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

  经名:周易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考异。亦名:周易参同契注。宋朱熹撰。底本题宋庐陵徒学黄端节附录。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道家类(简称四库本)。

  周易参同契卷上#1

  卢陵后学黄瑞节附录

  上篇

  乾坤者,《 易》 之门户,众卦之父母。

  干、坤以宇内言之,则干天在上地在下,在其间。坤阴在下终始,《 易》 之门户《 易》 者,坎离匡郭北问干之形,而阴阳变化,以人身言之,万物终始则乾阳在上,而一身之阴阳,万物变化皆在其间。此干、坤所以为众卦之父母也。皆指阴阳变化而言。则所谓金丹大药者也。其炉鼎欤。

  而坎、匡郭,运毂正轴。

  坤位乎上下, 而坎、离升降于其间,所谓《 易》 也。先天之位,干南坤离束坎西是也。故其象如垣郭其升降则如车轴之贯毂以运轮,一下而一上也毂毂外实而持辐,车下横木,两头贯毂而受辖者也〞皆坤几言在人然则干、坤车轮之心,内空以受轴者也。

  轴牝牡四卦,以为蠹龠。

  牝牡谓配合之四卦,震、兑、巽、艮是也。弃,猫囊。龠,其管也。盖纳甲之法,干为望,坤为晦,而坎、离升降于其问。震为生明,而兑为上弦;巽为生魄,而艮为下弦,如鼓鞯之有缓急也。

  朱子日:邵子云:干、坤定上下之位,坎、离列左右之门。《 参同契》 首卦位铺排,都只一般。

  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

  此言人心能统阴阳,运毂轴以成丹也。衔辔谓所以使阴阳者,绳墨谓火候,轨辙指其升降之所由,中谓心,外谓气,数即下文六十卦之火候

  也。

  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裹。

  月以五日为一节,六节为一周,兼昼夜为六十,以配六十卦。昼刚夜柔,刚裹柔表。盖六十四卦,除干、坤、坎、离为炉电丹药所用以为火候者,止六十卦也。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如次序。

  此六十卦之几例。一月而一周,盖逐日用功时刻之早晚也。

  《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既》《未》谓晦日之卦;朝《既济》,暮#2《未济》也。爽谓生明之时。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

  春夏谓朝,秋冬谓暮。内体谓前卦,外用谓后卦。此亦六十卦之几例。后篇《屯》以子、申,《蒙》用寅、戌,乃以纳甲之法尽发之。大率一日所用,子、午、卯、酉四时而已。

  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序。

  此言朝暮用功有不同之处,未详其说。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干、坤二用。

  此引《易》而释之以明干、坤、坎、离之用,言干上而坤下,离降而坎升也。干、坤二用,谓干用九,坤用六也□九老阳六老阴也。

  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上下亦元常。幽潜沦匿,升降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干、坤二卦六爻,九、用九、用六元定位。六各有定位而六爻之九、六,即此九、六之周流升降也。之法,干纳甲、壬,坤纳乙、癸庚,巽纳辛升降也。知器有形艮纳丙,兑纳丁位#3。而坎纳戊盖六卦之阴阳,离纳己,故以此之元,唯纳甲震纳,皆有定无定位。即坎、离中爻之周流制彼之有;而其用乃在其形之空处。盖用《老子》所谓涎坛#4以为器元,有器之用之语也。消息之息,历震、兑而极于干;当其谓自坤自干而消,历巽、艮而极于坤也。没亡.无位也。后章用九翩翩,为《易》宗祖一节,亦是此意也。

  朱子曰:或问《参同》本是《龙虎上经》,果否?日:不然。盖是后人见伯阳传有《龙虎上经》一句,遂伪作此经。大盘皆是盘括《参同》之语而为之也。其问有说错了处,如二用云者,用九、用六,九、六亦坎离也。六虚者,即干、坤之初、二、三、四、五、上六爻位也。言二用虽元爻位,而常周流乎干、坤六爻之问,犹人之精气,上下周流乎一身而元定所也。《龙虎经》却错说作虚危去,盖讨头不见,牵合一字来说。

  按:彭氏以为魏公得《古文龙虎经》而误《参同契》。朱子以为经乃后人伪作。今考《参同契》中有古文记龙虎之文,往往古有其文,如《火记》之类,特恐非今所傅者耳。鲍氏云:此乃《三坟书》《狐首经》之比,未可知也。又按:《金碧古文龙虎上经》,差简于《参同契》,然其语次布置,与《契》不甚相远而加整焉。末云《火记》不虚作,亦《契》中语也。然则《火记》又《参同》之所自出与。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幼,校度#5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征。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此亦造字之法,明坎月离日之合而为易也。盖坎戊离己,皆居中官土位。而四方四行,皆禀其气。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赓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此总明日月为易之意。下乃详言其法,与一月之火候。

  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时,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于是,仲尼赞洪濛,乾坤德洞虚。稽古称元皇,《关维》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讪信以应时。

  此书之法,以一月为六节,分属六卦:震一,兑二,干三,巽四,艮五,坤六。每五日为一节,故言朔日一则震始用事,而为日月阴阳交感之初。于是加修链之功,如圣人之作六经,皆有所托始也。此实一篇之要言。而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又一节之要处。他皆以明此耳。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锺律,升降据斗枢。

  此又以一月为十二节,以《复》、《临》、《泰》、《壮》、《央》、《干》、《娠》、《逐》、《否》、《观》、《剥》、《坤》为序,每二日半为一节。《复》即前六节震卦之内体也。长子,震也。父,干也。母,坤也。下章云朔日一为复。

  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干体就,盛满甲束方。

  三日,第一节之中,月生明之时也,盖始受一阳之光,而昏见于西方庚地也。八日,第二节之中,月上弦之时,盖受二阳之光,而昏见于南方丁地也。十五日,第三节之中,月既望之时,全受日光盛满,而昏见于束方之甲地也。

  蟾蛛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赊胝卦节兔者吐生光。

  此言望夕之月全受日光。而借蟾为瞻,借兔为吐也。

  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束北丧其明#6。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七八,谓十五日也。十六日,谓第四节之始也。始生下一阴为巽而成魄,以平旦而没于西方辛地也。一一十三日,第五节之中,复生中一阴为艮而下弦,以平日一而没于南方丙地也。三十日,第六节之终,全变三阳而光尽体伏于束北,借《易》朋字作明字也。一月六节既尽,而禅于后月。长子继父,复生震卦。壬配甲,癸配乙,皆属干、坤,括十日之始终。自晦至朔旦,至此一月之火候也。

  朱子曰:一息之问,便有晦朔弦望。上弦者,气之方息,自上而下也。下弦者,气之方·消,自下而上也。望者,气之盈也,日沈于下而月圆于上也。晦朔之问,日月之合乎上,所谓举水以灭火,金来归性初之类是也。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

  索,尽也。

  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玄精眇难饥,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情,参同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象》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此用乾坤用九,天下治也之语上言乾坤用,即用九用六也。治或作理,盖避唐讳。此下至国元害道,皆以国政为喻。

  可不慎乎,御政之首。管括密微,阅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侈离俯仰。文昌总录,请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结过移主。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元害道。

  此皆取譬之言,然其问亦有可详味者。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元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沈,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脩,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此乃以内事言之,于经中最为要切。而三光陆沈,温养子珠之一言,又要切之要切者。前所譬御政之首,魁柄纲纽,正谓此也。初正、干立,原始而言也。终脩、末持,要终而言也。一者以掩蔽,言其造端之处,隐而不章者也。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元。元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胥。

  此下渐难通晓,今略以意解之。上德,即上文所谓雌阴化黄包、三光陆气处元也枢施俱沈,下文所谓汞白为流珠、青龙与之所谓流珠水之母者,正思虑所不及也。下德,即上文所谓雄阳播玄温养子珠,下文所谓白虎为熬黄土金之父者,正着意用力处闭则皆失其所宜矣。故元者以奉上。神德《龙虎经》作上有青龙居。金即谓雄阳白虎也。大率阳既下,即阴自上矣。所谓孔穴者《鼎器歌》云:阴在上亦至要之言。

  知白守黑,水基。水者道,其数#7各一。

  白谓汞,黑谓铅。金精言其生于铅。水基能生水也。白黑各一,而为水为道枢,而所谓神德者也。

  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

  玄含黄芽,水中有土,静而有意也。北方河车,黑而生水也。以下文考之,正谓.铅耳。

  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铅,即上文所谓金气。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此即上文知白守黑之义。

  真人至妙,若有若元。仿佛大渊,乍沈.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

  此所谓温养子珠者也。

  望之类白,造之则朱。链为表卫,白裹贞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8关闭,四通踟跼。守御密固,关绝奸邪。曲阁相通,以戒不虞。

  径寸,即所谓子珠者。垣阙,疑即下文所谓情主营外,垣#9为城郭者耶。皆未详其何说。

  可以元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堂,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阴道厌九一,浊乱弄玄胞。食气呜肠胃,吐正吸新邪。昼夜不卧寐,肠呜#10未尝休。身体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周回立坛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心惧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卫甚众多,千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

  言此道与诸旁门小法之不同,不能详解。

  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服食三载,轻举远游。入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港伏埃时。太一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应录受图。《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束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兑数八,下弦亦如之。

  偃月,疑前下圆,后上缺,状如偃月也。白虎,铅也,火也,气也,西也,魄也,阳也,为熬枢,言下奔而致蒸润上行也。汞日,精也。青龙,水也,束也1.魂也,阴也。上弦,阳也。下弦,阴也。

  朱子曰: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属,只是互换其名,其实只是精气二者而已。精,水也,坎也,龙也,汞也。气,火也,离也,虎也,铅也。其法以神运精气,结而为丹。阳气在下,初成水,以火链之,则凝成丹。其说甚异。

  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

  八日为兑上弦,又进八日,乃成干体。二十三日为艮下弦,又退八日乃成坤体。一本注云:铢有三百八十四,亦应爻之数。盖一斤之铢数也。自震而起,至干而满,历巽而消,至坤而尽。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反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郭,沈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嬉。

  金,即铅也。金归其母,复其故性,谓敛藏不用,日不照月,纯坤卦也。嬉字,本作喜,一本作僖,今按:皆无理。案《说文》:嬉,炎也。后汉多用此字。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噱吸相贪欲,伫思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子水一,午火二,数合三也。戊己土,其数五。三五合而为八。八,石象也。然其实但水火二物,而以土为主耳。土属脾,脾主意,谓以意使火下而水上,相呼吸也。金,即火也。朱雀,疑指心而言,又意之主也。执平,谓执衡,司夏也。此书之意,大抵为以火烹水,以水减火,亦如前章月受日光,反归其母之意也。

  巨胜尚延年,还丹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沙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11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更生黑旧所。老·翕复丁壮,老曰妪成姥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日真人。

  此言内丹,而言如口。未详其旨。馀见后章驰入赤色门下。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

  此皆以同类相变为譬也。

  欲作服食倦,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粟,覆鸡用其子。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椟。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

  又以异类不能相成,反复明之。

  世问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值#12,耗火亡货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元因绿,度量失操持。梼治羌石胆,云母及誉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链治。鼓下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种,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点反成痴。秤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此言为外丹者,药非同类,不能成宝。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画八卦,效天图。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元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素元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寨帷帐,瞋目登高台。

  言三圣迭兴,事有优劣,盖伏羲法天,文王踵羲,夫子踵文。有形者易制,元形者难及也。因,自言因师以悟此理也。诗书两句未详。

  《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寻度其原流,幽明本共居。窃待贤者谈,曷敢轻为书。结舌欲不语,绝道获罪诛。写情寄竹帛,恐泄天之符。犹豫增叹息,倪仰缀斯愚。陶冷有法度,未忍悉陈敷。略述其纪纲,枝条见扶链。

  《火记》六百篇,盖古书,今亡,未可知。

  以金为堤防,水火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14与之俱。二物#15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一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问。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

  此言丹之第一变也。金水并见上。入,一作火,据下文三物,即当作火。然又云下有太阳气,则似只是二物,恐当作八#16,而三亦当作二耳。此是金水,数皆十五,而五分其水,只用其二,盖十五之六也。其三,则十五之九也。水二,一作火二,与上水火下三物相应。但上元火之铢两,下又有太阳字,则又未必然也。二物相含受,即阴阳坎离之交。三物之误甚明。

  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为灰土,状若明容唧尘。

  此似#17第二变也。

  梼治并合之,驰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亲观#18。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此第三变也。铸治并合,此当别有所作用。赤色门,谓口也。液凝灰土,理须自见,盖吐出而链治之,复吞纳也。炎火,即所谓太阳气。声正勤,后章亦言嗷嗷声正悲,如婴儿慕母是也。修,疑作脩#19字,唐人两字#20多互见。气索命绝,又是前章火灭金复之意。粉提刀圭,未详。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荣。日月相激薄,常存晦朔问。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绿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此解上文还丹得名之义,因火灭而金复也。

  吾不敢虚说,放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链秋石,王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母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周易参同契卷上竟

  #1原文无‘周易参同契卷上庐陵后学黄瑞节附录’,今据文义补。

  #2‘暮’,原作‘莫’,据四库本改。后文同者径改不注。

  #3‘定位’,原作‘乏位’,据四库本改。

  #4‘涎坛’,四库本作‘挺坛’。

  #5‘校度’,四库本作‘校度’。

  #6‘丧其明’,原作‘丧其朋’,据四库本改。

  #7‘其数’,四库本作‘其散’。

  #8‘环匝’原作‘环两’,据四库本改。

  #9‘垣’,四库本误作‘怛’。

  #10‘肠呜’,四库本误作‘晦朔’。

  #11‘薰蒸’,四库本作‘重黑’。

  #12‘遭值’,四库本作‘遭植’。

  #13中‘辅之’,原作‘转之’,据四库本改。

  #14‘火二’,四库本作‘水二’。

  #15‘二物’,四库本作‘三物’。

  #16‘八一原作‘入’,据四库本改。

  #17‘似J,四库本作‘是’。

  #18‘亲观’,四库本作‘须亲’。

  #19‘脩’,四库本作‘循’。

  #20劝‘两字’,四库本作‘两事’。

  周易参同契卷中

  庐陵后学黄瑞节附录

  中篇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

  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玄基。

  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

  和则随从,路平不邪。

  邪道险阻,倾危国家。

  此与上篇首章相表裹。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

  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俟时,勿违卦日。《屯》以子、申,《蒙》用寅、戌。

  馀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立义设刑,当仁施德。

  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

  纤芥不正,悔吝为贼。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霰雪。

  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山崩地裂。

  天见其怪,群异旁出。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起己口,远流殊域。

  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胸臆。

  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

  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复。

  此与上篇论《屯》、《蒙》朝暮、内体外用相表裹。盖干纳甲,壬,坤纳乙、癸,震庚,巽辛,坎戊,离己,艮丙,兑丁也。重卦之法,《干》下三爻纳甲子、寅、辰,上三爻纳壬午、申、戌,《坤》下三爻纳乙未、巳、卯,上三爻纳癸丑、亥、酉;《震》下三爻纳庚子、寅、辰,上三爻纳庚午、申、戌;《巽》下三爻纳辛丑、亥、酉,上三爻纳辛未、巳、卯;《坎》下三爻纳戊寅、辰、午,上三爻纳戊申、戌、子;《离》下三爻纳己卯,丑、亥,上三爻纳己酉、未、巳;《艮》下三爻纳丙辰、午、申,上三爻纳丙戌、子、寅;《兑》下三爻纳丁巳、卯、丑,上三爻纳丁亥、酉、未。而内体从子至辰、巳,外用从午讫戌、亥。故朝《屯》则初九庚子之爻,当子时;六四戊申之爻,当卯时。暮《蒙》则初六戊寅之爻当午时;六四戊戌之爻,当酉时。馀六十卦,各以此法推之。此再言一日之火候也。

  晦朔之问,合符行中。浑沌鸿檬,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天地神灵,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乎东北,箕斗之乡。

  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毕勖之上, 震出为征。

  阳气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故三日 #1震动,八日 兑行。

  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 干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

  盛衰渐革,终还其初。 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

  艮主进止,不得瑜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

  六五 坤承,结括终始。菔养众子,世为类母。阳数已讫,讫则复起。

  推情合性,转而相与。上九亢龙,战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规矩。

  循据游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得察睹,故元常位,为《易》宗祖。

  此再以纳甲言一月之火候也。又以《干》六爻纳于其问,以明阳气之消息。箕、斗但言东北,毕、勖但言正西,借天之四方以言地之四方耳。非谓天之东、北、西方也。六五恐是廿六字。廿,音入,即二十字。二十六日以侯,《坤》卦用事也。用九以下,与上篇干、坤二用处相表裹。

  朔旦为 《复》?阳气始通。出入元疾,立表微刚。黄锺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需得常。 《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寝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仰以成 《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赓于寅,运而趋时。渐历 《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擢羽翮,振索宿尘。 《干》健盛明,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 《姤》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羹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 《遁》去世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 《否》闭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讪,没阳姓名。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芽蘗,因冒以生。 《剥》烂支体,消灭其形。化气既竭,亡失至神。道穷则反,归乎 《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

  玄幽远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

  先迷失轨,后为主君。元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

  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秋常存。

  此以十二卦细分一月之火候,亦通一岁之火候也。一月之法,二日半为一卦,《复》为震之坤,《临》为兑之坤,《泰》为干之坤,《大壮》为干之震,《央》为干之兑,《干》为干之干,《姤》为干之巽,《遁》为干之艮,《否》为干之坤,《观》为坤之巽,《剥》为坤之艮,《坤》为坤之坤,《临》为复震,《大壮》为复兑,《干》为复干,《遁》为复巽,《观》为复艮,《坤》为复坤,其推演之例,以卦名、律名、辰名三者而言。辐奏,即太簇;侠例,即夹锺;洗濯即姑洗;中,即仲吕;昧冥,即林锺;伸#2即申;任蓄,即南吕#3,阂,即亥;应,即应锺。大率傅会假托,不足深究也。后为主君,盖亦读《易》而后得主为句,其误久矣。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元。

  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

  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

  城郭完全,人物乃安。于斯之时,情合乾坤。干动而直,气布精流。

  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

  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无瑕。

  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类如鸡子,黑白相扶。

  纵横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具。弥历十月,脱出其胞。

  骨弱可卷,肉滑若铅。

  此与上篇知白相表裹。言人之始生,亦以阴阳交合而成。今欲为丹,亦犹是也。几言道者,皆丹之托名。铅疑是饴字,以似而误也。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

  二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

  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征。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4。

  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览#5开阖皆合同。

  为己之轴辖,动静不竭穷。离气内营卫,坎乃不用职。

  兑合不以谈,希言顺以鸿#6。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

  委志归虚元,元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

  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容寝以润,骨节益坚强,

  辟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脩之不报休,庶气云雨行,

  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

  往来洞元极,怫怫被容中。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

  芸锄#7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此一节乃涵养本原工夫,尤未#8要切。朱子日:离气内营卫,尝见前辈读内为纳,其说是也。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弃正从邪径,欲速关不通。

  犹盲者不任杖,聋者听宫商。没水捕雉兔,登山索鱼龙。

  植麦欲获黍,运规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元见功。

  欲知服食法,事约而不烦。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

  金华先倡,有顷之问,解化为水,马齿阑干。阳乃往和,情性自然。

  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欲养,孝子报恩。严父施令,教饬子孙。

  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三五为一,天地至精。

  可以口诀,难以书传。子当左转#9,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定二名。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遂相衔咽,咀嚼相吞,

  荧惑守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何有不倾。狸犬守鼠,乌雀畏鹧。

  各有其功,何敢有声。不得其理,难为妄言。竭婵家产,妻子饥贫。

  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希有能成。广求名药,与道乖殊。

  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五行相克,更为父母。

  母含滋液,父主禀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专不泄,得为成道。

  言学小卫者劳而元功,得此法者约而不烦。太阳以下,与前篇知白、熬枢、黄舆等章相表裹。五行相生,母子之恩也。火金相克,严父之令也。三五,谓火、金、木并#10 皆禀土气也。一说谓三五即前篇子午戊己也,一未详所指。或日与当作为,下篇三五并与一亦放此。东,疑当作左,此言阴阳定位也。龙虎六句,母子之恩也。荧惑、太白以下八句,严父之#11令也。不得其理,广求名药,为外丹者也。以类相况,如前篇言八石正纲纪之类也。

  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倪仰。

  当此之时,虽周文搽曹,孔丘占象,扁鹊操缄,巫咸叩鼓,安能令苏,复起驰走?

  河上?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

  将欲制之,黄芽为根。物元阴阳,违天背原。肥鸡自卵,其雏不全。

  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

  犹火动而炎上,水流而润下。非有师导使其然者,资始统政,不可复改。

  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

  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非徒生时,著而见之。

  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定制始先。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

  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朔晦薄蚀,奄冒相包。阳消其形,阴凌#12生灾。

  男女相须,含吐以滋。雄雌交杂,以类相求。金化为水,水性周章。

  火化为土,水不得行。故男动外施,女静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

  魄以检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以毒药能杀人,为黄芽能制?女之譬。外丹即谓丹砂,此未详何所指也。物元阴阳以下皆物理,明为此法者,当阴阳交合为本也。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倡。四者混沌,列为龙虎。

  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脾黄为祖。

  三物一家,都归戊己。刚柔迭兴,更历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

  刑德并会,相见惧喜。刑主伏杀,德主生起。二月榆死,魁临于卯。

  八月麦生,天呈据酉。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九一之数,终则复始。

  含元抱真,播精于子。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盘蚪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

  假使二女共室,颜色甚妹。令苏秦通言,张仪结媒。发辩#13利舌,旧舒美辞。

  推心调谐,使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

  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太一降坐,八公梼链,淮南执火,

  立宇崇坛,玉为阶陛,麟脯凤剩,把籍长跪,祝章神祇,请哀诸鬼,

  沐浴斋戒,冀有所望,亦犹和胶补釜,以?#14涂疮,

  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即上章?女、黄芽之意。心赤、脾黄二章,诸本元之,未详孰是。龙虎子午,交错方位,关关以下,又以二女明药物之非种。

  周易参同契卷中竟

  #1‘ ’,原脱,据四库本补。

  #2‘伸’,原脱,据四库本补。

  #3‘吕’,据其文义例补。

  #4‘发扬’,四库本作〔发通’。

  #5‘视览’,四库本作‘阮览’。

  #6‘以鸿’,四库本作‘鸿濛’。

  #7‘芸锄’,四库本作‘耘锄’。

  #8‘未’,四库本作‘为’。

  #9‘左转’,四库本作‘右转’。

  #10‘并’,四库本作‘五’。

  #11‘之’,原脱,据四库本补。

  #12‘凌’,原作‘陵’,据四库本改。

  #13‘辩’,四库本作‘辨’。

  #14‘?’,四库本作‘茵’。

  周易参同契卷下

  庐陵后学黄瑞节附录

  下篇

  惟昔圣觉,怀玄抱真。服链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

  精液虏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

  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釆,指画古文。著为图籍,开示后昆。

  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石,覆冒众文。学者得之,报椟终身。

  子继父业,系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

  使宦者不遂,农夫失芸#1,商人弃货,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斯文。

  字约易思,事省不烦。披一列其条,实核可观。分两有数,因而相一循。

  故为乱辞,孔窍其门。智者审思,以意参焉。

  言昔之仙者著书示人,而不明言其事,托名诸石为身内阴阳之号,故学者多失其指。今著此书,省约易晓,仍恐漏泄,故多谬乱之辞,而孔窍其门也。其下歌辞,又撮一书大指云。

  按:乱辞,如《离骚》之乱曰也。下文可见。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

  晷景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2之兮,王者退自改。

  关键有低昂兮,害气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

  此一节言水溢之咎。王者能自改,则害气息,而水土平矣。玄沟,盖谓天汉。河鼓,星名。星纪,丑位,未详其说。九年,谓洪水。关键低昂,谓阴阳升降也。害气,灾害之气,以人身取譬而言,亦为水火不既济之象。

  朱子日:玄沟、害气,恐未是说人身内事,方是设譬之辞。《王莽传》曰:害气将究矣。盖上文说洪水为灾,而王者能改,故害气去而洪水平也。害,讹作周,又讹作固,后人遂妄改为精,而增而字,皆非是。然因周字可见其为害字,盖篆、隶文皆相似也。

  天地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

  循斗而招摇兮,执横定元纪。升熬甑山兮,炎火张设下。

  白虎倡导前兮,苍液和于后。

  朱子曰:虎,一作喾,一作矾。按;三字皆假名,但下句云苍液,即此合作喾与矾;而前有喾磁之文,即作喾为得。然下句又云朱鸟及再列三兽之名位,则此当为虎,而液亦当为龙矣。倡导前,即前所谓熬枢。下文云和于后,即此。似皆指有情之物,作龙虎为当也。此一节又是以火烹水,以水灭火,金水相合,复还本初之意。

  朱鸟翱翔戏兮,飞扬色五采。遭遇网罗施兮,压止不得举。

  嗷嗷声甚悲兮,如婴儿慕母。颠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

  漏刻未过半兮,龙鳞狎猎起。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

  □□鼎坲驰兮,暴涌不休止。杂遝重叠累兮,犬牙相错拒。

  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锺乳。崔嵬以杂厕兮,兼积相支柱。

  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自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

  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

  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未乃为三五。

  三五并为#3一兮,都集归二所。治之如上科者,日数亦取甫。

  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表裹。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此复总言还丹之法,撮其精要。子午,谓乾坤。寅申,谓坎离。升熬,即所谓熬枢。伏蒸者,白虎金,青龙水,朱雀火,以金生水,水而灭火以成丹,其形如此前所谓先液后凝,马齿阑干是也。嗷嗷声正悲,亦前所谓昼夜声正勤者。阴阳得配,淡泊相守,即所谓各守境隅,各自独居者。房,东方七宿之中。六,其度数也。昴七、张二,放此。二物,谓阴阳。三五,谓火、金、木皆禀土气也。并与一,详其文意,与似当作为。二所、取甫,皆未详其文义。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为雨。

  泥竭乃成尘兮,火灭自为土。若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

  皮革真为胶兮,麹蘗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譬上事。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于亿代后兮,昭然而可考。

  焕若星经汉兮,禺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复阮上下。

  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

  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

  言其书指著明,学者但能读千周万遍,则当自晓悟,如神明告之也。董遇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又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教之,非鬼神之力也,精神之极也。非妄语也。

  五相类

  此篇五章..一《参同》,二《太易》,三象彼,四郐图,五委时。

  《参同契》者,敷陈梗盘,不能纯一,纤微未备,缺略仿霏。

  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趣不悖。

  故复作此,命《五相类》,则太《易》之,情性尽矣。

  太《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

  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华叶,果实垂布。

  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象彼仲冬节,竹木皆催伤。佐阳诂商旅,人君深自藏。

  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旷,太玄无形容。

  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

  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此言晦朔之问,浑沌鸿濛,隐形而藏之时也。太玄元形容,上善若水,真一难图之象也。四象,未详。

  郐国鄙夫,幽谷朽生。

  朱子日:魏君,实上虞人,当作会稽。或是魏隐语作郁。

  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

  远客燕问,乃撰斯文。歌叔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所趣,一统共伦。

  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

  序以御政,行之不烦。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

  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服食,雄雌设陈。

  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功,世俗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

  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

  使余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遵。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

  百世一下,遨游人问。陈敷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

  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鼎器歌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二尺,厚薄匀。腹三齐,坐垂温。

  二尺,或作尺二,彭晓解作二尺。三齐,一作齐三。按:齐,即脐字。

  阴在上,阳下奔。

  此二句是要法。

  首尾武,中问文。阴火白,黄牙铅。两七窍,辅翼人。胆理脑,定升玄。

  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却归一,还本原。

  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极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录天图兮,号真人。

  赞序

  《参同契》者,辞陋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列五帝以建业,配三皇而立政。若君臣差殊,上下无准,序以为政,不至太平。服食其法,未能长生,学以养性,又不延年。至于剖析阴阳,合其铢两,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刚柔动静,米盐分判,以经为证,用意健矣。故为立法以传后贤,惟晓大象,必得长生,强己益身,为此道者,重加意焉。

  此似《注》序,后人所作,今《注》亡而《序》存耳。立法,即立注,字转写误耳。

  朱子日:或云《后序》,或云魏君《赞辞.》,其文意乃是《注》之《后序》。彭晓《序》云:魏君密示青州徐从事,令笺注;徐隐名而注之。恐此是徐君语也。其《注》则不复存矣。

  右《周易参同契》,魏伯阳所作。魏君,后汉人。篇题盖放纬书之目,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妄辄更改,故比他书尤多舛误。今合诸本更相条正,其间尚多疑晦,未能尽祛,姑据所知,写成定本。其诸同异,因悉存之,以备参订云。空同道士邹䜣。

  按:邹䜣二字,朱子借之托名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乐记》:天地䜣合。郑氏注云:䜣当作熹#5。

  朱子日:按《魏书》,首言《干》、《坤》、《坎》、《离》四卦橐龠之外;其次即言《屯》、《蒙》六十卦,以见一日用功之早晚;又次即言纳甲六卦,以见一月用功之进退;又次即言十二辟卦,以分纳甲六卦而两之。盖内以详理月节,而外以兼统岁功,其所取于《易》以为说者如是而已。初未尝及夫三百八十四爻也。今世所传火候之法,乃以三百八十四爻为一周天之数,以一爻直一日,而爻多日少,则不免去其四卦二十四爻,以俟二十四气之至而渐加焉。已非出于自然?合之度矣。且当日所用之爻,或阴或阳,初无#6次第,不知功夫有何分别,又况一日之问,已周三百六十之数。而其一气所加,仅得一爻,多少重轻,不相权准;又此二十四者,进增微渐,退减暴疾,无复往来循环之势,恐亦后人以意为之,未必魏君之本指也。运意#7此书,大要在于坎、离二字。若于此处得其纲领,则功夫之节度,魏君所不言者,自可以意为之。但使不失其早晚之期,进退之节,便可用功,不必一一拘旧说。故今推得策数一法,似亦齐整#8。其与爻数之法,虽皆魏君所不言,然此为粗,有理也。盖月以十二卦分之,卦得二日有半,各以本卦之爻,行本卦之策。自八月《观》卦以后,至正月《泰》卦,阳用少二十八策,阴用老二十四策。自四月《大壮》以后至七月《否》卦,阳用老三十六策,阴用少二十二策,阳即注意流行,阴即放而冥寂。一爻已足,即一开辟之气#9,其休息之十二卦,罔即为一月#10之功。十二月#11周,即为一岁之运。反复循环,无有馀欠。其数已#12具图,欲与季通讲之,未及寓寄,而季通死矣。按:朱子于昔所著书成家#13者,未尝随声附影,轻附于圣人之徒,如《麻衣易》以为戴师愈所作,《关子明易》以为阮逸伪作。其重于传信如此。独于《参同契》无一语,疑似。且其解《易》,得于邵子为多。而其言曰:邵子得于希夷,希夷源流自《参同契》。是以从上处之也。尝曰:眼中见得了了如此,但无下手处。又#14曰:今始识头绪,未得其作料孔穴。庆元丁巳,蔡季通编置道州,将别,留宿寒泉,相与订正《参同契》,终夕不寐。呜呼,是师是弟子,处忧患不乱如此。而独于《参同》拳拳焉。脱屐世俗#15之意决矣。明年,季通卒,又得所谓策数之法,恨不及与季通讲之。又二年,而先生卒矣。然则《参同》、《阴符》二书,自其师弟子始,而二书不戾于圣人可信,故#16成书以之列太极、先天之后,岂有二乎哉?

  周易参同契卷下竟

  #1‘芸’,四库本作‘耘’。

  #2‘视’,四库本作‘阮’。

  #3‘为’,四库本作‘与’。

  #4‘赞辞’,四库本作‘赞词’。

  #5‘熹’,原作‘喜’,据四库本改。

  #6‘初无’,四库本作‘亦无’。

  #7‘运意’,四库本作‘逆意’。

  #8‘齐整’,四库本作‘整齐’。

  #9‘开辟之气’,原作‘开析舒气’,据四库本改。

  #10‘一月’,四库本作‘一日’。

  #11‘十二月’,四库本作‘十二卦’。

  #12‘已’,原作‘则’,据四库本改。

  #13‘成家’,原作‘成象’,据四库本改。

  #14‘又’,据四库本补。

  #15‘世俗’,四库本作‘世外’。

  #16‘故’,原作‘自’,据四库本改。

  周易参同契

  庐陵后学黄瑞节附录

  《周易参同契》,五代彭晓《解义·序》日: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候。得《古文#1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复作《补塞遗脱》一篇,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叔其离坎,直指汞铅;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诸男女,显以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复,示之晦朔;通以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诸刻漏,莫不托《易》象而论之,故名《周易参同契》云。

  按《参同契》注本,凡一十九部,三十一卷。其目载夹际郑氏《艺文略》。彭晓本最传。然分三卷为九十章,以应阳九之数。《歌鼎器》一篇,以应水一之数。其傅会类如此。盖效河上公分《老子》为上经、下经八十一章,而其实非也。鲍氏云:彭本为近世浅学妄更,秘馆所藏,民问所录,差误衍脱,莫知适从。朱子考辨正文,引证依据,其本始定。今不敢又赘附诸说云。

  朱子日:《参同契》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异时每欲学之,而不得其传,元下手处,不敢轻议。然其所言纳甲之法,则今所传京房占法。见于火珠林者,是其遗说#2。所云甲、乙、丙、丁、庚、辛者,乃以月之昏旦出没言之,非以分六卦之方也。此虽非为明《易》而设,然《易》中无所不有,苟其一11?自成一家,可推而通,则亦元害于《易》。○伯阳《参同契》,恐希夷之学,有些自其源流。○先天图与纳音相应,蔡季通言与《参同契》合,以图观之:《坤守《复》之问为晦;震为初三,一阳生;八日为兑,月上弦;十五日为干;十八日为巽,一阴生;二十三日为艮,月下弦;坎离为日、月,故不用。《参同》以坎离为药,馀者以为火候。○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链,《参同契》所言是也。○《参同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其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为人妄解。世问本子极多,其中有云:千周灿彬彬兮,万变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言诵之久,则文义要诀自见。○须溪刘氏日:古书惟《参同契》似先秦文。

  #1‘古文’,四库本作‘古人’。

  #2‘遗说’,四库本作‘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