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源戴先生文集_(四部丛刊本)/卷第五 中华文库
剡源戴先生文集 卷第五 元 戴表元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刊本
|
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之五
四明戴表元帅初
记
会稽唐氏墓记
古之人生而闾居死而族葬故其敦亲重土昭穆百世而宗
不迁文华未繁而侵欺予夺之讼不兴后之时国无世家鄕
无礼俗有能仅存而不废者非上之教葢系乎其人焉降及
近世风俗益衰吾观扵士者之家而三世不别籍者希矣一
命之贵适集其躬归视父兄之居若恐不足以容髙舆旋乘
马闷闷然思更之至择葬也则不求安死而求利生拘忌阴
阳之说东奔西驰故有祢逾祖支破宗形侵𫝑攘智谋力夺
无有厌极既其甚也有出𭛌远卜非殡非葬世之子孙疲扵
展省而并失其故封者矣有壤地相交与郷人争寻尺之畔
而兴无涯之狱者矣於乎人生而群不可以无居也死而掩
之不可以无葬也先王公为之制而人各不失其厚后世务
厚其私而行之胥䧟扵薄有感之士得不惧而图㦲㑹稽唐
氏为东南闻族谱牒丝牵绳聮数百年不私入其家累世合
居一门之中隐然成小都聚斯既贤扵人矣其逺祖通议大
夫之葬在山阴县旌善鄕之古城山宝祐中有私致其家之
劵扵鄕贵人节度全君者全君以闲壌纳之久而知为通议
之墓城也瞿然曰得无有议我者乎俾守隶诘其樵苏而通
唐氏之洒䘲如故越二纪会通议之七世孙班谋扵宗老引
义致书以请于全君全君谢而诺之竟还劵唐氏且为冩图
形标界石以信于唐氏如法扵是㑹稽之士大夫贤唐氏之
子不散其宗䏻守其身而孝其亲复故物而光先猷也曰凡
有家者不当然乎又贤全君之复劵䏻下势扵旧族不烦有
司以礼信质成仁人之亲而锡之考也曰凡处鄕者不当然
乎事成唐氏遂识本末刻诸坚碑以著不忘全君之徳以示
后人使知为子孙而与人以先世之近陇与受之者皆义所
不容而法所不许以余之尝学礼也书来请文以系扵碑阴
乃述其概而授之其歳月先后歩亩广袤则唐氏所识详焉
敷山记
昔余尝读晋人绝交书誓墓文心诚怪之以为诸公酣咏山
林沉溷鄕井亦云过矣久之叹曰嗟乎士大夫心知材业无
所益扵时宁出此焉犹可矫懦激顽㢤然此事贫者亦不易
为则好义之士又有为之裒工穿磵致镪买山以成其高者
若吾家处士之扵吴中符山人之扵襄阳风流客主天下两
贤之而今岂复有斯人乎庚寅之冬遇吴兴姚子敬于杭子
敬倾然为予道敷山之事敷山者西扵吴兴十有馀里山中
卷外截水罄折行平原茂樾间左右之徐山杼山挟敷山而
蹲敷山之前苍峭亘连圭起簴伏望而知为美壌也然巳入
扵势家莫可物色更累十年子敬之邻有曹君者始售而有
之既克有之则以予子敬扵子敬欲窥一区之地以居久矣
而不敢望如敷山之美也曹君曰敷山之美我幸有之子贫
而贤我以成子子敬曰我诚不敢望敷山之美也而不敢不
成曹君之义且吾亲年髙他日倘幸以为寿蔵而筑室读书
扵其侧耕渔以给口蔵脩以养体咏歌以舒志洋洋乎曹君
之赐吾事毕矣吾闻之惊喜夫子敬之所以得扵曹君与曹
君之所以知子敬视古人何远㦲虽然曹君义人也子敬非
材业无所益扵时者也予未识子敬时凡从吴兴来者夸子
敬不容口曹君亦用是贤贤乎及既识子敬乃恂然一儒徒
清苦刻厉议成而言虑言而动其不敷山审矣则曹君不
为伤义子敬不为沽惠也虽然子敬材诚髙业诚良知子敬
者或不皆如曹君之真将有结驷千乘兼金束带问途扵敷
山之下是吴兴之荣子敬之逹非敷山之得曹君也子敬曰
吾何暇扵是抑子之言为悫姑为我记之吾将自书以镌扵
敷山之石子敬名式曹君名元弟名浚者字资深名渊者字
子登余剡源戴表元字帅初庚寅之岁是为某年谨记
戴氏剡源张村葬记
呜呼我先考府君以宝祐丙辰葬我祖考府君扵剡源张村
之长锡嶴山十八年为徳祐甲戌而我祖妣郑夫人卒以其
岁自金陵官舍轝载归祔葬我祖考府君兆西又十年为至
元甲申而先考府君卒卒前嘱其表元曰昔吾蔵吾二亲
扵此逾家三舎人皆以为远虽吾亦以为远也今脱此持空
身来得与汝等同庐居衣食扵此朝夕如见吾亲焉昔吾得
数寸之壤𦆵足以为坟甲戌之葬吾以金陵赙钱而易诸邻
繇逮今计之为亩几累十昔吾之贫愈扵汝家无守人视护
不时今山有毛吾手所自树亦且向拱不言而封之樵牧不
忍至吾扵蔵吾亲无所悔惟是馀壤之未完心犹歉然表元
拜而请故则申嘱之曰吾非多求也吾长锡山之顚在兑兑
顚拆下蛇行数千歩而属于家者吾既易而有之长锡顚之
表少右而庚复有顚焉曰望春尖望春之小支垂为瓠藤曰
天厨嶴之右又从庚顚分垂髙支披之益长以抱长锡长锡
之左曰郭浪岭郭浪之左其顚与天厨齐如二肩垂支加髙
而长绵绵延延其将停也回岩峭壁驻于艮溪曰青梅潭青
梅天厨之间巉磵砂碛不堪往来有役于山者往往取迳冡
下傥幸而尽有其处嵌者为樊夷者为舍以宁吾亲不亦善
乎甲戌之葬力可为矣而不暇今暇而力不给奈何顾吾家
有寿种吾父丙申八十吾母庚戌八十五吾庚辰今方六十
五年尽吾齿必能成也小子识之扵时见先考府君语讫
泫然欲泣扵乎安知语出不旬月遂竟尔不祥乎𫎇天之罚
不敢死既以十二月十七日前卜葬我先考府君于西二里
中枝之山又二十年赖先世遗泽凡所欲扵长锡左右青梅
天厨罔不略备表元㓜愚逮事先祖考妣祖考府君寛慈朴
谨君子也扵云台府君为同祖兄弟祖妣郑夫人聪敏精书
计扵郷贡进士讳一枝字善甫为同父妹云台府君以毛氏
诗起家官四方晚始贵扵朝祖考府君不及卒业故先考府
君学扵外家以外家之学学赋学成复以教表元戴氏起云
台府君以来仕者三叶其以赋学决科则祖妣夫人先考府
君之为也祖考府君有子五人先考府君在仲最爱祖考府
君始疾以梦谂先考府君曰属寝扵张山甚燠而安我死汝
必以是蔵我既䘮在殡先考府君扵近郭之山但号张者靡
不如也率不合既而逾信宿不归家人惑焉一夕忽自归曰
有剡客与我言问其居居张村吾欣其名惧失之因不及之
告而往往而睹一麓甚美与吾父夣合也吾其图诸然而无
资则往谒馆扵大姓许将教授其子弟既馆询其麓乃杨氏
之麓也房而隶之且累十主先考府君以诚谋扵许曰公能
以馆我数年之资假我使吾亲得成葬自兹而往吾悉心力
以偿君如约焉许亦长者恻然相成用其资佐家之所出者
分致累十主又日具醴食人求其诺殚劳竭瘁迨扵毕也肌
颜槁削而后得葬也扵乎勤矣人子扵亲得称善先考府君
之勤不可没也先祖考府君之隐徳祖妣夫人之教与吾
子孙之得居扵剡源者皆不可以不知也苟知之不可以不
念也表元因斋沐追记其事梗概于册以示后之人大徳十
年丙午二月朔日表元谨记
小方门戴氏居葬记
小方门在奉化治南二里许宝化山之阴戴氏之祖居之戴
氏古大族从汉晋来比比以学行显重𨵿河间而居江南者
莫著扵剡剡与奉化相犬牙谱系宜近然昭穆不可得而详
矣小方门戴氏始扵八代祖曰九府君妣曰赵氏夫人七代
祖曰十三府君六代祖曰十五府君妣曰徐氏六夫人皆葬
龙潭宣公石桥山九府君之葬据横坳面左地理家谓之斩
𨵿穴十五府君之葬临低坳面右谓之尽龙穴也惟十三府
君迷其葬当在众兆中不能定十五府君始定居小方门遂
生三子长讳果居忠义𬽦村为仇村戴氏祖次讳升居县东
郭戴氏花园为花园戴氏祖又次讳暹曰廿六府君仍居小
方门葬龙潭山髙坳亦面右为小方门五代祖妣曰刘氏夫
人事具崇宁阁石碣生四子长讳宇曰六四府君妣曰陈氏
夫人顾氏夫人葬小方门西南樟𣗳滩府君性寛良长者尝
以衙前役服劳县庭一年故平决闘讼与譬释劝谕而解者
无虑累百家役满日县大夫遣子弟拥蓝舆簪花帽以华其
归樟树滩距家七八歩其葬有崇阜左拱水萦萦环之龙潭
广度石棋盘诸山趋迎顾揖皆合地理家又谓之冠带穴也
是扵表元为髙祖次讳宏曰八十府君再传而绝又次讳实
曰八一府君居小方门西宅为西宅戴氏祖又次讳寘曰八
二府君居小方门益西洗马桥为洗马桥戴氏祖六四府君
生六子长九一府君讳颜次九三府君又次九四府君又次
九五府君讳辛贫而极孝譲又次九七府君又次九八府君
讳克顺九七府君去居鄂馀皆不离小方门而九五府君扵
表元为曾祖以六月十三日卒妣曰六一夫人以五月二十
五日先卒同日葬小方门东北王家塘青墩青墩在田陇间
异时族聚盛田皆戴氏物墓有封树今属单居逺万一顾视
之不周将为犁锸所及吾子孙不孝之诛何以自赎九五府
君生三子长万一府君次万四府君皆绝又次万三二府君
讳汝明字叔晦是扵表元为祖始去小方门别居坊县丝绵
行妣曰郑氏千十夫人讳如玉初六四府君之六子有十二
孙九一府君之季子讳简字简之最后以毛氏诗为待补太
学弟子员一人九八府君之长子万廿九府君讳杰字頥仲
又字良英太学上舍附甲戌进士乙科仕至宗学武学谕出
倅温州终扵奉议郎主管华州云台观次子万三三府君讳
�字懐英魁丙子鄕贡终扵礼部特奏名其子谦四府君讳
𬱖字平甫复入乙未太学先祖府君独朴鲁有至性兄弟间
以房院拥隘群议出婿于郑夫人夫人善父先生讳一枝妹
也善父先生以词赋教授里中有重名鄕举十四人时预其
髙选郑夫人督警又严甥孙缘外家故始皆改用词赋业府
君生丙申七月十日亥时年七十九卒甲寅十一月二十七
日夫人生庚戌五月二十日辰时年八十五卒甲戌八月十
二日剡源张村别有记府君生五子长再十六府君讳溁字
黙叟性貌酷𩔖先祖旧法中朝官三岁得牒上其族子弟名
之在缌功亲者试国子监试中补国子生府君以伯父武谕
牒至杭试一不中即罢业晚岁自号拙逸居士生庚午五月
六日辰时年七十七卒乙酉八月二十一日妣曰袁氏三八
夫人生丙寅八月十五日子时年五十卒乙卯九月七日次
再十八府君讳灏字商叟生庚辰三月二十九日卯时年六
十五卒甲申七月十九日次再十九府君讳颉字子美次再
二十府君讳南一字梅叟次再廿一府君讳须凡七孙在者
四人而表元由居士第三子为仲父后兵毁无所归已卯竟
归剡源张村东二里榆林寻奉二父葬榆林西中枝山袁夫
人之殡则尚𭔃小方门西南二里张山下陈家园先兄桂二
府君兆东旦夕当卜榆林附近之壌而迁焉表元因念为儿
童时邻巷无过从旬日必取间道归小方门问父兄宗党旧
事颇知未离析前诸房鸣钟会食县南轩葢惟吾族及王赵
二家常相往来花园之族岁一见𬽦村之族大庆吊则一见
花园后云台公三十年有六八府君讳鑫字淳父亦用毛氏
诗自太学上附甲辰进士第释褐仕至承议郎太平倅七
九府君讳嚞字良父太学特奏名迪功郎主新昌县学葢𦆵
自表元得通家展叙龙潭墓有山租钱干𦈏麦干斤毎
岁一人以其租具清明祭祀祭之日小方门西宅洗马桥坊
郭老稚倾室来罗拜墓下拜讫馂祭之馀归复治酒数行
果盘食飰杂馔如式富不敢奢贫不敢陋最后汤饼一箸而
散阖族聚会欢谐自以为至乐花园比𬽦村绝近亦不至其
旁枝居鲒崎者荣一府君讳字元泰又字行之以词赋入
庚戌太学成三舍正奏名荣五府君讳元春字仁长辛酉鄕
贡毎与表元兄弟语为之叹息故表元自金陵归即先复小
方门特奉公故庐而居之渐欲増墓田广宗谱力不睱及而
止惟奉化戴氏甚繁至于明经入学决科登名独小方门为
然祖徳𭰹长未易俄测而后裔转徙方张莫知本始缺扵紏
合失今弗图后悔滋甚辄尽所睹闻登载简册以示剡源子
孙并录副本使小方门坊郭西宅洗马桥𬽦村花园之益后
扵表元者通知而总其名曰小方门戴氏居葬记
计筹山升元报德观记
人与人相羡羡而至于不可及者以其能也而有能者不必
富且贵能矣富贵矣而扵物也必劳葢有以命世之英王侯
卿相终身之荣而不能得山林隐逸一日之乐兼其乐矣而
人之生必有死死则羡者始穷而人之穷者欲不可穷也而
神仙之说兴焉神仙者扵世之死不足为扵世之荣不足有
扵世之名区胜壤殚人力所不䏻至者空飞幻岀无江湖之
阻寒暑之变资粮车马之烦而皆得信其所往又能长有其
乐而不死扵乎是岂不知可愿㦲然自秦皇汉武以来疲精
毕岁以求之卒无见者而幽闲荒寂之濵枯槁之士往往有
忽然而遇无意而得者焉余自四方之事及经丧乱所至见
佳山水不一毎从樵夫猎人访知为古来名迹则为之徘徊
瞻眺不忍舎去所居敝庐抵道家所称四明洞天者逺无数
舍岁时过之蓬蒿没人猿�宅焉私叹安得琼台玉宇也而
辱仙人居之乃闻呉兴山水清绝之鄕有计筹之山当馀英
之东南古禺氏国之要冲崇峰秀壑峭立天外而栋宇雄严
与其地称窃欣慕之问山之所由得各则地志以为越大夫
计然尝登此山筹度面𫝑以营隐居久之道成蹑山顚危石
乘云而去至汉而玄炼丹其上故常有云物腾腾然护其
丹穴天朗夜清呉人𠉀望金丸之光以占丰年问栋宇之所
以盛则初也有坛寻丈以行鄕民崇祀既而坛废既而复置
为观宋绍兴初和国杨武㳟王即观之故而新广之始有肖
像之地退食之堂楼钟之楼巢经之阁与凡所以居止供具
始莫不备问居之之人其居之所以能久则当武㳟之时亳
有祖君庆章王贤其人以礼聘居之为致永隆仁和之田为
顷赢二十有八武康之山为亩赢五百以𠑽其用乾道丙戌
之春太上皇为枉车驾幸其山中又为内出御书经文及他
锡赉为宠祖君之后始改今额为升元报徳而居升元者一
𮜿祖君之道最后得当涂杜君道坚王之五世孙频祖贤其
人又为致山壤之田并升元隶昭忠庙者为亩赢千又有
所谓科仪田经始扵祖君以来诸人至杜君益成之为亩赢
二百山为故而田如先其山川是其人之为也是而升
元之羙始完余尝思之夫何必为仙人翺翔是山之中而后
为乐诚使忧患不加毁誉不至得为升元之徒探是山之毛
以为衣挹是山之泉以为巳不翅王侯卿相所无之乐矣
然吾闻神仙者不远人凡与人居行而人不知不必专在𭰹
山穷谷之间亦不必以世俗心窥之谓其欲长处以自全今
道家言神仙宗老子虽扵计然也亦云得道扵老子其逺事
不可知而吾读老子书有憯然忧世无憀之心其言忌取物
多以有力为苦将忧人之忧而自为者乐乎抑皆其无忧而
后能乐乎宅日余持此说也从山中之人叩而学之
程母二夫人祠堂记
自宗法废士大夫不幸而无子则取之他宗比其讳之也縁
饬覆护固有然余独见蜀鹤山髙魏氏台西涧陈叶氏合
二族为一家岁时子孙衣冠朱紫通祠庙聮昭穆班拜齿坐
上不诬其祖下不没其亲如秦汉前分注别籍而相展叙者
礼有缘于人情可以义起其谓此𩔖㢤江东醴陵教授程元
宪见余言其二母氏之事元宪故弋阳郑族而贵溪程出也
程夫人之父礼兵曹掌故用经术两贡于鄕入太学释褐称
江南名儒委家政扵翁夫人程夫人为女甫十龄辄能代二
亲经纪中外事化艰险为饶𥙿既长适郑郑亦益睦当是时
程夫人之仲弟今将仕公之夫人邵氏亦贤淑㛠礼度与程
夫人相善缙绅间号孝义程家宪府尝列上其事乞褒显值
改物不果既而邵氏无子掌故公夫妇年且七十毎享先庙
郤顾深念忧形颜色会甲戌岁程夫人携诸甥归宁见元宪
方齓奇之曰必以是为吾贤妇嗣且吾女虽郑归程氏家由
吾女而立不可忘程夫人以姑婿辞明年程邵二夫人相继
卒掌故公夫妇固请于郑得如言以童孺持丧行服乙亥秋
九月也后三十一年当大徳八年甲辰扵是元宪归自醴陵
既阅歳即髙守䲧郡夫人之墓西筑堂以并祠程夫人供养
铺设种莳布植一一如式旁祠置田若干亩以充祭荐守护
之费初醴陵以乳泉得名其泉不时发父老相传有异人至
其地则发醴陵升州设教授自元宪始庚子春山亭落成而
泉发于亭下凝碧如染因名亭𣻌泉中都官部使者州长僚
佐学士诸生徴图作歌以相推羙及是以名祠前之池亭所
以申报称𭔃思慕之道甚备而不鄙辱谂扵予噫嘻此固畴
昔所常惓惓扵缘情起礼之叹者也元宪年方强仕有才学
能不遗其本益取徳义道艺倡率程郑子姓使两家贤俊云
蒸雾滃他日轩车驷马修宗合谱扵高守之亭者累累百世
而不绝后之君子夫岂惟高魏陈叶是许将程郑阀阅附焉
葢皆𣻌泉之馀泽也耶其年十二月十日剡源戴表元记
固海𪧐云山崇胜寺记
道奉化鲒埼西南五六十里有聚曰固海有山曰宿云有寺
曰崇胜山起镇亭囷盘枝披为大小横山蓬岛安岩马鞍龙
髯墟之属千萦百折而后至扵𪧐云傍峙一麓且伏且昻
上人目为镇山头与镇亭相首尾者自此外薄为海而山
止矣山止则气必聚前扵构寺者取扵宿云率面之以为对
既而掖之以为右三易而之以为背趋迎按据始与山称
寺之额自唐天成三年名固海院宋治平一年改今名寺之
栋宇兴废则有璋禅师者实为开创第一祖而不知其所从
来屋久且敝嘉定间妙圣师一彻而新之惟大殿为故物至
元丙子之兵方丈祖塔外皆以毁废祖森师乃重建法堂库
院诸室储材蓄工将以次营懴殿立塑像前寺主文彬师亦
拟扵道场上饰观音自在像渐渐可以完复旧观而森师逝
己丑二月邻境盗发寺屋自方丈祖塔及彬师下房外又皆
毁于是一正师劬劳撙节而重兴之以戊戌冬建库院又二
年壬寅冬建懴殿文约师建台门长者天台佐建法堂
丙午冬建香积厨马溥建大释迦像诸馀藻饰位置以至祝
𨤲禬灾之处凡寺之所须无不具备寺之田产赢缩则旧籍
仅二十有六亩山一百亩庆元元年昙产师始扵寺东青山
西得海成田得若干亩而妙圣师扵川塘南筑月浦得若
干亩然犹不给迨一正师又积累増买六十亩有奇以充长
夏口供由是晨昏鼓钟寒暑鼎钵𦆵成丛林而扵后协赞倾
赀助役者僧如日如月也及是耆宿文采等以状载顚末与
其诸老之绩若一正师之行实来求文以为纪一正师之居
号䝉泉奉化浲者呉氏子年十八弃家投寺僧如岳为比丘稍
长讲学扵南湖安道宁法师华亭西岩伊法师有贤名丙子
归尽思兰若奉乃祖彬师师逝主其席兼主宿云者十有
三年逝以丁未正月窆祔月浦祖塔侧寿五十八嗣三人𠃔
聴𠃔时𠃔中师为人天性崇重接物无亲踈一以慈恕葢状
之云云如此余闻宿云山久山南古仙人种栀林烧丹洞灵
迹接踵而有窃以为四方之事可以老息若此山州里之中
簦笠扉之所不及固不得舍寺又当台明孔道要会多游
从开堂振先后多得贤主人旦夕幸身闲徤或寻灵运穿
山之踪兴公登隆之赋而庶几见之遂不惮以文为之先
容云至大戊申之后十一月既望记
天寿报本寺记
奉化剡源之山起会稽略天台穿连山界岭石门南东行累
十百千折然后逹于班溪堂皇旷夷扈卫伏行道之人皆
以为宜栖禅林梵坊而未有领㑹之者余近过其地则风湮
林莾间朱碧翚焕钟鱼有声问其庐曰天寿报本也问其创
之僧曰正思也问规构曰刬荒莱揭隆栋有若幻成凡室之
扵殿堂廊庑帑廥庖湢像之扵绘塑器之扵食用诸物无不
具也问产殖曰田之可稼者为亩二百陆地山林之可艺可
薪者通为亩百五十朝夕之𫗴粥公私之靡费可不至缺乏
也问岁曰经始扵大徳癸卯距乙巳落成之日无几时也扵
乎据形𫝑之要擅工能之巧谋敏而业宏心精而虑久是何
不动声色而倏忽变化魁伟不常如此㢤世儒多言浮屠法
能绝私去累无爱惜恋慕扵心故遇事往往坚决不就不止
又所与游尽江湖之交多阅扵土风而熟其何背逆顺故所
为而成所成而善是不尽然思师扵班溪为鄕里毛氏子父
讳某早世兄弟五人最少者亦为僧曰清瑞思师自其㓜年
母邵氏即割爱命之薙髪易服复与之经营之资曰他日我
老愿汝筑一庵以养我师受其言庵未成而邵氏没日夜念
之不能忘扵怀清瑞师怀之为助鄞田若干以起其役功用
克集庵之考卜师耳目所自悉其初本以居室之名名静山
师以庵籍校之奉化凡四五百区今存者𦆵什一非壊于故
家子弟则同门僧挟强懐妒以破荡之遂以公椟上闻乞易
庵为寺而得今额其名义葢上申华封之祝下存凯风之思
云寺僧相传用甲乙思师之下曰拱辰曰自端其世世以次
谨持之俾勿替至大改元孟夏七日记
法华寺兴造记
奉化僧刹以名迹著称而人所慕游者东岳林西雪窦二刹
相望六十里修溪隔之峻岭矗焉或值霖潦冻雪进不得逹
而退无所休自余为儿童时闻患此久矣后十年过之则当
二刹之中日峰之西南有法华接待者建屋庐储𫗴餐以为
行路之憩食又二十年过之则前钟后鱼左巾右钵崇殿修
庑层轩院骞髙耸跃峨峨然成一宝坊𣑽宇矣讯其事葢
法华僧前后二师者实为之前师曰妙森后师曰文冏前师
扵时莅日与其贤主人赵二卿者相善二卿为之捐粮以补
竭资力以创施久而迩孚远悦输助恐后遂𦋐其趾为唱法
之堂为炊饔之庖为劳之室既而二师图所以永久也前
师居治如故而后师持凾游从江浙间富豪乞求𫎣馀归营
子本以贮田产由是法华之举渐立而前师病垂殁力惫求
后师于卧榻侧瞠目嘱以吾二人握空拳为江湖竖津梁不
可中辍意后师答以尽力当如言即而逝宋咸淳辛未岁
七月五日也数经始之年当淳祐乙巳至此二十五寒暑矣
后师嗣为之益増田拓址裒材展工又凡二十五年然后缁
流居游出纳之所像设妥侑起止之位法屋拱卫庄饰之序
大小靡不完备与奉化诸大刹等伏腊朝晡百需之费亦不
假求外而给扵是略可如志而后师又病又力惫以艰难继
绍事宜嘱其嗣若珣軰而逝其语如前师加苦元贞乙未秋
七月十八日也后五年若珣軰惧岁久坠其遗言而先劳之
不可不纪槖事状底里来请文志诸石余惟一法华之有无
在宇宙间不为损益而其道之所由兴废可以为世之劝戒
方是地之未为法华接待也人见其荒榛野草固不知有今
日之盛虽二师往来颦呻霜露中时亦何敢以为必济谋同
助劳肯分志广而众不疑故能赤手竟成之然又必须五十
年之相事始不废孔子称如有用我者期月可也三年有
成称王者必世而后仁称善人为百年可以胜残去杀矣
而孟子称大国五年小国七年至要其大期则谓五百年必
有名世人之行志待五百则巳远任之者复要之必世而三
年五年七年期月者皆是也而功卒不立行而少与多嫌
而数易故吾儒之龃龉什有八九为二师之徒所𥬇无足深
怪二师皆居鄞之通逺前师周氏受经金谷空相寿五十有
五后师戎氏受经城南䏻仁天寿寿七十有五蔵骨异塔合
亭在法华后鳯凰山上大徳四年后八月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