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智度论
◀上一卷 卷034 下一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第五十一之馀(卷三十四)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所说法:已说、今说、当说,闻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为人说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上已说“十方诸佛所说,欲忆持不忘,当学般若”,今何以复说“信持三世佛法”?

答曰:

上说“欲忆持十方诸佛法”,未知是何法,故说十二部经是佛法,及声闻所不闻者。

上但言“恒河沙等世界诸佛”,今言“恒河沙三世诸佛法”。

又上但说“受持不忘”,不说受持利益;今言“自为,亦为他人说”,是故复说。

【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过去诸佛说已,未来诸佛当说,欲闻,闻已,自利亦利他人,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十方现在佛所说法,可受、可持;过去已灭,未来未有,云何可闻?

答曰:

此义先已答,今当更说。菩萨有三昧,名“观三世诸佛三昧”,菩萨入是三昧中,悉见三世诸佛,闻其说法。譬如外道神仙,于未来世事,未有形兆、未有言说,以智慧力故,亦见、亦闻。

复次,诸菩萨力不可思议,未来世虽未有形、未有言说,而能见、能闻。或以陀罗尼力,或以今事比知过去、未来诸事。

以是故言:“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经】

“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间暗处,日月所不照,欲持光明普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菩萨从兜率天上欲降神母胎,尔时,身放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及世间幽冥之处。次后生时,光明遍照,亦复如是。初成道时、转法轮时、般涅槃时,放大光明皆亦如是。及于馀时现大神通,放大光明。如欲说般若波罗蜜时,现大神通,以大光明遍照世间幽冥之处。如是比,处处经中说神通光明。

问曰:

此是佛力,何以故说菩萨?

答曰:

今言菩萨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诸大菩萨能有是力。如遍吉菩萨,观世音、得大势、明网、无量光菩萨等,能有是力,身出无量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又如阿弥陀佛世界中,诸菩萨身出常光,照十万由旬。

问曰:

菩萨身光如是,本以何业因缘得?

答曰:

身业清净故身得庄严。如经说:“有一鬼头似猪,臭虫从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恶口骂詈客比丘。身持净戒,故身有光明;口有恶言,故臭虫从口出。”如经说:“心清净优劣,故光有上、中、下:少光、大光、光音。欲界诸天,心清净布施、持戒,故身有光明。”

复次,有人怜愍众生故,于暗处然灯,亦为供养尊像、塔、寺故,亦以明珠、户向、明镜等明净物布施故,身有光明。

复次,常修慈心,遍念众生,心清净故;又常修念佛三昧,念诸佛光明神德故,得身光明。

复次,行者常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暗邪见众生。以是业因缘故,得心中智慧明,身亦有光。

如是等业因缘,得身光清净。

【经】

“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无有佛名、法名、僧名;欲使一切众生皆得正见、闻三宝音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菩萨于先无佛法塔寺处,于中起塔,以是业因缘,后身得力成就;于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令众生入于正见。如经说:“有人于先无佛塔国土中,修立塔庙,得梵福德,梵名无量福德;以是因缘,疾得禅定;得禅定故,得无量神通;神通力故,能到十方赞叹三宝。”

“正见”者,若先不识三宝功德,因菩萨故得信三宝;信三宝故,信业因缘罪福;信业因缘故,信世间是缚、涅槃是解。

赞叹三宝义,如“八念”中说。

【经】

“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以我力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狂者得念、裸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菩萨行无碍般若波罗蜜,若得无碍解脱成佛、若作法性生身菩萨——如文殊师利等,在十住地,有种种功德具足;众生见者,皆得如愿。譬如如意珠,所欲皆得;法性生身佛及法性生身菩萨,人有见者,皆得所愿,亦复如是。

复次,菩萨从初发意已来,于无量劫中,治一切众生九十六种眼病;又于无量世中,自以眼布施众生;又智慧光明,破邪见黑暗;又以大悲,欲令众生所愿皆得。如是业因缘,云何令众生见菩萨身而不得眼?

馀事亦如是。

此诸义,如“放光”中说。

◎ ◎【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若欲令十方如恒沙等世界中众生,诸在三恶趣者,以我力故皆得人身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自以善业因缘故得人身,云何菩萨言“以我力因缘故,令三恶道中众生皆得人身”?

答曰:

不言“以菩萨业因缘令众生得人身”,但言“菩萨恩力因缘故得”。

菩萨以神通变化说法力故,令众生修善得人身。如《经》中说:“二因缘发起正见:一者、外闻正法,二者、内有正念。”又如草木,内有种子、外有雨泽,然后得生。若无菩萨,众生虽有业因缘,无由发起。以是故知诸佛菩萨所益甚多!

问曰:

云何能令三恶道中众生皆得解脱?佛尚不能,何况菩萨!

答曰:

菩萨心愿欲尔,则无过咎。

又多得解脱,故言“一切”。如诸佛及大菩萨身遍出无量光明,从是光明出无量化身,遍入十方三恶道中:令地狱火灭汤冷,其中众生心清净故,生天上、人中;令饿鬼道饥渴饱满,开发善心,得生天、人中;令畜生道随意得食,离诸恐怖,开发善心,亦得生天、人中。如是名为“一切三恶道得解脱”。

问曰:

如馀经说“生天、人中”,此何以但说“皆得人身”?

答曰:

于人中得修大功德,亦受福乐;天上多著乐故,不能修道。以是故愿令皆得人身。

复次,菩萨不愿众生但受福乐,欲令得解脱,常乐涅槃,以是故不说生天上。

【经】

“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以我力故,立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先已说此五众、道果,今何以更说?

答曰:

上说但是声闻法,从须陀洹乃至无馀涅槃;今杂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学诸佛威仪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何等是诸佛威仪?

答曰:

威仪名身四动止。譬如象王,回身而观;行时足离地四指,虽不蹈地而轮迹现;不迟不疾,身不倾动;常举右手安慰众生;结加趺坐,其身正直;常偃右胁,累膝而卧;所敷草蓐,齐整不乱;食不著味,美恶等一;若受人请,默然无违;言辞柔渜,方便利益,不失时节。

复次,法身佛威仪者,过东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为一步;梵音说法,亦复如是。

法身佛相义,如先说。

【经】

“复次,菩萨摩诃萨欲得如象王视观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作是愿:‘使我行时离地四指,足不蹈地。我当共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无量千万亿诸天众围绕恭敬,至菩提树下’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如象王视”者,若欲回身观时,举身俱转。

大人相者,身心专一;是故若有所观,身心俱回。譬如师子有所搏撮,不以小物故而改其壮势;佛亦如是,若有所观、若有所说,身与心俱,常不分散。所以者何?从无数劫来,集一心法;以是业因缘故,顶骨与身为一,无有分解。

又以世世破㤭慢故,不轻众生,观则俱转。如《尼陀阿波陀那》中说:舍婆提国除粪人,而佛以手摩头,教令出家,犹不轻之。

“足离地四指”者,佛若常飞,众生疑怪,谓佛非是人类,则不归附;若足到地,则众生以为与常人不异,不生敬心。是故虽为行地,四指不到而轮迹现。

问曰:

如佛常放丈光、足不到地,众生何以故不尽敬附?

答曰:

众生无量劫中积罪甚重,无明垢深,于佛生疑,谓是幻师,以术诳人;或言:“足不蹈地,生性自尔,如鸟能飞,有何奇特!”或有众生罪重因缘故,不见佛相,直谓大威德沙门而已;譬如人重病欲死,名药美食,皆谓臭秽,是故不尽敬附。

“共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无量千万亿诸天众,恭敬围绕至菩提树下”者,是诸佛常法。佛为世尊,至菩提树下,欲破二种魔:一者结使魔、二者自在天子魔,欲成一切智;是诸天众,云何不恭敬侍送?

又诸天世世佐助拥护菩萨,乃至出家时,令诸宫人婇女,淳惛而卧,捧马足逾城出。今日事办,我等当共侍送至菩提树下。

问曰:

何以不说刹利、婆罗门等无量人侍送,而但说“诸天”?

答曰:

佛独于深林中求菩提树,非是人行处,是故不说。

又以人无天眼、他心智故,不知佛当成道,是故不说。

复次,诸天贵于人,故但说天。

复次,诸佛常乐闲静处,诸天能隐身不现,不妨闲静,是故但说诸天从。

复次,菩萨见五比丘舍菩萨而去,而菩萨独至树下,是故作是愿。

【经】

“‘我当于菩提树下坐,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以天衣为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如经说“佛敷草树下坐而成佛道”,今云何愿言“以天衣为座”?

答曰:

声闻经中说敷草。摩诃衍经中随众生所见——或有见敷草树下,或见敷天綩𫄧——随其福德多少,所见不同。

复次,生身佛把草树下;法性生身佛以天衣为座,或胜天衣。

复次,佛于深林树下成佛,林中人见,则奉佛草。若贵人见者,当以所贵衣服为座;但林中无贵人故,时诸龙神天,各以妙衣为座。

四天王衣重二两;忉利天衣重一两;夜摩天衣重十八铢;兜率天衣重十二铢;化乐天衣重六铢;他化自在天衣重三铢。色界天衣无重相。

欲界天衣从树边生,无缕无织;譬如薄冰,光曜明净,有种种色。色界天衣,纯金色光明,不可称知。

如是等宝衣敷座,菩萨坐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

何以但说诸天敷衣,不说十方诸大菩萨为佛敷座?诸菩萨等,佛将成道时,皆为佛敷座——或广长一由旬,十百千万亿乃至无量由旬;高亦如是。

此诸宝座,是菩萨无漏福德生故,是诸天目所不见,何况手触!十方三世诸佛,降魔得道,庄严佛事,皆悉照见,譬如明镜;如是妙座,何以不说?

答曰:

般若波罗蜜有二种:一者、与声闻、菩萨、诸天共说,二者、但与十住具足菩萨说。是般若波罗蜜中,应说菩萨为佛敷座。所以者何?诸天知佛恩,不及一生、二生诸大菩萨;如是,菩萨云何不以神通力而供养佛!是中合声闻说,是故不说。

【经】

“‘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行、住、坐、卧处,欲使悉为金刚’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何以故佛四威仪中,地悉为金刚?

答曰:

有人言:菩萨至菩提树下时,于此处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菩萨入诸法实相中,无有地能举是菩萨。所以者何?地皆是众生虚诳业因缘报故有,是故不能举。菩萨欲成佛时,实相智慧身,是时坐处变为金刚。

有人言:土在金轮上,金轮在金刚上,从金刚际出,如莲花台,直上持菩萨坐处,令不陷没;以是故,此道场坐处名为金刚。

有人言:成佛道已,四种威仪处,悉变成金刚。

问曰:

金刚亦是众生虚诳业因缘有,云何能举佛?

答曰:

金刚虽是虚诳所成,于地最为牢固,更无胜者。金刚下水,诸大龙王以此坚固物,奉献于佛。

亦是佛宿世业因缘故,得此安立处。

又复佛变金刚及四大令为虚空,虚空不诳,佛智慧亦不诳;二事既同,是故能举。

【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出家日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转法轮。转法轮时,无量阿僧祇众生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净;无量阿僧祇众生,一切法不受故,诸漏心得解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或有菩萨,于恶世邪见众生中,为除众生邪见故,自行勤苦甚难之行。如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诸外道言:“我等先师,虽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勤苦!”

又复有人谓佛先世恶业,今受苦报。有菩萨谓佛为实受是苦,是故发心:“我当即以出家日成佛。”

又有菩萨于好世出家,如大通惠求佛道,结加趺坐,经十小劫乃得成佛。菩萨闻是已,发心言:“愿我以出家日即得成佛。”

有菩萨成佛已,不即转法轮。如然灯佛,成佛已,十二年但放光明,人无识者,而不说法。又如须扇多佛,成佛已,无受化者,作化佛留住一劫,说法度人,自身灭度。又如释迦文佛,成佛已,五十七日不说法。菩萨闻是已,“愿我成佛已,即转法轮”。

有佛度众生有限数,如释迦文佛转法轮时,㤭陈如一人得初道,八万诸天诸法中得法眼净。菩萨闻是已,作是愿:“我转法轮时,令无量阿僧祇人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净。”

以释迦文佛初转法轮时,一比丘及诸天皆得初道,而无一人得阿罗汉及菩萨道者;是故菩萨愿言:“我作佛时,当使无量阿僧祇众生一切法不受故,诸漏心得解脱,及无量阿僧祇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问曰:

若一切佛神力、功德、度众生皆等,此菩萨何以作此愿?

答曰:

一佛能变作无量阿僧祇身而度众生,而世界有严净者、有不严净者。菩萨若见、若闻是诸佛有苦行难得佛者,有不即转法轮者,有如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成道;又闻初转法轮时,未有得阿罗汉道者,何况得菩萨道!是故菩萨未闻诸佛力等,故作是愿。然诸佛神力、功德,平等无异。

【经】

“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无量阿僧祇声闻为僧;我一说法时,便于座上尽得阿罗汉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有佛以声闻为僧,有数有限。如释迦文尼佛,千二百五十比丘为僧。弥勒佛,初会僧九十九亿,第二会九十六亿,第三会九十三亿。如是等诸佛僧,各各有限有数不同。以是故,菩萨愿言:“我当以无量阿僧祇声闻为僧。”

有佛为众生说法,一说法得初道,异时更说,得二道、三道、第四道。如释迦文尼佛为五比丘说法,得初道,异日得阿罗汉道;如舍利弗得初道,经半月然后得阿罗汉道;摩诃迦叶见佛得初道,过八日已得阿罗汉;如阿难得须陀洹道,二十五岁供养佛已,佛般涅槃后得阿罗汉。如是等诸阿罗汉,不一时得四道。以是故菩萨愿言:“我一说法时,便于座上尽得阿罗汉。”

【经】

“我当以无量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为僧;我一说法时,无量阿僧祇菩萨皆得阿鞞跋致!”

【论】

菩萨所以作此愿者,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以是故,愿以无量菩萨为僧。

有佛初转法轮时,无有人得阿鞞跋致,以是故,菩萨愿言:“我一说法,无量阿僧祇人得阿鞞跋致。”

【经】

“欲得寿命无量、光明具足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诸佛寿命,有长、有短。如鞞婆尸佛,寿八万四千岁;如拘楼餐陀佛,寿六万岁;迦那伽牟尼佛,寿三万岁;迦叶佛,寿二万岁;释迦文佛,寿百岁,少有过者;弥勒佛,寿八万四千岁。如释迦文佛常光一丈,弥勒佛常光十里。

诸佛寿命、光明,各有二种:一者、隐藏,二者、显现;一者、真实,二者、为众生故隐藏。真实者,无量、显现;为众生者,有限有量。

实佛寿不应短。所以者何?诸佛长寿业因缘具足故。

如婆伽梵宿世救一聚落人命,故得无量阿僧祇寿命。梵世中寿法不过半劫,而此梵天寿独无量,以是故生邪见言:“唯我常住!”佛到其所,破其邪见,说其本缘:救一聚落,其寿乃尔。何况佛世世救无量阿僧祇众生:或以财物救济,或以身命代死,云何寿限不过百岁?

又不杀生戒是长寿业因缘;佛以大慈众生,爱彻骨髓,常能为众生故死,何况杀生!

又以诸法实相智慧真实不诳故,亦是长寿因缘。菩萨以般若波罗蜜和合持戒诸功德故,得寿命无量,何况佛世世具足此诸无量功德而寿命有限!

复次,如一切色中,佛身第一;一切心中,佛心第一;以是故,一切寿命中,佛寿亦应第一。如世俗人言:“人生于世,以寿为贵。”佛为人中之上,寿亦应长!

问曰:

佛虽有长寿业因缘,生于恶世,故寿命便短;以此短寿,能具佛事,何用长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况百岁!

答曰:

此间阎浮提恶,故佛寿应短。馀处好,故佛寿应长。

问曰:

若然者,菩萨于此阎浮提净饭王宫生,出家成道,是实佛;馀处皆是神通力变化作佛,以度众生?

答曰:

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馀处阎浮提,亦各各言:“我国是实佛,馀处为变化。”何以知之?若馀处国土,自知是化佛,则不肯信受教戒。

又如馀国土人寿命一劫,若佛寿百岁,于彼裁无一日,众生则起轻慢,不肯受教;彼则以一劫为实佛,以此为变化化。如《首楞严经》说:“神通遍照佛,寿七百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则是我身。’彼佛亦言:‘释迦文佛则是我身。’”

以是故知,诸佛寿命实皆无量,为度人故,现有长短。

汝言:“释迦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众生与人寿不异者,则不须百岁,一日之中可具足佛事!”

如阿难一时心生是念:“如然灯世尊、一切胜佛、鞞婆尸佛,出于好世,寿命极多,能具佛事;我释迦文佛出生恶世,寿命极短,将无世尊不能具足佛事耶?”

尔时,世尊入日出三昧,从身变化出无量诸佛及无量光明,普至十方;一一化佛在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说法、或现神通、或现三昧、或现饭食。如是之比种种因缘,施作佛事而度众生。

从三昧起,告阿难曰:“汝悉见闻是事不?”

阿难言:“唯然!已见!”

佛告阿难:“佛以如是神力,能具佛事不?”

阿难言:“假令佛寿一日,大地草木悉为可度众生,则能度尽,何况百岁!”

以是故知,诸佛寿命皆悉无量,为度人故,现有长短。譬如日出,影现于水,随水大小,水大则影久,水小则速灭;若照琉璃、颇梨珠山,影则久住。又如火烧草木,然少则速灭,然多则久住;不可以灭处无火故,谓多然处亦无。

光明长短义,亦如是。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信持无三毒义第五十二

【经】

“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世界中无有淫欲、瞋恚、愚痴,亦无三毒之名。一切众生成就如是智慧,善施、善戒、善定、善梵行、善不娆众生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若世界无三毒、亦无三毒名者,佛为何等故出生其国?

答曰:

贪欲、瞋恚、愚痴名为三不善根,是欲界系法。佛若说贪欲、瞋恚、愚痴,是欲界系不善;若说染爱、无明,是则通三界。有佛世界纯诸欲人,为是众生故,菩萨愿言:“我成佛时,国无三毒及三毒之名。”

复有清净佛国,纯阿鞞跋致、法性生身菩萨,无诸烦恼,唯有馀习,是故言“无三毒之名”。

若有人言:如菩萨愿言“我当度一切众生”,而众生实不尽度;此亦如是,欲令世界无三毒之名,亦应实有三毒不尽。若无三毒,何用佛为?如地无大暗,则不须日照。如经所说:“若无三法则佛不出世,若三法不断则不得离老、病、死。”“三法”者则是三毒,如《三法经》,此中应广说。

复次,有世界,众生分别诸法是善、是不善,是缚、是解等,于一相寂灭法中而生戏论;菩萨以是故愿言:“令我世界中众生不生三毒,知三毒实相即是涅槃。”

问曰:

一切众生得如是智慧,是何等智慧?

答曰:

智慧是世间正见。世间正见中,说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后世、有阿罗汉。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阿罗汉故,能善持戒、善禅定、善梵行。得正见力故,能善不娆众生。

世间正见是无漏智慧根本,以是故说“国中无三毒之名”。贪欲有二种:一者、邪贪欲,二者、贪欲。瞋恚有二种:一者、邪瞋恚,二者、瞋恚。愚痴有二种:一者、邪见愚痴,二者、愚痴。是三种邪毒众生难可化度,馀三易度。

“无三毒名”者,无邪三毒之名。

“善布施”等五事,如上〈放光品〉中说。

【经】

“使我般涅槃后,法无灭尽,亦无灭尽之名,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佛为法王尚自灭度,云何言“法无灭尽”?

答曰:

如上说,是菩萨愿事不必实。一切有为法,从因缘和合生,云何常住而不灭?佛如日明,法如日没馀光,云何日没而馀光不灭?但久住故,无能见灭者,故名不灭。

复次,是菩萨见诸佛法住有多有少,如迦叶佛法住七日,如释迦牟尼佛法住千岁;是故菩萨发是愿言:“法虽有为,愿令相续不灭;如火得薪,相传不绝。”

复次,诸法实相名为佛法。是实法相,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受不动、不著不依、无所有,如涅槃相。法相如是,云何有灭?

问曰:

法相如是者,一切佛法皆应不灭!

答曰:

如所言,诸法实相无有灭者。有人忆想分别取诸法相、坏实法相,用二法说,是故有灭;实相法中无有灭也。

复次,行般若波罗蜜无碍法、集无量功德故,随其本愿,法法相续,无有见其灭者;譬如仰射虚空,箭去极远,人虽不见,要必当堕。

【经】

“‘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

问曰:

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堕地狱者,如提婆达、俱迦利、诃多释子等,三不善法覆心故堕地狱。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闻佛名便得道”耶?

答曰:

上已说有二种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随众生优劣现化佛。为法性生身佛故,说“乃至闻名得度”;为随众生现身佛故,说“虽共佛住,随业因缘有堕地狱者”。

法性生身佛者,无事不济、无愿不满。所以者何?于无量阿僧祇劫积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无碍具足,为众圣主,诸天及大菩萨希能见者。譬如如意宝珠难见、难得,若有见者,所愿必果。如喜见药,其有见者,众患悉除。如转轮圣王,人有见者,无不富足。如释提桓因,有人见者,随愿悉得。如梵天王,众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观世音菩萨名者,悉脱厄难。是事尚尔,何况诸佛法性生身!

问曰:

释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无有异体;何以故佛在世时,有作五逆罪人、饥饿、贼盗如是等恶?

答曰:

释迦文佛本誓:“我出恶世,欲以道法度脱众生,不为富贵世乐故出。”若佛以力与之则无事不能。

又亦是众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随意度脱。

又今佛但说清净涅槃,而众生讥论诽谤言:“何以多畜弟子化导人民?此亦是系缚法。”但以涅槃法化犹尚讥谤,何况杂以世乐!

如提婆达欲令足下有千辐相轮故,以铁作模烧而烁之,烁已,足坏,身恼大呼。尔时阿难闻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愿佛哀救!”佛即伸手就摩其身,发至诚言:“我看罗睺罗与提婆达等者,彼痛当灭。”是时提婆达众痛即除;执手观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净饭王子以此医术足自生活。”佛告阿难:“汝观提婆达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则无是咎。如是众生,若以世乐,不得度也。是事种种因缘上已广说。

以是故说:“闻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复次,佛身无量阿僧祇种种不同:有佛为众生说法令得道者;有佛放无量光明,众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现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众妙香,众生闻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与众生令得道者;有佛众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声而作佛事令众生得道者;有佛众生闻名而得道者,为是佛故说言:“我作佛时,其闻名者皆令得度。”

复次,闻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闻已修道,然后得度。如须达长者,初闻佛名,内心惊喜,诣佛听法而能得道。又如贳夷罗婆罗门,从鸡泥耶结发梵志所初闻佛名,心即惊喜,直诣佛所,闻法得道。是但说闻名,闻名为得道因缘,非得道也。

问曰:

此经言“闻诸佛名即时得道”,不言“闻名已修道乃得”。

答曰:

今言“即时”,不言“一心中”;但言更无异事闻之,故言“即时”。譬如经中说:“修慈心时即修七觉意。”

难者言:“慈三昧,有漏,是缘众生法,云何得即时修七觉?”

答者言:“从慈起已即修七觉,更无馀法,故言即时。即时有二种:一者、同时,二者、虽久,更无异法。即是心而得修七觉亦名即时。”

复次,有众生福德淳熟、结使心薄,应当得道,若闻佛名,即时得道。

又复以佛威力故,闻即得度;譬如熟痈,若无治者,得小因缘而便自溃;亦如熟果,若人无取,微风因缘,便自堕落;譬如新净白[叠*毛]易为受色。为是人故,说若闻佛名即时得道。譬如鬼神著人,闻仙人咒名,即时舍去。

问曰:

过如恒河沙等世界,谁传此名令彼得闻?

答曰:

佛以神力举身毛孔放无量光明,一一光上皆有宝华,一一华上皆有坐佛,一一诸佛各说妙法以度众生,又说诸佛名字,以是故闻。如〈放光〉中说。

复次,诸大菩萨以本愿欲至无佛法处称扬佛名,如此品中说者,是故得闻。复有大功德人从虚空中闻佛名号,如萨陀波仑菩萨。又有从诸天闻,或从树木音声中闻,或从梦中。

复次,诸佛有不可思议力故自往语,或以声告。

又如菩萨作愿誓度一切众生,以是故说:“我成佛时,过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闻我名皆得成佛。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问曰:

上欲得诸功德及诸所愿,是诸事皆是众行和合所成,何以故但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答曰:

是经名“般若波罗蜜”,佛欲解说其事,是故品品中皆赞般若波罗蜜。

复次,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唯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以是故,行者虽行六波罗蜜及种种功德和合能具众愿,而但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如《般若》后品中说:“若无般若波罗蜜,馀五事不名波罗蜜。”虽普修众行,亦不能满具诸愿;如种种画彩,若无胶者,亦不中用。众生从无始世界中来,虽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受世间果报已而复还尽。所以者何?离般若波罗蜜故。今以佛恩,以般若波罗蜜修行六事故得名波罗蜜,成就佛道,使佛佛相续而无穷尽。

复次,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普观诸法皆空,空亦复空,灭诸观,得无碍般若波罗蜜,以大悲方便力还起诸功德业;此清净业因缘故,无愿不得。馀功德离般若波罗蜜,无有无碍智慧,云何言“欲得诸愿,当学檀波罗蜜等”?

复次,又以五波罗蜜离般若,不得波罗蜜名字;五波罗蜜如盲,般若波罗蜜如眼;五波罗蜜如坏瓶盛水,般若波罗蜜如盛熟瓶;五波罗蜜如鸟无两翼,般若波罗蜜如有翼之鸟。

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般若波罗蜜能成大事,以是故言:“欲得诸功德及愿,当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四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