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比丘戒本(并序)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

夫戒者,迺是定慧之宏基、圣贤之妙趾,穷八正之道、尽七觉之源。然既树五制之良规,传须获实;扬六和之清训,学者知诠。窃寻流行,总有四本。据其理虽复同,会其文则有异。致使弘扬失于宗叙、修奉乖于行仪,亏鹿野之微言、紊龙城之要旨。故今详捡律本,参验戒心,依于正文,录之如左。庶使顺菩提之妙业,成实相之嘉谋,作六趣之舟航,为三乘之轨躅者也。

四分律比丘戒本

后秦三藏佛陀耶舍译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楼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间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僧集?”(答言:“僧集。”)

“和合?”(答言:“和合。”)

“未受大戒者出?”(有者遣出,答言:“未受大戒者已出。”无者,答言:“此中无未受大戒者。”)

“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有依法竟,答言:“说欲已。”无者,答言:“此中无说欲者。”)

“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有受尼嘱者,为说讫,答言:“请教诫。”已无者,答云:“此中无尼来请教诫。”)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云:“说戒羯磨。”)

“大德僧听!今十五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作白成不?”(若成,答云:“成。”若不成,答云:“不成。”)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而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共比丘同戒,若不还戒,戒羸,不自悔,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若在村落,若闲静处,不与,盗心取。随不与取法,若为王王大臣所捉,若杀、若缚、若驱出国:‘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与人,叹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心思惟,种种方便,叹誉死快、劝死。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实无所知,自称言:‘我得上人法,我已入圣智胜法,我知是,我见是。’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见,虚诳妄语。’除增上慢。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诸大德!我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波罗夷法,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比丘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

“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故弄阴出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身相触,若捉手、若捉发。若触一一身分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粗恶淫欲语,随所说粗恶淫欲语,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自叹身言:‘大妹!我修梵行,持戒精进,修善法,可持是淫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往来彼此媒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事,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十二磔手,内广七磔手。当将馀比丘指授处所,彼比丘当指示处所,无难处无妨处。若比丘有难处妨处,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不将馀比丘指授处所,若过量作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欲作大房,有主为己作,当将馀比丘往指授处所,彼比丘应指授处所,无难处无妨处。若比丘有难处妨处作大房,有主为己作,不将馀比丘指授处所,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瞋恚所覆故,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此事无根说。‘我瞋恚故作是语。’若比丘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以瞋恚故,于异分事中取片,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是比丘自言:‘我瞋恚故作是语。’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有馀伴党,若一、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是比丘语彼比丘言:‘大德!莫谏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彼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言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然此比丘非法语比丘、非律语比丘。大德!莫欲破坏和合僧,汝等当乐欲和合僧。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依聚落,若城邑住,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诸比丘当语是比丘言:‘大德!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大德!汝污他家,行恶行,今可远此聚落去,不须住此。’是比丘语彼比丘作是语:‘大德!诸比丘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诸比丘报言:‘大德!莫作是语:“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而诸比丘不爱、不恚、不怖、不痴。大德!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恶性不受人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如法谏已,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德!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德说若好、若恶。诸大德且止!莫谏我。’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自身不受谏语,大德自身当受谏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如法谏大德。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谏、展转相教、展转忏悔。’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诸大德!我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初犯,四乃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藏,应强与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与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已,馀有出罪。应二十人僧中出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出是比丘罪,是比丘罪不得除,诸比丘亦可呵,此是时。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共女人独在屏处覆处障处,可作淫处坐,说非法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三法中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三法中应一一治: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若比丘!共女人,在露现处,不可作淫处坐,作粗恶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事。’于二法中应一一法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诸大德!我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衣已竟,迦𫄨那衣已出,畜长衣经十日,不净施得畜,若过十日,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衣已竟,迦𫄨那衣已出,三衣中,离一一衣异处宿,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衣已竟,迦𫄨那衣已出,若比丘得非时衣,欲须便受,受已疾疾成衣,若足者善;若不足者,得畜一月,为满足故。若过畜,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取衣,除贸易,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令非亲里比丘尼浣故衣,若染、若打,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乞衣,除馀时,尼萨耆波逸提。馀时者,若比丘夺衣、失衣、烧衣、漂衣,是谓馀时。

“若比丘!失衣、夺衣、烧衣、漂衣,若非亲里居士、居士妇,自恣请多与衣,是比丘当知足受衣。若过受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居士、居士妇,为比丘办衣价,买如是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到居士家,作如是说:‘善哉居士!为我买如是如是衣与我,为好故。’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二居士、居士妇,与比丘办衣价,持如是衣价买如是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居士自恣请,到二居士家,作如是言:‘善哉居士!办如是如是衣价与我,共作一衣,为好故。’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若王、若大臣、若婆罗门、若居士、居士妇,遣使为比丘送衣价,持如是衣价与某甲比丘。彼使人至比丘所语比丘言:‘大德!今为汝故,送是衣价,受取。’是比丘应语彼使如是言:‘我不应受此衣价,我若须衣,合时,清净,当受。’彼使语比丘言:‘大德!有执事人不?’须衣比丘应语言:‘有!若僧伽蓝民、若优婆塞,此是比丘执事人,常为诸比丘执事。’时彼使往至执事人所,与衣价已,还至比丘所作如是言:‘大德!所示某甲执事人,我已与衣价,大德!知时,往彼当得衣。’须衣比丘,当往执事人所,若二反、三反,为作忆念,应语言:‘我须衣。’若二反、三反,为作忆念,若得衣者善;若不得衣,应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住,令彼忆念。若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住,得衣者善;若不得衣,过是求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若不得衣,从所得衣价处,若自往、若遣使往,语言:‘汝先遣使持衣价与某甲比丘,是比丘竟不得衣,汝还取,莫使失,此是时(一十)。’

“若比丘!杂野蚕绵,作新卧具,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以新纯黑羺羊毛,作新卧具,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作新卧具,应用二分纯黑羊毛,三分白,四分尨。若比丘不用二分黑,三分白,四分尨,作新卧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作新卧具,持至六年。若减六年,不舍故,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作新坐具,当取故者,纵广一磔手,帖著新者上,用坏色故。若作新坐具,不取故者,纵广一磔手,帖著新者上,用坏色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道路行得羊毛,若无人持,得自持,乃至三由旬。若无人持,自持,过三由旬,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擘羊毛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自手捉钱、若金、银。若教人捉,若置地受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种种卖买宝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种种贩卖者,尼萨耆波逸提(二十)。

“若比丘!畜长钵不净施,得齐十日。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畜钵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为好故,若得者,尼萨耆波逸提。彼比丘应往僧中舍,展转取最下钵,与之令持。乃至破,应持,此是时。

“若比丘!自乞缕线,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居士、居士妇,使织师为比丘织作衣。彼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便往织师所语言:‘此衣为我作,与我极好织,令广大坚致,我当少多与汝价。’是比丘与价,乃至一食直,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先与比丘衣,后瞋恚故,若自夺、若教人夺取。还我衣来,不与汝。是比丘还衣,彼取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有病,残药酥、油、生酥、蜜、石蜜,齐七日得服。若过七日服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春残一月在,当求雨浴衣,半月应用浴。若比丘!过一月前求雨浴衣,过半月前用浴,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十日未竟夏三月,诸比丘得急施衣。比丘知是急施衣,当受。受已,乃至衣时,应畜。若过畜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夏三月竟,后迦提一月满,在阿兰若有疑恐怖处住,比丘在如是处住,三衣中,欲留一一衣置村舍内,诸比丘有因缘得离衣宿,乃至六夜。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知是僧物,自求入己者,尼萨耆波逸提(三十)。

“诸大德!我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九十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知而妄语者,波逸提。

“若比丘!种类毁呰语者,波逸提。

“若比丘!两舌语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女人同室宿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未受大戒人共宿,过二宿至三宿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未受大戒人共诵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他比丘有粗恶罪,向未受大戒人说,除僧羯磨,波逸提。

“若比丘!向未受大戒人说过人法,言:‘我见是,我知是。’实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除有知男子,波逸提。

“若比丘!自手掘地,若教人掘者,波逸提(一十)。

“若比丘!坏鬼神村者,波逸提。

“若比丘!妄作异语恼他者,波逸提。

“若比丘!嫌骂者,波逸提。

“若比丘!取僧绳床、木床、若卧具、坐蓐,露地敷,若教人敷,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波逸提。

“若比丘!于僧房中,敷僧卧具,若自敷,若教人敷,若坐、若卧,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波逸提。

“若比丘!知先比丘住处,后来强于中间敷卧具止宿,念言:‘彼若嫌迮者,自当避我去。’作如是因缘非馀,非威仪,波逸提。

“若比丘!瞋他比丘,不喜,僧房中,若自牵出,教他牵出,波逸提。

“若比丘!若房若重阁上,脱脚绳床、木床,若坐,若卧,波逸提。

“若比丘!知水有虫,若自浇泥、若浇草,若教人浇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大房,户扉窗牖,及馀庄饰具,指授覆苫,齐二、三节,若过者,波逸提(二十)。

“若比丘!僧不差,教诫比丘尼者,波逸提。

“若比丘!为僧差,教授比丘尼,乃至日暮者,波逸提。

“若比丘!语馀比丘作如是语:‘诸比丘为饮食故,教授比丘尼’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波逸提。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作衣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在屏处坐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共期同一道行,从一村乃至一村间,除异时,波逸提。异时者,与估客行,若疑畏怖时,是谓异时。

“若比丘!与比丘尼,共期同乘一船,上水,下水,除直渡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比丘尼赞叹教化因缘得食食,除檀越先有意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妇女,共期同一道行,乃至一村间,波逸提(三十)。

“若比丘!施一食处,无病比丘应一食,若过受者,波逸提。

“若比丘!展转食,除馀时,波逸提。馀时者,病时、施衣时,是谓馀时。

“若比丘!别众食,除馀时,波逸提。馀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道行时、乘船时、大众集时、沙门施食时,此是时。

“若比丘!至白衣家,请比丘与饼、𪎊、饭,若比丘欲须者,当二、三钵受,还至僧伽蓝中,应分与馀比丘食。若比丘无病,过二、三钵受持,还至僧伽蓝中,不分与馀比丘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足食竟,或时受请,不作馀食法而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他比丘足食已,若受请,不作馀食法,殷勤请与食:‘长老!取是食。’以是因缘,非馀,欲使他犯者,波逸提。

“若比丘!非时,受食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残宿食而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不受食,若药著口中,除水及杨枝,波逸提。

“若比丘!得好美饮食,乳、酪、鱼、及肉,若比丘如此美饮食,无病,自为己索者,波逸提(四十)。

“若比丘!外道男外道女自手与食者,皆波逸提。

“若比丘!先受请已,前食、后食行诣馀家,不嘱授馀比丘,除馀时,波逸提。馀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是谓馀时。

“若比丘!在食家中有宝,强安坐者,波逸提。

“若比丘!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者,波逸提。

“若比丘!独与女人露地坐者,波逸提。

“若比丘!语馀比丘作如是语:‘大德!共至聚落,当与汝食。’彼比丘竟不教与是比丘食,语言:‘汝去!我与汝一处,若坐、若语不乐,我独坐独语乐。’以此因缘非馀,方便遣去者,波逸提。

“若比丘!请四月与药,无病比丘应受;若过受,除常请、更请、分请、尽形寿请者,波逸提

“若比丘往观军阵,除时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有因缘,听至军中二宿、三宿,若过者,波逸提。

“若比丘!二宿、三宿军中住,或时观军阵斗战,若观游军象马力势者,波逸提(五十)。

“若比丘!饮酒者,波逸提。

“若比丘!水中嬉戏者,波逸提。

“若比丘!以指相击攊者,波逸提。

“若比丘!不受谏者,波逸提。

“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若比丘!半月洗浴,无病比丘应受,不得过,除馀时,波逸提。馀时者:热时、病时、作时、风时、雨时、道行时,此是馀时。

“若比丘!无病自为炙身故,在露地然火,若教人然,除时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藏他比丘衣、钵、坐具、针筒,若自藏,教人藏,下至戏笑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后不语主还取著者,波逸提。

“若比丘!得新衣,应作三种坏色,一一色中随意坏,若青、若黑、若木兰。若比丘!不以三种坏色,若青、若黑、若木兰,著馀新衣者,波逸提(六十)。

“若比丘!故杀畜生命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水有虫饮用者,波逸提。

“若比丘!故恼他比丘,令须臾间不乐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他比丘犯粗罪,覆藏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年不满二十,与受大戒,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呵,痴故,波逸提。

“若比丘!知诤事,如法忏悔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是贼伴,结要,共同一道行,乃至一村间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舍,彼比丘乃至三谏。舍此事故,若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如是语人未作法,如是邪见而不舍,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语:‘我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诽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乃至再三呵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此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馀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言语者,波逸提(七十)。

“若比丘!馀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语:‘我今不学此戒。’当难问馀智慧持律比丘者,波逸提。若为知为学故,应难问。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何用说是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呵戒故,波逸提。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馀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语言:‘长老!汝无利,不善得。汝说戒时,不用心念、不一心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若比丘!共同羯磨已后,如是语:‘诸比丘,随亲厚以众僧物与’者,波逸提。

“若比丘!众僧断事未竟,不与欲而起去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欲已,后悔者,波逸提。

“若比丘!比丘共斗诤已,听此语向彼说,波逸提。

“若比丘!瞋恚故不喜,打比丘者,波逸提。

“若比丘!瞋恚不喜,以手搏比丘者,波逸提。

“若比丘!瞋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法谤者,波逸提(八十)。

“若比丘!刹利水浇头王种,王未出,未藏宝而入。若过宫门阈者,波逸提。

“若比丘!若宝中宝庄饰具,若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蓝中及寄宿处,波逸提。若比丘在僧伽蓝中,若寄宿处,捉宝若宝庄饰具,自捉,教人捉,当作是意:‘若有主识者当取。’作如是因缘非馀。

“若比丘!非时入聚落,不嘱比丘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绳床、木床,足应高如来八指,除入梐孔上截竟,若过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兜罗绵,贮绳床、木床、大、小蓐,成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骨、牙、角针筒,刳刮成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尼师檀,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二磔手,广一磔手半,更增广长,各半磔手,若过裁竟,波逸提。

“若比丘!作覆疮衣,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四磔手,广二磔手,裁竟过者,波逸提。

“若比丘!作雨浴衣,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六磔手,广二磔手半,过者裁竟,波逸提。

“若比丘!与如来等量作衣,若过量作者,波逸提。是中如来衣量者,长佛九磔手,广六磔手,是谓如来衣量(九十)。

“诸大德!我已说九十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入村中,从非亲里比丘尼,无病,自手取食食者,是比丘应向馀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至白衣家内食,是中有比丘尼指示,与某甲羹,与某甲饭。是比丘应语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若无一比丘语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者。’是比丘应向馀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若先作学家羯磨,若比丘于如是学家,先不请,无病,自手受食食者,是比丘应向馀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在阿兰若迥远,有疑恐怖处住。若比丘在如是阿兰若处住,先不语檀越,若僧伽蓝外不受食。在僧伽蓝内,无病,自手受食食者,是比丘应向馀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诸大德!我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此众学戒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当齐整著涅槃僧,应当学。

“当齐整著三衣,应当学。

“不得反抄衣,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一十)。

“不得白衣舍内蹲坐,应当学。

“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应当学(二十)。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静默入白衣舍,应当学。

“静默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用意受食,应当学。

“平钵受食,应当学。

“平钵受羹,应当学。

“羹饭等食,应当学。

“以次食,应当学(三十)。

“不得挑钵中而食,应当学。

“若比丘无病,不得为己索羹饭,应当学。

“不得以饭覆羹更望得,应当学。

“不得视比坐钵中食,应当学。

“当系钵想食,应当学。

“不得大抟饭食,应当学。

“不得大张口待食,应当学。

“不得含饭语,应当学。

“不得抟饭遥掷口中,应当学。

“不得遗落饭食,应当学(四十)。

“不得颊食食,应当学。

“不得嚼饭作声食,应当学。

“不得大噏饭食,应当学。

“不得舌舐食,应当学。

“不得振手食,应当学。

“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

“不得污手捉饮器,应当学。

“不得洗钵水弃白衣舍内,应当学。

“不得生草叶上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

“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五十)。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

“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著革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著木屐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骑乘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为守护故,应当学(六十)。

“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故,应当学。

“不得着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着革屣绕佛塔行,应当学。

“不得着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佛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应当学。

“不得担死尸从佛塔下过,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下埋死尸,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下烧死尸,应当学(七十)。

“不得向佛塔烧死尸,应当学。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应当学。

“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佛塔下过,除浣、染、香薰,应当学。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应当学。

“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应当学。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下嚼杨枝,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嚼杨枝,应当学。

“不得佛塔四边嚼杨枝,应当学(八十)。

“不得在佛塔下涕唾,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涕唾,应当学。

“不得佛塔四边涕唾,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舒脚坐,应当学。

“不得安佛像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应当学。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前行,己在后,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九十)。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道,已在非道,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携手在道行,应当学。

“不得上树过人头,除时因缘,应当学。

“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著肩上而行,应当学。

“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鉾,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一百)。

“诸大德!我已说众学戒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有诤事起,即应除灭。

“应与现前毗尼,当与现前毗尼。

“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

“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

“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

“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

“应与多人觅罪,当与多人觅罪。

“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

“诸大德!我已说七灭诤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已说四波罗夷法,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二不定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九十波逸提法,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戒法,已说七灭诤法,此是佛所说戒经,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更有馀佛法,是中皆共和合,应当学。

“忍辱第一道,  佛说无为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明眼人,  能避崄恶道,  世有聪明人,  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不谤亦不嫉,  当奉行于戒,  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  心定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蜂采华,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楼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心莫作放逸,  圣法当勤学,  如是无忧愁,  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勤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戏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以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暗冥。  当护持是戒,  如𤛆牛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戒经,  所说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