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卷下 中华文库
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内伤饮食,付药者,受药者,皆以为琐末细事,是以所当重者为轻,利害非细。殊不思胃气者,荣气也,卫气也,谷气也,清气也,资少阳生发之气也。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谷气者,升腾之气也,乃足少阳胆、手少阳元气始发生长,万化之别名也。饮食一伤,若消导药的对其所伤之物,则胃气愈旺,五谷之精华上腾,乃清气为天者也,精气、神气皆强盛,七神卫护,生气不乏,增益大旺,气血周流,则百病不能侵,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也。此一药之用,其利溥哉!
易水张先生,尝戒不可用峻利食药,食药下咽,未至药丸施化,其标皮之力始开,便言空快也,所伤之物已去;若更待一两时辰许,药尽化开,其峻利药必有情性,病去之后,脾胃安得不损乎?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当时说下一药,枳实一两,麸炒黄色为度,白术二两,只此二味,荷叶裹烧饭为丸。以白术苦甘温,其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其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故先补脾胃之弱,过于枳实克化之药一倍。枳实味苦寒,泄心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此一药下胃,其所伤不能即去,须待一两时辰许,食则消化,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则不峻利矣。当是之时,未悟用荷叶烧饭为丸之理,老年味之始得,可谓神奇矣。荷叶之一物,中央空虚,象震卦之体。震者,动也;人感之,生足少阳甲胆也。甲胆者,风也,生化万物之根蒂也。
《左传》云∶“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人之饮食入胃,营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也;其手少阳三焦经,人之元气也,手足经同法,便是少阳元气生发也。胃气、谷气、元气,甲胆上升之气,一也,异名虽多,止是 胃气上升者也。荷叶之体,生于水土之下,出于秽污之中,而不为秽污所染,挺然独立。其色青,形乃空,清而象风木者也,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其主意用此一味为引用,可谓远识深虑,合于道者也。更以烧饭和药,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令胃浓,再不至内伤,其利广矣大矣!
若内伤脾胃,以辛热之物,酒肉之类,自觉不快,觅药于医者,此风习以为常,医者亦不问所伤,即付之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大便下则物去,遗留食之热性、药之热性,重伤元气,七神不炽,经云:“热伤气,”正谓此也。其人必无气以动而热 困,四肢不举,传变诸疾,不可胜数,使人真气自此衰矣。若伤生冷硬物,世医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 药投之,物随药下,所伤去矣。遗留食之寒性、药之寒性,重泻其阳,阳去则皮肤筋骨肉血脉无所根据倚,便为虚损之证。论言及此,令人寒心。
夫辛辣气薄之药,无故不可乱服,非止牵牛而已。《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胃,各先逐其所喜攻。”攻者,克伐泻也。辛味下咽,先攻泻肺之五气。气者,真气、元气也。其牵牛之辛辣猛烈,夺人尤甚,饮食所伤,肠胃受邪,当以苦味泄其肠胃可也,肺与元气何罪之有?夫牵牛不可用者有五,此其一也。况胃主血所生病,为物所伤,物者,有形之物也,皆是血病,血病泻气,此其二也。且饮食伤于中焦,止合克化,消导其食,重泻上焦肺中已虚之气,此其三也。食伤肠胃,当塞因塞用,又寒因寒用,枳实、大黄,苦寒之物,以泄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牵牛散泻真气,犯大禁四也。殊不知《针经》第一卷第一篇有云:“外来客邪,风寒伤人五脏。”若误泻胃气,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若内伤脾胃,而反泻五脏,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阴气有馀,故躁。今内伤肠胃,是谓六腑不足之病,反泻上焦虚无肺气;肺者,五脏之一数也,为牵牛之类朝损暮损,其元气消耗,此乃暗里折人寿数,犯大禁五也。
良可哀叹!故特着此论并方,庶令四海闻而行之,不至夭横耳!此老夫之用心也。 胃气岂可不养,复明养胃之理,故《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根据。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胃不可不温,血温 胃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谷者,身之大柄也,《书》与《周礼》皆云:“金、木、水、火、土谷,惟修以奉养五脏者也。”内伤饮食,固非细事,苟妄服食药而轻生损命,其可乎哉!《黄帝针经》有说:“胃恶热而喜清冷,大肠恶清冷而喜热,两者不和,何以调之?”伯歧曰∶调此者,饮食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 暑无出汗;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 ,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详说见于本经条下)。是必有因用,岂可用俱寒俱热之食药,致损者与?
《内经》云:“内伤者,其气口脉反大于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分经用药。又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如但食不纳,恶心欲吐者,不问一倍、二倍,不当正与瓜蒂散吐之,但以指或 以物探去之。若所伤之物去不尽者,更诊其脉,问其所伤,以食药去之,以应塞因塞用,又谓之寒因寒 用,泄而下降,乃应太阴之用,其中更加升发之药,令其元气上升,塞因塞用,因曲而为之直。何为曲?乃伤胃气是也。何为直?因而升发胃气是也。因治其饮食之内伤,而使生气增益,胃气完复,此乃因曲而为之直也。
若根据分经用药,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难立定一法,只随所伤之物不同,各立法治,临时加减用之。其用药又当问病患从来禀气盛衰,所伤寒物热物,是喜食而食之耶,不可服 破气药;若乘饥困而食之耶,当益胃气;或为人所勉劝强食之,宜损血而益气也。诊其脉候,伤在何 脏,方可与对病之药,岂可妄泄天真生气,以轻丧身宝乎?且如先食热物而不伤,继之以寒物,因后食致 前食亦不消化而伤者,当问热食寒食孰多孰少,斟酌与药,无不当矣。喻如伤热物二分,寒物一分,则当 用寒药二分,热药一分,相合而与之,则荣卫之气必得周流。更有或先饮酒,而后伤寒冷之食,及伤热食,冷水与冰,如此不等,皆当验其节次所伤之物,约量寒热之剂分数,各各对证而与之,无不取验。自忖 所定方药,未敢便为能尽药性之理,姑用指迷辨惑耳,随证立方,备陈于后。
【易水张先生枳术丸】 治痞,消食,强胃。
- 白术(二两) 枳实(麸炒黄色,去穣,一两)
-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
【橘皮枳术丸】 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
- 橘皮 枳实(麸炒去穣,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 上件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水送下,食远。
夫内伤用药之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浓,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此能用食药者也。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人不复致伤也。
【麹枳术丸】 治为人所勉劝强食之,致心腹满闷不快。
- 枳实(麸炒,去穣) 大麦 (面炒) 神麹(炒,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温水下,食远。
【木香枳术丸】 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
- 木香 枳实(麸炒,去穣,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食远。
【木香化滞汤】 治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心不思饮食,食之不散,常常痞气。
- 半夏(一两) 草豆蔻仁 甘草(炙,以上各五钱) 柴胡(四钱) 木香 橘皮(以上各三钱) 枳实(麸炒,去穣) 当归稍(以上各二钱) 红花(五分)
- 上件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忌酒湿面。
【半夏枳术丸】 治因冷食内伤。
-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 枳实(麸炒,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添服不妨。热汤浸蒸饼为丸亦可。 如食伤寒热不调,每服加上二黄丸十丸,白汤送下。 更作一方,加泽泻一两为丸,有小便淋者用。
【丁香烂饭丸】 治饮食所伤。
- 丁香 京三棱 广术(炮) 木香(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甘松(去土) 缩砂仁 丁香皮 益智仁(以上各三钱) 香附子(五钱)
-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或细嚼亦可,不拘时候。
治卒心胃痛甚效。
【草豆蔻丸】 治秋冬伤寒冷物,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以上各一两) 大麦(面炒黄色) 半夏(汤洗七次,日干) 黄芩(刮去皮,生) 神麹(炒黄色,以上各五钱) 干生姜 橘皮 青皮(以上各二钱) 炒盐(五分)
- 上为极细末,汤侵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
如冬月用,别作一药,不用黄芩,岁火不及,又伤冷物,加以温剂,是其治也。然有热物伤者,从权以寒药治之,随时之宜,不可不知也。
【三黄枳术丸】 治伤肉食、湿面、辛辣、浓味之物,填塞闷乱不快。
- 黄芩(二两) 黄连(酒洗) 大黄(湿纸裹煨) 神曲(炒) 橘皮 白术(以上各一两) 枳实(麸炒,五钱)
-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一倍,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服之。
【除湿益气丸】 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 枳实(麸炒黄色) 神麹(炒黄色) 黄芩(生用) 白术(以上各一两) 萝卜子(炒熟去秽气,五钱) 红花(三分,是三钱分十也)
-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多少服之。
【上二黄丸】 治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
- 黄芩(二两) 黄连(去须酒浸,一两) 升麻 柴胡(以上各三钱) 甘草(二钱) 一方加枳实(麸炒,去穣,五钱) 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食远,量所伤服之。
【枳实导滞丸】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 大黄(一两) 枳实(麸炒,去穣) 神曲(炒,以上各五钱)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以上各三钱) 泽泻(二钱)
- 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
【枳实栀子大黄汤】 治大病瘥后,伤食劳复。
- 枳实(一个麸炒,去穣) 栀子(三枚半,肥者) 豆豉(一两二钱五分,绵裹)
- 上以清浆水二盏,空煮退八分,内枳实、栀子,煮取八分,下豉,再煮五六沸,去渣,温服,覆令汗出。 若有宿食,内大黄如簿棋子五六枚,同煎。 食高粱之物过多,烦热闷乱者,亦宜服之。
【白术丸】 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
- 枳实(炒黄,一两一钱) 白术 半夏(汤浸) 神曲(炒黄,以上各一两) 橘皮(去穣,七钱) 黄芩(五钱) 白矾(枯三分)
- 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加减服。素食多用干姜,故加黄芩以泻之。
【木香见丸】 治伤生冷硬物,心腹满闷疼痛。
- 神麹(炒黄色) 京三棱(煨,以上各一两) 石三棱(去皮煨) 草豆蔻(面裹煨熟取仁) 香附子(炒香,以上各五钱) 升麻 柴胡(以上各三钱) 木香(二钱) 巴豆霜(五分)
-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三十丸,温白汤下。量所伤多少服之。
【三棱消积丸】 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 京三棱(炮) 广术(炒) 炒曲(以上各七钱) 青橘皮 巴豆和(皮米炒黑焦去米) 茴香(炒) 陈橘皮(以上各五钱) 丁皮 益智(以上各三钱)
- 上件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温生姜汤下,食前。量虚实加减,如更衣,止后服。
【备急大黄丸】 疗心腹诸卒暴百病。
- 大黄 巴豆(去皮) 干生姜(以上各一两)
- 上须要精新好药,捣罗蜜和,更捣一千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老少量之。 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或不下,捧头起,令下咽,须臾瘥;如未瘥,更与三丸,以腹中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折 齿灌之,令入尤妙。忌芦笋、猪肉、冷水、肥腻之物。易水张先生又名独行丸,盖急剂也。
【神应丸】 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 乳酪水,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 黄蜡(二两)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以上各五钱) 丁香 木香(以上各二钱)
- 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渣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油半两,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每服三五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前。日进三服。如脉缓体重自利,乃湿气胜也,以五苓散平胃散加炒曲相合而服之,名之曰对金饮子。
【益胃散】 治因服寒药过多,或脾胃虚弱,胃脘痛。
- 陈皮 黄耆(以上各七钱) 益智仁(六钱) 白豆蔻仁 泽泻 干生姜 姜黄(以上各三钱) 缩砂仁 甘草 浓朴 人参(以上各二钱)
-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前。 如脉弦,恶寒腹痛,乃中气弱也。以仲景小建中汤加黄耆,钱氏异功散加芍药,选而用之。 如渴甚者,以白术散加葛根倍之。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分而治之
《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 也。又经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饱食,筋脉横解,则肠 为痔”。饮者,无形之气,伤之则宜发 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之类主之。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 消导,丁香烂饭丸、枳术丸之类主之;稍重则攻化,三棱消积丸、木香见 丸之类主之;尤重者,则或 吐或下,瓜蒂散、备急丸之类主之。以平为期。盖脾已伤,又以药伤,使营运之气减削,食愈难 消。故《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 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圣人垂,此严戒,是为万 世福也。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
论酒客病
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元气消亡,七神无根据,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葛花解酲汤】
- 白豆蔻仁 缩砂仁 葛花(以上各五钱) 干生姜 神麹(炒黄) 泽泻 白术(以上各二钱) 橘皮(去白) 猪苓(去皮) 人参(去芦) 白茯苓(以上各一钱五分) 木香(五分)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 上为极细末,称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赖日日饮酒。此药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故也,若频服之,损人天年。
【除湿散】 治伤马乳,并牛、羊酪水,一切冷物。
- 神麹(炒黄,一两) 茯苓(七钱) 车前子(炒香) 泽泻(以上各五钱) 半夏(汤洗) 干生姜 (以上各三钱) 甘草(炙) 红花(以上各二钱)
- 上同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食前。
【五苓散】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烦渴引饮之证。
-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 茯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五钱) 桂(一两)
-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热在里,身热、黄疸,浓煎茵陈蒿汤调下,食前服之。
如疸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之。
临病制方
《至真要大论》云∶“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以淡泄之”。得其法 者,分轻重而制方。《金匮要略》云∶“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由是“大病瘥后, 从腰以下有水汽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制五苓散以利之。孙真人 疗肤革肿,以五皮散,乃述类象形之故也。《水热穴论》云∶上为喘呼,下为肿满,不得卧者,标本俱 病,制神秘汤以去之。《活人书》云∶“均是水汽,干呕微利,发热而咳,为表有水,小青龙汤加芫花主 之。身体凉,表证罢,咳而胁下痛,为里有水,十枣汤主之。”亦是仲景方也。易水张先生云,仲景药 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随时用药
治伤冷冻饮料者,以五苓散每服三钱或四钱匕,加生姜煎服之。 治伤食兼伤冷冻饮料者,煎五苓散送下半夏枳术丸服之。 治伤冷冻饮料不恶寒者,腹中亦不觉寒,惟觉夯闷身重,饮食不化者,或小便不利,煎去桂五苓散根据前斟酌服之。 假令所伤前后不同,以三分为率,伤热物二分,伤生冷硬物一分,用寒药三黄丸二停,用热药 木香见 丸一停,合而服之。又如伤生冷二分,伤热物一分,用热药木香见 丸二停,用寒药三黄丸一 停,合而服之。 假令夏月大热之时,伤生冷硬物,当用热药木香见 丸治之,须少加三黄丸,谓天时不可伐,故加寒 药以顺时令;若伤热物,只用三黄丸。何谓?此三黄丸时药也。 假令冬天大寒之时,伤羊肉湿面等热物,当用三黄丸治之,须加热药少许,草豆蔻丸之类是也,为引 用,又为时药。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之谓也,余皆仿此。
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何谓也?下部无脉,此所谓“木郁”也。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者,太阴之分野。经云∶气口反大于人迎三倍,食伤太阴,故曰木郁则达之,吐者是也。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以上各等分) 上二味,为极细末,每服一钱匕,温浆水调下,取吐为度。苦不至两手尺脉绝无,不宜便用此 药,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止是胸中窒塞,闷乱不通,以指探去之;如不得吐者,以物探去之,得 吐则已。如食不去,用此药去之。 解云∶盛食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两手寸脉当主事,两尺脉不见,其理安在?胸中有食,故 以吐出之。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阴之号也。胸中者,肺也,为物所填。肺者,手太阴金 也,金主杀伐也;与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发之气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 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郁结去矣。 食塞于上,脉绝于下,若不明天地之道,无由达此至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也,故曰 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则万物生长矣;地之用在于天上,则万物收藏矣。此乃天地交而 万物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脏主 有形之物,物者阴也,阴者水也,右三部脉主之,偏见于寸口,食塞其上,是绝五脏之源,源绝则水不下 流,两尺竭绝,此其理也,何疑之有?
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或曰:食盛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也,令吐以去其所伤之物,物去则安。胸中者,太阴肺之分野;木郁者,遏于厥阴肝木于下,故以吐伸之,以舒畅阳和风木之气也,此吐乃泻出太阴之塞。
何谓木郁?请闻其说。答曰∶此大神灵之间,非演说大道,不能及于此。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惟水与火耳!火者阳也,升浮之象也,在天为体,在地为用;水者阴也,降沉之象也,在地为体,在天为殒杀收藏之用也。其气上下交,则以成八卦矣。
以医书言之,则是升浮、降沉,温、凉、寒、热四时也,以应八卦。若天火在上,地水在下,则是天地不交,阴阳不相辅也,是万物之道,大《易》之理绝灭矣,故经言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地阴阳何交会矣?故曰阳本根于阴,阴本根于阳,若不明根源,是不明道。故六阳之气生 于地,则曰阳本根于阴。以人身言之,是六腑之气,生发长散于胃土之中也。既阳气鼓舞万象有形质之物于天,为浮散者也;物极必反,阳极变阴,既六阳升浮之力在天,其力尽,是阳道终矣,所以鼓舞六 阴有形之阴水在天,在外也。上六无位,必归于下,此老阳变阴之象也,是五脏之源在于天者也。
天者,人之肺以应之,故曰阴本源于阳,水出高源者是也。人之五脏,其源在肺,肺者背也,背在天也, 故足太阳膀胱寒生长,其源在申,故阴寒自此而降,以成秋收气寒之渐也。降至于地下,以成冬藏,伏诸六阳在九泉之下者也。故五脏之气生于天,以人身,是五脏之气,收降藏沉之源出于肺气之 上,其流下行,既阴气下行沉坠,万化有形质之物皆收藏于地,为降沉者也;物极必反,阴极变阳,既六阴降沉之力在地,其力既尽,是阴道终矣,是老阴变阳,乃初九无位,是一岁四时之气,终而复始,为上下者也,莫知其纪,如环无端。
且太阴者,肺金收降之气,当居下体,今反在于上,抑遏厥阴风木反居于下,是不得上升也,故曰 木郁,故令其吐出窒塞有形土化之物,使太阴秋肺收于下体,复其本以衰之,始上升手足厥阴之木,元气以伸,其舒畅上升之志得其所矣。又况金能克木,以吐伐之,则金衰矣。金者,其道当降,是塞因塞用,归其本矣。居于上则遏其木,故以吐伸之,乃泻金以助木也。
遍考《内经》中所说“木郁则达之”之义,止是食伤太阴有形之物,窒塞于胸中,克制厥阴木气伏潜于下,不得舒伸于上,止此耳,别无异说,以六淫有馀运气中论之。仲景《伤寒论》云∶“懊憹烦躁不得眠,不经汗下,谓之实烦,瓜蒂散主之;曾经妄汗、妄吐、妄下,谓之虚烦者,栀子豉汤主之。”
老夫欲令医者治阴阳之证,补泻不至错误,病家虽不知医,明晓所得之病,当补当泻之法,将《黄帝针经》第二卷第五篇说形气有馀不足当补当泻之理,录之于前,予自注者附之。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答曰:形气不足,病气有馀,是邪胜也,急当泻之;形气有馀, 病气不足,急当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 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馀,病气有馀,此谓阴阳俱有馀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馀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者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廓,肝肺内 ,阴阳相错;虚而泻 之,则经脉空虚,血气枯竭,肠胃HT 辟,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 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脏变化之病,五脉之 应,经络之实虚,皮肤之柔粗,而后取之也。”圣人垂慈之心已详矣,不合立言。
老夫诚恐市井庄农山野间人,不知文理,故以俚语开解之云。但病来潮作之时,病气精神增添者,是为病气有馀,乃邪气胜也,急泻之,以寒凉酸苦之剂;若病来潮作之时,神气困弱者,为病气不足,乃真气不足也,急补 之,以辛甘温热之剂。不问形气有馀并形气不足,只取病气有馀不足也,不足者补之,有馀者泻之。假令病 气有馀者,当急泻之,以寒凉之剂,为邪气胜也;病气不足者,急当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此真气不足也。
夫形气者,气,谓口鼻中气息也;形,谓皮肤筋骨血脉也。形胜者为有馀,消瘦者为不足。其气者, 审口鼻中气,劳役如故,为气有馀也;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者,为不足也。故曰形气也,乃人之 身形中气血也,当补当泻,全不在于此,只在病势潮作之时,病气增加者,是邪气胜也,急当泻之;如潮 作之时,精神困弱,语言无力,及懒语者,是真气不足也,急当补之。若病患形气不足,病来潮作之时, 病气亦不足,此乃阴阳俱不足也。禁用针;宜补之以甘药,不可以尽剂;不灸弗已,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是也。 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降沉,化 者,脾土中造化也,是为四时之宜也。但宜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 浮者也,此便是泻秋收冬藏之药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泻之以酸苦寒凉之剂,并淡味渗泄之药,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肾也。用药者,宜用此法度,慎毋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