大帝之坐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一曰长垣一曰天营一曰旗星为蕃卫备蕃臣也通志张衡云紫㣲垣十五星东藩八西藩七其东藩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第三星
  为少宰第四星为上辅第五星为少辅第六星为上卫第七星为少卫第八星为少丞其西藩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右枢第二星为少尉第三星为上辅第四星为少辅第五星为上卫第六星为少卫第七星为上丞两藩正南开如门象名阊阖门 宋两朝天文志左骖枢去极二十七度半入房宿一度右骖枢去极二十一度入亢宿八度
  阴德二星
  阴德门里两黄聚
  星经阴德二星在尚书西 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晋书天文志尚书西二星曰阴德阳德主周急振抚宋史天文志甘氏云阴德外坐在尚书右阳德外坐在阴德右太阴太阳入垣翊卫也 宋两朝天文志阴德二星距东星去极十九度入房宿二度



  尚书以次其位五
  星经五尚书在东南维主纳言夙夜咨谋事也 晋书天文志门内东南维五星曰尚书 宋史天文志在紫㣲东藩内大理东北一云在天柱右稍前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一十九度入尾宿十四



  女史柱史各一户
  星经女史一星在天柱下柱史北掌记禁中传漏动静主时要事也 晋书天文志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妇人之㣲者主传漏故汉有侍史 宋两朝天文志女史去极十七度半入斗宿二度
  星经柱下史在北辰东主左右史记遇事也 晋书天文志极东一星曰柱下史 宋史天文志一云在天柱前司上帝之言动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十八度入斗宿十三度
  御女四星今无
  天柱五星今无
  御女四星五天柱
  星经御女四星在钩陈北主天子八十一御妻也妃后之官 晋书天文志钩陈北四星曰女御宫八十一御妻之象也 宋史天文志女御四星在大帝北一云在钩陈腹一云在帝坐东北御妻之象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一十三度半入奎一度
  星经天柱五星在紫㣲宫内近东垣主建教 晋书天文志东垣下五星曰天柱 宋史天文志一曰在五帝左稍前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南星去极十三度半入危宿初度
  大理二星今无
  大理两星阴德边
  星经大理二星在宫门内主刑狱事也 晋书天文志宫门左星内二星曰大理 宋史天文志一云在尚书前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星去极二十三度半入心宿五度



  句陈尾指北极颠句陈六星六甲前天皇独在句陈里星经句陈六星在五帝下为后宫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军将军又主三公 史记天官书天极星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也 宋史天文志六星比陈象六宫之化其端大星曰元始馀星乘之曰庶妾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六度半入壁宿五度
  星经六甲六星在华葢之下杠星之旁 晋书天文志华葢杠旁六星曰六甲 宋两朝天文志距南星去极一十五度入奎宿四度
  星经天皇大帝一星在句陈中央也不记数皆是一星在五帝前坐其神曰耀魄宝 晋书天文志钩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八度半入室宿十一度
  五帝内座五星今无
  五帝内座后门是
  星经五帝内座在华葢下覆帝座也五帝同座也晋书天文志华葢下五星曰五帝内座设叙顺帝所居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中大星去极十二度半入室宿六度


  华葢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华葢形
  星经华葢十六星在五帝座上杠九星为华葢之柄也上七星为庶子之官 晋书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华葢所以覆蔽大帝之坐也葢下九星曰杠葢之柄也 宋史天文志华葢七星杠九星如葢有柄下垂以覆大帝之坐也在紫㣲宫临句陈之上 宋两朝天文志距中大星夫极二十六度入娄宿四度






  葢上连连九个星名曰传舎如连丁
  星经传舍九星在华葢上奚仲北近天河主賔客之馆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第四星去极二十八度半入胃宿五度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
  星经内阶六星在文昌北 晋书天文志文昌北六星曰内阶天皇之陛也 宋史天文志在文昌东北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二十三度入井宿二十六度
  星经天厨六星在紫㣲宫东北维近传舍北百官厨今光禄厨像之 晋书天文志东北维外六星曰天厨 宋史天文志在扶筐北 宋两朝天文志距大星去极二十四度入斗宿二十二度



  阶前八星名八谷
  晋书天文志诸王西八星曰八谷主候岁八谷 隋书天文志厉石北八星曰八谷 宋史天文志八谷八星在华葢西五车北一曰在诸王西武宻曰主候岁丰俭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甘氏曰八谷在宫北门之右司亲耕司候岁司尚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三十一度半入毕宿三度


  厨下五个天棓宿
  星经天棓五星入氐一度去北辰二十八度 史记天官书紫宫右五星曰天棓 晋书天文志天棓五星在女床北天子先驱也抢棓皆所以备非常也宋两朝天文志距南星去极四十四度入箕宿三度天床六星今无
  天床六星左枢在
  星经天床六星在宫门外 宋史天文志一曰在二枢之间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枢二十二度入氐宿二度半
  内厨二星今无
  内厨两星右枢对
  星经内厨二星在西北角 晋书天文志西南角外二星曰内厨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十九度半入轸宿十一度







  文昌斗上半月形稀疏分明六个星
  星经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天府主营计天下事其六星各有名六司法大理 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晋书天文志文昌六星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一曰上将大将军建威武二曰次将尚书正左右三曰贵相太常理文绪四曰司禄司中司隶赏功进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灭咎六曰司冦大理佐理宝所谓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内阶者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三十四度半入柳宿二度半


  文昌之下曰三师
  晋书天文志魁第一星西三星曰三公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星去极二十一度入张宿初度半太尊一星
  太尊只向三公明
  晋书天文志中台之北一星曰太尊贵戚也
  天牢六星今一星
  天牢六星太尊边
  星经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贵人牢 宋史天文志甘氏云贱人之牢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北星去极二十八度半入张宿六度
  太阳守一星
  势四星今无
  太阳之守四势前
  星经太阳守在西北主大臣大将备天下不虞入张十三度去北极四十五度 宋史天文志太阳守一星在相星西北斗第三星西南大将大臣之象一曰在下台北太尉官也在朝少傅行大司马者晋书天文志太阳守西北四星曰势势腐刑人也宋史天文志一曰在玑星北主助宣王命内常侍官也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三十一度入翼宿二度
  蕙田案势四星宋两朝志不载距星
  宰相一星
  一个宰相太阳侧
  星经相星在北斗南入翼一度去北辰三十一度宋史天文志相一星在北斗第四星南一曰在中斗文昌之南在朝少师行太宰者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三十三度入轸宿四度


  更有三公相西偏
  星经三公三星在斗柄东 晋书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 宋史天文志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星去极三十五度少入角宿六度
  元戈一星
  即是元戈一星圜
  星经元戈一星在招摇北一名巨戈入氐一度去北辰四十二度 隋书天文志元戈二星在招摇北宋史天文志天戈一星又名元戈


  天理四星斗里暗
  星经天理四星在北斗魁中主贵人牢为执法官晋书天文志魁中四星为贵人之牢曰天理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南星去极二十八度入翼宿九度
  辅一星
  辅星近著开阳淡
  星经辅星象亲近大臣 晋书天文志辅星傅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 隋书天文志辅一星在太㣲北又曰主危正矫不平 宋史天文志北斗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汉志主幽州第九星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汉志主并州案北斗与辅星为八而汉志云九星武宻及杨维德皆采用之史记索隐云北斗星间相去各九千里其二阴星不见者相去八千里而丹元子步天歌亦云九星汉书必有所本矣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三十度入角宿三度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开阳摇光六七名
  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齐七政斗为人君号令之主出号施令布政天中临制四方第一名天枢亦曰政星也是天子象第二名璇女主之位第三名玑亦名令星第四名权为伐第五名衡为杀第六名开阳第七名摇光亦为应星枢入张一度去北辰十八度也衡去极十五度去辰十一度斗第六七指角第四五六指南斗第一二指觜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晋书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太㣲北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石氏曰第一曰正星主阳徳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阴形女主之位也三曰令星四曰伐星五曰杀星六曰危星七曰部星亦曰应星又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又曰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燕六主趟七主齐 宋史天文志一汉志主徐州二主益州三主冀州四主荆州五主兖州六主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七主豫州 宋两朝天文志天枢去极二十三度半入张宿十度摇光去枢三十五度入角宿九度


  摇光左三天枪红
  星经天枪三星在北斗柄东主天锋武备在紫㣲宫右以御也 史记天官书紫宫左三星曰天枪 晋书天文志天枪一曰天钺 宋两朝天文志距大星去极三十二度半入氐宿初度
  蕙田案通志文献通考俱无此一句今协纪辨方书有之
  观承案末句有天枪星自宜补入但红字非韵应是横字以北地声相近而致讹耳若古韵则红亦可读横然此歌本不用古韵不宜独叶此字似当正作横字为允



  紫㣲垣合象中央黑㸃近天枢星为赤极







  宋史天文志案步天歌载中宫紫㣲垣经星常宿可名者三十五坐积数一百六十有四而晋志所载太尊天戈天枪天棓皆属太㣲垣八谷八星在天市垣与步天歌不同
  蕙田案晋志无以中官诸星分属三垣之说以八榖属天市尤于方位不合说见下
  右紫㣲垣







  上元太㣲宫昭昭列象在苍穹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今测左执法黄经九宫初度二十六分纬北一度二十五分
  右执法黄经八宫二十二度四十二分纬北初度四十三分赤经八宫二十三度三十五分纬北三度三十四分
  史记天官书衡太㣲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门左右掖门 晋书天文志太㣲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一曰太㣲为衡衡主平也又为天庭理法平辞监升授德列宿受符诸神考节舒情稽疑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东曰左执法廷尉之象也西曰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也执法所以举刺凶奸者也 宋两朝天文志右执法去极八十四度入翼宿十二度半左执法去极八十六度入轸宿初度半 通志太㣲垣在翼轸北


  门左皂衣一谒者
  晋书天文志左执法东北一星曰竭者主赞賔客也宋史天文志乾象新书在太㣲垣门内左执法北宋两朝天文志去极八十三度入轸宿一度


  以次即是乌三公
  晋书天文志谒者东北三星曰三公内坐朝会之所居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星去极八十四度半入轸六度


  三黑九卿公背旁
  晋书天文志三公北三星曰九卿内坐治万事 宋史天文志乾象新书在内五诸侯南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北星去极七十五度入轸七度



  晋书天文志九卿西五星曰内五诸侯内侍天子不之国也 宋史天文志乾象新书在郎位南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星去极七十度入轸一度


  四个门西主轩屏
  今测内屏一星黄经八宫一十八度五十四分纬北六度零七分赤经八宫二十二度一十四分纬北一十度零一分 二星黄经八宫一十九度四十三分纬北四度三十七分 三星黄经八宫二十三度一十七分纬北八度三十四分 四星黄经八宫二十三度一十七分纬北六度一十分
  晋书天文志屏四星在端门之内近右执法屏所以壅蔽帝庭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八十度入翼十度


  五帝内坐于中正
  今测五帝座大星黄经八宫一十七度一十三分纬北一十二度一十八分赤经八宫二十三度一十三分纬北一十六度二十一分
  晋书天文志黄帝坐在太㣲十含枢纽之神也四帝星侠黄帝坐东方苍帝灵威仰之神也南方赤帝赤熛怒之神也西方白帝白招拒之神也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中大星去极七十一度半入翼十一度


  幸臣太子并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
  晋书天文志五帝坐北一星曰太子帝储也太子北一星曰从官侍臣也帝坐东北一星曰幸臣 宋两朝天文志太子一星去极六十六度半入翼十一度半从官一星去极六十四度入翼八度半幸臣一星去极六十六度半入翼十五度


  郎将虎贲居左右
  晋书天文志郎将在郎位北主闵具所以为武备也武贲一星在太㣲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 宋两朝天文志郎将一星去极四十七度半入轸十一度虎贲一星去极六十二度少入翼二度


  常陈郎位居其后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史记天官书帝坐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晋书天文志郎位十五星在帝坐东北一曰依乌郎府也周官之元士汉官之光禄中散谏议议郎三署郎中是其职也郎主守卫也常陈七星如毕状在帝坐北天子宿卫武贲之士以设强御也 宋两朝天文志郎位十五星距西南星去极六十度入翼十八度常陈七星距东星去极五十一度半入轸初度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
  今测东上相黄经九宫五度四十六分纬北二度五十分赤经九宫六度二十五分纬北初度一十八分东次相黄经九宫七度零五分纬北八度四十分赤经九宫九度五十七分纬北五度零九分 西上
  将黄经八宫一十四度一十八分纬北一度四十二分 西次将黄经八宫一十三度零八分纬北六度零七分 西次相黄经八宫九度纬北九度四十二分
  晋书天文志左执法之东左掖门也右执法之西右掖门也东藩四星南第一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所谓四辅也西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将其北西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将其北中华西门也第三星曰次相其北西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相亦曰四辅也
  蕙田案天官书及汉志俱称匡卫十二星与晋隋以下诸志不合


  宫外明堂布政宫
  今测明堂一星黄经八宫一十七度零七分纬南初度三十三分 二星黄经八宫二十度三十七分纬南三度零三分 三星黄经八宫一十九度五十八分纬南五度四十一分
  晋书天文志太㣲西南角外三星曰明堂天子布政之宫


  三个灵台候云雨
  今测灵台一星黄经八宫一十度零五分纬北一度二十分 二星黄经八宫九度三十三分纬南初度一十三分 三星黄经八宫一十度三十分纬南二度二十九分
  晋书天文志明堂西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符瑞候灾变也


  少㣲四星西南隅
  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㣲士大夫 汉书天文志廷藩西有隋星四名曰少㣲 晋书天文志少㣲四星在太㣲西一名处士或曰博士官一曰主卫掖门南第一星处士第二星议士第三星博士第四星大夫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南大星去极六十五度半入张宿十五度半


  长垣双双㣲西居
  晋书天文志少㣲南四星曰长垣主界域 宋两朝天文志距南星去极七十六度入张宿十四度






  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史记天官书斗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苏林曰能音台 晋书天文志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㣲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徳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蹑以上下一曰泰阶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 宋史天文志案上台二星在柳北其北星入柳六度中台二星其北入张二度下台二星在太㣲垣西蕃北其北星入翼二度武宻书三台属鬼又属柳属张乾象新书上台属柳中台属张下台属翼





  太㣲垣合象







  宋史天文志右上元太㣲宫常星一十九座积数七十有八而晋志所载少㣲长垣各四星属天市垣与步天歌不同
  蕙田案晋志天文经星分为三段一为中官一为二十八舍一为星官在二十八舍之外者古谓之外官其中官之星以北极紫宫为首而北斗次之文昌诸星在斗魁前者也太㣲诸星与斗衡相直者也自摄提大角以至贯索天纪织女渐台辇道皆在斗杓下者也故次于北斗之后自平道以下至少㣲长垣俱在二十八宿之上故亦属之中官其序则自东而北而西而南焉隋志星名较多于晋史至其分目次第一与晋志同葢古无以太㣲天市配紫宫为三垣者史记天官书祗有中宫而天市属东宫太㣲属南宫晋隋二志则分中外官与二十八舍为三条而太㣲天市亦杂叙于中官之内晋隋志俱出李淳风之手别无云三垣者则三垣之名在淳风以后矣上元太㣲下元天市始见于步天歌歌不著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唐王希明自号丹元子者所撰郑夹漈独非之以为丹元子隋之隐者然唐初尚无三垣之说则非隋人所撰审矣后世以中官之星分属三垣又以二十八宿内外诸星案其经度分属诸宿俱始于步天歌晋隋以前所未有也修宋史者不加详考乃云晋志某星属太㣲垣某星属天市垣诬甚矣即如扶筐织女渐台辇道北方之星也岂得越紫宫而南属于太㣲乎大陵积尸天船积水天大将军轩辕酒旗诸星西方南方之星也岂得越紫宫而东属于天市乎略举一二其谬显然后皆放此
  观承案天官星象史汉晋隋诸志或但分为五宫或又区为三列从无以太㣲天市配紫宫为三垣者然天本无度自人测之而立度地本无州自人画之而分州其或増或减或合或分亦各随其时以便于观察综理而已自丹元子分出三垣以统乎中宫分隶二十八宿以环于四野尤为纲举目张而易于寻省斯亦以简驭繁之捷径也第宋志反据此以例晋隋诸志不免以汉官之号而上议周官之名则是偶不经思而倒其前后之序耳后人分别观之可也
  右太㣲垣














  下元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今测韩黄经十一宫四度四十九分纬北一十一度三十分赤经十一宫四度五十八分纬南九度五十分 楚黄经十宫二十九度零七分纬北一十六度三十一分赤经十一宫初度二十七分纬南三度五十一分 梁黄经十宫二十七度五十五分纬北一十七度一十九分赤经十宫二十九度三十分纬南二度五十分 巴黄经十宫一十九度五十七分纬北二十四度零六分赤经十宫二十三度五十分纬北五度三十分 蜀黄经十宫一十七度四十分纬北二十五度三十六分赤经十宫二十二度一十四分纬北七度三十分 宋黄经十一宫一十三度三十二分纬北七度一十八分 南海黄经十一宫二十度零七分纬北八度零四分 东海黄经初宫一度二十三分纬北二十度三十八分赤经初宫一度一十八分纬南二度五十一分 徐黄经初宫一十一度二十分纬北二十六度五十九分赤经初宫一十度零七分纬北三度五十三分
  星经天市垣五十六星在房心北主权衡一名天旗门左星入尾一度去北辰九十四度 宋两朝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星东西列各一十一星其东垣南第一星曰宋第二星曰南海第三星曰燕第四星曰东海第五星曰徐第六星曰吴越第七星曰齐第八星曰中山第九星曰九河第十星曰赵第十一星曰魏其西垣第一星曰韩第二星曰楚第三星曰梁第四星曰巴第五星曰蜀第六星曰秦第七星曰周第八星曰郑第九星曰晋第十星曰河间第十一星曰河中东垣南第一星宋去极一百五度半入尾宿七度西垣第一星韩去极九十八度半入心宿五度


  当门六个黑市楼
  史记天官书天市中六星曰市楼 星经市楼六星在市门中主阛阓之司今市曹官之职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南星去极九十八度入尾宿十二度


  门左两星是车肆
  星经车肆二星在宫门门垣左星之西主市易价直之官 隋书天文志车肆主众贾之区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大星去极一百度入尾宿三度



  两个宗正四宗人
  今测宗正一星黄经十一宫二十度五十五分纬北二十八度零一分赤经十一宫二十一度五十八分纬北四度四十七分 二星黄经十一宫二十二度一十五分纬北二十六度一十一分赤经十一宫二十三度零三分纬北二度五十三分
  星经宗正二星在帝座东南主宗正卿大夫宗人四星在宗正东主祠享先人 宋两朝天文志宗正二星距北星去极八十五度半入尾十六度宗人四星距大星去极八十六度入箕一度
  宗二星
  宗星一双亦依次
  星经宗二星在候东主宗室为帝血脉之臣 宋两朝天文志宗室二星距北大星去极八十度半入箕五度



  帛度两星屠肆前
  星经帛度二星在宗星东北主平量也 宋史天文志乾象新书在屠肆南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星去极六十九度少人箕三度
  星经屠肆二星在帛度北主屠杀之位也 宋史天文志乾象新书在天市垣内十五度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星去极六十八度半入箕三度



  候星还在帝座边
  星经候星在市东主辅臣阴阳法官入箕三度去北辰七十二度 晋书天文志候一星在帝坐东北主伺阴阳 宋史天文志候一作后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七十八度半入尾十六度


  帝座一星常光明
  今测帝座星黄经十一宫一十二度四十分纬北三十七度二十三分赤经十一宫一十五度五十分纬北一十四度四十五分
  星经帝座一星在市中入尾十五度去北辰七十一度 隋书天文志帝座在天市中候星西天庭也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七十五度入尾十度


  四个㣲芒宦者星
  星经宦官四星在帝座西南侍帝之傍入尾十二度宋两朝天文志宦者四星距南星去极七十六度半入尾九度半
  列肆二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
  星经列肆二星在斛西北主货珍宝金玉等也 隋书天文志斛西北二星曰列肆主宝玉之货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星去极八十六度入心宿三度半
  蕙田案诸书皆云列肆在斛西北今圗乃在斛西南与古异




  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星经斗五星在宦星西南主称量 宋史天文志乾象新书在帝座西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大星去极七十九度入尾六度半
  星经斛四星在斗南主斛食之事 隋书天文志市楼北四星曰天斛主量者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八十七度半入尾宿三度
  宋中兴天文志天市垣中一星明大者谓之帝座帝座东北一星为后旧误作候西南三星为妃旧失其位妃北一星在帝右后北一星在帝左是为左右常侍妃南四星为宦寺宦寺南一星为阍人阍人南四星为内屏此其别也而旧乃以右常侍一星及妃三星为宦者又以宦寺阍人合五星为斗又以内屏四星为斛皆误也
  蕙田案此宫名天市故有列肆斗斛之名星经步天歌隋志并同宋中兴志独为异说于古无据今不取



  垣北九个贯索星
  今测贯索一星黄经十宫七度四十九分纬北四十四度二十三分赤经十宫二十度二十分纬北二十七度五十分
  星经贯索九星在七公前为贱人牢右星入尾一度去北辰五十五度 史记天官书有句圜十五星属杓曰贱人之牢索隐曰其形如连环即贯索星也晋书天文志贯索一曰连索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牢口一星为门欲其开也


  索口横著七公成
  星经七公七星在招摇东氐北为天相主三公七政善恶西星入氐四度去北辰四十九度 通志张衡曰七公横列贯索之口主执法列善恶之官也



  天纪恰似七公形数着分明多两星
  星经天纪九星在贯索东主九卿万事纲纪掌理怨讼西入尾五度去北辰五十一度


  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座还依织女旁
  星经女床三星在天纪北主后宫生女事侍帝及皇后入箕一度去北辰五十三度


  天市垣合象







  宋史天文志右天市垣常星可名者一十七坐积数八十有八而市楼天斛列肆车肆斗帛度屠肆等星晋志皆不载隋志有之属天市垣与步天歌合又贯索七公女床天纪晋志属太㣲垣案乾象新书天纪在天市垣北女床属箕宿贯索属房宿七公属氐宿武宻以七公属房又属尾贯索属房又属氐属心女床属于尾箕说皆不同
  蕙田案天官书以天市诸星属东宫而贯索属中宫晋志贯索七公女床天纪次于招揺梗河之后以其近北斗也天市垣诸星次于平道进贤东西咸键闭钩钤之后以其近东方房心之宿也与天官书略同宋史乃谓贯索诸星晋志以属太㣲失之甚矣
  右天市垣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二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