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百八十三 全唐诗
卷七百八十四
景龙文馆学士 神龙从臣 天宝时人 僖宗朝北省官 洪州将军 贞元文士 河北士人 元和举子 懿宗朝举子 白衫举子 唐末朝士 黄山隐 婺州山中人 同谷子 崔公佐客 洛中举子 江陵士子 织绵人 吏部选人 建业卜者 天桥游人 骊山游人 衡州舟子 华册老人 终南山翁 吴越失姓名人
卷七百八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卷一万八千一百八十九集部

景龙文馆士诗一首

长宁公主宅流杯

凭高瞰迥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
馀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神龙从臣诗一首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1]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天宝时人诗一首

玉龙子诗[2]

圣运潜符瑞玉龙,自兴云雨更无踪。
不如渭水沙中得,争保銮舆复九重。

僖宗北省官诗一首

寄兄[3]

涉江今日恨偏多,援笔长吁欲奈何。
倘使泪流西去得,便应添作锦江波。

洪州将军诗一首

题屈原祠[4]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贞元文士诗一首

题端正树[5]

昔日偏霑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
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

河北士人诗二首

寄内诗[6]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
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
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
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

代妻答诗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7]

元和举子诗一首

丙申岁诗[8]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懿宗朝举子诗一首

刺安南事诗[9]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鬬则退,武者兵益黩。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白衫举子诗一首

[10]

执板狂歌乞个钱,尘中流浪且随缘。
直饶到老常如此,犹胜危时弄化权。

唐末朝士诗一首

睹野花思京师旧游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
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西鄙人诗一首

哥舒歌[11]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太上隐者诗一首

答人[12]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黄山隐诗一首

向竹吟[13]

积尘为太山,掬水成东海。
富贵有时乖,希夷无日改。
绛节出崆峒,霓衣发光彩。
古者有七贤,六个今何在?

婺州山中人诗一首

[14]

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
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

同谷子诗五首

五子之歌[15]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
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崔公佐客诗一首

献公佐诗[16]

破额幞头衫也穿,使君犹许对华筵。
今朝幸倚文章守,遮莫青蛾笑揭天。

洛中举子诗二首

赠妓茂英[17]

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娇羞。
隔窗未省闻高语,对镜曾窥学上头。
一别中原俱老大,再来南国见风流。
弹弦酌酒话前事,零落碧云生暮愁。

又赠[18]

少插花枝少下筹,须防女伴妒风流。
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却尚书莫点头。

江陵士子诗一首

寄故姬[19]

阴云幂幂下阳台,惹著襄王更不回。
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
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返旧杯。
惆怅高丽坡底宅,春光无复下山来。

织锦人诗一首

[20]

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
莫教官锦行家见,把此文章笑杀他。

如今不重文章士,莫把文章夸向人。

吏部选人诗一首

送南中尉

羡君初拜职,嗟我独无名。
且是正员尉,全胜兼试卿。

建业卜者诗一首

题紫微观

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
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

天峤游人诗一首

题邓仙客墓[21]

鹤老芝田鸡在笼,上清那与俗尘同。
既言白日升仙去,何事人间有殡宫。

骊山游人诗一首

题故翠微宫[22]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衡州舟子诗一首

[23]

野鹊滩西一棹孤,月光遥接洞庭湖。
堪嗟回雁峰前过,望断家山一字无。

华山老人诗一首

月夜

涧水泠泠声不绝,溪流茫茫野花发。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常对空山月。

终南山翁诗一首

终南[24]

霜鹤鸣时夕风急,乱鸦又向寒林集。
此君辍棹悲且吟,独对莲花一峰立。

吴越人失姓名人诗五首

大庆堂赐宴元珰有诗呈吴越王

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
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干。
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
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又和

樱桃花下会亲贤,风远铜壶转露盘。
蝶下粉墙梅乍折,蚁浮金斝酒难干。
云和缓奏泉声咽,珠箔低垂水影寒。
狂简斐然吟咏足,却邀群彦重吟看。

再和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
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干。
散后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
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馀共醉看。

重和

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彩虬盘。
篸花尽日疑头重,病酒经宵觉口干。
嘉树倚楼青琐暗,晚云藏雨碧山寒。
文章天子文章别,八彩卢郎未可看。

御制春游长句

天意分明道已光,春游嘉景胜仙乡。
玉炉烟直风初静,银汉云销日正长。
柳带似眉全展绿,杏苞似脸半开香。
黄莺历历啼红树,紫燕关关语画梁。
低槛晚晴笼翡翠,小池波暖浴鸳鸯。
马嘶广陌贪新草,人醉花堤怕夕阳。
比屋管弦呈妙曲,连营罗绮鬬时妆。
全吴霸越千年后,独此升平显万方。

注释

  1. 《纪事》:“张仁亶自朔方入朝,中宗迎宴于桃花园,命从臣咏桃花,时李峤、赵彦昭等各有赋此诗,失姓名。”
  2. 《太平广记》云:“玉龙子,本太宗晋阳宫物,文徳皇后尝赐大帝,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后则天以赐𤣥宗。开元中,三辅旱,祈祷无应,乃密投于南山龙池,风雨随作,及上皇幸西蜀,回次渭水,左右临流濯美,沙中得之。人有诗曰:”
  3. 《江邻几杂志》云:“僖宗幸蜀,有北省官避地江左,而元昆扈跸在蜀,因寄诗。”
  4. 《青琐集》:“屈子沈沙之处在岳州境内,汨罗江上有祠,以渔父配享,唐末有洪州衙前军将,忘其姓名,题一绝,自后能诗者不能措手。”
  5. 《酉阳杂爼》云:“长安西端正树,去马嵬一舍之程,迺徳宗皇帝幸奉天,睹其蔽芾,锡以美名,有文士经过,题诗逆旅,不显姓名。
  6. 《本事诗》:“河北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阅于球场。有士子容止可观,进趋淹雅,滔召问曰:‘所业者何?’曰:‘学为诗。’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及代妻答诗,援笔立成,滔怜之,遗束帛遣归。”
  7. 此诗一作葛鸦儿作。
  8. 《摭言》曰:“元和十一年丙申,中书舍人李逢吉下放髙澥等三十三人,多取寒素时有诗。”
  9. 《北梦琐言》云:“懿宗朝,安南失于抚柔,劳动兵役,有举子闻许卒二千没于蛮乡,有诗以刺吟之,知失于授任,为国家生事尔。”
  10. 《侯鲭录》:“敬翔当权时,有一举子白衫,作舞歌唱云。”
  11. 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
  12. 《古今诗话》云:“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13. 《云溪友议》云:“皇甫大夫素好道术,在夏口时,有一人著道士服,策杖蹑履,直入㦸门,公遽起迎之,道士则傲然不窥,向竹而吟云云,自谓‘我是七贤中一贤也’,问姓名,云:‘黄山隐公。’未能明其真伪,留于宫观,曰:‘斯人若是至道,名利俱捐。’试令军将持书送绢百疋,钱一百千文,山隐启缄忻喜,立修回报,遂乃脱其道服,餙以青衿,引见谢陈,礼度甚恭,殊异初来傲睨之态,皇甫公判书之末,乃至尽刑山隐,拟为妖惑,敢蔑公侯,死无于吉,致孙策镜里之妖来,非许迈起刘恢舟中之顾,足见凡愚,自贻伊祸,云是王相公事。”
  14. 《葆光录》:“婺州有僧,入山见一人,古貌巾褐,骑牛,手执鞭,光铄日色,扣角而歌云云,僧揖之不应,驰去。”
  15. 《纪事》云:“昭宗播岐,何后用事,有同谷子者,咏《五子之歌》,何后潜令秦王诛之,事未行而奔去。”
  16. 《郡阁雅谈》云:“公佐牧郡,日宴賔僚,有一客巾屦不完,衣破肘见,突筵而入,崔喜其来,令下牙筹,引满数觥,神色自若,饮妓骇其蓝缕,因大,客献诗云云,崔令掩口无咍贤士。”
  17. 《太平广记》:“茂英年小时,举子与相识,后到江外,偶于饮席遇之,因赠。”
  18. 举子时谒节帅,留连数月,宴饮既频,茂英为酒糺,谐戏颇洽,一日告辞,帅开筵送别,因暗留绝句与之,帅取览,知其情,即令人送付举子。
  19. 《卢氏杂记》曰:“江陵寓居士子,忘其姓名,有美姬,甚贫,去游交广间,戒其姬曰:‘我若五年不归,任尔改适去。’后五年未归,姬遂为前刺史所纳在髙丽坡底,及明年归,已失姬所在,寻访知处,遂为诗寄之,刺史见诗,给一百千及资装,遣还士子。”
  20. 《卢氏杂》说云:“卢氏子失第,徒歩出都城,逆旅寒甚,有一人续至,附火吟云云,卢愕然以为白乐天诗,问姓名,曰:‘姓李,世织绫锦,前属东都官锦坊,近以薄伎投本行,皆云以今花様与前不同,不谓伎俩见,以文彩求售者,不重于世,如此且东归去。’”
  21. 邓仙客,晋延康代为国师,锡紫服,葬麻姑山。
  22. 《谈苑》云:“翠微寺在骊山绝顶,旧骊宫也,唐太宗避暑于此,后寺亦废,有游人题云。”
  23. 《语林》云:“衡州人多文词,至于樵夫,往往能言诗,尝有人赴广州幕府,夜闻舟中吟,问之,乃其所作也。”
  24. 一作陈季卿诗。
 卷七百八十三 ↑返回顶部 卷七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