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书钞 全览1 全览2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一
  北堂书钞       类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馀姚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宏文馆学士谥文懿事迹具唐书本传北堂者秘书省之后堂此书葢世南在隋为秘书郎时所作也分八十部凡八百一类唐志作一百七十三卷晁公武读书志因之中兴书目作一百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因之今本卷帙与中兴书目同其地部至泥沙石而毕度非完帙岂原书在宋已有亡佚耶王应麟云二馆旧阙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诏褒美葢前代甚珍其书矣是编为明万历间常熟陈禹谟所校刻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世行北堂书钞搀乱增改无从订正向闻嘉禾收藏家有原书寻访十馀年而始得翻阅之令人心目朗然朱彝尊亦称曾见大唐类要百六十卷反复观之即虞氏北堂书钞今世所行者出陈禹谟删补至以贞观后事及五代十国之书杂入其中尽失其旧类要大略出于原书殊未易得云云葢明人好增删古书逞臆妄改其杂乱无识诚有如钱朱二氏所讥然今嘉禾旧本及大唐类要均已不可得见独禹谟此本犹存其增加各条幸皆注明补字犹有踪迹可寻则存什一于千百未始非唐人旧籍所藉以留贻者也乾隆四十四年正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一
  唐 虞世南 撰
  眀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帝王总载一   帝系二
  诞载三     奇表四
  帝王总载一
  皇者天人之总称 帝者天号 正气为帝 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也文子曰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适不往不可谓帝王故帝王不得人不能成得人失道亦不能守补尊无二上土无二王 法五行相生形万殊之体 神所输向人所乐归春秋考耀文曰王者往也神所输向人所乐归补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 天生民而树之君使司牧之 立天子以为天下立君以为国吕氏春秋曰为天下长虑莫如置天子也为一国长虑莫如置君也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补制二柄韩非子曰明王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补君天下养天下 南面而听天下 王者尊位所在 立于无过之地 唯辟玉食 崇高莫大乎富贵
  帝系二
  绵绵瓜瓞 本支百世 帝作邦作对 𤣥王勤商后稷勤周 后稷始基 纂尧之绪 出自唐帝 三世举孝廉
  诞载三
  天命𤣥鸟降而生商 有娀方将帝立子生高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 生此文王 笃生武王 生于翼下 产于危辰 履帝武敏诗注姜嫄履大人迹电绕枢星姚氏感枢星星流华渚修已感流星白气贯月感龙而生诗正义尧母庆都感赤龙而生感蛇而生 女登感
  神 梦日入怀梦月入怀搜神记曰初孙坚夫人孕而梦月入其怀既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其怀以告坚曰昔妊策梦月入我懐今也又梦日入我懐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补梦大人 梦长人  黄云覆盖 雷电晦冥 修已吞神珠  含始吞赤珠 元鸟衔卵 玉鸡衔珠 二十四月黄帝生帝王世纪黄帝母曰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补十四月生尧帝赤光照室 青云如盖 夜有赤光生有神光 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见世纪补颛顼生于若水 庖牺生于成纪帝王世纪曰燧人之世有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氏于成纪补夏后出于涂山 文王生于岐山 武王生于元氏 神农生石穴 帝尧生石乳 禹生石纽开山图注云女狄暮及石纽山下泉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吞之遂孕十四月生禹补启生䃂石楚辞注云禹治水时自化为熊以通轘辕之道涂山氏见之而惭遂化为石时方孕启禹曰归我子于是石破北方而启生其石在嵩山补生猗兰殿汉武内事云景帝坐崇方阁上有丹霞起赤龙盘栋间使王夫人居之改为猗兰殿后夫人梦日生武帝补嘉禾九穗东观汉记云光武父钦令济阳有武帝行宫上将生钦开后殿居之时有赤光之异是歳嘉禾生一茎九穗补藁草成禾鳯凰来集 甘露降树
  奇表四
  苍帝望之大视之博白帝望之明视之义河图云苍帝方面赤帝𤣥面白帝广面黑帝深面补太昊蛇形人首 太帝人身牛首帝系谱云神农牛首伏羲人头蛇身补成汤倨身扬声帝王世纪曰成汤一名帝乙丰下锐上倨身而扬声长九尺有圣德补倨一作锯伏羲连珠 神农戴玉春秋命历序曰有神人名石年苍赤大眉戴玉理艺文注玉理犹玉英补伏羲龙状 重华日衡雒书灵准听曰有人方面日衡重华握石椎怀神珠艺文注日衡衡有骨表如日者也握石锤谓知璇玑玉衡之道也懐神珠喻有圣智也补戴天履阴 丰下锐上注见前帝喾戴干 帝尧戴胜帝王世纪曰帝尧陶唐氏祁姓也鸟庭河胜补周文望羊 尧眉八彩春秋元命苞曰尧眉八彩是谓通明补舜目重瞳艺文注云重瞳象电多精光也补怀玉柄 戴玉英 神农大眉注见前文王虎眉帝王世纪曰文王昌龙颜虎眉补大禹虎鼻援神契补姬昌鸟鼻阴凖 禹耳三漏帝王世纪曰伯禹生于石坳虎鼻大口两耳参漏首戴钩钤胸有玉斗足文履已补汤臂二肘春秋元命苞曰汤臂四肘是谓神肘补文王四乳春秋元命苞曰文王四乳是谓含良盖法酒旗布恩舒明艺文注云酒者乳也能乳天下布恩之谓也补帝舜斗口 秦始虎口河图补帝尧鸟廷 汉祖斗胸河图提刘曰帝季日角戴胜斗胸龟背龙股补长颈乌喙越世家范蠡遗大夫种书曰越王为人长颈乌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补长目鸟 武王骈齿元命苞补颛顼骈干 龟背龙股 龙行虎歩 手握褒字孝经援神契曰舜手握褒艺文注握褒手中有褒字喻从劳苦起受褒饰致大位也补手文握兵 垂手下膝蜀光主补足下有毛汉书曰孝宣皇帝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补履翼宋符瑞志云尧足履翼宿补履已注见前履矛 大足春秋繁露立髪垂地魏氏春秋曰明帝天姿秀出立髪委地补须垂委地庖羲见拾遗记须长七尺搜神记生而有髭汉书美须髯史记曰高祖美须髯又铁围山丛谈云蔡君谟美须髯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寘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归舎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一夕不能寝盖无心与有心异也附紫髯献帝春秋张辽问呉降人曰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大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㑹稽也补白毫王隠晋书汤身长九尺 舜身长六尺帝王世纪尧身长十尺孔丛子周文八尺三寸 高祖七尺八寸河图补无如季相史记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补容貌壮丽东观瞻视非常 毛骨非常晋中兴书曰中宗元皇帝初诞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籍藁如始刈及长白毫生日角之左眼有精曜唯侍中谯国嵇绍少而异之谓其友曰琅邪王毛骨非常补睇盼炜如 风骨不恒


  北堂书钞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徴应五     福禄六
  徴应五
  神武有徴应汉书里社鸣圣人出春秋潜潭巴曰里社鸣此里有圣人其呴则百姓归之补黄河清圣人生 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周语内史过曰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昑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𬸚𬸦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神明之志者也补姬受命尚书中候曰吕尚钓磻溪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旌补卯金兴 河出书雒受法尚书中候曰尧沈璧于雒𤣥龟负书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坛又沈璧于河黒龟出文题补黄精受道 河清受图 握图书得地符 𤣥女受符汤受金符 奉赤伏符后汉书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舎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鬬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补仓代𤣥 持金精 握金镜 击玉鼓 朕由薄承 出轸握命 仁命在丰当璧而拜 代殷者为姬昌代汉者当涂高 五星聚房 五曜霄映 五星聚房井 四星聚牛女 镇星入关 黄星见楚宋魏志曰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补参御马 卯生虎 青云扶日 常有黄云盖之宋符瑞志云尧母庆都有名于世盖大帝之女生于斗维之野常在三河之南天偶大雷电有血流润大石之中生庆都长大形像大帝常有黄云覆盖之补紫云见于军上 嘉气千秋镜赋云祥光夜合佳气晨飞附御天社内有赤紫 金陵地有天子气孙盛晋阳秋曰秦始皇时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之地有天子气于是改金陵曰秣陵补长安狱有天子气汉书宣帝纪曰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弑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丙吉拒闭不得入曾孙得全补黄云见河 龙见谯 神龙至 龙吐珠 天果命汤 白虎戏朝𬸚𬸦鸣岐山注见前骐𬴊见豫章 狐藂房 狼衔钩赤鸟衔圭 赤鸟衔书吕氏春秋曰周文王时见大赤鸟衔书集于周社补鸟王命明 鱼鸟有卵 黄雀音旁 赤雀止昌戸 黄鱼双跃 赤鸟五至 白鱼入舟尚书中𠉀曰武王发渡于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船王俯取鱼长三尺有文王字补赤人出洛纪年武王伐纣卜而龟熸说苑武王曰利以击众补五铎启号于晋陵晋书补栈钟告成于㑹稽朱草生于文昌殿 临平湖草木自除 卧柳生枝汉书曰昭帝时上林柳树断卧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补毙梓擢秀郭璞南郊赋云毙梓擢秀于祖邑又晋书王敦表劝进中宗曰晧兽应瑞而来臻樟树久枯而更荣梓一作樟补梧桐常生 枯梓豫章记曰松阳门内有大梓树大四十五围举树尽枯死永嘉中一旦忽更荣茂大兴中元皇帝果继大业补卧有耀光 神光照室魏本纪曰孝文母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又册府元龟曰唐高祖以后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生于长安是日紫气充庭神光照户补光耀满室 留饮酒售汉书卖面大售 肆伐大商㑹朝清明 天赐武王黄鸟之旗天兵之法诛纣之事 爰兹发迹 断蛇奋旅 大雨洒兵 大风落兵 邢丘大雨 昆阳雨注 盟津波罢滹沱冰合
  福禄六
  惟予一人膺受多福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降尔遐福唯日不足 实受其福 永膺多福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干禄百福 子孙千亿 恺悌君子干禄恺悌 百
  禄是遒 百禄是荷 受天百禄 天被尔禄 天应之徳 祈天永命 承天之祐 受天之祐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天锡纯嘏 永锡祚𦙍 万寿无期南山之寿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必有世祀 万世不绝如川之至如松之茂 无疆之休 于万斯年 天惟纯佑命则商实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北堂书钞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三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潜晦七     殷忧八
  登庸九     创业十
  潜晦七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晋郭璞尺蠖赞曰贵有可贱贱有可珍嗟兹尺蠖体此屈伸论配龙蛇见叹圣人补以懿文德 舜居深山与鹿豕游 隐于芒砀 尤乐杜鄠 雷雨不迷 上有黑云 告归之田 告归乡里 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于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于河濵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躬耕白水 讲学长安 习读书传 秋冬弋猎 归于顿丘 僦驴给费 为学送徒 为舂陵讼租 为泗上亭长 为洛北簿尉 一年成聚三年成都
  殷忧八
  或多难以固邦国殷忧以启圣明 履重刚蒙大难果行育徳 兴亡同难 履虎尾 忧而不困 或幽而光 系夏台 困羑里 执王季于塞库羁文王于玉门郁怩之情辞以作歌竹书纪年沈约注云王嘉季历之功锡之圭瓒秬鬯九命为伯既而执诸塞库季历困而死因谓太丁杀历又曰执王季于塞库羁文王于玉门郁怩之情辞以作歌其传久矣补丙吉乳养 张贺供给 智勇俱困 亡夫家属持满外向 姚期奋㦸 称汉使者 入韩信壁 称使者入传舎 以冰饮水 对灶灸衣 芜蒌豆粥滹沱麦饭 平城为匈奴所围 河阳为津吏所止晋中兴书丁公接兵汉书曹洪授马魏太租遇追失马曹洪云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乘马得脱典论泣而升车晋中兴书
  登庸九
  或跃在渊历试诸难 任之百官以观其外 愼徽五典五典克从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纳于大麓 敷于四海 推为盟主 都督陕东 君子经纶 天地革命 肈基王迹 王化之基承百王之弊 大统未集 开建大业 我区处
  自乱入静 拨乱反正 功业见乎变 有事而后可大 威光大成 生民造化 诞受多方 克恤西土克开厥后 三分天下有其二 受天之命 无立
  锥之地 无十戸之聚 不阶尺土之资不阶一民之柄 起于三河兴七十尚书中𠉀汤里七十春秋孔演图
  创业十
  舜禹本白衣 高祖兴白衣 以布衣取天下 祭蚩尤于沛庭 市弓弩作卑手力 断蛇奋旅 骑牛兵近光武壮士愿从 贤者义附 同声响应 望风从人鬼与能 四方归之 见龙在田 迅长鸣 高祖龙飞迅风 龙变龙据 鳯翔南阳 鸿飞兖豫 龙飞白水 鳯翔参墟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彻彼桑土绸缪牖戸















  北堂书钞巻三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四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应运十一    功业十二
  应运十一
  诞膺天命以抚方夏 顾𬤊明命以承神武 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 皇天眷祐诞受厥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受命于天 奉若天命 用集大命 抚绥四方
  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相彼成康奄有四方 集大命于厥躬 用端命于上帝 我有右命将天明威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继明代熙配天光宅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受终于文祖 受命神宗 圣皇应历数历数承天序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乘变化而御
  大器 命世而出 命世之才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天子之位有道者受之 上天降休帝迁明德 降
  命成汤 受天永命 有命自天 自天降命 天之所启 有天之赞 天割神符地命灵契 天命定尔亦孔之明 简畀殷命尹尔多方 达有神兴有德乃眷西顾 此惟与宅 此乃天授非人力也 帝命式于九围 诸侯同日贡赋 王假有家 天命不僭大精布耀 帝出乎震 继天而王 继天施四季
  应五行 乘述而王 天皇木德 地皇火德 伏羲木生 神农火纪 轩辕土德 颛顼水德 秦皇水德之始 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位以飞龙文以武变 人谋
  鬼谋百姓与能 讴歌之舜诸侯朝禹 抱其乐器而奔周 载其图书而归周 迁鼎雒邑 迁鼎坰野舜以太尉即位 即位汜水阳 即位千秋亭 设坛受命 鸣玉设坛 龙旋鳯峙
  功业十二
  四本具即帝初立 举而措之事业 功业赫赫 功盛德厚 功侔太古 功冠往代 济世之功 因时立功 戡定厥功 九鼎勒功 告厥成功 九功惟序九序惟歌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顺通天下则有经营之迹 錬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鸿烈解云女娲阴帝佐虙戏治者也三皇时天不足西北故补之补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鸿烈解云鳌大龟天废顿以鳌足柱之楚辞曰鳌载山抃其何以安之是也补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鸿烈解云黒龙水精也力牧太稽杀之以止雨济朝也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补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鸿烈解云芦苇也生于水故积聚其灰以止淫水平地出水为淫水补补五常之漏日缀三后之颓纲 表正万邦 纲纪八极 逆气伤民绝止之 阴阳沈壅窍理之 拯民沈溺天子急务剖判太宗窍领天地 理日月之行 治阴阳之气尝百草之实定众物之名 甄度四海 疏江桥川平均土地 度九州 分九州 开九州 导四渎植九薮 凿江而通九路 九河既道 九川涤源治梁及岐 浮济达河 淮沂其乂 蒙羽其艺
  大野既潴东原底平 原隰既平 泉水既清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凿昆龙 开吕梁 修彭离 堤弱水 辟伊阙 决龙门 开玉匮 沣水东注维禹之绩 天作高山太王荒之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万邦咸休维王有成绩









  北堂书钞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五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帝德十三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管子补功德纯者称帝德令人者称王 德侔天者称皇 三王善因时 五帝任仁义 三王任智勇 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五霸骛孝经钧命诀补又陆子曰三皇垂䇿而五帝系手唐虞按辔禹汤驰辕虽使周公御衡仲尼促节固不已也附帝者得其英华王者得其根核礼斗威仪曰帝者得其根核王者得其英华霸者得其附枝补帝者体太乙淮南子曰帝者体太乙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补王者得三才 仁义所生为王 仁义合者称王白虎通曰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补纯而王驳而霸荀子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补德象天地 积善之厚 天子至贵与天地通气 敷大德为天下 德侔天地春秋繁露曰徳侔天地者称皇帝天祐而子之号称天子补德合天地注见前德侔往初 德通幽冥 道得众则得国 运天地德继世 四王树德 三王先德 先道德 惟行道德 知顺道德 以道德为胄以道德为城 道德为师友 仁义以为明 创道德之囿 𢎞仁惠之虞 冠道德 履纯仁 备道全美道德盈塞 至道以王 道犹衢樽皇道焕炳
  君积于道 布德和令 振民育德 黎民敏德 树德务滋 明圣鉴德 用明显德 表功明徳 咸有一德 恒以一德 惟天佑于一德 惟民归于一德其德不回 履德之基 经德秉哲 以德为车
  观武知德 苞元履徳 位在德元 声德达逺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周世脩德莫若太王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日新之谓盛徳 盛德光亨 盛德可咏德之休明 任德缓刑 明德愼罚 矢其文德
  文以应民 好文不武 通达文理 通风雨 历日月 与日月齐光 若昼夜有恒 承天意 言天文声重天地 经天纬地 与天转运 先天而顺
  则天像地 天下同利 光宅天下 承天纪民 天子经略 天然之姿 天地之姿 天子特生 行犹河海 材质高妙 飞英声 驰英声 令闻不已绝世之主 亚圣之才 宠绥四方 君子之光 敬之若神明 神明之主 聪明齐圣 聪明睿智 穆穆在上 煌煌盛美 显显令德 德音秩秩 定礼乐明旧章 左凖绳右规矩 握石椎 怀神珠 身为度声为律 四统者具 四本咸具 四海咸利动静不失其时 继韶夏 崇号谥 五帝之隆 三代令王 得万国之心 光于四方 崇冠百代 尊贤容众 备物致用 允文允武 克长克君 一人元良 一哉王心 高朗令终 民乐其治 温慈惠和聪明仁勇 醇美皓然 优㳺博行 见善则迁好察迩言 号令温雅 四三王而六五帝 顺天地之纪 尧文焕炳 最为高明 唯天为大惟尧则之若稽古帝尧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舜闻善若决江河 禹好善言恶㫖酒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 不竞不絿不刚不柔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覆物崇天载物𢎞地 象天统物象地载物 如天之无不帱也 如地之无不载也 牢笼天地弹压山川淮南子曰体太乙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申泄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汜而无私翾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补履四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含羲孕农光轩熙尧 篚厥𤣥黄绍我周王 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文王饮千锺永保鸿名生荷其荣没垂其声 垂徳后裔 抱弓而号 削木为像 象符 朝其衣冠


  北堂书钞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六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孝德十四    睦亲十五
  体仁十六    寛惠十七
  孝德十四
  克谐以孝 永言孝思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惟余小子夙夜敬止 富有天下不足解忧 舜大孝 禹致孝 孝友闻于四方 仁孝闻于天下 履大舜之孝 至孝恻隠 五日一朝 如家人之礼 昧爽定省 不暇食粥 三年不言 不忍言政 仰见榱桷俯视几筵 真觉悲不能寐 视镜奁而流涕 为木主不敢自专 营洛邑武王之意奉建武王之政 恭奉遗业 龙负图 龟出书 乌瑞臻 乌集庭 甘露降
  睦亲十五
  惇叙九族 以亲九族 亲睦九族 笃厚亲戚爱乐诸弟 以为首命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宜兄宜弟令德寿恺 戚戚兄弟莫逺具尔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友于之志通于神明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迎拜于阶 奉觞上寿 置其驿马传起居 兴席改容与车升殿 君子不弛其亲能庇昭穆之门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体仁十六
  何以守位曰仁 体仁足以长人 其仁如天 仁育万物 仁以接物 仁风遐扬 仁风潜扇 仁义为巢 仁义为郭 仁义为凖 仁义为绳 醉于仁义阴行仁义 履行仁义 克寛克仁 寛仁笃仁
  寛仁温惠 仁而爱人 本仁祖义 仁如驺虞 蹈颜子之仁 仁智明达 仁及草木 仁歌行苇 视民如子 视民如伤 兼爱百姓 弗侮鳏寡 敬老慈少 慈幼养老 嘉孺子兼哀妇人庄子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也补䕃暍人于樾下 扇暍更葬帝王世纪云武王见暍人王自左拥而右扇之又吕氏春秋曰周文王使人抇地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遂令吏以衣冠更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补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无肆掠止狱讼 挺重囚 益其食 省囹圄 出
  轻系 除肉刑 泣罪人 去网去钩 焚鸩 春田不泽围 田猎唯时不杀童羊童牛也 无杀孩虫胎夭飞鸟 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汲冡周书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寛惠十七
  寛以受人 寛以济众 抚民以寛 代虐以寛 寛而有制 易简之善 文王惠和 惠康小民 布惠于民王命于专 勤施德惠 惠鲜鳏寡 子惠困穷施惠振穷淮南子赐寡贫穷 分贫穷 恢𢎞博施
  徳施周普 施禄及下 恩无不逮 以恩悦人 泽润生民 泽及天下庄子四海渥泽辛伯德泽洋溢东观泽如时雨𤣥泽滂流 惠泽播于黎苗 烛八纮刘公干苑彼桑柔








  北堂书钞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七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行义十八    行礼十九
  幼知二十    神智二十一
  诚信二十二   齐圣二十三
  克明二十四   知人二十五
  行义十八
  君能制命为义 利物足以和义 仁义为巢 以义制事 脩德立义 可谓义主
  行礼十九
  务行礼 亲有礼 嘉㑹合礼 老少有礼 率礼无违 克岐克嶷
  幼知二十
  生而神灵史记生而能言黄帝生而言名帝喾自言名产而能书随巢子弱而能言黄帝幼总百神黄帝幼而聪达东观孝章帝幼克大事汉孝和帝茂质纪淑东观岐嶷之姿 问南顿何在语林答长安近日语林八岁能属文魏文帝是书诈也汉书名理不减晋孝武帝
  神智二十一
  智以藏往 其智如神唐尧智周万物 智落天地庄子知㣲知章 知人则哲 知道大道大戴能哲而惠 独见先识姚信䇿虑深逺诸葛亮聪以知逺史记五帝本纪欲宿心动前汉高帝纪上东击韩信馀冦于东垣还过赵赵相贯高等耻上不礼其王阴谋欲弑上上欲宿心动问县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去弗宿补坐知千里光武
  诚信二十二
  所助者信 其言可信史记克寛克仁彰信兆民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信及豚鱼 惇信明义 履信居仁汉世祖日月之信陈思王表疾行不辍吕氏春秋梦以许之贾谊新书
  齐圣二十三
  睿作圣 明莫若圣王弼圣而预知列仙传圣德𤣥达桓子圣德炳著东观孝安帝圣敬日跻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圣人动顺刑罚清而民服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
  老子圣人无心与众同欲左传神代潜通左氏神睿通知大戴知幽明 秉二地庄子知几其神乎 见几而作 乐天知命 性与天道 穷神知化 神而服之能研诸侯之虑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物 得天下之意琴操万物之理 与时偕行 随时之义 极深而研几 穷万物之始终家语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变而通之以尽利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克明二十四
  元首明哉 钦明文思 重明丽正 清明在躬 惟明克允 徳明惟明 明四目达四聪 明德逺矣察其明德并左传予怀明德 明德劭令 其德克明 明以察㣲史记仁明谦恕温慈惠和并东观纪孝章德协于下惟明后 亶聪明作元后 聪明神武潘岳西征赋汉高聪明敏达东观孝安帝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明于天道 与日月并明 用日月之时后汉继天而象日帝王世纪宜照天下 明镜于三光曹植照临下土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㣲显阐幽 蠲其大德难任人类族辨物 简练臣下光武断简功能魏书幽枉必达范史论曰明帝善刑理日晏坐朝云云以聪察下汉纪顺帝文武鉴断晋阳秋明帝斩告萧何者楚汉春秋促理蒋济出魏志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帅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寜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促理出之补
  知人二十五
  知人则哲明作则 择子莫若父择臣莫若君左传殷汤聘伊尹 文王拔吕尚后汉举八元左传用三杰汉书举韩信于行陈取陈平于亡命 卜式拔于刍牧日䃅出于降虏汉书拔于禁于行阵 荀公达人之师表 魏舒堂堂人之领袖 安刘氏者必勃史记汝状有反相汉书高祖立濞于沛为呉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状有反相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耶然天下同姓一家愼无反补















  北堂书钞卷七
<子部,类书类,北堂书钞,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八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谦让二十六   恭敬二十七
  威仪二十八   俭德二十九
  勤劳三十    务农三十一
  谦让二十六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神农治天下不以智自贵 放桀南巢唯有惭德 圣人之𢎞也犹有惭德 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尚赖匡救之德未及师保之训 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不聪敬止日就月将 於乎悠哉朕未有艾 於乎一人不盈于德 归福朕甚愧 见乡人便惭 污七十二代屈已之明 虚静自愼率心成谅 仁顺谦懿 允恭克让 让德于天 辞为天子退为匹夫 尧让许由舜让善卷 禹让稷契 汤让务光 舜避丹朱
  禹让商均 汤让三千诸侯 武王让岐封 南乡让者再汉书文帝纪曰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注云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故西乡坐三让不受群臣犹称宜乃更南向坐示变即君位之渐也补方呼私奴命驾返国
  恭敬二十七
  惟王之共 严恭寅畏 接下思恭 中心翼翼 畏天爱民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敬愼威仪维民之则 见五耦而轼过十室而下大戴礼云昔者禹见耕者五耦而式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德之士存焉补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
  威仪二十八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正位凝命 临朝渊嘿尊严若神 矜严方厉 威而不猛 动容进止 圣表有异 容止可观 仪刑可象 长美风姿 举止端详
  俭德二十九
  克俭于家 德俭而度 俭以足用 以俭率下 饬德以俭 儒行清约 用文景之俭慕古人之风 奉养有节 爱民节财 敦本息华 弗殖货利 奇怪弗视 珠玉弗服 不持珠玉 藏金于山 抵璧于谷 木器无文 器服疏素 用陶者器 茅茨不剪采椽不斵 堂阶三尺 土阶三尺 尧白屋 禹卑宫 括柱茅茨 柱弗藻 地无黝丹垣无白垩 奉先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禹恶衣服致美黻冕文王卑服 即田功康功 尧帝大布 禹衣细布冬日鹿裘 夏日葛衣 饮泉水 衣皮毛 身衣弋绨汉书注云弋皂也贾谊曰身衣皂绨补足履草舄 浣濯故衣 衣不曳地 衣无文绣 后庭无纨绮 烧雉裘王隐晋书曰有献雉头裘者晋武帝曰异服奇伎典制所禁也遂于殿前焚裘补大路越席 书囊为帷麻绳为拂 推甲乙帷 补坏屏风魏书麻用直脚勿送冰纨 听烧鳯胶 尧乘素车𤣥驹 汤寝黄屋之驾 不好鲜饰 常乘故车 归璇台之珠 归诸侯之玉 归诸侯女 杀熊赐士 还千里马 还献驯象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酒酸不易 食用宿肉 藜藿之羮 唯设白粥 宫无嫔嫱之燕囿无盘乐之豫 废池籞之官罢百戏之乐
  勤劳三十
  惟德之勤 克勤于邦 与民用勤 勤思劳体 勤而礼下 勤于吏事 祇勤于德夙夜弗逮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 自强不息 劳谦匪懈 忧民救水越绝闷不容息 禹爱惜寸阴 汤不弃尺日 昼决狱夜理书 夜不暇寝 夜分而寝 不懈于位 政
  事简心 惟德日新 万邦惟怀 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过门不入冠挂不顾砥柱铭云禹挂冠莫顾过门不入又淮南子云禹之趋时冠挂而不顾履遗而不取补荷锸戴笠 栉风沐雨 簪坠不顾 身执畚锸 自操耰耜 并耕而食 尽力沟洫 夫负妇戴一馈七十起鬻子禹尝据一馈而七十起曰吾犹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补烧不暇拂濡不给旋路史曰禹烧不及撌濡不及扢躬操槖耜而九疏天下之川附手不生爪胫不生毛 股无跋胫无毛 手生重茧 面目黎黑 身亲其劳 肌色皯黣手足胼胝
  务农三十一
  务农重谷 命农勉作 并耕而食以劝农也尸子劳农劝民唯农是务国语威戒农用国语纪农协功 兴锄利氓农天下之本汉书五谷万民之命 民以食为天史记
  有当年不耕者天下受其饥吕氏春秋咨十二牧食哉惟时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嗟嗟保介唯莫之春 告布于万民说苑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 歳事来辟稼穑匪懈明时播草木大戴礼播时百谷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初开藉田王隐晋书武帝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乃择元辰亲载耒耜 天子亲耕穀梁躬耕劝农风俗通天子三推为大田张衡东京赋云籍于千亩之甸潘岳籍田为籍千亩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躬三推 发止千亩以帅万国缪袭许昌宫赋田云冕而朱纮 履文舄佩明珠陆太𤣥经神农亲耕吕氏春秋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补禹稷躬稼 耕于巨定汉书武纪服𧆛曰地名也近东海应劭曰齐国县也晋灼曰案地理志应说是补耕于钩盾汉书昭纪上耕于钩盾弄田应劭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钩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臣瓒曰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师古曰弄田谓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昭帝年幼创有此名补








  北堂书钞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九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𢎞量三十二   纳谏三十三
  赦宥三十四   责躬三十五
  诫惧三十六
  𢎞量三十二
  阔达大节陆绩太𤣥经序恢廓大度东观汉记寛大长者史记高祖意豁如也汉书高纪开心见诚东观汉记引裕有馀袁嵩后汉书君人之量魏氏春秋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左传 含垢藏疾容受直言魏书荆伯不从牺牛以事越绝书曰汤行仁义天下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愧然曰失事圣人礼乃委其诚心补呉王不朝就赐几杖汉书张武受赂金钱赐之史记文帝尉佗称帝报之以德史记文帝匈奴背约不发兵深入史记文帝隗嚣上书报以殊礼东观汉记忍容言者含咽臣子之短风俗通云烧吏民谤言东观汉记焚讦下人书魏志反支受奏晔后汉明帝
  纳谏三十三
  从谏则圣 从谏弗咈 从谏若流荀悦汉书从谏如转圜汉书高祖闻谏若甘味唐子云圣人闻谏若甘味愚者闻谏若荼食听䂓自防好谋能听汉书高纪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民管子曰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諌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补访问善人 以虚受人予违汝弼 饥渴直言 敢谏之鼓 总街之庭 诽谤之木舜立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鼗鬻子曰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钟鼔铎磬而置鼗以待四海之士为铭于簨簴曰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鼗鬻子注云狱讼之事务于疾速故挥鼗以陈之补教寡人以事者振铎鬻子注云铎金铃木舌也所以事务有可行为所欲言者以振铎也补教寡人以义者击钟鬻子注云钟金声也以合于义故教义者击钟也补语寡人以忧者击磬鬻子注云忧者声悲磬声消燥而近于悲故忧而击磬也补教寡人以道者击鼔鬻子注云鼓以动物故动合于道也补禹拜昌言 文帝止辇 令趣销印汉书张良传揖郦生之说纳子房之䇿班彪王命论云急坏复道汉书叔孙通传云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闲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闲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补彻书屏风晔后汉书覆觞不饮晋中兴书
  赦宥三十四
  赦过宥罪 议狱缓死 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十世宥之以劝能者左传叛而执之服而舎之 不以一𤯝掩大德并左传省囹圄去桎梏
  责躬三十五
  禹汤罪已其兴也勃焉 山崩川竭为之出次左传台榭不涂驰道不除穀梁传日有食之天子不举左传罪当朕躬弗敢自赦 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万姓仇予予将畴依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禹见罪人问而泣之说苑汤旱而祷孙卿子成王思慕琴操剪爪汤旱截发曹瞒传云操尝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操马腾入麦中操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请自刑因援剑割髪以置地补舍宫寝列子云黄帝避正殿锺离意疏曰陛下忧旱降避正殿而比日密云遂无大润补山崩川竭君子不举左传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 天地有灾则不举 邦有大故则不举并周礼年不顺成食无乐 大祲食不兼味穀梁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周礼注曰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㑹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无闾冀州之霍山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嵩在豫州华在雍州恒在并州傀犹怪也大怪异灾谓天下奇变若星辰奔霣及震裂为害者去乐藏之也补大札大凶大灾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周礼疏曰大札疫疠则左氏传夭昏札瘥是也大凶则曲礼云岁凶年谷不登是也大灾水火则宋大水及天火曰灾之类是也大臣死则大夫已上是也凡国之大忧者谓若礼记檀弓云国亡大县邑及战败之类是也令弛县谓大司乐令乐官弛常县之乐也补山崩川竭为之彻乐左传大札素服 大荒素服 大灾素服并周礼年不顺成则素服素车 汤之救旱素车白马尸子云汤之救旱也素车白马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牲当此时也弦歌鼓舞止降服乘缦传云山崩川竭君为之乘缦
  诫惧三十六
  孔甲有盘盂之诫蔡邕论云武王有戒愼之鼗吕氏春秋大臣不可不敬小臣不可不愼 除戎器诫不虞君子以恐惧修省 乾乾夕惕东观汉记栗栗危惧 若火焰焰 若殒深渊 若陟深山 凛乎若驭朽索 若蹈虎尾夙夜祇惧不敢荒寜 明德愼罚 克愼明德 恪谨天命 克谨天戒 天命靡常畏天之威 弗寜帝命罔有逸言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安而不忘危存
  而不忘亡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天道福善月盈则食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主不稽古无以承天东观汉记君不密则失臣机事不密则害成 言出乎身加乎民 抚我则后虐我则雠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虽有周亲弗若仁人 见尔前虑尔后大戴礼武王鉴铭无私于物惟贤是与王弼注易用其道不弃其人左传不亲小事穀梁弗宝逺物 弗惟逸豫惟以乱民 与其溺于人寜溺于渊大戴礼盘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寜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天子忘民则灭诸侯忘民则亡尸子厥监不逺在彼夏王 殷监不逺在夏后之世 咋舌血英雄记曹操与刘备言覆觞不饮晋中兴书














  北堂书钞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教化三十七   来逺三十八
  教化三十七
  圣人以神道设教 先王观民设教 风以动之 教以化之 垂世立教孔安国诗序垂裕后昆 宓牺神农教而不诛 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周书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何休公羊开物成务 克绥厥猷 成天之道 取地之财大戴礼式和民则 式化厥训 敛时五福 敷佑四方 天之诱民 因民为制周制肇脩人纪 长育之材 则山高以居贤依巽风以善俗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人宜之 并建圣哲树之风声 著之话言左传章善瘅恶树之风声 章善瘅恶以示民厚 教之道艺周礼天地尊化风俗通教思无穷 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教之防利教之训典左氏风以诗书以礼教亲则民不怨以乐教和则民不乖以仪辨等
  则民不越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以刑教中则民不虣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以度教节则民知足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并周礼每岁孟春以木铎徇于路 正月朔日布王治于天下周礼教民播种淮南子教民耕农古史考教民食谷贾谊新书神农作教管子云燧人教渔尸子虙牺教猎尸子教民渔田越记教民巢居项峻始学篇节水火大戴礼化腥臊韩子云养才以任地履时以象天大戴礼教化若神淮南子化如神明刘邵七萃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孝经休风偃物淳化𤣥通七释行于江汉声曁海外七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圣有谟训明徴定保 德音孔昭视民不恌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来逺三十八
  怀逺以德 诞敷文德 舞干羽而有苗格 弗宝逺物则逺人格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明王愼德四夷来宾 柔逺能迩安劝庶邦 柔逺能迩以定我王惟德动天无逺不届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方外百蛮无思不服汉书蛮夷率服 蛮夷怀服大戴礼逺夷稽绩汉书蛮夷皆服吕氏春秋夷狄思慕司马相如喻蜀书邻国襁负归德尚书中候四方襁负而至 骏奔稽颡委质重译张景阳七命诸侯同日贡者五百国帝王世纪桀无道囚汤后释之诸侯八译来者六国尚书大传逺方来译至者十六国帝王世纪桑榖合生四方来附 一时归汤帝王世纪一时归汤者三十六国通道百蛮国语武克殷肃清万里晋阳秋高祖伐公孙庶邦丕享 不遐有佐 近者悦逺者来 幽邦人肆险逺国 亡遐应玚华林园诗延颈举踵向风慕义司马相如喻已蜀撽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胡综为呉质作降文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史记帝颛顼纪王肃曰砥平也四逺皆平而来服属补风雨所至莫不从助史记五帝本纪密须归文王吕氏春秋夙沙归炎帝帝王世纪神农氏匈奴来朝汉书宣纪鲜卑送玺晋中兴书元帝大典奇肱车主括地图肃慎来贡 焦侥贡没羽帝王世纪濊貉贡良弓典论西戎献剑列子周穆王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西胡献杯十洲记云周穆王征戎戎献杯是百玉之精西旅献獒 越裳贡雉史记周本纪越裳贡白雉倭王献锦魏志景初中倭女王国献文锦献吉光毛裘武帝天汉三年西域国王献吉光裘火浣以视百寮魏志齐王芳即位西域重译献火浣布诏大将军太尉临试以示百寮补捜神记曰崐崘之墟有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汉世西域旧献此布中间久绝魏文帝以为火性酷烈无舍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刋石于庙门之外以永示来世至是西域使至而献火浣布焉于是刋灭此论附楛矢陈于玉阶王沈贺肃慎贡献表



  北堂书钞卷十
<子部,类书类,北堂书钞>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一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求贤三十九   用贤四十
  优贤四十一
  求贤三十九
  帝咨四岳 明扬仄陋 敷求哲人 勤于求贤旁求俊彦 开求贤之路 求贤如不及汉书我求懿德无幽不求 天赐贤人 梦帝赉良弼 兴能进贤举贤 举佚民 赞杰俊 聘名士礼贤者 举贤
  良文学汉书举尔所知 枚卜功臣 聿求元圣 下民其咨有能俾义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 一馈十起禹求四海之士一沐三捉一食三起帝王世纪方欲兴文武 每食未尝不在巨鹿 仰山董子侧席后汉障贤者死尸子
  用贤四十
  贤者国家之器用 欲霸王者托于贤说苑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所宝贤迩人安 任天下智力魏志以圣贤者为收上贤下不肖周书贵人而贱禄 善人在上国无幸民左氏禹称善人进不善人逺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能用善人民之主也并左氏任能使能周礼任才 尚计呉志知人拔善虞预晋书或以言扬或
  以德进礼记任贤得人袁后汉举不失德左氏拔奇取异不问㒒隶汉武帝取士于贤不拘卑贱陆凯表唯其任也何贱之有左氏急贤甚于饥渴用人速于顺流典论收天下之杰管子朝九州之俊桓谭新论收礼名豪晋中兴书网罗群彦潘岳探海出珠举网罗鳯群士慕向俊杰来仕曹植杖策北渡东观鳞集帝宇曹植迎龙鳯于廊庙抱朴子登俊乂于垅亩王癸七释林无被服山无韦带张景阳七命藂林之下无愁士江河之畔无隐夫刘向河滨无洗耳之士曹植七启渊薮无不杖之叹傅𤣥七谟高宗梦傅说 文王见吕尚伊中候以币聘伊尹 设坛拜韩信汉书吕尚牧渭濵晔后汉书乐道出狱吏 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班彪王命论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 二老归周掦雄四奇入汉扬雄有乱臣十人 舜驾五龙汉鼓六翮抱朴子汉用三杰汉书魏基五俊诸葛子黄帝使四面从五圣 颛顼年十五而佐黄帝帝喾年十五而佐帝颛顼鬻子黄帝举风后力牧史记舜左禹而右皋陶大戴礼举八凯使主后土举八元使布五教左氏使少皞主金 使祝融氏主火越记以句龙为后土古史考命重氏为南正古史考分命羲仲宅隅夷 申命羲叔宅南交 分命和仲宅昧谷 申命和叔宅幽都 尊任伯禹尊显之官 处群臣之上诸葛亮表分掌四方各如已视帝王世纪辅佐不阿淮南子群策毕举 智竭其策汉书勇奋其威虞邱寿王论同心同德 同德度义 得六相而天下治管子有五臣而天下理 得力牧而为五帝先汉武晁错策得咎繇而为三王祖汉书举后稷民除四死谓饥寒勤苦问鬻子民得四生鬻子对周成王曰圣王在上位则天下不死军兵之事民免于一死而得一生矣君积于道而吏积于德而民积于用力则民无冻馁民免于二死而得二生矣君积于仁而吏积于爱而民积于顺则刑罚废民免于三死而得三生矣使民有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民免于四死而得四生矣补十夫帝翼 九才乱武五贤兴邦二八登帝魏文与曹洪书爪牙信布腹心良平
  儒雅则公孙𢎞董仲舒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并汉书野无遗贤万邦咸寜 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寅亮天工佐化于外帝王世纪其惟吉士相我国家 既获仁人祇
  承上帝 格于皇天 格于上帝 蔼蔼王多吉士萋萋臣尽力尔雅济济多士文王以寜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公侯干城公侯腹心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卫青在位淮南不敢谋汉书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奔走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御侮 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若作酒醴尔惟麹蘖 若作和羮尔惟盐梅 若金作砺 如石投水 河润九里东观兾得其泽庄子鱼有水蜀志鳯有翼 犹飞鸿之有翼管子祀梓皮革自楚往也左氏天下之士多就之 俊乂在官 罔匪正人 六官之长皆民誉左氏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股肱喜哉元首起哉 鴧彼晨风郁彼北林 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振鹭于飞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优贤四十一
  就贤体逺 尚有德 尊有术 圣人养贤 大烹养贤 礼下贤者史记外礼宰相汉书待以殊礼东观待以师礼樊英列传待以客礼杨彪云天子交匹夫 周公下白屋家语见五耦而式大戴礼三顾于草庐 轩辕膝行庄子文王趋拜王亲执辔 释旄系袜帝王世纪 韩非子曰文王伐崇至鳯凰虚袜系解因自
  结太公望曰何为也王曰上君与处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今皆先君之臣故无可使也附拜于下汉书每为之拜魏志不冠不见汉书揽履而起邴原列传遂置车前 引登御床世说唆邀入舆臧荣绪晋书为掘新井管子为设虚坐呉志子陵俱卧耳典略子太非吾吏 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晋中兴书式商容庐帝王世纪君其力就㑹魏志终禄其身𥞇康高士传封比干墓 载自临丧帝王世纪















  北堂书钞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二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好学四十二   尊师四十三
  艺能四十四   慕道四十五
  好学四十二
  学有缉熙于光明 博学笃志通于神明冲波行辟雍之间礼 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问道汉书入小学通孝经章句东观学于老能吉庄子受诗于仲翁汉书长大好学帝王世纪长大勤学典论喜古学东观明古学帝王世纪好古学道东观好古博闻续汉书内勤经艺耽于典艺东观垂思典艺汉书服膺文艺虞预晋书壮大好儒汉书好学明经魏武帝集垂意经学东观备历五经典论兼通四经东观表章六经汉书博综六经好黄老晋中兴书备历诸子典论博览群书魏文集兼览书传 周览古今东观考合古今桓子新论博学多识列子御讲堂东观幸太学魏志讲论文艺汉书正坐自讲稽合图谶东观手不舍书魏志甲夜读书丙夜讲经东观永夜思经传魏志集谈士世纪延儒林崔骃左右诵书东观求天下遗书汉武游六艺之囿翺翔乎书圃司马相如览书林阅篇籍㑹如白虎观东观集儒肃成问魏书外有太史之藏内有秘书之府刘歆七略
  尊师四十三
  能自得师者王 尊师重道 承师问道汉书好学尊师东观天遗六韬天受师 学于老耼 师于风后 师事子威东观孔光置几前汉孔光传平帝以光为太师令太师母朝十日一赐餐赐太师灵寿杖黄门令为太师省中坐置几补桓荣赐爵后汉桓荣传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馀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问汤本师为谁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入使授太子每朝㑹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补拜于床下前汉张禹传成帝敬厚禹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补
  艺能四十四
  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奇才美艺通㣲入神曹植善史书东观善草书博物志善左右射典论文帝自序曰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补射出百步典论射虎于观纪年射蛟于江汉书手射飞鸟魏志发彼小豝 少好弓马典论曰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补甘蔗为杖典论曰余尝与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甘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补以单攻复典论曰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㦸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戸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毎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曰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补以短乘长典论锢丸擿鼓汉书自御埙篪东观善鼔琴前汉元帝纪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鼔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㓜眇补善音乐博物志桓谭蔡邕巾角弹棋博物志曰魏文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乂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补喜弹棋典论曰余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补善围棋 画壁为像徐爰
  慕道四十五
  窅然丧天下庄子轻四海之禄汉武内传云志存四海之外符子得道贵而不骄吕氏春秋撤钟悬而闲居列子云去妻子如脱躧史孝武纪曰黄帝铸鼎既成有龙垂胡䫇下迎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千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䫇抜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䫇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若脱躧耳补坐华堂森然如松生于栋面双阙无异崔巍之冠蓬莱符子许由欲观帝意谓尧曰坐于华堂之上面双阙之下君之荣愿亦已足矣夫尧曰余坐华殿之上森然而松生于栋余立棂扉之内霏焉而云生于牖虽面双阙无异乎崔巍之冠蓬莱虽背牖郭无异乎迥峦之萦昆仑余安知其所以安荣补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世说与元通灵白虎通坐床生尘语林问长生之术 问至道之精庄子请不死之药帝王世纪至襄城之野 往崆峒之山庄子到峨眉见皇人抱朴子执𤣥璧见王母 见黄盖童子见紫府先生抱朴子黄帝候神人史封禅孝武好方士东方朔驾云车史记燃九光灯设葡萄酒汉武帝传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张衡通灵接神抱朴子㑹于西山韩子宴于闲馆相如通天台史孝武纪曰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补集灵宫 望仙观三辅黄图云集灵宫望仙观俱在华阴县界补神明台汉书曰建章有神明台庙记曰神明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氶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补青鸾集殿武帝故事白云趋宫武帝故事西山为谣穆天子传稷丘迎拜列仙传王母使人来告陛下求道之法汉武故事云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东方朔至朔呼短人曰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短人谓上曰王母使人来告陛下求道之法惟有清静不宜躁扰言终弗见上愈恨召朔问其道朔曰陛下自当知上以其神人不敢逼也补王母授地图 王母献白环帝王世纪神女持酒孙阙篇武帝故事嵩高见王母嵩山记甘泉王母降幽明录云受道于
  抱朴子发紫台之文汉武内传象罔得珠庄子怡然自得列子役使百灵抱朴子能总百神曹毗赞云朝使百神列仙传息驾𤣥圃符子云褰裳紫宸黄帝赞骑龙乃去史记升龙高跻抱朴子唯剑舄在列仙传



  北堂书钞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三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武功四十六
  载缵武功 无忘武功春秋皇矣汉祖聪明神武汉书武皇之兴神武盖天曹植论云仁德内洽神武外照晋中兴书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禁暴戢兵保定天下左氏明天之征犹时雨也大戴礼文王之时民乐师兴春秋南征北怨 前歌后舞乐书云不言同辞越绝不占自来帝王世纪文王一怒能安天下 顿㦸一怒伏尸满野管子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战国王奋厥武如震如怒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相公征闗右赫怒震天威王粲诗天子出征受成于学 天子出征类乎上帝 帝王出征车载庙主 王用出征 周王于迈 殷受雒命誓伐放横 诸侯不义从而征之帝王世纪受命诛横顺天之德春秋元命苞承害诛害以从天心春秋兼弱攻昧推亡固存黄帝伐九黎帝王世纪帝舜伐三苗 尧伐驩兜禹伐共
  工文王伐崇武王伐纣并孙卿子启伐有扈帝王世纪启征西河纪年武始北出 宣王北伐 羲和湎淫𦙍往征之 葛伯不祀汤始征之 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保佑命尔燮伐大商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四征弗庭绥厥兆民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晨举脂烛过水拆舟示无返志说苑有苗不恭汝徂征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武夫洸洸 武夫滔滔 耀兵飨军 观兵瀚海 临江观兵魏志练师简卒爰整其旅魏明帝振师五柞习马长杨扬雄戎车既饬乃驾骛冥之乘六韬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前朱雀后𤣥武左青龙右白虎 以雕鹖为旗帜列子以旌为和之门周礼旌旗十里汉书汎舟万艘魏文帝躬秉武节典论亲御龙舟魏志阵为不战河图阵于商郊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敦商之旅其㑹如林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左杖黄钺右秉
  白旄 武王载斾有虔秉钺 总千而山立武王之事也 貔貅戾兽黄帝教之战刘子龙战于野其血𤣥黄战于鸣条 大战于甘 战于丹水之浦六韬血流漂杵滍水不流东观以尔钩援与尔临冲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变化如神魏书变化无方英雄记龙举翼起楚汉春秋龙举云兴东观诞将天威 将天命明威 董之用威 以威天下 以威不轨左氏威武纷纭司马相如威灵外覆王褒四子讲徳外辉武威 威光左扫曺植威光逺震刘邵威加四海汉书威震六合张俨记云威震天下魏志罔弗祇畏 莫不震叠黄帝威四盗蒋子万机论高阳平九黎 五十二战为天下服 二十七征德施诸侯 革车三万伐桀于鸣条并帝王世纪甲士三千破纣于牧野淮南子拨乱反正汉书折铁摧木论衡罪人黜伏 攘除不轨风俗修教为伐因垒而降左氏婴城者云撤带邑者席卷抱朴子悬纣首于白旗斩妲己以𤣥钺史记杀蚩尤于绝辔之野帝王世纪克殷诛纣尉缭子并项灭嬴傅𤣥古今赞取秦如鸿毛举楚若拾遗梅福断脩蛇禽封豕韩子斩铜马破檀乡后汉光武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孝武征匈奴扫五王之庭典论薄伐𤞤狁 𤞤狁于襄攘服四夷天下安然新序偏师出塞漠北地空晔后汉书
  刘单于之旗探符离之窟典论荡鬼区于白水 禽矫制于遐川曹植南威百越北攘匈奴刘歆断匈奴隔𤣥菟刘歆威震赤谷贾逵永平颂威震匈奴汉书武义四加所征者服桓子新论霜雪被而⿱⺾涎棘枯纮纲振而逆鳞扫后汉书总螭虎之劲卒即矫涂其如夷徐干逾长城之阻登单于之台典论西压月窟东振日域扬雄东临沧海西至玉门陈思王屠柳城度龙塞缪袭鼔吹曲此蚩尤之兵非人之力也史记执讯获丑俘厥瑶玉 于疆于理 百战百胜邓析子克殷年丰班师振旅 杀一夫而利天下六韬一戎衣而天下大定庶民弛政庶士倍禄 释箕子囚封比干墓 出征执罪释奠于学 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春秋拓土三千里往返速若飞王粲诗













  北堂书钞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四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谋猷四十七   雄才四十八
  蒐狩四十九
  谋猷四十七
  作事谋始 信诚好谋汉书三圣合谋琴操询谋佥同 其治多拨略魏志亲入闾巷即贤人谋谷永谋出帷幄决胜千里东观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纳五音之策抱朴子量敌受胜东观因事设奇 我取天下可不以万全汉书图画成败皆从所言东观从命者克捷违教者负败魏书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龙鱼图为鸟衔书以感殷人吕氏春秋独车渡河汉书以少敌众魏武前有梅林可以解渴世说交马而语不及军事
  雄才四十八
  雄才大略汉书雄才逺略魏志雄略之主呉志一世之雄徐爰宋书天姿杰迈晋阳意思安闲魏氏春秋威鉴电断晋阳论决大事魏书沈毅大略晋阳举止自若续汉书谋经艺发图谶东观不震不动不戁不竦 才直惊人勇非人敌 见小敌怯见大敌勇东观壮士何畏汉书按行贼营东观回山倒海 回天倒日陆机鞭笞天下史记囊括天下缪袭鼔吹曲席卷天下包举㝢内 执朴鞭笞贾谊折棰以笞之东观拔万国之地九州之结传子心如饥虎志若秋鹰虞丘据河为塞堑山堙谷史记直抵南山以为阙立石东海以为门史秦本纪曰始皇作阿房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补
  蒐狩四十九
  大田简众周礼蒐狩习武左氏君臣田猎以讲武事 王者田猎以戒不虞五经要义建大麾周礼下大绥 田则张幕田则设席周礼天子不合围春田不围泽 遏防不逐面伤不献 刈兰以为防置旌以为门春秋虎落三嵕以为司马围经百里而为殿门扬雄御自汧渭经营酆镐扬雄掩长杨而连五柞绕黄山而凝牛首命荆州使起鸟诏梁野而驱兽班固荷垂天之罼张竟野之罘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飞旗掦雄属车轇轕羽骑腾骧应玚选徒嚣嚣选徒万骑司马相如驾言行狩 斿车载旌周礼载翠胄倚金鞍张衡乘镂象驭玉门司马相如驾雕六驳张衡乘雕辂驷飞黄应玚文王所以大蒐 成有岐阳之蒐春秋大蒐于岐阳帝王世纪猎于漆泽穆天子传升彼大阜 猎于陉山穆天子传猎长杨汉书历上兰班固悉率左右 漆沮之从 田获三品 一发五豝 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 弓燥手柔草浅兽肥典论曰歳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补背夏涉冬司马相如



  北堂书钞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五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思治五十    识治五十一
  至治五十二
  思治五十
  忧天下之不治列子存心天下说苑忧劳百姓淮南子单心万机晋书削心约志六韬心愁忧苦帝王世说念兹在兹 夙夜基命 昧旦丕显春秋鸡鸣而起 夙寤晨兴汉书坐以待旦日晏坐朝晔弗遑暇食 昃不暇食 昼不暇食夜
  不暇寝贾谊不贵尺璧而重寸阴淮南子高居逺望深视审听六韬
  识治五十一
  识其政事 内修政事 治常清静风俗通其治严静春秋养性爱民庄子畏天而爱人大戴务徳而安民 分德利民春秋以乐乐民黄石公守在约孙卿子富其民文子综核名实汉书循名责实邓析总摄纪纲桓谭专正人道白虎通总览威柄华峤朝无权臣 朝无宠幸东观勤恤务本 恤民务本汉书事天任也尸子云损上益下 内无疵政汉书朝无疵政晋书临下以简御众以寛 借耳分听抱朴子假目以览抱朴子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至治五十二
  人皇虚无六韬伏牺立 清净无为说苑俨然𤣥黙淮南子允㳟𤣥黙东观至治洞和陈思王天为公 无为而天下化庄子垂衣裳天下治 垂拱天下治淮南子不为刑辟春秋不言而信 不化而行列子不为而善韩康伯不降席而天下治子思子不罢而治刘向说苑结绳而治典论不设法度淮南未使民化未赏民观六韬日用不知 不知喜怒六韬其输而不伪淮南不言而信 不化而行列子不劳而成淮南子功不赏贤不使庄子人虽有智无所用之庄子冬居营窟夏居橧巢食鸟兽肉衣其羽皮 污樽抔饮 蒉桴土鼔 不识不知 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王世纪鹑居鹩饮庄子浮游不知所来罔两不知所往淮南子含哺而熙鼔腹而游庄子天下和平孝经天下咸悦 天下和乐帝王世纪天下化成 天下怀安史记天下殷富杜论笃四海㑹同 海内劝慕王褒四海为家史记四方无虞 海外有截 海内乂安薛莹光天之下至于海隅 至于海表罔有弗服 泽及四海守在四夷春秋以经四方 皇化四逺曹植光被四表 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光被六幽班固上畅九垓司马相如洋溢八区扬雄密静天下东观德合天化感无外张景阳镇抚方外淮南子协和万邦 洽和万国典略万方底定陆机万国咸寜万邦咸寜 万国咸休 九州景从何晏九有有截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六合殷昌张衡员首顺风抱朴子回首面内封禅书前番禺后椒涂扬雄左汤谷右虞泉王师东渐于海西被流沙 东包月窟西暨日宿缪袭经静兆民薛莹静济天民傅毅宜民宜人 民宜其寿贾谊新书保乐洽寿东观国静民康曹植充实殷富 克内外无患春秋民用和睦孝经人乐其性文子民乐其业春秋四方乐业东观黎民乐业续汉书吏无百里之径民无出门之役东观耕者让畔史记田不侵畔市不务贾淮南子家给人足乐稽道不拾遗淮南子单车露宿东观外门不闭 民不犮乱春秋民无疠疫 民无犮祸贾谊国无鳏民 刑错不用囹圄空虚淮南子膑者墨者宫者履菲前汉刑法志曰墨黥之属菲履赭衣而不纯 师古曰菲草履也补善为国者不师春秋无兵车之事贾谊寝天下兵鹖冠偃武脩文 藏兵偃武五刃不砥三革不累尸子销兵刃史记兵无血刃汉书焚甲兵淮南子收兵为钟史记铸戈为耨潘左倒载干戈包以虎皮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日辟国百里 马驾鼔车剑赐骑士东观虎贲脱剑 去剑搢笏 偃伯灵台司马相如丹塞收烽𤣥徼释驾张协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 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秋风不鸣条雨不破块盐铁论甘雨以时淮南子旬而一雨盐铁论有渰凄凄兴雨祁祁 圣人在上无雹春秋庶草蕃庑 庶类蕃殖百物阜安周礼百谷用成 松柏斯兑 梧桐生矣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曾孙之稼如茨如京 我仓既盈我庾惟亿 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太仓之粟露积于外史记狗彘吐粟无分争心淮南子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鱼丽于罶 鱼跃于渊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昆虫闿泽司马相如无堕鷇 地平天成 泰阶夷清曹植行同伦 人伦既正 朝廷既治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山川鬼神亦莫不寜 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农夫咏于田曹植颂声作于下闵鸿𤣥鬓巷歌黄髪击壤张景阳老人击壤逸士传小儿抚尘应璩




  北堂书钞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巻十六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巡行五十三
  徯我后 望君来汉书望翠华盖汉书旧仪王有巡狩 天子展义春秋太平巡狩白虎通观风设教张衡五年一巡 十二年王巡狩周礼先王卜征春秋外事以刚日 歳习其祥春秋王者应人豫章列士传时迈 外事翔行穆天子传诸侯待有功进律 太师陈诗命市纳贾 纳诗书审量衡越记考制度 祀四岳怀百神 望秩山川 举功行赏史记肆觐东后 省方观民 因名山 巡行邦国 就见百年吏民欢悦东观周流八丘淮南子周行天下春秋戒守四方
  周官造于祖祢孔丛子格于艺祖 王行洗乘石周礼已驾仆展𫐉 清道案行杜预清宫后往汉书旧仪巾车饰路刘珍出撞黄钟入撞蕤宾 卫官填街骑士塞路汉书旧仪乘鸾辂驾苍龙乘朱辂驾赤骝乘戎辂驾白骆乘𤣥辂驾铁骊前朱雀后𤣥武左青龙右白虎 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挚兽则载貔貅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于是乘舆登天灵之威路驾太一之象车升九龙之华旗建扫霓之旌旄崔骃颂云旗逶迤离骚羽盖葳蕤王沈云盖山海经风车春秋登天灵之威辂崔骃运天官之法驾班固乘两仪郭象驾五行傅元大言千乘雷动万骑龙趋张衡赋千乘雷动万骑云舒王沉千乘方毂万骑龙翥应贞七章秉玉戚方玉车扬雄人皇驾六羽春秋神农驾六龙春秋春夏乘龙秋冬乘马大戴礼伯禹御二龙括地图穆王驾八骏穆天子传驾象车韩子饰玉辂利贞黄帝驭紫虬符子帝尧驾白马典略舞九马山海经驾八龙楚辞乘龙西济大戴舆服东巡登龙舟班固乘鸟舟穆天子汎楼船汉武帝浮文鹢司马相如舳舻千里汉书旌旗数百里魏志风伯进扫雨师洒道韩子云师洒路雷公惊跸刘桢逺祖前驱松乔夹毂孙绰子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韩子河灵惊而承旗冯夷俨其操⿰⾞⽝刘珍吐风伯于南北呵雨师于西东扬雄神农出地辅春秋灵龟负书凤凰覆上韩子黄帝极天衢孙绰子黄帝合鬼神韩子帝喾通风雨春秋巡北而群鹤见汉书居山隅而鳯凰集刘珍驾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纪年升舂山望四野穆天子宿于昆仑之阿穆天子适昆吾之丘符子南登熊山东至九山上㑹稽并史记登之罘汉书西登陇首汉武北出萧关史记东巡碣石汉书北升孟门穆天子至琅邪台上邹峄山史记登天柱山汉书尧亭王歆尧迹三齐略记秦履南徐州观河洛受图书帝王世纪宛委金简玉字呉越春秋披图视典 曝书羽陵 藏书策府 取玉三乘载玉万只穆天子传曰天子至群玉之山于是云云补观黄帝之宫穆天子欢虞之风崔骃见皇人于玉堂抱朴子求仙人汉书见玉女嵩高记礼名山汉书望祀九疑史记望祀蓬莱汉书祭于铁山祀于郊门穆天子祠孔子宅东观祠魏公汉书问乐毅后史记祭桥𤣥墓魏武帝巡狩大越越绝祭单于台汉书游大乐之野山海经升大比隥入南郑穆天子至朔方史记祭于宜轸之郑升于长松之隥舍于珠泽 东游黄泽并穆天子历鸣泽汉书临江呉录射鱼史记射蛟汉书饮丹峦之山抱朴子休𤣥池之上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于𤣥池天子三日休于𤣥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曰乐池补饮于枝洔 觞于瑶池 具牛马之湩 饮左骖之血穆天子传曰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七萃之士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青血以饮天子补饮白鹤之血穆天子传曰天子乃遂东南翔行驰驱千里至于巨蒐之人□奴乃献白鹄之血以饮天子因其牛羊之湩以洗天子之足 注曰所以饮血益人气力湩乳也令肌肤滑补殽陵风雨春秋犬戎雨雪穆天子传曰天子北征于犬戎庚寅北风雨雪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属休补答西王母谣穆天子传曰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逺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补作秋风辞汉武帝作盛唐歌 工人见谒列子执白圭献好锦穆天子传观旧庐祠旧宅 置酒旧宅东观置酒沛宫归新丰起舞史记过沛作歌汉武帝自击筑史记明帝自御埙篪东观道旧故史记问吏民汉武问三老东观飨六军魏书在灵囿 宴华池魏文帝历览宫观步观部署东观过𫛛鹊望露寒下棠梨息宜春文选注曰皆宫观名也张楫曰此皆汉武帝建元年中所作在云阳甘泉宫之外补乘云阁而上下扬雄步雕辇以周游王沈坐鳯凰之堂听和鸣之音王注载之后车 从在属车汉武













  北堂书钞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七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制作五十四   兴造五十五
  迁都五十六   守文五十七
  中兴五十八
  制作五十四
  制而用之谓之法民咸用之谓之神 制度数议德行象天地以立制傅𤣥大体变天下之法礼含文嘉改正朔易服
  色 始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制嫁娶之礼未有文章帝王世纪制礼作乐史记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圣人作易幽赞神明 庖牺作易𢎞开大道古史考伏羲作易绵络天地扬雄历象日月敬授民时 圣人作历黄帝造历续汉书立四时之制尸子著九六之文帝王世纪推三光立八节春秋治五气设五量大戴礼合五纬春秋正六宗王子年吹律定姓纪钟甄声帝王世纪省风作乐春秋作乐崇德 作乐防满乐稽黄帝作乐曰咸池乐纬少昊作乐曰九渊帝王世纪帝喾作乐曰五英乐声仪颛顼作乐曰六茎乐声仪尧作大章郑注礼舜作韶 禹作夏汤作濩 武王作武并郑注礼颛顼命飞龙放八方之音帝王世纪帝尧命质效山谷之音 命咸黒为歌吕氏春秋曰帝喾命咸黒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补命伊尹歌晨露韩诗庖牺氏作瑟次王益其少宫南听鳯以定律 神农作琴帝王世纪朱襄作五弦之琴以采阴吕氏春秋曰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琴以采阴气以定群生补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黄帝庖牺之瑟世纪作箫以象鳯风俗通女娲之笙簧 禹作为夏龠吕氏春秋曰禹立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补使伶伦作律吕氏春秋曰黄帝令伶伦作为律补命咎陶作刑纪年云黄帝垂衣裳 黄帝作旜冕世本云治其丝麻以为布帛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构其木樔以避群害韩子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结绳为罟以佃以渔 作网罟用禽鸟典略钻燧取火 以化腥臊韩子烹谷为粥燔肉为炙 取牺牲以充庖厨帝王世纪作釜甑成火食之道古史考后圣有作范金合土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破木为耒以垦草莽筮易神农作耒耜古史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服牛乘马以利天下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易之以棺椁易之以书契 以新书石从事魏志以典论刻石魏志黄帝作弩古史以铜为兵越绝黄帝蹴踘刘向武王作翣世本使马钧作司南车魏略采铜铸鼎史记铸鼎象物春秋
  兴造五十五
  匠人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并周礼始建城市而营宫室 水地以县周礼注曰于四角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补置𣙗以县视以景周礼注曰𤣥谓𣙗古文臬假借字于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以县正之视之以其景将以正四方也补识日出之景周礼曰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补昼参日景夜考极星周礼曰书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补揆之以日规天矩地张衡审曲面势 右社稷而左宗庙 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周礼注曰经纬谓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疏曰九经九纬者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补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注曰王宫所居也祖宗庙面犹乡也王宫当中经之涂也补宫度以几堂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宫隅七雉城隅九雉周礼注曰宫隅城隅谓角浮思也雉长三丈高一丈补环涂七轨野涂五轨周礼疏曰环涂谓绕城道如环然故谓之环也野涂国外谓之野补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筑室百堵 缩板以载作庙翼翼 救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 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冡土戎丑攸行 疏龙首以抗殿张衡既新作于迎风增露寒与储胥张衡
  迁都五十六
  少昊徙曲阜帝王世纪盘庚迁于殷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古我先王将多前功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作邑于丰宅是镐宗 召公相宅周公成周 复营洛邑如武王意史记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非敢违卜用宏玆贲 度其夕阳 度其鲜原 迺陟南冈 迺觏于京 迺正厥位 奠厥攸居 建城市营宫室太史抱法周礼永命斯邑 安定厥邦 永建乃家四方和㑹 四方入贡 民利用迁
  守文五十七
  继禹之道 行汤之政史记继文之体春秋维清缉熙文王之典 仪式刑文王之典 嗣守文武丕训 对扬文武光训 宣文武业法文武逺迹帝王世纪文王有声 昭哉嗣服 下武维周 鸿彻奉统东观丕承基绪 右隆世业汉书以奉大业东观太平君子持盈守成 内脩诸已思先王之道 顺命尊文 绳其祖武 克终允德世德作求 其承厥志 永保宗庙总一海内汉书夏启以先史记复命武王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 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班固有周不显 仁圣相袭陈思王周云成康汉言文景前汉班固赞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淳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补守文佳主晋阳秋
  中兴五十八
  功光祖宗汉书𢎞宣祖业杜预绍先之业 复先王之道复文武之境土 复禹之迹世纪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春秋兴衰拨乱 复见汉官仪东观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春秋







  北堂书钞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八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敕诫五十九   抚劳六十
  责让六十一
  敕诫五十九
  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誓春秋用之于㑹同用之于军旅并周礼申命行事 告尔朕志 明听予告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树德务本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若网在纲有条弗紊若农力穑乃亦有秋 仆臣正厥后克正懋乃后德 匡其不及 罔不同心 乃心王室
  沃朕心 训朕志 尔有嘉谋人告尔后 永绥厥位毗予一人 以佑乃辟永康兆民 惟公懋德 惟时懋哉 览照前世纪为镜戒东观各守尔典 时亮天功顾乃德 高乃听 正色率下 莅事惟能 钦乃
  攸司 愼乃出令 省乃成 愼乃宪 敬明乃罚敬明乃训 敬尔繇狱 敬尔有官 举能其官惟尔之能 率不良 保赤子 惟民康乂 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恭俭惟德 往尽乃心 尔有善朕弗敢蔽 予弗掩尔善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罔以辨言乱旧政无以利口乱厥官 无倚势作威无倚法以削 罔
  违道 无忿疾 无傲从康 汝无起秽 无载尔伪勿用非谋 罔湎于酒 弗腆于酒 无彝酒 矧
  敢崇饮 德将无醉 节酒愼言魏文帝作福作威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尔惟自鞠 汝自生毒 罚及尔身弗可悔 无替朕命 无弃朕命 陈师鞠旅 聚众而誓 巡师誓众 嗟我有邦冡君越御士庶事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 以尔众士奉词伐罪 尔其奉予一人恭行天罚 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 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 致天之罚 肃将天威 底天之罚假手于我有命 予弗替上帝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予畏上帝弗敢弗正 予弗顺天厥罪惟均 朂哉夫子尚桓桓 尚迪果毅以登乃辟 我武惟扬侵于之疆 罔或无畏宁执非敌 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称尔戈 鍜乃戈矛 𢾅乃
  擭敜乃阱 歭乃刍茭无敢弗多歭乃糗粮无敢弗逮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
  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其或弗恭邦有常刑尔无弗信朕弗食言
  抚劳六十
  悦以使民民忘其劳悦以犯难民忘其死 子路问政先之劳之 四牡劳使臣也采薇遣戍役也出车劳还帅也杕杜劳还役也 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鞠哉庶正疚哉冢宰
  责让六十一
  晋侯筑宫而美康王使让之纪年云晋帅阴戎伐颍景王使辞于晋春秋弗知稼穑之艰难 惟湛乐之从 厥父菑厥子弗肯播厥考作室厥子弗肯堂 职事并废盗贼纵横民多冤结州郡不理 非有斩将搴旗之实非所以辅国家绥海内 未闻成言嘉谋并汉书欲以身试法耶 将军乘传行塞因用归家并汉书诏书千条万端何意临敌㪍乱后汉






  北堂书钞巻十八
<子部,类书类,北堂书钞>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十九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叹美六十二   赏赐六十三
  哀伤六十四   追旧六十五
  叹美六十二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 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 万世永赖时乃功 成允成功惟汝贤 汝惟弗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弗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其尔之休有辞永世 世世享德万邦作式 颍川蒙太守威力安得忧国奉公如祭征虏后汉祭遵传曰遵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其后㑹朝帝毎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补指曰此太仆室也 差强人意 若敌国并东观将军被创深重猛气益奋魏志宓不空有名蜀志李宓传每见王文章爱玩无已魏文帝写王玆领置诸左右魏文帝后出益奇斯异美矣魏文帝
  赏赐六十三
  夫赏赐者以悦下使众桓范世要论赐君子与小人不同日王之好赐共其货贿言合于善有以赐之并周礼黄白
  气出张天子赐诸侯杂气经黄白气入心天子受赐黄白气入张天子赐黄赤气入张天子赐客已上并杂气经悉赐有功魏书班赐群臣锺离意传赐及妻子东观赐爵一级百戸牛酒八十已上赐米肉 九十已上赐帛絮 赐孝悌帛赐鳏寡絮并汉书特赐御东观御府供给桓阶别传赐御府衣续后汉诏赐御衣吴质赐衣自服冠帻东观解所御袍赐之魏略卓茂自修衣一袭汉书桓阶长者赍衣三十囊阶传云杜林私见乃赐衣被范后汉朱宠家贫赐以锦被谢承后汉书赐鹤绫袍四王遗事云赐紫绶谢承后汉书曰冯鲂为安帝所宠赐紫艾绶补赐素屏风魏志赐灵寿杖汉书赐延年杖续汉书赐桃枝魏武帝赐食于家汉书赐食于前东观诏赐奇果华峤赐以甘果吴越春秋伏日赐肉汉书南至赐饼杜预表延年老乞骸骨赐安车驷马汉书卓茂束身执节赐安车一乘 马援振旅京师赐车一乘致宛马一匹并东观赐以驳犀具剑 赐骢马一匹殷仲堪表解左骖以赐 赐所乘骊马一 赐乘舆具剑并东观赐宝剑玉玦谢承后汉书曰冯鲂为侍中稍迁卫尉能取悦当时为安帝所宠帝幸其府留饮十日赐骇犀玉具绶佩刀紫艾绶玉玦补赐龙州汉书赐辟兵钩东观赐金错钩佩东观汉记曰杨赐以病罢居无何拜太常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补赐金错刀谢承后汉书曰武陵五溪蛮夷作难诏遣车骑将军冯绲南征绲表应奉金错刀一具补赐明光铠曹植赐以素矢皇甫十铃眊魏武赐玉五㲄春秋赐珠三升 黄霸治政有异赐金一百斤 周勃身入北军赐金五千斤并汉书郭修手刃蜀将赐银千饼魏志苏武从匈奴回还赐钱二百万汉书冯绲讨荆州平赐钱一百亿谢汉书段颖灭羌赐钱千万 祭彤拜赐钱百万东观汉记曰祭彤为辽东太守三十年衣无储副世祖嘉其功赐钱百万补锺离意不受珠玑赐钱三十万列传隽不疑迁京兆尹赐钱百万汉书张辅为东郡守赐钱三十万东观给钱五万掦雄与刘歆书韩棱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后汉本传棱数月不休沐贾逵奏左氏义赐布五百匹后汉本传论逵能附㑹文致最差贵显补赐千田以明俭约魏书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汉书黄香诣东观赐淮南孟子 王景治浚仪赐山海经河渠书 诏赐黄香几杖并东观特为张辽母起殿魏志赐鲁肃母帷帐吴志给山涛母米酒山涛表给周处医母药王隐赐来歙妻缣千匹东观遣杨彪室靴一量魏志马严病并送方药东观刘超病给四顺汤刘超表霍光薨赐绣被百领汉书周处赐朝服一具王晋书赐钱百万起师侍之思汉书赐谷千斛以亲旧也魏志赐玺金剑汉书赐竽瑟箜篌班彪上事赐许男骏马十六穆天子传赐𦋺千张魏志铜镜百枚魏志赐鹿蠡王羽车一驷东观赐黄金之罂二九银乌一只贝带五十珠七百裹穆天子传
  哀伤六十四
  上恤孤而民不倍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诸侯薨去乐周礼既死不称名春秋感念沾襟东观嘉幽兰兮延秀当中夏兮下霜汉书亲故离灾魏文士人雕落魏文子传思念不已汉书追德赋范汉书
  追旧六十五
  慎终追旧笃信允爱潘岳西征王思旧勲春秋帝思旧恩同席书封阳都侯鲁国先贤传饱一笥饵拜河东都尉东观有龙潜之旧鲁国先贤传有倾盖之好 利禄先死后生 封黄帝之后于蓟 封夏后氏之后于杞 封殷之后于宋求乐毅后汉书赐王髦孙文士传诏求徴卿汉书羌尝有警思将帅之臣 单于入朝思股肱之美掦雄迺画霍光麒麟阁汉书刻作鲍信祭为哭之魏志图黄琼于省内汉书今经比馆无复子侯封张贺家汉书瞻望坟垄魏武收械坟墓魏志想其馀风后汉书感其知己魏略临祀袁绍魏志曰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 孙盛云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污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茍道乖好绝何哭之有附追思杨修文士传


  北堂书钞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猜忌六十六   㣲行六十七
  恩幸六十八   奢侈六十九
  废立七十
  猜忌六十六
  非少主臣也 若芒刺在背 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已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已遂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补有胜已者以法诛之曹瞒传眠不可妄近近辄斫人 人欲危巳巳辄心动世说啖野葛饮鸩酒博物志曰太祖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补
  微行六十七
  微服游于康衢列子㣲行期诸殿门汉书夜漏乃出汉书夜出夕还 富平侯同舆汉书阴戒期门㣲行要屈降尊就卑怀玺藏黻便旋闾阎周观郊隧张衡西京赋注要或为徼亭长不内宿于逆旅 北至汤池西至黄山 出入市里并汉书微服看世纪数幸邓通家风俗通醉饱吏民家汉书占逆旅夫妻赐金千斤汉武故事厌紫极之闲敞甘㣲行以游盘潘赋酲醉盘乐极怅怀萃西京赋若神龙之变化彰后皇之为贵西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西京赋弃万乘乐贱事执干戈守空营并汉书兰池见窘史记客星通坐志怪记
  恩幸六十八
  非有材能婉媚贵幸前汉佞幸传曰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恵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鵔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补富侔于王者风俗通与人主侔 贵倾公侯 贵震朝廷 与上卧起 尝与昼寝 使乘副车出出则参乘冠鵔鸃 傅脂粉 珍宝上第尽在董氏前汉佞幸传曰诏将
  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第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补
  奢侈六十九
  觞酌有采樽爼有饰韩子食器雕琭茵饰雕文韩子宫室崇峻舆马奢侈帝王世纪披珍玉之衣傅子作丽华之室帝王世纪宫人不侈乐不从悬三辅故事庖厨不徙后宫不移司马相如上林赋糟邱酒池贾氏新书肉圃酒池淮南子酒池肉林三辅故事车行酒骑行炙帝王世纪曰纣宫九市车行酒骑行炙补桀为玉床淮南子纣为象箸世纪甲乙之帐汉书珠玑为帘三秦记收美女以充明光宫汉武女乐三万人管子云美女二千人汉书宫内有九市坐文绮之席衣绫纨之衣并六韬席锦绣三百人世纪峻宇雕墙穷妙极丽汉书临云雨新序蔽天光刘协星德赋饰以美玉世纪翠羽饰之 木衣绮绣土被朱紫并汉书殿居复道周阁相属史记大宫百里六韬大宫千里世纪鹿台大三里新序阿房坐万人史记瑶台玉铺管子云瑶台琼室贾氏新书辟台穆天子玉堂汉书璇室象廊淮南子千门万户以铜为瓦汉书以瓦为堂室汉书铜金为柱淮南子石脂为泥汉武书黄金涂阶汉书投珍物为沙邱苑世纪起土山于华林园魏略前廷植玉树汉书
  废立七十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并春秋选贤为立汉书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 年钧以德德钧以年 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并春秋太尉上玺符史记太后投玺绶魏志就宗正府汉书壁止西庙魏志令闻日新四海注意王晋书伊尹放太甲以寜殷魏书景王承皇太后令诏公卿中朝大臣㑹议咸曰昔伊尹放太甲以寜殷霍光废昌邑以安汉夫权定社稷以济四海二代行之于古明公当之于今今日之事亦唯公命景王曰诸君所以望师者重师安所避之补臣寜负王不负社稷 司马孚悲不自胜魏略曰景王将废帝遣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耶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景王景王甚欢又遣使者授齐王印绶当出就西宫帝受命遂载王车与太后别垂涕始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十人太尉司马孚悲不自胜馀多流涕补



  北堂书钞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一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昏德七十一   失政七十二
  禅位七十三
  昏德七十一
  有夏昏德 秽德彰闻 颠覆厥德 敛怨以为德以逸豫灭厥德 黎民咸贰 尔德不明 不明于德太康尸位逸豫太甲既立弗明 兴居无节 起居
  无常诗含狎侮五常怠弃三正 屏弃典刑 不用古法威仪不类 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 弗戚于民 无志乎民春秋不臧覆用 无功者赏六韬元首丛脞哉万事隳哉 弗惠阿衡 放黜师保 播弃黎老昵比罪人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君子
  为下小人为上六韬亲小人逺贤士诸葛亮不知用贤尸子贤人放逐 左强在侧淮南子维此良人弗求弗迪 谏者为谤史记信者为诬六韬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念子惨惨视我迈迈 出话不然 善人载尸 君子信谗如或酬之 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不谄已者大而梏之贾谊新书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纵恶口弃 博敬滋甚魏志逋逃是崇 为长信宫博物志起河间第续汉书内作色荒 世子为政六韬妇人与政世纪妇言是用 惑后妻言 斵苕华竹书纪年云桀命扁伐山民山民纳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女无子焉斵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补踞妲己 置妺喜膝上 上与褒姒同乘并列女传发烽乃大笑史记周本纪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冦至则举燧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补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艳妻煽方处 宫内九市六韬为肆贩卖汉书身为商贾与从官饮并汉书东园输礼钱西园驾白⿰ 冠狗弄彘并汉书外作禽荒 般游无度 十旬不返 朝冒霜露 昼被尘埃口倦叱咤手苦辔棰汉书甘酒嗜音 好酒忘身尸子
  为邱六韬悬肉为林三辅酒池运舟帝王世纪酒池牛饮六韬威仪幡幡舎其坐迁屡舞仙仙 威仪怭怭 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如蜩如螗如沸如羮俾昼作夜 长夜之饮世纪三旬不出听政博物志七日不知历数世纪靡靡之乐世纪矫诬上天 弗敬上天 自绝于天 亏三光之明伤亿兆之望汉书逆天道绝天德世纪泄天气发地藏太公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淮南子射天笞地国策宋王之时有雀生鹯于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王大喜于是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速成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曰威服天下鬼神补
  失政七十二
  天厌周德春秋周室道衰 天罔不矜曹植构怨连祸 周室㣲弱政由方伯史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周郑交质王祭不供春秋四郊多垒 盟于太室竹书纪年曰幽王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补狩于河阳春秋姬厉失权 周舎逃责前汉诸侯王年表曰幽平之后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被窃𫓧之言 服𧆛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补折其玉斗失其金椎孝经援神契曰后偷任威折其玉斗失其金椎注后桀也偷茍且自奉也玉斗者浑仪金椎言国之宝补失其玉镜尚书帝命验期云桀失玉镜用其噬虎注玉镜谓清明之道噬虎谓其暴虐补秦失金镜 九鼎入秦史记步至河上 次曹阳献帝﨑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袁山松质唱乘舆献帝春秋载帝幸营献帝春秋注宝车马乘舆器物尽入其邸 星流矢激萤火照道并献帝春秋麹屑为粥汉晋阳惨茶煮饮四王遗事御前作糜汉传客舎作食四王遗事
  禅位七十三
  贵而无位 亢龙有悔 选贤与能 格文祖 尧荐舜于天舜荐禹于天 命禹而推受 舜有九子而授禹吴越春秋尧待舜 若弃敝履 馆于贰室 赠昭华之玉帝王世纪曰舜梦眉长与髪等尧乃赐舜以昭华之玉老而命舜代已摄政补授益地图辑五瑞 总朕师


  北堂书钞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二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帝王部
  太子七十四   霸七十五
  太子七十四
  主器莫若长子 爵则以上嗣 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凡入学以齿 太子天下本汉书太子君之贰 太子国之栋国语太子国储嗣君汉书社稷之粢盛 从曰抚军守曰监国春秋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汉书记过之史彻膳之宰大戴记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亏善之宰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则死之宰之义不得不彻膳不彻则死之补作禖祝汉书曰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补生甲观汉书成帝纪曰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 颜师古注曰甲者甲乙丙丁之次也元后传言见于丙殿此其例也而应氏以为在宫之甲地谬矣画堂但画饰耳补太师持铜太宰持升大戴礼青史记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戸左太宰持升而御户右补升西阶 见南郊射四方 天地降祥储君应祉庆由一人万国作喜
  曹植鸡初鸣而衣服 昧爽而朝韦昭问内竖命膳宰 膳必敬视之药必亲尝之 亲齐𤣥而养 行不正履不脱冠带 春夏学干戈 秋冬学羽龠 教以礼乐春诵夏弦 敏而好学温故而知新 妙思六经逍遥百氏魏氏潜思书籍魏志游谈庄老王晋书立太傅少傅以养之观徳行而审喻之 选端士以卫翼之 调䕶太子䕶太子家 见正事闻正言大戴礼曰昔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选天下孝
  悌博闻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目见正事耳闻正言补一人元良一日之长魏文帝行一物而三善皆得恭敬而温文教喻而徳成 太子仁孝天下皆闻 太子名号系于百姓寛惇谨慎文词博敏并汉书听允之德薛莹汉书兼资敏达
  东观先习教训魏文义德允休 天资玉裕陆士衡侍皇太子宣猷堂诗曰茂徳川沉天资玉裕补听亮雄断世纪愍怀望火晋书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时年五歳牵帝裾入暗中帝问其故太子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主也补显宗对日晋书明帝年数歳元帝指日问长安与日孰逺曰日逺只闻人从长安来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帝异之它日大集宾客问之曰日近帝问之曰举首见日不见长安补安车班轮汉书舆轮徐动 从者文学托乘于后车并魏文娱待朝夕入侍讽诵喜抱辛毗世说初文帝与陈思王争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抱辛毗颈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
  毗以告女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补报至尊语林
  霸七十五
  义道以霸 取威定霸春秋王霸务焉白虎通驳而霸孙卿子共工氏之霸九州也 五霸三王之罪人 五伯之
  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左传成公二年齐国佐对晋人云补求诸侯莫如勤王 明天子之威 敬王命成礼义国语尊周室和诸戎狄以正诸华 九合诸侯如乐之和 再合诸侯三合大夫 衣裳之㑹十有一穀梁传注十三年㑹北杏十四年㑹鄄十五年又㑹鄄十六年会幽二十七年又会幽僖元年会柽二年会贯三年会阳谷五年㑹首戴七年会宁母九年会葵邱已上并齐桓补文襄之霸不烦诸侯 宣昭令名昭礼命事 大蒐示礼 伐原示信 诸侯相灭桓公耻之 存三亡国以属诸侯 迁邢于夷仪左传僖公元年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夏邢迁于夷仪补封卫于楚邱左传僖公二年诸侯城楚邱而封卫焉卫国忘亡补五侯九伯汝实征之春秋三举而悦淮南子一战而霸 宁东夏平秦乱春秋霸西戎春秋并国十二开地千里世纪力制群雄袁山松芟艾奸雄汉书诸侯无怨天无大灾









  北堂书钞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三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后妃部
  后妃总一     奇相二
  灵命三      灵感四
  临朝五
  后妃总一
  天子之配谓之后 为海内小君白虎通曰天子之配谓之后后者君也天子之配至尊故谓后也后者何也明海内之小君也补听天下之内治 脩教于内正位闺房晋中兴书配干作合东观从尊听女 皇后玉玺汉旧仪曰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玉玺金螭虎钮补皇后椒房应劭汉官仪曰皇后称椒房诗云椒聊之实蔓衍盈升美其繁兴以椒涂石亦取温暖除恶气也犹天子赤泥殿上曰丹墀补后听女顺 后听内职 后职内事魏志王立朝后在前 君子好俅 名家应运晋中兴书帝喾纳四妃曺植姜嫄简狄赞曰喾卜四妃子皆为皇帝挚早崩尧承天纲𤣥鸟大迹殷周美祥稷契既生羽化虞唐补舜纳三妃而生九子艺文注曰舜纳三妃生九子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益比生二女宵明烛光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故维纳三妃焉补釐降二女 人道大伦 易基乾坤诗首闗睢史记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故易基乾坤诗首闗睢书叙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妻之际人道之大伦也补任姒配姬周室用熙魏志 夏之兴也以涂山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幽之灭也以褒姒史记曰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㜪而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补
  奇相二
  此成汤之骨法后汉邓皇后纪云相者见后曰此成汤之骨法也补天下贵人汉武故事曰汉景帝王皇后少孤始嫁与金王孙生一男矣相工姚翁善相人千百弗失见后而叹曰天下贵人也当生天子补贵不可言东观此女贵相乃不可言魏书曰相者刘良相文昭甄皇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补方口美髪后汉马皇后纪后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髪补日角偃月后汉梁皇后纪后时年十三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补身长七尺二寸注见前长七尺一寸后汉何皇后纪灵思何皇后南阳宛人家本屠者以选入掖庭长七尺一寸补
  灵命三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大帝之女春秋伣天之妹 离艮为后春秋水灵是辅曹植河间有奇女 元城有圣女前汉元皇后传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今王翁孺徙正值其地日月当之元城郭东有五鹿之墟即沙麓地也后八十年当有贵女兴天下云翁孺生禁字稚君少学法律长安为廷尉史本始三年生女政君即元后也补有贵人之气列女传有光景之祥后汉梁皇后纪后生有光景之祥少善女工好史书九歳能诵论语治韩诗大义略举常以列女图画置于左右以自监戒补黄云盖春秋嘉树沾渥东观黄云满室魏武紫气属天汉书披手得玉钩列女传玉衣覆其上魏志文昭甄皇后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补梦飞虫著身后汉马皇后纪先是数日梦有小飞虫无数飞著身又入皮肤中而后飞出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补梦扪天仰𠻳后汉邓皇后纪曰后尝梦扪天荡荡正青若有锺乳状乃仰𠻳饮之以讯诸占梦言尧梦攀天而上汤梦及天而咶之斯皆圣王之前占吉不可言补歌曰白狐吕氏春秋谶曰铜马晋阳秋释箸叹息 龟筮并从东观
  灵感四
  附宝见大电感而生轩辕河图握拒云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辕胸文曰黄帝子补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 瑶光贯月生黑帝颛顼河图著命曰瑶光之星如霓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黒帝颛顼补梦接生白帝春秋元命苞曰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白帝补梦日入怀汉书梦月入怀晋中兴书梦龙据胸汉书梦龙枕膝晋中兴书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春秋梦高祖谓已生子可名为彘汉武故事云汉景帝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补梦人感已河图梦与神遇史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河图郊禖有神迹姜嫄履之生子弃 佳已感神龙而生神农世纪赤龙合庆都春秋赤龙感女娲毛含𤣥鸟遗卵简狄吞之 玉鸡衔珠含始吞之诗含胸折生禹世纪石破生启淮南子梦庭产棘周书丹蛇入紫宫清鸟集台上汉武群燕衔土前汉外戚传定陶丁姬葬渭陵王莽奏请发冢徙归定陶葬共王冢次既复掘平周棘其处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丁姬穿中补暴风扬尘史记发冢无尸汉武故事曰钩弋夫人卒既殡尸香闻十馀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空棺无尸惟衣履存补
  临朝五
  太后临朝前汉高皇后纪曰太后临朝称制师古注曰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诏书制书者谓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称今吕太后临朝行天子事断决万几故称制诏补太后摄政东观太后临朝省庶狱汉书天子幼冲摄机临朝称制晋中兴书专制朝事汉书内摄时政外怀戎狄东观临朝摄政以寜天下晋中兴闺房之礼任天下之重 修济大艰汉书居危能重汉南记内建鸿基外糺王慝汉序蕃国亲睦逺近欣服










  北堂书钞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四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后妃部
  德行六      母仪七
  孝悌八      慈仁九
  率礼十
  德行六
  闗雎后妃之德也 葛覃后妃之本也 卷耳后妃之志也 兔罝后妃之化也 芣苡后妃之美也 厚德载物 至柔而刚至静而方 德冠后宫列女传曰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长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遂登后位补德著闺房贤而有德列女传维徳之行 脩德之苦 德参姜妊
  汉书德牟二南魏书以色亲以德固 美于色厚于德 婉瘱有节操前汉书曰安定公太后为人婉瘱有节操自刘氏废常称疾不朝㑹莽敬惮伤哀补婉嫟慈孝 婉顺慈仁汉纪矢心柔顺 惠心渊塞晋中兴书清净专一 端一诚庄列女传曰太任者文王之母摰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补训正后宫 嫔御有序并列女传内检左右外抑宗族续汉书曰孝和邓后性谦慎兄弟中外皆先帝所宠自摄政之后内检左右外抑宗族补性少好乐汉书而无俭诐 不忻小数 不好淫事 不喜游观东观汉记曰明德马皇后不喜入游观希常临御补不好戏弄魏志曰文昭甄皇后自少至长不好戏弄年八岁外有立骑戏马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诸姊问之答言岂女人之所观耶补内无忌刻之心不以旧恶介意续汉书云顺烈梁后立顺帝崩冲帝在襁褓太后摄政初章德窦后嫉害恭怀皇后独生圣嗣陷以非辜家属坐徙九真章德后之从父昆弟章女为贵人与太后并宠章致大位大鸿胪及上晏驾后登至尊章惶怖太后内无忌刻之心遂不以旧恶介意补但当谢过汉书克己求愆汉书属以妇德而不忘付之以正而不衰吕氏春秋辅佐君子 以匡主上 执策授亲汉书属以辅上汉书有妇人焉 佐定天下汉书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
  母仪七
  有母仪之德后汉郭皇后纪曰后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补思齐太妊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历汉四世为天下母前汉司徒掾班彪曰三代以来春秋所记王公国君与其失世稀不以女宠汉兴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几危国者数矣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馀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补太妊能为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列女传立而不跛坐而不差大戴礼诲以正道独明教训 教训以善 化导三子皆成贤德列女传曰太姜者太王之妃有台氏之女也化导三子皆成贤德太王有事必咨谋焉补诲启有力世纪教诸小王试其诵论列女传曰置织室蚕室濯龙中后亲往来占视于内以为娯乐教诸小王试其诵论衎衎和乐日夕论道以终厥身补
  孝悌八
  婉顺慈孝体性慈汉纪亲奉供养汉书躬执馈馔汉纪奉事长乐宫下至侍御皆得欢心脩序妇道晋中兴书定省无懈色养不违 亲侍医药垂涕昼夜并汉书朝望幄座悲喜感动魏书曰大军还邺文昭甄皇后朝宣武皇后望幄座悲喜感动左右武宣皇后见后如此亦泣且谓之曰新妇谓吾前病如昔时困耶吾时小小耳十馀日即差不当视我颜色乎嗟叹曰此真孝妇也补供养长乐宫前汉孝宣霍皇后初许后起㣲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补亲奉定省不避寒暑汉纪大化妇道晋中兴书不亲医泣流离汉纪不得定省昼夜泣涕魏书曰太祖初征闗中武宣皇后从留孟津帝居守邺时武宣皇后体小不安后不得定省忧怖昼夜泣涕左右骤以差问告后犹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毎动辄历时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心耳忧愈甚补哭声不绝饮不入口 疏食骨立 失亲数十年言及未尝不流涕白首未尝不怆然泣涕汉记后承兄姊恩情契敬甚笃 十四丧兄悲哀过制魏略曰文昭甄皇后年十四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补
  慈仁九
  简狄敦仁励翼列女传曰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𤣥邱之水有𤣥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颂曰契母简狄敦仁励翼吞卵产子遂自修饬教以事理推恩有德契为帝辅盖母有力补太后慈仁子孙赖福力汉纪狱讼相引承间为言列女传明德马皇后时有楚狱因证相引系者甚多后恐有单辞妄相覆冒承间为上言之恻然感动补
  率礼十
  由礼 动与礼合汉纪仁和有礼晋中兴书尊敬师傅诗小序曰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孔颖达疏曰尊敬师傅卒章上二句言告师氏是也传曰言我也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补












  北堂书钞巻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五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后妃部
  早慧十一     诫节十二
  明贤十三     谦让十四
  节俭十五     勤劳十六
  早慧十一
  十歳干理后汉马皇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补九岁喜书魏志六岁能书后汉窦皇后年六岁能书亲家皆奇之补九岁诵论语后汉梁皇后年九岁能诵论语治韩诗大义略举补剃髪额伤虽痛不言东观以谷赈给广为恩惠魏志文昭甄皇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补
  诫节十二
  周宣尝宴起姜后待罪列女传曰宣王尝早卧宴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夫茍乐色必好奢穷欲乱之所兴也原乱之兴从婢子起敢请婢子之罪王曰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补汉明幸离宫马后陈戒列女传当熊而立前汉外戚传建昭中上幸虎圏斗兽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冯倢伃直前当熊而立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当之补投火而死列女传汉孝平王后自刘氏废常称疾不朝㑹及汉兵诛莽燔烧未央后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补祸至共死魏书与尔俱死汉书
  明贤十三
  并以贤明流芳世世魏书娥皇聪明 有㜪高明列女传汤妃有㜪统领九嫔后宫有序咸无妒𡝭逆理之人卒致王功君子谓妃明而有序补质行聪明列女传后性敏给 少而明达 聪睿天资周密畏慎 原事得情 不敢隠情 时有所问对无遗失有所不安明陈其故进心德适人事脩僃并东观怨不变容喜不失节魏志脱簪待罪 后庭辞辇前汉外戚传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班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迺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补蒙被而谢汉书离宫观画曹植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前汉外戚传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伃挟左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考问班倢伃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脩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怜悯之赐黄金百斤补
  谦让十四
  谦让恭俭列传谦让日崇东观谦退让位委去至尊恭谨接物先人后己汉书恭让著于幽㣲至行显于不言魏志心毎自退列传弥自挹损魏志以尊事卑终能劳苦列传先人后已发于至诚列女传明德马皇后接待同列如承至尊先人后已发于至诚补苦心曲体劳谦至甚汉书自省不任粢盛之事魏书文昭甄皇后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敢守㣲志补内有进贤之志而无嫉妒之心 不妒忌思贤才下逮众妾 荐达左右后汉明德马皇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则百斯男 子孙众多
  节俭十五
  躬俭节用 雅性俭节 吾万乘主欲身率众东观吾行俭日久不能为奢魏书后起㣲贱车服节俭前汉霍皇后传初许后起㣲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补后性约俭不尚华丽魏书武宣卞皇后性约俭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太祖尝得名珰数具命后自选一具后取其中者太祖问其故对曰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补不好玩弄汉书不好音乐王沈魏书曰文德郭皇后性俭约不好音乐常慕明德马皇后之为人补眉不施黛装不求饰东观衣不择采 袍极麄疏汉书厨无异膳 常衣大练后汉明德马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麄疏反以为绮縠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补身衣大帛汉书食不求饱 膳不求珍东观左右菜食金银器珠之物悉禁断汉书主衣细缟谪不得赐
  勤劳十六
  旦夕勤劳列女传曰太姒旦夕勤劳以进妇道补夙夜战兢后汉和熹邓皇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补至于忧勤诗小序曰后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补采采卷耳不盈倾筐



  北堂书钞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六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后妃部
  诚慎十七     刚正十八
  游幸十九     艺学二十
  恩惠二十一    容仪二十二
  恩宠二十三    嬖㜸二十四
  凶逆二十五    废黜二十六
  诚慎十七
  太后慎谨 皇后素谨朴 未曾私语东观夙夜矜矜汉书无令干乱吏治汉记惧有见私之讥魏书曰文帝欲遣任氏甄后流涕固请曰妾受敬遇之恩众人所知必谓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惧有见私之讥下受专宠之罪愿重留意补
  刚正十八
  为人刚义汉书辟除嫉妒 冒絮提文帝史记㦸士收尚书东观不可以我故坏国法 每见外亲不假颜色魏书外戚战栗百寮肃然汉书
  游幸十九
  巡狩四郊见孤寡前汉元后纪曰王莽知太后妇人厌居深宫中莽欲虞乐以市其权迺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寡贞妇春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遵霸水而祓除夏游篽宿鄠杜之间秋历东馆望昆明集黄山宫冬飨饮飞羽校猎上兰补祓于霸上 遵霸祓除师古注曰遵縁也谓縁水边补校猎上兰师古注曰上兰观名也在上林中补蚕于濯龙后汉明德马皇后置织室蚕于濯龙中数往观视以为娱乐补春幸茧馆汉宫阁疏云上林苑有茧观盖蚕茧之所也补夏游篽宿师古注曰篽宿苑在长安城南今之御宿州是也补秋望昆明冬饮飞羽师古注曰飞羽殿在未央宫中羽字或作雨补
  艺学二十
  诵易经习诗论续汉书明德马皇后诵易经习诗论春秋略记大义补诵孝经治韩诗 好黄帝老子之言并汉书解黄帝素女之书汉元事听言视论摘发其要汉记诸兄读书难问其意博览五经传记 号诸生后汉邓皇后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女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𫆀后重违母言昼脩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补博览前世成败女博士魏志文昭甄皇后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
  学当作女博士耶后答言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补聪慧才能汉书聪明才巧 善史书前汉孝成许皇后聪慧善史书补甲夜占书丁夜尽毕汉书治淮南音春秋善歌造曲汉书妙丽善舞前汉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实妙丽善舞补
  恩惠二十一
  施恩惠汉书赐钱帛汉书以金帛赐长公王史记赐以赤绶汉书赐青盖华汉记云
  容仪二十二
  容仪照曜绝异汉记圭璋特异令仪淑美晋中兴书姿色殊绝汉武令色卓绝汉记姿色甚伟列传颜色非凡魏略姿容有异汉书惠而有色世说李夫人妙丽善舞 窦皇后有容貌才能
  恩宠二十三
  宠之专房 贵倾后宫前汉外戚传曰成帝常㣲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倢伃贵倾后宫补遂见宠异汉书姬妾莫比汉书同舆晋阳秋共博魏志金屋汉武玉阶汉书舎为椒风以配椒房前汉哀帝宠爱董贤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舎为椒风以配椒房云补上怜闵焉图画其形前汉外戚传孝武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补进思令美乃作赋颂汉书
  嬖㜸二十四
  擅宠骄贵汉书有宠骄妒 用心邪辟 佞谄邪媢厥貌惟妖厥行惟轨所与贵之所憎诛之美好辞辨兴于奸轨 娇媚不顺嫉妒后宫王与同乘 帝方节饮 醉饱沈湎列女传曰更始既惰于政事而韩夫人嗜酒淫色日与更始醉饱沈湎补啼泣不食佩剑带冠末喜嗜酒淫游并列女传末喜好闻缯声 褒姒
  举烽火 桀既无道又重其荒列女传末喜颂曰妺喜配桀维乱骄扬桀既无道又重其荒奸轨是用不恤法常夏后之国遂反为商补纣既无道又重相谬列女传妲己颂曰妲己配纣惑乱是修纣既无道又重相谬指笑炮炙諌士刳囚遂败牧野反商为周补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是丧王国璅语
  凶逆二十五
  巫蛊祝诅 倾乱 左道汉记绝太后膳赐太子酒晋阳秋㦸掷孕妇汉书宗室所怨海内之雠汉书堕炭乃笑列女传曰纣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补溺死乃笑列女传曰桀为酒池可以运舟一鼔而牛饮者三千人䩭其头而饮之于酒池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以为乐补
  废黜二十六
  数怀怨怼不可承宗庙 怀挟左道不可母天下 遂下暴室后汉伏皇后纪曰曹操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披髪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寜有是耶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补废为庶人晋阳秋居长门宫司马长卿长门赋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幸补处昭台宫前汉外戚传曰霍后立五年废处昭台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补退就桂宫前汉外戚传曰哀帝崩王莽令孝哀皇后退就桂宫补迁于桐宫 徙云林馆注见前徙居云台后汉窦皇后时太后父大将军武谋诛宦官而中常侍曹节等矫诏杀武迁太后于南宫云台补赐死金墉城晋阳秋葬于皋门亭后汉宋皇后收葬宋氏旧茔皋门亭 注云王之郭门曰皋门汉官仪曰十二门皆有亭补
  北堂书钞巻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七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政术部
  论政一
  政必本天 惟辟奉天 取诸两仪抱朴子以天为本潜夫论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 国有二柄韩子治有四术尸子治有二机说苑必脩诸已以光四海抱朴子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 民从上所行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春秋达民之情然后从命家语民之从上如玺印涂下之从上犹金在镕董子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
  旧不遗则民不偷 政者君之所藏 术者主之所执势者君之舆威者君之策国者君之舆势者君之马
  并韩子夫政犹张琴瑟新序治国无若五音史记琴瑟不调必解而更张为政 行变而更化董子道有升降政由俗革政有细目法有大纲 振裘持领举纲收网应璩引其
  纪万目起引其纲万目张春秋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听故听莫聪焉韩子为政在人 为政以德政有三品说苑政道有三魏书尧舜不易民而治治桀纣不易民而治乱荀子善治者使盗跖可信不善治者使伯夷可疑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春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并孝经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政莫如猛望而畏之并春秋政如冰霜奸轨消亡舜云治国若烹小鲜老子治民如御奔马说苑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 裁国无利器犹以铅刀阮子治国若耨去其害苗者而已淮南子治乱民犹治乱绳汉书治烦事如治乱髪 礼乐治之粉泽 赏罚国之粉黛韩子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子末产不禁则民无耻管子齐其政不易其宜脩其教不易其俗 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并孝经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务其德而安民春秋官爵以利民韩子官职相序君臣相正 辨上下定民志 守我理因自然韩子亲仁善邻春秋悦近来逺家语因能受禄莫敢索官韩子利君之禄焉得不报韩子与其食浮于人寜使人浮于食为国富民 帝王富其民并管子弗富不足无人不兴无以合亲六韬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王者藏于天下诸侯藏于百姓韩诗野与市争民家与府争货管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择可劳而劳之 因民利而利之利以得民韩子利以平民 利以安之春秋利而勿害
  四达不悖则王道僃 四民用足则国家安乐黄石公治国之难在知贤列子民非贤则不治俗非智则不振杜预案名察实选才举能 因任而授官脩名而责实周书因事施公仍便效才刘子官人以序 综核人才官方任能 任贤使能周书俊士登进无能降退 明时无废人 水深则鱼鳖归之主贤则豪杰赴之春秋若饥鱼之归饵渴马之赴泉管子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理治家语物有其官官脩其方春秋各勤其官以久其任 官少则精精则职理并桓温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世不吹毛而求疵不洗垢而索瘢并韩子治化贵简易法令不欲多应璩无反无侧 不僭不滥 不贵异物民乃足不宝逺物则逺人格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货使民不盗老子罢无益之巧弃难得之货潘尼不履其事则乱也 漫于政者害于国管子政不正则君位危 危以动则民不与政寛则奸易禁政急则奸难绝物理论法出而奸生董子
  刑肃而俗弊 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缓法重刑非治平之理 民怨者伤国 民劳者伤国刘子知之者昌不知者亡 吏不徇功民不私力 四疑不破损身失国韩子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北堂书钞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巻二十八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政术部
  立政二
  明王立政 安民立政 璇玑七政 洪范八政 乃施典于邦国 乃施则于都鄙 以六典治邦国周礼注云一治典二教典三礼典四政典五刑典六事典补以八法治官府注云一官属二官职三官联四官常五官成六官法七官刑八官计补以八则治都鄙注云一祭祀二法则三废置四禄位五赋贡六礼俗七刑赏八田役以八柄驭群臣注云一曰爵二曰禄三曰予四曰置五曰生六曰夺七曰废八曰诛补以八统驭万民注云一亲亲二敬故三进贤四使能五保庸六尊贵七达吏八礼宾补以九职任万民注云一三农二园圃三虞衡四薮牧五百工六商贾七嫔妇八臣妾九闲民补以九式均节财用注云一祭祀二宾客三丧荒四羞服五工事六币帛七刍秣八匪颁九好用补以九两系民注云一牧二长三师四儒五宗六主七吏八友九薮补以六叙正群吏注云一正其位二进其治三作其事四制其食五受其㑹六听其情补以六聮合邦治注云一祭祀二宾客三丧荒四军旅五田役六敛弛补以八成经邦治注云一政役二师田三闾里四称责五禄位六取予七卖买八出入补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注云一散利二薄征三缓刑四弛力五舎禁六去几七𤯝礼八杀哀九蕃乐十多昏十一索鬼神十二除盗贼补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注云一稼穑二树艺三作材四阜蕃五饬材六通材七化材八敛材九生材十学艺十一世事十二服事补以乡三物教万民注云一曰六德二曰六行三曰六艺补以嘉石平罢民注云嘉石文石也树之外朝门左平成也成之使善补以肺石达穷民注云肺石赤石也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补小国事大国大国庇小国 罪疑从轻功疑从重 齐八政以防淫 一道德以同俗 有勲不废有绩而载 都鄙有章上下有服春秋以阜人民以蕃鸟兽周礼司徒职立之以长幼齐之以君臣杜预七规云行之以礼守之以信 使之以和临之以敬并左氏厉之以义敦之以仁杜预七规云刑仁讲让礼运通其财利周礼合方氏殖有礼覆昏暴 行其政教 考政法觇治乱家语除怨恶同好善周礼合方氏取诚言去诈伪周礼角斗甬正权概 同律礼乐制度量入以为出制国用必于岁之杪 市㕓不税闗讥不征 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用地大小视年丰耗 申画郊圻 表厥宅里 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 制送死之节家语为封邱之度 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囏厄门闗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周礼遗人以稍聚待宾客以甸聚待羇旅周礼释曰委人掌敛野赋故以三百稍地之聚二百里甸之聚以待羇旅过客之等补春入贡秋献功 稽其功绪纠其德行已上并周礼月省时考歳终报功淮南子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明庶以功车服以庸





  北堂书钞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卷二十九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政术部
  君道三      臣术四
  君道三
  君天也左氏君地也韩子君舟也孙卿子君以出令左氏群下归心白虎通众才所归曹植赋序万物之机 利害之毂韩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左氏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邓祈书尊天事地新序敬小慎㣲春秋繁露以民为体 乐从规谏抱朴子俨然𤣥黙淮南子居高视尊尸子君犹仪也仪正则形正 君犹盂也民犹水也盂圆则水圆 神之主 亶聪明 民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 一人被之而不褒万人䝉之而不褊淮南子注曰褒大也蒙冒褊小也补有德之君以乐乐民无德之君以乐乐身后汉臧宫传诏报宫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逺事边外乎补能为上者若縁木家语善用才者如济海管子礼让为国仁义为宅扬雄传牢笼天地弹压山川淮南子仰顺天道俯协地理家语七恕以进善九思以防恶桓范新书一言倚而天下靡车子五谷俱伤君无德也京氏易五星占
  臣术四
  间气为臣和气为人春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行六正则荣 犯六邪则辱 预禁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此圣臣也功成事立归善于君此良臣也夙兴夜寐进贤不解此忠臣也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救之此知臣也守公奉法不受赂遗此正臣也身死国安不悔所行此直臣也 安官贪禄与世沉浮此具臣也 偷合茍容与世为乐不顾其后害此䛕臣也 所欲进则明美隐恶所欲退则眀过匿美此奸臣也 内离骨肉之亲外则妒乱朝廷此谗臣也擅矫主命以自贵显此贼臣也 谗言以邪坠主不义此亡国之臣也以上并说苑上臣事君以人中臣事君以身下臣事君以货董子有弗二心之臣 忧国奉公之臣东观梁栋大臣桓子社稷之臣春秋辅弼之臣汉书鄂鄂之臣汉书智嚢之臣 杀身益君 贤臣新序能臣左氏乱臣 谋臣魏志以道事君 有谏无讪 奉上韦昭归美报上 北面委质无有二心韩子履冰执热不得辞焉抱朴子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韩子有难不死出亡不送晏子不择事而安之庄子怠则张而相之 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魏文帝诗






  北堂书钞巻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北堂书钞巻三十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陈禹谟 补注
  政术部
  锡命五      劝赏六
  戒慎七      弊政八
  佞邪九      贪暴十
  锡命五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敬敷王命以绥四国左传策功以命 且有后命春秋诸侯有德天子锡之韩诗诸侯献功于是锡之 锡𫓧钺然后杀锡圭瓒然后为鬯 命为二伯 迺加九锡 奄受百国 抚征东夏春秋命以天子礼乐 得赐天子旌旗 分之采物左传锡之山川 致于渠门国语分鲁公以大路封于少皡之虚左传蔡卫争长子鱼曰昔先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皡之虚补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鼔阙巩之甲左传子鱼曰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鼔阙巩姑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补𫓧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文选潘元茂册魏公九锡文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云云补锡彤弓彤矢 赐卢矢左传釐尔圭瓒 赉尔秬鬯 何以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𤣥衮及黼 赐冕旒东观经纬礼律为民轨仪是用锡君大辂汉献帝加魏公九锡纪纲礼度万国是式是以锡公大辂戎辂晋恭帝加宋武九锡纲纪江外民以安业是用锡君大辂戎辂魏文帝经用道德穆序人伦是用锡君大辂戎辂袁宏撰桓温九锡文劝分务本粟帛滞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汉献帝务力劝农仓庾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魏文帝纎毫之恶靡不抑退是用锡君虎贲之士汉献帝显直厝枉群善必举是用锡君虎贲之士孙权传诚勇并著清除万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魏文帝式遏寇雠清除苛慝是用锡公虎贲之士晋恭帝谦爱为基仁爱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桓温文和于内武信于外是用锡君彤弓卢弓魏文帝化民以德教民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魏文帝俾民兴行少长有礼是用锡君轩县之乐汉献帝敦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孙权传以虚受人内外协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桓温研其明哲官才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汉献帝任其才能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魏文帝官方任能网罗幽滞是用锡公纳陛以登晋恭帝翼宣风化逺人回面是用锡君朱戸以居汉献帝按回面魏志作革面此从文选补宣美王化逺人胥萃是用锡公朱户以居晋恭帝德音逺流怀义慕化是用锡公朱户以居桓温旁眺八维折冲四海是用锡君彤弓卢弓汉献帝括囊四海折冲无外是用锡公彤弓卢弓晋恭帝禽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锡君彤弓卢弓孙权传纠䖍天刑章厥有罪是用锡君𫓧钺各一汉献帝枭灭凶丑罪人斯得是用锡君𫓧钺各一晋惠帝明罚恤刑庶狱详允是用锡公𫓧钺各一晋恭帝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汉献帝诚肃为基恪勤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桓温温恭孝思致𧆛禋祀是用锡公秬鬯一卣晋恭帝
  劝赏六
  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左传蔡声子庆赏赐予民之所好诛罚杀戮民之所恶韩非子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补为国者赏不僭刑不滥左氏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恶左氏先赏后罚赏于国 赏者贵信韩子云公孙治秦赏必加功 有功必赏新语至赏不费管子赏一人而千万人喜太公金匮赏一人而天下人劝傅子赏重则民移吕氏春秋无赏士不往三略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又曰赏者士之所死补死于厚赏 赏延于世 赏不逾时傅咸陈事报功 崇德 大赉四海 不吝千金魏书进贤受上赏鹖冠子辅义为上赏 教我以善为次赏 数举吾过为末赏并吕览晋侯行赏狐偃为首史记晋世家曰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补襄子赏功高赫为首韩子赐汶阳田左氏赐云梦田宋玉集小言赋赐舟人田尸子赐魏绛歌钟左氏给周瑜鼔吹江表传记赐之千金管子赐衣冠见淮南子赐独坐顾启期赐高孟车 赐齐軿车吴志赐车盖以劝有德汉书循吏传赐床帐以显节义襄阳记云
  戒慎七
  敬慎不败 不自满假 恪谨天命 玩人丧德 克自抑畏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𪫟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惟予小子不聪敬止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莫见乎隠莫显乎㣲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爱其死以有待养其身以有为 夫有尤物则必移人茍非德义则有祸 春秋之法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师旷闻子晋之言束躅其足 狐有牙而不敢以噬貔有爪而不敢以橛 鉴戒善败护守勿失 戒守以信 武王图商至于鲜原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失在自克过在自惩 攻其所不能补其所不备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脩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 尔有力于王室敬之哉无隳乃力 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见怀思威民之中也晋语姜氏谓公子昔管敬仲云云补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 赵文子冠见张老而语之曰善哉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国语注滋益也补择福莫如重择祸莫如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范文子言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而后救之是不相入国语单穆公云 注曰二者先后各有宜不相入不相为用也补范武子谓文子干人怒必获毒焉 问谤誉于路辨灾祥于谣有邪而正之尽诫之术 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范献子聘鲁问具敖二山鲁人以乡对曰先君献武之讳晋语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补子入太庙每事问盖眘之至也
  弊政八
  弗若于政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不躬不亲庶人不信 诬上行私不可止也 不胜其弊未能寡怨于人礼记曰夏虞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弊补无𢡚怛之爱无忠利之教 政散人亡 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 矫诬犯禁 众谁适从左传杜注云听彘子赵同赵括则为军无上令众不知所从补晋政多门 赏罚无章何以沮劝怠于其位 吾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也 政
  不率法而制于心 弊邑失政天降之灾 善人未劝淫人不惧 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伍员云注曰肄犹劳也补厌政甚矣春秋夏五月公四不视朔穀梁传曰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公四不视朔公不臣也以公为厌政以甚矣补上有困令 听谗自乱听䛕自欺多易自怠恨多无亲怨多不克 繁政害力繁赋害财 淫政破国动不时民乃不保淫好破义言不协民乃不和淫采破服服不度民乃不顺淫文破典典不式教民乃不类汲冡周书补上不知无以利事下不力无以承顺佐不利无以集众卿不仁无以让贤伯不勤无以行令 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类之民则则非仁也方之时动则非顺也咨之前训则非正也上下仪之无所比度周语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云云补变前之大章以沗天下 以智治国国之贼也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补水背源而流竭木无根而不长
  佞邪九
  无妄之灾天命不祐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 比之匪人 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无以利口乱厥官 盗言孔甘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无易由言 耳属于垣 言之丑也 言之辱也 君子不以口誉人情疏貌亲 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 口费而烦易出而悔易以溺人小人行险以侥幸 慢易以犯节沈湎以忘本 华
  而不实怨之所聚 目动而言肆左传㬰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补视流行逺不安其位 愚弄其人 其言僭嫚 无信多私 奸以事君吾所能御左传叔向云注御止也补齐人执郑詹书其佞也 自齐逃归曰佞人来矣淮南子曰郑詹入鲁春秋曰佞人来佞人来补极言无度 其言曲媚 曲躬要利并得厥求面相诬蒙及尔颠覆 说者流于辨得者乱于辞 安知是𬣡𬣡者乎越语范蠡谓王孙子曰吾滨于东海之陂鼋鼍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余虽䩄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𬣡𬣡者乎补展而不给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哀周而不淑大臣享其禄弗谏而阿之亦必及焉 优施谓里克之妻曰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乃歌之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已独集于枯晋语骊姬与优施谋杀太子骊姬使优施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云云注曰大夫之妻补主从夫称也孟里克妻字兹此里克也吾吾不敢自亲之貎言里克欲为闲乐事君之道反不敢自亲吾吾然其智曾不如鸟乌苑茂木貌已里克也喻人皆与奚齐已独与申生也补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晋语里克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云云补挠志以从君废人以自利 佞心剪剪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恣纵不羁无稽之言 各兴心而嫉妒骚经云众皆竞进而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
  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云兴生也害贤为嫉害色为妒言在位之臣心皆贪婪内以其志恕度他人谓与已不同则各生嫉妒之心推弃清洁使不得用也补荃蕙化而为茅楚辞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王逸注曰荃蕙皆美香草也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复香荃蕙化而为菅茅失其本性也以言君子更为小人忠信更为佞伪也补雷开阿顺而赐封之金楚辞天问曰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金 王逸注曰雷开佞臣也阿顺于纣乃赐之金玉而封之也补明白不进荆棘成林 巧佞在人贤人灭息 连蕙𮎼以为佩 遇鲍肆而失香浮云蔽悔奸臣浮说 世雷同而炫耀何毁誉之昧昧视忠正之何若改前贤之法度 喜嗫如之妄诈
  贪暴十
  弗迪率典 沈湎冒色敢行暴虐 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叨踬日钦劓割夏邑 倚势作威倚法以削 非人其吉惟货其吉 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正月大夫刺幽王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也 终风乃刺虐也 硕鼠刺重敛蚕食于人贪而畏人若大鼠 哀刑政之苛敛怨以为德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其王公侵刻下
  人不得其所 率人以暴而人从之 唯戮是闻 弃命专杀不能致顺至于用钺 肆于人上以纵其淫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左传赵文子曰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 林注曰子木称兵是有祸人之心赵武欲弭兵是有爱人之心此楚所以得志陵驾于晋补肆其罔极 视人如草莽艾杀其人 暴骨如莽 反易天常斩艾百姓 叫天之无辜 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侵欲崇侈不可盈厌 侵欲不忌左传郤至曰世之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林注云好财曰贪尽利曰冒侵夺嗜欲无所顾忌 杜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补政以贿成 干国之纪贪货弃命 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左传曰范宣子
  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壊云云补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贪以败官 以玉贾罪 强夺商人无所还忌 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左传晏子谓景公曰内宠云云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补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人共也而虞之非也左传成公十八年春秋书筑鹿囿穀梁传曰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补天子受献无徴求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春秋桓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穀梁传曰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徴求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补君人者必时视人之所动人之所动勤于力则功筑罕勤于财则贡赋少勤于食则百事废 用人之力为已悉矣 财尽则怨力尽则怼 骄顽之虎见利无亲 贿无成事 专利作威 今尔执政小人惟以贪䛕 爵以贿成 饮食以亲货贿以处接利以合 厚颜忍耻遂非不悛享一利亦得一恶晋语曰栾武子中行献子围公于匠丽氏乃召韩献子献子辞曰杀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威行为不仁事废为不智享一利亦得一恶非所务也补黄口贪食而易得大雀善惊难得也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曰善惊以逺害利食以忘患君子慎所从也家语曰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问之曰大雀独不可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逺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之戅则有危亡之败也补













  北堂书钞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