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六(入第五十三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有三十门。答前十行三十句问。古德分三。初六门明大志旷远行。次九门明定慧业用行。后十五门明德备成满行。然约圆融。此意非无。今不坏次。亦次第显十行中行。第一行有三门。次二三行各一。第四行二门。第五行六门。次四行各二门。第十行中自有九门。至文当知。

所以用门多少者。檀度在初。故具三。戒忍通世间。故唯一。定慧尊胜。故有多门。智中既多。故般若中略。余次胜故。但用二门。又此十行虽约十度。而义多含。是故文中。或就十度明义。或就行名以释。今初三门。欢喜行中之行。即分为三。初明力持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持。

此含总别。总者以是十行之首。依此十事。加持建立。能起诸行。故度世经名十建立。别即局在欢喜行中。凡所布施。皆为修习诸佛本所修行等故。是建立行意。

△二征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佛力持法力持众生力持。

上三三宝。即境界持。众生即僧宝。菩萨之僧。即众生世间故。余七行持。

业力持。

悲所作业故。

行力持。

正起行故。

愿力持。

愿持行故。

境界力持。

有悲智境。行方成故。

时力持。

时即起行之时。

善力持智力持。

上二福智。然第十地大尽分中。有十一持。于第四位。加烦恼持故。论判行持中。初二逆行。彼约应化不断。所以加之。今但约为行本。故无烦恼。彼有供养持及劫持。无境界持及善力持。此以第八时中摄劫。彼以行摄此善力。依境起供。故并无异。余名并同。具如彼释。

既数名不同。案名以释。此无僧宝。有教化众生。亦未爽通理。

上辨陀罗尼。即总持文义。次云受持。即领纳受行。今云力持。即是加持任持。故不相滥。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法得无上自在力持。

此下入第五十四经。

△二大欣慰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欣慰。

正辨欢喜行义。彼但见乞者来。倍复欢喜。今则知由施故见佛供佛等。心大欢喜。初行多同欢喜地。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五。初事佛供佛对。

所谓诸菩萨发如是心(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二闻法近友对。

复作是念我于诸佛所(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三二利行成对。

复作是念我于往昔(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四严土化生对。

又作是念十方所有(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五难见能见难成能成对。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欣慰。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成正觉智慧大欣慰。

△三深入佛法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入佛法。

上经意明预欣当成。此中辨其现能证了。即前法施之行。故彼文云。我当尽学诸佛所学。证一切智。知一切法。为众生说。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

前六有入字。后四以知字为初。证入了知。二文影显。于中初四入器世间。

入过去世一切世界(至)入现在世世界数。

数谓多少。

世界行。

行谓刹因。

世界说。

说谓彼彼果中说法。

世界清净。

清净谓刹体。此是通体。上三别明。下一总显。

入一切世界种种生。

种种性即染净等殊。斯即别体。

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入一切菩萨种种行。

上二入众生世间。后四入智正觉世间。

知过去一切佛次第(至)国土众会说法调伏。

上三入三世佛。下一入法。

知世间法声闻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

知差别五乘。

虽知诸法皆无分别而说种种法。

明权实双行。以性不坏相故。虽无分别。而说种种。此中分别。即是差别。故晋经云。虽诸法无一无异。而说一异。

悉入法界无所入故。

释成上义。谓悉入法界。故无差别。无所入故。而说种种。何者。若别有一入处。则入时失本相。不得说种种。以当法自虚。名入法界。无别可入。则不坏种种矣。上则辨知。此下明说。

如其法说无所取着。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既权实双融。说亦即说无着。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菩提大智慧甚深性。

△二有一门。明饶益位中行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依止菩萨依此行菩萨行。

上明证入。今托良缘。遍依此十。方能饶益。非但依戒。况戒有摄善。何所不具。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依止供养一切(至)依止一切佛菩提行菩萨行。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菩萨依此行菩萨行。

△三有一门。即无违逆位中行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畏心。

由依菩萨止善。则能于十难作能作。难忍能忍。为发无畏心。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灭一切障碍业发无畏心。

障碍难灭。

于佛灭后护持正法发无畏心。

遗法难护。

降伏一切魔发无畏心。

恶魔难降。

不惜身命发无畏心。

身命难舍。

摧破一切外道邪论发无畏心。

外道难摧。

令一切众生欢喜发无畏心。

物心难称。

令一切众会皆悉欢喜发无畏心。

大众难喜。

调伏一切天龙夜叉(至)摩睺罗伽发无畏心。

八部难调。

离二乘地入甚深法发无畏心。

下乘难离。

于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心无疲厌发无畏心。

上行难修。于此十难。皆无所畏。岂畏众生相恼害耶。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无所畏心。

△四有二门。明无屈挠位中之行。初被甲行无疑惑心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于一切佛法心无疑惑。

此门由前于难无惧。故于十所作。决志无疑。即被甲精进中行。后门摄善。利乐精进。遍在二门。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十。初十度摄生。

所谓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至)是为第一发无疑心。

初则正明。次显无疑。三反显失。四结次第。下九准例。

△二事供佛。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二发无疑心。

△三光明严刹。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三发无疑心。

△四长时调熟。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四发无疑心。

△五具一切智。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五发无疑心。

△六作世明灯。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六发无疑心。

△七说法开悟。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七发无疑心。

△八灭障成佛。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八发无疑心。

△九离妄自觉。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九发无疑心。

△十决成菩提。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十发无疑心。

于此十事。发誓要期。故名被甲。

△四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佛法心无所疑。

△二摄善行不可思议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可思议。

即所摄之善。由决志无疑。故所为难测。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初三单约善根。愿智称性。名不思议。

所谓一切善根不可思议(至)一切法如幻不可思议。

△二余七权实双运。故不思议。于中分二。初四约行。后三约智。智约内明。行就外相。今初。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善根不失无所分别不可思议。

涉有而一道清净。

虽深入一切法亦不取灭度(至)不可思议。

悟空而万行沸腾。

修菩萨道而示现降神(至)救护众生不可思议。

修因而八相果成。

虽能示现如来十力(至)教化众生不可思议。

现果而大用不舍。皆难思也。

△二后三约智。文三。初约二谛相即。

知一切法。

八中十句。勒为五对。一境。二心。三通一切。四约修起。五即名言。亦即五法。一相。二妄想。三如如。四正智。五名。

然各有二意。一直就法体。无相是真。相即是俗。常互相即。下四例然。二约迷悟五对。大同小异。

无相是相。

迷如无相。以成于相。

相是无相。

悟相无相。即是如如。

无分别是分别。

迷于正智无分别。即成妄想分别。

分别是无分别。

悟妄分别。即正智无分别。

非有是有。

了如非有。真有如如。

有是非有。

若执有如。则非如有。

无作是作。

智若无作。是作正智。

作是无作。

若有所作。非作正智。

非说是说。

知名非说。是真说名。

说是非说。

谓名有说。非是说名。

不可思议。

△二约三事。融而不融。

知心与菩提等知菩提与心等心及菩提与众生等。

九中初融三事。即心佛众生皆无差别。如觉林偈。

亦不生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

显离融相。名为不融。

不可思议。

△三权实。即而不即三句。初明尽而不尽。

于念念中入灭尽定(至)亦不尽有漏善根。

此约时断。以明体用。

△二无而不无。

虽知一切法无漏而知漏尽亦知漏灭。

此将法性对断。以明体用。二句虽殊。俱是权实双行。

△三即而不即二。初正明。

虽知佛法即世间法(至)不于世间法中分别佛法。

△二释成上义。

一切诸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

悉入法界。故说相即。无所入故。不应世中分别佛法等。谓以当法自虚。故名相即。非世间中有法可得。下重释云。

知一切法皆无二。

不得二中互求。

无变易故。

亦非世法。作彼佛法。思之。

是为第十不可思议。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不可思议。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诸佛无上不思议法。

△五有六门。明无痴乱中行。于中有三。初二门即无痴之行。次二门明无乱之行。后二门双明二门引生功德。虽痴乱有通。今从别说。又此三段即是三禅。初即饶益有情禅。二即正法乐住禅。三即引生功德禅。今初分二。初门不愚巧密之言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密语。

前既明内行。今辨外言彼行。文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言说。能持出世诸法言说等。皆言密语者。泛明有五。一说深密法故。如出现品名如来密藏等。二一言说一切法故。上云如来于一语言中等。亦如仙陀四实九义瞿声等。三近而不闻。如身子在座。远而无隔。如目连寻声等。四言近意远。如说三乘为究竟等。言远意近。如说寒时得火。名涅盘等。亦名隐实说权。五以异言说异法。如觉不坚为坚固等。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佛经中巧密语。

初一具五。以是总故。一切教故。

于一切受生处巧密语(至)现成等正觉巧密语。

此二含二意。谓示而谓实故。即第四意。此二皆是深密之法。即第一意。

于一切众生业报巧密语(至)同一成就巧密语。

余通前二。或并兼五。可以意得。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善巧微密语。

△二不愚善巧之智。文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分别智。

外言既密。内智又巧。故于利生。无有痴暗。故彼文云。菩萨于善知识所。听闻正法。所谓甚深法等。文义多同。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入一切刹巧分别智(至)入一切佛法巧分别智。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善巧分别诸法智。

△二正法乐住禅。即无乱行。二门皆是定体。初门明入三昧显处等不同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三昧。

彼文云。善入一切诸禅定门。此中明十。皆通一切。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

通辨缘斯十境入定不同。别则十门缘境各异。

于一切世界入三昧(至)住一切劫入三。

上五一重之事。下五涉入圆融。

从三昧起现不思议身(至)无有休息入三昧。

九十皆即一而多。故彼行云。一念中得无数三昧。但从多分。对前后说。判为定体。非无其用。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诸佛无上善巧三昧法。

△二明遍入。则解类皆遍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遍入。

亦犹小乘说十遍处。即令三昧渐更增广。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众生遍入(至)一切如来种种供养遍入。

前明一切。如众生身。谓童子身等。虽能一切身入。而不必一时。今此随入一类。皆遍一切。如海初来一切皆水等。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遍入法。

△三有二门。明引生功德禅。初门明作用无碍。故称解脱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解脱门。

即不思议解脱。梵云毗木叉。此云胜解脱。谓殊胜作用。亦由依禅。成八解脱。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身周遍一切世界(至)游戏神通解脱门。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解脱门。

△二于境无壅。故曰神通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通。

如依四禅。引六通用。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忆念宿命方便智通(至)无有障碍方便智通。

此十若以六摄。前四可知。次五神境。

随众生心现不思议(至)不可说变化身方便智通。

后一漏尽。成菩提故。

随不思议众生心(至)三藐三菩提方便智通。

约位不同。与十通小异。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种种示现令其修学。

△六有二门。明善现位中行。初门正明行体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

正显行体。即是般若。故曰智明。然皆权实无碍之智。故称善巧。非如十度。唯约根本。但约增微。分成五行。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二。前七单约一智。分三。初三约所化。

所谓知一切众生业报(至)皆如金刚善巧智明。

先事。次理。后即事归理。

△次三约能化。

能以无量微妙音声(至)或不受生善巧智明。

亦初约事。次句约理。后即事归理。

△三离能所想。会归般若。

舍离一切想受境界善巧智明。

念想观除。不受境界。为入理善巧故。

△二后有三句。辨双行三。初明无说之说无成之成善巧智明。

知一切法非相非无相(至)于无量劫分别演说。

谓双非照寂。离于言道。而能差别。照事有说。非相遣相。非无遣无。一性遣多。无性遣有。即性相俱寂。

住于法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巧智明。

无成之成。法界之体。实无所成。照斯法界。即说成佛。

△二明无生起生智明。文三。初正明无缘之缘。兼显无化之化。于中二。初明无缘。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至)了达受生不可得故。

谓众生真心。称理不可得故。若无于缘。即无所化。

△二明真心随缘。不坏缘起。则亦有所化。于中二。初知所化。文有三节。初有八句。别知缘相。

而知因。

谓无明等。

知缘。

缘谓业行。

知事。

即识名色等。

知境界。

即触受尘境。

知行。

即现在受取有。

知生。

即生支。

知灭。

即老死。

知言说。

总是随俗缘生。不离三世故。

△二有十二句六对。通知染净迷悟。

知迷惑知离迷惑(至)知生死知涅盘。

迷理则倒惑杂染。悟皆反此。

知可得知不可得知执着知无执着。

随俗则俱可得。第一义中二俱叵得。得非得约理。着非着约智。

△三明知心行。

知住知动。

住谓本性。动谓客尘。

知去知还。

随客尘则去而莫归。见本性则还源反本。

知起知不起。

有还有去。皆是起心。还住两亡。寂然不起。

知失坏知出离。

起则诸善失坏。不起则出离盖缠。

知成熟。

触境寂知。是为成熟。上通物我。后知根机。唯约自说。

知诸根知调伏。

根谓六根。不为境牵。即是调伏。

△二结双行。

随其所应种种教化未曾忘失菩萨所行。

谓智随曲化。不失无行。

△二征释。

何以故菩萨但为利益众生(至)不违一切世间所作。

所以尔者。为物发心故。

△三结名。

是多缘起善巧智明。

△三平等教化智明三。初明实不碍权。

菩萨摩诃萨于佛无着(至)其心广大等法界故。

△二明权不碍实。

知种种说法知众生数(至)不可倾动当成正觉。

△三结名。

于生死海平等济渡一切众生善巧智明。

△四结数。

是为十。

△五劝修。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善巧智明。

△二明离智障解脱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解脱。

脱二障故。梵云毗木底。此云解脱。与前不同。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烦恼解脱邪见解脱。

此二烦恼障。

诸取解脱。

业障。取增为业故。

蕴处界解脱。

报障。上四脱凡三障。下六脱智障。

超二乘解脱。

此一拣劣。

无生法忍解脱(至)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解脱。

余皆显胜。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教化成熟一切众生。

△七有二门。明无着位中行。初门明游处纵情。后门明栖止适悦。皆通二利。权实方便而无所着。今初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园林。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生死是菩萨园林(至)尽虚空一切世界故。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离忧恼大安乐行。

△二栖止适悦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宫殿。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菩提心是菩萨宫殿(至)作一切法王自在事故。

四梵住者。即四无量亦色因故。故度世云。修四梵行慈悲喜舍。余九可知。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于一世间神力自在。

△八有二门。明难得位中行。初门内心愿乐。愿即行体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乐。

既处宫殿。则情欣胜乐故。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乐正念心不散乱故(至)摧灭一切异道法。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如来无上法乐。

△三外德庄严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庄严。

具以众德庄严愿故。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力庄严不可坏故(至)求一切智无退转故。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一切无上法庄严。

△九有二门。明善法位中行。初门明外缘不动。后门明内心不舍。又此明心坚。后明深入。皆是力义。今初分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不动心。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所有悉皆能舍(至)亦无退转不动心。

十中二及第九。是思择力。余皆修习力。第八句。中有十。一信。

成就有根信。

生佛果故。

无浊信。

不杂不信浊故。

清净信。

净无烦恼故。

极清净信。

无细念故。

离垢信。

离所知垢故。

明彻信。

彻事源故。

恭敬供养一切佛信。

向果位故。

不退转信。

自分坚故。

不可尽信。

德无尽故。

无能坏信。

缘下动故。

大欢喜踊跃信。

证真如故。

不动心成就出生一切智(至)信受不谤不动心。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一切智不动心。

△二内心不舍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舍深大心。

由不动故。能穷理事。理深事广。故云深大。

△二征。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舍成满一切佛(至)集一切诸佛法深大心。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不舍一切佛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