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二 国朝文类 卷第三十三
元 苏天爵 编 景上海涵芬楼藏元刊本
卷第三十四

国朝文𩔖卷第三十三

 序

  庄周梦蝶圗序      刘因

周寓言梦为胡蝶予不知何所谓也说者以为齐

物意者以蝶也周也皆幻也幻则无适而不可也

无适而不可者乃其所以为齐也谓之齐谓之无

适而不可固也然周乌足以知之周之学纵横之

变也盖失志于当时而欲求全于乱丗然其材髙

意广有不能自巳者是以见夫天地如是之大也

古今如是之逺也圣贤之功业如是之广且盛也

而巳以渺焉之身横于纷纷万物间无几时也复

以是非可否绳于外得丧寿夭困于内而不知义

命以处之思以诧夫家人时俗而为朝夕苟安之

计而不可得姑浑沦空洞举事物而纳之幻或庶

几焉得以猖狂恣肆于其间以妄自表于天地万

物之外也以是观之虽所谓幻者亦未必真见其

为幻也幻且不知又恶知夫吾之所谓齐也又恶

知夫吾之所谓无适而不可也有道以为之主焉

故大行而不加穷居而不损随时变易遇物赋形

安往而不齐安往而不可也此吾之所谓齐与可

者必循序穷理而后可以言之周则不然一举而

纳事物于幻而谓窈冥恍愡中自有所谓道者存

焉噫卤莽厌烦者孰不乐其易而为之得罪于名

教失志于当时者孰不利其说而趍之在正始熙

宁之徒固不足道而失之所谓大儒一遇困折而

姑藉其说以自遣者亦时有之要之皆不知义命

而巳矣虽然周巳矣其遗说亦其梦中之一栩栩

也吾从而辩之宜无与于周矣然以周观之则不

(⿱艹石)休之以天均故即其圗而戏之曰圗汝者𦘕辩

汝者书书与𦘕无知也圗汝者之心及吾之辩汝

之心未发无有也既发亦无有也以其无所知无

所有者而观之安有彼是既无彼是安有是非周

而有知则必曰吾恶乎知之使读者作色于前发

𥬇于后乃所以齐之也圗者皋落杨内翰而序圗

者刘因继序而题咏者京师之才大夫也

  续后汉书序       郝经

汉建安末曹氏废汉自立称魏孙氏据江左僣号

称吴昭烈以宗子继汉即位于蜀讨贼恢复卒莫

能一而入于晋晋平阳侯相陈寿故汉吏也汉亡

仕晋作三国志以曹氏继汉而不与昭烈称之曰

蜀鄙为偏霸僣伪于是统体不正大义不明紊其

纲维故称号论议皆失其正哀帝时荥阳太守习

凿齿著汉晋春秋谓三国蜀以宗室为正魏虽受

汉禅晋尚为篡蜀平而汉始亡上䟽请越魏继汉

以正统体不用宋元嘉中文帝诏中书侍郎裴松

之采三国异同凡数十家以注寿书𥙷其阙漏辨

其舛错绩力虽勤而亦不能更正统体历南北隋

唐五季七百有馀歳列诸三史之后不复议为也

宋丞相司马光作通鉴始更蜀曰汉仍以魏纪事

而昭烈为僣魏至晦庵先生朱熹为通鉴作纲目

黜魏而以昭烈章武之元继汉统体始正矣然而

本史正文犹用寿书经尝闻缙绅先生馀论谓寿

书必当改作窃有志焉中统元年诏经持节使宋

告登宝位通好弭兵宋人馆留仪真不令进退乃

破藁发凡起汉终晋以更寿书作表纪传录诸序

议赞十二年夏五月借书于两淮制使印应雷得

二汉三国晋书遂作正史以裴注之异同通鉴之

去取纲目之义例参校刋定归于详实以昭烈纂

承汉统魏呉为僣伪十三年冬十月书成年表一

卷帝纪二卷列传七十九卷录八卷共九十卷号

曰续后汉书奋昭烈之幽光掲孔明之盛心祛操

丕之鬼蜮破懿昭之城府明道术辟异端辨奸邪

表风节甄义烈核正伪曲折隐奥𫝊之义理徴之

典则而原于道德推本六经之𥘉苴𥙷三史之后

千载之蔽一旦廓然矣古之为书大抵圣贤道否

发愤而作屈平离骚马迁史记皆是也然皆曀昧

一时流光百丗故韩愈谓以彼校此孰得孰失今

拘幽之极而集是书盖亦古人之志也

  胡氏律论序       熊朋来

上古造律其次听律其后算律虞书周礼有听律

之官无算律之法典同所谓数度为乐器言之至

于律同合声阳左旋而阴右转观其次序不以算

法论矣六觚一握自秦柱下史得此书以行于汉

至今惟班马犹可徴其馀言上下生异同甄汉中

以礼运旋宫著在算术因除如法而不免承后汉

志之误后志误于京氏准法礼记䟽亦与吕春秋

淮南子同一说是上下生且不定何以算律哉律

吕各自为法则乾坤六体之序定矣同位娶妻隔

八生子之象著矣倍因四因一损一益之算均矣

若曰自子至午上生者七自未至亥下生者五既

非子午中分使丑午连并上生而三吕用倍之意

荒矣后志十二律之实杂以凖法而算家辄因仍

用之以蕤賔夷则无射四因三除为大吕夹锺中

吕之算非律生吕算例矣甄氏能辨其终于南事

之非而不自知袭用后志之误也或谓大吕为六

吕之首从后志则大吕得算为多是不然阳得当

位阴得对冲律生吕自林锺始非先林锺也乃所

以先大吕也十二宫终于中吕非中吕之穷也当

应锺之次也是故天统以黄锺人统以太簇地统

宜以大吕而以林锺抗林锺于大吕之位所以妃

黄锺而母太簇则大吕夹锺中吕在未酉亥之次

皆从下生之算入用则加倍有律之半所以必有

吕之倍也知此则上下生之误不足辨用倍者其

本法不用倍者算家取疾约法其实一也(⿱艹石)四清

二变昔者固亦疑之李照范景仁不能争况陈旸

以下托之空言乎乐器惟瑟有十二清而四清在

其中不能通行于他器也吾观中吕黄锺之交知

声音有出于度数之外者无射之商夷则之角夹

锺之羽中吕之徴(⿱艹石)弹丝吹竹击拊金石声音至

此流转自(⿱艹石)也算家以中吕求黄锺殚其术而不

能合乎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之算有以倍数

四因之者则三分之不尽二算而𧇊数已多有以

正数四因之者则亦有一算不行而𧇊数且过半

矣三分不行之算既未有以处之纪其馀分终有

不尽之处持未定之算而谓之黄锺变律又推以

为林锺大簇南吕之变甚者托名执始不自信其

为黄锺从使人得以窥算术之涯涘而黄锺流行

诸律本无间断也算法之起殆因律琯有长短此

算家因律以命术非律命于算也犹之方田焉田

生五糓岂知我为圭箕弧环律和五声岂知我为

正变倍半皆算家命之尔故曰古之为锺律者以

耳齐其声后人不能始假数以正其度雅乐之不

可兴声音之学不传也古者自小学巳教之六乐

九数今耄且罔知岂惟算律哉(⿱艹石)字音之学于儒

者事最近而喉唇二音宫羽异说羽有喻母而或

以从角音徴有知母而或以从商音矧曰其有能

恊于皇极之律吕哉豫章胡先生夙擢儒科隐居

彭蠡之濵四十年矣使其得为礼乐之官未必无

𥙷于制作而今老矣先生不求知于丗丗亦莫之

知也朋来杜门弦瑟是日以蕤賔之角歌考盘有

儒服来听问其姓名曰桂山问从何来曰从胡先

生来于是䄂出方𠕋曰先生知子惟子其序之昔

西山蔡氏固疑吕春秋淮南子非本法本法则三

吕用倍矣此书谓黍命于律律不命于黍吾于算

法亦云又谓空围九分乃算家内周非空中容九

方分律有半吕有倍使用半用倍用变各有伦理

凡以羽翼蔡氏之书非求异也当与本原辨证并

传丗无所事雅乐则巳傥有志于制作将于是乎

证焉先生深于卦象声韵非止算律也姑以是传

丗亦贤于汉中太守矣

  锺鼎篆韵序       熊朋来

锺鼎篆韵自雕戈钩带及凡碑刻古篆皆在焉称

锺鼎贵彝器也考工记金有六齐一曰锺鼎之齐

此锺鼎之称所从始鲁铸林锺臧武仲论所以作

彝器杜氏专言锺鼎故祀器之款通曰彝𫖯为锺

印为鼎乃彝器之大者器必有文以传逺(⿱艹石)鼎盘

量铭于经可见已自仓颉象形推𩔖由是形声相

推而文字生焉周公之时未改籕已有六书之教

孔子之时已改籕尚存科斗之书秦法贵其国字

孔氏及秦博士各藏之屋壁济南口授犹可寻声

得字安国为隶古定科斗书遂绝矣观汉所得齐

器周鼎柏寝之刻栒邑之铭皆有能按其款识者

壁书半已诵传既曰定其可知又曰时人无能知

果不可知则隶书何慿直废古从俗尔后日汉求

古文遂不复可得削刓简朽乃不如近代纸墨之

传易于流布唐𥘉盛临摹始有以楮拓碑碣为墨

本者东巡之石偃师之盘岐阳之鼓延陵季子之

篆石泐而墨传然犹未有能摹锺鼎之款者皇

祐始命太常摹历代器款为图三馆之士不能尽

识于是欧刘李吕𦒱录渐广宣和以后为书遂多

博古圗之外有晏慧开蔡天启赵明诚荣咨道董

彦逺以至黄伯思翟耆年薛尚功诸家相继论述

彝鼎古器亦多出政宣之间物常聚于所好也𥘉

夏氏仿二徐韵例以唐韵系古篆于时器款未备

其间锺鼎字文缺略颇汎取俗书以备奇字亦未

以锺鼎名也政和中王楚作锺鼎篆韵矣薛氏承

龙眠之旧圗其帖始于雕戈因王楚之成书其韵

谓之重广乙𫑗癸亥一再脱藁宜无遗字而帖之

所载韵或缺焉商锺有释文韵则曰无音释石鼓

巳载帖韵则无取鼓自韦韩过于称许⿺辶商滋群疑

翟氏评周宣遗迹亟称𠮷日碑而疑鼓刻于维字

疑其不𩔖古款于以可疑其意不逮笔于柳帛君

庶等字疑其促长引短以取称夹漈疑秦篆茌平

马氏疑宇文周所为然此以论篆非论韵也今为

篆韵复安问此固以多文为富尔旧刻夏薛诸韵

临移失真昔人所以叹烟墨而悲纸竹也临江杨

信父参订旧字博采金石奇古之迹益以奉符党

氏韵𥙷夏薛所未收徴余为序其篆则夏商周秦

篆而韵则唐韵也姑以是记字尔钿金戈带之

文一时也夹锺昭铃之刻又一时也由古篆下迄

斯冰有不可比而同之者亦有籕古错落散在召

陵公乘之书或古文阅丗而后出或后人仿古而

近似审而用之存乎其人矣或曰锺鼎韵之作以

篆刻字文尔刻符摹印亦书学之一家马援不

守章句而好论篆文当其拜伏波将军也上书言

臣所假伏波将军印文伏字大外向又言成皋令

印皋字从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白下入入下

芉即一县长吏印文不同非所以为信事下大司

空正郡国印章今按伏旁从犬能无外向之笔皋

非从羊是乃谐声之字记东观者未有一言以辩

之印文职在司空掌以少府犹或讹异况于香奁

家记铜龟私印髙平刻鹊瑞之章元晖奉虎儿之

字私志姓字者盖不可胜纪(⿱艹石)啸堂所录其来乆

矣欧阳公平生惟一字记名后儒求多焉人之好

古者鲜矣于记姓名则或好古篆抑好而不能察

不如其不知好者也自玉篇起说文弃俗书易籕

学废岂惟字书哉音释行丗而诗书易不复存古

音韵略试士而字音不复通古韵古学虽不止字

书辟如剖竹由末而至本是或一道也尝叹汉法

试吏人诵史籕之书童习仓颉之教字学犹近古

也汉求能读古字者必徴齐人以所闻伏生可以

考论传称山东大师能言尚书齐语相授也孝宣

命张敞受齐学遂能读鼎刻以致通显京兆馀暇

遑及古书无以大其师传杜邺从敞子𠮷得绪馀

亦以小学名家至于张敞受学所徴之师史乃逸

其姓名谩曰齐人而已毎阅汉史未尝不为斯人

叹今信父有力于篆韵盍书其名氏无(⿱艹石)齐人然

信父名銁以字行

  授时历转神注式序    杨桓

近古历法必注人事动作吉㐫之说其式圗太歳

统吉㐫之神于帙端令人知一歳之向背也又注

节气日𨇠及天道所向天德月厌月杀月德月合

月空月之六候三白圗于逐月之下又令人知一

月之向背也又注干支于十日下注五行纳音于

干支下注月建十二于纳音下注二十八宿于月

建下合是数者通取转神之名以为吉㐫之由转

神者言其神随时轮转而无定位也曰是日遇某

神作某事吉作某事㐫又注天恩天赦母仓天德

嫁娶修宅等一切吉㐫宜忌杂法于其下事之洪

纎一举足一动手皆知所以择地择时而行之也

然经渉丗代不免有去取失当之弊有司狃于习

常无所改正亦巳乆矣

圣上以聦明神算统一六合万机之暇因知大明

历之度有积乆之差乃更立太史院命道德艺明

之臣创置表仪测验推歩迎天道揆日景察往知

来研精极微新其历而敕赐名曰授时其以鸟火

虚昴为日中宵中日永日短之验以正四时之遗

制盖不敢失于古然历注之义谓吉㐫应于人皆

由所动年月日方之善恶不无乖于作善降祥作

不善降殃之理虽然至教所寓无往不存原夫历

注之𥘉亦所以教天下之敬慎也天下之事敬慎

则致成而吉否则致败而㐫历注之义微矣哉特

患夫用知者知其流而不能推其源也诚能推其

源其于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之理浑然为一体

矣复何乖之有今依旧式为之损益立辞太重者

轻之阙脱者𥙷之衍馀者损之位置失当者移之

事渉鄙俚者删之既成定为转神一卷上中下注

式一十二卷上以备御用中以备青宫之用下以

授庶官及亿兆之民也呜呼自古圣人之受天命

其于天之所以仁万物者无不致其极也授时历

存近古转神之注于日下使人趋吉而逺㐫亦所

以资圣主仁亿兆之大端欤

  送进士梁彦中序     姚登孙

皇庆二年冬制诏天下以明年八月賔兴士东平

梁宜彦中繇国子伴读教授开平路至是以选㑹

试礼部奏其名延祐二年三月赐进士及第擢同

知邳州事即日至官丐一言艶其行登孙钦惟

圣天子奋然举百年之坠典将尽得天下儒者使

服其官进耀文雅裁抑刀笔命元臣大僚称制延

问子大夫论定以及此也甚盛甚休然思昔之为

儒者日夜呻毕简谅冀有司万一采录数路并进

得一命称校官亦轩轩有光华矣天下之人且缺

然曰使斯人得如古射䇿决科即晁董公孙当有

其人迺今出是涂沥一日长即秉象板卷兔𠕋纡

朱芾禠白衣其为光华视昔何如也凡朝廷为是

崇饰美观委大赐于不报而巳然则其为责望又

何如也岂独朝廷之意然哉将天下寔望苟其效

官临事廉公以威贞固以干平居吏民有所惮缓

急国家有所仗是则吾道之光非其一身之荣也

(⿱艹石)夫昭昭于白日而昏莫或不保斤斤于小明而

大察或不及动引古人牵制文义投之纷错芒不

知所为守彼且圜视而起啧曰文稚士固如是曏

使习刀笔者为是当不至是而丗议纷纭有可惑

焉者矣前之日人以我为儒也曰必几其用后之

曰人以我为吏也曰必计其效效不效顾利害止

其一身已乎夫当儒者彚进亨奋之一𥘉而丛天

下之望(⿱艹石)是然则固于吾道大贺也而有吾道之

责者容得无虑邪彦中气厚而质温才𥙿而学周

其在成均士胥器之计其有一州不足为吾知其

能廉以威且干焉者方今

圣天子右文之盛恩元臣大僚柬㧞之至意其必

去此而无所负且有以豁斯虑以为吾道光也古

之君子爱其人则闵闵然望其成凡今繇科目奋

他日公卿将相率是焉取丗固于彦中有望某抟

士也与彦中有同舎之义故无爱其一言

  送喻秀才序       何中

客有授中二赋及诗者读之体裁髙雅音节清妥

中异之曰此𭰹于昌黎韩子之文者果谁氏耶则

以清江喻立对中盖心之矣延祐丙辰夏始识于

封溪之上貌癯而神腴与之言信好古者中益异

之问何师曰师皮季贤氏则中友人也比年又尝

之武昌从王佐才龙观复游中又有以得其所从

焉再见请曰立将造临川山拜呉先生能一言以

绍立其可中笑曰子奚见呉先生为先生之学古

学也科举取士艺工则得学先生之学殆将不利

于子子奚见呉先生为立曰科举外也虽求之不

敢必得先生之学内也非必求安能得之且立取

友四方多矣冥然而趋不知其九折之阪欤其四

逹之衢欤今距先生不十舎许愿执箕膺揲而拼

焉时先生之讲说或闻一言守之终其身而不失

岂不可乎中叹曰呜呼世齾齾相浊视货财化居

时逐虎噬而鸷攫山崇而海录赫然盛气𫝑慑孱

竖腐息目赐赕而耳顼缩九不可致者皆可以指嗾

得𥘉不必辨形声校㸃画于斯时也求其能事程

试已(⿱艹石)鲁麟颖鳯祥蹄而瑞跖矧能孤征重趼相

从于寂寞之宅乎壮矣哉子之志也虽然中尝闻

夫子弟子凡三千人而孔氏家语迁史列传𦂯七

十有七至见于鲁论者无㡬人幸而亲遇圣人之

时又幸亲游圣人之门姓名不少概见何哉岂非

历聘诸国之际无智愚贤不肖群而进退一再识

焉而已者不然何寡闻(⿱艹石)是哉鲁论诸子以能答

问故传曽㸃漆雕开亚于回参者其言仅一见㸃

犹从容数语开则一语而巳傥非夫子有以发之

则虽半语不可得而闻又孰知其为见道也吾意

孔门诸人固有胜于㸃开者世亦不得而悉也然

则答问之功又何少哉今吾非敢以夫子况先生

亦非敢以孔门诸人拟子顾其理有相似然者呜

呼人尝患思古人而不可得见不知今人或胜于

古人亦未可知也乃常相慕于不可得见之时而

每相忽于相值之日其得谓之智乎前乎先生者

固不知世复有斯人也后乎先生者岂无羡子之

得见斯人者乎然则子之见也非幸欤子志夫古

学者也宜有以问先生先生之答子也宜可以终

身守之而不失也非止乎子之所已能也由其答

问而有传非幸而又幸者欤先生之见子也知子

之尝交于中也将必中乎问则以中之说而进焉

因是而中之说亦传非幸而又幸者欤

 南唐书序        赵世延

天暦改元余待罪中执法监察御史王主敬谓余

曰公向在南䑓盖尝命郡士戚光纂辑金𨹧志始

访得南唐书其于文献遗阙大有所考证禆助良

多且为之音释焉因属博士程熟等就加校订锓

板与诸史并行之越明年余得告还金陵书⿺辶商

光来请序按南唐本纪李昪系出宪宗四世间𨵿

困厄才有江淮之地仅馀三十年卒不复振而宋

㓕之虽为国褊小观其文物当时诸国莫与之并

其贤才硕辅固不逮蜀汉武侯而张延翰刘仁曕

潘佑韩熙载孙忌徐锴之徒文武才业忠节声华

炳耀一时有不可掩矧其间政化得失兴衰治乱

之迹有可为世鉴戒者尤不可泯也窃谓唐末契

丹雄盛虎视中原晋汉之君以臣子事之惟谨顾

乃独拳拳于江淮小国聘使不绝尝献槖驼并羊

马干计髙丽亦歳贡方物意者乆服唐之恩信尊

唐馀风以唐为犹未亡也邪宋承五季周统目为

僣伪故其国亡而史录散佚不彰然则马元康胡

恢等迭有所述今复罕见至山阴陆游著成此书

最号有法传者亦寡后丗有能秉春秋直笔究明

纲目统绪之㫖者或有所考而辩之姑识其端以

俟君子余前忝史馆朝廷尝议修宋辽金三史而

未暇他日太史氏复申前议必将有取于是书焉




国朝文𩔖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