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发挥

  经名:周易参同契发挥。原题全阳子俞琰述。九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道家类(简称四库本)。

  目录

  序

  卷一  上篇第一

  卷二  上篇第二

  卷三  上篇第三

  卷四  上篇第四

  卷五  中篇第一

  卷六  中篇第二

  卷七  中篇第三

  卷八  下篇第一

  卷九  下篇第二

  鼎器歌

  序

  赞序

  周易参同契发挥序#1

  《参同契》乃万古丹经之祖,其辞古奥密微,莫可测议。然亦未有真知实践,得其正传,而不能通此者也。若其论议与之相戾,而曰我自有秘授,焉用此为,则亦妄人而已。昔者紫阳朱夫子,呜道于淳熙庆元问,旁通百氏,有异乎吾之说者,未尝随声附和而苟同也。乃独爱伯阳之书,为之精研熟究,而不自以为癖。有注释,有考异,且尝日:邵子得于希夷,希夷源流自《参同契》。又日:眼中见得了了如此,但无下手处。又曰:今始得头绪,未得其作料孔穴。及西山蔡先生编置道州,夫子送之,留寒泉精舍,相与订正是书,而竟夕不寐。至西山卒,又得所谓策数之说,恨不得与西山讲之,居无何而夫子卒矣。是书之注,盖行于西山既没之后,而一时门人亦未有及此者,故不复有所询访。其问所未满意者,正不无也。石涧俞君玉吾所著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一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上篇第一

  干、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此干、坤所以为《易》之门户也。干生三男,坤生三女,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干、坤所以为众卦之父母也。夫人之一身,法天象地,与天地同一阴阳也。人知此身与天地同一阴阳,则可与论还丹之道矣。

  坎离匡郭,运毂正轴。

  坎,月也。离,日也。日月行于黄道,昼夜往来,循环无穷,如匡郭之周遭也。毂犹身也,轴犹心也。欲毂之运,铃正其轴。修还丹者,运吾身中之日月,以与天地造化同途,不正其心可乎?

  牝牡四卦,以为崇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御者之执衔辔,有准绳,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裹。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昧爽,终则复更始。

  干,纯阳牡卦也。坤,纯阴牝卦也。坎,阴中有阳。离,阳中有阴。牝牡,相交之卦也。丹法位干、坤于上下,列坎、离于束西。而乾坤之阖辟,坎离之往来,俨如崇龠之状,故日:牝牡四卦,以为崇龠。崇龠者,虚器也。崇即鞯囊,龠其管也。老子《道德经》云:天地之问,其犹崇龠乎?虚而不讪,动而愈出。盖太虚寥廓,犹崇龠之体。气之阖辟往来,犹崇龠之用。知此则还丹之道思过半矣。然是道也,操则存,舍则亡,故铃慎汝内,闲汝外,有如列子《冲虚至德真经》所谓泰豆氏之御,然后可以从事于此。盖泰豆氏之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墨。而旋曲中规矩。链丹之法,亦犹是也。数在律历纪者,巡行十二位,应律之十二声、历之十二月、纪之十二年也。月节有五六者,以一月三十日分为六节也。经干、坤,南北之定位也。纬坎、离,束西之妙用也。奉日使者,奉日之所使也。其候与天同运,随日升沉,无少异也。兼并为六十者,《易》有六十四卦,除《干》、《坤》、《坎》、《离》四卦之外,恰有六十卦。一日十二时用两卦直事。每一爻当一时,两卦计十二爻,应律历纪之数。以一月三十日并之,共得六十卦也。以六十卦布于一月三十日内,则朔日朝为《屯》,暮为《蒙》。昼夜十二时,恰应两卦十二爻之数。自此朝《需》暮《讼》,朝《师》暮《比》,依次而用,以至晦日用《既济》、《未济》,晦朔循环,周而复始。其间卦象内外刚柔之体,或反或对,皆不铃执泥也。张紫阳《悟真篇》云: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馒役情。盖非真以六十卦布于一月三十日之内也。或者不悟此理,惟执泥卦象之说,乃谓日用两时为火候,从而准则铢爻,推测气候,汲汲焉日视土圭,夜瞻刻漏,岂不大谬哉?

  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陈泥九#2《翠虚篇》云:天上分明十二形,人皆分作链丹程。即日长为期度之谓也。日即火也,辰即候也。人能以天上之日辰反而求之吾身,则日临之位即时辰也。《悟真篇》云:链药须知昏晓。即动静有早晚之谓也。动者,日出而作也。静者,日入而息也。盖吾一身之中,自有日出日入之早晚,其火候动静,一一暗合天度,即非#3用天枢潮候而为下功之时也。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

  卦有六爻,下三爻为内,上三爻为外。试即《屯》、《蒙》二卦明之。朝用《屯》,阳火上升之候也。而《屯》之初九,正当身中之子,由内而外,故日: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暮用《蒙》,阴符下降之候也。而《蒙》之上九,正当身中之午,由外而内,故日: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然所谓春夏秋冬、子午巳亥,与夫内体外用之说,皆譬喻也。乃若泥象执文而行卦气,则徒自劳苦#4,何益哉?

  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序。

  阳气当春而发生,阴气当秋而肃杀。丹法之赏罚,亦犹是也。永日自寅而束出,短日自申而西入。丹法之昏明,亦犹是也。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者,潜藏飞跃,进退加喊,各随其时也。薛紫贤《复命篇》云:火候抽添思绝尘,一爻才过一爻生。阴文阳武依加喊,一颗还丹火裹成。岂真有所谓卦爻哉?他如赏罚昏明,仁义喜怒,与夫四时五行之说,皆譬喻也。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一高一卑,天地之位也。一阴一阳,天地之《易》也。阳生于子,自子、丑、寅、卯而极于巳,积一百八十日而阴又生。阴生于午,自午、未、申、酉而极于亥,积一百八十日而阳又生。阴生阳,阳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阴。阴阳相生,循环无穷,是之谓《易》。是《易》也,天地有之,人身亦有之,岂不闻?《悟真篇》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此岂谓身外之干、坤,身外之乌兔哉?学者当求之于身中可也。今夫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二气则运行乎其中,一升一降,往来不穷,犹弃龠也。人受冲和之气,生于天地问,与天地初无二体。若能悟天地弃龠之妙,此心冲虚湛寂,自然一气周流于上下。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如天气之下降,自可与天地齐其长久。《子华子》云:古之知道者,筑垒以防邪,疏源以毓真,深居静处,不为物樱,动息出入,而与神气俱。魂魄守戒,谨窒其兑。专一不分,真气乃存。上下灌注,气乃流通,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而不休。阴营其藏,阳固其府。源流汕汕,满而不溢,冲而不盈。夫是谓之久生。拾此而日我自有登云捷法,则是旁蹊曲学,非吾大丹之道也。

  天地者,干、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

  乾为天,坤为地,吾身之鼎器也。离为日,坎为月,吾身之药物也。先天八卦,干南坤北,离束坎西。南北列天地配合之位,束西分日月出入之门。反而求之吾身,其致一也。干、坤其体也,坎、离其用也。坎、离二者,周流升降于六虚,往来上下,盖无爻位。吾身之坎、离,运行乎鼎器之内,潜天而天,潜地而地,亦岂有爻位哉?

  幽潜沦匿,变化于中。

  幽潜沦匿者,神入气中,气入脐中,而沉归海底去也。变化于中者,时至气自化,静极机自发,而抱出日头来也。陈希夷《指玄篇》云:邈无踪迹归玄武,潜有机关结圣胎。此之谓也。

  包裹万物,为道纪纲。

  《悟真篇》云:道自虚元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5。盖金丹之母,不过先天一气而已b裂而为二,分而为三,散而为万,皆自此一气中来,故日:包裹万物,为道纪纲。

  以无制有,器用者空。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挺垣#6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林庸斋注云:毂,车之容轴者也。辐,轮之股也。毂惟虚中,故可以行车。涎值,陶者之器也,虚而圆,故可以成器。户牖,室中之通明处也。此三者皆是譬喻虚者之为用,故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皆实有之利也,而其所以为车为器为室,皆虚中之用。今魏公谓以无制有,器用者空,实用老子之说。盖丹法以太虚为鼎炉,而太虚之中自有天然妙用,奇哉奇哉。《关尹子》云:衣摇空得风,气嘘物得水。陈抱一注云:知摇空得风,则鼓吾弃龠,可以生气。知嘘物得水,则胎吾之气,可以化精。苟昧此而他求,所谓鼎器,则非虚无之道矣。

  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息者,进火之侯,坤三变而成干也。消者,退符之侯,干三变而成坤也。今自朔旦震卦用事之后,历兑至干。望罢巽卦用事之后,历艮至坤。其间不见坎离爻位,是谓坎离没亡欤。日:坎离非没亡也,行乎六虚之问,而往来不定尔。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7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征。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已之功。

  坎外阴而内阳,月之象也。离外阳而内阴,日之象也。坎纳戊;戊,阳土也。离纳己;已,阴土也。二土交合,则阴阳相济,刚柔相当,犹日月两字合之而辏成易字也。青、赤、白、黑,即木、火、金、水也。木、火、金、水,各居一方,惟土居中央,分旺辰、戌、丑、未,而罗络一岁之始终,是故木得之以旺,火得之以息,金得之.以生,水得之以止,四者皆禀其功也。然是土也,遍满乎宇内,本无定位焉。在坎则为戊土,在离则为己土,在中官则为戊己土,在四季则为辰、戌、丑、未土,均是物也。旨哉,《悟真篇》之诗有日;四象五行全藉土。又曰: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盖非真土调和,则阴阳否隔,刚柔离分,不能成丹也。呜呼,魏公作是书以发明斯道之秘,无非引验见效,亲到实诣之说,复恐其说未足以取信于后人,遂又校度日月之神明以为法,推原《易》卦之道理以为证,可谓深切而著明矣。又岂肯苟造无稽之言,虚生无益之论,以诳惑后之来者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易》者,象也,即上文所谓日月为易是也。夫魏公之为是说也,将以指陈身中之阴阳。而身中之阴阳,则无形可求,百姓日用而不知。苟非假象托物,将何以发明,而使人穷其神,知其化哉。于是仰观俯察乎天地之问,惟有日月之象显然著明,故以其显然著明者示人,使之洞见天地之阴阳,而默识乎神化之妙,则吾身之日用不知者,自可以不言而喻也。盖日月往来乎黄道之上,一出一入,迭为上下,互为卷舒,昼夜循环,犹如车轮之运转,无有穷已。人能反身而思之,触类而长之,则吾一身之中,自有日月,与天地亦无异矣。韩逍遥《内指通玄秘诀》云:法轮要转常须转,只在身中人不见。驾动之时似日轮,日轮向我身中转。又云:法轮转得莫停留,念念不离轮自转。何用外求哉?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

  一部全《易》计三百八十四爻,一斤大药计三百八十四铢,此丹道、《易》道之相通,而《参同契》所以作也。爻者,卦画也。符者,卦之合体也。《易》有六十四卦,丹法以干、坤为鼎器,以坎、离为药物,以其馀六十卦为火候。今以《干》、《坤》观之,始于《屯》、《蒙》,终于《既济》、《未挤》,其问反体、对体,无一不相合。于此,见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古仙据爻摘符,以比喻鼎器、药物、火候,可谓巧且备矣。

  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时,天地构其精,日月相掸持。

  晦至朔旦者,晦朔之问也。震来受符者,干交于坤而成震,身中之一阳生也。斯时神与气交,气与神合,有如天地之构精,日月之合璧,故日:当斯之时,天地构其精,日月相掸持。天地即吾身之乾坤也,日月即吾身之坎离也。天地、日月以时而相交,故能陶万汇而成岁功。乾坤、坎离以时而相交,故能夺造化而成圣胎。魏公恐学者不明身中之阴阳造化,遂借日月相交之时为喻,非曰一月止有晦朔之间可以用功也。《悟真篇》云: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学者能知以时易日之妙,则能窃天地之机,而成大丹矣。

  雄阳播玄施,雌阴统黄化。

  雄阳播玄施者,天气降而至于地也。雌阴统黄化者,地承天气而生物也。《悟真篇》云:甘露降须天地合,黄芽生要坎离交。盖丹法之生药与天地之生物相似,皆不过阴阳二气,一施一化,而玄黄相交尔。

  浑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

  阴阳二气上下交接,混而为一,故谓之浑沌。浑沌乃天地之邪郭,万物之胞胎也。丹法以之为权舆而树立根基,则天地万物皆在吾身,而不用求之外矣。

  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

  鄞鄂,即根蒂也。丹法经营于此而回光内照,则神恋气而凝,气恋神而住,自然交结成胎。如其神光内泄,气马外驰,则日月失道,金汞异炉,欲望成丹,不亦远乎。白紫清《珠玉集·丹髓歌》日: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此所以称之为神丹,而号之日神仙也。

  众夫蹈以出,蚊动莫不由。

  阴阳交接之道,乃生生化化之源也,不特人举禽兽。由此而出,虽蜈飞蠕动,跋行喙息,至微之类,莫不皆然,故日: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是道也,施之于人则生人,存之于己则生药,但有圣几逆顺之分尔。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一竟

  #1‘绳墨’,四库本缺‘墨’字。

  #2‘泥丸’,四库本误作‘泥九’。

  #3‘即非’,四库本作‘莫非’。

  #4自‘劳苦’至‘《悟真篇》云先’一段文字,四库本缺略,并误把‘云先’之后文直接置于‘劳苦’该段落之后。

  #5‘昌’,四库本作‘张’。

  #6‘涎垣’,四库本作‘涎坛’。

  #7‘校度’,四库本作‘校度’。下文同。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二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瑛述

  上篇第二

  于是仲尼赞鸿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睢》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尝观《易》首干、坤,《书》称稽古,《诗》以《关维》为先,《礼》以冠婚为重,《春秋》以元年为第一义,是知圣人之作经,皆有所托始也。链丹而不究其始,又安能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哉?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讪信以应时。

  符者,合也。月行于天,一月一度,与日交合,故谓之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信以应时者,月自初一以后光渐进,魂长魄消,阳伸阴屈,象一日之子至巳。十六以后光渐退,魄长魂消,阴伸阳屈,象一日之午至亥也。古之至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遂借天符之进退、阴阳之屈伸,设为火侯法象以示人。盖天地俨如一鼎器,日月乃药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问,往来出没,即火侯也。人能即此反求诸身,自可默会火侯进退之妙矣。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初。

  《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天心,北方子之中也。《复》,十一月之卦也。《复》之为卦,正当北方子位之中,气应冬至,邵康节《击壤集·冬至吟》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是也朱晦庵#1以为康节此诗最好。盖立冬是十月初,小雪是十月中,大雪是十一月初,冬至是十一月中,小寒是十二月初,大寒是十二月中,冬至子之半即十一月之半也。人言夜半子时为冬至,盖夜半以前一半属子时,今推五行者多不知之。然数每从这处起,略不差移,此所以为天心。今魏公谓《易》统天心,《复》卦建始初者,阳气潜萌于孟冬纯阴之月,而始于《坤》卦之下,积成一昼之阳,然后变为《复》卦也。人固知十月为《坤》,至十一月则五阴之下变一阳画而为《复》,殊不知十一月冬至,无绿平白便生一画之阳,遽变为《复》。盖十月小雪,《坤》下爻已有阳生其中。但一日之内,一月之问,方长得三十分之一,爻积之一月,至十一月冬至,始满一画为《复》。然此亦譬喻也。年以冬至为《复》,月以朔旦为《复》,日以子时为《复》,无非借以发明身中造化,殆不铃泥于年、月、日、时也。《翠虚篇》云..一月三旬一日同,修丹法象夺天功。盖年与月同,月与日同,日与时同,于是蹙#2年成月,蹙月成日,蹙日成时,一时之中,自有一阳来复之机。是机也,不在冬至,不在朔旦,亦不在子时,非深达天地阴阳,莫知玄机,如是其秘也。

  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干父下交于坤母之初爻而成震,震为长男,故曰:长子继父体。震自坤体而生,犹婴兄生于母腹中,故曰:因母立兆基。《悟真篇》云:金公本是东家子,送与.西邻寄体。生。与此同旨。知此则知链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而不泥乎年、月、日、时之说矣。

  消息应锺律,升降据斗枢。

  自子至巳为息,自午至亥为消。消息应锺律者,锺律于一岁十二月之内,每月换一管,一岁换尽十二律。吾身火候之消息,亦犹是也。自下而上为升,自上而下为降。升降据斗枢者,斗枢于一日十二时之内,每时移一位,一日移遍十二辰。吾身火候之升降,亦犹是也。《指玄篇》云:寥寥九地移钟管,黯黯长天运斗魁。盖不过取象比喻而已,即非用律管之短长、天歪之所指而为期度也。

  三日出为爽, 震受庚西方。

  月三日哉生明,昏在西方庚位,其象如震,应震卦之纳庚。若以吾身之火侯言之,则所谓河车不敢暂留停之时是也。

  八日 兑受丁,上弦平如绳。

  月至八日为上弦,昏在南方丁位,其象如兑,应兑卦之纳丁,以喻五p身阳火上升之半也。

  十五 干体就,盛满甲东方。

  月至十五与日相望,昏在东方甲位,其象如干,应乾卦之纳甲,以喻吾身阳火盛满之候也。

  蟾蛉与兔魄,日月无双明。

  蟾蛛者,月之精。兔魄者,日之光。日月无双明者,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日出则月没,月出则日没。昼夜递照,而出入更巷舒也。人之呼吸,何异于是哉?岂不见《黄庭经》云:出日入月呼吸存。盖呼吸,即日月也。

  蟾蛛视卦节,兔者吐生光。

  丹法以上半月为阳,属震、兑、干;下半月为阴,属巽、艮、坤,故日:蟾蛛视卦节。月为太阴,日为太阳;阳主吐,阴、王纳;月本无光,受日之光而白,故日: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

  七、八即十五也。阳火自震而升,至于十五纯干,则已满上半月之侯,其势极矣,其道危矣。盖不容不屈曲折旋而低降也。陈朝元《玉芝书》云:九重城裹龙车发,十二楼前虎驾回。即此义也。

  十六转受统, 巽辛见平明。

  月至十六日既生魄,晨在西方辛位,明乍亏,其象如巽,应巽卦之纳辛。以吾身火侯言之,则阴受阳禅,峰回路转之时也。

  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

  月至二十三日为下弦,晨在南方丙位,明半亏,其象如艮,应艮卦之纳丙,以喻吾身阴符下降之半也。

  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明。

  月至三十日为晦,晨在东方乙位,明尽丧,其象如坤,应坤卦之纳乙,以喻吾身阴符穷尽之侯也。

  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魏公以一月三十日分为六节。自朔旦至五日为第一节,属震。六日至十日为第二节,属兑。十一日至十五日为第三节,属干。十六日至二十日为第四节,属巽。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为第五节,属艮。二十六日至三十日为第六节,属坤。六节既尽,则日月合朔之后,阳又受阴之禅,复变为震。震为龙,一阳动于二阴之下。震也,重渊之下有动物,岂非龙乎?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干纳甲、壬,坤纳乙、癸,故日;壬癸配甲乙。十干始于甲、乙,终于壬、癸,故日:乾坤括始终。盖纳甲者,火候之取象也。火侯之抽添与月之盈亏无异。今以六卦布于一月,则震象三日,月出于庚;兑象上弦,月见于丁;乾象望日,月满于甲:巽象十六日,月亏于辛;艮象下弦,月消于丙;坤象晦日,月没于乙。不过借此以论身中六卦火候之进退,非真以为一月三十日也。何以明之?盖参以历法,则昼夜有短长。若昼短日没于申,则月合于申,望于寅。昼长日没于戌,则月合于戌,望于辰。十二月问,三日之月未铃尽见庚,十五日之月未铃尽见甲。合朔有先后,则上下弦未铃尽在八日、二十三日,望晦未铃尽在十五日、三十日。今魏公谓:三白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盖指二、八月昼夜均平之时,姑以取象而已,非真以月出庚之时进火,月亏辛之时退符也。学者但观月体之盈亏,反而求之吾身,则身中一阳生,即三日月生之震象也。二阳长,即八日月弦之兑象也。三阳满,即十五日月圆之乾象也。一阴生,即十六日月亏之巽象也。二阴长,即二十三日月弦之艮象也。三阴足,即三十日月没之坤象也。岂可拘以月出没之方位,而律以卦体爻画之数,与夫历家盈/缩短长之法哉?

  纳甲图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十,《易》象索灭藏。

  七,火数也;八,木数也,合之得十五。九,金数也;六,水数也,合之亦得十五。四者合之,共得三十,应一月三十日之数。三十数终则日月合璧,《易》象索然而灭藏也。《复命篇》云:一月一还为一转,一年九转九还同。唯凭二卦推刑德,五六回归戊己中。五六即三十也。

  四象图

  象彼仲冬节,草木皆摧伤。佐阳诂商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

  丹法所谓冬至,所谓晦朔之间,皆比喻阴极阳生之时也。以一月言之,则如月晦之夜,月光索然而灭藏。以一年言之,则如仲冬之节,草木索然而摧尽。其义一也。《易》日: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盖安静以养其动,而仰顺乎天道也。然而天道甚浩广,真机在于顷刻之间。太玄无形容,妙处在于窈冥之内。故当日中冬至之时,父先闭塞其兑,澄心守默,使金汞同归于炉中,如日月合璧之时,隐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则神凝气聚,金液乃结。傥或忘其缄默,任重楼浩浩而出,则是自取其伤败也。

  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四象,即七、八、九、六也,即上文所谓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是也。以七、八、九、六合之,则为三十,应一月三十日之数,皆设象比喻也。魏公恐学者不得其说,以盲引盲,妄认三十日之盈虚消息为一月火侯,故又别序此七、八、九、六之四象,以晓其未晓者,庶有以显夫一月三十日之数皆譬喻,而非真以月之三日进火,月之十六日退符也。有如子午卯酉、子申寅戌、春夏秋冬、分至启闭、昼夜晨昏、还返归居,皆此义也。学者若知七、八、九、六即一月三十日之数,则其馀泛引曲喻,皆可默而识之矣。何铃执文泥象哉?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中者,黄道也。八方布以八卦,周回列以二十八宿,乃日月往来之行路也。《悟真篇》云: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灵丹不解生。作丹之时,但恐心猿奔逸于外尔。苟能收视返听,凝神片时,使二物归于黄道而不失其中,则氤氲交媾,结成一滴露珠,而飞落丹田中矣。

  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征。

  元精生于窈冥,眇不可睛。《道德经》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盖大丹之道,与造化相符。天信至,则琼钟一扣,玉洞双开,此其征也。古歌云:始青之下月与日,两畔同升合为一。非洞晓天地之阴阳,深达五p身之造化,岂可俄而度也?

  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

  作丹之时,当外立表漏以测天运之晷刻,内修真一以验本身之刻漏,庶不失天地之机。然神定气和,则内外符合;神昏气躁,则时刻差互,不可不定也。

  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

  大丹火侯,不甩时辰,何叉立表占侯哉?所以立表占候者,恐失天人合发之机也。若不会玄机,而自朝至暮从事于土圭刻漏以为火候,则又谬之甚矣。

  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

  地雷震动巽门开,龙向东潭踊跃来。此身中一阳爻动之时也。此时暖气冲融,心觉恍惚,便堪进火,勿可缓也。《珠玉集·还源篇》云:万籁风初起,千山月乍圆。急须行政令,便可运周天。此之谓也。《指玄篇》云:歼谭光中扶赤子,鼓鼙声裹用将军。亦此之谓也。

  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

  施柄真《三住铭序》云:与日月而周回,同天河而轮转。轮转无穷,寿命无极。谓大丹之道与天道相参合也。施柄真《静中吟》云:妙用如江河,周流无穷已。长养玄谷芝,灌溉瑶池水。谓大丹之道,与地道相参合也。夫大丹之道,所以与天地相参合者,何哉?皆在乎此心默为之运用也。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日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五攘入于一身之中。或为五之鼎炉,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侯,反身而观三才,皆备于我。盖未尝外五身而求之他也。《击壤集·观易吟》云: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渊乎其有旨哉?

  动则依卦变,静则循《象》辞。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五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至矣哉。此万物之所以复命也。吾身之金丹大药,其胚胎于至静之中,而产于阴极之时乎。《易》日: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盖坤为地,纯阴之卦也。地能翕受天气,故百昌皆产于土。丹法含光返照之时,潜神于内,与纯阴之月,闲塞成冬,略无少异。《复命篇》云:受得真仙诀,阴中链至阳。盖谓此也。然静极又有动以继之,顷之一阳动于六阴之下,一变而为《复》,再变为《临》,三变为《泰》,四变为《大壮》,五变为《央》,至六变为纯《干》,则阳气周遍于六虚,而现出深潭日一轮矣。

  乾坤用施行,天地然后治。

  干、坤之用,坎、离是也。天地得坎、离,运用于其问,所以阴阳交泰而和气致祥。天地一日而非坎、离,则造化或几乎熄矣。大丹妙用法乾坤,安有异于乾坤者哉?

  可不慎乎,御政之首。

  一阳才动作丹时,犹人君御政之首也。发号施令,可不慎乎?

  管括微密,阅舒布宝。

  管括微密者,眼含其光,耳凝其韵,鼻调其息,舌缄其气,叠足端坐,潜神内守,不可一毫外用其心也。盖眼既不视,魂自归肝。耳既不听,精自归肾。舌既不声,神自归心。鼻既不香,魄自归肺。四肢既不动,意自归脾。然后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江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五者皆无漏矣,则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而聚于丹田也。迨夫一息换鼻,吾心恍然,则龙虎冲关#5大路开,而一渠流转八琼桨矣。

  要道魁杓,统化纲纽。

  丹道之要,全在乎斗。斗者,所以斡运一身之阴阳,统摄一身之万化,犹网#6之有纲,衣之有纽也。盖、人身三田,分于三处。若得斗柄之机干运,则真气上下循环,如天河之流转,此之谓要道也。若夫《复命篇》云:驱回北斗转天呈,手握南辰入洞房。

  是又要之又要者也。

  爻象内动,吉凶外起。

  《悟真篇》云: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切防危。盖一阳生于身内,是谓受气之初,得之固易;然于此时下手,则吉凶悔吝生乎动,不可毫发差殊也。

  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诊离仰俯。

  五行要钻簇,金火要同炉,亦在人一念问返本还源尔。否则鼎中列宿皆差违,而天地悬隔矣。

  文昌统录,诂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史记.天官书》云: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官。今日文昌统录者,绛官#7天子统乾坤#8也。人身之中,安有所谓文昌者哉?无非譬喻也。天有三台四辅,丹有三龙四虎。诂责台辅者,甲乙无令失,庚辛莫要差也。天有众星分野,丹有众卦火符。百官有司,各典所部者,按一年二十四气,列周天二十八宿,而鼎炉火候密推排也。由是言之,则天之万象森罗,皆在吾一身中矣。

  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

  日有十干,五干刚而五干柔。月有十二管,六管阴而六管阳。以丹道言之,日即火也。日含五行精者,一物含五彩也。月即药也。月受六律纪者,白金烹六卦也。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者,太阳一日行一度,行至三十度,则又与太阴交合,周而复始,未尝暂停也。

  原始要终,存亡之绪。

  始,月朔也。终,月晦也。存亡之绪者,晦朔之闲,阴将尽而犹未尽,阳将生而犹未#9生也。然所谓晦朔,乃譬喻尔,非真所谓三十日之终,初一日之始也。

  或君骄溢,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拙阁过贻主。

  君乃神也,臣乃气也。作丹之时,铅汞归土釜,身心寂不动。盖身动则气散,心动则神散。须是凝神聚气,心息相依,然后灵胎可结。不然,则身中之弦望有盈缩,而乖变凶咎矣。推求其故,盖由心君放肆而违道,于是气亦邪佞而行而顺轨,故日:执法刺讥,诂过贻主。

  辰极处正,优游任下。

  《复命篇》云:北斗南辰下,眉毛眼睫边。灰心行水火,定息探真铅。又云:精气元为本,神灵共一家。但能擒五贼,自可结三花。当其含光默默之时,要在绵绵若存,任其自然,不可劳其神也。

  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史记.天官书》云: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在人身则洞房紫极灵门户是也。《黄庭经》云:明堂金匮紫房问,上清真人当吾前心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于此垂光下照,则犹人君坐明堂而布政,而通道于九夷八蛮也。《复命篇》云:洞门常寂照,蓬岛镇长春。与此同旨。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

  王重阳《全真集》云:玄关妙用不难穷,只在无言静默中。盖心安而虚,道自来居;虚极静笃,则元阳真气自复也。

  原本隐明,内照形躯。

  《全真集》云:如通须是搜元有,要见还应向内观。盖返本还源、回光内照,乃修链之大端。先儒谓道家养生之法,收视返听,如金水潜光于内。诚哉是言也。

  闭塞其兑,筑固灵株。

  兑,口也。灵株,坎官也。闭塞其兑则上不泄,筑固灵株则下不漏。扬子#10《太玄经》云:藏心于渊,美厥灵根。盖神不外驰,则和气充周,美在其中也。

  三光陆沉,温养子珠。

  三光,洞房之灵象也。人能撮聚三光,返照于其内,则中央正位产玄珠矣。《黄庭经》云:洞房灵象斗日月,三光焕照入子室。明眼之士,请试思之。

  视#11之不见,近而易求。

  金丹大药,只在目前,岂不近耶?奈何视之不见,搏之不得,虽近犹远也。若得法度求之,则不过片饷功夫,便有满目黄华显露。夫何远之有?《悟真篇》云:功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笑也者,笑其近而易求,而人自索之于高远也。《复命篇》云:分明只在眼睛前,自是时人不见天#12。惟其不见也,于是舍内务外,或探日精月华,或炼金石草木,或行房中之衍,正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13难。悲夫。

  黄#14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

  丹田有物而一气流通,则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15也。

  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

  表端则影直,源深则流长。得其一,则万事毕矣。

  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大道之祖,不出一气而成变化。析而为黑白#16分而为青黄。喻之日日月,名之日龙虎。有如许之纷纷,是皆阴阳二字也。其实即一物也。又如神水、华池之名,铅炉、土釜之号,皆一处也。或曰冬至子时,或日晦朔之间。人不知,以为一阳来复铃在冬至子时,日月合璧叉在晦朔之.间。于是检寻历日,轮刻拾时,谬之甚矣。抑孰知钻年蹙月、钻月蹙日,钻日蹙时,而一时之中,自有一年一月之造化哉。然一时即一处也,一处即一物也,故几冬夏二至、春秋两分、卯酉甲庚、晦朔弦望、子午巳亥、子申寅戌、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一年交合、一月周回、离坎之时,兔鸡之月、巽干之穴、二八之门、朝《屯》暮《蒙》、昼《娠》夜《复》,尽在此一中出。《翠虚篇》云: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个个不知真一处,总是旁门不是真。世之知此一者,能有几人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二竟

  #1‘庵’,原作‘庵’,据四库本改。

  #2‘蹙’,四库本作‘蹙’。

  #3‘与’,四库本作‘在’。

  #4‘寄体’,四库本作‘继体”。

  #5‘冲关’,原作‘冲开’,据四库本改。

  #6‘网’,原作‘纲’,据四库本改。

  #7‘绛官’,四库本作‘纬官’。

  #8‘乾坤’,四库本作‘坤乾’。

  #9‘未’,原脱,据四库本补。.

  #10‘扬子’,原作‘杨子’,据四库本改。

  #11‘视’,原脱,据四库本补。

  #12‘天’,四库要作‘夫’。

  #13‘诸’,原作‘之’,据四库本改。

  #14‘黄’,原脱,据四库本补。

  #15‘外发’,四库本作‘发外’。

  #16‘白’,原作‘日’,据四库本改。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三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上篇第三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

  《道德经》云: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今日上德无为,不以察求者,神守于玄官#1,而默默无为也。下德为之,其用不休者,气腾于牝府,而绵绵不绝也。盖借老子之说,以发坎、离两穴之秘也。

  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有无亦相须。

  上闭则称有者,离官有象藏真水也。下闭则称无者,坎户无形隐赤龙也。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者,元神柄于本官则气皆随之而升。上所以妙在八门,牢锁闭也。《悟真篇》云: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住黄家。黄家,即上田元神所居之官也。此两孔穴法,有无亦相须者,下不闭则火不聚,上不闭则药不升也。《悟真篇》云: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配厮当#2。故爻相须而后可也。何谓流珠、土釜?即坎、离两穴之异名也。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

  白者,金也。黑者,水也。丹法以水为基,而金精生于水中,所以知白者惟守其黑,守黑则白自现也。守之何如?即如猫之守窟以待鼠,至其身不动,其目不瞬,而此心惟鼠是务,更无他念也。神明者,天机也。如欲盗其机,爻先虚其心。心虚则神凝,神凝则息定,息定则两畔同升共一斤,而神明自来也。《离骚·远游篇》云: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与此同旨。紫阳朱子注云:盖广成子之告黄帝不过如此,实神仙之要诀也。

  水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水者,道之枢,阴阳之始也。何者?天一生水,居五行之首也。水一加以土五,是为水之成数,其玄含黄芽之象乎。玄含黄芽者,水中产铅也。铅为五金之主,在北方玄冥之内,得土而生黄芽。黄芽,即金华也。金华乃铅之精英,故铅体外黑,而金华隐于其中,犹至宝藏于褐夫之怀也。北方河车,即帝车也。以其随天河而轮转,故称河车。今夫真铅生于水中,得真火毁链而出,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也。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金生水,故日:金为水母。水者金子,水中有金,故日:母隐子胎,子藏母胞。学者若知水中金之义,则知产药之川源矣。

  真人至妙,若有若无。髻实大渊,乍沉乍浮。

  真人,元神也。若有若无者,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髡髯大渊,乍况乍浮,言真人往来于大渊,微茫髡髯,浮沉不定也。萧紫虚《金丹大成集》云:昆仑山上黄华路,时引元神去复还。盖大渊,即昆仑也。

  进退分布,各守境隅。

  丹法自子而进,自午而退,进退分布,各守境界,不相涉入。杨虚白《金丹纯粹吟》云:子午炉前分进退,乾坤鼎内别浮沉是也。

  采之类白,造之则朱。

  白者,白金也。朱者,朱汞也。探之类白者,探北方坎官之白金以为丹母,而白金与朱汞乃同类相从者也。造之则朱者,日运火抽去铅气,而添汞于其问也。陈默默《崇正篇》云:内守河车居北阙,由来天一水为先。合符须得周天火,立义还同渡岸船。搬运有功连昼夜,斡旋至妙体玑环。修丹上士如明此,方识真铅不用铅。学者徒知以铅汞交结为药,而不知抽铅添汞之火功,则虽结丹头,不能免其不耗散也。

  链为表卫,白裹贞居。

  链为表卫者,真火运用于外炉也。白裹贞居者,金丹安处于内炉也。内炉有丹,须得外炉之火,昼夜链养,然后成熟。郝广宁《太古集》云:顶运骊珠光自现,腹藏秘宝药然安。岂非火运于外,而丹藏于内哉?

  方圆径寸,混而相扶。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3关闭,四通踟跼。守御固密,关绝奸邪。曲阁相连,以戒不虞。

  方圆径寸,谓泥九官也。今人但谓心为方寸,殊不知人身三田,其中皆虚一寸,而气脉皆相通也。混而相扶,谓头有九官,而泥九居其中。《黄庭经》云:泥九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是也。先天地生,谓泥九一穴,乃一身万窍之祖窍,此窍开则众窍齐开也。巍巍尊高,谓泥九官在昆仑峰顶,乃元神所居之位,上应玄都,是万神会集之乡也。旁有垣阙者,七窍旁罗于其外,而洞房黄阙皆在其前也。状似蓬壶者,犹海上有三神山,而蓬莱居其上也。环匝关闭者,收视返听而馑窒其兑也。四通踟跚者,元和内运,一气流通,而朱雀逵琼台而翱翔也。守御固密者,如龙养珠心不忘,如鸡抱卵气不绝也。板绝奸邪者,任从魔境侵,但自运斤斧也。曲阁相连,以戒不虞者,神若出便收来,而双童长守洞门也。

  可以无思,难以愁劳。

  谭长真《水云集》云:丝头莫向灵台挂,内结神胎管得仙。盖心无为则气和,气和则至宝结矣。心有为则气乱,气乱则英华散矣。是故可以无思,不可以愁劳也。

  神气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

  真积力久,太和充溢;动静休息,常须谨守;守之则昌,失之则亡,不可须臾离也。

  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履斗步呈宿,六甲次日辰。阴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呜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心欢而意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

  三千六百法,养命数十家,泯泯葬葬,不可枚举。有如阖目内视,历五藏以存思;履斗步呈,按日辰而祭甲,是岂金丹之道哉?至若行阴者,以九浅一深为火候,而致元胞之搅乱。食气者,以吐故纳新为药物,而使肠胃之虚呜。坐顽空则苦自昼夜不眠,打勤劳则不顾身体疲倦。或摇头撼脑,提拳努力,于是百豚沸驰,而变出瘫疽者有之。或累土立坛,朝祠暮祭,于是夜梦鬼交,而陷于妖魅者有之。始焉此心喜悦,自谓铃可延期,一旦中道夭亡,不免形骸腐坏。是皆操持悖谬,明违黄帝之文;举措乖讹,全失老君之旨。执迷不悟以至于此,其获戾也。又谁之咎欤?是故王良器作《破迷歌》,陈泥九作《罗浮吟》,历举世间旁门诸衍之谬,滔滔二三千言,盖恐后人不得正传而错行邪径之失也。今之学者更能以王、陈二公之言过目一遍,铃当见其失而内自省矣。

  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

  魏公作此《参同契》一书,柴然如昏衢之烛,昭然如迷海之缄。盖欲使后之明者因言会意,旷然洞达,知所以修链之由也。魏公此心可谓仁矣。或者乃视之为纸上语,而更不着眼,是诚自暴自弃,岂不惜哉?

  勤而行之,夙夜不休。

  邱长春《呜道集》云:不是斩昏坐,行功扭捏成。盖修链九转金液大丹与旁门小安乐法不同,是叉谢绝人事,专心致志,夜以继日,勤而行之,乃能成功。彭真一不云乎。志士又须撤声色,去嗜欲,弃名利,投灵山,绝常交,结仙友,隐密潜修,昼夜无怠,方可希望。或不如是,则虚劳动尔。真一此说,厥亦明甚。或者昧此,惟欲日用两#4时为火#5候,闻五昼夜不休之说,则莫不惊笑,以为不胜其劳且烦,盖亦弗思甚矣。《翠虚篇》云:执著之人得不真,朝行暮辍又非诚。切不可轻信日用两时为火候之说。昔者皇甫履道见王三一置筹壶,问日:安用?日:欲知子午二正尔。日:十二时中,当无令问断,何止子、午耶?要之,丹道与天道一也。天道有一息不运乎?天道无一息不运,则丹道诅可有一息间断哉?马丹阳《渐悟集》云:师恩深重终难报,誓死环墙链至真。环墙者,所以绝人往来,而专心修链也。

  服食三载,轻举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线受图。

  修丹只是片饷功夫,今日服食三载,何耶?《翠虚篇》云:片饷功夫修便现,老成须是过三年。盖片饷功夫,只是结丹之时。而所谓三载者,乃一年入室之后,更须温养,不可遽然远出也。锺离正阳《指玄·三十九章》云:孩儿幼小未成人,须藉娘娘养育恩。其说是已。若过此三载以后,则身如烟云,行步如飞,可以轻举,可以远游;大浸稽天,而我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我不热;存亡在我,而长乐无忧矣。然温养事毕,更当潜伏人问,积功累德,以开度群迷,方可翩然而往。是故朱灵根嘱皇甫履道接引后学,金华洞仙戒扬虚白不得幽柄,铃功济群品,乃仙去,岂容独善其身哉?

  《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

  古有《火记》六百篇,何其多耶?,彭真一《还丹金钥匙》云:《火记》六百篇,篇篇相似。然则所谓六百篇者,亦犹六十卦也。盖《火记》之数,小而言之则为六十卦,演而伸之则为六百篇。六十卦为一月之侯,而六百篇者,十个月之候也。故日:《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

  偃月作鼎炉,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束以合西,魂魄自相拘。

  偃月炉,铅炉也。其位在坎,白虎居之。流珠官,汞鼎也。其位在离,青龙居之。白虎为熬枢者,白虎隐丹田,而火从脐下发也。青龙与之俱者,驱青龙下就于白虎也。束西即坎离也,魂魄即日月也。龙虎之出处,与铅汞之所产,初无两途。王易玄《赤龙大丹诀》云:若辨龙随虎,兼知汞在铅。学者若知驱龙就虎之秘,则知以汞投铅之说矣。《复命篇》云:师指青龙汞,配归白虎铅。两般俱会合,水火链经年。又云:龙虎一交相春恋,坎离才媾便成胎。溶溶一掬乾坤髓,着意求他啜取来。盖丹法至简至易,但举东方青龙之魂,以合西方白虎之魄,则束西既无问隔,自然龙虎交媾,而魂魄相投产紫金也。《金碧龙虎经》王保义注疏云:链至药不出水火,水火既交,则鼎内龙虎之气,便相和洽,而成金液。其说明矣。作丹之时,苟能虚心静嘿,凝神入于气穴,则束西配合,金木交并,南北混融,水火既济,而四象五行会聚,都在一方凝结,又何劳用力哉?

  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铢有三百八十四,亦应卦爻之数。

  上弦之时,兑卦用事,月生一半之明,故日:上弦兑数八。下弦之时,艮卦用事,月生一半之魄,故日:下弦艮亦八。合两弦而观之,则干、坤鼎器成立,而药物火候尽在其中矣。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者,月有上下二弦,上弦金半斤,计一百九十二铢;下弦水半斤,计一百九十二铢,总而计之,共得三百八十四铢。《易》有六十四卦,卦有六爻,阳爻一百九十二,阴爻一百九十二,总而计之,共得三百八十四爻。魏公借此以论丹道之妙,不过取其阴阳两齐而配合相当尔。盖非真有所谓三百八十四铢,真有所谓三百八十四爻也。《悟真篇》云:二八相当自合亲。陈素阳《至道篇》云:我隐默中调二八。盖二八即是两个八两,轻重均平,不偏不颇之义。若使准则铢爻,而手持念珠数呼吸,此乃自取辛苦,岂至简至易之道哉?迺若《复命篇》云:方以类聚物群分,两畔同升共一斤。《金丹大成集》云:二八门中达者稀,弦前弦后正当时。盖谓身中巽门,非此上弦八两、下弦八两之谓也。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日生,朔旦受日符。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在匡郭,沉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嬉。

  世间万物入火皆坏,惟真金不坏。盖五行相生,至金而极;而金之为宝,镕之得水,击之得火,其柔象木,其色象土。水、火、木、土,四性俱备,故真金经百链而愈坚,未尝失其本体之重。自开天辟地以来,不知几千万年,而日月之形如常,未尝亏其明,盖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万古不变。且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丹衍著明,莫大乎金火。金即月也,火即日也。今人但知金为月之光,而不知月之光本生于日也。夫月为太阴,本有质而.无光,其盈亏也,以受日光之多少。月之朔也,始与日合,越三日,而明生;八日而上弦,其光半;十五日而望,其光满;既望,而渐亏;二十三日而下弦,其亏半;三十日而晦,其光尽。方其朔旦之初,与日相离,受日之光而生明,其体渐白。及其晦也,则与日相包,魄存而光泯,其体尽变为黑。今以丹道言之,则金本从日生,朔旦受日符者,太阴真金生于坤官,本由太阳真火所化,其受气之初,亦犹月受日光,自朔旦而始也。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者,金在坤官与火相守,亦犹月晦之夜,日月相掸持也。隐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者,神气深入乎其根,渐渐沉归海底,如月魄之不见也。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嬉者,月体本黑,受日之光而白,今焉与日相包,而隐藏其匡郭,则复其本体之黑矣。但守其黑,勿问其白。守之之久,神明自来。俄顷光芒透鼎,火力炽盛,则三日庚生兑户开,黑银坏出白银来也。

  子午数合三,戊己数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

  子水一,午火二,子午之数合而成三。土数五,故中央戊己称五。三与五并之则成八,故云八石。三五既和谐者,水、火、土三者#6合为一也。且土克水,水克火,岂和谐者?今土为水火之媒,在其间调停配合,使水火结为夫妇,所以和谐也。八石正纲纪者,水、火、土三者合为一则纲纪#7正,万目张矣。

  呼吸相含育,伫息为夫妇。

  阳升阴降,天地之呼吸也。天地呼吸于其内,是以长久。人能效天地呼吸于其内,亦可与天地同其长久。《金丹大成集》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呼吸风云,凝成金液。玆盖一气自然之呼吸,非白鼻之呼吸也。李长源《混元宝章》云:只就真人呼吸处,放教?女往来飞。人能虚心凝神,回光内照于真人呼吸处,随其升降,顺其自然而存之,少焉呼吸相含育,兀然自伫,则打成一片,结为夫妇也。何谓真人呼吸处?廖蟾辉《三乘内篇》云:前对脐轮后对肾,中央有个真金鼎。即真人呼吸处也。《黄庭经》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人惟念不到此,故呼吸亦不在此。庄子《南华真经》 云: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盖在喉则近而短促,其息浅浅;接踵则长而绵延,其息深深。修链至于其息深深,则我命在我,不为大冶陶铸矣。《 还源篇》 云:心下肾上处,肝西肺左中。非肠非胃腑,一气自流通。如此明明直指,复何疑哉?复何疑哉?·

  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土居中央,故称黄土。土生金,故曰:黄土金之父。,流珠,乃汞也,以其走动不定,故称流珠。流珠入于水中.,则结成真金,金生水,故日:流珠水之母。土本生金,金本生水。今也土入于水中,则水为土所制矣。水为土所制,则不能载金而升上,故日: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若得南方朱雀之火,猛烹极暖之,则火盛水沸,其金随水而上腾矣。盖朱雀乃南方火精,执衡司夏,今坎水方为土鬼制伏,火能烹而沸之,使之升上,故日: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及夫水沸上腾,入于南方离官,则离火反为坎水所克。火为水克而消灭,则水又不可太滥。于是又以土克水,水得土则止,故日: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水、火遇土谓之三性,三性既已会合,则混而为一,俱归于坤官,故日: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也。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巨胜,胡麻也,服之尚能延年。金液九转大还丹,乃金精壮盛之时,窃取天地正气,以结成圣胎,岂不能长生欤?又况金性坚刚,经万年而不朽,故为万物中之至宝,宜乎神仙以此为重,所以不日水、火、木、土之丹,而独名之曰金丹也。

  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

  土无定位,周流于辰、戌、丑、未之间,在辰为季春,在未为季夏,在戎为季秋,在丑为季冬;春、夏、秋、冬皆是土游之地,故日:土游于四季。土能竭#8 水藏火,守于水则水不流,守于火则火不焰#9今以之守于坤而探药,守于干而运火,故日:守界定规矩。

  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金砂之升鼎也,穿两肾,导夹脊,过心经,入髓海,冲肺脸,度肝历脾,复还于丹田。当其升时,沦然如云雾之四塞,飒然如风雨之暴至,恍然如昼梦之初觉,泱然如沉疠之脱体,精神冥合如夫妇之交接,骨肉融和如澡浴之方起,是皆真景象也,非譬喻也。《复命篇》 云:不知将谓气,得一后自然真。盖非亲历,则莫能知之。

  熏烝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一黑,齿落生旧所。老访复丁壮,耆妪成?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日真人。

  得丹之后,昼夜温养,无令闲断,则真气需需,达于四肢,自然神清气爽,颜色悦泽,发白返黑,齿落更生,老翁复为壮夫,耆妪又成妮女,自此改形度世,跳出樊笼,号曰#10真人焉。抑尝论之,人与天地并立为三才,则与天地相为终始可也。今焉天地无终穷,而人之#11 生年不满百,何耶?盖人在天地问,不过天地问一物尔。以其灵于物,故特谓之人。岂能与天地并哉?若夫窃天地之机,以修成金液大丹,则与天地相为终始,乃谓之真人。既为真人,则超几入圣,无复向来之形矣。逍遥物外,永谢尘世之厄矣。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黍,覆鸡用其卵。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榄。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

  胡粉本黑铅烧就,若投之火中,则复还为铅。冰雪乃阴气结成,若沃以温汤,则解化为水。何者?返本还元,其理不容#12不然也。炼金之法,以砂为主,而和以水银。盖水银生于砂中,与砂为同类之物,所以终始相因而成变化者由其真也。《悟真篇》 云:竹破须将竹补宜,覆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盖谓真汞得其铅,则一阴一阳,气类相感,是为同类,譬犹植禾当以其黍,覆鸡铃用其卯;以类相从,则其道自然,不劳于力而成变化。.若使舍其同类而别求他物,则犹鱼目之不可为珠,蓬蒿之不能成杠。类既不同,安有变化,亦犹燕生燕、雀生雀,使之生凤,则不能生矣;狐乳狐,兔乳兔,使之乳马,则不能乳矣。火性炎上,使之润下可乎?水性润下,使之炎上可乎?所以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也。然五p 身自有一天地,自有一阴阳。而《 还源篇》 乃云:夺他天地髓,交娠片时中。而铃须窃取天地之气,乃日月圣父、灵母之气;吾身之气,乃骨血几父母之气,故以真父母之气变化几父母之身为纯阳真仙,则与天地同寿也。或人自昧求同类,不知自己同乾坤,却向身外觅同类,妄指童.女为真铅,遂托黄帝玄素之事,饰其邪说,以逢士夫之欲,于是富家贵宦行春卫而往往陷于死亡者有之,盖不特唐相国夏侯孜之一人也。是故葛稚川《抱朴子》 以为水杯盛汤,羽苞蓄火。陶隐居《 真诰》 以为抱玉赴火,金棺葬狗。洞微子目之为褚狗行状。李玉谿称之为地狱种子。古今丹书所以皆极口痛骂此卫者,以其害人而终亦自害其身也。《南华真经》 云: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未闻有所谓御女之说。谁生厉阶,至今为梗。诬污前真,迷误后学,其旁门诸衍中,害道之最尤者欤。

  世问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货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无因绿,度量失操持。梼治羌石胆,云母及誉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链飞。鼓铸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黯反成痴。侥幸讫不遇,圣人独知之。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悟真篇》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人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盖世间高才好学之士,不为无人,而求其遇真师得正传者或寡矣。彼有烧链三黄四神之药,妄意以为道在于是,殊不知五金八石,乃世间有形有质之物,其种类不同,其性质各异,安肯合体而并居哉?故几为此衍者,莫不千举万败,欲点成痴。何则?端绪无因绿,度量失操持故也。《指玄·三十九章》云:访师求友学烧丹,精选朱砂作大还。将谓外丹化内药,元来金石不相关。盖神仙金液大还丹,乃无中生有之至药;而所谓朱砂、水银者,不过设象比喻而已。奈何世人不识真铅汞,将谓几砂及水银,往往耗火费财,卒无成功,遂至皓首茫然,反起虚无之叹。呜呼,真道简而不繁,至言淡而无味,人谁信之?人谁行之?甚至得正传而中道生疑,于是出正入邪蹊者有矣。《内指通玄秘诀》云:多恃聪明强是非,纵闻法要自相违之人也。背大道而守迷路,管窥天而不广见,乌足与论方来无穷之玄奥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三竟

  #1‘玄宫’,原作‘玄官’,据四库本改。

  #2‘配厮当’,四库本作‘厮配当’。

  #3‘匝’,原作‘市’,据四库本改。下文同。

  #4‘两’,原作‘而’,据四库本改。

  #5‘火’,原作‘久’,据四库本改。

  #6‘三者’,原作‘五者’,据四库本改。

  #7‘纲纪’,四库本作‘纪纲’。

  #8‘竭’,原作‘竭’,据四库本改。

  #9‘焰’,四库本作‘焰’。

  #10‘日’,四库本作‘为’。

  #11‘之’,据四库本补。

  #12‘不容’,原作‘不客’,据四库本改。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四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上篇第四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循而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

  伏义法天地而作《易》,始画八卦,其先天一图,干天在上,坤地在下,离日、坎月则列于束西,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则居于四隅,是岂无所踵而然哉?文王循卦体而演《易》,乃作爻辞,其后天一图,震、巽二木生离火,继以坤土藏之;兑、干二金生坎水,继以艮土止之,又岂无所踵而然哉?孔子踵羲、文而赞《易》,遂作《十翼》,在当时虽无帝王之位,而万世为帝王之师,是乃庶圣之雄者也。是三君子皆古之大圣人也。伏羲生于邃古,文王生于商末,孔子生于晚周,迭兴御时,步骤虽有优劣,而以功德较之,则前圣后圣,其归一揆,盖不相殊也。且如八卦之画,爻辞之演,《十翼》之作,篇无闲言,言无闲字,推度重轻,极为详审,盖其制作皆有所踵也。今夫魏公作此《参同契》一书,而铃假《易》之卦象以发明其说,可谓有所踵矣。

  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此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寨#1帏帐,瞋目登高台。

  事之有形有兆者,可以忖量,可以虑谋。金液大丹乃无形无兆之事,不可忖量,不可虑谋也。苟不示之以言,则后世何所取法,此《参同契》所以作也。然《参同契》之作也,岂魏公自出己见哉?不过因师授之说而为之尔。《西升经》云:学不得明师,安能解疑难?盖世问一法一衍,尚须磬折求师,然后得其旨。沉此金液大丹乃长生超脱之道,学者得不低心参访,以期感遇哉?葛稚川《神仙传》云:刘政求养生之衍,勤寻异闻,不远千里,苟有胜己,虽奴客又师事之。今之人果能如刘君之不耻下问,则自有真仙踵门点破丹穴,一旦得其口诀,群疑尽释,皓若寨帷帐而撒其掩蔽,豁如登高台而眺平旷远,心目为之开明,岂不大快也欤?

  《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

  《悟真篇》云: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侯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2细论。后学不悟真荃,见有所谓《火记》六百篇之说,则莫不惘然自失。以为火候如此其繁且难,殊不知六百篇亦犹六十卦尔。六十卦为一月之候,六百篇乃十个月之侯。盖一月六十卦,卦卦一般;十个月六百篇,篇篇相似,故日所趣等不殊也。

  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结舌欲不语,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倪仰#3辄思虑。陶冷有法度,未忍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练。

  古今丹书,汗牛充栋,千名万字,引喻无穷,得不谓之郑重乎?然而寻度其源流,则不过一阴一阳而已。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古仙皆倾肝沥胆以告世人,而世人福绿浅薄,自不暇熟思尔。今夫魏公作此一书,指陈鼎器之出处、药物之川原、火候之法度,与夫存亡有无、主客先后之秘,言言彻底,字字着实,盖为世之贤者设,岂肯轻为著述,以钓人虚誉耶?当知书为晓者传,事为识者贵,农夫得彤弓以驱乌,南夷得裒衣以负薪。金丹大道,惟贤者而后乐此,匪我知者可多谈哉?《太上玄科》日:遇人不传失天道,妄传非人泄天宝。传得其人身有功,妄传七祖受冥考。所以魏公将结舌而噤无一语,则恐绝道脉而获罪。若写情而著之竹帛,则又恐泄天符而得谴。于是,犹豫增叹息,倪仰辄思虑,本欲明明直说,以告学者,实不敢轻泄真机,遂姑迷药物火侯之大略,以使后人因言而会意,则庶乎此道不泯其所传也。既不敢明于言,又不忍秘于默,故未免举其宏纲,撮其机要,以陶冶法度,散于三篇之中,而有如枝条之扶练也。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土遂不入,二者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者,以上弦半斤金为外炉束南半璧之堤防,然后下弦半斤水自西而下入于北方内炉,则其势不迫而优游自如也。金计有十五者,自初一至十五也,即上弦金半斤之谓也。水数亦如之者,自十六至三十也,即下弦水半斤之谓也。丹法先以文升,后以武降,不知是则不能深达于九泉之下,故日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也。夫金水各半,合成二八,一斤之数,一阖一辟,往来不穷,乃五?身之真阴阳也。然水要半斤有馀,金又不可亏其半斤之重,故日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也。其土遂不入者,周回鼎器间,只有上弦半斤金,下弦半斤水,而土则无位也。其所谓不入,非不入也,土无定位,无所往而不入也。且如天地二十四位,其问即无戊己,岂果无戊己哉?盖自壬子至于干亥,往来不定,上下无常,无非戊己所游之地也。二者与之俱者,遍鼎器之问皆土,而金、水二者与之偕行也。金、水与土偕行,则三物互相含受,混而为一矣。混而为一,则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出碧潭一轮月,而变化之状如神矣。《至道篇》云:升降名为金水,运时巽日真风。盖升者金也,降者水也,而所以为之升降者土也。虽然,金、水、土三物不过皆设象比喻尔。究而言之,大道从来绝名相,真仙本自无花草。何金水之有哉?何土之有哉?

  下有太阳气,伏需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日黄举焉。

  《玉芝书》日:几链丹随子时阳气而起火,其火力方全。馀外别时起火,其火不然。盖子时太阳在北方,而人身气到尾闲关,于此时而起火,则内外相合,乃可以盗天地之机而成丹。其初太阳在下,水火交媾,二气捆缢,吞而为液。次则.水中火发,阳气渐炽,其液方凝于其中,逼出金华,是名真铅。及其运用而上升,则腾腾若车举行于黄道之上,故号之日黄举焉。

  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

  腊月三十日,天运将周,则日穷于次,月穷于纪。若以丹道言之,则人身自有一周天,与天地无以异也。

  形体为灰土,状若明意尘。

  古歌云:用铅不用铅,须向铅中作。及至用铅时,用铅还是错。又云:铅为芽母,芽为铅子。既得金华,拾铅不使。、其旨深矣。人徒知子时肾气生,得火烹链凝而成液,遂认为真铅,而欲取以点化离官之真汞。殊不思既成液矣,则有形有质。其体重浊,安能逆流而升上?神仙之作丹,不过于此时#4发火于其下,以感其气尔。火力既盛,其气清然上腾,与山川之云起相似。迨夫#5升入泥九,然后化为甘雨,下入重楼,盖未尝用其质也。丹法所谓取清拾浊,正谓此也。清者,浮而在上,所谓状若明恋尘是也。浊者,沉而在下,所谓形体为灰土是也。链外丹者,取其飞结于鼎盖之上者,号日明恋尘。魏公以此发明内丹,欲学者触类而长之也。

  梼治并合之,驰入赤色门。

  梼治并合之者,两处擒来共一炉,一泓神水结真酥也。驰入赤色门者,夺得兔乌精与髓,急须收入鼎中烧也。金丹大药产在坤,种在干。乾居上为鼎,坤居下为炉,非猛烹极缎,则不能出炉;非倒行逆旋,则不能升鼎。《悟真篇》云:两手捉来令死国,化成一块紫金霜。又云: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玆盖后天下手功夫与先天产药之时不同,其中复有观心吸神二用,皆助火候之力者,古仙往往秘而不言,人谁知之?或泥于下手之说,从而按摩导引、搬运梳鲈,徒尔劳神用力。又安识运神火以观真心,鼓巽风以吸真神之妙用哉?

  固塞其济会,务令致完坚。

  《金丹大成集》云:知时下手探将来,固济神庐勿轻泄。又云:搬归顶上结三花,牢闭玉关金锁。盖金砂升鼎之时,须是固济馑密,然后圣胎完坚也。

  炎火张于下,龙虎声正勤。.

  《指玄·三十九章》云:只消闪入华池鼎,真火掀天缎一场。《渐悟集》云:因烧丹药火炎下,故使黄河水逆流。此乃烹链之火,不得不炎也。《悟真篇》云:虎跃龙腾风浪赢#6,中央正位产玄珠。《翠虚篇》云:龙吟虎啸铅汞交,灼见黄芽并白雪。盖丹田之火炽盛,则云需雾沦,泥九风生,而宛有龙吟虎啸声也。彭鹤林《元枢歌》云:得诀归来试链看,龙争虎阙片时问。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历试者当自知之。

  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

  探药之初,凝神聚气,调匀鼻息,呼吸应手。迨夫神气之入乎其根,闭极则失于急,纵放则失于荡,惟使其绵绵续续,勿令间断,然后神久自凝,息久自定。少焉,巽户轰雷,龙腾虎跃,则驱回尾穴连空焰,赶入天衢直上奔也。王保义云:文火乃发生之火,武火乃结实之火。盖始焉发生,终焉结实,始文终武,不可以一途取也?

  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

  候视加谨慎者,塞兑垂帘,含光默默,候天地之气将至,然后定息以探之,聚火以烹之,须当视其老嫩不可轻易也。《悟真篇》云: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岂可轻易哉?审察调寒温者,调停火力,审察紧缓#7,以渐而猛,不可荒忙骤进也。《复命篇》云:火候直须牢稳审,吹嘘全藉巽方风。岂可骤进哉?

  周旋十二节,节尽更亲观。

  十二节乃周天十二辰,在吾身则火候方位是也。夫十二节火侯,自子而升,至午而降,环鼎器之外,如天有十二辰。今焉#8十二节,皆已行遍周天,则天呈#9复指于子,故日周旋十二节,节尽更亲观。《翠虚篇》云:震卦行归西兑乡,三阳诧女弄明当。巽风吹动珊瑚树,入艮归坤又一阳。与此同旨。

  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

  夫修炼金丹,将求长生。今魏公乃谓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何也?《翠虚篇》云:促将百豚尽归源,豚住气停丹始结。盖金液凝结

  之际,仿玑玉衡一时停轮,而日魂月魄皆况沦于北方海底,而索然灭藏,故日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所谓死者,非死也。此时归根复命,神凝精结,八脉俱住,呼吸俱无,其气索然如绝也。绝后重苏,则《上清集》所谓这回大死今方活是也。呜呼,欲知大药结成时,六脉都停气不驰,此等景象,苟不曾亲历,乌能强言哉?

  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

  《翠虚篇》云:脱黄著紫因何事,只为河车数转深。盖九转火候数足,则还丹赫然光明,变化紫金之色也。

  服之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翠虚篇》云:探之链之未片饷,一气眇眇通三关。三关来往气无穷,一道白豚朝泥九。泥九之上紫金鼎,鼎中一块紫金团。化为玉浆流入口,香甜清爽遍舌端。吞之服之入五内,脏腑畅甚身康安。盖还丹入口,如蜜之甘香、萋兰之清凉。所谓刀圭者,刀头圭角些.子尔。及其成功,则千变万化#10,妙不可测,非旁门小衍可得而拟伦也。称.之为神,宜哉。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乃五行生成数也。《子华子》云:天地之大数,莫过乎五,莫中乎五。盖五为土数,位居中央,合北方水一则成六,合南方火二则成七,合束方木三则成八,合西方金四则成九。九者,数之极也。天下之数至九而止汨以九数言之,五居一、二、三、四、六、七、八、九之中,实为中数也。数本无十,所谓土之成数十者,乃北方之一,南方之二,束方之三,西方之四,聚于中央,辏而成十也。故以中央之五散于四方而成六、七、八、九,则水、火、木、金皆赖土而成。若以四方之一、二、三、四归于中央而成十,则水、火、木、金皆返本还元而会于土中也。吁,玄哉。《悟真篇》云:二物总因兄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混元宝章》云:四位分明颠倒用,五行同起复同归。皆发明此义。夫五行生成之数,虽三尺童子亦能诵而知之,求其义实则几人能知其落处也。既不知其落处,又安能得其实用,于此见道要玄微?天机深远,达#11者惟简惟易,而迷者愈繁愈难也。

  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蚀,常在晦朔问。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

  邵康节《皇极经世书》云:日月之相食,数之交也。日望月则月食,月掩日则日食,犹水火之相克也。今夫举水以激火,则火为水所克,而火光奄然而灭。太阴掩太阳,则阳为阴所胜,而阳光当昼而暗。何者?阴阳相交则叉至相食,此乃道之自然也。魏公借日月交食之机,以明丹道之妙;而又举水火相克之说,以并言之,可谓详矣。虽然日月交食常在晦朔之问,炼金丹者盗天地,夺造化,得不求其所谓晦朔之问乎?

  名者以定情,字者绿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复命篇》云:一物分为二,能知二者名。二者即金、木也。金与木本无二体,故以金为名,则以木为字;以木为性,则·以金为情。其实即一物尔。盖金公本是束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未可以称还丹也。惟以之倾入于东阳造化炉中,归家与青娥相见,则产个明珠似月圆,乃得称还丹也。或日:寂然不动,而情复乎性,故称还丹。是则是矣,然非魏公此章金情木性之本义也,

  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显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链秋石,王阳嘉黄芽。

  古记之龙虎,黄帝之金华,淮南之秋石,王阳之黄芽,无非托号以寓其微意而已。今夫魏公之作是书,岂肯凿空驾虚以肆其臆说?盖亦仿效古人之微意也。朱子谓其用字皆根据古书,诚非虚说。

  贤者能持行,不肖母与俱。

  鬼谷子从子华子游者十有二年,业成而辞归。子华子戒之日:今汝之所治,吾无问然矣。然子之志则广取而泛与也。恐汝之后夫择者也,其将有剥汝之外乳而自筑之官庭者矣,登汝之车而乘之以驰骋于四郊者矣,取汝之所以为璧者毁裂而五分之者矣。夫道固恶于不传也,不传则妨道。又恶于不得其所传也,不得其所传则病道。今汝则往矣,而思所以慎厥与也,则于吾无间然矣。今魏公谓贤者能持行,不肖母与俱,其虑亦深矣。盖不肖则又佻薄,佻薄则铃无义,其不关射羿之弓者鲜矣。《复命篇》云:此道至神至圣,无令漏泄轻为,全凭德行两相宜,言语须防避·忌。当知金丹大道惟可传与贤者,苟非其人,则不惟不可与语,虽远之可也。呜呼,古今出世者,传载皆英杰;控鹤御烟霞,固非愚与拙。彼不肖者,何足以知之?

  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

  子得一,万事毕。大哉一乎,其千经万论之原,千变万化之祖乎,信矣哉。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而万巷仙经语总同,金丹即此是根宗也。

  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魏公谓学者能反复玩味此书,一旦心领神会,则知予至要之言,果为甚露而昭昭然,无一毫之欺隐也。噫,魏公接引后学之心盖切矣。学者得不信受魏公此说,诵持魏公此书,而留念深思之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四竟

  #1‘寨’,四库本作‘搴’。

  #2‘仔’,原作‘子’,据其文义改。

  #3‘倪仰J,四库本作‘俯仰一。下文同。

  #4‘此时’,原作‘此状’,据四库本改。

  #5‘迨夫’,四库本作‘逮夫’。下文同。

  #6‘厅’,四库本作‘麓’。

  #7‘紧缓’,四库本作‘谨缓’。

  #8‘今焉’,四库本作‘周焉’。

  #9‘天歪’,四库本作‘天冈’。

  #10‘化’,原作‘他’,据四库本改。

  #11‘达’,原作‘远’,据四库本改。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五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中篇第一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

  大哉人之有息也。张横渠《正蒙》云…人之有息,盖刚柔相摩,乾坤阖辟之象也。何谓息,一呼一吸是也。夫人一呼豚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豚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昼夜百刻之中,总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百一十丈。上下灌注,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极也。且人之未生也,居母之腹,随母呼吸,无视无听,惟有一息存焉。及其生也,剪去脐带,则一点真元之气聚于脐下,日复一日,神出气移,遂不复再守胎中之一息。今夫神仙修链之法,使人回光内照,呼吸太和,盖将返本还源,而复归于生身受气之初也。许旌阳《醉思仙歌》云:内交真气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灵源大道歌》云:千经万论讲玄微,命带由来在真息。外此皆邪说妄行,非真要自然之道也。今魏公谓乾刚坤柔,配合相包,言作丹之时,以乾阳下交于坤阴,使呼吸相含,刚柔相当,配为夫妇,打成一片,则神气归根,性命合一,而至药孕于其中也。或名之日龙虎交媾。又日金木交并。又日龟蛇蟠纠。又曰红黑相投。又日天地交泰。又曰玄黄相杂。又日金土混融。又日金汞同鼎。又曰金火同炉。.又曰赤白相交。又日日月同官。又日乌兔同穴。又日夫妇欢合。又日牛女相逢。又曰牝牡相从。又日魂魄相没。又曰水土同乡。究而言之,不过心息相依,而阴阳内感,神气交结尔。

  阳禀阴受,雄雌相须。

  阳禀阴受者,琼瑶花发露珠凝,花渐开苞露渐深也。雄雌相须者,甲龙庚虎镇相随,铅汞同炉始可为也。所谓禀受,所谓相须,即交媾之说也。天地以阴阳交媾而生物,丹法以阴阳交媾而生药。盖未有不交媾而可以成造化者也。《玉芝书》云:玄黄若也无交媾,争得阳从坎下飞。是乃作丹之大端,修仙之第一义也。元阳子《大道歌》云:玄天汪汪配地黄,两情和合入洞房。是此义也。《还金篇》云:先贤明露丹台旨,几度灵乌宿桂柯。是此义也。《还元篇》云:西方金母最坚刚,走.入壬家水裹藏。是此义也。《悟真篇》云:赤龙黑虎合西束,四象交加戊己中。是此义也。王良器《悟解篇》云:好将魂就魄,阴尽变纯阳。是此义也。《复命篇》云:要知大道希夷理,太阳移在月明中。是此义也。《崇正篇》云:两般灵物天然合,些子神机这裹求。是此义也。《上清集》云:别无他衍,只要神水入华池。是此义也。知此乃可以产药,乃可以结胎,更得火候之诀链之,则天鼓咚咚震地来,玉尘糁掺散葭灰,而升入泥丸矣。若仅知有此而不得火候之诀,则惟可暖其下元耳,非还丹也。古歌云:从红入黑是真修,链黑入红天仙已。盖丹.法有先天后天、无为有为之不同。在先天则凝神入于坤脐而产药,至后天则移神入于干顶而成丹。先天则无为,后天则有为,不可以一律齐也。

  偕以造化,精气乃舒。

  《翠虚篇》云:每常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是机,即天地合发之机也。夫人身中造化与天地造化相应,今日偕以造化者,论其至妙全在天机与人机对举,人能虚心凝神,与天地之机偕作,则造化在五掌握中矣。天隐子云:傥三百六十日内运自己之气,适合天地之真气,三两次则自觉身体清和,异于常时,况久久习之,积累冥契,则神仙之道不难至矣。或日:要坐便坐,何铃辨川源,识时日?玆盖不知有造化者耳,未足与议也。

  坎离冠首,光耀垂敷。

  坎、离,日、月也。丹法有内日月,有外日月。《黄庭经》云:出日入月呼吸存。此言内日月也。又云:三光焕照入子室。此言外日月也。二者盖可相有,而不可相无者也。《指玄·三十九章》云:外若交时内亦交,三关通透不须劳。作丹之时,内日月交精于其内,外日月交光于其外,内外钻簇,久而不散,则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窈窈冥冥,其中有精,而满空白云乱参差也。夫日月之照于天地间,螺蚌吸之则生珠,顽石蓄之则变玉,何况人身自有日月,岂不能回光自照,结自己之真珠、产自己之真玉哉?《上清集》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裹绿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可谓道在眼前矣。道在眼前而学者犹或弗悟,只绿天机太近,故昧者往往当面蹉过,而莫之能见也。

  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元基。

  《赤龙大丹诀》云:有物号玄冥,金丹向此生。是物也,寂兮寥兮,眇不可测,岂可得而画图哉?既不可得而画图,则惟可心知意会而已。然在己者固可心知意会,而示人者得不假象托文而使之默会其机乎?圣人于是探迹索隐以发明先天之极玄,广譬曲喻以参序金丹之元基,此丹经、子书所以传行于世,而《参同契》所以准《易》而作也。元基,即根基也。《悟真篇》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盖伏铅制汞全在玄牝,所以玄牝为还丹之根基。男子玄牝立则精气固,女子玄牝立则月事绝。修链若不知此,则药材从何而生,还丹从何而结,火侯从何而运用哉?

  四者浑沌,径入虚无。

  四者,即干、坤、坎、离也。合而为一,故日浑沌。《指玄篇》云:苗苗裔裔绵绵理,南北束西自合来。此干、坤、坎、离之所以合而为一也。合而为一则神气归根,径入虚无,窈窈冥冥,莫知其所以然矣。《灵源大道歌》云: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化功同出没是也。然而丹家所谓虚无,非无心无念,槁木死灰之谓也。文子《通玄真经》云:阮#1于冥冥,听于无声,冥冥之中独有晓焉,寂寞之中独有照焉。此盖不可言传之妙也。或者不悟,乃认为禅家之寂灭,则又谬矣。若使金丹即禅学,则径自参禅可也。何铃从事乎干、坤、坎、离之多端,而爻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然后为得哉?

  六十卦用,张布为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国家。

  丹法以干、坤为鼎器,以坎、离为药物,遂用其馀六十卦自《屯》、《蒙》以至《既济》、《未济》,周回列于鼎外,以为周天火候,故曰:六十卦用,张布为舆。此舆张布,则六十卦皆为吾用,而龙马归吾驾御矣。《上清玉真胎息诀》云:吾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终日御之而不倦。不倦即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不勤云者,亦非忘,亦非守,似有似无,而不至于勤劳迫切也。善乎广成子之告黄帝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五p形未尝衰。夫身犹国也,心犹君也。心定则神凝气和,三官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勤而行之,无有不仙者。谷神子《了然论》云:治身之道,以至神为本,以至精为药,以冲和为用,以无为为治。无为则神凝,神凝则和气所钟,和气所钟则深根固柢,深根固柢则长生久视之道成矣。若不由此,即非金液大还丹之法也。大抵气血之寓于人身,贵乎不挠。修链之功,至简至易,不过抱元守一,专气致柔如婴兄耳。是故作丹之际,亦无他卫,但虚心静默,凝神入于气穴,顺其往来,绵绵延延,勿令间断。久之则神自凝,息自定。息定而气聚,气聚而丹成,更不用按摩导引、吐纳存想之劳也。《内指通玄秘诀》云:日往即往,月来即来。随之出入,不离丹台。自今观之,大丹之道,唯一味元和之气,以成其变化,馀无别径也。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发号施令,顺阴阳节。

  人君居万乘之尊,处九重之邃,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修链之士,含光默默,返照于内,虚极静笃,则天地之气自来归之。何者?此有感则彼有应,自然之理也。发号施令,)lM阴阳节者,古之圣王,孟春则命相布德和令,孟秋则命将选士厉兵。盖亦依时应节,而顺夫天地之阴阳也。治道如此,丹道当何如哉?

  藏器待时,勿违卦日。

  《还金篇》云:莫教违漏刻,长在一阳中。盖链丹之法,先当知时,尤当待时。时苟未至,则惟含光默默,虚以待之而已,不可为之先也。许旌阳《三药歌》云:存心绝念候晶凝。《指玄江二十九章》云:塞兑垂帘默默窥。即藏器待时之谓也。呜呼,时辰若至不劳心,内自相交自结凝。入室按时须等著,一轮黄道自腾升。岂可为之先也哉?

  《屯》以子申,《蒙》用寅戌。六十卦用,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

  《屯》,下震而上坎。《屯》以子申者,震之初九庚子爻,坎之六四戊申爻也。《蒙》,下坎而上艮。《蒙》用寅戌者,坎之初六戊寅爻,艮之六四丙戌爻也。盖子、申、寅、戌,即子、午、卯、酉也,即春、夏、秋、冬也,即金木、水、火也,即龟、蛇、龙、虎也,皆寓言也。今以六十卦观之,始于《屯》、《蒙》,终于《既济》、《未济》,其闲阴爻、阳爻互相交错,虽则各自不同,而反体、对体各自有合,其实卦卦一般。而魏公谓聊陈两象,未能究悉者,欲使学者缔观《屯》、《蒙》两卦之象,由此触类而长之,自可默会其馀诸卦之义也。盖卦有六爻,两卦计十二爻,应一日十二时之数。六十卦计三百六十爻,应一月三百六十时之数。魏公本意不过借此以论吾身火候之分至启闭而已。如移之《需》、《讼》,则日:《需》以子、申,《讼》用寅、午。移之《师》、《比》,则日《师》以寅、丑,《比》用未、申。他卦皆仿此。故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也。《悟真篇》云: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侯合天枢。亦不过发明此义。若使执文泥象,而叉欲推算卦体之策数,求合卦画之阴阳,吾恐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菁然#2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

  在义设刑,当仁施德。

  西方为义,束方为仁。刑主杀伏,德主生起。今曰在义设刑者,所以暖西方之铅也。当仁施德者,所以链束方之汞也。铅属金,其性至刚,藏于坎中,非猛烹极缎则不能飞上,故用武火逼之而不可施以文。汞属木,其性至柔,隐于离中,一见真铅,则自然不动,故用文火链之而不可施以武。《崇正篇》云:守城须假施文德,野战当先著武功。作用两般明辨取,顺宜得吉逆成凶。此之谓也。

  按历法令,至诚专密。

  高鸿濛《梦仙谣》云:探有时,取有日,探兮取兮须馑密。故叉按历法令,知下手之。诀,至诚专密,无纤毫之杂想,然后神芝可录。乃若一年处室,自朝至暮,内运灵旗,亦当至诚专密,用志不分,然后丹可成,身可仙。若将大道为儿戏,而轻易窃弄天机,则朝行暮辍,又非诚矣。《黄庭经》云:积功成链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古今修丹之士,固未有不诚而得之者,亦未有不专心致志而可以成事者也。昔者弈秋诲#3二人弈j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弗专心政志则弗得也。况于道乎?司马子微《坐忘论》云:无事安闲,方可修道。盖学道当得清静无为,不可以一毫外物累其心。若夫内接家事以自羁,外综王事以杂役,此亦道之不专也。张虚静《大道歌》云: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衍自长生。衍则易知道难遇,纵然遇了不专行。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其说信矣。今之学者不知仙道由积累而成,但欲以片饷功夫游戏而得之,殊不思片饷乃结丹功夫,而周年火候温养,则一日之内,行坐寝食总如如,惟恐火玲丹力迟,奚可须突问断哉?

  谨候日辰,审察消息。

  《悟真篇》云: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观消息始知机。又云:月亏盈,应精神之衰盛。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盖一月有一月之盈虚消息,一日有一日之盈虚消息。晦朔弦望,一月之盈虚消息也。昼夜晨昏,一日之盈虚消息也。人身法天象地,其气血之盈虚消息,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素问》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喊,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故天地有昼夜晨昏,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问寒暑之推迁,阴阳之代谢,悉与天地胥似,所以丹法以天为鼎,以地为炉,以月为药之用。而探取叉按月之盈亏,以日为火之候。而动静铃视日之出没,自始至末,无一不与天地合。有如《皇极经世书》,以寅为开物,犹岁之惊垫,数自此而始;戌为闭物,犹岁之立冬,数至此而止,非丹法运火之候乎。亥、子、丑三时,则日入于地而不见,有数而不行。其问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是圣人所以见天地之心。又以范围天地,油成万物,造化在我者也,非丹法探药之时乎。几而抽添运用,沐浴交结,一一取法天地造化而为之,是以谓之至道。若不依天地造化而别求他法,则是旁门小卫、区区臆度之说,非至道也。《淮南子》云:蛤蟹龟珠,与月盛衰。又云:月虚而鱼脑喊,月死而赢范瞧。夫以至微之物,尚或与天地造化相应,而况于人乎?于此见修丹于月望则气血满而药力全,望后则气血喊而药力少。所以《翠虚篇》谓:月夜望中能探取,天魂地魄结灵丹。而又谓交加二八为丹母,望远徒劳觅虎龙也。又如《悟真篇》云:八月十五望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崇正篇》云:兑金万宝正西成,桂魄中秋倍样明。便好链头施探取,用功拟待一阳生。《金丹大成集》云:恰恰相当妙绝奇,中秋天上月圆时。阳生急探无令缓,进火功夫要虑危。即非以八月十五金精壮盛取譬,亦非日一年止有八月十五可以探取。乃若白紫清、廖蟾辉,皆谓八月十五夜子时入室。盖以八月昼夜均,阴阳分,此时秋高气清,金精正旺,不寒不暖,最宜修链。古仙于此时结胎,所以盗天地之金精,感天地之清气也。或者不得其传,弗知其的,惟于八月十五夜吸探月光,是乃悬网以捕风,握绳以系影者也。奚足语至道哉?抑又有说焉。晁文元公《随因纪迷》云:唐中岳隐士柄真子施肩五。迷《灵响词》,其序中云:偶览《三静经》云:夫修链之士,当须入三静关,陶链神气,补续年命,大静三百日,中静二百日,小静一百日,遂发至恳。且试小静,即以开成三年戊午岁起,自正月一日庚申,闭户不交人事,克期百日,方出静室。未瑜月而神光照目,百灵集耳,精爽不昧。此三者皆应,则知仙经秘典不虚设也。今夫修链大丹,亦当如此。盖静久则神清气和,鼎器内完,方可以修链,如终日汨没于尘绿,劳其筋骨,役其心志,而遽欲于八月十五一举成功,、亦戛戛乎难矣。

  纤芥不正一悔吝为贼。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霰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山崩地裂。天见其怪,群异旁出。

  《悟真篇》云: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侯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所谓火者,非存心想肾之火,乃身中天然之真火也。所谓候者,非轮刻格时之候,乃身中天然之气候也。火之为性,遇风则炽,遇土则藏,用之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全在调其文武,审其寒温,微以巽风吹之,炽以坤土藏之,使之得中,而无太过不及之患,则大小无伤两国全,而片饷之闲见丹头矣。调停运用正谓此也。傥毫发差殊,则二至改度于南北,二分纵横于束西,隆冬变为大暑,盛夏翻作霰雪,而铅汞飞走,群异旁出矣。

  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己口,远流殊域。

  《复命篇》云..一夫一妇资天地,三女三男合始终。盖干生三男,坤生三女,总日六子。今干父坤母,位乎上下,而六子运用于其间,往来上下,一惟父母是从,故名之日孝子。皇极者,中央正位也,周回八方会归之所也。孝子能用心而感动之,则虎啸一声龙出窟,鸾飞凤舞入金城矣。如其举动悖乱,不协于极,则玄珠迸散,灵汞逃亡。六子非孝子,迺丹道之逆贼焉尔。

  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胸臆。

  《悟真篇》云: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总因斯害己,要能制伏觅金公。盖有药而行火候,则金被火逼,奔腾至于离官,化而为水,反以克火,故火无炎上之患。若无药而行火候,则虚阳上攻,适所以自焚其躯,此招祸致福之所由分也。又云: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盖真铅生于坎官,浊而不起,欲其擒制离官之真汞,当用武火猛烹极缎,然后飞腾而上。及其至于离官与真汞交结之后,则宜守城沐浴,更不可加以火,此太平兵革之迥不同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其所以然者,岂由他哉?反求诸心而已矣。

  动静有常,奉其绳墨。

  寂然不动,反本复'静·《坤》之时也,吾则静以待之。静极而动,阳气潜萌于黄锺之官,《复》之时也,吾则动以应之。故日: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当动而或杂之以静,当静而或问之以动。或助长于其先,或忘失于其后,则非奉其绳墨焉。夫古之至人,其动也天行,其静也渊默,当动则动,当静则静,自有常法。今之学者,不知丹法之动静有常,或专主乎动,或专主乎静。其所谓动者,乃行气之动。其所谓静者,乃禅定之静。二者胥失之矣。《指玄·三十九章》不云乎:人人气血本通流,荣卫阴阳百刻周。岂在闭门学行气,正如头上又安头。曷尝以行气为动哉?《翠虚篇》不云乎:惟此乾坤真运用,不叉兀兀徒无言。无心无念神已昏,安得凝聚为胎仙。又岂以禅定为静哉?《金丹大成集》云:阳主动,阴主静。《翠虚》日:动中求静,静中有为,动静有作。口口传之,学者殆未可以管见轻议也。

  四时顺宜,与气相得。

  四时者,身中之春、夏、秋、冬也。下功之时,善调停而顺其宜,然后温、冻、寒、暑各得其所。吕纯阳诗云:水火均平方是药,阴阳差互不成丹。其功皆在乎调停也。

  刚柔断矣,不相涉入。

  刚,阳刚也。柔,阴柔也。刚柔断矣,不相涉入者,阳刚用事,则一意在下,不可涉于上也;阴柔用事,则一意在上,不可涉于下也。张紫阳《石桥歌》云:水生火,火生水,水火须分前后队。此之谓也。

  五行守界,不妄盈缩。

  王良器《天童经颂》云:金木中央并水火,五般守定一丹田。孰谓不守而可得哉?盖此五者散财周身为气,聚则丹田成宝。今峡之凝然端守于丹田,而不妄盈缩,则相与混融,化为一气,而凝成金液矣。盈者,太过之谓也。缩者,不及之谓也。《翠虚篇》云:灵汞通真变化多,只宜存守不宜过。盖太过则伤物,不及则又不能生物。惟当绵绵若存,以意守之而已。守之之久,则时至气化,罐满叉溢,神明当自来也。

  《易》行周流,讪信反复。

  易,日月也。日月行于黄道,昼夜往来,周流不息。上半月阳伸阴屈,魂长魄消。下半月阴伸阳屈,魂消魄长。循环反复,无有穷已。人身首干而腹坤,俨如天地,其二气上升下降亦如天地。《内指通玄秘诀》云:日月常行黄赤道,众真学此作还丹。其法即与天地无异,然其所以效日月之运用,与天地峡同功,其要在乎任、督二豚。盖任、督二脉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真元,此为机会。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裹上关元,至咽喉,属阴豚之海。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脸,并于脊裹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所以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谓之督豚者,以其督领经豚之海也。鹿寿长生,五百岁为白鹿,千岁为青鹿,盖能通其督脉者也。如龟×纤、蟾蛛皆寿千岁,盖能通其任脉者也。《南华真经》云:绿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流转,无有停壅之息,而长生久视之道断在此矣。《内指通玄秘诀》云:法水能朝有秘关,逍遥日夜遣轮环。于中壅滞生诸病,才央通流便驻颜。其是之谓乎。又如朗然子诗云:沂流直上至泥九,关节才通便驻颜。又云: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岂皆虚言哉?陈希夷以为:改换腥肥气脉行。韩逍遥以为:转轮才一月,便契#4玄中玄。若有作用,实无作用。似乎静定,即非静定。盖自高上元君密传以来,递相付嘱,迄至于今,除此道外,更无别道。有言环中者,有言周天者,玆盖周身上下、阴阳升降之正路也。《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阴符经》云:三反昼夜,用师万倍。《黄庭经》云: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度人经》云: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天童经》云:三官升降,上下往来,无穷无已。《上清玉真胎息诀》云:上至泥丸,下至命门,二景相随,可救#5残老。刘虚谷《易传》云:柄神上玄,总气下牝。反复运转,升降无穷。白紫清《束楼法语》云:上自天谷,下及阴端,二景相逢,打成一块。崔公《入药镜》云: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闲,通泥丸。许旌阳《三药歌》云:三田内转长流布,青目乌髭发黑时。吴宗玄《学仙歌》云:坎离反复颠倒颠,天地日月俱回旋。《指玄篇》云..一马自随天变化,六龙长驾日循环。吕纯阳诗云:时人若要学长生,先是枢机昼夜行。《静中吟》云:驰驾登天轴,昼夜如车轮。《还金篇》云:默运乾坤一合泰,从他日月两边流。《玉芝书》云:束转西流人莫测,地腾天降鬼难知。《灵源大道歌》云:元和内运即成真,呼吸外施终未了。张鸿濛《还元篇》云:十二时中子作头,般添运用勿停休。《悟真篇》云:五行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复命篇》云:巡行十二位,赤脚猛将军。刘高尚《法语》云:神存生气,气非口鼻。阴降阳升,同流天地。刘虚谷《还丹篇》云:下降上升循毂轴,左旋右覆合枢机。《崇正篇》云:般运有功连昼夜,斡旋至妙体玑漩。《混元宝章》云:自强不息同干运,六尺身中抱九天。《翠虚篇》云:昼运灵旗夜火芝,抽添运用切防危。《还源篇》云:谁能知运用,大意要黄婆。《上清集》云:昼夜河车不暂停,默契大造同运行。《全真集》云:气血转流浑不漏。《渐悟集》云:斡运日月轮。《水云集》云:常耕清静田三段,定守无为舍一问。刘长生《仙药集#6》云:住行坐外,运坎迎离。《呜道集》云:安闲自得长生道,昼夜无声转法轮。王玉阳《云光集》云:干运内丹凭火侯,载搬乌兔走琼轮。《太古集》云:周天度数还知道,关节需吞处处通。不过皆是此道也。或谓之翻筋斗,或谓之转心轮。一曰法天之枢,仙寿万亿。一日元和内运,可保长生。千经万论,无往不同,引古证今,若合符节。即非行气,即非存想,亦非肘后飞金精,亦非运心思脊骨,玆盖呼吸太和,保守自然,真要之道也。奈何世之学者每每悦难而不悦易,求远而不求近。虽有道者钦与开发,孰为之信?《内指通玄秘诀》云:世人不乐正法,论东却乐说·西,苟非洞晓阴阳造化,见得透彻,莫之信也。

  晦朔之问,合符行中。

  晦朔之问,乃三十日半夜以前是也。丹法以时易日,则每日亥子之交即晦朔之问也。天地开辟于此时,日月合璧于此时,草木孳萌于此时,人身之阴阳交会于此时;神仙于此时而作丹,则内真外应,若合符节,不先不后,正当其中。在《干》四德为真元之问,在十二卦为《坤》之末、《复》之初,乃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也。

  浑沌鸿濛,牝牡相从。

  浑沌鸿濛者,一气未分之时也。牝牡相从者,阴阳混于其中而未相离也。当其未相离也,神凝气聚,混融为一,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与道冥一,万虑俱遗,淇淇津津,不可得而名,强名之曰:太一含真气。或名之曰:先天一气。《翠虚篇》云:大药须凭神气精,探来一处结交成。丹头只是先天气,链作黄芽发玉英。盖神仙之修链,别无他衍,只是探取先天一气,以为金丹之母,动而行之,指日可与锺吕并驾。《复命篇》云:探二仪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闪入黄房,毁成至宝。又云:探取须教密,诚心辨丑妍。至难寻意豚,容易失寒泉。特恐学者执于有为而不明大道之先天,泥于探取而不能寻其意豚尔。《崇正篇》云:寒渊万丈睡骊龙,颌下藏珠炯炯红。馑密不惊方探得,更依时日法神功。盖探者以不探而探之,取者以不取而取之,在于静定中有非动作可为也。昔黄帝遗其玄珠,使知索,使离朱索,使吃诟索,索之皆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象罔者,忘形之谓也。铃忘形罔象,然后先天一气可得。《击壤集.先天吟》云..一片先天号太虚,当其无事见真腴。又云:若问先天一字无,后天方要著功夫。其说是已。盖太极未判,阴阳未分,此天地之先天也。以丹法言之,则寂然不动,反本复静之时是也。《混元宝章》云:寂然不动感而通,窥见阴阳造化功。信乎寂然不动,则心与天通,而造化可夺也。《翠虚篇》云:莫向肾中求造化,却须心裹觅先天。可谓深切著明矣。《击壤集·思虑吟》云:思虑未起,鬼神莫知。《还金篇》云:鬼神不见处,龙虎定相寻。先天大道须是致虚极,守静笃,不可以一毫思虑加乎其间。当其寂然不动、万虑俱泯之时,河海静默,山岳藏烟,日月停景,靛玑不行,八脉归源,呼吸俱无。既深入于窈冥之中,竟不知天之为盖、地之为舆,亦不知世之有人、己之有躯,少焉三官气满,机动籁呜,则一剑凿开浑沌,两手擘裂鸿濛,是谓无中生有。专玄子诗云:不在尘劳不在山,直须求到窈冥端。岂不信然哉?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真铅为先天,或指天一生水为先天,或指两肾中问一点明为先天,或指脐问为先天,或指鼻祖为先天,或指目光为先天,或指运气为先天,此皆寻枝摘叶之偏见非大道之先天也。《易》日:先天而天弗后天而奉天时。夫先天而天弗违者违也纯乎天理之自然,虽天亦不能后天而奉天时者,天时之至,吾当奉承之也,非天下之至通其孰能与于此哉?

  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还丹篇》云:万里阴沉春气合,九霄清彻露华凝。妙矣哉,其阴阳交感之真景象欤。斯时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冥冥兮如烟岚之罩山,濛濛兮如雾气之笼水,霏霏兮如冬雪之渐凝渐聚,沉沉兮如浆水之渐订渐清,此乃身中之天地捆缢、身中之男女构精也。迨夫时至气化,感而遂通,则倏尔火轮煎地豚,愕然神汉涌山椒。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矣。《击壤集·恍惚吟》云:恍惚阴阳初变化,捆缢天地乍回旋。中问些子好光景,安得功夫入语言。苟非亲造实诣,又岂信有如此之真景象哉?天地神灵,不可度量。阴阳相交而神煞藏没,此天地神灵之时也。龙虎相交而鬼神不知,此吾身神灵之时也。以吾身之神灵合天地之神灵,则内真外应,巽门于定中豁开,而两畔同升,合为一矣。《还元篇》云:只于罔象无形处,有个长生不死根。信乎惟忘形罔象,然后可,得见也。若使可以存想存思计较度量而得之,则不谓之神灵矣。

  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晦朔之问,日月合璧于北方,光耀隐而不见。丹法以时易日,于半夜《坤》、《复》之交,叠足端坐如山石之不动,口缄舌气如冬蛇之垫伏,此即利用安身,隐形而藏也。其时含光默默,返照于其内,一呼一吸,悠悠绵绵,迤逦归于命蒂。久之,但觉窈窈冥冥,如临万丈不测之渊潭,此乃神气归根、身心复命、金液凝结之时也。《翠虚篇》云:气入丹田养白鸦,斯时方日结黄芽。如其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则神气散乱于外。欲望结成还丹,其可得乎?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勖毕之上, 震出为征。阳气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故三日震动,八日 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 干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 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 艮主进止,不得瑜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7喜。六五 坤承,结括终始。报养众子,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

  始于束北,箕斗之乡。束北,火侯造端之地也。易毕之上,震出为征。震,亦火候造端之卦也。《翠虚篇》云: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牛斗女。盖谓此也。此章引用先天六卦及《干》六爻以象月体之盈亏,又杂以二十八宿月所临之位,无非譬'喻也。学者未得其诀而冒然读,之,其不心目俱眩者鲜矣。夫修丹火候与月之消长无异。月三日哉生明,盖始于束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至晚呕轮吐萌于西南勖毕之上,其象如震,以《干》卦言则应《干》之初九,此喻吾身阳火起绪之初也。月初八上弦,其光半明,其象如兑,以《干》卦言则应《干》之九二,此喻五。身阳火用功之半也。月三五十五,与日相望,魂盛光盈,其象如干,以《干》卦言则应《干》之九三,此喻五。身阳火圆满之时也。月十六望罢,载#7生魄,其象如巽,以《干》卦言则应《干》之九四,此喻吾身阴符继统之始也。月二十三下弦,其光半亏,其象如艮,以《干》卦言则应《干》之九五,此喻吾身阴符用功之半也。月六五三十,光尽泯,其象如坤,以《干》卦言则应《干》之上九,此喻吾身阴符结括之时也。魏公以六卦喻火候,而又配以《干》之六爻,何也?盖丹乃纯阳之宝,《干》乃纯阳之卦也。于六卦之中,《干》称九三夕惕,亏折神符;坤称上九亢龙,战德于野。又何也?盖守城于干而用文,野战于坤而用武,皆当防危虑险也。

  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循据纵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以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九,阳数也。《易》日:参天两地而倚数。盖取五行之生数,天一、天三、天五,参天相倚而成九;地二、地四,两地相倚而成六。此《坤》之所以用六,而《干》之所以用九也。丹法之所谓用九,乃刻中火候之九转,盖法《干》也。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者,一爻才过,一爻又来,而不敢毫发差殊也。《复命篇》云:数中无走失,火候莫教迟。盖谓此也。情,金情也。性,木性也。一物分二,问隔束西。若得斗柄之机斡运,则木性爱金,金情恋木,不问隔矣,故日:推情合性,转而相与,循据仿玑,升降上下也。周流六爻,难以察暗,故无常位,为《易》宗祖者,周流一身,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如六爻之变动也。六爻,谓前《干》卦之六爻也。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为六卦,为六十卦,其义一也。《还金篇》云:九转极玄机,开炉迸火飞。盖谓九转功夫自寅而起,至戌而止,乃刻中火侯之秘诀。其问有抽添进退之妙,沐浴交结之奥,是故谓之极玄。修链若不知此,则虽得真药,安能成丹?此魏公所以不敢轻泄,而姑借乾元用九之说以露其机也。自今观之,神仙之还丹,乃身中之《易》也。火侯之九转,乃身中之干也。身中之干,无爻画之可观,无象数之可求,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又安有方体,而得以察睹也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五

  #1‘豚’,四库本作‘视’。

  #2‘然’,四库本作‘茶然’。

  #3‘诲’,原作‘语’,据四库本改。

  #4‘契’,原作‘葬’,据四库本改。

  #5‘救’,原作‘据’,据四库本改。

  #6‘仙药集’,原作‘仙乐集’。据四库本改。

  #7‘加’,原脱,据四库本补。

  #8‘载’,四库本作‘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六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中篇第二

  朔旦为 《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锺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需得常。

  斗《复》,一阳之卦也,律应黄锺。以一日言之,为夜半子;以一月言之,为初一至初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子之月是也。此时阳气始通,喻身中阳火发动之初,火气至微,要在不纵不拘、不疾不缓,使温温柔暖,播施于鼎器闲也。《崇正篇》云:黄锺为子一阳兴,受气之初数未增。用火温温无暖制,每愁龙弱虎威凌。盖初爻之运,一阳始通,止可轻轻地默默举,未堪用力,故日:出入无疾。然又不可太柔,要当拨动顶门关捩,微微挈之,故日:立表微刚。须突火力炽盛,逼出真铅,至于箕、斗之乡,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也。《金丹大成集》云:《复》卦起潜龙,戊己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干藉巽风。链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始穷。火侯之口诀尽于此矣。

  《临》炉施条,开路生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临》,二阳之卦也,律应大吕。以一日言之,为鸡呜丑;以一月言之,为初三半至初五;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丑之月是也。此时阳气渐进,喻身中阳火渐渐条畅,而黄道渐渐开明,故言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也。

  仰以成 《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运而趋时。

  《泰》,三阳之卦也,律应太簇。以一日言之,为平旦寅;以一月言之,为初六至初八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寅之月是也。此时阳气出地,喻身中三阳上升,渐渐起,渐渐仰,当急驾河车搬归鼎内,故言运而趋时也。运而趋时者,火侯之运至此不可留停也。然有一日之寅,有一刻之寅。朗然子诗云:动吞津液过千口,长记存神听五更。此言一日之寅也。《金丹大成集》云:交得三阳逢泰卦,便堪进火法神功。此言一刻之寅也。一日之寅固依天上之日辰以为期度,世固有知之者矣。若夫一刻之寅乃身中火侯之秘,古今丹书皆不敢明言,真所谓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者也。玄哉玄哉心。

  渐历 《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大壮》,四阳之卦也,律应夹锺。以一日言之,为日出卯;以一月言之,为初八半至初十;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卯之月是也。此时阴佐阳气,聚物而出,喻身中阳火方半,气候停匀,故言刑德相负,昼夜始分。然万物莫不当春而发生,而榆荚至是堕落,何也?盖阳中有阴也。

  《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擢羽翮,振索宿尘。

  《央》,五阳之卦也,律应姑洗。以一日言之,为食时辰;以一月言之,为十一至十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辰之月是也。此时阳气既盛,逼近天际,喻身中阳火升上,故言阳升而前。而又言洗濯羽翩,振索宿尘者,盖大鹏将徙天池,则水击而上,其势当音发也。

  《干》健盛明,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

  《干》,六阳之卦也,律应中吕。以一日言之,为禺中巳;以一月言之,为十三半至十五;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巳之月是也。此时阳气盛极,周遍宇内,喻身中阳火圆满,而丹光发现,山头神沟,分为四终,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周褊,故言广被四邻。而又言阳终于巳,中而相干者,阳火数终则阴符用事也。

  《姤》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萝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

  《姤》,一阴之卦也,律应奠宾。以一日言之,为日中午;以一月言之,为十六至十八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午之月是也。此时阴气方生,喻身中阴符起绪之地,灵丹既入口中,回来却入寒泉,当致其道,送归丹田,不可荒忙急速,故言履霜最先,井底寒泉。而又言宾服于阴,阴为主人者,盖一阴用事则众阳为宾也。宾者,敬也,防危虑险之谓也。

  《游》世去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柄迟昧冥。

  《趣》,二阴之卦也,律应林锺。以一日言之,为日映未;以一月言之,为十八半至二十;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未之月是也。此时阴气渐长,喻身中阴符离去午位收敛而降下,如贤者退隐僻处岩谷,故言怀德俟时,柄迟昧冥也。

  《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信阳讪,毁伤姓名。

  《否》,三阴之卦也,律应夷则。以一日言之,为哺时申;以一月言之,为二十一至二十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申之月是也。此时阳气渐衰,喻身中阴符愈降愈下,犹三阴肃杀之时草本黄落,故言阴伸阳屈,毁伤姓名也。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芽蘗,因冒以生。

  《观》,四阴之卦也,律应南吕。以一日言之,为日入酉;以一月言之,为二十三半至二十五;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酉之月是也。此时阴佐阳功,物皆缩小而成,喻身中阴符过半降而入于丹田,如木之敛花就实,故言任蓄微稚。然万物莫不逢秋而枯老,而荠麦至此芽蘗者,何也?盖阴中有阳也。

  《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气既竭,亡失至神。

  《剥》,五阴之卦也,律应亡射。以一日言之,为黄昏戌;以一月言之,为二十六至二十八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戌之月是也。此时阳气衰灭,枝头之果皆渍烂而坠于地,喻身中阴符将尽而神功无所施,故言化气既竭,亡失至神也。夫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戌者,闭物之时也。一刻之火候,至此而毕事,《复命篇》谓束西动静合朝昏是也。一日之火侯,亦至此而休功,吕纯阳诗云日日随他出又况是也。区区旁门小衍,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又安能究竟于此?

  道穷则反,归乎 《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玄幽远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

  《坤》,六阴之卦也,律应应锺。以一日言之,为人定亥;以一月言之,为二十八半至三十;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亥之月是也。此时纯阴用事,万物至此皆归根而复命,喻身中阴符穷极,则寂然不动,反本复静,故言道穷则反,归乎《坤》元也。怛顺地理,承天布宣,与上篇金本从日生,朔旦受日符义同。盖天地日月一也。月受日光而日不为之亏,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天气降而至于地,地中生物者,皆天气也。人身法天象地,其问阴阳感合,与天地无以异也。《还元篇》云:以神归气内,丹道自然成。人能返观内照,凝神入于气穴,则神存生气凝成液。迨夫天机一动,则红莲含药,露珠凝碧,飞落华池滴滴,而丹田结聚作丹枢也。玄幽远眇,隔阂相连,谓亥、子之问,乃阴阳交界之时,当其六阴穷极,一阳未生,寂兮寥兮,犹如天地未判之初。神仙作丹,于此时塞兑垂帘,以神光下照于坎官。始者幽幽冥冥,俨如寒潭之浸,月。次则神与气合,隔阂潜通,犹如磁石之吸铁也。应度育种,阴阳之原,谓作丹之际,正如亥月纯坤用事之时。其时万物归根,闭塞成冬。冬虽主藏,然一岁发育之功,实胚胎于此。特闭藏无迸,人不得而见尔。而古人以此纯阴之月名为阳月者,盖小雪之日,阳气已生于六阴之下,积而至于冬至,遂满一画之阳变为《复》卦也。丹道亦然。当夜气之未央,但凝神聚气,端坐片时,少焉神气归根,自然无中生有,渐凝渐聚,积成一点金精。《翠虚篇》云:金精即是坤官药,坤在西南为川源。蟾光终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药之根。盖一阳不生于《复》,而生于《坤》。《坤》虽至阴,然阴裹生阳,实为产药之川源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者,身心复命之时,神入寥廓,与太虚一体,静定之久,候至心花发现,则三官气满,但觉恍恍惚惚,莫知其所以然也。盖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窈窈冥冥,其中有精,乃修链之要枢也。《玉芝书》云:此四句,古今口诵者亿兆,明义理者能有几人?盖非亲造实诣,无由知也。是故状其窈冥则如临深俯幽,论其恍惚则如昼梦初觉,此乃真景象,非譬喻也。学者未曾经历,不知窈冥恍惚乃吾身之真景象,往往檗以虚文视之,惜哉。当知窈冥者,寂然不动,吾身天地未判之时也。恍惚者,感而遂通,吾身天地将判之时也。作丹之妙,莫妙乎此,岂可以虚文视之哉?《方龙大丹诀》云:无人明恍惚,惟我识朦胧。信乎明此者鲜有其人也。先迷失轨,后为主君者,其先昏昏默默,深入乎窈冥之中,俄项阴极而阳生,静极而机发,则面门豁开,虚空迸裂,一段风光破寂寥,而化权归手内也。魏公此章显言产药之川源,又极论存亡有无、主客先后之秘,如此详尽,无以加矣。《还金篇》云:渺邈但捞水裹月,分明只探镜中花。盖非深于道者,不能识也。

  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乘御,千秋常存。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此乃道之自然也。丹法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亦出于自然。如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暑往则寒来,寒往则暑来,无非自然也。夫金丹者,身中之《易》也。《易》穷则变,变则通,盛衰相禅,消息相因。盖未有穷而不变,·变而不通者也。阳始于《复》,阴终于《坤》,终始相接,首尾相街,故日:终《坤》始《复》,如循连环。魏公以十二辟卦论火侯,又以律名、辰名铺叔,而言皆譬喻也。盖辐辏即太簇,侠列即夹锺,洗濯即姑洗,中即中吕,柄即林锺,任即南吕,伤即夷则,亡即亡射,应即应锺,振即辰,昧即未,伸即申,蓄即酉,灭即戌,阂即亥,大率皆是假借,盖不叉执文泥象而强生枝节也。帝王乘御,千秋常存,谓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则真可以历千秋而常存也矣。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察躯,体本一无。元精流布,因气托初。

  人无愚智,同此性也,亦同此命也。君子知性之不可戕贼也,于是存而养之。知命之不可新丧也,于是保而延之。虽不假修链,未有不安恬令终者,况得修链之法,盗天地、夺造化、链魂魄而为一,合性命而双修,岂不能长生欤?夫欲求长生,须求吾未生以前,此身缘何而得,然后可以论养性延命之道,故日:审思后末,当虑其先。盖人之生也,以父母之气交结而成形。形乃受气之本,气乃有形之根。若气不得形则无因而立,形不得气则无由而成,故日: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流布,因气托初。今夫神仙之修丹,以阴阳内感、神气交结,于无中生有,与男女胎孕之理实同。其十月温养功夫,真息绵绵,昼夜如一,亦与婴儿未生以前无异。《灵源大道歌》云:但看婴儿胎处时,岂解将心潜算计。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休休。盖婴儿之在母胎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口鼻皆闭,而以脐达。故脐者,生之根,气之蒂也。吕纯阳《玄牝歌》云: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人能穷取念生身之处,返本还源,回光内照,探药于西南坤腹根蒂之地,而与当来受气之初相似,何用他求。奈何学者往往执文泥象,各以己见为是。其好高者则认金丹为禅宗,遂以宗性为玄牝,以念头动处为一阳生,以扫除妄念为进火,而窃笑延命之说为髑髅下光景。其卑下者则认金丹为御女衍,遂以妇人为鼎器,以产门为生身处,以秽物为刀圭,而反讥养性之说为蒲团上枯坐功夫。一则沦于空寂,一则陷于邪僻,终身执而不悟,深可为之浩叹也。

  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具。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黑白者,阴阳二气也。几人结胎之初,由父精母血阴阳二气假合而成,浑浑沌沌,类如鸡子。百日而男女分形,然后四肢、五脏、筋骨乃具。及期而育,脱出其胞,骨弱筋柔,肌软肉滑,名曰婴儿。炼金丹者,修吾身之婴儿,亦当弥历十月。《翠虚篇》云: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豚已息气归根。有个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盖修链圣胎,未有不用十月功夫而可以速成者也。

  阴阳为度,魂魄所居。

  天有黄道,为度三百六十五。其运转也,一日一周。日月行乎其问,往来上下,迭为出入,此所以分昼夜而定寒暑也。然天道密旋,本无度数,以日月经历诸辰而为行度。日月往来,本无定居,以朝暮出入之地而为所居。明乎此,然后知魏公所谓阴阳为度,魂魄所居矣。夫人身中黄道,即阴符阳火所行之处也,即日魂月魄所居之方也。有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识阴阳之行度,知魂魄之所居,则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循环乎一息之顷,而日月出入乎呼吸之微。呼为阳,吸为阴,与天道同一妙用,不叉求之他也。

  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古歌云:日魂月魄若个识,识者便是真仙子。此所谓日魂月魄,非天地有形有象显然之日魂月魄,乃吾身无形无象隐然之日魂月魄也。不遇真人指授,焉能识之哉?夫日为太阳,昼以舒光,故称魂。月为太阴,夜以含景,故称魄。然日魂属阳,谓之阳神固宜。而月魄属阴,谓之阴精可也。岂可以神言?今皆谓之神者,以其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也。魂,束方木也。魄,西方金也。金木本来无二体,束邻即便是西家;往来束西,迭为出入,故日互为室宅也。

  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恒为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于斯之时,情合乾坤。

  性之为言静也。性主处内者,端坐虚心向内观也。立置鄞鄂者,捉得金精作命基也。情之为言动也。情主营外者,先是枢机昼夜行也。怛为城郭者,八方周匝龙行火也。城郭完全,人物乃安者,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也。于斯之时,情合乾坤者,昼夜河车不暂停,默契大造同运行也。

  干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

  乾,天也,主乎动畅万物而达于宇内,故云直。惟其动而直也。故使精气流动,布满三官,而无所不至。坤,地也,主乎静敛万物而藏于土中,故云翕。惟其静而翕也。故使精气归于元海,而为道舍庐。大抵守于干则动,动则气布精流。守于坤则静,静则气聚精凝也。

  刚施而退,柔化以滋。

  乾阳下济于坤,坤柔顺而翕受之,遂生药。既经起火烹链,则刚施而退,阴柔上行,而化作甘泉润九垓矣。

  九还七返,八归六居。

  六、七、八、九,即水、火、木、金也。以卦言为坎、离、震、兑,以方言为束、西、南、北,以宿言为虚、房、星、勖,以象言为龟、蛇、龙、虎,以时言为春、夏、秋、冬,以辰言为子、午、卯、酉,皆是物也。夫九曰还,七曰返,八日归,同一旨意。而六独日居者,北方坎位乃真铅所居之本乡也。真铅居于此,则九金、八木、七火三方之正气,如辐之辏毂,如水之朝宗,皆聚于此也。王保义注疏《金碧龙虎经》云:日有三照,月有三移。日月出于束而光耀于西,则西方白虎金德之正气入于玄冥之内,化而为六戊。日月入于西而光耀于束,则束方青龙木德之正气入于玄冥之内,化而为六己。日月居于午而光耀于北,则南方朱雀火德之正气入于玄冥之内,就土成形,化而为黑铅,常居窈冥之内,为天地万汇之根本。王君此说与魏公之言,可谓异世而同符矣。

  男白女赤,金火相拘。拘则水定,水五行初。

  《翠虚篇》云:怪事教人笑几回,男儿今也会怀胎。自家精血自交结,身裹夫妻是妙哉。盖金丹圣胎,以阴阳内感神气交结而成,日男女,日赤白,皆身中夫妇之异名也。当其阴阳内感之时,神与气交,犹金火之相拘。金火相拘而止于北方坎水之中,则神凝气-聚,其水自定。水定则药物结矣,《还金篇》云水澄凝琥珀是也。水也者,大丹之根源也。天一生水,其位在北,其卦为坎,居五行之首,乃吾身药物所产之乡也。人能回光返照于此,出息微微,入息绵绵,勿令问断,则神气归根,渐渐入而渐渐柔,渐渐和而渐渐定。定之之久,则呼吸俱无,药物当自结也。

  上善若水,清而无瑕。

  上善若水,行其所无事。金丹大道,清静无为,亦行其所无事。马丹阳《语录》云:学道人行、住、坐、外,不得少顷心不在道。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匀鼻端之息,外则抱脐下之珠,久而调息,无有问断,而终日如愚,方是端的功·夫,非干造作行持也。丹阳此说岂非行其所无事耶?《悟真篇》云:馒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上清集》云:神仙使俩无多子,只是人间一味呆。可谓行其所无事矣。夫水之为性,静定而订之则清,动乱而汨之则浊。金丹之妙,全是静定中来。《还源篇》云:能知药与火,定裹见丹成。盖未有不定而得之者也。

  道无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日道。无形可求,无象可睹,蚓可得而画图哉?昔广成子之告黄帝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夫当其窈冥昏默之际,一念不生,万虑俱泯。浑浑沦沦,如太极之未分。淇淇津津,如两仪之未兆。惟此一物湛兮独存,如清渊之印月。寂然不动,如止水之无波。不知孰为铅?孰为汞?夫是谓之真一。迨夫时至气化,变而分布,则轻清者腾而在上,重浊者可而在下,于是坎官有铅,离官有汞,而向之所谓浑浑沦沦,瞑淇津津者,至此分而为二,而各自独居矣。《复命篇》云..一物分为二,能知二者名。鼎炉藏日月,滴漏已三更。盖谓此也。夫金丹大药孕于先天,产于后天,其妙在乎太极将判未判之问。静已极而未至于动,阳将复而未离乎阴,于此合天地之机,识结丹之处,知下手之诀,则恍惚之中寻有物,窈冥之内吸真精,方知大道于无中生有,而真一之妙果不可以画图也。然则真一之妙终无可以示人欤?日:有。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德水浆。二气至悬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征。

  《周礼·秋官》:司炬氏掌以木遂#1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高诱注云:方诸,阴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热,向月则有水生。且地之去天不知几千万里;日月悬于空中,去地亦不知几千万里。而阳燧见日则得火,方诸见月则得水,奚为感化相通,如此其速哉?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身中自有水火,心中自有药材,得不回光返照以求其感化之妙乎?乃若八月十五月明之夜,深山之兔结胎,沧海之蚌结珠,抑何为感化相通,如此其妙哉?人生天地问,为万物之灵,反不能盗天地,夺造化,曾兔蚌之不若。学仙者亦尝于此致意否乎?大抵阴阳得类,自然感化。今魏公以阳燧取火、方诸取水为证,欲使学者潜心内观,于无中生有,其感化亦如是也。《还丹篇》云:二气才交甘雨降,两神相会玉浆流。、信有之矣。夫鉴之与珠,皆光明莹洁之物,表裹透彻,无纤毫痕瑕,故能拘日月之光,聚为一粟之明。虽寥廓至远,随即感应。然而定则聚,聚则有;动则散,散则无。人能虚心凝神,泰然内定,无一毫之杂想,以吾自己日月聚光不散,久之气定时正,自有奇效。要之,至道不远,怛在目前,亦犹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极为切近。但世人迷而忘返,不能求之于内尔。专玄子诗云:殷葱好与师资论,不在他途在目前。又云:当时一句师边得,密密垂帘仔细#2看。可谓切近之甚矣。

  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

  《阴符经》云: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何谓三要?耳、目、口是也。今魏公以三要为三宝,而日固塞勿发扬者,欲修链之士敛耳目之聪明,缄喉舌之真气,尽收归裹,不放出外,如宝贝之珍藏也。岂不见釜饭炊米?关盖密于上,薪火然于下,外无纤毫之坛隙,内有热气之盘郁,俄顷之问米皆需熟为饭。今夫入室修链,须是收视返听,闭口含津,勿使纤毫真气漏泄,然后至药滋生,大丹成熟。若邑使耳为声引,目为色牵,重楼浩浩,而出三者,皆发扬而无馀,何还丹之可求哉?

  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真人,即元神也。深渊,即太渊也。异名众多,今试举而言之,日泥丸宫、流珠官、玉清官、紫清官、翠微.官、太微官、太一官、太玄关、玄门、玄官、玄室、玄谷、玄田、砂田、第一关、都关、天关、,天门、天谷、天田、天心、天轮、天轴、天源、天池、天根、天堂、天官、干宫、干家、交感官、离官、神官、神室、神关、神京、神都、玄都、故都、故乡、故丘、故林、故官、紫府、紫庭、紫金城、紫金鼎、朱砂鼎、汞鼎、玉鼎、玉室、玉京、玉宇、瑶峰、第一峰、最高峰、祝融峰、昆仑顶、崆峒山、蓬莱、上岛、上京、上官、上玄、上元、上谷、上土釜、上丹田,其名虽众,其实则一也。《翠虚篇》云:天有七星地七宝,人有七窍权归脑。《太古集》云:金丹运至泥丸穴,名姓先将记玉都。是故帝一回元之道,沂流百豚,上补泥丸,脑实则神全,神全则形全也。今魏公谓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者,随真息之往中来,任真气之升降,自朝至暮,元神常栖于泥九也。《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静中吟》云:我修昆仑得真诀。《复命篇》云:会向我家,家裹栽#3培一亩天田。《还元篇》云:悟道显然明廓落,闲闲端坐运天关。此乃至简至易之道。但拨动计顶门关根,而匀匀地默默举,三官自然升降,百骸万窍自然通达。有如万斛之舟,而惟用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而惟用一寸之机。且是不费丝毫力,但昧者自不信尔。或存老君在泥丸官中而默朝之,又画蛇添足矣。

  旋曲以视览,开阖皆合同。为己之轴辖,动静不竭穷。

  《皇极经世书》云:天之神柄于日,人之神发于目。大矣哉,人之神发于目也。生身处,此物先天地生;没身处,此物先天地没。水、火、木、届金、土之五行横簇于此,肝、心、脾、肺、肾之五者钟灵于此,唾、涕、精、津、气、血、液之七物结秀于此,其大也天地可容,其小也纤尘不纳,玆非吾一身中之大宝也欤?《内指通玄秘诀》云:舍光便是长生药,变骨成金上品仙。又云:撮聚双睛在眼前,烧成便可点金仙。如此直指示人,而学者犹或未悟,何其昧之甚耶。盖三官升降,上下往来,无穷无已,犹车之有轮也。其运用在心,犹轮之有轴也。其铃键在目,犹轴之有辖也。《金华诗》云:仙童唯守洞门立,三岛真人长往还。其说是也。

  离气内荣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濛。三者既关枪,缓体处空房。

  离气内荣卫者,收目内视而光不露也。坎乃不用聪者,返耳内听而聪不泄也。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濛者,安闲心曲玲如灰,默默无言护圣胎也。三者既如此关挞,又当缓体处于空房,斯可以为修链也。缓体者,舒徐容与无劳尔形也。处空房者,入静室也。其中不着他物,惟设一香一灯一几一榻而已。坐处不欲太明,太明则伤魂。不欲太暗,太暗则伤魄。盖魂好明,魄好暗;明属阳,暗属阴,是故《翠虚篇》谓室宜向木对朝阳,兑有明窗对夕光。而又谓莫息明灯并百和也。且夫入静室修链,乃一至大因绿,诚非细事。岂不见《悟真篇》云: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是岂无德行者所能妄觊也哉?然静室亦不铃拘以山林,或在尘中,或居道乡,但得所托,无往不可。或疑《悟真篇》记有通邑大都,依赖有力者之语,盖以大药未成,难当寒暑,于一年之内四季要衣;真气未完,而尚有饥渴,于一日之内三养要食。如伍达灵之得张、程二友,张紫阳之得马、陆二公,王冲熙之得富韩公,李长源之得筠阳亲旧,于是咸底厥成,实为周天火候,须用一片功夫,不可问断,叉得同志有力者为之保护、供给、服事,俾免饥寒困苦之窃其气,乃可以专志修链也。阴真君《金液还丹歌》云:不得地,莫妄为。《悟真篇》云:命宝不宜轻弄。得斯道之正传者,当自知之。

  委志归虚元,念念以为常。

  委志归虚元者,心无杂念,意不外游,而镇日肮真空也。念念以为常者,念念相续,勿令问断,而长将气度随天道也。或疑此法与禅学稍同,殊不知金丹于无中生有,养就婴儿,盖非块然面壁、槁木死灰之谓也。白紫清《语录》云:修丹口诀,第一是聚气凝神。常常握固即聚气,念念守默即凝神。学者若徒知无心无念,而不知聚气凝神,则堕于顽空,又安得胎仙之成也?

  证验自推移,心专不纵横。

  修链有三分功夫,则有三分证验。有十分功夫,则有十分证验。若能勤而行之,风夜不休,以至百日功灵,则两肾如汤煎,膀胱如火然,目有神光,耳有灵响,鼻有异香,口有甘津,此身融融液液。证验逐日推移,所贵乎心专而不可纵横者,实恐烛理未透,而于静定中似梦非梦之际,或为魔境之所摄也。《指玄·三十九章》云:不可着他境物去,一心专守虎龙蟠。其说是已。丁灵阳《心性诀》云:若静中抑按功深,或是忽见仙佛鬼神、楼台光彩,一切境界,见于目前,大不得起心生于憎爱。师父云:自己性中空廓,任他千变万化,大抵一心无动,万邪自退。但心火不生,则神气相聚,子母相守,自然水火既济。水见火而自然化为气,上腾薰蒸关窍,无所不至,自然百脉调摄,四大冲和。谨慎守之,道自相契。王柄云《盘山语录》云:修行之人,静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己识神所化,因静而现,诱引心君。岂不闻古人云:几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欲遣识;识神尚在,便化形像,神头鬼面,惑乱心主。若主不动,见如不见,体同虚空,无处捉摸,自然消散。《关尹子》云:人之平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精有所结而使之然。人之病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心有所歉而使之然。苟知吾心能于无中示有,则知吾心能于有中示无。但不信之,自然不神。或日:厥识既昏,孰能不信?我应之日:如捕蛇师心不怖蛇,彼虽梦蛇而无畏怖。故黄帝日:道无鬼神,独往独来。即此诸说观之,则知魏公所谓心专不纵横,诚为修链者之要端也。

  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精生有时,时至神知。百刻之中,切忌昏迷,须是行、住、坐、外,绵绵若存,如鸡抱卵,暖气不绝,方可谓之修链。至于真积力久,功夫纯熟,昼夜如一,更无梦觉之异。虽当寝寐之问,神亦不昧,而精生之时,神与天通。虽不待唤醒,亦自#4觉悟,夏云峰云:自·然时节,梦裹也教知是也。今魏公谓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欲修链之士常惺惺也。盖金丹大药由神气交结而成,乃是无质生质,结成圣胎,辛勤保护十月,如幼女之初怀孕,似小龙之乍养珠。盖神气始凝结,极易练失,寝寐之际,须当与神相抱,切不可昏迷而沉于梦境。觉悟之后,惟恐火玲而丹力或迟,故铃候其存亡。要在一日十二时中,无昼无夜,念玆在玆,然后功夫纯粹,而药材不至消耗,火侯不至亏阙。焉可须臾离哉?

  颜容寝以润,骨节益坚强。

  颜容复以润,骨节益坚强者,至宝蕴于中,自然精华发于外,亦犹玉在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也。

  辟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

  《悟真篇》云: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夫人之一身,彻上彻下。几属有形者,无非阴邪滓浊之物。神仙修链之法,盖是无中生有,夺天地一点真阳结成丹头。于是昼夜运火,链去阴气,链之十月而胎圆,三年而功成,然后体变纯阳,化形而仙也。

  修之不报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佛佛被谷中。

  内指通玄秘诀》云:昼夜无休作大丹,精华透顶百神钻。盖一年处室,夜以继日,功夫不辍,自然效验显发。其和气周匝于一身,溶溶然如山云之腾太虚,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象河冰之将欲释,往来上下,百脉冲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状如微醉也。《入药镜》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灵光集》云:颠倒循环似醉人,不忧不喜内全真。是皆丹功之灵验也。丁灵阳《回光集》云:若一念无生,则自然丹田气海之内,太阴之精度过尾闲穴、把夹脊、双关、风府、泥九,返下明堂、鼻柱,入于华池化为甘津,咽下重楼,浇灌五脏六腑至丹田,上下流转,充盈四大,周而复始,无不遍矣。如其朝行暮辍,用志弗专,又安能进于是哉?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反者,反复也。《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5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盖修丹效验出乎虚之极、静之笃,与天地冥合,然后元气从一阳而来复。若使虚不极,静不笃,则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从何而得效验哉?弱者,柔弱也。《道德经》云:专气政柔,能如婴儿乎?盖修丹本柄在乎持其志,无暴其气,如婴兄之柔弱方可。若使志无所守,气无所养,则所得未锱铢,所丧已山崖,将何以为本柄哉?

  芸锄宿污秽,细微得调畅。

  诸虑既息,则百骸俱理。凶气消散,则道气常存。譬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艾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伸矣。今夫神仙之修丹,芸锄宿秽,驱遣鬼尸,安静六根,空其五蕴,于正念中清静光明,虚白晃耀,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无有滞碍,八万四千毫窍皆通畅也。

  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翠虚篇》云:精·神冥合气归时,骨肉融和都不知。当斯之时,三田气满,恍然如在醉梦中,得不谓之昏浊乎?学者到此境界,切不可放倒,当知昏久则铃明,浊久则铃清。迨夫时至气化,而九天音信散胚脾,则神水湛湛华池静,白雪纷纷飞四山,七宝楼台十二层,楼前黄花深可观。分分朗朗,尽见于恍惚之问。岂终于昏浊而已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六竟

  #1‘木遂’,四库本作‘火遂’。

  #2‘仔细’,原作‘子细’,据四库本改。

  #3‘栽’,原作‘哉’,据四库本改。

  #4‘自’,原作‘不’,据四库本补。

  #5‘静’,原作‘靖’,据其文义改。下文同。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七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中篇第三

  世人好小卫,不审道浅深。弃正从邪径,欲速关不通。犹盲不任杖,聋者听宫商。没水捕雉兔,登山索鱼龙。植麦欲获黍,运规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不见功。

  金丹大道以积精累气而成,断不可以一蹴到也。片饷结胎,百日立基,一年入室,三年链养,自有节次功夫,次无今日遇师,明日便能升仙之理。奈何世之学者,往往惑于道听涂说,不审道之浅深,不择师之邪正,务求速效,惟好小衍。或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得其体,不得其用。局于偏见,自以为足。甚至张皇邪说,而反谤正道;穿凿真经,以取信末学;妄以授妄,迷以传迷,如此者多矣。问有聪明之士,则又不肯屈已参访,惟钻寻故纸以望得悟,何异盲者之不任杖哉?其愚暗之人,不通至理,强以臆说纽合丹书,何异聋者之听官商哉?乃若以脐内为玄关,此犹捕雉兔而入水者也。以两目为华池,此犹索鱼龙而登山者也。他如学探战以望不死,坐顽空而觊长生,岂非植麦欲获黍者乎?运规以求方者乎?是皆执迷不悟,空费心力,遂至皓首茫然,迄无成效,惜哉。

  欲知服食法,至约而不烦。

  《指玄·三十九章》云:内裹明来是至真,外边入者即非亲。谓丹在身中,不叉求之外也。今魏公乃有服食之说,得非丹自外来而吞入欤?曰:非也。丹生于坎中,因火逼而出位,遍历三官,降而入口,故曰服食也。至约而不烦者,口诀至简至易也。夫既谓之至简至易,则《参同契》不作可也。何为连编累牍,黝然而不已耶?又尝见《悟真篇》云: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暗小人行之,立超圣地。而又云:炼金丹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何耶?吁,有说矣。盖愚暗小人,心无忖量,易于取信,暨有所遇,则径直奉行,虽无讲明亦可。聪明之士则不然,见闻既广,疑虑常多,有一未明,铃欲穷究而后已。苟不使之洞究阴阳造化之原,彼将中道生疑。一为旁门近似之说所撼,则未免投杼下机,而反谓吾道之不真矣。此所以不得不为之讲明也。然则魏公之作是书也,虽欲不郑重其辞,其可得乎?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

  太阳流珠,乃灵汞也。《灵源大道歌》云: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在体感热则为汗,在鼻成风则为涕,在肾感合则为精,在眼感悲则为泪。可见其常欲去人也。金华,即真铅也。汞得真铅则转而相依,自然不飞不走,留恋于内,而化为金液,凝而至坚也。

  金华先倡,有顷之间。解化为水,马齿阑干。阳乃往和,情性自然。

  真铅生于坎位,先液而后凝,凝作黄芽,故有马齿阑干之喻。《翠虚篇》云:丹头只是先天气,链作黄芽发玉英是也。夫铅,乃君也。汞,乃臣也。铅先动,汞应之,犹君倡而臣和也。铅属金,汞属木,木性爱金,金情恋木,阴阳得类,自然感合也。

  迫促时阴,拘畜禁门。

  迫促时阴者,时节正时须急探也。拘畜禁门者,探得归来炉裹暖也。《还源篇》云:但要合天机,谁识结丹处。何谓合天机,迫促时阴是也。何谓结丹处,拘畜禁门是也。法当迫近阴极之时,迎一阳初动之机以进火,不可过之,亦不可不及。此之谓迫促时阴也。进火之际,促百脉以归源,穷九关而彻底,君火、相火、民火皆拘聚于黄官,而暖成至宝。此之谓拘畜禁门也。《入药镜》云:天地灵,造化怪。苟非迫促时阴,拘#1畜禁门,安能盗其机哉?

  慈母育养,孝子报恩。遂相衔咽,咀嚼相吞。严父施令,教救子孙。

  真铅之生也,孕于坤母之胞,犹慈母之育养也。迨,夫飞上干官,擒制真汞,与真汞交结而成丹,则又复回于坤母之舍,此即孝子之报恩,慈乌之反哺也。然非炎火为之猛烹极暖,则真铅不能飞起,此严父所以施教敕之令也。《玉芝书》云:铅不得火则不飞,汞不得铅则不结。盖有细微之旨,岂可以容易言哉?

  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消金,金伐木荣。

  金生水,木生火,此常道之顺五行也。今以丹法言之,则木与火为倡,火反生木;金与水合处,水反生金,故曰五行错王,相据以生也。火性销金者,运南方离官之火,以链北方水中之金也。金伐木荣者,运北方水中之金,以制南方火中之木也。

  三五为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

  三者,水一、火二,合而成三也。五者,土也。三五为一者,水、火、土相与混融,化为一气也。斯时也,玄黄相维,清浊未分,犹如天地浑沌之初。少焉,时至气化,·无中生有,则窈窈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而天地之至精孕于其中矣。屈突神和云:若明三五一,且作地行仙。其妙须是口传心授,难以尽形于毫楮也。

  子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客二名。

  子当右转者,自西方转于子位,而虎向水中生也。午乃东旋者,自东方转于午位,而龙从火裹出也。子午,即南北也。南北,即水火也。卯酉,即东西也。东西,即金木也。右转左旋,一伏一起,则水火相交,金木不问隔矣。《还元篇》云:轮回玉兔与金鸡,道在人身人自迷。满目尽知调水火,到头几个识东西。盖东西之与卯酉,皆金木之异名,即非天地方位,亦非人身左右,然又不可舍吾身而索之他也。嗟夫,近来世上人多诈,尽著布袍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噤口不言如害哑。苟非遇师真指授,则徒自臆度而已,终亦莫能知也。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并。

  龙,南方离龙也。虎,北方坎虎也。作丹之时,驱龙下呼于虎,虎乃吞吸龙精,一呼一吸,两相饮食,于是并合为一。《指玄·三十九章》云:若解相吞归一处,神仙顷刻不劳功。其法至神圣,极容易,但恐学者不识龙虎为何物尔。

  荧惑守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何有不倾。

  荧惑守西者,火入金乡也。太白经天者,金过南方午位而出现也。作丹之时,运神火照入金乡,金被火逼,遂飞腾而起现于南方,《还金篇》云:沉归海底去,抱出日头来是也。金,即真铅也。杀气所临,何有不倾者,真铅飞上擒真汞,真汞自出投真铅。元阳子《大道歌》云:白虎自玆相见后,流珠那肯不相从是也。

  狸犬守鼠,乌雀畏鹧。各得其性,何敢有声。

  神入气而为胎,如狸犬之守鼠。药得火而成丹,如乌雀之畏鹤。由其物类相制,一见则自然降伏,此所以不敢作声也。

  不得其理,难以妄言。竭婵家产,妻子饥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希有能成。广求名药,与道乖殊。

  《还金篇》云:不达阴阳祖,徒劳更议玄。况乎不得其理,又安可以臆见妄言哉?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广求名药,与江湖艺客往来,尽费家财,使兄弟妻子离散,乃至终身讫不谐遇,而举世希有能成,何也?盖其入门差错而与道乖殊,不遇明师而未烛厥理故也。

  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

  旁门小卫,其法繁难,易遇而难成。金丹大道,其法简易,难遇而易成。如审遭逢,睹其端绪,即物类以相况,揆物理之终始,则天地之问形生气化,洪纤高下,有情无情,头头是道,皆可触类而长之也。有如鹤呜夜半,鸡唱五更,其故何也?盖与天地之气相应也。他如寒蝉之吸风、犀牛之望星、老蚌之含月、顽石之怀玉、蝶翅之开阖、萤焰之明灭、描睛之舒敛、鹿尾之逆运、龟之纳息、鳌之射影、风袋之鼓风、水滴之吸水、磁石之引针、琥珀之拾芥、桔杆槐鲈之运水、莒蒲稻花之凝露、蛇之入垫、鱼之在水,蜕蚊之转九、蟋蜻之呢子、鸡之抱卯、兔之怀胎、牛之有黄、龙之有珠、梅核之生仁、甜瓜之脱蒂,与夫芭蕉春风之机、梧桐秋雨之秘、碧潭之夜月、青山之暮云,无非金丹法象。张紫阳谓炼金丹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岂不信哉?

  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禀与。

  丹法之要,莫大乎五行。五行之妙,无出于坎离。坎为水,金水合处,而水中有金;离为火,木火为倡,而火中有木,是为四象。加以坎纳戊土,离纳己土,是为五行。《悟真篇》云: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2要入中央。又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绿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其说明矣。丹法以火炼金,以金伐木,火盛则水沃之,水盛则土遏之,是谓五行相克。金生水,水乃金之子,而水中生金。木生火,火乃木之子,而火中生木。是谓更为父母。父犹天也,母犹地也。天气降而至于地,地受之而成生育之功,故曰:母含滋液,父主禀与。《赤龙大丹诀》云:妙在天交地,功能返与还。《翠虚篇》云:父精母血结胎成,尚似他形似我形。身内认吾真父母,方才捉得五行精。修链之士,能以自己之天交自己之地,以自己之五行钻簇于其内,则相吞相啖却相亲,始觉无中有孕,而结成圣胎也。

  凝精流形,金石不朽。

  五行之精凝结于天地问,或为金,或为石,历千百载而不朽。人能反身而求之,以吾自己五行之精凝结成宝,则将与天地相为无穷。金石奚足多哉?

  审专不泄,得成正道。

  专者,谢绝人事,一心修链,念玆在玆,而用志不分也。不泄者,终念默默,如鸡抱卵,神若出便收来,常在腔子之内也。审如此,则功夫纯粹,药材不至销耗,火力不至问断,道乃成矣。昧者惑于下衍,乃谓手按尾闲,闭其淫决感合之秽物,谓之不泄不思。精虽不泄,神气盖已去矣。徒留其底滞挠败之物积于腰间,以成奇僻之疾,何其昧也如此。《楞严经》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吞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况此金丹大道,以性命兼修,宜如何耶?《翠虚篇》云: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果将留形永住世,除非运火链神丹。学者其审思之。

  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

  立竿而影见,呼谷而响传,盖未有感而不应者也。乃若日月悬象于当天,取火则火生,取水则水至,感应如此其速,岂不至灵也哉?然天下莫不见,而莫能知也。《翠虚篇》云:日乌月兔两轮圆,根在先天探取难。月夜望中能探取,天魂地魄结灵丹。学者诚能盗天地之机于日月相望之夜,以自.己日月交光于中央,则内真外应丹自来,而和他日月被烹煎矣。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俯仰。当此之时,虽周文蝶曹,孔子占象,扁鹊操缄,巫咸扣鼓,安能令苏,复起驰走?

  野葛、巴豆,草药中之至毒者也。若以野葛啖至一寸,巴豆服至一两,即时僵仆。虽周文、孔子为之蝶著、占象,扁鹊、巫咸为之操缄、扣鼓,亦不能使之复苏矣。然而今人但信毒药入口能使人速死,而不信灵丹入口能使人长生,是何不思之甚欤。

  河上?女,灵而最神。见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真汞产于离,离为女,居午。以分野言之,午为三河,故称河上?女。究其所从来,盖由虚心凝神而得之,实自心中出。是以谓之灵汞,又谓之神汞。其性猛烈,见火则飞走无踪,犹如鬼隐龙匿,莫知所存。非用黄芽为根,何以制之?黄芽,即真铅也。汞得真铅擒制交结,然后不能飞走,此所以用之为金丹之根也。

  物无阴阳,违天背原。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譬之牝鸡不牡而自卵,则其无雏铃矣。何者?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悟真篇》云:莫把孤阴为有阳,独修一物转赢旭。劳形引按已非道,链气养霞更是狂。举世护求金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人能回光返照,以吾自已阴阳交媾于内,则刚柔配合,三五归一。何铃他求?《还源篇》云:自家燮理内阴场。《玉芝书》云:阴阳非探他人物。《还丹篡云:阴阳须探自家真。岂可外吾身而求之他哉?《翠虚篇》云: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3探精血。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静诀。盖金丹者,清静无为之道也。或者溺于邪僻之说,以为金丹铃用妇人,惑之甚矣。

  施化之道,天地自然,犹火动而炎上,水流而润下。非有师导使其然者,资始统政,不可复改。

  天地之施化,水火之炎润,此岂人力使之?乃自然而然尔。吾身自有天地,自有水火,其施化炎润,亦岂人力使之?皆不过自然而然尔。《指玄篇》云:叉知会合东西路,切在冲和上下田。盖人之一身,法天象地,首即天也,腹即地也,但潜神内守而勿忘勿助,调匀鼻息而勿纵勿拘,自然一阖一辟、一察一受与天地施化之道无异。若夫时至气化,机动籁呜,则火从脐下发,水向顶中生,其参妙自有不期然而然者,初不在劳神用力而后得也。是道也,乃天造地设,一定而不可易者也。魏公恐学者不明身中之阴阳上下,遂以天地之施化、水火之炎润为喻,可谓详且明矣。

  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

  《全真集》云:气调神定呼交媾。《翠虚篇》云:譬如夫妇交媾时,一点精血结成婴。盖金丹之所谓交媾,乃阴阳内感,神气交结。曰雌中雄,曰夫妇,皆譬喻也。《还源篇》云:神气归根处,身心复命时。这般真孔窍,料得少人知。当其神入气中,气与神合,得其节符,真有刚柔相结而不可解之状,又岂有工巧以制御之?但见其然而然,吾亦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妙哉妙哉。

  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之初。非徒生时,著而见之。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定制始先。

  储华谷《松疑说》云:辟气为男,阖气为女。一阖一辟,男女攸分。李玉谿注《心印经》云:男女禀受同也,但感合先后而分阴阳尔。盖阳气聚面,故男子面重,生时叉伏。阴气聚背,故女子背重,生时叉仰。岂独生时为然?其死也亦然。故男子溺死叉伏,女子溺死叉仰,走兽溺死伏仰皆然。此岂父母教其若是?盖于受气之初,一辟一阖,一先一后,已定之也。今魏公讲明清静之道,乃及于男女之伏仰,何也?曰:无他。欲学者洞明吾身之阴阳上下,而知造化自然之理而已。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日改月化,体不亏伤。阳失其契#4阴侵其明。晦朔薄蚀,奄冒相包。阳消其形,阴凌生灾。

  干之中爻交于坤而成坎,于是坎为中男。坤之中爻交于干而成离,于是离为中女。然则离本干体,其中爻乃坤画,阳中有阴,故有日之象。坎本坤体,其中爻乃干画,阴中有阳,故有月之象。《悟真篇》云:离居日位反为女,坎配蟾官却是男。不会个中颠倒意,休将管见事高谈。此盖身中之阴阳颠倒,学者诚未可以浅见窥也。夫曰以施德,夫道也;月以舒光,妇道也。今以月为坎男,则是妇为男矣;以日为离女,则是夫为女矣。此其为颠倒也。而所以日改月化,体不亏伤者,由阴阳之相资也。夫日月之食,数之交也。日望月则月食,月掩日则日食,是故日食于朔,月食于望。然而有食有不食者,交则食,不交则不食也。今魏公举日月二者比喻#5丹道,而拳拳于晦朔薄蚀,其意盖有在矣。学者得不回光返照,寻吾身中之日月,求吾身中之晦朔哉?《上清集》云: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官之缺。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月#6无休歇。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先圣此曰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物物总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如此直指天机,显陈道要,益足证魏公之言,昭晤乎不我欺也。

  男女相须,含吐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

  男女雌雄,皆吾身中阴阳二物也。二物气类相得,自然一吐一含,交结成胎。《上清集》云:自家身裹有夫妻,说向时人须笑杀。是道也,学者当以清静无为求之,不可以邪见喻也。

  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

  金生于坎官,气而已矣。盖未#7化为水也。因太阳真火伏需于其下,遂镕化为水,水性周章,沛然孰能御之?然火热既极,则又化而为土,火化为土,则土克水,水见土则止,故不得行也。

  故男动外施,女静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魄以钤魂,不得淫奢。

  《入药镜》云: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是故调和铅汞要成丹,不可溢度过节。今夫坎男动而施于外,离女静而藏于内。一或溢度过节,则离女从而拘铃之,庶几魂魄相制,而不致乎淫奢也。

  不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探药时,调火功,不得疾,不得缓,但欲其和平而交媾尔。《复命篇》云:刚柔相会气均匀,妙在无伤兑震。大要以和为贵也。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

  元阳子《大道歌》云:欲识丹砂是木精,移来西位与金并。盖汞性飞走,最难降伏。惟投入于铅炉之内,与铅相合,然后不飞不走也。

  金水合处,木火为倡。四者浑沌,列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耦。

  天一生水,位居北,其象为玄武。地二生火,位居南,其象为朱雀。天三生木,位居东,其象为青龙。地四生金,位居西,其象为白虎。四者各居一方,各为一象,本不相涉也。今曰金水合处,木火为倡者,阳龙元自离官出,阴虎还从坎位生也。夫既各为一象,则当举四象而并称之。今乃不言朱雀、玄武,而独以龙虎言之者,南北为经,东西为纬也。夫所谓金水合处者,以西四白虎之金降入水中也。木火为倡者,以东三青龙之木升入火中也。此所以金不在西而与水合处于北,木不在东而与火为倡于南,白虎变为黑虎,青龙化为赤龙也。盖金、水、木、火之四者,、聚而为一,则浑浑沌沌,如太极之未分。列而为二,则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张紫阳深得其旨,遂一言以蔽之曰:四象不离二体。后之学者不知四象果为何物,或以眼、耳、鼻、舌为四象,或以肝肺为龙虎,体认既差,源流益别。又安识四象不离二体之妙哉?

  肝青为父,肺白为母。心赤为女,脾黄为祖。肾黑为子,子五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己。

  《翠虚篇》云:肝心脾肺肾肠胆,尽是空屋旧藩篱。唾涕精津气血液,只可接助为阶梯。谓金丹乃无中生有之妙道,非有形有质之物所可为也。今魏公乃以五脏言,何也?曰:非用五脏也,特借五脏以比喻五行尔。盖肝青脾白,言金木也;心赤肾黑,言水火也;金生水,木生火,故以肝肺为父母,心肾为子女。而金木二者,又从土中生,故以脾为祖也。夫既肾为子矣,而以为五行之始,何也?曰:肾属水,水数一,一日之气起于子,生于肾,然后传及肝、心、脾、肺也。然而肝、心、脾、肺、肾之五者,不名为五脏,而名为蛊三物,又何也?曰:金水合处,木火为倡,与中央戊己之土合而成三也。盖四象五行全藉土,若无戊己不成丹,此其所以三物一家都归戊己也。

  刚柔迭兴,更历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相见惧喜。刑主杀伏,德主生起。二月榆死,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歪据酉。子南午北,互为纲纪。

  刚柔迭兴者,二气相资运转也。更历分部者,周流经历诸辰也。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相见惧喜者,象纬一动而卯酉相加,金、木不问隔也。刑主杀伏者,沉归海底,如秋气肃杀敛万物以入也。德主生起者,般上南淇,如春气发生畅万物以出也。二月检死,魁临于卯者,二月建卯而月将为河魁;河魁属戌而戌中有辛,检死于此月,由辛金之杀气临于卯也。八月麦生,天呈据酉者,八月建酉而月将为天呈,天呈属辰而辰中有乙,麦生于此片,由乙木之生气据于酉也。子南午北,互为纲纪者,日行西陆谓之春,而二月卯时西陆在东,北陆在南。日行东陆谓之秋,而八月酉时东陆在西,南陆在北也。盖南北为天地之经,东西为天地之纬。鼎中魁呈一转,则龙走西而虎走东,子在南而午'在北,与二、八月卯酉之造化无异。故《悟真篇》谓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也。象也者,像此者也。魏公设此象以示人,其理尽自明白。奈何执文泥象者往往只就纸上搜索,更不去身中寻思,于是迷迷相引而无有出期。殊不知魏公所谓龙西虎东、子南午北,即吾身之天地反复也。若能晓悟吾身天地反复之妙,则东西之所以建纬,南北之所以互为纲纪,皆可默会其机矣。又何用区区向外寻也哉。。

  一九之数,终而复始。

  一九之数,即戴九履一之数也。自一而九,自九而一,往来上下,周流不息。

  含元虚危,播精于子者。

  含元虚危者,日到虚危夜夜同,而元气胚胎于此也。播精于子者,子时气到尾闲关,而真精至此而生也。金丹之妙,含元于先天,播精于后天,何谓先天?寂然不动,窈窈冥冥,太极未判之时是也。何谓后天?感而遂通,恍恍惚惚,太极已判之时是也。先天惟一气尔,后天然后化为真精也。《翠虚篇》云:半斤真汞半斤铅,产在虚无太极先。须趁子时当#8探取,链成金液入丹田。其说是已。盖所谓#9虚危者,亥子之问阴极阳生之时也。子时者,一阳动处是也。过此以往,则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牛斗女。吾身之阴阳知此哉?

  关关睢#10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纠相扶。以明牝牡,竟当#11相须。假使二女共室,颜色甚妹。令苏秦通言,张仪结媒,发辩利舌,奋舒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大乙执火,八公捣链,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为阶陛,麟脯凤腊,把籍长跪,祷祝神祇,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妄有所翼,亦犹和胶补釜,以炮涂疮,去玲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金丹大道,一阴一阳而已。参之人事物理,莫不皆然。今魏公取《关堆》淑女配君子之义,以喻身中男女之相匹;又取玄武、龟蛇、蟠纠之义,以喻身中牝牡之相须,可谓广譬曲喻,纤悉不遗矣。且如兑女艮男,上下感应以相与,则谓之《咸》。离兑二女同居#12,其志不同行,则谓之《睽》。以明阴阳贵乎相得,不可以一偶也。乃若炉火暖链之事,亦铃阴阳两齐,傥药物非其种类,分两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太乙执火,八公、淮南祷链调合,金玉以为坛陛、麟凤以为脯腊,斋戒沐浴,把籍长跪,陈青词,拜朱章,祷#13尔于上下神祇,吾见其废时乱日,劳而无功,犹如和胶泥以补破釜,以硵#14砂而涂恶疮,与夫去玲而加冰,除热而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矣。或泥雄不独处、雌不孤居之说,谓修丹不用妇人则为寡阳,遂妄引此章以证其邪僻之谬论,而反笑正道之迂阔,多见其不知量也。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七竟

  #1‘拘’,原作‘物’,据四库本改。

  #2‘全’,四库本作‘金’。

  #3‘邪淫’,四库本作‘积涵’。

  #4‘其契’,原作r其气’,据四库本改。

  #5‘比喻’,原作‘此喻’,据四库本改。

  #6‘日月’,四库本作‘日日’。

  #7‘未’,四库本作‘金’。

  #8‘当’,原作‘光’,据四库本改。

  #9‘所谓’,原作‘所请’,据四库本改。

  #10‘睢’,原作‘之’,据四库本改。

  #11‘竟当’,原作‘见当’,据四库本改。

  #12‘同居’,原作‘固居’,据四  库本改。

  #13‘捣’原作‘梼’,据四库本改。

  #14‘以炮’,原作‘以钢’,据四库本改。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八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下篇第一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广成子之怀玄抱真也。专气致柔,能如婴兄,老子之怀玄抱真也。乃若女娲氏链五色石以补天,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此又列御寇、漆园史之丹法也。学》者勿谓风有仙骨方可希求,要之但办肯心无不可者,圣贤何人哉?予何人哉?有为者亦若是。志道之士,诚能发勇猛心,办精进力,勤而行之,夙夜不休,则时至而气自化,水到而渠自成。又何息乎煮顽石之不烂,磨铁杵之不为针也哉?但恐学而不遇,遇而不得,虽得真诀,复不能守;朝为而夕欲其成,坐修而立望其效;升勺之利未坚,而钟石之费相寻;根黄#1之据未极,而冰霜之毒交攻,如是则虽有广成、老子为之师,列子、庄子为之友,亦末如之何也已矣。马丹阳《金玉集》云:链气作生涯,怡神为日用。常教龙虎调,不使马猿弄。又云:观天行大道,默然得交泰。本师传口诀,无为功最大。盖古之修丹者,一念不生,万法俱忘,澄澄湛湛,惟道是从。于静定之中抱冲和之气,出息微微,入息绵绵,上至泥九,下至命门,周流不已,神气无一刻之不相聚。及其内丹将成,则元气兀然自住于丹田中,与天地分一气而治。昔者黄帝闲居大庭之馆,三月内视,盖用此道也。此道至简至易,于一日十二时中,但使心长驭气,气与神合,形乃长存,与日月而周回,同天河而轮转,轮转无穷,寿命无极。《指玄篇》云:但能息息皆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其说是已。至若呼而不得神宰,则一息不全;吸而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要在心与息常相依,神与气常相守,念念相续,打成一片,然后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灵源大道歌》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仙药集》云:气神相见,性住命定。盖不可斯须少离也。常人则不然,气虽呼吸于内,神常萦役于外。自幼而趋壮,自壮而趋老,未尝有一息驻于形中,遂使神与气各行而不相守。卒之宅舍空虚,-墙壁颓毁,而主人不能以自存。此岂天地杀之、鬼神害之哉?失道而自逝也。施柄真《锺吕传道集》云:所呼者,自己之元气从中而出。所吸者,天地之正气自外而入。若其根源牢固,元气不损,则呼吸之问,尚可夺天地之正气。苟或根源不固,精竭气弱,上则元气已泄,下则本官无补,所吸天地之正气随呼而出,身中之元气不为己之所有,而反为天地之所夺。是故仙人多云探链贵及时,鼎器一败,则不可救药。苏子由晚年问养生之说于郑仙姑,仙姑曰:君器败矣,难以成道。盖药材贵乎早年修链,若至晚年#2行持,则老来精亏气耗,铅枯汞少,纵能用力,惟可住世安乐尔。《翠虚篇》云:分明只在片言问,老少殊途有易难。盖谓此也。或曰:吕纯阳五十岁而始闻道,马自然、刘朗然皆得道于六十四岁之后。何也? 曰:屋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复法,金宝积如山。顾吾平日所养何如尔。

  服链九鼎,化迹隐沦。

  九鼎,火候之九转也。九转火侯数足,则变化踪迹,凭虚御空,而逍遥乎天地之问也。吕纯阳《审头逐歌》云:九年火候都经过,忽尔天门顶中破。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来相贺。此之谓也。

  含精养神,通德三元。

  三元,上中下之三田也。含养之久,力到功深,则精神内藏,和气充周于一身,而百骸万窍无不贯通,自然如天河之流转。《混元宝章》云:岁久不劳施运用,火轮水轴自回环是也。夫所谓含精养神者,外不役其形骸,内不劳其心志也。盖神太用则歇,精太用则竭,日复一日,斯丧殆尽,而与草木俱腐,岂不奇哀乎?是故修丹者虚其心,忘其形,守其一,抱其灵,故能固其精,保其气,全其神,三田精满,五脏气盈,然后谓之丹成。谭景升《化书》云:悲则雨泪,辛则雨涕,愤则结痿,怒则结疽心之所欲,气之所属,无所不育。邪苟为此,正又为彼。是以大人节悲辛,戒愤怒,得濒气之门;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诚至论也。

  精溢胜理,筋骨致坚。

  胜理,皮肤之问也。修链至于精溢胰理,则血皆化为膏矣。《翠虚篇》云:如今通身是白血,已觉四季无寒热。盖修链之功,莫大乎填脑。脑者,髓之海。脑髓满,则纯阳流溢。诸髓皆满,然后骨实筋坚,永无寒暑之忧也。

  众邪辟除,正气常存。

  人之所以能修链而长生者,由其能盗天地之正气也。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之正气者,由其有呼吸也。呼至于根,吸至于蒂,是以能盗天地之正气,归之于丹田也。人之呼吸,犹天地之呼吸也。《皇极经世书》云:冬至之后为呼,夏至之后为吸,此天地一岁之呼吸也。张观物注云:冬至之后,阳长阴消,舒万物以出,故为呼。夏至之后,阴长阳消,敛万物以入,故为吸。若自日言,则子以后为呼,午以后为吸。天之一年一日,仅如人之一息。是以一元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在大化中为一年而已。今以丹道言之,一日有一万三千五百呼,一万三千五百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则一息之问,潜夺天运一万三千五百年之数;一年三百六十日,四百八十六万息,潜夺天运四百八十六万年之数。于是换尽秽浊之躯,变成纯场之体,始而易气,次而易血,次而易脉,次而易肉,次而易髓,次而易筋,次而易骨,次而易发,次而易形,积九年而阅九变,然后阴-久斗'尽阳纯,而与天地齐年,玆其为长生超脱之道也。今魏公谓众邪辟除,正气常存者,昼夜运火,链尽阴气,变为纯阳,而正气常存,乃能长生也。《翠虚篇》云: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尽纯阳。链教赤血流为白,阴气销磨身自康。盖纯阳者为仙,纯阴者为鬼,阴阳相半者为人。人能链阳以销阴,乃可以为纯阳之仙。若有纤毫阴气暖链未尽,则不得谓之纯阳也。

  累积长久,化形而仙。

  大矣哉,丹道之法天也。难矣哉,丹功之不息也。何以言之?《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夫天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昼夜之运也。人能观天之道,反而求之吾身,亦如天道昼夜之运,则长生久视之道实在于此,拾此更无他道也。盖昼夜之运,即天之道也。人以藐然六尺之躯,乃能法天之道,而与天道同其运,则其为道也,岂不大矣哉?《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夫子作象之‘意,欲使知道君子象天行之健也。天之所以常行而不已者,以其健尔。健则能行之无已。君子欲其行之不息,当法乾健以自强其志,斯可矣。盖不息者,人之所难也。天道之运,昼夜而不息,人而象天道昼夜之运而不息,岂不难矣哉?然而天下之大事叉作于其细,天下之难事秘作于其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故圣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亦在夫积久之功耳。《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故自片饷结胎之后,百日而功灵,十月而胎圆,一年而小成,三年而大成,以至九年功满,人事皆尽,然后可以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盖未有不自积累长久而得之者。若日不铃积久功夫而可以平地登仙,则犹一锹而欲掘九仞之井,一步而欲登亿丈之城,岂有是理哉?《通玄真经》云:寸步不休,跛鳌千里。累土不止,丘山从成。临河欲鱼,不如归而识网。故夫人之学道,不息不成,惟息不勤;不息不勤,惟患无久远之心。盖久远之心,最为难也。吴宗玄《玄纲论》云:知道者千,而志道者一。志道者千,而专精者一。专精者千,而勤久者一。是以学者众,而成者寡也。若知者能立志,立志者能绝俗,绝俗者能专精,专精者能勤久,未有学而不得者也。世降俗末,去圣逾远,学者每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皆莫能相终。夫既立志不坚,信道不笃,朝为而夕改,始勤而中辍,悦于须臾,厌于持久,乃欲与天地齐年,不亦愚乎?《内观经》云: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若使不难,则满市皆神仙矣。安足为异耶?吕纯阳诗云: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假赤龙耕。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营治道不生。玆岂道之远人哉?人自远道尔。人徒见《悟真篇》云:赫赤金丹一日成,古仙实语信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尽是推延欺日程。遂执此以讪笑累积长久之说,殊不究紫阳此诗盖引用韩逍遥之语,以晓夫世之不知有一日见效之妙,而徒事三年九载之勤者尔。非日一日便可登仙,更不用累积长久之功也。尝试论之,《上清集》云: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心花结,成一粒红叶。言即此是金丹。又云: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羯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又云:纵使功夫汞见铅,不知火候也徒然。大都全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要知火候始凝坚。如此,则金丹之小效,固可以片饷见之;而金丹之大功,盖不止于一日矣。抑尝以古人之说砍之,如王易玄云:九转一年功,寿可同天地。又云:火运经千日,炉开见八琼。又如韩逍遥云:十月满足,丽乎二仪。又云:三年法天行道,永世无为金质。王、韩二公,皆唐之得道真仙也,肯妄言哉?又如吕纯阳云:千日功夫不暂闲,河车般#3载上昆山。又云:才得天符下玉都,三千日裹积功夫。又如刘海蟾云:炉闭八关终九五,药通七返是三年。又云:九转功成千日候,已知名姓列仙都。夫洞宾之与海蟾,乃列仙中之铮铮者,肯妄言哉?不特此也。又如陈朝元云:含养胞胎须十月,焚烧丹药在三年。又云:九年还返无差错,链取纯阳作至真。又如王良器云:大将天法烹千日,急时除假只留真。又云:灵芝种满三丹田,千日功夫延万年。又如薛紫贤云:四象包含归戊己,精勤十月产婴孩。又云:升腾须假至三年,携养殷恋多#4爱恋。又如刘虚谷云:颜容可定因三住,胎息成功合一周。又云:大力欲就三千日,妙用无亏十二时。又如陈默默云:熙侯簇成须百日,功夫链就是三年。又如李长源云:勿谓丹成消一日,到头须下数年功。又如陈翠虚云:片饷功夫修便现,老成须是过三年。又云:千朝火侯知时节,铃定芽成汞自干。诸公之说,岂皆谬为此论,以诳惑后人者?丘长春《播汉集》云:假使福轻魔璋重,挨排功到铃周全。吾党其勉诸。

  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釆,指画古文。著为图藉,开示后昆。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石,覆谬众文。学者得之,报椟终身。子继父业,孙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货,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此文。字约易思,事省不繁。披列#5其条,核实可观。分两有数,因而相循。故为乱辞,孔窍其门。智者审思,以意参焉。

  《指玄·三十九章》云:求仙不识真铅汞,闲读丹书千万篇。盖丹书所谓铅汞,皆比喻也。在学者触类而长之尔。殆不可执文泥象,舍吾身而求之外也。载惟古之圣贤,忧悯后世有好道之士,不得其说,遂为之随傍风釆,指画古文,著为图籍,以开示之,实欲使学者有可以为迩流寻源之地也。然其著书立言,往往隐藏本根,不肯明言其事,惟托五金八石为号,以露见枝条而已。后之得其书者,不究其旨,徒尔镒椟终身,以至子子孙孙,世世迷惑,烧竭朱汞,竟无所得,遂使在官者弃官,服田者废田;商人失其本业,志士无以聊生,甚可伤也。魏公伤其如是,遂乃定录此《参同契》一书,传行于世。其问分两有数,不妄发一句;因而相循,不闲著一字;枝条一披,核实随见,可谓字约而易思,事省而不繁矣。或者见其三篇之多,疑其太赘,殊不知三篇即一篇也,一篇即一句也。以一句口诀散布于三篇之内,所以错乱其辞,孔窍其门者,不敢成片漏泄也。智者诚能审而思之,以意参之,铃当自悟焉。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

  道之大,无可得而形容。若铃欲形容此道,则惟有天地而已矣。天地者,法象之至大者也。有玄沟焉,自尾、箕之问至柳、星之分,界断天盘,不知其几万里也。修丹者诚能法天象地,反而求之吾身,则身中自有一壶天,方知魏公之所谓玄沟,吾身亦自有之,盖不用求之于天也。何谓玄沟?天河是也。

  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

  河鼓,天河边之星也。其位在斗、牛之问。星纪,天盘之丑位也。河鼓临星纪,则驱回尾穴连空焰,赶入天衢直上奔。正当其斩关出路之时,一身之人民,岂不练然惊骇?《翠虚篇》云:曲江之上金乌飞,姐娥已与斗牛欢。即河鼓临星纪之谓也。又云: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风雷。即人民皆惊骇之谓也。

  昴景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

  昴景,即火候也。前却,即进退也。九年,即九转也。以九年蹙而小之,则一月一还为一转,《翠虚篇》谓九转功夫月用九是也。更蹙而小之,则一刻之中自有小九转,《金丹大成集》谓九转功夫在片时是也。晷景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者,火侯之进退,不可毫发差殊,然后九转之问,稳乘黄牝马,而可保无答。反是,则九转之问,翻却紫河车,而凶咎随至矣。《悟真篇》云: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信不可不慎也。

  皇上览视之兮,王者退自后。

  《太上素灵经》云:人身有三一,上一为身之天帝,中一为绛官之丹皇,下一为黄庭之元王。夫上一天帝,即泥丸太一君也。中一丹皇,即绛官天子也。下一元王,即丹田元阳君也。今魏公谓皇上览视之者,运神火照入坎中,以驱逐坎中之真阳也。王者退自后者,真阳因火逼而出位于坎也。于此驾动河车,则真阳飞腾而起,以点化离官之真阴矣。

  关枪有低昂兮,周天遂奔走。

  天形如弹丸,昼夜运转,周匝无休。其南北两端,一高一下,乃关挞也。人身亦然。天关在上,地轴在下,若能回天关,转地轴,上下相应,则一息一周天也。

  江河无枯竭兮,水流注于海。

  海乃百川所归之地。江河之水所以注于海而无枯竭者,名山大川孔窍相通而往来要循环也。人身亦然。一气流通,则八路之水皆逆流奔注于元海中也。

  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

  午者,天之中也。子者,地之中也。子午为阴阳相交、水火相会之地,日月至此,势叉徘徊。今人以太阳当天谓之停午,即徘徊之义也。以丹道言之,上升下降,一起一伏,亦徘徊于子午。盖与天地同途,初无异也。

  寅申阴阳祖兮,出入终复始。

  斗指寅而天下春,阳气自此而发生,畅万物以出。斗指申而天下秋,阴气自此而肃杀,敛万物以入。则知寅申者,阴阳之祖,万物出入之门也。以丹道言之,自寅而出,自申而入,周而复始,与天地岂有异哉?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

  《史记·天官书》云:北斗七星,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又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乎斗。《索隐》曰:《春秋运斗极》云:斗,第一天枢,第二靛,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闻#6阳,第七瑶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今魏公谓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者,吾身之天呈所指起于子,而周历十二辰也。夫斗,居天之中,犹心居人身之中。是故天以斗为机,人以心为机。丹法以心运火候,犹天以斗运十二辰也。《翠虚篇》云: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一些珠露,阿谁运到稻花头。盖谓此也。

  升熬于瓯山兮,炎火张于下。白虎唱导前兮,苍龙和于后。

  饭山,即昆仑山也。药升之时,金炉火炽,玉鼎汤煎,虎先啸,龙后吟,犹夫倡而妇随也。《金丹大成集》云:夜深龙吟虎啸时,急驾河车无暂歇。须臾般入泥九顶,进火玉炉烹似雪。盖发明此义也。

  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遭遇罗网施兮,压止不得举。嗷嗷声甚悲兮,婴儿之慕母。颠倒就汤擭兮,摧折伤毛羽。

  朱雀,火也。颠倒运于鼎中,驱趣五行,因成五彩,翱翔于上,为罗网所罩,则风云满鼎,呜作婴兄之声也。既被网罗压止而不得飞举,遂敛身束羽伏于鼎中也。《赤龙大丹诀》云:朱乌爱高飞,蟾蛛捉住伊。号虽称妮女,啼不过婴儿。赫赫威从盛,冥冥力渐衰。即此说也。元阳子《大道歌》云:青龙逐虎虎随龙,赤禽交会声咙吧。调气运火逐离官,丹砂入腹身自冲。亦此义也。

  刻漏未过半兮,龙鳞甲鬣起。五色象炫惧兮,变化无常主。橘橘鼎沸驰兮,暴涌不休止。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拒。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锺乳#7。崔鬼以杂厕兮,交积相支拄。

  刻漏未过半兮,龙鳞甲鬣起者,探之链之未片饷,一气眇眇通三关,而黄云成阵,白羊成队,金钱、金花、金鳞纷纷而来也。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者,风摇宝树光盈目,雨打琼花雪满衣,而彤霞、紫雾变现不一也。谲清鼎沸驰兮,暴涌不休止者,丹田火炽,泥九风生,而三官气满,有如饭肮需透之时,热汤沸涌于釜中也。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拒;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锺乳;崔鬼以杂河兮,交积相支拄者,一抽一添,渐凝渐聚,浇灌黄芽出土,而自然结药复生英也。《翠虚篇》云: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探取渐凝结。学者诚能潜心内链,昼夜无倦,则丹体逐时时不定,火功一夜夜无差,如上景象当一一自见之也。

  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自相守。

  《悟真篇》云:阴阳同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盖真息绵绵,勿令间断,则阴阳自得其配。虚心凝神,纯一不杂,则阴阳自然相守也。

  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束卯。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倡。本之但二物兮,末乃为三五。三五并危一兮,都集归一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

  周天二十八宿,束方七宿谓之苍龙,西方七宿谓之白虎。周天十二次,束方三次,中间一次日大火;西方三次,中间一次日大梁。大火居束方三次之中,在辰属卯,在卦属震,在四时属春,在五行属木;而房五度又居大火之中,故日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束卯也。大梁居西方三次之中,在辰属酉,在卦属兑,在四时属秋,在五行属金;而昂七度又居大梁之中,故日白虎在勖七兮,秋芒兑西酉也。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者,张乃南方之宿,其象为朱雀也。然张有十八度而特言其二者,盖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自北方虚、危之问,平分天盘为两段,而危初度正与南方张二度相对也。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倡者,青龙、白虎、朱雀三方之正气,皆归于玄武之位,而房六、昂七应水火之成数,张二、危一又应水、火之生数,犹家属之相亲也。本之但二物兮,末乃为三五;三五并危一兮,都集归一所者,推原其本,即是水火二物而已。二物运于鼎中,遂列为三五。三五即房六、勖七、张二也。三家相见,并而归于危一,则结成婴儿也。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者,修链大丹当依上法度而行,迎一阳之候以进火,而妙用始于虚、危也。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八

  #1‘根爹’,四库本作‘根核’。

  #2‘晚年’,四库本作‘晚景’。

  #3‘般’,四库本作‘搬’。

  #4‘多’,原脱,据四库本补。

  #5‘披列’,原作‘彼列’,据四库本改。

  #6‘闱’,四库本作‘开’。

  #7‘锺乳’,四库本误作‘中乳’。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九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下篇第二

  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表裹。名日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先白而后黄者,初如玉液飞空雪,渐见流金满故庐也。赤色通表裹者,灵光神焰烧天地,风雷云雾盈山川也。名日第一鼎者,以九转火侯言之,此为起初第一转也。食如大黍米者,丹头才方结就,仅如黍米之大也。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

  金丹大道,古仙往往以为自然。夫既日自然,则有何法度,有何口诀?但付之自然,足矣。又安用师授为哉?日:非然也。大丹之法,至简至易,其神机妙用,不假作为,不因思想,是故谓之自然。然叉收视返听,潜神于内,一呼一吸,悠悠绵绵,不疾不缓,勿令间断,然后神归气中,气与神合,交结成胎。盖非一味付之自然也。《金碧龙虎经》云:自然之要,先存后亡。夫先存后亡者,先存神入于气穴,而后与之相忘也。如是为之,则神自凝,气自聚,息自定,即非澄心入寂,如槁木死灰也。盖澄心入寂,如槁木死灰,以之入道则可,以之修真则未也。《指玄篇》云:自然功绩自然偏,说自然来不自然。盖谓此也。乃若时至而气化,机动而籁呜,则于自然之中,又有烹链进火之诀存焉。《悟真篇》云:始于有作人争觉,及至无为众所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学者苟未知丹法之有作,而便求无为自然,是何异于不耕不耘,而坐待丰稔者哉?

  若山泽气需兮,兴云而为雨。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人皆知其然矣。而不知在天之雨,即山川之气所化,盖山泽之气需而上升于天,于是化而为云,由其阴阳和洽,所以成雨。及其成雨,则又还降于地。吾韦身之金丹作用与此更无少异。魏公设此象以示后学,可谓巧于譬喻矣。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泥乃近水之土,性本重滞而居下。及曝而干之,则土性竭而燥裂,化为埃尘矣。火乃虚明之物,因丽于木而有烟焰。及烟消焰玲,则火性灭而煨烬,化为灰土矣。知乎此,然后可以论阴阳反复之道。

  若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真为胶兮,够蘗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悟真篇》云: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盖真汞得真铅,则气类相感,妙合而凝,犹夫妇之得耦,故谓之同类。类同则如檗之染黄、蓝之染绿、皮以为胶,够以为酒,不劳于力,自然成真。若舍此而别求他物,则非其种类,徒费功夫尔。惟此一门,乃天宝大罗飞仙金液九转大还丹、清静无为之妙衍,其法至简至易,虽愚夫愚妇得而行之,亦可以超几入圣,是以天戒至重,不许轻授于非其人,而世之参学者不有风绿契合,未易遭遇也。今夫魏公不秘天宝,作此三篇之书,言言详审,字字谛当,焕若星之经汉,黄如水之宗海,真亿代学仙者之龟镒也。《指玄篇》云:多少经文句句真,流传只是接高人。《悟解篇》云:非干大道神仙惜,自是几流不志心。或者乃信盲师之说,而妄谓神仙诳语。神仙肯诳语耶?夫古仙留丹书于世,盖将接引后学,其问论议昭然可考。夫遇者固可于此探讨,既悟者亦可于此印证,古之得道者莫不皆然。刘海蟾谓:恣进洞府,遍讨仙经。幸不违盟,果谐斯愿。杨虚白谓:名山异境历斗而靡不经游,秘诀神方渊奥而素曾耽肮。陈默默谓:历览群书,参叩高士,足迹几类云水。反而思之,所得尽合圣诠。盖未有自执己见而不访道友,独守师说而不读丹书者也。善乎施柄真之说日:古人上士,始也博览丹书,次以遍参道友。以道对言,所参无异论。以人念道,所师无狂徒。后之学者,岂可谓口诀不在纸上,而竟不留念哉?若日我自有师传密旨,其言药物火候,乃古今丹书之所无,而《参同契》之所不言,则亦妄人也已矣。

  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千周集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百遍且然,况千遍万遍哉?是故诵之万遍,妙理自明。纵未得师授口诀,久之亦当自悟。其悟多在夜深,或静坐得之。盖精思熟味,反复玩诵,蓄积者多,忽然爆开,便自然通。此之谓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也。管子日: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此说是已。近世张紫阳以《悟真篇》授扶风马处厚侍郎,且嘱之日: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书而会意者。故其自序有云:此。《悟真篇》中所歌咏大丹药物火侯细微之旨,无不备悉。傥好事者风有仙骨,睹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悟解。其谆谆勉后学之辞,与魏公同一意向。盖所谓神告心悟,毕竟有此理也。不然,二公何苦立此空言,以厚诬天下后世也哉?

  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

  谭景升以《化书》授宋齐丘,齐丘杀景升,并窃其书自名之,寻亦不得善终。此传非其人,而彼此致祸者也。吴世云以道授许旌阳,旌阳又得谌母之至道,复授于吴厥,后皆得道成。此传得其人,而彼此致福者也。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岂得无祸福于传授贤否之问乎?呜呼,世道不古,愈降愈下,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怛者,斯可矣。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于亿世后兮,昭然而可考。焕若星经汉兮,昊如水宗海。

  世问旁门小卫,何啻三千六百家。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九竟

  #1‘此’,原脱,据四库本补。

  鼎器歌

  圆三五,径一分。

  圆三径一,此吾身中之宝鼎#1也。三才位其中,五行运其中,铅、汞、土居其中。《 阴符经》谓:爰有其器,是生万象。即此物也。金丹种种,玄妙皆不出乎此。若日不在吾身,而在他人,则非清静之道矣。

  口四八,两寸唇。

  口四八者,四象八卦皆在其中也。两寸唇者,具两仪上下之界分也。

  长尺二,厚薄匀。

  鼎长一尺二寸,以应一年十二月周天火候。鼎身腹令上、中、下等均匀,不可使之一偏也。

  腹齐正,坐垂温。

  坐之时,以眼对鼻,以鼻对脐;身要平正,不可敬侧;开眼须要半垂帘,不可全闭,全闭则黑山鬼窟也;气从鼻裹通关窍,不可息厅#2,息赢则火炽,火炽则药飞矣。

  阴在上,阳下奔。

  阴上阳下,水火既济也。《 还源篇》 云:娑竭海中火,昆仑山上波。谁能知运用,大意要黄婆。向微黄婆运用之功,则水日润下,火日炎上。何由既济哉?

  首尾武,中间文。

  首尾,晦朔也。中间,月望也。晦朔乃阴极阳生之时,故用武火。月望乃阳极阴生之时,故用文火。然所谓晦朔月望,亦譬喻耳。却不可只就纸上推究也。

  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三旬,即三十也。七十、三十与二百六十合之则三百六十,应一年周天数也。修链而至于百日数足,则圣胎方灵。圣胎既灵,此后二百六十四日善#3能调匀气侯,常使暖气不绝,则丹功自成。《翠虚篇》 云:温养切须常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行坐寝食总如如,惟恐火玲丹力迟。他无艰辛也。

  阴火白,黄芽铅。

  自子至巳为阳火之候,自午至亥为阴火之侯。酉居西方,西方属金,故日阴火白,《悟真篇》 云蟾光终日照西川是也。土中产铅,铅中产银,银自铅中链出,结成黄芽,名为真铅,《 金碧龙虎、经》 云链铅以求黄色是也。

  两七聚,辅翼人。

  两七,束方苍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也。人,中央人位也。两七聚,辅翼人者,龙蟠虎媾,会聚于中央也。若然,则南海之绦、北海之忽,相遇于浑沌之地矣。此所以烹而成丹也。《悟真篇》 云:三家相见结婴儿。又日:五行全要入中央。其斯之谓欤。

  赡理脑,定升玄。

  脑为上田,乃元神所居之官。人能握元神,柄于本官,则真气自升,真息自定,所谓一窍开而百窍齐开,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也。作丹之时,脱胎而入口;功成之后,脱胎而出壳,皆不外此。《静中吟》云:我修昆仑得真诀,每日修之无断绝。一朝功满人不知,四面皆成夜光阙。兹盖修持日久,功夫赡足,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子处中,得安存。

  婴儿处于胎中,得坤母殷恋育养,则得以安存矣。

  来去游,不出门。

  门者,玄牝之门也。来去游者,呼吸之往来也。往来不出乎玄牝之门,则阴阳气足自通神也。

  渐成大,情性纯。

  行、住、坐、外,绵绵若存,则日复一日,渐凝渐聚。胎气既凝,婴儿显相,而情性愈纯熟也。

  却归一,还本元。

  大丹之道,抱元守一而已。其始入也,在乎阴阳五行。其终到也,在乎混沌无极。此之谓归一还元也。善爱敬,如君臣。一年处室,风夜匪懈,爱之敬之,如臣子之事上也。

  至一周,甚辛勤。

  《还金篇》云:快活百千劫,辛勤一二年。自古盖未有不辛勤入室一年#4而能平地登仙者也。《灵源大道歌》云:他年#5功满乃逍遥,初时修链须勤苦。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其说有味哉,有味哉。

  密防护,莫迷昏。

  《翠虚篇》云:昼运灵旗夜火芝,抽添运用切防危。若无同志相规觉,时恐炉中火侯非。盖道高一寸,魔高一尺,百刻之中,切忌昏迷,在修链之士常惺惺耳。

  途路远,极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运用于玄牝之间,一日行八万四千里之路,岂不途路远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岂不极幽玄耶?人能达此,则可以驱驰造化,颠倒阴阳,会五身之乾坤矣。

  刀圭霑,静魄魂。

  刀圭,丹头也。魂魄,龙虎也。运入昆仑峰顶,而化为玉浆流入口,则风恬浪静、虎伏龙降也。

  得长生,居仙村。

  丹成之后,散诞无拘系,绦然道转高,不问山林之与朝市,皆可以柄隐。今魏公不日在市居朝,而日居仙村者,毕竟山林是静绿也。

  乐道者,寻其根。

  根者,天地之根也,金丹之基也。《翠虚篇》云:一才识破丹基处,放去收来总是伊。似非至人指授,莫有识之者。乐道之士,有能寻而得此,抑何其幸耶。

  审五行,定铢分。

  五行顺则生人,逆为丹用,法度不可不审也。火数盛则燥,水铢多则滥,斤两不可不定也。

  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悟真篇》云: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静而思之,此道乃千圣#6所秘,得之者但藏之胸膺#7,自受用足矣。何乃轻泄慢漏,孜孜焉语人哉?虽然,自为计则得矣,其如天下后世何?此《参同契》所以作也#8。

  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受图录兮,号真人。

  胎圆功成之后,须当调神出壳。或跨白鹤,或乘火龙。超度三界难,径上元始天。自此逍遥快乐,与天齐年,号曰真人。虽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白鹤、龙鳞之有哉?若言他是佛,自己却成魔,又奚仙君之有哉?当知白鹤龙鳞,皆自我神通变化,而仙君亦是自己三清。何劳上望?或者不达此理,乃昼夜妄想以待天诏,至有为黑虎所街、巨蟒所吞者,岂不痛哉?宋人凿井而得一人之力,相传以为人自土中出。许旌阳举家成道,后人以为技瓦屋入于云中。甚矣,世之好谲怪也。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言。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借,吾安得夫圆机之士而与之极论哉。吁。

  序

  《参同契》者,敷陈梗筑,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未备,阔略髻实。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趣不悖。故复作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情性尽矣。

  参,三也。同,相也。契,类也。谓此书借《大易》以官黄老之学,而又与炉火之事相类。三者之阴阳造化,殆无异也。魏公悯后学之不悟,于是作此一书,以敷陈大道之梗栗。然恐漏泄玄机,遂不敢成片敷露,未免傍引曲喻、泛滥而说。又恐阔略髡髯,不能备悉纤微,复迷《鼎器歌》于后。凡篇中文辞之遗脱者,皆于此歌补塞之;义理之幽深者,皆于此歌润色之,使三篇之言钩援相逮,旨意等齐,庶几后之览者,便得径路,不悖其所趣也。《翠虚篇》云:六道要无中养就兑#9,个中别有真端的。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今夫魏公之所以敷陈不已,至于再,至于三,其意不过亦如此。不然,则大丹之要,一言半句足矣。又安用观缕为哉?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

  道无不在,头头俱是。三圣如其度以作《易》,黄老究其妙以作丹。炉火盗其机而为烧链之衍,或著于言,或修于身,或寓于物,此皆仰观俯察,明阴阳配合之法;远取近用,得造化变通之理,于是有此三道。三道殊涂而同归,’此其所以为《三相类》。

  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道者,万物之本,犹木之根株也。发而为枝茎,于是有三圣之《易》。散而为华叶,于是有炉火之衍。至于结为果实,而返本还源,此黄老之所以不失其素,而修炼金液内丹,养成圣胎也。魏公以此三者互相类之道鼎立而言,岂故好为此郑重?实欲使学者洞晓阴阳,深达造化也。其言出于诚心,厥亦审而不误矣。

  郁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柄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宴然问居,乃撰斯文。

  魏公生于束汉,名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也。今官郁国者,隐其辞也。本高门之子,世袭簪锯。惟公不仕,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侯,恬然守素,惟道是从,每视轩裳为糠枇焉。不知师授谁氏,而得大丹之诀,乃约《周易》撰此《参同契》三篇。又恐言之未尽,复作《鼎器歌》以补塞三篇之遗脱,润色三篇之幽深。密示青州徐景休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至桓帝时,复以授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嗟夫,是书阐明道要,发露天机,其体认真切如此。其讲贯该博如此。玆盖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也。

  而魏公犹以鄙夫朽生自处,至人之谦晦盖如此。歌叔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所趣,一统共伦。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内养性,黄光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返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无舍,可以长存。配以服食,雄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

  伏羲画八卦,因而重之。文王设卦观象,系辞焉以'明吉凶。孔子又赞之以《十翼》,盖将顺性命之理,而弥纶天地之道也。是故表以为历,则坦然可循;是为万世法,序以御政,则行之不繁,足为百王之轨范。《易》道可谓大矣。黄帝观天之道,而执天之行;老子含德之厚,而比于赤子。《阴符》三百馀字,《道德》五千馀言,反复议论,无非发明造化自然之妙。是故世之修丹者,叉以黄老为宗。黄老可谓至矣。乃若服食之法,得其阴阳配合之妙,以制伏铅汞,则二黄之类先可扫除,其馀众石亦皆可弃,审其用而暖链之,或为黄,或为白,则成物于天地问,岂不为世俗所珍?炉火可谓奇异矣。大《易》也,黄老也,炉火也,三条罗列,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此之谓《三相类》。

  非徒累句,谐偶斯文。始有其真,砾略可观。使予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遵。

  魏公作《鼎器歌》,以继于三篇之后,其文字砾砾格格,柴然可观,岂徒抽黄对白、谐耦斯文,以为观美哉?殆有至真之理存乎其问也。若谓以妄伪之说诳惑后人,则稍知道者所不肯为。曾谓魏公为之乎?又况天镒#11昭昭,祸福不远,何苦以伪言误天下后世,而自取欺天之罪哉?盖《鼎器歌》之作,所以补塞三篇之遗脱,润色三篇之幽深也。其辞虽三字为句,似乎简短,其意则广大兼该,靡所不备,真所谓坦然明白,可举而行者也。后学不于此而取信,将奚之焉?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为仙,沦寂无声。百世一下,遨游人问。敷陈羽翮,束西南倾。汤遭呃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各相乘负,安稳长生。

  此乃魏伯阳三字隐语也。委与鬼相乘负,魏字也。百之一下为白,白与人相乘负,伯字也。汤遭旱而无水为易,阮之厄际为?与易相乘负,阳字也。魏公用意可谓密矣。元丰问,吕吉甫守单州。吕洞宾至天庆观索笔,书二诗。其一云: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住宅。父子生来只两口,多好歌而不好拍。时吕守之婿余中释之曰:天台客,宾也。石桥,洞也。两口,吕也。歌而不拍,乃吟诗也。吟此诗者,其吕洞宾乎。是知古仙立言于世,惟务发明斯道,以接引后人,初不欲彰己之名也。

  #1‘吾身中之宝鼎’,四库本作‘吾身之大宝鼎’。

  #2‘息厅’,四库本作‘息麓’。下文同。

  #3‘善’,四库本作‘相’。

  #4‘年’,原作‘二’,据四库本改。

  #5‘他年’,原作‘他家’,据四库本改。

  #6‘千圣’,原作‘于圣’,据四库本改。

  #7‘胸膺’,.原作‘肺膺’,据四库本改。

  #8‘也’,原脱,据四库本补。

  #9‘兄’,四库本作‘鬼’。

  #10‘天鉴’,四库本作‘天鉴’。

  赞序

  《参同契》者,辞陋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列五帝以建业,配三皇而立政。若君臣差殊,上下无准,序以为政,不至太平。服食其法,未能长生。学以养性,又不延年。至于剖析阴阳,合其铢两;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刚柔动静;米盐分判,以《易》为证,用意健矣。故为立注,以传后贤。惟晓大象,必得长生,强己益身。为此道者,重加意焉。

  此篇以《赞序》名,乃后人赞序魏公此书之辞。又日:故为立注,以传后贤。其非魏公本文也审矣。朱晦庵云:或云后序,或云魏君赞,详其文意,乃是注之后序。彭序云:魏君密示青州徐从事,令笺注。徐隐名而注之,至桓帝时,复传授于同郡淳于叔通,因得行于世。恐此是徐君语也。其注则不复存矣。彭真一云:按诸道书,或以《真契》三篇是魏公与徐从事、淳于叔通三人各迷一篇,斯言甚误。且公于此再迷工云:今更撰录,补塞遗脱。则公一人所撰明矣。况唐蜀真人刘知古者,因迷《日月玄枢论》进于玄宗,亦备言之。则从事笺注、淳于传授之说更复奚疑。愚尝细绎是说,窃欺世代寥远,无从审定,是耶非耶,皆不可知。忽一夕于静定中若有附耳者云:魏伯阳作《参同契》,徐从事笺注;简编错乱,故有四言、五言、散文之不同。既而惊悟,寻省其说,盖上篇有《干》、《坤》、《坎》、《离》、《屯》、《蒙》,中篇复有《干》、《坤》、《坎》、《离》、《屯》、《蒙》。上篇有七、.八、九、六,中篇复有七、八、九、六。上篇日日辰为期度,中篇则日谨候日辰。上篇日震受庚西方,中篇则曰勖毕之上,震出为征。其问言戊己与浑沌者三,言三五与晦朔者四,文义重复如此。窃意三人各迷一篇之说,未铃不然。而经注相杂,则又不知熟为经,熟为注也。愚欲以四言、五言、散文各从其类,分而为三,庶经注不相混#1壳,以便后学参究。然书既成,不复改作,姑诵所闻于卷末,以俟后之明者。

  #1‘混’,原作‘很’,据四库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