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大般涅槃经
卷第二十二
卷第二十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四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

    “云何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通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所言外者,与外道共。内复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萨。菩萨修行《大涅槃经》所得神通,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云何名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二乘所作神通变化,一心作一,不得众多;菩萨不尔,于一心中则能具足现五趣身。所以者何?以得如是《大涅槃经》之势力故。是则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又复云何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身得自在、心得自在。何以故?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云何名为心随于身?譬如醉人,酒在身中,尔时身动心亦随动。亦如身懒,心亦随懒。是则名为心随于身。又如婴儿,其身稚小,心亦随小;大人身大,心亦随大。又如有人身体粗涩,心常思念:‘欲得膏油,润渍令软。’是则名为心随于身。云何名为身随于心?所谓去、来、坐、卧,修行施、戒、忍辱、精进。愁恼之人身则羸悴、欢喜之人身则肥鲜、恐怖之人身体战动、专心听法身则怡悦、悲泣之人涕泪横流,是则名为身随于心。菩萨不尔,于身心中俱得自在,是则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所现身相犹如微尘,以此微身悉能遍至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无所障碍,而心常定,初不移动,是则名为心不随身、是亦名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

    “何故复名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到,菩萨能到,是故名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一切声闻、辟支佛等虽以神通,不能变身如细微尘,遍至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声闻、缘觉身若动时,心亦随动;菩萨不尔,心虽不动,身无不至。是名菩萨心不随身。

    “复次,善男子!菩萨化身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尘身,其心尔时亦不随小。声闻、缘觉虽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尘身。于此事中尚自不能,况能令心而不随动?是名菩萨心不随身。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一音声,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闻,心终不念:‘令是音声遍诸世界,使诸众生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而是菩萨亦初不言:‘我令众生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若言:‘因我说法令诸众生不闻者闻。’当知是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众生不闻、我为说者,如此之心是生死心,一切菩萨是心已尽。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所有身心不相随逐。

    “善男子!一切凡夫身心相随。菩萨不尔,为化众生故,虽现身小,心亦不小。何以故?诸菩萨等所有心性常广大故。虽现大身,心亦不大。云何大身?身如三千大千世界。云何小心?行婴儿行。以是义故,心不随身。

    “菩萨摩诃萨已于无量阿僧祇劫远酒不饮而心亦动;心无悲苦,身亦流泪;实无恐怖,身亦战栗。以是义故,当知菩萨身心自在,不相随逐。菩萨摩诃萨唯现一身,而诸众生各各见异。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摩诃萨先取声相,所谓象声、马声、车声、人声、贝、鼓、箫、笛、歌、哭等声,而修习之。以修习故,能闻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狱音声。复转修习,得异耳根,异于声闻、缘觉天耳。何以故?二乘所得清净耳根,若依初禅净妙四大,唯闻初禅,不闻二禅,乃至四禅亦复如是;虽可一时得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声,而不能闻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世界音声。以是义故,菩萨所得异于声闻、缘觉耳根。以是异故,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虽闻音声而心初无闻声之相,不作有相、常相、乐相、我相、净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以是义故,诸菩萨等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若佛所说:不作定相、不作果相,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来先说:‘若人闻是《大涅槃经》一句、一字,必定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于今云何复言无定、无果?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定相、即是果相,云何而言无定、无果?闻恶声故,则生恶心;生恶心故,则至三涂。若至三涂则是定果,云何而言无定、无果?”

    尔时,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作是问。若使诸佛说诸音声有定果相者,则非诸佛世尊之相,是魔王相、生死之相、远涅槃相。何以故?一切诸佛凡所演说无定果相。善男子!譬如刀中照人面像,竖则见长、横则见广。若有定相,云何而得竖则见长、横则见广?以是义故,诸佛世尊凡所演说无定果相。

    “善男子!夫涅槃者,实非声果。若使涅槃是声果者,当知涅槃非是常法。善男子!譬如世间从因生法,有因则有果、无因则无果。因无常故,果亦无常。所以者何?因亦作果,果亦作因。以是义故,一切诸法无有定相。若使涅槃从因生者,因无常故,果亦无常。而是涅槃不从因生,体非是果,是故为常。善男子!以是义故,涅槃之体无定、无果。

    “善男子!夫涅槃者,亦可言定、亦可言果。云何为定?一切诸佛所有涅槃常、乐、我、净,是故为定。无生、老、坏,是故为定。一阐提等犯四重禁、诽谤方等、作五逆罪,舍除本心。必定得故,是故为定。

    “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人闻我说《大涅槃》一字、一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汝于是义犹未解了。汝当谛听,吾当为汝更分别之。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以无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如汝所言闻恶声故至三涂者,是义不然。何以故?非以恶声而至三涂,当知是果乃是恶心。所以者何?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虽闻恶声,心不生恶,是故当知非因恶声生三趣中。而诸众生因烦恼结恶心滋多生三恶趣,非因恶声。若声有定相,诸有闻者一切悉应生于恶心。或有生者、有不生者,是故当知声无定相。以无定故,虽复因之,不生恶心。”

    “世尊!声若无定,云何菩萨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善男子!声无定相,昔所不闻,令诸菩萨而今得闻。以是义故,我作是说:‘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善男子!云何昔所不见而今得见?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先取明相,所谓日、月、星宿、[这-言+(序-予+手)]燎、灯烛、珠火之明、药草等光。以修习故,得异眼根,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云何为异?二乘所得清净天眼,若依欲界四大眼根不见初禅;若依初禅,不见上地,乃至自眼犹不能见;若欲多见,极至三千大千世界。菩萨摩诃萨不修天眼,见妙色身悉是骨相,虽见他方恒河沙等世界色相,不作色相、不作常相、有相、物相、名字等相,作因缘相、不作见相,不言是眼微妙净相,唯见因缘、非因缘相。云何因缘?色是眼缘。若使是色非因缘者,一切凡夫不应生于见色之相。以是义故,色名因缘。非因缘者,菩萨摩诃萨虽复见色,不作色相,是故非缘。以是义故,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是名菩萨昔所不见而今得见。

    “以是异故,能见微尘,声闻、缘觉所不能见。以是异故,虽见自眼,初无见相。见无常相、见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以是义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

    “若见众生所有色相,则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触衣故,亦知是人善恶诸根差别之相。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一见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此知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虽知凡夫贪、恚、痴心,初不作心及心数相,不作众生及以物相,修第一义毕竟空相。何以故?一切菩萨常善修习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云何为知?知无有我、无有我所,知诸众生皆有佛性。以佛性故,一阐提等舍离本心,悉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此皆是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菩萨能知。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复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念过去世一切众生所生种姓、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知识、怨憎,于一念中得殊异智,异于声闻、缘觉智慧。云何为异?声闻、缘觉所有智慧,念过去世所有众生种姓、父母乃至怨憎,而作种姓至怨憎相。菩萨不尔,虽念过去种姓、父母乃至怨憎,终不生于种姓、父母、怨憎等相,常作法相、空寂之相。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复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得他心智,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云何为异?声闻、缘觉以一念智知人心时,则不能知地狱、畜生、饿鬼、天心。菩萨不尔,于一念中遍知六趣众生之心。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复次,善男子!复有异知。菩萨摩诃萨于一心中知须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是为菩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舍慈得慈,得慈之时不从因缘。云何名为舍慈得慈?善男子!慈,名世谛。菩萨摩诃萨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第一义慈不从缘得。

    “复次,云何舍慈得慈?慈若可舍,名凡夫慈;慈若可得,即名菩萨无缘之慈。舍一阐提慈、犯重禁慈、谤方等慈、作五逆慈,得怜愍慈、得如来慈、世尊之慈、无因缘慈。

    “云何复名舍慈得慈?舍黄门慈、无根、二根、女人之慈、屠脍、猎师、畜养鸡猪如是等慈,亦舍声闻、辟支佛慈,得诸菩萨无缘之慈。不见己慈、不见他慈,不见持戒、不见破戒。虽自见悲,不见众生;虽有苦受,不见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实义故。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有十种事。何等为十?一者、根深难可倾拔,二者、自身生决定想,三者、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净佛土,五者、灭除有馀,六者、断除业缘,七者、修清净身,八者、了知诸缘,九者、离诸怨敌,十者、断除二边。

    “云何根深难可倾拔?所言根者,名不放逸。不放逸者,为是何根?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善男子!一切诸佛诸善根本皆不放逸;不放逸故,诸馀善根展转增长;以能增长诸善根故,于诸善中最为殊胜。

    “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最为殊胜。善男子!如诸明中,日光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最为殊胜。

    善男子!如诸王中,转轮圣王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第一。善男子!如诸流中,四河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上为最。善男子!如诸山中,须弥山王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第一。善男子!如水生花中,青莲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陆生花中,婆利师花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诸兽中,师子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飞鸟中,金翅鸟王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大身中,罗睺阿修罗王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一切众生,若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中,如来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善法中为最、为上。善男子!如诸众中,佛僧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善法中为最、为上。善男子!如佛法中,大涅槃法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以是义故,不放逸根深固难拔。云何不放逸故而得增长?所谓信根、戒根、施根、慧根、忍根、闻根、进根、念根、定根、善知识根,如是诸根,不放逸故而得增长。以增长故,深固难拔。以是义故,名为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根深难拔。

    “云何于身作决定想?于自身所生决定心:‘我今此身于未来世定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器。心亦如是,不作狭小、不作变易,不作声闻、辟支佛心、不作魔心及自乐心、乐生死心,常为众生求慈悲心。’是名菩萨于自身中生决定心:‘我于来世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器。’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自身中生决定想。

    “云何菩萨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诸佛,是名福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辈是真福田。’当知是心则为狭劣。菩萨摩诃萨悉观一切无量众生无非福田。何以故?以善修习异念处故。有异念处善修习者,观诸众生无有持戒及以毁戒,常观诸佛世尊所说:施虽四种,俱得净报。何等为四?一者、施主清净,受者不净;二者、施主不净,受者清净;三者、施受俱净;四者、二俱不净。云何施净,受者不净?施主具有戒、闻、智慧,知有惠施及以果报;受者破戒、专著邪见,无施、无报。是名施净受者不净。云何名为受者清净,施主不净?施主破戒、专著邪见,言无惠施及以果报;受者持戒、多闻、智慧,知有惠施及施果报。是名施主不净,受者清净。云何名为施受俱净?施者、受者俱有持戒、多闻、智慧,知有惠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受二俱清净。云何名为二俱不净?施者、受者破戒、邪见,言无有施及施果报。若如是者,云何复言得净果报?以无施、无报故,名为净。

    “善男子!若有不见施及施报,当知是人不名破戒、专著邪见。若依声闻言不见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破戒、邪见。若依如是《大涅槃经》,不见惠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持戒、正见。菩萨摩诃萨有异念处,以修习故,不见众生持戒、破戒、施者、受者及施果报,是故得名持戒、正见。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不观福田及非福田。

    “云何名为净佛国土?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杀害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偷盗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国土地所有纯是七宝,众生富足,所欲自恣。’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纯是七宝,众生富足,所欲自恣。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淫欲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贪欲、瞋恚、痴心,亦无饥、渴、苦恼之患。’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众生远离贪淫、瞋恚、痴心,一切无有饥、渴、苦恼。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妄语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树,所有众生得妙音声。’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有国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树,其中众生悉得清净上妙音声。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两舌。‘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常共和合,讲说正法。’以是誓愿因缘力故,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共和合,讲论法要。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恶口。‘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地平如掌,无有石沙、荆蕀、恶刺,所有众生其心平等。’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地平如掌,无有石沙、荆蕀、恶刺,所有众生其心平等。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无义语。‘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苦恼。’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无有苦恼。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贪、嫉。‘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一切众生无有贪、嫉、恼害、邪见。’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无贪、嫉、恼害、邪见。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恼害。‘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悉共修习大慈大悲,得一子地。’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世界所有一切众生悉共修习大慈大悲,得一子地。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邪见。‘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悉得摩诃般若波罗蜜。’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世界众生悉得受持摩诃般若波罗蜜。

    “是名菩萨修净佛土。

    “云何菩萨摩诃萨灭除有馀?有馀有三:一者、烦恼馀报,二者、馀业,三者、馀有。

    “善男子!云何名为烦恼馀报?若有众生习近贪欲,是报熟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鸽、雀、鸳鸯、鹦鹉、耆婆耆婆、舍利伽鸟、青雀、鱼、鳖、猕猴、獐鹿。若得人身,受黄门形、女人、二根、无根、淫女。若得出家,犯初重戒。是名馀报。

    “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以殷重心习近瞋恚,是报熟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毒蛇——具四种毒,见毒、触毒、啮毒、嘘毒——师子、虎、狼、熊、罴、猫、狸、鹰、鹞之属。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诸恶律仪。若得出家,犯第二重戒。是名馀报。

    “复次,善男子!若有修习愚痴之人,是报熟时,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象、猪、牛、羊、水牛、蚤、虱、蚊、虻、蚁子等形。若得人身,聋、盲、喑哑、癃残、背偻,诸根不具,不能受法。若得出家,诸根暗钝,憙犯重戒,乃至卑贱。是名馀报。

    “复次,善男子!若有修习㤭慢之人,是报熟时,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粪虫、驼、驴、犬、马。若生人中,受奴婢身、贫穷、乞丐。或得出家,常为众生之所轻贱,破第四戒。是名馀报。

    “如是等名烦恼馀报。如是馀报,菩萨摩诃萨以能修习大涅槃故,悉得除灭。

    “云何馀业?谓一切凡夫业、一切声闻业、须陀洹人受七有业、斯陀含人受二有业、阿那含人受色有业,是名馀业。如是馀业,菩萨摩诃萨以能修习大涅槃故,悉得断除。

    “云何馀有?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辟支佛得辟支佛果,无业、无结而转二果,是名馀有。

    “如是三种有馀之法,菩萨摩诃萨修习大乘大涅槃经故得灭除,是名菩萨摩诃萨灭除有馀。

    “云何菩萨修清净身?菩萨摩诃萨修不杀戒有五种心,谓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正见亦复如是。是五十心名初发心。具足决定成五十心,是名满足。如是百心名百福德,具足百福成于一相。如是展转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名清净身。所以复修八十种好,世有众生事八十神。何等八十?十二日、十二大天、五大星、北斗、马天、行道天、婆罗堕跋阇天、功德天、二十八宿、地天、风天、水天、火天、梵天、楼陀天、因提天、拘摩罗天、八臂天、摩酰首罗天、半阇罗天、鬼子母天、四天王天、造书天、婆薮天,是名八十。为此众生修八十好以自庄严,是名菩萨清净之身。何以故?是八十天,一切众生之所信伏。是故,菩萨修八十好其身不动,令彼众生随其所信各各得见。见已宗敬,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修于净身。

    “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请大王,要当庄严所有舍宅,极令清净,办具种种百味肴膳,然后王乃就其所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轮王故,先当修身,极令清净,无上法王乃当处之。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要当修于清净之身。

    “善男子!譬如有人欲服甘露,先当净身;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服无上甘露法味——般若波罗蜜——要当先以八十种好清净其身。善男子!譬如妙好金银宝器盛之净水,中、表俱净;菩萨摩诃萨其身清净亦复如是,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水,中、表俱净。善男子!如波罗捺素白之衣易受染色。何以故?性白净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身净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修于净身。

    “云何菩萨摩诃萨了知诸缘?菩萨摩诃萨不见色相、不见色缘、不见色体、不见色生、不见色灭、不见一相、不见异相、不见见者、不见相貌、不见受者。何以故?了因缘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是名菩萨了知诸缘。

    “云何菩萨坏诸怨敌?一切烦恼是菩萨怨,菩萨摩诃萨常远离故,是名菩萨坏诸怨敌。五住菩萨视诸烦恼不名为怨。所以者何?因烦恼故,菩萨有生;以有生故,故能展转教化众生。以是义故,不名为怨。何等为怨?所谓诽谤方等经者。菩萨随生,不畏地狱、畜生、饿鬼,唯畏如是谤方等者。一切菩萨有八种魔名为怨家,远是八魔名离怨家。是名菩萨离诸怨敌。

    “云何菩萨远离二边?言二边者,谓二十五有及爱烦恼。菩萨常离二十五有及爱烦恼,是名菩萨远离二边。

    “是名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四功德。”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如佛所说:‘若有菩萨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来何故唯修九事,不修净土?”

    佛言:“善男子!我于往昔亦常具修如是十事,一切菩萨及诸如来无有不修是十事者。若使世界不净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是处。善男子!汝今莫谓诸佛出兴不净世界,当知是心不善、狭劣。汝今当知:我实不出阎浮提界。譬如有人说言:‘此界独有日、月,他方世界无有日、月。’如是之言无有义理。若有菩萨发如是言:‘此佛世界秽恶不净,他方佛土清净庄严。’亦复如是。

    “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庄严之事皆悉平等,无有差别,犹如西方安乐世界、亦如东方满月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于此界阎浮提中现转法轮。非但我身独于此中现转法轮,一切诸佛亦于此中而转法轮。以是义故,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

    “善男子!慈氏菩萨以誓愿故,当来之世令此世界清净庄严。以是义故,一切诸佛所有世界无不严净。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五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五功德,有五事果。何等为五?一者、诸根完具,二者、不生边地,三者、诸天爱念,四者、常为天、魔、沙门、刹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五者、得宿命智。菩萨以是《大涅槃经》因缘力故,具足如是五事功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言:“如佛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于布施则得具成五事功德。’今云何言因《大涅槃》得是五事?”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之事其义各异,今当为汝分别解说。

    “施得五事:不定、不常、不净、不胜、不异,非无漏,不能利益、安乐、怜愍一切众生。若依如是《大涅槃经》所得五事,是定、是常、是净、是胜、是异,是无漏,则能利益、安乐、怜愍一切众生。善男子!夫布施者,得离饥渴;《大涅槃经》能令众生悉得远离二十五有、渴爱之病。布施因缘令生死相续;《大涅槃经》能令生死断、不相续。因布施故,受凡夫法;因大涅槃得作菩萨。布施因缘能断一切贫穷苦恼;《大涅槃经》能断一切贫善法者。布施因缘有分、有果;因大涅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分、无果。是名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六功德?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见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动相、恐怖因缘、病苦劫盗,念念灭坏,无有真实,一切皆是魔之境界,无可见相。菩萨摩诃萨住是三昧,虽施众生,乃至不见一众生实。为众生故,精勤修习尸波罗蜜,乃至修习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菩萨若见有一众生,不能毕竟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譬如金刚,所拟之处无不碎坏,而是金刚无有折损。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所拟之法无不碎坏,而是三昧无有折损。善男子!如诸宝中,金刚最胜。菩萨所得金刚三昧亦复如是,于诸三昧为最第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修是三昧,一切三昧悉来归属。善男子!如诸小王悉来归属转轮圣王。一切三昧亦复如是,悉来归属金刚三昧。善男子!譬如有人为国怨仇,人所厌患,有人杀之,一切世人无不称赞是人功德。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菩萨修习能坏一切众生怨敌,是故常为一切三昧之所宗敬。善男子!譬如有人,其力盛壮,人无当者,复更有人力能伏之,当知是人世所称美。金刚三昧亦复如是,力能摧伏难伏之法,以是义故,一切三昧悉来归属。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诸河泉池之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习如是金刚三昧,当知已为修习诸馀一切三昧。善男子!如香山中有一泉水名阿耨达,其泉具足八味之水,有人饮之无诸病苦。金刚三昧亦复如是,具八正道,菩萨修习,断诸烦恼、疮疣、重病。善男子!如人供养摩酰首罗,当知是人已为供养一切诸天。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有人修习,当知已为修习一切诸馀三昧。

    “善男子!若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见一切法无有障碍,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菩萨虽复得如是见,终不作想:‘见一切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坐四衢道,见诸众生来、去、坐、卧。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见一切法生、灭、出、没。善男子!譬如高山,有人登之,远望诸方皆悉明了。金刚定山亦复如是,菩萨登之,远望诸法无不明了。善男子!譬如春月,天降甘雨,其渧微致,间无空处,明眼之人见之明了。菩萨亦尔,得金刚定清净之目,远见东方所有世界——其中或有国土成、坏——一切皆见,明了无障,乃至十方亦复如是。善男子!如由乾陀山七日并出,其山所有树木、丛林一切烧尽。菩萨修习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所有一切烦恼丛林即时消灭。善男子!譬如金刚,虽能摧破一切有物,终不生念:‘我能摧破。’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菩萨修已,能破烦恼,终不生念:‘我能坏结。’善男子!譬如大地能持万物,终不生念:‘我力能持。’火亦不念:

    ‘我能烧物。’水亦不念:‘我能润渍。’风亦不念:‘我能动物。’空亦不念:‘我能容受。’涅槃亦复不生念言:‘我令众生而得灭度。’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虽能灭除一切烦恼,而初无心言:‘我能灭。’

    “若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变身如佛,其数无量,遍满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而是菩萨虽作是化,其心初无㤭慢之想。何以故?菩萨常念:‘谁有是定,能作是化?唯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乃能作耳。’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遍到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还其本处。虽有是力,亦不念言:‘我能如是。’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能断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所有烦恼,而心初无断诸众生烦恼之想。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菩萨住是金刚三昧,以一音声有所演说,一切众生各随种类而得解了;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安住一处,身不移易,能令众生随其方面各各而见;演说一法,若界、若入,一切众生各随本解而得闻之。

    “菩萨安住如是三昧,虽见众生而心初无众生之相、虽见男女无男女相、虽见色法无有色相乃至见识亦无识相、虽见昼夜无昼夜相、虽见一切无一切相、虽见一切烦恼诸结亦无一切烦恼之相、见八圣道无圣道相、虽见菩提无菩提相、见于涅槃无涅槃相。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相故。菩萨以是三昧力故,见一切法如本无相。

    “何故名为金刚三昧?善男子!譬如金刚,若在日中,色则不定。金刚三昧亦复如是,在于大众色亦不定,是故名为金刚三昧。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世人不能评价。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所有功德一切人天不能评量,是故复名金刚三昧。善男子!譬如贫人,得金刚宝则得远离贫穷、困苦、恶鬼、邪毒。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是三昧则能远离烦恼、诸苦、诸魔、邪毒,是故复名金刚三昧。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六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