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大溪先生文集
卷之十六
作者:李承煕
1927年
卷十七

答李声若铎远○丙午

同人之心。固不以地武而异。但恨胸间襞蕴。不能以时泻出。料表一凾。即古人所谓照胆之镜矣。殊乡久旅。色味酸辛。固亦不见而图。而犹能杜门葆真。不失故家遗范。留心于义理之迳。诚知旧之所愿闻。由是而菑畬坟籍。就正有道。亦何所不可至哉。但以好德之切求益之勤。而或不择所从。则一时意气。易为休歇。而身勤计左。或将匍匐于邯郸矣。承煕求道无诚。畜德不深。平生所为。动招尤悔。当天地掀翻之日。猥从士友之后。欲修一番职事。终不能以一纸抑丑虏之凶。遭此折辱。重为全韩之耻。其本末之无稽类如此。座下直以谬爱之私。激触于一时之义愤。过听道涂。枉加推借。已令愦愦愧死。况复加之以不近之称。欲施以过恭之礼。宁不使人却走乎。夫吾辈相许。只当以实心。如座下恢谦受之量。追问寡之美。以时相从于寂寞之滨。讲磨多少理义。交勉以实践之方。有阙相攻。有善相观。岂非此生之幸耶。

答李声若甲寅

遇足下晩。无以尽会辅之益。漂梗四流。一似沛鱼之忘。纸上七载之面。又经寒暑。亦吾分薄之有以也。美祟尚尔耶。猿虫之感。应有以撼于衷者。然亦徒自叹吒无益也。铁轮旋顶。亦当有定慧以自尽其所当为者矣。承姑不死。见作丁威郭外人。此世重逢似不易。迷儿尚在故山。幸以不能于吾者交勉之。毋胥至自安于无义之地耶。言不能尽。尚冀自爱。

答崔纯夫正愚○乙亥

承平日不敢言理气。顷对率尔发口。被盛谕所迫。势将不能默矣。但恐盛意方锐。立语堂堂。非荛说可入而徒增多口。成一场闲争竞耳。窃详示意。以性为理。以形为气。以合理气为心。如夫妇合而为家。君臣合而为国。终乃以心为总脑而谓能主宰形性。是欲以家国之虚名而主宰其夫妇君臣也。其名实岂不相戾而先后岂不矛盾乎。如不然则或将谓夫妇合为家主。君臣合为国主。是家有二主国有二君也。又或以心为合同。理气别为一物。高在理气之上而为其主宰。是与释氏所谓无位真人者。无乃相近耶。愚意则心者軆性而用情。乘气而宅形。如家之夫。如国之君。虽不能离妇独成舍臣独尊。实不害为独擅成名独专尊位也。若悉数其得名之由则有以形者有以气者。何尝曰心无气耶。油火之于知觉。为喩甚明。公但道明者是火耶油耶。承亦何尝曰火无油而明。心无气而觉耶。但云明者是火而觉者是理耳。所引四条。虽旨意有浅深。皆言理气相须之妙。是横说也。如退陶所云合理气之心也。若夫孟子所论仁义之心。邵子心为太极。程子心性一理。朱子心即性之说。退陶心统性情上图。皆抬出理而不杂气。是竖说也。乃家君心即理之说之所本也。横说则理气不相少。竖说则理尊气卑理主气客。必挑理在上面然后方截然有分。今欲执一而废一。果何意也。且理气合而为者。虽性亦然。故郑子中问张子所谓合虚与气。非指气质之性。但言理气合而为性。性非气无所寄着。故合而言之方为备。退溪答曰所论是。今于性则只曰理。于心则只曰理气合。是性可无气而心不主理也。得无偏耶。且问人之所谓本心。以理耶以气耶。如执事累然在疚。于丰衣美食。有不忍安者。纯是理而本心也。若为口軆所动。反安然为之。则是气之逆理而非本心也。如鄙人方应科举。随分待天则是理也本心也。若行赂图嘱则悖理而非本心也。如今讲说。各务归至当则是本心也。如或吝己防人。好胜恶屈则非本心也。心之本面是理。而不可以心为理乎。夫以执事明悟。苟退一步。徐取一看。似有相契之时。如其不然。承之所闻。或有差耶。苟欲更详。因便一示。馀冀益弘德业。勿以已得为足。

答崔纯夫壬午

梅林之会。论辨虽多。而卒不能烂漫。妄意座下有所承守。吝护不舍。窒而愈坚。终不可相入。岁暮承书。辞旨恳到。问寡愈勤。求合愈切。始知座下初不以守旧为死法。而鄙人气麤言快。不足为开发之资。庸是踧踖。夫心可以理言。可以气言。不可谓无理。不可谓无气。是天下之所同。岂独愚与座下合也。但座下只得横之为岭。必欲无尊卑无主客。愚则兼又直之为峯。必欲有尊卑有主客耳。今以有理有气之心。而单行说心即理者。以主宰故也。夫主之名。起于一。不一则何以为主。世之人不知主宰之为何物。横引倒拕。无有纪极。如有识者。尚慨然于斯矣。以座下之明。反复于主宰二字。必求其妥帖无憾。宜无所不得者。却于虚灵知觉四字。拨开不去。致有此草木耳。来喩谓理不虚灵。理无知觉。而又曰主气说亦不得。是二者俱不虚灵。俱无知觉。而合之之后方虚灵而生此知觉也。诚似不然。夫冲漠无眹。万象森然。理之虚灵也。如张子曰合虚与气。周子曰匪灵不莹是也。如水未波。如鉴未尘。气之虚灵也。如月之暗虚。地之钟灵是也。智为軆是非为用。理之为知觉之本也。水涵火明。随物触应者。气之为知觉之具也。座下以气为顽然没觉。尚尔为过。况忍以此名加之于理乎。但本得其具而妙用尤著。如火得其薪而光气始彰。故朱子曰理未知觉。理与气合。自然知觉。盖言知觉之用也。然其用处。即其軆之发处而理之为主一也。故朱子又曰知觉智之事。此理气所以相须而理必主宰者也。以相须言则曰兼理气。以主宰言则曰即理。有何不可也。于此反复入谅。虚心默察。则庶几相契。如或未然。重加辨驳。

与崔纯夫

二度心说。想已勘过。取舍何居。近觉有一头未尽处。盖恐座下非不知理为主宰。而以单言心即理则恰如无此气。故苦主横说。转入理气齐头之地。则鄙之所辨。宜先于此矣。夫心之得名有三。以形则圆而窍之。火脏是也。以气则充满躯壳。乘载此理。即所谓精神魂魄是也。以理则主宰一身。酬酢万变。即性情之统名也。各有攸主。散出诸书。固不可阙一也。但吾儒所谓心法心学。皆从理上说而不在形气。故朱子曰心不是这一块。是心非形也。曰这个心非菖蒲伏令可补之心。是心非气也。彼方寸之地。形也出入之机。气也朱子亦屡言之。于此而独以形气谓非心者。吾儒所言之心。即理故也。夫性也亦有以方圆曲直言。是形也。有以刚柔善恶言。是气也。有以仁义礼智言。是理也。但形气非本而理为本。故曰性即理。无形无气而不得者。心性同然。曰性即理而不嫌于无气则曰心即理而独嫌于无气耶。程子曰心即性也。朱子答吕子约书亦以心性为一。心与性所别者地头而已。岂有二哉。世人看统性情兼理气之说。即认作性理情气。遂以兼理气。作理气双头。久而成习。或被开悟。略见情之不可谓气。而其于兼理气。依旧作此意看。故有此葛藤耳。朱子答吕子约书曰未发者太极之静。已发者太极之动。又曰以未发为太极则以已发为无太极耶。于此反复入量。的见性情之妙。然后心即理三字当否。乃可言矣。知觉说言之甚长。而了此上项。自可推到。不必架叠。有一说姑寄去。朱子曰至静之中。有能知能觉者。退溪释之曰有能知能觉之理。幸时时入量。又有一鄙说知觉之軆。非智耶。知觉之用。非是非之端耶。智与是非之端。非理耶。若有知觉舍智与是非而可者。则四德四端。俱阙一而亦何妨耶。试为答寄。

答张重徽憙远

一面一书。令人意思顿别。今世君子。一骛于外。遂不知有本分事。贤史乃能转脑向里。殆有以相之者。不有好家庭。何以有此。然世或有慕其名而蔑其实者。非不知所好而又不能自力。或鼓或罢。徒为俗人唾诋。此甚可惧。贤史有好资地好闻见。及时奋发。先辨乎轻重取舍之际。不懈而用力焉。吾辈庶有赖矣。如承素质偏驳。又不能早自鞭辟。今老大矣。犹复尔尔。宜视此为戒。不足备数为孤竹之老马也。贤史枉加推借。诚恐徒惹人笑而有害于笃修之实。幸勿复尔也。近思录乃此学路脉。于此有深造之实则一生受用不尽。幸以真实心地。复下刻苦工。勿切切于近功。必为久远收效之地也。如有可商。敢不竭其愚焉。

答张重徽癸巳

爱之理一段来示。骤看若与鄙说无异。细审语脉。若将以为有天地万物然后有此仁。如是则与南轩说何异。此理字盖非指泛然事物之理。即指爱之之理。然此爱之之理。即可曰仁。非因天地万物而后始名为仁也。此条大意。如云此爱之理即仁也。固无待乎他。而如无天地万物则于此理分数。亦未免有亏欠。盖虽有此仁而无处施及。其用有不周故耳。来谕稍恐欠却曲折。而若夫未可名为仁一句。正带着南轩之病。所谓亏欠。只是其用之不圆洽而已。其为仁軆则固不以是而存亡也。

与张重徽

尊府丈大阐。仰认积庆之发。矧伊笃老之下。有此踵武之荣者耶。然此犹属乎私底。顾今世得此以其道。是真足为吾辈贺。循是以往。足以上答鸿造。下展所学。方颙以俟之耳。爱之理之说。能于扰里更点检入细。深可喜也。但未可名为仁一段。终恐有差误。朱子曰仁不离爱。爱不能尽仁。盖仁固能爱。非因爱而名为仁。如言太极之理则已有四德之元即是仁。在四时则春之德即是仁。在五行则木之性即是仁。何必待施爱而始可名耶。今谓太极已有于天地之先而却道仁不如此。则仁与理为二而有先后之可言。岂可哉。窃谓仁之能爱。如聪之能听。既聪则固有听矣。但不以无声可听而便不可为聦也。只是无可听之声则于此聪之用。亦有所亏欠耳。今若无天地万物。吾仁之所存所施。只于吾身而已。可谓有亏欠矣。而仁之实軆则已固有而可名矣。愚见如此。幸加细商而更示之。

答许敬哉

景玉从奉书南下。而二胤又奉书至。有似锺铎之感。且审梅下一屧。冲寒涉远。顾此无状。一生多厄。厚费故人之心。念之发喟。犹以仁捿静僻。起居崇穆为慰。矧此二妙入眼。典型依然耶。承一边风浪。任他叫嚷。关了门。将冠儿子。戴迎其相而巹之。经得一番扰攘。近乃为天行感㾕。一网呻呓。此亦一厄已矣。间哭崔赞政柩行。尤觉宇内心事尽冰冷矣。先先生遗编。才阅一过。益知渊海之为深。而其下手之难。有如顷凟。只托胤友分类净写。姑作第一本。始谒具眼。精下绳削。子敬足了此事。浅劣者可仰渠成。其显晦则实有关于斯文气数。有非吾辈可私祷者。虽孝子亦无所容其力。但思之尽其在我者。以俟皓天之复。如何如何。东冈集几于告成。而朱语藏板又见始役。可见南乡向义之心。为之攒仰。

答宋士范箕用○己亥

原泉奉袂。如隔晨事。荏苒多岁。祗有此心还往。忽蒙委问。就审端居冲适。得与同志讲贯以道理为日用。实慰愿言。但以吾辈簪盍。有此一路。而今更纬繣。无从相发。为一恨也。承煕年间经历。惟以避风躱箭为事。只这目下合做。亦多少不尽分。书堂一区。草草构成。规矱未定。综要之印。仅了得灾木一款。未及精勘。如礼书则尚不下丹墨矣。深恐此不肖儿鬓霜眼雾。不克抵过此事头也。儿子弁其首迎其妇。宜责以成人之道矣。奈钝根难拔。不慈失教。痴呆犹夫前日。政可憎也。岂有一分近似于示喩之意耶。稠里匆剧。不能罄怀。后晤杳然。只增怅黯。惟愿益笃志业。俾朋友有所恃也。

答安启旭冀远○乙未

五载颜范。茫乎若前尘。十舍心画。解使蒿目生明。如更接清晤。复有华宗远顾。凭闻緖论。亦乱代一良缘也。仙庄稍静帖。清几观书。有以玩乐。未论前去头面何出。即此可以忘世。即此足以进学。但恨地武有间。无以详确其节度也。承煕非谓伽阳乐国。直欲敛迹就僻。而捿屑之苦。反觉始计之差。身不读书。儿不课学。区区成就。只有家集一事。而形单眼瞢。又恐有多少不尽分处。天下事一层奇似一层。吾辈略绰口耳者。无足干木于身。深愿同志群公。益自淬厉。恢张前辈緖馀。俾得一阳于重渊也。二益可认气味有在。而卤劣无以农马之也。深惟汗颜。

答安启旭庚子

一簪一筒。每屈仁恩。承乃漠然不知为报。直顽痹之不通者。医王用心无疆。必更下针灸。期似血脉流凑。其感人深矣。即辰尊候百福。良惬远悃。而桑楡悲叹。写出真界。令同病者相怜也。吾辈生天地间。不能以一事辅相其宜。以报生成之恩。奄此老大。馀景无几。惟当全其所赋而完归之。庶免逋欠之责。而顾此浅薄。触头疮疣。恐不得为全人而止。为之奈何。闻仁兄居家处族。绰有施设。多出于尊伯公劝学兴俗。曲尽其方。可谓有所为者。惟益勉励。廓其所施则必有能继而大之者矣。仰为忻企。承煕犹是昔年人。只添衰白。儿亦不能勇进。恐无以展拓也。先君文字。草草活印。又多错误。多被别人厮炒。徒增不肖之罪。今为华宗固要。不敢仍缩。惟贵近群公谅吾先君苦心。相与讲劘而益大之。则庶吾党之有恃也。致行,圣和二益温雅有文。可与适道。仁边殆有兴焉。闻贤胤亦有志有为。尤可贺也。何当一晤。以舒夭纠。惟祝炳烛有光。

答孙周会汝奭○丙午

同省六旬而始一面者。又四载矣。则为分固薄矣。而珍重一书尽平生。不知山川之为隔。则受赐又何厚。因审麦秋气暖。靖軆万啬。深慰愿言。而悼时光之不与。慨吾道之莫振。悠悠此怀。有谁可语。为之叹仰。承煕往年一劫。徒增全国之耻。思之汗背。世道日非。愤日积而无地可泄。重以蒲柳先秋。耳目失职。平生区区伎俩。亦复为化儿椰楡。更有何力可以扶此一脉。为来世种子也。但愿群公尚不弃斥。置诸观善规过之列。则庶乎其塡补黥刖。不至颓放耶。会面未易。南望引领。伏冀寿考多祉。

答文士宪镛○甲寅

贤座有本生之丧而我莫闻知。犹不我弃。一书惓惓已感。乃以区区浅说之涉于近似者。遽拟诸古圣贤任道救世之言则诚失喩矣。况复望之以定大乱建大事。何啻强蚊以负岱。窃恐吾子见处未真发语失择。而年间进德亦尚未着实际也。幸痛自省察。处己处人。一从实头下手也。然士子生斯世。其立心必当以第一事自期。吾斋幽静。尚足闭户自靖。千万自奋自力。勿忘铭中之意也。承所为只如此。今欲求一区。与同志讲业。万一于此志之有成。而魔高十丈。拊屋发叹。惟一息未冷。不敢自废也。

答金坦夫永胄○己亥

谓仁兄忘我家亦得。抑有不忘者在。承煕之于仁兄。不亦如是乎。二家沧桑。并属往劫。兴言恸恻。亦复何及。念吾先君当日属意于仁兄可谓至矣。不肖分薄。不克与仁兄日接武而周旋也。经历世变。德宇尚旺。天又锡之二胤。是理之定欤。承煕亦幸有二儿。其一尚及先君之世。今年十五。冠而有妇。此先灵赐也。所恐是又未能继述吾先考事也。渠父无状。无一事阐发先徽。间值世乱。卒卒印得数十册。大为世人所怒。凛然欲无吾家。心即理三字。又其一话柄也。夫人得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以理言以为心。即太极之全軆也。以之主一身宰万化。管摄此形气。朱子曰心固是主宰底。所谓主宰者即此理。此非心即理之云乎。世之人或谓下一即字则心与理更无分别。仁兄所云即。即性即理之即字。辞约而意尽。可谓发明无馀蕴矣。古人尝曰心有以理言者。有以气言者。是则曰理也得。曰气也得。曰兼理气也得。各有所指。如古人曰性即理。又曰性合理气。又曰气质之性。若相背而实不相害。何可执一而废二也。况今天下失主宰。而春秋大一统之义不明。妾妇乘其夫。臣子凌其君。夷狄灭中国。今曰心即理。所以明此心之主宰而立此心之春秋也。是乌可已乎。仁兄既发其大义。庶有以讲明之。使此理不䵝昧于斯世耶。惠寄出位录诸作。辞严义正。令人发竖血沸。加以遣辞雄放。如龙蛇之不可羁而捕也。从古忠愤之士。到按住不耐处。往往有如此作。然毕竟是纸上之言。纵有一斗义胆。将何处泻之也。但此通谕诸篇。一似临事应酬者。而终未闻仁兄一脚出行间。抑有所由欤。如承一懦夫。当彼时既无可鼓之勇。又昧决机之智。直作一死人。妄谓夷狄亦人类。或可以义理折之也。有所谓布告天下公馆文者。乃为世论所斥。至今噤𬹼不已。亦可谓不自谋者矣。盛作之见斥于或人。未知何故。而大抵人心如面不同。未可以一之也。其中处义诗意。尤峻激凄楚。毅然有穷天地而不顾底意。但区区愚见每出常调。窃有所未谕于精义之地。略控荛见。写在别纸。或可恕其妄而回教之。以开蔀塞耶。抑又有一事仰白者。仁兄之不迹此间。亦既有年。有非愚陋所测。然君子之道。每近人情。直从平平地上坦然行去。如中庸所谓素位而行。易所谓素履而往。皆是道也。仁兄名堂之义。亦既用一坦字为思义之方。宜有所用力矣。窃恐人之以此事议仁兄。终欠此一字。往者已矣。今兄筋力之事。有难久恃。或者一筇南下。叙旧欢新。以答此近人情耶。有怀黯然。自不知猥屑之为罪也。墨子之突既不黔。况今天下无歇泊处。文坪能为耐久地耶。来书经五个月始至。去者亦应如是。未知果达于何山何水也。惟冀益懋德学。为吾党光。

别纸

士君子立心制义。固有穷天地亘万古而不顾者。不必计俗人之哓哓也。但其精择而谨守者。要归于一个中而已。今此处义一款。出寻常万万。有非愚陋所度。然揆以古义。或不能无可疑者。昔孔子作春秋。于国雠未报不书葬。所以贵复雠也。朱子引此以为虽极棺椁衣衾之美。实与委之于沟壑者。无以异也。亦言葬而犹未葬也。犹未尝言不当葬不当除服也。南宋三十一年辛巳。始闻钦宗之丧。发哀成服。其翼年孝宗即位。朱子上封事言讨复之义。癸未应诏入对。言君父之雠不共戴天。亦未尝言不可除丧也。其自处也亦无仍服君丧之事。又如德祐衰麻。亦考之未详。然以事度之。德祐之去。未见其死。如何遽为制服。意者此出于痛宗国之沦丧。耻逆乱之窃据。甘作缟素之身。自同亡国之厌冠。非直为国君服其丧也。其在朱子之时。时君尚在。宗国尚保。未遽自居以屋社之孤臣。其除服之节。自不得不如时君之为也。虽以今日言之。为臣子者。痛泣号叫。曷有其极。而尚幸吾君在。只当飮泣痛陈以明讨复之义。以俟君上之命。如复计有可出力有可资。或可以自处以人人得讨之义。以尽己分而已。恐未可徒然坐在引伸过时之丧。牢守难继之节也。设使有一段苦节可以据依。士子立法。当以孔朱为法。岂必欲过此而用意哉。抑又有一事焉。国家崇奉新陵。靡不用极。或者因此妄谓大兄要作宣陵孝子者。亦将何辞以解之哉。君子固不必避嫌。亦不可过为崖异之迹。自触世人之疑也。其尤最未安者。两白之云。只是谶纬不经之说。不足为士君子口实。今乃缘此而曲生训义。以证成道理。窃恐仁兄一副心法。有异于圣贤大正之诀也。幸更虚心涤虑。渊然回思。如或千虑有得。至理亦不外是。则以仁兄之明。亦不应执谬而拒人。幸因风垂诲。以破蒙蔀。

答成禹玉瑀永○丙午

经夏得书。足释悬渴。第惟軆上有愆。阿妹经苦。俱是衰境。良切贡虑。承平地百苦。反不如牢中之无他累。身亦种种不健。刊事今到半境。亦患心眼之短。外闻日凛然。只塞耳囚首而已。所谓新学。南亦踵北。可谓无处不风。鄙邑所迫。幸不至系颈而去。然眼前乡里后生尽靡于风。气色大变。无心向孔孟书。至于夏间著述。亦鞭策不起矣。甥儿幸无恙。然此来所得。无所指名。始缘客扰妨读。从我峯塾。亦不能潜心。近略著文字。又患同辈零星。异日归庭。恐无以借手。还可愧叹。

与李建庭烜久○庚子

梁阴一临。已十五年。颜范殆难记起。只这一寸心未敢相忘。而亦被山川隔断。叹息不堪言。伏惟冬候。尊候百福。堂庑寒暄普迪。先曾王考定轩先生遗文之役。已经数时。以承煕之家而未克一侧于丹墨之室。此岂素期也哉。瞻望东云。为之于悒。窃伏念先先生一生著述。殆地负海涵。类皆义理象数之奥。梳洗剞劂。为工甚难。未知担脊句当有几公也。承煕顷遭乱入加祚山中。妄将先君文字。仓卒印出。颠错弘多。从以世论颇激。噬脐靡及。今玆大役。从容整暇。加以贤孙竭诚。群公效勚。宜无踈虞。然惩羹之戒。犹有愿于临事之惧也。先先生所撰农捿集序文及我先王考进士公墓碣铭。皆系于不朽文字。又与吾定宪公及鄙先君往复书甚多。皆应有稿。不必重凟。而碣文中数处有合商者。敢逐项录呈。以达鄙意。庶蒙裁鉴。

答琴景涵海奎○丁未

苍葭白露。犹云路之左矣。临门题凤。可愧主人之非董五经也。一纸雪爪。摩挲盖久。而又不能借一鸽奴之力而鸣其谢。江上冻云。看看岁暮。未知上堂起居。松明读书。天伦知己。讲理不撤。不以此世而稍夺耶。耿然起想。如将见之也。承德薄行亏。为世所祸。塞窦遣晷。无足凫鹤于知旧。如今又顿无人世想矣。尤何足道哉。寿母而歌其事。古贤孝思也。座下留意固美矣。顾此蒿蔚残生。乌能道出此般情境耶。惟仁孝至意不可孤。谨写数字。代表其情事。非敢词章云也。幸一粲而恕其拙耶。

答琴景涵

典型入眼。恍若奉际芝宇。重以一纸心画。输到肝膈。历述平生。贬志以问寡。辞旨温然。殆与春阳之入物。同其功焉。其感人岂有量哉。即辰和气满堂。起居有相。其所以自省于日用彜常之际。以发其病而求其药者。靡有不周。则纵不能寻材华扁之囊。其所以顺养于飮食动作之间者。已收得八九分成效。此正受和之甘受采之白。而夫子所谓主忠信者。既无虚假。则其所行自然皆有着落归宿。滴水滴冻。驯到乎自反而无怍。非有阶级于其间也。但天下义理无穷。自己心眼有限。凡今日之所谓无虚假无愧怍者。果皆得其天理之本然人事之当然耶。抑或有因仍习俗。拘蔽形气。其所以为忠与信者。只是赤子之无为。而实不足以穷人物之情而尽物我之心欤。此古圣贤所以汲汲于讲学。而必贵乎从师取友者然也。夫以师旷之聦离娄之明。穷平生之力。不足以尽天下之声形。圣人之于义理亦如此。其徒然自持其忠信之地而望其优入圣域耶。今吾子既有此本地。当勉之乎其所有者。而又当尽心乎讲辨之工。以博天下之理也。但今世质丧而文伪。学者往往游谈性命。不能自反以立忠信之本。卒使世道至此则诚可为之太息而流涕焉。如承辈亦此般人。到老循省。疮疣百出。无容悉数。而大抵阙却小学根本为原证。方且羞赧缩首。思欲补黥而未能。何暇为别人谋耶。惟执事以此前车为戒。两下用力。以为毕生之程。以兼此大事也。贤允或冀回历。计日似已返侍。行无扰惫。稳承诗礼否。念其朴致立脚。真乃家儿也。欲相厚岂有量哉。顾空心空腹。无以开拓其心胸。深庸愧恨。承三峯社里蠧鱼之伴也。其无见痛亦可怪。岂有英才可入教育之内耶。如得西山东海以为归宿之地则幸矣。此亦岂易之耶。

答郑云卿柱汉○甲寅

承煕庸陋跧伏。未克一接清范。晩而漂泊异域。始知声光之无远。忻然如太室之迹巨人也。犹夫蹩𰸷未前。即蒙磁石俯引。贤器奉玉字。且审金鉴宝照。已烛及吾先考遗墨。托世契于未面之前。至于不肖浮踪浪语。本无足以污人耳目者。迺复下手提评。固出于仁者纳污奖愚之本薮。然杏桃暗香。实有不敢承当者。且今吾辈俱系亡国逋踪。苟存视息于他人篱底。不敢以溢辞相许。深恐复多少带累于清藻也。恭闻高捿静暇。仁軆保重。秋宅无声。付诸蛊儿。含饴弄孙。把弄时光。深足慰仰。自馀桑海之泪世道之感。有未暇提也。承不死可怪。此年又将暮。万事无复上心。惟欲于未暝之日。得与素心人。聚首料理案上馀缘。匪料贤器替宣庭旨。共图杨月。倘此计得遂。获倚葭玉则犹足为馀生幸耶。千万恭俟。

答李穉乐昶燮○甲寅

先公墓草屡宿。我罔闻知。座下犹以我为问。诚恕且仁矣。星山莲桂之堂。乃有吾家花树之乐。遥想如梦。旅軆保重。宗议团圆可慰也。承桑沧有泪。漂梗无止。惟未死之为怪。何足为念。阳溪翁遗稿盖有待也。今则无拘。宜尊意以为赍感也。可因族会发议。立一契以为敦事之资。今语吾儿。以达诸宗。幸相与图之。自馀已悉于他书。只冀抑私崇义。以幸吾宗。

答金克明秉勋○甲寅

桑海漂梗。不问世间事久矣。万里玉字。遥带七年情颜。一似阎罗路上。闻阳界故事。书出隔半年。未惟爱日增祥。书香满户。芝玉呈欢。一似旧日高轩宿宿时光景否。承狂走无定迹。枉被多事群公揣摩腾口。使爱我如老兄浪费感想。往者姑勿说。近复西走神州。徘徊万里五朔矣。尚不至僵死。亦可怪也。今乃欲卜小区于沈辽之间以待尽。苟得同志相聚。可将炳烛残光。共讲孔子之书。以诏我后人。不至留夷狄而遂入于禽兽则或幸矣。回顾宇内君子。谁肯顾语哉。如吾兄纵或有膏车之志。有笃老在堂。固难动矣。金兄景学见知为雅素君子也。今似相距稍间。亦怅然矣。先君集赖兄封护。铭感极矣。今托儿子奉还。能不忘耶。欲言忘意。徒增臆塞。万冀铭亮。曾惠真兰一盆。托儿子裁之故园。今闻其不能茁。噫是固君子家物。鄙园难以蓄。浪负故人之惠矣。

答裵性和文昶

十舍申勤。每切垂槖之愧。一书输泻。尽有通犀之感。小春犹暖。定温节宣承欢。留心于古人之学。世间大欢喜。何以喩此。天赋有所局。外物有所夺。下圣与仙者。谁能免此。但知其所局者。思有以通之。察其所夺者。思有以保之。此所以贵于学也。如任其局与夺而不为力。直是空说话。更何说学。从师取友。亦不济事。须是自力自作事业去。件件察试而笃行之。立其根基然后。其思之而未通者。习之而未化者。乃可用朋友讲明而扶竖。愿及时下手。以幸此事也。承煕学之不熟。业之未达。而居然老大。岁暮悲吟。方自谋而不暇。何能为后生矜式。亦复何术以指喩。足以备暬御之箴耶。第有一可恨者。平生粗用心力。未尝不以义利公私。为判死生法。而到今点检。尚患滚在里许。多少未别白。盖其察之尚未精。行之尚未熟。不觉许多查滓藏在中间。求其病源。盖自悠缓等待。不能血战一上。常留根种在下。致得如此。谚曰虎狼之趑趄。不如蜂虿之毒。贲育之狐疑。不如懦夫之愤发。人之患大抵皆坐不勇。仁明自省亦或不免于此否。幸及时加勉。不至如老大追悔。千万千万。

答裵性和辛丑

人海一颜。直属过梦。每念吾辈征逐。多从隙光中度了。无缘做攻过观善之乐。亦足叹息。今偶作远游。遂致尊府丈命驾之意。乃有题凤之叹。而珍重心画。旷留尘箧。怅然南望。若将追之而无及焉。敬询霜候。大旆利税。气宇无瑕。奉晨多暇。留意古人书籍。以为行著习察之资否。人生皆有事。然事有大小。吾辈汩然于朝晡。皆属小事。只这一件大事。却为小底所掣。宁不为恨。老去方知此意而只恨光阴不可追。聊为足下发之。

答李舜肇铉中○乙巳

东门有践。室迩人遐。每切中心之藏。仁者以此心之所同而先之。其感人深矣。而承之既晩。今已见莎鸡之羽矣。未惟萱堂气候万祉。行馀俛孶读书有契否。好资地既难得。苟欲大就。必须大下穷格工夫。程子尝云今人只说笃行只是陋。此岂以笃行为不美哉。只为此道理无穷。不大段究索。无以进步。幸贤者之及时加力焉。承卤莾无实践。到今鼎器已亏。破绽百出。杜门思愆。益切穷庐之悲。宜后车之是戒。但愿君子不弃。时以所得乎己者。交相勖励。庶乎不至于七颠八倒耳。得便甚忙。不能细报。幸益加爱。

答宋子三镐文○壬寅

先君一生苦心硏精。指出大原。以阐前圣之真诠者。以承辈看之。可谓精且至矣。而寡谐于世。无谁与语。幸得同志数公。有以默契而笃信之。果使此道而真是矣。天道不爽。自可以不坠于来许矣。其创见而不能深信者。盖亦所见之习于俗而不能遽移者。一是一非。从古之所不能无。何必以操戈而疑之也。惟默以守之。静以俟之。择其可语者语之而已。贤季氏相爱之深。不欲置辞以称扬之。然欲相厚岂可量哉。数日周旋。益知前日之所未悉者。其倾注不可言。但恨越鸡非伏鹄之羽。惟望续玆不弃。有以警我之昏而攻我之阙。庶不至于左歪而右倒也。

答李子允润○丙午

念中拜书。深贺旅軆冲适。又得与时彦上下经邦之策也。承煕近怯炎威。尤习潜伏。只一不足语冰之虫耳。国债事又为旱魃所戯。无乃大命近止者耶。但达府有凾。能完小晦之约。待此会出气。庶更鼓作耶。海牙书已被会中停罢。苟其机尚未晩则只用贱名。直以所指草精写付之。如顷日面商足矣。如又有同志联名者则大善矣。尤当于群公席下。火速写封。何不此之为。乃命承更烦缄寄也。如许参赞公固知同此情矣。尤好对商。其又有托于此间何也。抑贵袋草本或虑误落耶。今欲精写一本。如指缄呈。旋念既多联名者。则政好窜改取完。不必墨守劣本。且纸尾诸衔。宜用一手缀写。而书头首衔。宜择众望所属。只命少辈更写一草呈上。幸对考之。又经高眼勘过。随意增删。用善手精写而速图之。千万恳仰。

答许南建钾○丙午

贤器奉手缄。靖居循省之实。家庭义方之及。幷入眼中。信息甚大。承过境一劫。只增国家耻辱。寄命人世。惟堪自尽于家学所在。而银根之惧。每切于临事之地。且念刻得此般书。来者其有能读之者耶。后山翁文字暇日出读。尤见平日心法。断非俗学可窥。千载之下。必有子云知之矣。每为冗酬所夺。未克专意一上为可恨。其在事力者。不可强也。惟在后人尽其心而已。此则不无望于吾座下也。示中圣学残灭而天地将晦者。诚知所忧矣。世之君子不忧纲常之坠地。而惟患功利之不开明则亦所谓命焉者耶。老夫无一方可药。只囚首待尽。何能为后生谋。但念座下此心。即可藉以为地。更就其中着跟定睛。誓不蹉过一步。惟以守死善道。为毕生地则其庶几矣。贤器已有素地。申之以此等心法。何患不到大受。惟以实心进实学。积以岁月而已。卒卒不能尽相长之益可恨也。

答宋敬夫乾明○庚寅

稣亭识面。已卜孟嘉之异。华宗致缄。恍然如复接也。然此特外也。缕缕悃愊之言。忧进学之未及时。怅前辈之不可复。毅然有忧斯世扶斯学之志。推此心也。何推而不去也。先君一生寡谐。抱玉自珍。迹其心只欲呈上尧夫。那意同志数公不喩而相契。相与讲而明之。天果不欲遂绝之耶。座下妙年志学。又能笃信至此。即此心之同。可以千里而应之。其迹之远近。何足异也。但愿潜究大业。精分而实軆之。以惠吾党。承煕孑然寄世。学退齿加。不足以烦相问。如不欲相弃。惟益攻吾之不足。开吾之不喩。俾不终于迷惑也。馀冀懋学自爱。

答郑云跃渊圭○庚寅

庐阴俯慰。蕴结未敢忘。而顷下仁乡。始滞于雨。终迫于日。未克造谢。自负仁恩。不自意远辱手书。委问存亡。况惟望道之渴。至有荛询。此可以卜贤明之所存所事也。承煕素来口耳者。仿仰无地。抱书悲泣。惟望贤朋友怜而收之切偲之列。而亦不易。只得与少辈考行寻墨。杭唐时光而头已白矣。何以为贤明谋。愿贤明终始此心而不懈。直将家里宝藏。讲修征迈。庶旨诀之端的而无差也。若夫以所饫之馀。不惜示及则承亦当奉至意而竭愚衷。乐与列于交修之地矣。秋来启居益清适。承只如是。不足复溷。惟冀益懋大业。

答柳子中道均○庚寅

贤明推借人大过而自贬以示病者甚切。盖缘求闻之急。然恐或不贴实际也。大抵为学。先须立志。苟立志。又须以第一等。看世间利害荣辱死生皆低小。无足以累吾心然后。方有着手处。不尔则虽或言谭识见稍有可观。只坐在里许。动不动不能抬出头也。承正此中人知病深。敢为贤明诵之。心能检性。性不知检其心一条。果似各有一物者。窃谓心性虽一理。而所指而名者有异。自其本軆之条理而曰性。自其妙用之主宰而曰心。本軆则无为。故不知检其心。妙用则有宰。故能检性。此等处则不可一也。然此主宰之者。即言本軆之妙处也。故程子曰心即性。其分其合。各随其当而已。朱子曰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以仁爱以义恶以礼让以智知者心也。这以字从统軆上说。仁义礼智从条理上说。惟軆一也。故能主而宰之。惟分殊也。故宰于物而不能宰物。由此言之。统軆条理处。已自有检不检之妙矣。愚之所闻槩如此。不审贤明以为如何。

答朴瑞仲凤和○壬寅

塞窦孤坐。一任门外狞风饕雪。念吾辈生活自如此。书来间存。开譬谆谆。且审固穷读书。益坚向上之志。依然是古书中人也。为之叹仰。承抱书消晷。聊自尔尔。但念吾道益穷。楡景无几。俛仰今古。无以为心。未知阳春何日。午景何时。贤者年富而志坚。足以有望于来后。而迫于饥火困于薄俗又如此。能不陨获而有所达耶。今所以开导老朽者。可贯金石。承虽无状。当奉以自励矣。贤者亦无庸别求他方。即以此意。念念奋发。毕生以为期也。如数叶穉松。困于蓬蒿。剥于风霜。耐到百年。始得干云之状而为岁寒之期矣。前书所询。不惟无暇上下。念吾辈方以此等说话。被酷祸于时。而方且开口大言。直是无谓。思愿缄口闭眼。以谢世谤。更念贤者勤申至此。直是古人狱里受书舟中讲学底意思。其意甚古。且此屋里私话。匪比翻誊家计。略此控愚。然似此迷瞢心窦。安望其中理也。幸默察而反复焉。馀冀自力自爱。

别纸

中庸言性。大学言心云云。

庸主明道。道本于自然故言性。然其言率性修道者。心之妙用也。学主论学。学由乎明心故言心。然明德至善。性之实軆也。亦未是言此而遗彼也。道之统由乎传心。学之功极于复性。序所以发明之也。

至诚前知云云。夫子历聘。厄于陈蔡云云。

圣人之知。以明睿之照而不以推测之术。其能知者理之常也。其不能知者。气数之变也。其忧世之心则未尝以不可为而果忘。处患之方则不以臆逆而苟免。执此数段而圣人之所谓知。庶可见欤。

中庸第一章先言戒惧。而末章先言慎独云云。

原始则自本而及末。要终则由外而向里。此首章末章之异也。言性则以本末为序。故先中而后和。言事行则以显微为序。故先费而后隐。达德造道之才具也。知先于行。诚者成德之地位也。仁大于知。鬼神者造化自然之妙。有軆之后有用。厚高者功效渐进之阶。积厚而后成高。皆有精义。未可为或然也。

尧曰一篇云云。

尧曰一篇。固历举群圣之统。然非夫子有意于历举也。只记者编次如此。以见传授之序而已。若推说其归则誓师施政尊美屏恶。何莫非圣人之中也。不言周公。亦非有意也。既说周王。亦已该矣。

泰伯以天下让云云。

泰伯之以天下让。非有实事。盖言泰伯之德。使之为国则足以有天下而却让不居耳。

使夫子生于其时。为伯夷乎。为太公乎。

夫子尝称文王为至德。谓武为未尽善。称伯夷饿死人到今称之。其微意可知。然其系易曰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若使夫子居周公太公之地则亦如何为伯夷乎。要之为夷为吕。当各随其地。而夫子居之。又似有自家斟酌。恐当以文王之意求之。

孟子犬牛人性云云。

性者所得以生之理也。人物之生。气有所局。故理亦随而一定焉。所以异也。气虽局矣。其原初亦一气而已。或清或浊。岂有人物之殊。四灵之于物。犹圣人之于人也。有得之初。只有偏全通塞。既生之后。乃有气拘欲蔽。塞与蔽虽相似。塞者自然塞也。蔽者有为而蔽也。

何其声之似吾君云云。

似者仿似也。居相似者。大率声相似。如今官人自是一般声。市井自是一般声。

论语言仁之用。孟子言仁之軆。

论语多训人下工夫。孟子多指人道理本原。言仁者亦然。

答朴瑞仲

顷书匆遽未复。忽此际日。未惟忧学忧贫神气何似。贫固有命。驱遣不得。学则有性。力之在我。此去路头。即是人鬼界分。古人所谓志士不忘在沟壑。直是判得此分明。于此不了则向后一动足之间。皆办不得矣。承今当困横僇辱之会。每觉从前立心有未定者。贤者视此为戒。早得判别生死路。久之当见天下无难事矣。所询数条。略控愚见。亦未必真是。幸更熟思。

别纸

论语注果谓太王有剪商之志。而泰伯不从。以此推之则谓泰伯之心。真在于让天下。亦无不可。然诗实始剪商注。以为非实有剪商之心。此注出于论语集注之后七年。盖定论也。今以年代考之。太王迁岐。在商当帝乙之时。殷德方隆。太王岂遽有剪商之志哉。夫圣贤心法。本无一毫私意。在文王三分天下之时。犹不当内怀贰志。到武王时。纣恶已极。而八百诸侯不期而至则是天命也。始以伐纣救民为事。此事间不容发。苟其一毫未至而先蓄不臣之志。乌得为圣贤之心哉。但以后来推之。大王之德。已为剪商之基。而泰伯之德。若使居王季之位则亦足为周家有天下之形矣。其所让之位。即是让天下云。未必实以天下预作周家之物而让之居之也。中庸所谓无忧者。只言作述之美而已。何尝以得天下为忧不忧哉。

与郑聚五载星○壬寅

贱迹未及进名。而恶车遽诎于委巷。情私惶蹙。已难为地。重以私干有期。未及从颂数日。引领西望。雪岳苍然。未惟奉奠万支。区区不能自已。承煕数日稠扰。重添呻呓。至今闭户嗔寒。良足叹息。幽志之托。率尔承领。间得上下寻考。益知宝矿幽光。非燕石眸孔可了去者。窃窥八松翁平生出处大致。在不入党目一款。夫以此老文章标致。早被桐龙二大老奖拔。当显庙之世。已出典二邑。著名朝列矣。其在肃庙庚申以前己巳以后。若稍入一脚。岂终至此寂寥。矧乎屡被擸掇。进涂自开。而卒敛然端居。卧看迷藏之图。其应旨进言。又触忌讳。不顾𬺈龁之狺狺。盖其植立之操。有不为利害穷达所挠夺者矣。深愧措大笔力浅短。不能阐发其万一也。志文贵以简。不必尽叙其履历。而今乃不惮纤悉者。尚庶几见夫出处之微旨。然已失古人格力。且念人轻言拙。适足以累大事。可惧可恨。其中有尤阙处。乞赐反复。窃意桐翁庐墓。龙老遁寓。皆在光海癸亥以前。行状云云。或有未考耶。志中不敢据此段。幸更考见其实也。

与郑聚五癸卯

闻吾座下蒙恩筮仕。是其尊师卫道之诚。能有感孚天人欤。沈郁之久。劈坼自有其日。深为尊门贺也。新年月朒。未惟仕軆万珍。世事可涕。上下无一辞。将三千里亿兆命。付诸豹虎窟里耶。痛哭痛哭。不知我主上起居之侧。还有几人效忠效力之人耶。座下若已上仕。势难遽已。未知胆间斗血眉间山岚。上下凝散。从何路决也。承山间一块顽肉。心死气死。拥被吟病。与药裹为伴。最是惶惕窜地。夜不成眠者。身边一衔。尚未全解。岁前一纸愿书。应从座下手中紧切裹呈。今闻鞶褫未几。更塡本窠。此果实报耶。穷乡不见官报。秪自郁塞。到今身益病路已梗。虽闻的奇。明知仕格程限。亦万无一赴之路。顾此山野老朽。枉被造物拈起。转致失却所安。不知如何可以自宽也。今更草愿书一纸。专此付上。幸即速呈府。又或言及病状于时贤座间。使得早早释负。安意于田庐之间。千万恳仰。

答郑聚五乙巳

西城电逢。惘然如有失。此中得书。从容义理之辨。却胜似面貌之霎也。承之罹此。盖以此声之倡。自星始也。近见安东顺兴通文。皆以星通为倡首。可想其为彼辈之所注眼也。䟽中尊衔。果依盛嘱。非敢删没。然首书三人。亦不及其二者。盖又以承为倡首也。况其居外者耶。来谕所言。义当一例就囚者。一似皇甫规意思。然此亦东汉风气过处。身为犬羊所辱。岂士子所乐而可自就之耶。若在伏阁时捉去䟽首则犹可幷就以争之。如今彼辈只拣其注目者而辱之迫之。只各茹愤待命而已。尚何说哉。俛翁顷行。稍欠其从容则吾亦云然。尊座引之。亦或似矣。而世之责此老以不死。只出于一时愤气所使。而为娟疾辈之所借口者。然君子只责自己未尽而已。何必呶呶与人辨哉。来此相见亦无益。事又未易也。惟望植志究业。勉求义理。

答金振玉声夏

谬询礼疑。顷对妄议。已极僭汰。续承俯示。愧恧良深。盖此于礼无见据。难以臆断。俛公之说亦似有理。宜可遵也。然反复思惟。亦恐合商。后录亦多无的据于礼者。略控𫍲见。幸更深思博询而处之。

别纸

俛公以祫祭时庙主纸牌之不得异其属称。为纸裨仍用父在属称之证。然其奈庙主是仍前而未改者。纸牌是今日自题。与祝辞祔祭祭曾祖及庙中出主告辞。无异。何敢自题以亡父之属称乎。苟如是也。曾祖考若无主。其祔也题以祖考。以新题显考位祔享耶。母若先亡则其祫也。题母以亡室而题父以显考耶。已题之不敢遽改与薪题之不敢更援。皆是事理之当然。或主或牌。主用主例。牌用牌例。独非自然底理耶。与其告之于各享之初。而强援不敢援之属称。无宁告之于合享之日。而各循其当然之则哉。愚意则合祭时自有措语。改题告辞。今将改题下。当曰某位某位。未克造主。已用纸牌著代云云。未知如何。

虞杖祔杖之为哀渐杀而敬弥多。小记注说已然。而今人倚庐。鲜于阶下别造。恐当以丧人所常立处为用杖地。事势不得不然。

小祥后缅服。南溪曰不当制缌绖。先君辑要以为加缌绖无害于包特之义。愚意小祥则哀杀矣。缅则哀更新矣。加缌绖所以表其更新之哀也。恐不可已。

已安之葬。不可以地远而移动。恐难为辞。苟以遗意所在则其告殡措语。或可云远葬殊土。惧非所安。今軆遗意。将以某月日。改葬于某冈。其启墓告辞。或可云始葬玆地。非敢永安。燧火奄改。恐致他虞。今将改葬。未知如何。盛拟恐未贴。

水滦圹内。湿污绞衾。果甚闷迫。然湿垫犹是例患。改敛之弊。或至错误骨节。恐当仍旧敛而加以新衾。以护軆魄。先茔若是同冈则当有告。辑要定以曾以某亲某官祔葬于下。或左或右从宜。今以宅兆不利。将迁于他所。不胜感怆云云。若是去路所历。只停柩向哭而无告。斟酌行之如何。

开元礼之有改葬虞。名义无当。当从朱子说奠之而已。幕次行虞。殊无经据。三年内改葬则归告于灵座。如告庙而已。何得更虞。虞以安神。非安軆魄。已安之神。何复安之。但告庙告殡。俱当有奠。礼说多然。

答金振玉

数岁发一书。奉审侍凊穷居。贫病内逼。忧患外拶。将无以为心。惟是一端大信息。乃在世俗忧患之外。是可喜也。夫吾人问学。每患不能反己密察。苟且徇外。足下能奋发乎疾疢之外。踔厉乎奔颓之际。所以检押乎身者。每见旧日之未臻。所以进修乎德者。恒就迩卑之当务。由此以求。何患德之不崇业之不广。况其立心造极。隐然有南宫尚德之意。黄君夕死之志。直期以兰陵必复之天。则此岂可易得于今世之君子者耶。古圣贤所以颠沛摈斥而不少挫抑。磨炼濯洗。养成德器者。亶在乎是。抑天有意于吾党。有以默牖吾足下之衷耶。但其推借老洫。有似乎强僬侥以扛九鼎。殆令人发汗而却走。岂其忧道之深。担道之重。而临事恐惧之意。有所顾望于老马之智耶。顾今宇内禽兽矣。室里戈戟矣。大风无隧。荃蕙化茅。吾辈数公者。如孤蓬为巨浪所驱。几何不委没耶。但天地不可欺。道理不可枉。只得闭户自守。心吾心说吾说。直将前头祸福得丧付之膜外。看他究竟如何。足下年龄稍后。足以观后日。但愿益恢志业。使此学有緖也。别纸谬询。发疑者已多得窾。灯下揩昏略覆。其能中理耶。亦望十反。馀冀万加自爱。

别纸

智固性也。然亦有以智之用为智者。如用智多智之类是也。且如仁义是性。然亦多有以用言之者。单言智则恐可兼性情说。朱子释智字。亦曰人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云峯所解智字。政本乎此。兼举仁义礼智之軆用则是乃明德也。

仁义礼智之理一分殊。来谕曲当。但总言时。只是一性。若仁之为一心之全德。乃是单言仁处。对举仁义则已是分殊。恐难做理一。无形故曰虚。至神故曰灵。了然辨别故曰知觉。盛谕恐尽精。虚灵指貌状。知觉指軆段。亦似有理。释氏虚灵单主神气说。宋儒言虚灵亦多此类。但虚灵二字是使用底。可以言气。亦可以言理。故如道之太虚性之至灵。又从理上说。朱子所谓虚灵自是心之本軆者。正说着理。

心之名称。各以所指而异。言万汇之标准则曰太极。言万事之主宰则曰天君。荀子所言天君。乃指总之气。而后贤移作主理说。言天命之在人则曰降衷。言本然之善则曰明德。皆以理言者也。此理之为主而顺发者曰道心义理心。从形气而横发者曰人心形气心。心为统軆而涵具众理则曰心之理。心为主宰而是气为其资则曰心之气。良心者本然善之发也。本心者本有之天理。即明德也。义理完具者为大人心。物欲未染者为赤子心。本軆心者性也。血肉心者脏也。又有所谓精神魂魄之心。乃气也。即荀子所谓天君者。若儒家言心之的训则惟主宰二字。可以包括。故朱子曰心主宰之谓也。如此辨别。或可无差谬否。

气质之性四字。虽出于张子。然前人说话已备。如节性忍性性缓性急性相近性者刚柔善恶中之类皆指此。性发后因气质而变者。以已发者而因冒未发之名者。如仁义是未发之性也。而若将仁与不仁义与不义滚说则亦只是已发后名目。所谓善恶之性。即指此。

大学主敬之旨。当以大义看。不当于字句上求。夫敬者主一无适之称。为学之法。亦只是此义。如明新止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主乎一而无他适。不亦敬之道乎。其中正心一章。最是主敬之当軆。故朱子特将此敬字。发明其旨。其实三纲八条。件件是敬工夫。今人将敬做死底意。欲成就得一尸位。末下究竟。直成不辨菽麦之人。方道是学。宁不叹惜。

诚意是去恶向善最初入头处。正心是更就其上密察此心偏正存亡处。工夫更细。意固心之所发。所谓正心亦多从用处着力。不可区别发与未发。

答金振玉

承煕不肖。家祸孔酷。将至举世而攻之。执事忧斯文之将息。断断赤忱。慨然以卫道为担夯。八月一书。输写肝肺。的的是腔中热血也。承抱读下涕。始知世间有不可风底劲草也。但今气数不好。吾道穷矣。本无一分气力可以与此辈抗。且君子之道。每于横逆之来。有直受不报之意。顷日云云。既被俛公呵止矣。向后只有俯首噤口。密切讲习。以俟兰陵之天而已。此等壁立之勇。尤比一时出气力为难得。念尚德如吾座下乃可当之。岂可望于人人哉。况今事头比犹平地。又不知别出何样地头。未知到祸福生死界分。又更如何。不敢索言。只冀默会。闲漫说话都不暇。只是明着眼硬着脚。事到面前。即到底料理行去。事已即讲究理义。必求十分亭当。庶几久久理与事有相涵之日。幸十分奋迅自力。以幸吾党。亭记当商。未知在何段。然亦不必商。政恐此等亦带累先休也。出后子两父既没。无还宗之理。其奉祀只依祭止兄弟之孙之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