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牡丹述 中华文库
亳州牡丹述
欧阳公牡丹谱云:牡丹出洛阳者,天下第一。唐则天以后始盛,然不进御。自李迪为留守,岁遣校乘驿一日夜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数朵。又贾耽花谱云: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天宝中,得红、紫、浅红、通白四本,移植于兴庆池东沈香亭,会花开,明皇引太真玩赏,李白进清平调三章,而牡丹之名于是乎著。然考之杂志,炀帝开西苑,易州进牡丹二十种,有飞来红、袁家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等名。则花之得名,不始自天宝年也。明皇时有进牡丹者,贵妃面脂在手,印于花上,诏栽于先春馆,来岁花上有指印迹,名为一捻红。则花之繁种,不仅在沈香亭也。钱维演进洛下牡丹,东坡有诗云:洛阳相公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则花之入贡,不止于李留守也。余官陈之项城,去洛阳不五百里而遥,访所谓姚魏者,寂焉无闻。鄢陵、通许及山左曹县,间有异种,惟亳州所产最称烂漫。亳之地为扬、豫水陆之冲,豪商富贾比屋而居,高舸大艑连樯而集。花时则锦幄如云,银灯不夜,游人之至者,相与接席携觞,征歌啜茗,一椽之僦,一箸之需,无不价踊百倍,浃旬喧宴,岁以为常。土人以是殚其艺灌之工,用资赏客。每岁仲秋多植平头紫,翦截佳本,移于其干,故花易繁。又于秋末收子布地,越六七年乃花。花能变化初本,往往更得异观,至一百四十馀种,可谓盛矣。然赏非胜地,莳不名园,上林无移植之荣,过客无留题之美。周子有言:牡丹之好宜于众。嗟乎,岂牡丹之幸也哉。项与亳接壤,余日踬于簿书,不能一往,阅三载,复以忧归,游览之怀,竟未获遂。余之不幸,甚于花也,而终不忘于余心。友人刘子石友、王子鹤洲艶称之,因其所言,以类述于左:
花之以氏名者十有八
支家大红。 支家新大红。
支家新紫。 甄家榴红。
宋红。 蔡家银红。
孟白。 石家大红。
支家银红。 武家遗爱红。
董红。 魏红。
雅白。 雅二白。
大焦白。 二焦白。
王二红。 马家黄。
次品一:
王家红。
花之以色名者十有六
花红平头。 花红无对。
银红大观。 御衣黄。
中黄。 瓜瓤黄。
鳌头红。 水獭银红。
拖地白。 大黄。
小黄。 鹦羽绿。
佛头青。 花红胜妆。
斗口银红。 花红叠翠。
次品二:
花红楼子。 宫袍红。
花之以人名者十有七
太真晚妆。 郭兴红。
老郭兴红。 健红。
洛妃妆。 绿珠琼楼。
杨妃沈醉。 健白。
貂蝉轻醉。 飞燕妆。
醉玉环。 杨妃初浴。
软枝醉杨妃。 杨妃一捻红。
韫秀妆。 孟烈红。
碧玉红妆。
花之以地名者八
瑶池春。 汉宫春。
明堂红。 阆苑仙姿。
陕西太白。 太和红。
生白堂。 绣谷春魁。
次品三:
玉楼春。 蕊宫仙颜。
沈香亭。
花之以物名者二十有七
金玉变。 花红绉纱。
藕丝霓裳。 醉仙桃。
金轮。 绿衣含珠。
出𬬻金。 金玉交辉。
紫罗斓。 界破玉。
斗金。 金不换。
斗珠。 无瑕玉。
琉瓶贯珠。 黄绒铺锦。
白舞青猊。 白雪锦绣。
砖色蓝。 出水芙蓉。
栗玉香。 一匹马。
千张灰。 五色奇玉。
海市神珠。 锦帐芙蓉。
银红球。
次品十有一:
霞天凤。 蕊珠。
软玉。 丹凤羽。
笑雪乌。 屑绮。
蜀锦。 胭脂楼子。
花红翦绒。 雪魄蟾精。
菱花晚翠。
花之以数名者三
第一红。 十七号。
十九号。
花之以境名者十有二
金乌出海。 湖山映日。
扶桑晓日。 万叠云山。
碧天秋月。 秋水妆白。
水月妆。 琼楼玉宇。
冰轮乍涌。 金精雪浪。
寒潭月。 一朵红云。
次品一:
雪塔。
花之以事名者六
夺锦。 泥金捷报。
十二连城。 绿水红莲。
朱颜傅粉。 祥光罩玉。
次品三:
夺元。 墨魁。
缟素妆。
花之以品名者八
花圣。 万花一品。
天香一品。 夺萃。
夺萃变。 羞花伍。
独胜。 天葩奇艶。
次品七:
花王。 花祖。
夺艶。 姿貌绝伦。
群芳羞。 娇容三变。
胜娇容。
以上皆异种,其尤异者支家大红,太学生支薇甫手植,千叶明霞,鲜艶夺目,殊非深紫可比。新大红,色亦如之,绽蕊结绣,蜷曲下垂。二红并妍,难第甲乙。
一匹马,色红,有以匹马易之者,名遂著。
健红之名,始于土人健宇所嗜,向无支红,则健红固一时之冠也。
御衣黄,俗名老黄,晓视甚白,午后转为浅黄,莺然可爱。
绿珠琼楼,色白,每瓣绿点如珠,虽丹青叶叶为之,无其巧幻。
出𬬻金,娟娟娬媚,艶并海棠,枝干亦小。
金轮为黄中第一,古之姚黄,恐亦逊此。
魏红,如傅粉美人。钱思公常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谓王,而魏花乃后也。谱曰:姚黄出于姚氏,魏花肉红色,出于魏相仁溥家。今之魏红,其遗种欤。
焦白,明秀为白中上品,与雅、健伯仲。
界破玉,嫩白色,每花片上红丝一缕印之。
砖色蓝,蓝间带红,望若红衫女子贮碧纱笼中。
十二连城,白次雅、健。五色奇玉,白又次于连城。而花瓣各有红紫碧绿诸色丝络其间,洵云奇矣。
金玉交辉,白花错以黄须。绿衣含珠,红花缀以翠缕。亦奇玉之亚。
古以左紫称最,近唯红白擅场,然支家新紫,娇腻无俗韵,固宜与大红、新红名甲海内云。
其次者虽非本州所贵,岁以售之花贾,好事之家购而得之,犹不止吉光寸羽,昆山片玉,况其尤者乎。虽然,盛衰无时,代谢有数,后日之谯,安知不为今日之雒,则繁英佳卉,泯灭无传,是花之不幸,又甚于余,余乌能以无述也。时康熙癸亥七月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