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版本


伤寒例第三

  •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从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戍
立冬十月节指干 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独冒,必瘿暴诊。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内,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飧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间,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 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多死。
  •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汗出目疼,鼻干,不得卧。
  •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 尺寸俱沉濡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 尺寸俱沉细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 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经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 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宜麻黄汤。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法将息。
  • 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斤,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斤,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传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厚朴四两 石膏半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五合,日三服。
  • 传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二两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传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疏,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半夏芍药黄柏汤,吐蛔者,宜乌梅丸。
    桂枝当归半夏芍药黄柏汤方
    桂枝二两 当归三两 半夏一升 芍药三两 黄柏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温分三服。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汁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密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 以上皆传经脉证并治之正病也,若入府及藏,为传经变病,治列后条。
  •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大青龙汤加附子主之。
    大青龙汤加附子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附子一枚,炮,去皮,切八片
    上八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燥,不得眠也。
  • 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脉时高时卑,时强时弱,宜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主之。
    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石膏一斤 茯苓三两 白术四两 枳实三两 甘草三两,炙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五升,温分三服。
  • 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脉乍弦乍急,乍细乍散,宜当归附子人参黄连黄柏汤救之,多不可治。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藏府不通而死矣。
    当归附子人参黄连黄柏汤方
    当归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切八片 人参三两 黄连二两 黄柏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寸尺陷者大危。
  •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未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可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燥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里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胄,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师自注曰:神丹即发汗之剂,因发汗即愈,古人谓之神妙,故曰:神丹。甘遂,古汤名,甘遂三钱,大黄四两,芒硝二两。攻之,即下之)。
  •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 凡发汗温暖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生,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勿(维基文库注:当为“忽”字)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也。
  •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 脉四损,三日死。平人一(通行本误作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
  • 豚五损,一日死。平人二(通行本误作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
  • 脉六损,一时死。平人三(通行本误作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 四损,经气绝;五损,府气绝;六损,藏气绝。真气不行于经,曰经气绝;不行于府,曰府气绝;不行于藏,曰藏气绝。经气绝则四肢不举,府气绝则不省人事,藏气绝则一身尽冷。
  •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下之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按之不易者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卷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