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_(四部丛刊本)/卷四百七十五至四百七十六 中华文库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七十五至四百七十六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8.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8.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8.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8.djvu/5
云南统部表 ������������������������������������������������������������������������������������������������������������������������������������������������������������������������������������������������������������������������������������������������������������������������������������������������������������������������������������������������������������������������������������������������������������������������������������������������������������������������������������������������������
������������������������������������������������������������������������������������������������������������������������������������������������������������������������������������������������������������������������������������������������������������������������������������������������������������������������������������������������������������������������������������������������������������������������������������������������������������������������������������������������������
大清一统志
云南省〈在 京师西南八千二百里东西距二千五百一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五十里东至广〉
〈西泗城府界七百五十里西至神䕶关接野人界一千七百六十里南至交趾界七百五十里北至〉
〈四川宁远府㑹理州界四百里东南至广西镇安府界一千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天马关接缅甸界〉
〈二千三百一十里东北至贵州兴义府普安县界四百三十里西北至吐蕃界二千里〉
︹分野︺天文东井舆分野鹑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南境战国时楚顷襄王使庄𫏋
略地至滇池遂自王秦时通道置吏为西夷滇国
汉武帝元封二年开置益州郡属益州部刺史兼
为牂牁郡西境〈今广南府及广西州地〉越巂郡西南境〈今丽江府〉
〈及永北厅地〉后汉分益州郡西境置永昌郡〈后汉永平十二年割〉
〈益州郡西部都尉置属益州部今永昌鹤庆大理姚州四府州地〉三国汉建兴二
年改益州郡置建宁郡又分建宁永昌置云南郡
〈今大理姚州二府州地〉分建宁牂牁置兴古郡〈今广西州及曲靖府之霑〉
〈益罗平二州地〉晋泰始七年分益州置宁州〈领云南兴古建宁永昌四〉
〈郡统县四十五〉太康三年废宁州入益州〈置南夷校尉以䕶之监五十八〉
〈部蛮族〉太安二年复置宁州〈时又分建宁以西之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永嘉〉
〈二年改益州郡为晋宁郡分牂牁立平夷夜郎二郡是时其地再为李雄所有其后李寿分宁州兴〉
〈古永昌云南朱提越巂河阳六郡为汉州咸康四年分牂牁夜郎越巂朱提四郡置安州八年罢并〉
〈宁州以越巂还属益州省永昌郡〉刘宋因之领郡十五〈建宁晋宁牂牁平蛮〉
〈夜郎朱提南广建都西平西河东河阳云南兴宁兴古梁水十五郡〉萧齐时为宁州
镇领郡三十〈左建平南广南朱提南牂牁梁水建宁晋宁云南西平夜郎东河阳西河〉
〈阳平蛮兴古兴宁西河平乐北朱提宋昌永昌益宁又有南犍为等九郡不领县〉梁大同
中置南宁州太清二年为西爨所据〈唐书南蛮传自曲州靖州〉
〈西南昆州曲轭晋宁渝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通谓之东〉
〈爨乌蛮〉隋开皇初遣使朝贡因置恭州协州昆州寻
废唐武德元年复开南中置南宁州四年置总管
府〈旧唐书志州管南宁恭协昆尹㑹姚西濮西宗九州〉又置姚州都督府〈并置〉
〈州十三〉七年改南宁总管为都督〈督西宁豫西利南云縻南笼七州并〉
〈前九州为十六州〉八年改南宁为郎州〈新唐书南蛮传爨蛮西有徒莫祇蛮〉
〈贞观二十三年内属以其地置傍望覧邱求五州隶郎州都督府〉永徽初罢郎州
都督更置戎州都督〈新唐书志诸蛮州九十二皆无城邑椎髻皮服惟来集于〉
〈都督府则衣冠如华人焉〉天宝末没于南诏䝉氏大中中䝉氏
自号大礼国〈滇载记光化四年郑买嗣灭𫎇氏改国号曰大长和五代后唐天成三年〉
〈赵善政代之改国号曰大天兴清泰中杨干真又夺之改国号曰大义宁寻为段思平所灭〉石
晋天福二年段氏改国号曰大理宋初仍为大理
国〈滇载记元符二年段氏绝高升泰改国号曰大中国既而复求段氏立之号曰后理国〉元
宪宗三年灭之收府八郡四部三十有七至元八
年分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达噜噶齐并
总管十三年立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治中庆路领
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
〈大德三年罢云南行御史台立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领中庆威楚武定鹤庆丽江等路又曲靖〉
〈宣慰司领曲靖澂江普定等路临安宣慰司领宁安广西元江等路大理金齿宣慰司领大理金齿〉
〈等路又金齿等处宣抚司领柔远茫施镇康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又有乌撒乌𫎇宣慰司而广南西〉
〈路宣抚司元史阙 达噜噶齐旧作达鲁花赤今改正〉明洪武十五年置云
南布政使司改中庆路为云南府治焉领府十一
〈云南大理临安楚雄澂江𫎇化景东广南广西镇沅顺宁〉军民府七〈曲靖姚安鹤庆武定〉
〈寻甸丽江元江〉直隶州一〈北胜〉嘉靖元年置永昌军民府
本朝初因之康熙六年置开化府八年降寻甸府为
州〈属曲靖府〉三十七年升北胜直隶州为永北府雍正
四年改隶四川之东川府来属五年改隶四川之
乌𫎇镇雄二府来属六年降镇雄府为州〈属乌𫎇府〉七
年置普洱府九年改乌𫎇府曰昭通府乾隆三十
一年降永北府为直隶厅三十五年降广西武定
镇沅元江四府皆为直隶州景东𫎇化二府皆为
直隶厅省姚安府〈入姚州属楚雄府〉改鹤庆府为州〈属麓江府〉
嘉庆二十四年升永昌府属之腾越州为直隶厅
共领府十四直隶州四直隶厅四
云南府 大理府 临安府 楚雄府 澂江
府 广南府 顺宁府 曲靖府 丽江府
普洱府 永昌府 开化府 东川府 昭通
府 广西直隶州 武定直隶州 元江直隶
州 镇沅直隶州 景东直隶厅 𫎇化直隶
厅 永北直隶厅 腾越直隶厅
︹形势︺东接黔蜀〈东川曲靖二府之东接贵州昭通府西北接四川东南接贵州又武定姚〉
〈州之北及永宁土府之东皆与四川接界〉南控交趾〈临安开化二府与安南接界〉西
拥诸甸〈永昌以西皆蛮甸也〉北距吐蕃〈丽江府及永宁土府之北与西蕃接界〉
其名山则有苍鸡足高黎共玉龙其大川则有
金沙江澜沧江潞江滇池西洱河其重险则有石
门诚梁益之旧区西南之重镇也〈旧志〉
︹文职官︺
总督〈驻云南府辖云南贵州雍正六年兼辖广西省十三年仍改为云贵总督〉
巡抚〈驻云南府〉
提督学政〈驻云南府〉
布政使〈驻云南府〉经历〈旧有理问乾隆二十九年裁〉库大使〈济用〉
按察使〈驻云南府〉经历 司狱
分守粮驿道〈驻云南府旧为粮储道乾隆三十三年兼管驿传辖云南武定二府州改〉
〈今名〉
分巡盐法道〈驻云南府旧为驿盐道乾隆三十一年兼辖云南武定二府三十三年专〉
〈管盐法改今名〉库大使〈旧有经历干隆七年裁〉
分巡迤东道〈驻寻甸州辖澂江广南曲靖开化东川昭通广西七府州旧辖云南临安〉
〈澂江广南曲靖普洱开化东川昭通广西武定元江镇沅十三府乾隆三十一年以云南武定〉
〈归盐道辖临安普洱元江镇沅归迤南道辖〉
分巡迤西兵备道〈驻大理府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𫎇化永北八府厅〉
分巡迤南兵备道〈驻普洱府乾隆三十一年设辖临安普洱元江镇沅四府州〉
云南府知府 同知 通判〈乾隆四十八年移驻南关〉府学教
授 训导 经历〈旧有司狱干隆十七年裁〉知州四员〈嵩明晋宁〉
〈安宁昆阳旧有昆阳州同驻海口乾隆四十三年裁〉州学学正四员 训
导四员 吏目四员 知县七员〈昆明富民宜良呈贡罗次〉
〈禄丰易门〉县丞〈昆明驻板桥〉县学教谕七员 训导七员
典史七员〈旧有昆明县滇阳板桥嵩明州阳林驿丞三员乾隆二十一年裁〉
大理府知府〈旧有同知嘉庆十六年裁〉通判〈驻弥渡〉府学教授
训导 司狱 知州四员〈赵邓川宾川云龙〉州学学正
四员 训导四员 吏目四员 知县三员〈大和〉
〈云南浪穹旧有太和县丞嘉庆四年裁〉县学教谕三员 训导三
员 典史三员〈旧有浪穹县凤羽巡检乾隆十二年裁云南县白崖司巡检二〉
〈十年裁宾川州赤石司巡检嘉庆十六年裁〉盐大使〈大盐井〉
临安府知府 同知 府学教授 训导 经历
〈旧有司狱干隆二十年裁〉知州三员〈石屏阿迷宁旧有建水知州乾隆三十五年改〉
〈置县以州学学正训导为县学教谕训导裁吏目〉州学学正三员 训
导三员 吏目三员 知县五员〈建水通海河西嶍峨𫎇自〉
县学教谕五员 训导五员 巡检〈建水曲江司旧有石〉
〈屏州宝秀司巡检乾隆二十年裁嶍峨县兴衣司巡检三十九年裁宁州傍甸乡阿迷州甸苴〉
〈关巡检俱嘉庆七年裁〉典史五员〈旧设四员乾隆三十五年増建水一员〉
楚雄府知府〈旧有同知乾隆二十一年裁〉府学教授 训导
司狱 知州三员〈旧设南安镇南二员乾隆三十五年以姚安府属之姚州〉
〈一员来隶〉州判二员〈南安驻𥔲嘉雍正九年设姚州驻普淜雍正十年设〉州学
学正三员 训导三员 吏目三员 知县四
员〈旧设楚雄定远广通三员乾隆三十五年以姚安府属之大姚一员来隶〉县学教
谕四员 训导四员 典史四员 盐井直隶
提举司三员〈黒井琅井白井白井司治旧在姚安府境乾隆三十五年拨入曲靖〉
〈府五十二年改拨〉盐大使四员〈黒井白井安丰井阿陋井旧有复隆白石谷大〉
〈使二员俱乾隆四十二年栽白井安丰井五十二年由曲靖府改拨〉训导二员〈琅井〉
〈白井〉
澂江府知府 府学教授 训导〈旧有司狱嘉二十四年裁〉
知州二员〈新兴路南〉州学学正二员 训导二员
吏目二员 知县二员〈河阳江川〉县学教谕二员
训导二员 典史二员
广南府知府 府学教授 训导 经历〈乾隆三十六年〉
〈移驻普厅塘〉知县〈宝宁乾隆元年设〉典史
顺宁府知府 通判〈驻缅宁乾隆十二年由右甸移驻〉府学教授
训导 经历〈驻右甸〉知事 巡检〈猛缅司乾隆十二年设〉
知州〈云〉州学学正 训导 吏目 知县〈顺宁乾隆〉
〈三十五年设〉县学教谕 训导 典史
曲靖府知府 同知〈旧有通判乾隆四十一年裁〉府学教授
训导 司狱 知州六员〈霑益陆凉罗平马龙寻甸宣威〉州学
学正六员 训导六员 吏目六员 巡检三
员〈旧设宣威可渡司兼管可渡傥塘二驿乾隆二十年添设霑益炎松司寻甸易古司二员〉
知县二员〈南宁平彝〉县学教谕二员 训导二员
巡检〈南宁白水司旧有南宁县白水马龙州易龙霑益州松林宣威州炎方驿丞四员俱〉
〈乾隆二十年裁〉典史二员
丽江府知府 同知〈驻中甸乾隆二十一年设〉通判〈驻维西〉府学
教授 训导〈旧有知事乾隆四十八年裁经历嘉庆二十四年栽〉知州二
员〈鹤庆剑川乾隆三十五年降鹤庆府为州并旧属之剑川来隶〉州学学正二
员 训导二员 吏目二员〈旧设剑川一员干隆三十五年增设〉
〈鹤庆一员鹤庆旧有观音山巡检三十六年裁〉知县〈丽江乾隆三十五年设〉教谕
训导 典史 盐大使二员〈丽江井弥沙井〉
普洱府知府 同知二员〈一驻思茅雍正十三年设一驻威远乾隆三十〉
〈五年由镇沅府改隶〉通判〈驻他郎乾隆三十五年由元江府来隶〉经历二员
〈旧设府经历一员嘉庆四年増威远经历一员驻猛甸〉知事二员〈旧设威远知事〉
〈一员嘉庆十六年増设他郎知事一员〉巡检〈思茅厅兼管司狱乾隆三十九年设〉知
县〈宁洱〉教谕 训导〈驻他郎〉典史 盐大使〈抱香井旧为抱〉
〈母井大使嘉八年改香盐井大使以抱母井盐务归威远同知管理十九年兼管二井改今〉
〈名〉
永昌府知府 同知〈驻龙陵〉府学教授 训导 司
狱 巡检三员〈龙陵厅沙木和施甸司〉知县二员〈保山永平旧有〉
〈腾越知州嘉庆二十四年升直隶厅〉县学教谕二员 训导二员
典史二员
开化府知府 同知〈驻安平〉府学教授 训导 司
狱〈属安平同知嘉庆二十四年设〉知县〈文山〉县丞〈驻江那里嘉庆二十四年设〉
典史
东川府知府 同知〈驻巧家营嘉庆十六年设旧有汤丹通判乾隆三十五年〉
〈裁〉府学教授 经历〈驻巧家营〉知县〈㑹泽〉巡检二员〈歹补〉
〈司者海司者海巡检旧驻则补嘉庆十六年移驻〉典史〈旧驻者海嘉庆十六年移驻府〉
〈城〉
昭通府知府〈旧名乌𫎇府属四川省雍正五年来隶九年改今名〉同知〈驻大关〉
通判〈驻鲁甸〉府学教授 经历〈旧有司狱嘉庆七年栽〉知事
二员〈旧设一员驻大关乾隆四十八年増设一员驻牛街〉巡检二员〈鲁甸司大〉
〈关盐井渡〉知州〈镇雄〉州同〈驻彝良〉州判〈驻威信〉州学学正
吏目 巡检〈母亨司〉知县二员〈恩安永善〉县学教谕〈永善〉
县丞〈永善驻副官村〉典史二员
广西直隶州知州〈旧为广西府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州裁通判经历〉州判
〈乾隆四十一年设驻五嶆〉州学学正 训导吏目 知县
二员〈师宗弥勒旧并为州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县裁师宗州同〉县丞〈师宗驻邱北干〉
〈隆三十五年设〉县学教谕二员 训导二员 巡检〈弥勒〉
〈竹园村乾隆十七年设〉典史二员〈乾隆三十五年设旧有师宗弥勒二州吏目是〉
〈年裁〉
武定直隶州知州〈旧为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州裁同知经历〉州学
学正 训导 吏目 巡检〈金沙江〉知县二员〈旧设〉
〈元谋一员乾隆三十五年降禄劝州为县裁和曲州〉县学教谕二员 训
导二员 典史二员〈乾隆三十五年设旧为禄劝州吏目是年裁〉
元江直隶州知州〈旧为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州裁通判经历知事〉州
学学正 吏目 巡检〈因远司〉知县〈新平〉县学教谕
巡检〈扬武坝〉典史
镇沅直隶州知州〈旧为镇元府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州旧有同知是年改隶普洱〉
〈府〉州学学正 吏目〈乾隆三十五年设〉巡检〈新抚司〉知县
〈恩乐〉县学教谕 典史 盐大使〈案板井〉
景东直隶厅同知〈旧为景东土府掌印同知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厅〉厅学
教授 训导 经历 巡检〈猛统司〉
䝉化直隶厅同知〈旧为𫎇化土府掌印同知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厅〉厅学
教授 训导 经历 巡检三员〈南涧司澜沧江漾濞江〉
永北直隶厅同知〈旧为永北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厅〉厅学教授
训导 经历 知事〈驻金江渡口〉
腾越直隶厅同知〈旧为腾越州属永昌府嘉二十四年改直隶厅〉厅学
学正 训导 经历〈嘉庆二十四年设旧有州判是年裁〉司狱〈嘉庆〉
〈二十四年设旧有吏目是年栽〉巡检〈龙川江〉
︹武职官︺
督标〈中左右三营旧设前后二营乾隆三十五年裁〉中军兼中营副将
左右营游击二员 都司 守备二员 千总
六员 把总十二员 经制外委十八员 额
外外委十五员
抚标〈左右二营〉中军兼左营参将 右营游击 守备
二员 千总四员把总八员 经制外委十
二员 额外外委六员
提督〈驻大理府中左右三营旧设前后二营乾隆三十五年裁〉中军兼中营参
将 左右营游击二员 中左右营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 经制外委十八
员 额外外委十二员
临元镇总兵官〈驻临安府中左右三营〉中营游击 左右营
都司二员 中左右营守备三员〈二驻本营一防簸岩汛〉
千总六员〈三驻本营三分防阿迷一碗水江川各汛〉把总十二员〈二驻〉
〈本营十分防通海新兴曲江澂江路南石屏宁州河西䝉自斗母阁各汛〉经制外委
十八员〈十四驻本营二防簸岩汛二分防大石峒斗母阁二汛〉额外外委
十二员
开化镇总兵官〈驻开化府中左右三营〉中营游击 左右营
都司二员 中左右营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六驻本营六分防江那牛羊箐口关河口马街子结白石头〉
〈寨各汛〉经制外委十八员〈十二驻本营六分防天生桥六诏八寨塘山车〉
〈塘老寨塘乐龙塘各汛〉额外外委十二员
腾越镇总兵官〈驻腾越厅中左右三营〉中营游击 左右营
都司二员〈一驻本营一驻南甸〉中左右营守备三员〈二驻本营〉
〈一驻南甸〉千总六员〈三驻本营三分防南甸杉木笼大坝各汛〉把总十二
员〈八驻本营二防南甸汛二分防蛮东暮福二汛〉经制外委十八员〈七驻〉
〈本营四防南甸汛七分防蒲窝杉木笼马鹿缅箐固栋等榜大坝各汛〉额外外委
十五员
昭通镇总兵官〈驻昭通府中前左右四营〉中前左右营游击四
员〈一驻本营三分驻凉山大关永善〉守备四员〈一驻本营三分驻鲁甸大关吞〉
〈都〉千总八员〈四驻本营四分防凉山大关永善副官村各汛〉把总十六
员〈三驻本营十三分防诸仙背龙峒凉山苏甲鲁甸大德宏大耆老雄魁豆沙关蓝田坝米〉
〈贴吞都桧溪各汛〉经制外委二十四员〈六驻本营四防大关汛二防鲁〉
〈甸汛二防永善汛二防吞都汛八分防诸仙背龙峒查拏凉山黒鲁机大黒山滩头米贴各汛〉
额外外委十八员
鹤丽镇总兵官〈驻鹤庆州中左右三营〉中营游击 左右营
都司二员 中左营守备二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五驻本营二防麓江汛五分防姜营打鼓观音山通甸吉尾各汛〉
经制外委十八员〈十三驻本营五分防打金坝松桂阿喜朵美九河关各汛〉
额外外委九员
普洱镇总兵官〈驻普洱府中右二营〉中右营游击二员〈一驻本营〉
〈一驻思茅〉中右营守备二员〈一驻本营一驻思茅〉千总四员〈二驻〉
〈本营二防思茅汛〉把总八员〈二驻本营二防思茅汛四分防通关小江边班鸠那〉
〈莫田各汛〉经制外委十二员〈三驻本营五防思茅汛四分防通关西萨蛮谷〉
〈永靖关各汛〉额外外委十三员
以上临元等六镇均听总督提督节制
曲寻协副将〈驻曲靖府〉中营都司 左右营守备二员
〈一驻寻甸一驻罗平〉千总四员〈二驻本营二分防寻甸罗平二汛〉把总八
员〈二驻本营六分防陆凉易罗交水平彝寻甸罗平各汛〉经制外委十二
员〈三驻本营九分防马龙功山秧田冲束色堡板桥大水井偏头山恩勒村白水各汛〉额
外外委八员
楚雄协副将〈驻楚雄府旧设总兵乾隆三十五年改副将四十年改游击四十七年仍〉
〈改副将〉中军都司〈旧为游击乾隆三十五年改都司四十年裁四十七年仍设都〉
〈司〉千总二员〈分防妥甸姚州二汛〉把总四员〈一驻本营三分防广通镇〉
〈南𥔲嘉各汛〉经制外委六员〈二驻本营四分防南安大姚定远白马河各汛〉
额外外委七员
云南城守营参将〈旧驻杨林康熙二十二年移驻省城〉守备 千总
二员〈一驻本营一防呈贡县汛〉把总四员〈分防易门禄丰杨林安宁各汛〉经
制外委六员〈分防板桥罗次晋宁昆阳宜良富民各汛〉额外外委六
员
寻霑营参将〈驻宣威州旧为游击雍正七年改参将〉守备 千总二
员〈一驻本营一驻上下堡子〉把总四员〈一驻本营三分防井田炎方傥塘各汛〉
经制外委六员〈三驻本营三分防遮鸡可渡上下堡子各汛〉额外外
委三员
武定营叅将〈驻武定州〉守备〈驻撒甸〉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撒甸〉
把总四员〈分防撒甸金江鸡街大麦地各汛〉经制外委七员〈二驻〉
〈本营二防撒甸汛三分防姜驿普渡河虚仁驿各汛〉额外外委三员
大理城守营都司〈驻大理府〉守备 千总三员〈一驻本营二分〉
〈驻云南县宾川州〉把总四员〈二驻本营二分驻赵州邓川州〉经制外委
六员〈三驻本营三分防弥渡浪穹云龙各汛〉额外外委四员
以上曲寻等二协云南等四营均隶提督管
辖
元江营𠫵将〈驻元江州旧为副将干隆三十八年改𠫵将〉守备 千总
二员〈一驻本营一驻他郎〉把总四员〈一驻本营三分防阿墨马鹿猪街各汛〉
经制外委六员〈一驻本营五分防他郎因远轰老乌宿南各汛〉额外
外委五员
新嶍营游击〈驻新平县〉守备 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嶍峨〉把
总四员〈一驻本营三分防舍叠龙慢干坝扬武坝各汛〉经制外委六员
〈三驻本营三分防旧哈俄爽塔笼各汛〉额外外委四员
以上元江等二营均隶临元镇管辖
广南营参将〈驻宝宁县〉守备 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富州〉把
总四员〈二驻本营二分防者洪普梅二汛〉经制外委六员〈分防剥隘〉
〈者宾板蚌命帖弥勒湾阿记得各汛〉额外外委五员
广西营游击〈驻广西州〉守备 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弥勒〉把
总四员〈二驻本营二分防师宗邱北二汛〉经制外委六员〈四驻本营〉
〈二分防竹园村架哈二汛〉额外外委四员
以上广南等二营均隶开化镇管辖
永昌协副将〈驻保山县〉中军兼左营都司 右营守备
千总三员〈俱驻本营〉把总七员〈六驻本营一驻永平〉经制外
委十员〈六驻本营四分防姚关观音山枯柯沙木和各汛〉额外外委十
员
龙陵协副将〈驻龙陵厅〉左营都司 右营守备 千总
二员〈一驻本营一防遮放汛〉把总六员〈三驻本营三分防龙陵关象达芒市〉
〈各汛〉经制外委七员〈六驻本营一防遮放汛〉额外外委七员
顺云营参将〈驻缅宁厅〉左右军守备二员〈一驻本营一驻顺宁〉千
总四员〈一驻本营三分防顺宁宁安天生桥各汛〉把总九员〈二驻木营七分〉
〈防右甸云州腊东南柯万年桩猛托撒马厂各汛〉经制外委十三员〈二驻〉
〈本营十一分防锡腊遮拨马台坡头棬内宁安分水岭象鼻岭雾露寨丙野三岔河各汛地〉
额外外委十员
以上永昌等二协顺云一营均隶腾越镇管
辖
东川营参将〈驻东川府旧为游击隶四川省雍正四年改叅将拨隶云南〉左右
军守备二员〈一驻本营一驻木得〉千总二员〈分防待补法纳江二汛〉
把总六员〈二驻本营四分防牛栏江陈机木得则补各汛〉经制外委七
员〈一驻本营六分防侍补牛栏江陈机木得机租法纳江各汛〉额外外委七
员
镇雄营参将〈驻镇雄州〉左右军守备二员〈一驻本营一驻奎乡〉千
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牛街〉把总五员〈一驻本营四分防奎乡伐乌关长官〉
〈司锅魁河各汛〉经制外委八员〈四驻本营四分防洛泽河杉树块札西罗坎关〉
〈各汛〉额外外委五员
以上东川等二营均隶昭通镇管辖
维西协副将〈驻维西厅〉左营都司 右营守备〈驻中甸〉千
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阿墎子〉把总四员〈分防浪沧江阿海洛古中甸奔〉
〈子栏各汛〉经制外委八员〈分防浪沧江喇普鲁甸拉撇古阿墎子奔子栏其宗〉
〈格咱各汛〉额外外委五员
永北营叅将〈驻永北厅〉左右军守备二员〈一驻本营一驻阿喇山〉
千总二员 把总六员〈分防北山关蒗蕖永宁阿喇山苗力下金江各〉
〈汛〉经制外委九员〈分防习甸上金江子里江大水井巴喇阿哵咧片角南阳〉
〈厂鱼乍江各汛〉额外外委五员
剑川营都司〈驻剑川州〉千总 把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防通甸汛〉
经制外委三员〈一驻本营二分防通甸兰州二汛〉额外外委二
员
以上维西一协永北等二营均隶鹤丽镇管
辖
威远营叅将〈驻威远厅旧为游击嘉庆十年改参将〉左右军守备二
员〈一驻本营一驻猛住〉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镇沅〉把总六员〈一驻〉
〈本营五分防镇沅猛住茂蔑抱母斗母各汛〉经制外委八员〈分防镇沅猛住〉
〈茂蔑新抚三家坡斗母课里暖里各汛〉额外外委六员
景𫎇营游击〈驻景东厅〉守备 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驻𫎇化〉把
总四员〈二驻本营二分防景谷福都二汛〉经制外委六员〈二驻本营〉
〈四分防𫎇化景谷定边猛统各汛〉额外外委五员
以上威远等二营均隶普洱镇管辖
︹户口︺〈康熙五十二年原额人丁十八万五千八百六十五乾隆三十七年停编丁今滋生男妇大小〉
〈共四百四十九万九千四百八十九名口计八十六万六千二百九十九户屯民男妇共一百五十〉
〈四万八千六百二十七名口计十七万五千二百二十三户〉
︹田赋︺〈田地九万三千一百七十七顷三十三亩一分有奇夷田地八百八十三段共额征地丁正杂〉
〈银十九万二千九百一两三钱九分五厘米二十三万三千五百四十八石八合三勺〉
︹税课︺〈关税无 通省盐井二十四区编发照票一十三万一千四百二十七张额征正课银二十六〉
〈万四千一百八十三两四钱七分三 釐又井费经费等银一十一万二千九十二两一 钱三分七釐〉
〈外昭通府行四川水引盐课载四川省税课门〉
︹名宦︺︹汉︺张乔〈安帝初为益州刺史元初四年越巂夷封离叛永昌三郡夷应之众至十馀万〉
〈破二十馀县诏乔选能从事者讨之乔遣杨竦击破离等离乞降三十六种皆附乔因奏长史奸猾〉
〈激乱者九十人皆减死论诸夷遂定〉庞芝〈益州刺史熹平五年讨平叛夷〉张亮则〈南郑〉
〈人牂牁太守威著南土永昌越巂夷欲叛畏亮则乃止〉︹三国︺︹汉︺诸葛亮〈琅邪人建〉
〈兴元年领益州牧益州耆帅雍闿杀太守求附于吴又使郡人孟𫉬诱煽诸夷牂牁越巂皆叛三年〉
〈亮率众南征所在战捷由越巂入斩闿等闻孟𫉬为夷汉所服乃募生致之使观营阵复纵使更战〉
〈七纵七擒犹遣𫉬𫉬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
王寻〈建兴间为越巂太守哀牢王𩔖牢叛攻破之𩔖牢款服〉张嶷〈充国人延熙三年除〉
〈越巂太守以恩信结诸蛮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命嶷自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闻者多降〉
〈服〉︹晋︺李毅〈天水人太康中为南夷校尉太安元年毛诜等叛讨平之以毅为宁州刺史〉
王逊〈魏兴人惠帝末西南夷叛宁州刺史李毅卒城中百馀人奉毅女固守永嘉四年治中毛〉
〈孟诣京师求刺史乃以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逊与孟俱行道遇寇贼逾年乃至外逼李雄内有〉
〈夷寇吏士散没城邑邱墟逊披荒纠厉收聚离散诛豪右不奉法度者数十家征伐诸夷俘馘千计〉
〈于是莫不振服威行南土元帝初累加安南将军逊以地势形便上分牂牁为平彝郡分朱提为南〉
〈广郡分建宁为夜郎郡分永昌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为晋宁郡事皆施行〉︹隋︺梁毗〈马氐〉
〈人文帝时为西宁州刺史蛮夷酋长以金多者为豪隽递相侵夺毗患之后因其以金为遗置坐侧〉
〈对之恸哭曰此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汝等每以此相灭今将来欲杀我耶一无所纳自是蛮夷感〉
〈悟不相攻击〉︹唐︺韦仁寿〈京兆万年人高祖时擢巂州都督府长史南宁州纳款朝廷岁〉
〈遣使抚接至率贪沓边人苦之多叛去帝素闻仁寿治理诏检校南宁州都督仁寿将兵五百人循〉
〈西洱河开地数千里称诏置七州十五县酋豪皆来宾见即授以牧宰威今简严人人安悦将还酋〉
〈长泣曰天子藉公镇抚奈何欲去我仁寿以池壁未立为解诸酋即相率筑城起𪠘甫旬略具仁寿〉
〈告以实父老乃悲啼祖行遣子弟随贡方物天子大悦〉赵孝祖〈永徽初以左领将军为郎〉
〈州道行军总管讨白水蛮大勃弄杨承颠至罗仵侯山大破之逐北至周近水孝祖上言小勃弄大〉
〈勃弄常诱弄栋叛今因破白水请遂西讨诏可孝祖军入夷人皆走险进至大勃弄执承颠馀屯大〉
〈者数万小数千皆破降之西南夷遂定〉韦𦤎〈万年人贞元闲为剑南节度使兼云南安抚使〉
〈说南诏异年寻归唐后屡从破吐蕃兵岁贡方物〉︹元︺乌里特哈达〈𫎇古人宪宗二〉
〈年命太弟讨南蛮诸国以乌里特哈达总督军事至昆泽擒其王段兴智出师凡二年平大理五城〉
〈八府四郡洎乌白等蛮三十七部请悉置郡县从之加大元帅镇大理 乌里特哈达旧作元良合〉
〈台今改正〉信苴日〈僰人段氏之后中统二年诏领大理鄯阐等城自各万户以下皆受其节〉
〈制至元元年舍利畏及三十七部诸爨叛信苴日率众进讨大破之爨部平十一年为大理总管舍〉
〈利畏复叛以计杀之于是置郡县署守令行赋役施政教与中州等帝嘉其忠勤累进大理威楚金〉
〈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复拜为云南行省叅政〉张立道〈大名人至元十年授大理等处巡行〉
〈劝农使佩金符地有昆明池界金马碧鸡之间环五百馀里夏潦暴至必冒城郭立道求泉源所自〉
〈岀役丁夫二千人治之其水得壤地万馀顷皆为良田爨僰之人虽知蚕桑而未得其法立道教〉
〈之饲养收利十倍于旧云南由是益富庶猓猓诸山蛮慕之相率来降收其地悉为郡县〉赛音
谔德齐沙木思迪音〈回回人至元十一年平章政事行省云南俗无礼仪男女〉
〈往往自相配偶亲死则火之不为丧祭无粳稻桑麻子弟不知读书赛音谔德齐沙木思迪音教之〉
〈拜跪之节婚姻行媒死者为之棺椁奠祭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诸路学宫明伦堂购经〉
〈史授学田由是文风稍兴西南诸夷翕然款附居云南六年卒百姓巷哭帝思其㓛诏云南省臣赛〉
〈音谔德齐沙木思迪音成规不得辄改 赛音谔徳齐沙木思迪音旧作赛典赤瞻思丁今改正〉
爱鲁克〈至元五年从云南王征金齿诸部震服定其租赋平火不麻等二十四砦阅中庆路〉
〈版籍得隐户万馀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十七年拜参知政事平乌𫎇萝佐山白水叛蛮 爱鲁克〉
〈旧作爱鲁今改正〉尼雅斯拉迪音〈赛音谔德齐沙木思迪音长子至元十七年授〉
〈云南行中书省左丞寻升右丞建言三事其一谓云南省规措所造金薄贸易病民宜罢其一谓行〉
〈省既兼领军民则元帅府亦当罢其一谓云南官员子弟入质惟达官子弟当遣馀宜罢奏可 尼〉
〈雅斯拉迪音旧作纳速刺丁今改正〉齐喇〈西域人至正十八年拜镇西缅麓川等路宣抚司时〉
〈成都乌𫎇诸驿阻绝齐喇市马给传往来便之后从云南王入缅统兵三千屯镇骠国设方略招徕〉
〈其党由是复业者甚众齐喇旧作怯烈今改正〉 多 尔济〈西夏宁州人世祖时为云南廉〉
〈访副使㑹诸蛮叛僚佐悉称故去多尔济独居守后为廉访使僰夷与蛮相仇杀省臣受僰赂诬奏〉
〈蛮叛杀良民多尔济奏劾废之子仁通以伯忽等叛殁于战 多尔济旧作朵儿赤今改正〉伊
克德济〈实喇娄人至元二十一年征缅造舟二百艘进攻江头城拔之𫉬锐卒万人因图其〉
〈形势遣使诣阙陈攻守之策不报后诸蛮据太公城以厄大兵遣使谕祸福为所害遂击之金齿十〉
〈二城皆降 伊克德济旧作也罕的斤实喇娄旧作匣喇鲁今改正〉额森布哈〈𫎇古人至〉
〈元二十三年拜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阿郎可马丁诸僰夷为变讨平之遂立登云路府〉
〈州县六十馀所得户二十馀万官其酋长定其贡税边境以安 额森布哈旧作也先不花今改正〉
张万嘉努〈至元间为副都元帅征云南峨昌多兴罗罗诸夷民为之立祠后征缅战死〉
〈嘉努旧作家奴今改正〉程思廉〈东胜州人至元二十六年立云南行御史台思廉为御史〉
〈中丞始至蛮夷酋长来贺意甚倨思廉奉宣上意明示祸福闻者慑服云南旧有学校而礼教不兴〉
〈思廉振起之始有从学问礼者〉刘正〈靖州人大德元年为云南行中书省左丞云南民岁输金〉
〈银甸寨远者秋季遣官领兵往徴人马费岁以万计所差官必重赂省臣乃得遣徴收之数必十加〉
〈二而折阅之数及送迎馈赆亦如之正首疏其弊给官秤俾土官输纳其弊始革〉库克新
〈赛音谔德齐沙木思迪音第三子大德时为云南行省右丞条具诸不便事言于宗王王不可库克〉
〈新与左丞刘正驰还京师有㫖令宗王协力施行由是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豪民规避繇役投充王〉
〈府宿卫库克新按朝廷原额所无者悉籍为民减其宿卫三分之二令诸郡邑遍立庙学选士为教〉
〈官文风大兴 库克新旧作忽辛今改正〉张瑾〈河南人至正闲为云南廉访副使兴学劝农锄〉
〈强旌善常行部至澂江辨释禁狱五十馀人剖决冗案三百馀事〉舒噜〈任都元帅时朝廷遣〉
〈兵讨车里不利舒噜晓以大义其酋寒赛感悟愿增差赋并出黄金采女赠之一无所受寒赛曰入〉
〈我土而不为金妇饵者元帅一人而已 舒噜旧作述律杰今改正〉𠏉尔密〈梁王闻明师入〉
〈滇秦母嘉僖率妻忽的斤等百馀人趋昆明池谓行省右丞驴儿达德曰我宗室无降理遂仰药死〉
〈驴儿达德𫎇古人亦自杀从死者几二百人 干尔密旧作瓦尔密今改正〉︹明︺傅友德
〈砀山人洪武十四年为征南将军生擒达尔玛略定永昌澂江临安元江寻甸楚雄等处又取东川〉
〈乌𫎇鹤庆丽江金齿其时陈桓叶升以随征东川封侯 达尔玛旧作达里麻今改正〉王祎
〈义乌人洪武时奉诏谕云南梁王己听其言㑹有自立于朔漠者遣托克托索饷迫梁王杀祎遂遇〉
〈害谥文节 托克托旧作脱脱今改正〉沐英〈定远人洪武中以西平侯征南右副将军从傅〉
〈友德取云南乘雾趋白石江生擒达尔玛田梁王走死属郡皆下遂拔大理分兵收未收诸蛮设官〉
〈立卫守之诏英留镇思伦发寇定边众号三十万英大破之诸蛮震慑麓川始不复梗入朝帝亲抚〉
〈之曰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英后先镇云南十年简守令课农桑垦田至百万馀亩滇池隘〉
〈浚而广之无复水患通盐井之利以来商旅辨方物以定贡税视民数以均力役疏节阔目民以便〉
〈安卒之日军民巷哭远夷亦为流涕〉梅思祖〈夏邑人洪武十五年以汝南侯从傅友德平云〉
〈南署云南布政司事思祖善抚辑远人安之〉张𬘘〈富平人洪武中云南平出为右叅政历左〉
〈布政使十三年治行为天下第一凡土地贡赋法令条格皆𬘘所裁定民间丧祭冠昏咸有定制务〉
〈变其俗滇人遵用之〉沐春〈英长子嗣爵镇云南洪武二十七年平越巂蛮立澜沧卫其冬阿资〉
〈复叛春捣其巢擒之越州遂平春在镇七年大修屯政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
〈千馀户民为立祠祀之〉陈迪〈宣城人洪武中除云南右布政使普定曲靖乌撒乌䝉诸蛮煽〉
〈乱迪率土兵击破之〉沐晟〈英次子建文元年嗣爵镇云南平思伦发馀党以其地为三府二州〉
〈五长官司永乐四年拜晟征夷左副将军从张辅平交趾晋封黔国公予世劵洪熙初加太傅铸征〉
〈南将军印给之世镇其地自是为定制子孙相承镇守二百馀平群蛮服其威无敢大肆南服赖之〉
冯贵〈武陵人永乐中征交趾累迁左参政莅事明决练土兵二千人骁果善战贵抚以恩义数〉
〈击贼有㓛中官马骐夺之黎利反以羸卒御贼力屈而死时参政侯保以黄江要害筑堡守之拒数〉
〈月死于战〉陈逊〈浦城人永乐闲任右布政使博学有志操卒于官无以为殓同时有周乐吉水〉
〈人任按察使亦以清操著名僚友为之殡殓〉周新〈南海人永乐间任按察使执法公平不畏〉
〈强御〉李任〈永康人宣德元年以都指挥从征交趾守昌江与指挥顾福死守九月馀前后三十〉
〈馀战卒以力诎皆自刎内官冯智指挥刘顺俱自经城中军民士女不屈死者数千人事闻赠恤〉
崔聚〈懐远人宣德初从安远伯柳升征黎利升遇伏死聚帅军援昌江及䧟郎中史安主事陈〉
〈镛李宗昉及后军都事潘禋皆死聚被执百计降之终不屈死〉张璞〈江夏人正统间按滇时镇〉
〈守太监梁裕滥取货物民不堪命璞尽革之裕与同知敖英构谋诬奏逮璞下狱卒赠太仆寺少卿〉
王恕〈三原人成化十二年以右都御史巡抚云南时镇守中官钱能贪恣甚恕廉得其私通外〉
〈国状劾能罪当死恕居云南仅九月威行徼外黔国以下咸惕息奉令疏凡二十上直声动天下当〉
〈是时安南纳江西叛人王姓者为谋主潜遣谍入临安市铜铸兵器欲伺间袭临安微恕事且不测〉
樊英〈常山人成化闲按滇绳贪奖廉交人越界掠杀英移谕祸福遂纳款〉陈骐〈南海人成〉
〈化闲任按察副使时钱能横甚命藩臬官五日一谒或令锦衣卫指挥受礼骐正立不屈能怒曰这〉
〈蛮子食蛇惯了故此大胆骐曰岂但蛇即𧲣狼虎豹也要食能目左右欲殴之骐趋出执法如故〉
王诏〈赵州人宏治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土官好争袭所司入其贿变乱曲直生边患〉
〈诏不通苞苴一㫁以法且去弊政之不便民者诸夷归命边徼安戢〉林俊〈莆田人宏治元年擢〉
〈云南副使鹤庆元化寺称有活佛岁时集士女万人争以金涂其面俊命焚之得金悉以偿民逋又〉
〈毁淫祠三百六十区皆撤其材修学宫干厓土舍刀怕愈欲夺从子宣抚官劫其印数年俊檄谕之〉
〈遂归印进按察使〉杨继宗〈杨城人宏治初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继宗尝为云南副使三〉
〈司多旧僚相见欢然既而出位揖之曰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遂劾罢不职者八人〉郭绪
〈太康人宏治中为云南叅议孟养思禄孟养思揲构怨不已巡抚命绪往谕之绪单骑从数人行甸〉
〈日至南甸斩𣗥徒步引绳以登及至孟赖去金沙江仅二舍手为檄使驰过江谕以招徕意蛮人相〉
〈顾惊曰中国使竟至此乎发兵率象马数万夜渡江环绪数重从行者惧请勿进绪拔刀叱曰明日〉
〈必渡江思禄闻遣使来听命禄继至绪先叙其劳次白其𡨘然后责以叛诸酋闻咸俯伏呼万岁请〉
〈归侵地及前所留使人〉贺元忠〈呉县人宏治中为金腾道兵备副使未久即去行李萧然〉
〈土人聚百金于驿为赆元忠正色却之送者皆号泣后人目其亭曰却金亭〉席书〈遂宁人宏〉
〈治十七年云南昼晦五日敕大吏考察诸吏书以部郎上疏言致灾之由系朝廷不系云贵在大臣〉
〈不在庶官正德十二年任右布政使霑益土舍构乱赞剿有㓛〉唐龙〈兰谿人正德时以御史巡〉
〈按云南钱凝义父叅将卢和坐罪当死疑为奏辨下镇抚覆勘㑹遣官录囚受凝嘱欲出和为龙所〉
〈持卒正其罪土官凤朝明坐罪死革世职凝令滇人为保举而矫旨许之龙抗疏争寝其事〉何
孟春〈郴州人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弥勒州十八寨蛮酋阿勿阿寺为乱焚掠宁州〉
〈通海孟春讨斩阿勿生擒阿寺诸寨悉平〉陈察〈常熟人正德时以御史巡按云南助巡抚何孟〉
〈春讨定弥勒州嘉靖初疏言金齿腾冲地极边徼既统以巡抚总兵又有监司守备分辖无事镇守〉
〈中官因劾太监刘玉都督沐嵩罪诏并罢还〉陈洪谟〈武陵人正德时为云南按察使镇守〉
〈中官史泰金腾分守中官刘玉假进贡名索金宝洪谟檄所司毋奉行泰纵家人横于道洪谟执而〉
〈治之〉聂贤〈长寿人正德间任金沧副使有指挥贪虐结贵官贤诱使尽吐其私贿还故主然后〉
〈系之〉刘节〈大庾人正德时为金腾道兵备副使廉正有威时两镇中官贪甚节力为裁抑权贵〉
〈侧目革镇之议自此始〉姜龙〈太仓人正德末迁云南副使备兵澜沧姚安滇故盗薮龙让土〉
〈酋酋惧抚谕群盗悉听命巨盗方定者既降而贫为妻妾所诟不忍负龙竟仰药死在滇四年番汉〉
〈大治〉唐胄〈琼山人嘉靖初擢金腾副使土酋莽信虐计擒之木孟养构兵胄遣使宣谕木〉
〈土酋遂献地〉顾应祥〈长兴人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昆阳新兴贼作乱应祥与〉
〈巡按毛凤诏等讨平之居三年所规画便宜凡二十馀疏云南人深德之〉欧阳重〈卢陵人嘉〉
〈靖六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时寻甸土酋安铨凤朝文反攻围㑹城重督兵击败之朝文计穷〉
〈绝普渡河走追兵至歼焉铨逃寻甸为土兵所执贼尽平缅甸木诸酋数相雠杀重谕以祸福皆〉
〈还侵地供贡如故重乃恤创残赈贫乏轻徭赋规画盐铁商税屯田诸务民咸便之云南岁贡金千〉
〈两费不赀大理苍山产奇石镇守中贵遣军匠凿山压死无算重皆疏论浮费大省山得永闭〉汪
文盛〈崇阳人嘉靖十五年以云南按察使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时安南莫登庸位朝〉
〈议致讨文盛乃广设方略招携怀远有武文渊者以所部万人降又诏安南旁近诸国助讨皆听命〉
〈登庸惧奉表请降愿修贡文盛以闻朝议不许既而毛伯温至南宁受登庸降卒如文盛议〉鲍
象贤〈歙人嘉靖十五年为云南副使巡抚汪文盛受命讨安南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屡〉
〈迁右副都御史代石简抚云南集土汉兵七万讨元江土舍那鉴鉴惧仰药死择那氏后立之〉曾
钧〈进贤人嘉靖中为云南副使两司赴黔国公率廷谒钧始正其礼且釐还所侵丽江府民地〉
毛凤诏〈麻城人嘉靖间按滇时阉镇为害凤诏抗疏斥罢后以佥事道分巡金沧尤多善政〉
吕光洵〈新昌人嘉靖末以右都御史巡抚云南时苗夷阿方李向阳等为乱光泃督兵讨平〉
〈之武定土酋凤继祖叛趣兵讨击继祖遂授首黔国公沐朝弼数致厚贿却不受且发其罪朝弼结〉
〈权贵倾光洵遂罢归〉邹应龙〈长安人隆庆时以兵部右侍郎巡抚云南至则发黔国公沐朝〉
〈弼罪朝弼竟被逮万历改元铁索箐贼作乱讨平之又讨叛番栂�多斩𫉬〉萧彦〈泾县人万〉
〈历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陇川兵大噪兵备姜忻抚定之而其兵素骄给饷小缓遂作乱过㑹〉
〈城彦调兵攻之斩首八十胁从皆抚散自缅甸叛孟养车里二宣慰久不贡至是修贡彦抚纳之〉
黄文炳〈籍贯未详万历间任兵备道时陇川多安民反五年未平文炳密调兵措饷捣其巢〉
〈擒渠帅还而民不知仁恩实洽于民心尝尝宾馆云求通民情愿闻已过〉李材〈丰城人万历闲〉
〈以按察使任兵备道正伦纪禁浮屠俗先耻让男女别途日延绅士讲修身之学以剿何披莽裕功〉
〈擢郧阳都御史寻以御史苏酂诬劾其不实下狱郡人薛继茂讼其𡨘始释〉朱永吉〈桂林〉
〈人精天文术数客黔在傅宗龙幕解安彦围随宗龙至滇崇祯闲为游击屡破普名声后吾必奎〉
〈通贼永吉身被重伤伏发力战死偏将赵能冯忠葬于路侧能亦自刎〉沐天波〈黔宁王沐〉
〈英十一世孙袭爵镇滇土司沙定洲䧟省城走保楚雄与副使杨畏知协力固守李定国入滇贼解〉
〈围走孙可望遣人招之天波执义不赴乃约共讨贼图恢复从永明王入缅诸臣多傲慢天波独事〉
〈之甚谨后缅酋谋献永明诱天波之木城天波察有变与王起隆林旗鼓等囊石为锤击杀数十人〉
〈遂死之其子忠亮被执亦不食死常沙贼䧟城时母陈氏妻焦氏皆自焚死 本朝康熙六十年崇〉
〈祀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杨畏知〈宝鸡人崇祯中为云南分巡金沧副使武定土〉
〈官吾必奎反䧟楚雄畏知督兵诛必奎驻其地㑹沙定洲之乱诸郡皆䧟西攻楚雄畏知固守贼引〉
〈去后孙可望西略畏知惧战败投水不死踞而骂可望素重其名折矢誓共讨贼畏知要以不杀人〉
〈不焚庐舍迤西八府免屠戮畏知力也后以忠直为可望所杀楚雄人以畏知守城功为立祠以祀〉
〈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
︹本朝︺赵廷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十八年任云贵总督兵燹之馀继以荒歉廷臣调剂兵民〉
〈甚有恩惠性不喜繁侈每行部不过数骑竟有不知其至者〉李天浴〈汉军镶蓝旗人康熙〉
〈七年任云南巡抚廉明勤慎属吏凛然无敢犯法者呉三桂奏请徙滇民天浴力疏止之民赖以安〉
甘文焜〈汉军正蓝旗人康熙七年任云贵总督时吴三桂逆节已萌僭侈逾法文焜持大体〉
〈多所裁抑及三桂叛文焜死之赠兵部尚书谥忠果雍正闲入祀昭忠祠同时游击阎洪标林宗珍〉
〈皆于安南卫战死事 闻 赐恤荫〉李兴元〈遵化人康熙十年任按察使方正执〉
〈法严抑藩兵不许违禁取利及准折民闲子女呉三桂叛守节不屈杖之下狱寻安置𫎇化遇害〉
赵良栋〈宁夏人康熙十九年授云南总督时 大兵围云南久不下良栋驰至督诸军进攻〉
〈逼之三日贼溃纳款良栋敛兵不入城即日率所部趋曲靖秋毫无犯有古良将风〉蔡毓荣
〈奉天正白旗人康熙十九年授绥逺将军同诸军恢复云南贼平后改授云贵总督时逆氛初靖毓〉
〈荣招抚散亡给牛种劝耕作流民渐复业奏上筹滇十疏设施各有条理滇人德之〉王继文
〈广宁人康熙二十年任布政使 大兵讨吴逆步骑数十万米刍阙供议欲取食民闲继文白巡抚〉
〈伊辟言于都统赖塔及固山贝子章泰等曰现粮可支三日如三日后米刍不继请正继文军法乃〉
〈急遣员赍银分市邻邑未三日米刍飞至后巡抚伊辟卒遗疏荐遂抚滇贼平之后招徕流民以斩〉
〈复业升云贵总督惠政尤多〉范承勲〈奉天正黄旗人康熙二十五年任云贵总督滇经乱〉
〈后庶事草创承勲至整饬营伍盗息民安即捐俸修建学宫置礼乐器聘名士纂修通志所规画动〉
〈中机宜在任六载威惠大行〉许宏勲〈辽阳人康熙二十五年任按察使持法刚正无所挠〉
〈二十七年楚北兵哗滇奸人张麻子等思乘机为变期以三鼔发宏勲侦得其谋亟白督抚戒谯楼〉
〈鼓彻夜无三挝宻捕乱首十数人无得脱者比明己斩首悬辕门兵民帖然人服其智〉石文
晟〈奉天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三年巡抚云南豁达多材略为政务举大先是云南屯赋仍前明〉
〈旧额科重军民病之文晟疏请减十之六又请增广举子乡试解额以振起人文士民无不感戴〉
刘荫枢〈韩城人康熙四十二年任按察使论囚平恕晋本省布政使值岁旱减价粜粟民不〉
〈苦饥浚治六河疏海口大得灌溉之利〉杨名时〈江苏人康熙五十八年任云南巡抚㑹征〉
〈西藏 大兵驻省城约束严明无敢叫嚣凡军民疾苦大者奏请小者更易科条事无遗纤悉恩信〉
〈浃于蛮髳于属员之邪正事之得失风气之淳薄皆尽言无隠乾隆元年以礼部尚书卒 赠〉
〈宫傅谥文定〉魏方泰〈广昌人康熙间任学政杜顶替严冒籍革陋规所拔多寒励以实〉
〈践乾隆八年崇祀〉蒋洞〈常熟人康熙闲任学政苞苴不行文风丕振临元开皆有祠〉徐
嘉宾〈奉天人任按察使雪冤惩慝宵小绝迹升布政使定义学规制添书院膏火兴水利拯流〉
〈移全活甚众干隆十一年崇祀〉魏翥国〈昆明人从定西藏剿鲁魁平法戛历任副将雍正八〉
〈年乌𫎇禄万福叛赴援东川为贼刺伤左股驰保东城旋以创剧卒 赐𥙊葬一子〉鄂
尔泰〈满洲镶蓝旗举人雍正闲迁云南巡抚寻晋云贵总督兼辖广西经理三省苗疆改土归〉
〈流所在多惠政而尤喜培植人材吏民思之晋大学士乾隆十年卒谥文端配享 太庙入祀〉
〈贤良祠〉陈宏谋〈临桂人雍正间任云南布政使时方改土归流运粮苦远建短运递运之〉
〈法按程交缷核数给值增铜厂工本更凿新矿开采者除抽税外听民货鬻添设义学三百六十馀〉
〈所后以东阁大学士致仕卒谥文恭入祀贤良祠〉明瑞〈满洲镶蓝旗人干隆三十二年任总〉
〈督时缅酋滋扰由木破贼至蛮结贼驱群象拒被枪伤目䇿马指挥不少挫斩𫉬甚多授一等诚〉
〈嘉毅勇公将抵阿瓦救援不至死之 赐祭葬谥果烈于京师建专祠 圣制怀旧诗列〉
〈五功臣中明瑞用兵纪律严明所至不扰人多颂之〉
总纂官〈臣〉顾 莼恭纂并覆辑
校对官〈臣〉黄世铭恭 校
��������������������
��������������������
��������������������
��������������������
��������������������
��������������������
大清一统志
云南府〈云南省治东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八里东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一百二十〉
〈五里西至楚雄府广通县界二百四十五里南至澂江府新兴州界一百五十五里北至曲靖府寻〉
〈甸州界一百四十三里东南至澂江府河阳县界八十四里西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四百二十二〉
〈里东北至寻甸州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武定州界一百一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二百里〉
︹分野︺天文东井舆分野鹑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荒裔战国时庄𫏋王滇为滇国
汉元封二年开置益州郡治滇池县三国汉建兴
三年改为建宁郡晋太安二年复置益州郡〈晋书地理〉
〈志太安二年惠帝分建宁以西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为晋宁郡
〈是时郡为李雄所据已而复归于晋〉宋齐因之〈按宋书南齐书晋宁郡并治建伶县华阳〉
〈国志治滇池县〉梁初置南宁州后入于爨蛮隋初立昆州
督府天宝末为南诏䝉氏所据置鄯阐府〈滇记𫎇氏名都〉
〈曰苴别都曰鄯阐府志南诏寻阁劝尝改鄯阐曰东京隆舜时又改东京曰上都〉历五代
及宋为大理国段氏地〈按段氏时以髙智升领鄯阐牧遂世有其地〉元
年改鄯阐为中庆云南行中书省治焉明洪武十
五年改曰云南府为云南布政使司治
本朝因之领州四县七
昆明县〈附郭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嵩明州界六十里西至安宁州界四十里〉
〈南至呈贡县界三十里北至嵩明州界五十里东南至宜良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昆阳州界七十里〉
〈东北至嵩明州界五十里西北至富民县界四十里汉为建伶谷昌二县地属益州郡后汉因之晋〉
〈为晋宁郡治宋齐因之梁后没于蛮隋立昆州唐置益宁县为昆州治天宝中没于南诏五代石晋〉
〈后又为段氏所据元宪宗四年立昆明千户至元十三年置善州并置昆明县寻废州以县为中庆〉
〈路治明为云南府治 本朝因之〉富民县〈在府城西北七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七〉
〈十里东至嵩明州界三十里西至罗次县界三十里南至昆明县界三十里北至武定州界四十里〉
〈东南至昆明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安宁州界三十五里东北至曲靖府寻甸州界四十里西北至罗〉
〈次县界三十里汉置秦臧县属益州郡后汉因之晋属晋宁郡宋齐因之梁后没于蛮唐复置秦臧〉
〈县属昆州天宝后没于蛮号黎灢甸元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户十三年改置富民县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宜良县〈在府城东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澂江府路南〉
〈州界二十里西至呈贡县界四十里南至澂江府河阳县界三十里北至嵩明州界三十里东南至〉
〈路南州治三十里西南至河阳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曲靖府陆凉州界三十里西北至昆明县界五〉
〈十里汉滇池县地唐为昆州地后蛮酋罗氏筑城于此号罗裒龙元宪宗六年立大池千户至元十〉
〈三年升宜良州治大池县二十二年罢州为县省大池入焉属中庆路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
嵩明州〈在府城东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东至曲靖府寻甸〉
〈州界五十里西至昆明县界七十里南至昆明县界六十里北至寻甸州界十五里东南至宜良县〉
〈界三十里西南至昆明县界七十里东南至东川府界二百里西北至富民县界六十里汉益州郡〉
〈地后为蛮所据名其地曰嵩明䝉氏改为嵩盟部元宪宗六年立嵩明万户府至元十二年改为长〉
〈州十五年升为嵩明府二十二年复改为嵩明州属中庆路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晋宁
州〈在府城南九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澂江府河阳县界三十五里西至昆〉
〈阳州界三十里南至河阳县界十里北至呈贡县界五十里东南至澂江府治一百里西南至澂江〉
〈府江川县界五十里东北至呈贡县界八里西北至昆明县界八十里汉置滇池县为益州郡治后〉
〈汉因之晋属晋宁郡梁后没于蛮隋开皇中置昆州寻废唐武德初复置晋宁县属昆州天宝后入〉
〈于𫎇氏为阳城堡部段氏因之元宪宗七年立阳城堡万户至元十二年改为晋宁州领归化呈贡〉
〈二县明因之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呈贡县〈在府城南四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六十〉
〈里东至宜良县界五十里西至昆明县界十里南至晋宁州界五十里北至昆明县界十里东南至〉
〈澂江府河阳县界四十里西南至晋宁州界五十里东北至昆明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富民县界四〉
〈十里汉滇池县地有呈贡故城世为㱔莫强宗部蛮所居元宪宗六年立呈贡千户至元十三年置〉
〈呈贡县属晋宁州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县入焉〉安宁州〈在府城西〉
〈七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东至昆明县界二十里西至禄丰县界六十里南至昆阳〉
〈州界十五里北至罗次县界六十里东南至昆阳州界二十里西南至易门县界九十里东北至富〉
〈民县界六十里西北至罗次县界七十里汉置连然县属益州郡后汉因之晋属晋宁郡宋齐因之〉
〈梁后没于蛮隋为昆州地唐武徳初改置安宁县仍属昆州后为乌白蛮迁居元宪宗七年隶阳城〉
〈堡万户府至元三年立安宁千户十二年改为安宁州属中庆路领罗次禄丰二县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雍正三年以原裁入昆阳之三泊县入焉〉罗次县〈在府城西北一百三十里东西〉
〈距六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富民县界三十里西至禄丰县界三十里南至安宁州界六十里北〉
〈至武定州界三十里东南至富民县界三十里西南至禄丰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富民县界二〉
〈十一里西北至武定州界三十五里本汉益州郡地唐时为乌蛮罗部所居南诏𫎇氏为扶邪县宋〉
〈时大理髙量成令高连庆治其地元至元十二年置罗次州隶中庆路二十四年改为县二十七年〉
〈属安宁州明初因之宏治十二年改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禄丰县〈在府城西北二百十〉
〈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五十五里东至罗次县界三十里西至楚雄府广通县界三十五〉
〈里南至易门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广通县界三十五里东南至安宁州界九十里西南至楚雄府〉
〈南安州界七十五里东北至武定州界四十里西北至广通县界二十五里汉益州郡地唐安宁县〉
〈地后为乌杂蛮所居宋时大理髙智升令子仪胜治其地元初隶安宁千户至元十三年始置禄丰〉
〈县属安宁州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昆阳州〈在府城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
〈南北距七十里东至晋宁州界二十里西至易门县界九十里南至澂江府新兴州界三十里北至〉
〈昆明县界四十里东南至澂江府江川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三百二里东北至昆〉
〈眀县界五十里西北至安宁州界八十里本汉益州郡地晋属建宁郡隋唐为昆州地天宝后为南〉
〈诏所据曲缚蛮居之段氏时隶鄯阐元宪宗立巨桥万户至元十三年改为昆阳州属中路明属〉
〈云南府本朝因之〉易门县〈在府城西南二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九十里〉
〈东至昆阳州界三十里西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一百里南至临安府嶍峨县界六十里北至禄丰县〉
〈界三十里东南至昆阳州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嶍峨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安宁州界三十五里西北〉
〈至南安州界一百里汉益州郡地后为乌蛮所居宋时段氏使高福世守其地元至元四年立洟门〉
〈千户所隶巨桥万户十三年改为易门县隶昆阳州明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
︹形𫝑︺西南重镇㑹要之地〈明统志〉控驭戎蛮藩屏黔蜀
山川朗秀屹为要防〈滇志〉左环金马右拥碧鸡列昆
海以为池枕罗峰而带郭〈通志〉东𠋣晋宁西控五甸
扼滇池之津要处螳川之上游〈府志〉
︹风俗︺盐池田鱼之饶金银畜产之富〈晋常璩南中志〉民气和
柔天时无剧寒甚暑〈图说〉山箐所居土人种𩔖不一
守信约敦朴素邻保相资〈通志〉民遵礼教畏法度士
大夫多材能尚节义彬彬文献与中州埒〈府志〉
︹城池︺云南府城〈周九里门六环城有濠可通舟楫城外设重关即唐时𫎇氏柘东城故址〉
〈明洪武十五年甃砖 本朝康熙二十年干隆五十三年累修嘉庆四年十八年又修〉富民
县城〈周二里门三环城有濠旧在天马山之阳明崇祯十三年移今所 本朝康熙十年三十〉
〈一年雍正八年干隆二十六年累修〉宜良县城〈周四里门四明洪武二十四年以宜良守〉
〈御所城改建 本朝康熙五十年雍正九年乾隆二十六年累修〉嵩明州城〈周三里门〉
〈四本名汝札卧城乌蛮车氏所筑后为枳氏所夺又名枳垲后圯明宏治九年始筑土城隆庆二年〉
〈易以砖 本朝雍正七年乾隆二年累修〉晋宁州城〈周三里门四隋刺史梁毗筑后圯明〉
〈成化二十二年重筑万历三年易以砖 本朝康熙六年三十年乾隆二十六年累修〉呈贡
县城〈周二里门四明洪武十六年土筑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易以砖〉安宁州城
〈周九百十九丈门四北𠋣螳川其三面俱无濠明洪武中筑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雍正九年乾隆〉
〈二十六年累修〉罗次县城〈周二里门四明天启中筑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雍正六年累〉
〈修〉禄丰县城〈周三里门四西𠋣星宿河其三面俱无濠元至正十三年筑土城明万历〉
〈四十年易以砖 本朝康熙九年五十一年累修〉昆阳州城〈周二里门五明正徳四年〉
〈始筑土城崇祯七年迁筑砖城于长松山寻还旧治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易以砖〉易门县
城〈周二里门四因河水为池明洪武二十四年筑 本朝康熙七年乾隆二十一年累修〉
︹学校︺云南府学〈在府治五华山右元至元中建明洪武初因旧址建府学崇祯末迁于长〉
〈春观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复建于五华山右三十四年建碑亭刻 御制 先师及四配〉
〈赞雍正十二年重修易琉璃瓦入学额数二十名〉昆明县学〈在府学右本朝康熙二〉
〈十九年改建乾隆二十五年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富民县学〈在县西卧云山麓旧附罗〉
〈次县学内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始以巡按署改建雍正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宜良
县学〈在县治南雉山旧在县治西明天启四年徙建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雍正十一年重修〉
〈入学额数二十名〉嵩明州学〈在州治北黄龙山左旧在州治西元至正八年建明嘉靖〉
〈二十八年迁于黄龙山右 本朝康熙九年重修雍正十一年徙建今所入学额数十五名〉晋
宁州学〈在州治南旧在州治北明洪武十六年建正统元年徙建今所 本朝康熙四十一〉
〈年五十二年雍正十二年累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呈贡县学〈在县治东北明宏治七年〉
〈建 本朝康熙二年迁今所四十三年重建入学额数十五名〉安宁州学〈在州治北元大〉
〈德中建 本朝康熙八年雍正五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罗次县学〈在县治东明万〉
〈历二十一年建于县治西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徙建今所入学额数十二名〉禄丰县学
〈在县西郭外西山麓旧附安宁州学明隆庆元年建县治北 本朝康熙十一年徙建今所雍正十〉
〈一年修乾隆十二年又修入学额数十二名〉昆阳州学〈在州治南明永乐元年建于月〉
〈山左万历中迁天启六年又迁凤仪山左 本朝康熙元年复旧入学额数十五名〉易门县
学〈在县治东明万历中建后改建城南寻复旧所 本朝康熙三十四年重修乾隆二十一年又〉
〈修入学额数十二名〉昆明书院〈在昆明县南门外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建〉
〈 圣祖仁皇帝赐御书育才二字扁额〉五华书院〈旧在昆明县治西北明嘉〉
〈靖中建 本朝雍正九年总督鄂尔泰改建于城内五华山麓〉九峰书院〈在富民县〉雉
山书院〈在宜良县城内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建〉雪山书院〈在宜良县 本朝干〉
〈隆五十八年知县李淳建〉鹿元书院〈在嵩明州治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布政使李华之〉
〈建〉龙泉书院〈在嵩明州治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州雷御龙建〉泊阳书院
〈在安宁州西南旧三泊县城内〉太极书院〈在安宁州 本朝嘉庆十一年知州严师程建〉
碧城书院〈在罗次县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谢曽祚建〉桂香书院〈在禄丰县〉
〈城内 本朝康熙三十年知县蔡维寅建〉云龙书院〈在禄丰县〉文昌书院〈在易〉
〈门旧县 本朝康熙十六年邑人赵文猷建〉聚奎书院〈在昜门县城内 本朝雍正四〉
〈年知县丁人龙增修〉巨桥书院〈在昆阳州〉
︹户口︺〈原额人丁共二万六千七百九十四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九十四万二千六百八十九名口计〉
〈一十八万七千三百六十七户又屯民男妇共三十九万一千三百一十六名口计七万三千五百〉
〈八十户〉
︹田赋︺〈田地一万三百一十六顷五十二亩四分有奇共额徴地丁正杂银三万二千三百四十一两〉
〈八钱八厘米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九石八斗二升二合六勺〉
︹山川︺五华山〈在昆明县城内旧志由螺峰叠𪩘而下当省㑹之中领䄂群山土赤色可煆金〉
〈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建拜云亭于其上〉祖遍山〈在五华山左并峙城中上有双白塔〉螺
山〈在昆明县城内东北隅色深碧旋如螺髻故名府志元时山在北郭外一里许明初扩城始在〉
〈城内其岩曰盘坤曰补陀罗曲磴攀跻而上有石兀然突岀曰明月石山麓有二洞曰幽谷曰潮音〉
〈深𮟏莫测又潮音洞口有盘瓠庙基〉扶葱山〈在昆明县东二十里〉金马山〈在昆明县〉
〈东二十五里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馀里其中即滇池也汉书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或言益州有〉
〈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諌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注如淳曰金形似马碧形似鸡后〉
〈汉书郡国志越巂郡青蛉县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明统志山不甚髙延亘西南数十里上有〉
〈长亭〉鸣凤山〈在昆明县东距金马山三里旧名鹦鹉山明巡抚陈用賔易今名上有太和宫〉
〈诸胜〉万德山〈在昆眀县南十里〉碧鸡山〈在昆明县西南三十里峦秀拔为诸山〉
〈最东瞰滇池华阳国志碧鸡光景人多见之〉髙峣山〈在昆明县西南碧鸡山右下有明杨〉
〈慎别业府志髙峣山与碧鸡相望以山形似秦峣关故名〉太华山〈在昆明县西南环拥苍秀〉
〈其麓为太平山其左为华亭山皆称名胜〉罗汉山〈在太华山之右卓立海岸其南峭壁千仭〉
〈常绕白云其北迤𨓦幽奥相𫝊为梁王避暑宫山有金蝉关碑明杨慎书王褒移金马碧鸡神文于〉
〈其上〉大鼔浪山〈在昆明县西南相近又有小鼔浪山皆渔者居之南五里为观音山〉赤
甲壁山〈在昆明县西十里山有白石状如鼻焉又称为石鼻山〉进耳山〈在昆眀县〉
〈西二十里又曰笔架山明统志上有庙汉时有奉使而卒者土人祠之〉聚仙山〈在昆明县〉
〈西二十里山北有神魔洞旧名西华石乳嵌结形芙蓉〉宝珠山〈在昆明县西二十里上有〉
〈瀑布层岩溅沫如珠故名〉三华山〈在昆明县西去聚仙山五里上有玉峰泉〉玉案山
〈在昆明县西二十五里一名列和𫎇山上有石棋盘又名棋盘山山北平坡中有三泉如盆池郡人〉
〈春日游赏于此〉商山〈在昆明县北二十里一作𨹁山俗谓蛇山其下旧多桃花林滇南纪游蛇〉
〈山直出云表如立屏翰府志𨹁山在螺山之北连叠𪩘多药草紫芝黄独之属下有冷泉浴之可〉
〈去风疾县志㑹城之主山也北为虹山〉文殊山〈在昆明县北二十五里一名𫎇滞雄山上〉
〈有文殊泉〉龙泉山〈在昆明县东北二十里又名太极山上有黒龙潭〉松华山〈在龙〉
〈泉山东五里聨络十二当三川水口〉洞口山〈在富民县东南三里山下有洞水从中岀〉
〈流经县南西北入安宁河〉灵芝山〈在富民县南二里旧名赤城化山常产𤫊芝〉颠卧
山〈在富民县西十馀里一名滇和山明统志县有三卧谓颠卧噜卧𫎇课卧也卧译为和县志噜〉
〈卧今名噜和山𫎇课卧今名无怯和山俱在县西〉九山〈在富民县西北二十里峦有〉
〈九故名九又北有黄弄山〉客争容山〈在宜良县东十里为县镇山今名犁摩�山〉
观音山〈在宜良县西十里山项有泉今名水井山其南有岩泉山〉笮箐山〈在宜良县〉
〈西五十里〉莱山〈在宜良县北八里一名晒袍山〉北乐山〈在宜良县北三十里一名〉
〈播雄山又名保红山〉蛇山〈在嵩明州城内山小而奇形如盘蛇一名黄龙山州主山也〉秀
嵩山〈在嵩明州东三十里又南一曰小秀嵩旧志山髙如偃月环州之山皆出其下府志山〉
〈耸出霄汉俗呼摇铃山蜀汉时孟𫉬立寨于此明初尚书呉云死节处〉敕雺山〈在嵩明州〉
〈东四十里世传𫎇世隆征乌𫎇得四女归至此山四女望乡叹息忽山巅雾起结为三蛮谓三为〉
〈敕为雺州志其山独峻又名峻葱〉杨林山〈在嵩明州东南二十五里旧杨林县东山麓有〉
〈石状如羊立〉竹雄山〈在嵩明州东南旧杨林县东〉乌纳山〈在嵩明州东南旧杨〉
〈林县西南十里一名屼�山山亘百馀里西连呈贡东接宜良顶有石如马首逺近祷祀以毡�裹〉
〈之土人呼马首为乌纳故名〉东葛勒山〈在嵩明州西四十里旧邵甸县西北髙三十里〉
〈为南中名山〉抺摐山〈在嵩明州西五十里一名登花山春月山中野花布满山谷土人名〉
〈为聚八仙花来游者谓之登花〉弥雄山〈在嵩明州北三十里苍崖层叠土壤肥饶蔬果繁伙〉
〈今名弥秀山〉罗锦山〈在嵩明州东北十五里府志山岩石文采罗锦然有罗锦泉田禾〉
〈赖其灌溉〉梅溪山〈在晋宁州东三里山有龙马迹相传即晋太元中刺史费统见龙马之地〉
〈也〉万松山〈在晋宁州东五里山多松形如盘龙一名盘龙山〉五龙山〈在晋宁州〉
〈南五里上有龙泉五一名小石屏山〉光长山〈在晋宁州南十里北瞰滇池上有二奇石腹中〉
〈空洞扣之作钟鼓声〉海宝山〈旧志在晋宁州西三里下有一窍滇池之水由此入澂江府〉
〈之西浦龙泉〉金砂山〈在晋宁州西五里山产砂石其色如金〉罗藏山〈在呈贡县〉
〈东南四十里旧归化县东十里山最高耸〉象山〈在呈贡县南十五里旧有蛮寨〉三台
山〈在呈贡县治北三台相属又名万福山〉太极山〈在安宁州城内石立如屏石上文𩔖〉
〈古琴断漆又有双株梅树倚石而生〉洛阳山〈在安宁州东十里下有泉流经东桥灌田三千〉
〈馀顷〉罗青山〈在安宁州西二里上有罗青庙庙前一泉甚甘〉呀�山〈在安宁州西北〉
〈五里州之主山山有煎盐水又产仙茅花〉葱山〈在安宁州西北二十里土人名为龙山高耸〉
〈群峰其北复起为凤城山〉岱晟山〈在安宁州北十五里旧尝产仙女稻一称笔架山又曰坎〉
〈山〉玉龙山〈在罗次县东三里中有碧石窦涌泉如玉龙吐水因名〉九戌山〈在罗〉
〈次县旧治南五里又名九峰下涌九涧今名九涌山〉崛𡽀山〈在罗次县南十五里又名穹荡〉
〈山乌蛮谓之崛𡽀峰〉金鳯山〈在罗次县西五里山形翔舞如凤〉苴么崱裒山
〈在罗次县旧治东北四十里延亘县西两峰相望苴么崱裒蛮语译云子望母也〉三次和
山〈在禄丰县西五里列如翠屏明统志蛮名𫎇答缚山〉南平山〈在禄丰县西十五里三面〉
〈陡绝南面稍平故名〉姚陵山〈在禄丰县东北三十里群山中一峰耸拔山顶有泉及古寨蛮〉
〈语呼城曰笼旧亦名骥笼山〉宝应山〈在昆阳州东南十里〉月山〈在昆阳州西二里〉
长松山〈在昆阳州西五里其上多松〉珊蒙果山〈在昆阳州西十里三峰秀列〉
白鹤山〈在昆阳州西北七十里相传有白鹤巢其上故名〉滑光嶍山〈在昆阳州〉
〈西北废三泊县西南三十里岩上有一小城或谓之光嶍山又其西北十五里有云龙山〉葱蒙
卧山〈在昆阳州西北废三泊县北十五里〉望州山〈在昆阳州北十里山𫝑昂耸〉仙
卧山〈在昆阳州北二十里滇池侧一名白乌山〉黎崖山〈在易门县南五十里一名马头〉
〈山又名黎岩下有平谷宜畜牧明统志作蒙低黎岩山县志异马多产于此盖称西马云明万历初〉
〈巡抚邹应龙斩马誓蛮于山上名斩马山〉禄益山〈在易门县西南百里明统志名益禄恶危〉
〈山上有閟依土城昔鄯阐边戍之所〉智勇山〈在易门县治北土人名娘当山滇志旧名戈晟〉
〈智桶山〉横山水洞〈在昆明县西三十里山横如墙凿山坳为东西洞自西跨东五十有〉
〈八丈得泉二十二道滇记横山水洞明隆庆六年布政使陈善所开引白崖水溉田四万馀亩〉诸
葛洞〈在富民县南小石岭府志诸葛亮南征时尝置营于此亦名诸葛营〉龙口洞〈在易〉
〈门县南五十里明杨慎有诗〉滇池〈在昆明县南呈贡县西晋宁州西北昆阳州北一名滇南〉
〈泽亦曰昆明池史记西南夷传楚威王时将军庄𫏋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汉书〉
〈地里志滇池县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后汉书西南夷传此郡有池周回二百馀里水源深广而〉
〈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池河三国蜀志诸葛亮征南中至滇池水经注池中有神马家马交〉
〈之则生骏驹九域志滇池周广五百里盘龙江黄龙溪诸水之所汇池中有二岛曰大小卧纳下委〉
〈为螳螂川元史地理志昆明池五百馀里夏潦必冒城郭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劝农使求泉源所自〉
〈出其水得地万馀顷皆为良田滇纪滇池受邵甸牧羊山诸泉及黒白龙潭海源洞诸水㑹为巨〉
〈浸而于稍西一小河又折而北不见其去故又名滇海通志去府城西南八十里曰海口与昆阳〉
〈州接界即螳螂川之口也滇池潆回至此惟此一河之若咽喉然沿海财赋岁以万计利害由其〉
〈通塞府志明初傅友德沐英驻云南皆事屯田资滇池灌溉之利宏治十四年抚臣陈金浚治之自〉
〈此岁一疏睿在田赋正供谓之海夫 本朝仍旧〉盘龙江〈在昆明县东五里滇池之上源〉
〈也一名滇池河源自嵩明州故邵甸县之东山西山凡九十九泉合流经府城东又南入滇池〉大
城江〈在宜良县东源自澂江旧杨宗县北流入县界经县西北东入大池江 按舆图有杨宗〉
〈海在杨宗废县北东北流绕宜良县西北经汤池塘南而东入八达河即北水〉大池江〈在宜〉
〈良县南八十里一名盘江一名大河从曲靖府陆凉州西流入境经县东南流六十里出县界入澂〉
〈江府界谓之钱池河通志有大赤江在宜良县北五里源出杨林花鱼潭东入大池江 按舆图即〉
〈八逹河其下流为南盘江〉龙巨江〈在嵩明川南一名龙济溪源出曲靖府寻甸州西南果马〉
〈山南流入境至州东南入嘉利泽又东经河口北东北流入寻甸州界〉星宿江〈源出罗次〉
〈县北百花山与河曲分界处南流经禄丰县北与金水河合曰星宿江又南流至易门县西北曰九〉
〈渡河又南流与易江水合曰绿汁江又西南流入元江州新平县界又折而西入楚雄府南安州界〉
〈南入沅江州 按通志禄丰县城北五里有东河出罗次县分水岭至县入星宿江亦星宿江之一〉
〈源而江名不一曰大溪曰大河曰九渡河绿汁江实因地异名耳〉易江〈在易门县东十五里〉
〈自罗衣岛入绿汁江〉绿水河〈在昆明县祖遍山之左流出城东又南入滇池〉金棱河
〈在昆眀县东十里源出杨花坝元赛音谔德齐沙木思迪音筑堤分盘龙江水由金马山麓流经东〉
〈乡灌田堤上旧植黄花故名俗呼金汁河滇说大理段素兴时筑春登云津二堤分种黄白花有绕〉
〈道金棱萦城银棱之目指此及银棱河也 赛音谔德齐沙木思迪音旧作赛典赤赡思丁今改正〉
银棱河〈在昆明县西十里引乌龙潭水由商山麓流过沙浪里南堤上旧多白花故名俗呼〉
〈银汁河府志明洪治中尝浚金棱银棱二河亦名东西沟〉宝象河〈在昆眀县南二十里名胜〉
〈志源出上板桥分泻金棱河水至官渡入滇池〉邵甸河〈在嵩明州西六十里河源有二皆发〉
〈曲靖府寻甸州梁王山西北一自牧羊村历核桃村至高仓一自屈泽屯至高仓二水交流至回黎〉
〈湾松花坝甃石遏流入于盘龙江又南汇为昆眀池通志有牧样水源出嵩明州乌纳山之牧样涧〉
〈西南入邵甸河〉大堡河〈在晋宁州西源岀澂江府新兴州界经州之永兴乡分流入于滇池〉
洛龙河〈在呈贡县北十里源岀黒白二龙潭民资灌溉下流入滇池上有石室〉利资
河〈在安宁州旧三泊县北河流自北而南交汇于县复流入于滇池州志旧三泊县南有望洋鸣〉
〈蚁利资三河萦抱县治为三泊溪其县得名以此〉金水河〈在罗次县南源自九戍山北流〉
〈经县西复折而南流经禄丰县界合星宿河〉青水河〈在禄丰县西南平山东二十五里〉
螳螂川〈在富民县东即安宁河滇池之下流也自滇池潆流安宁州境又东北入县界又北〉
〈历武定州禄劝县境为普渡河入金沙江晋书王逊传李骧等寇宁州逊使姚崇爨琛拒之战于堂〉
〈狼大破骧等 按刘丈征滇志谓螳螂川在县东安宁河在县西南者误〉渠滥川〈在昆阳州〉
〈东南五里东北流入滇池隋开皇中史万岁至渠滥川破蛮落三十馀部即此〉龙泉水〈在富〉
〈民县西五里其旁有祠以镇龙怪〉洟扎郎水〈在富民县北十里西入大溪〉农纳
水〈在富民县北五十里源出武定州界西南流入大溪〉沙摩溪〈在罗次县西自富民县流〉
〈入县界南达禄丰县为大溪〉西湖〈在昆明县西南滇池上游即九域志所云积波池也俗呼〉
〈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旧志湖中蒲藻长青川禽翔集多产衣钵莲花皆千叶通志内有近华浦为〉
〈滇名胜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巡抚王继文构亭其上曰涌月亭〉嘉利泽〈在嵩明州东南〉
〈二十五里泉水交㑹周百馀里即杨林泽也或谓之杨林海子又谓之罗婆泽通志流入寻甸州为〉
〈牛栏江 按舆图下流为车洪江当即牛栏江别名〉交七浦〈在晋宁州旧归化县东北二十〉
〈里广二十馀亩滇池下流〉金鲤潭〈在呈贡县东北旧归化县南六里州志其地旧为平原恒〉
〈苦旱明隆庆六年水涌成潭金鲤游泳于其中遂为一方灌溉之利〉九龙池〈在昆明县城内〉
〈其地蔬圃居半故又曰菜海子平为稻田下为莲池沿五华之右贯城西南汇于盘龙江达滇池明〉
〈沐氏有别业在其上曰柳营〉鸳鸯池〈在昆明县西二十里聚仙山下其水流入清水河为〉
〈内池入滇水为外池〉黒鱼池〈在昆明县东北二十五里一名黑龙江深不可测中有鯈鱼人〉
〈莫敢取旁有龙祠祷雨辄应其东南有白龙池在城东北十馀里流入银汁河〉瀑布泉〈在昆〉
〈明县西三十里宝珠寺后〉龙泉〈有四一在昆明县西南碧鸡山下洞内有金线鱼故又名金鱼〉
〈泉一在昆明县西勒甸村山中水分青白色上有祠一在昆明县北商山下湫旁有祠祠西有亭扁〉
〈曰第一泉一在故杨林县西〉对龙泉〈在嵩明州西两泉相对百馀步合流入嘉利泽〉温
泉〈在安宁州北十里亦名碧玉泉一名汤池滇略滇温泉至多而州之碧玉泉为冠四山壁立中〉
〈为石坎飞泉注焉白云时起水底可拾针芥明杨慎云温泉在安宁州白崖德胜闲浪穹宜良邓州〉
〈三泊凡数十处而安宁为最清澈见底垢自浮去不积旧有人见其窍出丹砂数粒乃知其下为耳〉
〈砂〉海眼泉〈在安宁州北十五里明统志水一日三潮随涌随涸旧志名圣水泉在温泉之〉
〈右一里曹溪寺左又曹溪寺右一里有龙泉喷沫而上莹澈如明珠〉石洞泉〈有二一在昆阳〉
〈州山有三洞泉出㑹而为潭中有青白大鱼俗呼随龙鱼人不敢捕一在嵩明川〉龙淙〈在昆〉
〈明县西二十里府志旧名白龙泉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总督范承勲易今名有龙淙石屋听瀑楼〉
〈墨雨庵一草亭宛转溪石香桥颠文卧石小巫峡小龙湫诸胜〉汤池渠〈在宜良县西南三十〉
〈五里明洪武中黔国公沐英于云南广开屯田汤池旧为沟塍广不盈尺英令同知王俊因山障堤〉
〈凿石刋木别疏大渠于铁池其袤三十六里阔丈有二尺深称之灌溉农田大旱不竭〉清水
塘〈在宜良县东十五里溉尖山一带民田相近又有潢水塘塘低用水车引之溉田〉堰塘
〈在晋宁州界印山左 本朝康熙十一年修筑山田资以灌溉〉红莲沼〈在富民县东南泉常〉
〈涌出荷花烂漫上有神龙祠〉清侯井〈在昆明县城内滇考大理时高智升领鄯阐牧建宅〉
〈于五华山下凿井得泉因号清侯〉阐西井〈在昆明县城内濯丝织锦鲜明异于他水一名〉
〈阐侯井又东城外有茜红井其色殷然可以染红〉盐井〈在安宁州西有大井石井河中井大〉
〈界井新井俱产盐汉书地理志连然有盐官华阳国志连然县有盐井南中所共资唐书南蛮传安〉
〈宁州城有五盐井人得煮鬻自给滇程记安宁民食马蹄盐盐产象池井明嘉靖中复浚新井名曰〉
〈连然新井杨慎为之记 按唐书何履光李宓争安宁皆以盐井为重〉
︹古迹︺谷昌故城〈在昆明县北汉县属益州郡后汉因之华阳国志汉武帝遣将军郭昌平〉
〈滇中因名县为郭昌以威蛮人孝章时始改曰谷昌旧志晋宋齐皆属晋宁郡后废 按班志作谷〉
〈昌常璩之言恐误又据明统志有苴兰城谓即谷昌城按汉志故苴兰与谷昌并载亦未必一地也〉
建伶故城〈在昆明县西北汉县属益州郡后汉因之晋志惠帝太安二年分建宁西七县〉
〈为益州郡永嘉二年更名晋宁治建伶县宋因之元嘉十八年晋宁太守爨赤子叛讨平之齐志晋〉
〈宁郡亦治建伶后废〉秦臧故城〈在富民县水经注臧作藏汉置属益州郡晋属晋宁郡宋〉
〈齐因之后废唐复置属昆州天宝中入于南诏府志故城在府西北〉杨林故城〈在嵩明州〉
〈南三十五里元史地理志在州东南治杨林城杂蛮枳氏车氏斗氏麽氏四种所居之地城东门内〉
〈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林唐羊林部落即此元宪宗七年立杨林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明统志〉
〈成化中省县入州〉滇池故城〈在晋宁州东汉书地理志益州郡滇池明统志梁以后县〉
〈废其故城在州东〉归化故城〈在呈贡县东南元史地理志归化县在晋宁州东北呈贡〉
〈县南西濵滇泽地名大吴龙昔吴氏所居后为㱔莫徒蛮所有世隶鄯阐宪宗六年分隶呈贡千户〉
〈至元十二年割大吴龙安江安堋立归化县县志本名安江城元置县仅有土城明嘉靖中砌以石〉
〈 本朝康熙七年省入呈贡县故址犹存〉安宁故城〈在今安宁州冶南唐书南蛮传有两〉
〈爨大鬼主崇道者与弟日进日用居安宁城左闻章仇兼琼开步头路筑安宁城群蛮震惧共杀筑〉
〈城使者元宗诏䝉归义讨之天宝七载诏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及井滇纪天宝九〉
〈载南诏攻安宁鲜于仲通南讨遂解围去及仲通败南诏遂取安宁十三载李宓进取安宁及井未〉
〈几败元史地理志𫎇氏终鄯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髙氏互有其地明统志阁罗鳯叛唐以〉
〈苏閟阿裒治之滇考髙智升以侄泰运守安宁通志今州城明万历四年知州姚继先改筑于旧土〉
〈城之北〉三泊故城〈在安宁州南三十里元至元十三年于那龙城立县 本朝康熙八〉
〈年省入昆阳雍正三年复以其地归安宁遗址尚存〉易门故城〈在今易门县元史地理志〉
〈县在昆阳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段氏时髙智升治鄯阐奄有之至元四年立洟门千户〉
〈所十二年改为易门县明统志旧治在县南三十里〉废昆州〈在昆明县西唐志昆州本隋置〉
〈隋乱遂废武德元年开南中复置在长安西南五千三百七十里北接巂州领县四首益宁后州县〉
〈俱废〉官渡废县〈在昆明县东南元置寻省入昆明县府志今府南二十里有官渡里〉大
池废县〈在宜良县东元史地理志宪宗六年立大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宜良〉
〈州治大池县州罢为县后废大池来属〉大赤废县〈在宜良县西元置县后为赤水堋巡〉
〈司移入昆明县界明统志元宜良州领大赤县后并入州府志赤水坪因大赤旧名〉邵甸废
县〈在嵩明州西十里元史地理志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地名东甸蛮以束为邵〉
〈宪宗七年立邵甸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明统志洪武中省入州〉大甫废县〈在晋宁州〉
〈南二十里元至正中置县寻省入州〉江东废县〈在安宁州东南旧传为段氏所置元初县〉
〈废又北有青笼城亦昔蛮酋恃险处〉河西废县〈在昆阳州之河西郷元至元中置寻省入〉
〈州〉柘东城〈即今昆明县治元志唐阁罗凤叛其子凤伽异増筑城曰柘东六世孙晟丰祐〉
〈改曰鄯阐〉玉女城〈在昆明县榖昌故城旁旧志玉女城元梁王筑〉马举龙城〈在富〉
〈民县明统志乌蛮酋㱔门㱔末始筑马举龙城号黎灢甸元至元中立黎灢千户所府志县旧治在〉
〈安宁河南黎花村旁寻徙河北嘉靖中复迁河南土主村万历中复徙河北因水患复迁北山崇祯〉
〈中始移今治〉集兴笼城〈在嵩明州南州志相连有梅堂阿葛笼䝉琮笼白笼诸城周回〉
〈相望数十里皆南诏杨祐所筑〉旧金城〈在嵩明州西南元史地理志汉人立长州筑金城阿〉
〈葛二城〉天女城〈在晋宁州西明统志天女城晋李毅之女秀代父领州时所筑〉古土
城〈在晋宁州西北明统志隋刺史梁昆筑有九门十三衢今废〉伽宗城〈在呈贡县西滇〉
〈说大理时髙智升领土官伽宗筑城于此因名伽宗城〉扶邪城〈在罗次县境县志南诏有〉
〈扶邪都统实录云南诏于罗次州置扶邪县〉押赤城〈在罗次县东南旧为乌蛮所都元史〉
〈乌哩特哈达传攻罗部至押赤城乌哩特哈达旧作兀良合台今改正〉罗部城〈在罗次县〉
〈南旧为罗部农落弹所居亦曰罗部府元史乌哩特哈达传从世祖攻大理分兵取附都鄯阐转攻〉
〈乌蛮之合刺章水城前次罗部府其酋长高升集诸部兵拒战大破之于洟河浪山下又地理志罗〉
〈次县治压磨吕白村本乌蛮罗部后因立州县志县旧城在今县南二十五里旧县坝〉骥踪
笼城〈在禄丰县东北又县南有颠裒城皆昔蛮酋恃险处又有禄丰城即今县治元史地理志〉
〈禄丰在安宁州西治白村其地瘴𤍠非大酋所居惟乌杂蛮居之迁徙不常至元十二年割安宁千〉
〈户之碌琫化泥骥踪笼三处立禄丰县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琫译谓碌为石琫为甑讹为今名〉
巨桥城〈在今昆阳州境元史地理志昆阳州在滇池南僰卢杂蛮所居有城曰巨桥城今为〉
〈州治府志阁罗凤叛唐令曲䌸蛮居之段氏时隶鄯阐元宪宗并罗畐等十二城立巨桥万户后升〉
〈为州州志明正徳四年始移筑土城于月山崇祯七年又移于长松山甃以砖旋为流寇屠平仍还〉
〈旧治〉华纳城〈在昆阳州西北葱𫎇卧山之东城外有王仁求碑题曰大周故河东州刺史王〉
〈府君碑明统志州即古河东州或曰唐时南龙州置于此皆未见所据〉云南废卫〈中卫〉
〈在昆明县城北隅世恩坊东左卫在五华山后右卫在旧学西前卫在府治西南后卫在府治东南〉
〈俱明洪武十五年建 本朝康熙九年俱省二十二年复设左右二卫二十六年复省又广南卫明〉
〈洪武二十九年建于广南府永乐元年迁建于府治东 本朝省〉宜良废所〈在宜良县〉
〈西明洪武二十四年建城周三里 本朝康熙五年省〉汉学基〈在昆明县城内南中志汉〉
〈元封元年南略昆明二年使韩悦开益州授经教学故云南有古汉学基焉〉旧汉营〈在昆〉
〈明县东一里府志唐时凤伽异筑柘东城得诸葛碑其文云碑即仆蛮为汉奴今碑亦废〉蛮王
寨〈在昆明县东六里地名大厂遗址犹存〉忽纳寨〈在晋宁州西旧志明洪武十四年傅〉
〈友德等入云南元梁王博罗走晋宁州忽纳寨赴滇池死即此地〉敬思堂〈在昆明县城内〉
〈明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春嗣封因名其燕居之堂曰敬思程本立为之记〉思召堂〈在昆〉
〈明县太华山旧藏明西平侯沐英遗文因以名堂〉宸章阁〈在府学内元建以藏玺书名御〉
〈书阁后改曰宸章明沐晟重修〉盟蛮台〈在嵩明州治南元史地理志嵩明州昔汉人居之后〉
〈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今州南有土台㑹盟处也州志汉诸葛亮南征至此与〉
〈蛮盟所筑〉髙智升宅〈在昆明县五华山下智升避南诏相位领鄯阐牧凿井得泉以居〉
南楼〈在昆明县城内南门明西平侯沐英驻节扵此题曰南楼望远刘有年作记〉遥岑
楼〈在昆明县城内北门一曰眺京楼〉栖凤楼〈在昆明县城内明黔国公沐昆建亭于中〉
聚远楼〈在昆明县五华山寺内日本僧昙演建明都督沐晟重修楼北有泰然堂堂后有真〉
〈意亭为滇人游燕之所〉缥缈飞楼〈在昆眀县太华山明黔国公沐英建〉碧玉楼
〈在安宁州北温泉上〉水云乡〈在西湖明黔国公别业一名西园有楼名簇锦山茶树四面簇〉
〈之故名又有渔池前人题咏最多〉海庄〈在昆明县髙峣山下明杨慎谪滇侨居于此又有碧〉
〈峣精舍亦在髙峣山又停舟烟舍在旧官渡县杨慎游憩之所今遗址尚存〉
︹关隘︺金马关〈在昆明县金马山麓旧有关城元时梁王所筑今仅存遗址〉髙峣关
〈在昆明县髙峣山下有髙峣渡明杨慎云滇海西岸舍舟登陆俗亦曰髙桥为津关总要处〉碧
鸡关〈在昆明县碧鸡山北金碧两山如扄一线通道为迤西诸郡门户〉儿关〈在嵩〉
〈明州西南四十里明洪武中置巡司 本朝康熙五年裁〉太平关〈在呈贡县南二十五里为〉
〈临澂孔道〉炼象关〈在罗次县北二十里一作栋橡雄深涧界安宁禄丰之间旧有巡司二〉
〈流官一土官一明崇祯末建石城扼守 本朝康熙五年裁流官巡司滇记关北三十五里为矣者〉
〈村东十五里有清水沟〉老鸦关〈在禄丰县东四十里旧有巡司今废〉南平关〈在禄〉
〈丰县西南平山上有土巡司〉兰谷关〈在禄丰县西三十五里与楚雄府接界两山夹水鸟〉
〈道羊肠自县至楚雄必由之道又有六里箐溪谷𫎇笼林木茂宻与兰谷并称深险〉呈贡堡
〈在呈贡县西北为土蛮分地置守处〉安宁堡〈在安宁州西又州西八十里有禄脿堡明洪武〉
〈中置巡司一名禄㟽食釡盐产里井中 本朝康熙七年裁〉禄丰堡〈在禄丰县西〉铁
冶所〈在昆阳州南二十里地产铁亦为戍守处〉板桥驿〈在昆明县东四十里明洪武十〉
〈四年沐英等征云南师至板桥是也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设驿丞乾隆二十一年裁移县丞分驻〉
〈于此〉滇阳驿〈在昆明县东南明洪武中建今移南门外旧设驿丞今裁〉杨林驿〈在嵩〉
〈明州南即杨林所旧城西去府城百里必经之道旧设驿丞今裁〉
︹津梁︺溥润桥〈在昆明县东门外旧名至正桥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修〉迎仙桥〈在昆〉
〈明县东鸣凤山麓明万历中建〉云津桥〈在昆明县东二里许跨盘龙江上本名大德桥明洪〉
〈武中修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更今名〉翰林桥〈在昆眀县南坝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重〉
〈建又有永济桥在松华山麓锁盘龙江之上流〉永定桥〈在富民县南数十步跨大河高数丈〉
〈上覆瓦屋二十楹旁有窗壁旧称天河桥又有者北桥在县北四十里〉通衢桥〈在宜良县〉
〈城东门外又通济桥在县南〉安正桥〈在宜良县北一里大闸水口〉太平桥〈在宜〉
〈良县北一里通陆凉卫〉飞虹桥〈在嵩明州东五里又嘉利桥在州东四十里〉思利
桥〈在晋宁州南二里〉通利桥〈在呈贡县北二里明宏治中建〉东桥〈在安宁州城东〉
〈门外跨螳螂川一名永安桥明宏治中重修〉昌应桥〈在安宁州东二十里明万历中建后〉
〈圯 本朝康熙八年重修〉天津桥〈在安宁州东南里许明万历中建旧名沙河桥 本朝康〉
〈熙二十三年重修改今名〉新桥〈在罗次县东七里 本朝康熙十年建甃石架木覆屋三楹〉
启明桥〈在禄丰县南十五里〉普济桥〈在昆阳州城南门外明万历中建〉石龙
桥〈在昆阳州北三十五里为迤西通道 本朝康熙七年建〉易川桥〈在易门县东八里又〉
〈东七里为易江桥地名江渠〉
︹堤堰︺文公堤〈在宜良县北十里水自汤池流入大赤江明嘉靖中修筑水硐七十二所土田〉
〈赖以灌溉〉松花坝〈在昆明县东北元赛音谔徳齐沙木思迪音经画水利筑坝分水一为盘〉
〈龙江一为金汁河并修建六河诸闸溉田万顷一为盘龙江八闸曰铜牛闸南坝闸小坝闸四道坝〉
〈闸永昌河闸堕苴闸王公闸小西门闸即松花坝南流之派数十里入昆明池一为金汁河七闸曰〉
〈戴金箔闸大韩冕闸小韩冕闸桑园闸金棱闸燕尾闸小坝闸即松花坝东流之派一为银汁河六〉
〈闸曰猓猡闸王公偃闸白龙潭闸小营闸文殊寺闸王俊闸即白龙池所发顺流而下者一为海源〉
〈河四闸曰左闸右闸中闸鸡舌尖闸其水由黄龙潭发源与银汁河同流一为宝象河六闸曰石坝〉
〈闸杨林沟闸响水闸鱼龙村闸土桥闸斗舌尖闸其水由府城东南老雀桥发源与海源河同流一〉
〈为马料河四闸曰猪圈坝三闸光村闸新村闸秧草闸其水由东南白土村发源与宝象河同流〉
〈本朝康熙五年抚臣袁𢡟功疏请岁支盐课随时増修二十二年抚臣王继文又题请岁筑自是水〉
〈利尽复〉石坝〈在富民县西引安宁河水分二渠以溉田 本朝顺治十八年重修〉大坝
〈在呈贡县东五里其水来自黒白龙潭溉田千顷 本朝康熙十一年重修〉老李冲坝
〈在呈贡县之化城村 本朝乾隆四十八年引梁王山泉注此建筑坝埂以资启闭〉小禄丰
坝〈在罗次县南秋冬蓄水春夏溉田本朝康熙九年知县马光筑石堤〉 旧 县坝〈在罗〉
〈次县南二十五里坝周一里蓄以时为阡陌之利〉黒龙潭坝〈在禄丰县东初筑于潭之〉
〈下流后改筑上流灌溉甚溥〉清水坝〈在昆阳州西〉标泉坝〈在昆阳州之平定郷〉
〈 本朝乾隆三十四年筑坝开沟安设枧𥕢涵洞用资灌溉〉唐家闸〈在宜良县东三里县〉
〈东有大闸障九龙池水有小闸障白龙潭水唐家闸总束大小二闸之水溉田万顷〉分水石
闸〈在晋宁州西北 本朝康熙十年修溉田甚广〉
︹陵墓︺︹隋︺西爨王墓〈在昆明县东十五里旧有碑题曰昆明隋西爨王之碑唐成都闾邱〉
〈均撰文洛阳贾馀绚书碑今无存〉︹唐︺王仁求墓〈在安宁州废三泊县南二十里石桩〉
〈村其碑文为闾邱均所撰仁求为周河东刺史均亦仕唐为太常今剥蚀〉︹元︺梁王博罗
墓〈在昆明县西进耳山博啰旧作孛罗今改正〉赛音谔德齐沙木思迪
音墓〈在昆明县为云南行省平章德政甚多及卒百姓巷哭赐葬鄯阐北门〉︹明︺王袆
墓〈在昆明县东二里地藏寺〉吴云墓〈在嵩明州秀嵩山〉李纯墓〈在昆明县西玉〉
〈案山〉于昱墓〈在昆明县西十五里朝宗山〉严清墓〈在昆明县东北羊肠村后〉孙
继鲁墓〈在昆明县西北安阜园〉朱运昌墓〈在昆明县东十里麦冲山〉傅宗
龙墓〈在昆明县西棋盘山〉
︹祠庙︺黒水祠〈在昆明县城内东南隅汉书地理志滇池北有黒水祠府志元时载入祀典一〉
〈称大𤫊庙〉金马神祠〈在昆明县东金马山麓〉碧鸡神祠〈在昆眀县西碧鸡山〉
〈麓〉盐泉神祠〈在安宁州善政坊〉文齐庙〈在昆明县东祀汉益州太守文齐后〉
〈汉书西南夷传光武徴齐为镇远将军道卒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王子渊祠〈在昆〉
〈明县城内祀汉諌大夫王褒〉武侯祠〈在昆明县五华山祀汉诸葛亮有司以时致祭〉忠
烈庙〈在晋宁州古土城内祀晋刺史李毅之女秀唐开元初赐庙额〉姚岳庙〈在晋宁州〉
〈西四十五里即王逊部将姚崇也〉张行省祠〈在昆明县西祀张立道元史本传立道官〉
〈云南最久得土人之心为之立祠于鄯阐城西〉咸阳王庙〈在府学后祀元赛音谔德齐沙〉
〈木思迪音封咸阳王〉二忠祠〈在昆明县东二里明成化中建专祠祀王祎宏治中奏改二忠〉
〈增祀吴云又有吴尚书祠在嵩明州秀嵩山专祀呉云〉傅公祠〈在昆明县南祀明征南大〉
〈将军颍国公傅友德〉西平侯庙〈在昆明县城内祀明西平侯沐英府志咸阳王西平侯二〉
〈庙 本朝康熙三十年改迁于府东重关内今名报功祠〉黔国公庙〈在西平侯庙东祀明〉
〈黔国公沐晟〉太史祠〈在昆明县西南髙峣山祀明修撰杨慎〉昭忠祠〈在昆明县〉
〈城隍庙东 本朝嘉庆八年建〉
︹寺观︺五华寺〈在昆明县五华山旧名悯忠寺元至元初建〉金牛寺〈在昆明县东门〉
〈外滇南纪游东郭有金牛寺寺外八角亭中有铜牛一重数万斤以镇水怪又有铜马寺在城东十〉
〈里金马山西北麓〉东寺〈在昆明县南一名常乐寺有浮图高一十三丈〉西寺〈在昆明县〉
〈南一名慧光寺与东寺俱唐贞元初梇栋节度使王嵯颠建寺内亦有白塔与东寺塔对峙 本朝〉
〈康熙六年重修最称雄壮〉罗汉寺〈在昆明县西碧鸡山近太华环滇海又有华亭寺亦在碧〉
〈鸡山元延祐中建〉法界寺〈在昆明县西王案山山内又有笻竹寺花木清幽又圆照寺宝〉
〈昙寺俱在玉案山腹其上别为宝珠寺有瀑布明杨慎有诗〉太华寺〈在昆明县西太华山〉
〈俯瞰滇池其内有碧莲方丈及一碧万顷楼〉海源寺〈在昆明县西三华山内有龙湫祷雨〉
〈即应又妙髙寺亦在三华山林壑幽奇栋宇璀璨〉涌泉寺〈在昆明县北商山之麓有瀑布〉
〈明巡按刘维创亭甃石引为曲水〉灵芝寺〈在富民县西元延祐初建辟地得灵芝五本故〉
〈名〉法明寺〈在宜良县东唐时建〉盘龙寺〈在晋宁州东五里山秀泉幽万松葱郁元〉
〈至正间建〉法华寺〈在安宁州东洛阳山大理段氏建中有遥岑楼登之可览一州之胜明杨〉
〈慎以所得禹碑墨本之岩石〉曹溪寺〈在安宁州西北葱山南宋时建中有优昙花𣗳 本〉
〈朝康熙中总督范承勲建䕶花房于寺左又有圣水塔一名清禅塔在寺之右〉圆通寺〈在禄〉
〈丰县东元时建〉𮞉澜寺〈在禄丰县西北层岩秀丽带水萦𮞉明万历中建〉华岩寺
〈在昆阳州西北元时建一名大云寺〉宗镜寺〈在易门县北黄龙山宋名宝镜寺元易今名〉
长春观〈在昆明县东元至大初建府志本元梁王宫明初即其地为岷王宫后废因改建为〉
〈观〉太和观〈在昆明县东鸣凤山中有铜亭楹柱瓦皆铜铸成地甃大理石极瑰丽其右〉
〈为环翠宫〉鳯翥宫〈在呈贡县北三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