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一至五百三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五百四至五百七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五百八至五百十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5

思南府表                

                    

大清一统志

 思南府在责州省治东北六百里东西距四百里南北距五百六十里东至铜仁府界一百里西

  至遵义府界三百里南至石阡府界六十里北至四川酉阳州彭水县界五百里东南至铜仁府界

  一百八十里西南至石阡府龙泉县界五十里东北至四川酉阳州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四川泸

  州合江县界二百一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三百九十五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荒裔战国时为楚地秦属黔中

  郡汉为武陵郡酉阳县地三国吴以后为黔阳县

  地元和志思州自汉至呉并为武陵郡酉阳县地吴分置黔阳县至梁陈不改隋为巴

  东郡务川县唐初于县置务州贞观初改为思州

  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务州领务川等三县贞观元年以废夷州六县废思州五县来属务州

  四年改务州为思州天宝初改州为安夷郡隶江南道乾元

  元年复为思州五代时入于蛮宋政和八年复置

  思州属䕫州路宣和中废绍兴初复置宋史地理志思州政

  和八年建领务川邛水安夷三县宣和四年废州为城绍兴元年复为思州元初置思

  州军民安抚司泰定中改为宣慰司元史泰定帝纪三年十一

  月以思州土官田仁为思州宣慰使洪武五年析置思南宣慰司

  属湖广明地理考思州洪武初析为二宣慰属湖广永乐中置思南府

  属贵州布政司明统志永乐十一年改宣慰司为府通志时宣慰田氏以不法废因

  改为思南府

  本朝因之属贵州省领县三土司二

   安化县附郭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五十里东至印江县界四十里西至石阡府

   龙泉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铜仁府界一百四十里北至婺川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南至铜仁府界

   一百五十里西南至石阡府界六十里东北至四川酉阳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四川彭水县界

   二百五十里汉武陵郡酉阳县地隋务川县地唐为思州治又置思王县属思州五代时俱废宋仍

   为务川县地元置思州安抚司领水特姜长官司明洪武初改水德江长官司隶思南宣慰司治镇

   远州二十二年还治水德江永乐中始为思南府治万历三十三年置安化县仍为府治 本朝因

   婺川县在府城西四百里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安化县界五十

   五里西至石阡府龙泉县界三十里南至安化县界六十五里北至遵义府正安州界九十五里东

   南至安化县界五十里西南至龙泉县界五十里东北至四川彭水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正

   安州界七十里汉武陵郡酉阳县地自晋至陈为黔阳县地隋置务川县属庸州后属巴东郡唐置

   高富县属夷州后废宋政和中复置思州及务川县于此宣和中废为堡隶黔州绍兴初复为县仍

   属思州元曰婺川县属思州安抚司明初属思南宣慰司永乐中改属思南府 本朝因之

   江县在府城南四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本府属朗溪司界十五里西

   至安化县界四十五里南至铜仁府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本府属沿河司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铜

   仁府界四百里西南至安化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四川酉阳州界八十里西北至安化县界七十六

   里汉武陵郡酉阳县地自晋至陈为黔阳县地隋为务川县地唐开元四年置思卭县属思州五代

   时废宋政和八年置邛水县属思州宣和中废为堡绍兴初复为县隶黔州元置思卭江等处长官

   司属思州安抚司后讹卭为印明洪武初属思南宣慰司永乐中属思南府宏治七年改置印江县

   仍属思南府 本朝因之朗溪长官司在府城东八十里元置朗溪洞官明洪武十年

  改置今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中改属乌罗府正统三年仍属思南府正长官田姓副长官任姓

  沿河祐溪长官司在府城北二百一十里元置沿河祐溪二司属思州军民安抚

  司明合置今司永乐中属思南府正长官张姓副长官冉姓

 ︹形势︺山川险阻牂牁要路明皇舆考二江𬓛带于左右重

  冈起伏于四隅明统上接乌江下通楚蜀商旅康

  庄舟车孔道

 ︹风俗︺蛮獠杂居言语各异寰宇信巫屏医击鼓迎客

  明统渐被徳化务本力穑唱歌耕种明皇舆考

 ︹城池︺思南府城周四里有奇门五水门一明宏治十四年建 本朝顺治十八年修康熙

  十二年增修安化县附郭 婺 川县城周三里门四明嘉靖二年建 本朝康熙十年

  印江县城周二里有奇门四明嘉靖二十八年建 本朝康熙十一年

 ︹学校︺思南府学在府治东北明永乐十三年建 本康熙十年修二十八年雍正十二

  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安化县学在府治北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建雍正五年修入

  学额数十二名婺川县学在县治东旧在治南明嘉靖闲建万历五年徙建 本朝康熙

  五十五年修入学额数八名印江县学在县治南明万历中建后圯 本朝顺治十七

  年重建康熙十年修三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大中书院在府治中和山万历中建

  为仁书院在府城内明知府田稔与郡人李渭沟学于此 本朝康熙三十年

  冈书院在府城内 本朝嘉庆十一年古务书院在婺川县城内 本朝干

  隆四十一年建振徳书院在印江县城北登文书院在印江县城内 本朝干

  隆十五年建 按旧志有斗坤书院在府城东明隆庆中建今废

  ︹户口︺原额人丁一千八百一十五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三十三万五千八百八十二名口计八万二

    千八百四十二户

  ︹田赋︺田地山塘共一十万四千三百六十七亩二分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八千三百八十六两八

   钱八分四厘米一千二百四十六石五斗

  ︹山川︺中和山在府治内通志山势纡折上多古柏俯瞰江流为郡大观万胜山

   城东一里一名万圣山名胜志四面陡绝元末红巾之乱郡人避兵于此通志上平坦可耕明嘉靖

   中郡人李渭筑室读书其中府志山高数十仞下临徳江知府赵恒镌仁寿二字于山𦝫石壁故又

   名仁寿山东胜山在府城东三里一名东山通志孤峰竦峙如画思唐山在府城东

   四里方舆胜览作唐山明统志山南连河只水北接内江水铜铎山在府城东十五里亦

   曰铜锣峡府志以水出山峡中声如锣鸣也马鞍山在府城东三十里明统志山以形似

   梵净山在府城东朗溪司东即思卭山寰宇记思卭县东南有思邛山黔记一名月镜

   北接乌罗司界自铜仁西二百馀里群山环列中耸一峰如刀劈斧裂思印江出此象山

   城东朗溪司北山麓如象鼻然三台山在府城东南二里府志府东有三峰山高耸奇秀或

   以为即三台山天马山在府城南即席帽山山形如马故名又城南百里有无党山四面悬

   思王山在府城西南明统志在府城西南三百七十里旧名龙门山与古费州扶阳县

   崖门山在府城西名胜志两山对峙崖壁险峻官道出其中左曰大崖门右曰小崖门

   永胜武胜二关依崖而立为郡之门户𥞇公山在府城西二里一峰高插云际世传有嵇

   姓道人庐其上仙去又府西七里有白鹿山四阁山在府城西十五里通志作四角山

   石柱山在府城西二十里明统志山巅有石屹立又名石柱坡半月山在府城北

   五里相近又有观音山纱帽山屏风山在府城北二百里蒲竹山在府城北二百

   五十里通志山高数百丈上产蒲竹石马山在府城北二百八十里明统志峰峦耸拔上有

   巨石如马腾山在府城北石马山东府志山高数百丈四壁陡绝仅容歩以入每壁有井水皆

   笔架山有二一在府城北石马山南十里上挺三峰旁又一峰如笔一在婺川县南

   鬼崖山在府城北沿河司东二十里通志谓之磈崖山在府北二百里黔记高可百丈袤延

   二十里为江东诸山之望横山在府城北沿河司东二十五里与鬼崖山脉相连高山

   在府城北沿河司北一百里高二十里崒嵂难登又东有金竹山高十里脉自石马山发琴德

   山在安化县西南三十五里林木苍翠洞𡐍幽胜椅子山在安化县北五里双峰之侧黔

   记山形中湾左右旋向如椅又东北七里有大龙头山大岩山在婺川县东八十里名山

   胜概记山有岩屋可容百馀人泥塘山在婺川县南五里产朱砂又县南有安峰山多罗山

   潜山在婺川县南二十五里旧志山在列嶂之上一峰北拱如朝通志即都濡五堡旧产朱砂

   华葢山在婺川县西十五里一云即安化县之无党山峰峦高大林木深𮟏土人尝避兵其

   卧龙山在婺川县北五十里地名祥川岩前山在婺川县东北二十里产朱砂

   又县东北五十里有长钱山地名板场山前有空洞亦产朱砂又县东北一百十里有荆竹山

   鼓山在印江县境通志地名花崖有山壁立击之其声如鼔河缝山在印江县境通

   志即观音崖去县七里壁高数十丈上有石龛下有洞深不可测去岸里许有石形垂如肺人呼为

   金石肺肝文笔山在印江县东二里峨岭山在印江县东三里府志逶迤一脉连

   亘二十里山势高耸自县侧望则叠翠重岚宛如屏障大圣登山在印江县东五里通

   志端正耸拔顶平阔可三里许隆冬积雪入夏始消又呼大石墩石可作杯物名墨玉上有铁瓦寺

   十种山在印江县南六里通志群峰叠翠宛若图画石笋山在印江县北五

   里巨石特立如笋又北一里有交椅山仙峰在府城西南五十里地名牛渡通志峰高峻上

   有古寺址九老峰在府城北群峰环列者九双峰在府城北五里通志两峰秀丽下临

   大江与白鹭洲相对高歇峰在府城北沿河司北十里为司治后脉通志形如壁立高出云

   表久雨而云出即晴久晴而云出即雨凤凰峰在婺川县东五十里以形似名又县南有

   木悠峰在婺川县西五十里府志上有水月宫红崖在府城西五十里又西七

   十里有日头崖穿崖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府志两石相倚人从其闲穿出大桐崖

   在府城北五里有大桐树数株故名碑摸崖在府城北沿河司东十五里高可数十丈上有

   仙书红字又有山崖数处皆有古篆书明嘉靖间铲去手巾崖在安化县南七里通志崖

   上黒白相闲缕缕如帨明知府宛嘉祥鑴赤壁二大字于上万卷崖在婺川县西四里石

   垒万叠俨如缥缃又相近有马鞍石崖山羊崖在婺川县西五里通志地名熊林其崖形

   如青箱文𩔖蝌蚪金藏崖在婺川县北五十里上有鹿井鸭池白马崖在印江县

   东山巅形如白马凤凰冈在婺川县北四十里相传昔有鳯栖其上又县西四十里有马

   青壁在婺川县境沙子坡在府城北沿河司东十五里坡旁水极凉又东三十

   里有大龙坡梦子坡在婺川县北七十里府志坡顶平广上有石炉高大约丈馀

   水坡在印江县南五里通志山路夹拥有石壁立高可二十丈每春水四溢则泉流咸汇于此

   水自壁中悬流如瀑土人每以瀑流之有无占岁时丰歉鲇鱼峡在府城西南十里通志两

   崖间古木阴森碧波澄净最为幽胜府志两崖壁立下有一孔若鲇鱼口长十馀里乌江经此湍流

   澎湃险不可言双峡在印江县西通志水势奔激东北流入思印江大墩石在府城外

   东隅府志形状瑰伟下临德江昔人平其上作净修阁为游览之所上鑴一带清流四字四方

   石在府城北三百里通志高阔俱五丈四壁崭然悬羊洞在府城东万胜山上通志白石

   挺出若县羊然龙洞在府城东万胜山麓可灌田千亩中有龙物祷雨辄应其顶又有真源洞

   清澈一泓虽旱不涸明郡人李渭鑴真泉二字讲易其上撰龙洞易问朝阳洞在府城东

   南通志洞在天马山下山川坛侧开先洞在府城南四里府志明知府舒应凤建亭其上

   旁植松柏仙人洞在府城南三十里通志郡守刘谦吉平其坷层级而上移寺于左其右有

   亭周围设楹为郡胜览钟鼓洞在府城西名胜志钟鼓洞有二寛广相亚上有二石乳悬

   空击之作钟鼓声石芝洞在府城西四里洞口北向可布数席明割使徐九皋刻石芝洞

   天四字又府西十里有迎仙洞迎春洞在府城西崖门山西数里相近又有藏春洞名胜志

   迎春藏春二洞不甚深广西壁石奇峭石色黝狮吼洞在府城北三十里俗讹为狮洞

   通志两石对峙如门半壁如鱼形俗呼鲤鱼朝天黔记自乌江分派奔泻十馀丈声如狮吼舟莫能

   行洞下有潮底泊水流至此平静不波商人于此易舟逹川江燕子洞在府城北石马山右

   深阔险峻又有明月洞跳鱼洞凉风洞俱在沿河司境蟠龙洞在婺川县南大山下通志

   水源深广有龙潜于内洞壁题蟠龙化雨四字云岩洞在婺川县西一里通志中寛可容百

   人外有石柱柱上有纹如霞状稍前复有大石方如玉几叶鱼洞在印江县东大圣登山下

   临深涧有龙潜焉滴水洞在印江县西五里通志积沙石而成有细流从石窦中滴下其

   声清越如琴乌江在府城南自石阡府流入界合徳江绕府治又北流入四川彭水县界通

   志源出六广经遵义界流至郡城西鲇鱼峡绕府治入四川涪州合于川江水德江

   城东南一里或作徳江源出乌江又东北流四川酉阳州界一名内江水又名巴江水元和志内江

   水一名涪陵水在务川县西五十歩寰宇记思州巴江水出西南牂牁界经费州通志源出定番州

   东流迳府治入四川涪州合于川江河由江在府城北沿河司北十里源出松桃㕔乌罗司

   又司西一百三十五里有石马江下流俱入徳江倒羊江在婺川县北五里一作晓羊江

   下流入乌江通志其水发源不广由山谷溪流所聚至隘溪渡汇丰乐河或云源出华葢山东北流

   入乌思印江在印江县南十里一名思卭水源出朗溪司北山迳府城东北入川江元

   和志思州以思卭水为名寰宇记思州南三百里有思卭水源出思卭山又本出锦州洛浦县界流

   迳思卭县南四十歩至思王县界入内江黔记源出朗溪司北山中西流迳县南又西出安家洞口

   至府城东北入大江府志思印江即思卭水后讹卭为印因以名县丰乐河在婺川县南五

   十里通志其水由龙泉湄潭折入县东至洪渡入龚滩北汇川江暮溪在府城东三里其地

   多雨疑有龙物又府东十里有昔乐溪俱流入德江仁溪在府城东朗溪司南通志一日三潮

   汐又名三潮溪府志出山岩中自高而下居人引以灌田中有州主洲在司治东南从河中突出居

   人立州主庙于上纲陀溪在府城东朗溪司南十二里即思印江之别流也宪溪

   在府城南三里流入德江又府南三十里有掌溪青鸾溪在府城西十里下流入乌江通

   志相传昔有鸾集其上土人误以为鹅因名黑鹅溪鹦鹉溪在府城北三十里产茶又北二

   十里有马蹄溪与鹦鹉溪合流东入德江亭子溪在府城北沿河司东五十里水自龙洞中

   出又司南九十里有鹅溪司西南七十里有甫南溪司北七里有后溪自马鬃岭发源流入思印江

   司北十里有桃竹溪上费溪在府城东北一百里通志旧费州以此名隘溪在婺川县

   南五里通沿河司有二源一出潜山东北流一出华表山东南流至婺川县东合流入四川彭水

   县界又去县四里有杨溪桶溪在印江县北二里汉流环抱若桶因名又中洲溪在县北五里

   皆流入思印江香炉滩在府城东一里通志滩石如鼎故名九门滩在府城南十里

   黔记沙渚萦回水分九派和尚滩在府城南三十里中流一石俨如跏趺又南三十里有相

   牛犊滩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一名石牛潭通志水势奔激有石状若牛眠七里

   滩在府城北六十里石骨横立湾环七里故名又北有五门滩下为湖口滩与黎芝滩相距十里

   岩口险峻皆河由江流所经也龚滩在府城北二百五十里一名琦塔滩乱石横江涛险十馀

   里又下有袁滩入四川酉阳州虎口滩在府城北沿可司南十里上下险阻又有迎通滩在

   碑摸崖之下野猪滩在府城北沿河司南一百里其下又有松滩齐滩在府城东

   北一百二十里通志中多石穴险怪疑有灵异龙津在印江县南一里通志即思南至县官渡

   也印江不通舟楫沿河皆浅石急流至此略潴金盏水在府城西三里其水清澈河只

   水在婺川县东寰宇记婺川县东二十一里有河只水明统志河只者獠人姓名罗多水

   在婺川县东寰宇记婺川县东八十里有罗多水明统志因獠人姓名为名下合丰乐河灵泉

   在府城东朗溪司东北五十里通志水从石底上升不消不长冬温夏凉嵇公泉在府城西

   二里𥞇公山下通志盖嵇公垂钓处有小鱼尝以四月潜于泉中明年雷动乃出渔人伺而网

   汲溪泉在府城西北八十里明统志其水日有消长黄鱼泉在府城北五里通志

   产鱼皆黄色故名温泉在府城北二百里明统志夏凉冬热人多浴焉通志去婺川县六十

   里有温泉名皂池𭐏其泉四季皆温珍珠泉在府城北沿河司南十里通志水自石窟涌出

   若贯珠然又颇温亦名温泉龙泉在婺川县东二十里明统志其水或一日一涨或三日一

   涨涨则混浊消则澄清人莫能测通志居人资以灌漑白水泉在印江县南三里郡志水

   自高崖飞流如练白鹭洲在府城东北通志多产文石游者采之以供清玩五色者尤佳

   府志二水绕旁双峰峙左最为胜境中洲在印江县城南岸通志两水环流洲处其中平旷一

   线长可二里天池在府城西北十五里池甚深广又府北石马山北有天鹅池香墨

   池在婺川县东通志其水清香汲以洗砚可发墨光故名真源井在府城东万圣山顶

   通志清澈一泓不溢不涸绿井在府城东朗溪司境府志井去司三里其水绿色时有绿鸠群

   浴其一碗井在府城东朗溪司东四十里府志山巅有井方圆止若一碗不盈不涸饮

   之不杨柳井在府城北山麓通志水甚清冽中有赤碧小蛇遇大旱出即雨育贤

   井在安化县学前

  ︹古迹︺思州故城在府城北本隋务川县地唐武德四年于县置务州后改为思州元和志

   思州以思卭水为名方舆胜览思州旧城去今务川城一百八十里黔记思州故城在今武陵彭水

   之境府志即沿河司所谓城于头是也务川故城即今婺川县治隋置县属庸州后属

   巴东郡唐属思州宋宣和中废为城元和志务川县隋开皇十九年置因川为名方舆胜覧大观元

   年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建思州寻省为务川城高宗中与复以务川城为思州以田祐恭为

   守令黔记元至正末移思州治水德江而婺川为属县涪川故城在府城东北一百里

   隋置属黔妄郡唐初属务州贞观中为费州治后废元和志涪川县隋置取涪水为名旧唐书地理

   武徳四年置务州领涪川县贞观四年割入费州扶阳故城在府城西北八十五里隋

   仁寿末置属庸州唐属费州后废旧唐书地理志费州扶阳隋仁寿四年庸州刺史奏置以扶阳水

   为名元和志扶阳县东南至费州八十五武德四年置属思州贞观四年属费州城乐故

   城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唐初置属思州贞观中属费州后废寰宇记城乐县招慰生獠置始

   筑城人歌舞之遂以为名关索城在婺川县北五十里废充州在府境唐武德中置

   后废唐书地理志充州武德三年以牂牁蛮别部置废矩州在府境唐武德四年置后废

   废庄州在府境唐贞观中置后废唐书地理志庄州本南寿州贞观二年以南谢蛮首领谢

   疆地置四年更名十一年为都督府景龙二年罢都督废应州在府境废庄州北唐贞观

   中置后废唐书地理志应州贞观三年以东谢首领谢元深地置废蛮州在府城东南唐

   置后废旧唐书地理志黔州都督府领蛮州唐书地理志蛮州县一巴江废明州在府城南

   唐贞观中置后废唐书地理志明州贞观中以西赵首领赵唐酋地建废费州在府城东

   北唐贞观中置州天宝初改为涪川郡乾元初复为费州后废元和志费州本古徼外蛮夷地汉武

   元鼎六年通西南夷析置牂牁郡隋又帝于此置涪川县属黔州炀帝改为黔安郡贞观四年

   费州旧唐书地理志费州隋黔安郡之涪川县贞观四年分思州之涪川扶阳二县置费州其年割

   黔州之二县来属八年又割思州之二县来属天宝元年为涪川郡乾元元年复为费州唐书地理

   志费州县四涪川扶阳多田城乐续通典州界有费水因以名州扶欢废县在府城西

   南五十里唐贞观中置属溱州后废元和志扶欢县东至溱州五十里贞观十六年置以县东扶欢

   山为新兴废县在府城西唐武德三年置属牂州后废多田废县

   城西北四十五里唐武徳中置属思州后属务州寻又属费州后废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务州

   刺史奏置以土地稍平垦田盈畛故以多田为名唐书地理志费州多田武德四年隶思州贞观元

   年隶务州八年来属都濡废县在婺川县南唐贞观中置属黔州后废唐书地理志黔州

   都濡贞观二十年析盈隆置元和志都濡县北至黔州二百里贞观中置以县西北有都濡水为名

   通志县南潜山即都濡五堡明置都濡五堡三坑等处巡检司于县治西今裁高富废县

   在婺川县东南隋置属明阳郡唐永徽后废寰宇记隋大业七年于今县南三十里置高富县属明

   阳郡末年陷夷獠唐贞观十一年县南三十里移于今理永徽后废安夷废县

   川县南宋置属思州元废入婺川或云即唐夷州所领之安夷县也宋史地理志思州政和八年

   领安夷县宣和四年废州为城安夷县为堡明统志唐置安夷县隶夷州后废宋政和中复置隶思

   州宣和中废为堡隶黔州水徳江废司即今府治元置曰水特姜明𥘉改今名万历中

   废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水特姜府志明洪武初宣慰使司治镇远州二十二年徙治水德

   永乐十二年宣慰田宗鼎以不法废改为府以水德江司为附郭万历三十三年改置县司废

   蛮夷废司在府城西明洪武十年分水德江司置长官司永乐中属思南府 本朝乾隆

   年闲覃韩偏刀水废司在府城西北二百八十里洪武七年置土巡检司

  属水德江司 本朝属安化县乾隆年闲裁思印江废司即今印江县治元置明宏

  治中废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思印江等处銮塘胜院在府城北沿河司通志宋

  绍兴中建今废碑石尚存竹溪胜院在府城北沿河司遗址犹存瞻言楼

  聚英楼在安化县治东又治西有澄清楼并亭在府治后莲池东明嘉靖中建

  绿阴交映为郡中胜境济江亭在府城南明正统六年仙人家在安化忠西三

  十里府志岩上有亭如佛龛不知创自何时至今如新巨人迹在府境北龚滩江边盘石

  上有足迹大可一尺相去五六尺指甲肤文宛然具备又婺川县东五十里地名烧岩上亦有巨迹

  石洞金牛在婺川县南二十里地名牛塘山半洞中一石如牛

 ︹关隘︺太平关在府城东三里明正徳万历闲相继修治又府东三十里有石峡关皂岭

  关在府城东朗溪司东五十里又司北四十里有松岭关得胜关在府城南三里明嘉

   靖二年修又府南三十里有崇山关武胜关在府城西南一里即小崖门又永胜关在府西

   一里即大崖门明嘉靖中修又西南三十里有芙蓉关老木关在府城西十里又府西三

   十里有日头关鹦鹉关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又府北二十里有麻海关焦岩关

   川县东十二里 按县东有芭蕉关或以为即焦岩关也水云关在婺川县东十五里县境

   又有虎踞关皆置戌处又县东二十里有马岩关九杵𨵿在婺川县北三十里通遵义界

   乌金关在婺川县西二十里人西三十里有石将关接正安州界石板关在婺川县

   西五十里又西二十里曰长滩关府志县西又有石槽檬子土地三关俱接遵义府境明嘉靖中播

   贼李奖王绅等叛立石槽土地檬子杉木四关御之青岩关在婺川县西北四十里接正安

   州界路通南川飞凤关在婺川县北又县北五里有江城关县北八十里有天生关

   水关在婺川县东北一百里又东北五十里有缺窑关鬬凑关在印江县东南六十

  峨林关在印江县南七里通志作峨岭关又县南三十里有秀宝关犵楠关

  在印江县西南七十里板桥镇在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旧有巡司戍守府志明宏治十

  四年酉阳蛮侵沿河司地乃自石阡府迁板桥巡检司于思渠故属思南府今废抱木砦

  在印江县西南仙人铺在安化县境又有鹦鹉板坪蛇盘松溪县前司前掌溪地施天井等

  铺旧皆戍守处牛场铺在婺川县境又有婺川县前铺丰乐铺SKchar2溪铺在印江县

  境又有印江县前铺凉水铺镇夷公馆在府城南八十里

 ︹津梁︺乡饮桥在府城又名迁善桥李公桥在府城东 本朝康熙十二年建又府东

  五里有宪溪桥通济㤭在府城南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建又府南有思济桥周道

  桥在府城南门外邵家桥在府城南四十里又府南五十里有芭蕉溪桥天生桥

  在府城南五十里两壁陡峻一石横亘𮞉龙桥在府城西一百里又府西一百二十里有

   永镇遗金桥在府城北三里相近又有歇场桥鹦鹉桥在府城北三十里跨

   鹦鹉溪上七星桥在府城北沿河司西二十五里地名官洲通志相传有一老人掷石七枚

   于水中可以渡人因而成之在安化县北一百二十里利涉桥在府城东北五十里

   弦在婺川县治右岩子桥在婺川县东二十七里镇南桥在婺川县东五

   十里为黔蜀二省通衢相近又有瓮溪桥路通彭水县丰乐桥在婺川县东南六十五里

   平津桥在婺川县南门外明万历二十二年建龙登桥在婺川县南二十里又县

   南三十里有甘庾桥隘溪桥在婺川县东北二十五里乐茂桥在印江县东又县东

   四十里有双龙桥南门桥旧在印江县东 本朝康熙十一年改建于南门澄清

   桥在印江县西徳江渡在府城南又南十五里有掌溪渡四十里有塘头渡洪渡

   在府城东北三百里即乌江渡口晓洋江渡在婺川县东十里一作晓洋川渡通志在

  县东五里丰乐渡在婺川县南四十里焦岩渡在婺川县东十五里焦岩关北为黔

  蜀通衢又县东北有隘溪渡

 ︹堤堰︺温塘在婺川县北五里一名暖塘府志水自山径泻下如瀑注于塘秋分聚鱼冬月允多

  来雁塘在婺川县东北三十里地名江边土人蓄水以溉田

 ︹陵墓︺︹宋︺田祐恭墓在婺川县归义乡西山之原︹明︺李盘墓在府城北仁同

  李渭墓在府城东南万圣山麓

 ︹祠庙︺英祐侯祠在府治前旧名水府祠祀水神明正徳五年没于水嘉靖十三年重建

  申公祠在府城西明嘉靖十年建祀郡人申祐李先生祠在府治西明万历中

  建化郡人李渭有碑记昭化祠在婺川县境祀汉陈立府志汉牂牁太守陈立保固思邛

  破夜郎王祠祀至今祈祷辄应伏波庙在府城东祀后汉马援府志宋田祐恭母方妊梦援

  降其宅乃生祐恭反祐恭卒人见援跃马入祠三府庙在府城东南又有州主庙亦在府境

 ︹寺观︺水府寺在府城东南又东南四十里有九龙寺七十里有天台寺永妄寺

  城南前枕水徳江明宏治中建又府南有国通寺雪峰寺在府城西七十里又府西有金

  梅林寺在府城西北一百五里明永乐初建常乐寺在府城北一百里唐为福

  常寺宋赐名中胜院明改常乐久废惟遗一钟一碣又府西南一百里有瓮溪寺金仙寺

  在府城北二百里明嘉靖十四年播州铜佛寺内铜佛七忽失其四思南渔人网得因立寺奉之又

  府北有龙华寺仁同寺东泉寺在婺川县东一里许明嘉靖中建又县东百里有丰乐寺

  佛兴寺在婺川县南明洪熙中建又县南七十里有天半寺与安化县接界慈化寺

  在婺川县西五十里地产茶铜山寺在婺川县北十五里江头寺在印江县东五

  西岩寺在印江县西五里宋时建明嘉靖中修通志在甲山砦下宏敞高旷巨石壁立

  林木葱旧下有敲柳岩以石击之声如击柝中山寺在印山县北五里又北二十里有柏

  云台观在府城北二百里明嘉靖中建祖师观在婺川县南山顶有亭台松柏

  真武观在印江县南又县北有三清观通志山势峻耸殿阁隐现于密林中登之可眺

  观音阁在府治中和山顶明郡人李渭㑹讲处旁有普济亭藏经楼寿福楼一乘楼玉

  皇楼俱明隆庆中建普济庵在府城南通志本旧英祐侯祠地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改为

  普济庵移英祐侯像城内白衣庵在府城北一百里地近蛇盘铺中天塔在府治东

  明万历中建

 ︹名宦︺︹唐︺冉安昌武德时为宣慰使四年以务川当牂牁要冲请置郡守之乃立为州其后

  思夷等州土地之辟苗民之附皆自此始︹宋︺庞孙恭武城人为运使筑思州务川城因山

  控扼建砦堡以备要害︹明︺陈礼泰和人永乐中知思南府时初改土归流礼编户立学诸

  务毕𡩋阅汤阴人正德中知府时蜀冦逼境民闲𢹂孥负赀窜入崖穴阅誓以死守尽撤

  渡艇深沟固垒贼不得入寻画计破之城以得全葛鴊万全人嘉靖中知府刚毅廉慎多积

  谷以备荒有疑狱祷于神立决迁本省副使李梦祥监利人嘉靖中知府镇筸苗剽掠邻

  邑时郡无城垣梦祥建议筑之期月工竣士民赖以保障李充善长治人嘉靖中知府才识

  敏练力杜私谒夏旱祷雨辄应郡有虎患祝于神患遂息王纬云南人嘉靖中知婺川县土贼

  行劫逼近县治众皆遁去纬独持印坐堂上誓与城同存亡众乃复归协力固守贼知有备引去

  万应奎南昌人天启中知安化县安邦彦围会城应奎转饷中途遇贼被执死之

 ︹人物︺︹宋︺田祐恭字子礼思南人有胆识为蕃部长建炎初剧贼王辟等破归州将拔瞿塘

  奉调破贼保安蜀境玺书奖劳迁通侍大夫知思州军事勲业甚著子孙世其官︹明︺李盘

  思南人宣徳中袭蛮夷副长官镇筸苗叛盘帅兵讨之孤军深入遇贼策马𡚒击斩𫉬甚多后贼四

  集援兵不至遂𬒳害从弟邦政以石置树闲记之久而树合生夹石夷人夜过树下闻空中㸃兵声

  以为神立祠树前号为留石坡申祐字天锡思南人正统中举人入国学肄业时𥙊酒李时勉

  以言事忤㫖下狱祐首偈六馆诸生伏阙愿以身代后成进士授四川道御史立朝忠谠多所裨益

  英宗北征以扈跸殉土木之难安康字汝锡思南人景泰中举人历官户工二部郎宏治初彗

  星见应诏陈言请息兴作裁穴员诘奸慝以弭天变上嘉纳之出守𪷁江𭶚众数万为冦康单骑深

  入谕以威德冦遂解散李浚思南人天顺中以贡生为临武主簿苗众入冦浚率众保舜峰

  砦贼攻不克及冬贼再至浚煮药矢射之中者立毙贼解去后贼又大举薄城终不能克转攻陷贵

  阳城而临武卒无恙云田秋字汝力思南人正德中进士历给事中奏革内府监局穴食奏

  停云南差镇内臣清光禄穴费裁大常穴役又请开贵州科因筑本府城垣建白最多其居家一遵

  朱子家礼建先祠置义田修桥梁治药饵惠济无穷著有西麓奏议李渭字湜之安化人嘉靖

   中由乡举知华阳县隆庆时历官云南叅政所至谨于其职咸有惠爱初问学于转信及官南都师

   事耿定向复与罗汝芳相得所学以万物一体为主而归之于自然尝守韶州时郡多盗谕察属曰

   不欲是弭盗根本弭山中盗易弭心中盗难闻者悚息敖宗庆字汝承思南人嘉靖中进

   士历任中外皆著劳续迁广西按察使以争戍卒事三上揭台使不报宗庆曰杀人媚人吾不为也

   持之益力卒出之晋副都御史巡抚云南铁锁箐乱指授方略卒奏奇功寻致仕归郭宗荫

   安化人嘉靖中举人端方耿介事伯兄恭谨历任邻水知县有德于士民及归寒素如故萧重

   望思南人万历中进士擢御史凡四为巡按多所建白请设偏沅巡抚云贵总督思南司知及安

   化县事辄报可历官至佥都御史卒田景猷思南人天启中进士安邦彦反景猷疏请赍敕

   宣谕廷议壮之即擢职方主事时贼方围贵阳景猷单骑往谕以祸福令释兵归朝邦彦不听欲屈

   景猷日陈宝玩以诱之不为动贼乃留景猷遣其徒𢙢以危祸景猷怒拔刀击之其人走免羁贼中

  二年以间脱归从王三善击贼同死于内庄赠太常寺少卿郑安民思南人性孝友父妾

  见逐安民知其已有娠迎置别室后生弟泽民田宅奴婢悉让之以贡生为蜀府长史流贼寇蜀安

  民时防守青川力战败之以功加四品服崇祯末贼陷成都蜀王赴水死安民亦跃入水抱王尸而

  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曹 士铨印江人府庠生崇祯末避贼大圣洞

  中贼攻洞掳士铨母子索金不得欲刃其母士铨直前以身蔽之大呼曰可杀我毋伤母贼并杀之

  兄士望寻母弟尸颜色如生赵富印江人为思石营把总值张先璧之叛富守秀宝关报印

  江城中居民令速徙曰吾以一身代群命矣其后援兵不至被执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予祀忠义祠

 ︹本朝︺黄世发印江人雍正间以举人知肃宁县县绝少沟浍不雨则无禾世发劝民多凿井

  以灌田逢岁旱未不枯桥水利大兴事   闻   赐四品职衔迁直隶营田观察使卒乾隆

  十一年入祀郷贤祠又印江县民廖天培罗致皋有孝行乾隆年间先后 旌表

 ︹流寓︺︹宋︺夏大均敢和间蕃部长田祐恭被召入觐拜伏进退不𩔖远人徽宗异之问其故

  对曰臣客夏大均实教臣上悦厚赐之以大均为保州文学︹明︺赖嘉谟江西人㓜随父

  洁之思南府幕聪慧绝伦从李渭游好学不倦数年后归成进士

 ︹列女︺︹明︺徐锦妻䝉氏郡人嘉靖中山贼攻劫随夫避山箐中为贼所执䝉夺刀刺贼

  贼怒支解之安如崑聘妻杨氏郡人杨宏祖女年十五未嫁而如崑殁氏欲归

  安守节父母不可乃封帛遗其舅姑以殓遂不食死张隆干妻杨氏沿河司人隆干

  为本司正长官与副土官冉姓世仇冉袭隆干焚杀之杨单骑走泣请平茶司兵生擒冉函其首𥙊

  隆干柩前一恸而绝徐可大妾陈氏郡人可大官远方陈留事姑姑病危𥸤天割股

  为羹进之立愈郡守旌其门符宾妻罗氏郡人年十九适宾宾卒依父母家守节足

  不逾阃亲疾割股以疗之御史旌其门曰节孝寿至八十邹先鲁妻杨氏郡人先鲁

  令祁阳卒杨与妾敖氏李氏俱少无子同志守节勤女工以度日屡遭变乱不改其贞田侃

  妻张氏郡人年二十夫卒将葬于河东氏扶柩登舟半渡跃入河比得其尸上下衣皆密缝

  面色如生张一应妻李氏郡人嘉靖中叛兵肆掠潜匿山洞为贼所执投崖而死同

  时敖孙谋妻张氏亦被执投崖死王朝妻刘氏印江人嘉靖中镇筸苗攻县城被掠

  骂贼张希旦妻冉氏安化人年十六夫亡遗孤弱冉誓死不二慎出入寡言

  𥬇躬纺绩教育二子俱为诸生覃吉甫妻阴氏安化人事两世姑尽礼挈家避乱途

  值叛兵冲突相失祖姑姜氏被兵拷死姑何氏亦垂毙阴寻至脱衣𥜗覆之望见叛兵复来恐遭掠

  遂自缢树下死覃通妻张氏安化人值兵乱随夫避洞中被劫投崖而死陈谟

  妻王氏安化人流贼四掠被执犯之不从胁以兵骂愈甚遂被杀任效廉妻杨

  氏印江人夫卒七日不食触棺而死舒英妻龚氏婺川人年十八夫亡誓死守节

  姑悯其少欲令改适遂自尽

 ︹本朝︺敖起宗妻张氏郡人康熙中呉逆兵肆掠与真长姑次姑俱避𡉫后洞中贼缘

  崖至知不免遂姑嫂结𬓛投崖而死同时被难者任尊德妻敖氏避山箐间不食死田氏女李承眷

  长女三女四女媳周氏詹俸禄妻呉氏田茂绎妻张氏田养民妻杨氏俱投崖死安于磐

  妻朱氏郡人事姑尽孝姑病笃割股疗之而愈邵尧章妻陈氏安化人呉

  逆之乱被掠氏义不受辱携二女投江而死同时有杨昌裕妻刘氏年十八亦骂贼𬒳冉国

  辅妻张氏安化人呉逆之乱被执度不能脱乃诈言取物贼信之即乘间投崖死

  广达妻张氏婺川人年十九夫殁守节抚嗣子成雍正七年 旌同县周师奭妻李

  氏纪维绶妻王氏并雍正年间 旌郭拱璇妻刘氏郡人年十九夫殁守节事翁姑

  以孝闻织絍之暇翻阅书史虽卑㓜不轻一见干隆四年 旌同郡田祓妻朱氏张元忭妻古氏何

  特简妻向氏冉乔枚妻王氏田袆妻冉氏匡元俊妻石氏盛元和妻袁氏安荣仁妻盛氏呉班妻李

  氏任世湜妻杨氏均乾隆年间 旌曹建章妻贺氏安化人夫殁守节乾隆中 旌

  同县谭映栋妻张氏张承位妻李氏李机妻王氏杨懋嗣妻雷氏冉钟衢妻黄氏贞女张志道聘妻

  李氏均乾隆年间 旌陈某妻张氏婺川人夫殁守节乾隆中 旌同县易某妻文

  氏唐某妻张氏均乾隆年间 旌赵学圣妻呉氏印江人夫殁守乾隆九年

  旌同县戴志芳妻邓氏黄国柱妻覃氏朱邦彦妻谢氏饶育万妻唐氏黄宏源妻戴氏严启明妻胡

  氏王之佐妻欧阳氏易现华妻文氏陈仲猷妻张氏史正序妻杨氏魏人杰妻陈氏贞女黄璞修聘

  妻曾氏均干隆年间 旌安修绪继妻张氏郡人夫殁守节嘉庆十年 旌同郡

  崔承宣妻周氏贞女任以忠聘妻杨氏张宏万聘妻罗氏均嘉庆年间 旌黄楚材妻

  周氏安化人夫殁守节嘉庆元年 旌同县杨再国继妻何氏呉一仁妻刘氏田世湛妻罗氏

  妾张氏黄一元妻蒲氏均嘉庆年间 旌张文鼎妻李氏婺川人夫殁守节嘉庆十

  四年 旌戴应志妻任氏印江人猝遇强𭧂守正𬒳嘉庆五年 旌同县节妇龚

  友谅妻田氏六年 旌

 ︹土产︺铁通志出安化朱砂元和志州贡水银寰宇记州土产通志出婺川木悠板

  场岩头诸处元和志州贡通志各县俱出元和志州贡棉花通志是处皆种

  居民纺绩为布寰宇记州土产油桐通志是处植桐结实如桃取其子为油

  属有苦竹紫竹凤尾竹慈竹数种出府境山谷间菖蒲岀府茱萸出印

  蔓菁通志亦名芜菁诸葛亮南征所正处必令军人种之人呼为诸葛菜竹鸡出府

  白鹇出府境谿谷间(⿰钅义)-- 钗通志出府境香美逾于诸种文石通志出白鹭洲

  文有五色可为盆玩通志出府境其大者如盘鸳鸯出府出府境通志小者如

  

 ︹苗蛮︺峒人在府城东朗溪司颇𩔖汉人多以苗为姓性多忌喜杀出入夫妇必偶挟镖弩自随

  饮食辟盐酱冬以茅花为絮御寒石阡司亦有之冉家蛮在府城北沿河司性犷戾以丑

  戌日为场十月朔日为节𥙊鬼为乐俗与新添丹行二司之蛮人同石阡亦有之










                           总纂官廖鸿藻恭纂并覆辑

                           校对官李 鸿恭   校

石阡府表                

                    

大清一统志

 石阡府在贵州省治东北四百八十里东西距四百四十里南北距六十五里东至铜仁府界八

  十里西至遵义府界三百六十里南至镇远府界十五里北至思南府界五十里东南至思州府界

  六十里西南至平越州馀庆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思南府印江县界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平越州湄

  潭县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七千三百八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荒裔汉为牂牁郡地晋分置夜

  郎郡晋书地理志永嘉二年牂牁立平夷夜郎二郡刘宋因之隋属明

  阳郡唐初置夜郎县寻废为思夷二州地唐书地理志夷

  州义泉郡本隋明阳郡地武德四年以思州之安夷县置五代时入于蛮宋大

   观三年内附建为承州宣和闲废元置石阡等处

   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属思南

   宣慰司明统志元置石阡军民长官司洪武初去军民字止称石阡长官司永乐十

   一年置石阡府属贵州布政司明地理考石阡本思州地永乐十一

   年置府隶贵州领长官司四曰石阡曰苗民曰葛彰葛商曰龙泉坪万历中改龙泉坪为县

  本朝因之属贵州省领县一

   龙泉县在府城西二百五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思南府安化县界三十

   里西至平越州湄潭县界三十里南至平越州馀庆县界五十里北至思南府婺川县界五十里东

   南至本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遵义府遵义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思南府印江县界五十里

   西北至遵义府正安州界一百里隋大业中置明阳郡唐改夷州宋初为羁縻州大观三年改承州

  宣和五年废元初置大保龙泉长官司寻改为龙泉坪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属思南

  宣慰司永乐十一年改属石阡府万历二十八年改置龙泉县仍属石阡府 本朝因之

 ︹形势︺南通镇远北距思南明皇舆考负山枕江黔中要地

  林峦环抱水石清幽

 ︹风俗︺刻木为记不事文墨明统淳庞朴茂不离古习

  

 ︹城池︺石阡府城周三里有奇门四明嘉靖四十年 本朝顺治十八年修乾隆三十三

  年重龙泉县城周二里有奇门四明万历十二年建

 ︹学校︺石阡府学在府治南明永乐十二年建 本康熙三年修入学额数十七名

  泉县学在县城西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建四十八年修入学额数八名明德书

  院在府城南明隆庆六年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屏山书院在府城内旧名文澜

  书院明建 本朝嘉庆中改今名龙泉书院在县城内乾隆五十一年建

 ︹户口︺原额人丁一千六百有六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九万五千一百六十四名口计二万一千五百

  九十五户

 ︹田赋︺田地山塘共五万九千四百九十四亩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三千七百七十三两六钱八分

  九厘米一千一百四十九石四斗五升四合四勺

 ︹山川︺镇东山在府城东府志峰峦秀拔为郡之镇金鸡山在府城东名胜志在石阡

  长官司东高百丈翠色如沐又有黄杨山产黄杨木故名知府山在府城东三里山之右曰

  龙山在府城东南为郡中胜境名胜志东南高崖曰龙山矗耸云表左崖畔有洞开敞若

  户进三四丈门渐小仅容身石𨻶中有水泻下潭深莫测春水涨漫流至五巴砦桶口出入大溪冬

   日则涸大风时发又名风鬼洞九龙山在府城东南十里通志宋故土官杨九龙葬其地土

   人因以名之温塘山在府城南一里府志踞温泉上一名松明山明正德初石阡未建城

   土官杨再珍筑囤于此今垣洫犹存十万山在府城南十里平衍中有沃壤杨再兴屯兵于

   此又有十万囤在府城南六里琵琶山在府城南四十里崖门山在府城西南名

   胜志两山高下相并曰崖门崖下水流合平茫水入大溪崖门西上有洞悬空朝北高峻莫能窥其

   深广春夏闲人过者仰视其中如有金鼓声秋冬则无万寿山在府城西南通志地名乐

   桥山下有洞俗传有神羊化石挂榜山在府城西南二里土山戴石方正广阔又府西南乐

   桥铺有纱帽山以形似名又名朝天岭排衙山在府城西南五里群峰拱列状如排衙

   狮子山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侧又司东有飞凤朝阳山东二里有云谷金顺山

   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东五十里下有石荫泉麒麟山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南以形似名

   又司西有擒苗山隘门山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北两峰对峙如门骆驼山

   城西三里又西为飞马山云堂山在府城西五里府志谷深林茂旧为苗蛮出没处

   花山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东下有龙潭马鞍山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东山势昂耸

   又司西二里有文笔山又有白崖亦名挂榜山天马山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南三里以形

   笔架山在府城北五里明统志状如笔架香炉山在府城北十里通志平地

   突起四面陡绝上容数百人土人尝避兵于此勤王山在府城北秀拔环拱与朝天岭对峙

   相传昔人曽聚兵于此青山在府城北七十里府志山高耸多林木义阳山

   泉县东三十里唐义州治此卧龙山在龙泉县东五十里上有卧石如龙长三丈许腹下

   出水为菖蒲溪之源相近有石牛山高数仞上有巨石如卧牛鸡翁山在龙泉县东南三十

   里唐鸡翁县在其山下将军山在龙泉县东南五十里通志绍兴二年任正隆之变都

   监安文誓师于此因名石伞山在龙泉县西府志山上有石高十馀丈端圆如伞

   凰山在龙泉县西北通志磅礴高大为县之镇名胜志凤凰山在县东山下有鱼子孔口圆如

   盘日出则光漾于中其深无际水泛辄有青红闲黄之色前有石矶鳅鱼满尺常跃矶上𮞉旋泉窟

   人不可捕绥阳山在龙泉县西北三十里接遵义府绥阳县界石笋山在龙泉县

   北其峰尖耸如笋把军了山在龙泉县北二十里明正德六年蜀冦方仕之变三省合

   兵征剿营于此因名东山在龙泉县东北三十里有东山砦秀丽独出并峙者为金鸡山

   木岭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北六十里岭上多产异杉因名朝天岭在府城西北一

   名乐桥坡又名乐回山长沙岭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东形势高峻迎仙峰

   城西一百五十里明统志下有龙塘泉大夫峰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西又废葛彰司西

   有三失峰甘猛崖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东又有斜崖环拱司治又西有峰洞崖瓮古崖北

  有葛冲崖望乡崖在府城西一百六十里通志下有望乡泉鬼在府城西北废苗民

  司治西明统志高广方丈如屋玛瑙崖在龙泉县东又东有山羊崖皆高险䥴字崖

  有二一在龙泉县南十里上刻夜郎古甸四字相传李白谪夜郎经此后人纪之一在龙泉县北三

  里上刻天河洗甲四字明万历中刘𬘩平播凯还经此勒石青竹崖在龙泉县东北一名

  深箐又县北有中宗崖聚兵墩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南与麒麟山相接峰崖峻险可屯

  坪耕箐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南又有岭头箐葛蔓箐皆岩险阴翳寒竹箐

  在府城西以竹树阴森而名又有杉木箐在府西北上多杉水烂沉箐在府城西北废苗民

  司南相近又有来林箐黄蜡箐在龙泉县东又北有隘头箐山丹坪在府城西

  南废葛彰司西又有棉花坪旧皆为险隘处穿帘谷在龙泉县东又有三跳石皆江水发

  龙穿石在龙泉县东十五里通志巨石壁立中闲一径仅容一人两岸石片层叠若鳞

   秋满洞在府城南名胜志府南梭砦隔岸之山高峻凌空下有秋满洞洞门开敞洞后

   石泉长流灌田正统间苗乱民窜入洞贼守洞口人从洞后穿出皆得免太虚洞在府城南

   通志一名燕子崖景最幽胜中有万佛岩石大士像及石龙石虎诸异龙洞在府城西南三

   里名胜志洞在龙底江上其山高峻下有洞阔三丈许深约三里数十歩有圆洞门约三尺又五十

   馀歩有天生桥约丈馀桥内有石田过桥两石如盘形𩔖葵花上有水滴盘中其深莫测洞内水声

   潺潺相传神龙所潜洞产奇石大小𩔖鸭卵上有花文深碧色俗名醮果可玩不可取风神

   洞在府城东北十里人不敢深入入则大风飘发一名风鬼野人洞在龙泉县南邑

   人于此立便民场腾云洞在龙泉县南三十里名胜志平地突起一峰四面险阻中通一

   孔仅可容人入数十歩洞中高阔各五七丈左右有罅通明者五通志一名太极洞左右有五石𨻶

   顶有文𩔖太极图兑溪洞在龙泉县南九十里通志外壁险峻洞中寛平非悬梯引绠不

   能上土人避兵其中龙底江在府城西南三里亦谓之大溪通志其上源为包溪铺溪流迳

   府东黄茅囤合流绕府前入思南府界注于乌江乐回江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南其源

   有三至方竹箐合为一流出司东北又折而西流注深溪入乌江石阡江在府城西流入

   乌江在府城西一百五十里自遵义府流入府界又东北流入思南府东境又北入四川

   彭水县界为涪陵江明统志源自四川播州流入思南府界通志东流合思南江入蜀即方舆胜览

   所载珍州思溪与南平军郎溪合者也大塘江在龙泉县西三十里源出播州东通乌江

   义阳江在龙泉县东北五十里黔记发源寿水南流绕县治东入乌江凯整河

   城东四十里旧时军民分界于此新开河在府城西二十里其中巨石森壅者九明万历

   二十四年知府郭原宾疏凿自府前起至思南府界地名塘头约六十馀里可通舟楫又葛闪河在

   府城西一百四十里下流入乌江江口河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北四里源出乌江合小

   江通四川涪河泥水河在龙泉县东二十里通志发源东山流通义阳江中多鲇鲤大者重

   百馀马渡河在龙泉县西南自湄潭县流入东南入乌江桶口河在龙泉县

   北流合洋溪西入乌江深溪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西流注于乌江小溪在府城西

   北废苗民司北四十里源出山箐中出溪口㑹于乌江水流迅疾恒有涨溢之患洋溪

   城北十里府志源出铜仁府提溪司山下西南流入府界又西迳龙泉县界与桶口河合入于乌江

   清江溪在龙泉县城外纡环如带合流桶口河犵木溪在龙泉县城南府志环绕

   县治入于清江溪羊子溪在龙泉县西北黔记自湄潭县流入迳緌阳场南东合义阳江

   保大沙洲在府城西龙底江所迳也沙洲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东山溪之水汇流

   迳此北流入小溪平贯沙洲在府城北上有平贯砦砦前有温泉潭石滩

   城西龙底江流迳此水𫝑激湍处也渰龙滩在府城西南废葛司南乐回江所迳也

  场滩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南东流合沙洲水入于小溪又司北二里有相公滩石骨横江水

  势迅大龙潭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北深沉莫测有灌溉之利温泉在府南

  一里明统志泉源涌沸四时清暖通志大小二泉泉水温暖清可鉴髪大者方如盘匜小者中有石

  窦圆如太极可浴登沙泉在府城南四里河旁有小孔水出不竭时有鱼出其源不可晓

  湾塘鱼泉在府城南六里其地有石门门中有河深远不可究春则鱼出秋则鱼入居民

  张笱以时取之凯溉温泉在府城南八里河侧水极热石荫泉在府城西南废

  葛彰司东金顺山下泉广丈馀深三尺许春夏则涨秋冬则消极为清冷又司西有瀑布泉

  江崖泉在府城西一百六十里水颇甘冽四时不涸居民资以灌溉沙子泉

  城西北废苗民司东七里泉石常有白沙如玉岁旱沙出愈多民以验丰歉又白水泉在司北三里

  龙泉在龙泉县西北凤凰山下泉自石罅中流出为小渠从东北水关出城入清江溪馀流可

  以灌田通志县之得名以此鱼子孔泉在龙泉县西北凤凰山下黄鱼泉

  泉县北二十里名胜志水泛则黄鱼群出大者百馀斤岁丰则鱼出益广天井在府城西一百

  二十里平地涌出灌溉甚多又府南有甘谷井县前井在龙泉县治南其孔有三水甚清冽

  居民利之鹿井在龙泉县东南四十里四约囤之石峡闲深丈馀其水味咸野鹿每餂之辄堕

  

 ︹古迹︺废夷州在龙泉县西北唐初置五代时入于蛮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夷州于思

  州安夷县领夜郎等十三县贞观元年废夷州四年复置夷州于黔州都上县十一年又自都上移

  绥阳天宝元年改为义泉郡乾元元年复为夷州领县五 按唐夷州三徙其地在故安夷都上绥

  阳三县今绥阳属遵义府废承州在龙泉县西北宋大观中置寻废宋史地理志本羁縻夷

  大观三年酋长献其地建为承州领绥阳都上义泉安夷洋川五县宣和三年废牢州

  在龙泉县东北义阳山下隋置唐武徳初改为义州贞观中复为牢州寻废唐书地理志武德二年

  以信安义泉绥阳三县置义州并置都牢洋川二县五年曰智州贞观四年省都牢五年以废琊州

  之乐安宜林芙蓉琊川四县隶之后又领废夷州之绥养十一年曰牢州徙治义泉十六年州废

  安夷废县即今府治隋置县唐属夷州五代时废宋大观中复置宣和中废元和志安夷

  县隋大业八年置属明阳郡武德四年属夷州夜郎废县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西六十

  里晋置县属牂牁郡永嘉中置夜郎郡后入于李特唐初复置县属夷州贞观初废晋书地理志永

  嘉二年立夜郎郡其地再为李特所有咸康四年李寿分牂牁夜郎等四郡置安州旧唐书地理志

  武德四年夷州领夜郎县贞观元年废州省夜郎 按元和志贞观十六年复置夜郎县为珍州治

  今废县在遵义府界都上废县在府城西南即今废葛彰司地隋置县唐初属黔州贞观

  中为夷州治唐末废宋大观中复置属承州宣和中废元和志都上县本汉牂牁郡地隋大业十二

  年招慰所置其处有酋豪都集之所因以为名明阳废县在今府西隋置县兼置明阳郡

  唐初郡废县属夷州后省寰宇记隋置明阳郡治明阳县唐武德四年隶夷州六年改隶务州贞观

  洋川废县在府城西北唐初置属牢州贞观中属夷州唐末废宋大观中复置属承

  州宣和中废鸡翁废县在龙泉县东南鸡翁山下唐初置属夷州永徽后废寰宇记故

  县在安夷县西南七十里石阡废司即今府治元置石阡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初改曰石

  阡长官司永乐中以司为府附郭 本朝雍正八年裁明实录永乐十一年三月以苗民石阡龙泉

  坪葛彰葛商四长官隶石阡府苗民废司在府城西北八十里明洪武十年置 本朝康

  熙二十三年裁葛彰葛商废司在府城西南一百里元置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

  属石阡府今废黔记明仍置葛彰葛商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改属石阡府龙泉

  坪废司即今龙泉县治元置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废黔记万历中播州杨应龙叛土官

  安民志死之二十八年播州平改司为县以民志后世袭土县丞明时楼在府治前明成

  化十六年建南薰楼在府城南迎恩寺左明万历十年建劝农亭有二一在府城

  南一在府城北俱明万历三年建

 ︹关隘︺松明关在府城东凯料关在府城东南去镇远府九十里大定关

  城东南官路所经接镇远府界松坎关在府城南镇安关在府城西南马髪岭大路

  岭属镇远府黄平州盖境相接也茶园关在府城南与偏桥接界锡乐平关

  在府城西南与平越州馀庆县接界牛塘𭐏关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境又司南有乐回

  铜鼓关在府城西北接思南府界镇夷关在府城北接思南府印江县界

  灰窑关在府城东北又府境有象鼻关张教坝关在龙泉县东又有天井关竹坝

  平关俱为戍守处平水口关在龙泉县西八十里青龙关在龙泉县北十五里

   虎踞关在龙泉县北三十里一名虎跳关林箐幽深明万历中设哨兵防御平砦

   城东黔记府西南抵偏桥北接印江皆坦途独东隅提溪小路县崖直下俯瞰城市水硍山筸子坪

   诸苗往往假道于此其平砦斗崖一带峻岭摩空丛林蔽日皆诸苗险窟大平砦在府城南

   又废苗民司治前有金树砦旧皆为戍守处邓坎砦在龙泉县南明万历中杨应龙攻龙

   泉袭官军于邓坎官军击走之破其金竹青冈嘴虎跳关等七砦盖县境去播最近也又县南有东

   黄杨古屯在龙泉县东三十里府志巉岩绝壁崖上多黄杨木有大河环绕其上可

   容百万人宋绍兴闲任正隆据之以叛都监安文平之营栅堑洫犹存板桥铺在府城西

   北达废苗民司界府境又有铁厂铺苗民铺琵琶铺乐桥铺长林铺龙泉铺葛彰铺县前铺

   在龙泉县治前又有干溪铺峰岩铺长林坝铺桶口铺塘头铺俱 本朝乾隆三年提溪

   哨在府境又有茶园𨵿哨永靖哨岩门哨旧皆设兵守御镇夷公馆在府城东六十

  里明嘉靖二十三年建今废

 ︹津梁︺花桥在府城东二十里迎恩桥在府城南又城南有来宾桥永济桥

  在府城南六十里明嘉靖中建板桥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北跨小溪上明置板桥巡检司于

  此宏治中迁治于思南府东而境内之巡检司遂废文星桥在府城北又城北有达远桥

  赵公桥在龙泉县北又县北有王公桥白岩江渡在府城南十里葛闪渡

  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洋溪江渡在府城北十里龙底渡在龙底江即龙川古

  桶口渡在龙泉县南一百二十里

 ︹堤堰︺渰龙陂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南乐回江所经处新寒陂在府城西相近又有

  各客陂皆潴水灌田

 ︹祠庙︺李太白祠在府治祀唐李白通志唐天宝中李白谪夜郎经此因建祠祀之明末以

  祠为理刑署 本朝康熙六年复改为祠 按白流夜郎实未至其地其诗云五色云闲鹊飞鸣天

  上来传闻赦书至郤放夜郎回又云昔去三湘远今还万死馀盖白溯三湘将上夜郎闻命而还也

  胡公祠在府治西祀明知府胡信遗爱祠在府城南明万历中建祀知府呉维京郑

  郭公祠在龙泉县治祀明巡抚郭子章向公祠在龙泉县南祀明兵备道向日

  升日升以兵备龙泉造士抚民戢兵御苗有惠政建祠祀之葛在府城南祀蜀汉诸

  

 ︹寺观︺五峰寺在府迎水寺在府城东五里又城南有迎恩寺𮞉龙寺

  在府城南北塔寺在府城北明建一作白塔观音寺一在府城西一在城北俱明万

  历中玉溪寺在龙泉县官坝旧名土溪寺后改今名又北门外有华严寺天井

  寺在龙泉县南三十里云山寺在龙泉县南二十五里中华山寺在龙泉县

  南九十五里东陵寺在龙泉县东北东山西启灵观在府城外明万历二十四

  真武楼在府治西明永乐初建

 ︹名宦︺︹明︺李鉴贵溪人永乐中知石阡府导民变俗皆有法度九载秩满遮留者载道

  信庐陵人正统中知府多惠政在任一年值洞苗作乱众皆避信曰吾受命守此土当效死已而

  贼至信悉力御𬒳执不屈死余志福建人成化中知府敦崇节义导民以正作风鬼洞龙洞

  辨以袪民惑习俗为之一变丁昶𫎇化人成化中知府建𪠘署严守卫赈贫乏在任数年逃

  亡复业卒于官囊无馀赀民赙之始得归葬禇嵩华亭人嘉靖中知府除豪横济贫乏课士

  有方及去部民如失怙恃陆郯江南人万历中知府振兴文教捐俸购古今书籍贮尊经阁以

  凌秋鹏昆明人万历中知龙泉时初设县规制皆其创画邑人颂之李绍勲

  四川人万历中知龙泉始建学宫士风振起段冝标云南人万历中知龙泉甫下车请减

  浮赋民困𫉬苏赵撰昆明人崇祯中知龙泉政严肃不避强御吏畏民懐后擢御史殉甲申之

  难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人物︺︹明︺唐必聪石阡人成化中举人为南宁令归以经学开导士𩔖文学品行见重一时

  杨维钥石阡人隆庆中任云南知州亲殁庐墓三年乡里化其孝朱嘉宾龙泉人隆

  庆中苗贼劫掠䌸其父炮烙之索金帛嘉宾挺身手刃一贼解父缚众贼杀之事闻被旌安徳

  印石阡人万历中举人为巴州守归建议修学倡明古礼士风为之一变安民志

  司长官播州杨应龙叛民志筑堡拒守后堡破为应龙所杀及播平改龙泉为县巡抚郭子章请于

  朝许其子孙世袭土县丞以旌其忠冉继勲龙泉人天启中历官叅将值水西叛奉调防御

  屡著战功欧阳东昌龙泉人天启末知垫江县调守渝州张献忠破城不屈死之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流寓︺︹唐︺李白陇西人天宝中长流夜郎唐书本传永王璘辟白为府僚佐璘败诏长流夜郎

  㑹赦还浔阳

 ︹列女︺︹明︺王氏女石阡人名伽蓝年十八字诸生杨正纲未婚随父之云南普洱驿丞任中

  途遇贼杀其父执女以行女厉声曰吾父为汝害恨不食汝肉尚更为不道耶贼强逼之女骂不绝

  口遂被害郑新业妻张氏石阡人年十七归郑夫年已六十矣婚二载而新业殁氏

  投水邓再兴妻呉氏石阡人嘉靖中镇筸苗陷郡城再兴被杀吴闻难自刎死

  张春妻毛氏石阡人万历中播贼杀春将执毛氏去氏抱夫尸厉声骂贼贼怒断其手

  及死犹面向夫云曹恩妻黄氏石阡人为苗贼所劫骂贼被杀马万珠女

  龙泉人年十七值播贼之𬒳执骂不己贼支解之胡允朝妻杨氏石阡人允朝卒

  杨矢志守节有镇远富人某逼娶之杨溺水死彭好古妻杨氏石阡人年十八夫卒

  悲号不食旬日而死安应袍妻简氏龙泉人年二十夫卒绝粒三日引刀自刎死

  欧阳组妻黄氏龙泉人年二十夫卒守节𬒳旌又冉继勲妻张氏年二十八夫死守

  节抚孤数十年如一日

 ︹本朝︺欧阳莹东妻冉氏龙泉人莹东为诸生年十七卒子璜甫数月冉誓死守节

  经兵燹艰苦备尝志操弥厉教璜成立康熙八年 旌赵灿妻冯氏石阡人年十九

  灿亡遗孤元魁方三月冯纺绩自给抚教成立为郡诸生守节四十年雍正中 旌蒲士英

  妻金氏石阡人夫殁守节乾隆中 旌同郡戴以中妻周氏王朝贵妻陈氏张仕伟妻黄氏

  均乾隆年间 旌张炌星妻欧阳氏龙泉人夫殁守节与同县宋祖憙妻何氏

  均乾隆五年 旌王调妻宋氏石阡人夫殁守节嘉庆十二年 旌同郡熊良柱妻

  李氏席乐山妻尹氏夏之相妻袁氏敖士翺聘妻王氏均嘉庆年间 旌龚生远妻谷

  氏龙泉人夫殁守节嘉庆四年 旌同县卢光琳妻简氏朱尔猷妻唐氏刘之学妻安氏朱儒景

  妻谢氏均嘉庆年闲 旌

 ︹土产︺布元和志夷州贡斑布苗民司出水银寰宇记夷州产明统志石阡司出

  砂寰宇记夷州出黄蜡唐书地理志夷州土贡蜡烛寰宇记夷州产黄蜡明统志府境出

  犀角唐书地理志夷州土贡寰宇记夷州贡寰宇记夷州产木瓜明统志府境出

  银杏明统志府境出葛元和志夷州贡

 ︹苗蛮︺杨保播州之裔性奸狡其婚姻祭葬悉同汉人死葬亦有哀挽之礼龙泉为多短裙

  苗在废葛彰司以花布一幅横掩其骭冉家蛮详见思南府𦍕獚详见镇远府

                总纂官廖鸿藻恭纂并覆辑

                校对官阎学海恭 校

思州府表                 

                     

大清一统志

 思州府在贵州省治东五百十里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二百六十里东至湖南晃州厅界

  九十里西至镇远府界一百里南至黎平府界一百一十里北至铜仁府界一百五十里东南至湖

  南芷江县界六十里西南至镇远府界二十里东北至湖南麻阳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铜仁县

  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七千三百八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南裔秦为黔中郡地汉为武陵

  郡酉阳县地三国呉分置黔阳县隋为巴东郡务

  川县地隋书地理志巴东郡务川开皇末置按今思南府婺川县沿隋旧名而故县界甚广

  今思州思南二府多在境内之地唐为丹阳属思丹川属夷二县

   地隶黔中采访使宋为思州安夷县地蕃部长田

   氏据之元至元十二年田氏降置沿江安抚司隶

   思州军民宣抚司府志宣抚司原治龙泉坪后因龙泉火徙治都坪至元十七年

   复还旧治而都坪遂为安抚司治所即今思州府治也洪武五年分置思

   州宣慰司隶湖广行省永乐中罢宣慰司置思州

   府隶贵州布政使司通志永乐十一年思州宣慰司田琛与思南宣慰司田宗

   鼎有𨻶弄兵坐废遂改思州宣慰司为思州府

  本朝因之属贵州省领县二土司三

   玉屏县在府城东南六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二十里东至湖南晃州厅界三十

   里西至青谿县界三十里南至镇远府天柱县治一百七十里北至铜仁府治一百五十里东南至

   湖南沅州府界十里西南至青谿县界五里东北至沅州府界五里西北至本府界四十里汉武陵

   郡地明洪武二十三年置平溪卫隶湖广都司 本朝雍正五年改卫为玉屏县隶思州府

   谿县在府城南九十里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六十五里东至玉屏县界二十五里西至镇

   远府镇远县界五十里南至镇远县界四十五里北至本府界二十里东南至湖南沅州府界五十

   里西南至镇远县界二十里东北至玉屏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镇远县界二十五里汉武陵郡地

   洪武二十三年置清浪卫隶湖广都司本朝雍正五年改卫为青谿县隶思州府 都 素

   长官司在府城西北九十里本思州地明永乐十一年置于马口砦正长官何姓副长官周

   施溪长官司在府城东北二百二十里元为施溪漾头长官司明洪武元年改置

   施溪长官司于丹坪砦长官刘姓黄道溪长官司在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元置

   洪武五年改置于茅坡砦二十五年迁治武陵坪即今治正长官刘姓副长官黄姓

 ︹形势︺连溪河扼盘瓠明皇舆考重山环抱溪流萦带明统

  东连沅靖西抵涪渝商贾贸迁民居辐辏西南雄

  胜之地

 ︹风俗︺民性刚悍刻木为契明皇舆考声教渐染夷风丕变

  明统俗近醇庞人知畏法士𩔖彬彬有文埓于近

  地

 ︹城地︺思州府城周二里门四明永乐十三年建 本康熙八年雍正九年重修乾隆

  二十七年增修玉屏县城即平溪卫旧城周五里有奇门四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本朝

  乾隆三年修青谿县城即清浪卫旧城周六里有奇门四明永乐二十年建 本朝干

  隆三年修

  ︹学校︺思州府学在府治东明永乐十一年建东向成化中改迁南向 本朝康熙六年

   三十二年四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十六名玉屏县学在县城内旧为平溪卫学正德

   中建 本朝顺治十八年修雍正五年改为县学入学额数八名青谿县学在县城北

   旧为清浪卫学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雍正五年改为县学入学额数八名

  ︹户口︺原额人丁一千二十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一十二万六千一百九十一名口计二万二千五百

   八十

  ︹田赋︺田地山塘共五万七千二百二亩三分有奇额征地丁正杂银三千六百一十一两六钱一厘

   米二千四百七十石三斗七升九合二勺

  ︹山川︺踞胜山在府治后郡之镇山府志旧名松园𡉫山在城外明万历间筑石城环之筑踞

   胜台于上因改今名平轩山在府城东一里环城如案一作平堧山显灵山

   城东十五里临河岩前山在府城东五十里路通大万山险仄难行龙塘山

   城东六十里产铅铁㸃灯山在府城南一里夜常有光如灯飞山在府城南三里峰峦

   峨山在府城南三里名胜志其山崒嵂巍峨圣德山在府城南九十里通志为

   万山之尊土人多祈祷其上红崖山在府城西南土色深赤故名盘山在府城西

   府志蜿蜒起伏自镇远迢递而来峰峦峻耸为一郡巨观又府城西二十里有中赛山三十里有挂

   岑巩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峰峦层叠连亘百里旗头山在府城西三十里府

   志险峻万仞苍翠蓊郁山多古柏巅有泉甚甘冽住溪山在府城西三十里桥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与山相连属者为龙山昔产朱砂今无鳌山在府城西八十里中有古寺

   天应山在府城西一百里明统志昔有人祈雨于此而应故名江头山在府城西

   北八十里亦名岑弹山名胜志山有歇路坪土人以节序相聚笙歌于此天平囤山

   城西北都素司南二里为土入避兵处土麻山在府城西北都素司北冲文山

   在府城北十里一云在施溪司相近者为平山顶平如台因名六泷山在府城北二十里府

   志山势盘曲苗蛮多出没于此又名六农山金豹山在府城北五十里通志山多豫章之

   鬼总山在府城北六十里相近有鬼隐山产蜡漾头山在府城北施溪司南

   大龙坑山在府城北施溪司西三十里通志昔产朱砂今无御屏山

   城北施溪司北里许蜡傍山在府城北施溪司北二十里产蜡望城山在府城北

   晴久山巅出云即雨铜鼓山在府城北顶有潭旁有手⿰扌𤓰 -- 抓独峭山在府城东北一

   里府志孑然孤峭卓异群峰七头山在府城东北七十里路渉溪河黄崖冲山

   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南五里府志山势险固其中平广有据险避苗囤狮子口山

   城东北平牙寨苗蛮出入之隘旧设戍守于此天马山在玉屏县东一里两山踞水口有奔

   腾之势故名月屏山在玉屏县东三里山形如屏遇望则月如从此山出俗名龙塘坡

   三台山在玉屏县东五里黔记山东北有獭崖在水口逼入江心逆水而上磊叠如砌高二

   十馀丈下有鹭洲周二里馀七星山在玉屏县南一里许逶迤七峰与学宫相对亦谓之

   七星峰又有双荐峰于诸山最高其与双荐峰相并者曰道定山狮子山在玉屏县西一

   名象鼻山两崖对峙如门一路中通崎岖扼塞飞凤山在玉屏县西二里中峰耸翠如凤首

   其旁两翼夹峙玉屏山在玉屏县北一里负江屹立亦谓之玉屏峰又有黄玉坡与峰对峙

   北障山在青谿县治后突兀峥嵘城围其半为县治屏障竹屏山在青谿县东三

   东山在青谿县东隔江离城三里许逆流直上耸拔如狮峻石壁立为水口关键下有七

   星石金鱼洲灵宝山在青谿县东二十里铁山屯瑞云山在青谿县南

   山在青谿县南与县相照故名晒袍山在青谿县南五里相近有蕨箕岭宝炉

   山在青谿县北一百二十里栗子屯相传有羽士炼丹于此又县北一百里有观音山石莲

   峰在玉屏县北三里隔江一作莲花峰黔记石峡纷披如莲瓣然白崖在府城西五里高峻

   难登中有空洞下临深潭团崖在府城北三十里上有古刹独迳崖在府城北施溪

   司东北十里路狭岩险设隘御苗杨柳崖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二十里崖险峻产蜡

   蜡崖在玉屏县北六十里通铜仁施溪六洞水银等山诸苗路立隘防守万卷崖

   屏县东北一里山势参差状如累帙故名下有文水塘打宝坡在府城南五里岑贾

   坡在府城南一百里通志外接洪江苗所出没明万历中立哨于此守之九曲坡

   城东北黄道司西十里府志山势险峻路迳盘曲因名田堧坪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北

   三十里四山围绕中有广原沃野坝坪在玉屏县南六十里南通革溪天堂西通新溪湳洞

   等处明万历中立堡防守又县西有野鸡坪泉洞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七十里名胜志崖

   壁千仞瀑布飞泻下成溪河以艇从旁入洞中广容百人监眼洞在府城东北黄道司北

   柴冲洞在玉屏县东南二里土人于此祷雨辄应又县北有金银洞县东北有白水洞穿

   山洞在青谿县南三十里洞穿山而过迤东二十五里有牙梳坡旧多苗盗清江

   城东即㵲水也自镇远府境流入合府境诸水流入玉屏县界谓之平江又东入湖南沅州府境注

   于沅清浪江在青谿县南即镇阳江也发源于镇远府之黄平州由偏桥诸葛洞入镇

   远府流经此名清浪江折而东北入府界又有鬼江在县南四十里磨寨河在府城西十里

   府志下流合都素司北之竹溪河注于清江文水河在玉屏县东㑹诸江水入平江又有

   易家河亦流入平江野鸡河在玉屏县西十里源自清江流入县界汇于平江又县西三十

   里有太平河竹坪河在青谿县南五里又有关口铁厂河其水出县南十里金银洞

   家河在青谿县北三里又有欧私河在县东北一里转水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府志群山

   四合水经其间众流悉汇旋绕数曲引流而东南至府北十里为𥿄漕溪潮水在青谿县东三

   里水自石崖下出潮汐日每三至常涨二三寸许半时始退异溪在府城东八里名胜志以

   小水各分派入于平溪大河也铁山溪在府城东十里旧产铁流入于清江平溪

   城东三十里即住溪下流也架溪在府城南架木溪上以济往来者凹溪在府城西

   二十里府志东岸有油鱼洞西岸有铜鱼洞俱流合于清江住溪在府城西三十里一名注

   溪明统志诸溪之水潴此而复流因名龙溪在府城西六十里昔有土人击铜鼓于此而龙

   岀因以成溪又城西六十里有海龙溪养苗溪在府城西北八十里源出崖洞明统志有

   巨石障流土人架木槽引以灌田左溪在府城西北都素司南十里又冷水溪在司西南二

   十里下流俱入清江洒溪在府城北源出都素司北马口溪绕城南而东合于架溪入清江府

   志马口溪在都素司北一里即洒溪上源也铜锣溪在府城北十里相传有龙潜其中俱

   流入清江一作铜锣潭施溪在府城北施溪司东里许其上流自铜仁府来流经司治北十

   里有龙门滩滩险损舟下流达湖南沅州府界黄道溪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南八十里又

   司北五里有淘沙溪淘洗沙石可煎水银又西北三十里有瑰楼溪五十里有崖溪为思州铜仁分

   界处溪左山上常有戍兵屯守又田塍岩溪在司西五十里诸溪下流皆附平溪大河入于沅江

   易家溪在玉屏县东又东三里有龙塘溪㑹易家溪入大江又县东有瓮西溪红崖

   溪在玉屏县西三里野鸡坪西大杨溪在玉屏县西十里出三家埚入江有显灵滩滩

   水极险商船苦之乡人徐诏凿其峻石人多称便又有丙溪黔记系凉伞梭溪鬼江银寨等苗出没

   峨山青竹溪在青谿县东十五里又有苗龙溪在县南白养溪在青谿县

   西五里又县北三里有傅家溪七里有丁家溪十里有青竹黄连溪星石潭在府城东七里

   亦名架溪潭龙泉在府城东北黄道司北名胜志其水清洁而甘居民赖以溉田但不可以

  涤垢垢则水不出朱砂坑在府城北施溪司

 ︹古迹︺都素废府在府城北七十里元至元中置寻废丹阳废县在府城东北一

  百二十里即黄道司治唐初置属思州贞观初改属务州寻废丹川废县在府城北 百

  四十里即施溪司治唐武德初置属夷州贞观初州废改属务州寻废唐书地理志夷州以思州之

  安夷县置武德四年析置丹川县及州废以安夷丹川隶务州平溪废卫即今玉屏县治

  明洪武中置 本朝雍正五年改置县黔记卫在思州府东四十里城东北倚水南跨山最为坚固

  景泰中红江苗万馀抵卫西山攻围指挥郑泰拒之隆庆中尝移思州治此寻还旧地清浪

  废卫即今青谿县治明洪武中置 本朝雍正五年改置县卫志清浪古大坪村地重冈复岭

  半为蛮窟明洪武初滇黔道辟始设官以理屯务曰清浪卫永乐中镇远府置邮于城之西关谓之

  水马驿都坪废司在府城内明洪武六年改元台蓬司置都坪峨异溪长官司于都坪

   寨二十五年省入黄道司永乐十一年复置都坪司于洒溪为府附郭 本朝乾隆年间裁

   蓬若洞住溪废司在府城南元置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初改置都坪峨异溪

   野鸡坪废司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元置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

   府志司西有务程龙鳌坪长官司岳溪都坪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五年俱废入黄道司平溪

   废司在府城东北五十里元置长官司属管番民总管明初废望龙阁在府治后山上

   迎恩阁在府城西二里盘龙楼在府治北屈曲环抱如盘龙望江楼

   城东渡口明时建后毁捧日楼在府城东南明楼在玉屏县城内即谯楼明初建

   通志基址方向俱张三丰所定明末南平侯张先壁驻兵城内尽搜寺钟填河中造浮梁至此楼钟

   忽自鸣取者惧不敢动得胜楼在玉屏县西北隅明景泰中指挥郑泰破红苗因建此楼

   以志其功田堧馆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涵云馆在玉屏县东平溪驿左

  春轩在府治后又府治东有瑞莲亭省耕亭在府城西一里踞胜台在府治北

  松园𡉫山明知府蔡懋昭建

 ︹关隘︺都哨关在府城东一里清平关在府城南一里平溪关在府城南四里

  黄土关在府城南十里盘山关在府城北倚城临水一径盘曲鲇鱼关

  城东北三十里清浪关在青谿县东十里鸡鸣关在青谿县东十五里观音崖西

  上倚悬崖下临潴水路仅一线为天设之险关前有㦸剑山旗鼔山又有将军岩卫志关在城西五

  栗子关在青谿县西三十里黔记亦控扼之地磨砦在府城北五里桑坪

  砦在府城东三里又有王家凯眼平牙等砦峨山砦在府城南又府北有大关住溪云盘

  都素大佃凯傍天应杜麻官庄客楼等砦十万屯在府城东十里其地平旷可屯兵十万

  平溪驿在玉屏县东清浪驿在青谿县东北丙溪铺在府境又有桥头铺

   羊坪铺田堧坪铺龙船冲铺玉屏县有东门铺永充铺旧皆戍守处

  ︹津梁︺平坝桥在府城东五里相近有通济桥大石桥在府城东十五里田堧坪

   溪桥在府城南云封桥在府城南三里又南十五里有木林桥迎恩桥

   蟹螺桥在玉屏县西二十里天星桥在玉屏县西二里野鸡河七洞横亘为邑

   之胜观又县西五里有三家桥县东有文水桥积善桥鲇鱼桥通河桥在玉屏县北为贾船

   聚泊之所通济桥在青谿县西天堂渡在府城东十里平溪渡在府城东

   四十田塍岩渡在府城东四十里竹溪河渡在府城西北都素司

   砦渡在府城北五里云盘渡在府城北四十五里烂缛河渡在府城北九十

   黄榨渡在玉屏县东北五里又县东北三十里有大屯渡县西有平江三渡桥口

   渡在青谿县东门外

 ︹陵墓︺王文雄墓在玉屏县文雄任陕西固原提督嘉庆七年   钦赐𥙊葬   赐

  

 ︹祠庙︺杨再思祠在府城南府志城南飞山有唐刺史杨再思祠遗爱祠府境有二

  一祀明知府蔡懋昭一祀明推官王制李公祠在府城西祀明知府李允𥳑功徳

  祠在府城南祀 本朝知府陈龙岩薛公祠在府城外祀 本朝游击薛朝龙

 ︹寺观︺回龙寺在府城东明嘉靖中建孟寨寺在府城东三十里孟寨鳌山

  寺在府城西唐天宝中建瑞雪寺在玉屏县西紫气山明初建 本朝康熙四十年

  修通志花鸟幽异竹柏荟蔚郁为丛林又县东门外有东寺县城南有南寺城西有文水寺

  香寺在玉屏县西南五里飞凤山通志旧传古刹邑人多读书其上北山寺在青谿县

  治后又广佛寺在县城内近学宫东山寺在县东三里后山观在府城西真武观

   在府城东北黄道司西旗头山上朝阳观在玉屏县飞凤山上北极观在玉屏县

   北门内明初建平西庵在府城东八十里

  ︹名宦︺︹唐︺南承嗣范阳人霁云子也为思州别驾赐绯鱼袋服忠思孝不替负荷时巡夜郎

   牂牁恩惠最著︹明︺崔彦俊新建人永乐中知府时方草创抚绥流亡政教维新在任十八

   年纂修府志檀凯池州人永乐中初改思州宣慰司为府凯为通判府无属县所辖止四长

   官司民皆夷獠不晓法禁凯绥靖得宜人咸感悦宣德元年秩满当迁相率走阙下乞留宣宗嗟叹

   命增二秩复任贺让衡山人宣徳初知思州府抚驭有方民蛮安堵告归无长物郡人至今祠

   郑泰平溪卫指挥使景泰中红苗率众万馀攻卫城泰集众防守外援不至贼兵布满山

   谷泰悉令男子凭城拒战妇人则假以衣冠张军势贼用棚车为穴城计泰括城中铜器制为巨炮

   十馀潜以修绠系其车守陴者鼔噪引绠车覆而炮亦发杀贼无算城赖以全李概丰城人正

  德初知府行政专务绥怀时有枮榴复荣之异李允简融县人嘉靖中知思州府麻阳苗龙

  许保等突入府城劫以归巢求赎允𥳑慷慨叹曰朝廷命吏为贼劫质复何面目临士民乎因传语

  州将急进兵勿以我为念州将不应允𥳑至领寨遂投崖而死事闻赠按察副使蔡懋昭

  上海人万历初知思州府时改迁府治抚辑安定经画尽善民免流亡王制云南人万历初

  为郡司理均田谳狱人颂其平胡柟陕西人万历中知府造士剿苗俱有成绩民建祠祀之

 ︹本朝︺陈龙岩惠安人以同知摄府事修城建学政迹显著士民建祠祀之陆世楷

  平湖人知思州府值呉逆甫平居民流散田土荒芜世楷垦田绥众郡赖以安曾修思阳志略

  德溥龙里人以岁贡任府训导雍正十三年逆苗入城德溥整衣冠坐堂上为贼所害事

   闻赠国子监学录祀忠义祠王懋德山阴人任青谿知县嘉庆元年逆匪高承德等以邪

  术聚众懋德往捕被戕   恩恤如例

  ︹人物︺︹元︺黄原铭思州人才智过人民苗亲附以荐任沿江安抚司︹明︺刘贵

   人元末为宣抚司同知洪武初赞田氏称臣入贡以忠顺累迁宣慰司副使侯位平溪卫人

   字世卿正德中进士历官兵部郎中不畏强御疏諌武宗微行受廷杖直声大振嘉靖中累迁至左

   都御许时平溪卫人正德时任江西操捕都司宸濠反抗节殉难宸濠就擒追赐𥙊葬

   田应秋思州人嘉靖中苗陷府城掳其父母应秋与弟应期泣奔苗穴愿以身赎父母卒得

   周懋德都坪司正长官万历中奉调征播运粮有功天启中进剿水西安邦彦力战阵

   亡从祀忠臣庙唐一鹏平溪卫人万历进士巡按漕河浙江陕西三处廉直有声擢太仆寺

   卿有劾李如松疏袁翎平溪卫人天启中举人任来安知县丁丑七月流贼蚁至城下大呼

   袁清官不破尔城而去安抚特疏具荐略云循良大著芳声流寇不攻孤邑后迁寿州知州人咸惜

   未竟其用刘惠思州人父患痈医以秽难施药惠口吮之及卒庐于墓侧一夕邻家火将延其

  舍惠不为动大寻灭人咸异之任之望思州人天启中举人其父应科任潼州知府卒扶榇

  归里至䕫门狂风骤作邻舟俱覆之望抚柩泣祷随风欹侧身半入水中行六十馀里风息卒得无

  恙后官至职方主事单之宾平溪卫人由抜贡任四川剑州学正署州篆值流寇破城整冠

  骂贼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

 ︹本朝︺何学政都坪司正长官㓜孤事两庶兄甚恭居官寛猛得宜剿抚邻疆著有劳绩康熙

  二十四年入祀乡贤邹继圣思州人持己端方居家孝友康熙五十九年士民公举入乡贤

  田起虬玉屏人事亲至孝亲殁终身不御华美每岁时节序闭门谢客追慕呜咽上冡

  日泣奠如初丧巡抚刘荫枢题举孝行边士斌清浪卫诸生性纯孝甫十岁父患臂毒士

  斌口吮之昼夜泣祷于神愿以身代父病顿愈越三载父卒值苗乱负母逃难走沙河水泛涨遭覆

  溺忽有白气绕身母子俱得登岸人以为诚孝所感夏炳清浪卫廪生年十三丧父值兵乱举

   家分散炳独奉病母以居顷刻不离庶母祝氏及㓜弟燨失散已久炳遍访迎归又郡人邹锦黄襄

   青谿县夏琇俱有孝行乾隆年间先后 族表王文雄玉屏人嘉庆三年任固原提督征剿

   川陕逆匪屡著战功五年七月攻贼于法宝山身先士卒以众寡不敌被十馀创犹力战贼刀矛猬

   集断其左臂坠马下北向呼曰不能出力仰报  君恩矣遂卒事   闻   恩赏三等

   子爵   赐祭葬入祀昭忠祠谥壮节

  ︹流寓︺︹明︺余翺凤阳人嘉靖中以御史争大礼谪戍平溪邓渼江西人累官巡抚天启中

   为魏珰所恶谪戍清浪熊明遇进贤人万历中累官巡抚以忤魏忠贤谪戍平溪崇祯中

   起为兵部尚书

  ︹列女︺︹明︺徐万谦妻范氏思州人铜苗攻城范与万谦弟万显妻戴氏侄鹏妻余氏

   被掳俱投河死时称一门三节卢惠妻𡩋氏思州人苗乱寗与蒋辉妻涂氏张自秉妻

   何氏杨胜举妻姚氏熊观海妻范氏熊仁妻范氏及土官周廷圭女俱被执不屈死万历中题旌

   髙逵妻何氏思州人逵三子长梁楷何出次梁楹及季妾呉氏出逵死三子俱幼妾以

   身殉何抚三子如一后楷与楹皆登第侯正一妻夏氏平溪卫人夫死守节训子

   戌进士夏寿至百有二岁袁良相妻许氏平溪卫人年二十夫殁守节二十五年崇

   祯中溃兵猝至见执许以头触墙破其面贼怒杀之茅大绶妻陈氏平溪卫人年十

   八夫殁孀居十六年及溃兵至惧辱携子女投江死刘廷献妻许氏平溪卫人崇祯

   中避乱西溪寨及贼兵围寨许自缢死田赋国妻江氏平溪卫人夫卒江守节事

   姑二十馀年崇祯中流贼至与姑俱被执贼将杀姑江泣求代贼遂杀江而免其姑

  ︹本朝︺徐耀妻任氏思州人与其夫避乱扶罗为贼所执不屈被害吴通相妻

   刘氏思州人夫殁守节康熙五十年 旌朱当铣继妻郑氏清浪卫人夫殁

   守节抚前妻子如己出与同卫朱子琦妻黄氏均康熙中 旌周祚昌妻徐氏

   人夫殁守节雍正六年 旌同郡邹士昌妻冷氏裴定朝妻陈氏许登甲妻刘氏杨昌祚妻阳氏张

   士良妻杨氏均雍正年闲 旌洪瑄妻刘氏玉屏人夫殁守节与同县许其仁妻黄氏

   均雍正九年 旌尚朝觐妻龚氏思州人夫殁姑欲夺其志龚不可樵采以养土

   豪某胁之于樵路龚触树欲自尽𦊅虎出林中其人惊踣龚得归其地故无虎也姑殁丧葬哀敬尽

   礼乾隆元年 旌刘同琎妻何氏思州人夫殁守节乾隆八年 旌同郡凌琦妻

   蔡氏丁元捷妻甘氏黄瓒妻姚氏姚大楹妻金氏周缵绪妻邹氏杨胜先妻罗氏林天禄妻盛氏萧

   兰兆妻姚氏陈瑡妻景氏胡玫妻黄氏任普妻呉氏何锦麟妻左氏烈妇凌方璧妻戴氏均乾隆年

    陈 世杰妻张氏玉屏人夫殁守节乾隆二年 旌同县夏之锽妻王氏田

   种心妻郑氏洪期昌妻夏氏邱文炳妻孟氏郑宏绪妻刘氏黄瑞妻陈氏詹崤妻雷氏洪志昌妻陈

   氏胡敬干妻杨氏郑宫继妻刘氏于君爵妻洪氏罗起凌妻黄氏罗文正妻周氏高凌霄妻陈氏黄

   玉瑶妻印氏夏家佐妻洪氏洪珃妻夏氏郑文蔚妻田氏洪沧妻周氏郑椿秀妻夏氏姚秀理妻杨

   氏袁福祉妻唐氏张珀妻周氏洪如范妻郑氏田煦妻贺氏孙起智妻於氏梁宏第妻陈氏均乾隆

   年闲 旌余士贤妻钱氏青谿人夫殁守节乾隆二十八年 旌同县余璠妻姚氏

   陶大凯妻黄氏詹铭妻戚氏朱廷襄妻翁氏詹昭妻李氏夏羲妻张氏边来安妻朱氏戚显妻孙氏

   均乾隆年闲 旌傅珍沛妻曾氏思州人夫殁守节嘉庆十八年 旌侯之

   俶妻刘氏玉屏人夫殁守节嘉庆三年 旌同县田均豫妻侯氏洪如茎妻田氏胡友直

   妻黄氏郑星秀妻田氏袁福全妻王氏王文学妻曹氏胡鷞妻李氏唐鉽妻田氏钱富选妻傅氏田

   春万妻洪氏洪琋妻刘氏洪聿鼎妻万氏詹明妻郑氏均嘉庆年闲 旌戚大中妻刘

   氏青谿人夫殁守节嘉庆二十五年 旌

 ︹仙释︺︹唐︺通慧天宝中在府城西鳌山麓建般若招提以医术奉召诣阙试之有验赐金帛不

  ︹明︺鹿皮翁姓字无考椎髻蓝缕每披鹿皮游于市平溪卫举人郑维藩求嗣翁诣其

  门曰不久当生好子约期来贺生子日果至既别不知所之

 ︹土产︺葛唐书地理志思州土贡通志府境出出府城东龙塘山出府城东龙塘山

  金星石出府城东架溪潭中通志石上有星㸃者坚润可作砚朱砂明统志施溪长

  官司出有朱砂坑水银府志施溪长官司出唐书地理志思州土贡通志府境出

  𥿄出青谿府境出者佳木𤓰府境竹鸡府境及各长官司俱出

  鱼出玉屏巨口细鳞味最美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18

大清一统志

 铜仁府在贵州省治东六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湖南麻阳县界六

  十里西至思南府安化县界一百十里南至思州府界七十里北至松桃直隶厅界三十里东南至

  思州府界二十五里西南至思州府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湖南永绥厅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安

  化县界七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二百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南裔汉为武陵郡辰阳县地

  书郡国志辰阳建武二十六年置隋属清江明阳二郡唐初为辰

  州地垂拱二年分置锦州唐书地理志锦州卢阳垂拱二年以辰州麻

  阳县地及开山洞置五代后没于蛮宋为思珍二州地文献通考

   思州宋为羁縻州隶黔州大观元年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建州又珍州古蛮夷之地唐贞观

   七年开山洞置五代复为蛮夷宋赐名珍州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长

   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名胜志铜仁府境西南有大江西北有小江合

   流处崖高数十仞相传渔者得铜鼎儒释道三像故以铜人名崖及置长官司始易人为仁

   洪武初改置铜仁长官司永乐十一年置铜仁府

   隶贵州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贵州省嘉庆二年以乌罗平头二长官

   司地改隶松桃直隶厅今领县一土司二

   铜仁县附郭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湖南麻阳县界六十里西至本府属

   省溪司界七十里南至思州府界七十里北至松桃厅界三十里东南至思州府界二十里西南至

   省溪司界一百里东北至湖南沅州府界四十里西北至思南府安化县界七十里汉辰阳县地元

   属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五年置铜仁长官司授土司李氏世守万历二十六年

   以土官不法裁改置铜仁县属铜仁府 本朝因之省溪长官司在府城西一百里元

   置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属都云定云等处安抚司后改省溪坝场等处隶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

   武初改置今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改属铜仁府 本朝改属铜仁县正长官杨姓副长官

   提溪长官司在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元置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

   抚司明洪武初改置今司隶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改属铜仁府 本朝改属铜仁县正长官杨

   姓副长官张姓

  ︹形势︺高山峻岭穷谷深溪明皇舆考东连麻阳西接思南

   南抵思州北控苗界明统九泷分秀三江汇流天

  马双贵峙其阳翀凤南岳亘其阴

 ︹风俗︺舟楫往来商贾互集力本右文士多向学

  苗獠种𩔖不一习俗各殊声教渐敷为之丕变

  

 ︹城池︺铜仁府城周二里有奇门七明景泰二年本朝康熙七年修乾隆二十六年

  修 铜仁县附郭

 ︹学校︺铜仁府学在府治东明永乐十三年建 本朝康熙二年修入学额数十二名

  仁县学在府城东北旧附府学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迁建入学额数八名铜江书

  院在府治东北明成化中建

 ︹户口︺原额人丁五百八十三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一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一名口计三万七千三

   百七十八户

  ︹田赋︺田地山塘共五万五千七百八十六亩有奇地丁正杂等银额应四千六百二十四两五钱五

   分九釐均改徴米共六千七百三十六石八斗七升七合

  ︹山川︺东山在府城东为郡镇山名胜志上有石窝高广数十武府志突兀奇峭俯瞰大江涛声

   撼之响振林木绝壁闲镌云彩江声四大字明嘉靖中山顶建大观楼后毁 本朝顺治十八年

   双峰阁于其上石笏山在府城东五里一名文笔山高插云汉天乙山在府城东

   南一里又名天乙峰名胜志石壁崚嶒每见赤色辄有火灾于山椒凿池注水厌之其患遂息

   马山在府城南五里又南六里曰晒袍山玉屏山在府城南三十里又府南七十里有

   狮子大万山在府城南废大万山司南三里司以此名又废司北五里有新坑山岩谷

   深邃土人避兵于此旧产朱砂水银今堙塞席帽山在府城西二里又西三里曰三台山

   其相接者曰半月山诸葛山在府城西十里名胜志形势突兀俯瞰诸垤上有武侯屯营故

   百丈山在府城西一百里府志峰峦⿰氵閠 -- 润林木秀蔚亦佳境也层嶂山

   城西一百十里蜗溪叠山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游名山记峻壁闲有一石门泉从中出

   岁早祷之风雨骤作独崖山在府城西二有里一峰独峙险不可攀水硍山

   城西省溪司西南苗穴也五云山在府城西有溪司西五里名胜志时有五色云吐遂名

   江头山在府城西省溪司西九十里逻溪出此磴山在府城西提溪司东三里山势

   高险有石磴萦纡而上故名又司西三十里有滥泥山翀凤山在府城北三里峰峦𮞉绕

   形如飞鳯为府治祖山又北六十里有将军山文笔峰在府城东南天乙峰南一名太乙峰

   高播云表双贵峰在府城南十里以两峰并峙故名岑嶂在府城西三里一名文笔

   洞上锐下阔俗又名牛角洞明提学沈思充题曰正人峰铜崖在府城西南当大小两江合流

   中挺然耸立高数十仞郡志相传渔人得铜鼎儒释道三像于此郡以得名岑桃崖

   城西一百二十里明统志崖中有泉常有云气祷雨辄应黄蜡洞在府城东五里又东五里

   有滴水洞又府城北四十里有川江洞俱深邃南岳洞在府城南二十里仙女洞

   在府城西省溪司北三里名胜志洞口一石肖妇人通志相传有仙女修炼于此铜仁大

   江在府城西南源出松桃厅乌罗司西南九龙山即辰水东流经城南又东入湖南麻阳县界谓

   之锦水下流会于沅江汉书地理志辰水南入沅七百五十里水经注辰水出三山谷东南流独母

   水注铜仁小江在府城西北源出瓮济洞流至府城西南合大江今府西南有双江

   渡乃二江合流处旧志铜仁大江有二源皆出九龙山一出山西南流经石阡府界折而东南至县

   南一出瓮济洞东北流又东南至县城合流入湖南界逻江在府城西省溪司北二里

   源出江头山至司西二十五里其流始大东流合铜仁江水产金或谓之省溪司前溪

  城南废大万山司南一里源出大万山东北流入铜仁江提溪在府城西提溪司西五里源出

  滥泥山引流而东入于铜仁江中产砂金又司东一里有印江流合提溪云舍泉在府城西

  省溪司北七里名胜志岁旱雩祷即雨其泉注于逻江水产金飞瀑泉在府城北八里

  水甚甘冽四时不涸

 ︹古迹︺渭阳废县在铜仁县南唐置五代时废元和志锦州渭阳县垂拱三年析麻阳县置

  在坡山西址常丰废县在府城西南五里唐置万安县天宝初改名常丰宋废名胜志

  府大江左有废万安县即垂拱二年立者宋时废铜仁废司即今府治明统志元置铜

  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洪武初改铜仁长官司明史万历二十六年改铜仁土司为铜仁县

  大万山废司在府城南五十里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名

  胜志大万山在司南三里司以此名通志明洪武五年改置大万山长官司授土酋杨政华仍属思

  州宣慰司后改属铜仁府今废勒舍废司在府城南元置寻废为大万山长官司地

  明洞废司在府城西北元置明初废龙泉葛泽废司在府城西北黔记龙

  泉葛泽长官司宋置今孟溪堡乃其故地按龙泉司宋元志俱无考大观楼在府城东东山

  上今澄江楼在府城东东山下今废众思堂在府城西小江上名胜志宋湖

  北常平使张惇建苏轼有记跨鳌亭在府城西南铜崖上

 ︹关隘︺龙势关在府城东又东有石榴关样头关在府城东南三十里接施溪司界

  倒马关在府城北又北有清水塘关并为守御处又有芭龙瓮梅倒水等关俱在府北

  口隘在府城东北二十里亦曰毛口砦黒坛隘在府城东北七十里亦曰黒坛关

  张家砦隘在府城东北八十里磐石巡司在府城东北五十里旧驻正大营嘉

  庆二年移驻龙头营在府城西北明万历中总督陈璘相视地𫝑扼其要害立龙潭报国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29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3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31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3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3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3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8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87.djvu/135

Template:SKQS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