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_(四部丛刊本)/卷六十六至六十八 中华文库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六十六至六十八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
大清一统志
锦州府〈三〉
︹名宦︺︹辽︺刘伸〈宛平人重熙中累迁南京副留守改崇义军节度使政务𥳑静民用不扰致乌〉
〈鹊同巢之异优诏褒之〉韩徳凝〈王田人开泰中累迁崇义军节度使移镇广徳秩满部民〉
〈请留从之〉韩庆民〈宜州节度使金人克宜州庆民死之〉︹金︺程采〈析津人太祖时授锦〉
〈州安昌令洁己爱民兴利除弊其殁也邑人祀之〉伯特德哩布〈奚五王族人初授滨〉
〈州刺史廉入优等累迁崇义军节度使为人孝谨为政𥳑静不积财货凡调官行李止车一乘臧获〉
〈数人而已 伯特德哩布旧作伯德特离布今改正〉高桢〈辽阳人天㑹六年以尚书左仆射判〉
〈广宁尹在镇八年政令肃凊吏畏而人安之〉李完〈朔州马邑人明昌中同知广宰府长于吏〉
〈治所至奸恶屏迹民皆便之〉卢孝俭〈宣徳州人大定中迁同知广宁尹岁大饥民多流亡〉
〈失业乃借僧粟留其一岁之用使平其价市与贫民既以救民僧亦获利〉持嘉晖〈莱州人为〉
〈归德军节度使宗州旧无学持嘉晖为营建学舍劝督生徒肄业者复其身人竞趋之 持嘉晖旧〉
〈作赤盏晖今改正〉伊喇温〈辽横帐人世宗时历崇义军节度使移临海军州治近水秋雨〉
〈水潦暴至城下城颇决百姓惶骇不知沂为温躬督夫役缮完之虽临不测无所避僚属或止温温〉
〈曰为政疵疠水泛溢为灾守臣之罪也当以此身谢百姓虽死不恨寻移镇武定 伊喇改见前〉
马惠迪〈漷阴人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廉能称职〉大怀贞〈辽阳人大定中为兴中尹〉
〈锦州富民萧鹤寿途中杀人匿府少尹家有司捕不得怀贞以讣取之置于法〉布萨揆〈上京〉
〈人明昌中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有惠政 布萨旧作仆散今改正〉伊喇富森〈东北路乌〉
〈尔呼河明安人大安初同知兴中府事缮城浚濠贼至却退改广宁被牒如邻郡元兵薄城其子通〉
〈华善率家奴拒战城赖以完富森还悉放奴为良终不言子之功识者多之 伊喇富森乌尔呼河〉
〈明安改俱见前通华善旧作铜和尚今改正〉︹元︺胡秉彝〈霸州人为锦州知州初州民不〉
〈业耕织秉彝编伊尹武侯耕田遗制及苗司农栽桑图遍行都部又于城东筑济民园种桑听民移〉
〈植虽蔬菜果蓏栽植有方小民效法衣食饶足至元中民苦转输秉彝令蓄积者听自输官民辇运〉
〈赴仓侵渔遂息〉刘敏中〈章邱人大德中以宣抚使巡行辽东锦州雨水为灾辄发廪赈之〉
王居礼〈河东人知锦州劝学兴农一以清心省事为本岁凶发仓赈济全活甚众有讼田不〉
〈决者以情理开喻之其人相让而退〉王伯胜〈文安人仁宗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辽阳省〉
〈治懿州州弊陋民不知学伯胜始至增郡学弟子员择贤师以教之使客至无所舍皆馆于民民苦〉
〈之伯胜乃择隙地为馆厩度闲田百顷募民耕种以廪饩之岁大旱伯胜斋戒以祷祷毕即雨人谓〉
〈之平章雨〉郭嘉〈濮阳人顺帝时历官广宁路总管兼诸鄂啰劝农防御时民苦和籴嘉设法计〉
〈户口第甲乙民甚便之有诏团结义兵嘉集民数千教以坐作进退号令齐一赏罚明信故东方诸〉
〈郡钱粮之富甲兵之精称嘉为最后寇陷辽阳孤城无援嘉力战以死 鄂啰旧作奥鲁今改正〉
︹明︺曹凤〈临淮人洪武时为广宁中屯卫指挥同知筑城池创卫治抚恤士卒官至都指挥同〉
〈知〉刘斌〈崇明人以靖难功授指挥使进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筑城建卫时值岁俭外御边〉
〈陲内抚军士政理民安甚有能声〉王祥〈固始人以都指挥佥事任广宁开府佥书修筑宁远〉
〈蒲河等城掌辽东事恤下兴学颇多善政〉施聚〈顺天通州人宁德中进都指挥使守备义州以〉
〈勇敢称〉文广〈江都人止统闲以署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诺延犯边广率兵穷追遇伏中流〉
〈矢死赠镇国将军〉李荣〈江都人宁远卫指挥使正统闲守备塔山追敌至利州大战于长坡〉
〈自午至暮不少挫敌不能支弃所掠而奔〉赵忠〈辽阳人广宁右卫指挥佥事守镇静堡正统十〉
〈四年敌围堡甚急忠乘城力战归语其妻曰若城破吾不苟活汝母子当自裁敌攻益急讹言城陷〉
〈妻女皆缢死攻围凡两昼夜以堡坚解去守臣上忠全城功升指挥同知赐金为妻女营葬表其门〉
〈曰忠节〉李英〈其先卢龙人迁义州成化闲为广宁中屯卫指挥历左军都督佥事充右参将〉
〈分守锦义二城讲武恤士训练之暇以书史自娯敦尚古礼建祠宇谨祭祀一以朱子为法在任七〉
〈年百度具举〉王铭〈锦州人成化中守备宁远讲武练军重修二城庙学甲辰有寇警铭率精〉
〈骑卷甲直趋百馀里遏其归路尽获所失人畜而还自是数年无犯境者〉冯时泰〈山西汾州〉
〈人任广宁道兵备参议守止不阿筑大定老军台堡数十处区画有方及边隅告警主帅失机时泰〉
〈奉㫖勘实有忤当事遂被逮辽民无不称冤〉高佐〈襄陵人天启元年辽阳破以佐为〉
〈布政使参政分守广宁佐知边事不可为乞归方报允而王化贞弃城逃众谓佐既请告可入〉
〈关佐叱之曰吾一日未去则一日封𭛌臣也夜作书诀母策骑趋石屯谒熊廷弼言城中虽乱外〉
〈闲未知亟提兵入城斩一二人人心自定公即不行请授佐兵赴难廷弻不听偕化贞并走佐〉
〈仰天叹泣曰经略巡抚俱逃事去矣松山吾守地当死此遂西向拜阙复拜母解印绶自经官舍仆〉
〈高永曰主人死安可无从者亦自经于侧事闻再赠太仆卿谥忠节同时顾颐以右参政分守辽海〉
〈亦以力屈自经赠太仆少卿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高佐顾颐俱谥节愍〉袁崇
焕〈东莞人天启二年驻守关外以哈刺慎侵关内地始入守关安置辽人时十三山难民十馀万〉
〈久困不得出崇焕将五千兵驻宁远以壮声援别遣骁将救之三年督修宁远城工成为关外重镇〉
〈崇焕在职勤慎善抚将士由是流移骈集商旅辐辏远近望为乐土 本朝乾隆四十八年〉
〈特㫖录其裔孙袁炳授县丞〉何可刚〈辽东人天启中累迁署宁远副将事崇祯初袁崇焕〉
〈请令可刚专防宁远且言可刚仁而有勇不破公钱不纳私馈敝衣粝食不异士卒事至善谋才可〉
〈大用诏加都督佥事进右都督已而锦州围急督诸将赴援与祖大寿监筑大凌河城工甫竣 大〉
〈兵围之粮尽援绝大寿及诸将皆欲降以可刚不从掖出城外杀之可刚颜色不变亦不出一言含〉
〈笑而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曹 变蛟〈大同人文诏从子也才勇冠时〉
〈初隶文诏军中破山西湖广陕西四川诸流寇大小数十战斩馘无算积功最多贼咸畏大小曹将〉
〈军历官至援辽总兵崇祯十四年从洪承畴以十三万众救锦州时锦州围急变蛟营松山北乳峰〉
〈山列七营于两山闲环以长壕及战军溃还保松山 大兵围之明年二月副将夏成德为内应松〉
〈山遂破被执不屈死之 本朝干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烈〉杨伦〈前屯卫副总兵明季〉
〈阵亡又前屯卫总兵李鸣鳯副总兵罗文耀宁远总兵王定宸皆同时殉节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 赐杨伦谥烈愍李鸣鳯等俱谥节愍〉
︹本朝︺刘文亮〈汉军镶黄旗人以佐领兼知锦县招徕民人为之度邑居给牛种课勤惰而劝〉
〈相之又设义学延师以教文风遂振〉
︹人物︺︹南北朝︺︹魏︺屈遵〈徒河人博学多才艺为慕容垂博陵令后归赵太武素闻其名〉
〈任以文诰拜中书令赐爵下蔡子〉屈恒〈遵孙太武时以破平凉功赐爵济北公委以大政车〉
〈驾出征常居中留镇卒赠征西大将军谥曰成〉卢鲁元〈徒河人明元时以忠谨给侍东宫太〉
〈武即位为中书侍郎性多容纳累迁中书监领秘书事赐爵襄城公后迁太保录尚书事卒赠襄城〉
〈王谥曰孝〉卢丑〈徒可人鲁元之族太武为监国丑以笃学博闻入授太武经后赐爵济阴公位〉
〈尚书加散骑常侍卒官河内太守〉︹周︺豆卢永安〈徒河人骁果善射魏永安中从尔朱〉
〈天光破万俟丑奴赐爵灵寿男周文时来归从擒窦泰破稽胡与东魏战于芒山皆有功进范阳郡〉
〈公初永安无子养弟永恩子𪟝及生子赞亲族皆请赞为嗣水安曰兄弟之子犹丁也终不易时以〉
〈此多之〉︹隋︺豆卢𪟝〈永安侄初周明帝时嗣永安爵授左武伯中大夫自以经业未通请〉
〈解职游露门学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丁父艰哀毁过礼武帝嗣位起复为胃州刺史有惠政隋开〉
〈皇中拜夏州总管以其家世贵盛动效克彰甚重之子毓英果有气节汉王谅镇并州为王府主簿〉
〈谅谋作乱毓与司马皇甫诞合谋闭城拒谅谅袭击之毓兵败遂遇害〉︹唐︺李楷洛〈柳城〉
〈人本契丹渠帅中宗时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可源楷洛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谥忠〉
〈烈〉李光弻〈楷洛子袭父封以功进云麾将军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加魏郡太守河〉
〈北采访使光弻以朔方兵五千东救常山降思义又却贼于饶阳㑹郭子仪守云中诏悉众出井陉〉
〈与光弻合击史思明于九门西大败之至德二载思明䓁将兵十万攻光弻于太原时麾下兵不满〉
〈万光弻彻屋为𢹮石车石所击辄伤贼思明为飞楼漳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弻遣人穴地颓之又〉
〈时遣突骑出乘贼俘斩万计思明乃遁去乾元初九节度师溃于相州光弻整众还太原未几为天〉
〈下兵马副元帅贼方窥洛光弻悉军趋河阳擒安太清于怀州广德元年擒浙东贼袁晁赐铁劵图〉
〈形凌云阁光弻善用人谋定后战能以少覆众初与郭子仪齐名而战功推中兴第一卒赠大保谥〉
〈武穆子彚有志操为宿州刺史治行颇著〉李惠登〈柳城人为平虚军禆将安禄山乱从董秦〉
〈泛海略定沧棣等州史思明反惠登陷贼中以计得脱依来瑱及李希烈反以兵二千使屯隋州惠〉
〈登挈州归朝即拜隋州刺史居二十年兴利去害田辟户増人歌舞之节度使于𬱖上其绩诏加御〉
〈史大夫〉︹辽︺耶律良〈生于乾州读书医巫闾山学既博将入南山肄业友人止之曰尔驰〉
〈驱千里纵闻见过人年亦垂暮今若即仕已有馀地良口穷通命也非尔所知不聴留数年而归清〉
〈宁中迁知制诰兼知部署司事奏请编御制诗文目曰清宁集上命良诗为庆㑹集亲制其序咸雍〉
〈初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出知中京留守事卒追封辽西郡王谥忠成〉马人望〈高祖为石晋青〉
〈州刺史太祖徙其族于医巫闾山因家焉人望颖悟幼长以才学称咸雍中第进士累擢南京三〉
〈司度支判官公私兼裕迁警巡使剖决狱讼无一冤者为保静军节度使时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
〈粒食不阙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镪拜南院枢密使人〉
〈不敢干以私所推荐皆为名臣以守司徒兼侍中致仕卒谥文献〉姚景行〈兴中县人累官〉
〈翰林院学士道宗即位为北府宰相后告归道闻重元乱收集行旅三百馀骑勤王比至贼已平道〉
〈宗嘉其忠咸雍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减徭投疏冤带广储蓄勤校阅郡民宜之卒封柳城郡王〉
〈谥文献〉窦景庸〈中京人清宁中进士累官武定军节度使招流亡戢奸滑决冤狱轻重大〉
〈小务惬人心后拜中京留守卒谥肃宪〉张宝〈锦州人四世同居道宗嘉之令其子为三班祇〉
〈候〉︹金︺李三锡〈锦州安昌人辽季盗攻锦州州人推三锡立兵事设机应变城赖以完后〉
〈归金历官河北西路转运使致仕三锡政事强明所至称治世宗旧闻其名大定初起为北京路都〉
〈转运使制下而三锡已卒〉梁肃〈奉圣州人幼笃志好学天眷二年擢进士第调平遥主簿迁绛〉
〈县令以廉入为尚书省令史迁定海军节度副使营治汴宫肃分护役事摄大名少尹正隆末境内〉
〈盗起百姓陷贼中不能自辨者数千人皆系大名狱肃至官廉得其情谳出者十八九大定四年通〉
〈检东平大名两路户籍物力称其平允他使者所至皆以苛刻增益为功百姓诉苦之朝廷敕诸路〉
〈咸以东平大名通检为准于是始定七年河决李固诏肃视之遂奏决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今塞〉
〈决河复故道为一再决而南则南京忧再决而北则山东河北皆可忧不若止于李固南筑堤使两〉
〈河分流以杀水势世宗从之十四年充宋国详问使称㫖迁济南尹召拜参知政事肃知无不言致〉
〈仕卒谥正宪〉邓俨〈懿州宜民人天德三年进士大定中有司奏使宋者世宗命选汉官一人〉
〈梁肃以王翛张大节邓俨对世宗曰翛大节苦无资历与左右司官辛苦不同其命俨往累迁吏部〉
〈侍郎明昌初为户部尚书上命尚书集百官议如何使民弃末务本以广储蓄俨言今之风俗竞为〉
〈侈靡莫若定制度使贵贱上下衣冠车马室宇器用各有等差裁抑婚姻丧葬过度之礼罢去郷社〉
〈追逐无名之费用度有节则蓄积日广矣后出知归德府致仕〉张九思〈锦州人以亳州防御〉
〈使副刘仲延受宋岁贡于泗州往岁受贡者每以币物不精责宋使者宋使者私馈银币各直数百〉
〈十以为常九思独不肯受仲延从之私馈遂绝累迁工部尚书〉张景仁〈辽西人累官翰林待〉
〈制大定二年与宋议和往复凡七书皆景仁为之世宗尝称之曰今之文章如张景仁与宋人往复〉
〈书指事达意辨而裁真能文之士也累迁御史大夫平章政事乌库哩元忠擅决六品官景仁劾之〉
〈朝廷肃然 乌库哩改见前〉孙德渊〈兴中人大定十六年进士调涞水丞察廉迁沙河令〉
〈刚正干能及去官民为刻石祠之贞祐二年拜工部尚书会乏兵食有司请鬻恩例举人居丧者亦〉
〈许纳谷就试徳渊奏此大伤名教事遂寝及致仕御史许古论德渊忠亮明敏可大用宣宗嘉纳未〉
〈及用而卒〉舒穆噜元〈懿州路人七岁丧父号泣不食者数日十三居母丧如成人尝为击〉
〈鞠戏马踣叹曰生无兄弟而数乘此险设有不测奈何由是终身不复为之补枢密院尚书省译史〉
〈迁监察御史同知淄川军州事历知济南府卒生平寡言笑尚节俭居官自守不交权要人以是称〉
〈之 舒穆噜改见前〉耶律履〈辽东丹王七世孙家广宁方五岁卧庑下见微云往来天际忽〉
〈谓乳母曰此所谓卧看青天行白云者耶及长博学多艺善属文初举进士恶搜检烦𤦹去之补〉
〈承奉班祗候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院直学士至尚书右丞卒谥文献履秀峙通悟精历算书绘事〉
〈初族父德元未有子以履为后既而生子震德元殁尽推家资与之子辨材善材楚材皆有名〉耶
律辨材〈履子家义州天姿倜傥躯干雄伟以志节自负为中京兵马副都指挥使宣宗问军〉
〈政利弊辨材言将相多非其材遂忤权贵出为许州兵马钤辖〉李经〈锦州人作诗极刻苦喜出〉
〈奇语不袭前人李纯甫见其诗曰真今世太白也再举不第拂衣去南渡后其乡帅有表至朝廷士〉
〈大夫识之曰此经笔也朝议以武功就命倅其州竞去〉︹元︺耶律楚材〈履子少母杨〉
〈氏教之学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金末为开州〉
〈同知完颜复兴留守燕辟左右司员外朗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每征伐必命之卜谓太宗曰此〉
〈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
〈缘作人言谓侍卫曰汝主宜早还帝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为四方语好生恶杀天降〉
〈符以告陛下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太宗即位楚材奏诸州县长吏专理民事万户府专〉
〈总军政课税专掌钱榖各不相统摄著为令权贵不得志遂为舒穆噜轩达布等构陷而太宗独察〉
〈其诬及轩达布获罪命楚材鞫治楚材请寛之太宗谓近侍曰不较私雠真长者汝曹宜效之后拜〉
〈中书令事无巨细悉以委之汴梁将下大将苏布特言金人抗拒宜屠之楚材驰谏帝从之得避兵〉
〈居汴者百四十七万人又求得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行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
〈生及召名儒梁涉等使进讲东宫置鍽修经籍所由是文治兴焉定天下赋税奏用儒臣皆从其计〉
〈陈时务十䇿悉施行之卒赠太师谥文正 苏布特旧作速不台今改正〉石天应〈兴中永德〉
〈人以功迁兵马都元帅移军河中金军潜师由中条来攻天应力战死〉耶律铸〈楚子幼〉
〈聪敏善属文领中书省事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以进从宪宗征蜀屡出奇计中统二年拜中书〉
〈左丞相至元初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初清庙雅乐止有登歌诏铸制宫县八佾之舞乐成〉
〈赐名大成十年迁平章军国重事监修国史朝廷有大事必咨访焉卒赠太师谥文忠〉李守
贤〈义州人金末与兄庭植归太祖授锦州临海军节度观察使迁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既至人〉
〈皆曰吾等可恃以生矣知平阳府事有惠政时河中未下守贤请自北面凿城先登城果下明年大〉
〈破赵雄兵于芮城时金兵十馀万保少室山太平寨守贤以三千兵破之不两旬诸寨望风俱下守〉
〈贤未尝妄杀一人攻河南降其渠魁关东洛西遂定子彀从征有功授河东道行军万户兼总管摧〉
〈锋陷阵所至克捷中统三年改河东路总管移京兆路〉李伯温〈守贤从兄伯通弟伯通击〉
〈张致战殁于锦州城北伯温行平阳元帅府事金兵来攻李成开水门导敌入伯温谓左右曰吾受〉
〈方面之寄今不幸失律当以死报国不可辱汝等宜逃生士卒皆犹豫不忍去伯温即抜剑杀家属〉
〈投并中以刃植柱刺心而死金人见伯温抱柱如生无不嗟叹弟守正守忠守正为平阳守以功授〉
〈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舆金人战殁守忠代守平阳为都元帅尝攻益都北还军将彭智据义州叛〉
〈守忠力战复之后为金人所执大骂不屈而死〉王珣〈本姓耶律金末避难辽西更姓王遂为义〉
〈州开义人武力绝人善骑射穆呼哩略地奚霅珣率众出迎以珣为元帅兼领义川二州事后平张〉
〈致赐金虎符加金紫先禄大夫充兵马都元帅镇辽东便宜行事兼义川等州节度使珣为政简易〉
〈赏罚明信诛强扶弱毫髪无徇 穆呼哩改见前〉刘世英〈其先范阳人后迁辽阳川州初〉
〈穆呼哩经略辽东世英隶麾下以功充行军副总管其时平阳诸郡被兵之馀民物空竭世英言于〉
〈穆呼哩曰自古建国以民为本今可东杀掠殆尽异日我师复来孰给转输收存恤亡此其时也穆〉
〈呼哩善之奏授绛州节度使卒命弟亨安领其众赐金虎符行元帅府事攻金伐宋出奇制胜战功〉
〈居多所𫉬金帛悉与将佐故士卒乐为用焉 穆呼哩改见前〉王荣祖〈珣长子性沈厚勇力〉
〈绝人袭崇义军节度使入朝帝闻其勇选三力士与搏皆应手而倒计金平章政事葛布格所至有〉
〈功授北京等路征行万户换金虎符伐高丽围王京高丽奉表入贡擒布希万努再伐高丽破十馀〉
〈城降天龙诸堡移镇高丽募民屯戍辟地千里中统元年诣阙授沿边招讨使兼北京等路征行万〉
〈户还镇卒 葛布格旧作葛不哥今改正布希万努改见前〉耶律希亮〈铸子少跋涉西〉
〈土羁旅困苦武宗时官翰林学士承㫖为人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仅藏祖考画像四时致奠〉
〈尽诚尽敬虽疾病不废书史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著愫轩集三十卷后追封涞水郡公谥忠嘉〉
︹明︺毕恭〈前屯卫籍其先山东济宁人恭有文武才正统间以巡抚王翺荐授百户历指挥佥〉
〈事图上方略开设迤西边堡墙壕增置烽堠兵威大振进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宁前等卫在任五年〉
〈边鄙安谧进掌都司抚士卒革奸弊广屯田兴学校政平讼理军民咸称之〉贺钦〈其先浙江〉
〈定海人以戍边籍义州少好学读近思录有悟成化二年登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已而师事陈献章〉
〈既归肖其像事之宏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参议未至而母死乃上疏恳辞且陈四事一资真〉
〈儒以讲圣学二荐贤才以辅治道三遵祖制以处内官四兴礼乐以化天下疏凡数万言奏入报闻〉
〈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义州守又贪横民变聚众劫掠相戒曰母惊贺黄门钦闻〉
〈之急谕祸福以身任之乱遂定钦学不务博涉专读四书六经小学期于反身实践谓学不必求之〉
〈高远在主敬以收放心而已隐居医巫闾山下别号医闾有集四卷〉史璠〈广宁人性至孝母病〉
〈朝夕侍立病笃益勤苦夜不就枕及母卒居倚庐中门绝酒肉远惟薄三年不出贺钦为作𠋣庐记〉
〈以表之〉陈寿〈其先新淦人祖志宏代兄戍辽东遂籍宁远卫寿少贫甚得遗金坐至夜分还〉
〈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言时政无隐弹劾不避权要宏治十三年以〉
〈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军声大振寻迁右副都御史掌南院正德初刘瑾矫诏逮南京科道戴铣等〉
〈寿抗章论救瑾怒罢其官九年复起巡抚陕西寻拜南京兵部侍朗陕人呼号拥舆移日不得行追〉
〈刑部尚书致仕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部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
〈叙为之殓〉贺士咨〈钦子性通敏博极群书领宏治壬子乡荐抱道自娱绝意仕进都御史张〉
〈文锦荐其材应诏陈务实学存敬慎谨细微亲贤远邪等十二事不报即辞归隐居终身〉傅钥
〈辽东广宁人正德间进士授给事中尝论边事㑹宣大将领失利亡卒甚多廷议遣钥覆视上曰是〉
〈尝言边事者称是选矣钥至镇考治甄别不随不苛得实以报嘉靖间累升山西按察使用法平怒〉
〈兼得大体富民某杀人当死以货免钥收鞫之寘于法知县某主簿某皆良吏为奸人所构事下按〉
〈察使或谓钥曰是当道所欲入也钥以法如此不可枉徇竟白之终河南巡抚〉赵国忠〈锦州〉
〈卫人嗣指挥职嘉靖初举武㑹试进都指挥佥事擢锦义右参将连破敌进署都督佥事为辽东总〉
〈兵官有功进都督同知已代赵卿镇宣府命部将逆击谙达于大滹沱败之寇尽走及谙达薄京师〉
〈国忠趋入卫移䕶诸陵寇见国忠阵红门不敢入三十一年再镇辽东御却小王子数万𮪍明年逐〉
〈敌出塞多斩𫉬进秩一等国忠善战射穿札为将有威严历两镇缮亭障练士马边防赖之 谙达〉
〈旧作俺答今改正〉赵倾葵〈广宁卫人嘉靖中为苏镇参将三十四年寇犯马兰峪倾葵往〉
〈御与指挥禇文明等俱力战无赠都督同知谥忠壮〉贾冕〈广宁卫人世职指挥寻举武㑹试进〉
〈署都指挥佥事为中路游击将军嘉靖三十八年寇犯辽阳南扺海州冕督军往御死焉赠都督佥〉
〈事谥忠壮〉黑春〈其先建川人世职广宁指挥使以功进署都指挥佥事历辽阳副总兵嘉靖四〉
〈十一年王果导寇分入春御之身自搏战杀数十人敌弃资仗遁诏进三秩顷之寇掠阳坫堡春逆〉
〈击乘𫝑逐之陷伏中寇知其骁将围之数重春与把总田耕等力战二昼夜援师不至死之赠都督〉
〈佥事谥忠壮〉杨照〈前屯卫人都督镇之孙嗣世职为前屯卫指挥使嘉靖中以功累迁辽东〉
〈总兵官屡立战功严嵩怒照不输贿解职嵩败朝廷以宿望起之四十二年𫎇古深入全海诸卫总〉
〈兵官吴瑛不能御诏罢瑛以照代其秋又聚众广宁塞外谋大入照率诸将由镇夷堡分道掩之夜〉
〈失道去塞六十里遂为敌所围力战中矢死照忠勇气抚士有恩尝𣵀尽忠报国四字于背誓以〉
〈死自效起官数月间屡战皆捷竟殒于阵赠少保左都督谥忠壮〉杨维藩〈照叔父结髪从〉
〈父都督镇于行间屡效首功积官指挥佥事擢广宁镇武营游击痛照阵亡誓灭敌雪耻嘉靖四十〉
〈四年𫎇古万馀𮪍攻镇武维藩兵不满千迎之于境内莲子湖台与众誓曰此死地也血战或生遂〉
〈进战杀敌几半手刃数十人力竭死之诏赠都督佥事与线补衮并立祠祭祀子㰍职赠三秩〉线
补衮〈世职宁远卫指挥由广宁游击进宁远参将嘉婧四十四年敌攻小团山补衮击却之追〉
〈至黄土台敌大至围之数重补衮与广宁游击杨维藩鏖战艮久补衮乎杀数人面中二矢镞出脑〉
〈后突围还营数日而殒诏赠都督佥事〉王治道〈锦州卫人嘉靖间由世历蓟州参将四〉
〈十五年擢辽东副总兵进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隆庆初以累立战功进署都督同知时辽土荒残〉
〈武备积废治道与巡抚魏学曾修筑沿边墙堡自广宁迄审阳隆庆四年实该巴雅呼等犯锦州大〉
〈胜堡治道与参将郎得功上马追逐独十馀𮪍从时敌㐲兵齐家山治道等误入其中殊死战敌稍〉
〈却知无援遂围之矢且尽尽锐夺围出马忽蹶敌攒射之遂死事闻赠少保左都督谥忠愍立祠赐〉
〈祭 实该巴雅呼旧作辛爱卜言兀今改正〉郎得功〈广宁卫人世职指挥佥事进参将与〉
〈总兵王治道同时战死赠都督同知得功父杰御敌花儿营力战死二弟宾宝诸子得臣得君得恩〉
〈及群从数人皆战死其妻并守节不嫁得功复死王事时论多之〉程𫓹〈广宁卫人太学生母〉
〈病日侍汤药夜不衣母转病痢𫓹因医者言尝粪而甘知不救悲号几死母卒值邻家失火风急〉
〈𫝑迫𫓹抚棺号曰万一不虞与母俱焚耳忽焉风反火灭人以为孝感所致〉宫守礼〈前屯〉
〈卫人为诸生性端谨好古执礼父里问病笃守礼衣不解带药必亲尝及卒哀号累日庐墓三年有〉
〈白雀巢于庐上事继母尢谨朝夕率其妻问安母初有他志感其纯孝遂已与郷人饮守礼在座少〉
〈长莫敢喧哗其风动流俗如此嘉靖间守臣奏旌其门〉杨振〈义州卫人世职本卫指挥使天〉
〈启二年河东失守归路梗其母自缢振偕父及弟书伏夜行渡鸭绿江扺朝鲜入皮岛为千总崇祯〉
〈初以功累擢副总兵十二年松山被围巡抚议救援诸将莫前振独请往至吕翁山遇㐲全军尽殁〉
〈振被𮜿令至松山说降未至城里许南向坐于地命从官李禄告城中人曰诸将援军即至城中人〉
〈闻之益坚守振禄皆被杀〉杨国柱〈辽东义州人精骑射以功佩将军印总宣镇兵引兵救锦〉
〈州先至松山陷伏中 大兵四面呼降国柱太息语其下曰此吾兄子昔年殉难处也吾独为降将〉
〈军乎突围中矢堕马死建祠岁祀额曰旌烈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列愍〉朱文
德〈义州卫人后家锦州崇祯时积战功至松山副将忤监视中官高起潜斥罢十一年起故官及〉
〈城被围文德率前锋拒守甚力城破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周遇
吉〈锦州卫人少有勇力好府生后入行伍战辄先登积功至前锋营副将崇祯十年从讨贼河南〉
〈战光山固始皆大捷后复讨破胡可受于淅川降其全部出师襄阳守槐树关张献忠遂不敢犯与〉
〈诸将大破罗汝才于丰邑坪屡加太子少保左都督代许定国为山西总兵官李自成犯山西平阳〉
〈守将说遇吉降遇吉立斩之凭城固守潜出兵奋击杀贼无算㑹食尽援绝退保宁武贼踵至遇吉〉
〈四面发大炮杀贼万人火药尽外围转急于是设伏城内出弱卒诱贼入城亟下闸杀数千人贼用〉
〈炮攻城圮复完者再伤其四骁将自成惧欲退贼将献计前队死后复继官军力尽城遂陷遇吉巷〉
〈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
〈肉城中士民感遇吉忠义咸巷战死亡略尽遇吉死京师遂不守贼每语人曰他镇复有一周总兵〉
〈吾安得至此当遇吉死时其妻刘氏率妇女射贼杀数百人贼纵火焚之阖门皆死于难 本朝干〉
〈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武〉李庆〈锦州人官百户四世百口同居庆年百馀岁咸重其齿徳〉
张宝〈锦州人四世同居〉
︹本朝︺吴景道〈广宁人隶正黄旗汉军天聪时擢吏部启心郎顺治初擢河南巡抚历平大河〉
〈南北巨寇以功累晋兵部尚书卒 赠太子太保谥懿僖 赐祭葬祀名宦祠〉李栖凤
〈广宁人隶镶红旗汉军天聪时授内院副理事官顺治初擢安徽巡抚平土寇有功六年调抚粤平〉
〈定南韶雷廉等处并破李定国之众抚粤八载治迹懋著以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加太子少保卒祀〉
〈名宦祠〉陈锦〈锦州人隶正蓝旗汉军天聪时授骑都尉顺治初任登莱巡抚历平山东土寇〉
〈寻由操江总督调浙闽屡败海贼于舟山与郑成功战江东桥次同安夜为贼所刺卒 赠兵部尚〉
〈书赐祭葬〉 蔡 士英〈锦州人隶正白旗汉军顺治元年从入关剿抚山东及山西太〉
〈原等处皆有功又从定浙江福建九年巡抚江西讨平土贼杨文等疏免逋赋浮粮民甚德之晋漕〉
〈运总督卒谥襄敏 赐祭葬〉郎廷佐〈广宁人隶镶黄旗汉军顺治二年官 国史院〉
〈侍读三年从定四川六年从剿叛镇姜瑰寻擢江西巡抚晋两江总督多惠政十六年破海贼郑成〉
〈功擒其将甘辉等康熙时从康亲王杰书驻浙之金华讨逆藩耿精忠卒于军 赐祭葬祀名〉
〈宦祠〉郎永清〈广宁人隶镶黄旗汉军顺治初由知府累擢至湖南布政使有惠政卒祀名宦〉
〈祠长子廷枢任粤东按察使有清望次子廷极历任漕运总督卒谥温勤〉徐廷印〈广宁人顺〉
〈治初累官神木副使高有才之变死之 赠按察使〉秦宗尧〈义州人顺治𥘉历知华州有政〉
〈绩擢知宁国府时召天下贤守令十六人各 赐衣一袭宗尧与焉〉董璘〈广宁人知沙县〉
〈时县境初辟璘悉心抚字始有更生之乐顺治四年土寇攻城粮尽待援不至死之又海城令甘体〉
〈垣不受伪命死光泽令柯永新值变不食死〉张凤仪〈锦州人隶正蓝旗汉军知江西广信〉
〈府当兵燹之后实心抚循顺治初分巡岭北叛镇金声桓围赣城中粮匮诸将言老弱徒糜军食不〉
〈若杀之并力固守鳯仪正色曰王者之师攻城且不妄杀况守城而屠我民乎未几援至一郡获全〉
于时跃〈广宁人隶正白旗汉军顺治闲由合肥知县历陕西按察使听断明允迁山西布政〉
〈使十二年巡抚广西时桂林初复李定国尚据六郡时跃调兵转饷甚著劳绩擢总督卒 赐〉
〈祭葬祀名宦祠〉刘浩〈锦州人隶镶红旗汉军父武元积军功至一等轻车都尉浩由治中擢知〉
〈浔州康熙十三年孙延龄以桂林叛浩撄城拒贼副将蒋秉鉴内应执浩送贼营父子五人抗节不〉
〈屈阖门百馀人皆害康熙二十二年 赠太仆寺卿雍正三年入祀昭忠祠〉王应奎〈锦州〉
〈人隶镶蓝旗汉军知南丰县时逆藩耿精忠叛应奎率家众与镇兵分守县城及城陷应奎死之〉
王之仪〈广宁人隶正蓝旗汉军为福州知府耿精忠之变骂贼而死〉郎廷相〈广宁〉
〈人廷佐弟康熙初累迁四川布政使招抚流移四方至者甚众擢河南巡抚再迁福建总督时耿精〉
〈忠初平馀党纪朝佐张八等尚连营抗拒廷相剿抚兼施旬月闲次第悉半二十七年卒于闽〉
︹流寓︺︹五代︺马允卿〈青州刺史辽兵至坚守不降城破被执太祖义释之従家于医巫闾〉
︹列女︺︹辽︺韩庆民妻〈不知其姓氏庆民为宜州节度使金人破宜州庆民不屈死以其妻〉
〈配将士其妻誓死不从遵自杀金世宗读太宗实录见庆民夫妇事叹曰如此节操可谓难矣〉︹元︺
李袁氏〈瑞州人夫殁氏年十九誓不冉嫁以养舅姑有王成者挟𫝑欲娶之氏曰吾闻烈女〉
〈不更二夫遂往夫墓痛哭缢死树下〉︹明︺杨氏妙真〈浙江鄞县人父原道戍广宁妙真年〉
〈十八适广宁后屯卫总旗贺升事舅姑以孝闻升随征殁于山海关氏往扶柩归葬子祥甫一岁抚〉
〈育成立孀居四十九年成化间旌之〉刘晏妻朱氏〈义州卫人早寡宏治间遇寇驱之行〉
〈氏仆地誓死贼怒以刃断其吭而去〉侯爵妻汪氏〈广宁中屯卫总旗汪胜女年十八归〉
〈生员侯爵爵死家甚贫鬻奁以嫔殓翁姑继殁氏经营丧葬尽礼守节终身正德间旌表〉王清
妻曹氏〈广宁中屯卫人夫殁遗腹六月生男父母欲夺其志氏以死自誓亲党惮之不敢复〉
〈言子成立家业复兴〉熊宗义妻邬氏〈宗义为广宁中屯卫军馀嘉靖四年敌侵双堡〉
〈宗义被杀挟氏上马自坠于地者再三并杀之〉朱国桢妻刘氏〈宁远人国桢官指挥〉
〈性至孝父殁庐墓哀毁死刘方少抚成立年逾八十视听不衰一门节孝并著〉郑贞女
〈广宁卫指挥雄女幼敏慧勤女红年及笄许嫁辽阳孙棣未几棣夭女誓不更适缟衣杜门舅姑远〉
〈在数百里时以女红问安殷勤备至既三年父母以棣未奠雁欲醮之女闻而流涕终日不饮食父〉
〈母乃不复言年未老而容瘁齿落卒之前一夕群鹤飞翔屋上嘉靖十八年诏旌其门〉庄大
全妻白氏〈义州卫人年十八适大全生子未一岁大全死求娶者甚众氏度不能免遂自〉
〈缢与夫同葬〉臧钺妻孙氏〈广宁人守节二十五年教子仲学举于乡官表其闾又赵〉
〈忠妻失其姓氏忠任广宁右卫指挥佥事守镇静堡正统间敌围堡忠乘城拒战有讹言城陷者忠〉
〈妻与女皆自缢事闻赐金为忠妻女营葬旌其门又耿秩妻张氏秩战死平顶山张氏年十九痛欲〉
〈自尽姑与母劝之曰汝不贰志节也何忍舍父母与姑乎张氏遵命守节至四十年诏旌之〉
︹本朝︺柴有库妻吴氏〈锦县人夫亡守节同县仲孝妻傅氏均雍正年间 旌〉王
登云妻郭氏〈锦县人夫亡守节姑病纺绩以备药资茹苦食贫数十年同县李増荣妻〉
〈杨氏赵宏仁妻郭氏法怀正妻王氏张文福妻李氏韩世英妻李氏李彬妻谷氏蒋自贵妻邱氏袁〉
〈擢妻姜氏均雍正三年 旌〉才烈女〈锦县武举才柱才之女年十七父他出豪邻张某逼〉
〈之不从自缢雍正六年 旌〉刘毓𤦺妻赵氏〈锦县人天早亡家贫事姑甘旨无缺〉
〈课子俱成名守节四十九年雍正七年 旌〉谷荐馨妻田氏〈宁远人夫亡守节同〉
〈州赵世禄妻董氏夫亡家贫奉姑甚孝守节数十年吴来尹妻赵氏夫亡事祖姑及姑以孝著又王〉
〈守良妻李氏温成祥妻王氏王六妻杨氏王进才妻孙氏赵廷弻妻张氏刘成业妻马氏均雍正年〉
〈间旌〉 刘 鸣凤妻杜氏〈广宁人少寡抚守节子夭抚孙成立同县包学圣妻王〉
〈氏包毓珍妻秦氏赵起云妻萧氏包一禄妻赵氏黄廷梁妻姜氏李凤鸣妻王氏李振英妻李氏李〉
〈天植妻周氏张星曜妻赵氏阚士英妻王氏刘起凤妻齐氏均雍正年间 旌〉禅保妻马
佳氏〈锦州镶黄旗人夫亡守节同旗闲散额楞额妻爪尔佳氏那钦妻𤓰尔佳氏苏林太妻吴〉
〈氏俊硕妻𤓰尔佳氏兵五格妻舒舒𮗜罗氏库尔图妻鄂哩氏正黄旗兵肖格妻觉罗氏努尔穆妻〉
〈谢氏闲散考三妻徐氏菩关保妻韩氏兵珠哩诺妻刘氏朱成保妻伊尔根觉罗氏珠尔杭阿妻𤓰〉
〈尔佳氏正白旗兵春太妻纳喇氏正红旗兵达昂妻北果罗氏陈四妻纳喇氏闲散吴宾妻杨氏兵〉
〈七车布妻噶吉勒氏镶红旗兵常海妻张氏赵浑岱妻李氏闲散音音妻乌扎拉氏石雅图妻敖氏〉
〈正蓝旗生员阿临太妻觉罗氏牧丁玛清阿妻乌扎拉氏闲散德楞妻爪尔佳氏兵富小妻爪尔佳〉
〈氏镶蓝旗兵费扬太妻纳喇氏六十三妻托果罗氏小凌河镶黄旗兵三格要觉罗氏阿瑚拉妻觉〉
〈罗氏高明妻祁氏闲散佟文玺妻周氏宁远正白旗闲散李荣藩妻王氏兵迈图妻韩氏正红旗闲〉
〈散李国保妻于氏王成妻白氏兵应升妻马氏镶红旗兵刘思明妻黄氏中前所正蓝旗闲散赛库〉
〈妻王佳氏镶蓝旗闲散曾自亮妻王氏中后所镶曰旗闲散张世功妻郭氏张赞兴妻刘氏张腊妻〉
〈王氏镶红旗间散李国椿妻曹氏刘朝臣妻韩氏广宁正黄旗闲散刘佳妻董氏吾巴什妻庞氏正〉
〈白旗佐领敖拜妻刘氏领催和尔侯妻柏氏兵卓和罗妻马氏岳屯妻柏氏间散冯良起妻金氏七〉
〈雅图妻白氏镶蓝旗闲散杜六妻赵氏兵马林太妻窦氏巨流河镶黄旗闲散刘起才妻谢氏兵高〉
〈从艳妻郑氏正黄旗兵阿那图妻诺密勒氏五格妻杜氏万都勒妻艾氏镶红旗闲散黄国彰妻杨〉
〈氏黄国清妻李氏白旗堡正白旗兵于耀臣妻孙氏闻散汤臣妻苏氏正红旗闲散刘玺武妻杨氏〉
〈张洪妻宋氏张克用妻李氏兵姚克久妻崔氏小黑山镶白旗兵布彦达赉妻五格勒锡氏闲散王〉
〈运安妻陈氏侯文定妻高氏闾阳驿正蓝旗领催王永声妻苻氏兵李强妻王氏闲散金用妻刘氏〉
〈田之秀妻朱氏刘成国妻刘氏唐四妻朱氏镶蓝旗闲散莫尔吉妻和氏兵元蛟妻李氏义州镶黄〉
〈旗领催达尔达哈妻托克洛氏兵徐用芳妻李氏阿德拉瑚妻𤓰尔佳氏伊起克妻𤓰尔佳氏闲散〉
〈顾光玉妻张氏薛良卿妻王氏程起云妻门氏范彦凌妻孙氏范王妻顾氏兵喀拉妻孔氏顾天云〉
〈妻王氏闲散三格妻郭氏诚美妻李氏副贡生那郎阿妻高氏兵于绍焕妻徐氏阿音布妻李氏闲〉
〈散袁得利妻王氏正黄旗闲散公额妻叶穆氏贡生富有继妻谢氏闲散衣勒们继妻孔氏正白旗〉
〈兵聂国恒妻阎氏西凌阿妻魏氏闲散周永寿妻王氏镶蓝旗牧长齐东阿妻赫叶哷氏闲散得寿〉
〈妻关氏松岭边门正红旗兵察弻妻富察氏新台边门镶红旗兵张八儿妻金氏闲散尚得妻阎氏〉
〈彰武台边门正白旗兵罗世有妻潘氏牛应士妻李氏清河边门镶黄旗兵孙彦妻池氏烈女义〉
〈州镶黄旗顾四儿均乾隆年间 旌〉朱学诚妻王氏〈锦县人夫亡守节同县刘德凤〉
〈妻周氏田玉妻陆氏田奭妻胡氏李天富妻王氏梁维恭妻安氏田尚信妻杜氏杨尔第妻赵氏傅〉
〈芳明妻赵氏赵三妻刘氏任玉秀妻才氏张大妻刘氏翟廷秀妻刘氏秦宏业妻冷氏才瓒妻李氏〉
〈赵廷珍妻邓氏孟三强妻谷氏张汝㷆妻张氏阎殿魁妻齐氏高起云妻安氏赵崇礼妻李氏毕九〉
〈官妻高氏江起云妻陈氏何保全妻宋氏刘文登妻李氏薛联臣妻陆氏陈芝荷妻许氏孙文科妻〉
〈李氏史金元妻李氏王文杰妻陈氏王愉妻赵氏赵师德妻刘氏费有明妻白氏魏台妻史氏陆天〉
〈街妻张氏李有文妻史氏李经妻傅氏金䇿勲妻周氏刘祺昌妻柳氏王璋妻齐氏杨世宏妻王氏〉
〈杨世宠妻李氏郭文达妻赵氏赵国治妻王氏梅镇妻丁氏李嘉㑹妻刘氏刘义华妻王氏刘汉佩〉
〈妻王氏刘宾妻皮氏王守敬妻杨氏王国栋妻常氏常明聪妻潘氏侯嘉玉妻赵氏申玉明妻纪氏〉
〈萧大臣妻王氏徐守贵妻王氏贾景赡妻温氏烈妇张科举妻王氏均乾隆年间 旌〉刘天
禄妻崔氏〈宁远人夫亡守节同州李进孝妻马氐李义妻李氏杜为礼妻杨氏温自选妻〉
〈王氏梁维屏妻张氏崔崇妻陈氏赵仲金妻张氏辛朝选妻李氏赵连茹妻张氏郭洪基妻王氏李〉
〈进富妻王氏许大成妻曹氏杨守富妻温氏宋九思妻刘氏吕万魁妻赵氏刘天荣妻张氏许碧妻〉
〈周氏刘登举妻潘氏常思明妻黄氏石越凡妻杨氏龚俊妻李氏张景龙妻刘氏邱万仓妻李氏倪〉
〈华北妻姚氏赵大用妻冯氏甯景武妻左氏烈妇刘国清妻刘氏均乾隆年间 旌〉刘玉科
妻沈氏〈广宁人夫亡守节同县张玉利妻符氏赵璧妻胡氏周玉规妻问氏赵宏智妻张氏〉
〈王之成妻朱氏刘进朝妻王氏何如琳妻王氏朱显宗妻崔氏赵显荣妻张氏符鸿泽妻常氏马四〉
〈妻高氏刘璇妻沈氏朱永祥妻宋氏烈妇王廷实妻李氏烈女黄焕儿均乾隆年间 旌〉王玉
珍妻于氏〈义州人夫早亡矢志守节孝事其姑同州李得兴妻谢氏王得荣妻曹氏杜尽〉
〈良妻何氏董明印妻李氏贾尚节妻李氏李国柱妻耿氏刘起云妻胡氏刘有德妻白氏李文登妻〉
〈冯氏刘国栋妻王氏朱守荣妻曹氏赵浮妻毕氏烈妇张德明妻梁氏贞女崔氏均乾隆年间 旌〉
色哈那妻顾氏〈锦州镶黄旗人夫亡守节同旗兵巴明阿妻扎苏鲁氏六十五妻伊〉
〈尔根觉罗氏闲散德林妻李氏漥里及布妻张氏正黄旗兵伯启布妻敖撮力氏凌保妻吴扎拉氏〉
〈闲散富明妻𤓰尔佳氏兵德住妻库木图氏闲散德禄妻李氏兵得俸妻那他氏正白旗闲散千束〉
〈妻图色里氏兵万保妻马氏镶白旗兵乌尔衮太妻伊尔根觉罗氏兵莫凌额妻张佳氏闲散高廷〉
〈芳妻孙氏高廷云妻顾氏阿力布妻杨氏五达色妻贺氏凌官保妻周氏兵及拉布妻关氏正红旗〉
〈闲散郑廷发妻朱氏镶红旗闲散三各妻李氏兵王弻妻刘氏正蓝旗兵海清亮妻田氏镶蓝旗闲〉
〈散科兴额妻那塔氏五德妻𤓰尔佳氏都令额妻李氏宁远正红旗闻散三达子妻张氏兵讷秦妻〉
〈赫舍里氏金澄妻李氏刘宏鸿妻王氏闲散孔祥妻祖氏中后所镶黄旗领催巴雅拉妻卜氏广宁〉
〈壮丁何丞祖妻陈氏闲散干升妻甯氏正黄旗闲散沟布里妻赵氏镶红旗兵罗倓妻史氏正蓝旗〉
〈兵乌云保妻郭氏闲散陈自亮妻齐氏黄悦妻路氏领催福良妻赵氏兵倭伸布妻金氏中底妻佟〉
〈氏福隆阿妻王氏闲散那音布妻吴氏巨流河镶黄旗闲散温国保妻吴氏单令得妻蓝氏邢怀信〉
〈妻王氏林王捷妻程氏杨宗江妻胡氏兵巴成亮妻苏氏闲散马永妻崔氏邢培妻刘氏兵杨干妻〉
〈高氏傅奎妻顾氏杨士羽妻范氏正黄旗闻散刘奇高妻王氏白旗堡正白旗闲散崔文美妻唐氏〉
〈路珍妻鄢氏兵查浑妻何氏张太妻贾氏佛保妻陈氏闲散崔文秀妻王氏庆福妻吴氏兵金存太〉
〈妻张氏闲散崔应周妻苏氏孟科妻卜氏正红旗闻散四达子妻郭氏赵贵妻李氏兵张怀玉妻吴〉
〈氏小黑山镶白旗兵福珠禄妻张氏高和妻郭氏闲散李芸妻徐氏镶红旗兵萧廷茂妻张氏闲散〉
〈罗佩基妻李氏兵达蓝太妻陈氏蒋义妻钮氏闲散何生额妻高氏张润妻李氏马国照妻陈氏萧〉
〈清焕妻张氏陶气妻陈氏义州镶黄旗闲散常青妻谢氏李应禄妻郭氏阎得安妻常氏李永福妻〉
〈张氏领催色清阿妻高氏兵德音太妻范氏多伦太妻宋氏𢪛丁佛隆额妻李氏闲散高廷太妻岳〉
〈氏李悦妻张氏李德妻李氏赵天经妻李氏张文才妻关氏兵图明阿妻高氏窝京额妻冷氏闲散〉
〈杨兴妻关氏金恒成妻李氏兵德布肯太妻张氏正黄旗闲散夫伦太妻伊尔根觉罗氏兵乌凌阿〉
〈妻李氏领催明阿妻唐氏兵永德妻狄氏闲散石岱妻岳氏马芝妻纪氏兵夫禅太妻王氏色金保〉
〈妻温氏正白旗闲散占太妻郑氏领催沙凌阿妻佟氏闲散周国瑞妻薛氏石永现妻张氏李倌妻〉
〈杨氏周祥妻张氏苗贵妻高氏兵木常阿妻于氏牧丁达蓝太妻安氏闻散宋成妻李氏乌力各奇〉
〈妻关氏敖布达妻杨氏兵达朗阿妻陈氏正蓝旗闲散郭黑达妻江氏生员伯凌阿妻赵氏彰武台〉
〈边门正白旗闲散冯虎妻姚氏冯大伦妻罗氏镶红旗闲散刘文郁妻沈氏烈妇义州正白旗赵存〉
〈妻吴氏义州旗属顾勇保妻金氏均嘉庆年间 旌〉李天宝妻于氏〈锦县人夫亡守〉
〈节同县王文德妻杨氏均嘉庆年间 旌〉王家兴妻万氏〈宁远人夫亡守节同州王〉
〈勤妻温氏刘步蟾妻单氏赵应时妻王氏白士聪妻张氏马甄妻刘氏贞女姚法珠聘妻贾氏均嘉〉
〈庆年闲 旌〉薛名盛妻李氏〈广宁人夫亡守节同县商廷惠妻张氏贞女王益临〉
〈聘妻车氏烈女留住儿均嘉庆年间 旌〉贞女姜氏〈义川人许字王桢未婚守志同县节〉
〈妇赵存妻吴氏烈妇顾永保妻金氏均嘉庆年间 旌〉
︹仙释︺︹明︺张三丰〈懿州人名全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饬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
〈龟形鹤背耳大目圆须髯如㦸寒署唯一衲一笠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月不食读书经目不忘或处〉
〈穷山或游市井能一日千里嬉笑谐谑旁若无人明初入武当结草庐居之已而舍去行游四方太〉
〈祖闻其名遣使遍见之不遇成祖时亦遣使遍访名山终不获后不知所终〉
︹土产︺盐〈滨海出〉铅〈通志出锦州〉苍术〈通志出广宁者佳〉香梨〈出医巫闾山〉
桃〈出广宁者佳〉锦荔枝〈一名癞葡萄深黄色弃皮取瓤可充果与他处异〉黄羊
〈出锦州边外〉八稍鱼〈宁远州出〉 螆 〈宁远州出〉
前纂修官〈臣〉贾 桢恭纂辑
总纂官〈臣〉邵 灿恭覆辑
校对官〈臣〉沈维钰恭 校
校对官〈臣〉宗稷辰恭覆校
吉林表 ������������������������������������������������������������������������������������������������������������������������������������������������������������������������������������������������������������������������������������������������������������������������������������������������������������������������������������������������������������������������������������������������������������������������������������������������������������������������������������������������������������
������������������������������������������������������������������������������������������������������������������������������������������������������������������������������������������������������������������������������������������������������������������������������������������������������������������������������������������������������������������������������������������������������������������������������������������������������������������������������������������������������������
大清一统志
吉林〈在 盛京东北八百二十馀里东西距三千五百九十馀里南北距一千五百九十馀里东至〉
〈海三千馀里西至威远堡边门五百九十五里南至鸭绿江朝鲜界九百九十馀里北至拉哈福阿〉
〈里库边界六百馀里东南至海二千三百馀里西南至奉天府开原边界五百八十馀里东北至海〉
〈三千馀里西北至克尔素边门四百五十馀里自吉林至 京师二千三百里〉
︹分野︺天文尾箕分野析木之次
︹建置沿革︺古肃愼国地汉晋为挹娄国地后魏谓之
勿吉隋曰靺鞨唐先天中封粟末靺鞨大氏为渤
海郡王后渤海置上京龙泉府其东北为黑水靺
鞨地辽统和清宁闲置宾州宁江州属东京道其
东北为女部后建国曰金置上京会宁府及肇
州海兰率宾呼尔哈等路元为开元路之北境兼
置海兰府硕达勒达等路〈宁古塔境 海兰率宾呼尔哈硕达勒达改俱〉
〈见前〉设军民万户府五曰桃屯曰呼尔哈曰鄂托哩
曰托郭琳曰布固江〈桃屯旧作桃温鄂托哩旧作干朵怜托郭琳旧作脱干怜〉
〈布固旧作孛古今并改正呼尔哈改见前〉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明初
设都司领卫一百八十四所二十后属
本朝顺治十年于宁古塔设昂章京及副都统镇
守康熙元年改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年副都
统移往吉林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镇守吉林乌
拉复移副都统镇守宁古塔是年吉林添设副都
统三十一年移吉林副都统驻白都讷雍正三年
复设吉林副都统五年于吉林置永吉州宁古塔
置泰宁县白都讷置长宁县均属奉天府七年省
泰宁县设三姓副都统乾隆元年省长宁县九年
设拉林副都统十二年省永吉州改设吉林理事
同知属将军统辖二十一年添设阿勒楚喀副都
统三十四年裁拉林副都统嘉庆五年设长春厅
凡宁古塔珲春白都讷打牲乌拉阿勒楚喀三姓
长春厅皆所辖也
︹形势︺东滨大海西接边墙南峙白山北逾黑水土地
旷远山川环络
︹风俗︺旧风纯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
朋友礼意款曲皆出自然〈金史〉俗无市井以射猎为
业〈元史地理志〉精骑射重诚信尚诗书〈通志 本朝干隆十九年有〉
〈 御制吉林土风诗十二首一威呼二呼兰三法喇四斐兰五赛斐六额林七施函八拉哈九霞〉
〈綳十豁山十一罗丹十二周斐〉
︹城池︺吉林城〈周一千四百五十一文高一丈南临混同江门五西一门东北各二门 本朝〉
〈康熙十二年建乾隆七年修又今城之东南五百八十里勒富善河西岸有鄂多理城周一里一百〉
〈步有奇门三四围有濠子城周百步有奇南一门 本朝初定三姓之乱 国号满洲即肇居于此〉
〈实为亿万世 发祥重地乾隆十九年 高宗纯皇帝东巡驻跸于此有 御制车〉
〈驾至吉林得七言排律十二韵 驻跸吉林将军署吉林览古杂咏诗并 赐天江锁钥〉
〈扁额吉林原名船厂 鄂多理改见前〉
︹学校︺吉林学〈乾隆七年建入学额数四名嘉庆五年吉林增设满合二号五六人酌进一名〉
〈未经定额又吉林有左右翼官学于康熙三十二年建宁古塔白都讷三姓均有左右翼官学于雍〉
〈正年闲建又𮐃古八旗打牲乌拉鄂摩和索罗珲春阿勒楚喀拉林均有官学〉
︹户口︺〈原额人丁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七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五十六万六千五百七十四名口计〉
〈十一万一千八百四十七户〉
︹田赋︺〈吉林官庄五十处壮丁三百四十六名原壮丁五百名交粮一万五干石嘉庆二十一年奏准〉
〈现丁三百四十六名承种地一万五千二百四十八晌三亩岁交粮一万一千一百九十七石四斗〉
〈五升宁古塔官庄十三处壮丁一百三十名承种地一千五百六十晌岁交粮三千九百石白都讷〉
〈官庄六处壮丁六十名承种地七百二十晌岁交粮一千八百石三姓官庄十五处壮丁一百五十〉
〈名承种地一千八百晌岁交粮四千五百石阿勒楚喀官庄三处壮丁三十名承种地三百六十晌〉
〈岁交粮九百石拉林官庄三处壮丁三十名承种地三百六十晌岁交粮九百石民人承种地亩共〉
〈一百四十三万九千五百五十七亩有奇额徴地米银共七万八千九百一十六两一钱三分零额〉
〈徴丁银六千六百六十二两一钱各项杂税徴银八千四百一十五两四钱五分八釐〉
︹山川︺长白山〈在吉林城东稍南六百里即果勒敏珊延阿林横亘千馀里东自宁古塔西至〉
〈奉天府诸山皆发脉于此山巅有潭为鸭绿混同图们三江之源古名不咸山亦名太白山亦名白〉
〈山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愼氏之国晋书肃愼氏在不咸山北魏书勿吉国有徒太山〉
〈魏言太白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去金史世纪其在北者有混〉
〈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又礼志大定十二年封长白山神为兴国灵〉
〈应王郡其山北地建庙宇有司致祭如岳镇故事明昌四年复册为开天宏圣帝叶隆礼辽志长白〉
〈山在冷山东南千馀里其内禽兽皆白人不敢入恐其闲以致蛇虺之害明统志在三万卫东北〉
〈千馀里旧㑹宁府南六十里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其巅有潭周八十里渊深莫测南流为鸭绿江北〉
〈流为混同江东流为阿雅噶河今考西南流入海者为鸭绿江东南流入海者为图们江北流入海〉
〈者为混同江并无阿雅噶河之名古今称名之异也金时庙毁 本朝考正祀典尊为长白山之神〉
〈在城西南九里温德亨山望祭春秋两祭吉林将军副都统主之 盛京礼部遣官随祭 国家大〉
〈典 遣大臣祭告如岳镇仪康熙十七年奉 㫖遣大臣觉罗武穆纳等登山相视见山麓〉
〈一所四周密林丛翳其中圜平草木不生出林里许香树行列黄花纷郁山半云垂雾不可仰睇〉
〈诸大臣跪宣 㫖毕云雾倏廓山形暸然有径可登其半有石砌台坦平宜四望山巅作圜形〉
〈积雪皑然及陟其上五峰环峙如府南一峰稍下如门中潭窈杳距岸五十丈许周四十馀里山之〉
〈四周百泉奔注即三大江所发源康熙二十三年复 遣驻防协领勒辄等周围相山形势广〉
〈袤延亘略如明统志所云其巅不生他树草多白花南麓蜿蜒磅礴分为雨干其一西南指者东界〉
〈鸭绿江西界佟家江麓尽处两江㑹焉其一绕山之西而北亘数百里以其为众水所分旧志总谓〉
〈之分水岭今则西至 兴京边茂树深林幕天翳日者土人呼为纳噜窝集从此西入 兴京门遂〉
〈为 启运山自纳噜窝集而北一冈袤四十馀里者土人呼为果勒敏珠敦复西指入英莪边门〉
〈遂为 天柱 隆业二山𮞉旋盘曲虎踞龙蟠其闲因地立名为山为岭者不一要皆此山之〉
〈支裔也山之灵异自昔称名而 神圣发祥于此为盛万祀 鸿基与山无极矣长白山〉
〈南有歪头䃳子山其山之东曰红石䃳子山 谨考 实录长白山之东有布库哩山其下有〉
〈池曰布勒瑚哩相传有三天女浴于池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寻产〉
〈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以吞朱果之故因锡之姓为爱新觉罗名之曰布库哩雍顺与〉
〈小舠乘之母遂凌空去舠顺流至河步登岸折柳及蒿为坐具端坐其上其地有三姓争为雄长日〉
〈构兵仇杀有取水河步者见而异之归语人曰汝等勿争吾取水河步见一男子察其貌非常人也〉
〈天不虚生此人众往观皆以为异因诘所由来答曰我天女所生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乱者且告以〉
〈姓名众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乃交手为迎至家三姓者议推为国主以女妻之奉为〉
〈贝勒其乱乃定遂居长白山东鄂多理城号曰满洲是为开基之始越数世遭寇乱宗族多遇害有〉
〈幼子遁于荒野贼追之㑹有神鹊止其首追者遥望鹊栖处疑为枯木中道而返乃得免隐其身以〉
〈终焉其后传至 肇祖原皇帝是此山实为我 皇清亿万年发祥重地康熙二十一年有〉
〈 御制望祀长白山诗雍正十一年建望祭殿于温德亨山岁时致祀乾隆八年有 御〉
〈制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诗十七年有御制长白山瑞树歌十九年有 御制望祭〉
〈长白山作诗 阿雅噶旧作阿也苦今改正〉尼什哈山〈在城东十二里周十里高三百〉
〈步其上有城周二里城西一井木一其中旁有鲫鱼池三石砌 本朝乾隆十九年 高宗纯〉
〈皇帝东巡有 御制尼什哈山诗注云吉林将军凡祈雨晴皆于是山〉伊兰茂山
〈在城东南七里混同江东其上有伊兰茂城〉伊努山〈在城东南一百七十里高五里周三〉
〈十里〉额敦山〈在城东南三百里高六十里周八十里富勒呼河飞虎河俱发源于此〉佛
尔们山〈在城南四十五里高四里周十里〉佛斯亨山〈在城南四百里高十里周〉
〈五十里 佛斯亨旧作佛斯衡今改正〉费德哩山〈在城南五百里高二十里周四百馀〉
〈里〉南埓克山〈在城南六百五十里高五里周十五里〉望祭山〈在城西南九里〉
〈即温德亨山高一百五十步周五里每岁春秋于此望祭长白山之神雍正十一年建望祭殿〉和
托苏山〈在城西南三百馀里山北有小堡〉科齐克山〈在城西南四百里通志在〉
〈叶赫城北上有蒐登堡〉伊兰穆哈连山〈在城西南四百里三峰并峙拉新河发源〉
〈于此〉寿山〈在城西南四百二十里即查拉芬阿林本朝康熙二十一年 圣祖仁皇帝〉
〈祭告 山陵 大蒐驻跸于此值 万寿圣节因 赐名寿山乾隆十九年〉
〈 圣驾驻跸于此亦値 万寿圣节于幔城行庆贺礼有 御制八月十三日作诗〉
白石山〈在城西南四百三十里即珊延沃赫通志白石山有二一近叶赫城一近边均在吉〉
〈林西南〉乌鲁哩山〈在城西南四百七十里高三里周三十里乌鲁哩河发源于此〉爱
新山〈在城西南四百九十里周五十里〉库斡兰山〈在城西南四百馀里通志上有〉
〈石砌小城周五十馀步西一门〉黑嘴山〈在城西南四百馀里即萨哈连洪科周百馀里〉半
截塔山〈在城西南五百里通志在叶赫城上有半截塔故名〉达喜穆鲁山〈在城〉
〈西南五百十里周四十馀里通志山南为瞻河北为叶赫〉古城山〈在城西南五百十里〉勒
富山〈在城西南五百四十里周二十里〉扎𠑽丹山〈在城西南五百五十四里周十〉
〈里〉德克山〈在城西南五百馀里山前一泉流入哈达河〉察库兰山〈在城西南〉
〈五百馀里通志山北有石人一〉纳尔珲山〈在城西南五百馀里通志有二一近叶赫城一〉
〈近瞻河〉尼玛瑚山〈在城西南五百馀里高二百步周三里 太祖高皇帝壬子征〉
〈乌拉筑木城于此〉嘉石山〈在城西南五百馀里近边开原县华家沟河发源于此〉乌
珠山〈在城西南五百馀里近英莪边门〉威远堡山〈在城西南五百六十六里〉纳
噜山〈在城西南界〉达扬阿山〈在城西南界周二十里其山之南即穆赫纳音布瞻〉
乌拉山〈在城西南界〉阿噜山〈在城西南界〉萨穆禅山〈在城西南界太〉
〈子河发源于此 按明统志太子河一名东梁水源发干罗山与此不同〉三股泉山〈在城〉
〈西南界〉和伦呼逊山〈在城西南界 和伦呼逊旧作活洛惶孙今改正〉费叶
棱乌山〈在城西南界 费叶棱乌改见前〉玛察山〈在城西南界〉俊团山
〈在长白山西南近岫岩厅所辖凤凰城边外之宣城即和齐宽穆哈连山也〉安巴和罗
山〈在城西南界〉楼房山〈在城西南界〉雅尔呼达山〈在城西二十里周四〉
〈十馀里〉阿勒坦额默勒山〈在城西三百四十里通志明统志阿尔千山即此〉
〈阿勒坦额默勒旧作阿尔坦额默尔今改正〉叶赫山〈在城西三百九十里〉克尔素
山〈在城西四百里近克尔素河〉雅克萨山〈在城西五百四十七里山之西旧有青阳〉
〈铺城即明时开原旧边也〉蒲泊山〈在城西五百八十里亦名鄂克济哈鄂摩山下有泊中多〉
〈产蒲〉罗罗山〈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周十五里〉马鞍山〈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即〉
〈恩额穆山周四里〉呼兰山〈有二一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周十里一在阿勒楚喀城东南〉
〈八十里〉萨尔都山〈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周十里〉额赫乌兰山〈在城西北〉
〈一百九十里周三十里〉博屯山〈在城西北二百里周三十里山北有小山上有金罗索墓〉
〈 罗索改见前〉拉克山〈在城西北四百十二里周百馀里〉布尔德库苏巴
尔罕山〈在城西北边界其西北有边门〉巴延鄂佛罗山〈在城北一百八十里〉
伊罕山〈在城东北三十里上有城〉塞赫哩山〈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周十里〉拉
林山〈在城东北二百四十五里周二十里拉林河发源于此〉摩琳山〈在城东北二百〉
〈五十里周三十里〉扎松阿山〈在城东北三百里高十四里周五十五里〉穆克阿
哩哈山〈在宁古塔城东南五百里又锡木纳山在城东南五百四十五里笟篱山在城东南〉
〈五百八十里〉乌尔珲山〈在宁古塔城东南六百二十里又喜彰山在城东南六百三十〉
〈里珲绰浑河珠伦河发源于此俱高五里周三十里〉通肯山〈在宁古塔东南七百里珲春河〉
〈发源于此〉锡赫特山〈在宁古塔城东南一千五百七十里高三十里周一百里乌苏哩江〉
〈伊津河奇噜河俱发源于此其南即大海〉碧奇山〈在宁古塔城东南界〉希扎山〈在宁〉
〈古塔城南四百四十五里〉鄂摩和昻阿山〈在宁古塔城西南一百里又西南有布拉〉
〈山〉堪达山〈在宁古塔城西北三百里〉小白山〈在宁古塔城西北四百里高士奇扈〉
〈从录小白山岩岫嵚巇冰雪夏积〉呼勒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三百里瑚尔哈河之南高六〉
〈里周围三十里〉毕朗吉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九百里混同江南岸高五里周七十里〉额
尔古呼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里混同江之南高四里周六十里〉穆哩罕山
〈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十六百五十里〉哈勒珲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八百里〉鸟枪
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一百九十里〉卓哩奇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五百六十八〉
〈里〉哲勒肯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五百八十五里〉孟额山〈在宁古塔城东〉
〈北二千六百四十四里〉殿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七百二十一里上有二碑〉库勒
克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八百馀里〉阳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九百二十二里〉
库勒布山〈在宁古塔城东北界又扬古岱山九文山楚察馨山玛呼山鄂锡克塔山宁聂〉
〈哩神山库穆讷神山庙湾山额尔奇埓山穆丹山白库山催马山俱在宁古塔城东北界 宁聂哩〉
〈神旧作尼英尼叶哩神今改正〉兰陵山〈在白都讷城东又康山亦在城东〉和勒托
和山〈在白都讷城东阿勒楚喀城北周三十里〉哈尔噶山〈在阿勒楚喀城东一百里〉
索克托库山〈在阿勒楚喀城南八十三里又城南有索多和山〉锡勒们山
〈在阿勒楚喀城西界 锡勒们旧作西尔们今改正〉阿勒楚喀山〈在珲春城东五里又〉
〈喀尔岱山在城东八十馀里〉团山〈在打牲乌拉城东二十三里小西浪河之北高五十四丈〉
牛山〈在打牲乌拉城东南高三十丈起脉于佛门峰高一百七十二丈〉佛赫库山
〈在打牲乌拉城西北高二百三十二丈又萨尔达山亦在城西北〉巴彦吉鲁山〈在长〉
〈春厅西三十五里〉拉发峰〈在吉林城东一百五十二里高五里周二十里峰前有洞人不〉
〈能至〉尼雅勒玛峰〈在城东南四百里高一百五十步周五里有馀〉圣音吉林
峰〈在城南三百七十里上有辉发城〉阿呼峰〈在城西南十五里〉额赫峰〈在城〉
〈西南三百六十七里〉吉林峰〈在城西南四百馀里高一里周二十馀里又名鸡冠山上有五〉
〈泉北流分为五道合为依巴丹河汇雅吉善河〉呼兰峰〈在城西南四百馀里通志在叶赫城〉
〈东北周十里〉伊彻峰〈在城西南五百里峰西南有哈达新城下有石城〉昻阿西
峰〈在城西南五百里高五里周四十里峰北有乌苏哩堡〉安巴和托峰〈在城西南〉
〈五百里周五十里峰下有小石城四围密林丛翳峰顶草木不生瞻河富勒哈等河俱发源于此又〉
〈有阿济格和托峰在城西南五百馀里周四十馀里〉乌勒闲峰〈在城西南五百馀里又相〉
〈近有贵勒赫峰乌勒闲改见前〉 珠 噜穆克善峰〈在城西南界长白山南有二峰〉
〈即是长白山南麓及西南指者山名各异而峰峦相续其东为鸭绿江其西即佟家江山尽处两江〉
〈合流入海〉珠噜穆哈连峰〈在城西一百六十里有东西两峰〉塞赫勒峰
〈在城西北九十里周十里其东南二里许即驴子峰周二十五里〉发实兰峰〈在城西北〉
〈一百十七里周十里奇塔穆河发源于此〉珊延峰〈有二一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周二十五里〉
〈一在宁古塔西南一百二十里毕尔腾湖中即白岩也〉发乌勒呼玛峰〈在城东北〉
〈九十五里周十里〉辉和罗峰〈在宁古塔城东南一千四百里高五里周十五里〉乌
赫济峰〈在宁古塔城东南一千五百里高四里周十里〉呼克图峰〈在宁古塔城西〉
〈南一百六十七里〉察哈尔峰〈在宁古塔城北八十里高三里周三十里〉锦住峰
〈在打牲乌拉城东高七十五丈又城东南有发实兰峰高二百十二丈〉黑林岭〈在吉林城〉
〈南八百七里亦名分水岭即长白山南麓一干延互曲折西北指者也岭有三泉从谷中涌出即为〉
〈佟家江之源〉黑岭〈在城南九百七十里〉青岭〈在城南一千七十里〉长岭子〈在城〉
〈西南五百里土名果勒敏珠敦南接纳噜窝集北接库勒讷窝集自长白山南一岭环绕至此延互〉
〈不绝为众水分流之地东北流为雅吉善辉发等河入混同江西北流为英莪瞻河哈达叶赫克尔〉
〈素等河八边〉香岭〈在城西南五百馀里呼噜河瞻河发源于此又相近有钮赫岭〉达扬
阿岭〈在城西南五百馀里长岭子北〉呼伦岭〈在城西北界 兴京门东其东又有康萨〉
〈岭〉喀巴岭〈在城西南界长白山西南通志呼伦岭康萨岭喀巴岭俱长白山南分水岭之〉
〈支岭也〉屯齐岭〈在城西二十里〉乌珠岭〈在城西二百六十七里〉噶哈岭
〈在城西四百三十馀里其下即英莪布瞻 太祖高皇帝甲申年征浑河部凿道于此〉 勒
富善冈〈在吉林城东南六百里〉阿布达哩冈〈在城西南界天命四年〉
〈太祖高皇帝歼明兵于此〉苏斡延冈〈在城西一百六十九里周百馀里〉珠噜喀
勒毕库冈〈有二一在城西三百四十三里一在城西三百四十六里濒伊屯河东西岸高〉
〈三十馀里〉固拉库崖〈在吉林城西南界 太祖高皇帝己未年攻降朝鲜兵于此〉
红字崖〈在旧㑹宁城西八百里崖高数千丈其上赤纹如朱书古篆〉𫎇古峪〈在吉〉
〈林城西南五百里叶赫城西南四十里〉纳穆窝集〈在吉林城东八十里高三里馀城东〉
〈南诸河多发源于此凡山多林木者曰窝集 谨考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云窝集东至海〉
〈边接连乌喇黑龙江一带西至俄罗斯或宽或窄丛林密树鳞次栉比阳景罕曜如松柏及各种大〉
〈树皆以类相从不杂他木林中落叶常积数尺许泉水雨水至此皆不能流尽为泥滓人行甚难有〉
〈熊及野豕貂鼠黑白灰鼠等物皆资松子橡实以为食又产人参及各种药料人多不能辨识者谓〉
〈兴南方湖广四川相𩔖康熙三十七年有御制阅窝集诗并序又 御制诗序云乌喇〉
〈山㠗间古木灌莽泽潦遍野即黄龙府之地也今人未暇详考赋诗二首乾隆十九年有 御〉
〈制窝集行〉塞齐窝集〈在城东二百十二里高五里周十里城东诸河及宁古塔诸河多发〉
〈源于此〉纳秦窝集〈在城南七百三十里长白山之北崇冈叠嶂茂树深林百馀里城南〉
〈诸河多发源于此〉库勒讷窝集〈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其南即长岭子城西诸河多〉
〈发源于此 本朝乾隆十九年有 御制驻跸库勒讷窝集口诗〉 纳 噜窝集〈在城〉
〈西南五百四十九里长岭子之南即分水岭林木丛密处周围数十里城西南及 兴京界内诸河〉
〈多发源于此〉锡兰窝集〈在城东北一百九十五里又和伦窝集在城东北二百五十三〉
〈里〉珊延毕尔罕窝集〈在宁古塔城东五十里又花兰窝集在城东五十五里〉
〈珊延毕尔罕旧作善延毕尔罕今改正〉阿库密窝集〈在宁古塔城东一千四百二十〉
〈里又尼满窝集在城东一千六百里毕歆窝集在城东北一千七百里僧库勒窝集在城东二千一〉
〈百十四里毕楞窝集在城东二千二百十六里克埓穆窝集在城东二千三百三里毕埓根窝集在〉
〈城东二千六百五十九里〉塔克通阿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南五十八里又呼锡哈哩〉
〈窝集在城东南七十里尼叶赫窝集在城东南九十里特林窝集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穆棱窝集〉
〈在城东南二百里欢托和窝集在城东南五百十里呼兰窝集在城东南六百里〉佛楞窝
集〈在宁古塔城南八十七里又索尔和绰窝集在城南一百里玛尔呼哩窝集在城南一百五十〉
〈里〉玛展窝集〈在宁古塔城西北一百二十里通志有二一在城东南六百六十里〉海
兰窝集〈在宁古塔城西北二百里西接毕尔罕窝集东接玛展窝集绵亘数百里〉毕尔
罕窝集〈在宁古塔城西北二百二十里西接塞齐和伦等窝集〉扎穆图窝集
〈在宁古塔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又舍赫窝集在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玛展窝集之东〉富达密
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一百三十里扎穆图窝集之东又萨尔布窝集在城东北一百六十里〉
〈舒兰窝集在城东北二百九十里阿穆兰窝集在城东北三百二十里安巴毕喇窝集在城东北三〉
〈百八十里诺罗窝集在城东北四百里阿斯罕毕喇窝集在城东北四百二十里〉阿勒哈
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三十里〉巴兰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五十里混同〉
〈江之北又屯窝集在城东北八百里温登窝集在城东北一千一百里俱在混同江北〉喀穆
尼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四百五十里黑龙江东又和罗窝集在城东北一千七百里〉
〈库噜窝集在城东北一千八百里明噶哩窝集在城东北一千八百五十七里庄蔼窝集在城东北〉
〈二千二百五十九里库勒克窝集在城东北二千六百六十四里〉舒图岛〈在宁古塔城东〉
〈南五百九十三里又勒富岛在城东南八百八十四里〉德林石〈在宁古塔城西九十里通〉
〈志自鄂摩和湖东绕沙兰站之南抵瑚尔哈河有大石广二十馀里袤百馀里孔洞大小不可数计〉
〈或圆或方或六隅八隅如井如盆如池或口如盂而中如洞深或大许或数尺中有泉澄然凝碧或〉
〈潜鳞游泳或中生桦榆等木夏无蚊虫麋鹿群聚于中名曰德林石其名义不可解 按金史乌春〉
〈传世祖擒拉必献于辽主并言乌春助兵之状辽主使人问状乌春曰未尝与拉必为助也德林石〉
〈之北姑里甸之民所管不及此所谓德林石即此 拉必旧作腊醅今改正〉石头甸子
〈在宁古塔城西一百二十里阔数里长不可极下有水其深不可测石缝中鱼常跃出人马行其上〉
〈如闻空洞之声〉海〈吉林城东南至锡赫特山南海岸约二千三百馀里城东北至赫哲费雅喀滨〉
〈海处约三千馀里〉混同江〈在吉林城东今名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北流㑹嫩江黑龙江等〉
〈江入海即古粟末水也魏书勿吉国有大水阔三里馀名速末水唐书粟末靺鞨依粟末水以居水〉
〈源于太白山至北注沱漏河辽史圣宗太平四年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金史太祖收国元年亲征〉
〈黄龙府次混同江无舟上使一人导前乘赭白马径涉曰视吾鞭所指而行诸军随之水及马腹后〉
〈使舟人测其渡处不得其底大定二十五年封江神为兴国应圣公致祭如长白山仪地理志上京〉
〈路有混同江宋瓦江鸭子河通志混同江即松阿哩江也一名鸭子河一名粟末江一名宋瓦江一〉
〈名松花江明统志云混同江在开原城北一千五百里源出长白山旧名粟末江俗呼宋瓦江北流〉
〈经金旧㑹宁府下达五国头城东入于海又曰松花江在开原东北一千里源出长白山北流经金〉
〈故东京城合辉发江混同江东流入海云是以松花混同为二江也今按长白山为诸水发源之地〉
〈小者为河大者为江江有三西南流为鸭绿东南流为图们山之北百泉奔凑自吉林东南北流出〉
〈边受嫩江折而东北受黑龙江南受乌苏哩江遂东注入海者混同江也辽太平四年诏改鸭子河〉
〈为混同江混同之名始见于此而土人呼为松阿哩江金志有宋瓦江则松阿哩音之讹也明统志〉
〈松花江即宋瓦字之变也金史帝纪有云混同江一名黑龙江盖指其下流两江交㑹之处言之而〉
〈或以此江名松花而以萨哈连乌拉为混同误也按金世宗册封江神文曰江源出于长白则此江〉
〈称混同无疑宋瓦松花皆随音取字不可为准按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长白山巓之潭激湍奔〉
〈注瀑布千寻俗名图拉库二派分流东曰安巴图拉库河西曰阿济格图拉库河行数十里㑹流其〉
〈东又有尼雅穆尼雅库河赫通额河皆自山东发源北流入焉西源亦有二脉东曰额赫额音河西〉
〈曰三音额音河皆自长白山西发源北流与东派诸泉㑹为一又北流汇诸河绕城之东南北流出〉
〈边折而西北绕白都讷城西又北流㑹嫩江之水复转东北绕阿勒楚喀城三姓城北㑹南来之瑚〉
〈尔哈河又东北六百馀里黑龙江自西北来㑹又二百馀里㑹南来之乌苏哩江又稍折北流绕奇〉
〈勒尔赫哲费雅喀诸部地入东海自发源至入海处凡三千五百馀里自辽金以来名号不一记载〉
〈多舛如松漠记闻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则云黑水其水掬之微黑契丹自为混同江又云长白山黑〉
〈水发源于此旧名粟末江契丹改为混同江是误以混同江为黑龙江也明统志既载松花江矣复〉
〈云混同江在开原城北一千五百里经金旧㑹宁府下达五国头城是误以吉林城东之瑚尔哈河〉
〈为混同江也辽史太平四年改鸭子河曰混同江金史世纪云混同江一名黑龙江是合鸭子混同〉
〈黑龙为一江矣而地理志肇州始兴县有鸭子河黑龙江上京路有混同江鸭子河宋瓦江则又分〉
〈混同鸭子黑龙为三并析宋瓦而为四前后互异如此至如金史混同一名黑龙之说此犹其显然〉
〈难信者旧志曲为之解曰指雨江下流交㑹处言之不知史所指者在金上京之地近长白山皆今〉
〈松花江上流非两江交㑹处也辽太平四年改名混同江后或称混同江或复称鸭子河错见帝纪〉
〈如天祚帝天庆二年正月书如鸭子河二月书幸混同江地理志宾州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闲又金〉
〈史上京路总记有混同江鸭子河分记㑹宁县有混同江宜春县有鸭子河则又截然分属两处辽〉
〈史营卫志云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盖其先大小皆名鸭子〉
〈河及改为混同江之后其小水自仍旧名惟汇流处称混同耳旧志于此水颇加考正犹有未尽今〉
〈为 发祥重地山川钟灵混同为大故详辨之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有 御制松花江〉
〈放船歌江中雨望诗三十七年有 御制松花江网鱼泛松花江诗乾隆十九年有 御〉
〈制松花江放船恭依 皇祖诗韵诗松花江诗松花江捕鱼诗乾隆四十三年奉 㫖于〉
〈江边择地建立江神庙岁时致祭〉佟家江〈在城南八百二里亦名通吉雅江南流㑹鸭绿〉
〈江即古盐难水也汉书地理志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唐书高丽传鸭绿水西与盐难水合通志佟〉
〈家江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有三泉自谷中出㑹为一西南流受哈勒们等诸河鸭绿江自东来㑹〉
〈南入于海明统志有大虫江在都司城东南四百里源出龙凤山南流入鸭绿江今凤凰城界内不〉
〈闻有大虫江疑即佟家江也〉鸭绿江〈在城南九百七十七里源出长白山西南流与朝鲜〉
〈分界至凤凰城东南入海即古马訾水也汉书地理志元菟郡西盖马县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西〉
〈南至西安平入海过郡二行千一百里通典马訾水一名鸭绿江源出靺鞨白山水色似鸭头故名〉
〈去辽东五百里经国内城南又西与一水合即盐难水也二水合流西南至安平城入海高丽之中〉
〈此水最大波澜清澈所经津济皆贮大船其国恃此以为天堑水阔三百步在平壤西北四百五十〉
〈里辽水东南四百八十里明统志鸭绿江在都司城东五百六十里全辽志在辽阳城东五百三十〉
〈里源出长白山由夹州城西南流与屯鲁江合流至艾州与猪婆江同流入于海通志一名益州江〉
〈或呼叆江长白山南诸泉南注汇为大江西南流与佟家江㑹行五百里绕鳯凰城之东南入于海〉
〈江之东南为朝鲜界〉嫩江〈在城西北源出北兴安岭伊拉古尔山由黑龙江界流入松花江通〉
〈志在法特哈边门之北明统志脑温江即此〉乌苏哩江〈在宁古塔城东一千馀里源出〉
〈锡赫特山北流㑹诸河为一又北受兴凯湖流出之松阿察河流经千馀里㑹混同江东北流入海〉
〈即古呼尔哈江也元史地理志呼尔哈万户府有呼尔哈江流并混同江明统志呼尔哈江源出建〉
〈州东南山下东北汇为镜泊又北入混同江初金置万户府于此后改府为路 按金史呼尔哈路〉
〈西至上京六百三十里今考其地正与乌苏哩江相近是此江即呼尔哈金元二志显有可证旧本〉
〈通志仍据明志以今瑚尔哈河为呼尔哈江而乌苏哩江全无所考不知明志所云镜泊即今兴凯〉
〈湖也当时未知此江之别有上源故以镜泊当之其所指之水犹未误也今之瑚尔哈可乃明志之〉
〈呼尔海河土名犹在特当时不能确指其即唐之呼尔罕金之爱新耳通志漫以毕尔腾湖为镜泊〉
〈遂以瑚尔哈为呼尔哈而乌苏哩江之巨川几为从古无名之小水误矣 呼尔海旧作匆儿海呼〉
〈尔罕旧作忽汗爱新旧作按出虎今并改正呼尔哈改见前〉图们江〈在宁古塔城南六百〉
〈馀里源岀长白山东北流绕朝鲜北界又东南折㑹诸水入于海通志云明统志有阿雅噶河源出〉
〈长白山东流入海今长白山之水东流者有图们江典阿雅噶河名 按金史埓克𫝊埓克统门珲〉
〈春水合流之地乌库哩部入今珲春河南流与图们江合统门即图们音之转也又明志有徒门河〉
〈流经建州卫东南一千里入于海此即徒门河也与阿雅噶河当是一水耳 埓克旧作留可今改〉
〈正阿雅噶乌库哩改见前〉黑龙江〈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二百里自黑龙江将军界流入至〉
〈此与混同江㑹流入海详见黑龙江〉拉发河〈在吉林城东南九十六里源出纳穆窝集西南〉
〈流合额伊呼噶噜等河入混同江又额伊呼河在城东一百四十里源出纳穆窝集南流入拉发河〉
〈噶噜河在城东一百七十二里相近又有依什伯长二河源俱出塞齐窝集西南流合为一入拉发〉
〈河〉色勒河〈在城东南四百十六里又萨穆什河在城东南四百四十里穆陈河在城东南〉
〈三百十里农额勒海兰河在城东南五百八十七里庚吉音河在城东南八百二十七里源皆出塞〉
〈齐窝集又飞虎河在城东南二百四十四里源出额敦山额赫茂河在城东南六十里佛多和河在〉
〈城东南一百十里雅们河在城东南九十八里源出纳穆窝集俱西流入混同江〉勒富善
河〈在城东南五百八十里源出勒富善冈东北流迳宁古塔境入毕尔腾湖又堪济哈河在城东〉
〈南四百三十里珠噜多观河在城东二百九十里山壁河在城东三百七里汗察罕河在城东南四〉
〈百三十里源俱出塞齐窝集南流合为安达尔琦河又南入勒富善河皆瑚尔哈河之上源也〉塞
珠伦河〈在城东南九百九十五里源出纳秦窝集北流入混同江又哈瞻河在城东南九百〉
〈六十七里永安锡库河在城东南九百三十七里达呼河在城东南六百七十里吉朗吉海兰河在〉
〈城东南六百三十一里五里河在城东南七百七十里俱发源纳秦窝集北注混同江〉赫通
额河〈在城东南一千四十五里源出勒富善冈西北流㑹富勒呼河入混同江又富勒呼河在〉
〈城东南一千一百二十五里源出额敦山南流入赫通额河〉玛延河〈在城南一百七十里〉
〈又佛尔们河在城南四十三里海兰河在城南七十里源俱出库勒讷窝集东流入混同江〉辉
发河〈在城南三百二十里源出纳噜窝集曰雅吉善河东北流㑹图们三屯诸水为辉发河入〉
〈混同江明统志有辉发江源出沈阳卫废贵德州东北山中东北流入松花江西去开原城三百五〉
〈十里即此〉奇尔萨河〈在城南四百二十五里又得佛河在城南七十五里坦频河在城南〉
〈四百七十里源俱出库勒讷窝集东南流入辉发河〉布尔堪河〈在城南四百七十里源出〉
〈库勒讷窝集东南流有坦频河南流入焉又东南入辉发河〉图们河〈在城南五百里又三〉
〈屯河在城南四百八十里源俱出纳噜窝集东北流㑹雅吉善河为辉发河又托𣲗河在城南四百〉
〈八十五里其东又有觉哈河索勒和河俱发源佛斯亨山北流入辉发河 佛斯亨改见前〉斡
穆呼河〈在城南五百三十七里又发河在城南六百六十四里源俱出纳秦窝集北流㑹三〉
〈音额音额赫额音河入混同江〉纳尔珲河〈在城南五百六十二里源出佛斯亨山东南流〉
〈会三音额赫二额音河入混同江 佛斯亨改见前〉扎伦果河〈在城南六百七里又奇雅〉
〈库河在城南六百五十四里理河在城南六百七十里扎哈河在城南七百十五里舍哩河在城南〉
〈七百四十里俱东流汇三音额赫二额音河入混同江〉摩克托舍哩河〈在城南八〉
〈百二十里又尼堪河在城南八百七十二里源出纳秦窝集西流入额赫额音河〉石河〈在城〉
〈南九百里源出黑岭南流入鸭绿江又和伦呼逊河在城西南源出和伦呼逊山又破城子河白马〉
〈朗河亦在城西南界俱南流入鸭绿江 和伦呼逊改见前〉温德亨河〈在城西南五里〉
〈齐努珲河在城西南五十里东入温德亨河俱源出库勒讷窝集东北流入混同江〉雅吉善
河〈在城西南五百三十里源出纳噜窝集合图们三屯即为辉发河〉呼噜河〈在城西南〉
〈五百六十里源出香岭又有一在城东南一千一百八十里又有尼什哈河源出塞赫哩山库斡兰〉
〈河源出安巴雅哈东山俱在城西南五百里科多河在城西南五百六十里源出阿济格雅哈东山〉
〈下流俱入克尔素河〉瞻河〈在城西南五百七十馀里源有二一出香岭一出安巴和托峰北流〉
〈合为一河西南流入威远堡边门为扣河入清河〉苏克素护河〈在城西南五百七十〉
〈五里源出边外纳噜窝集西南流入边门距奉天府一百七十里入浑河〉哈达河〈在城西南〉
〈界源出达扬阿岭西流入英莪边门北入开原县界为清河又十八里河阿噜河在城西南五百馀〉
〈里源出安巴和托峰西南流入哈达河又呼济河觉罗河亦在城西南五百馀里源出穆哈连布瞻〉
〈南流入哈达河〉噶桑阿河〈在城西南界又纳噜河亦在城西南界俱源出纳噜窝集入英〉
〈莪边门㑹为浑河〉珠敦河〈在城西南界源出长岭子东北流入雅吉善河又巴延河安巴〉
〈美赫河在城西南五百馀里源俱出达扬阿岭富尔哈河在城西南五百馀里源出安巴和托峰俱〉
〈东流入雅吉善河〉嘉珲河〈在城西南界源出萨穆当阿山南流有萨穆当阿河发源纳噜〉
〈山西南流注之又东南入佟家江又呼勒河伊木逊河俱出康萨岭西南流㑹萨穆当阿河旺城河〉
〈源出纳噜山东南流入嘉珲河 嘉珲旧作吉雅浑今改正〉哈勒们河〈在城西南界源〉
〈出分水岭西南流入佟家江又额勒敏河亦在城西南界源出喀巴岭南流入哈勒们河又有嘉勒〉
〈图河亦在城西南界源出分水岭南流入佟家江〉苇苫河〈在城西南界源出玛察山相近〉
〈有乌勒闲河流合焉又有玛察河亦出玛察山俱北流入佟家江 乌勒闲改见前〉章京河
〈在城西南界相近有尼玛兰河玛嘉河哈当阿河俱发源纳噜窝集西流入 兴京界㑹为苏子河〉
〈又城西南界有通锡库河源出纳噜窝集金木新河源出王銮子岭拉嘉河源出盘岭嘉哈河源出〉
〈偏岭俱流注于苏子河〉阿什罕河〈在城西南界源出背磴山东南流入佟家江〉瓦
尔喀什河〈在城西南界源出托和罗山东南流入佟家江又理雅达河亦在城西南界源〉
〈出理雅达山东北流入瓦尔喀什河〉安巴雅勒呼河〈在城西南界源出萨穆禅山东〉
〈流其北有栋鄂河源出钮勒们山东南流入焉又东入佟家江又相近有阿济格雅勒呼河源亦出〉
〈萨穆禅山东入佟家江〉大鼓河〈在城西南界源出白䃳子山东南入佟家江其北又有小〉
〈鼓河源出半䃳岭东南流入大鼓河〉温水河〈在城西南界通志即哈勒珲穆克河相近又有〉
〈锡勒们河哲松额河源俱出纳噜窝集东流入三音额音河 锡勒们改见前〉和齐宽穆
哈连河〈在城西南界源出哈克萨岭东南流入鸭绿江又南有安巴如罗河源出楼房山东〉
〈南流入海二河皆近凤凰城边界〉绥哈河〈在城西四十里又蒐登河在城西八十三里伊〉
〈拉齐河在城西九十里俱发源库勒讷窝集北流㑹为鄂河又北注混同江〉伊勒们河
〈在城西一百四十五里源出库勒讷窝集其东有萨喇河西北流注之西有勒富都岱二河俱北流〉
〈注之北流出边㑹伊敦河入混同江金史温屯噶布拉思居长白山阿卜萨河徙隆州额勒敏河额〉
〈勒敏即伊勒们音之转也又明统志有伊密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合伊图河〉
〈入松花江即此 伊敦旧作一秃阿卜萨旧作阿不辛温屯噶布拉思旧作温敦姑蒲刺史额勒敏〉
〈旧作移里闵伊密旧作一迷今并改正〉伊敦河〈在城西二百九十二里源出额赫峰北流〉
〈出边东北折㑹伊勒们河又东北入混同江伊屯门在河之西明统志伊敦河北流入松花江即此〉
〈又苏斡延河在城西二百四十里源出珠噜穆哈连峰西北流㑹休巴丹河依巴丹河在城西二百〉
〈六十七里源出吉林峰五泉涌出合为一北流入伊敦河 伊敦改见前〉安巴雅哈河
〈在城西三百四十二里又阿济格雅哈河在城西三百二十馀里源俱出库勒讷窝集合流而西北〉
〈入克尔素河〉克尔素河〈在城西四百馀里源出库勒讷窝集北流入边即辽河上流也〉
〈 本朝乾隆八年有 御制至克尔素河奉天官兵来接诗〉叶赫河〈在城西四百八〉
〈十馀里源出噶哈岭入曕河〉察兴阿河〈在城北八十里源出塞赫勒峰又奇塔穆河在〉
〈城北一百里源出发实兰峰东流入混同江〉伊罕河〈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源出纳穆窝集〉
〈西流入混同江〉锡兰河〈在城东北九十五里源出锡兰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又扎尔固齐〉
〈河在城东北七十五里源出塞赫哩山西北流入锡兰河〉拉林河〈在城东北二百二十五里〉
〈源出拉林山西北流㑹和伦摩琳喀萨哩三水经阿勒楚喀城西一百二十里至城西北二百五十〉
〈里入混同江又和伦河在城东北二百三十里源出和伦窝集摩琳河在城东北二百四十里源出〉
〈摩琳山喀萨哩河在城北二百十五里源出锡兰窝集俱西北流入拉林河〉阿勒楚喀
河〈在城东北九百里源出扎松阿山西北流经阿勒楚喀城东二里至城西北七十里入混同江〉
〈又有海勾河岳喜河源俱出扎松阿山西北流入阿勒楚喀河〉珊延河〈在宁古塔城东四里〉
〈源出珊延毕尔罕窝集又花兰河在城东五里源出花兰窝集俱西北流入瑚尔哈河 珊延毕尔〉
〈罕改见前〉穆棱河〈在宁古塔城东四百里源出穆棱窝集东北流㑹数水凡五百馀里入乌〉
〈苏哩江金史拉必据慕棱水保固险阻即此 拉必改见前〉诺垒河〈在宁古塔城东五百〉
〈里源出城东四百里无名山东南㑹数水入乌苏哩江〉阿库密河〈在宁古塔城东一千〉
〈三百八十里源出阿库密窝集又北曰尼满河在城东一千三百五十里源出尼满窝集又北曰毕〉
〈歆河在城东一千五百馀里源出毕歆窝集又北曰和罗河在城东一千五百馀里源出和罗窝集〉
〈俱西北流入乌苏哩江〉岳塞河〈在宁古塔城东二千五百里源出阿尔哈峰又鄂伦河在〉
〈城东二千五十八里源出萨哈连窝集俱东流入海〉僧库勒河〈在宁古塔城东二千一百〉
〈十四里源出僧库勒窝集东流入海〉毕楞河〈在宁古塔城东二千三百六十里源出毕楞窝〉
〈集又克埓穆河在城东二千三百六十九里源出克埓穆窝集俱东流入海〉托穆津河
〈在宁古塔城东二千八百五十九里源出毕哷根窝集东南流入海〉瑚尔哈河〈在宁古塔〉
〈城东南上流自勒富善河北流折东㑹诸水为一又折东北㑹毕尔腾湖又自湖之发库东流经旧〉
〈㑹宁城北又九十馀里绕宁古塔城南复折而北流七百馀里入混同江唐时谓之呼尔罕河渤海〉
〈大氏置呼尔罕州以此水为名新唐书渤海王城临呼尔罕海是也金时又名金水俗谓金为爱新〉
〈以水源于此谓之金源因建国号曰金明时又谓之呼尔海河明统志呼尔海河在开原城东北一〉
〈千里源出潭州城东诸山北流入松花江即此按旧本通志以此河为呼尔哈江今考金史上京〉
〈在爱新水之旁今此河近绕古㑹宁城亭榭遗址犹在水侧唐时渤海上京在呼尔罕河东以道里〉
〈计之亦在今宁古塔且呼尔罕与瑚尔哈音相近此河即唐时呼尔罕河金时爱新水无疑其呼尔〉
〈哈江乃今之乌苏哩江非此水也明统志于呼尔海河外又载呼尔罕河与金水河亦误方舆纪要〉
〈又谓金水河西北流与来流水合来流水源出三卫马盂山东流至黄龙府东又东南流入女境〉
〈㑹金水河东北入混同江今考马盂山在大宁卫去宁古塔甚逺其水何缘合流盖以辽金二志皆〉
〈有来流河为此无稽之说不足辨也呼尔海呼尔罕呼尔哈爱新改俱见前〉塔克通阿
河〈在宁古塔城东南四里源出塔克通阿窝集北流入瑚尔哈河〉绥芬河〈在宁古塔城东〉
〈南四百四十里源出穆棱窝集东南流㑹十馀水入海又鄂勒欢绥芬河在城东南三百六十里源〉
〈出城东五百里小山东南流入绥芬河又舒藩河在城东南五百馀里源出东南荒山东南流入绥〉
〈芬河富尔丹河在城东南六百五十里源出荒山西南流入绥芬河 绥芬旧作遂分鄂勒欢旧作〉
〈额尔古温今并改正〉珲春河〈在宁古塔城东南六百里源出通肯山㑹诸水西南流入图们〉
〈江金史世纪有珲春水与统门水合流即此又勒塔河在城东南四百十三里源出笊篱山谙达河〉
〈在城东南六百二十里源出乌尔珲山俱西流㑹珲春河又英爱河在城东南六百里珲春河东源〉
〈出笊篱山又马瞻河在城东南四百五十里源出城南无名山俱南流入图们江〉珲绰浑
河〈在宁古塔城东南六百六十里源出嘉彰山又延楚河在城东南四百六十三里济秦河在城〉
〈东南四百七十三里源俱出欢托和窝集哈济密河在城东南五百三十里伊济密河在城东南五〉
〈百二十里源俱出锡伯窝集𫎇古河在城东南五百七十一里源出阿藩山珠伦河在城东南六百〉
〈四十里源出嘉彰山以上诸河皆在绥芬河西南流入海 绥芬改见前〉勒富河〈在宁古塔〉
〈城东南七百九十里源出扎哈哩冈西北流折东北入兴凯湖其西曰们河在城东南五百五里又〉
〈西曰苏扎哈河在城东南五百十五里源俱出苏扎哈窝集南流入兴凯湖又勒富河之东曰都特〉
〈赫河又东北曰塞勒默河俱西北流入兴凯湖〉松阿察河〈在宁古塔城东南九百里即兴〉
〈凯湖东北流出之水也又东北汇于乌苏哩江〉伊津河〈在宁古塔城东南一千五百里源出〉
〈锡赫特山之北东北流入乌苏哩江又额图密河额伊呼河俱在城东南一千四百里源出东南无〉
〈名窝集西北流入乌苏哩江法勒图河在城东南一千三百里源出无名山东北流入乌苏哩江福〉
〈齐河亦在城东南一千三百里西北流入乌苏哩江瑚叶河在城东九百十里源出城东南一千里〉
〈无名山东北流入乌苏哩江诸水皆在乌苏哩江之上源 额伊呼旧作爱呼法勒图旧作藩图瑚〉
〈叶旧作呼雅今并改正〉奇噜河〈在宁古塔城东南界源出锡特赫山南南流入海〉噶
哈哩河〈在宁古塔城南一百五十里源有二一出玛尔呼哩窝集一出尼叶赫窝集南流㑹〉
〈布尔哈图河入图们江又呼济河在城南三百里其北又有爱密达河俱出城南无名山东流入噶〉
〈哈哩河又噶顺哈河俱出城东南无名山西流入噶哈哩河〉布尔哈图河〈在宁古塔〉
〈城南四百里源出城东南无名山东流合英莪河赫图河图们河㑹海兰河入噶哈哩河〉海兰
河〈有二一在宁古塔城南四百十里源有三俱出西南五百馀里无名山东流入布尔哈图河元〉
〈史地理志呼尔哈有海兰河流入于海即此一在城西北四十里源出海兰窝集东流入瑚尔哈河〉
〈又城北有扎穆图河源出扎穆图窝集舍赫河源出舍赫窝集鄂克托河源出城北无名山俱南流〉
〈㑹海兰河 呼尔哈改见前〉阿布河〈在宁古塔城西南六十五里又玛尔呼哩河在城西〉
〈南五十里源俱出玛尔呼哩窝集北流入瑚尔哈河〉松吉河〈在宁古塔城西南一百里源出〉
〈玛尔呼哩窝集北流入毕尔腾湖〉富尔吉哈河〈在宁古塔城西南三百里源出城西〉
〈南无名山西北流㑹勒富善河〉沙兰河〈在宁古塔城西八十里发源城西北一百里无名小〉
〈山东南流入瑚尔哈河〉毕尔罕河〈在宁古塔城西一百四十里源出毕尔罕窝集东南〉
〈流㑹爱哷河入毕尔腾湖〉珠克腾河〈在宁古塔城西一百六十里又西十里有阿拉河又〉
〈十里有搭拉河俱发源毕尔罕窝集南流㑹为一入毕尔腾湖〉佛多和河〈在宁古塔城西〉
〈二百三十里源出塞齐窝集南流其东有都林谷河流㑹马又南㑹勒富善河入毕尔腾湖〉富
达密河〈在宁古塔城北一百二十里源出富达密窝集又萨尔布河在城北一百五十里源〉
〈出萨尔布窝集舒兰河在城北二百五十里源出舒兰窝集阿穆兰河在城北三百里源出阿穆兰〉
〈窝集安巴河在城北三百五十里源出安巴毕喇窝集阿斯罕河在城北四百里源出阿斯罕毕喇〉
〈窝集俱东流入瑚尔哈河〉呼锡哈哩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五十五里源出呼锡哈哩窝〉
〈集又尼叶赫河在城东北六十里源出尼叶赫窝集又特林河在城东北七十里源出特林窝集齐〉
〈克腾河在城东北九十里穆哈连河在城东北一百十里武斯珲河在城东北四百八十里俱出城〉
〈东北无名山俱西北流入瑚尔哈河〉翁锦河〈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馀里源出阿勒哈窝集〉
〈西北流入混同江〉巴兰河〈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馀里源出巴兰窝集南流入混同江〉
屯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七百里源出屯窝集东南流㑹十馀水入混同江又温登河在城东北〉
〈九百馀里源出温登窝集都尔河在城东北一千一百馀里源出都尔窝集俱南流入混同江〉毕
瞻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一百四十里源出穆哩罕山西南流入黑龙江〉库噜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五百馀里源出库噜窝集东南流入混同江〉敦敦河〈在宁古塔城东〉
〈北一千九百五十七里源出明噶哩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扎克蒐尔河〈在宁古塔〉
〈城东北二千五十八里源出庄蔼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格楞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一〉
〈百二十九里源出哲勒肯山东流㑹数水汇为克音湖入混同江又托索密河在城东北二千四百〉
〈九十八里源出卓哩奇山东南流入格楞河〉毕勒哩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三百十〉
〈二里源出庄蔼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毕津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六百七里源出扬〉
〈古岱山东南流入混同江〉喜雅哩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六百四十四里源出孟额山〉
〈西北流入混同江〉兴衮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七百三十四里源出卓哩奇山东南流〉
〈会诸小水入混同江当混同江入海之处此水亦甚大又达拉哈河在城东北二千七百八十里源〉
〈出库勒布山萨穆尼河在城东北三千馀里源出九大山俱南流入兴衮河又伊穆河在城东北三〉
〈千馀里源出扬古岱山东北流入兴衮河鲁库河在城东北三千馀里源出楚察馨山南流入兴衮〉
〈河〉额密勒河〈在宁古塔城东北界源出宁聂哩神山东南流入兴衮河又噶勒毕河在〉
〈城东北界源出鄂锡克塔山东北流入额密勒河阿穆尔河在城东北界源出玛呼山西流入额密〉
〈勒河 宁聂哩神改见前〉图呼勒河〈在宁古塔城东北界混同江口之北源出东北无名〉
〈山东南流㑹钮斡哩阿尔萨尼等河折东北入于海〉钮斡哩河〈在宁古塔城东北界源出〉
〈库穆讷神山东流入图呼勒河又塔林河在城东北界源出庙湾山又穆尼克河密密勒河源俱出〉
〈穆丹山额赫勒肯河源出催马山俱东流入图呼勒河〉费克图河〈在阿勒楚喀城东界〉
〈源出扎松阿山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扎巴兰河〈在阿勒楚喀城东界源出〉
〈扎松阿山北流入混同江〉玛延河〈在阿勒楚喀城东北二百里源出玛展窝集北流入混同〉
〈江〉觉尔和河〈在珲春城北界北流入混同江〉木石河〈在长春厅东一百九十里〉
〈源出吉林〉雾海河〈在长春厅北九十里源出吉林〉头道沟〈在吉林城南九百里源出〉
〈黑岭东南流入鸭绿江其南有二道三道二沟俱源出黑岭又南有四道五道至十二道共八沟俱〉
〈源出青岭皆入鸭绿江〉荔子沟〈在城南九百七十二里源出帽儿山西南流入鸭绿江〉
兴凯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周围数百里湖之南诸山中流出之们河苏扎哈河勒富〉
〈河都特赫等河俱㑹于此湖又自湖东北流出为松阿察河东北流注于乌苏哩江湖之西岸一山〉
〈临水名穆克阿哩哈山 按此湖即明统志之镜泊也但明统志谓即呼尔哈江之上源今乌苏哩〉
〈江源出锡赫特山㑹诸水北流此湖流出之松阿察河自西㑹之其水始大耳 呼尔哈改见前〉
达巴库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兴凯湖之北周圉三十里〉毕尔腾湖〈在宁〉
〈古塔城西南一百里即瑚尔哈河之上流也城西南诸水俱汇于此广五六里袤七十里许土人名〉
〈曰毕尔腾中有三山名鄂摩和昻阿山阿克善山牛录山阿克善牛录两山之闲有岩曰白岩湖之〉
〈西南瑚尔哈河自湖东流之处有一崖曰呼克图崖湖水东注飞瀑跳空奔浪雷吼声闻数十里土〉
〈人名曰发库自此东流绕旧㑹宁城历九十馀里经境南而东北流为瑚尔哈河 按新唐志渤海〉
〈王城临呼尔罕海即此旧通志以此为即明志之镜泊非是 呼尔罕改见前〉鄂摩和湖
〈在宁古塔城西一百四十里源出毕尔罕窝集南流入毕尔腾湖〉克音湖〈在宁古塔城东〉
〈北二千四百二十八里周围一百五十三里即格楞河之所汇也〉海眼〈在宁古塔城西石头〉
〈甸子西十馀里万山中有池周八十馀里每日三潮与海水相应仲夏日初出时恒有巨鱼涌出高〉
〈三丈许长十馀里飞鸟不敢过其上至巳午时始没其出时众鱼随之皆浮水面渔者因其出而网〉
〈焉必大获之〉温泉〈有二一在吉林城东南一千九百八十里长白山东𤍠如沸汤暖气上蒸〉
〈如雾西北流入安巴图拉库河一在城南八百十七里讷音河岸〉费雅达池〈在宁古塔〉
〈城东南六百四十里周围二里南流入海〉莲花池〈在宁古塔城西南八十里通志在金上京〉
〈西二十里相传为金时塞外之曲江〉达都洲〈在宁古塔城东南五百八里又塔阳古洲在城〉
〈东南五百八十里妈妈洲在城东南六百十八里〉大洲〈在宁古塔城东北三千馀里混同江〉
〈口之东大海中南北二千馀里东西数百里距西岸近处仅百里许有山曰图克苏护其长竟洲林〉
〈木深翳有小水数十东西分流入海〉
翻译语解〈附〉
呼尔哈〈𫎇古语愿也〉硕达勒达〈国语硕也勒达遮蔽也〉屯〈国语水中岛也〉
鄂托哩〈国语围两头也〉托郭琳〈𫎇古语周围也〉布固〈𫎇古语鹿也〉尼什
哈〈国语小鱼也〉雅尔呼达〈国语导引也〉阿勒坦额默勒〈𫎇古语阿〉
〈勒坦金也额默勒鞍也〉克尔素〈国语海边盐池所生草也〉雅克萨〈国语刷坍河湾〉
〈也〉鄂克济哈〈国语菖蒲也〉鄂摩〈国语池也〉佛斯亨〈国语甑于也〉埓
克〈国语磨刀石也〉巴延鄂佛啰〈国语巴延富也鄂佛啰鼻也〉伊兰茂〈国语〉
〈伊兰三数也茂树也〉伊努〈国语甚是也〉额敦〈国语风也〉温德亨〈国语板也〉科
齐克〈国语鸽子也〉穆哈连〈国语弹丸也〉查拉芬〈国语寿也〉乌噜哩
〈国语羊𬃷也〉爱新〈国语金也〉库斡兰〈国语营盘也〉萨哈连洪科〈国语〉
〈萨哈连黑也洪科碓嘴也〉达喜穆鲁〈国语达喜重叠也穆鲁房脊也〉勒富〈国语熊也〉
扎克丹〈国语松也〉德克〈国语高射也〉察库兰〈国语檀木也〉纳尔珲
〈国语细也〉乌珠〈国语头也〉达扬阿〈国语归附也〉乌拉〈国语江也〉阿噜〈𫎇古〉
〈语山阳也〉和伦呼逊〈国语和伦威也呼逊力也〉费叶棱乌〈国语树鸡也〉玛
察〈国语野菜也〉和济寛〈国语美好也〉安巴和罗〈国语安巴大也和罗谷也〉
伊罕〈国语牛也〉塞赫哩〈国语山高大貌也〉拉林〈国语人爽快也〉摩琳〈国语〉
〈马也〉罗罗〈国语猪背骨也〉呼兰〈国语烟筒也〉额赫乌兰〈国语额赫不善也乌〉
〈兰沟也〉苏巴尔罕〈国语塔也〉希扎〈国语垆也〉穆克阿哩哈〈国语穆克〉
〈水也阿哩哈承当之谓〉锡木纳〈国语考试也〉乌尔珲〈国语一指也又半寸也〉
通肯〈国语鼓也〉锡赫特〈国语牲畜短少之谓也〉昻阿〈国语口也〉额尔古
呼〈国语递也〉穆哩罕〈国语转湾处也〉哈勒珲〈国语温暖也〉卓哩奇〈国语〉
〈赎取也〉哲勒肯〈国语香鼠也〉孟额〈国语煮物发柴也〉库勒布〈国语偏头〉
〈箭也〉玛呼〈国语鬼脸也〉宁聂哩〈国语春也〉额尔奇埓〈国语令用强也〉穆
丹〈国语声音也〉堪达〈国语牛项下皮也〉和勒托和〈国语诳言也〉哈尔
噶〈国语靴帮也〉锡勒们〈国语鹞也〉索克扎库〈国语酒徒也〉珠噜〈国语〉
〈双也〉圣音〈国语山崖也〉珊延〈国语白色也〉尼雅勒玛〈国语人也〉阿呼
〈𫎇古语有也〉伊巴丹〈国语枢梨木也〉额赫〈国语不善也〉和托〈国语头童也〉
阿济格〈国语小也〉乌勒闲〈国语猪也〉贵勒赫〈国语杏也〉穆克善〈国语〉
〈挺也〉发乌勒呼玛〈国语发窗也乌勒呼玛雉鸡也〉塞赫勒〈国语巍峰之谓也〉
发实兰〈国语旁岔也〉呼图克〈国语厚棉袍也〉屯齐〈𫎇古语存水之谓〉瑚
珠〈国语槽也〉噶哈〈国语乌雅也〉果勒敏珠敦〈国语果勒敏长也珠敦山梁也〉
钮赫〈国语狼也〉呼伦〈𫎇古语葫芦也〉康萨〈国语刮去皮上毛也〉喀巴〈国语双生〉
〈也〉苏斡延〈国语黄色也〉喀勒毕库〈国语快箭也〉纳穆〈国语生菜也〉
塞齐〈国语划破之谓〉纳秦〈国语海青也〉库勒讷〈国语艾虎也〉锡兰〈国语〉
〈相连也〉毕尔罕〈国语小河也〉花兰〈国语铁锉也〉阿库密〈国语鱼皮衣也〉
尼满〈𫎇古语山羊也〉僧库勒〈国语韭菜也〉毕楞〈国语母虎也〉克勒穆
〈国语城垛也〉毕埓根〈国语柳条边也〉尼叶赫〈国语鸭也〉欢托和〈国语半也〉
穆棱〈𫎇古语江也〉乌尔钦〈国语声势也〉富达密〈国语呕吐也〉扎穆
图〈𫎇古语有路也〉阿穆兰〈国语嗜好也〉毕喇〈国语河也〉阿斯罕〈国语旁也〉
阿勒哈〈国语花斑也〉巴兰〈国语形势也〉温登〈国语女鼓手也〉喀穆尼
〈国语隘也〉库噜〈国语奶饼也〉玛展〈国语大披箭也〉海兰〈国语榆树也〉图门
〈国语万数也〉伊拉齐〈国语第三也〉绥哈〈国语艾也〉伊敦〈国语粗涩也〉雅
哈〈国语火也〉玛延〈国语肘也〉奇尔萨〈国语沙狐狸也〉得佛〈国语缎幅也〉坦
频〈国语瓶也〉托津〈国语孔雀也〉觉哈〈国语乞化也〉索尔和〈国语即朝鲜也〉
奇雅库〈国语鱼名〉扎哈〈𫎇古语疆界也〉摩克托舍哩〈国语摩克托形秃之〉
〈谓舍哩泉也〉尼堪〈国语汉人也〉察兴阿〈国语庾也〉噶鲁〈国语天鹅也〉伊
什〈国语罗汉松也〉伯辰〈国语争鬬之谓〉塞勒〈国语铁也〉萨穆什〈国语散也〉穆
陈〈国语釡也〉农额埓〈国语椴木也〉庚吉音〈国语明也〉佛多和〈国语柳树〉
〈也〉堪济哈〈国语红嘴白头雁也又眼下纯白牛也〉多观〈国语渡口也〉汉察
罕〈𫎇古语汉君长也察罕白色也〉塞珠伦〈国语滑叶菜也〉哈瞻〈国语木栅栏也〉永
安锡库〈国语永安砂也锡库撒袋内衬格也〉达呼〈国语端𦋐也〉吉朗吉〈国语〉
〈骨也〉富勒呼〈国语口袋也〉齐努珲〈国语银朱也〉呼噜〈国语平背也又龟壳〉
〈也〉科多〈国语花肚也〉瞻〈国语哨箭也〉苏克素护〈国语鱼鹰也〉哈达
〈国语山峰也〉噶桑阿〈国语哀怨也〉富勒哈〈国语杨树也〉嘉珲〈国语鹰也〉
呼勒〈国语斛也〉哈勒们〈国语车头也〉额勒敏〈国语未备鞍马驹也〉嘉勒
图〈国语白带鱼也〉章京〈国语司员也〉哈当阿〈国语山峰也〉嘉哈〈国语削之〉
〈也〉阿什罕〈国语年轻也〉玛奇〈国语纛缨也〉尼玛兰〈国语桑也〉雅勒
呼〈国语槽盆也〉扎尔固齐〈𫎇古语理事官也〉岳喜〈国语全部之部也〉毕
歆〈国语鞍辔饰件也〉岳塞〈国语锁也〉珠克腾〈国语祭祀也〉阿拉〈国语平冈〉
〈也〉塔拉〈国语野外也〉噶哈哩〈国语衫也〉呼济〈国语赶虎起之谓也〉噶顺
〈𫎇古语苦也〉布尔哈图〈𫎇古语有柳树之谓〉英莪〈国语母驼也〉赫图〈国语〉
〈横也〉鄂勒欢〈国语干也〉舒藩〈国语绉文也〉富尔丹〈国语关也〉珠伦〈国语〉
〈鼠穴也〉们〈𫎇古语是也〉都特赫〈国语窗楞也〉伊津〈国语经纬之经也〉额
图密〈国语穿戴也〉阿布〈国语适𦆵之意也〉富尔吉哈〈国语壅沙地也〉齐
克腾〈国语斡也〉翁锦〈国语凡物安柄之孔也〉敦敦〈国语小蝶也〉毕勒哩
〈国语龠也〉格楞〈国语众也〉托索密〈国语预备也〉达拉哈〈国语领头也〉鲁
库〈国语林茂草密也〉额密勒〈国语雌也〉噶勒毕〈国语耳聪也〉阿穆尔
〈𫎇古语平安也〉图呼勒〈𫎇古语牛犊也〉钮斡哩〈国语绿色也〉额勒赫肯
〈国语缓也〉鄂克托〈国语药也〉费克图〈国语间隙也〉毕尔腾〈国语水淀也〉
达都〈国语熟瘤也〉绥芬〈国语锥子也〉伊济密〈国语梳头也又纺织也〉奇
噜〈国语小旗也〉安巴善赫〈国语安巴大也善赫蛇也〉山壁〈国语凉水投物也〉
前纂修官〈臣〉贾桢恭纂辑
总纂官〈臣〉邱建猷恭 覆辑
前校对官〈臣〉王式和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统志
吉林〈二〉
︹古迹︺显德故城〈在吉林城东南唐书渤海传上京南为中京曰显德府领卢显铁汤荣兴〉
〈六州地理志自鸭绿江口舟行百馀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溯流五〉
〈百里至九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溯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王所都〉
〈 按显州即显德府唐先天二年赐名呼尔罕州是也辽史谓即平壤城又以辽置东京之显州为〉
〈本显德府地皆误 呼尔罕旧作忽汗今改正〉渤海上京城〈在宁古塔城西南唐书渤〉
〈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反有舍利〉
〈齐齐克仲象者度辽水保大白山之东北阻鄂抡河自固武后封为镇国公其子祚荣建国自号震〉
〈国王地方五千里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先天中拜为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呼尔罕州〉
〈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 海子武义大图宇私改年号天宝末徙上京 旧国三百里呼尔罕海〉
〈之束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此为肃愼故城曰上京龙泉府贾耽曰自安东都护府东北经故盖〉
〈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临呼尔罕海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肃愼城其北〉
〈经德里镇至南黑水靺鞨千里又曰自神州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又正北如东六百里至渤海王城〉
〈 按通志谓渤海上京在乌拉境内今以唐书考之当在宁古塔西南境与金上京相近明统志云〉
〈金灭辽设都于渤海上京是也 齐齐克仲象原作乞乞仲象鄂抡原作舆娄武义大图宇原作〉
〈武艺斥大土宇今并改正〉肇州故城〈在白都讷城南旧名珠赫店宋政和四年女取宁〉
〈江 州辽人使其将萧嗣先等发兵屯珠赫店金太祖 御之至混同江辽兵方怀陵道太祖击走之遂〉
〈率众进登岸大破辽兵于此天㑹八年以太祖肇基王迹于此置肇州治始兴县承安八年又置武〉
〈兴军金末废 按元时亦有肇州元志附于广宁府路下注云按哈喇巴图鲁传至元三十年世祖〉
〈谓哈喇巴鲁图曰诺延故地曰阿巴拉呼者产鱼吾今立城而以乌苏哈喇哈纳斯奇尔济苏三部〉
〈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为宣慰使既至定市里安民居得鱼九尾皆千斤来献又成宗纪元贞〉
〈元年立肇州屯田万户府以辽阳行省左丞额森领其事焉而元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
〈知其所属所领之详今以广宁为诺延分地故附注于广宁之下元之肇州明初已不知所在今考〉
〈博多欢传太祖分封东诸侯以二十为率诺延得其九五则其地自大不但广宁而已又伊实特穆〉
〈尔传云诺延之遗孽哈丹托垒复叛伊实特穆尔过黑龙江捣其巢穴可知黑龙江左右亦诺延故〉
〈地疑元之肇州即仍金旧且近混同黑龙二江故产大鱼耳今白都讷城东南阿勒楚喀河西岸有〉
〈古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南距吉林城三百四十里东去旧㑹宁城六百里与金史道里相合疑即〉
〈肇州遗址也 哈喇巴图鲁原作哈喇八都鲁诺延原作乃颜阿巴拉呼原作阿八喇忽乌苏哈喇〉
〈哈纳斯奇尔济苏原作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额森原作阿山博多欢原作博都欢伊实特穆尔〉
〈原作玉昔帖木儿哈丹托垒原作哈丹秃鲁干今并改正〉宁江州旧城〈在吉林城北境〉
〈混同江 东岸辽清宁中置亦曰混同军领混同县金废 按辽金二史金太祖起兵先攻宁江州辽〉
〈守将耶律乌纳战败弃城渡混同江而西是州在江以东矣高士奇扈从录云大乌拉去船厂八十〉
〈馀里即辽之 宁江州也又金太祖攻宁江州师次寥晦 城又得胜陀金太祖誓师处〉㑹 宁旧
城〈在宁古塔城 西南金史地理志上京路即海古勒之地金之 旧土也国初称为内地天眷元年〉
〈号上京海陵贞元二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㑹宁府大定十三年复为上京㑹宁府初为㑹〉
〈宁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治会宁县东至呼尔哈六百三十里西至肇州五百五十里北至扶馀路〉
〈七百里东南至率宾路一千六百里至海兰路一千八百里高士奇扈从录沙林东南十五里曰火〉
〈茸城金之上京㑹宁府 也广四十馀里中闲禁城可里馀三殿基址皆在 碎碧瓦棋布其上禁城外〉
〈有大石佛高可三大 许莲花承之前有石塔向东小欹出大城而西则 芰荷弥渚逶迤茫渺莫穷其〉
〈际渚闲有亭榭遗迹自沙林而东八十里为宁古塔通志宁古塔西南六十里瑚尔哈河之南有古〉
〈大城周三十里四面七门内城周五里东西南各一门内有宫殿旧基即㑹宁府之遗址也〉归
仁废县〈旧志在开原县东北吉林界辽史地理志通州安远军本扶馀国王城渤海号扶馀〉
〈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统通远安远归仁渔谷四县金州废以三县并入归仁属咸平府元初废〉
〈全辽志开原北陆路第三站曰归仁站即故县也又玉山废县亦在县东吉林乌拉界金承安三年〉
〈以穆苏珠巴郭勒河之闲相去六百里之地置县属咸平府贞祐二年升为州后废 穆苏珠巴郭〉
〈勒原作玛速集平郭林今改正〉曲江废县〈在旧㑹宁城东北金大定七年置镇东县属㑹〉
〈宁府十三年改曰曲江又有宜春县亦大定七年置属㑹宁府元初与府俱废 按曲江初名镇东〉
〈以在㑹宁之东也以其当水曲之地故改名曲江今宁古塔城正当瑚尔哈河湾曲处疑即曲江县〉
〈地也〉废宾州〈在阿勒楚喀境本渤海城辽统和十七年置州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闲寻曰怀〉
〈化 军金 初败辽 军于 沃棱泺 东 取宾祥 威三 州 进薄 益州 是也后 废又 废祥州 在 宾州西 南辽 置 祥〉
〈州瑞圣 军统怀 德县 属黄龙府又 废 威州在 宾州南辽置 亦曰武 宁军 属黄龙府金 俱 废 沃 棱原〉
〈作斡 邻今改 正〉那 丹佛哷城〈在吉林城 南二百六十里 周三里三百 步有奇门四外 有〉
〈重濠内 有 小城周二里 馀 门二〉 辉 发城〈有三一 在吉 林城南 三百七十里 吉林 峰上一 在辉〉
〈发 峰西 北 周四 里二 门一在 辉发河 边冈上 谨按 实录 辉发 之先本 姓伊克 得哩黑龙江〉
〈岸尼玛 察 部人 有星古 礼者自 黑 龙江迁于 扎鲁居焉因 呼 伦国 之噶扬 阿图谟 图 二人居于 璋地〉
〈姓 纳 喇欲 附 其姓 杀七 牛祭天改姓 纳喇是为辉发 始 祖生 子 备臣 备臣 生纳灵阿纳 灵阿生拉哈〉
〈都 督拉 哈 都督生 噶哈 禅 都督 噶哈 禅都 督生 齐讷 根达 尔 汉齐讷 根达 尔 汉生 旺吉 努招 服附 近〉
〈诸 部筑城于辉发河 边呼尔奇山号 辉发国时 𫎇古 察哈尔国扎萨克 图图们汗自将 围其城不 克〉
〈而 还旺 吉 努卒孙 拜音 达哩自为贝勒癸巳年 拜音 达哩 为 叶赫贝 勒布 斋等所诱四国合兵劫 我〉
〈瑚布察寨寻又九国合兵来侵 太祖击败之古哷山拜音达哩见布斋为我兵所杀惊惧逃〉
〈归乙未年 太祖率兵败其多璧城斩城守克充额苏𫎇额二人而还丁酉年遣使来乞盟既〉
〈而拜音达哩族众叛归叶赫其部下又欲叛拜音达哩闻之以其臣七人之子来质乞援兵〉
〈太祖发兵千人助之叶赫贝勒纳林布禄构拜音达哩曰尔若索还尔质子吾即反尔叛族拜音达〉
〈哩信之乃曰吾其中立于满洲叶赫二国之闲乎遂取回七臣之子以己子与纳林布禄为质而纳〉
〈林布禄竟不归其叛族拜音达哩遣其臣来告曰吾前者误为纳林布禄所诳今欲乞 恩赐〉
〈我婚 太祖允之后拜音达哩背约不娶 太祖遣使谓曰汝昔助叶赫二次来侵我宥〉
〈尔罪复许尔婚今背约不娶何也拜音达哩绐曰俟吾叶赫质子归乃娶耳旋筑城三层以自固后〉
〈 太祖复遣使谓曰尔质子既归今将何如拜音达哩以坚城足恃遂约丁未年秋九月〉
〈 太祖率兵围其城𠑽之诛拜音达哩及其子招降其众乃班师康熙三十七年有 御制〉
〈行围所经辉发叶赫哈达诸地皆我 祖宗之所开并遗迹存焉赋诗二首乾隆十九年有〉
〈 御制辉发古城怀古及登辉发城再赋诗〉叶赫城〈在吉林城西四百九十五里周四里〉
〈东西二门又有叶赫山城在叶赫城西北三里周四里门二内有子城周二里明时于其地置镇北〉
〈关为互市亦曰北关又有叶赫珊延府城距叶赫城里许相传皆叶赫筑 谨按 实录叶赫〉
〈之先𫎇古国人姓土默特㓕呼伦国所居璋地之纳喇部遂据其地因姓纳喇后迁于叶赫河岸号〉
〈叶赫国其始祖星根达尔罕生锡尔克明安图锡尔克明安图生齐尔噶尼齐尔噶尼生楚孔额楚〉
〈孔额生台楚台楚生二子长清嘉努次扬吉努兄弟各居一城绥服附近诸部哈达国人多归之遂〉
〈皆称贝勒 太祖初如叶赫其贝勒扬吉努识为非常人曰我有幼女俟其长当奉侍〉
〈太祖因以礼聘焉甲申年明宁远伯李成梁听哈达国䜛构诱清嘉努扬吉努两贝勒至开原并从〉
〈兵三百皆杀之清嘉努子布斋扬吉努子纳林布禄各继其父为贝勒李成梁率兵围攻纳林布禄〉
〈所居东城不克而归乃与和好焉戊子年纳林布禄送妹来归是为 孝慈皇后辛卯年纳林〉
〈布禄遣使伊勒当阿拜斯翰来告曰尔国人众我国人寡可将额勒敏扎库穆二地以一与我〉
〈 太祖谕曰我为满洲尔乃呼伦尔国虽大我岂肯取我国既广尔岂得分且土地非牛马比岂可〉
〈割裂分给与尔尔等皆执政之臣不能各谏尔主奈何䩄颜来告耶既而叶赫哈达辉发三国贝勒〉
〈复各遣使来 太祖宴之叶赫使者图尔德起请曰我主有言欲相告恐触怒见责奈何〉
〈 太祖曰尔不过述尔主之言耳所言善吾听之出恶言吾亦遣人以恶言报之吾岂尔责乎图尔〉
〈德曰我主云欲分尔地尔不与欲令尔归附又不从傥两国兴兵我能入尔境尔安能蹈我地耶〉
〈 太祖闻言大怒引佩刀断案 谕曰尔叶赫诸舅何尝亲临阵前马首相交破胄裂甲经〉
〈一大战耶昔哈达国𫎇格布禄与其兄之子岱善自相扰乱故尔等得以掩袭之何视我若彼之易〉
〈也况尔地岂尽设关隘吾视蹈尔地如入无人之境画即未至夜亦可来尔其奈何昔吾以〉
〈先人 之 故 问 罪于 明 明 归我 丧 岁 输 金 币汝 父见杀于 明 曾 未 得收 其 骸 骨徒 肆 大 言 于 我何 为也〉
〈遂作 书 命巴 克什 阿林 察 持往 布 斋使 人迎见 阿 林 察出 书诵 之布 斋曰 吾 既见 书 不必 㑹〉
〈吾 弟也 阿 林察曰 我 主 有 命此 书不 令 俱见 勿归 布 斋曰吾 弟 言 辞 不逊 汝 主怒 之良 是 但〉
〈吾 弟见 书又 恐 有 伤 于 汝 耳阿 林 察乃 还未 几 长白 山珠 舍哩 部 长 裕 楞 额 讷殷 部 长蒐 恩色 克 什〉
〈同引叶赫 兵劫 我 东界洞 寨群臣 入 告 太祖曰任彼 劫之 可 也此不 过我同 国 之 人 远附叶〉
〈赫劫掠我 寨耳 水 岂能 越 山而 流 火 岂 能 逾 河 而然乎盖水 必下 流 火必 上 然珠 舍 哩 讷 殷 二 路 终〉
〈当为我 有 也癸 巳 年 夏六 月 布 斋纳林 布禄 与 哈达乌拉 辉 发合 兵 劫 我瑚 布 察 寨 太 祖 率〉
〈兵击之 而 遁秋 九 月 布 斋纳 林 布 禄复 纠 哈 达 乌拉辉发 科 尔沁 锡 伯 卦 勒察 珠 舍 哩讷 殷 诸 部 兵〉
〈分三 路 来 侵 太 祖 命乌 哩堪由 东 路 往 侦乌哩 堪 行 百里 许度 岭 群 鸦竞 噪若阻 其 行 者 欲〉
〈还 鸦 乃 散 再 行鸦 复噪飞 鸣 扑 面 几不 能 前 乌哩堪 异 之 驰 归 以告 太 祖 命 由扎 喀 路 向浑〉
〈河部侦之乌哩堪复驰往见敌兵营浑河北岸方夜爨火密如星欲俟饭毕乘夜度沙济岭而来乌〉
〈哩堪侦实奔告时夜已过半 太祖曰日者闻叶赫兵来今果然我军昏夜出恐惊国人传语〉
〈诸将期旦日启行遂就寝甚酣妃富察氏呼 上觉谓曰九国兵来攻何反酣寝耶岂方寸乱〉
〈耶抑惧之甚耶 太祖曰人有所惧虽寝不成寐吾果惧安能酣寝前闻叶赫引兵三路来侵〉
〈因无期时以为念既至吾心定矣吾若有于叶赫 天必厌之安得不惧今我顺 天〉
〈命守疆土彼不我悦纠九国之兵以戕害无咎之人知 天必不佑也安寝如故及旦〉
〈太祖率诸贝勒大臣诣 堂子再拜祝曰 皇天后土上下神祇某与叶赫本无衅端守〉
〈境安居彼来构怨纠合兵众侵陵无辜 天其鉴之又拜祝曰愿敌人垂首我军奋扬人不遗〉
〈鞭马无颠踬惟祈 黙佑助我戎行遂引兵至托克索渡口 诫军士曰解尔蔽手去尔〉
〈护项或项臂伤亦惟 天命不然身先拘絷难以奋击我兵轻便破敌必矣众皆如 上〉
〈命 行 至 扎 喀 之 野 扎 喀 城 城 守 鼐 护 伞 坦 二 人 来告 曰 敌 兵 辰 时 已 至 攻 城 不 克 退 攻 赫 济 格 城 敌〉
〈兵 甚众 奈 何 众 闻 之 色 变 有 朗 塔 哩 者 后 至 呼 曰 上 安 在 我 兵 几 何 言 讫 遂 登 山 望 之 还 告〉
〈曰 若 以 敌 兵 为 多我 兵 亦 岂 少 耶 我 国 之 人 骁 勇敢 战 必 破 敌 兵 如不 胜 我 甘 军 法 众 心 乃 定〉
〈 太 祖 使 人 往 侦 谕 曰 敌 若 还 军 乘 夜 击之 否 则 旦 日 接 战 时 敌 兵 运 粮 刍 立 营 垒 侦 者 以〉
〈告 太 祖 遂 驻 军 是 夕 叶 赫 营 有一 人 来 降者 言叶赫 兵 万 人 哈 达 乌 拉 兵 万 人 𫎇古 科 尔 沁〉
〈及 锡 伯 卦 勒 察 兵 万 人 我 兵 闻 之 复变 色太 祖 曰 尔 等 无 忧 吾 必 不 疲 尔 力 俾尔 苦 战 惟壁〉
〈于 险 隘 诱 之 使 来 若 来 我 兵 迎 击之 否 则 四 面 列阵 以 步 军 徐 进 彼 部 长 甚 多 兵 皆乌 合 势 将 观 望〉
〈不 前 其 争 先 督 战 者 必 其 贝 勒 我 以逸 待 劳 伤 其贝 勒 一 二 人 彼 众 自 溃 我 兵 虽 少 奋力 一 战 固 可〉
〈必 胜 耳遂于 旦 日 进 兵 初 叶 赫 兵 攻 赫 济格城不克 及 是复攻 太 祖 至 古 哷 山 对 赫济格城〉
〈据 险 结 阵 命 大 臣 额 亦 都 率 兵 百人 挑 战叶 赫 兵 见 之 罢攻 城 引 兵 来 战 我 兵 迎 击败 之 斩〉
〈九人敌稍却叶赫贝勒布斋锦台什及科尔沁贝勒翁阿岱莽古斯明安复并力合战布斋先众突〉
〈前所乘马触木而踣我兵名乌坦者趋前踞其身刺杀之敌兵遂乱哈达贝勒𫎇古布禄辉发贝勒〉
〈拜音达哩等皆胆落溃奔科尔沁贝勒明安马被陷遂弃鞍裸身骑骣马走 大祖緃兵掩击〉
〈积尸满沟壑追奔至哈达国柴河寨之南时已暮结绳截路邀杀败兵甚众是役也斩级四千获马〉
〈三千匹铠胄千副以整以暇而破九部三万之众军威大震远迩慑服冬十月 太祖遣兵征〉
〈珠舍哩部获其部长裕楞额闰十一月 命大臣额亦都安费扬古噶盖率兵千人征讷殷部〉
〈攻克佛多和山寨斩其部长蒐恩色克什明年科尔沁贝勒明安遣使通好自是𫎇古诸部长通使〉
〈不绝丁酉年纳林布禄锦台什及布斋之子布扬古遣使来告曰吾等兵败名辱自今以后愿复缔〉
〈前好重以婚媾布扬古请纳妹以和锦台什复请以女归贝勒代善 太祖许焉遂请盟〉
〈 太祖谕曰尔等践盟则已有渝盟者待三年不悛吾乃征之未几纳林布禄背盟有穆哈连者引〉
〈阵获𫎇古马四十匹来归我国纳林布禄夺其马执送穆哈连于𫎇古又以锦台什所许我国贝勒〉
〈代善之女适𫎇古喀尔喀部贝勒斋赛癸卯年秋九月 孝慈皇后疾笃思见母 大祖〉
〈遣使至叶赫迎之纳林布禄不许止令仆人南泰来视 太祖曰汝叶赫诸舅无故掠我瑚布〉
〈察寨又率九国之兵侵我自悔起兵开衅之罪刑马歃血祭 天盟誓愿联姻通好旋即背盟〉
〈以既许归我之女改适𫎇古今我国妃病笃欲与母诀又不许是终绝我好也既如此两国当复相〉
〈仇我将问罪汝筑城汝地矣甲辰年春正月 太祖率兵征叶赫攻克璋城及阿齐兰城取〉
〈其七寨俘二千馀人而还癸丑年春正月太祖灭乌拉国布占奉逃奔叶赫时纳林布禄已〉
〈卒 太祖遣使谕锦台什布扬古曰昔我阵擒布占泰赦其死罪而赡养之又妻以三女辄敢〉
〈以恩为仇是以问罪往征削平其国今投汝汝其执之以献使者凡三往锦台什布扬古不从秋九〉
〈月 太祖率兵四万征之有逃卒至叶赫泄军期叶赫遂尽收散处居民其乌苏城以痘疫末〉
〈收我兵围之 太祖谕城中人曰降则赡养之不降则进攻城中人曰大国兵众岂我等所能〉
〈御苟抚我我曷为不降其城长瑚什穆伞坦遂开门降 太祖酌金卮饮之各 赐冠服〉
〈叶赫所属璋城吉当阿城雅哈城克尔素城和敦城喀布齐赉城鄂吉岱城及屯寨凡十九处尽焚〉
〈之收乌苏城降众三百户而还锦台什布扬古使人诉于明曰哈达辉发乌拉三国满洲已尽取之〉
〈今复侵我叶赫其意欲削平诸国即取辽东以建国都将使开原铁岭为牧马之场矣明人乃遣游〉
〈击马时楠周大岐率练习火器者千人守卫叶赫东西二城 太祖闻之欲致书于明遂〉
〈躬诣抚顺所城游击李永芳出城三里外迎 太祖以礼接之永芳迎入教场 太祖〉
〈以书与永芳曰昔叶赫哈达乌拉辉发𫎇古锡伯卦勒察珠舍哩讷殷九国于癸巳岁合兵侵我我〉
〈是以兴师御之 天厌其辜我师大捷斩叶赫贝勒布斋生擒乌拉贝勒布占泰以归逮丁酉〉
〈岁刑马歃血以盟通婚媾无忘旧好讵意叶赫渝弃前盟将已字之女悔而不与至布占泰我所恩〉
〈养者也反以德为仇故伐之而歼其兵取其国布占泰孑然一身奔于叶赫我索取之又不我与此〉
〈我所以征讨叶赫也我与汝国何嫌何怨欲相侵耶 太祖既与书永芳遂还乙卯年贝勒大〉
〈臣等闻叶赫欲以布扬古所许我国之妹适喀尔喀部贝勒巴哈达尔罕之子莽果勒岱皆愤怒请〉
〈曰叶赫女既为 上所聘又将以适𫎇古无礼莫甚焉宜乘其许而未行急发兵攻其城而取〉
〈之 太祖谕曰征讨国之大事若 以婚之故怒而兴师则未为可也盖此女之生 衅所由起〉
〈实非偶然哈达辉发乌拉三国皆因此女兴兵构怨相继灭亡是此女之召衅亡国已有明验今明〉
〈又助叶赫 天殆欲亡叶赫以激怒我而启大衅也若奋力征之纵得其女徒至不祥即归他〉
〈人亦不永年吾知此女流祸已尽死期将至矣诸贝勒大臣仍欲兴师坚请 太祖曰使吾因〉
〈此发怒兴师征讨汝等犹当谏止吾早已洞彻事机释然于中置诸度外汝等何反坚请不巳耶吾〉
〈无憾汝等何憾焉吾断不以汝等言劳师动众也寻叶赫以此女嫁𫎇古未一年果亡诸贝勒大臣〉
〈请兴师征明曰此女年已三十有三受我国之聘垂二十年因明国兴兵卫助叶赫锦台什布扬古〉
〈恃其势遂与𫎇古今征明宜也 太祖曰明恃势横行抗违 天意使我今日仗义伐明〉
〈 天必佑之 天佑我可以克敌但我国储积未充纵得其人民其何以养之恐我国人〉
〈民反致损耗惟及是时抚辑我国固疆圉修边备重农积榖为先务耳天命四年春正月 太〉
〈祖命大贝勒代善率大臣十六人兵五千往守扎喀关以防明兵 亲统军征叶赫深入其界〉
〈自克伊特城尼雅罕寨距叶赫城东十里克大小屯寨二十馀其逃入城者尽追擒之又取叶赫所〉
〈属𫎇古游牧畜产整兵而还离叶赫城六十里驻营翼日班师先是锦台什布扬古闻我兵往征遣〉
〈使向明开原总兵马林告急马林率兵出叶赫城四十里见我国兵势强盛不敢战而退三月明兵〉
〈四路来侵锦台什布扬古欲助明引兵至开原中固城闻明兵大败乃还秋八月 太祖统军〉
〈征之时 太祖已取明开原铁岭叶赫贝勒锦台什居东城布扬古居西城我军先驰向西城〉
〈布扬古偕其弟布尔杭古率兵出城西门陟冈鸣角鼓噪望见我军旌旗剑㦸如林队伍整肃前后〉
〈络绎自度弗能御仓皇入城诸贝勒遂督兵围之 太祖统军围东城先破其郭军士薄城布〉
〈列梯楯呼锦台什出降锦台什不从答曰我非明兵比等丈夫也肯束手归乎与其降汝宁战而死〉
〈耳 太祖遂督兵攻城两军拒战矢如雨雹城上发火器掷巨石滚木我军冒矢石穴其城城〉
〈堕遂入城敌众皆败 溃 太祖遣人执帜约禁军士毋得妄杀又 使人持 上黄盖传〉
〈 谕城中降者免死于是城中兵民俱降锦台什携妻及幼子登高台我兵围之呼曰汝降速下〉
〈否则进攻锦台什曰吾战不能胜城破困于家纵再战岂能胜乎汝 皇子四贝勒吾妹所生〉
〈也得相见闻其盟言吾乃下时 四贝勒攻西城 太祖召之至 命曰尔舅有言〉
〈待汝至乃下汝往彼下则已不下以兵毁其台 四贝勒既至锦台什曰吾与甥未识面真伪〉
〈乌能辨我国大臣费英东额驸达尔汉曰汝视常人中有如我 四贝勒魁梧奇伟者乎汝国〉
〈使者必尝语汝何难识别耶若仍不信曩者我国议和之时曾以媪往媪乳汝子德勒格尔今尚在〉
〈盍令视之锦台什曰何用媪为也观此子辞色似未承 父命善遇我也特诱我下台而见杀〉
〈耳吾石城铁门既失困守此台纵战不能胜但我祖父世居斯土我生于斯长于斯则死于斯而已〉
〈 四贝勒曰汝疲劳百姓至于数年所筑重城今皆摧破独据此台何为也汝欲诱人至此与〉
〈汝并命孰肯如汝之意耶汝如何曰得我活汝盟言汝方下也岂战不能擒汝而与汝盟欤吾已在〉
〈此汝下引汝往见 父皇生杀惟 父皇命且汝当日之意将欲翦灭亲戚我屡欲和好〉
〈遣二三十人至汝国汝轻视我国谓惧而求和杀我使臣或羁留焉致有今日倾覆之祸若〉
〈父皇念汝恶则戮汝傥不念汝恶以吾之故贷汝汝生矣凡劝谕者再三锦台什仍执前言不下〉
〈 四贝勒曰舅言吾来即下吾乃来若下速下引见 父皇否则吾往矣锦台什曰姑勿往〉
〈吾先令亲臣阿尔塔什往见 上察言观色而回吾乃下遂令阿尔塔什来见 太祖谕〉
〈责之 曰离闲诸 舅与我 为难致明人举兵四十万来非 汝耶念此 宜诛汝 事既往不汝咎耳汝还语〉
〈贝勒与偕 来阿 尔塔什 还劝锦台什不从曰闻吾子德勒格 尔被 创在家 召之来吾与相见乃下〉
〈 四 贝 勒召德勒格尔至与之见德 勒格尔谓其父曰 我 等战既不胜城又破今居此 台欲何为〉
〈盍下 台生死听之劝谏再四锦台 什终不 从 四 贝勒欲缚德勒格尔德勒格 尔曰吾 年三十〉
〈六乃 于今 日 死耶杀之 可也 何䌸焉 四 贝勒以 其言 奏 太 祖曰 子劝父降而不从 父〉
〈之罪也 父 当诛匆 杀其子引德勒格 尔见太祖以 所 食赐 四贝勒与同 食 谕〉
〈曰此尔之 兄也善遇之 锦台什 妻因其夫不下 携幼子趋下 锦台什引弓 从者复 擐甲以待我兵 持〉
〈斧毁 其 台锦台什纵 火焚屋宇尽毁我诸将谓锦台什 已 死令毁台之 兵退还火燎中锦台什身自〉
〈下为我兵所执缢死之 时诸贝勒围西城招 降不从㑹东城已破布扬古 布尔杭古大惧使人 来告〉
〈愿 降以 怀疑不敢出 大贝勒曰 始令汝 降汝不 从大 兵至 此岂舍汝去 乎吾以汝 为外兄 弟爱而 欲〉
〈生之故令汝降若战则汝等尽死于我之小卒手降则生矣果愿降恐兄弟偕来或被杀盍令汝母〉
〈先来汝母吾外姑也岂执妇人而杀之乎布扬古布尔杭古复使人约盟且欲仍居此城大贝勒怒〉
〈曰何复为此言也既破东城岂力不能拔西城听汝等居此而去乎速降则已否则 父皇至〉
〈必攻克尔城克城之后汝等骈首戮矣布扬古布尔杭古乃令其母来大贝勒以礼接见其母曰汝〉
〈无盟言故吾二子怀疑而惧耳大贝勒乃以刀划酒誓曰若汝等降而我杀之殃及我若既誓而汝〉
〈仍不降殃及汝等汝等不降破汝城必杀无赦乃执酒饮其半分其半送布扬古布尔杭古饮之遂〉
〈开门降大贝勒引布扬古见 上布扬古复勒焉立大贝勒挽其辔曰尔殆非丈夫耶言既定〉
〈又立此踌躇何为也乃来见布扬古跪不恭仅屈一膝不拜而起 太祖亲以金卮赐之酒不〉
〈恭如初屈一膝偏向酒不竟饮沾唇而已又不拜而起 太祖谕大贝勒曰引而妇兄去回彼〉
〈西城是日 太祖深念久之谓吾既不念旧恶欲留而豢养之贷其死予以生全未见有喜色〉
〈仍仇怨且拜跪亦不少屈此人可豢养耶是夜 命缢死之其弟布尔杭古以大贝勒故宥其〉
〈死助叶赫防守之明游击马时楠及兵一千尽杀之叶赫所属各城俱降康熙二十一年有〉
〈御制经叶赫废城诗乾隆八年有 御制望叶赫旧墟诗〉栋鄂城〈在城西南五百二十〉
〈里周九里门四通志旧为栋鄂部长鲁克索所居 谨按 实录初我国六祖宝实次子阿哈〉
〈纳往聘萨克达路长巴斯翰之妹为妻巴斯翰谓阿哈纳家贫不许旋以妻栋鄂部长克彻巴颜之〉
〈子额勒吉后额勒吉往巴斯翰所还至阿布达哩冈为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所杀克彻巴颜曰往者〉
〈宁古塔阿哈纳欲聘之女吾子娶之故杀也时哈达万汗遣人告克彻巴颜曰尔子乃额图阿噜〉
〈部下九贼杀之我擒以与尔复尔仇尔归附我克彻巴颜曰吾子被杀奈何又欲降我此必宁古塔〉
〈人以额图阿噜地远故为饰词以委谢耳吾等乃比邻兄弟若直在宁古塔人可令馈哈达金帛执〉
〈九贼与我面质九贼词服果非宁古塔人所杀则所馈哈达金帛吾倍偿之三祖索长阿闻其语潜〉
〈遣人绐之曰尔子乃我部下人所杀尔以金帛与我我当为尔杀此仇人克彻巴颜曰哈达万汗言〉
〈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杀吾子今云尔部下人杀吾子皆尔宁古塔人诳我也遂成仇怨引兵侵掠宁〉
〈古塔东南二路诸贝勒几不能支与 景祖议曰我等同 祖所生分居十二处势涣散〉
〈当聚族而居共相保守既定议三祖索长阿次子乌泰不从曰一处何可居也将不为孳息畜产计〉
〈乎今不必聚居借兵于哈达万汗便哈达万汗乌泰妇翁也于是借兵攻栋鄂部者再获其数寨初〉
〈宁古塔诸贝勒与哈达万汗互为婚媾声势相埓自借兵后乃示弱焉及我 太祖讨尼堪外〉
〈兰既攻克图伦城长祖德世库二祖留阐三祖索长阿六祖宝实之子孙忌 太祖英武同谋〉
〈加害弗遂六祖宝实长子康嘉借兵哈达万汗以浑河部兆嘉城长理岱为向导劫我瑚济寨而去〉
〈分所获于中途 太祖部将安费扬古率十二人追及之奋勇突冲入败哈达兵斩四十馀人〉
〈尽获所掠而还甲申年春正月 太祖率兵征兆嘉城途遇大雪至噶哈岭路险峻难登诸叔〉
〈暨诸兄弟劝勿进兵 太祖曰理岱我同姓兄弟乃自相戕害反为哈达向导岂可恕耶遂凿〉
〈山为磴军士鳞次立以绳东马曳之逾岭至兆嘉城下三祖索长阿第四子龙敦豫使人潜告理岱〉
〈理岱鸣角集兵登城以待众复请曰彼有备未易攻姑旋师 太祖曰吾固知其有备而来何〉
〈遽还耶遂督众围城攻克之擒理岱宥其死而赡养之先是栋鄂部诸贝勒闻我国击败哈达兵因〉
〈集议曰昔宁古塔贝勒借哈达兵攻我取我数寨今彼与哈达国相仇吾等宜乘机攻之用蟒毒淬〉
〈箭为攻具适其部内乱 太祖闻之与众计曰栋鄂部内乱宜往攻众谏曰兵未可轻入其境〉
〈幸而胜诚善倘有失奈何 太祖曰我不乘机先发傥彼复和好必加兵我矣众皆曰善秋九〉
〈月 太祖率兵五百征之其贝勒阿海巴颜聚兵四百于所居齐吉达城闭城以守我兵至围〉
〈攻其城纵火焚城楼及村中庐舍城垂陷㑹大雪罢攻 太祖命众先还留十二人以从伏浓〉
〈烟中城内人谓兵已退引众出 太祖邀击之斩四人获甲二副㑹完颜部之逊扎沁广衮来〉
〈请曰翁鄂洛吾仇也曾为所缚乞以一旅助我破之 太祖念既兴兵至此宜乘此勘定一方〉
〈遂率兵夜驰赴之逊扎沁广衮有兄子岱度墨尔根密使人通于翁鄂洛城故豫知我军至收其兵〉
〈众入城我军亦纵火焚城楼及村中庐舍太祖乘屋颠射城中城中鄂尔果尼潜射〉
〈太祖伤首贯胄 太祖拔箭见敌趋过即以所拔之箭从烟突隙处迎射之贯其股应而踣〉
〈 太祖被创流血至足犹鏖战不已敌复有罗科者乘烟熖中潜逼突发一矢中 太祖〉
〈项砉然有声穿锁子甲护项旋卷如钩拔之血肉并落众竞趋而前欲登屋扶掖 谕止之曰〉
〈尔勿来恐为敌窥吾当徐下时项下血涌如注以一手扪创一手拄弓而下二人掖而行忽迷仆诸〉
〈臣皆大惊相怨咎少苏裹创迷而复苏者数四苏辄饮水凡一昼夜血犹不止裹创厚寸馀至次日〉
〈未时血始止于是弃垂下之城而还 太祖创愈复率兵攻克翁鄂洛城获鄂尔果尼及罗科〉
〈诸臣请诛之 太祖曰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将为我射敌耶〉
〈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遂授鄂尔果尼罗科官各辖〉
〈三百人诸臣皆颂 上大度云戊子年夏四月栋鄂部长克撤巴颜之孙何和里率本部军民〉
〈来归 太祖以长女妻之授为一等大臣〉哈达城〈在城西南五百三十里伊彻峰上相〉
〈近又有哈达石城初哈达贝勒自旧城迁居于此称新城其旧城在开原县东六十五里明置广顺〉
〈关于此为市易处亦曰南关 谨按 实录哈达之先本呼伦国姓纳喇其始祖名纳齐布禄〉
〈生尚延多尔和齐尚延多尔和齐生嘉玛喀硕珠古嘉玛喀硕珠古生绥屯绥屯生都勒喜都勒喜〉
〈生克什讷都督克什讷都督生子二长彻彻穆次旺济外兰克什讷都督为族人巴岱达尔罕所害〉
〈彻彻穆之子万奔锡伯部相近之绥哈城旺济外兰奔哈达主其部后被害其子博勒宽沙津杀父〉
〈仇至绥哈城迎兄万至哈达为部主万攻取附近诸部远者又招徕之其势乃盛叶赫乌拉辉发及〉
〈浑河部俱属之遂称为汗既而黩货无厌民不堪命多叛投叶赫先附诸部亦皆携贰万汗卒子瑚〉
〈尔罕继之甫八月卒弟康古噜继之寻亦卒弟𫎇格布禄继之癸巳年夏六月𫎇格布禄为叶赫贝〉
〈勒布斋等所诱合兵劫我瑚布察寨 太祖率兵追之设伏于途少引兵亦略哈达国富勒嘉〉
〈齐寨其兵来战 太祖欲引敌至伏兵处令我兵前行独殿后诱之俄而敌兵三人联骑挥刀〉
〈追逼又一人挥刀迎击于前 太祖念兵刃自后至犹可避自前至恐伤面目及手遂引弓射〉
〈前至者其人在右发矢未便因回身从马项上射之中马腹遂逸去其三人乘发矢时掩至〉
〈太祖乘马惊跃几坠赖右足据鞍得复乘遂射𫎇格布禄马仆地其从者易马以乘之遁归〉
〈太祖率骑兵三人步卒二十人追击斩十二人获甲六副马十八匹乃还秋九月𫎇格布禄复为布〉
〈斋等所诱九国合兵来侵 太祖击败之古哷山𫎇格布禄见布斋为我兵所杀惊惧逃归丁〉
〈酉年遣使来乞盟愿复修前好戊戌年哈达城北溪中流血己亥年𫎇格布禄与叶赫构兵力不能〉
〈敌以三子来质乞援 太祖命大臣费英东噶盖率兵二千助哈达驻防其地叶赫贝勒纳林〉
〈布禄闻之构明开原通事代为赍书诱𫎇格布禄曰尔若执满洲来援二将索还所质三子尽杀其〉
〈兵二千我妻汝以所求之女修前好焉𫎇格布禄惑其言约于开原城定议 太祖闻之遂率〉
〈兵征哈达贝勒舒尔哈齐请为先锋自试太祖命统兵一千为前队既至敌兵出拒舒尔哈〉
〈齐按兵不动告曰彼兵出矣 太祖曰岂谓此城无兵而来耶遂督兵进击时舒尔哈齐兵填〉
〈拥于前 太祖麾之使开路塞不能入乃沿城而行城上矢石雨下军士多伤者 太〉
〈祖督兵攻克其城大将扬古利生擒贝勒𫎇格布禄驰告 太祖命勿杀 赐以所御貂〉
〈帽及豹裘赡养之尽招服哈达属城器械财物无所取室家子女完聚如故悉编入户籍迁之以归〉
〈辛丑年春正月 太祖以女妻𫎇格布禄之子乌尔古岱明国遣使来言曰尔何故伐哈达而〉
〈取其国耶其复乌尔古岱国 太祖从其言 命乌尔古岱同公主率所部人民以归后〉
〈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纠𫎇古兵数侵掠哈达 太祖遣使告于明曰吾令乌尔古岱还国今叶〉
〈赫屡侵之奈何以吾所得之国为叶赫所据耶明人置弗答时哈达饥国人乏食至明开原城乞粮〉
〈不与各鬻妻子奴仆牛马易粟食之 太祖恻然曰此吾所抚之赤子也何忍听彼流离遂仍〉
〈收哈达国人赡养之分隶八旗〉图伦城〈在城西南五百六十里其门濠莫考 谨按〉
〈实录初图伦城有尼堪外兰者阴构明宁逺伯李成梁引兵攻古哷城主阿泰及沙济城主阿亥成〉
〈梁授尼堪外兰兵符率辽阳广宁兵二路进成梁与辽阳副将分攻两城寻克沙济城杀阿亥复合〉
〈兵攻古哷城阿泰之妻乃 景祖长子礼敦之女 景祖闻古哷城兵警恐女孙被陷偕〉
〈 显祖往救既至见成梁兵方接战令显祖俟于城外独入城欲携女孙归阿泰不从〉
〈 显祖俟良久亦入城探之古哷城守御甚坚成梁攻之不能克因责尼堪外兰起衅败军之〉
〈罪尼堪外兰惧至城下大呼绐城中士卒杀阿泰以降成梁尽诱城中人出而屠之尼堪外兰复构〉
〈明兵害 景祖 显祖我 太祖闻之大恸旋勃然震怒 谕明边吏曰我〉
〈 祖父何故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明遣使谢曰非有意也误耳乃归 二祖丧〉
〈 太祖谓使臣曰害我 祖父者尼堪外兰所构也必执以与我乃已明使不从尼堪外〉
〈兰旋又迫 太祖往附 太祖曰尔吾 父部下人也构明兵害吾 祖父恨〉
〈不能手刃汝岂反从汝偷生自是恨益深适苏克素护河部萨尔浒城主诺密纳之兄卦喇为尼堪〉
〈外兰所谮明抚顺所守吏责治之诺密纳与同部嘉穆瑚寨主噶哈善哈斯瑚沾河寨主常舒及弟〉
〈扬舒俱忿恚相议曰与其𠋣赖此等人何如投附 聪睿贝勒也议定遂来通款 太祖〉
〈椎牛祭 天与之盟遣还 太祖日夜思复仇以 显祖遗甲十三副谋伐尼堪外〉
〈兰岁癸未明神宗十一年也 太祖年二十五夏五月起兵攻尼堪外兰于图伦城尼堪外兰〉
〈豫知之携妻子遁 太祖攻克其城而还丙戌年秋七月 太祖知尼堪外兰居鄂勒欢〉
〈城复率兵往征时城外有四十馀人欲避兵挟弓矢走前行一人戴毡笠被青棉甲 太祖望〉
〈见疑即尼堪外兰奋身往追为四十人所环逼众矢交发 太祖身中三十馀创贯𮌎及肩犹〉
〈鏖战不退射殪八人斩一人馀皆窜遁攻克鄂勒欢城索尼堪外兰弗获斩城内汉人十九人又执〉
〈中矢者六人深入其矢使传 谕明之边吏执送尼堪外兰否即兴兵征明明边吏遣人复曰〉
〈尼堪外兰既归我未便执送自来杀之可也 太祖命斋萨率四十人往尼堪外兰闻我兵至〉
〈欲登台避匿明人不容登台去其梯斋萨遂斩尼堪外兰取其首来献〉佛勒和城〈在城〉
〈北三十三里周三里东一门旧佛索诺贝勒所居〉古城〈有三一在城北八十四里周一里门〉
〈一一在城西南五十里周三百六十步门四一在城西南五百馀里周八十步门一俗皆称为古城〉
〈建自何代俱无考又宁古塔有二古城一在城东南五百八十五里周五里门十一内有子城周一〉
〈里门五一在城东北六百里周三里门二又白都讷城东南有古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周四里又〉
〈西古城在宁古塔西二十五里周一里门二〉五国头城〈在宁古塔城东北契丹国志女〉
〈直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辽人酷爱岁岁求之女直〉
〈至五国战鬬而后得不胜其扰大金国志天㑹八年宋二帝自韩州如五国城城在金国所都之东〉
〈北千里明统志自此而东分为五国故名旧传宋徽宗葬于此高士奇扈从录自宁古塔东行六百〉
〈里曰章图哩噶善松花黒龙二江合流于此有大土城或云五国城 章图哩噶善原作羌突里噶〉
〈尚今改正〉苏克素护河诸部〈俱在吉林城西南五百里外 谨按 实录乙〉
〈酉年秋九月 太祖率兵攻苏克素护河部之安图瓜尔佳城斩其城王诺谟欢丙戌年夏五〉
〈月攻克浑河部之贝珲寨秋七月攻哲陈部之托摩和城遇雷雨旋师越数日 太祖往招抚〉
〈之其众俱降丁亥年夏六月攻克哲陈部山寨擒寨主阿尔泰斩之秋八月 太祖遣巴图鲁〉
〈额亦都率兵征巴勒达城既至浑河水涨不能涉令以绳联军士鱼贯而渡先率精锐数人乘夜攻〉
〈巴勒达城树梯而上城中人迎拒额亦都跨城堞而战身中五十创犹死战不退城中人皆溃遂克〉
〈其城 太祖复自率兵攻洞城克之降其城主扎海以还戊子年秋九月 太祖率兵夜〉
〈过东星阿地天陨一星大如斗有光士马皆惊 太祖知为克敌之象遂进攻完颜城克之斩〉
〈其城主岱图墨尔根己丑年春正月 太祖率兵征兆嘉城伏兵城下城主凝固沁遣兵百人〉
〈出战我伏兵不即击引弓射之敌兵冲突上前四面环绕 太祖独立百人中手刃九〉
〈人击败其众悉溃走围城四日将破之我兵遂弛备分取所俘获聚而哗 太祖解甲授侍臣〉
〈鼐护被之 谕曰我兵喧哗恐致争夺尔往禁止鼐护既往喧益甚 太祖又以棉甲授〉
〈侍臣巴尔泰被之 谕曰敌将遁速取吾甲巴尔泰往因喧哗未息不即来忽敌兵十人出遁〉
〈 太祖族弟旺善为敌兵扑仆地踞其身欲刺 太祖未及甲奋身直前发天中敌兵额〉
〈应而踣援旺善起众兵乃至攻克其城斩城主凝固沁而还〉东海窝集部〈在珲春城〉
〈东南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 谨按 实录丁未年夏五月 太祖命贝勒巴雅〉
〈喇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侍卫扈尔汉率兵千人往征东海窝集部取赫济赫鄂摩和索啰佛讷赫三〉
〈路屯寨俘二千人而还己酉年冬十二月命扈尔汉率兵千人征窝集部之瑚叶路取之收〉
〈二千户而还 赐扈尔汉甲胄马匹号为达尔汉嗣有归附我国之窝集部绥芬路长图楞为〉
〈窝集部之雅兰路人所掠庚戌年冬十一月 命额亦都率兵千人征雅兰路额亦都先往窝〉
〈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玛察四路招其路长康果礼喀克都哩昻古明安图乌噜喀僧额〉
〈尼喀哩瑭松阿叶克舒等今其携家口前行族师至雅兰路遂击取之俘万馀人而还辛亥年秋七〉
〈月 命台吉阿巴泰大臣费英东安费扬古率兵千人征窝集部之乌勒固宸穆棱二路取之〉
〈寻有窝集部之扎库塔人来附 太祖赐甲三十副遣之还其人以甲送黑龙江滨窝集部人〉
〈被于树以试射又贪乌拉国布匹受贝勒布占泰招抚冬十二月 命额驸何和里同额亦都〉
〈扈尔汉率兵二千往征扎库塔城围三日招之不下遂攻克其城斩首千馀俘二千馀人并招降环〉
〈近各路收五百户令图勒伸额勒伸二人卫之来归甲寅年冬十一月 太祖遣兵五百征窝〉
〈集部之雅兰西林二路收降民二百户俘千人而还乙卯年冬十一月 太祖遣兵二千征窝〉
〈集部东额赫库楞先是额赫库楞人寄语我国曰人谓尔国骁勇可来与我等决一战至是八旗兵〉
〈分两路进招之不服遂布阵鸣螺越濠三层毁其栅攻克其城阵斩八百人俘获万人收抚其居民〉
〈编户口五百乃班师〉废海兰路〈在吉林城东南金置金史地理志西北至上京一千八百〉
〈里东南至高丽界五百里〉废率宾路〈在城东南金史地理志率宾路辽时为率宾府本率〉
〈宾故地天会二年以扎兰路都贝勒所居地瘠遂迁于此海陵置节度使大定十一年以扎兰率宾〉
〈相去千里既居率宾不可忘本遂命名亲管明安曰扎兰明安西北至上京一千五百七十里东北〉
〈至乎尔哈一千一百里西南至海兰路一千二百里比至边界斡罕阿林千户二千里元废 率宾〉
〈原作恤品又作速频海兰原作哈懒扎兰原作耶懒明安原作猛安贝勒原作孛堇斡罕阿林原作〉
〈斡可阿邻今并改正〉废呼尔哈路〈在宁古塔城东金史地理志呼尔哈路初置万户海〉
〈陵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置节度副使西至上京六百三十里北至边界哈唎巴图千户一千五百〉
〈里元置呼尔哈军民万户府元志距上都四千二百里大都三千八百里又有屯路距上都四千里〉
〈 哈喇已图千户原作合里宾忒千户今改正〉乾元殿〈在旧㑹宁府城内金天㑹三年建通〉
〈志金于海古勒地置㑹宁府号为上京因建此殿又建东华殿西清殿龙寿殿奎文殿薫风殿又有〉
〈庆元宫五云楼〉皇武殿〈在旧㑹宁府城内金世宗打球校射之所大定闲世宗谓群臣曰上〉
〈京风物朕自乐之祖宗旧不忍舍去后数日宴宗室于皇武殿曰朕寻常不饮酒今日甚欲沈醉〉
〈此乐亦不易得也宗室故老以次起舞进酒金主曰吾来数月未有一人歌本曲者吾为汝等歌之〉
〈命宗室弟子皆坐殿上听朕自歌其辞群臣宗戚皆称万岁〉云锦亭〈在旧㑹宁府城内又〉
〈有临漪亭并金世宗建为笼鹰之所金史地理志在爱新水侧正隆时海陵平其址大定时世宗修〉
〈复之〉欧孝子里〈在宁古塔城东通志明监生欧某家有妖狐为患有善治者熏死数狐老〉
〈狐益引党𩔖作祟已魅杀臧获十馀人复声言将杀欧某之母屡至危殆欧某割股以进俄闻狐语〉
〈曰此人割股孝亲天已增其母寿十年矣遂去不复为患后十年母以寿终〉嘉荫侯庙
〈金大定中册上京诸林为嘉荫侯立庙后废今其地大木欉然皆数百年物也〉
︹城堡︺宁古塔城〈在吉林城东南五百四十馀里瑚尔哈河北岸植木为墙高二丈馀周二〉
〈里半东西南三门外城周十里门四西南滨瑚尔哈河 本朝康熙五年自旧城迁建于此其旧城〉
〈在今城西北五十里海兰河南石城周一里馀外城周五里馀 国初建东至东海三千馀里西至〉
〈吉林二百五十里南至图们江朝鲜界六百里北至混同江黒龙江将军所辖界六百里东南至海〉
〈一千五百七十里西南至勒富善河五百里东北至海三千馀里西北至阿尔楚喀城七百馀里顺〉
〈治十年设昻章京及副都统镇守康熙元平改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年穆副都统于吉林十〉
〈五年移将军于吉林城移副都统镇守于此雍正五年增置泰宁县属奉天府七年罢 谨按宁古〉
〈塔境内旧城甚多其中塞址犹存者如城东三里瑚尔哈河之北有觉罗城周五十八步门一城西〉
〈二十五里有西古城周一里东西门各一城西三十里有穆当阿城周一里馀南北门各一城南边〉
〈墙内有旧觉罗城周一百步城南二十里有噶斯哈城周一里馀门一城北四十五里海兰河南岸〉
〈有萨勒瑚城周一百步门一城东南五百八十里有英爱城周一里东南门各一城东南五百八十〉
〈里有费雅城周三里门五城东南六百五十里有富尔丹二城一周三里门四一周二里馀门三城〉
〈东南六百七十里有富勒坚城周七十步门一城东北五十馀里有克音城周三里门一城东北三〉
〈百五十里有安巴毕喇城亦名大河城周六里门四城东北九百里混同江之南有斡里城周三里〉
〈门二城西北五十里海兰河南岸有布尔哈图城周二里门二城西北五十二里有布尔哈图西古〉
〈城周一里门二又吉林城东十二里有尼什哈城在尼什哈山上周二里门三其城之西有一井木〉
〈生其中旁有鲫鱼池三石砌城北七十里有萨尔巴禅城周一里门一城北八十七里有锡兰城周〉
〈二里门一城北一百十里有苏斡延城周二里门一城北一百十一里混同江中有岛名苏斡延岛〉
〈上有城周一里门一城东南七里伊兰茂山上有伊兰茂城周一里馀门二其外有郭周二里门一〉
〈城西南五百二十五里有呼噜城周二百四十步门二城西南五百馀里有锡伯城周一百二十步〉
〈门二又城西南五百四十里有富勒哈城周八十步门一城西南五百五十里有邦塞城周八十步〉
〈门一城西南五百六十里有呼济城周一百步门一又城西南伊彻峰之西有石城一周二百四十〉
〈步门一又城西南五百二十里安巴和托峰下有小石城周八十步门一又城东北三十里伊罕山〉
〈上有伊罕山城周一里门一城东北三十二里有鄂谟城周二里门一城西北五百五十馀里有善〉
〈延府城周一百六十步门一城西北五百五十五里有索勒和城周八十步门一又城东北混同江〉
〈中有哈勒费延岛岛上有城土人即谓之哈勒费延城周二里门一以上诸城俱无创建年月亦未〉
〈详建自何人何代附识于此以备参考 萨勒瑚旧作赛尔瑚英爱旧作英叆富勒坚旧作富尔嘉〉
〈克音旧作刻印斡里旧作瓦利苏斡延旧作苏瓦延富勒哈旧作富尔哈伊彻旧作依车索勒和旧〉
〈作索尔和哈勒费延旧作哈尔费延今并改正〉打牲乌拉城〈在吉林城北七十里混同〉
〈江东东至团山子二十三里西至思沛口二十四里南至三家村四十里北至康家屯六十八里辽〉
〈时宁江州故址其先乌拉布占泰贝勒居此城周十五里门四内有小城周二里东西二门有土台〉
〈高八尺周一百步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因旧城有水患于哈思呼贝勒城东移建新城周八里门〉
〈四设协领等官驻防有居民九百馀户 谨按 实录乌拉之先以呼伦为国号姓纳喇其始〉
〈祖名纳齐布禄四传至都勒喜生子二长克什讷都督次古对珠颜古对珠颜生泰兰泰兰生布延〉
〈布延收服附近诸部筑城于乌拉河岸洪尼地国号乌拉众称为贝勒生子二长布罕次博克多布〉
〈延卒子布罕继之布罕卒子满泰继之癸巳年夏六月满泰为叶赫贝勒等所诱合兵劫我瑚布察〉
〈寨 太祖率兵击之遂遁去秋九月满泰之弟布占泰随叶赫哈达贝勒等九国合兵来侵〉
〈 太祖击之于古哷山下九国兵皆败遁叶赫贝勒布斋为我兵所杀明日有卒擒一人至告曰〉
〈吾获一人将杀之彼大呼勿杀愿自赎因缚之来见 太祖问曰尔何人也对曰乌拉贝勒满〉
〈泰之弟布占泰也恐见杀未敢明言生死惟 命耳遂叩首 太祖曰女等九部㑹兵侵〉
〈害无辜 天厌汝等昨已擒斩布斋彼时获尔亦必杀矣今既见汝何忍段语曰生人之名胜〉
〈于杀人与人之名胜于取人遂解其缚 赐舍猁狲裘赡养之丙申年秋七月 太祖遣〉
〈大臣图勒坤黄占博勒寛斐扬占送之归时乌拉贝勒满泰与其子往所属苏斡延锡兰地并以淫〉
〈部民妻被杀及布占泰至满泰之叔兴兄雅欲杀之因我国卫送二大臣严为防护不能害兴尼雅〉
〈奔叶赫图勒坤黄占等立布占泰为乌拉国主乃还布占泰遣使乞盟感我 太祖再生恩事〉
〈如父未几布占泰背盟以我国所属瓦尔喀部之安楚拉库讷河二路众所推服之三人送叶赫贝〉
〈勒纳林布禄并引其使招诱安楚拉库讷河二路戊戌年春正月 太祖命贝勒褚英巴雅喇〉
〈大臣 费英东噶盖率兵一千征安楚拉 库路取屯寨二 十馀尽招徕其人民而还 太祖乃〉
〈 赐褚英号洪巴图鲁巴雅喇号卓哩克图丁未年春正月瓦尔喀部斐城长䇿穆特赫来朝〉
〈告曰吾等因地方遥阻遂附乌拉不得已也今乌拉贝勒布占泰遇吾等虐甚乞移家来附〉
〈太 祖命贝勒舒尔哈齐褚英代善大臣费英东侍卫 扈尔汉率兵三千至斐优城徙之时夜阴晦军〉
〈中大纛之上有光众以为异扪视无有复树之光如初舒尔哈齐曰吾自幼从 上征讨所历〉
〈之地多矣未见此异其非吉兆耶欲还兵褚英代善曰或吉或凶兆已先定吾等何所见而遽还将〉
〈何以还报 上命耶遂决意前进至斐优城尽收环城屯寨凡五百户令扈尔汉率兵三百护〉
〈之先行布占泰发兵万人邀诸路扈尔汉见之令五百户结寨山巅以兵百人卫之使人驰告后队〉
〈诸贝勒是夕乌拉兵万人而我国扈尔汉兵仅二百人各据山一面结营相持翼日乌拉以万人攻〉
〈我二百兵我国大将扬古利驰至先众奋击斩乌拉兵七人我兵止伤一人乌拉兵退渡河登山畏〉
〈惧不敢前两军相向驻营日过午我国后队诸贝勒兵悉至见乌拉兵众褚英代善策马而前谕众〉
〈曰 皇父每有征伐无不摧坚陷敌今日虽未亲履行闲而我等奉 上命来此尔众何〉
〈昔布占泰来侵我国我国擒而缚之 皇父宥其死复豢养之归主其国为时未久人犹是〉
〈人曾从吾手而释非有天幸得脱也今岂不能再缚之耶彼兵虽多我国荷 天眷仗〉
〈天威 皇父威名夙著破敌兵必也众军士皆曰愿效力遂渡河禇英代善各率兵五百分二〉
〈路缘山奋击乌拉兵大败代善追及乌拉统兵贝勒博克多从马上左手攫其胄而斩之时天气晴〉
〈明忽阴晦大雪寒冽被伤敌兵弃甲逃者僵仆甚众是役也阵斩博克多及其子生擒贝勒常住与〉
〈贝勒瑚哩布斩三千级获马五千匹甲三千副师还 太祖赐舒尔哈齐号达尔汉巴图鲁以〉
〈褚英遇大敌率先败其众 特赐号阿尔哈图图们以代善阵斩博克多又与兄并进克敌〉
〈 特赐号古英巴图鲁戊申年春三月太祖命贝勒禇英阿敏率兵五千征乌拉国围其〉
〈伊罕山城克之斩千人获甲三百俘其众以归时乌拉贝勒布占泰与科尔沁贝勒翁阿岱合兵出〉
〈乌拉城二十里遥望我军知不可敌遂相约而还布占泰因失伊罕山城大惧始遣使修好乞盟执〉
〈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属下五十人送我使臣杀之寻又背盟侵我国所属窝集部之瑚尔哈路者再〉
〈壬子年秋九月癸丑 太祖率兵征之庚申师至乌拉 太祖张黄盖鸣钲鼓沿乌拉河〉
〈而行布占泰率兵迎战至河滨见我兵甲胄鲜明士马精强军势甚盛乌拉兵人人惴恐无鬬志〉
〈 太祖遂沿河岸而下克其临河五城又取金州城驻师焉其城在布占泰所居大城河岸之西〉
〈距城西门二里许冬十月辛酉朔 太祖以太牢告 天祭纛驻兵三日布占泰昼则率〉
〈兵出城相持河岸夜则入城休息诸贝勒请渡河击之 太祖曰毋作此浮面取水议也当为〉
〈探原之论耳譬伐大木岂能遽摧必以斧斤斲而小之然后可折今以势均力敌之大国欲一举而〉
〈取之能尽如吾愿乎我且削其所属外城独留所居大城外城尽下则无仆何以为主无民何以为〉
〈君乎遂率师毁其六城焚其庐舍糗粮移驻于富勒哈河渡口布占泰使人来告曰 上乘怒〉
〈兴兵至此今 上怒已息乞留一言而归又亲率其臣六人乘舟至河中跽而乞曰乌拉国即〉
〈上之国也幸勿尽焚糗粮叩首哀吁不巳太祖擐甲乘马率贝勒大臣出众军前立〉
〈马河中水及马腹乃 谕责布占泰曰我昔擒汝于阵贷汝死赡养汝俾主乌拉国以三女妻〉
〈汝许汝盟誓者七汝藐匆 天地屡背誓言再侵吾所属瑚尔哈路欲夺吾所聘叶赫女又以〉
〈鸣镝射吾女吾以女归汝异国义当尊为国妃何得陵暴至此我爱新觉罗氏由 上天降生〉
〈事事顺 天命循天理数世以来远近钦服从不被辱于人汝即不知百世以前事岂十世以〉
〈来之事亦不知耶若我女有过汝宜告我无故辱他国且不受况我国乎古人云宁损其骨无损〉
〈其名我非乐有此举乃汝恩悖乱是以声罪致讨耳布占泰对曰此必有人离闲吾与 上〉
〈恩同父子今之不睦其语皆为传布者误也布占泰之臣拉布泰从旁率尔进言曰 上既因〉
〈此而怒何不遣使来问 太祖责拉布泰曰我部下岂少汝辈人耶尚谓辱吾女为诬夺吾所〉
〈聘女为妄言乎凡事未实则须问既实矣又何问焉此河无不冰之日吾兵无不再乘之理汝口虽〉
〈利龙齿吾刃乎布占泰大惧止拉布泰勿言布占泰弟贝勒喀尔喀玛请曰乞 上宽宥赐一〉
〈言而行 太祖曰汝果无此事以汝子及大臣子为质始鉴汝诚不然吾不信也遂回营驻乌〉
〈拉国五日还兵至乌拉河边伊玛呼山冈以木为城留兵千人守之癸丑年春正月 太祖闻〉
〈布占泰以其子绰启鼐及十七臣之子送叶赫为质知其终不知悛改 太祖乃亲率大兵往〉
〈征之时布占泰期于正月丙子送其子质叶赫而我兵先一日至攻取乌拉之逊扎塔克城督兵进〉
〈克郭多鄂谟二城时布占泰率兵三万越富勒哈城列营我统兵贝勒大臣皆欲战 太祖止〉
〈之曰征伐大国岂能使之遽无孑遗乎仍以前言 敕谕诸贝勒大臣时贝勒代善阿敏大臣〉
〈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扬古扬古利何和里侍卫扈尔汉及诸将皆奋然曰我士饱马腾利在速战所〉
〈虑者布占泰不出耳今彼兵既出平原旷野可一鼓擒也 太祖曰我仰荷 天眷自用〉
〈兵以来虽遇劲敌无不单骑突阵斩将搴旗今日之役何难率尔等身先搏战但恐贝勒诸大臣或〉
〈有一二被伤实深惜之故欲计出万全非有所惧而缓之也尔众志既孚即可决战因 命取〉
〈铠胄被之贝勒大臣及诸将闻 太祖言皆踊跃传令军士尽甲 太祖遂定䇿〉
〈谕军士曰傥𫎇 天春佑破敌众即乘势夺门克其城毋使复入于是我军前进布占泰率兵〉
〈三万由富勒哈城而来令军士步行列阵以待两军距百歩许我兵亦下马步战矢交发如雨呼声〉
〈动天 太祖奋然挺身而入诸贝勒大臣率军士鼓勇纵击大败乌拉兵十损其六七馀皆弃〉
〈甲逃窜遂乘势夺其门 太祖登城西门楼坐城上悉树我军旗帜布占泰率败兵不满百人〉
〈急还城下见我军旗帜大惊而奔复遇贝勒代善率精兵邀击之布占泰势不能敌遂遁又损兵过〉
〈半馀皆溃走布占泰仅以身免投叶赫国而去我军获马匹甲胄器械无算尽收抚其所属城邑驻〉
〈军十日大赉有功将士乌拉败兵来归者遂还其妻子仆从编户万家其馀俘获分给众军乃班师〉
〈布延之族裔及满泰布占泰之子孙授官职者甚众后 太祖遣使往叶赫令献布占泰叶赫〉
〈锦台什等不与 太祖乃兴师灭之详见叶赫城注康熙三十七年有 御制入乌拉境〉
〈诗〉阿勒楚喀城〈在吉林城东北四百五十里旧城周二里南北二门为宁古塔边界〉
〈雍正三年设协领佐领防御官兵驻此七年改建新城周三里乾隆二十一年增设副都统镇守东〉
〈至三姓界二百九十馀里西至白都讷界一百馀里南至吉林界六百七十里北至松花江北岸𫎇〉
〈古郭尔罗斯界一百馀里又城之南四里有古城城内有小城尚馀宫殿旧址不知建自何代〉白
都讷城〈在吉林城西北五百二十五里旧名纳尔浑又曰新城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建高〉
〈一丈二尺周七里门四东至阿勒楚喀界一百五十馀里西至松花江𫎇古郭尔罗斯界二里南至〉
〈吉林界三百馀里北至松花江𫎇古郭尔罗斯界七十里康熙三十一年移吉林副都统驻此镇守〉
〈雍正五年设长宁县属奉天府乾隆二年改设州同十二年裁嘉庆十五年设同知巡检等官〉珲
春城〈在吉林城东南一千一百里珲春河东岸南与朝鲜接界皆库雅拉等所居城周一里门〉
〈四康熙五十三年修设协领等官驻防东至海二百八十里西至图们江二十里南至海一百十里〉
〈北至佛斯亨山一百二十里〉三姓城〈在吉林城东北九百三十六里东西数百里皆满洲〉
〈所居康熙五十三年编置佐领五十四年筑城周五里濠深七尺设协领防御管辖雍正七年增设〉
〈副都统镇守东至东海四千馀里西至阿勒楚喀界三百馀里南至吉林界三百里北至黑龙江界〉
〈一百馀里又城西一百五十里瑚尔哈河西岸有西古城城南六十里瑚尔哈河东岸有东古城城〉
〈北二里有北古城其基址半存皆莫详创建何代〉长春厅〈原系𫎇古郭尔罗斯扎萨克公〉
〈地方嘉庆五年添设通判巡检管理东至木石河一百九十里与松花江接界西至巴彦吉鲁克山〉
〈四十里与喀尔沁达尔罕王接界南至伊屯边门八里与吉林接界北至纪家窝铺一百七十二里〉
〈与郭尔罗斯扎萨克公接界厅治无城又寛城子在厅北五十里设废年无考〉海兰河屯
〈在宁古塔西北六十里海兰河北岸有城周三里门四乾隆十九年有 御制海兰河屯诗〉
博尔济堡〈在吉林城北八十里周一百步门一〉二十家堡〈在吉林城北一百十〉
〈里通志城周一里南门一〉双城堡〈在阿勒楚喀境内嘉庆十九年设委协领等官驻防〉
︹关邮︺法特哈边门〈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一名巴延鄂佛罗由吉林至白都讷黑龙〉
〈江之道也东北以额塞哩河为界自此设边而西边外皆𫎇古所居〉伊屯边门〈在吉林城〉
〈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距法特哈边门一百七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雍正六年复增设佐领乾隆〉
〈十九年有 御制入伊屯边门诗〉克尔素边门〈在吉林城西北四百里东距伊〉
〈屯边门一百八十四里〉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五百〉
〈里东距克尔素边门一百五十里西至开原县威远堡边界一百七十八里以上四边门皆统于吉〉
〈林将军所辖东起吉林乌拉北西抵开原县威远堡边门外遮罗奉天北境即所谓新边也每门设〉
〈防御笔帖式各一员兵二十名〉额赫茂站〈在吉林城东南九十里又东南八十里至拉发〉
〈站即额昔楚站又东南六十五里至图依屯站即安巴多观站过此八十里有伊克苏小站又东南〉
〈四十里至鄂摩和索罗站过此八十里有搭拉小站又东南六十里至毕尔罕毕喇站又东南六十〉
〈里至沙兰站又东南八十里至宁古塔以上七站自吉林东南至宁古塔站道〉尼什哈站
〈即乌拉站在吉林城西南十里又西南七十里至蒐登站又西南七十里至伊勒们站又西南五十〉
〈五里至苏斡延站即双杨站又西南六十里至伊巴丹站即驿马站又西南六十里至阿勒坦额墨〉
〈勒站即大孤山站又西南六十里至克尔素站又西南八十里至叶赫站又西南五十五里至𫎇古〉
〈和罗站即棉花街站又 西南五十五里至开原威远堡以上九站自吉 林西南至奉天站道〉金
州鄂佛罗站〈亦 名 哲 松 站 在 吉 林 城西北五十里又 西 北 六 十 里 至 舒 兰河站又西北〉
〈五十 里 至法 特哈 站 又 西 北 五 十 里 至腾额尔哲库站 又 西北 五十 里 至 𫎇 古 站 又 西 北五十里至〉
〈图赖昭站 又 西北 五 十 里 至 逊扎 布站 即五 家子站又西北 三 十五 里 至 蒿 子 站又 西北 六十 里至〉
〈舍哩 站又西北 八十 里 至 白 都 讷 站以上十 站自吉林 西北 至 白 都 讷 站 道〉𫎇 古喀伦
站〈在 吉林 城东北 自 腾 额 尔 哲 库站 分道东北三十 里又 东北七 十 里 至 拉 林 多观 站又东北七〉
〈十 里至 萨 库哩 站又 东 北 六 十 五 里至 费克图站又 东北 八 十二 里至 塞 勒 佛 特 库 站又 东北六十〉
〈一 里至 佛斯亨 站又 东 北 七十 三 里至 富 尔 珲 站又 东北 七十里 至崇 古 尔 库站 又 东北 七 十 二 里〉
〈至 鄂尔多穆 逊站 又 东北 六 十 八里 至庙屯站 又东 北五里至 三姓 城 以上 十 站 自𠮷 林东北至 三〉
〈姓站 道 按 吉林 三 十六 站统 于 吉林将军所辖有六 品官二 员管 理 驿站 事务 每 站设笔帖式一〉
〈员〉
︹津梁︺遵法桥〈在吉林城内将军署之南又板桥在城小东门外〉珠噜多观河
桥〈在吉林城东二百九十里现今坍废〉石甸子桥〈在宁古塔城西一百馀里黑石甸子〉
〈石空处〉松花江渡〈在吉林城东南康熙三十三年设〉乌拉渡〈在吉林城西康〉
〈熙十一年设〉嫩江渡〈在吉林城西北康熙三十三年设〉阿勒楚喀渡〈在阿〉
〈勒楚喀城东北雍正二年自松花江移设以上诸渡俱额设水手船只皆水师营管辖又西南至开〉
〈原交界处有叶河渡隶开原驿丞管辖又佛斯亨妙嘎善渡口二处乾隆二十五年设〉
︹陵墓︺︹金︺辉陵 永陵 定陵 乔陵〈通志皆金先世尊为陵者在宁〉
〈古塔境〉完颜希尹墓〈通志金章宗时以其始造国书立庙上京岁祀之墓在宁古塔〉
〈境内〉罗索墓〈在吉林城西二百里博屯山有金源郡王庙残碑彷佛可辨 罗索旧作娄室〉
〈今改〉海古勒城古冢〈通志在宁古塔境内本金上京地 国初其冢忽陷地宫中多〉
〈殉葬之物考金史金太祖初葬于海古勒城西其后王公贵人多葬其地惜铭志无可辨耳〉古
贤者墓〈在三姓地碑镌古贤者墓未详何人〉
︹祠庙︺望祭殿〈在温德亨山 本朝雍正十一年建望祭长白山神〉吉林都城隍
庙〈在城内将军署之东雍正六年建〉文庙〈在城内东南隅乾隆七年永吉州知州魏士敏〉
〈捐建〉八蜡庙〈在城内东南隅〉崇礼龙王庙〈在小东门外江北岸乾隆二十五年〉
〈重修〉松花江神庙〈在城小东门外江北岸干隆四十五年 敕建〉火神庙
〈在城西门外雍正十年建〉灵佑庙〈在城西三百里小山上俗称为九天元女庙〉关帝
庙〈在城北门外北山上建置年月未详干隆十九年 御书额曰灵著豳岐〉马神庙
〈在宁古塔城东门外康熙四年建又白都讷城内亦有马神庙土人每以正月卜年岁丰稔于此俱〉
〈有灵应〉昭忠祠〈在吉林城内城隍庙西嘉庆八年添建其在宁古塔阿勒楚喀白都讷三〉
〈姓城者均嘉庆九年添建〉
︹寺观︺观音寺〈在吉林城东门外十二里尼什哈山上乾隆十九年 御书额曰福佑大〉
〈东〉地藏寺〈在吉林城东门外乾隆五十二年建〉石佛寺〈在宁古塔城西南六十五〉
〈里旧城内相传金时慈圣太后建石佛高二丈馀后石首坠地有石工人欲凿为碾甫举锤头涔涔〉
〈病遂置之是夕土人同感异梦于是举石首凑法像冶铁固之即故址建寺〉古佛寺〈在宁〉
〈古塔城西门外乾隆三年建〉
前纂修官〈臣〉贾桢恭纂辑
总纂官〈臣〉邱建猷恭覆辑
校对官〈臣〉郑训方恭 校
校对官〈臣〉贺式韩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