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_(四库全书本)/全览3 中华文库
宋史 全览3 |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一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水上〉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盈天地之间无非五行之妙用人得阴阳五行之气以为形形生神知而五性动五性动而万事出万事出而休咎生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莫不于五行见之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人之一身动作威仪犹见休咎人君以天地万物为体祯祥妖孽之致岂无所本乎故由汉以来作史者皆志五行所以示人君之戒深矣自宋儒周惇頥太极图说行世儒者之言五行原于理而䆒于诚其于洪范五行五事之学虽非所取然班固范晔志五行已推本之及欧阳修唐志亦采其说且于庶徴惟述灾𤯝而休祥阙焉亦岂无所见欤旧史自太祖而嘉禾瑞麦甘露醴泉芝草之属不绝于书意者诸福毕至在治世为宜祥符宣和之代人君方务以符瑞文餙一时而丁谓蔡京之奸相与傅㑹而为欺其应果安在哉髙宗渡南心知其非故宋史自建炎而后郡县绝无以符瑞闻者而水旱札瘥一切咎徴前史所罕见皆屡书而无隐于是六主百五十年竞竞自保足以图存易震之彖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人君致福之道有大于恐惧脩省者乎昔禹致群臣于㑹稽黄龙负舟而执玉帛者万国孔甲好神二龙降自天而诸侯相继畔商桑榖共生于朝雉升鼎耳而雊而大戊武丁复修成汤之政穆王得白狼白鹿而文武之业衰焉徐偃得朱弓矢宋湣有雀生鹯二国以霸亦以之亡大概徴之休咎犹卦之吉凶占者有徳以胜之则凶可为吉无徳以当之则吉乃为凶故徳足胜妖则妖不足虑匪徳致瑞则物之反常者皆足为妖妖不自作人实兴之哉今因先后史氏所纪休咎之徴彚而辑之作五行志
润下水之性也水失其性则为灾沴旧说以恒寒鼓妖鱼孽豕祸雷电霜雪雨雹黑𤯝黑祥皆属之水今从之醴泉河清虽为瑞应苟非其时未必不为异故杂附于编他如甘露嘉禾芝草一切祥瑞之物见于后者因其事而考其时则休咎自见故亦各以类相从云
建隆元年十月棣州河决壊厌次商河二县居民庐舍田畴二年宋州汴河溢孟州壊堤襄州汉水涨溢数丈四年八月齐州河决九月徐州水损田干徳二年四月广陵子等县潮水害民田七月㤗山水壊民庐舍数百区牛畜死者甚众三年二月全州大雨水七月蕲州大雨水壊民庐舍开封府河决溢阳武河中府孟州并河水涨孟州壊中潬军营民舍数百区河壊堤岸石又溢于郓州壊民田㤗州潮水损盐城县民田淄州济州并河溢害邹平髙苑县民田四年东阿县河溢损民田观城县河决坏居民庐舍注大名又灵河县堤坏水东注卫南县境及南华县城七月荥泽县河南北堤坏八月宿州汴水溢坏堤淄州清河水溢坏髙苑县城溺数百家及邹平县田舍泗州淮溢衡州大雨水月馀五年卫州河溢毁州城没溺者甚众开宝元年六月州府二十三大雨水江河汎溢坏民田庐舍七月泰州潮水害稼八月集州霖雨河涨坏民庐舍及城壁公署二年七月下邑县河决是岁青蔡宿州宋诸州水真定澶滑博洺齐颍蔡陈亳宿许州水害秋苖三年郑澶郓淄济虢蔡解徐岳州水灾害民田四年六月汴水决宋州榖熟县济阳镇又郓州河及汶淸河皆溢注东阿县及陈空镇坏仓库民舍郑州河决原武县蔡州淮及白露舒汝庐颍五水并涨坏庐舍民田七月青齐州水伤田五年河决澶州濮阳绛和庐寿诸州大水六月河又决开封府阳武县之小刘村宋州郑州并汴水决忠州江水涨二百尺六年郓州河决杨刘口怀州河决获嘉县颍川淮渒水溢渰民舍田畴甚众七月历亭县御河决单州濮州并大雨水坏州廨仓库军营民舍是秋大名府宋亳淄青汝澶诸州并水伤田七年四月卫亳州水泗州淮水𭧂涨入城坏民舍五百家安阳县河涨壊居民庐舍百区八年五月京师大雨水濮州河决郭龙村六月澶州河决顿丘县沂州大雨水入城坏居舍田苖九年三月京师大雨水淄州水害田太平兴国二年六月孟州河溢坏温县堤七十馀歩郑州坏荥泽县宁王村堤三十馀歩又涨于澶州坏英公村堤三十歩开封府汴水溢坏大宁堤浸害民田忠州江涨二十五丈兴州江涨毁栈道四百馀间管城县焦肇水𭧂涨逾京水濮州大水害民田凡五千七百四十三顷颍州颍水涨坏城门军营民舍七月复州蜀汉江涨坏城及民田庐舍集州江涨汎嘉川县三年五月怀州河决获嘉县北注又汴水决宋州宁陵县境六月泗州淮涨入南城汴水又涨一丈塞州北门十月州灵河巳塞复决四年三月河南府水涨七尺坏民舍㤗州雨水害稼宋州河决宋城县卫州河决汲县坏新场堤八月梓州江涨坏阁道营舍九月澶州河涨郓州清汶二水涨坏东阳县民田复州沔阳县湖皛涨坏民舍田稼五年五月颍州颍水溢坏堤及民舍徐州白沟河溢入州城七月复州江水涨毁民舍堤塘皆坏六年河中府河涨䧟连堤溢入城坏军营七所民舍百馀区鄜延宁州并三河水涨溢入州城鄜州坏军营建武指挥使李海及老幼六十三人溺死延州坏仓库军民庐舍千六百区宁州坏州城五百馀歩诸军营军民舍五百二十区七年三月京兆府渭水涨坏浮梁溺死五十四人四月耀密博卫常润诸州水害稼六月均州涢水均水汉江并涨坏民舍人畜死者甚众又河决临邑县汉阳军江水涨五丈七月大名府御河涨坏济口南剑州江水涨坏居民舍一百四十馀区京兆府咸阳渭水涨坏浮梁工人溺死五十四人九月梧州江水涨三丈入城坏仓库及民舍十月河决怀州武陟县害民田八年五月河大决州房村径澶濮曹济诸州浸民田壊居民庐舍东南流入淮六月陕州河涨坏浮梁又永定涧水涨坏民舍军营千馀区河南府㴻雨洛水涨五丈馀坏巩县官署军营民舍殆尽榖洛伊瀍四水暴涨坏京城官署军营寺观祠庙民舍万馀区溺死者以万计又坏河清县丰饶务仓库军营民舍百馀区雄州易水涨坏民庐舍鄜州河水涨溢入城坏官寺民舍四百馀区荆门军长林县山水暴涨坏民舍五十一区溺死五六十人八月徐州清河涨丈七尺溢出塞州三面门以御之九月宿州睢水涨汎民舍六十里是夏及秋开封浚仪酸𬃷阳武封邱长垣中牟尉氏襄邑雍邱等县河水害民田九年七月嘉州江水𭧂涨坏官署民舍溺者千馀人八月延州南北两河涨溢入东西两城坏官寺民舍淄州霖雨孝妇河涨溢壊官寺民田孟州河涨坏浮梁损民田雅州江水涨九丈坏民庐舍新州江涨入南砦坏军营雍熙二年七月朗江溢害稼八月瀛莫州大水损民田三年六月寿州大水端拱元年二月博州水害民田五月英州江水涨五丈坏民田及庐舍数百区七月磁州漳滏二水涨淳化元年六月吉州大雨江涨漂坏民田庐舍黄梅县堀口湖水涨坏民田庐舍皆尽江水涨二丈八尺洪州涨坏州城三十堵民庐舍二千馀区漂二千馀户孟州河涨二年四月京兆府河涨陕州河涨坏大堤及五龙祠六月乙酉溢于浚仪县坏连堤浸民田上亲临视督卫士塞之辛卯又决于宋城县博州大霖雨河涨坏民庐舍八百七十区亳州河溢东流汎民田庐舍七月齐州明水涨坏黎济砦城百馀堵许州沙河溢雄州塘水溢害民田殆尽嘉州江涨溢入州城毁民舍复州蜀汉二江水涨坏民田庐舍泗州招信县大雨山河涨漂浸民田庐舍死者二十一人八月藤州江水涨十馀丈入州城坏官署民田九月卬州蒲江等县山水𭧂涨壊民舍七十区死者七十九人是秋荆湖北路江水注溢浸田亩甚众三年七月河南府洛水涨坏七里镇国二桥又山水𭧂涨坏丰饶务官舍民庐死者二百四十人十月上津县大雨河水溢坏民舍溺者三十七人四年六月陇城县大雨牛头河涨二十丈没溺居人庐舍九月澶州河涨冲䧟北城坏居人庐舍官署仓库殆尽民溺死者甚众梓州𤣥武县涪河涨二丈五尺壅下流入州城坏官私庐舍万馀区溺死者甚众十月澶州河决水西北流入御河浸大名府城知府赵昌言壅城门御之至道元年四月甲辰京师大雨雷电道上水数尺五月䖍州江水涨二丈九尺坏城流入深八尺毁城门二年六月河南瀍涧洛三水涨坏镇国桥七月建州溪水涨溢入州城坏仓库民舍万馀区郓州河涨坏连堤四处宋州汴河决榖熟县闰七月陕州河涨是月广南诸州并大雨水咸平元年七月侍禁阁门祗𠉀王寿永使彭州回至鳯翔府境山水𭧂涨家属八人溺死齐州清黄河泛溢坏田庐二年十月漳州山水泛溢壊民舍千馀区民黄拏等十家溺死三年三月梓州江水涨坏民田五月河决郓州王陵埽七月洋州汉水溢民有溺死者四年七月同州洿谷水溢夏阳县溺死者数十人五年二月雄霸瀛莫深沧诸州干宁军水壊民田六月京师大雨漂坏庐舍民有压死者积潦浸道路自朱雀门东抵宣化门尤甚皆注恵民河河复涨溢军营景徳元年九月宋州汴水决浸民田壊庐舍河决澶州横陇埽二年六月宁州山水泛溢坏民舍军营多溺死者三年七月应天府汴水决南注亳州合浪宕渠东入于淮八月青州山水壊石桥四年六月郑州索水涨髙四丈许漂荣阳县居民四十二户有溺死者邓州江水𭧂涨南剑州山水泛溢漂溺居人七月河溢澶州壊王八埽八月横州江涨坏营舍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开封府尉氏县恵民河决二年七月徐济青淄大水八月鳯州大水漂溺民居十月京畿恵民河决壊民田三年六月吉州临江军并江水泛溢害民田九月河决河中府白浮梁村四年七月洪江筠袁州江涨害民田坏州城八月河决通利军大名府御河溢合流坏府城害田人多溺死九月河溢于孟州温县苏州呉江汎溢坏庐舍十一月楚㤗州潮水害田人多溺者五年正月河决棣州聂家口七月庆州淮安镇山㤗涨漂溺居民六年六月保安军积雨河溢浸城垒壊庐舍判官赵震溺死又兵民溺死凡六百五十人七年六月泗州水害民田河南府洛水涨秦州定西砦有溺死者八月河决澶州十月濵州河溢于定镇八年七月坊州大雨河溢民有溺死者九年六月秦州独孤谷水坏长道县盐官镇城桥及官廨民舍二百九十五区溺死六十七人七月延州洎定平安塞门栲栳四砦山水泛溢坏堤城九月雄霸州界河泛溢利州水漂栈阁万二千八百间天禧三年六月河决滑州城西南漂没公私庐舍死者甚众历澶州濮郓济单至徐州与清河合浸城壁不没者四板明年既塞六月复决于西北隅乾兴元年正月秀州水灾民多艰食十月已酉夜沧州盐山无棣二县海潮溢坏公私庐舍溺死者甚众是岁京东淮南路水灾天圣初徐州仍歳水灾三年十一月辛卯襄州汉水坏民田四年六月丁亥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官私庐舍七千九百馀区溺死者百五十馀人是月河南府郑州大水十月乙酉京山县山水𭧂涨漂死者众县令唐用之溺焉是岁汴水溢决陈留堤又决京城西贾陂入护龙河以杀其势五年三月襄颍许汝等州水七月辛丑㤗州盐官镇大水民多溺死六年七月壬子江宁府真润三州江水溢坏官私庐舍是月雄霸州大水八月甲戌临潼县山水𭧂涨民溺死者甚众是月河决楚王埽七年六月河北大水坏澶州浮梁明道元年四月壬子大名府冠氏等八县水浸民田景祐元年闰六月甲子泗州淮汴溢七月澶州河决横陇埽八月庚午洪州分宁县山水𭧂发漂溺居民二百馀家死者三百七十馀口三年六月䖍吉诸州久雨江溢坏城庐人多溺死四年六月乙亥杭州大风雨江潮溢岸髙六尺坏堤千馀丈八月甲戌越州大水漂溺居民宝元元年建州自正月雨至四月不止谿水大涨入州城坏民庐舍溺死者甚众康定元年九月甲寅州大河泛溢坏民庐舍庆历元年三月汴流不通八年六月乙亥河决澶州商胡埽是月恒雨七月癸丑卫州大雨水诸军走避数日绝食是歳河北大水皇祐元年二月甲戌河北黄御二河决并注于乾宁军河朔频年水灾二年镇定复大水并邉尤被其害三年七月辛酉河决馆陶县郭固口八月汴河绝流四年八月鄜州大水坏军民庐舍嘉祐二年六月开封府界及京东西河北水潦害民田自五月大雨不止水冒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筏渡人七月京东西荆湖北路水灾淮水自夏秋𭧂涨环浸泗州城是岁诸路江河溢决河北尤甚民多流亡三年七月京索广济河溢浸民田五年七月苏湖二州水灾六年七月乙酉泗州淮水溢七年六月代州大雨山水𭧂入城七月窦州山水坏城河决北京第五埽治平元年庆许蔡颍唐泗濠楚庐寿杭宣鄂洪施渝州光化军水九月陈州水灾二年八月庚寅大雨地上涌水坏官私庐舍漂人民畜产不可胜数是日御崇政殿宰相而下朝参者十数人而巳诏开西华门以泄宫中积水水奔激殿侍班屋皆推没人畜多溺死官为葬祭其无主者千五百八十人熙宁元年秋霸州山水涨溢保定军大水害稼坏官私庐舍城壁漂溺居民河决恩冀州漂溺居民二年八月河决沧州饶安漂溺居民移县治于张为村泉州大风雨水与潮相冲泛溢损田稼漂官私庐舍四年八月金州大水毁城坏官私庐舍七年六月熙州大雨洮河泛溢八年四月潭衡邵道诸州江水溢坏官私庐舍九年七月太原府汾河夏秋霖雨水大涨十月海阳潮阳二县海潮溢坏庐舍溺居民十年七月河决曹村下埽澶渊绝流河南徙又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凡坏郡县四十五官亭民舍数万田三十万顷洺州漳河决注城大雨水二丈河阳河水湍涨坏南仓溺居民沧卫霖雨不止河泺𭧂涨败庐舍损田苖元丰元年章邱河水溢坏公私庐舍城壁漂溺民居舒州山水𭧂涨浸官私庐舍损田稼溺居民四年四月澶州临河县小呉河溢北流漂溺居民五月淮水泛涨五年秋阳武原武二县河决坏田庐七年六月青田县大水损田稼七月河北东西路水北京馆陶水河溢入府城坏官私庐舍八月赵邢洺磁相诸州河水汎溢坏城郭军营是年相州漳河决溺临漳县居民怀州黄沁河泛溢大雨水损稼坏庐舍城壁磁州诸县镇夏秋漳河水泛溢临漳县斛律口决坏官私庐舍伤田稼损居民元祐四年夏秋霖雨河流泛涨八年自四月雨至八月昼夜不息畿内京东西淮南河北诸路大水诏开京师宫观五日所在州令长吏祈祷宰臣吕大防等待罪绍圣元年七月京畿久雨曹濮陈蔡诸州水害稼元符元年河北京东等路大水二年六月久雨陕西京西河北大水河溢漂人民壊庐舍是岁两浙苏湖秀等州尤罹水患大观元年夏京畿大水诏工部都水监䟽导至于八角镇河北京西河溢漂溺民户十月苏湖水灾二年秋黄河决䧟没邢州巨鹿县三年七月阶州久雨江溢四年夏邓州大水漂没顺阳县政和五年六月江宁州太平宣州水灾八月苏湖常秀诸郡水灾七年瀛沧州河决沧州城不没者三版民死者百馀万重和元年夏江淮荆浙诸路大水民流移溺者众分遣使者振济𤼵运使任谅坐不奏泗州坏官私庐舍等勒停宣和元年五月大雨水骤高十馀丈犯都城自西北牟驼冈连万胜门外马监居民尽没前数日城中井皆浑宣和殿后井水溢盖水信也至是诏都水使者决西城索河堤杀其势城南居民冡墓俱被浸遂坏藉田亲耕之稼水至溢猛直冒安上南薰门城守凡半月巳而入汴汴渠将溢于是募人决下流由城北入五丈河下通梁山泺乃平十一月东南州县水灾四年十二月戊戌诏访闻徳州有京东西来流民不少本州振济有方令保奏推恩馀路遇有流移不即存恤按劾以闻六年秋京畿恒雨河北京东两浙水灾民多流移建炎二年春东南郡国水绍兴二年闰月徽严州水害稼三年七月丙子泉州水三日坏城郭庐舍五年秋西川郡国水六年冬饶州雨水坏城四百馀丈十四年五月丙寅婺州水乙丑兰溪县水侵县市丙寅中夜水𭧂至死者万馀人十六年潼川府东南江溢水入城浸民庐十八年八月绍兴府明婺州水二十二年淮甸水二十三年金堂县大水潼川府江溢浸城内外民庐宣州大水其流泛溢至太平州七月光泽县大雨溪流𭧂涌平地髙十馀丈人避不及者皆溺半时即平二十七年镇江建康绍兴府真太平池江洪鄂州汉阳军大水二十八年六月丙申兴利二州及大安军大雨水流民庐坏桥栈死者甚众九月江东淮南数郡水浙东西沿江海郡县大风雨平江绍兴府湖常秀润为甚二十九年七月戊戌福州水入城闽侯官怀安三县坏田庐官吏不以闻宪臣樊光远坐黜三十年五月辛卯夜於潜临安安吉三县山水𭧂出坏民庐田桑溺死者甚众三十一年八月建始县大水流民庐死者甚众三十二年四月淮溢数百里漂民田庐死者尤众六月浙西郡县山涌𭧂水漂民舍坏田覆舟隆兴元年八月浙东西州县大风水绍兴平江府湖州及崇徳县为甚二年七月平江镇江建康宁国府湖常秀池太平庐和光州江阴广徳寿春无为军淮东郡皆大水浸城郭坏庐舍圩田军垒操舟行市者累日人溺死者众越月积阴苦雨水患益甚淮东有流民乾道元年六月常湖州水壊圩田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海溢漂民庐盐场龙朔寺覆舟溺死二万馀人江濵胔骼尚七千馀三年六月庐舒蕲州水坏苖稼漂人畜七月已酉临安府天目山涌𭧂水决临安县五乡民庐二百八十馀家人多溺死八月湖秀州上虞县水坏民田庐时积潦至于九月禾稼皆腐江东山水溢江西诸郡水隆兴府四县为甚四年七月壬戌衢州大水败城三百馀丈漂民庐孳牧坏禾稼诸暨县大水害稼江宁建康府水是歳饶信亦水五年七月丁巳建宁府瑞应场大漈山𬃷等山𭧂水涌出漂民庐溺死甚众是歳夏秋温台州凡三大风水漂民庐坏田稼人畜溺死者甚众黄岩县为甚郡守王之望陈岩省不以闻皆黜削六年五月平江建康宁国府温湖秀太平州广徳军及江西郡大水江东城市有深丈馀者漂民庐湮田稼𬯎圩堤人多流徙八年五月贛州南安军山水𭧂出及隆兴府吉筠州临江军皆大雨水漂民庐坏城郭溃田害稼六月壬寅四川郡县大雨水嘉眉卬蜀州永康军及金堂县尤甚漂民庐决田亩九年五月戊午建康隆兴府严吉饶信池太平州广徳军水漂民居坏圩湮田分水县沙塞四百馀亩采石流民多渡江六月湖北郡县水淳熙元年七月壬寅癸卯钱塘大风涛决临安府江堤一千六百六十馀丈漂居民六百三十馀家仁和县濒江二乡坏田圃三年八月辛巳台州大风雨至于壬午海涛溪流合激为大水决江岸坏民庐溺死者甚众癸未行都大雨水坏徳胜江涨北新三桥及钱塘馀杭仁和县田流入湖秀州害稼浙东西江东郡县多水婺州㑹稽嵊广徳军建平三县尤甚四年五月庚子建宁府福南剑州大雨水至于壬寅漂民庐数千家已亥夜钱塘江涛大溢败临安府堤八十馀丈庚子又坏堤百馀丈明州濒海大风海涛败定海县堤二千五百馀丈鄞县堤五千一百馀丈漂没民田九月丁酉戊戌大风雨驾海涛败钱塘县堤三百馀丈馀姚县溺死四十馀人败堤二千五百六十馀丈败上虞县堤及梁湖堰及运河岸定海县败堤二千五百馀丈鄞县败堤五千一百馀丈五年六月戊辰古田县大水漂民庐圯县治市桥闰月已亥阶州水坏城郭乙巳兴化军及福清县及海口镇大水漂民庐官舍仓库溺死者甚众六年夏衢州水秋宁国府温台湖秀太平州水坏圩田乐清县溺死者百馀人七年五月戊戌分宜县大水决田害稼八年五月壬辰严州大水漂浸民居万九千五百四十馀家垒舍六百八十馀区绍兴府大水五县漂浸民居八万三千馀家田稼尽腐渔浦败堤五百馀丈新林败堤通运河是歳徽江二州亦水十年五月辛巳信州大水入城沈庐舍市井襄阳府大水漂民庐盖藏为空江东浙东数郡亦水八月辛酉雷州大风激海涛没濒海民舍死者甚众九月乙丑福潭州大风雨水𭧂至长溪宁徳县濒溪聚落庐舍人舟皆漂入海漳城半没浸八百九十馀家丁卯吉州龙泉县大水漂民庐壊田亩溺死者众十一年四月和州水湮民庐坏圩田五月丙申阶州白江水溢决堤圯城浸民庐垒舍祠庙寺观甚多建康府太平州水六月甲申处州龙泉县大雨水浸民舍坏杠梁汇田害稼七月壬辰明州大风雨山水暴出侵民市圯民庐覆舟杀人十二年六月婺州及富阳县皆水浸民庐害田稼八月戊寅安吉县𭧂水发𬃷园村漂庐舍寺观坏田稼殆尽溺死千馀人郡守刘藻不以闻坐黜是岁鄂州自夏徂冬水浸民庐九月台州水十四年三月辛未汀州水漂百馀家军垒六十馀区十五年五月淮甸大雨水淮水溢庐濠楚州无为安丰高邮盱眙军皆漂庐舍田稼庐州城圯荆江溢鄂州大水漂军民垒舍三千馀江陵常徳徳安府复岳澧州汉阳军水戊午祈门县群山暴汇为大水漂田禾庐舍冡墓桑麻人畜什六七浮胔甚众馀害及浮梁县六月建宁隆兴府袁抚州临江军水圯民庐七月黄岩县水败田潴番昜湖溢番昜县漂民舍田稼有流徙者十六年四月甲戌绍兴府新昌县山水𭧂作害稼湮田漂民庐五月丙辰沅靖州山水𭧂溢至辰州常徳府城没一丈五尺漂民庐舍汀州大水浸民庐千五百馀家溺死三千人分宜县水丁巳阶州白江水溢浸城市民庐六月庚寅镇江府大雨水五日浸军民垒舍三千馀辛卯潼川府东南二江溢决堤毁桥浸民庐涪城中江射洪通泉郪县没田庐绍熙二年三月宁化县连水溢庐舍田亩溺死二十馀人五月戊申建宁州水已酉福州水浸附郭民庐怀安侯官县漂千三百馀家古田闽清县亦坏田庐庚午利州东江溢坏堤田庐舍辛未潼川府东南江溢六月戊寅又溢再坏堤桥水入城没庐舍七百四十馀家郪涪射洪通泉县汇田为江者千馀亩七月癸亥嘉陵江𭧂溢兴州圯城门郡狱官舍凡十七所漂民居三千四百九十馀潼川崇庆府绵果合金龙汉州怀安石泉大安军鱼关皆水时上流西蕃界古松州江水𭧂溢龙州败桥阁五百馀区江油县溺死者众三年五月壬辰常徳府大雨水浸民田庐乙未潼川府东南江溢后六日又溢浸城外民庐人徙于山己亥池州大雨水连夕青阳县山水𭧂涌漂田庐杀人盖藏无遗贵池县亦水庚子泾县大雨水败堤圯县治庐舍六月辛丑建平县水败堤入城漂浸民庐甲戌祈门县水七月壬申天台仙居县大水连夕漂浸民居五百六十馀坏田伤稼襄阳江陵府大雨水汉江溢败堤防圯民庐没田稼者逾旬复州荆门军水亦如之镇江府三县水损下地之稼四年四月上高县水浸二百馀家五月壬申癸酉奉新县大雷雨水漂浸八百二十馀家五月辛未丙子镇江府大雨水浸营垒六千馀区戊寅安丰军大水平地三丈馀漂田庐丝麦皆空是月诸暨萧山宣城宁国县大水坏田稼广徳军属县水害稼筠州水浸民庐戊寅进贤县水圯百二十馀家六月丙申兴国军水池口镇及大冶县漂民庐有溺死者戊戌靖安县水漂三百二十馀家是江夏贛州江陵府亦水七月乙酉丰城县水壬午临江军水皆圯民庐丁亥新淦县漂浸二千三百馀家八月辛丑隆兴府水圯千二百七十馀家吉州水漂浸民庐及泰和县官舍自夏及秋江西九州三十七县皆水是岁兴化军大风激海涛漂没田庐尤多五年五月辛未石埭贵池泾县皆水圯民庐溺死者众是月泰州大水七月壬申慈溪县水漂民庐决田害稼人多溺死乙亥㑹稽山阴萧山馀姚上虞县大风驾海涛坏堤伤田稼八月辛丑钱塘临安新城富阳於潜县大雨水馀杭县尤甚漂没田庐死者无算安吉县水平地丈馀平江镇江宁国府明台温严常州江阴军皆水是秋武陵县江溢圯田庐甚众庆元元年六月壬申台州及属县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漂没田庐无算死者蔽川沉没旬日至千七月甲寅黄严县水尤甚常平使者莫漳以缓于振恤坐免七月临安府水二年秋浙东郡国大水三年九月绍兴府属县二婺州属县二水害稼五年秋台温衢婺水漂民庐人多溺死衢守张经以匿灾吝振坐黜六年五月建宁府严衢婺饶信徽南剑州及江西郡县皆大水自庚午至于甲戌漂民庐害稼嘉㤗二年七月丙午上杭县水圯田庐害稼民多溺死建安县漂军民庐舍百二十馀山摧覆民庐七十七家溺压死者六十馀丁未长溪县漂民庐二百八十馀家古田县漂官舍民庐甚众溺死者二百七十剑浦县圯二百五十馀家死者亦众三年四月江南郡邑水害稼开禧元年九月丙戌汉淮水溢荆襄淮东郡国水楚州盱眙军为甚圯民庐害稼三年五月庚寅东阳县大水山千七百三十馀所同夕崩洪漂聚落五百四十馀所湮田二万馀亩溺死者甚众三年江浙淮郡邑水鄂州汉阳军尤甚嘉定二年五月已亥连州大水败城郭百馀丈没官舍郡庠民庐坏田亩聚落甚多六月辛酉西和州水没长道县治仓库丙子昭化县水没县治漂民庐成州水入城圯垒舍同谷县及遂宁府阆州皆水七月壬辰台州大风雨激海涛漂圯二千二百八十馀家溺死尤众三年四月甲子新城县大水五月严衢婺徽州冨阳馀杭盐官新城诸暨淳安大雨水溺死者众圯田庐市郭首种皆腐行都大水浸庐舍五千三百禁旅垒舍之在城外者半没西湖溢四年七月辛酉慈溪县大水圯田庐人多溺者八月山阴县海败堤漂民田数十里斥地十万亩五年五月庚戌严州水六月丁丑台州及建徳诸暨㑹稽县水坏田庐六年六月丁丑淳安县山涌𭧂水䧟清泉寺漂五乡田庐百八十里溺死者无算巨木皆㧞丁亥于县大水戊子诸暨县风雷大雨山涌𭧂作漂十乡田庐溺死者尤多钱塘县临安馀杭於潜安吉县皆水九年五月行都及绍兴府严衢婺台处信饶福漳泉州兴化军大水漂田庐害稼十年冬浙江涛溢圯庐舍覆舟溺死甚众蜀汉二州江没城郭十一年六月戊申武康安吉县大水漂官舍民庐坏田稼人畜死者甚众十二年盐官县海失故道潮汐冲平野二十馀里至是侵县治庐舎港渎及上下管黄湾冈等盐场皆圯蜀山沦入海中聚落田畴失其半坏四郡田后六年始平十四年建康府大水十五年七月萧山县大水时久雨衢婺徽严𭧂流与江涛合圯田庐害稼十六年五月江浙淮荆蜀郡县水平江府湖常秀池鄂楚太平州广徳军为甚漂民庐害稼圯城郭堤防溺死者众鄂州江湖合涨城市沉没累月不泄是秋江溢圯民庐馀杭钱塘仁和县大水福漳泉州兴化军水坏稼十五六十七年五月福建大水漂水口镇民庐皆尽侯官县甘蔗砦漂数百家人多溺死建宁府没平政桥入城南剑州圯郡治城楼郡狱官舍城坏民避水楼上者皆死乙卯建昌军大水城不没者三板漂民庐圯官舍城郭桥梁害稼绍定二年天台仙居县大水四年沿江水灾端平三年三月辛酉蕲州大雨水漂民居是年英徳府昭州及襄汉江皆大水嘉熙元年饶信州水二年浙江溢淳祐二年绍兴府处婺州水七年福建水十年严州水十一年八月甲辰汀州山水𭧂至漂人民九月江陵水是年江浙多水饶州亦水十二年六月建宁府严衢婺信台处南剑州邵武军大水冒城郭漂室庐死者以万数宝祐元年七月温台处信饶州大水开庆元年五月已未婺州水漂民庐是岁滁严州水景定二年浙东水咸淳六年五月大雨水七年五月甲申诸暨县大水漂庐舍是月重庆府江水泛溢者三漂城壁坏楼橹十年三月庐州水四月绍兴府大雨水八月临安府安吉武康县水
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州黎阳县河清端拱元年二月澶濮二州河清二百馀里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陕西河清十二月乙巳河再清当汾水合流处清如汾水元丰四年十月环州河水变甘大观元年八月乾宁军河清二年十二月陕州河清同州韩城县邰阳县至清及百里渉春不变自是迄政和宣和诸路数奏河清辄遣郎官致祭宰臣等率百官拜表贺岁以为常大中祥符元年二月醴泉出蔡州汝阳鳯原乡有疾者饮之皆愈八年十一月通州军言醴泉出汶山下有疾者饮之皆愈熙宁元年五月京师开化坊醴泉出政和五年正月河阳䑓观醴泉出
宋史巻六十一
宋史卷六十一考证
五行志一水上然班固范晔志五行巳推本之○〈臣召南〉按蔚宗未尝志五行也但修纪传而巳后志乃司马彪所续而刘昭补之此史文未检处
泗洲淮溢○洲字系州字之讹即泗州也
七月黄岩县水败田潴番昜湖溢○〈臣召南〉按潴字系庐字之讹番昜湖溢属下句读
同州韩城县邰阳县至清及百里○〈臣召南〉按邰阳当作郃阳与韩城县并在黄河西岸刋本因郃邰二字相近而讹也
宋史卷六十一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二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水下〉
建隆三年春延寜二州雪盈尺沟洫复冰草木不华丹州雪二尺太平兴国七年三月宣州霜雪害桑稼雍熙二年冬南康军大雨雪江水冰胜重载端拱元年闰五月郓州风雪伤麦淳化三年九月京兆府大雪害苗稼四年二月商州大雪民多冻死咸平四年三月丁丑京师及近畿诸州雪损桑天禧元年十一月京师大雪苦寒人多冻死路有僵尸遣中使埋之四郊二年正月永州大雪六画夜方止江陵溪鱼皆冻死庆历三年十二月丁巳大雨雪皇祐四年十二月已丑雪初帝以愆亢责躬减膳毎见辅臣忧形于色庞籍等因言臣等不能燮理阴阳而上烦陛下责躬引咎愿守散秩以避贤路帝曰是朕诚不䏻感天而惠不䏻及民非卿等之过也是夕乃得雪至和元年正月京师大雪贫弱之民冻死者甚众嘉祐元年正月甲寅朔御大庆殿受朝前一夕殿庭设仗卫既具而大雨雪折宫架是日帝因感风促礼行而罢壬午大雨雪泥涂尽冰都民寒饿死者甚众元祐二年冬京师大雪连月至春不止久阴恒寒罢上元节游幸降徳音诸道八年十一月京师大雪多流民元符二年正月甲辰朔御大庆殿受朝贺以雪罢政和三年十一月大雨雪连十馀日不止平地八尺馀冰滑人马不能行诏百官乘轿入朝飞鸟多死七年十二月大雪诏收养内外乞丐老幼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大雪盈三尺不止天地晦冥或雪未下时阴云中有雪丝长数寸堕地二年正月丁酉大雪天寒甚地冰如镜行者不能定立是月乙卯车驾在青城大雪数尺人多冻死建炎三年六月寒绍兴元年二月寒食日雪五年二月乙巳雨雪六年二月癸卯雪十三年三月癸丑雨雪十七年二月丙申雪十八年二月癸卯雪二十八年三月丙寅雨雪二十九年二月戊戌大雪三十一年正月戊子大雨雪至于已亥禁旅垒舎有压者寒甚乾道元年二月大雪三月暴寒损苗稼二年春大雨寒至于三月损蚕麦二月丙申雪四年二月癸丑大雪五年二月戊子雪六年五月大风雨寒伤稼七年二月丙辰雨雪淳熙十二年淮水冰断流是冬大雪自十二月至明年正月或雪或霰或雹或雨水冰冱尺馀连日不解台州雪深丈馀冻死者甚众十六年四月戊子天水县大雨雪伤麦绍熙元年三月留寒至立夏不退十二月建寜府大雪深数尺查源洞寇张海起民避入山者多冻死二年正月行都大雪积冱河冰厚尺馀寒甚是春雷雪相继冻雨弥月四年二月已未雪庆元五年二月庚午雪六年二月乙酉雪五月亡暑气凛如秋开禧三年二月戊申雪嘉定元年二月甲寅雪四年二月丙子雪六年二月丁亥雪六月亡暑夜寒九年二月乙酉丙申雪十年二月庚申壬戌雪十七年三月癸丑雪宝庆元年四月辛卯雪绍定四年二月巳巳雨雪六年三月壬子雨雪端平元年二月癸酉雨雪二年三月乙未雨雪嘉熙二年二月乙未雨雪淳祐六年二月壬申雨雪宝祐元年二月壬子雨雪二年三月戊子雨雪六年二月雨雪开庆元年二月庚辰雨雪景定五年二月辛亥雨雪建隆三年春厌次县陨霜杀桑民不蚕淳化三年三月商州霜花皆死景徳四年七月渭州瓦亭砦早霜伤稼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大名澶相州并霜害稼至和二年河东自春陨霜杀桑绍兴七年二月庚申霜杀桑稼淳熙十六年七月阶城鳯泗和州霜杀稼几尽绍熙三年九月丁未和州陨霜连三日杀稼是月淮西郡国稼皆伤嘉熙元年三月霜
建隆元年十月临清县雨雹伤稼二年七月义川云岩二县大雨雹四年七月海州风雹干徳二年四月阳武县雨雹宋州寜陵县风雨雹伤民田六月潞州风雹七月同州邰阳县雨雹害稼八月肤施县风雹霜害民田三年四月尉氏扶沟二县风雹害民田桑𬃷十损八九开宝二年风雹害夏苗太平兴国二年六月景城县雨雹七月永定县大风雹害稼五年四月冠氏安丰二县风雹七年五月芜湖县雨雹伤稼八月五月相州风雹害民田端拱元年三月霸州大雨雹杀麦苗闰五月润州雨雹伤麦淳化元年六月许州大风雹坏军营民舎千一百五十六区鱼台县风雹害稼至道二年十一月代州风雹伤田稼咸平元年九月定州北平等县风雹伤稼三年四月丁巳京师雨雹飞禽有陨者六年四月甲申京师暴雨雹如弹丸大中祥符三年丙申京师雨雹五年八月丙辰京师雨雹天禧元年九月镇戎军彭城砦风雹害民田八百馀亩天圣元年五月丙辰大雨雹二年七月壬午大雨雹六年京师雨雹嘉祐四年四月丙戌震雷雨雹熙寜元年秋鄜州雨雹三年七月七年四月五月京师雨雹八年夏鄜州泾州雨雹九年二月京师雨雹十年夏鄜州雨雹秦州大雨雹绍圣二年十月辛未西南方有雷声次大雨雹四年闰二月癸卯京师雨雹自辰至申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丙申京师雨雹五年辛酉京师大雨雹崇寜三年十月辛丑京师雨雹大观元年十月已已三年五月戊申京师大雨雹政和七年六月京师大雨雹皆如拳或如一升器㡬两时而止宣和四年二月癸卯京师雨雹四年三月朔雨雹靖康元年十二月已卯庚辰京师雨雹建炎三年八月甲戌大雨雹绍兴元年二月壬辰髙宗在越州雨雹震雷二年二月丙子临安府大雨雹三年正月雨雹震雷四年三月已未大雨雹伤稼五年闰月乙巳朔雨雹而雪十月丁未夜秀州华亭县大风电雨雹大如荔枝实坏舟覆屋十二月戊辰雨雹七年二月癸丑雨雹先一夕雷后一日雪癸丑又雹八年六月丙辰大雨雹九年二月甲戌雨雹伤麦十二月辛未雨雹十年二月辛亥大雨雹十二月庚辰雨雹十一年正月辛酉雨雹十三年二月甲子雨雹伤麦五月戊午夜雹七月庚午壬申雹害稼十一月巳未雨雹十七年正月庚辰雨雹五月丙寅又雹二十一年三月已卯雹伤禾麦二十八年四月辛亥雨雹二十九年二月戊戌雹损麦隆兴元年三月丙申夜雨雹二年三月丁丑雹与霰俱四月庚午雹六月雨雹七月丁未雨雹十月辛卯雨雹十二月已亥雨雪而雹闰月雨雹乾道元年二月庚寅夜雹二年十月辛卯雨雹二年二月壬午雪癸未雹四年正月癸未夜雹有霰二月丁酉癸丑雨雹乙卯雹而雪五年二月丙午雹损麦六年二月壬午亦如之八年七月壬辰雨雹淳熙三年四月丁亥雨雹癸巳天台临海二县大风雹伤麦四年正月建康府雨雹五月丙寅雨雹五年建康府雨雹者再六年正月丁丑雹伤麦三月壬申夜大雨雹八年十二月甲寅雨雹十二年二月辛酉夜雨雹十三年闰月丙午雨雹十五年二月丁亥雨雪而雹六月丁卯雨雹十六年二月已卯雹而雨绍熙元年二月丙申雪丁酉雹二年正月戊寅大雨雹震雷电以雨至二月庚辰大雪连数日是月庚寅朔建寜府大风雨雹仆屋杀人三月癸酉大风雨雹大如桃李实平地盈尺坏庐舎五千馀家禾麻蔬果皆损瑞安县亦如之壊屋杀人尤甚秋祐川县大风雹壊粟麦庆元三年二月戊辰雪已巳雹四月乙丑雨雹大如杯破瓦杀燕爵嘉泰元年三月丙寅雨雹三日五月丁丑雨雹七月癸亥大雨而雹二年四月庚寅雨雹伤稼六月庚子大风雹而寒四年正月壬辰雪而雹开禧二年正月已酉雹而雷嘉定元年闰月壬申雨雹害稼二年三月乙未雨雹六年夏江浙郡县多雨雹害稼十五年九月癸丑大震雨雹十六年秋雨雹绍定元年五月丁酉雨雹五年九月壬寅雨雹六年三月丙辰大雨雹端平二年五月乙未雹三年六月庚戌雨雹嘉熙元年二月壬辰雨雹淳祐二年四月壬申雨雹八年二月壬辰雨雹三月乙丑雨雹九年正月雨雹宝祐三年五月嘉定府大雨雹开庆元年五月辛亥雨雹景定元年二月庚申雨雹
建隆四年四月癸巳宿州昼日无雨雷霆暴作军校傅韬震死是夜夜半雷起于京师开封县署役夫刘延嗣万进震死顷之复苏有烟熖自牗入室因骇仆遍体焦灼干徳二年正月辛巳雷霆京师西南东行有电五月戊寅大名府大雨雷震焚藁聚四年七月海州雷震长吏㕔伤刺史梁彦超开宝七年六月易州雷震死耀武军士八人八年八月卭州延贵镇震死民费贵及其子四人太平兴国二年七月景城县震死牛商冯异端拱二年八月兴化军民刘政震死有文在胸曰大不孝淳化三年七月泗州大风雨震僧伽塔柱至道元年三月甲戌雷未发声召司天监寺赵昭问之答云按占书雷不发声寛政之应也七月泗州大风雨雷震僧伽塔及壊钟楼咸平元年正月戊寅京师西北有雷电十一月瀛州顺安军并东北有雷三年冬黄州西北雷震似盛夏时十二月真定府东南雷四年十月乙巳京师西南雷电闰十二月大名府雷六年十一月甲午京师暴雷震司天言国家发号布徳未及黎庶时议改元肆赦诏宰相增广条目采民病悉除之景徳三年九月丙寅夕京师大震雷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癸未京师西北方雷五年十二月已巳京师西北雷电九年五月殿中张信奉南海祝版乘驿至唐州震死嘉祐四年四月丙戌大震雷雨雹庆历六年五月雷雹地震绍圣三年十月十五日西南方有雷声次雨雹大观三年十月戊子大雷雹而雨建炎四年正月已未雷时御舟次温州章安镇髙宗谓宰臣曰雷声甚厉前史以为君弱臣强四夷兵不制是夕金人破明州壬戌又雷绍兴五年九月戊寅雷十月丁巳雷六年十月丙午雷九年九月甲午十月丁卯雷十一年十一月已酉雷十五年十月辛卯十二月甲寅雷十六年温州大雷电震死六人于龙翔寺十八年闰月甲戌雷十九年十月甲寅雷三十一年二月辛未南安军大雷电大庾县震死四人十一月辛未夜震雷十二月癸酉雷二十二年十二月戊寅巳卯雷二十六年十二月甲子雷二十七年九月癸未雷三十一年正月丁丑雷乾道三年十一月丙寅雷雨不克郊戊辰日南至大震雷八年九月乙酉雷九年闰月癸卯雷淳熙九年九月壬午雷十二年十一月戊子雷十二月丁丑雷十三年正月已丑雷后三十五日雪十四年十一月乙卯雷十六年七月乙丑大雷震太室斋殿东鸱吻绍熙元年九月辛酉雷十一月壬午日南至郊祀风雨大至帝震恐因致疾四年十一月已卯日南至辛巳雷五年十月癸巳大雷电庆元二年正月戊子雷十一月雷三年十月癸亥雷六年九月已未雷嘉泰二年正月巳巳雷三年正月雷四年正月辛卯雷开禧二年正月雪雷九月雷三年十月辛未癸酉雷嘉定二年九月戊子雷三年正月雷十月壬申雷八月辛丑九月辛酉雷四年九月雷五年七月戊辰雷雨震太室之鸱吻十月丁酉雷六年闰月壬辰雷震电乙未昧爽洊雷七年九月癸亥雷八年九月丙寅雷十一年九月辛巳祀明堂肆赦震雷十四年十月庚午雷十五年九月癸丑雷十六年九月乙卯十二月壬辰雷十七年九月丁亥雷宝庆二年九月庚申十月辛丑雷绍定二年九月庚辰雷五年九月壬寅雷端平二年十二月辛亥雷三年九月庚午雷是月祀明堂大雨震电十月戊戌雷嘉熙元年九月丁巳雷二年九月已酉十月庚戌雷淳祐元年十二月丙寅雷二年九月已丑雷三年三月丙辰雷十年十一月壬午雷十二年十二月丁丑雷宝祐三年九月雷开庆元年十月乙酉雷景定二年十月戊戌雷电已亥雷电咸淳四年闰月丁已九月庚申雷九年十月癸亥十二月丙辰壬戌雷建炎七年五月汴京无云而雷绍兴三十年十月壬戌昼漏半无云而雷癸亥日过中无云而雷淳熙十四年六月甲申昧爽祷雨太乙宫乘舆未驾有大声自内发及和寜门人马辟易相践有失巾屦者
至道元年十二月广州大鱼击海水而出鱼死长六丈三尺髙丈馀政和七年雨中有二鱼落殿中省㕔屋上宣和二年三月内出鱼纯赤色蔡京等乞付史馆拜表贺绍兴十八年漳浦县崇照盐场海岸连有巨鱼髙数丈割其肉数百车剜目乃觉转鬛而傍舰皆覆又渔人获鱼长二丈馀重数千斤剖之腹藏人骼肤髪如生二十四年四月海盐县海洋有巨鳅群鰕从之声若讴歌抵岸偃沙上犹扬鬛拨剌其髙齐县门乾道六年行都北阙有鲇鱼色黒腹下出人手扵两傍各具五指七年十一月丁亥洞庭湖巨鼋走沙拥舟身广长皆丈馀升舟以首足压重舰没水淳熙十三年二月庚申钱塘龙山江岸有大鱼如象随潮汐复逝十六年六月甲辰钱塘旁江居民得鱼备五色鲫首鲤身民诡言梦得鱼觉而在手犹跃事闻有司令縦之庆元三年二月饶州景徳镇渔人得鱼頳尾鲤鳞而首异常鱼镇之老人言其不祥绍兴二年尝出后为水灾葢是岁五月镇果大水皆鱼孽也嘉定十七年海壊畿县盐官地数十里先是有巨鱼横海岸民脔食之海患共六年而平
建隆元年七月澶州蝗二年五月范县蝗三年七月深州蝻虫生四年六月澶濮曹绛等州有蝗七月懐州蝗生干徳二年四月相州蝻虫食桑五月昭庆县有蝗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是时河北河南陕西诸州有蝗三年七月诸路有蝗开宝二年八月冀磁二州蝗太平兴国二年闰七月卫州蝻虫生六年七月河南府宋州蝗七年四月北阳县蝻虫生有飞鸟食之尽滑州蝻虫生是月大名府陕州陈州蝗七月阳谷县蝻虫生雍熙三年七月鄄城县有蛾蝗自死淳化元年七月淄澶濮州干寜军有蝗沧州蝗蝻虫食苗棣州飞蝗自北来害稼三年六月甲申京师有蝗起东北趣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七月真许沧沂蔡汝商兖单等州淮阳军平定彭城军蝗蛾抱草自死至道二年六月亳州宿宻州蝗生食苗七月长葛阳翟二县有蝻虫食苗历城长清等县有蝗三年七月单州蝻虫生景徳二年六月京东诸州蝻虫生三年八月徳博蝝生四年九月宛邱东阿须城三县蝗大中祥符二年五月雄州蝻虫食苗三年六月开封府尉氏县蝻虫生四年六月祥符县蝗七月河南府及京东蝗生食苗叶八月开封府祥符咸平中牟陈留雍邱封邱六县蝗九年六月京畿京东西河北路蝗蝻继生弥覆郊野食民田殆尽入公私庐舎七月辛亥过京师群飞翳空延至江淮南趣河东及霜寒始毙天禧元年二月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两浙荆湖百三十州军蝗蝻复生多去岁蛰者和州蝗生卵如稻粒而细六月江淮大风多吹蝗入江海或抱草木僵死二年四月江阴军蝻虫生天圣五年七月丙午邢洺州蝗甲寅赵州蝗十一月丁酉朔京兆府旱蝗六年五月乙卯河北京东蝗景祐元年六月开封府淄州蝗诸路募民掘蝗种万馀石宝元二年六月癸酉曹濮单三州蝗四年淮南旱蝗是岁京师飞蝗蔽天皇祐五年建康府蝗熙寜元年秀州蝗五年河北大蝗六年四月河北诸路蝗是岁江寜府飞蝗自江北来七年夏开封府界及河北路蝗七月咸平县鸜鹆食蝗八年八月淮西蝗陈颖州蔽野九年夏开封府畿京东河北陕西蝗元丰四年六月河北蝗秋开封府界蝗五年夏又蝗六年夏又蝗五月沂州蝗元符元年八月髙邮军蝗抱草死崇寜元年夏开封府界京东河北淮南等路蝗二年诸路蝗令有司酺祭三年四年连岁大蝗其飞蔽日来自山东及府界河北尤甚宣和三年诸路蝗五年蝗建炎二年六月京师淮甸大蝗八月庚午令长吏脩酺祭绍兴二十九年七月盱眙军楚州军界三十里蝗为风所堕风止复飞还淮北三十二年六月江东淮南北郡县蝗飞入湖州境声如风雨自癸已至扵七月丙申遍于畿县馀杭仁和钱塘皆蝗丙午蝗入京城八月山东大蝗癸丑颁祭酺礼式隆兴元年七月大蝗八月壬申癸酉飞蝗过都蔽天日徽宣湖三州及浙东郡县害稼京东大蝗襄随尤甚民为乏食二年夏馀杭县蝗乾道元年六月淮西蝗宪臣姚岳贡死蝗为瑞以佞坐黜淳熙三年八月淮北飞蝗入楚州盱眙军界如风雷者逾时遇大雨皆死稼用不害九年六月全椒历阳乌江县蝗乙卯飞蝗过都遇大雨堕仁和县界七月淮甸大蝗真泰州窖扑蝗五千斛馀郡或日捕数十车群飞绝江堕镇江府皆害稼十年六月蝗遗种于淮浙害稼十四年七月仁和县蝗绍熙二年七月髙邮县蝗至于泰州五年八月楚和州蝗嘉定二年浙西诸县大蝗自丹阳入武进若烟雾蔽天其堕亘十馀里常之三县捕八千馀石湖之长兴捕数百石时浙东近郡亦蝗开禧三年夏秋久旱大蝗群飞蔽天浙西豆粟皆既于蝗嘉定元年五月浙江大蝗六月乙酉有事于圜丘方泽且祭酺七月又酺颁酺式于郡县二年四月又蝗五月丁酉令诸郡修酺祀六月辛未飞蝗入畿县三年临安府蝗七年六月浙郡蝗八年四月飞蝗越淮而南江淮郡蝗食禾苗山林草木皆尽乙卯飞蝗入畿县巳亥祭酺令郡有蝗者如式以祭自夏徂秋诸道捕蝗者以千百石计饥民竞捕官出粟易之九年五月浙东蝗丁已令郡国酺祭是岁荐饥官以粟易蝗者千百斛十年四月楚州蝗绍定三年福建蝗端平元年五月当涂县蝗嘉熙四年建康府蝗淳祐二年五月两淮蝗景定三年八月两浙蝗
绍兴十年春有野豕入海州市民刺杀之时州已䧟夏镇江军帅王胜攻取之明年以其郡属金悉空其民乾道六年南雄州民家豕生数豚首各具他兽形有类人者庆元初乐平县民家豕生豚与南雄同而更具他兽蹄三年四月馀干县民家豕生八豚其二为鹿古田县豕食婴儿淳化三年六月黑风昼晦景祐四年七月黒气长丈馀出毕宿下康定元年黒风昼晦元丰末尝有物大如席夜见寝殿上而神宗崩元符末又数见而哲宗崩至大观间渐昼见政和元年以后大作每得人语声则出先若列屋推倒之声其形厪丈馀仿佛如龟金眼行动硁硁有声黑气䝉之下人了了气之所及腥血四洒兵刃皆不能施又或变人形亦或为驴自春历夏昼夜出无时遇冬则罕见多在掖庭宫人所居之地亦尝及内殿后习以为常人亦不大怖宣和末寝少而乱遂作政和三年夏至宰臣何执中奉祀北郊有黒气长数丈出自斋宫行一里许入坛壝绕祭所皆近人穿灯烛而过俄又及于坛礼将毕不见宣和中洛阳府畿间忽有物如人或蹲踞如犬其色正黑不辨眉目始夜则掠小儿食之后虽白昼入人家为患所至喧然不安谓之黑汉有力者夜执枪棒自卫亦有托以作过者如此二岁乃息已而北征事起卒成金人之祸三年春日有眚忽青黑无光其中汹汹而动若鉟金而涌沸状日旁有黑气如水波周回旋绕将暮而稍止建炎三年二月甲寅日初出两黑气如人形夹日旁至巳时乃散乾道四年春舒州雨黑米坚如鐡破之米心通黑淳熙十一年二月临安府新城县深浦天雨黑水终夕十六年六月行都钱塘门启黑风入扬沙石庆元元年徽州黄山民家古井风雨夜出黑气波浪喷涌
咸平元年五月抚州王羲之墨池水色变黑如云大中祥符元年五月丁丑泰山王母池水变红紫色四年二月已未河中府宝鼎县瀵泉有光如烛熖四五炬其声如雷三年八月解州盐池紫泉场也次二年里许不种自生其味特嘉命屯田员外𭅺何敏中往祭池庙八月东池水自成盐仅半池洁白成块晶莹异常祀汾阴经度制置使陈尧叟继献凡四千七百斤分锡近臣及诸列校绍兴十四年乐平县河冲里田陇数十百顷田中水类为物所吸聚为一直行髙平地数尺不假堤防而水自行里南程氏家井水溢亦髙数尺天矫如长虹声如雷穿墙毁楼二水斗于杉墩且前且却约十刻乃解各复故
天圣四年十月甲午昏雾四塞靖康元年正月丁未雾气四塞对面不见建炎二年十一月甲子北京大雾四塞是夕城䧟三年三月车驾发温州航海乙丑次松门海中白雾昼晦六月久阴四年三月乙丑四方雾下如尘绍兴三年自正月阴晦阳光不舒者四十馀日五年正月甲申雾气昏塞七月刘豫毁明堂天地晦冥者累日七年氛气翳日八年三月甲寅昼晦日无光阴雾四塞乙卯昼夜云气昧浊四月积雨方止氛雾四塞昼日无光隆兴元年五月丙午朔雾四塞二年六月积阴弥月乾道二年十一月久阴五年正月甲申昼䝉六年五月连阴六月日青无光淳熙六年十二月乙丑昼䝉十三年正月丁亥亦如之庆元二年二月已卯昼暝四方昏塞三年二月丁卯昼晦昏雾四塞六年十一月辛卯嘉定三年正月丙午十年正月乙未十三年三月壬辰皆昼䝉
建炎四年三月辛亥白虹贯日绍兴八年三月辛巳白虹亘天二十七年二月壬寅白虹贯日三十年十二月辛酉曲虹见日之西乾道三年十月丙申虹见淳熙元年十月戊寅白虹见日东二年十月庚辰虹见五年十月丁巳曲虹见日东庆元元年正月丙辰白虹贯日嘉泰三年七月壬午亦如之四年十一月虹见嘉定十一年二月丙辰白虹贯日嘉熙三年十月乙丑虹见四年二月辛丑白虹贯日淳祐十年十二月丁已虹见宝祐五年十月虹见
太祖从周世宗征淮南战于江亭有龙自水中向太祖奋跃干徳五年夏京师雨有黑龙见尾于云际自西北趋东南占主大水明年州府二十四水壊田庐开宝六年四月单父县民王美家龙起井中暴雨飘庐舎失族属及壊旧镇廨舎三百五十馀区大木皆折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堕于城北门楼有物抱东柱龙形金色足三尺许其气甚腥旦视之壁上有烟痕爪迹三十六大中祥符二年八月青蛇出无为军廨长数尺宣和元年夏雨昼夜凡数日及霁开封县前茶肆中有异物如犬大蹲踞卧榻下细视之身仅六七尺色苍黑其首类驴两颊作鱼颔而色正绿顶有角生极长于其际始分两岐声如牛鸣与世所绘龙无异茶肆近军器作坊兵卒来观共杀食之巳而京师大水讹言龙复雠云绍兴初朱胜非出守江州过梁山龙入其舟才长数寸赤背绿腹白尾黒爪甲目有光近龙孽也行都柴垛桥旌忠庙三蛇出没庭庑大者盈尺方鳞金色首脊有金钱遇霁或变化数百于蕉卉间庙徙而蛇孽亦绝十一年四月衡山县净居岩有蛇长二丈身围数尺黑色而方文震死山水大至先是山气遇夜辄昏昧蛇毙始明二十五年六月湖口县赤龙横水中如山寒风怒涛覆舟数十艘士卒溺者数十人三十年春宜黄县大蛇见于丞治长二丈捕之纵数里外俄复至者数四乾道五年七月乙亥武寜县龙斗于复塘村大雷雨二龙奔逃珠坠大如车轮牧童得之自是连岁有水灾
大平兴国三年灵州献官马驹足有二距雍熙二年䖍州吏李祚家马生驹足有距四年鄜州直罗县民高英家马生前两足如牛端拱二年夏州民程真家马生二驹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大名监马生驹赤色肉尾无鬃宣和五年马生两角长三寸四足皆生距时北方正用兵绍兴八年广西海堧有海兽如马蹄鬛皆丹夜入民舎聚众杀之明日海溢环村百馀家皆溺死近马祸也五年广西市马全纲疫死淳熙六年十二月宕昌西马金州马皆大疫十二年黎雅州献马有角长二寸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角兹谓贤士不足绍兴元年二月丙申右丞相留正乘马早朝入禁扉马毙近马祸也嘉定五年正月史弥逺入贺于东宫马惊堕地衣帻皆败其额㣲损事与上同
建隆元年雄州归义军民刘进妻产三男二年孟州民孟福定州民孟公礼等妻各产三男三年齐州晋州大旱民家多生魃龙冈县民林嗣妻京师龙捷军卒宜超妻产三男干徳三年江陵府民刘晖妻产三男四年安州骁健军卒赵逺妻产三男五年光州民高与徳州民赵嗣干寜军卒王进妻产三男开宝元年沂州民王政澶州民谢兴妻产三男二年阆州民孙延广开州民董逺妻产三男七年青城县王宥妻产三男河南府民刘元妻产三男太平兴国二年邢州招收军卒李遇汝州归化军卒鱼霸常州民谢祚妻产三男晋原县民杨万妻产三男七年澶州龙卫军卒靳兴晋州民郑彦福妻产三男汾州民郑训妻产三女雁门县民刘习妻产四男滑州归化军卒安旺妻产二男一女八年杨州顺化军卒俞钊温州民李遇荣州民李祚妻产三男九年子县民妻生男毛被体半寸馀面长顶高乌睂睂毛粗宻近𩬊际有毛两道软长睂紫唇红耳厚鼻大类西域僧至三岁画图以献雍熙二年奉新县民何靖妻产三男三年鲁山县民张美相州林虑县民张钦妻产三男四年晋原县民周承晖固始县民杨升妻产三男端拱元年祁州民冯遇妻产三男二年齐州民徐美并州民侯逺常州卒徐流妻产三男淳化元年正月河阳县民王斌新息县民李圭妻产三男八月汾州悉达院僧智严头生角三寸二年晋陵县民黄钊南充县民彭公霸龙阳县民周信王屋县民李清临清县民国忠邻水县吏谢元升奉化县卒朱旺妻产三男瀛州民胡立邢州民高徳妻产三男四年邯郸县民郑安河间县民王希辇安州民宋和妻产三男五年雍丘县营卒盛泰妻产三男至道元年保州敌军校李深宋城县民王洽临淮县民贺用永清县民董美鄄城县民马方妻产三男二年安丰县民王构伊阳县民张寿成都县民彭操妻产三男三年汾州民赵演沂州民李嗣南剑州民刘相饶安县民睦鸾卫州宣武军卒李筠妻产三男咸平元年台州永安县王旺澶州静戎军卒郑穗妻产三男莘县民懐梁获嘉县民王贵永康县民罗彦瑫温县民杨荣毗陵县民魏吉妻产三男三年睢县民朱进郓州武威军卒徐绕深州民彭逺妻产三男四年望都县民郭莹邕州澄海军卒梁济妻产三男五年夏津县民赵替妻产三男六年石城县民刘诜堂邑县民戴玉妻产三男平乡县民郭让妻产四男景徳元年南昌县民李总妻产三男二年奉新县民魏勇妻产三男四年八作司匠赵荣南顿县民任登老𬃷强县民张绪妻各产三男大中祥符元年髙邮军民王言妻产四男二年崞县民张留清平军民杨泉妻产三男三年获嘉县民冯可妻产三男宋城县民李悔妻产二男一女四年河池县民冯守钦妻产三男七年大名府宣勇军卒徐璘赞皇县民李钊妻产三男七年铜鞮县民李谦宋城县民白徳霍邱县民朱璘平凉县民焦思顺妻产三男八年河南府民宋再兴真阳县民周元历亭县民田用侯言霍邱县民王忠杜戬濛阳县民卫志聪定州骁武军卒张吉雍邱县懐勇军卒黄进妻产三男永嘉县民张保妻产四男九年曹州雄勇军卒聂徳瀛州民刘元沣州民张贵广州民刘吉妻产三男天禧元年连江县民陈霸妻产三男三年钱塘县民谢文信遂安县民李承遇妻产三男四年孝感县民杜明平恩县民刘顺妻产三男七月耒阳县民张中妻产三男其额有白志方寸馀上生白发自天圣迄治平妇人生四男者二生三男者四十四生二男一女者一熙寜元年距元丰七年郡邑民家生三男者八十四而四男者一三男一女者一元丰八年至元符二年生三男者十八而四男者二三男一女者一元符三年至靖康生三男者十九而四男者一前志以为人民蕃息之验宣和六年都城有卖青果男子孕而生子蓐母不能收易七人始免而逃去丰乐楼酒保朱氏子之妻可四十馀楚州人忽生髭长仅六七寸疏秀而羙宛然一男子特诏度为女道士绍兴三年建康府桐林湾妇产子肉角有齿是岁人多产鳞毛二十年八月真符县民家一产三男隆兴元年建康民流寓行都而妇产子二首具羽毛之形乾道元年衡湘间人有化为虎者馀杭县妇产子青而毛二肉角又有二家妇产子亦如之皆连体两面相乡三家才相距一二里潮州城西妇孕过期产子如指大五体皆具者百馀蠕蠕能动淳熙十年番易南乡妇产子肘各有二臂及长斗则六臂并运十三年行都有人死十有四日复生十一月辛未邓家巷妇产肉块三其一直目而横口十四年六月临安府浦头妇产子生而能言四日暴长四尺绍熙元年三月癸酉行都市人夜以杀相惊奔迸者良久乃定是岁昆山县工采石而山压三年六月它工采石邻山闻其声呼相应答如平生其家凿石出之见其妻喜曰久闭乍风肌肤如裂俄顷声㣲噤不语化为石人貌如生庆元元年乐平县民妇产子有尾永州民产子首有角腋有肉翅二年七月进贤县妇产子亦如之而面有三目嘉定四年四月镇江府后军妻生子一身二首而四臂
淳化五年六月京师疫遣太医和药救之至道二年江南频年多疾疫大观三年江东疫建炎元年三月金人围汴京城中疫死者几半绍兴元年六月浙西大疫平江府以北流尸无算秋冬绍兴府连年大疫官募人能服粥药之劳者活及百人者度为僧三年二月永州疫六年四川疫十六年夏行都疫二十六年夏行都又疫髙宗出柴胡制药活者甚众隆兴二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舎遍山谷暴露冻馁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是岁浙之饥民疫者尤众乾道元年行都及绍兴府饥民大疫浙东西亦如之六年春民以冬燠疫作八年夏行都民疫及秋未息江西饥民大疫隆兴府民疫遭水患多死淳熙四年真州大疫八年行都大疫禁旅多死寜国府民疫死者尤众十四年春都民禁旅大疫浙西郡国亦疫十六年潭州疫绍兴二年春涪州疫死数千人三年资荣二州大疫庆元元年行都疫二年五月行都疫三年三月行都及淮浙郡县疫嘉泰三年五月行都疫嘉定元年夏淮甸大疫官募掩骼及二百人者度为僧是岁浙民亦疫二年夏都民疫死甚众淮民流江南者饥与暑并多疫死三年四月都民多疫死四年二月亦如之十五年贛州疫十六年永道二州疫徳祐元年六月庚子是日四城迁徙流民患疫而死者不可胜计天寜寺死者尤多二年閠三月数月间城中疫气薫蒸人之病死者不可以数计
熙寜元年七月戊子夜西南云间有声鸣如风水相激寖周四方主民劳兵革岁动六年七月丙寅夜西北云间有声如磨物主百姓劳七年七月庚子夜西北天鸣主惊忧之事绍兴二十一年八月乙亥天有声如雷水响于东南四日乃止开禧元年六月壬寅天鸣有声天禧三年正月晦沈邱县民骆新田闻震顷之陨石入地七尺许淳熙十六年三月壬寅陨石于楚州宝应县散如火甚臭腥庆元三年六月辛未黄岩县大石自陨雷雨甚至山水瀵涌
宋史巻六十二
宋史巻六十二考证
五行志一水下淳熙十六年七月阶城凤泗和州霜杀稼㡬尽○按城当作成
七月同州邰阳县雨雹害稼○邰阳当作郃阳
建炎七年五月汴京无云而雷○〈臣召南〉按此文应提行冩此序无云而雷与前文叙震雷又异也
淳化三年六月黑风昼晦○〈臣召南〉按此文应提行冩前文叙豕祸此文以下叙黑气也
黑气䝉之下人了了○〈臣召南〉按下人二字无义当是不大二字之讹也言其形状不甚分明
三年八月解州盐池场也次○也次二字疑误
宋史巻六十二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三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火上〉
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従之建隆元年宿州火燔民舎万馀区二年三月内酒坊火燔舎百八十区酒工死者三千馀三年正月滑州甲仗库火燔仪门及军资库一百九十区兵器钱帛并尽开封府通许镇民家火燔庐舎三百四十馀区二月安州牙吏施延业家火燔民舎并显义军营六百馀区五月京师相国寺火燔舎数百区海州火燔数百家死者十八人干徳四年二月岳州衙署廪库火燔市肆民舎殆尽官吏逾城仅免三月陈州火燔民舎数十区潭州火燔民舎五百馀区逾月民周泽家火又燔仓廪民舎数百区死者三十六人是春诸州言火者甚众八月衡州火燔公署仓库民舎一千馀区五年京师建隆观火开宝三年八月辰州廨火燔军资库五年七月忠州火仓库殆尽七年九月永城县火燔民舎一千八百馀区八年四月洋州火燔州廨民舎千七百区永城县火燔军营民舎千九百八十区死者九人太平兴国七年八月益州西仓灾雍熙元年五月丁丑乾元文眀二殿灾初夕阴云雷震火起月华门翌日辰已方止二年九月庚寅夜楚王元佐宫火燔舎数百区王自是以疾废于家三年光化军民郤勲家火延燔军廨舎库端拱元年二月云安军威棹营火二年三月衡州火燔州县官舎仓库军营三百馀区又崇贤坊有鸟燔数十处七日不灭淳化三年十月蔡州懐庆军营火燔汝河桥民居官舎三千馀区死者数人十二月建安军城西火燔民舎官廨等殆尽四年二月永州保安津舎火飞熖过江烧州门及民屋三百馀家咸平二年四月池州仓火燔米八万七千斛景徳元年正月平虏军营火焚民居庐舎甚众四年十一月郢州火燔仓库并尽大中祥符元年正月桂州甲仗库灾二年四月升州火燔军营民舎殆尽四年八月徐州草场火十月镇州城楼战棚火七月雄州甲仗库火八年二月甲寅宗正寺火四月壬申夜荣王元俨宫火自三鼓北风甚癸酉亭午乃止延燔左承天祥符门内藏库朝天殿乾元门崇文院秘阁天书法物内香藏库九年五月甲子左天厩坊草场火天禧二年二月戊寅北宅蔡州团练使徳雍火延燔数百区三年春京师多火六年永州军营火延民舎数百馀区五年四月丁已争材场火天圣三年二月丁卯蕲州榷货务火五年四月壬辰寿寜观火七年六月丁未玉清昭应宫灾初大中祥符元年诏建宫以藏天书七年宫始成凡二千六百一十楹至是火发夜中大雷雨至晓而尽明道元年八月壬戌修文徳殿成是夜禁中火延燔崇徳长春滋福会庆崇徽天和承眀八殿景祐三年七月庚子太平兴国寺火起阁中延燔开先殿及寺舎数百楹是夕大雨雹十月已酉澶州横龙水口西岸料物场火焚薪蒭一百九十馀万宝元二年六月丁丑益州火焚民庐舎二千馀区康定元年六月乙未南京鸿庆宫神御殿火庆历元年五月癸亥庆州草场火延燔州城楼橹三年十一月丙寅上清宫火四年三月丙戌夜代州五台山寺火六月丁未开宝寺灵感塔灾七月甲子燕王宫火六年七月辛丑洪福禅院火八年正月壬午江寜府火初李景江南大建宫室府寺其制多仿帝室至是一夕而焚唯烛殿独存皇祐五年正月丁已会灵观火至和元年四月辛丑祥元观火二年并州太宗神御殿火嘉祐三年正月温州火燔屋万四千间死者五十人治平四年十二月壬子夜睦亲宫火焚九百馀间甲寅广亲宫又火熙寜六年二月丙申永昌陵上宫火燔东城门七年九月壬子三司火自已至戌焚屋千八百楹案牍殆尽十一月洞真宫火九年十月鲁王濮王宫火十年正月仙韶院火撤屋二百五十楹三月丙子开封府火元丰元年八月邕州火焚官舎千三百四十六区诸军衣万馀袭谷帛军器百五十万四年六月衡州火烧官舎民居七千二百楹钦州大雷震火焚城屋五年二月洞真宫火八年二月辛巳开宝寺火时寓礼部贡院扵寺㸃校试巻官翟曼陈之方马希孟焚死吏卒死者十四人元祐元年三月宗室宫院火六年十二月开封府火绍圣三年三月七日内尚书省火寻扑灭上谕执政禁中屡火方醮禳已罢看宴仍不御垂拱殿三日四年七月甲子禁中火元符元年四月宗室宫院火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壬寅集禧观火大雨中久而后灭崇寜二年六月中太乙宫火三年三月辛丑大内火政和三年四月苏州火延烧公私屋一百七十馀间五月封州火延烧公私屋六百八十二间五月辛丑京师大盈仓火是岁成都府大慈寺温州綘州皆火重和元年九月掖庭大火自甲夜逹晓大雨如倾火益炽凡爇五千馀间后苑广圣宫及宫人所居㡬尽焚死者甚众靖康元年十二月丙子夜尚书省火延烧礼祠工刑吏部折尚书省牌掷火中禳之乃息二年三月戊戌天汉桥火焚百馀家顷之都亭驿又火巳酉康门火绍兴元年十月乙酉临安府越州大火民多露处十二月辛未越州火焚吏部文书乙酉移跸钱塘二年正月丁已宣州火燔民居㡬半五月庚辰临安府大火亘六七里燔万数千家十二月甲午行都大火燔吏刑工部御史台官府民居军垒尽乙未旦乃熄三年九月庚申行都阙门外火多燔民居四年正月戊寅行都火燔数千家六年二月行都屡火燔千馀家十二月行都大火燔万馀家人有死者时髙宗亲征刘豫都民之暴露者多冻死七年正月辛未平江府火二月辛丑镇江府楚真扬太平州火是岁临安府火八年二月丁酉太平府大火宣抚司及官舎民居帑藏文书皆尽死者甚众录事参军吕应中当涂县丞李致虚死焉九年二月已卯行都火七月壬寅又火十年十月行都火燔民居延及省部十一月丁已温州大火燔州学酤征舶等务永嘉县治及民居千馀十一年七月癸亥婺州大火燔州狱仓场寺观暨民居㡬半九月甲寅建康府火燔府治三十馀区民居三千馀家十二年二月辛巳镇江府火燔仓米数万石刍六万束民居尤众是月太平池州及芜湖县皆火三月丙申行都火四月行都又火十四年正月甲子行都火十五年大寜监火燔官舎帑藏文书九月丙子行都火经夕渐近太室而灭十七年八月建康府火十二月辛亥静江府火燔民舎甚众二十年正月壬午行都火燔吏部文书皆尽二十五年汴京宫室悉焚二十六年潭州南岳庙火二十九年四月镇江府火焚军垒民居十二月丙子䕫州大火燔官舎民居寺观人有死者乾道元年正月泰州火燔民舎㡬尽是年春徳安府应城县厩驿火二年冬真州六合县武锋军垒火十二月婺州火自是火患不息人火之也三年五月泉州火五年十二月壬申太室东北垣外民舎火七年十一月丁亥禁垣外阉人私舎火延及民居九年九月台州火经夕至于翌日昼漏半燔州狱县治酒务及居民七千馀家淳熙元年十二月丁已泉州火燔城楼及五十馀家二年六月戊午潭州南岳庙火八月严州火十一月癸亥丽正门内东庑灾是岁泸州火坐上焚民居不实守臣贬秩三年九月大内射殿灾延及东宫门四年十一月辛酉鄂州南市火暴风通夕燔千馀家五年四月庚寅兴州沙市火燔三百四十馀家有死者十一月和州牧营火燔一百六十区七年二月江陵府沙市大火燔数千家延及船舰死者甚众八月温州试士火作于贡闱八年正月扬州火九月乙亥行都火九年九月合州大火燔民居㡬尽官舎仅有存者十一年二月辛酉兴元府义胜军垒舎火十二年八月温州火燔城楼及四百馀家十月鄂州大火燔万馀家江风暴作结庐堤上泊舟岸下者焚溺无遗十四年五月大内武库灾戎器不害六月庚寅行都宝莲山民居火延烧七百馀家救焚将校有死者五月成都府市火燔万馀家十六年九月南剑州大火民居存者无㡬绍兴元年八月壬寅处州火燔数百家十二月戊申建寜府浦城县火时查洞寇张海作乱焚五百馀家二年四月行都传法寺火延及民居言者以戚里土木为孽火数起之应是月徽州大火夜燔州治谯楼官舎狱宇钱帑库务凡十有九所五百二十馀区延烧千五百家自庚子至于壬寅乃熄五月已已金州火燔州治官舎帑藏保胜军器库城内外民居甚众三年正月巳已行都火通夕至于翌日阛阓焚者半十一月又火燔五百馀家十二月甲辰鄂州火至于翌日燔八百家庆元二年八月巳酉永州火燔三百家三年闰月甲申金州都统司中军垒舎火焚千三百馀区阅六月乙酉又火燔二千馀区是冬绍兴府僧寺火延烧数百家六年八月戊戌徽州火燔州狱官舎延及八百馀家嘉定元年三月戊寅行都大火至于四月辛已燔御史台司农寺将作军器监进奏文思御辇院大史局军头皇城司法物军御厨班直诸军垒延烧五万八千九十七家城内外亘十馀里死者五十有九人践死者不可计城中庐舎九毁其七百官多僦舟以居火作于宝莲山御史台胥杨浩家谏讥大夫程松请戮浩以谢都民疏再上始黥配万安军犹免决自是民讹言相惊亡赖因縦火为奸利二年六月已卯临安府火三年正月丁酉襄阳府火作而风暴选锋军校于友直死于救焚止延烧六十馀家帅漕臣上其功赠二秩官其子二十一月甲午福州火燔四百馀家四年三月丁卯行都大火燔尚书中书省枢宻院六部右丞相府制敕粮料院亲兵营修内司延及学士院内酒库内宫门庑夜召禁旅救扑太室撤庙庑迁神主并册宝于寿慈宫翼日戊辰旦火及和寜门鸱吻禁卒张隆飞梯斧之门以不焚火作时分数道燔二千七十馀家又翌日已已神主还太室时省部皆寓治驿寺四月丙申临安府梵天寺火六月盱眙军天长县禁军营火铠械为尽八月壬辰鄂州外南市火燔五百馀家开禧二年二月癸丑寿慈宫灾四月壬子行都火燔数百家嘉定二年八月已巳信州火燔二百家九月丁酉吉州火燔五百馀家是岁泸州火燔千馀家十一月丁亥建寜府政和县火燔百馀家四年闰二月巳卯绍兴府嵊县浦桥火燔百馀家三月滁州火燔民居甚多十月抚州火辛卯福州一夕再火燔城门僧寺延烧千馀家死者数人五年五月巳未和州火燔二千家八年八月辛丑湖州火燔寺观延烧三百家九年七月甲戌南剑州沙县火燔县门官舎及千一百馀家民有死者十一年二月行都火燔数百家九月已巳禁垣外万松岭民舎火燔四百八十馀家十三年二月庚寅安丰军故歩镇火燔千馀家死者五十馀人八月庚午庆元府火燔官舎第宅寺观民居甚众十一月壬子行都火燔城内外数万家禁垒百二十区十七年四月丁卯西和州焚军垒及居民二千馀家人火之也守臣尚震午误以为金人至而遁六月丁亥岳州火燔岳阳楼州狱帑库延及八十家已丑又火燔百馀家绍定元年三月行都火燔六百馀家嘉熙元年六月临安府火燔三万家淳祐元年徽州火十二年十一月丙申行都火至丁酉夜始熄景定四年绍兴火临安府大火徳祐元年玉牒所灾
干徳二年冬无雪五年冬无雪开宝元年冬京师无雪二年冬无雪淳化二年冬京师无冰至道元年冬无雪二年冬无雪大中祥符二年京师冬温无冰天圣五年夏秋大暑毒气中人嘉祐六年冬京师无冰治平四年冬无雪元丰八年冬无雪元祐元年冬无雪四年冬京师无雪五年冬无冰雪绍兴五年五月大燠四十馀日草木焦槁山石灼人暍死者甚众三十一年冬无雪乾道三年冬温少雪无冰五年冬温无雪六年冬温无雪冰绍熙三年冬潼州路不雨气燠如仲夏日月皆赤荣州尤甚庆元元年冬无雪二年冬无雪四年冬无雪越岁春燠而雷六年冬燠无雪桃李华虫不蛰开禧三年冬少雪嘉定元年春燠如夏六年冬燠而雷无冰虫不蛰八年夏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暍死者甚众九年冬无雪十三年冬无冰雪越岁春暴燠土燥泉竭
建隆二年九月亳州献芝一株干徳四年闰八月黄冈县民假赞屋柱生紫芝一本二茎知州邓守忠以献十二月登州献芝五茎开宝四年成都府民罗逹家生芝六年正月知梓州赵延通献芝一本河中府大明观殿芝草生节度使陈思议以闻七年七月陈州节度党进献控鹤营卒孙洪家芝二本八月又献芝一本四十九茎九月麻城县廨芝生柱上刺史王明以献十月梓州献芝草太平兴国二年八月青城县民家竹一本上分双茎三年六月项城县令王元正献芝草七月广州献芝草八月功臣堂柱生芝二本知州范旻画图以献四年八月广州献芝草九月华山道士丁少㣲献白芝黝芝各一器五年五月睂山县竹一茎十四节上分二枝长丈四尺九月真定府行宫殿梁生芝如荷花知府赵贤进以图来上十月龙水县华严寺旧截竹为筒引水忽生枝叶生二丈许知州姜宣以闻六年三月广州献黄芝一本九茎七月新津县赵丰村竹一茎十二节上分两岐知州崔宪以闻七年六月知黄州斐仁凤献芝草七月知罗江县陈覃于罗璝山获芝四本以献湘阴县万寿寺松根生芝草二本转运副使赵昌献之八月再生四本昌又献潭州民欧阳进夏侯敏园中芝三本宣兴县民长孙裕家生芝紫茎黄葢十月雄州实信院竹丛生芝草僧致仁采之复生悉以上献八年二月知福州何允昭献芝二本五月汉州献芝十月乙酉蜀州献瑞竹一本十六节上分两枝知连州史昭文献芝二茎十一月婺源县民王化于王陵山石上得紫芝一本丛生五茎金州监军廨生芝三本九年十月金州献芝三本永康军献芝九茎同日至阙下十一月知梓州沈护获芝三茎雍熙二年七月灵州芝草生知州侯赟刻木为其状来献三年三月殿前承㫖张思能使楚泗献所得芝草五本四月眉山县献异竹图八月刑部尚书宋琪家牡丹三华端拱元年五月知襄州郝正献芝五本八月广州凤集合欢树下得芝三本二年七月彭山县民家生异竹舒州芝草生知州赵孚以献十月宻州献芝草淳化元年四月永州监军廨芝草生知州克宪以闻八月黄州刺史魏丕献芝草二年二月射洪县安国寺竹二茎同本六月舒州竹连理知州乐史以闻十一月陵州民赵崇家慈竹二茎长六尺许其二别有根柢茎分十枝长丈馀又一本三茎并耸三年十月朗州异竹生京师太平兴国寺牡丹生华占云有䘮是月恭孝太子薨四年正月知兴化军冯亮献芝草十月彭门芝草生十二月荣州献异竹图五年正月宻州献芝草四本枝叶扶疏二月知温州何士宗献芝草五本十月又献十本至道元年十一月潭州监军廨生竹一本长二尺许枝叶万馀尤为殊异二年六月䖍州龙泉县合龙院一竿分两枝河南县民张知逺家芝草生判府吕䝉正表上之闰七月宻州献芝二本三年二月广东转运使康戬献紫芝咸平元年十二月宣化县保圣山瑞竹生一本二枝二年闰二月宣池歙杭越睦衢婺诸州箭竹生米如稻时民饥采之充食九月剑州驿㕔梁上生芝草一枝三朵其色黄白知州李仁衡图以献四年正月潍州献芝草一本如佛状十二月知淮阳军王砺献芝草三本六年五月导江县民潘矩田生芝三层黄紫色髙五寸许九月相州牧龙坊生芝一茎色紫黄长尺馀分七枝枝如手五指状其最上枝类凤者知州张鉴以献景徳三年八月蔡州献芝草四年十月知广安军王奇上芝草图十二月蓬州上瑞竹图大元祥符元年四月温州献瑞竹图五月辛未以东封遣经度制置使王钦若祭文宣王庙扵孔林得芝五株色黄紫如云色及人戴冠冕之状诏内侍杨怀玉祭谢复得芝四本轻黄如云气之状癸未内侍江徳明于白龙潭石上得紫黄芝一本以献六月瑕丘县民宋固于尧祠前得黄紫芝九本连理者四又县民蔡珍得芝一本王钦若以献钦若又于岱岳及尧祠前再得芝二十二本连理者二及有贯草石者七月钦若亲获芝十一本又州长及民所得二十六本有重台连理及外白内紫之状且言泰山至日生芝草军民竞采请给𦈏帛从之兖州狱空司理参军郭保让扫除其间得芝四本八月湏城县民家芝草生乾封县民家屋柱生芝滋长连袤色鲜洁如绘画钦若献芝草八千一百三十九本有贯草木附石连理及饰为宝山者黄州献异竹一本双茎九月赵安仁来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十一本巩县柴务牡丹华十月泰山芝草再生者甚众辛丑车驾次郓州知州马元方献芝草五本甲辰钦若等又献泰山芝草三万八千五十本有并五连三连理者五色重晕如宝葢下相连带凡草木五谷如宝山灵禽瑞兽之象者六百四十二诏令封禅日列天书辇前又送诸路名山胜景及赐宰相是月复州献芝草类神仙佛像河中府酒厨梁上生芝一本十二叶其色如玉安阳县假赞家紫芝连理长尺馀又民李钊屋柱生芝三本霍邱县河亭及圣惠坊并有紫芝生十二月福州懐安县龙眼树上紫芝连理温州献灵芝图二年正月福州荔枝树生连理芝二本二月饶州献芝草四本七月遂州皇泽寺芝草生凡五十本九月荣州廨庭中生芝二本十月果州青居山献金晕连理芝草十一月华山张超谷石上生紫芝二本嵩岳生芝草五十本石首县文宣王庙殿柱芝草生又龙葢山万福里民宗永昌园藤上芝草生一本双茎十二月汉州芝草生黔州芝草一茎十二枝若山峰状三年正月井研县三恵寺生芝草十本二月昌州廨㕔柱芝生四本閠二月饶州芝草生三月西充县青莲塔院太平观并生芝草四月京师竹有华占云岁不丰六月绵邵鄂州并芝草生七月虢州圣女观生芝草三本八月颖县民得田芝十二本蜀州生芝草一茎九叶江陵县民张仲家竹自根上分干其一干又分三茎九月江陵府永泰寺竹出地七节分为两茎长丈馀知府陈尧咨以闻华州敷水民侯元则入华阳川石罅得芝一本知州顾端以献十月内侍任文庆诣茅山设醮洞中获芝草二十八本有如人手者十一月安卿县谢山获芝二十二本其七状如珊瑚而色紫十二月神泉县获芝四本四年正月知华州崔端献芝草状如仙人掌湏城县民李道安于黄仙公洞台上得芝草一本以献二月崔端又献芝草十本知益州任中正献芝草二十二本知遂州母賔古献芝草四月古田县僧舎竹一本上分三茎端昌县民李让家筀竹一本去地五尺许分为二茎知州范应辰以闻八月夔州芝草生廪舎中七月知亳州徐泌知江州王文震并献芝草知彬州袁延庆献芝草十本八月邕州云封寺柏树生芝五本知州刘知诘以献西充县广川王庙生芝十本其三连理八月知信州李放献瑞竹图三本十一月河中府献芝草真源县民王顺慈司徒捷家生芝各一本岳州道州并献芝草南岳奉册使薛映副使钱惟演过荆门军神林石上获芝草以献十二月铅山县仁寿僧舎生芝草一本双枝长尺八寸五年六月浔州六祖院法堂紫芝双秀知州髙志寜以闻八月亳州献芝草十月泽州㕔事梁上生白茎紫葢芝二十四本闰十月常州芝草生又萧山县芝生李树上十一本十一月广州献芝草二百三十七本晋原县僧舎芝草一本十二月随州芝草生亳州献鹿邑县民所获芝草四本侯官县山上生芝草五十四本闽县望泉寺生芝草十本寜徳县攴提山石上生芝草十五本六年二月江州庐山崇圣院生芝九本知州王文震以献四月饶州承天院东山生芝四本连叶六月寿邱县获紫茎金芝一本景陵县管阳山林中获芝三十本七月内侍石延福登兖州寿邱获芝一本贯草而生又旁得三十本亳州团练使髙汉英献芝八本鼎州城门柱下生芝一本八月继照堂生芝一本紫茎黄葢奉祀经度制置使丁谓至真源县太清宫道士瀬阳乡民继获芝八十本以献乙丑又获二百五十本有一本三茎一茎如云气佛像者九月又得宋城县民所获芝五十本献之十月丁谓来朝献芝草三万七千一百八本饰以仙人宝禽异兽之状十一月又献九万五千一百本明年车驾至真源民有诣行阙献者又一万八千本是冬兖州景灵宫芝草生庆成军大寜庙圣制碑阁生金芝二本昭州龙岳山资寿寺芝草生浔州㕔廨柱芝生一本上分为二其上又生二本凡三重无锡县民曹诜家食案生芝赤黄有光长尺许又知南安军章得一献芝草七年正月明州献茹侯山石上芝草一本四茎二月知信州欧阳陟献芝草七本忠州献芝五本四月福州献芝草二本五月郪县西上石崖生紫芝十五本七月华州民入华山得白石上芝草双茎连葢八月均州献州献芝千二百二十七本十月庆成军大寜庙石双茎芝生其上合干明英二州芝草生十一月蜀州芝草二本生竹根八年二月青州武成王庙柱生芝一本知州张知白以图献三月荣州应灵县弥陀佛舎生紫芝三本其一双干上如葢四月昌州有芝生石上一本四茎其色黄白四月彰明县民家竹一根上分二本十三节又开元寺桃竹一茎上分十八节皆相对五月道州舜祠旁生芝二十一本六月盩厔县民家芝草三茎共成一叶又石芝一本十月晋原县民柏扆家生芝三根合为一本九年七月知信州董温献芝十二本八月知庐州余献卿献芝二本九月涪城县石壁生芝一本十一月武冈县民何文化园竹生两株同本上分四茎十一月晋原县民李彦淊家竹一本双茎对节知州王世昌图以献天禧元年三月新津县平葢下玉皇案下芝草生鄂州天庆观圣祖殿芝草生四月邵阳等县竹生穂如米民饥食之又浮梁县竹生穗如米七月汉阳军太平兴国寺异竹一本生二茎竹皆相对十二月庚午内出芝草如真武像二年五月庚子内出真游崇徽二殿梁上芝草图示宰相五月兖州景灵宫昭庆殿生金芝二本三年六月汉阳军芝草生一百五十馀本七月嵩山崇福宫获芝草一百本有重台连理贯草者知河南府冯拯以献四年四月梁山军民王崇扆竹园生金晕紫芝五本十一月上饶县民王寿园中生芝草三本皆金晕其二连理乾兴元年六月苏秀二州湖田生圣米居民取以食兴州竹有实如大麦民取以食占曰大饥八月洋州民李永负土成母坟芝生坟上天圣元年五月兴州竹有实如大麦民取以食之占曰竹有实大饥八月甲寅有芝生于天安殿柱召辅臣观之九月戊午城西下木场芝草生三年七月梓州城门生芝二本四年正月梓州民家生芝四本九月荣州芝生明道元年七月荣州连州并芝生景祐二年九月嘉州芝草生四年五月丙寅有芝生于化成殿楹庆历元年二月丙午京师雨药二年八月梓州芝草生五年八月洪州章江禅院堂柱芝草生髙一尺三寸叶二十一层色白黄有紫晕旁生小芝叶九层上有气如烟皇祐元年七月福州生芝一十二本十月湖州芝草生三年六月丁亥无为军献芝草凡三百五十本上曰朕以丰年为上瑞贤臣为宝至于草木鱼虫之异焉足尚哉五年闰七月荣州芝草生嘉祐三年十一月河南府芝草生六年正月清川县汉光武祠生芝草一本三岐八月施州歌罗砦生芝四本十月汝州新砦巡检廨舎生芝五本熙寜元年益阳县雷震山裂出米可数十万斛赍至京师信米也但色黒如炭八年七月鼎州产芝三本其一类珊瑚枝叶樛结盐官县自三月地产物如珠可食水产菜如菌可为葅饥民赖之九年五月流江县产芝一十一本元丰二年四月眉山生瑞竹六月忠州雨豆七月甲午南賔县雨豆十一月全州芝生十二本三年六月安州芝生二十九本其一连理临江军芝生四十三本四年十月郪县天庆观生瑞竹一本自第九节分茎双起五年七月永康县生紫芝九本十一月阆中县生紫芝六金芝七永康县生紫芝九六年八月吉州芝生三十三本十二月滕县官舎生异草经月不腐七年四月景灵宫芝生六本于天元殿门五月开化县芝生九本黄白紫色八月永安陵下宫芝生一本十月青州芝生二十一本元祐元年七月武安军言前秘书省正字邓忠臣母坟前生芝草一本紫茎黄葢三年六月临江县涂井镇雨白黍七月又雨黒黍四年九月江津县石上生芝草二本六茎五年二月晋原县生芝草四十二本七年十一月滁州生芝二百馀本绍圣三年九月淄州县生芝草有谷十科穿芝草生二枝十月河南府大内地生芝草元符二年正月处州民田生瑞竹二月泸州生芝草一本同根骈干至葢复合为一又衡州郡㕔生紫芝一根十六叶崇寜元年八月盘石县芝草连理三年十月复州泽州芝草生四年正月戎州宿州芝草生七月泸州芝草瑞竹生五年冬澶州安州芝草生大观元年三月宣郓湖润州皆芝草生庐州雨大豆九月崇天台及兖州孔林芝草生二年陈兖筠州广徳军芝草生三年秋西京湖海普渠州南安军芝草生政和元年正月莱州芝草生十一月䖍州圣祖殿芝草生二年二月戊子河南府新安县蟾蜍背生芝草自是而后祥瑞日闻玉芝产禁中殆无虗岁凡殿宇园苑及妃嫔位皆有之外则中书尚书二省太学医学亦产紫芝四年八月建州境内竹生米数千万石三年十一月癸酉越州承天寺瑞竹一竿七枝干相似其叶圆细生花结实诏送秘书省仍拜表贺五年五月禁中芭蕉连理八月甲子蕲州进芝草一万一千六百枝内一枝紫色九干十二月巳未汝州进六万本其间连理双枝者一千八百八十有司不胜其纪初犹表贺后以为常不皆贺也时朱胜非为京东提举学事行部至宻州界见县令部数百夫入山采芝弥漫山谷皆芝菌也或附木石或出平地有一本数千叶层叠髙大众色咸备郡守李文仲采及三十万本每万本作一纲入贡文仲寻进职授本道转运使建炎二年九月癸卯权知宻州杜彦献芝草五叶如人指掌色赤而泽宰相黄潜善奏色符火徳形像股肱之瑞髙宗不启视却之绍兴元年七月乙未浙西安抚太使刘光丗以枯桔生穗奏瑞髙宗曰朕在潜邸梁间生芝草官僚皆欲上闻朕手碎之不欲宝此奇怪乃却之十六年正月辛未泸州天雨豆近草妖也十六年梅州孔子庙生芝二十一年绍兴府学御书下生芝番阳县石门民家篱竹生重萼牡丹又民家灶鼎生金色莲华房州治所彩山下生萱万州䖍州放生池生莲皆同蒂异萼二十三年六月汀州生莲同蒂异萼者十有二三十五年五月太室楹生芝九茎秦桧帅百官观之称贺勾龙廉沈中立以献颂迁擢周麟之请绘之卤簿行旗桧孙礼部侍郎埙请以黎州甘露降草木道州连理木镇江府瑞𤓰严安军瑞莲严信州瑞芝悉图之旗是冬桧薨髙宗曰比年四方奏瑞文饰取悦若信州林机奏秦桧父祠堂生芝佞䛕尤甚明年四月甲午诏郡国无献瑞乾道元年七月池州竹生穗实如米饥民采之以食守臣鲁察为野谷生竹图以献御史劾察不以民食草木为病坐佞免官庆元五年八月太室西北夹室楹生白芝四叶前史以白芝为䘮祥明年八月国连有大䘮嘉泰二年十一月秘书省右文殿楹生芝二茎
宋史巻六十三
宋史巻六十三考证
五行志二火上建隆元年宿州火○按应提行冩諌议大夫程松○按谏讥是諌议之讹
二年六月䖍州龙泉县合龙院一竿分两枝○〈臣召南〉按一竿上脱竹生二字前后文可证也
宋史巻六十三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四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火下〉
干徳二年十月眉州献禾生九穗图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岐五月鱼台县麦秀三岐六月南充县民何约田禾二茎十三穗一茎十一穗七月又生一茎九穗开宝二年五月梓蜀二州六年四月东明县八年五月郑州梓州合州巴州县并献瑞麦太平兴国元年九月隰州献合穗禾长尺馀十月渝州献九穗禾三年四月夏县五月舒州六月阆州麦并秀两岐四年七月洺州献嘉禾卭资二州禾并九穗八月泾州民田并有嘉禾九月知温州何士宗献嘉禾九穗图五年七月蓬莱县民王明田谷隔陇合穗相去一尺许八月知慈州张愈献合穗禾九月流溪县六年五月汝阴县九年五月施州麦并秀两岐端拱元年五月陈州淳化元年四月魏城县七月阆州二年四月蔡州五月陈州陵州仁寿县四年五月逹州五年四月永城县并献瑞麦至道元年六月嘉禾生眉山县萧徳纯田一本二十四穗七月金水县胥罗翊田禾生九穗舒州监军吴光谦廨粟畦两本岐分十穗临涣县民侯正家二禾合成一穗八月绵竹县禾生九穗夏州团练使赵光嗣献嘉禾一函十月濠州献瑞谷图二年五月泗州献瑞麦三年二月洋州嘉禾合穗知州施翊以闻四月唐州遂州盘石县并献瑞麦五月黄州建昌军麦秀二三穟八月雅州禾一茎十四穗雄州嘉禾生九月知代州李允正献嘉禾穗一匣咸平元年五月曲水县麦秀二三穗七月嘉禾生后苑一茎二十四穗百丈县民李文宝禾生一茎十七穗八月苏州廨后园邠州民田并有生合穗平夷县民王义田禾两穗合为一化城县民张美田禾九穗二年五月华州麦秀二三穗七月资官县吏董昭羙禾一茎九穗者各一棣洺二州嘉禾合穗彭城县民张福先田粟一茎分四穗八月郪县赵范粟一茎九穗𤣥武县民李知进田粟一茎上分五苗成二十一穗榆次县民周贵田禾三茎共穗三年五月鄼县海陵县并麦秀二三穗七月真定府禾三茎一穗逹州民李国清田禾一苗九穗八月辰州公田禾生一茎三穗者四隰州嘉禾合穗图以献四年八月舒州嘉禾生九月知河中府郭尧卿献嘉禾合穗图五年八月临汾县民吉遇洪洞县民范思安田并禾生隔二陇上合为一六年七月渉县民连罕田隔四陇同颖铜梁县民杨彦鲁禾一茎九穗景徳元年正月寜晋县民耿待问田禾合穗者三本知州王用和图以献二年七月获鹿县禾合穗八月荥阳县及相州嘉禾异亩同颖九月并州贡嘉禾图三年八月大名府沧州并嘉禾生真定府禾异亩同颖九月荣州禾一茎十八穗四年六月南雄州保昌民田禾一本九穗以图来献七月神泉县民张篆田禾一苗九穗贝兖二州嘉禾合穗九月卫徳二州广安军并上嘉禾图大中祥符元年曲水县南郑县并麦秀二三穂七月乾封县奉髙乡民田禾异陇同颖判州王钦若以闻八月郓州献嘉禾淳化县民贺行满田禾隔四陇相去四尺许合为一穗新平县民尹遇田禾合穗者二本真定府粟生二穗九月沣州嘉禾一茎十穗虢州团练使綦兴献合穂禾嘉州民潘徳麟田禾二茎各九穗麟州嘉禾生二年六月简州民集若寜家禾九穂七月黔州嘉禾异亩合穂八月嘉州廨有一茎十四穂生庭中岐山县禾异亩同颖知州施护以闻三年四月同州麦秀二三穗七月冀淄昭三州嘉禾多穗异亩同颖八月寜化军嘉禾合穗宝鼎县民张知友田禾隔四陇相去二尺许合穗判府陈尧叟以闻楼烦县民田禾异本同颖剑州嘉禾生一茎九穗四年三月辛巳帝至西京福昌县民朱懿文嘉禾一本七穗昌元县民舒元晃田禾一茎九穗知州柴徳方以闻金水县民田禾一茎三十六穗四月六安县麦秀二三穗五月唐汝庐宿泗濠州麦自生八月蜀州禾一茎九穗长寿县民常自天田禾合穗者二蒲县禾异亩同颖九月知虢州李昭献合穗禾五年四月遂州麦秀两穗或三穗七月华州禾一茎两穗真定府四县嘉禾合穂八月京兆府嘉禾生九月巴州禾一茎二十四穂一茎十七穂六年三月邕州麦秀两穂或三穂七月益州嘉禾九穂至十穂朝邑县民田禾八茎同颖已未召近臣观嘉禾扵后苑有七穂至四十八穂绘以示百官八月龙门县永定军博野县民田并嘉禾生合穂瀛州嘉禾生知州冯守信以闻忻州秀容定襄二县民田禾合穗保定军公田大通监并嘉禾生九月京兆府献长安县嘉禾图一枝双穗七年通泉县尉刘定辞官廨禾一本六穂邯郸县民马文田禾隔陇合穗者二本滁州榷酒署内禾一茎三穂晋原平原二县民田禾并一本十二穂三月郾城县麦秀两穂三穂八月知亳州李迪献禾一茎三穂至十穂府谷县民刘善田禾隔三陇合成一穗岚州牙吏燕青田禾一茎八穗一茎五穗辽州平城民田禾隔二陇合穗有十三本或二十一本合为一者九月施州禾一茎九穗至十二穗真定贝州并嘉禾合穗八年湖阳县麦秀两穗三穗四月旭川县民任庆和田禾一茎九穗闰六月眉山县民杨文继卭州李义田禾并一茎九穗七月永静军禾隔陇合穗者二监军使仲甫以闻八月桂阳监民何文胜田粟一本二穂九年四月建初县麦秀两穂或三穂八月判大名府魏咸信献合穂禾永静军阜城县民田谷隔三陇合穂者二本广州嘉禾生安化县民呉景延田禾穂长尺五寸九月知凤翔府赵湘知汾州王守斌并献嘉禾图天禧元年七月流江县禾一茎九穂二年九月河北安抚副使张昭逺献谷穂三各长尺馀资州禾一茎九穂三年七月饶阳县民杨宣田禾二陇相去二尺许合为一穂益州嘉禾一茎九穂四年八月内出玉宸殿瑞谷图示近臣每本有九穂十穂者九月郪县民岑贯田禾一茎九穂知州苏维甫以闻五年四月河南府民田嘉禾合穂知府王钦若以闻七月𨗳江县民赵元赏青城县民王伟田禾并一茎九穂乾兴元年五月南剑州麦一本五穂绵州麦秀两岐八月洋州嘉禾合穂十一月髙陵县嘉禾合穂天圣二年八月乙酉寜化军嘉禾异亩同颖四年九月荣州禾一本九穂五年资州禾一本九穂六年忻州禾异本同颖五月乙未陈州瑞麦一茎二十穂六月陈州献瑞麦图七年七月河南府嘉禾合穂八年八月壬午召近臣观瑞榖扵元真殿九年肤施县禾异亩同颖景祐元年七月磁州嘉禾合穂八月大名府嘉禾合穂九月泾州磁州保徳军并嘉禾合穂十月孝感应城二县稻再熟成徳军禾一本九穂三年五月荣州禾一茎九穂四年七月已巳临清县谷异亩同颖者六十本康定元年六月蜀州懐安军并禾九穂庆历二年寿安县嘉禾合穂六年五月昭化县禾一茎两岐八月赵州懐州并嘉禾异亩同颖九月定襄县嘉禾隔二陇合穂长江县禾一茎十穂十二月石照诸县野谷稆生七年九月汾州荣州徳州并嘉禾合穂皇祐元年宻州禾合穂者五本永康军禾一茎九穂二年九月延州石州并嘉禾异亩合穂永康军嘉禾一茎九穂十二月宻州禾十茎合一穂石州四茎合一穂三年五月彭山县上瑞麦图凡一茎五穂者数本帝曰朕尝禁四方献瑞今得西川秀麦图可谓真瑞矣其赐田夫束帛以劝之是月滁州麦一茎五穂四年八月嘉州蜀州并嘉禾一茎九穂九月南剑州有禾一本双茎二十穂五年三月资州嘉禾一茎九穂闰六月资州麦秀两岐七月郓州祁州禾异亩同颖九月成徳军嘉禾异亩同颖绵州禾一茎九穂至和元年十二月蜀州嘉禾一茎九穂二年五月亳州麦秀两岐六月应天府贡大麦一本七十穂小麦一本二百穂八月卭州嘉禾一茎九穂嘉祐三年六月绵州麦一穂两岐七月泰山上瑞麦图凡五本五百一穂四年六月彰明县有麦两岐百馀本五年三月崇安县嘉禾一本九十茎七年陵州禾一茎九穂九月平遥县禾异亩合穂熙寜元年永兴军禾一茎四穂眉州禾一茎九穂四年干寜军禾二茎合穂成徳军晋州汾州禾异垄同穂六年南溪县禾一苗九穂八年懐安军泸州渠州各麦秀两岐安喜县禾二本间五陇合穂平山县禾合穂者二保塞县禾七本间一陇或两陇合穂路城县禾合穂者二九年火山军禾间五陇束鹿秀容二县间四陇渤海县皆异陇同颖流江县禾一苗九穂谯县麦一本三穂尉氏县湖阳县彭城县麦一本两穂渠州大麦一穂两岐或三岐四岐者阳翟县麦秀两岐天兴宝鸡二县皆麦秀两岐仍一本有三四穂或六穂者石州安州麦秀两岐十年磁州禾合穂眉州禾生九穂亳州禾生二穂元丰元年武康军禾一茎十一穂汝州禾合穂寜江军禾一茎十穂邢州麦秀两岐䕫州麦一本三穂二年简州安徳军麦秀两岐曹州生瑞禾北京安武军懐州镇戎军禾合穂镇戎军怀州禾皆异亩同颖袁州禾一茎八穂至十一穂皆层出长者尺馀安州禾异亩同穂三年眉州禾一本九穂齐州禾一茎五穂赵州禾二本合穂安州麦一本三穂至五穂凡十四茎深州麦秀两岐或三四穂凡四十亩眉州麦秀两岐四年徐州麦一本百七十二穂代州禾合穂襄邑县禾一本九穂五年髙邑县禾一茎五穂青州安肃军宪州禾皆异亩同颖六年洪州七县稻巳获再生皆实威胜军武乡县禾二本间五陇合穂历城县禾二本合穂赵州禾间三陇合穂唐州禾二穂者四泸州禾九穂懐青潍三州禾皆异陇同穂府州陕州保平军禾皆合穂七年蜀州禾生九穂青州禾异亩同颖者十一同州禾异亩同颖合州麦秀两岐八年亳州麦一茎二穂一茎三穂一茎四穂镇潼军秫禾苗异陇同穂岷州禾皆四穂泰寜军禾异本同颖者三是岁秋冬保泽赵鄂隰沧潍宻简饶诸州威胜军禾合穂或异亩同颖元祐元年简州禾合穂石州禾异亩同颖二年忻隰磁潍懐州禾异亩同颖赵易州禾合穂三年祁保彭州禾异亩同颖瀛磁代丰州安国军禾合穂剑州安国军麦秀两岐䕫州麦一本十二穂四年泰寜军麦异亩同颖流江县禾一本二穗荣徳县禾一本九穂青郑齐赵州禾合穂及有一本三穂峨嵋县禾异亩同颖又禾登一百五十三穂五年冀州安武军大名府威徳军禾合穂永寜军禾二本隔五陇合穂平定军禾异亩同穂汀州禾生三十六穂剑州禾一本八穂普州麦一茎双穂䕫州麦秀五岐六年汝阳县羙原县兖州邹县麦一茎数穂南剑州粟一本三十九穂瀛定懐汝晋昌州平定永康军禾合穂七年均兖祁沧资华柳州禾合穗鄂州禾一本一枝两穂三本三枝两穂仙源县禾异陇合穂耀州粟二茎隔两陇合为一穂梁山军禾一茎九穂固始县麦有双穗定陶县丹阳县麦秀两岐绍圣元年博野县麦一本五穂汉阳军麦秀两岐乐寿县麦一本两穂或三穂懐安军禾一本九穂二年青潍果冀徳滨岚濮逹州禾合穂三年安武军禾合穂岚州禾两根合穂者二普相青齐岚州永康军禾异亩同颖合秀至九穂泉州粟二本五穂八穂瑕丘县武陟县陕城小溪四县麦合穂良原县沈丘县长子县麦秀两岐四年河中府麦秀三穂虹县云安县麦秀两岐茂州一枝两穂汶山县一枝三穂至六穂西京郓齐隰州禾合穂颖昌府禾一茎四穂至五穂元符元年庆州禾异本同颖青晋潞州荆南府永寜镇戎军等一十一处禾合穂邢州禾异陇合穂南剑州嘉州禾一茎九穂内乡县麦一茎两穂符离灵壁临涣蕲虹五县麦秀两穂两当县麦秀三穂安平县生瑞麦二年连水军麦合穂邓岷州镇戎军禾合穂十一月岷州宕昌砦生瑞麦建中靖国元年沛县晋州禾合穂崇宁元年淄州禾合穂二年晋宁军忻州禾合穂五年河南府保徳军庆兰潭冀府州岢岚军禾合穂淮西路民田既割复生实大观元年蜀州粟一茎九穂二年巩州粟一茎六穂镇潼军隆徳府保徳军庆兰州禾合穂武信军禾一茎九穂简州麦秀两岐三年武信军泸遂普州麦秀两岐四年蔡州麦一茎两岐至七八岐者九十亩九月尚书左仆射张商英表上袁州瑞禾图及宋大雅献修嘉禾十有三章赐诏褒答商英请并写置中书省右仆射㕔壁许之仍许三省枢宻院同观政和元年知河南府邓洵武言秋禾大稔自双穂至十穂以上嘉禾无双荣州粟一茎九穂蔡州麦一茎两岐或三五岐至八九亩近约十亩逺或连野二年知定州梁士野奏嘉禾合穂一科相隔五陇计六尺三寸生为一穂并中间陇内一科三茎上生粟三穂五年邓州仙井监嘉禾合穂是冬台州进寜海县早禾一粰二米者凡三石时方修明堂遂恊成典礼诏许拜表贺自是史官多记奇祥异瑞谓麦禾为常事不书惟宣和末郭药师言嘉禾合穂以新收复书之建隆三年七月南唐李景献凤卵雍熙四年十月知润州程文庆献鹤颈毛如垂缨端拱元年八月清逺县廨舎有凤集柏树髙六尺众禽随之东北去知州李昌龄图以献至道元年九月京师自旦至酉群鸟百馀万飞翔有声识者云突厥雀景徳元年五月庚寅午时白州有三凤自东来入城中众禽围绕至万岁寺楼百尺木上身长九尺髙五尺文五色冠如金杯申时北向而去画图以闻大中祥符元年春升州见黄雀群飞蔽日有従空坠者占主民有役事是岁火宝元二年长举县有白鹊嘴脚红不类常鹊治平四年五月太子右赞善大夫陈世修献白乌熙寜七年六月乙未增城县凤凰见元丰三年八月戊寅平棘县获白鹊九月丙午赵州获白乌六年七月壬申丹州生白鹊至和三年九月大飨明堂有鹤回翔堂上明日又翔于上清宫是时所在言瑞鹤宰臣等表贺不可胜纪宣和元年九月戊午蔡京等表贺赤乌又贺白鹊政和后禁苑多为村居野店又聚珍禽野兽麀鹿驾鹅禽鸟数百实其中至宣和间毎秋风夜静禽兽之音四彻宛若深山大泽陂野之间识者以为不祥宣和末南郊礼毕御郊宫端拱殿天未明百辟方称贺忽有鸮止鸣于殿屋若与赞拜声相应和闻者骇之时巳报女真背盟未逾月内禅明年有䧟城之难建炎三年髙宗在扬州二月辛亥早朝有禽翠羽飞鸣行殿三匝一再止于宰臣汪伯彦朝冠冠尊服飞鸟践之不祥翠羽又青祥也刘向以为野鸟入宫宫室将空一曰败亡之应是月金人入扬州有仓卒渡江之变未㡬伯彦罢相寻坐贬四年正月丁巳金人围陕州有鸢鸦数万飞噪城上与战声相乱金将娄宿曰城当䧟急攻之遂失守近羽孽也七年枭鸣于刘豫后苑又群鸟鸣于内庭如曰休也豫恶之募人获一枭者予钱五千是岁伪齐亡十七年二月有白鸟六集于髙禖坛上府尹沈该以瑞奏二十七年饶州番阳县有妖鸟凫身鸡尾长喙方足赤目止于民屋数日弹矢不能中乾道六年卲武军泰寜县有雀飞鸣立死于瑞寜佛刹香炉先是绍兴初是邑有雀立死于丹霞佛刹香炉皆羽孽也而浮屠氏因谓之雀化庆元三年春池州铜陵县鸳鸯雄化为雌
绍兴五年江东西羊大疫十七年汀州羊无角嘉定九年信州玉山县羊生骈首
端拱元年十一月戊午夜西北方有赤气如日脚髙二丈咸平六年六月辛未赤气出娄贯天廪占曰仓廪有火灾景徳三年三月丙辰北方赤气亘天大中祥符三年十二月癸亥青赤气贯紫㣲庆历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天雄军徳博州天降红雪尽血雨熙寜二年十一月毎夕有赤气见西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元祐三年七月丁卯夜东北方明如昼俄成赤气内有白气经天建中靖国元年正月朔夕有赤气起东北弥亘西方久之中出白气二及赤气将散复有黑气在其傍宣和元年四月丙子夜西北赤气数十道亘天犯紫宫北斗仰视星皆若隔绛纱拆裂有声间以黑白二气自西北俄入东北延及东南迨晓乃止靖康元年九月戊寅有赤气随日出建炎元年八月庚午东北方有赤气占曰血祥四年五月洞庭湖夜赤光如火见东北亘天俄转东南此血祥也壬子夜西北方有赤气弥天贯以白气如练者十数犯北斗文昌紫㣲由东南而散绍兴七年正月乙酉夜北方有赤气逹旦辛卯斗牛间赤气如火十一月癸卯南方有赤气东北皆赤云自日入至于甲夜八年九月甲申赤气出紫㣲垣十八年八月丁亥九月甲寅皆有赤气如火二十年十一月建昌军新城县永安村大风雪夜半若数百千人行声语笑歌哭杂扰忽遽而凝寒阴塞咫尺莫辨明旦雪中有人畜鸟兽蹄迹流血污染十馀里入山乃绝二十七年三月乙酉赤气出紫㣲垣七月壬申赤气随日入十月壬寅赤气如火三十年二月壬申亦如之三十二年春淮水溢中有赤气如凝血隆兴二年十一月庚寅日入后赤云随之乾道元年八月壬午赤气中天自日入至于甲夜六年十月庚午赤气随日出十一月丁丑赤云随日入至于甲夜七年七月壬寅十月乙巳丙午淳熙三年八月丁酉戊戌皆有赤气随日入出十三年行都民家有血自地中出溅染污人衣十四年十一月癸丑甲寅有赤气随日入出绍兴三年春潼州路久旱日月星皆有赤气四年十一月甲戌赤云夜见白气间之庆元六年十月赤气夜𤼵横天嘉泰四年二月庚辰夜有赤云间以白气东北亘天后八日国有大火占者以为火祥嘉定六年十月乙卯赤气随日出十一月辛卯赤气随日出端平三年七月甲申天雨血宝祐二年蜀雨血
开宝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坠于城北有物如龙端拱元年九月泸州盐井竭遣匠刘晩入视忽有声如雷火熖突出晚被伤建炎元年正月辛卯夜西北阴雪中有如火光绍兴三十二年建昌军新城县有巨室箧中时有火光燔衣帛过半而箧不焚近火孽也
宋史巻六十四
宋史巻六十四考证
五行志二火下八月苏州廨后园邠州民田并有生合穂○按生上脱禾字
七月资官县吏董昭羙禾一茎九穗者各一○〈臣召南〉按有各一之文则者字上当有五七穂二三穂数句刋夲脱耳
金将娄宿曰城当䧟○〈臣召南〉按娄宿金史作娄室有白鸟六集于髙禖台上○按白鸟当作白乌白乌瑞物也
宋史巻六十四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五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十八
五行三〈木〉
曲直木之性也木失其性则为妖祥旧说以狂咎木冰恒雨服妖龟孽鸡祸青𤯝青祥之类皆属之木今従之太平兴国六年正月瑞安县民张度解木五片皆有天下太平字至道六年修昭应宫有木断之文如㸃漆贯彻上下体若梵书十一月襄州民刘士家生木有文如鱼龙凤鹤之状七年五月抚州修天庆观解木有文如墨画云气峰峦人物衣冠之状七月彰明县崇仙观柱有文为道士形及北斗七星象大中祥符八年晋州庆唐观古柏中别生槐长丈馀天圣元年二月河杨柳二本连理六月河杨楂枣各连理五年正月绵谷县松柏同本异干九年十月公井县冬青木连理明道元年八月黄州橘木及柿木连枝康定元年十月始兴县柑两本连理庆历三年十二月沣州献瑞木有文曰太平之道六年九月甲辰登州有巨木浮海而出者三十馀治平四年六月汀州进桐木板二有文曰天下太平熙寜元年三月简州木连理是岁英州因雷震一山梓树尽枯而为龙脑价为之贱至京师一两才值钱一千四百二年建州民杨纬言元年三月大雷雨所居之西有黄龙见下获一木如龙而形未具七月大雷雨复有龙飞其下及霁木龙尾翼足皆具归合旧木宛然一体图象以进十年八月乙巳惠州柚木有文曰王帝万年天下太平元丰元年五月剑州木连理三年六月已未饶州长山雨木子数亩状类山芋子味香而辛土人以为桂子又曰菩提子明道中尝有之是岁大稔十二月泌阳县甘棠木连理六年五月卫真县洞霄宫枯槐生枝叶元祐元年八月已丑杭州民俞举庆七世同居家园木连理五年四月徳州木连理元符元年八月施州李木连理二年九月眉山县桤木二株异根同干木枝相附崇寜四年正月襄城县李梨木连理大观元年三月湟州栏木生叶八月瑞州永兴军并木连理二年十二月岢岚军园池生瑞木政和三年七月玉华殿万年枝木连理南雄州枫木连理十月武义县木根有万宋年岁四字四年建州木连理六月沅陵县江涨流出楠木二十七可为明堂梁柱蔡京等拜表贺九月甲申彭城县柏开华十二月辛丑元氏县民王寘屋柱槐木再生枝叶髙四十馀尺是岁邵州海棠木连理泽州台州槐木连理荆开军紫薇木连理六年坊兖洪明䕫徐新全隰太平州并木连理梅州枯木生枝宣和二年四月永州民刘思析薪有天下太平字绍兴十四年四月䖍州民毁欹屋析柱木里有文曰天下太平时守臣薛弼上之方大乱近木妖也二十年八月福州冲虚观皂荚木翠叶再实一十一年建徳县定林寺桑生李实粟生桃实占曰木生异实国主殃二十五年十月贛州献太平木时秦桧擅朝喜饰太平郡国多上草木之妖以为瑞绍兴间汉阳军有挿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阴岁有花实者初郡狱有诬服孝妇杀姑妇不能自明属行刑者插䯻上华于石隙曰生则可以验吾冤行刑者如其言后果生淳熙十六年三月扬州桑生𤓰樱桃生茄此草木互为妖也七月晋陵县民析薪中有木字曰绍熙五年如是者二是时绍熙犹未改元其后果止五年此近木妖也绍熙四年富阳县栗生来禽实五年行都雨木与唐志贞元陈留雨木同占木生于下而自上陨者将有上下易位之象嘉定六年五月已已严州淳安遂安桐庐三县大木自㧞占曰木自㧞国将乱景定四年五月成都太祖庙侧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徳祐二年正月戊辰宝应县民析薪中有天太下赵四字献之制置使李庭芝赏之以钱五千
咸平六年十一月庚戌雨木冰大中祥符五年正月戊寅京师雨木冰天禧五年正月戊寅京师雨木冰庆历三年十二月丁巳雪木冰占曰兵象也嘉祐元年正月雨木冰治平二年十月乙已雨木冰熙寜三年十月八年正月九年正月京师雨木冰元祐八年二月京师大寒霰雪雨木冰宣和五年十月乙酉雨木冰靖康元年十月乙卯雨木冰二年正月丁酉雨木冰绍兴五年十一月辛亥雨木冰宣和六年御楼观灯时开封尹设次以弹压扵观下帝従六宫扵其上以观天府之断决者帘幕深宻下无由知众中忽有人跃出黒色布衣若寺僧童行状以手画帘出指斥语执扵观下帝怒甚令中使传㫖治之棰掠乱下又加炮烙询其谁何略不一语亦无痛楚之状又断其足筋俄施刀脔血肉狼籍帝大不悦为罢一夕之欢竟不得其何人付狱尽之七年八月都城东门外鬻菜夫至宣徳门下忽若迷罔释荷檐向门㦸手出悖骂语且曰太祖皇帝神宗皇帝使我来道尚宜速改也逻卒捕之下开封狱一夕方省则不知向者所为者乃于狱中尽之建炎二年十一月髙宗在扬州郊祀后数日有狂人具衣冠执香炉携綘囊拜于行宫门外自言天遣我为官家儿书扵囊纸刻扵右臂皆是语鞫之不得姓名髙宗以其狂释不问明年二月金人犯维扬三月有明受之变绍兴元年四月庚辰阆州有狂僧衰绖哭扵郡谯门曰今日佛下世且言且哭实隆祐太后上仙日云阆距行都万里逾月而遗诏至淳熙十四年正月绍兴府有狂人突入恩平郡王第升堂践王坐曰我太上皇孙来赴郡鞫讯终不语亦狂咎也是冬髙宗崩明年八月王薨绍兴二年十二月庚辰昧爽成都府有人衰服入帐门大呼阃帅京镗姓名亦狂咎也
建隆元年十月蔡州太霖雨道路行舟开宝二年八月帝驻潞州积雨累日未止九月京师大雨霖五年京师雨连旬不止河南河北诸州皆大霖雨九年秋大霖雨太平兴国二年道州春夏霖雨不止平地二丈馀五年五月京师连旬雨不止七年六月齐州逮捕临邑尉王坦等六人系狱未具一夕大风雨壊狱戸王坦等六人并压死雍熙二年八月京师大霖雨淳化元年六月陇城县大雨壊官私庐舎殆尽溺死者百三十七人三年九月京师霖雨四年七月京师大雨十昼夜不止朱雀崇明门外积水尤甚军营庐舎多壊是秋陈颖宋亳许蔡徐濮澶博诸州霖雨秋稼多败五年秋开封府宋亳陈颖泗寿邓蔡润诸州雨水害稼咸平元年五月昭州大霖雨害民田溺死者百五十七人景徳三年八月青州大雨壊鼓角楼门压死者四人大中祥符二年八月无为军大风霖雨折木壊城门军营民舎压溺千馀人十月兖州霖雨害稼三年四月升州霖雨五月辛丑京师大雨平地数尺壊军营民舎多压者近畿积潦五年九月建安军大霖雨害农事天禧四年七月京师连雨弥月甲子夜大雨流潦汎溢民舎军营圯壊大半多压死者自是频雨及冬方止乾兴元年二月苏湖秀州雨壊民田天圣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壊城壁七年自春渉夏雨不止明道二年六月癸丑京师雨壊军营府库景祐三年七月庚子大雨震电庆历六年七月丁亥河东大雨壊忻代等州城壁皇祐二年八月深州大雨壊民庐舎四年八月癸未京城大风雨民庐摧圯至有压死者嘉祐二年八月河东沿边久雨濒河之民多流移五月丁未书夜大雨六月乙亥雨壊大社大稷坛三年八月霖雨害稼六年七月河北京西淮南两浙江南东西淫雨为灾闰八月京师久雨是岁频雨及冬方止治平元年京师自夏历秋久雨不止摧真宗及穆献懿三后陵台熙宁元年八月冀州大雨壊官私庐舎城壁七年六月陕州大雨漂溺陕平陆二县元丰四年七月泰州海风驾大雨漂浸州城壊公私舎数千楹元祐二年七月丁卯以雨罢集英殿宴元符二年九月以久雨罢秋宴三年七月久雨哲宗大升轝在道䧟泥中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久雨时钦圣宪肃皇后钦慈皇后二陵方用工诏京西祈晴崇宁元年七月久雨壊京城庐舎民多压溺而死者三年六月久雨四年五月京师久雨又自七月至九月所在霖雨伤稼十月始霁靖康元年四月京师大雨天气清寒又自五月甲申至六月暴雨伤麦夏行秋令建炎二年春淫雨三年二月癸亥髙宗初至杭州久霖雨占曰阴盛下有阴谋时苗传刘正彦为乱五月霖雨夏寒绍兴元年行都雨壊城三百八十丈是岁婺州雨壊城三年雨自正月朔至扵二月七月四川霖雨至于明年正月四年六月淫雨害稼苏湖二州为甚九月久雨时刘豫连金人入寇十月髙宗亲征而霁五年三月霖雨伤蚕麦行都雨甚九月雨至于明年正月六年五月久雨不止七年十月髙宗如建康久雨八年三月积雨至扵四月伤蚕麦害稼二十一年夏襄阳府大雨十馀日二十三年六月大雨壊军垒民田三十年五月久雨伤蚕麦害稼八月施州大风雨三十二年六月浙西大霖雨隆兴元年三月霖雨行都壊城三百三十馀丈二年六月阴雨七月浙西江东大雨害稼八月风雨逾月乾道元年二月行都及越湖常润温台明处九郡寒败首种损蚕麦二年正月淫雨至扵四月夏寒江浙诸郡损稼蚕麦不登三年五月丙午泉州大雨昼夜不止者旬日八月淫雨江浙淮闽禾麻菽麦粟多腐四年四月阴雨弥月六年五月连雨六十馀日十一月连雨辛已郊祀云开扵圜丘百歩外有㴻雨八年四月四川阴雨七十馀日六月壬寅大雨彻昼夜至扵已酉九年闰正月淫雨淳熙二年夏建康府霖雨壊城郭三年五月淮浙积雨损禾麦八月浙东西江东连雨癸未甲申行都大风雨九月久雨十月癸酉孝宗出手诏决狱援笔而风起开霁四年九月丁酉戊戌绍兴府馀姚上虞二县大风雨五年闰六月已亥阶州暴雨至扵戊申乙已兴化军福州福清县暴风雨夜作六年四月衢州霖雨九月连雨巳已将郊而霁八年四月雨腐禾麦五月久雨败首种十年五月信州霖雨自甲戌至扵辛已八月福州大霖雨自乙未至扵九月乙丑吉州亦如之十一年四月淫雨戊寅建康府太平州大霖雨六月甲申处州龙泉县暴雨十二年五月六月皆霖雨十三年秋利州路霖雨败禾稼穜稑金洋阶成岷鳯六州亦如之十五年五月荆淮郡国连雨戊午祁门县霖雨十六年四月西和州霖雨害禾麦五月浙西湖北福建淮东利西诸道霖雨绍熙元年春久阴连雨至扵三月夏阶成岷凤四州霖雨伤麦二年二月赣州霖雨连春夏不止壊城四百九十丈圯城楼敌楼凡十五所四月福建路霖雨至于五月七月利州久雨伤种麦癸亥兴州暴雨连日八月行都久雨三年五月江东河北路连雨常徳府大雨彻昼夜自壬辰至于庚子寜国府池州广徳军自已亥至于六月辛丑朔雨甚祁门县至于庚戌七月王申天台仙居二县大雨连旬淮西路镇江襄阳府皆害禾麦八月普州雨害稼四年四月霖雨至扵五月浙东西江东湖北郡县壊圩田害蚕麦蔬稑绍兴寜国府尤甚镇江府大雨自辛未至于丙子淮西郡县自丙子至扵戊寅五年八月霖雨畿县浙东西皆害稼九月雨至扵十月癸巳大雨三昼夜不止江东西福建郡县皆苦雨庆元元年正月霖雨甲辰帝蔬食露祷丙午霁二月又雨至扵三月伤麦五月霖雨七月雨至扵八月二年六月壬申台州焱风暴雨连夕八月行都霖雨五十馀日三年七月雨连月四年八月久雨五年五月行都雨壊城夜压附城民庐多死者六月浙东西霖雨至扵八月六年五月庚午严州霖雨连五昼夜不止嘉泰二年六月福建路连雨至于七月丁未大风雨为灾三年八月久雨开禧元年七月利州郡县霖雨害稼闰月盱眙军阴雨至扵九月败禾稑十月行都淫雨至扵明年春二年春淫雨至于三月嘉定二年五月戊戌连州大雨连昼夜六月利阆成西和四州霖雨七月壬辰台州大风雨夜作三年三月阴雨六十馀日五月淫雨至扵六月首种多败蚕麦不登四年八月霖雨至扵九月五年春淫雨至扵三月伤蚕麦十一月雨雪积阴至扵明年春六年春淫雨至于二月丁亥雨雪集霰五月阴雨经日辛酉严州霖雨六月戊子绍兴府大风雨浙东西雨至于七月七年九月阴雨至于十月害禾麦九年四月六月大霖雨浙东西郡县尤甚十年三月连雨至于四月十月霖雨害稼十一年六月霖雨浙西郡县尤甚十二年六月霖雨弥月十五年七月浙东西霖雨为灾十六年五月霖雨浙西湖北江东淮东尤甚八月大风雨害稼十七年八月霖雨
干徳四年二月长春节甘露降江寜府报恩院五年二月甘露降江宁府玉泉寺松树开宝元年十二月甘露降蔡州僧院柏树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甘露降寿州廨四年五月甘露降河东县廨丛竹凡三日七年四月丙戌知汉州安守亮献柏叶上甘露一器九年三月丙子甘露降西京南太一宫新城雍熙三年四月庚子甘露降后院草木四年十二月甘露降兴化军罗泽峰前五松端拱二年二月甘露降寿州㕔园柏及资圣寺桧淳化二年十二月资州廨及延寿观徳纯寺甘露降松柏凡六日三年正月舒州二月衢州四月舒州四年六月舒州并甘露降至道二年四月蕲州三年五月泉州六月苏州甘露降咸平元年四月甘露降平戎军廨果树凡九十馀本十一月甘露降亳州真观灵宝柏树二年五月太平州浔州三年二月泉州十一月浔州四年二月龚州五年正月桂州十一月许州并甘露降景徳元年义寜县二年正月郁林州二月晋州及神山县三年正月梓州四月遂州十二月荣州懐安军甘露降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上饶县信阳军二年正月信阳军陈鄂二州三月陵升梓三州三年二月柳州懐安军闰二月冨顺监五月泽耀晋益四州四年正月梓州三月泽州四月常州五年四月遂州五月无为军六月梓州七月真定府十一月荣州开元寺六年三月梓州六月鄜州八月遂州九月信州十月亳州太清宫十一月浔州十二月荣州南仪州七年二月凤翔府天庆观五月郓州十月毫州太清宫十二月彭州天庆观八年正月中江县二月果州十月衢州九年十一月玉清昭应宫并甘露降天禧元年正月贵州天庆观二月玉清昭应宫三月后苑四月会灵观五月庐州通判㕔及后土祠十二月昭州天庆观二年十二月荣州开元寺懐安军天庆观三年四月舒州五月益州四年三月邵武军十二月平泉县五年三月泉州十一月韶州并甘露降天圣元年正月桞州十一月河南府二年五月凤州十月泾州四年荣州懐安军六年太平州七年正月益州九年正月荣州并甘露降明道元年十一月韶州梓州甘露降景祐四年十一月成徳军庆历四年正月桂州皇祐三年十二月吉州嘉祐七年三月眉州蓬州九月陵州并甘露降熙宁元年距元丰八年甘露降凡二十馀处元祐元年距元符三年亦如之大观初甘露降于九成宫帝鼐室三年冬降于尚书省及六曹御制七言四韵诗赐执政巳下其后内自禁中及宣和殿延福宫神霄宫下至三学开封府大理寺宰臣私第皆有之岁岁拜表称贺
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髪为髙髻号朝天髻未㡬昶入朝京师江南李煜末年有卫士秦友登寿昌堂榻覆其鞋而坐讯之风狂不寤识者云鞋履也李氏将覆于此地而为秦所有乎履与李友与有同音赵与秦同祖也又煜宫中盛雨水染浅碧为衣号天水碧未㡬为王师所克士女至京师犹有服之者天水国之姓望也淳化三年京师里巷妇人竸剪黑光纸团靥又装缕鱼腮中骨号鱼媚子以饰面黑北方色鱼水族皆阴类也面为六阳之首阴侵于阳将有水灾明年京师秋冬积雨衢路水深数尺景徳四年春京城小儿裂裳为小儿旗系竿首相对挥飐兵斗之象也是岁宜州卒陈进为乱出师讨平之绍兴二十一年行都豪贵竞为小青盖饰赤油火朱于盖之顶出都门外传呼于道朱者乘舆服御饰升龙用焉臣庶以加于小盖近服妖亦僣咎也二十三年士庶家竞以胎鹿皮制妇人冠山民采捕胎鹿无遗时去宣和未逺妇人服饰犹集翠羽为之近服妖也二十七年交阯贡翠羽数百命焚之通衢立法以禁绍熙元年里巷妇人以琉璃为首饰唐志琉璃钗钏有流离之兆亦服妖也后连年有流徙之厄理宗朝宫妃系前后掩裙而长窣地名赶上裙梳髙髻于顶曰不走落束足纎直名快上马粉点眼角名涙妆剃削童髪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或留之顶前束以彩缯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咸淳五年都人以碾玉为首饰有诗云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
太平兴国三年三月凿金明池既掘地有龟出殆逾万数太中祥符二年四月有黑龟甚众沿汴水而下至和元年二月信州贡绿毛龟大观元年闰十月丙戌都水使者赵霆行河得两首龟以为瑞蔡京信之曰此齐小白所谓象罔见之而霸者也郑居中曰首岂容有二而京主之意殆不可测帝命弃龟金明池政和四年瑞州进六目龟五年博州进白龟绍兴八年五月汴京太康县大雷雨下冰龟数十里随大小皆龟形具手足卦文乾道五年舒州民献龟骈生二首不能伸缩郡守张栋縦之潜山近龟孽也嘉定十四年春楚州境上龟大小死者蔽野
咸平三年八月黄州群鸡夜鸣至冬不止绍兴初陈州民家鸡忽人言近鸡祸也松阳县民家鸡生三足县治有鸡伏卵毛生壳外近鸡祸亦毛孽也乾道六年西安县官塘有物鸡首人身髙丈馀昼见于野庆元三年饶州军营鸡卵出蛇近鸡孽亦蛇孽也婺源县张村民家雌鸡化为雄烹之形冠距而腹卵孕同里洪氏家雄鸡伏子中一雏三足咸淳五年常州鸡羽生距
建隆元年夏相金均房商五州鼠食苗二年五月商州鼠食苗干徳五年九月金州鼠食苗太平兴国七年十月岳州鼠害稼绍兴十六年清逺翁源真阳三县鼠食稼千万为群时广东久旱凡羽鳞皆化为鼠有获鼠扵田者腹犹蛇文渔者夜设网旦视皆鼠自夏徂秋为患数月方息岁为饥近鼠妖也乾道九年隆兴府鼠千万为群害稼淳熙五年八月淮东通泰楚髙邮黑鼠食禾既岁大饥时江陵府郭外群鼠多至塞路其色黑白青黄各异为车马践死者不可胜计逾三月乃息绍熙四年饶州民家二小鼠食牛角三徙牛牢不免角穿肉瘠以毙近鼠妖也庆元元年六月鄱阳县民家一猫带数十鼠行止食息皆同如母子相哺者民杀猫而鼠䑛其血鼠象盗猫职捕而反相与同处司盗废职之象也与唐龙朔洛州猫虎同占
绍兴三年八月辛亥尚书省后楼无故自壊庆元元年夏建昌军民居木柱有声如牛鸣者三日乃止咸淳九年丞相贾似道起复之日在越上私第方拜家庙忽闻内有裂帛声众賔愕然宻询左右知家庙栋裂皆逡巡而退
宋史巻六十五
宋史巻六十五考证
五行志三木天圣元年二月河杨柳二本连理六月河杨楂𬃷各连理○〈臣召〉南按河杨当作河阳史记事必先著地名单言河字无此理也
荆开军紫薇木连理○按荆开系荆门之讹
宣和六年御楼观灯○按此文应提行写前文言雨木冰此以下言狂人阑入宫禁也
宋史巻六十五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六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十九
五行四〈金〉
从革金性也金失其性则为变怪旧说以僭咎恒阳诗妖民讹毛虫之孽白眚白祥之类皆属之金今从之建隆二年七月晋州神山县北谷中有鐡随水流出方二丈三尺其重七千斤太平兴国四年九月夹江县民王谊得黑石二皆丹文其一云君王万岁其二云赵二十一帝缄其口来献至道二年二月桂阳监镕银自涌成山峰状咸平四年十二月亳州太清宫锺自鸣乾兴元年四月甲戌修奉山陵总管言皇堂隧道穿得铜锅有两耳又于寝宫三门下穿得铜盂一鐡瓮一鐡甲叶三天圣元年三月庚辰涪陵县相思寺夜有光出阿育王塔之旧址发之得金铜像三百二十七五年七月壬寅辽山县旧河凌地摧塔获古钱一百四十六千五百四十三文眀道元年五月壬午汉州江岸获古钟一庆历四年五月乙亥金谿县得生金山重三百二十四两皇祐四年干寜军渔人得小钟二于河滨五年二月已亥干寜军又进古钟一至和二年四月甲午浏阳县得古钟一熙寜元年至元丰元年横州共获古铜鼓一十七元丰三年八月岳州永庆寺获铜钟一铜磬二六年南溪县穿土得铜钱五万四千有奇七年三月筠州获古铜钟一十一月宾州获古铜鼓一八年昌元县通盐井得铜锅九铜盆一铜盘一崇寜五年十月荆南获古铜鼎政和二年𤣥圭始出晋州上一石绿色方三尺馀当中有文曰尧天正其字如掌大而端楷类手画者尧字居右天正字缀行于左都堂验视砻石三分而字画愈明又于尧字之下隐约出一瑞字位置始均葢曰天正尧瑞云或谓晋阳尧都也方𤣥圭出乃有此瑞四年府畿汝蔡之间连山大小石皆变为玛瑙尚方取为宝带器玩甚冨五年正月湖南提举常平刘钦言芦荻冲出生金重九斤八两状类灵芝祥云又淘得碎金四百七两有奇十一月越州民拾生金湟州丁羊谷金坑仅千馀眼得矿成金共四等计一百三十四两有奇重和元年十二月孝感县楚令尹子文庙获周鼎六宣和四年后御府所藏往往复变为石而色类白骨此与周宝圭占略同五年荣阳县贾谷山麒麟谷采石修明堂得一石有文曰明百官表贺五年四月又获甗鼎三崇寜四年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既奉安于九成宫车驾临幸遍礼焉至北方之宝鼎忽漏水溢于外刘炳谬曰正北在燕山今宝鼎但取水土于雄州境宜不可用其后竟以北方致乱建炎元年南京留守朱胜非夜防城见南门外火光烛地掘之得铜印有文曰朱胜私印火铄金金所畏也后拜相有明受之变卒坐贬三年吉州修城役夫得髑髅弃水中俄浮一钟有铭五十六字大略云唐兴元年吾子没庐陵西垒后当火徳五九之际世衰道败浙梁相继䘮乱章贡康昌之日吾亦复出是邦东平鸠工复使吾子同河伯听命水官郡守命录其辞录毕而钟自碎
绍兴十一年三月庚申长安兵刅皆生火光二十六年郫县地出铜马髙三尺制作精好风雨夜嘶绍兴中耕者得金瓮重二十四钧于秦桧别业乾道二年三月丙午夜福清县石竹山大石自移声如雷石方可九丈所过成蹊才四尺而山之木石如故
庆元二年十二月吴县金鹅乡铜钱百万自飞
建隆二年京师夏旱冬又旱三年京师春夏旱河北大旱霸州苗皆焦仆又河南河中府孟津濮郓齐济滑延隰宿等州并春夏不雨四年京师夏秋旱又懐州旱干徳元年冬京师旱二年正月京师旱夏不雨是岁河南府陕虢麟博灵州旱河中府旱甚四年春夏京师不雨江陵府华州涟水军旱五年正月京师旱秋复旱开宝二年夏至七月京师不雨三年春夏京师旱邠州夏旱五年春京师旱冬又旱六年冬京师旱七年京师春夏旱冬又旱河南府晋解州夏旱滑州秋旱八年春京师旱是岁闗中饥旱甚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京师旱三年春夏京师旱四年冬京师旱五年夏京师旱秋又旱六年春夏京师旱七年春京师旱孟虢綘宻瀛卫曹淄州旱九年夏京师旱秋江南大旱雍熙二年冬京师旱三年冬京师旱四年冬京师旱端拱二年五月京师旱秋七月至十一月旱上忧形于色蔬食致祷是岁河南莱登深冀旱甚民多饥死诏发仓粟贷之淳化元年正月至四月不雨帝蔬食祈雨河南凤翔大名京兆府许沧单汝干郑同等州旱二年春京师大旱三年春京师大旱冬复大旱是岁河南府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及亳建淮阳等三十六州军旱四年夏京师不雨河南府许汝亳滑商州旱五年六月京师大旱至道元年京师春旱二年春夏京师旱咸平元年春夏京畿旱又江浙淮南荆湖四十六军州旱二年春京师旱甚又广南西路江浙荆湖及曹单岚州淮阳军旱三年春京师旱江南频年旱四年京畿正月至四月不雨景徳元年京师夏旱人多渴死三年夏京师旱大中祥符二年春夏京师旱河南府及陕西路潭邢州旱三年夏京师旱江南诸路宿州润州旱八年京师旱九年秋京师旱大名府澶州相州旱天禧元年京师春旱秋又旱夏陕西旱四年春利州路旱夏京师旱五年冬京师旱天圣二年春不雨五年夏秋大旱六年四月不雨明道元年五月畿县久旱伤苗二年南方大旱景祐三年六月河北久旱遣使诣北岳祈雨庆历元年九月丁未朔遣官祈雨二年六月戊寅祈雨三年遣使诣岳渎祈雨四年三月丙寅遣内侍两浙淮南江南祠庙祈雨五年二月诏天久不雨令州县决淹狱又幸大相国寺会灵观天清寺祥源观祈雨六年四月壬申遣使祈雨七年正月京师不雨二月丙寅遣官岳渎祈雨三月辛丑西太乙宫祈雨皇祐元年五月丁未遣官祈雨三年恩冀诸州旱三月分遣朝臣诣天下名山大川祠庙祈雨至和二年四月甲午遣官祈雨嘉祐五年梓州路夏秋不雨七年三月甲子罢春燕以久旱故也辛丑西太乙宫祈雨治平元年春京师逾时不雨郑滑蔡汝颍曹濮洺磁晋耀登等州河中府庆成军旱二年春不雨熙寜二年三月旱甚三年诸路旱六月畿内旱八月卫州旱五年五月北京自春至夏不雨七年自春及夏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淮南诸路久旱九月诸路复旱时新复洮河亦旱羌戸多殍死八年四月真定府大旱八月淮南两浙江南荆湖等路旱九年八月河北京东京西河东陕西旱十年春诸路旱元丰二年春河北陕西京东西诸郡旱三年春西北诸路旱五年亢旱六年夏畿内旱元祐元年春诸路旱正月帝及太皇太后车驾分日诣寺观祷雨是冬复旱二年春旱三年秋诸路旱京西陕西尤甚四年春京师及东北旱罢春燕八年秋旱绍圣元年春旱踈决四京畿县囚三年江东大旱溪河涸竭四年夏两浙旱元符元年东南旱二年春京畿旱建中靖国元年衢信等州旱大观二年淮南江东西诸路大旱自六月不雨至于十月政和元年淮南旱三年江东旱四年旱诏赈徳州流民宣和元年二月诏汝颍陈蔡州饥民流移常平官勒停秋淮南旱四年东平府旱五年夏秦凤路旱是岁燕山府路旱建炎二年夏旱绍兴二年常州大旱帝问致旱之由中书舎人胡交修奏守臣周祀残酷所致寻以属吏坐赃及杀不辜窜岭南三年四月旱至于七月帝蔬食露祷乃雨五年五月浙东西旱五十馀日六月江东湖南旱秋四川郡国旱甚六年䕫潼成都郡县及湖南衡州皆旱七年春旱七十馀日时帝将如建业随所在分遣従臣有事于名山大川六月又旱江南尤甚八年冬不雨九年六月旱六十馀日有事于山川十一年七月旱戊申有事于岳渎乙卯祷雨于圜丘方泽宗庙十二年三月旱六十馀日秋西京淮东旱十二月陕西旱十八年浙东西旱绍兴府大旱十九年常州镇江府旱二十四年浙东西旱二十九年二月旱七十馀日秋江浙郡国旱三十年春阶成凤西和州旱秋江浙郡国旱浙东尤甚隆兴元年江浙郡国旱京西大旱二年台州春旱兴化军漳福州大旱首种不入自春至于八月乾道三年春四川郡县旱至于秋七月绵劔汉州石泉军尤甚四年夏六月旱帝将彻葢亲祷于太乙宫而雨时襄阳隆兴建寜亦旱八月诏颁皇祐祀龙法于郡县五年夏秋淮东旱盱眙淮阴为甚六年夏浙东福建路旱温台福漳建为甚七年春江西东湖南北淮南浙婺秀州皆旱夏秋江洪筠潭饶州南康兴国临江军尤甚首种不入冬不雨九年婺处温台吉赣州临江南诸军江陵府皆久旱无麦苗淳熙元年浙东湖南郡国旱台处郴桂为甚蜀闗外四州旱二年秋江淮浙皆旱绍兴镇江寜国建康府常和滁真扬州盱眙广徳军为甚三年夏常昭复随郢金洋州江陵徳安兴元府荆门汉阳军皆旱四年春襄阳府旱首种不入五年常绵州镇江府及淮南江东西郡国旱有事于山川群望六年衡永楚州髙邮军旱七年湖南春旱诸道自四月不雨行都自七月不雨皆至于九月绍兴隆兴建康江陵府台婺常润江筠抚吉饶信徽池舒蕲黄和浔衡永州兴国临江南康无为军皆大旱江筠徽婺州广徳军无钖县尤甚祷雨于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群望八年正月甲戌积旱始雨七月不雨至扵十一月临安镇江建康江陵徳安府越婺衢严湖常饶信徽楚鄂复昌州江阴南康广徳兴国汉阳信阳荆门长寜军及京西淮郡皆旱九年夏五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江陵徳安襄阳府润婺温处洪吉抚筠袁潭鄂复㳟合昌普资渠利阆忠涪万州临江建昌汉阳荆门信阳南平广安梁山军江山定海象山上虞嵊县皆旱十年冬月旱至扵七月江淮建康府和州兴国军恭涪泸合金州南平军旱十一年四月不雨至于八月兴元府吉赣福泉汀漳潮梅循邕宾象金洋西和州建昌军皆旱兴元吉尤甚冬不雨至于眀年二月十四年五月旱六月戊寅有事于山川群望甲申帝亲祷于太乙宫七月己酉大雩于圜丘望于北郊有事于岳渎海凡山川之神时临安镇江绍兴隆兴府严常湖秀衢婺处明台饶信江吉抚筠袁州临江兴国建昌军皆旱越婺台处江州兴国军尤甚至于九月乃雨十五年舒州旱绍兴元年重庆府蕲池州旱二年五月真扬通㤗楚滁和普隆涪渝遂髙邮盱眙军冨顺监皆旱简资荣州大旱三年夏郢杨和州大旱秋简资普荣叙隆冨顺监亦大旱四年绵州大旱亡麦简资普渠合州广安军旱江浙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镇江江陵府婺台信州江东淮西旱五年春浙东西自去冬不雨至于夏秋镇江府常秀州江阴军大旱庐和濠楚州为甚江西七郡亦旱庆元二年五月不雨三年潼利䕫路十五郡旱自四月至于九月金蓬普州大旱四月壬子祷于天地宗庙社稷六年四月旱五月辛未祷于郊丘宗社镇江府常州大旱水竭淮郡自春无雨首种不入及京襄皆旱嘉泰元年五月旱丙辰祷于郊丘宗社戊辰大雩于圜丘浙西郡县及蜀十五郡皆大旱二年春旱至于夏秋七月庚午大雩于圜丘祈于宗社浙西湖南江东旱镇江建康府常秀潭永州为甚四年五月不雨至于七月浙东西江西郡国旱开禧元年夏浙东西不雨百馀日衢婺严越鼎澧忠涪州大旱二年南康军江西湖南北郡县旱三年二月不雨五月已丑祷于郊丘宗社嘉定元年夏旱闰月辛卯祷于郊丘宗社二年夏四月旱首种不入庚申祷于郊丘宗社六月乙酉又祷至于七月乃雨浙西大旱常润为甚淮东西江东湖北皆旱四年资普昌合州旱六年五月不雨至于七月江陵徳安汉阳军旱八年春旱首种不入四月乙未祷于太乙宫庚子命辅臣分祷郊丘宗社五月庚申大雩于圜丘有事于岳渎海至于八月乃雨淮浙淮闽皆旱建康寜国府衢婺温台明徽池真太平州广徳兴国南康盱眙安丰军为甚行都百泉皆竭淮甸亦然十年七月不雨帝日午曝立祷于宫中十一年秋不雨至于冬淮郡及镇江建寜府常州江阴广徳军旱十四年浙闽广江西旱明台衢婺温福赣吉州建昌军为甚十五年五月不雨岳州旱嘉熙元年夏建康府旱三年旱四年江浙福建旱淳祐七年旱十一年闽广及饶州旱咸淳六年江南大旱十年庐州旱长乐福清二县大旱建隆中京师士庶及乐工少年竸唱歌曰五来子自建隆开宝凡平荆湖川广江西五国皆来朝时西川孟昶赋敛无度射利之家配卒尤甚既乏缗钱唯仰在质物乃竸书简扎揭扵门曰今召主收赎又每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昶以其年正月降王师即命吕馀庆知成都府而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召与赵赎与蜀同音开宝初广南刘𬬮令民家置贮水桶号防火大桶又𬬮末年童谣曰羊头二四白天雨至后王师以辛未年二月四日擒𬬮识者以为国家以火徳王房为宋分羊未神也雨者王师如时雨之义也防与房桶与宋同音周广顺初江南伏龟山圯得石函长二尺广八寸中有鐡铭云维天监十四年秋八月葬宝公于是铭有引曰宝公尝为偈大字书于版帛幂之人欲读之者必施数钱乃得读讫即幂之是时名士陆陲王钧姚察而下皆莫知其㫖或问之云在五百年后至卒乃归其铭同葬焉铭曰莫问江南事江南自有冯乘鸡登宝位跨犬出金陵子建司南位安仁秉夜灯东邻家道阙随虎遇明兴其字皆小篆体势完具徐铉徐锴韩熙载皆不能解及煜归朝好事者云煜丁酉年袭位即乘鸡也开宝八年甲戌江南国灭是跨犬也当王师围其城而曹彬营其南是子建司南位潘羙营其北是安仁秉夜灯也其后太平兴国三年淮海王钱俶举国入觐即东邻也家道阙意无钱也随虎遇戊寅年也皇祐五年正月戊午狄青败侬智髙于归仁舗初谣言农家种籴家收至是智髙果为青所破建炎三年四月鼎州桃源洞大水巨石随流而下有文曰无为大道天知人情无为窈冥神见人形心言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盈地收人魂金石同类类金为变怪者也绍兴二年李纲帅长沙道过建宁僧宋本题邑治之壁曰东烧西烧日月七七后数日江西盗李仁入境焚其邑七月七日也淳熙中淮西竸歌汪秀才曲曰骑驴渡江过江不得又为⿰舞以和之后舒城狂生汪格谋不轨州兵入其家䌸之其子拒杀聚恶少数千为乱声言渡江事平格亦伏诛七年正月馀杭门外墙壁有诗其言颇渉怪后廉得主名杖遣之主管城北厢刘君暨以失察异言坐削秩其诗不录十四年都城市井歌曰汝亦不来我家我亦不来汝家至绍熙二三年其事始应于两宫绍定三年都城市井作歌词末句皆曰东君去后花无主朝廷恶而禁之未㡬太子询薨庆元四年三月甲辰有邮筒置诗逹御前者诏宰臣䆒其诗不录嘉泰四年越人盛歌鐡弹子白塔湖曲俄有盗金十一者自号鐡弹子缪传其斗死于白塔湖中后获于诸暨县
汉乾祐中荆南髙从诲凿池于山亭下得石匣长尺馀扄𫔎甚固从诲神之屏左右焚香以启匣中得石有文云此去遇龙即歇及建隆中从诲孙继冲入朝改镇徐州龙隆音相近太平兴国中京师儿童以木雕合子中有窍藏掖下有声号云腋底闹后卢多逊投荒人以为䜟其在肘腋而司国典也天禧二年五月西京讹言有物如乌帽夜飞入人家又变为犬狼状人民多恐骇每夕重闭深处至持兵器驱逐者六月乙已传及京师云能食人里巷聚族环坐叫噪逹曙军营中尤甚而实无状意其妖人所为有诏严捕得数軰询之皆非政和七年诏修神保观俗所谓二𭅺神者京师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倾城男女负土以献揭榜通衢云某人献土又有饰形作鬼使巡门催纳土者或以为不祥禁绝之后金人斡离不围京师其国谓之二郎君云绍兴元年十二月越州连火民讹言相惊月㡬望当再火枢宻院以军法禁之乃定嘉定二年六月故循王张俊家火后旬日市井讹言相惊绛衣妇人为火殃下坠都民徙避昼夜弗寜禁之后亦不火庆元六年十月琼州讹言妖星流堕民郭七家声如雷通判曾丰暨琼山县令移文惊扰后皆坐绌签书枢宻院事林存为似道所摈道死于漳漳有富民蓄油煔木甚佳林氏子弟求之价髙不可得因抚其木曰收取收取待贾丞相用徳祐元年似道谪死郡守与之经营竟得此木以殓宋初陈抟有纸钱使不行之说时天下惟用铜钱莫喻此㫖其后用交子会子其后会价愈低故有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之谣似道恶十九界之名乃名闗子然终为十九界矣而闗子价益低是纸钱使不行也宋以周显徳七年庚申得天下图䜟谓过唐不及汉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又有寒在五更头之谣故宫满有六更按汉四百二十馀年唐二百八十九年开庆元年宋祚过唐十一年满五庚申之数至徳祐二年正月降附得三百一十七年而见六庚申如宫漏之数
建隆三年有象至黄陂县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复襄唐州践民田遣使捕之明年十二月于南阳县获之献其齿革干徳二年五月有象至澧阳安乡等县又有象渉江入华容县直过阛阓门又有象至澧州澧阳县城北干徳四年八月普州食禾五年有象自至京师雍熙四年有犀自黔南入万州民捕杀之获其皮角开宝八年四月平陆县鸷兽伤人遣使捕之生献十头十月江陵府白昼虎入市伤二人太平兴国三年果阆蓬集诸州虎为害遣殿直张延钧捕之获百兽俄而七盘县虎伤人延钧又杀虎七以为献七年虎入萧山县民赵驯家害八口淳化元年十月桂州虎伤人诏遣使捕之至道元年六月梁泉县虎伤人二年九月苏州虎夜入福山砦食卒四人咸平二年十二月黄州长析村二虎夜斗一死食之殆半占云守臣灾明年知州王禹偁卒咸平六年十月乙酉有狐出皇城东北角楼历军器库至夹道获之大中祥符九年三月杭州浙江侧昼有虎入税场巡检俞仁祜挥戈杀之天圣九年五月宿州获白六月庐州获白明道二年六月唐州获白兔皇祐三年十二月泰州获白嘉祐三年六月丁卯交阯贡异兽二初本国称贡麒麟状如牛身被肉甲鼻端有角食生刍果必先以杖击其角然后食既至而枢宻使田况辨其非麟诏止称异兽熙寜元年九月抚州获白兔十二月岚州获白鹿四年九月庐州获白兔政和五年十二月安化军获白六月泰州军获白七年二月逹州获白宣和元年十月淄州获黑宣和七年秋有狐由艮岳直入禁中据御榻而坐诏毁狐王庙绍兴十一年海州属金悉空其民安江后十二年有二虎入城人射杀之虎亦搏人明年魏胜举州来归亦空其民汉龚遂曰野兽入宫室宫室将空虎豕皆毛孽也十三年南康县雷雨群狐震死于岩穴中岩石皆为碎二十二年刘彭老家猫产数子皆三尺乾道七年潮州野象数百食稼农设阱田间象不得食率其群围行道车马敛谷食之乃去淳熙二年江州马当山群狐掠人十年滁州有熊虎同入樵民舎夜自相搏死绍熙元年三月临安府民家猫生子一有八足二尾四年鄂州武昌县虎为人患五年八月扬州献白侍御史章颖劾守臣钱之望以孽为瑞占曰国有忧白䘮祥也是岁光宗崩庆元三年徳兴县群狐入民舎咸淳九年十一月辛卯黎明有虎出于扬州市毛色㣲黑都拨𤼵官曹安国率良家子数十人射之制置使李庭芝占曰千日之内杀一大将于是脔其肉于城外而厌之绍兴六年四月中京大雪雷震犬数十争赴土河而死可救者才二三淳熙元年六月饶州大雷震犬于市之旅舎庆元二年抚州有犬若人坐于郡守之坐未㡬郡守林廷彦卒于官徳祐元年五月壬申扬州禁军民母得蓄犬城中杀犬数万输皮纳官
干徳三年七月已卯夜西方起苍白气长五十尺贯天船五车亘井宿占曰主兵动六年十月已未旦西北起苍白气三道长二十尺趋东散占曰㳺兵之象太平兴国四年四月已未夜西北有白气压北斗雍熙四年正月癸酉夜白气起角亢经太㣲垣历轩辕大星至月傍散至道二年二月丙子夜西方有苍白气长短八道如彗扫稍天汉参错如文蛇占曰所见之方主兵胜咸平四年三月丙申白气二亘天五年正月白气如虹贯日久而散七月戊戌白气如阵贯东井六年四月已已白气东西亘天丁丑白气贯日五月辛亥白气出昴至壁没六月丙子白气出河鼓左右旗分为数道没七月癸卯白气如彗起西南方占曰有兵䘮景徳元年五月白气贯轩辕苍白气十馀如布亘天二年二月丁亥白气五道贯北斗占为大风幸臣忧十月丙子白气出阁道西孛孛有光占曰宫中忧三年三月白气贯月四年三月已未白气东西亘天庚申白气出南方长二丈许久而不散四月庚午白气贯北斗长十丈占为大风庚寅白气如布龙月三丈许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丁丑白气二东西亘天五年二月壬寅白气长五丈出东井贯北斗魁及轩辕占为兵为雷雨明道元年十二月壬戌西北有苍白气亘天庆历元年八月庚辰夜东方有白气长十尺许在星宿度中至十日长丈馀冲天九十馀日没二年八月甲申白气贯北斗三年正月戊戌中天有白气长二十尺向西南行贯日占曰邉兵忧四月癸卯白气二生西北隅上中天首尾至浊东南行良久散占曰其下有兵寇八月壬子夜白气贯北斗魁九月辛已夜中有白气长二丈许贯巻舌南河东北行少顷散占曰风雨之候皇祐四年十一月辛酉夜白气起北方近浊长五丈许历北斗久之散占曰多大风嘉祐元年三月彭城县白鹤乡地生面占曰地生面民将饥五月锺离县地生面治平二年四月丙午夜西北方有白气渐东南行首尾至浊贯角宿移西北久方散占曰有兵战疾疫事熙寜九年四月庚寅夜白气长丈起东北方天市垣元祐三年七月戊辰夜西北有白气经天主兵宜防西北二鄙元符二年九月戊辰夜有白气十道各长五尺主兵及大臣黜崇宁二年五月戊子夜苍白气起东南方长三丈贯尾箕斗主蛮夷入贡旧臣来归宣和三年九月壬午夜苍白气长三丈贯月主其下有乱者靖康元年十二月丙辰白气出太㣲垣二年二月壬午夜白气如虹自南亘北须臾移西南至东北天明而没三月戊子白气贯斗建炎二年杜充为北京留守天雨纸钱千营中厚盈寸明日与金人战城下败绩纸白祥也三年三月白气贯日四年五月壬子夜北方有白气十馀道如练二十六年七月辛酉夜天雨水银绍兴元年潭州得白玉于州城莲花池中孔彦舟以献诏却之前史以为玉变近白祥后彦舟为剧盗二月已已夜东南有白气十一年三月庚申金人居长安油酒皆变白色二十年十一月甲午夜西南有白气出危入昴十二月戊申白气出尾入轸贯天市垣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丑白气如带东西亘天出斗历牛隆兴元年十二月壬午夜白气见西南方出危入昴二年正月甲寅夜西南有白气亘天如带乾道元年正月庚午白气见西北方出奎入参三月戊辰白气如带自参及角东西亘天四月丁酉夜白气见西北方入天市垣辛丑夜白气入北斗乙已夜白气入紫㣲垣十月已丑夜苍白气见东南方入翼十一月丙寅白气如带出女入𭥦东西亘天三年十二月庚午夜白气如带东西亘天出女入昴淳熙十年正月戊子夜西南有白气如天汉而明南北广可六丈东西亘天历壁至毕绍熙五年六月壬寅夜白气亘天自紫㣲至亢角已酉日入后白气亘天顷刻而散庆元四年八月庚辰白气亘天五年二月癸酉夜东北方白气如带自角至参八月癸亥东北方有白气如带亘天嘉泰四年十一月辛未昼有白气分数道亘天嘉熙四年二月丙辰白气亘天淳祐二年二月甲寅白气亘天景定三年七月甲申白气如匹布亘天咸淳三年襄阳城中白气自西而出
绍兴二年宣州有鐡佛像坐髙丈馀自动迭前迭却若伛而就人者数日既而郡有火火气盛金失其性而为变怪也七月天雨钱或従石甃中流出有轮郭肉好不分明穿之碎若沙土二月温州戒福寺铜佛像顶珠自动光彩激射经日不少停数日火作寺焚淳熙九年春徳兴县民家镜自飞舞与日光相射庆元二年正月泰宁县耕夫得镜厚三寸径尺有二寸照见水底与日争辉病热者对之心骨生寒后为雷震而碎
宋史巻六十六
宋史巻六十六考证
五行志四金旧说以僭咎恒阳○阳应作旸
绍兴十一年海州属金悉空其民○〈臣召南〉按此条前文已见而复出者也但不追叙十年有野豕入海州市民刺杀之则下文无根
干徳三年七月巳卯夜西方起苍白气云云○按此假往往与天文志相参错
宋史卷六十六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七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五行志第二十
五行五〈土〉
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裸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従之
建隆元年河南诸州乏食干徳元年齐隰等州饥二年州府二十二饥开宝四年州府六水一旱诸州民乏食五年大饥六年水民饥九年州府十二饥太平兴国四年太平州饥淳化元年开封河南等九州饥五年京东西淮南陕西水潦民饥咸平五年河北及郑曹滑饥景徳元年江南东西路饥二年淮南两浙荆湖北路饥三年京东西河北陕西饥大中祥符三年陕西饥四年河北陕西劔南饥五年河北淮南饥七年淮南江浙饥八年陕西州府五饥天禧元年饥三年江浙及利州路饥天圣三年晋綘陕解饥明道元年京东淮南江东饥二年淮南江东西川饥宝元二年益梓利䕫路饥嘉祐三年䕫州路旱饥熙寜三年河北陕西旱四年河北旱饥六年淮南江东劔南西川闰州饥七年京畿河北京东西淮西成都利州延常润府州威胜保安军饥八年两河陕西江南淮浙饥九年雄州饥十年漳泉州兴化军饥元丰元年河北饥四年凤翔府凤阶州饥七年河东饥元符二年饥崇寜元年江浙熙河饥大观三年秦凤阶成饥重和元年京西饥五年河北京东淮南饥建炎元年汴京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馀胔三年山东郡国大饥人相食时金人䧟京东诸郡民聚为盗至车载干尸为粮绍兴元年行在越州及东南诸路郡国饥淮南京东西民流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二年春两浙福建饥米斗千钱时餫饷繁急民益囏食三年吉彬道州桂杨监饥五年湖南大饥殍死流亡者众夏潼川路饥米斗二千人食糟糠兴元饥民流于果阆秋温处州饥六年春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夏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岁果州守臣宇文彬献禾粟九穗图吏部侍郎晏敦复言果遂饥民未苏不冝𨗳䛕坐黜爵七年夏钦廉邕州饥九年江东西浙东饥米斗千钱饶信州尤甚十年浙东江南荐饥人食草木十一年京西淮南饥十八年冬浙东江淮郡国多饥绍兴尤甚民之仰哺于官者二十八万六千人不给乃食糟糠草木殍死殆半十九年春夏绍兴府大饥明婺州亦如之二十四年衢州饥二十八年平江府饥二十九年绍兴府荐饥隆兴元年绍兴府大饥四川尤甚平江襄阳府随泗州枣阳盱眙军大饥随𬃷间米斗六七千二年平江府常秀州饥华亭县人食秕糠行都及镇江府兴化军台徽州亦艰食淮民流徙江南者数十万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常秀州大饥殍徙者不可胜计是岁台明州江东诸郡皆饥夏亡麦二年夏亡麦三年九月不雨麦种不入四年春蜀卬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卭为甚盗延八郡汉饥民至九万馀五年夏饶信州荐饥民多流徙徽州大饥人食蕨葛台楚州盱眙军亦饥秋冬不雨淮郡麦种不入六年冬寜国府广徳军太平湖秀池徽和州皆饥七年秋江东西湖南十馀郡饥江筠州隆兴府为甚人食草实流徙淮甸诏出内帑收育弃孩淮郡亦荐饥金人运麦扵淮北岸易南岸铜镪斗钱八千江西饥流光濠安丰间皆效淮人私籴钱为之耗荆南亦饥八年江西亡麦隆兴府荐饥南昌新建县饥民仰给者二万八千馀九年春成都永康卭三州饥秋台州饥温婺州亦饥淳熙元年浙东湖南广西江西蜀闗外皆饥台处郴桂昭贺尤甚二年淮东西江东饥滁真扬州盱眙军建康府为甚是岁镇江寜国府常州广徳军亦艰食诏奖建康留守刘珙振济有方三年淮甸饥夏台州亡麦冬复施随郢州荆门军襄阳江陵徳安府大饥四年春尤饥六年冬和州饥通泰楚州髙邮军大饥人食草木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徳军民大饥是岁江浙荆湘淮郡皆饥八年春江州饥人采葛而食诏罢守臣章骍冬行都寜国建康府岩婺太平州广徳军饥徽饶州大饥流淮郡者万馀人浙东常平使者朱熹进对论荒政请蠲田赋身丁钱诏江浙淮湖北三十八郡并免之九年春大亡麦行都饥于潜昌化县人食草木绍兴府衢婺严明台湖州饥徽州大饥穜稑亦绝湖北七郡荐饥蜀潼利䕫三州郡国十八皆饥流徙者数千人十年合昌州荐饥民就振相蹂死者三千馀人十一年泉汀漳州兴化军亡禾邕賔象州饥十二年福建饥亡麦江西广东西饥金州饥有流徙者十四年金洋阶成凤西和州人乏食七月秀州饥有流徙者临安府九县饥十六年夏成州亡麦冬阶成凤西和州荐饥绍熙二年蕲州饥䕫路五郡饥渝涪为甚阶成凤西和州亡麦三年资荣州亡麦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亡麦殍死者众民流成都府至千馀人威逺县弃儿且六百人扬州亦多饥四年简资普州饥绵州亡麦夏绍兴府亡麦安丰军大亡麦五年冬亡麦苗行都淮浙西东江东郡国皆饥常明州寜国镇江府庐滁和州为甚人食草木庆元元年春常州饥民之死徙者众楚州饥人食糟粕淮浙民流行都三年浙东郡国亡麦台州大亡麦民饥多殍襄蜀亦饥四年秋浙东西荐饥多道殣六年冬常州大饥仰哺者六十万人润扬楚通泰州建康府江阴军亦乏食嘉泰元年浙西郡国荐饥常州镇江嘉兴府为甚二年四川饥广安淮安军潼川府大亡麦衡郴州武冈桂阳军乏食三年春邵永州大饥死徙者众民多剽盗夏行都艰食四年春抚袁州隆兴府临江军大饥殍死者不可胜瘗有举家二十七人同赴水死者开禧二年绍兴府衢婺州亡麦湖北京西淮东西郡国饥民聚为剽盗南康军忠涪州皆饥嘉定元年淮民大饥食草木流扵江浙者百万人先是淮郡罹兵农久失业米斗二千殍死者十三四炮人肉马矢食之诏所至郡国振恤归业时邦储既匮郡计不支去者多死亦有俘掠而北者是岁行都亦饥米斗千钱二年春两淮荆襄建康府大饥米斗钱数千人食草木淮民刲道殣食尽𤼵胔继之人相扼噬流于扬州者数千家度江者聚建康殍死日八九十人是秋诸路复大歉常润尤甚冬行都大饥殍者横市道多弃儿三年春建康府大饥人相食五月衢州饥颇聚为剽盗七年台州大亡麦八年淮浙江东西饥都昌县为盗者三十六党九年行都饥闾巷有殍十年台衢婺饶信州饥剽盗起台为甚蜀石泉军饥殍死殆万馀人十一年淮浙江东饥馑亡麦苗十二年春潼川府饥而不害十三年春福州饥人食草根十六年春海州新附山东民饥京东河北路新附山西民亦饥湖南永道州大饥是岁行都江淮闽浙郡国皆亡麦禾十七年春馀杭钱塘仁和三县饥镇江府饥真鄂州亦乏食嘉熙四年绍兴府荐饥临安府大饥严州饥咸淳七年江南大饥八年冬襄阳饥人相食徳祐二年正月扬州饥三月扬州谷价腾踊民相食
干徳二年五月扬州暴风壊军营舎仅百区三年六月扬州暴风壊军营舎及城上敌棚开宝二年三月帝驻太原城下大风一夕而止八年十月广州飓风起一昼夜雨水二丈馀海为之涨飘失舟楫九年四月宋州大风壊甲仗库城楼军营凡四千五百九十六区太平兴国二年六月曹州大风壊济阴县𪠘及军营四年八月泗州大风浮梁竹笮鐡索断华表石柱折六年九月髙州大风雨壊廨宇及民舎五百区七年八月琼州飓风壊城门州署民舎殆尽八年九月太平军飓风㧞木壊𪠘宇民舎千八十七区十月雷州飓风壊廪库民舎七百区九年八月白州飓风壊廨宇民舎端拱二年京师暴风起东北尘沙曀日人不相辨淳化二年五月通利军大风害稼三年六月丁丑黑风自西北起天地晦暝雷震有顷乃止先是京师大热疫死者众及北风至疫疾乃止至道二年八月潮州飓风壊州𪠘营砦咸平元年八月涪州大风壊城舎四年八月丙子京师暴风景徳二年六月甲午大风吹沙折木八月福州海上有飓风壊庐舎三年七月丙寅京师大风四年三月甲寅夕京师大风黄尘蔽天自大名历京畿害桑稼唐州尤甚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乙未大风起京师西北连日不止五年八月京师大风七年三月戊辰京师大风扬沙砾是日百官习仪恭谢坛有䧟仆者八年六月辛亥京师风起已位吹沙扬尘天禧二年正月永州大风发屋㧞木数日止三年五月徐州利国监大风起西南壊庐舎二百馀区压死十二人四年四月丁亥大风起西北飞沙折木昼晦数刻五月乙卯暴风起西北有声折木吹沙黄尘蔽天占并主阴谋奸邪是秋内侍周懐政坐妖乱伏诛天圣九年十二月辛酉大风三日止景祐元年六月已巳无钖县大风𤼵屋民被压死者众九月甲寅夜漏上风自丑起有声摆木鸣条二年六月戊寅平明风自未来占者以为百谷丰衍之𠉀皇祐四年七月丁已大风起西北方㧞木嘉祐二年正月元日平旦有风从东北来遍天有苍黑云占云大熟多雨熙宁四年二月辛已京东自濮州至河北旁邉大风异常百姓惊恐六年四月馆陶县黑风九年十一月海阳潮阳二县飓风潮害民居田稼十年六月武城县大风壊县𪠘知县李愈妻主簿寇宗奭妻之母压死七月温州大风雨漂城楼官舎元丰四年六月邕州飓风壊城楼官私庐舎七月甲午夜泰州海风作继以大雨浸州城壊公私庐舎数千间静海县大风雨毁官私庐舎二千七百六十三楹丹阳县大风雨溺民居毁庐舎丹徒县大风潮飘荡沿江庐舎损田稼六月邕州飓风壊城楼官私庐舎五年六月朱崖军飓风毁庐舎元祐八年福建两浙海风驾潮害民田绍圣元年秋苏湖秀等州有风害民田靖康元年正月望夜大风起西北有声吹沙走石尽明日乃止二月戊申大风起东北扬尘翳空三月已已夜五更大风乍缓乍急声如叫怒十一月丁亥大风𤼵屋折木闰十一月甲寅大风起北方雪作盈数尺连夜不止二年正月已亥天气昏曀狂风迅发竟日夜西北阴云中如有火光长二丈馀阔数尺民时时见之庚戌大风雨二月乙酉大风折木晚尤甚三月已亥大风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辛酉北风益甚苦寒建炎元年正月丁酉大风吹石折木十二月乙酉大风㧞木绍兴二十八年七月壬戌平江府大风雨驾潮漂溺数百里壊田庐三十二年七月戊申大风㧞木温州大风壊屋覆舟隆兴元年浙东西郡国风水伤稼三年八月大风雨漂荡田庐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壊庐舎五年十月台州大风水壊田庐八年六月丙辰恵州飓风壊海舰三十馀时枢宻院调广东经略司水军四舰覆其三死者百三十馀人淳熙三年六月大风连日四年九月明州大风驾海潮壊定海鄞县海岸七千六百馀丈及田庐军垒六月乙已夜福清县兴化军大风雨壊官舎民居仓库及海口镇人多死者五年正月庚戌大风六年十一月鄂州大风覆舟溺人甚众七年二月江陵府大风火及舟焚溺死者尤众十年八月辛酉雷州飓风大作驾海潮伤人禾稼林木皆折绍熙二年三月癸酉瑞安县大风壊屋㧞木杀人四年七月兴化军海风害稼五年六月丙子大风七月乙亥行都大风㧞木壊舟甚众绍兴府秀州大风驾潮害稼秋明州飓风驾海潮害稼十月戊戌行都大风㧞木庆元二年六月壬申台州暴风雨驾海潮壊田庐六年三月甲子大风㧞木嘉泰三年十月丁未暴风十一月癸未大风四年正月乙亥亦如之开禧元年四月乙卯九月庚戌大风嘉定元年九月乙丑大风二年二月戊子大风七月王辰台州大风雨驾海潮壊屋杀人三年八月癸酉大风振木折禾穗堕果实寜宗露祷至于丙子乃息后御史朝陵于绍兴府归奏风壊陵殿宫墙六十馀所陵木二千馀章四年闰月丁未大风六年十二月馀姚县风潮壊海堤亘八乡七年正月庚辰江州放灯黑云暴风忽作游人相践死者二十馀十年正月乙未大风㧞木十一月丁丑大风十一年二月甲寅大风十月戊午大风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壬子大风十二月戊午大风十四年六月辛已大风十六年秋大风㧞木害稼十七年秋福州飓风大作壊田损稼冬鄂州暴风壊战舰二百馀寿昌军壊战舰六十馀江州兴国亦如之嘉熙二年风雹三年风雹淳祐十一年泰州风景定四年十一月福州飓风咸淳四年闰月丁已大风雷雨居民屋瓦皆动七年五月甲申绍兴府大风十年四月绍兴府大风㧞木
端拱二年京师暴风起东北尘沙曀日人不相辨淳化三年六月丁丑黑风自西北起天地晦暝雷震有顷乃止大中祥符二年九月无为军城北暴风昼晦不可辨㧞木壊城门营垒民舎天圣六年二月庚辰大风昼暝康定元年三月丙子大风昼暝经刻乃复嘉祐八年十一月丙午大风霾治平二年二月乙已大风昼晦四年正月庚辰朔大风霾是日上尊号廷中仗卫皆不能整时帝已不豫后七日崩熙宁四年四月癸亥京师大风霾元祐八年二月京师风霾靖康二年正月已亥天气昏曀风迅𤼵竟日三月丁酉风霾建炎元年正月辛卯朔大风霾丁酉风霾日色薄而有晕二月丁酉汴京风霾日无光是日张邦昌僭位二年七月癸未风雨昼晦是日东京留守宗泽薨绍兴十一年三月庚申金人居长安昼晦乾道五年正月甲申昼霾四塞淳熙五年四月丁丑尘霾昼晦日无光庆元九年十二月乙未天雨霾开禧元年正月壬午雨霾嘉定十年正月乙未昼霾二月癸巳日无光徳祐元年六月庚子朔日有食之既天地晦冥咫尺不辨人鸡鹜归栖自已至申其明始复至道二年秋九月环庆州梨生花占有兵明年契丹扰北邉景徳元年二月保顺军城壕水䧟起文为桃李花杂树人物之状大中祥符九年正月坝州渠水有如华葩状大观二年十月乙已龚邱县桧生花萼如莲实绍兴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张宗元出抚淮西军寓建康盘冰有文如画佳卉茂木华叶相敷日易以冰变态奇出春暄乃止二十七年四月徽州祁门县圃桃已实复华淳熙初秀州吕氏家冰瓦有文楼观车马人物芙蓉牡丹萱草藤萝之属经日不释淳熙中兴化军仙逰县九巫山古木末生花臭如兰
建隆二年九月渭南县虸蚄虫伤稼三年七月兖州济徳磁洺蝝生干徳六年七月阶州虸蚄虫生太平兴国二年六月磁州青黑虫群飞食桑夜出昼隐食叶殆尽七月邢州巨鹿沙门二县歩屈虫食桑麦殆尽五年七月潍州虸蚄虫生食稼殆尽七年九月邠州虸蚄虫生食稼九年七月泗州蠓虫食桑雍熙二年四月天长军蠓虫食苗端拱二年七月施州虸蚄虫生害稼淳化二年四月中都县蜴虫生七月单州蜴虫生遇雨死景徳元年八月陕賔棣州虫螟害稼大中祥符四年八月兖州虸蚄虫生有虫青色随啮之化为水六年九月陕西同华等州虸蚄虫食苗天圣五年五月戊辰磁州虫食桑景祐四年五月滑州灵河县民黄庆家蚕自成被长二丈五尺阔四尺嘉祐五年深州野蚕成茧被于原野熙宁九年五月荆湖南路地生黑虫化蛾飞去金州生黑虫食苗黄雀来食之皆尽元祐六年闰八月定州七县野蚕成茧七年五月北海县蚕自织如绢成领带元符元年七月藁城县野蚕成茧八月行唐县野蚕成茧九月深泽县野蚕成茧织絍成万匹二年六月房陵县野蚕成茧政和元年九月河南府野蚕成茧四年相州野蚕成茧五年南京野蚕成茧织䌷五匹绵四十两圣茧十五两绍兴二十九年秋浙东江东西郡县螟三十年十月江浙郡国螟蝝隆兴元年秋浙东西郡国螟害谷绍兴府湖州为甚三年台州螟乾道三年八月江东郡县螟螣淮浙诸路多言青虫食谷穂六年秋浙西江东螟为害九年秋吉赣州临江南安军螟淳熙二年秋浙江淮郡县螟四年秋昭州螟五年昭州荐有螟螣七年秋永州螟八年秋江州螟十二年八月平江府有虫聚于禾穂油洒之即堕一夕大雨尽涤之十四年秋江州兴国军螟十六年秋温州螟庆元三年秋浙东萧山山阴县婺浙西富阳䀋官淳安与永兴县嘉兴府皆螟四年秋铅山县虫食谷无遗穂嘉定十四年明台温婺衢蟊螣为灾十五年秋赣州螟十六年永道州螟绍定三年福州螟端平元年五月当涂县螟淳祐二年五月两淮螟景定三年八月浙东西螟
干徳三年眉州民王进牛生二犊四年南𠑽县民马全信及相如县民彭秀等家牛生二犊开宝二年九陇县民王逹牛生二犊太平兴国三年流溪县民白延进牛生二犊五年温江县民赵进牛生二犊六年广都县赵全牛生二犊七年什邡县民王信华阳县民袁武等牛生二犊八年彭州民彭延阆州民陈则安乐县民王公泰牛生二犊九年七月知乾州卫升献三角牛雍熙三年果州民李昭牛生二犊四年郪县民鲜于志鲜于皋眉山县海罗参仁寿县民阴饶成都县民李本成纪县民王和敏牛生二犊端拱元年眉州民陈希简晋原县民张昭郁魏城县民鲜于郜罗江县民袁旅河阳县民李羙曲水县民曾处梓潼县民文光懿永泰县民罗徳绵竹县民陈洪牛生二犊淳化元年绵竹县民李昌逺薄逸阆州民和中恵州民王钦眉州民王图九陇县民杨皋𤣥武县民羊迈逹牛生二犊二年永州县民梁行良仁寿县民梁仁超牛生二犊三年成都府民彭齐卿洪雅县民程譲永昌县民田昭巴州民杜文宥庐山县民白闰牛生二犊四年成都府民任顺曲水县民张思方彭山县民李承逺牛生二犊至道二年新都县民蹇成羙牛生二犊颍阳县民冯延宻牛生三犊其二额有白三年新津县民文承冨赤水县民苏福广安军吏胥仁迪牛生二犊咸平元年眉山县民向琼玖陈元宝丹陵县民刘承鹗通泉县民王居中曲水县民杨汉成杨景欢王思让眉山县民陈彦宥牛生二犊二年濛阳县民杜摰九陇县民杨太眉山县民苏仁义洪雅县吏陆文赞牛生二犊三年叙浦县民戴昌蕴牛生二犊四年流溪县民何承添晋原县民颇全永昌县民曾嗣犀浦县民何福彰明县民王玘牛生二犊六年渠江县民王徳进魏城县民蒲谏王信石照县民仲汉宗大足县民刘武牛生二犊景徳元年魏城县民阎明彭州濛阳县民郭琮牛生二犊二年三泉县民李景顺东海县民时祐小溪县民刘可赤水县民罗永并牛生二犊三年长江县民于承琛牛生二犊四年相如县民杨汉晖卭州安仁县民罗茔九陇县民白彦成渠江县民王继丰家及顺安军屯田务牛生二犊大中祥符元年龚邱县民李起牛生四犊判州王钦若图以献二年立山县民卢仁依铜山县民勾熙正什邡县民杜族南康县民陈邦并牛生二犊三年犍为县民陈知进牛生二犊四年东闗县民陈知进牛生二犊五年冨顺监些井场官杨守忠曲水县民向平蓬溪县民蹇知宻牛生二犊六年广安军依政县民李福贵溪县民徐志元牛生二犊七年双流县民姚彦信涪城县民张礼嘉州龙㳺县民张正夹江县民郭升天水县民王吉牛生二犊八年仁寿县民何志通泉县民罗永泰成都县民张进华阳县民杨承珂牛生二犊九年平定军平定县民范训临卭县民杨晖牛生二犊天禧元年开江县民冉津及澧州石门县层山县牛生二犊二年临卭县民王道进临溪县民王胜西县民韩光绪牛生二犊四年贵溪县民叶政牛生二犊五年巴西县民向知道牛生二犊自天圣迄治平牛生二犊者三十二生三犊者一自熙寜二年距元丰八年郡国言民家牛生二犊者三十有五生三角者一元祐元年距元符三年郡国言民家牛生二犊者十有五大观元年阆州逹州言牛生二犊四年三月帝谓起居舎人宇文粹中曰牛产二犊亦载之起居注中岂若野蚕成茧之类民赖其利乃为瑞邪自是史官不复尽书政和五年七月安武军言郡县民范济家牛生麒麟重和元年三月陕州言牛生麒麟宣和二年十月尚书省言歙州歙县民鲍珙家牛生麒麟三年五月梁县民邢喜家牛生麒麟绍兴元年绍兴府有牛戴刅突入城市触马裂腹出肠时卫卒多犯禁屠牛牛受刄而逸近牛祸也十六年静江府城北二十里有奔犊以角触人于壁肠胄出牛狂走两日不可执卒以射死十八年五月依政县牛生二犊二十一年七月遂寜府牛生二犊者三二十五年八月汉中牛生二犊淳熙十二年仁和县良渚有牛生二首七日而死馀杭县有犊二首十六年三月池州池口镇军屯牛狂走触人死庆元三年乐平县田家牛生犊如马一角鳞身肉尾农以不祥杀之或惜其为麟同县万山牛生犊人首
淳化三年正月乙卯京师雨土占曰小人叛自后李顺盗据益州景徳元年七月辛亥黄气出壁长五尺馀占曰兵出二年正月丙寅黄白气环之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癸亥朔黄气出扵艮占曰主五谷熟二年九月戊午黄气如柱起东南方长五丈许天禧五年襄州凤林镇道侧地涌起髙三尺阔八尺知州夏竦以闻明道元年十月庚子夜黄白气五贯紫㣲垣景祐元年八月壬戌夜有黄白气如彗长七尺馀出张翌之上凡三十有三日不见治平元年三月壬戌雨土十二月已亥雨黄土熙寜五年十二月癸未七年三月戊午并雨黄土八年五月丁丑雨黄土兼细毛元丰二年十一月丁亥五年三月乙已六年四月辛未雨土元祐七年正月戊午天雨尘土主民劳苦宣和元年三月庚午雨土著衣主不肖者食禄绍兴十一年三月庚申泾州雨黄沙十八年十一月壬辰肆赦天有云赤黄近黄祥也太史附秦桧㫖奏瑞乾道四年三月已丑雨土若尘淳熙四年二月戊戌雨土五年二月壬午甲申四月丁丑六年十一月乙丑十一年正月辛卯甲寅十三年正月壬寅亦如之十五年九月庚子南方有赤黄气绍熙四年十月甲寅雨土五年四月癸卯亦如之十月乙未天有黄赤色占曰是为天变色先赤后黄近黄赤祥也十一月辛亥雨土庆元元年二月已卯十一月已丑天雨尘土三年正月丙子四月丙午十一月甲申天雨尘土六年正月巳已閠月丁未十月已丑雨土九月辛丑十一月辛卯天雨尘土嘉泰元年六月已卯九月已未十二月辛丑天雨尘土嘉定三年正月丙午天雨尘土八年二月已未五月辛未天雨尘土九年十二月癸巳天雨土十年二月癸已雨土十二年二月癸已天雨尘土十三年二月辛卯天雨尘土十六年二月戊子天雨尘土绍定三年三月丁酉雨土嘉熙二年四月甲申雨土三年三月辛卯天雨尘土淳祐五年二月丙寅朔天雨尘土十一年五月乙亥天雨尘宝祐三年三月已未雨土六年二月壬辰天雨尘土开尘元年三月辛酉雨土景定五年二月辛未雨土徳祐元年三月辛巳终日黄沙蔽天或曰䘮氛
干徳三年京师地震〈史失日月〉五年十一月许州开元观老君像自动知州宋偓以闻六年正月简州普通院毗卢佛像自动至道二年十月潼闗西至灵州夏州环庆等州地震城郭庐舎多壊占云兵饥是时西夏寇灵州明年遣将率兵援粮以救之闗西民饥咸平二年九月常州地震壊鼓角楼罗务军民庐舎甚众四年九月庆州地震者再六年正月益州地震景徳元年正月丙申夜京师地震癸卯夜复震丁未夜又震屋皆动有声移时方止癸丑冀州地震占云土工兴有急令兵革兴是时契丹犯塞二月益黎雅州地震三月邢州地震不止四月已卯夜瀛州地震五月邢州地复震不止十一月壬子日南至京师地震癸丑石州地震四年七月丙戌益州地震已丑渭州瓦亭砦地震者四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代州地震四年六月昌眉州并地震七月真定府地震壊城垒天圣五年三月泰州地震七年京师地震景祐四年十二月甲子京师地震甲申忻代并三州地震壊庐舎覆压吏民忻州死者万九千七百四十二人伤者五千六百五十五人畜扰死者五万馀代州死者七百五十九人并州千八百九十人宝元元年正月庚申并忻代三州地震十二月甲子京师地震庆历三年五月九日忻州地大震说者曰地道贵静今数震揺兵兴民劳之象也四年五月庚午忻州地震西北有声如雷五年七月十四日广州地震六年二月戊寅青州地震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巳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五月甲申京师地震七年十月乙丑河阳许州地震皇祐二年十一月丁酉夜秀州地震有声自北起如雷嘉祐二年雄州北界幽州地大震大壊城郭覆压者数万人五年五月已丑京师地震治平四年秋漳泉建州邵武兴化军等处皆地震潮州尤甚折裂泉浦压覆州郭及两县屋宇士民军兵死者甚众八月巳已京师地震熙宁元年七月甲申地震乙酉辛卯再震八月壬寅甲辰又震是月湏城东阿二县地震终日沧州清池莫州亦震壊官私庐舎城壁是时河北复大震或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居多摧覆压死者甚众九月戊子莫州地震有声如雷十一月乙未京师及莫州地震十二月癸卯瀛州地大震丁已冀州地震辛酉沧州地震涌出沙泥船板胡桃螺蚌之属是月潮州地再震是岁数路地震有一日十数震有逾半年震不止者二年十月庚戌南郊东壝门内地陷有天宝十三年古墓元丰元年邕州佛像动揺初像动夏人入寇又动而州大火其后侬智髙叛复动于是知州钱师孟投其像于江中八年二月甲戌賔州岭方县地䧟五月丙午京师地震元祐二年二月辛亥代州地震有声四年春陕西河北地震七年九月已酉兰州镇戎军永兴军地震十月庚戌朔环州地再震绍圣元年十一月丙戌太原府地震二年十月十一月河南府地震是岁苏州自夏迄秋地震十三年三月戊戌夜劔南东川地震九月已酉滁州沂州地震四月六月已酉太原府地震有声元符元年七月壬申夜云䨧蔽天地震良久二年正月壬申恩州地震八月甲戌太原府地震三年五月已巳太原府又震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辛亥太原府潞晋县代石岚等州岢岚威胜保化宁化军地震弥旬昼夜不止壊城壁屋宇人畜多死自后有司方言祥瑞郡国地震多抑而不奏政和七年六月诏曰熙河环庆泾原路地震经旬城砦闗堡城壁楼橹官私庐舎并皆摧塌居民覆压死伤甚众而有司不以闻其遣官按视之宣和四年北方用兵雄州地大震𤣥武见扵州之正寝有龟大如钱蛇若朱漆箸相逐而行宣抚使焚香再拜以银奁贮二物俄俱死六年正月京师连日地震宫殿门皆动有声七年七月已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䧟数百家仓库俱没河东诸郡或震裂建炎二年正月戊戌长安地大震金将娄宿围城弥旬无外援乘地震而入城遂䧟绍兴三年八月甲申地震平江府湖州尤甚是岁刘豫䧟邓随等州金人犯蜀四年四川地震五年五月行都地震六年六月乙已夜地震自西北有声如雷馀杭县为甚是冬刘麟猊犯顺寇濠寿州七年地震二十四年正月戊寅地震二十五年三月壬申地震二十八年八月甲寅夜震三十一年三月壬辰地震三十二年七月戊申地震隆兴元年十月丁丑地震六月甲寅又震乾道二年九月丙午地震自西北方四年十二月壬子石泉军地震三日有声如雷屋瓦皆落时绵竹有冤狱云淳熙元年十二月戊辰地震自东北方九年十二月壬寅夜地震十年十二月丙寅地震十二年五月庚寅地震庆元六年九月东北地震十一月甲子地震东北方嘉定六年四月行都地震六月丙子淳安县地震九年二月辛亥东西川地大震四日十年二月庚申地震自东南十二年五月地震六月西川地震十四年正月乙未夜地震大雷五月丙申西川地震宝庆元年八月已酉地震嘉熙四年十二月丙辰地震淳祐元年十二月庚辰夜地震宝祐三年蜀地震咸淳七年嘉定府城震者三
雍熙三年阶州福津县常峡山圮壅白江水逆流髙十丈许壊民田数百里淳化二年五月名山县大风雨登辽山圮壅江水逆流入民田害稼咸平元年七月庚午宁化军汾水涨壊北水门山石摧圮军士有压死者二年七月庚寅灵宝县暴雨崖圯压居民死者二十二户三年三月辛丑夜大泽县三阳砦大雨崖摧压死者六十二人四年正月成纪县山摧压死者六十馀人景徳四年七月成纪县崖圯压死居民天禧五年九月丙寅华州少华山前阜头峰越八盘领及谷摧䧟扵石子坡东西五里南北十里溃散坟裂涌起堆阜各髙数丈长若堤岸至陷居民六社凡数百户林木庐舎亦无存者并山之民言数年以来峰上常有云毎遇风雨即隐隐有声是夜初昏略无风雨山上忽雾起有声渐大地遂震动不及食顷而山摧元祐元年十二月郑县界小敷谷山摧伤居民绍兴十二年十二月陕西不雨五谷焦枯泾渭㶚浐皆竭时秦民以饥离散壮者为北人所买郡邑遂空绍熙四年秋南岳祝融峰山自摧劔门闗山摧五年十二月临安府南髙峰山自摧庆元二年六月辛未台州黄严县大雨水有山自徙五十馀里其声如雷草木冡墓皆不动而故址溃为渊潭时临海县清浑山亦自移嘉泰二年七月丁未闽建安县山摧民庐之压者六十馀家嘉定六年六月丙子严州淳安县长乐乡山摧水涌九年黎州山崩咸淳十年天目山崩熙宁元年荆襄间天雨白牦如马尾长者尺馀弥漫山谷三月丁酉潭州雨毛八年五月丁丑雨黄毛绍熙四年十一月癸酉地生毛咸淳九年江南平地产白毛临安尤多
宋史巻六十七
宋史巻六十七考证
五行志五土闰州饥○闰州应作润州
端拱二年京师暴风起东北云云○〈臣召南〉按此条及淳化三年六月丁丑二条已备见于前文恒风条下矣此又复出史文失于未加刋削者也
二年正月丙寅黄白气环之○按环之上当有脱文其气出何方或在何星也
宋史卷六十七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八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应天乾元仪天历〉
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以律历为先儒者之通天人至律历而止历以数始数自律生故律历既正寒暑以节岁功以成民事以序庶绩以凝万事根夲由兹立焉古人自入小学知乐知数已晓其原后世老师宿儒犹或弗习律历而律历之家未必知道各师其师岐而二之虽有巧思岂能究造化之统㑹以识天人之蕴奥㦲是以审律造历更易不常卒无一定之说治效之不古若亦此之由而世岂察及是乎宋初承五代之季王朴制律历作律凖以宣其声太祖以雅乐声髙诏有司考正和岘等以影表铜臬暨羊头秬黍累尺制律而度量权衡因以取正然累代尺度与望臬殊黍有巨细縦横容积诸儒异议卒无成说至崇寜中徽宗任蔡京信方士声为律身为度之说始大盭乎古矣显徳钦天历亦朴所制也宋初用之建隆二年以推验稍疏诏王处讷等别造新历四年历成赐名应天未㡬气𠉀渐差太平兴国四年行乾元历未㡬气𠉀又差继作者曰仪天曰崇天曰眀天曰奉元曰观天曰纪元迨靖康丙午百六十馀年而八改历南渡之后曰统元曰乾道曰淳熙曰㑹元曰统天曰开禧曰㑹天曰成天至徳祐丙子又百五十年复八改历使其初而立法吻合天道则千岁日至可坐而致奚必数数更法以求幸合𤣥象㦲盖必有任其责者矣虽然天歩惟艰古今通患天运日行左右既分不能无忒谓七十九年差一度虽视古差密亦仅得其概耳又况黄赤道度有斜正阔狭之殊日月运行有盈缩胐朒表里之异测北极者率以千里差三度有奇晷景称是古今测验止于岳台而岳台岂必天地之中馀杭则东南相距二千馀里华夏幅员东西万里𤼵敛晷刻岂能尽谐又造历者追求历元逾越旷古抑不知二帝授时齐政之法毕殚扵是否乎是亦儒者所当讨论之大者诿曰星翁历生之责可㢤至扵仪象推测之具虽亦数改若熙寜沈括之议宣和玑衡之制其详密精致有出扵淳风令瓉之表者盖亦未始乏人也今其遗法具在方册惟奉元㑹天二法不存旧史以乾元仪天附应天今亦以乾道淳熙㑹元附统元开禧成天附统天大抵数异术同因仍增损以追合乾象俱无以大相过备载其法俾来者有考焉
昔黄帝作律吕以调阴阳之声以𠉀天地之气尧则钦若历象以授人时以成岁功用䏻综三才之道极万物之情以成其政化者也至司马迁班固叙其指要著之简䇿自汉至隋历代祖述益加详悉暨唐贞观迄周显徳五代隆替逾三百年博达之士颇亦详缉废坠而律志皆𨷂宋初混一㝢内能士毕举国王制悉复古道汉志有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之目后代因之今亦用次序以志于萹曰备数周礼保氏教国子以六艺其六曰九数谓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𫎣朒旁要是为九章其后又有海岛孙子五曹张邱建夏侯阳周髀缀术缉古等法相因而起历代传习谓之小学唐试右千牛卫胄曹参军陈従运著得一算其术以因折而成取损益之道且变而通之皆合扵数复有徐仁羙者作增成𤣥一法设九十三问以立新术大则测扵天地细则极扵微妙虽粗述其事亦适用扵时古者命官属于太史汉魏之世皆在史官隋氏始置算学博士于国庠唐增其员宋因而不改曰和声周礼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古之圣人推律以制器因器以宣声和声以成音比音而为乐然则律吕之用其乐之夲欤以其相生损益数极精微非聪眀博达则罕能详究故历代而下其法或存或阙前史言之备矣周显徳中王朴始依周法以秬黍校正尺度长九寸虚三分为黄钟之管作律凖以宣其声宋干徳中太祖以雅乐声髙诏有司重加考正时判太常寺和岘上言曰古圣设法先立尺寸作为律吕三分损益上下相生取合真音谓之形器但以尺寸长短非书可传故累秬黍求为凖的后代试之或不符㑹西京铜望臬可校古法即今司天台影表铜臬下石尺是也及以朴所定尺比校短扵石尺四分则声乐之髙盖由于此况影表测于天地则管律可以凖绳上乃令依古法以造新尺并黄钟九寸之管命工人校其声果下扵朴所定管一律又内出上党羊头山秬黍累尺校律亦相符合遂下尚书省集官详定众议佥同由是重造十二律管自此雅音和畅曰审度者夲起扵黄钟之律以秬黍中者度之九十黍为黄钟之长而分寸尺丈引之制生焉宋既平定四方凡新邦悉颁度量扵其境其伪俗尺度逾于法制者去之干徳中又禁民间造者由是尺度之制尽复古焉曰嘉量周礼𣓨氏为量汉志云物有多少受以量夲起于黄钟之管容秬黍千二百而龠合升斗斛五量之法备矣太祖受禅诏有司精考古式作为嘉量以颁天下其后定西蜀平岭南复江表泉浙纳土并汾归命凡四方斗斛不中式者皆去之嘉量之器悉复升平之制焉曰权衡之用所以平物一民知轻重也权有五曰铢两斤钧石前史言之详矣建隆元年八月诏有司按前代旧式作新权衡以颁天下禁私造者及平荆湖即颁量衡扵其境淳化三年三月三日诏曰书云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所以建国经而立民极也国家万邦咸乂九赋是均顾出纳扵有司系权衡之定式如闻秬黍之制或差毫厘锤钧为奸害及黎庶宜令详定称法著为通䂓事下有司监内蔵库崇仪使刘承圭言太府寺旧铜式自一钱至十斤凡五十一轻重无凖外府岁受黄金必自毫厘计之式自钱始则伤扵重遂寻究夲末别制法物至景徳中承圭重加参定而权衡之制益为精备其法盖取汉志子榖秬黍为则广十黍以为寸従其大乐之尺〈秬黍黑黍也乐尺自黄钟之管而生也谓以秬黍中者为分寸轻重之制〉就成二术〈二术谓以尺黍而求牦絫〉因度尺而求牦〈度者丈尺之总名焉因乐尺之源起扵黍而成于寸析寸为分析分为牦析牦为毫析毫为𢇁析丝为忽十忽为𢇁十𢇁为毫十毫为牦十牦为分〉自积黍而取絫〈従积黍而取絫则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两锤皆以铜为之〉以牦絫造一钱半及一两等二称各悬三毫以星凖之等一钱半者以取一称之法其衡合乐尺一尺二寸重一钱锤重六分盘重五分初毫星凖半钱至稍总一钱半析成十五分分列十牦〈第一毫下等半钱当五十牦若十五斤称等五斤也〉中毫至稍一钱析成十分分列十牦末毫至稍半钱析成五分分列十牦等一两者亦为一称之则其衡合乐分尺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锤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铢下别出一星等五絫〈毎铢之下复出一星等五絫则四十八星等二百四十絫计二千四百絫为十两〉中毫至稍五钱布十二铢列五星星等二絫〈布十二铢为五钱之数则一铢等十絫都等一百二十絫为两〉半末毫至稍六铢铢列十星星等絫〈毎星等一絫都等六十絫为二钱半〉以御书真草行三体淳化钱较定实重二铢四絫为一钱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为一称之则其法初以积黍为凖然后以分而推忽为定数之端故自忽丝毫牦黍絫铢各定一钱之则〈谓皆定一钱之则然后制取等称也〉忽万为分〈以一万忽为一分之则以十万忽定为一钱之则忽者吐丝为忽分者始微而著言可分别也〉丝则千〈一千丝为一分以一万丝定为一钱之则〉毫则百〈一百毫为一分以一千毫定为一钱之则毫者毫毛也自忽丝毫三者皆断骥尾为之〉牦则十〈一十牦为一分以一百𣯛定为一钱之则𣯛者𣯛牛尾毛也曵赤金成丝为之也〉转以十倍倍之则为一钱〈转以十倍谓自万忽至十万忽之类定为则也〉黍以二千四百枚为一两〈一龠容千二百黍为十二铢则以二千四百黍定为一两之则两者以二龠为两〉絫以二百四十〈谓以二百四十絫定为一两之则〉铢以二十四〈转相因成絫为铢则以二百四十絫定成二十四铢为一两之则铢者言殊异〉遂成其称称合黍数则一钱半者计三百六十黍之重列为五分则毎分计二十四黍又每分析为一十𣯛则毎𣯛计二黍十分黍之四〈以十𣯛分二十四黍则毎𣯛先得二黍都分成四十分则一𣯛又得四分是毎𣯛得二黍十分黍之四〉毎四毫一丝六忽有差为一黍则𣯛絫之数极矣一两者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百黍之重每百黍为铢十黍为絫二铢四絫为钱二絫四黍为分一絫二黍重五𣯛六黍重二𣯛五毫三黍重一厘二毫五丝则黍絫之数成矣其则用铜而镂文以识其轻重新法既成诏以新式留禁中取太府旧称四十旧式六十以新式校之乃见旧式所谓一斤而轻者有十谓五斤而重者有一式既若是权衡可知矣又比用大称如百斤者皆悬钧于架植镮于衡镮或偃手或抑按则轻重之际殊为悬绝至是更铸新式悉由黍絫而齐其斤石不可得而增损也又令毎用大称必悬以丝绳既置其物则却立以视不可得而抑按复铸铜式以御书淳化三体钱二千四百暨新式三十有三铜牌二十授于太府又置新式于内府外府复颁于四方大都凡十有一副先是守蔵吏受天下岁贡金帛而太府权衡旧式失凖得因之为奸故诸道主者坐逋负而破产者甚众又守蔵更代校计争讼动必数载至是新制既定奸弊无所指中外以为便〈度量权衡皆太府掌造以给内外官司及民间之用凡遇改元即差变法各以年号印而识之其印面有方印长印八角印眀制度而防伪滥也〉宋初用周显徳钦天历建隆二年五月以其历推验稍踈乃诏司天少监王处讷等别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赐号应天历太平兴国间有上言应天历气𠉀渐差诏处讷等重加详定六年表上新历诏付夲监集官详定㑹冬官正吴昭素徐莹董昭吉等各献新历处讷所上历遂不行诏以昭素莹昭吉所献新历遣内臣沈元应集夲监官属学生参校测验考其疏密秋官正史端等言昭吉历差昭素莹二历以建隆癸亥以来二十四年气朔验之颇为切凖复对验二历唯昭素历气朔稍均可以行用又诏卫尉少卿元象宗与元应等再集眀历术吴昭素刘内真苗守信徐莹王熙元董昭吉魏序及在监官属史端等精加详定象宗等言昭素历法考验无差可以施之永久遂赐号为乾元历应天乾元二历皆御制序焉真宗嗣位命判官司天监史序等考验前法研核旧文取其枢要编为新历至咸平四年三月历成来上赐号仪天历凡天道运行皆有常度历象之术古今所同盖变法以従天随时而推数故法有疏宻数有繁简虽条例稍殊而纲目一也今以三历参相考校以应天为夲乾元仪天附而注之法同者不复重出法殊者备列于后
建隆应天历
演纪上元木星甲子距建隆三年壬戌岁积四百八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八〈乾元上元甲子距太平兴国六年辛巳积三千五十四万三千九百七十七仪天自上元土星甲子至咸平四年辛丑积七十一万六千四百九十七〉
歩气朔元法一万二〈乾元元率九百四十仪天宗法一万一百又总谓之日法〉岁盈二十六万九千三百六十五〈乾元岁周二十一万四千七百六十四仪天岁周三十六万八千八百九十七仪天有周天三百六十五馀二千四百七十约馀二千四百四十五岁馀五万二千九百七十馀二千四百七十应天乾元无此法后皆仿此〉
月率五万九千七十三〈乾元不置此法仪天合率二十九万八千二百五十九又仪天有岁闰一万九千八百六十二月闰九千一百一十五秒六〉
㑹日二十九小馀五千三百七〈乾元朔策二十九小馀一千五百六十仪天㑹日二十九小馀五千三百五十七〉
策七小馀三千八百二十七秒六〈乾元小馀一千一百二十五仪天小馀三千八百六十四秒二十七策并同〉
望策十四小馀七千六百五十四秒一十二〈乾元小馀二千二百五十七仪天小馀七千二百二十七秒一十八策并同〉
气策十五小馀二千一百八十五秒二十四〈乾元小馀六百四十二半仪天小馀三千二百七秒三策并同又仪天有气盈四千四百一十四秒六〉
朔虚分四千六百九十五〈乾元一千三百八十仪天四千七百四十一〉没限七千八百一十六秒九〈乾元二千二百九十七半仪天七千八百九十二又仪天有纪实六十万六千〉
秒法二十四〈乾元一百仪天秒母三十六〉
纪法六十〈二历同〉
推元积〈乾元仪天皆谓之求岁积分〉置所求年以岁盈展之为元积求天正所盈之日及分并冬至大小馀以八十四万一百六十八去元积不尽者半而进位以元法收为所盈日不满为小馀日满六十去之不满者命従甲子算外即冬至日辰大小馀也〈乾元以岁周乘积年为岁积分以七万五百六十去之不尽以五因满元率收为日不满为馀日仪天以岁周乘积年进一位为岁积分盈宗法而一为积日不满为馀日去命并同应天〉
求次气以天正冬至大小馀遍加诸常数盈六十去之不盈者命如前即得诸气日辰大小馀秒也〈乾元置中气大小馀以气策加之命以前即次气日辰也仪天置冬至大小馀加气及馀秒秒盈秒母従小馀盈纪法去之皆命如前法各得次气常日辰及馀秒〉
求天正十一月朔中日〈乾元天谓〉谓之〈之经朔仪天正合朔〉以月率去元积不尽者为天正十一月通馀以通馀减七十三万六百三十五馀半而进位以元法收为日不满为分即得所求天正十一月朔中日及馀秒〈乾元以一万七千三百六十四去岁积分不尽为朔馀以岁积分为朔积分又倍五万二千九百二十除之馀以五因满元率为日不满为分仪天以合率去岁积分不尽为闰馀满宗法为闰日不满为馀以闰日及馀减天正冬至大小馀为天正合朔大小馀去命如前即得合朔日辰大小馀〉
求次朔望中日〈乾元谓之求望朔仪天谓之求次朔〉置朔中日累加策馀秒即得望及次朔中日〈乾元以䇿加经朔大小馀即得次朔经日以策及馀秒加经朔得上再加得望三之得下〉
求望中月置朔中月加半交盈交正去之馀为望中月〈二历不立此法〉
求朔望入气置朔望中日各以盈缩凖去不尽者为入气日及分〈二历不立此法〉
推没日置有没之气小馀〈其小馀七千八百一十六秒九以上者求之也〉返减元法馀以八因之一千九十二秒一十九半馀为没日命起气初即得没日辰其秒不足者退一分加二十四秒然后除之四分之三以上者进〈乾元置有没之气小馀在二千五百九十六半以上者以十五乘之用减四万四千七百四十二半馀以六百四十二半除为没日仪天以秒母通常气小馀及秒而従之以减岁周馀满五千一百九十七为没日去命如前〉
推灭日以冬至大小馀遍加朔日中为上位有分为下位在四千六百九十五以下者为有灭之分也置有灭之分进位以一千五百六十五除为灭日以灭日加上位命从甲子算外即得月内灭日〈乾元置有灭之经朔小馀在一千一百八十以下者以八因之满三百六十八除为灭日仪天朔小馀在朔虚法以下者二因进位以朔虚分除为灭日〉
求𤼵敛
𠉀策五小馀七百二十八秒二母二十四〈乾元𠉀数五小馀一百一十四秒十二秒母七十二仪天𠉀率五小馀七百三十五秒二十五秒母三十六〉
卦策六小馀八百七十四秒六〈乾元卦位六小馀二百五十七秒母六十仪天卦率六小馀八百八十三秒二十〉
土王策十二小馀一千七百四十八秒一十二〈乾元策三小馀一百八十八半秒母一百一十仪天土王率三小馀四百四十秒五秒母同上〉
辰数八百二十二半〈乾元辰法二百四十五辰率千五百二十〉
刻法一百〈乾元一百四十七仪天刻三百〉
求七十二𠉀各因诸气大小馀秒命之即初𠉀日也各以𠉀策加之得次𠉀日又加之得末𠉀日〈二历同法〉
求六十四卦各置诸中气大小馀秒命之即公卦用事日以卦策加之得次卦用事日又加之得终卦用事日十有二节之初皆诸侯外卦用事日〈二历同法〉
求五行用事各因四立大小馀秒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加四季之节大小馀秒命从甲子算外即其月土王用事日〈乾元以土王策减四季中气大小馀仪天以土王率加四季大小馀〉
求二十四气加时辰刻〈乾元谓之长刻仪天谓之求时〉各置小馀以辰数除之为时数不满百收为刻分命起子正算外即所在〈乾元时数同其不尽以五因之以刻法除为刻分仪天以三因小馀以辰率除之为时数不尽者满刻率除为刻馀为分〉
求日躔
天总七十三万六百五十八秒六十四〈乾元轨率二十一万四千七十七秒七千五百一十小分七十仪天乾元数三百六十八万九千八十八秒九十九〉
天度三百六十五小馀二千五百六十三微八十八〈乾元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小馀二千五百六十三仪天干则三百六十五度小馀二千五百八十八秒九十九应天诸法皆在天总数中乾元仪天各立其法乾元周天策一百七万三千八百五十三秒七千五百五十三半㑹周一万七千三百六十四㑹馀二十一万四千七百六十四天中一百八十二六千二百八十一半仪天岁差一百一十八秒九十九一象度九十一馀三千一百四十二秒五十盈初缩末限分八十九万七千六百九十九秒五十限日八十八馀八千八百九十九秒五十缩初盈末限分九十四万六千七百八十五秒十五限日九十三馀七千四百八十五秒五十盈缩积二万四千五百四十三进退率一千八百三十六秒母一百〉常气盈缩凖 常数 定日 损益凖 先后积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六十八>
乾元二十四气日躔阴阳度
阴阳分 阴阳度 损益率 阴阳差
〈应天乾元二历以常气求其阴阳差故有二十四气立成仪天以盈缩定分四限直求二十四气阴阳差乃更不制二十四气差法〉
求日躔损益盈缩度〈乾元谓之求每日阴阳差仪天谓之求入盈缩分先后定数〉各置定日及分以冬至常数相减百收通为分自雨水后十六为法自霜降后十五为法除分为气中率二相减为合差半之加减率为初末率〈后多者减为初加为末后少者加为初减为末〉又法以除合差为日差〈后少者日损初率后多者日益初率〉为毎日日躔损益率累积其数为盈缩度分〈乾元各置气数以一百二十乘之以一千八百二十六除之所得为平行率相减为合差初末并如应天仪天以宗法乘盈缩积以其限分除之为限率分倍之为末限平率日分乘之亦以限分除之为日差半之加减初末限平率在初者减初加末在末者减末加初为末定率乃以日差累加减限初定率初限以减末限以加为毎日盈缩定分各随其限盈加缩减其下先后数为毎日先后定数冬至后积盈为先在缩减之夏至后积缩为后在盈减之其进退率升平积凖此求之即各得其限毎日进退率升积也〉
求日躔先后定数〈乾元谓之求入气求望气入求日躔阴阳差〉各以朔望入气日及减夲气定日及分秒通之下以损益率展以元法为分损减益加次气下先后积为定数〈乾元以其月气节减朔大小馀即得入气日及分又以策累加天正朔日入气大小馀满气策去之即得望朔入气日及分以其日损益率乘入气日馀分所得用损益其日阴阳差为定数仪天法见上又仪天有求四正节定日去冬夏二至盈缩之中先后皆空以常为定其春秋二分盈缩之极以一百乘盈缩积满宗法为日先减后加去命如前各得定日若求朔望盈缩限日以天正闰日及馀减缩末限日及分馀为天正十一月朔加时入限日及馀以策累加之即得望及后朔初末限日各置入限日及馀以其日进退率乘之如宗法而所得以进退其日下升平即各为定〉
赤道宿度
斗二十六 牛八 女十二 虚十〈及分〉危十七 室十六 壁九〈二历同〉
北方七宿九十八度虚分二千五百六十三秒一十九〈乾元七千五百三十五秒二十五仪天二千五百八十八秒九十九〉
奎十六 娄十二 胃十四 𭥦十一毕十七 觜一 参十
西方七宿八十一度〈二历同〉
井三十三 三 柳十五 星七
张十八 翌十八 轸十七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一度〈二历同〉
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
东方七宿七十五度〈二历同〉
〈又仪天云前皆赤道度自古以来累依天仪测定用为常凖赤道者天中纮带仪极攸慿以格黄道也〉
求赤道变黄道度〈乾元谓之求黄道度仪天谓之推黄道度〉凖二至赤道日躔宿次前后五度为限初限十二每限减半终九限减尽距二立之宿减一度少强又从尽起限每限增半九限终扵十二距二分之宿皆乘限度身外除一馀满百为度分命曰黄赤道差二至前后各九限以羌为减二分前后各九限以差为加各加减赤道度为黄道度有馀分就近收为太半少之数〈乾元初率九毎限减一末率一仪天初数一百七毎限减一十末率二十七其馀限数加减并同应天〉
黄道宿度
斗二十三度半 牛七度半〈二历同〉 女十一度太〈二历并十一度半〉虚十度小强〈二千五百六十三秒十九乾元无分仪天六十三分九十九秒〉危十七度少〈乾元同仪天十七度太〉室十六度太 壁十度〈乾元九度太仪天同〉
北方七宿九十七度二千五百六十三秒十九〈乾元九十六度半仪天九十七度半六十三秒九十九〉
奎十七度半〈二历同〉娄一十二度太〈乾元十三度仪天同〉胃十四度少〈二历并十四度太〉昴十一度〈二历同〉 毕十六度半〈乾元同仪天十六度少〉觜一度参九度少〈二历并同〉
西方七宿八十二度少〈乾元八十三度仪天八十二度半〉
井三十度 二度太〈二历并同〉 柳十四度半〈乾元仪天十四度少〉星七度〈乾元仪天并六度太〉张十八度少〈乾元同仪天十八度太〉翌十九度少〈乾元十九度仪天同〉轸十八度太〈二历同〉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度半〈乾元一百九度太仪天同〉
角十三度 亢九度半〈二历并同〉 氐十二度少〈乾元仪天并十五度半〉房五度〈二历同〉 心五度〈乾元同仪天四度太〉尾十七度少〈乾元同仪天十七度〉箕十度〈乾元十度太仪天十度〉
东方七宿七十五度少〈乾元七十六度仪天七十四度太〉
求赤道日度〈仪天谓之推日度〉以天总除元积为总数不尽半而进位又以一百收总数従之以元法收为度不满为分秒命起赤道虚宿四度分〈乾元以轨率去岁积分馀以五因之满轨率收为度不满退除为分馀同仪天以干数去岁积分宗法收为度命起虚宿二度馀同应天又以一象度及馀秒累加之满赤道宿度即去之各得四正即初日加时赤道日度也〉
求黄道日度置冬至赤道日躔宿度以所入限数乘之所得身外除一满百为度不满为分用减赤道日度为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乾元仪天亦如其法乾元即以八十四仪天以一百一除为度馀同应天〉
求朔望常日月〈乾元谓之求黄道平朔日度〉置朔望日躔先后定数进一位倍之身外除之以元法收为度分先加后减朔望中日月为朔望中常日月度分用加冬至黄道之宿命如前即得朔望常日月所在〈乾元置㑹周一万七千三百六十以距十一月后来月数乘之所得减去朔馀加㑹馀而半之以二百九十四收为度不尽退除为分仪天法在后乾元又有求黄道加时朔日度置平朔日以日躔阳加阴减之又以冬至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其朔加时黄道日度及分也若求望日度者以半朔策加之即得望日度及分也用阳度即依夲术〉
毎日加时黄道日度〈乾元谓之毎日行分〉以定朔望日所在相减馀以距后日数除之为平行分二行分相减为合差半之加减平行分为初行分〈后平行多减为初后平行少加为初〉以距后日数除合差为日差后少者损后多者益为毎日行分累加朔望日即得所求〈乾元同仪天不立此法又仪天有求次正定日加时黄道日度置岁差以限数乘之退一位满一百一为差秒及小分再折之乃以加一象度所得累加冬至黄道日满黄道宿次去之各得四正即加时黄道日度也若求四正定日夜半黄道日度置其定日小馀副之以其日盈缩分乘之满宗法而一盈加缩减其副乃以减其日加时即为夜半黄道日度又有求毎日夜半日度因四正初日夜半度累加一策以其日盈缩分盈加缩减满黄道宿次去之即得毎日夜半日度又有求定朔望加时日度置定朔望小馀副之以其日盈缩分乘之以宗法收之为分盈加缩减其副以加其日夜半度各得其时加日躔所次如朔望有进退者此术不用〉
宋史巻六十八
宋史巻六十八考证
律历志一使其初而立法吻合天道○而当作时曰权衡之用○〈臣召南〉按前后文势权衡上脱权衡二字
宋初用周显徳钦天历云云○〈臣召南〉按此一为下数巻总纲应提行写而旧夲误接连前文也
北方七宿九十八度虚分二千五百六十三秒 一十九○〈臣召南〉按虚分之上应空一格而一十九三字当连上秒字为句
宋史巻六十八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六十九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二
律历二〈应天乾元仪天历〉
歩月离入先后历〈干天谓之月离仪天谓之𡵯月离〉
离总五万五千一百二十秒一千二百四十二〈乾元转分一万六千二百秒一千二百四仪天历终分二十七万八千三百一秒一百六十五〉
转日二十七五千五百四十六秒六千二百一十〈乾元转历二十七一千六百三十秒六千二十仪天历周二十七五千六百一秒一百六十五〉
历中日一十三七千七百七十四秒三千一百五〈乾元不立此法仪天历中十三日七千八百五十秒五千八十二半仪天有象限六日八千九百七十五秒三千五百四十一少〉
朔差日一九千七百六十二秒三千七百九十〈乾元转差日一三千八百六十九秒三千九百八十仪天㑹差日一九千八百五十七秒九千八百三十五〉
〈仪天又有象差日空四千九百八十秒四千九百五十八太望一百八十二度六千三百四十四秒四千九百五十〉
度母一万一百
秒法一万〈二历同〉
求天正十一月朔入先后历〈乾元谓之求月离入历求望入历仪天谓之推天正朔入历〉以通馀减元积馀以离总去之为总数不尽者半而进位以元法收为日不满为分如历中日以下为入先历以上者去之为入后历命日算外即得天正十一月朔入先后历日分累加七日三千八百二十七分秒六盈历中日及分秒去之各得次朔望入先后历日分〈乾元以朔馀减岁积分以转分去之馀以五因之满元率收之为度以策加之即望所入以转差加之得后朔历累加之即得望入历及分仪天以闰馀减岁积分馀以历终分去之不满以宗法除之为日在象限以下为初限以上去之馀为末限各为入遅疾历初末限〉
先后〈乾元谓之入转〉离分〈乾元谓之离度〉积度〈乾元谓之离差〉损益率〈乾元同〉先后积〈乾元谓之阴阳差〉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六十九>
七日初数八千八百八十八〈乾元初二千六百一十二〉末数一千一百一十四〈末三百二十八〉
十四日初数七千七百七十四〈乾元初二千二百八十五〉末数二千二百二十八〈末六百五十五乾元又有二十一日初一千九百五十八末九百八十二二十八日初一千六百三十二末一千三百九〉
又仪天法
〈遅疾限日〉历衰历定分 历定度 历积度损益率升平积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六十九>
月离先后度数〈乾元谓之月离阴阳差仪天谓之求朔望升平定数〉以月朔望入历先后分通减元法馀进位下以其日损益率展之以元法收为分所得损益次日下先后积为定数其七日十四日如初数以下者返减之以上者去之馀返减末数皆进位下以损益率展之各满末数为分损益次日下先后积为定数〈乾元置入历分以其日损益率乘之元率收为分损益其下阴阳差为定数四七术如初数已下者以初率乘之如初数而一以损益阴阳差为定数若初数以上者以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除之用减初率馀加阴阳差各为定数〉
朔望定日以日躔月离先后定数先加后减朔望中日为定日〈二历法同〉
推定朔望日辰七直以天正所盈之日加定积〈视朔望中日如入大小雪气即加去年天正所盈之日分若入冬至气者即加今年天正所盈之日分〉日满七十六去之不满者命従金星甲子算外即得定朔望日辰星直也视朔干名与后朔同者大不同者小其月无中气者为闰又视朔所入辰分皆与二分相减馀二收用减八分之六其朔定小馀如此以上者进一日朔或有交正见者其朔不进定望小馀在日出分以下者退一日若有亏初在辰分以下亦如之〈二历法同〉
〈仪天又有求朔望加时月度置望加时日度其合朔加时月与太阳同度其日度便为月离所次馀加望象度及馀秒满黄道宿次去之即定朔望加时日度也〉
九道宿度〈乾元仪天皆谓之月行九道〉凡合朔所交冬在阴历夏在阳历月行青道〈冬至夏至后青道半交在春分之宿出黄道东立夏立冬后青道半交在立春之宿出黄道东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冬在阳历夏在阴历月行白道〈冬至夏至后白道半交在秋分之宿出黄道西立冬立夏后白道半交在立秋之宿出黄道西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在阳历秋在阴历月行朱道〈春分秋分后朱道半交在夏至之宿出黄道南立春立秋后朱道半交在立夏之宿出黄道西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在阴历秋在阳历月行黑道〈春分秋分后黑道半交在冬至之宿出黄道北立春立秋后黑道半交在立冬之宿出黄道东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四序月离为八节九道斜正不同所入七十二𠉀皆与黄道相㑹各距交初黄道宿度每五度为限初限十二每限减半终九限又减尽距二立之宿减一度少强却従减尽起毎限减半九限终十二而至半交乃去黄道六度又自十二每限减半终九限又减一度少强更従减尽起毎限增半九限终十二复与日轨相㑹交初交中半交各以限数遇半倍使乘限度为汎差其交中前后各九限以距二至之宿前后𠉀数乘之半交前后各九限各以二分之宿前后𠉀数乘之皆满百而一为黄道差在冬至之宿后交初前后各九限为减交中前后各九限为加夏至之宿后交初前后各九限为加交中前后各九限为减大凡月交后为出黄道外交中后为入黄道内半交前后各九限在春分之宿后出黄道外秋分之宿后入黄道内皆以差为加在春分之宿后入黄道内秋分之宿后出黄道外皆以差为减倍汎差退一位〈遇减身外除三遇加身外除一〉又以黄道差减为赤道差交初交中前后各九限以差加半交前后各九限皆以差减以黄赤道差减黄道宿度为九道宿度有馀分就近收为太半少之数〈乾元初数九每限减一终于一限数并同即八十四除之仪天初数一百一十七毎限减一十终扵二十七以一百一除二历皆不身外为法初中正交春秋二分冬夏二至前后各九限加减并同应天又仪天即除法是九十乘黄道汎差一百一收为度乃得月与黄赤道定差以上入交定月出入各六度相较之差黄道随其日行所向斜正各异馀皆同应天仪天有求定朔望加时入遅疾历初末限置经朔望入遅疾初末限日及馀秒如求定朔望法入之即各得所求又求初中正交入历置其朔望加时入遅疾历初末限日及馀秒视其日月行入阴阳历日及馀秒如近前交者即加近后交者即返减交中日馀乃如之各得初中正交入遅疾历初末限日及馀秒也其加减满或不足即进退象限及馀秒各得所求又求朔望加时及初中正交入遅疾限日入历积度各置小馀以其日历定分乘之宗法收之为分一百一除之为度以加其日下历积度各得所求又乾元仪天有求正交黄道月度乾元元率通定交度及分以一百二十七乘之满九十五而一进一等复收为入交度用减其朔加时日度即朔前月离正交黄道宿度仪天置朔望及正交历积度以少减多馀为月行去交度及分乃视其朔望在交前者加交后者减朔望加时黄道月度为初中正交黄道月度也〉
九道交初月度〈乾元谓之月离入交九道正交月度九道朔度仪天谓之求月离正交九道宿度〉置月离交初黄道宿度各以所入限数乘之〈遇半倍使〉如百而一为汎差用求黄赤二道差依前法加减之即月离交初九道宿度〈乾元以日躔阴阳差阳加阴减为朔望常分又以所入限率乘正交黄道宿度相从之以求黄赤二道差如前加减为月离正交九道宿度以入交定度加而命之即朔月离宿度仪天置正交月离黄道以距度下月九道差宗法乘之以距度所入限数乘度馀从之为总差半而退位一百一收之又计冬夏二至以求度数乘满九十而一为度差依前法加减为正交月离九道〉
求九道朔月度百约月离先后定数后加先减四十二用减中盈而从朔日迺加交初九道宿次即得所求〈乾元置九道正交之度及分以入交定度加之命以九道宿次即其朔加时月离宿度及分也仪天法见下乾元又有定交度置月离阴阳定数以七十一乘之满九百一除之为分用阴减阳加常分为度及分〉
求九道望月度〈仪天谓之求定朔望加时日月度〉以象积加朔九道月度命以其道即得所求〈乾元置朔望加时日相距之度以天中度及分加之为加时象积用加九道朔月度命以其道宿次去之即望日月度及分也自望推朔亦如之仪天求定朔望加时九道日度以其朔望去交度交前者减之交后者加之满九道宿度去之即定朔望加时九道日度也求定朔望加时九道月度置其日加时九道日度其合朔者非正交即日在黄道月在九道各入宿度多少不同考其去极若应绳凖故云月与太阳同度也如求黄道月度法盈九道宿次去之各得其日加时九道宿度自此以后皆如求黄道月度法入之依九道宿度行之各得所求也〉
求晨昏月〈乾元谓之月离晨昏度仪天谓之求晨昏月度〉置后历七日下离分与其日离分相比较取多者乘朔望定分取少者乘晨昏分皆满元法为分百除为度分仍相减之〈朔望度多者为后少者为前〉各得晨昏前后度分前加后减朔望九道月度为晨昏月〈乾元置其月离差在三百九十三以上者用乘朔望定分以下者只用三百九十三乘为加时分元率除之进一位二百九十四收为度又以离差乘晨昏分亦如前收之为度与加时度相减之加时度多为后少为前即得晨昏前度及分加减如应天仪天以晨昏分减定朔望小馀为后不足者返减之为前以乘入历定分宗法除之一百一约之为度乃以前加后减加时月度为晨昏月度〉
晨昏象积〈仪天谓之求晨昏程积度〉置加时象积以前象前后度前减后加又以后象前后度前加后减即得所求〈乾元法同仪天以所求朔望加时日度减后朔望加时日度馀加望度及馀为加时程积以所求前后分返其加减又以后朔望前后度分依其加减各为晨昏程积度及馀也〉
求毎日晨昏月〈仪天谓之求毎日入历定度〉累计距后象离分百除为度分用减晨昏象积为加不足返减以距后象日数除之为日差用加减毎日离分百除为度分累加晨昏月命以九道宿次即得所求〈乾元法同仪天従所求日累计距后历毎日历度及分以减程积为进不足返减之馀为退以距后朔望日数均之进加退减毎日历定度及分各为毎日历定度及分也〉
歩晷漏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六十九>
求每日晷景去极度晨分〈乾元谓之晷景距中度晨分仪天别立法具后〉各以气数相减为分自雨水后法十六霜降后法十五除分为中率二率相减为合差半之加减中率为初末率〈前多者加为初减为末前少者减为初加为末〉又以法除合差为日差〈后多者累益初率后少者累减初率〉为每日损益率以其数累积之各得诸气初数也〈乾元法同〉
求昏分以晨分减元法为昏分〈乾元谓之元率仪天谓之宗法〉
求毎日距中度〈乾元同仪天谓之求毎日距子度〉以百乘晨分如二千七百三十八为度不尽退除为距子度用减半周天度馀为距中星度分倍距子度分五等除为毎更度分〈乾元百约晨分进一位以三千六百五十三乘如元率收为度馀同应天仪天置晷漏母五因进一位以一千三百八十二小分五十五微分三十五除为度不尽以一千三百六十八小分八十六退除皆为距子度馀同应天〉求毎日昏眀中星〈乾元谓之昏晓率星〉置其日赤道日躔宿次以距南度分加而命之即其日昏中星以距子度分加之为夜半中星又加之为晓中星〈二历法同〉
求五更中星置昏中星为初更中星以毎更度分加之得二更初中星又加之得三更初中星累加之各得五更初中星所临〈二历法同〉
求日出入时刻〈乾元谓之求昼夜出入辰刻仪天谓之求日出入晨刻及分〉以二百五十加晨减昏为出入分以八百三十三半除为时不满百除为刻分如前即得所求〈乾元以七十三半加晨减昏为出入分各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尽以五因之满刻法为刻命辰数起子正算外即日出入辰刻也仪天置其日晷漏毋以加昏眀馀以三因满辰法除为辰数馀以刻法除为刻不满为分辰数命子正算外即日出辰刻及分乃置日出辰刻及分以加昼刻及分满辰法及分除为辰数不满为入时之刻及分乃置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即得日入辰刻及分〉
昼夜分〈乾元谓之昼夜刻仪天谓之求毎日夜半定漏求毎日昼夜刻〉倍日出分为夜分减元法为昼分百约为昼夜分〈乾元置日入分以日出分减之为昼分以减元率为夜分以五因之以刻法除为昼夜刻分仪天先求夜半定漏置其日晷漏母以刻法除之为刻不满三因为分为夜半定漏及分置夜半定漏刻及分倍之其分满刻法为刻不满为分即得夜刻及分以夜刻减一百刻馀者为昼刻及分减昼五刻加夜刻为日出没刻之数〉
更筹〈乾元谓之更㸃差分〉倍晨分以五收为更差又五收为筹差〈乾元法同仪天不立此法〉
𡵯晷漏
冬至后初夏至后次象八十八日小馀八千八百九十九半约馀八千八百一十一分
夏至后初冬至后次象九十三日小馀七千四百八十五半约馀七千四百一十二分
前限一百八十八十一日小馀六千二百八十五约馀六千二百二十二太
辰法八百四十一分三分之二
刻法一百一分
辰八刻三十三分三分之二
昏眀二百五十二分半
冬至后上限五十九日下限一百二十三日小馀六千二百八十五约馀六千二百二十二太
中晷一丈二尺七寸一分半
冬至后上差夏至后下差二千一百三十分
升法一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八分
冬至后下差夏至后上差四千八百一十二分
平法一十七万七千三分
夏至后上限同冬至后下限夏至后下限同冬至后上限
中晷一尺四寸七分小分八十四
仪天求每日阳城晷景常数置入冬夏二至后求日数及分以所入象日数下盈缩分盈减缩加之为其日定积又以减其象小馀为夜半定积及分以隔位除一用若夜半定积及分在二至上限以下者为入上限之数以上者以返减前限日及约馀为入下限日及分若冬至后上限夏至后下限以十四乘之所得以减上下限差分为定差法以所入上下限日数再乘之所得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及分以减冬至晷影馀为其日中景常数也若夏至后上限冬至后下限以三十五乘之以上下差分为定法以入上下限日数再乘之退一等满一百万为尺不满尺为寸及分用加夏至晷景即得其日中晷景常数
仪天求晷景每日损益差以其日晷景与次日晷景相减其日景长扵次日晷影为损短扵次日晷景为益仪天求阳城中晷景定数置五千分以其日晷景定数损益差乘之所得以万约之为分冬至后用减夏至后用加冬至一日有减无加夏至一日有加无减
仪天求晷漏损益度入前后限数置入冬至后来日数在前限以下者为损以上者减去前限馀为入后限日数者为益若算立成自冬至后一日日加满初象即加象下约馀为一象之数
仪天求毎日晷漏损益数置入前后限损益日数及分如初象以下为在上限以上者返减前限馀为下限皆自相乘之其分半以下乘半以上收之以一百通日内其分迺乘之所得在冬至后初象夏至后次象以升法除之若冬至后次象夏至后初象以平法除之皆为分不满退除为小分所得置扵上位又别置五百五分扵下以上减下以下乘上用在升法者以二千八百五十除之用在平法者以五千五百五十二除之皆为分不满退除为小分所得以加上位为其日损益数
仪天求每日黄道去极度及赤道内外度分若春分后置损益差以五十乘之以一千五十二除之为度不满以一千四十二除之为分以加六十七度三千八百四十五若秋分后置损益差以五十乘之以一千六十除之为度不满以一千五十退除为分以减一百一十五度二千二百二十二分即得黄道去极度置去极度分与九十一度三千八百四十五相减馀者为赤道内外度分若黄道去极度分在九十一度三千八百四十五以下者为内若在以上者为外度及分
仪天求毎日晷漏毋各以其日损益差自春分初日以后加一千七百六十八自秋分初日以后减二千七百七十七各得其日晷漏母又曰晨分
仪天求毎日昏分及距午分置日元分以其日晷漏母减之馀者为昏分又以其日晷漏母减五千五十分馀者为其日距午分
月离九道交㑹〈乾元谓之交㑹仪天谓之歩交㑹〉
交总七十一万七千八百一秒八十二
正交三百六十三度八千二百八十三秒七
半交一百八十一度九千一百四十二秒五十三半少交九十度九千五百二十一秒二十六太
平朔一度四千六百三十二
平望空七千三百一十六
朔差二度八千八百四十一
望差二度一千五百二十五
初凖一万六千六百四十一
中凖一万八千一百九十一
末凖一千五百五十
乾元交㑹
交率一万六千秒七千八百九十一
交策二十七馀六百二十三秒九千四百五十五朔凖二九百三十六秒五百四十五
望凖十四二千二百五十
初限三万六千五百九十四
中限四万二
末限三千四百八
仪天𡵯交㑹
交中分二十七万四千八百四十三秒二千二百七十九
交终日二十七馀二千一百四十三秒二千二百七十九
交中日一十三馀六千一百二十一秒六千一百二十一
交朔日二馀三千二百一十五秒七千七百二十一交望日一十四馀七千七百二十九秒五千
前限日一十二馀四千五百一十三秒七千二百七十九
后限日一馀一千六百七秒八千八百六十半
交差四十五
交数五百七十二
秒毋一万 一阴限七千二百八十六
交日空小馀六千一百四十六秒三百七十三
阳限三千一百七十四 一月食既限二千五百八十二
月食分法九百一十二半
中盈度〈乾元谓之求平交朔日仪天谓之求天正朔入交〉以通馀减元积七十五展之以四百六十七除为分满交总去之为总数不尽半而进位倍总数百收为分用减之馀以元法收为度不满为分命曰中盈度及分〈乾元置朔分以交率去之馀以五因之满元率收为日即得平交朔日及分次朔望以朔望凖加之即得所求仪天置天正朔积分以交终分去之满宗法为日即得所求〉
求次朔望中盈〈仪天谓之求次朔入交〉各置天正经朔中盈度分视十一月望十二月朔望中日如二十九日五千三百七以下者即加朔望差度分秒馀月即加平朔望度分秒即得所求〈乾元法见上仪天置天正朔入交汎日馀秒如交朔及交望馀秒皆满交终日及馀秒即去之各得朔望入交汎日及馀秒〉
月离朔交初度分〈乾元谓之求朔望交分仪天谓之求入交常日〉置其朔中盈度分〈常与其朔常日度分合之如正交以下者减半法以上者倍而加之〉加减讫为定用减天正加时黄道宿度分馀命起天正之宿初算即得所求〈乾元置平交朔望日及分以元率通之以日躔阴阳差阳加阴减为朔望交分仪天以其日入盈朔限升平定数升加平减入交汎日即为其朔望入交常日也仪天又有求朔望入定交日置其日入遅疾限升平定数以交差乘之如交数而一升加平减入交常日即为入定交日〉
月入阴阳历〈乾元谓之求朔望阴阳定分仪天谓之求月行阴阳历〉以月离先后定数先加后减朔望中盈用加朔望常日月分〈分即百除度即百通〉如中凖以下者为月出黄道外以上者去之馀为月入黄道内〈乾元以一百四十二乘阴阳差一千八百二除阳加阴减朔望交分为度定分中限以上为阳以下为阴仪天视入交定日及馀秒在交中日以下为阳以上者去之馀为月入阴历〉
求食甚定馀置朔定分如半法以下者返减半法馀为午前分前以上者减去半法馀为午后分以乘三百如半昼分而一为差〈午后加之午前半而减之〉加减定朔分为食定馀以差皆加午前后分为距中分其望定分便为食定馀〈乾元以半昼刻约刻法为时差乃视定朔小馀在半法以下为用减半法为午前分以上者去之为午后分以时差乘五因之如刻法而一午前减午后加又皆加午前后分为距日分刻法而一为距午刻分月只以定朔小馀为食定馀仪天置月行去交黄赤道差视月道差如黄赤道交者依其加减不如黄赤道交者返其加减定朔望小馀为食甚馀亦返其加减去交定分其日食则又以其日昼刻其三百五十四为时差乃视食甚馀如半法以下返减半法馀为初率半法以上者半法去之馀为末率满一百一收之为初率以减末率倍之以加食甚馀为食定馀亦加减初末率为距午退分置之皆如求发敛加时术入之即日月食甚辰刻及分也〉入食限置黄道内外分如初凖巳上末凖已下为入食限望入食限则月食朔入食限则日食月在黄道内则日食在外则不食望则无问内外皆食末凖已下为交后分初凖以上者返减中凖为交前分〈乾元置阴阳定分在初限以上末限以下为入食限馀同应天仪天置朔望入交月行阴阳历日及馀秒如前限以上后限以下者为入食限望入食限则月食朔入食限月入阴历则日食如后限以下为交后限以上以减交中日及馀秒为交前限各得所求〉
入盈缩历〈乾元仪天不立此法〉置朔定积如一百八十二日六千二百二十三以下为入盈日分以上者去之馀为入缩日分黄道差〈乾元谓之求晷差仪天谓之求黄道食差〉置其朔入历盈缩日及分如四十五日以上一百三十七日以下皆以一千五百乘为汎差如四十五日以下返减之馀为初限日一百三十七日以上者减去之馀为末限日及分以六十七乘半之用减汎差以乘距午分以元法收为黄道定分入盈以定分午前内减外加午后内加外减入缩以定分午前内加外减午后内减外加〈乾元置入气日以距冬至之气以十五乘之以所入气日通之以一百八十二日以下为阳历以上者去之为入阴历置入历分在四十五日以下以三十七乘五除退一等为汎差在四十五日以上一百三十七日以下只用三十三秒三十为汎差一百三十七以上者去之馀以三十七乘五除退一位用减三十三秒三十为汎差皆以距午分乘为晷差仪天二至后日益差至立春立秋得一百一十三小分六十二半立夏立冬后毎日损以宗法乘之冬至立冬后三气用四十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夏至立夏后各三气用二十七万九千八百五十八除为食差以食甚距午正刻乘其日食差为定差冬至后甚在午正东阴减阳加甚在午正西阴加阳减夏至后即返此立冬初日后毎气益差二十秒四十四至冬至初日加六十二秒三十二自后毎气损差二十秒四十四终扵大寒甚在午正西即毎刻累益其差阴历加阳历减〉
赤道差〈乾元谓之求离差仪天谓之求赤道食差〉置入盈缩历日及分如九十一日以下返减之为初限日以上者用减一百八十二十半馀为末限日及分四因之用减三百七十四为汎差以乘距中分如半昼分而一用减汎差为赤道定分盈初缩末内减外加缩初盈末内加外减〈乾元计春秋二分后日加入气日以十五乘在九十以下以九十一乘退为汎差九十一以上去之馀以九十一乘退一等以减八百一十九为汎差二分气内置入气日以九十一乘退为汎差以半昼刻而一以乘距午分用加减汎差为离差食甚在出没以前者不用求离差只用汎差春分后阴加阳减秋分后阴减阳加仪天二分后益差至二至积差皆二千八百二十六自后累减至二分空冬至后日损三十一小分八十夏至后日益三十小分十五又以宗法乘积差各以盈缩初末限分除之为日差乃以末限累增初限累损各为毎日食差又以半昼刻数约其日食差以乘食甚距午正刻所得以减食差馀为定数馀同乾元〉
日食差依黄赤二差同名相异名相消为食差〈二历法同〉距交分〈乾元谓之去交分仪天谓之去交定分〉置交前后分以黄赤二差加减之为距交分如月在内道不足减者返减入外道不食如月在外道不足减返减食差为返减入内道即有食〈乾元置阴阳历去交前后分以食差合加减者依其加减所得为去交前后定分月在阴历去交前后分不足减者即返减食差交前减之馀者为得阳历交后得减者即返减食差交前定分并不入食限月在阳历去交前后分不足减者亦返减食差交前减之馀者为阴历交后定分交后减之馀者为阴历交前定分并入食限仪天应食差同名相异名相消馀同乾元法〉
日食分置距交分如四百二十以下者类同阳历分以上者去之为阴历分又以食定馀减四分之三〈午前倍之午后半之〉皆退一等用减阴阳历分为食定分如不足减即返减之馀进一位加阴历分为食定分阳以四十二除为食之大分阴九百六十以下返减之如九十六而一为食之大分命十为限〈乾元置交前后分以食差加减之为定交分在九百二十以下为阳以上去之为阴在阳以九十四在阴以二百一十三除为大分馀同应天仪天置入限去交定分减七百二十八阳限以上为阴历食以阳限去之馀减阴限为阴历食分以下者为阳历食分亦减三百一十七如限除之皆进一位各命十为限馀同应天〉
月食分置黄道内外前后分如食限三百四十以下者食既以上者返减末凖馀以一百二十一除为月食之大分〈其食五分以下在子正前后八刻内以二百四十二除为食之大分命十为限〉其前后分以九百以上入或食或不食之限〈乾元交定分在七百五十二以下食既以上返减末限以二百六十四除之为大分仪天阳减阴加前后定分九百一十二半在既限以下食既以上以去交分减之以月食法除之为大分〉
日月食𧇾初复末〈乾元谓之求定用刻仪天谓之求日月汎用分求亏初复末〉百通日月食之大小分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各如其日离分为定用分加食定馀为复未定分减之为亏初定分其月食以食限减定用分用减食甚为𧇾初定分如不足减者即以食限分如望定馀为仓定分馀却依日食加减各得月食𧇾初复末定分也〈乾元月以五百八十八日以五百二十九秒二十乘𠩄食分退一等半之为定用刻仪天日以五百四十五秒四十月以六百六皆乘𠩄食分其小分以本母除従之为泛用分其食又视去交定分在一千七百二十六以下増半刻八百五十六以下又増半刻以一千三百五十乘以辰定分除为定用用刻皆减定朔望小馀为𧇾初加之为复末〉
日食起亏〈仪天谓之求日食初起〉视距交分如四百二十以上者初起西北甚扵正北复扵东北如以下者初起西南甚扵正南复扵东南凡食八分以上者皆初起正西复扵正东〈仪天乾元日在阴历初起西北在阳历初起西南馀并同应天〉
月食起𧇾〈乾元谓之月食初定仪天谓之月食初起〉月在内道初起东南甚扵正南复扵西南月在外道初起东北甚扵正北复扵西北凡食八分以上者初起正东复扵正西〈乾元仪天以内道为阴历外道为阳历馀皆同应天而仪天又法云此法据古𠩄载以究天体食在午中前后一辰之内其馀方若要的验当视日月食时𠩄在方位髙下审详黄道斜正月行𠩄向起𧇾复满皆可知也〉
带食出入〈仪天谓之求带食出入见食分〉视其日出入分如在𧇾初定分以上复末定分以下即带食出入食甚在出入分以下以出入分减复末定分为带食差食甚在出入分以上者以𧇾初定分减出入分为带食差以乘食定分满定用而一日阳以四十二阴以九十六月一百二十一除之为带食之大分馀为小分〈乾元各以食甚馀与其日晨昏分相减馀为帯食差其带食差在定用刻以下者即带食出入以上者即不带食出入也以𢃄食差乘𠩄食之分满定用刻而一所得以减所食之分即带食出入所见之分也其朔日食甚在昼者晨为已食之分昏为所残之分若食甚在夜昏为巳食之分晨为所残之分其月食见此可以知之也仪天以食甚馀减晨昏分馀为出入前分不足者返减食甚馀为出入后分以乘所食之分其食分以本毋通之从其小分满定用分除之所得以本毋约之不满者半以上为半强半以下为半弱即得带食出入之分数也其日月食甚在出入前者为所残之分在出入后者为巳退之分〉
更㸃〈乾元仪天谓之月食入定㸃〉各置亏初食甚复末定分如晨分以下者加晨分昏分以上者减去昏分皆以更分除为更数不尽以㸃分除之为㸃数命初更算外即得所求〈乾元法同仪天倍其日晨分以五除之为更分又以五除之为㸃分乃视所求小馀如晨分以下加晨分昏分以上减去昏分求更㸃并同应天〉
日月食宿分〈乾元谓之日月食宿〉以天正冬至黄道日度加朔望常日月度命起斗初算外即日月食在宿分也〈乾元以距日没辰至食甚辰之数约其日离差用加昏度仪天用加时定月度也〉
宋史巻六十九
宋史巻六十九考证
律历志二大寒一百一十二〈乾元〉○〈臣召南〉按此格不应注乾元二字盖误衍也二十四气日所在去极之度乾元仪天与应天同不同者晷景尺寸及晨分耳
乾元交㑹○按交㑹上当有歩字
宋史巻六十九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应天乾元仪天历〉
𡵯五星
岁星总七十九万七千九百三十一秒五〈乾元率二十三万四千五百三十五秒五千七百二十五仪天木星周率四百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秒七千五百六十〉
平合三百九十八日八千八百五十七秒二十八〈乾元馀二千五百五十五秒八千六百二十五约分八十七仪天馀八千七百八十七秒七千五百六十二历平合皆谓之周日数同应天〉
变差空秒一十六〈乾元差二十八秒九千四百二十二半秒母一万仪天岁差九十八秒九千五百上限二百五度下限一百六十度二十五分秒六十三〉
荧惑总一百五十六万一百五十二秒三〈乾元率四十五万八千五百九十二秒九千一百八十三十四仪天火星周率七百八十七万六千一百九十一秒一千一百〉平合七百七十九日九千二百二秒一十八〈乾元馀二千七百四秒五千九百一十七约分九十二仪天馀九千二百九十一秒一千一百二历平合皆谓之周日数同应天〉变差三秒空〈乾元差二十九秒一千一百三十五仪天岁差九十八馀三千八百上限一百九十六度八十下限一百六十八度四十五秒六十三〉
镇星总七十五万六千三百一十二秒八十五〈乾元率二十二万二千三百一十一秒二千一百六十四二十仪天土星周率三百八十一万八千六百八秒三千五百〉平合三百七十八日八百六秒五十一〈乾元馀二百三十六秒八百三十一约分八仪天馀八百八秒三千五百二历平合皆谓之周日数同应天〉
变差五秒七十九〈乾元差二十八秒九千五百三仪天岁差一百秒一千一百上限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三分秒八十一下限同上限〉
太白总一百一十六万八千三十一秒四十二〈乾元率三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九秒一千五百四十七仪天金星周率五百八十九万七千四百八十九秒五千四百〉平合五百八十三日八千九百九十六秒一十〈乾元馀二千六百七十六秒一千七百三十五约分九十一仪天馀九千一百八十九秒五千四百二历平合皆谓之周日数同应天〉
再合二百九十一日九千四百九十九秒五〈乾元仪天不立此法〉变差三秒三十六〈乾元差二十九秒一千七百九十八仪天岁差一百二十馀八千三百九上限一百九十七度一十六下限一百六十八度秒六十三〉
辰星总二十三万一千八百六秒四十二八十〈乾元率八万八千一百三十七秒四千四百一十八十仪天水星周率一百一十七万三百八十七秒二千八百〉平合一百一十五日八千八百二秒三十〈乾元馀二千五百八十七秒二千九十四约分八千八仪天馀八千八百八十七秒二千八百二历平合皆谓之周日数同应天〉再合五十七日九千四百二秒一十五〈乾元仪天不立此法〉变差三秒七十八〈乾元差二十九秒一千一百三十八仪天岁差九十八秒三十上限一百八十三度六十二分下限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六十三〉
求五星天正冬至后加时平合日度分秒〈乾元谓之五星平合变日仪天谓之常合中日中度〉各以星总除元积为总数不尽者返减星总馀半而进位又置总数木火三之土如其数皆百而之以元法收之为天正冬至后平合日度及分〈乾元置岁积分各以星率去之不尽用减星率馀以五因之满元率收为日不满退除为分仪天各以其星周率去岁积分不满者返减其周率馀以宗法收为日不尽退除为分〉
求平合入历分〈乾元谓之入历仪天谓之推五星常合入历度分〉各以其星变差展所求积年满三百六十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三秒一十九去之不尽以元法收为度不满为分以减平合日为入历度分〈乾元以积年乘星差以周天策去之不尽以元率收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用减平合变日为入历分仪天各置其星岁差以积年乘之满三百六十八万九千八百八秒九千九百去之不尽以宗法收为度不满退收为分〉
求入阴阳变分在阳末变分以下为入阳历以上去之馀为入阴历置入阴阳历分以阴阳变数去之不尽为入阴阳数及变分
〈乾元岁星前限二万五百五中限一万二百四十八后限一万六千二十荧惑前限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二中限六千五百六十四后限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四镇星前限一万八千二百六十二中限九千一百二十六后限同前限前后中皆半周天太白前限一万九千七百一十六中限九千八百五十八后限一万六千八百九辰星前中后与镇星同又岁星前法一千七百八后法一千三百三十四荧惑前法一千六百四十一后法一千四百三镇星辰星前后法皆一千五百二十二太白前法一千六百四十三后法一千四百二仪天各置常合入历度分如在上限末数以下者为增以上者减去上限末下度分馀为入下限减又各置𠩄入上下限度分以上下限度分相近者减之馀为入次限下限度及分〉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乾元五星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辰星阴阳差分并阴阳差度并同初末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入阴阳定分〈乾元谓之入诸历变分仪天谓之求五星常入增减定数〉以入变分各减初变分馀却以其变下损益率展之百而一为分损益次变下阴阳积为定分〈乾元置平合入历分以其星入段前后限分加减之如不足加周天以减之馀却依入历分入初末限各置其入历分前限以下为在前以上者去之为后限分在中限以下为初限以上去之为末限分置初末以前后限星分除之为限数不满为初末限日各以其限差分约之为差初限以加末限以减用加减前后限度为定度仪天各置常合所入限下度数及分以其限下损益率乘之退一等以百约之为度不满为分以损益其限下增减积度及分若求诸变增减定度者置其变入上下限凖此求之〉
定合积日〈乾元谓之求定日仪天谓之求五星定合积日〉日除阴阳定分为二阳加阴减平合日为定积日及分〈乾元置变日以前后限度前加后减为定日仪天各置其星常合中日及馀以入历增减度增者增之减者减之金水返而加减之以日纒定差先减后加之金水则先加后减即得定合积日及分又仪天求入盈缩初末限皆以半周天为凖〉
入气盈缩度分〈乾元谓之入气仪天谓之求入盈缩初末限〉置定积以常数去之不尽者为入气日分置入气日分如求朔望盈缩术入之即得入气盈缩度分〈乾元置定日以气策去之为气数不尽为入气日命以冬至算外即得入气日及分仪天各置定合积日在半周天以下者去之馀为在缩乃视在盈缩初限日及约馀以下者便为在盈缩初限以上者减去盈缩初限日约馀为在盈缩末限日及馀〉
定合日辰〈乾元谓之日辰仪天同应天〉以其大小馀加入气日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乾元仪天以冬至大小馀加定日各满纪法去之馀并同应天乾元冬至小馀以元率退收百为母又有日躔阴阳度置其气阴阳分如求朔日度分术入之即得所求〉求入月日数〈仪天谓之求定合在何月日〉置定合日辰大馀以定朔大馀减之馀命算外即得所求〈二历法同〉
定合定星〈乾元同仪天谓之求日躔先后定数求五星定合定数及分〉各以其星入气盈缩度分盈加缩减之又以百除阴阳定分为度分阳加阴减皆加减平合为定星用加天正黄道日度满宿去之不满宿即得所求〈乾元各置其星平合中星以日躔阴阳度阴减阳加之又以其星入历限度前加后减之即为其星定合定星馀同应天仪天置所入限日下小馀以其日盈缩率乘以宗法除为分以盈缩其日下先后定分为日躔先后定度及分又各置其星常合中度及分以入限增定度及分增减之金水二星增者减减者增又以日躔先后定度及分水火土即先减后加金水先加后减其日躔差木星二因退位火星除二土星退位下加三金水倍用即得定度及分馀同应天〉
岁星入〈亦名入变〉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诸段平日平度〈乾元谓之诸星变定积仪天谓之五星诸变中日中度〉置平合日度以诸下平日平度加之即得所求〈乾元各置其星变日以所求入历前后度前加后减之其太白辰星夕见变及晨疾变皆以反用加减荧惑晨见变定置定羌以进一位满十一除之为定差各依加减即得所求在留变者置其变定积以前变前后度前加后减之其火星三因之后退者倍之仪天各置其星常合中日中度及分以其星诸变段下常加合中日变度加减中星即得诸变中日中度及分〉
诸入历〈仪天谓之求五星诸变入限及增减定度〉置平合入阴阳历分各以逐阴阳历分加之为诸入历分〈乾元以在诸变历分中入历各日限变度仪天各置其星常合入历度分以其星诸变下上下限度分累加之满周天去之馀依常合术入之各得增减定度其金星在晨疾晨合夕见变者置增减定度及分以四乘三除为金星变定差其火星在晨见变者以九乘增减定度及分退一位为晨星变定羌〉
诸入变分置入历分各以变分去之馀为入变分求阴阳定分依平合术入之〈乾元诸变分在入变前述仪天即同应天〉五星诸段定积日〈乾元谓之求五星诸变定〉置其入阴阳定分百除为日分阳减阴减诸平日其金水夕见晨疾返为之定积其金星晨次晨遅更用盈缩度缩加盈减定积为定求其入气月日如平合术入之又荧惑前遅定积置平合入阴阳历分加二万一千六百七十五盈三万六千五百二十五半去之馀与见求入阴阳历同者更不求之如不同历者即依平合术入所得用加前遅留退后退留平日为定积入气月日如前又五星定用盈缩差及阴阳定分岁荧惑镇星晨见夕疾定合太白定合夕见夕退再合晨见及后晨疾皆用盈缩定差太白定合晨夕见及后疾皆用盈缩定差内岁星后疾不用盈缩定羌辰星诸段总用盈缩定差盈加缩减荧惑晨见阴阳定分身外加一前疾阳定分再析各为定分〈乾元诸变定日在入变前仪天各置其星入变中日以其星所入变限增减定度及分增者增之减者减之其金星定合夕见夕顺疾夕次疾晨次疾水星定合夕见晨疾变皆以增减定度及分增者减之减者增之各得定日合用日躔羌者乃以日躔先后定差先减后加乃为定日及分其日躔差金水定合夕见晨疾以日躔差先加后减乃为定日及分天之定数〉
定星〈乾元谓之求五星诸变定星仪天谓之求五星诸变定度〉以合用盈缩定差加减平度分又以阴阳定分阳加阴减其金水夕见晨疾返用为定星求宿度加平合入之荧惑前遅后退差度以二百三十六度加前遅定星二百五十七度加后退定星如半周天以下为阳度以上者去之馀为阴度前遅阴阳度在一百一十度以上者返减半周天馀以五因之后退入阴阳度在七十四度以下者亦五因之皆满百为度分阳减阴加定星为前遅后退定星求宿度加平合入之〈乾元置其星其变中星以入历前后度前加后减之又合用阴阳度者阴减阳加之为定星以冬至黄道日度加之命斗宿算外即其变所入宿次也若在留变者更不求定星也只用前变定星为留变定星又荧惑留差以一百一十九度减前遅定星以一百三十四度减后退定星在一百八十二度半以下为前以上者去之为后置前后度在七十三度以下为在前以上者返减一百八十三度半馀为后度皆倍之百除为度命曰留差度及分也又前退定星度以一百二十三度减前退定星又以一百三十一度减后退定星在一百八十二度半以下者为前以上者去之为后视前后度在七十三度以下为前以上者返减一百八十二度半为后皆以倍之百除为度即得前后退差度及分也用前减后加其段定星为定星又五星用阴阳度岁星荧惑镇星晨见后疾夕合太白夕见退夕合晨见后疾平合皆用日躔阴阳度其辰星诸段皆用之仪天各置其星其变中度及分以其变入限增减定度及分增者增之减者减之其金星定合夕见夕定度及分增者减之减者增之各得定日次定日各加减讫后合用日躔先后定差者以日躔先后定差及分先减后加之即各得定度及分其日躔差木星定合五因半而退位晨见先二因退位后五因半而退位后定疾先差五因半而退位定差二因退位火星定合身外除二晨见先羌七因退位后差身外除二后差七因退位土星定合退位下加三晨见先差退位后差下加三退位后差退位金星定合二因之夕见先差伏倍用后差从下加三晨疾伏先差从下加二后差二因夕退伏晨退见六因先后退位水星夕见后差下加二先差二因晨疾先差下加三后差倍用定合乃用加减次定度为定度置定度及分以加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命斗宿初度起算至不满宿算外即得其变加时宿度其火星前后退及前遅变皆为次定星又置之以留退定差度及分增者增之减者减之得为前后退定度前遅置前留定差以三除之乃用增减前遅定度也又火星留差以一百二十四半减前遅次定度又以二百四十六度少加后退定度若在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以下为入在增以上者以减去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为入在减置入在增减度及分如在七十二度以下者为上限以上者返减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馀为下限各置所入上下限增减度及分在上限四因之在下限倍身外加三皆以一百约之为度及分若在后留者三因之为定差度及分又仪天有火星退定差度及分以二百四十一度少加前退后次定度又以一百一十九度减退次定度及分馀在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以下者为入在增以上者减去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馀为入在减又置入上下限度分若在七十二度以下者为上限如在七十二度以上者为减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馀为下限又置上下限增减度分在上为度不满为分即各得退定差度及分其定差如在后退者倍之为定差又有火星留定日各置前后留常中日前留以前遅变入限增减定度及分增者增之减者减之各以前后留定差度及分增者加之减者损之即得前后留定日其增减差通入历用之又有火星前后退定度各置前后变次定度及分以前后退定差度及分如在增者加之在减者损之即得定度及分置定度及分以加天正冬至黄道日度及分命从斗宿初度去之至不满宿算外即得退行所在宿度及分也其增减定度三除乃用之〉
日率度率以夲定积减后定积为泛日率以本段定星减后定星为定度率又置后甲子以前甲子减之馀为距后实日率〈乾元以前定积减后定积为日率以其定星减后段定星为度率仪天各置其定日定度以前段定日定度减之馀者为其日率度率其退行置前定度减之馀为退行度率〉
平行分〈仪天谓之求毎日平行度及分〉以距后日率除度率为平行分〈乾元以日率除度率为行分仪天各置其度率及分以其日率除之即得其星平行分〉
初末行分〈仪天谓之求毎初末日度及分〉置其平行分与后平行分相减为合差半之加减平行分为初末行分后多者减平行分为初加平行分为末后少者加平行分为初减平行分为末〈乾元法同仪天各以其平行分与后平行分相减馀为会差半会差以加减其平分馀同应天又五星前留一及后退皆加为初减为末后留一及前退段皆以半总差减为初加为末其总差消息前后初末分令衰杀等以用总差即得前后初末行分相应也〉求日差以距后日除合差为日差〈乾元以日率除合差为日差仪天置其总差以减其日率一百除之即为每日差行之分〉
求毎日行分以日差后多者益后少者损初日行分为每日行分〈乾元仪天法同〉
求每日星所在以每日行分顺加逆减其星命如前即得所求其木火土水前后遅段平行分倍之前为初后为末分各以距后日除为日差前遅日损后遅日益为每日行分〈乾元以日差累损益初日行分累加其宿次即得毎日星行宿次及分仪天求毎日差行度及分各置其总差以减其日率一日以馀之即为毎日差行之分以毎日差分累损益初日行分为毎日行度及分初日行分多扵末日行分累损初日行分少于末日行分累益初日行分将其每日行度及分累加其星初日所在宿次各得毎日所在宿次及分如是退行将毎日行分累减其初日宿次及分即得退行所在宿度及分又仪天有直求其日星所在宿次置其所求日减一以乘毎日差分所得为积差以积差加减初日行分初日多扵末日减之末日多扵初日加之即得其日行分以初日行分并之乃半之为平行分置平行分以求日数乘之为积度及分以其积度及分加其星初日宿度命去之即其星其日所在宿次及分如是退行段以其积度及分减其星初日宿度馀为其星所在宿度及分〉
漏刻周礼挈壶氏主挈壶水以为漏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所以视漏刻之盈缩辨昏旦之短长自秦汉至五代典其事者虽立法不同而皆本扵周礼惟后汉隋五代著于史志其法甚详而历载既久传用渐差国朝复挈壶之职専司辰刻署置扵文徳殿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钟楼扵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壶以贮水乌以引注称以平其漏箭以识其刻牌以告时扵昼〈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契以发鼓扵夜〈契有二一曰放鼓二曰止鼓制以木刻字于上〉常以卯正后一刻为禁门开钥之节盈八刻后以为辰时毎时皆然以至扵酉毎一时直官进牌奏时正鸡人引唱击鼓一十五声〈惟午正击鼓一百五十声〉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每夜分为五更更分为五㸃更以击鼓为节㸃以击钟为节每更初皆鸡唱转㸃即移水称以至五更二㸃止鼓契出〈凡放鼓契出禁门外击鼓然后衙鼓作止鼓契出亦然而更鼓止焉〉五㸃击钟一百声鸡唱击鼓是谓攅㸃至八刻后为卯时正四时皆用此法禁钟又别有更㸃在长春殿门之外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祥源观及宗庙陵寝亦皆置焉而更以鼓为节㸃以钲为节大中祥符三年春官正韩显符上铜浑仪法要其中有二十四气昼夜进退日出没刻数立成之法合扵宋朝历象今取其气节之初载之于左
二十四气〈日出〉日没 昼刻 夜刻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
殿前报时鸡唱唐朝旧有词朱梁以来因而废弃止唱和音景徳四年司天监请复用旧词遂两制详定付之习唱每大礼御殿登楼入阁内宴书改时夜改更则用之常时改刻改㸃则不用
五更五㸃后发鼓曰
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平旦寅朝辨色泰时昕日出卯瑞露晞祥光绕食时辰登六乐荐八珍禺中已少阳时大绳纪日南午天下眀万物睹日昳未飞夕阳清晚气晡时申聴朝暇湛凝神入日酉群动息严扃守
初夜发鼓曰
日欲暮鱼钥下龙韬布甲夜巳设钩陈备兰锜乙夜庚杓位易太阶平丙夜辛清鹤唳梦良臣丁夜壬丹禁静漏更深戊夜癸晓奏闻求衣始
端拱中翰林天文郑昭晏上言唐贞观二年三月朔日有食前志不书分数宿度分野亏初复末时刻臣以乾元历法推之得其岁戊子其朔戊申日所食五分一分在未出时前四分出后其时出在寅六刻亏在三刻食甚在八刻复在卯四刻当降娄九度又言按历书云凡欲取验将来必在考之既往谨按春秋交食及汉氏以来五星守犯以新历及唐麟徳开元二历覆验三十事以究其疏密
日食
春秋鲁僖公十二年春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其年五月庚午朔去交入食限误为三也文公元年春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其年三月癸巳朔去交入食限误为二也文公十五年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是月汎交分入食限前汉元光元年七月癸未晦日有食之今按历法当以癸未为八月朔盖日食朔月食望自为常理今云晦日食者盖司历之失也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辛酉亦当为九月朔又失之
五星守犯
后汉永元五年七月壬午岁星犯轩辕大星〈麟徳星五度开元张五度乾元张八度〉
元初三年七月甲寅岁星入舆〈麟徳井二十九度开元一度乾元柳五度〉
后魏大延二年八月丁亥岁星入〈麟徳井二十八度开元二度乾元柳三度〉
正始二年六月已未岁星犯𭥦〈麟徳𭥦二度开元𭥦三度乾元𭥦四度〉宋大眀三年五月戊辰岁星犯东井钺〈麟徳参四度开元参六度乾元井初度〉
后汉永和四年七月壬午荧惑入南斗犯第三星〈麟徳箕七度开元十一度乾元斗十二度〉
魏嘉平三年十月癸未荧惑犯亢南星〈麟徳角六度开元亢五度乾元亢三度〉
晋永和七年五月乙未荧惑犯轩辕大星〈麟徳星七度开元张一度乾元张二度〉
后魏太常二年五月癸已荧惑犯右执法〈麟徳翼六度开元翼十二度乾元翼十三度〉
陈天嘉四年八月甲午荧惑犯轩辕大星〈麟徳张二度开元张五度乾元张四度〉
后魏延光三年九月壬寅镇星犯左执法〈麟徳翼十九度开元轸二度乾元翼五度〉
晋永和十年正月癸酉镇星掩钺星〈麟徳参六度开元参七度乾元井三度〉
后魏神瑞二年三月已卯镇星再犯舆积尸〈麟徳井二十八度开元井三十度乾元柳初度〉
齐永眀九年七月庚戌镇星逆在泣星东北〈麟徳危二度开元虚九度乾元危四度〉
陈永定三年六月庚子镇星入参〈麟徳参七度开元参八度乾元井二度〉后汉永初四年六月癸酉太白入〈麟徳参五度开元井三十度乾元初度〉
延光三年二月辛未太白入𭥦〈麟徳晨伏开元𭥦六度乾元𭥦一度〉魏黄初三年闰六月丁丑太白晨伏〈麟徳丁亥晨伏后十日开元同丁丑晨伏乾元十月置闰七月下丑晨伏〉
晋咸康七年四月已丑太白入舆〈麟徳柳三度开元一度乾元柳一度〉
晋永和十一年九月已未太白犯天江〈麟徳尾四度开元尾九度乾元尾十二度〉
汉太始二年七月辛亥辰星夕见〈麟徳伏末见开元夕见轸九度乾元夕见轸九度〉
后汉元初五年五月庚午辰星犯舆〈麟徳井二十七度开元井二十八度乾元井二十九度〉
汉安二年五月丁亥辰星犯舆〈麟徳夕见井二十二度开元夕见二度乾元夕见一度〉
晋隆安三年五月辛未辰星犯轩辕大星〈麟徳夕见星五度开元夕见星三度乾元夕见星五度〉
后魏太和十五年六月丙子辰星随太白扵西方〈麟徳张二度开元星五度乾元张初度〉
端拱二年四月巳未翰林祗𠉀张玭夜直禁中太宗手诏曰览乾元历细行此夕荧惑当退轸宿乃顺行今止到角宿即顺行得非历羌否奏曰今夕一鼓占荧惑在轸末角初顺行也据历法今月甲寅至轸十六度乙卯顺行验天差二度臣占荧惑眀润轨道兼前岁逆出太微垣按历法差疾者八日此皆上天祐徳之应非历法之可测也至道元年昭晏又上言承诏考验司天监丞王睿雍熙四年所上历以十八事按验所得者六所失者十二太宗嘉之谓宰相曰昭晏历术用功考验否臧昭然无隐由是赐昭晏金紫令兼知历算二年屯田员外郎吕奉天上言按经史年历自汉魏以降虽有编聮周秦以前多无甲子太史公司马迁虽言岁次详求朔闰则与经传都不符合乃言周武王元年岁在乙酉唐兵部尚书王起撰五位圗言周桓王十年岁在甲子四月八日佛生常星不见又言孔子生扵周灵王庚戌之岁卒扵周悼王四十一年壬戌之岁皆非是也马迁乃古之良史王起又近世名儒后人因循莫敢改易臣窃以史氏凡编一年则有一十二月月有晦朔气闰则须与岁次合同苟不合同何名岁次本朝文教聿兴礼乐咸备惟此一事久未刋详臣探索百家用心十载乃知唐尧即位之年岁在丙子迄太平兴国元年亦在丙子凡三千三百一年矣虞夏之间未有甲子可证成汤既没太甲元年始有二月乙丑朔旦冬至伊尹祀于先王至武王伐商之年正月辛卯朔二十有八日戊午二月五日甲子昧爽又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庚午胐王命作册毕自尧即位年距春秋鲁隐公元年凡一千六百七年隠公元年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七百一十五年从太甲元年距今至道二年凡二千七百三十二年从鲁荘公七年四月辛卯夜常星不见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从周灵王二十年孔子生其年九月庚戌十月庚辰两朔频食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五百四十五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乙丑孔子卒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四百七十二年以上并据经传正文用古历推校无不符合乃知史记及五位圗所编之年殊为阔略诸如此事触类甚多若尽披陈恐烦圣览臣耽研既久引证尤眀起商王小甲七年二月甲申朔旦冬至自此之后每七十六年一得朔旦冬至此乃古历一蔀每蔀积月九百四十积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率以为常直至春秋鲁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旦冬至了无差爽用此为法以推经传縦小有增减抑又经传之误皆可以发眀也古历到齐梁以来或羌一日更用近历校课亦得符合伏望圣慈许臣撰集不出百日其书必成傥有可观愿藏秘书府诏许之书终不就又司天冬官正杨文鉴上言新历甲子请以百二十年事下有司以其无所依据议寝不行太宗曰支干相承虽止扵六十傥再周甲子成上寿之数使期頥之人得见所生之年不亦善乎遂诏新历甲子所纪百二十岁国初有司上言国家受周禅周木徳木生火则夲朝运膺火徳色当尚赤腊以戌日诏之雍熙元年四月布衣赵垂庆上书言夲朝当越五代而上承唐统为金徳若梁继唐传后唐至本朝亦合为金徳矧自国初符瑞色白者不可胜纪皆金徳之应也望改正朔易车旗服色以承天统事下尚书省集议常侍徐与百官奏议曰五运相承国家大事著扵前载具有眀文顷以唐末丧乱朱梁篡弑荘宗早编属籍亲雪国仇中兴唐祚重新土运以梁室比羿浞王莽不为正统自后数姓相传晋以金汉以水周以木天造有宋运膺火徳况国初祀赤帝为感生帝于今二十五年岂可轻议改易又云梁至周不合迭居五运欲国家继唐统为金徳且五运迭迁亲承历数质文相次间不容发岂可越数姓之上继百年之运此不可之甚也按唐书天宝九载崔昌献议自魏晋至周隋皆不得为正统欲唐逺继汉统立周汉子孙为王者后备三恪之礼是时朝议是非相半集贤院学士卫包上言符同李林甫遂行其事至十二载林甫卒复以魏周隋之后为三恪崔昌卫包由是逺贬此又前载之甚眀也伏请祗守旧章以承天祐之大中祥符三年开封府功曹参军张君房上言自唐室下衰土徳𬯎圯朱梁氏强称金统而荘宗旋复旧邦则朱梁氏不入正统眀矣晋氏又复称金盖谓乘于唐氏殊不知李昪建国于江南耳汉家二主共止三年绍晋而兴是为水徳洎广顺革命二主九年终于显徳以上三朝七主共止二十四年行运之间阴隠而难赜伏自太祖承周木徳而王当扵火行上系于商开国在宋自是三朝迄今以为然矣愚臣详而辨之若可疑者太祖禅周之岁岁在庚申夫庚者金也申亦金位纳音是木盖周氏称木为二金所胜之象也太宗登极之后诏开金眀池扵金方之上此谁启之乃天之灵符也陛下履极当强圉之岁握符在作噩之春适宋道之隆兴得金天之正气臣试以瑞应言之则当年丹徒贡白鹿姑苏进白龟条支之雀来颍川之雉至臣又闻当封禅之时鲁郊贡白兔郓上得金龟皆金符之至验也愿以臣章下三事大臣𠫭定其事疏奏不报天禧四年光禄寺丞谢绛上书曰臣按古志凡帝王之兴必推五行之盛徳所以配天地而符阴阳也故神农氏以火徳圣祖以土徳夏以木徳商以金徳周以火徳自汉之兴王火徳者以谓乘尧之后且汉尧之裔也五帝之大莫大扵尧汉䏻因之是不坠其绪而善继其盛徳也国家膺开光之庆执敦厚之徳宜以土瑞而王天下然其推终始传承周之木徳而火当其次且朱梁不预正统者谓荘宗复兴于后自石晋汉氏以及于周则李升建国于江左而唐祚未绝是三代者亦不得正其统矣昔者秦祚促而徳暴不入正统考诸五代之际亦是类矣国家诚能下黜五代绍唐之土徳以继圣祖亦犹汉之黜秦兴周之火徳以继尧者也夫五行定位土徳居中国家飞运于宋作京于汴诚万国之中区矣传曰土为群物主故曰后土洪范曰土爰稼穑稼穑作甘方今四海给足嘉生蕃衍迩年京师甘露下泰山醴泉涌作甘之兆斯亦见矣矧灵木异卉资生扵土千品万类不可胜道非土徳之验乎臣又闻之太祖生于洛邑而胞络惟黄鸿圗既建五纬聚扵奎躔而镇星是主及陛下升中之次日抱黄珥朝祀于太清宫有星曰含誉其色黄而润泽斯皆凝命有表盛徳攸属天意人事响效之大者则土徳之符在矣是故天心之在兹陛下拒而罔受民意之若是陛下谦而弗答气壅未宣河决遂溃岂不神㦲然则天渊之勃流水徳之浸患考六府之厌镇验五行之胜克亦宜兴土之运御时之灾伏望顺考符应详习法度惟陛下时而行之大理寺丞董行父又上言曰在昔泰皇以万物生扵东至仁体乎木故徳始扵木木以生火神农受之为火徳火以生土黄帝受之为土徳土以生金少昊受之为金徳金以生水颛顼受之为水徳水以生木髙辛受之为木徳木以生火唐尧受之为火徳火以生土虞舜传之为土徳土以生金夏为金徳金以生水商为水徳水以生木周为木徳木以生火汉应圗䜟为火徳火以生土唐受历运为土徳陛下绍天之统受天之命固当上继唐祚以金为徳显黄帝之嫡绪彰圣祖之丕烈臣又按圣祖先降扵癸酉太祖受禅扵庚申陛下即位扵丁酉天书下降扵戊申庚金也申酉皆金也天之体也陛下绍唐汉之运继黄帝之后三世变道应天之统正今之徳斯又顺也诏两制详议既而献议曰窃详谢绛所述以圣祖得瑞宜承土徳且引汉承尧绪为火徳之比虽班彪叙汉祖之兴有五其一曰帝尧之苗裔及序承正统乃越秦而继周非用尧之行今国家或用土徳即当越唐上承扵隋弥以非顺失其五徳传袭之序又据董行父请越五代绍唐为金徳若其度越累世上承百代之统则晋汉洎周咸帝中夏太祖实受终扵周室而陟于元后岂可弗遵传继之序续扵遐邈之统三圣临御六十馀载登封告成昭姓纪号率循火行之运以辉炎灵之曜兹事体大非容轻议矧雍熙中徐䓁议之详矣其谢绛董行父等所请难以施行诏可
宋史巻七十
宋史巻七十考证
律历志三岁星阳变分○〈臣召南〉按岁星及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俱应顶格冩阳变分其次一层也旧夲五字误相连
乾元五星○按乾元五星应顶格写与后仪天五星一例又岁星荧惑镇星太白俱与格式参差不齐
火星上限度分○按火星应顶格冩后金星水星误同段星平日○〈臣召南〉按星系名之误后文自晨见至夕合即所谓名也他史亦曰目
后魏延光三年○〈臣召南〉按后魏系后汉之误延光安帝年号也
宋史巻七十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一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四
律历四
道体为一天地之元万物之祖也散而为气则有阴有阳动而为数则有奇有偶凝而为形则有刚有柔发而为声则有清有浊其著见而为器则有律有吕凡礼乐刑法权衡度量皆出于是自周衰乐壊而律吕候气之法不传西汉刘歆杨雄之徒仅存其说京房作准以代律分六十声始于南事终于去灭然声细而难分世不能用历晋及隋唐律法微隠宋史止载律吕大数不获其详今掇仁宗论律及诸儒言钟律者记于篇以补续旧学之阙仁宗著景祐乐髓新经凡六篇述七宗二变及管分阴阳剖析清浊归之于本律次及间声合古今之乐参之以六壬遁甲其一释十二均曰黄钟之宫为子为神后为土为鸡缓为正宫调太簇商为寅为功曹为金为般颉为大石调姑洗角为辰为天刚为木为嗢没斯为小石角林钟徴为未为小吉为火为云汉为黄钟徴南吕羽为酉为从魁为水为滴为般渉调应钟变宫为亥为登明为日为密为中管黄钟宫㽔賔变徴为午为胜光为月为莫为应钟徴太吕之宫为太吉为髙宫夹钟啇为大冲为髙大石仲吕角为太一为中管小石调夷则徴为传送为大吕徴无射羽为河魁为髙般渉黄钟变宫为正宫调林钟变徴为黄钟徴大簇之宫为中管髙宫姑洗商为髙大石㽔賔角为歇指角南吕徴为大簇徴应钟羽为中管髙般渉大吕变宫为髙宫夷则变徴为大吕徴夹钟之宫为中吕宫仲吕啇为双调林钟角在今乐亦为林钟角无射徴为夹钟徴黄钟羽为中吕调大簇变宫为中管髙宫南吕变徴为大簇徴姑洗之宫为中管中吕㽔賔商为中管商调夷则角为中管林钟角应钟徴为姑洗徴大吕羽为中管中吕调夹钟变宫为中吕宫无射变徴为夹钟徴仲吕之宫为道调宫林钟商为小石调南吕角为越调黄钟徴为中吕徴大簇羽为平调姑洗变宫为中管中吕宫应钟变徴为姑洗徴賔之宫为中管道调宫夷则商为中管小石调无射角为中管越调大吕徴为㽔賔徴夹钟羽为中管平调中吕变宫为道调宫黄钟变徴为仲吕徴林钟之宫为南吕宫南吕商为歇指调应钟角为大石调大簇徴为林钟徴姑洗羽为髙平调㽔賔变宫为中管道调宫大吕变徴为㽔賔徴夷则之宫为仙吕无射啇为林钟啇黄钟角为髙大石调夹钟徴为夷则徴仲吕羽为仙吕调林钟变宫为南吕宫大簇变徴为林钟徴南吕之宫为中管仙吕宫应钟商为中管林钟商大吕角为中管髙大石角姑洗徴为南吕徴㽔賔羽为中管仙吕调夷则变宫为仙吕宫夹钟变徴为夷则徴无射之宫为黄钟宫黄钟商为越调大簇角为变角仲吕徴为无射徴林钟羽为黄钟羽南吕变宫为中管仙吕宫姑洗变徴为南吕徴应钟之宫为中管黄钟宫大吕商为中管越调夹钟角为中管双角㽔賔徴为应钟徴夷则羽为中管黄钟羽无射变宫为黄钟宫仲吕变徴为无射徴一明所主事调五声为五行五事四时五帝五神五岳五味五色为生数一二三四五成数六七八九十为五藏五官及五星三辩音声曰宫声沈厚粗大而下为君声调则国安乱则荒而危合口通音谓之宫其声雄洪属平声西域言婆陁力〈一曰婆陁力〉商声劲凝明逹上而下归于中为臣声调则刑法不作威令行乱则其宫壊开口吐声谓之商音将将仓仓然西域言稽识稽识犹长声也角声长而通彻中平而正为民声调则四民安乱则人怨声出齿间谓之角喔喔确确然西域言沙识犹质直声也徴声抑扬流利从下而上归于中为事声调则百事理乱则事隳齿合而唇启谓之徴倚倚嚱嚱然西域言沙腊沙腊和也羽声喓喓而逺彻细小而髙为物声调则仓廪实庶物备乱则匮竭齿开唇聚谓之羽诩雨酗芋然西域言般瞻变宫西域言侯利萐犹言斛律声也变徴声西域言沙侯加滥犹应声也其四明律吕相生祭天地宗庙配律阳之数曰太空育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也分为七政阳数七所以齐律吕均节度不可加减也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风雹䇲神为岁日时有善恶故为九宫九者阳数变化之道也为四正卦五行十干阴阳错综律吕相叶命宫而商者应修下而髙者降下生隔八上生隔六皆图于左其五著十二管短长其六出度量衡辩古今尺龠律吕真声本阴阳之气可以感格天地在于符合尺寸短长宜因声以定之因声定律则庶几为得以尺定声则乖隔甚矣初冯元等上新修景祐广乐记时邓保信阮逸胡瑗等奏造钟律诏翰林学士丁度知制诰胥偃右司諌高若讷韩琦取保信逸瑗等钟律详考得失度等上议曰保信所制尺用上党秬黍圆者一黍之长累而成尺律管一据尺裁九十黍之长空径三分空围九分容秬黍千二百遂用黍长为分再累成尺校保信尺律不同其龠合升斗深阔推以算法类皆差舛不合周汉量法逸瑗所制亦上党秬黍中者累广求尺制黄钟之律今用再累成尺比逸瑗所制又复不同至于律管龠合升斗斛豆区釜亦率类是盖黍有圆长大小而保信所用者圎黍又首尾相䘖逸等止用大者故再考之即不同尺既有差故难以定钟磬谨详古今之制自晋至隋累黍之法但求尺裁管不以权量累黍参校故历代黄钟之管容黍之数不同惟后周掘地得古玉斗据斗造律兼制权量亦不同周汉制度故汉志有备数和声审度量权衡之说悉起于黄钟今欲数器之制参互无失则班志积分之法为近逸等以大黍累尺小黍实龠自戾本法保信黍尺以长为分虽合后魏公孙崇所说然当时巳不施用况保信今尺以圎黍累之及首尾相䘖有与实龠之黍再累成尺不同其量器分寸既不合古即权衡之法不可独用诏悉罢之又诏度等详定太府寺并保信逸瑗所制尺度等言尺度之兴尚矣周官璧羡以起度〈广径八寸袤一尺〉礼记布手为尺淮南子十二粟为一寸孙子十釐为分十分为寸虽存异说莫可适从汉志元始中召天下通知钟律者百馀人使刘歆典领之是时周灭二百馀年古之律度当有考者以歆之博贯艺文晓逹历算有所制作宜不凡近其审度之法云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先儒训解经籍多引以为义历世祖袭著之定法然而岁有丰俭地有硗肥就令一岁之中一境之内取以校验亦复不齐是盖天物之生理难均一古之立法存其大概尔故前代制尺非特累黍必求古雅之器以杂校焉晋㤗始十年荀朂等校定尺度以调钟律是为晋之前尺朂等以古物七品勘之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当时以朂尺揆校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前史称其用意精密隋志所载诸代尺度十有五等然以晋之前尺为本以其与姬周之尺刘歆铜斛尺建武铜尺相合窃惟周汉二代享年永久圣贤制作可取则焉而隋氏销毁金石典正之物罕复存者夫古物之有分寸明著史籍可以酬验者惟有法钱而巳周之圜法历载旷逺莫得而详秦之半两实重八铢汉初四铢其文亦曰半两孝武之世始行五铢下暨隋朝多以五铢为号既历代尺度屡改故大小轻重鲜有同者惟刘歆置铜斛世之所铸错刀并大泉五十王莽天凤元年改铸货布货泉之类不闻后世复有两者臣等检详汉志通典唐六典云大泉五十重十二铢径一寸二分错刀环如大泉身形如刀长二寸货布重二十五铢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足股长八分间广二分围好径二分半货泉重五铢径一寸今以大泉错刀货布货泉四物相参校分寸正同或有大小轻重与本志㣲差者盖当时盗铸既多不必皆中法度但当较其首足肉好长广分寸皆合正史者用之则铜斛之尺从可知矣况经籍制度皆起周世以刘歆术业之博祖冲之算数之妙荀朂揆较之详密校之既合周尺则最为可法兼详隋牛𢎞等议称后周太祖敕苏绰造铁尺与宋尺同以调中律以均田度地唐祖孝孙云隋平陈之后废周玉尺用此铁尺律然比晋前尺长六分四𣯛今司天监影表尺和岘所谓西京铜望臬者盖以其洛都旧物也〈晋荀朂所用西京铜望臬者盖西汉之物和岘谓洛阳为西京乃唐东都尔〉今以货布错刀货泉大泉等校之则景表尺长六分有奇略合宋周隋之尺由此论之铜斛货布等尺寸昭然可验有唐享国三百年其间制作法度虽未逮周汉然亦可谓治安之世矣今朝廷必求尺之中当依汉钱分寸若以为太祖膺图受禅创制垂法尝诏和岘等用影表尺与典修金石七十年间荐之郊庙稽合唐制以示诒谋则可且依影表旧尺俟有妙达钟律之学者俾考正之以从周汉之制王朴律准尺比汉钱尺寸长二分有奇比影表尺短四分既前代未尝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易其逸瑗保信及照所用太府寺等尺其制弥长出古逺甚又逸进周礼度量法议欲且铸嘉量然后取尺度权衡其说疏舛不可依用谨考旧文再造影表尺一校汉钱尺二并大泉错刀货布货泉总十七枚上进诏度等以钱尺影表尺各造律管比验逸瑗并太常新旧钟磬考定音之髙下以闻度等言前承诏考太常等四尺定可用者止按典故及以汉志古钱分寸参校影表尺略合宋周隋之尺谓宜准影表尺施用今被㫖造律管验音髙下非素所习乞别诏晓音者总领校定诏乃罢之而若讷卒用汉货泉度尺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藏于太常寺一周尺与汉志刘歆铜斛尺后汉建武中铜尺晋前尺同二晋田父玉尺与梁法尺同比晋前尺为一尺七釐三梁表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分二𣯛一毫有奇四汉官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三分七毫五魏尺杜䕫之所用也比晋前尺为一尺四分七𣯛六晋后尺晋江东用之比晋前尺为一尺六分三釐七魏前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一寸七釐八中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寸一分一厘九后尺同隋开皇尺周氏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寸八分一厘十东魏后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三寸八毫十一蔡邕铜龠尺同后周玉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十二宋氏尺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后周铁尺同比晋前尺为一尺六分四釐十三太府寺铁尺制大乐所裁造尺也十四杂尺刘曜浑仪土圭尺也比晋前尺为一尺五分十五梁朝俗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七分一厘太常所掌又有后周王朴律准尺比晋前尺长二分一厘比梁表尺短一厘有司天监影表尺比晋前尺长六分三釐同晋后尺有中黍尺亦制乐所新造也其后宋祁田况荐益州进士房庶晓音祁上其乐书补亡三卷召诣阙庶自言尝得古本汉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榖秬黍中一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今文脱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故自前世以来累黍为尺以制律是律生于尺尺非起于黄钟也且汉志一为一分者盖九十分之一后儒误以一黍为分其法非是当以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实管中黍尽得九十分为黄钟之长九寸加一以为尺则律定矣直秘阁范镇是之乃为言曰照以纵黍累尺管空径三分容黍千七百三十瑗以横黍累尺管容黍一千二百而空径三分四釐六毫是皆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实千二百黍于管以为黄钟之长就取三分以为空径则无容受不合之差校前二说为是盖累黍为尺始失之于隋书当时议者以其容受不合弃而不用及隋平陈得古乐器髙祖闻而叹曰华夏旧声也遂传用之至唐祖孝孙张文收号称知音亦不能更造尺律止沿隋之古乐制定声器朝廷久以钟律未正屡下诏书博访群议冀有所获今庶所言以律生尺诚众论所不及请如其法试造尺律更以古器参考当得其真乃诏王洙与镇同于修制所如庶说造律尺龠律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龠径九分深一寸尺起黄钟之长加十分而律容千二百黍初庶言太常乐髙古乐五律比律成才下三律以为今所用黍非古所谓一稃二米黍也尺比横黍所累者长一寸四分庶又言古有五音而今无正徴音国家以火徳王征属火不宜阙今以五行旋相生法得徴音又言尚书同律度量衡所以齐一风俗今太常教坊钧容及天下州县各自为律非书同律之义且古者帝王巡狩方岳必考礼乐同异以行诛赏谓宜颁格律自京师及州县毋容辄异有擅髙下者论之帝召辅臣观庶所进律尺龠又令庶自陈其法因问律吕旋相为宫事令撰图以进其说以五正二变配五音迭相为主衍之成八十四调旧以宫徴商羽角五音次第配七声然后加变宫变徴二声以足其数推以旋相生之法谓五行相戾非是当改变征为变羽易变为閠随音加之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而五行相生终始无穷诏以其图送详定所庶又论吹律以听军声者谓以五行逆顺可以知吉凶先儒之说略矣是时瑗逸制乐有定议乃补庶试秘书省校书郎遣之镇为论于执政曰今律之与尺所以不得其真累黍为之也累黍为之者史之脱文也古人岂以难晓不合之法书之于史以为后世惑乎殆不然也易晓而必合也房庶之法是矣今庶自言其法依古以律而起尺其长与空径与容受与一千二百黍之数无不合之差诚如庶言此至真之法也且黄钟之实一千二百黍积实分八百一十于算法圆积之则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此古律也律体本圆圎积之是也今律方积之则空径三分四釐六毫比古大矣故围十分三釐八毫而其长止七十六分二釐积实亦八百一十分律体本不方方积之非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非外来者也皆起于律也以一黍而起于尺与一千二百黍之起于律皆取于黍今议者独于律则谓之索虚而求分亦非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之起于律与空径三分四釐六毫围十分三釐八毫长七十六分二釐之起于尺古今之法疏密之课其不同较然可见何所疑哉若以谓工作既久而复改为则淹引岁月计费益广又非朝廷制作之意也其淹久而计费广者为之不敏也今庶言太常乐无姑洗夹钟大簇等数律就令其律与其说相应钟磬每编才易数三因旧而新敏而为之则旬月功可也又何淹久而广费哉执政不听四年镇又上书曰陛下制乐以事天地宗庙以扬祖宗之休兹盛徳之事也然自下诏以来及今三年有司之论纷然未决盖由不议其本而争其末也切惟乐者和气也发和气者声音也声音之生生于无形故古人以有形之物传其法俾后人参考之然后无形之声音得而和气可道也有形者秬黍也律也尺也龠也釜也斛也算数也权衡也钟也磬也是十者必相合而不相戾然后为得今皆相戾而不相合则为非是矣有形之物非是而欲求无形之声音和安可得哉谨条十者非是之验惟裁择焉按诗诞降嘉种维秬维秠诞降者天降之也许慎云秬一稃二米又云一秬二米后汉任城县产秬黍二斛八斗实皆二米史官载之以为嘉瑞又古人以秬黍为酒者谓之秬鬯宗庙降神惟用一尊诸侯有功惟赐一卣以明天降之物世不常有而可贵也今秬黍取之民间者动至数百斛秬皆一米河东之人谓之黒米设有真黍以为取数至多不敢送官此秬黍为非是一也又按先儒皆言律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容千二百黍积实八百一十分今律空律径三分四釐六毫围十分二釐八毫是为九分外大其一分三釐八毫而后容千二百黍除其围广则其长止七十六分二釐矣说者谓四釐六毫为方分古者以竹围为律竹形本圆今以方分置算此律之为非是二也又按汉书分寸尺丈引本起黄钟之长又云九十分黄钟之长者据千二百黍而言也千二百黍之施于量则曰黄钟之龠施于权衡则曰黄钟之重施于尺则曰黄钟之长今遗千二百之数而以百黍为尺又不起于黄钟此尺之为非是三也又按汉书言龠其状似爵谓爵盏其体正圆故龠当圆径九分深十分容千二百黍积实八百一十分与律分正同今龠乃方一寸深八分一厘容千二百黍是亦以方分置算者此龠之非是四也又按周礼釜法方尺圆其外深尺容六斗四升方尺者八寸之尺也深尺者十寸之尺也何以知尺有八寸十寸之别按周礼壁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尺壁羡之制长十寸广八寸同谓之度尺以为尺则八寸十寸俱为尺矣又王制云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歩今以六尺四寸为歩八尺者八寸之尺也六尺四寸者十寸之尺也同谓之周尺者是周用八寸十寸尺明矣故知八寸尺为釜之方十寸尺为釜之深而容六斗四升千二百八十龠也积实一百三万六千八百分今釜方尺积千寸此釜之非是五也又按汉书斛法方尺圆其外容十斗旁有⿸焉当隋时汉斛尚在故隋书载其铭曰审律嘉量斛方尺圆其外⿸旁九釐五毫幕百六十二寸深尺容一斛今斛方尺深一尺六寸二分此斛之非是六也又按算法圆分谓之径圎方分谓之方斜所谓径三围九方五斜七是也今圆分而以方法算之此算数非是七也又按权衡者起千二百黍而立法也周之釜其重一钧声中黄钟汉之斛其重二钧声中黄钟釜斛之制有容受有尺寸又取其轻重者欲见薄厚之法以考其声也今黍之轻重未真此权衡为非是八也又按凫氏为钟大钟十分其鼓间之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钲间之以其二为之厚今无大小薄厚而一以黄钟为率此钟之非是九也又按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盖各以其律之长短为法也今亦以黄钟为变而无长短厚薄之别此磬之非是十也前此者皆有形之物也可见者也使其一不合则未可以为法况十者之皆相戾乎臣固知其无形之声音不可得而和也请以臣章下有司问黍之二米与一米孰是律之空径三分与三分四釐六毫孰是律之起尺与尺之起律孰是龠之圆制与方制孰是釜之方尺圆其外深尺与方尺孰是斛之方尺圆其外⿸旁九釐五毫与方尺六寸二分孰是算数之以圎分与方分孰是权衡之重以二米秬黍与一米孰是钟磬依古法有大小轻重长短薄厚而中律孰是是不是定然后制龠合升斗釜斛以校其容受容受合然后下诏以求真黍真黍至然后可以为量为钟磬量与钟磬合于律然后可以为乐也今尺律本未定而详定脩制二局工作之费无虑千万计矣此议者所以云云也然议者不言有司论议依违不决而顾谓作乐为过举又言当今宜先政令而礼乐非所急此臣之所大惑也傥使有司合礼乐之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陛下亲临决之顾于政令不巳大乎昔汉儒议盐铁后世传盐铁论方今定雅乐以求废坠之法而有司论议不著盛徳之事后世将何考焉愿令有司人人各以经史论议条上合为一书则孰敢不自竭尽以副陛下之意如以臣议为然伏请权罢详定修制二局俟真黍至然后为乐则必至当而无事于浮费也诏送详定所镇说自谓得古法后司马光数与之论难以为弗合世鲜钟律之学卒莫辩其是非焉
宋兴百馀年司天数改历其说曰历者岁之积岁者月之积月者日之积日者分之积又推馀分置闰以定四时非博学妙思弗能考也夫天体之运星辰之动未始有穷而度以一法是以久则差差则敝而不可用历之所以数改造也物铢铢而较之至石必差况于无形之数哉乾兴初议改历命司天役人张奎运等其术以八千为日法一千九百五十八为斗分四千二百九十九为朔距乾兴元年壬戌岁三千九百万六千六百五十八为积年诏以奎补保章正又推择学者楚衍与历官宋行古集天章阁诏内侍金克隆监造历至天圣元年八月成率以一万五百九十为枢法得九巨万数既上奏诏翰林学士晏殊制序而施行焉命曰崇天历历法曰演纪上元甲子距天圣二年甲子岁积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上考往古岁减一算下验将来岁加一算〉
歩气朔
崇天枢法一万五百九十
岁周三百八十六万七千九百四十
岁馀五万五千五百四十
气策一十五馀五千三百一十四秒六
朔实三十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九
岁闰一十一万五千一百九十二
朔策二十九馀五千六百一十九
望策一十四馀八千一百四秒一十八
策七馀四千五十二秒九
中盈分四千六百二十八秒一十二
朔虚分四千九百七十一
闰限三十万三千一百二十九秒二十四秒法三十六旬周六十三万五千四百
纪法六十
推天正冬至置距所求积年以岁周乘之为气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枢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大馀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馀〈若以后合用约分即以枢法退除为分秒各以一百为毋〉
求次气置天正冬至大小馀以气策秒累加之秒盈秒法从小馀小馀满枢法从大馀满纪法去之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各得次气日辰及馀秒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朔实去之不尽为闰馀以减天正冬至气积分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及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枢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大馀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日辰及馀
求望及次朔经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大小馀以䇿累加之去命如前即各望及次朔经日及馀秒求没日置有没之气小馀三百六十乘之其秒进一位从之用减岁周馀满岁馀为日不满为馀命其气初日算外即其气没日日辰〈凡二十四气小馀满八千二百六十五秒三十以上为有没之气〉求减日置有减经朔小馀三十乘之满朔虚分为日不满为馀命经朔初日算外即为其朔减日日辰〈凡经朔小馀不满朔虚分为有减之朔〉
歩发敛
候䇿五馀七百七十一秒一十四
卦䇿六馀九百二十五秒二十四
土王䇿三馀四百六十二秒三十
辰法八百八十二半
刻法一千五十九
秒法三十六
推七十二𠉀各因中节大小馀命之为其气初𠉀日也以𠉀䇿加之为次𠉀又加之为末𠉀
求六十四卦各因中气大小馀命之为公卦用事日以卦䇿加之得次卦用事日以土王䇿加诸侯之卦得十有二节之初外卦用事之日
推五行用事日各因四立日大小馀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䇿减四季中气大小馀命甲子算外即其月土始用事日
七十二𠉀及卦日与应天同
求发敛去经朔置天正十一月闰馀以中盈及朔虗分累益之即每月闰馀满枢法除之为闰日不尽为小馀即各得其月中气去经朔日及馀秒〈其馀闰满闰限至闰仍先见定朔大小其月内无中气乃为闰月〉
求卦𠉀去经朔各以卦𠉀䇿及馀秒累加减之〈中气前以减中气后以加〉即各得卦候去经朔日及馀秒
求发敛加时置小馀以辰法除之为辰数进一位满刻法为刻不满为刻分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即各加时所在辰刻及分
宋史巻七十一
宋史巻七十一考证
律历志四一明所主事调○按一当作二此乐髄新经之第二篇也
西域言婆陁力〈一曰婆陁方〉○〈臣召南〉按必有讹字若如所云不必旁注矣
周官璧羡以起度〈广径八寸袤一尺〉○〈臣召南〉按刋本误以正文为旁注又下文和岘所谓西京铜望臬者盖以其洛都旧物也下注云晋荀朂所用西京铜望臬者盖西汉之物和岘谓洛阳为西京乃唐东都耳二十九字亦误以正文为旁注也因各本并同姑仍其旧
命司天役人张奎运等○〈臣召南〉按张奎运等当作张奎运算此即后文景祐七年之日官张奎也算与等字相近而误耳
宋史巻七十一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卷七十二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五
律历五
歩日躔
周天分三百八十六万八千六十五秒二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度〈虚分二千七百一十五秒二约分二十五秒六十四〉岁差一百二十五秒二
乘法三十二
除法四百八十七
秒法一百
常气中积 升降分 盈缩分 损益率 朏朒积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二>
求每日盈缩定数以乘法乘所入气升降分如除法而一为其气中平率与后气中平率相减为差率半差率加减其气中平率为其气初末汎率〈至后加为初减为末分后减为初加为末〉又以乘法乘差率除法而一为日差半之加减初末汎率为初末定率〈至后减初加末分后加初减末〉以日差累加减气之定率为毎日升降定率〈至后减分后加〉以毎日升降定率冬至后升加降减夏至后升减降加其气初日盈缩分为毎日盈缩定数〈其分至前一气先后率相减以前末汎率为其气初汎率以半日差至前加之分前减之〉为其气初日定率馀依本日求朏朒凖此
求经朔望入气置天正闰日及馀如气䇿及馀秒以下者以减气䇿及馀秒为入大雪气已上者去之馀以减气䇿及馀秒为入小雪气即得天正十一月经朔入大小雪气日及馀秒〈求望及后朔入气以䇿累加之满气䇿及馀秒去之即得〉求定气日冬夏二至以常气为定馀即以其气下盈缩分缩加盈减常气约馀为定气满若不足进退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定气日及分
求经朔望入气朏朒定数各以所入气小馀乘其日损益率如枢法而一即得
求赤道宿度
斗二十六度 牛八度 女十二度 虚十度〈及分〉危十七度 室十六度 壁九度
北方七宿九十八度〈虚分二千七百一十五秒约分二十五秒六十四〉
奎十六度 娄十二度 胃十四度 昴十一度毕十七度 觜一度 参十度
西方七宿八十一度
井三十三度 三度 柳十五度 星七度张十八度 翼十八度 轸十七度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一度
角十二度 亢九度 氐十五度 房五度心五度 尾十八度 箕十一度
东方七宿七十五度
前皆赤道度其毕觜参及舆四宿度数与古度不同自大衍历依浑天仪以测定为用纮带大中仪极是凭以格黄道
推天正冬至赤道日度以岁差乘距所求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用减周天分馀以枢法除之为度不尽为馀秒其度命以赤道虚宿七度外起算依宿次去之不满者即得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躔所距宿度及馀秒〈其馀以枢法退除为分及秒各以一百为度〉
求二十四气赤道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馀秒以气䇿及馀秒累加之 〈以三十六乘赤道秒以百乘气䇿秒然后加之即秒母皆同三千六百〉满赤道宿次去之即各得二十四气加时赤道日躔宿度及馀秒
求二十四气昏后半赤道日度各以其气小馀减枢法〈其秒亦以一百乘然乃减之〉馀加其气加时赤道日躔宿度及馀秒即其气初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及馀秒〈求次日索加一度满宿次去之各得所求〉
求赤道宿积度置冬至加时日躔赤道宿全度以冬至加时日躔赤道宿度及约分秒减之馀为距后度及分秒以赤道宿度累加距后度即得各赤道宿积度及分秒
求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各置赤道宿积度及分秒满九十一度三十一分秒一十一去之馀四十五度六十六分以下为入初之限巳上者用减九十一度三十一分馀为入末限度及分秒
求二十八宿黄道度各置赤道宿入初末限度及分用减一百二十五馀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十二除为分分满百为度命为黄赤道差度及分至后分前以减分后至前以加赤道宿积度为其宿黄道积度以前宿黄道积度减其宿黄道积度为其宿黄道度及分〈其分就近约为太半少〉
黄道宿度
斗二十三〈太〉 牛七〈半〉 女十一〈半〉 虚十〈秒六十四〉危十七〈太〉 室十七 璧九〈少〉
北方七宿九十七度〈半秒六十四〉
奎十七〈半〉 娄十二〈太〉 胃十四〈太〉 昴十一毕十六 觜一 参九〈少〉
西方七宿八十二度
井三十 二 柳十四 星
张十八〈太〉 翼十九〈少〉 轸十八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度
角十三 亢九〈半〉 氐十五〈半〉 房五
心四 尾十七 箕十
东方七宿七十四度
求冬至加时黄道日躔宿次以冬至加时赤道日躔宿度用减一百二十五馀以冬至加时赤道度及分乘之十二除为分分满百为度用减九十一度赤道日度及分即冬至加时黄道日躔宿度及分
求二十四气初日加时黄道日躔宿次置所求年冬至日躔黄道赤道差以次年黄赤道差减之馀以所气数乘之二十四而一所得以加其气下中积及约分又以其气初日盈缩分盈加缩减之用加冬时黄道日度依宿次命之即各得其气初日加时黄道日躔所在宿度及分〈若其年冬至加时赤道日躔度空分秒在岁差巳下者即如前宿全度乃求黄赤道差以次年冬至加时黄赤道差减之馀依本术各得所求此术以究算理之㣲亟求其当止以盈缩分加减中积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
求二十四气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置一百分分以一百约其气初日升降分升加降减之一日所行之分乘其初日约分所得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不满百分为秒以减其初日黄道加时日躔宿次即其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
求毎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各因二十四气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日加一度以一百约毎日升降为分秒升加降减之以黄道宿次命之即毎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所距宿度及分
歩月离
转周分二十九万一千八百三秒五百九十四
转周日二十七馀五千八百七十三秒五百九十四朔差日一馀一万三百三十五秒九千四百六
望差一十四馀八千一百四秒五千
䇿七馀四千五十二秒五百
七日〈初数九千四百四十一初约分八十九末数一千一百七十九末约分一十一〉
十四日〈初数八千二百三十二初约分七十八末数二千三百五十八末约分二十二〉
二十一日〈初数七千五十二初约分六十九末数三千五百三十八末约分二十三〉二十八日〈初数五千八百七十三初约分五十六〉
巳上秒法一万
上九十一度三十一分秒四十一
望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八十二
下二百七十三度九十四分秒二十三
平行一十三度三十六分秒八十七半
已上秒母一百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入转置天正十一月经朔积分以转周分秒去之不尽以枢法除之为日不满为馀秒命日算外即所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日及馀秒〈若以朔差日及馀秒加之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即次日加时入转〉
求望入转因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日及馀秒以䇿累加之去命如前即上望及下加时入转日及馀秒若以经朔望小馀减之各得其日夜半入转日及馀秒
转日进退差转定分转积度増减差迟疾度损益率朏朒积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二>
求朔望入转朏朒定数置所入转馀乘其日损益率枢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下朏朒积为定数其四七日下馀如初数下以初率乘之初数而一以损益朏朒为定数若初数巳上者以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而一用减初率馀加朏朒各为定数〈其十四日下馀若在初数巳上者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而一为朏定数〉
求朔望定日各以入气入转朏朒定数朏减朒加经朔望小馀满若不足进退大馀命甲子算外各得定日及馀若定朔千名与后朔同名者大不同者小其月无中气者为閠月〈凡注历观朔小馀如日入分巳上者进一日朔或当定有食应见者其朔不进望定小馀不满日出分退一日其望定小馀虽满此数若有交食亏初起在日出巳前者亦如之有月行九道迟疾历有三大二小若行盈缩累增损之则有四大三小理数然也若倍循常仪当察加时早晚随其所近而进退之不过三大二小若正朔有加交时亏在晦二正见者消息前后一两月以定大小〉
求定朔望加时日所在度置定朔望约分副之以乘其日升降分一万约之所得升加降减其副以加其日夜半日度命如前各得其日加时日躔黄道宿次推月行九道凡合朔所交冬在阴历夏在阳历月行青道〈冬夏至后青道半交在春分之宿当黄道东立冬立夏后青道半交在立春之宿当黄道东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冬在阳历夏在阴历月行白道〈冬夏至后白道半交在秋分之宿当黄道西立冬立夏后白道半交在立秋之宿当黄道西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在阳历秋在阴历月行朱道〈春秋分后朱道半交在夏至之宿当黄道南立春立秋后朱道半交在立夏之宿当黄道西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在阴历秋在阳历月行黑道〈春秋分后黑道半交在冬至之宿当黄道北立春立秋后黑道半交在立冬之宿当黄道东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四序月离虽为八节至阴阳之所交皆与黄道相会故月行有九道各视月所入正交积度满象度及分去之〈入交积度及象度并在交㑹术中〉若在半象以下者为入初限巳上者复减象度馀为入末限用减一百二十五馀以所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满二十四而一为分分满百为度所得为月行与黄道差数距半交后正交前以差数为减距正交后半交前以差数为加〈此加减出入六度单与黄道相较之数若较赤道则随气迁变不常〉计去冬夏至以来度数乘黄道所差九十而一为月行与赤道差数凡日以赤道内为阴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阴外为阳故月行宿度入春分交后行阴历秋分交后行阳历皆为同名春分交后行阳历秋分交后行阴历皆为异名其在同名以差数加者加之减者减之其在异名以差数加者减之减者加之皆以增损黄道宿积度为九道宿积度以前宿九道积度减之为其九道宿度及分〈其分就近约为少半太之数〉
推月行九道平交入气各以其月閠日及馀加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盈交终日去之乃减交终日及馀秒即各平交入其月中气日及馀秒满气䇿及馀秒去之馀即平交入后月节气日及馀秒〈因求次交者以交终日及馀秒加之满气䇿及馀秒去之馀为平交入其气日及馀秒若求其气朏朒定数如求朔望经日术入之各得所求也〉求平加入转朏朒定数置所入气馀加其日夜半入转馀以乘其日损益率枢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下朏朒积乃以交率乘之交数而一为定数
求正交入气以平交入气入转朏朒定数朏减朒加平交入气馀满若不足进退其日即正交入气日及馀秒求正交加时黄道宿度置正交入气馀副之以乘其日升降分一百约之升加降减其副乃一百乘之枢法而一以加其日夜半日度即正交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求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以正交度及分减一百二十五馀以正交度及分乘之满二十四馀为定差以差加黄道宿度仍计去冬夏至以来度数乘差九十而一所得依名同异而加减之满若不足进退其度命如前即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及分
推定朔望加时月离所在度各置其日加时日躔所在变从九道循次相当凡合朔加时月行潜在日下与太阳同度是为加时月离宿次〈先置朔望加时黄道宿度以正交加时黄道宿度减之馀以加其正交加时九道宿度命起正交宿度算外即朔望加时所当九道宿度其合朔加时若非正交则日在黄道月在九道各入宿度虽多少不同考其去极若应绳准故云月行潜在日下与太阳同度〉各以望度及分秒加其所当九道宿度满宿次去之命如前即各得加时九道月离宿次
求定朔夜半入转各视经朔夜半入转若定朔大馀有进退者亦加减转日不则因经为定
求次定朔夜半入转因定朔夜半入转大月加二小月加一馀皆四千七百一十六秒九千四百六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即次定朔夜半入转累加一日去命如前各得次日夜半转日及馀秒
求月晨昏度以晨昏乘其日转定分枢法而一为晨转分减转定分馀为昏转分乃以朔望定小馀乘转定分枢法而一为加时分以减晨昏转分馀为前不足覆减馀为后仍前加后减加时月即晨昏月在所度求朔望晨昏定程各以其朔昏定月减上昏定月为朔后定程以上昏定月减望日昏定月为上后定程以望日晨定月减下晨定月为望后定程以下晨定月减后朔晨定月为下后定程
求每日转定度累计毎程相距日转定分以减定程为盈不足覆减为缩以相距日均其盈缩盈加缩减毎日转定分为毎日转定度及分
求每日晨昏月因朔望晨昏月加毎日转定度及分盈缩次去之为每日晨昏月〈凡注历自朔日注昏望后次日注晨〉已前月度并依九道所推以究算理之精微如求其速要即依后术求之
推天正经朔加时平行月置岁周以天正闰馀减之馀以枢法除之为度不尽退除为分秒即天正经朔加时平行月积度
求天正十一月定朔夜半平行月置天正经朔小馀以平行分乘之枢法而一为度不尽退除为分秒所得为加时度用减天正经朔加时平行月即经朔晨前夜半平行月〈其定朔有进退者即以平行度分加减之〉即天正十一月定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
求次定朔夜半平行月置天正定朔夜半平行月大月加三十五度八十分秒六十一小月加二十二度四十三分秒七十三半满周天度分去之即每月定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
求定望夜半平行月计定朔距定望日数以乘平行度及分秒所得加其定朔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即定望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
求天正定朔夜半入转因天正经朔夜半入转若定朔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之不则因经而定即所求年天正定朔晨前夜半入转及其馀以枢法退除为约分及秒皆一百为母
求定望及次定朔夜半入转因天正定朔夜半入转及分秒以朔望相距日累加之满转周日二十七及分五十五秒四十六去之即各得定望及次定朔晨前夜半入转日及分秒
求定朔望夜半定月置定朔望夜半入转分乘其日增减差一百约之为分分满百为度增减其下迟疾度为迟疾定度迟减疾加夜半平行月为朔望夜半定月以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朔望夜半月离宿次〈其入转若在四七日下如求朏朒术入之即得所求〉
求朔望定程以朔定月减望定月为朔后定程以望定月减次朔定月即望后定程
求朔望转积计朔至望转定分为朔后转积自望至次朔亦如之为望后转积
求每日夜半月离宿次各以其朔望定程与转积相减馀为程差以距后程日数除之为日差加岁转定分为毎日行度及分〈定程多加之定程少减之〉以毎日行度及分累加朔望夜半宿次命之即毎日晨前夜半月离宿次〈若求晨昏月以其日晨昏分乘其日转定度及分枢法而一以加夜半月即晨昏月所在度及分若以四象为程兼求日平行积馀各以次入之若以九终转定分累加之依宿次命之亦得所求〉
歩晷漏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六十二分
一象九十一三十二分
消息法七千八百七十三
辰法八百八十二半八刻三百五十三
昏明刻一百二十九半
昏明馀数二百六十四太
冬至阳城晷景一丈二尺七寸一分半初限六十二末限一百二十六二分
夏至阳城晷景一尺四寸七分小分八十初限一百二十六十二分末限六十二
求阳城晷景入二至后日数各计入二至后日数乃如半日之分五十又以二至约分减之即入二至后求午中日数及分
求阳城晷景入初末限定日及分置其日中入二至后求日数及分以其日午中入气盈缩分盈加缩减之各如初限巳下为在初限已上覆减二至限馀为入末限定日及分〈求盈缩分置入二至后来午中日数及分以气䇿入约分除之为气数不尽为入气以来日数及分加其气数命以冬夏至算外即其日午中所入气日及分置所入气日约分如出朏朒术入之即得所求〉
求阳城毎日中晷定数置入二至初末限定日及分如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者以初末限日及分减一百四十六馀退一等为定差又以初末限日及分自相乘以乘定差满六千六百四十五为尺不满退除为寸分命曰晷差以晷差减冬至晷数即其日阳城午中晷景定数如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者以初末限日及分减一千二百一十七馀再退为定差亦以初末限日及分自相乘以乘定差满二万四千九百三十馀为尺不满退除为寸分命曰晷差以晷差加夏至晷数即其日阳城中晷定数〈若以中积求之即得每日晷影常数〉
求毎日消息定数以所入气日及加其气下中积一象巳下自相乘巳上者用减二至限馀亦自相乘皆五因之进二位以消息法除之为消息常数副置常数用减五百二十九半馀乘其副以二千三百五十除之加于常数为消息定数〈冬至后为消夏至后为息〉
求毎日黄道去极度及赤道内外度置其日消息数十六乘之以三百五十三除为度不满退除为分所得在春分后加六十七度三十一分秋分后减一百一十五度三十一分即毎日黄道去极度分度又以每日黄道去极度及分与一象度相减馀为赤道内外度若去极度少为日在赤道内去极度多为日在赤道外即各得所求〈其赤道内外度为黄赤道相去度分〉
求每日晨昏分日出入分及半昼分以每日消息定数春分后加一千八百五十三少秋分后减二千九百一十二少各为每日晨分用减枢法为昏分以昏明馀数加晨分为日出分减昏分为日入分以日出分减半法为昼分
求毎日距中度置每日晨分三因进二位以八千六百九十八除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即距子度用减半周天馀为距中度又倍距子度五除为毎更差度及分求夜半定满置晨分进一位以刻法除为刻不满为分即每日夜半定漏
求昼夜刻及日出入辰刻倍夜半定漏加五刻为夜刻减一百刻馀为昼刻以昏明刻加夜半定漏命子正算外即日出辰刻以昼刻加之命如前即日入辰刻求更筹辰刻倍夜半定漏二十五而一为筹差刻五乘之为更差刻以昏明刻加日入辰刻即甲夜辰刻以更筹差刻累加之满辰刻及分去之各得每更筹所入辰刻及分
求毎日昏明度置距中度以其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昏中星所格宿次又倍距子度加昏中星命之即晓中星所格宿次
求五更中星皆以昏中星为初更中星以每更差加而命之即乙夜所格宿次累加之各得五更中星所格宿次
求九服距差日各于所在立表候之若地在阳城北测冬至后与阳城冬至晷景同者累冬至后至其日为距差日若地在阳城南测夏至后与阳城夏至晷景同者累夏至后至其日为距差日
求九服晷景若地在阳城北冬至前后者置冬至前后日数用减距差日为馀日以馀日减一百四十六馀退一等为定差以馀日自相乘而乘之满六千六百四十五除之为尺不满退除为寸分加阳城冬至晷景为其地其日中晷常数若冬至前后日多于距差日即减去距差日馀依阳城法求之各其地其日中晷常数若地在阳城南夏至前后者以夏至前后日数减距差日为馀日以减一千二百一十七馀再退为定差以馀日自相乘而乘之满二万四千九百三十为尺不满退除为寸分以减阳城夏至晷数即其地其日中晷常数如不及减乃减去阳城夏至日晷景馀即晷在表南也若夏至前后日多于距差日即减去距差日馀依阳城法求之各其地其日中晷常数〈若求中晷定数先以盈缩分加减之乃用法求之即各得其地其日中晷定数〉
求九服所在昼夜漏刻冬夏至各于所在下水漏以定其处二至夜刻数相减为冬夏至差刻乃置阳城其日消息定数以其处二至差刻乘之如阳城二至差刻二十而一所得为其地其日消息定数乃倍消息定数进一位满刻法约之为刻不满为分乃加减其处二至夜刻〈秋分后春分前减冬至夜刻春分后秋分前加夏至夜刻〉为其地其日夜刻用减一百刻馀为昼刻〈求日出入辰刻及距中度五更中星皆依阳城法〉
宋史巻七十二
宋史卷七十二考证
律历志五○〈臣召南〉按标目下应旁注崇天历三字纮带大中○大中系天中之讹〈臣召南〉按后文明天历议云自一行之后因相沿袭下更五代无所增损仁宗皇祐初始有诏造黄道浑仪自后测验赤道度数又十有四宿与一行测不同斗二十五牛七女十一危十六室十七胃十五毕十八井三十四二柳十四氐十六心六尾十九箕十据此文赤道度斗二十六牛八云云则崇天历所用宿度尚仍大衍之旧也
宋史卷七十二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三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六
律历六〈崇天𠩵〉
歩交会
交终分二十八万八千一百七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交终日二十七馀二千二百四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交中日一十三馀六千四百一十八秒七百三十八半朔差日二馀三千三百七十一秒五千七百二十三后限日一馀一千六百八十五秒七千八百六十一半望䇿十四馀八千一百四秒五十
前限日十二馀四千七百三十二秒九千二百七十七交率一百四十一
交数一千七百九十六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度七十六分
交象九十度九十四
半交一百八十一度八十八
阳历食限四千二百
阳历定法四百二十
阴历食限七千
阴历定法七百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置天正十一月朔积分以交终分秒去之不尽满枢法为日不满为馀秒即天正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次朔及望入交因天正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求次朔以朔差日及馀秒加之求望以望策及馀秒加之满交终日及馀秒皆去之即次朔及望加时所入若以经朔望小馀减之即各得朔望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定朔夜半入交因经朔望夜半入交若定朔望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交日不则因经为定各得所求求次定朔夜半入交各因前定朔夜半二入交大月加日二小月加日一馀皆加八千三百四十二秒五千七百二十三若求次日累加一日满交终日及馀秒皆去之即得次定朔及每日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朔望加时入交常日置经朔望入交汎日及馀秒以其朔望入气胐朒定数朏减朒加之即朔望入交常日及馀秒
求朔望加时入交定日置其朔望入转朏朒定数以交率乘之如交数而一所得以朏减朒加入交常日馀满若不足进退其日即朔望加时入交定日及馀秒求月行入阴阳历视其朔望入交定日及馀秒在中日及馀秒以下者为月在阳历如中日及馀秒以上者减去之为月在阴历〈凡入交定日阳初阴末为交初阴初阳未为交中〉
求朔望加时月入阴阳历积度置其月入阴阳历日及馀〈其馀先以一百乘之枢法除为约分〉以九百九乘之六十八除为度不尽退除为分即朔望加时月入阴阳历积度及分〈其月在阳历即为入阳历积度月在阴历即为入阴历积度〉
求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置入阴阳历积度及分如交象以下为在少象已上覆减半交馀为入老象置所入老少象度及分以五因之用减一千一十馀以老少象度及分乘之八十四而一列于上位又置所入老少象度及分如半象以下为在初限已上减去半象馀为入末限置初末限度及分于上列半象度及分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四十而一所得初限以减末限以加上位满百为度不满为分即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数及分
求食定馀置定朔小馀如半法以下覆加半法馀为午前分已上减去半法馀为午后分置午前后分于上列半法于下以上减下以下乘上午前以三万一千七百七十馀午后以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五除之各为时差午前以减午后以加定朔小馀各为食定小馀以时差加午前后分为午前后定分〈其月食直以定望小馀便为食定小馀〉求日月食甚辰刻置食定小馀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进一位刻法除之为刻不满为刻分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即食甚辰刻及分
求气差置其朔中积满二至限去之馀在一象以下为在初已上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皆自相乘进二位满二百三十六除之用减三千五百三十三为气差以乘距午定分半昼分而一所得以减气差为定数〈春分后交初以减交中以加秋分后交初以加交中以减〉
求刻差置其朔中积满二至限去之馀列二至限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进二位满二百三十六除之为刻差以乘距午定分四因之枢法而一为定数冬至后食甚在午前夏至后食甚在午后〈交初以加交中以减〉
冬至后食甚在午后夏至后食甚在午前〈交初以减交中以加〉求日入食限置入交定日及馀秒以气刻时三差定数各加减之如中日及馀秒以下为不食巳上者减去中日及馀秒如后限以下前限以上为入食限后限以下为交后分前限以上覆减中日馀为交后分
求日食分置入交前后分如阳历食限以下者为阳历食定分已上者覆减一万一千二百馀为阴历食定分〈不足减者不食〉各如阴阳历定法而一为食之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半已上为半强半以下为半弱命大分以十为限得日食之分
求日食汎用法置朔入阴阳历食定分一百约之在阳历者列八十四于下在阴历者列一百四十于下各以上减下馀以乘上进二位阳历以一百八十五除阴历以五百一十四除各为日食汎用分
求月入食限视月入阴阳历日及馀如后限以下为交后分前限巳上覆减中日为交前分
求月食分置交前后分如三千二百以下者食既巳上用减一万二百不足减者不食馀以七百除之为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小分半已上为半强半已下为半弱命大分以十为限得月食之分
求月食汎用分置望入交前后分退一等自相乘交初以九百三十五除交中以一千一百五十六除之得数用减刻率〈交初以一千一百一十一为刻率交中以九百为刻率〉各得所求求日月食定用分置日月食汎用分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以所食日转定分除之即得所求
求日月食亏初复满小馀各以定用分减食甚小馀为亏初加食甚小馀为复满即各得亏初复满小馀〈若求时刻者依食甚术入之〉
求月食更筹定法置其望晨分四因之退一等为更法倍之退一等为筹法
求月食入更筹置亏初食甚复满小馀在晨分以下加晨分昏分巳上减去昏分馀以更法除之为更数不满以筹法除之为筹数其更数命初更算外即各得所入更筹
求朔望食甚宿次置其经朔望入气小馀以入气入转朏朒定数胐减朒加之乘其日升降分枢法而一加减其日盈缩分〈至后分前以加分后至前以减〉一百约之为分分满百为度以盈加缩减其定朔望加时中积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加而命之即定朔望加时日躔宿次其望加半周天命如前即朔望食甚宿次
求月食既内外刻分置月食交前后分覆减三千二百〈不及减者为食下既〉一百约之列六十四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进二位交初以二百九十三除交中以三百六十五除所得以定用分乘之如汎用分而一为月食既内刻分覆减定用分即既外刻分
求日月带食出入分数各以食定小馀与日出入分相减馀为带食差〈其带食差满定用分已上者不带食出入也〉以带食差乘所食分满定用分而一〈若月食既者以既内刻分减带食差馀所食分以既外刻分而一不及减者为带食既出入也〉各以减所食分即带出入所见之分〈其朔日食甚在昼者晨为渐进之分昏为已退之分若食甚在夜者晨为已退之分昏为渐进之分其月食者见此可知也〉
求日食所起日在阴历初起西北甚于正北复于东北日在阳历初起西南甚于正南复于东南其食八分已上者皆起正西复于正东〈此据午地而论之其馀方位审黄道斜正月行所向可知方向〉
求月食所起月在阴历初起东南甚于正南复于西南月在阳历初起东北甚于正北复于西北其食八分已上皆起正东复于正西〈此亦据午地而论之其馀方位依日食所向即知既亏复满〉歩五星
五星会策十五度〈二十一分秒九十〉
木星周率四百二十二万四千五十八秒三十二周日三百九十八馀九千二百三十八秒三十二岁差一百三秒六
伏见度一十三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三>
十一损一百五十一盈一度〈五十一〉 十一损二百一十六缩二度〈一十六〉火星周率八百二十五万九千三百六十六秒五十九周日七百七十九馀九千七百五十六秒五十九岁差一百三秒五十三
伏见度二十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三>
火星盈缩历
土星周率四百万三千八百七十二秒三十九
周日三百七十八馀八百五十二秒二十九
岁差一百三秒七十八
伏见度一十六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土星盈缩历
金星周率六百一十八万三千五百九十九秒一十六周日五百八十三馀九千六百二十九秒一十六岁差一百三十秒八十
夕见晨伏度一十一
晨见夕伏度九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三>
水星周率一百二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秒二十八周日一百一十三馀九千三百二十秒二十八
岁差一百三秒九十四
夕见晨伏度一十四
晨见夕伏度二十一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水星盈缩历
会数损益率 盈积度 会数损益率 缩积度
推五星天正冬至后诸变中积中星置气积分各以其星周率去之不尽覆减周率馀满枢法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即天正冬至后平合中积命之积平合中星以诸假变日变度累加之即诸变中积中星〈其经退行者即其变度累减之即其星其变中星〉
求五星诸变入历以其星岁差乘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以枢法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以减其星平合中星即平合入历以其星其变限度依次加之各得其星诸变入历度分
求五星诸变盈缩定差各置其星其变入历度分半周天以下为在盈以上减去半周天馀为在缩置盈缩限度及分以五星会策除之为会数不尽为入会度及分以其会下损益率乘之会䇿除之为分分满百为度以损益其下盈缩积度即其星其变盈缩定差〈若用立成者以其所入会度下差而用之〉其木火土三星后退后留者置盈缩差各列其星盈缩极度于下皆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八十七除之所得木土三因火直用之在盈益减损加在缩盈加损减其假盈缩差为后退后留定差〈因为后迟初假定差各须类会前留定差观其盈缩初未审察降杀皆裒多益少而用之〉
求五星诸变定积各置其星其变中积以其变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其星其变定积及分以天正冬至大馀及分加之即其星其变定日及分以纪法去定日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得日辰
求五星诸变在何月日各置诸变定日以其年天正经朔大馀及分减之〈若冬至大馀少加经朔大馀者加纪法乃减之〉馀以朔策及分除之为月数不满为入月日数及分其月数命以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其星其变入其月经朔日数及分〈若置定积以天正闰月及分加之朔䇿除为月数亦得所求〉
求五星诸变入何气日置定积以气䇿及约分除之为气数不尽为入气已来日数及分其气数命起天正冬至算外即五星诸变入其气日及分〈其定即满岁周日及分即去之馀在来年天正冬至后〉
求五星诸变定星各置其变中星以其变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其金水二星金以倍之水以三之乃可加减〉即五星诸变定星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其星其变加时定星宿次及分〈五星皆以前留为前退初日定星后留为后迟初日定星〉
求五星诸变初日晨前夜半定星以其星其变盈缩所入会度下盈缩积度与次度下盈缩积度相减馀为其度损益分乘其变初行率一百约之所得以加减其日初行率〈在盈益加损减在缩益减损加〉为初行积率又置一百分亦依其数加减之以除初行积率为初日定行率以乘其率初日约分一百约之顺减退加其日加时定星为其变晨前夜半定星加冬至时日度命之即所在宿次求诸变日度率置后变定日以其变定日减之馀为其变日率又置后变夜半定星以其变夜半定星及分减之馀为其变度及分
求诸变平行分各置其变度率及分以其变日率除之为平行分不满退除为秒即各得平行度及分秒求诸变总差各以其假平行分与后假平行分相减馀为汎差并前假汎差四因之九而一为总差若前假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各因后段初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若后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各因前段末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其前后退行者各置本假平行分十四乘十五除为总差〈其金星夕退夕伏再合晨退各依顺假术入之即得所求〉
求诸假初末日行分各半其段总差加减其段平行分〈后假行分多者减之为初加之为末后假行分少者加之为初减之为末〉即各得其星其段初末日行假及分秒〈凡前后假平行分俱多或俱少乃平注之及本假总差不满大分者亦平注之其退行段各以半总差前变减之为初加之为末后变加之为初减之为末〉
求每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置其段总差减其假日率一以除之为日差以日差累损益初日行分〈后假行分少日损之后假行分多日益之〉为每日行度及分以每日行度及分累加其星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宿次命之即每日星行宿次〈遇退行者以每日行分累减之即得所求〉
径求其日宿次置所求日减一日差乘之加减初日行分〈后行分少即减之后行分多即加之〉为所求日行分加日行分而半之以所求日乘之为径求积度加其星初日宿次命之即其日星行宿次
求五星定合日定星以其星平合初日行分减一百分馀以约其日太阳盈缩分为分分满百为日不满为分命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减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缩加盈减平合定积定星为其星定合日定积定星〈其金水二星以二百分减初日行分馀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加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加缩减之〉金水二星退合者〈以初日行分加一百分以除太阳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距合差日减盈缩分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减缩加再合定积定星为其星再合定日定积定星〉其金水二星定积〈各依见伏术先以盈缩差求其加减讫然后以距合差日差度加减之〉求木火土三星晨见夕伏定日各置其星其段定积乃加减一象度〈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半周天已上覆减周天度及分馀亦自相乘一百约为分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之为差乃以其段初日行分覆减一百分馀以除其差为日不满退除为分所得以加减定积〈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各得晨见夕伏定积加天正冬至大馀及分命甲子算外即得日辰
求金水二星夕见晨伏定日各置其星其假定积其定积先倍其假盈缩差缩加盈减之乃加减一象度〈夕见减之晨伏加之〉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周天度馀亦自相乘一百约为分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为差乃置其段初日行分减去一百分馀以除其差为日不满退除为分所得以加减定积〈夕见加之晨伏减之〉各得夕见晨伏定积
求金水二星晨见夕伏定日置其星其段定积其定积先以一百乘其假盈缩差乃以一百分加其日行分以除其差所得盈加缩减之加减一象度〈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周天度馀亦自相乘一百约为分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为差乃置其假初日行分如一百以除其差为日不满退除为分所得以加减定积〈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各为其星晨见夕伏定积
𠩵既成以来年甲子岁用之是年五月丁亥朔日食不效〈算食二分半𠉀之不食〉诏𠉀验至七年命入内都知江徳明集历官用浑仪较测时周琮言古之造历必使千百年间星度交食若应绳凖今历成而不验则历法为未密又有杨皥于渊者与琮求较验而皥术于木为得渊于金为得琮于月上为得诏増入崇天历其改用率数如后周天分三百八十六万八千六十六秒一十七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虚分二千七百一十六秒一约分二十五秒六十一〉岁差一百二十六秒一十七
木星
会数 损益率 盈积度
初 益一百五十 盈空
一 益一百三十六 盈一度〈五十〉
二 益一百一十六 盈二度〈八十六〉
三 益八十七 盈四度〈二〉
四 益五十一 盈四度〈八十九〉
五 益二十 盈五度〈四十〉
六 损三十六 盈五度〈六十十〉
七 损六十 盈五度〈二十四〉
八 损八十八 盈四度〈六十四〉
九 损一百十七 盈三度〈七十六〉
十 损一百二十八 盈二度〈六十六〉
十一 损一百三十八 盈一度〈三十八〉
求诸变总差各以其段平行分与后段平行分相减馀为汎差并前段汎差四因之退一等为总差若前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各因后段初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若后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各因前段末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其前后退行者各置本段平行分十四乘十五为总差〈其金星夕退夕伏再合晨退各依顺段术入之即得所求〉
求五星定合及见伏汎用积其木火土三星各以平合及前疾后伏定积为汎用积金水二星平合及夕见晨伏者〈置其星其段盈缩差金以倍之水以三之列于上位又置盈缩差以其段初行率乘之退二等以减上位又置初行率减去一百分馀以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乃盈减缩加中积为其星其变汎用积〉金水二星再合及夕伏晨见者〈其星其段盈缩差金星直用水以倍之进二位以其段初行率加一百分以除之所得并盈缩差以盈加缩减中积为其星其假汎用积〉
求五星定合定积定星其木火土三星平合者〈以平合初日行分减一百分馀以约其日太阳盈缩分为分满百为日不满为分命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减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缩加盈减其星平合汎用积为其星定合日定积定星〉金水二星平合者〈以一百分减初日行分馀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加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加缩减平合汎用积为其星定合日定积定星也〉金水二星退合者〈以初日行分一百分以除太阳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距合差日减盈缩分为距合差度以差日盈减缩加再合汎用积为其星再合定日定积差度盈加缩减再合汎用积为其星再合日定星各加冬至大小馀及黄道加时日躔宿次命之即得其日日辰及宿次〉
求木火土星晨见夕伏定用积各置其星其段汎用积乃加减一象度〈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周天度馀亦自相乘各二因百约之在一百六十七已上以一百约其日太阳盈缩分减之不满一百六十七者即加之以其星本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为差乃置其段初日行分覆减一百分馀以除其差为日不满退除为分所得以加减汎用积〈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各得其星晨见夕伏定用积加天正冬至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得日辰求金水二星夕见晨伏定用积各置其星其假汎用积乃加减一象度〈夕见减之晨伏加之〉半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周天度馀亦自相乘二因百约之满一百六十七已上以一百约太阳盈缩分减之不满一百六十七者即加之以其星本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为差乃置其段初日行分减去一百分馀以除其差为日不满退除为分所得以加减汎用积〈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各得夕见晨伏定用积加命如前即得日辰
求金水二星晨见夕伏定用积各置其星其段汎用积乃加减一象度〈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周天度馀亦自相乘二因百约之在一百六十七已上以百约太阳盈缩分减之不满一百六十七者即加之以其星本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为差金星者直以一百除其差为日不满退除为分所得以加减汎用积〈晨见加之夕伏减之〉各为其星晨见夕伏定用积加命如前即得日辰
景祐元年七月日官张奎言自今月朔或遇节首勿避诏中书集历官参议而丁慎言请如旧制有诏卒从奎议
宋史巻七十三
宋史巻七十三考证
律历志六木星盈缩○下脱历字当以后四星例之求五星诸变入历○按下文此入历下应有度分二字
宋史巻七十三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四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七
律历七〈明天历〉
崇天历行之至于嘉祐之末英宗即位命殿中丞判司天监周琮及司天冬官正王炳丞王栋主簿周应祥周安世马杰灵台郎杨得言作新历三年而成琮言旧历气节加时后天半日五星之行差半次日食之候差十刻既而司天中官正舒易简与监生石道李遘更陈家学于是诏翰林学士范镇诸王府侍讲孙思恭国子监直讲刘攽考定是非上推尚书辰弗集于房与春秋之日食参今历之所候而易简道遘等所学疏阔不可用新书为密遂赐名明天历诏翰林学士王圭序之而琮亦为义略冠其首今纪其历法于后
调日法〈朔馀周天分斗分岁差日度毋附〉
造历之法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三者有程则历可成矣日者积馀成之度者积分成之盖日月始离初行生分积分成日自四分历洎古之六历皆以九百四十为日法率由日行一度经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是为周天月行十三度十九分之七经二十九日有馀与日相㑹是为朔䇿史官当㑹集日月之行以求合朔自汉太初至于今冬至差十日如刘歆三统复强于古故先儒谓之最疏后汉刘洪考验四分于天不合乃减朔馀苟合时用自是巳降率意加减以造日法宋世何承天更以四十九分之二十六为强率十七分之九为弱率于强弱之际以求日法承天日法七百五十二得一十五强一弱自后治历者莫不因承天法累强弱之数皆不悟日月有自然合㑹之数今稍悟其失定新历以三万九千为日法六百二十四万为度母九千五百为斗分二万六百九十三为朔馀可以上稽于古下验于今反复推求若应绳凖又以二百三十万一千为月行之馀〈月行十三度之馀〉以一百六十万四百四十七为日行之馀〈日行周天之馀〉乃㑹日月之行以盈不足平之并盈不足是为一朔之法〈日法也名元法〉今乃以大月乘不足之数以小月乘盈行之分平而并之是为一朔之实〈周天分也〉以法约实得日月相㑹之数皆以等数约之悉得今有之数〈盈为朔虚不足为朔馀〉又二法相乘为本母各母互乘以减周天馀则岁差生焉亦以等数约之即得岁差度母周天实用之数此之一法理极幽眇所谓反复相求潜遁相通数有冥符法有偶㑹古历家皆所未达〈以等数约之得三万九千为元法九千五百为斗分二万六百九十三为朔馀六百二十四万为日度母二十二亿七千九百二十万四百四十七为周天分八万四百四十七为岁差〉
岁馀九千五百〈古历曰斗分〉
古者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为斗分夫举正于中上稽往古下验当时反复叅求合符应凖然后施行于百代为不易之术自后治历者测今冬至日晷用校古法过盈以万为母课诸气分率二千五百以下二千四百二十八巳上为中平之率新历斗分九千五百以万平之得二千四百二十五半盈得中平之数也而三万九千年冬至小馀成九千五百日满朔实一百一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三年齐于日分而气朔相㑹
岁周一千四百二十四万四千五百以元法乘三百六十五度内斗分九千五百得之即为一岁之日分故曰岁周〈差以二十四均之得一十五日馀八千五百二十秒一十五为一气之䇿也〉
朔实一百一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三本㑹日月之行以盈不足平而得二万六百九十三是为朔馀〈备在调日法术中〉是则四象全策之馀也今以元法乘四象全䇿二十九总而并之是为一朔之实也古历以一百万平朔馀之分得五十三万六百以下五百七十以上是为中平之率新历以一百万平之得五十三万五百八十九得中平之数也〈若以四象均之得七日馀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三秒是为策也〉
中盈朔虚分〈闰馀附〉日月以㑹朔为正气序以斗建为中是故气进而盈分存焉置中节两气之䇿以一月之全策三十减之每至中气即一万七千四十秒十二是为中盈分朔退而虚分列焉置一月之全䇿三十以朔策及馀减之馀一万八千三百七是为朔虚分综中盈朔虚分而闰馀章焉〈闰馀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五秒一十三〉从消息而自致以盈虚名焉
纪法六十易乾象之爻九坤象之爻六震坎艮象之爻皆七巽离兑象之爻皆八综八卦之数凡六十又六旬之数也纪者终也数终八卦故以纪名焉
天正冬至大馀五十七小馀一万七千先测立冬晷景次取测立春晷景取近者通计半之为距至汎日乃以晷数相减馀者以法乘之满其日晷差而一为差刻乃以差刻〈求冬至视其前晷多则为减少则为加求夏至者反之〉加减距至汎日为定日仍加半日之刻命从前距日辰算外即二至加时日辰及刻分所在如此推求则加时与日晷相协今湏积岁四百一年〈治平元年甲辰岁气积年也〉则冬至大小馀与今适㑹
天正经朔大馀三十四〈小馀三万一千闰馀八十八万三千九百九十〉此乃检括日月交食加时早晚而定之损益在夜半后得戊戌之日以方程约而齐之今湏积岁七十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一〈治平元年甲辰岁朔积年也〉则经朔大小馀与今有之数偕闰馀而相㑹
日度岁差八万四百四十七书举正南之星以正四方盖先王以明时授人奉天育物然先儒所述互有同异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馀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又何承天云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正仲秋今以中星校之所差二十七八度即尧时冬至日在湏女十度故祖冲之脩大明历始立岁差率四十五年九月却一度虞邝刘孝孙等因之各有増损以创新法若从虞喜之验昴中则五十馀年日退一度若依承天之验火中又不及百年日退一度后皇极综两历之率而要取其中故七十五年而退一度此乃通其意未尽其㣲今则别调新率改立岁差大率七十七年七月日退一度上元命于虗九可以上覆往古下逮于今自帝尧以来循环考验新历岁差皆得其中最为亲近
周天分二十二亿七千九百二十万四百四十七本齐日月之行㑹合朔而得之〈在调日法〉使上考仲康房宿之交下验姜岌月食之冲三十年间若应凖绳则新历周天有自然冥符之数最为密近
日躔盈缩定差张胃𤣥名损益率曰盈缩数刘孝孙以盈缩数为朏朒积皇极有陟降率迟疾数麟徳曰先后盈缩数大衍曰损益朏朒积崇天曰损益盈缩积所谓古历平朔之日而月或朝觌东方夕见西方则史官谓之朏朒今以日行之所盈缩月行之所迟疾皆损益之或进退其日以为定朔则舒亟之度乃势数使然非失政之致也新历以七千一为盈缩之极其数与月离相错而损益盈缩为名则文约而义见
升降分皇极躔衰有陟降率麟徳以日景差陟降率日晷景消息为之义通轨漏夫南至之后日行渐升去极近故晷短而万物皆盛北至之后日行渐降去极逺故晷长而万物寖衰自大衍以下皆从麟徳今历消息日行之升降积而为盈缩焉
赤道宿汉百二年议造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赤道宿度则其法也其赤道斗二十六度及分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井三十三度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自后相承用之至唐初李淳风造浑仪亦无所改开元中浮屠一行作大衍历诏梁令瓒作黄道游仪测知毕觜参及舆四宿赤道宿度与旧不同〈毕十七度觜一度参十度三度〉自一行之后因相沿袭下更五代无所増损至仁宗皇祐初始有诏造黄道浑仪铸铜为之自后测验赤道宿度又一十四宿与一行所测不同〈斗二十五度牛七度女十一度危十六度室十七度胃十五度毕十八度井三十四度二度柳十四度氐十六度心六度尾十九度箕十度〉盖古今之人以八尺圆器欲以尽天体决知其难矣又况图本所指距星传习有差故今赤道宿度与古不同自汉太初后至唐开元治历之初凡八百年间悉无更易今虽测验与旧不同亦岁月未久新历两备其数如淳风从旧之意
月度转分洪范传曰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朏月未合朔在日后今在日前太疾也朏者人君舒缓臣下骄盈専权之象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合朔则月与日合今在日后太迟也侧匿者人君严急臣下危殆恐惧之象盈则进缩则退躔离九道周合三旬考其变行自有常数传称人君有疾舒之变未达月有迟速之常也后汉刘洪粗通其旨尔后治历者多循旧法皆考迟疾之分増损平㑹之朔得月后定追及日之际而生定朔焉至于加时早晚或速或迟皆由转分强弱所致旧历课转分以九分之五为强率一百一分之五十六为弱率乃于强弱之际而求秒焉新历转分二百九十八亿八千二百二十四万二千二百五十一以一百万平之得二十七日五十五万四千六百二十六最得中平之数旧历置日馀而求朏朒之数衰次不伦今从其度而迟疾有渐用之课验稍符天度
转度母〈转法㑹周附〉本以朔分并周天是为㑹周〈一朔之月常度也名周本母〉去其朔差为转终〈朔差乃终外之数也〉各以等数约之即得实用之数乃以等数约本母为转度母〈齐数也〉又以等数约月分为转法〈亦名转日法也〉以转法约转终得转日及馀本历创立此数皆古历所未有〈约得八千一百一十二万为转度母二百九十八亿八千二百二十四万二千二百五十一为转终分三百二十亿二千五百一十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一为㑹周一十亿八千四百四十七万三千为转法二十一亿四千二百八十八万七千为朔差〉
月离迟疾定差皇极有加减限朏朒积麟徳曰増减率迟疾积大衍曰损益率朏朒积崇天亦曰损益率朏朒积所谓日不及平行则损之过平行则益之从阳之义也月不及平行则益之过平行则损之御阴之道也阴阳相错而以损益迟疾为名新历以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九为迟疾之极而得五度八分其数与躔相错可以知合食加时之早晚也
进朔进朔之法兴于麟徳自后诸历因而立法互有不同假令仲夏月朔月行极疾之时合朔当于亥正若不进朔则晨而月见东方若从大衍当戍初进朔则朔日之夕月生于西方新历察朔日之馀验月行徐疾变立法率参验加时常视定朔小馀秋分后四分法之三巳上者进一日春分后定朔晨分差如春分之日者三约之以减四分之二定朔小馀如此数巳上者亦进以来日为朔俾循环合度月不见于朔晨交㑹无差明必藏于朔夕加时在于午中则晦日之晨同二日之夕皆合月见加时在于酉中则晦日之晨尚见二日之夕未生加时在于子中则晦日之晨不见二日之夕以生定晦朔乃月见之晨夕可知课小馀则加时之早晏无失使坦然不惑触类而明之
消息数因漏刻立名义通晷景麟徳历差曰屈伸率天昼夜者易进退之象也冬至一阳爻生而晷道渐升夜漏益减象君子之道长故曰息夏至一阴爻生而晷道渐降夜漏益増象君子之道消故曰消表景与阳为冲从晦者也故与夜漏长短今以屈伸象太阴之行而刻差曰消息数黄道去极日行有南北故晷漏有长短然景差徐疾不同者句股使之然也景直晷中则差迟与句股数齐则差急随北极髙下所遇不同其黄道去极度数与日景漏刻昏晚中星反复相求消息用率歩日景而稽黄道因黄道而生漏刻而正中星四术旋相为中以合九服之变约而易知简而易从
六十四卦十二月卦出于孟氏七十二𠉀原于周书后宋景业因刘洪传卦李淳风据旧历元图皆未睹阴阳之赜至开元中浮屠一行考杨子云太𤣥经错综其数索隠周公三统糺正时训参其变通著在爻象非深达易象孰能造于此乎今之所修循一行旧义至于周䇿分率随数迁变夫六十卦直常度全次之交者诸侯卦也竟六日三千四百八十六秒而大夫受之次九卿受之次三公受之次天子受之五六相错复协常月之次凡九三应上九则天微然以静六三应上六则地郁然而定九三应上六即温六三应上九即寒上爻阳者风阴者雨各视所直之爻察不刋之象而知五等与君辟之得失过与不及焉七十二候李业兴以来迄于麟徳凡七家历皆以鸡始乳为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为次候其馀以次承之与周书相校二十馀日舛讹益甚而一行改从古义今亦以周书为正
岳台日晷岳台者今京师岳台坊地曰浚仪近古候景之所尚书洛诰称东土是也礼玉人执土圭长尺有五寸以致日此即日有常数也司徒职以圭正日晷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此即是地土中致日景与土圭等然表长八尺见于周髀夫天有常运地有常中历有正象表有定数言日至者明其日至此也景尺有五寸与圭等者是其景晷之真效然夏至之日尺有五寸之景不因八尺之表将何以得故经见夏至日景者明表有定数也新历周岁中晷长短皆以八尺之表测候所得名中晷常数交㑹日月成象于天以辨尊卑之序日君道也月臣道也谪食之变皆与人事相应若人君修徳以禳之则或当食而不食故太阴有变行以避日则不食五星潜在日下为太阴御侮而扶救则不食渉交数浅或在阳历日光着盛阴气衰微则不食徳之休明而有小眚焉天为之隠是以光㣲蔽之虽交而不见食此四者皆徳感之所由致也按大衍历议开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当食时自交阯至朔方同日度景测𠉀之际晶明无云而不食以历推之其日入交七百八十四分当食八分半十三年天正南至东封礼毕还次梁宋史官言十二月庚戌朔当食帝曰予方脩先后之职谪见于天是朕之不敏无以对扬上帝之休也于是彻膳素服以俟之而卒不食在位之臣莫不称庆以谓徳之动天不俟终日以历推之是月入交二度弱当食十五分之十三而阳光自若无纎毫之变虽算术乖舛不宜若是凡治历之道定分最㣲故损益毫厘未得其正则上考春秋以来日月交食之载必有所差假令治历者因开元二食变交限以从之则所协甚少而差失过多由此明之诗云此日而微乃非天之常数也旧历直求月行入交今则先课交初所在然后与月行更相表里务通精数
四正食差正交如累壁渐减则有差在内食分多在外食分少交浅则间遥交深则相薄所观之地又偏所食之时亦别茍非地中皆随所在而渐异纵交分正等同在南方冬食则多夏食乃少假均冬夏早晚又殊处南辰则髙居东西则下视有斜正理不可均月在阳历校验古今交食所亏不过其半合置四正食差则斜正于卯酉之间损益于子午之位务从亲密以考精㣲五星立率五星之行亦因日而立率以示尊卑之义日周四时无所不照君道也星分行列宿臣道也阴阳进退于此取仪刑焉是以当阳而进当阴而退皆得其常故加减之古之推歩悉皆顺行至秦方有金火逆数大衍曰木星之行与诸星稍异商周之际率一百二十年而超一次至战国之时其行寖急逮中平之后八十四年而超一次自此之后以为常率其行也初与日合一十八日行四度乃晨见东方而顺行一百八日计行二十二度强而留二十七日乃退行四十六日半退行五度强与日相望旋日而退又四十六日半退五度强复留二十七日而顺行一百八日行十八度强乃夕伏西方又十八日行四度复与日合
火星之行初与日合七十日行五十二度乃晨见东方而顺行二百八十日计行二百一十六度半弱而留十一日乃退行二十九日退九度与日相望旋日而退又二十九日退九度复留十一日而顺行二百八十日行一百六十四度半弱而夕伏西方又七十日行五十二度复与日合
土星之行初与日合二十一日行二度半乃晨见东方顺行八十四日计行九度半强而留三十五日乃退行四十九日退三度半与日相望乃旋日而退又四十九日退三度少复留三十五日又顺行八十四日行七度强而夕伏西方又二十一日行二度半复与日合金星之行初与日合五十八日半行四十九度太而夕见西方乃顺行二百三十一日计行二百五十一度半而留七日乃退行九日退四度半而夕伏西方又六日半退四度太与日再合又六日半退四度太而晨见东方又退九日逆行四度半而复留七日而复顺行二百三十一日行二百五十一度半乃晨伏东方又三十八日半行四十九度太复与日㑹
水星之行初与日合十五日行三十三度乃夕见西方而顺行三十日计行六十六度而留三日乃夕伏西方而退十日退八度与日再合又退十日退八度乃晨见东方而复留二日又顺行三十三日行三十三度而晨伏东方又十五日行三十三度与日复㑹一行云五星伏见留逆之效表里盈缩之行皆系之于时验之于政小失则小变大失则大变事㣲而象㣲事章而象章盖皇天降谴以警悟人主又或算者昧于象占者迷于数睹五星失行悉谓之历舛以数象相参两丧其实大凡校验之道必稽古今注记使上下相距反复相求茍独异常则失行可知矣
星行盈缩五星差行惟火尤甚乃有南侵狼坐北入匏𤓰变化超越独异于常是以日行之分自有盈缩此乃天度广狭不等气序升降有差考今升降之分积为盈缩之数凡五星入气加减兴于张子信以后方士各自增损以求亲密而开元历别为四象六爻均以进退今则别立盈缩与旧异
五星见伏五星见伏皆以日度为规日度之运既进退不常星行之差亦随而增损是以五星见伏先考日度之行今则审日行盈缩究星纒进退五星见伏率皆密近〈旧说水星晨应见不见在雨水后榖雨前夕应见不见在处暑后霜降前又云五星在卯酉南则见迟伏早在卯酉北则见早伏迟盖天势使之然也〉
歩气朔术
演纪上元甲子岁距治平元年甲辰岁积七十一万一千七百六十算外〈上验往古毎年减一算下算将来每年加一算〉
元法三万九千
岁周一千四百二十四万四千五百
朔实一百一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三
岁周三百六十五日馀九千五百
朔策二十九馀二万六百九十三
望䇿一十四馀二万九千八百四十六半
策七馀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秒
气策一十五馀八千五百二十秒一十五
中盈分一万七千四十一秒一十二
朔虚分一万八千三百七
闰限一百一十一万六千三百四十四秒六
岁闰四十二万四千一百八十四
月闰三万五千三百四十八秒一十二
没限三万四百七十九秒三
纪法六十秒母一十八
求天正冬至置所求积年以岁周乘之为天正冬至气积分满元法除之为积日不满为小馀日盈纪法去之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年前天正冬至日辰及馀求次气置天正冬至大小馀以气策加之即得次气大小馀〈若秒盈秒母从小馀小馀满元法从大馀大馀满纪法即去之〉命大馀甲子算外即次气日辰及馀〈馀气累而求之〉
求天正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满朔实去之为积月不尽为闰馀盈元法为日不盈为馀以减天正冬至大小馀为天正经朔大小馀〈大馀不足减加纪法小馀不足减退大馀加元法以减之〉命大馀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年前天正经朔日辰及馀求望及次朔经日置天正经朔大小馀以策累加之命如前即得望及次朔经日日辰及馀
求没日置有没之气小馀〈二十四气小馀在没限已上者为有没之气〉以秒母乘之〈其秒从之〉用减七十一万二千二百二十五馀以一万二百二十五除之为没日不满为馀以没日加其气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其气没日日辰
求减日置有减经朔小馀〈经朔小馀不满朔虚分者为有减之朔〉以三十乘之满朔虚分为减日不满为馀以减日加经朔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其月减日日辰
歩发敛术
候策五馀二千八百四十秒五
卦策六馀三千四百八秒六
土王策三馀一千七百四秒三
辰法三千二百五十刻法三百九十
半辰法一千六百二十五秒母一十八
求七十二候各置中节大小馀命之为初𠉀以𠉀策加之为次𠉀又加之为末候各命甲子算外即得其候日辰
求六十四卦各因中气大小馀命之为公卦用事日以卦策加之即次卦用事日以土王策加诸侯之卦得十有二节之初外卦用事日
求五行用事日各因四立之节大小馀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减四季中气大小馀命甲子算外即其月土始用事日也
求发敛加时各置小馀满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者刻法而一为刻又不满为分命辰数从子正算外即得所求加时辰时〈若以半辰之数加而命之即得辰初后所入刻数〉
求发敛去经朔置天正经朔闰馀以月闰累加之即毎月闰馀满元法除之为闰日不尽为小馀即得其月中气去经朔日及馀秒〈其闰馀满闰限即为置闰以月内无中气为定〉
求卦候去经朔各以卦候策及馀秒累加减之〈中气前减中气后加〉即各得卦候去经朔日及馀秒
歩日躔术
日度母六百二十四万
周天分二十二亿七千九百二十万四百四十七周天三百六十五度〈馀一百六十四万四百四十七约分二千五百六十四秒八十二〉岁差八万四百四十七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度〈馀二万四千二百五十约分六千二百一十八〉
一象度九十一〈馀一万二千一百二十五约分三千一百九〉
求朔望入盈缩度置二至限度及馀以天正闰日及馀减之馀为天正经朔入缩度及馀以策累加之满二至限度及馀去之〈则盈入缩缩入盈而互得之〉即得望及次经朔日所入盈缩度及馀〈其馀以一万乘之元法除之即得约分〉
求朔望盈缩差及定差各置朔望所入盈缩度及约分如在象度分以下者为在初巳上者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置初末度分于上列二至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为积数满四千一百三十五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命曰盈缩差度及分若以四百乘积数满五百六十七除之为盈缩定差〈若用立成者以其度损益率乘度除满元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度下盈缩积为定差度其损益初末分为二日者各随其初末以乘除其后皆如此例〉求定气日冬夏二至盈缩之端以常为定馀者以其气所得盈缩差度及分盈减缩加常气日及约分即为其气定日及分
赤道宿度
斗二十六 牛八 女十二 虚十及分危十七 室十六 壁九
北方七宿九十八度〈馀一百六十万四百四十七约分二千五百六十四〉
奎十六 娄十二 胃十四 昴十一
毕十七 觜一 参十
西方七宿八十一度
井三十三 三 柳十五 星七
张十八 翼十八 轸十七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一度
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
东方七宿七十五度
前皆赤道度自大衍以下以仪测定用为常数赤道者常道也纮于天半以格黄道
求天正冬至赤道日度以岁差乘所求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用减周天分馀以度母〈除之一度〉为度不满为馀〈馀以一万乘之度母退除为约分〉命起赤道虚宿六度去之至不满宿即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躔所在宿度及分求夏至赤道加时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以二至限度及分加之满赤道宿度去之即得夏至加时赤道日度〈若求二至昏后夜半赤道日度者各以二至之日约馀减一万分馀以加二至加时赤道日度即为二至初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毎日加一度满赤道宿度去之即得毎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求赤道宿积度置冬至加时赤道宿全度以冬至赤道加时日度减之馀为距后度及分以赤道宿度累加之即各得赤道其宿积度及分
求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各置赤道宿积度及分满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去之馀在四十五度六十五分半以下〈分以日为母〉为在初限以上者用减九十一度三十一分馀为入末限度及分
求二十八宿黄道度各置赤道宿入初末限度及分用减一百一十一度三十七分馀以乘初末限度及分进一位以一万约之所得命曰黄赤道差度及分在至后分前减在分后至前加皆加减赤道宿积度及分为其宿黄道积度及分以前宿黄道积度减其宿黄道积度为其宿黄道及分〈其分就近为太半少〉
黄道宿度
斗二十三〈半〉 牛七〈半〉 女十一〈半〉 虚十〈少秒六十四〉危十七〈太〉 室十七〈少〉 壁九〈太〉
北方七宿九十七度半〈秒六十四〉
奎十七〈太〉 娄十二〈太〉 胃十四〈半〉 昴十〈太〉毕十六 觜一 参九〈少〉
西方七宿八十一度
井三十 二〈太〉 柳十四〈少〉 星七
张十八〈太〉 翼十九〈半〉 轸十八〈太〉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一度
角十三 亢九〈半〉 氐十五〈半〉 房五
心四 尾十七 箕十
东方七宿七十四度〈太〉
七曜循此黄道宿度凖今历变定若上考往古下验将来当据岁差毎移一度乃依法变从当时宿度然后可歩日月五星知其守犯
求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减一百一十一度三十七分馀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乘之进一位满一万约之为度不满为分命曰赤道差用减冬至赤道日度及分即为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
求冬至之日晨前夜半日度置一万分以其日升分加之以乘冬至约馀以一万约之所得以减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即为冬至之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求逐月定朔之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置其朔距冬至日数以其度下盈缩积度盈加缩减之馀以加天正冬至夜半日度命之即其月定朔之日晨前夜半日躔所在宿次
求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各置其定朔之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每日加一度以其日升降分升加降减之满黄道宿度去之即各得毎日晨前半夜黄道日躔所在宿度及分〈若次年冬至小馀满法者以升分极数加之〉
宋史巻七十四
宋史巻七十四考证
律历志七调日法〈朔馀周天分斗分岁差日度母附〉○日度母旧本讹毋下文歩日躔术是也
张胃元名损益率曰盈缩数○胃元当作胄元
四正食差正交如累壁○壁当作璧
处南辰则髙居东西则下○〈臣召南〉按辰字系北字之讹下文谓视有斜正理不可均处南北则正视故髙居东西则斜视故下也
赤道宿度斗二十六云云○〈臣召南〉按此则明天赤道宿度与崇天同矣
宋史巻七十四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五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八
律历八〈明天历〉
歩晷漏术
二至限一百八十一日六十二分
一象度九十一度三十一分
消息法一万六百八十九
辰法三千二百五十
刻法三百九十
半辰法一千六百二十五
昏明刻分九百七十五
昏明二刻一百九十五分
冬至岳台晷景常数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夏至岳台晷景常数一尺五寸七分
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四十五日六十二分
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一百三十七日
求岳台晷景入二至后日数计入二至后来日数以二至约馀减之仍加半日之分即为入二至后来日午中积数及分
求岳台晷景午中定数置所求午中积数加初限以下者为在初以上者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其在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者以入限日减一千九百三十七半为汎差仍以入限日分乘其日盈缩积〈盈缩积在日度术中〉五因百约之用减汎差为定差乃以入限日分自相乘以乘定差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为分及小分以减冬至常晷馀为其日午中晷景定数若所求入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者乃三约入限日分以减四百八十五少馀为汎差仍以盈缩差减极数馀者若在春分后秋分前者直以四约之以加 汎差为定差若春分前秋分后者以去二分日数及分乘之满六百而一以减汎差馀为定差乃以入限日分自相乘以乘定差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为分及小分以加夏至常晷即为其日午中晷景定数
求每日消息定数置所求日中日度分如在二至限以下者为在息以上者去之馀为在消又视入消息度加一象以下者为在初以上者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其初末度自相乘以一万乘而再折之满消息法除之为常数乃副之用减一千九百五十馀以乘其副满八千六百五十除之所得以加常数为所求消息定数求每日黄道去极度及赤道内外度置其日消息定数以四因之满三百二十五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所得在春分后加六十七度三十一分在秋分后减一百一十五度三十一分即为所求日黄道去极度及分以黄道去极度与一象度相减馀为赤道内外度若去极度少为日在赤道内若去极度多为日在赤道外求每日晨昏分及日出入分以其日消息定数春分后加六千八百二十五秋分后减一万七百二十五馀为所求日晨分用减元法馀为昏分以昏明分加晨分为日出分减昏分为日入分
求每日距中距子度及每更差度置其日晨分以七百乘之满七万四千七百四十二除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命曰距子度用减半周天馀为距中度〈若倍距子度五除之即为每更差度及分若依司辰星漏历则倍距子度减去待日三十六度五十二分半馀以五约之即每更差度〉求每日夜半定漏置其日晨分以刻法除之为刻不满为分即所求日夜半定漏
求每日昼夜刻及日出入辰刻倍夜半定漏加五刻为定刻用减一百刻馀为昼刻以昏明刻加夜半定漏满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刻法除之为刻又不满为刻分命辰数从子正算外即日出辰刻以昼刻加之命如前即日入辰刻〈若以半辰刻加之即命从辰初也〉
求更㸃辰刻倍夜半定漏二十五而一为㸃差刻五因之为更差刻以昏明刻加日入辰刻即甲夜辰刻以更㸃差刻累加之满辰刻及分去之各得更㸃所入辰刻及分〈若同司辰星漏历者倍夜半定漏减去待旦一十刻馀依术求之即同内中更㸃〉
求昏晓及五更中星置距中度以其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其日昏中星所格宿次其昏中星便为初更中星以每更差度加而命之即乙夜所格中星累加之得逐更中星所格宿次又倍距子度加昏中星命之即晓中星所格宿次〈若同司辰星漏历中星则倍距子度减去待旦十刻之度三十六度五十二分半馀约之为五更即同内中更㸃中星〉
求九服距差日各于所在立表𠉀之若地在岳台北测冬至后与岳台冬至晷景同者累冬至后至其日为距差日若地在岳台南测夏至后与岳台晷景同者累夏至后至其日为距差日
求九服晷景若地在岳台北冬至前后者以冬至前后日数减距差日为馀日以馀日减一千九百三十七半为汎差依前术求之以加岳台冬至晷景常数为其地其日中晷常数若冬至前后日多于距差日乃减去距差日馀依前术求之即得其地其日中晷常数若地在岳台南夏至前后者以夏至前后日数减距差日为馀日乃三约之以减四百八十五少为汎差依前术求之以减岳台夏至晷景常数即其地其日中晷常数如夏至前后日数多于距差日乃减岳台夏至常晷馀即晷在表南也若夏至前后日多于距差日即减去距差日馀依前术求之各得其地其日中晷常数〈若求定数依立成以求午中晷景定数〉
求九服所在昼夜漏刻冬夏二至各于所在下水漏以定其地二至夜刻乃相减馀为冬夏至差刻置岳台其日消息定数以其地二至差刻乘之如岳台二至差刻二十而一所得为其地其日消息定数乃倍消息定数满刻法约之为刻不满为分乃加减其地二至夜刻〈秋分后春分前减冬至夜刻春分后秋分前加夏至夜刻〉为其地其日夜刻用减一百刻馀为昼刻〈其日出入辰刻及距中度五更中星并依前术求之〉
歩月离术
转度母八千一百一十二万
转中分二百九十八亿八千二百二十四万二千二百五十一
朔差二十一亿四千二百八十八万七千
朔差二十六度〈馀三千三百七十六万七千约馀四千一百六十二半〉
转法一十亿八千四百四十七万三千
会周三百二十亿二千五百一十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一
转终三百六十八度〈馀三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一约馀三千七百八〉
转终二十七日〈馀六亿一百四十七万一千二百五十一约馀五千五百四十六〉中度一百八十四度〈馀一千五百四万一千一百二十五半约馀一千八百五十四〉象度九十二度〈馀七百五十二万五百六十二太约分九百二十七〉
月平行十三度〈馀二千九百九十一万三千约分三千六百八十七〉
望差一百九十七度〈馀三千一百九十二万四千六百二十五半约分三千九百三十四〉差九十八度〈馀五千六百五十二万二千三百一十二太约分六千九百六十七〉日衰一十八小分九
求月行入转度以朔差乘所求积月满转中分去之不尽为转馀满转度母除为度不满为馀〈其馀若以一万乘之满转度母除之即得约分若以转法除转馀即为入转日及馀〉即得所求月加时入转度及馀〈若以度及馀累加之即得上望下及后朔加时入转度及分其度若满转终度及馀去之〉其入转度如在中度以下为月行在疾历如在中度以上者乃减去中度及馀为月入迟历
求月行迟疾差度及定差置所求月行入迟速度如在象度以下为在初以上覆减中度馀为在末〈其度馀用约分百为母〉置初末度于上列二百一度九分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为积数满一千九百七十六除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命曰迟疾差度〈在疾为减在迟为加〉以一万乘积数满六千七百七十三半除之为迟疾定差〈疾加迟减若用立成者以其度下损益率乘度馀满转度母而一所得随其损益即得迟疾及定差其迟疾初末损益分为二日者各加其初末以乘除〉
求朔望所直度下月行定分置迟疾所入初末度分进一位满七百三十九除之用减一百二十七馀为衰差以衰差疾初迟末减迟初疾末加皆加减平行度分为其度所直月行定分〈其度以百命为分〉
求朔望定日各以日躔盈缩月行迟疾定差加减经朔望小馀满若不足进退大馀命甲子算外各得定日日辰及馀若定朔干名与后朔干名同者月大不同月小月内无中气者为闰月〈凡注历观定朔小馀秋分后四分之三已上者进一日若春分后其定朔晨分差如春分之日者三约之以减四分之二如定朔小馀及此数已上者进一日朔或当交有食初亏在日入已前者其朔不进望定小馀不满日出分者退一日其望或当交有食初亏在日出已前其定望小馀虽满日出分者亦退之又月行九道迟疾历有三大二小日行盈缩累増损之则有四大三小理数然也若循其常则当察加时早晚随其所近而进退之使月之大小不过连三旧说正月朔有交必湏消息前后一两月移食在晦二之日且日食当朔月食当望盖自然之理夫日之食盖天之垂诫警悟时政若通化得中则变咎为祥国家务以至公理天下不可私移晦朔宜顺天诫故春秋传书日食乃糺正其朔不可専移食于晦二其正月朔有交一从近典不可移避〉
求朔定望加时日度置朔望中日及约分以日躔盈缩度及分盈加缩减之又以元法退除迟疾定差疾加迟减之馀为其朔望加时定日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所求朔望加时定日所在宿次〈朔望有交则依后术〉
求月行九道凡合朔所交冬在阴历夏在阳历月行青道〈冬至夏至后青道半交在春分之宿当黄道东立夏立冬后青道半交在立春之宿当黄道东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冬在阳历夏在阴历月行白道〈冬至夏至后白道半交在秋分之宿当黄道西立冬立夏后白道半交在立秋之宿当黄道西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在阳历秋在阴历月行朱道〈春分秋分后朱道半交在夏至之宿当黄道南立春立秋后朱道半交在立夏之宿当黄道西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在阴历秋在阳历月行黒道〈春分秋分后黑道半交冬至之宿当黄道正北立春立秋后黑道半交在立冬之宿当黄道东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四序月离为八节至阴阳之所交皆与黄道相会故月行九道各视月所入正交积度〈视正交九道宿度所入节𠉀即其道其节所起〉满象度及分去之馀〈入交积度及象度并在交会术中〉若在半象以下为在初限以上覆减象度及分为在末限用减一百一十一度三十七分馀以所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退位半之满百为度不满为分所得为月行与黄道差数距半交后正交前以差数减距正交后半交前以差数加〈此加减出入六度单与黄道相较之数若较之赤道随数迁变不常〉计去二至以来度数乘黄道所差九十而一为月行与黄道差数凡日以赤道内为阴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阴外为阳故月行宿度入春分交后行阴历秋分交后行阳历皆为同名若入春分交后行阳历秋分交后行阴历皆为异名其在同名以差数加者加之减者减之其在异名以差数加者减之减者加之皆加减黄道宿积度为九道宿积度以前宿九道宿积度减其宿九道宿积度馀为其宿九道宿度及分〈其分就近约为太半少三数〉
求月行九道入交度置其朔加时定日度以其朔交初度及分减之馀为其朔加时月行入交度及馀〈其馀以一万乘之以元法退除之即为约馀〉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正交月离所在黄道宿度
求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以正交度及分减一百一十一度三十七分馀以正交度及分乘之退一等半之满百为度不满为分所得命曰定差以定差加黄道宿度计去冬夏至以来度数乘定差九十而一所得依同异名加减之满若不足进退其度命如前即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及分
求定朔望加时月离所在宿度各置其日加时日躔所在变从九道循次相加凡合朔加时月行潜在日下与太阳同度是为加时月离宿次〈先置朔望加时黄道宿度以正交加时黄道宿度减之馀以加其正交加时九道宿度命起正交宿次算外即朔望加时所当九道宿度其今朔加时若非正近则日在黄道月在九道各入宿度虽多少不同考其去极若应绳准故云月行潜在日下与太阳同度〉各以望度及分加其所当九道宿度满宿次去之各得加时九道月离宿次
求定朔夜半入转以所求经朔小馀减其朔加时入转日馀〈其经朔小馀以二万七千八百七乘之即母转法〉为其经朔夜半入转若定朔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转日无进退则因经为定〈其馀以转法退收之即为约分〉
求次月定朔夜半入转因定朔夜半入转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馀分皆加四千四百五十四满转终日及约分去之即次月定朔夜半入转累加一日去命如前各得逐日夜半入转日及分
求定朔望夜半月度各置加时小馀〈若非朔望有交者有用定朔望小馀〉以其日月行度分乘之满元法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命曰加时度以减其日加时月度即各得所求夜半月度
求晨昏月以晨昏乘其日月行定分元法而一为晨度用减月行定分馀为昏度各以晨昏度加夜半月度即所求晨昏月所在宿度
求朔望晨昏定程各以其朔昏定月减上昏定月馀为朔后昏定程以上昏定月减望昏定月馀为上后昏定程以望晨定月减下晨定月馀为望后晨定程以下晨定月减次朔晨定月馀为下后晨定程
求转积度计四七日月行定分以日衰加减之为逐日月行定程乃自所入日计求定之为其程转积度分〈其四七日月行定分者初日益迟一千二百一十七日渐疾一千三百四十一十四日损疾一千四百六十一二十一日渐迟一千三百二十八乃观其迟疾之极差而损益之以百为分母〉
求每日晨昏月以转积度与晨昏定程相减馀以距后程日数除之为日差〈定程多为加定程少为减〉以加减每日月行定分为每日转定度及分以每日转定度及分加朔望晨昏月满九道宿次去之即为每日晨昏月离所在宿度及分〈凡注𠩵朔后注昏望后注晨〉已前月度并依九道所推以究算术之精㣲若注历求其速要者即依后术以推黄道月度
求天正十一月定朔夜半平行以天正经朔小馀乘平行度分元法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所得为经朔加时度用减其朔中日即经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若定朔有进退以平行度分加减之〉即为天正十一月定朔之日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
求次月定朔之日夜半平行月置天正定朔之日夜半平行月大月加三十五度八十分六十一秒小月加二十二度四十三分七十三秒半满周天度分即去之即每月定朔之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
求定望夜半平行月计望距定朔日数以乘平行度及分秒以加其定朔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即定望之日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亦可直求朔望不复求度从简易也〉求天正定朔夜半入转度置天正经朔小馀以平行月度及分乘之满元法除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命为加时度以减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度及约分馀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夜半入转度及分若定朔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平行度分即为天正十一月定朔之日晨前夜半入转度及分秒
求次月定朔及望夜半入转度因天正十一月定朔夜半入转度分大月加三十二度六十九分一十七秒小月加十九度三十二分二十九秒半即各得次月定朔夜半入转度及分各以朔望相距日数乘平行度分以加之满转终度及秒即去之如在中度以下者为在疾以上者去之馀为入迟历即各得次朔望定日晨前夜半入转度及分〈若以平行月度及分收之即为定朔望入转日〉求定朔望夜半定月以定朔望夜半入转度分乘其度损益衰以一万约之为分百约之为秒损益其度下迟疾度为迟疾定度乃以迟加疾减夜半平行月为朔望夜半定月积度以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定朔望夜半月离所在宿次〈若有求晨昏月以其日晨昏分乘其日月行定分元法而一所得为晨昏度以加其夜半定月即得朔望晨昏月度〉
求朔望定程各以朔望定月相减馀为定程〈若求晨昏定程则用晨昏定月相减朔后用昏望后用晨〉
求朔望转积度分计四七日月行定分以日衰加减之为逐日月行定分乃自所入日计之为其程转积度分〈其四七日月行定分者初日益迟一千二百一十七日渐疾一千三百四十一十四日损疾一千四百六十一二十一日渐迟一千三百二十八乃视其迟疾之极差而损益之分以百为母〉
求每日月离宿次各以其朔望定程与转积度相减馀为程差以距后程日数除之为日差〈定程多为益差定程少为损差〉以日差加减月行定分为每日月行定分以每日月行定分累加定朔望夜半月在宿次命之即每日晨前夜半月离宿次〈如晨昏宿次即得每日晨昏月度〉
歩交会术
交度母六百二十四万
周天分二十二亿七千九百二十万四百四十七朔差九百九十万一千一百五十九
朔差一度馀三百六十六万一千一百五十九
望差空度馀四百九十五万五百七十九半
半周天一百八十二度〈馀三百九十二万二百二十三半约分六千二百八十二〉日食限一千四百六十四
月食限一千三百三十八
盈初限缩末限六十度八十七分半
缩初限盈末限一百二十一度七十五分
求交初度置所求积月以朔差乘之满周天分去之不尽覆减周天分满交度母除之为度不满为馀即得所求月交初度及馀以半周天加之满周天去之馀为交中度及馀〈若以望差减之即得其月望交初度及馀以朔差减之即得次月交初度及馀以交度母退除即得馀分若以天正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各得交初中所在宿度及分〉
求日月食甚小馀及加时辰刻以其朔望月行迟疾定差疾加迟减经朔望小馀〈若不足减者退大馀一加元法以减之若加之满法者但积其数〉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满其度所直月行定分除之为月行差数乃以日躔盈定差盈加缩减之馀为其朔望食甚小馀〈凡加减满若不足进退其日此朔望加时以究月行迟疾之数若非有交会直以经定小馀为定〉置之如前发敛加时术入之即各得日月食甚所在辰刻〈视食甚小馀加半法以下者覆减半法馀为午前分半法已上者减去半法馀为午后分〉
求朔望加时日月度以其朔望加时小馀与经朔望小馀相减馀以元法退收之以加减其朔望中日及约分〈经朔望少加经朔望多减〉为其朔望加时中日乃以所入日升降分乘所入日约分以一万约之所得随以损益其日下盈缩积为盈缩定度以盈加缩减加时中日为其朔望加时定日望则更加半周天为加时定月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得所求朔望加时日月所在宿度及分
求朔望日月加时去交度分置朔望日月加时定度与交初交中度相减馀为去交度分〈就近者相减之其度以百通之为分〉加时度多为后少为前即得其朔望去交前后分〈交初后交中前为月行外道阳历交中后交初前为月行内道阴历〉
求日食四正食差定数置其朔加时定日如半周天以下者为在盈以上者去之馀为在缩视之如在初限以下者为在初以上者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置初末限度及分〈盈初限缩末限者倍之〉置于上位列二百四十三度半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以一百六乘之满三千九十三除之为东西食差汎数凡减五百八馀为南北食差汎数其求南北食差定数者乃视午前后分如四分法之一以下者覆减之馀以乘汎数若以上者即去之馀以乘汎数皆满九千七百五十除之为南北食差定数盈初缩末限者〈食甚在卯酉以南内减外加食甚在卯酉以北内加外减〉缩初盈末限者〈食甚在卯酉以南内加外减食甚在卯酉以北内减外加〉其求东西食差定数者乃视午前后分如四分法之一以下者以乘汎数以上者覆减半法馀乘汎数皆满九千七百五十除之为东西食差定数盈初缩末限者〈食甚在子午以东内减外加食甚在子午以西内加外减〉缩初盈末限者〈食甚在子午以东内加外减食甚在子午以西内减外加〉即得其朔四正食差加减定数
求日月食去交定分视其朔四正食差加减定数同名相从异名相消馀为食差加减总数以加减去交分馀为日食去交定分〈其去交定分不足减乃覆减食差总数若阳历覆减入阴历为入食限若阴历覆减入阳历为不入食限凡加之满食限已上者亦不入食限〉其望食者以其望去交分便为其望月食去交定分
求日月食分日食者视去交定分如食限三之一以下者倍之类同阳历食分以上者覆减食限馀为阴历食分皆进一位满九百七十六除为大分不满为除为小分命十为限即日食之大小分月食者视去交定分如食限三之一以下者退既以上者覆减食限馀进一位满八百九十二除之为大分不满退除为小分命十为限即月食之大小分〈其食不满大分者虽交而数浅或不见食也〉
求日食汎用刻分置阴阳历食分于上列一千九百五十二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满二百七十一除之为日食汎用刻分
求月食汎用刻分置去交定分自相乘交初以四百五十九除交中以五百四十除之所得交初以减三千九百交中以减三千三百一十五馀为月食汎用刻分求日月食定用刻分置日月食汎用刻分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以所直度下月行定分除之所得为日月食定用刻分
求日月食亏初复满时刻以定用刻分减食甚小馀为亏初小馀加食甚为复满小馀各满辰法为辰数不尽满刻法除之为刻数不满为分命辰数从子正算外即得亏初复末辰刻及分〈若以立辰数加之即命从时初也〉
求日月食初亏复满方位其日食在阳历者初食西南甚于正南复于东南日在阴历者初食西北甚于正北复于东北其食过八分者皆初食正西复于正东其月食者月在阴历初食东南甚于正南复于西南月在阳历初食东北甚于正北复于西北其食八分巳上者皆初食正东复于正西〈此皆审其食甚所向据午正而论之其食馀方审其斜正则初亏复满乃可知矣〉
求月食更㸃定法倍其望晨分五而一为更法又五而一为㸃法〈若依司晨星注历同内中更㸃则倍晨分减去待旦十刻之分馀五而一为更法又五而一为㸃法〉
求月食入更㸃各置初亏食甚复满小馀如在晨分以下者加晨分如在昏分以上者减去昏分馀以更法除之为更数不满以㸃法除之为㸃数其更数命初更算外即各得所入更㸃
求月食既内外刻分置月食去交分覆减食限三之一〈不及减者为食不既〉馀列于上位乃列三之二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以一百七十除之所得以定用刻分乘之满汎用刻分除之为月食既内刻分用减定用刻分馀为既外刻分
求日月带食出入所见分数视食甚小馀在日出分以下者为月见食甚日不见食甚以日出分减复满小馀若食甚小馀在日出分巳上者为日见食甚月不见食甚以初亏小馀减日出分各为带食差〈若月食既者以既内刻分减带食差馀乘所食分既外刻分而一不及减者既带食既出入也〉以乘所食之分满定用刻分而一即各为日带食出月带食入所见之分〈凡亏初小馀多如日出分为在昼复满小馀多如日出分为在夜不带食出入也〉若食甚小馀在日入分以下者为日见食甚月不见食甚以日入分减复满小馀若食甚小馀在日入分已上者为月见食甚日不见食甚以初亏小馀减日入分各为带食差〈若月食既者以既内刻分减带食差馀乘所差分既外刻分而一不及减者既带食既出入也〉以乘所食之分满定用刻分而一即各为日带食入月带食出所见之分〈凡亏初小馀多如日入分为在夜复满小馀少如日入分为在昼并不带食出入也〉
歩五星术
木星终率一千五百五十五万六千五百四
终日三百九十八日〈馀三万四千五百四约分八千八百四十七〉
历差六万一千七百五十
见伏常度一十四度
变段变日 变度 历度 初行率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五>
土星终率一千四百七十四万五千四百四十六终日三百七十八〈馀三千四百四十六约分八百八十三〉
历差六万一千三百五十
见伏常度一十八度半
变段变日 变度 历度 初行率
变段变日 变度 初行率
夕留七日
水星终率四百五十一万九千一百八十四〈改九千一百九十四〉终日一百一十五日〈馀三万四千一百八十四约分八千七百六十四〉
见伏常度一十八度
变段变日 变度 初行率
求五星天正冬至后诸段中积中星置气积分冬以其星终率去之不尽覆减终率馀满元法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即天正冬至后其星平合中积重列之为中星因命为前一段之初以诸段变日变度累加减之即为诸段中星〈变日加减中积变度加减中星〉
求木火土三星入历以其星历差乘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以度毋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命曰差度以减其星平合中星即为平合入历度以其星其段历度
加之满周天度分即去之各得其星其段入历度分〈金水附日而行更不求历差其木火土三星前变为晨后变为夕金水二星前变为夕后变为晨〉
求木土火三星诸段盈缩定差木土二星置其星其段入历度分如半周天以下者为在盈以上者减去半周天馀为在缩置盈缩度分如在一象以下者为在初限以上者覆减半周天馀为在末限置初末限度及分于上列半周天于下以上减下以下乘上〈木进一位土九因之〉皆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命曰盈缩定差其火星置盈缩度分如在初限以下者为在初以上者覆减半周天馀为在末〈以四十五度六十五分半为盈初缩末限度以一百三十六度九十六分半为缩初盈末限度分〉置初末限度于上〈盈初缩末三因之〉列二百七十三度九十三分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以一十二乘之满百为度不满百约为分命曰盈缩定差〈若用立成法以其度下损益率乘度下约分满百者以损益其度下盈缩差度为盈缩定差若在留退段者即在盈缩汎差〉
求木火土三星留退差置后退后留盈缩汎差各列其星盈缩极度于下〈木极度八度三十三分火极度二十二度五十一分土极度七度五十分〉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水土三因之火倍之〉皆满百为度命曰留退差〈后退初半之后留全用〉其留退差在盈益减损加在缩损减益加其段盈缩汎差为后退后留定差〈因为后迟初段定差各须类会前留定差观其盈缩察其降差也〉
求五星诸段定积各置其星其段中积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其星其段定积及分以天正冬至大馀及约分加之满纪法去之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得日辰〈其五星合见伏即为推算段定日后求见伏合定日即历注其日〉
求五星诸段所在月日各置诸段定积以天正闰日及约分加之满朔䇿及分去之为月数不满为入月以来日数及分其月数命从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其星〈阙〉其段入其月经朔日数及分〈定朔有进退者亦进退其日以日辰为定若以气䇿及约分去定积命从冬至算外即得其段入气日及分〉
求五星诸段加时定星各置其星其段中星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五星诸段定星若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其段加时定星所在宿次〈五星皆以前留为前退初定星后留为后顺初定星〉
求五星诸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木火土三星以其星其段盈缩定差与次度下盈缩定差相减馀为其度损益差以乘其段初行率一百约之所得以加减其段初行率〈在盈益加损减在缩益减损加〉以一百乘之为初行积分又置一百分亦依其数加减之以除初行积分为初日定行分以乘其段初日约分以一百约之顺减退加其段定星为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得所求〈金水二星直以初行率便为初日定行分〉
求太阳盈缩度各置其段定积如二至限以下为在盈以上者去之馀为在缩又视入盈缩度如一象以下者为在初以上者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置初末限度及分如前日度术求之即得所求〈若用立成者直以其度下损益分乘度馀百约之所得损益其度下盈缩差亦得所求〉
求诸段日度率以一段日辰相距为日率又以二段夜半定星相减馀为其段度率及分
求诸段平行分各置其段度率及分以其段日率除之为其段平行分
求诸段汎差各以其段平行分与后段平行分相减馀为汎差并前段汎差四因之退一等为其段总差〈五星前留前后留后一段皆以六因平行分进一等为其段总差水星为半总差其在退行者木火土以十二乘其段平行分退一等为其段总差金星退行者以其段汎差为总差后变则及用初末水星退行者以其段平行分为总差若在前后顺第一段者乃半次段总差为其段总差〉
求诸段初末日行分各半其段总差加减其段平行分为其段初末日行分〈前变加为初减为末后变减为初加为末其在退段者前则减为初加为末后则加为初减为末若前后段行分多少不伦者乃平注之或总差不备大分者亦平注之皆类会前后初末不可失其哀杀〉
求诸段日差减其段日率一以除其段总差为其段日差〈后行分少为损后行分多为益〉
求毎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置其段初日行分以日差累损益之为毎日行分以毎日行分累加减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宿次命之即毎日星行宿次
径求其日宿次置所求日减一以乘日差以加减初日行分〈后少减之后多加之〉为所求日行分乃加初日行分而半之以所求日数乘之为径求积度以加减其段初日宿次命之即径求其日星宿次
求五星定合定日木火土三星以其段初日行分减一百分馀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命曰距合差日及分以差日及分减太阳盈缩分馀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减缩加金水二星平合者以百分减初日行分馀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命曰距合差日及分以减太阳盈缩分馀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加缩减金水星再合者以初日行分加一百分以除其日太阳盈缩馀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命曰再合差日以减太阳盈缩分馀为再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加缩减〈差度则反其加减〉皆以加减定积为再合定日以天正冬至大馀及约分加而命之即得定合日辰
求五星定见伏木火土三星各以其段初日行分减一百分馀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日不满退除为分以盈减缩加金水二星夕见晨伏者以一百分减初行日分馀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日不满退除为分以盈加缩减其在晨见夕伏者以一百分加其段初日行分以除其日太阳盈缩分为日不满退除为分以盈减缩加皆加减其段定积为见伏定日以加冬至大馀及约分满纪法去之命从甲子算外即得五星见伏定日日辰
琮又论历曰古今之历必有术过于前人而可以为万世之法者乃为胜也若一行为大衍历议及略例校正历世以求历法强弱为历家体要得中平之数刘焯悟日行有盈缩之差〈旧历推日行平行一度至此方悟日行有盈缩冬至前后定日八十八日八十九分夏至前后定日九十三日七十四分冬至前后日行一度有馀夏至前后日行不及一度〉李淳风悟定朔之法并气朔闰馀皆同一术〈旧历定朔平注一大一小至此以日行盈缩月行迟疾加减朔馀馀为定朔望加时以定大小不过三数自此后日食在朔月食在望更无晦二之差旧历皆须用章岁章月之数使闰馀有差淳风造麟徳历以气朔闰馀同归一母〉张子信悟月行有交道表里五星有入气加减〈北齐学士张子信因葛荣乱隠居海岛三十馀年専以圆仪揆测天道始悟月行有交道表里在表为外道阳历在里为内道阴历月行在内道则日有食之月行在外道则无食若月外之人北户向日之地则反观有食又旧历五星率无盈缩至是始悟五星皆有盈缩加减之数〉宋何承天始悟测景以定气序〈景极长冬至景极短夏至始立八尺之表连测十馀年即知旧景初𠩵冬至常迟天三日乃造元嘉历冬至加时比旧退减三日〉晋姜岌始悟以月食所冲之宿为日所在之度〈日所在不知宿度至此以月食之宿所冲为日所在宿度〉后汉刘洪作乾象𠩵始悟月行有迟疾数〈旧历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至是始悟月行有迟疾之差极迟则日行十二度强极疾则日行十四度太其迟疾极差五度有馀〉宋祖冲之始悟岁差〈书尧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宵中星虚以殷仲秋至今三千馀年中星所差三十馀度则知毎岁有渐差之数造大明历率四十五年九月而退差一度〉唐徐升作宣明历悟日食有气刻差数〈旧历推日食皆平求食分多不允合至是推日食以气刻差数增损之测日食分数稍近天验〉明天历悟日月会合为朔所立日法积年有自然之数及立法推求晷景知气节加时所在〈自元嘉历后所立日法以四十九分之二十六为强率以十七分之九为弱率并强弱之数为日法朔馀自后诸历效之殊不知日月会合为朔并朔馀虚分为日法盖自然之理其气节加时晋汉以来约而要取有差半日今立法推求得尽其数〉后之造历者莫不遵用焉其踈谬之甚者即苗守信之乾元历马重积之调元历郭绍之五纯历也大概无出于此矣然造历者皆须会日月之行以为晦朔之数验春秋日食以明强弱其于气序则取验于传之南至其日行盈缩月行迟疾五星加减二曜食差日宿月离中星晷景立数立法悉本之于前语然后较验上自夏仲康五年九月辰弗集于房以至于今其星辰气朔日月交食等使三千年间若应准绳而有前有后有亲有疏者即为中平之数乃可施于后世其较验则依一行孙思恭取数多而不以少得为亲宻较日月交食若一分二刻以下为亲二分四刻以下为近三分五刻以上为远以历注有食而天验无食或天验有食而历注无食者为失其较星度则以差天二度以下为亲三度以下为近四度以上为远其较晷景尺寸以二分以下为亲三分以下为近四分以上为远若较古而得数多又近于今兼立法立数得其理而通于本者为最也琮自谓善历尝曰世之知历者甚少近世独孙思恭为妙而思恭又尝推刘羲叟为知历焉
宋史巻七十五
宋史巻七十五考证
律历志八歩晷漏术○〈臣召南〉按前历俱以歩月离承歩日躔之后明天始以歩晷漏接日躔之后月离之前
以加 汎差为定差○按此无阙文
国家务以至公理天下不可私移晦朔云云○〈臣召南〉按此文则春秋所书日食非朔及汉志日食于晦与二日者皆司天以私意移之实非晦与二日也
宋史巻七十五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六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二十九
律历九
尧敇羲和制横箫以考察星度其机衡用玉欲其燥湿不变运动有常坚久而不能废也至于后世铸铜为圆仪以法天体自洛下闳造太初历用浑仪及东汉孝和帝时太史惟有赤道仪岁时测𠉀颇有进退帝以问典星待诏姚崇等皆曰星图有规法日月实从黄道今无其器是以失之至永元十五年贾逵始设黄道仪桓帝延熹七年张衡更制之以四分为度其后陆续王蕃孔挺斛兰梁令瓉李淳风并尝制作五代乱亡遗法荡然矣真宗祥符初韩显符作浑仪但游仪䨇环夹望筒旋转而黄赤道相固不动皇祐初又命日官舒易简于渊周琮等参用淳风令瓉之制改铸黄道浑仪又为漏刻圭表诏翰林学士钱明逸详其法内侍麦允言总其工既成置浑仪于翰林天文院之𠉀台漏刻于文徳殿之钟鼓楼圭表于司天监帝为制浑仪总要十巻论前代得失巳而留中不出今具黄道游仪之法著于此焉第一重名六合仪
阳经䨇环外围二丈三尺二寸八分直径七尺七寸六分阔六寸厚六分南北并立两面各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强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少强阴纬单环外围径阔与阳经䨇环等外厚二寸五分内厚一寸九分上列十干十二支八卦方位以正地形上有池沿环流转以定平凖天常单环外围二丈四寸六分直径六尺八寸二分阔厚一寸二分上列十干十二支四维时刻之数以测辰刻与阳经阴纬环相固如卵之壳幕然
第二重名三辰仪
璇玑䨇环外围一丈九尺五寸六分直径六尺五寸二分阔一寸四分厚一寸两面各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强作二枢对两极赤道单环外围一丈九尺六寸八分直径六尺五寸六分阔一寸一分厚六分上列二十八宿距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强附于璇玑之上黄道单环外围一丈九尺二分直径六尺三寸四分阔一寸二分厚一寸上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强均分二十四气七十二𠉀六十四卦三百六十䇿出入赤道二十四度与赤道相交毎歳退差一分有馀白道单环外围一丈八尺六寸三分直径六尺二寸一分阔一寸一分厚五分上列交度置于黄道环中入黄道六度毎一交终退行黄道一度半弱皆旋转于六合之内
第三重名四游仪
璇枢䨇环外围一丈八尺二寸一分直径六尺七分阔二寸厚七分两面各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强挟直距以对枢轴东西转运于三辰仪内以格星度横箫望筒长五尺七寸外方内圆中通望孔直径六分周于日轮在璇枢直距之中使南北游仰以窥辰宿无所不至十字水平槽长九尺四寸八分首阔一尺二寸七分身阔九寸二分髙七尺水槽阔一寸深八分四柱各长六尺七寸八分植于水槽之末以辅天体皆以铜为之乃格七曜逺近盈缩以知昼夜长短之效其所测二十八舍距度著于后其周天星入宿去极所主吉凶则具在天文志
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六度房五度心四度尾十九度箕十度斗二十五度牛七度女十一度虚十度危十六度室十七度壁九度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五度𭥦十一度毕十八度觜一度参十度井三十四度二度柳十四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皇祐漏刻
自黄帝观漏水制器取则三代因以命官则挈壶氏其职也后之作者或下漏或浮漏或轮漏或权衡制作不一宋旧有刻漏及以水为权衡置文徳殿之东庑景祐三年再加考定而水有迟疾用有司之请増平水壶一渴乌二昼夜箭二十一然常以四时日出传卯正一刻又每时正巳传一刻至八刻巳传次时即二时初末相侵殆半皇祐初诏舒易简于渊周琮更造其法用平水重壶均调水势使无迟疾分百刻于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日未出前二刻半为晓日没后二刻半为昏减夜五刻以益昼漏谓之昏旦漏刻皆随气増损焉冬至夏至之间昼夜长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别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昏旦有星中每箭各异其凡黄道升降差二度四十分则随历増减改箭每时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为时正终八刻六分之二则交次时今列二十四气昼夜日出入辰刻昏晓中星以偹参合
冬至昼四十刻分空 日出卯正五刻分空昏中星壁初度夜六十刻分空 日入申正三刻二十分晓中星角初度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六>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六>
皇祐圭表
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辨方定时考闰莫近于圭表宋何承天始立表𠉀日景十年间知冬至比旧用景初历常后天三日又唐一行造大衍历用圭表测知旧历气节常后天一日今司天监圭表乃石晋时天文参谋赵延乂所建表既欹倾圭亦垫陷其于天度无所取正皇祐初诏周琮于渊舒易简改制之乃考古法立八尺铜表厚二寸博四寸下连石圭一丈三尺以尽冬至景长之数面有䨇水沟为平凖于沟䨇刻尺寸分数又刻二十四气岳台晷景所得尺寸置于司天监𠉀之三年知气节比旧历后天半日因而成书三巻命曰岳台晷景新书论前代测𠉀是非歩算之法颇详既上奏诏翰林学士范镇为序以识琮以谓二十四气所得尺寸比显徳钦天历王朴算为宻今载气之盈缩备采用焉小雪皇祐元年巳丑十月十九日戊寅
新表测景长一丈一尺三寸五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尺三寸九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一尺三寸四分〈小分四十八〉
二年庚寅十月二十九日癸未〈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十月十日戊子
新表测景长一丈一尺三寸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尺四寸七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一尺二寸九分〈小分九十八〉
大雪元年巳丑十一月四日癸巳〈云霠不测〉
二年庚寅十一月十五日戊戌
新表测景长一丈二尺四寸五分半王朴算景长一丈二尺四寸五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二尺四寸四分〈小分二十五〉
冬至元年已丑十一月十九日戊申
新表测景长一丈二尺八寸五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二尺八寸六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二年庚寅十一月三十日癸丑
新表测景长一丈二尺八寸四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二尺八寸六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三年辛卯十一月十二日巳未〈云霠不测〉
小寒元年巳丑十二月四日癸亥
新表测景长一丈二尺四寸王朴算景长一丈二尺四寸八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二尺四寸〈小分十五〉
二年庚寅闰十一月十五日戊辰〈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七日甲戌
新表测景长一丈二尺三寸七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二尺四寸八分〈小分二十六〉
大寒元年巳丑十二月十九日戊寅〈云霠不测〉
二年庚寅十二月一日甲申
新表测景长一丈一尺一寸七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尺四寸四分新法算景长一丈一尺一寸八分〈小分四十〉
三年辛卯十二月十二日已丑〈云霠不测〉
立春二年庚寅正月六日甲午〈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十二月十六日巳亥〈云霠不测〉
四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甲辰
新表测景长九尺六寸七分半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寸五分新法算景长一丈六寸八分〈小分七〉
雨水二年庚寅正月二十一日巳酉〈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正月一日甲寅
新表测景长八尺一寸半分王朴算景长八尺五寸新法算景长八尺九寸〈小分七十六〉
四年壬辰正月十二日巳未
新表测景长八尺一寸二分半王朴算景长八尺六寸一分新法算景长八尺一寸二分〈小分一十八〉
惊蛰二年庚寅二月七日甲子
新表测景长六尺六寸三分王朴算景长六尺八寸五分新法算景长六尺六寸三分〈小分三十九〉
三年辛卯正月十七日巳巳
新表测景长六尺六寸五分王朴算景长六尺八寸五分新法算景长六尺六寸五分〈小分六十八〉
四年壬辰正月二十八日乙亥〈云霠不测〉
春分二年庚寅二月二十三日已卯
新表测景长五尺三寸五分王朴算景长五尺二寸七分新法算景长五尺三寸四分〈小分七十七〉
三年辛卯二月四日乙酉〈云霠不测〉
四年壬辰二月十四日庚寅
新表测景长五尺三寸一分王朴算景长五尺二寸七分新法算景长五尺三寸〈小分七十二〉
清眀二年庚寅三月八日乙未
新表测景长四尺二寸王朴算景长三尺八寸九分新法算景长四尺一寸八分〈小分六十一〉
三年辛卯二月十九日庚子〈云霠不测〉
四年壬辰二月二十九日乙巳
新表测景长四尺二寸二分王朴算景长三尺九寸六分新法算景长四尺二寸一分〈小分八十五〉
榖雨二年庚寅三月二十三日庚戌〈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三月四日乙卯
新表测景长三尺三寸王朴算景长二尺九寸六分新法算景长三尺二寸九分〈小分八十六〉
四年壬辰三月十五日庚申
新表测景长三尺三寸一分半王朴算景长三尺一寸新法算景长三尺三寸一分〈小分一十六〉
立夏二年庚寅四月九日乙丑
新表测景长二尺五寸七分王朴算景长二尺三寸新法算景长二尺五寸六分〈小分二十八〉
三年辛卯三月十九日庚午
新表测景长二尺五寸七分半王朴算景长二尺三寸新法算景长二尺五寸七分〈小分四十二〉
四年壬辰三月三十日乙亥
新表测景长二尺五寸八分半王朴算景长二尺三寸四分新法算景长二尺五寸八分〈小分四十四〉
小满二年庚寅四月二十四日庚辰
新表测景长二尺三分王朴算景长一尺八寸六分新法算景长二尺三分〈小分五十一〉
三年辛卯四月五日乙酉
新表测景长二尺三分半王朴算景长一尺八寸六分新法算景长二尺三分〈小分五十一〉
四年壬辰四月十六日辛卯〈云霠不测〉
芒种二年庚寅五月九日乙未
新表测景长一尺六寸九分王朴算景长一尺六寸新法算景长一尺六寸半分〈小分九十七〉
三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辛丑
新表测景长一尺六寸七分王朴算景长一尺五寸九分新法算景长一尺六寸七分〈小分八十四〉
四年壬辰五月二日丙午
新表测景长一尺六寸八分半王朴算景长一尺六寸新法算景长一尺六寸八分〈小分二十〉
夏至二年庚寅五月二十五日辛亥
新表测景长一尺五寸七分半王朴算景长一尺五寸一分新法算景长一尺五寸七分
三年辛卯五月七日丙辰〈云霠不测〉
四年壬辰五月十七日辛酉
新表测景长一尺五寸七分王朴算景长一尺五寸一分新法算景长一尺五寸七分
小暑二年庚寅六月十一日丙寅〈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五月二十二日辛未
新表测景长一尺六寸九分半王朴算景长一尺六寸新法算景长一尺六寸九分〈小分七十五〉
四年壬辰六月三日丙子〈云霠不测〉
大暑二年庚寅六月二十六日辛巳
新表测景长二尺四分王朴算景长一尺八寸五分新法算景长二尺四分〈小分九十七〉
三年辛卯六月七日丙戌
新表测景长二尺二分太王朴算景长一尺八寸五分新法算景长二尺四分〈小分二十四〉
四年壬辰六月十九日壬辰
新表测景长二尺五分王朴算景长一尺八寸七分新法算景长二尺六分〈小分五十三〉
立秋二年庚寅七月十一日丙申
新表测景长二尺五寸九分王朴算景长二尺二寸九分新法算景长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五十一〉
三年辛卯六月二十三日壬辰
新表测景长二尺六寸一分半王朴算景长二尺三寸三分新法算景长二尺六寸二分〈小分七十三〉
处暑二年庚寅七月二十七日壬子〈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七月九日丁巳
新表测景长三尺三寸六分王朴算景长三尺新法算景长三尺三寸六分〈小分六十五〉
四年壬辰七月十九日壬戌〈云霠不测〉
白露二年庚寅八月十三日丁卯〈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七月二十四日壬申〈云霠不测〉
四年壬辰八月五日丁丑〈云霠不测〉
秋分二年庚寅八月二十八日壬午〈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八月九日丁亥
新表测景长五尺三寸八分王朴算景长五尺二寸一分新法算景长五尺三寸八分〈小分六十九〉
四年壬辰八月二十日壬辰〈云霠不测〉
寒露二年庚寅九月十三日丁酉〈云霠不测〉
三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壬寅
新表测景长六尺六寸七分王朴算景长六尺八分新法算景长六尺六寸七分〈小分八十八〉
四年壬辰九月六日戊申
新表测景长六尺七寸三分半王朴算景长六尺九寸一分新法算景长六尺七寸四分〈小分八十四〉
霜降二年庚寅九月二十八日壬子
新表测景长八尺一寸六分王朴算景长八尺四寸五分新法算景长八尺一寸四分〈小分七十〉
三年辛卯九月十日戊午〈云霠不测〉
四年壬辰九月二十一日癸亥
新表测景长八尺二寸王朴算景长八尺五寸六分新法算景长八尺一寸九分〈小分六十六〉
立冬二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戊辰
新表测景长九尺八寸半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寸新法算景长九尺八寸一分〈小分二十五〉
三年辛卯九月二十日癸酉
新表测景长九尺七寸九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寸新法算景长九尺七寸八分〈小分六十三〉
四年壬辰十月六日戊寅
新表测景长九尺七寸六分王朴算景长一丈一寸新法算景长九尺七寸六分〈小分一十〉
测景正加时早晚
后汉熹平三年四分历志立冬中景长一丈立春中景长九尺六寸寻冬至南极日晷最长二气去至日数既同则中景应䓁而前长后短顿差四寸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二气中景日差九分半弱进退均调略无盈缩以率计之二气各退二日十二刻则晷景之数立冬更短立春更长并差二寸二气中景俱长九尺八寸矣即立冬立春之正日也以此推之历置冬至后天亦二日十二刻也熹平三年时历丁丑冬至加时正在日中以二日十二刻减之定以乙亥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二十八刻宋志大明五年十月十日景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景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强折取其中则中天冬至应在十一月三日求其早晩今后二日景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日减以百刻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量检弥年则加减均同异歳相课则逺近应率观二家之说略而未通熹平乃要取其中而失于至前至后之馀大明则左右率而失于为实为法之数若夫较景定气历家最为急务观古较验止以冬至前后数日之间以定加时早晚且景之差行当二至前后进退在㣲茫之间又日有变行盈缩稍异若以为凖则加时相背又晋汉历术多以前后所测晷要取其中此亦差过半日今比歳较验在立冬立春景移过寸若较取加时则宜以其相近者通计半之为距至汎日乃以其晷数相减馀者以法乘之满其日晷差而一为刻乃以差别〈求冬至视其前晷多则为减少则为加求夏至返之〉加减距至汎日为定日仍加半日之刻命从前距日辰算外即二至加时日辰及刻分如此推求则二至加时早晚可验矣
皇祐岳台晷景法
按大衍载日及崇天定差之率虽号通宻然未能尽上下交应之理则晷度无由合契今立新法使上符盈缩之行下参句股之数所算尺寸与天测验无有先后其术曰计二至后日数乃减去二至约馀仍加半日之分即所求日午中积数而置之以求进退差分〈求进退差分者置中积之数如一象九十一日三十二分以下为在前如一象以上返减二至限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一分馀为在后置前后度于上列二百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下乘上满四千一百三十五除之为分不满退除为小分在冬至后则为进差在夏至后则为退差〉仍列初末二限〈求入初末限者置所求日午中积数日在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之数四十五日六十二分以下即为所求在初限如在巳上者乃返减二至限馀即为所求入末限其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以一百三十七日为率〉用求午中晷数〈求午中晷数者视所求如入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者以末限日减一千九百三十七半馀为汎差仍以限日分乘其进退差五因百约之用减汎差为定差乃以日限日分自相乘以乘定差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为分及小分以减冬至常晷一丈二尺八寸五分馀为其日午中晷数若所求入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者乃三约入限日分以减四百八十五少馀为汎差仍以进退差减极数馀者若在春分后秋分前者直以四约之以加汎差为定差若在春分前秋分后者乃以去二分日数及分乘之满六百而一以减汎差馀为定差乃以入限日分自相乘以乘定差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为分及小分以加夏至常晷一尺五寸七分即为其日午中晷数若用周歳历直以其日晷景损益差分乘其日午中之馀满法约之乃损益其下晷数即其日午中定晷〉如此推求则上下通应之理句股斜射之原皆可视验乃具岳台晷景周岁算数
冬至后 毎日损差 毎日午中晷景常数
初日 空分〈小分一十九〉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一日 空分〈小分五十八〉一丈二尺八寸四分〈小分八十一〉二日 空分〈小分九十六〉一丈二尺八寸四分〈小分二十二〉三日 一分〈小分三十五〉一丈二尺八寸三分〈小分二十七〉四日 一分〈小分七十二〉一丈二尺八寸一分〈小分九十二〉五日 二分〈小分七十一〉一丈二尺八寸〈小分一十九〉六日 二分〈小分四十八〉一丈二尺七寸八分〈小分八〉七日 二分〈小分八十五〉一丈二尺七寸五分〈小分六十〉八日 三分〈小分二十一〉一丈二尺七寸七分〈小分七十五〉九日 三分〈小分五十八〉一丈二尺六寸九分〈小分五十四〉十日 三分〈小分九十二〉一丈二尺六寸五分〈小分九十六〉十一日 四分〈小分二十八〉一丈二尺六寸二分〈小分三〉十二日 四分〈小分二十二〉一丈二尺五寸七分〈小分七十五〉十三日 四分〈小分九十六〉一丈二尺五寸三分〈小分一十三〉十四日 五分〈小分二十九〉一丈二尺四寸八分〈小分一十七〉十五日 五分〈小分六十一〉一丈二尺四寸二分〈小分八十八〉十六日 五分〈小分九十一〉一丈二尺三寸七分〈小分二十七〉十七日 六分〈小分二十一〉一丈二尺三寸一分〈小分三十五〉十八日 六分〈小分五十二〉一丈二尺二寸五分〈小分一十〉十九日 六分〈小分八十一〉一丈二尺一寸八分〈小分六十〉二十日 七分〈小分九〉 一丈二尺一寸一分〈小分七十九〉二十一日 七分〈小分三十六〉一丈二尺四分〈小分七十〉
二十二日 七分〈小分六十二〉一丈一尺九寸七分〈小分三十四〉二十三日 七分〈小分八十七〉一丈一尺八寸九分〈小分七十三〉二十四日 八分〈小分一十一〉一丈一尺八寸一分〈小分八十五〉二十五日 八分〈小分八十四〉一丈一尺七寸三分〈小分七十四〉二十六日 八分〈小分五十五〉一丈一尺六寸五分〈小分四十〉二十七日 八分〈小分七十三〉一丈一尺五寸六〈小分八十五〉二十八日 九分〈小分空〉 一丈一尺四寸八〈小分一十三〉二十九日 九分〈小分一十四〉一丈一尺三寸九〈小分一十二〉三十日 九分〈小分三十二〉一丈一尺二寸九〈小分九十八〉三十一日 九分〈小分四十八〉一丈一尺二寸〈小分六十六〉三十二日 九分〈小分六十二〉一丈一尺一寸一分〈小分一十八〉三十三日 九分〈小分七十六〉一丈一尺一分〈小分五十五〉三十四日 九分〈小分八十九〉一丈九寸一分〈小分七十八〉三十五日 一寸〈小分一〉 一丈八尺一寸〈小分六十九〉三十六日 一寸〈小分一十二〉一丈七寸一分〈小分八十八〉三十七日 一寸〈小分二十〉 一丈六寸一分〈小分七十六〉三十八日 一寸〈小分二十八〉一丈五寸一分〈小分五十六〉三十九日 一寸〈小分三十五〉一丈四寸一分〈小分二十八〉四十日 一寸〈小分四十〉 一丈三寸〈小分九十三〉
四十一日 一寸〈小分四十四〉一丈二寸〈小分九十三〉
四十二日 一寸〈小分四十八〉一丈一寸〈小分九〉
四十三日 一寸〈小分四十九〉九尺九寸九分〈小分六十一〉四十四日 一寸〈小分五十〉 九尺八寸九分〈小分一十三〉四十五日 一寸〈小分五十七〉九尺七寸八分〈小分六十一〉四十六日 一寸〈小分六十七〉九尺六寸八分〈小分五〉
四十七日 一寸〈小分六十一〉九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十八〉四十八日 一寸〈小分五十六〉九尺四寸六分〈小分七十七〉四十九日 一寸〈小分五十六〉九尺三寸六分〈小分一十七〉五十日 一寸〈小分五十二〉九尺二寸五分〈小分六十七〉五十一日 一寸〈小分四十九〉九尺一寸五分〈小分九〉
五十二日 一寸〈小分四十五〉九尺一寸五分〈小分九〉
五十三日 一寸〈小分四十一〉八尺九寸四分〈小分一十八〉五十四日 一寸〈小分三十八〉八尺八寸三分〈小分七十七〉五十五日 一寸〈小分三十二〉八尺七寸三分〈小分三十九〉五十六日 一寸〈小分三十七〉八尺六寸三分〈小分七〉
五十七日 一寸〈小分二十七〉八尺五寸二分〈小分八〉
五十八日 一寸〈小分一十〉八尺四寸二分〈小分五十七〉五十九日 一寸〈小分一十二〉八尺三寸二分〈小分三十八〉六十日 一寸〈小分八〉 八尺二寸〈小分二十六〉
六十一日 一寸〈小分三〉 八尺一寸二分〈小分一十八〉六十二日 九分〈小分九十七〉八尺二分〈小分一十五〉
六十三日 九分〈小分九十一〉七尺九寸二分〈小分一十八〉六十四日 九分〈小分八十六〉七尺八寸二分〈小分二十五〉六十五日 九分〈小分八十一〉七尺七寸二分〈小分三十九〉六十六日 九分〈小分七十五〉七尺六寸二分〈小分五十八〉六十七日 九分〈小分六十九〉七尺五寸二分〈小分八十三〉六十八日 九分〈小分六十二〉七尺四寸三分〈小分十四〉
六十九日 九分〈小分五十七〉七尺三寸三分〈小分五十二〉七十日 九分〈小分五十一〉七尺二寸三分〈小分九十五〉七十一日 九分〈小分四十九〉七尺一寸四分〈小分四十四〉七十二日 九分〈小分三十八〉七尺四分〈小分九十七〉
七十三日 九分〈小分三十一〉六尺九寸五分〈小分六十一〉七十四日 九分〈小分二十五〉六尺八寸六分〈小分三〉
七十五日 九分〈小分一十七〉六尺七寸七分〈小分五〉
七十六日 九分〈小分一十三〉六尺六寸七分〈小分八十八〉七十七日 九分〈小分六〉 六尺五寸八分〈小分七十五〉七十八日 八分〈小分九十七〉六尺四寸九分〈小分六十九〉七十九日 八分〈小分九十〉 六尺四寸〈小分七十三〉
八十日 八分〈小分八十三〉六尺三寸一分〈小分十三〉
八十一日 八分〈小分七十七〉六尺二寸三分〈小分空〉
八十二日 八分〈小分六十八〉六尺一寸四分〈小分三十三〉八十三日 八分〈小分六十二〉六尺五分〈小分五十五〉
八十四日 八分〈小分五十五〉五尺九寸六分〈小分九十三〉八十五日 八分〈小分四十七〉五尺八寸八分〈小分三十八〉八十六日 八分〈小分三十九〉五尺七寸九分〈小分九十一〉八十七日 八分〈小分三十三〉五尺七寸一分〈小分五十二〉八十八日 八分〈小分二十五〉五尺六寸三分〈小分二十〉
八十九日 八分〈小分一十七〉五尺五寸四分〈小分九十五〉九十日 八分〈小分九〉 五尺四寸六分〈小分七十八〉九十一日 七分〈小分九十六〉五尺三寸八分〈小分六十九〉九十二日 七分〈小分八十三〉五尺三寸〈小分九十三〉
九十三日 七分〈小分七十六〉五尺二寸二分〈小分九十〉
九十四日 七分〈小分六十七〉五尺一寸五分〈小分一十四〉九十五日 七分〈小分五十九〉五尺七分〈小分四十七〉
九十六日 七分〈小分五十〉 四尺九寸九分〈小分八十八〉九十七日 七分〈小分四十一〉四尺九寸二分〈小分九十八〉九十八日 七分〈小分三十四〉四尺八寸四分〈小分九十六〉九十九日 七分〈小分二十六〉四尺七寸七分〈小分六十二〉一百日 七分〈小分一十七〉四尺七寸〈小分二十六〉
一百一日 七分〈小分九〉 四尺六寸二分〈小分一十九〉一百二日 七分〈小分一〉 四尺五寸六分〈小分一十〉
一百三日 六分〈小分九十三〉四尺四寸九分〈小分九〉
一百四日 六分〈小分八十五〉四尺四寸二分〈小分一十六〉一百五日 六分〈小分七十七〉四尺三寸五分〈小分三十一〉一百六日 六分〈小分六十九〉四尺二寸八分〈小分五十四〉一百七日 六分〈小分六十〉 四尺二寸一分〈小分八十五〉一百八日 六分〈小分五十〉 四尺一寸五分〈小分二十五〉一百九日 六分〈小分四十五〉四尺九分〈小分七十四〉
一百十日 六分〈小分三十七〉四尺二分〈小分二十九〉
一百一十一日六分〈小分二十九〉三尺九寸五分〈小分九十二〉一百一十二日六分〈小分二十一〉三尺八寸九分〈小分六十三〉一百一十三日六分〈小分一十二〉三尺八寸三分〈小分四十二〉一百一十四日六分〈小分四〉 三尺七寸七分〈小分三十〉一百一十五日五分〈小分九十七〉三尺七寸一分〈小分二十六〉一百一十六日五分〈小分八十九〉三尺六寸五分〈小分二十九〉一百一十七日五分〈小分八十〉 三尺五寸九分〈小分四十〉一百一十八日五分〈小分七十三〉三尺五寸三分〈小分六十〉一百一十九日五分〈小分六十五〉三尺四寸七分〈小分八十七〉一百二十日 五分〈小分五十九〉三尺四寸二分〈小分二十三〉一百二十一日五分〈小分四十九〉三尺三寸六分〈小分六十五〉一百二十二日五分〈小分四十〉 三尺三寸一分〈小分一十六〉一百二十三日五分〈小分三十二〉三尺二寸五分〈小分七十六〉一百二十四日五分〈小分二十六〉三尺二寸〈小分四十四〉
一百二十五日五分〈小分一十七〉三尺一寸五分〈小分十八〉一百二十六日五分〈小分九〉 三尺一寸〈小分二〉
一百二十七日五分〈小分一〉 三尺四分〈小分九十二〉
一百二十八日四分〈小分九十三〉二尺九寸九分〈小分九十一〉一百二十九日四分〈小分八十五〉二尺九寸五分〈小分九十八〉一百三十日 四分〈小分七十七〉二尺九寸〈小分一十三〉
一百三十一日四分〈小分六十六〉二尺八寸五分〈小分三十六〉一百三十二日四分〈小分六十一〉二尺八寸〈小分六十七〉
一百三十三日四分〈小分五十二〉二尺七寸六分〈小分一〉一百三十四日四分〈小分四十五〉二尺七寸一分〈小分五十四〉一百三十五日四分〈小分三十六〉二尺六寸七分〈小分九〉一百三十六日四分〈小分二十九〉二尺六寸二分〈小分七十三〉一百三十七日四分〈小分二十〉 二尺五寸八分〈小分四十四〉一百三十八日四分〈小分一十一〉二尺五寸四分〈小分二十四〉一百三十九日四分〈小分四〉 二尺五寸〈小分一十三〉
一百四十日 三分〈小分九十五〉二尺四寸六分〈小分九〉一百四十一日三分〈小分八十七〉二尺四寸二分〈小分一十四〉一百四十二日三分〈小分七十九〉二尺三寸八分〈小分二十七〉一百四十三日三分〈小分七十〉 二尺三寸四分〈小分四十七〉一百四十四日三分〈小分十二〉 二尺三寸〈小分七十八〉
一百四十五日三分〈小分五十三〉二尺二寸七分〈小分一十六〉一百四十六日三分〈小分四十五〉二尺二寸三分〈小分六十三〉一百四十七日三分〈小分三十七〉二尺二寸〈小分一十八〉
一百四十八日三分〈小分二十九〉二尺一寸六分〈小分八十一〉一百四十九日三分〈小分一十八〉二尺一寸三分〈小分五十二〉一百五十日 三分〈小分一十〉 二尺一寸〈小分三十四〉
一百五十一日三分〈小分二〉 二尺七分〈小分二十四〉
一百五十二日二分〈小分九十三〉二尺四分〈小分二十三〉
一百五十三日二分〈小分八十〉 二尺一分〈小分二十九〉
一百五十四日二分〈小分七十六〉二尺九寸八分〈小分三十五〉一百五十五日二分〈小分六十六〉一尺九寸五分〈小分六十九〉一百五十六日二分〈小分五十八〉一尺九寸三分〈小分三〉一百五十七日二分〈小分四十九〉一尺九寸〈小分四十五〉
一百五十八日二分〈小分三十九〉一尺八寸七分〈小分九十六〉一百五十九日二分〈小分三十〉 一尺八寸五分〈小分五十七〉一百六十日 二分〈小分二十二〉一尺八寸三分〈小分二十七〉一百六十一日二分〈小分一十一〉一尺八寸一分〈小分五〉一百六十二日二分〈小分三〉 一尺七寸八分〈小分九十九〉一百六十三日一分〈小分九十三〉一尺七寸六分〈小分九十一〉一百六十四日一分〈小分八十四〉一尺七寸四分〈小分九十八〉一百六十五日一分〈小分七十五〉一尺七寸三分〈小分一十四〉一百六十六日一分〈小分六十四〉一尺七寸一分〈小分三十九〉一百六十七日一分〈小分五十五〉一尺六寸九分〈小分七十五〉一百六十八日一分〈小分四十六〉一尺六寸八分〈小分二十〉一百六十九日一分〈小分三十六〉一尺六寸六分〈小分四十七〉一百七十日 一分〈小分三十五〉一尺六寸五分〈小分三十八〉一百七十一日一分〈小分一十六〉一尺六寸四分〈小分一十三〉一百七十二日一分〈小分六〉 一尺六寸三分〈小分九十七〉一百七十三日空分〈小分九十六〉一尺六寸二分〈小分九十一〉一百七十四日空分〈小分八十六〉一尺六寸一分〈小分九十五〉一百七十五日空分〈小分七十五〉一尺六寸〈小分九〉
一百七十六日空分〈小分六十五〉一尺五寸九分〈小分三十四〉一百七十七日空分〈小分五十五〉一尺五寸八分〈小分六十九〉一百七十八日空分〈小分四十四〉一尺五寸八分〈小分一十四〉一百七十九日空分〈小分三十三〉一尺五寸七分〈小分七十〉一百八十日 空分〈小分二十三〉一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十七〉一百八十一日空分〈小分一十二〉一尺五寸七分〈小分一十四〉一百八十二日空分〈小分三〉 一尺五寸七分〈小分二〉夏至后 毎日益差 毎日午中晷景常数
初日 空分〈小分五〉 一尺五寸七分〈小分空〉
一日 空分〈小分一十六〉一尺五寸七分〈小分五〉
二日 空分〈小分二十七〉一尺五寸七分〈小分二十一〉
三日 空分〈小分三十八〉一尺五寸七分〈小分四十九〉
四日 空分〈小分四十八〉一尺五寸七分〈小分八十六〉
五日 空分〈小分五十九〉一尺五寸八分〈小分三十四〉
六日 空分〈小分六十九〉一尺五寸八分〈小分九十三〉
七日 空分〈小分七十九〉一尺五寸九分〈小分六十二〉
八日 空分〈小分八十九〉一尺六寸〈小分四十一〉
九日 一分〈小分空〉 一尺六寸一分〈小分三十〉十日 一分〈小分一十〉 一尺六寸二分〈小分三十〉
十一日 一分〈小分一十九〉一尺六寸三分〈小分四十〉
十二日 一分〈小分三十〉 一尺六寸四分〈小分五十九〉十三日 一分〈小分三十九〉一尺六寸五分〈小分四十〉
十四日 一分〈小分四十九〉一尺六寸七分〈小分五十九〉十五日 一分〈小分五十九〉一尺六寸八分〈小分二十八〉十六日 一分〈小分六十九〉一尺七寸〈小分三十六〉
十七日 一分〈小分七十八〉一尺七寸二分〈小分五〉
十八日 一分〈小分八十七〉一尺七寸三分〈小分八十五〉十九日 二分〈小分九十八〉一尺七寸五分〈小分七十〉
二十日 二分〈小分六〉 一尺七寸七分〈小分六十七〉二十一日 二分〈小分一十五〉一尺七寸九分〈小分七十三〉二十二日 二分〈小分二十五〉一尺八寸一分〈小分八十八〉二十三日 二分〈小分三十四〉一尺八寸四分〈小分一十三〉二十四日 二分〈小分四十三〉一尺八寸六分〈小分四十七〉二十五日 二分〈小分五十二〉一尺八寸八分〈小分九十〉
二十六日 二分〈小分六十一〉一尺九寸一分〈小分四十二〉二十七日 二分〈小分七十一〉一尺九寸四分〈小分三〉
二十八日 二分〈小分七十九〉一尺九寸六分〈小分七十三〉二十九日 二分〈小分八十七〉一尺九寸九分〈小分五十二〉三十日 二分〈小分九十七〉二尺二分〈小分三十九〉
三十一日 三分〈小分五〉 二尺五分〈小分三十六〉
三十二日 三分〈小分一十四〉二尺八分〈小分四十〉
三十三日 三分〈小分二十二〉二尺一寸一分〈小分五十五〉三十四日 三分〈小分三十一〉二尺一寸四分〈小分七十七〉三十五日 三分〈小分四十〉 二尺一寸八分〈小分八〉
三十六日 三分〈小分四十八〉二尺二寸一分〈小分四十八〉三十七日 三分〈小分五十七〉二尺二寸四分〈小分九十六〉三十八日 三分〈小分六十五〉二尺二寸八分〈小分五十三〉三十九日 三分〈小分七十三〉二尺三寸二分〈小分一十八〉四十日 三分〈小分八十二〉二尺三寸五分〈小分九十一〉四十一日 三分〈小分九十〉 二尺三寸九分〈小分七十一〉四十二日 三分〈小分九十九〉二尺四寸三分〈小分六十三〉四十三日 四分〈小分六〉 二尺四寸七分〈小分六十二〉四十四日 四分〈小分一十五〉二尺五寸一分〈小分六十八〉四十五日 四分〈小分二十三〉二尺五寸五分〈小分八十三〉四十六日 四分〈小分三十三〉二尺六寸〈小分六〉
四十七日 四分〈小分三十九〉二尺六寸四分〈小分三十八〉四十八日 四分〈小分四十八〉二尺六寸八分〈小分七十七〉四十九日 四分〈小分五十五〉二尺七寸三分〈小分二十五〉五十日 四分〈小分六十四〉二尺七寸七分〈小分八十〉
五十一日 四分〈小分七十二〉二尺八寸二分〈小分四十四〉五十二日 四分〈小分七十九〉二尺八寸七分〈小分一十六〉五十三日 四分〈小分八十九〉二尺九寸一分〈小分六十五〉五十四日 四分〈小分九十六〉二尺九寸六分〈小分八十四〉五十五日 五分〈小分四〉 三尺一寸六分〈小分八十六〉五十六日 五分〈小分一十二〉三尺二寸〈小分二十四〉
五十七日 五分〈小分二十〉 三尺一寸二分〈小分九十六〉五十八日 五分〈小分二十八〉三尺一寸七分〈小分二十六〉五十九日 五分〈小分三十二〉三尺二寸二分〈小分四十四〉六十日 五分〈小分四十四〉三尺二寸七分〈小分八十〉
六十一日 五分〈小分一十二〉三尺三寸三分〈小分二十四〉六十二日 五分〈小分六十〉 三尺三寸八分〈小分七十六〉六十三日 五分〈小分六十八〉三尺四寸四分〈小分三十六〉六十四日 五分〈小分七十五〉三尺五分〈小分四〉
六十五日 五分〈小分八十四〉三尺五寸五分〈小分七十九〉六十六日 五分〈小分九十一〉三尺六寸一分〈小分六十三〉六十七日 五分〈小分九十九〉三尺六寸七分〈小分五十五〉六十八日 六分〈小分八〉 三尺七寸三分〈小分五十四〉六十九日 六分〈小分一十六〉三尺七寸九分〈小分六十二〉七十日 六分〈小分二十三〉三尺八寸五分〈小分七十八〉七十一日 六分〈小分三十二〉三尺九寸二分〈小分一〉
七十二日 六分〈小分三十九〉三尺九寸八分〈小分三十三〉七十三日 六分〈小分四十八〉四尺四分〈小分七十三〉
七十四日 六分〈小分四十五〉四尺一寸〈小分七十五〉
七十五日 六分〈小分六十四〉四尺一寸七分〈小分七十五〉七十六日 六分〈小分七十一〉四尺二寸四分〈小分三十九〉七十七日 六分〈小分八十〉 四尺三寸一分〈小分一十〉
七十八日 六分〈小分八十八〉四尺三寸七分〈小分九十〉
七十九日 六分〈小分九十七〉四尺四寸四分〈小分七十八〉八十日 七分〈小分三〉 四尺五寸一分〈小分七十五〉八十一日 七分〈小分一十三〉四尺五寸八分〈小分七十一〉八十二日 七分〈小分二十〉 四尺六寸五分〈小分五十一〉八十三日 七分〈小分二十九〉四尺七寸三分〈小分一十一〉八十四日 七分〈小分三十七〉四尺八寸〈小分四十〉
八十五日 七分〈小分四十四〉四尺八寸七分〈小分七十七〉八十六日 七分〈小分五十四〉四尺九寸五分〈小分二十一〉八十七日 七分〈小分六十三〉五尺二分〈小分七十五〉
八十八日 七分〈小分六十九〉五尺一寸〈小分三十八〉
八十九日 七分〈小分七十七〉五尺一寸八分〈小分七〉
九十日 七分〈小分九十〉 五尺二寸五分〈小分八十四〉九十一日 八分〈小分一〉 五尺三寸三分〈小分七十四〉九十二日 八分〈小分一十三〉五尺四寸一分〈小分七十五〉九十三日 八分〈小分二十〉 五尺四寸九分〈小分八十八〉九十四日 八分〈小分二十七〉五尺五寸八分〈小分八〉
九十五日 八分〈小分三十五〉五尺六寸六分〈小分三十五〉九十六日 八分〈小分四十四〉五尺七寸四分〈小分七十〉
九十七日 八分〈小分四十七〉五尺八寸三分〈小分一十四〉九十八日 八分〈小分五十八〉五尺九寸一分〈小分六十一〉九十九日 八分〈小分六十六〉六尺〈小分一十九〉
一百日 八分〈小分七十〉 六尺八分〈小分八十五〉
一百一日 八分〈小分八十〉 六尺一寸七分〈小分五十五〉一百二日 八分〈小分八十六〉六尺二寸六分〈小分三十五〉一百三日 八分〈小分九十三〉六尺三寸五分〈小分二十一〉一百四日 九分〈小分空〉 六尺四寸四分〈小分一十四〉一百五日 九分〈小分八〉 六尺五寸三分〈小分一十四〉一百六日 九分〈小分一十三〉六尺六寸二分〈小分二十二〉一百七日 九分〈小分二十一〉六尺七寸一分〈小分三十五〉一百八日 九分〈小分二十七〉六尺八寸〈小分五十六〉
一百九日 九分〈小分三十五〉六尺八寸九分〈小分八十三〉一百十日 九分〈小分四十〉 六尺九寸九分〈小分一十八〉一百一十一日九分〈小分四十七〉七尺八分〈小分五十八〉
一百一十二日九分〈小分五十四〉七尺一寸八分〈小分五〉一百一十三日九分〈小分六十〉七尺二寸七分〈小分五十九〉一百一十四日九分〈小分六十四〉七尺三寸七分〈小分一十九〉一百一十五日九分〈小分七十〉 七尺四寸六分〈小分八十三〉一百一十六日九分〈小分七十八〉七尺五寸六分〈小分五十三〉一百一十七日九分〈小分八十三〉七尺六寸六分〈小分三十一〉一百一十八日九分〈小分八十七〉七尺七寸六分〈小分一十四〉一百一十九日九分〈小分九十六〉七尺八寸六分〈小分一〉一百二十日九分〈小分九十九〉 七尺九寸五分〈小分九十七〉一百二十一日一寸〈小分四〉 八尺五分〈小分九十六〉
一百二十二日一寸〈小分九〉 八尺一寸六分〈小分空〉一百二十三日一寸〈小分一十七〉八尺二寸六分〈小分九〉一百二十四日一寸〈小分一十九〉八尺三寸六分〈小分二十六〉一百二十五日一寸〈小分二十五〉八尺四寸六分〈小分四十五〉一百二十六日一寸〈小分二十九〉八尺五寸六分〈小分七十〉一百二十七日一寸〈小分三十三〉八尺六寸六分〈小分九十九〉一百二十八日一寸〈小分三十八〉八尺七寸七分〈小分三十二〉一百二十九日一寸〈小分四十三〉八尺八寸七分〈小分七十〉一百三十日 一寸〈小分四十五〉八尺九寸八分〈小分一十三〉一百三十一日一寸〈小分五十一〉九尺八分〈小分五十八〉
一百三十二日一寸〈小分五十四〉九尺一寸九分〈小分九〉一百三十三日一寸〈小分五十五〉九尺二寸九分〈小分六十三〉一百三十四日一寸〈小分六十二〉九尺四寸〈小分一十八〉
一百三十五日一寸〈小分六十四〉九尺五寸〈小分八十〉
一百三十六日一寸〈小分六十六〉九尺六寸一分〈小分四十四〉一百三十七日一寸〈小分五十二〉九尺七寸二分〈小分一十〉一百三十八日一寸〈小分五十〉 九尺八寸二分〈小分六十二〉一百三十九日一寸〈小分四十八〉九尺九寸三分〈小分一十二〉一百四十日 一寸〈小分四十六〉一丈三分〈小分六十〉
一百四十一日一寸〈小分四十三〉一丈一寸四分〈小分六〉一百四十二日一寸〈小分三十九〉一丈二寸四分〈小分四十九〉一百四十三日一寸〈小分三十二〉一丈三寸四分〈小分八十八〉一百四十四日一寸〈小分二十五〉一丈四寸五分〈小分二十〉一百四十五日一寸〈小分一十六〉一丈五寸五分〈小分四十五〉一百四十六日一寸〈小分八〉 一丈六寸五分〈小分六十二〉一百四十七日九分〈小分九十六〉一丈七寸五分〈小分七十〉一百四十八日九分〈小分八十五〉一丈八寸五分〈小分六十六〉一百四十九日九分〈小分七十二〉一丈九寸五分〈小分二十一〉一百五十日 九分〈小分五十七〉一丈一尺五分〈小分三十三〉一百五十一日九分〈小分四十三〉一丈一尺一寸四分〈小分八十〉一百五十二日九分〈小分二十五〉一丈一尺二寸四分〈小分二十二〉一百五十三日九分〈小分七〉 一丈一尺三寸三分〈小分四十七〉一百五十四日八分〈小分九十〉 一丈一尺四寸二分一百五十五日八分〈小分六十八〉一丈一尺五寸一分一百五十六日八分〈小分四十八〉一丈一尺六寸一分一百五十七日八分〈小分二十五〉一丈一尺六寸八分〈小分六十〉一百五十八日八分〈小分二〉 一丈一尺七寸六分一百五十九日七分〈小分七十七〉一丈一尺八寸四分一百六十日 七分〈小分五十二〉一丈一尺九寸二分一百六十一日七分〈小分二十七〉一丈二尺〈小分一十六〉
一百六十二日六分〈小分九十八〉一丈二尺七分〈小分四十三〉一百六十三日六分〈小分六十七〉一丈二尺一寸四分一百六十四日六分〈小分四十五〉一丈二尺二寸一分〈小分一〉一百六十五日六分〈小分一十一〉一丈二尺二寸七分一百六十六日五分〈小分八十〉 一丈二尺三寸三分一百六十七日五分〈小分四十九〉一丈二尺三寸九分一百六十八日五分〈小分六十〉 一丈二尺四寸四分一百六十九日四分〈小分八十三〉一丈二尺五寸〈小分九〉一百七十日 四分〈小分五十〉 一丈二尺五寸四分〈小分九十二〉一百七十一日四分〈小分一十四〉 一丈二尺五寸九分〈小分四十二〉一百七十二日三分〈小分八十〉 一丈二尺六寸三分〈小分五十六〉一百七十三日三分〈小分四十五〉 一丈二尺六寸七分〈小分三十六〉一百七十四日三分〈小分七〉 一丈二尺七寸〈小分八十一〉一百七十五日二分〈小分七十一〉 一丈二尺七寸三分〈小分八十八〉一百七十六日二分〈小分三十四〉 一丈二尺七寸六分〈小分五十九〉一百七十七日二分〈小分三〉 一丈二尺七寸八分〈小分九十三〉一百七十八日一分〈小分五十二〉 一丈二尺八寸〈小分九十六〉一百七十九日一分〈小分二十〉 一丈二尺八寸二分〈小分四十八〉一百八十日 空分〈小分八十二〉 一丈二尺八寸三分〈小分六十八〉一百八十一日空分〈小分四十三〉 一丈二尺八寸四分〈小分五十〉一百八十二日空分〈小分七〉 一丈二尺八寸四分〈小分九十〉
宋史巻七十六
宋史巻七十六考证
律历志九尧敇羲和云云○〈臣召南〉按此萹叙皇祐浑仪漏刻圭表而于圭表尤详其实浑仪一条宜并入前天文志中
角十二度亢九度云云○按此所列黄道度也
今载气之盈缩偹采用焉○〈臣召南〉按所列岳台晷景毎歳亦少有不同此则后文所谓日有变行盈缩稍异者也岳台即宋都城浚仪县地名自唐开元时以阳城测景未中乃改于岳台焉
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按以晷景定节气最为有据
宋史巻七十六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七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
律历十〈观天历〉
元祐观天历演纪上元甲子距元祐七年壬申岁积五百九十四万四千八百八算〈上考往古毎年减一下验将来每年加二〉歩气朔
统法一万二千三十
岁周四百三十九万三千八百八十
岁馀六万三千八十
气䇿一十五馀二千六百二十八秒一十二
朔实三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
朔策二十九馀六千三百八十三
望策一十四馀九千二百六秒一十八
策七馀四千六百三秒九
岁閠一十三万八百四十四
中盈分五千二百五十六秒二十四
朔虚分五千六百四十七
没限分九千四百二
閠限三十四万四千三百四十九秒一十二
旬周七十二万一千八百
纪法六十
以上秒母同三十六
推天正冬至置距所求积年以岁周乘之为气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统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其大馀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馀求次气置天正冬至大小馀以气策及馀秒累加之〈秒盈秒法从小馀一小馀盈统法从大馀一大馀盈纪法去之〉命甲子算外即各得次气日辰及馀秒
推天正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以朔实去之不尽为閠馀以减天正冬至气积分馀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统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其大馀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日辰及馀
求望及次朔经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大小馀以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即各得望及次朔经日及馀秒求没日置有没之气小馀以三百六十乘之其秒进一位从之用减岁周馀满岁馀除之为日不满为馀其日命其气初日日辰算外即为其气没日日辰〈凡气小馀在没限以上者为有没之气〉
求灭日置有灭之朔小馀以三十乘之满朔虚分除之为日不满为馀其日命其月经朔初日日辰算外即为其月灭日日辰〈凡经朔小馀不满朔虚分者为有灭之朔〉
歩发敛
𠉀策五馀八百七十六秒四
卦策六馀一千五十一秒一十一
土王策三馀五百二十五秒二十四
月閠一万九百三秒二十四
辰法二千五
半辰法一千二半
刻法一千三百三
秒母三十六
推七十二𠉀各因中节大小馀命之为初𠉀以𠉀䇿加之为次𠉀又加之为末𠉀
求六十四卦各因中气大小馀命之为初卦用事日以卦策加之为中卦用事日又加之得终卦用事日以土王䇿加诸侯内卦得十有二节之初外卦用事日又加之得大夫卦用事日复以卦策加之得卿卦用事日推五行用事各因四立之节大小馀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减四季中气大小馀命甲子算外为其月土始用事日
求中气去经朔置天正冬至闰馀以月闰累加之满统法约之为日不尽为馀即各得每月中气去经朔日及馀秒〈其闰馀满闰限者为月内有闰也仍定其朔内无中气者为闰月〉
求卦𠉀去经朔以卦𠉀策累加减中气去经朔日及馀〈中气前减中气后加〉即各得卦𠉀去经朔日及馀秒
求发敛加时倍所求小馀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五因之满刻法为刻不满为馀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即各得所求加时辰刻及分
歩日躔
周天分四百三十九万四千三十四秒五十七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馀三千八十四秒五十七
岁差一百五十四秒五十七
二至限日一百八十二馀七千四百八十
冬至后盈初夏至后缩末限日八十八馀一万九百五十八
夏至后缩初冬至后盈末限日九十三馀八千五百五十二
求每日盈缩分置入二至后全日各在初限巳下为初限已上用减二至限馀为末限列初末限日及分于上倍初末限日及约分于下相减相乘求盈缩分者在盈初缩末以三千二百九十四除之在盈末缩初以三千六百五十九除之皆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求朏朒积者各退二位在盈初缩末以三百六十六而一在盈末缩初以四百七而一各得所求以盈缩相减馀为升降分〈盈初缩末为升缩初盈末为降〉以朏朒积相减馀为损益率〈在初为益在末为损〉
求经朔望入盈缩限置天正闰日及馀减缩末限日及馀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入缩末限日及馀以策累加之满盈缩限日去之即各得望及次朔入盈缩限日及馀秒
求经朔望朏朒定数各置所入盈缩限日小馀以其日下损益率乘之如统法而一所得损益其下朏朒积为定数
求定气冬夏二至以常气为定气自后以其气限日下盈缩分盈加缩减常气约馀即为所求之气定日及分秒
赤道入度
斗二十六 牛八 女十二 虚十少〈秒六十四〉危十七 室十六 璧九
北方七宿九十八度少秒六十四
奎十六 娄十二 胃十四 昴十一
毕十七 觜一 参十
西方七宿八十一度
井三十三 三 桞十五 星七
张十八 翼十八 轸十七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一度
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
东方七宿七十五度
前皆赤道宿度与古不同自大衍历依浑仪测为定用纮带天中仪极攸凭以格黄道
推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以岁差乘所求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用减周天分馀以统法除之为度不满为馀命起赤道虚宿四度外去之至不满宿即为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馀秒
求夏至赤道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以二至限及馀加之满赤道宿次去之即得夏至加时赤道日度及馀秒〈因求后昏后夜半赤道日度者以二至小馀减统法馀以加二至赤道日度之馀即二至初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以每日累加一度去命如前各得所求〉
求二十八宿赤道积度置二至加时日躔赤道全度以二至加时赤道日度及约分减之馀为距后度以赤道宿次累加之即得二十入宿赤道积度及分秒求二十八宿赤道积度入初末限各置赤道积度及分秒满象限九十一度三十一分秒九即去之若在四十五度六十五分秒五十四半巳下为初限巳上用减象限馀为末限
求二十八宿黄道度各置赤道宿入初末限度及分三之为限分用减四百馀以限分乘之一万二千而一为度命曰黄赤道差至后以减分后以加赤道宿积度为黄道积度以前宿黄道积度减之馀为二十八宿黄道度及分〈其分就近约为太半少若二至之宿不足减者即加二至限然后减之馀依术算〉黄道宿度
斗二十三半 牛七半 女十一半 虚十少〈秒六十四〉危十七太 室十七少 壁九太
北方七宿九十七度半秒六十四
奎十七太 娄十二太 胃十四半 𭥦十一太毕十六 觜一 参九少
西方七宿八十二度
井三十 二太 柳十四少 星七
张十八太 翼十九半 轸十八太
南方七宿一百一十一度
角十三 亢九半 氐十五半 房五
心四太 尾十七 箕十
东方七宿七十四度太
前黄道宿度乃依今历岁差变定若上考往古下验将来当据岁差每移一度依历推变然后可歩七曜知其所在
求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约分三之为限分用减四百馀以限分乘之一万二千而一为度命曰黄赤道差用减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即为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夏至日度凖此求之〉
求二至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置一万分以其日升降分升加降减之以乘二至小馀如统法而一所得以减二至加时黄道日度馀为二至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
求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置二至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每日加一度百约其日下升降分升加降减之满黄道宿次去之即各得二至后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
求太阳过宫日时刻置黄道过宫宿度以其日晨前夜半黄道宿度及分减之馀以统法乘之如其太阳行分而一为加时小馀如发敛求之即得太阳过宫日时刻及分
黄道过宫〈太史局吴泽䓁补治有此一假开封进士吴时举国学进士程憙常州百姓张文进本并无之〉
危宿十五度少入卫之分亥 奎宿三度半入鲁之分戌胃宿五度半入赵之分酉 毕宿十度半入晋之分 申井宿十二度入秦之分未 桞宿七度半入周之分 午张宿十七度少入楚之分已 轸宿十二度入郑之分 辰氐宿三度少入宋之分卯 尾宿八度入燕之分 寅斗宿九度入吴之分 丑 女宿六度少入齐之分子歩月离
转周分三十三万一千四百八十二秒三百八十九转周日二十七馀六千六百七十二秒三百八十九朔差日一馀一万一千七百四十秒九千六百一十一策七馀四千六百三秒二千五百
望策一十四馀九千二百六秒五千
以上秒母同一万
七日初数一万六百九十初约八十九末数一千三百四十末约一十一
十四日初数九千三百五十一初约七十八末数二千六百七十九末约二十二
二十一日初数八千一十一初约六十七末数四千一十九末约三十三
二十八日初数六千六百七十二初约五十五
上九十一度三十一分秒四十一
望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八十二
下二百七十三度九十四分秒二十三
平行一十三度三十六分秒八十七半
以上秒母同一百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以转周分秒去之不尽以统法约之为日不满为馀命日算外即得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日及馀秒〈若以朔差日及馀秒加之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即其朔加时入转日及馀秒各以其月经朔小馀减之馀为其月经朔夜半入转〉
求望入转因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日及馀秒以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即得望入转日及馀秒转日转定分増减差迟疾度损益率 胐朒积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七>
求朔望入转胐朒定数置入转馀乘其日算外损益率如统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下朒胐积为定数其在四七日下馀如初数巳下初率乘之初数而一以损益其下朏朒积为定数若初数巳上者以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而一用减初率馀加其日下朏朒积为定数〈其十四日下馀若在初数巳上者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而一便为朏定数〉
求朔望定日各以入限入转朏朒定数朏减朒加经朔望小馀满若不足进退大馀命甲子算外各得定日及馀若定朔干名与后朔干名同者月大不同者月小其月内无中气者为闰月〈凡注历观定朔小馀秋分后在统法四分之三已上者进一日若春分后定朔晨昏差如春分之日者三约之用减四分之三定朔小馀在此数已上者亦进一日或当交亏初在日入已前者其朔不进望定小馀不满日出分者退一日望若有交亏初在日出分已前者其定望小馀虽满日出分亦退一日又有月行九道迟疾历有三大二小者依盈缩累増损之则有四大三小理数然也若俯循常仪当察加时早晩随其所近而进退之使不过三大二小〉
求定朔望加时日度置定朔望约分副之以乘其日升降分一万约之所得升加降减其副以加其日夜半日度命如前各得定朔望加时日躔黄道宿度及分秒
求月行九道凡合朔初交冬入阴历夏入阳历月行青道〈冬至夏至后青道半交在春分之宿出黄道东立冬立夏后青道半交在立春之宿出黄道东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冬入阳历夏入阴历月行白道〈冬至夏至后白道半交在秋分之宿出黄道西立冬立夏后白道半交在立秋之宿出黄道西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入阳历秋入阴历月行朱道〈春分秋分后朱道半交在夏至之宿出黄道南立夏立秋后朱道半交在立夏之宿出黄道西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入阴历秋入阳历月行黒道〈春分秋分后黒道半交在冬至之宿出黄道北立春立秋后黒道半交在立冬之宿出黄道东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四序离为八节至阴阳之所交皆与黄道相㑹故月行有九道各视月行所入正交积度满交象去之〈入交积度及交象度并在交会术中〉若在半交象巳下为初限巳上覆减交象馀为末限置初末限度及分三之为限分用减四百馀以限分乘之二万四千而一为度命曰月道与黄道差数距正交后半交前以差数加距半交后正交前以差数减〈此加减出入黄道六度单与黄道相校之数若校赤道则随气迁变不常〉仍计去冬夏二至巳来度数乘差数如九十而一为月道与赤道差数〈凡日以赤道内为阴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阴外为阳故月行宿度入春分交后行阴历秋分交后行阳历皆为同名入春分交后行阳历秋分交后行阴历皆为异名〉其在同名者以差数加者加之减者减之其在异名者以差数加者减之减者加之二差皆増益黄道宿积度为九道宿积度以前宿九道积度减之为其宿九道度及分秒〈其分就近约之为太半少〉
求月行九道平交入气各以其月闰日及馀加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盈交终日及馀秒去之乃减交终日及馀秒即各得平交入其月中气日及馀秒若满气策即去之馀为平交入后月节气日及馀秒〈若求胐朒定数如求朔望朏朒术入之即得所求〉
求平交入转胐朒定数置所入气馀加其日夜半入转馀乘其日算外损益率如统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下胐朒积乃以交率乘之交数而一为定数
求正交入气以平交入气入转朏朒定数胐减朒加平交入气馀满若不足进退其日即正交入气日及馀秒求正交加时黄道日度置正交入气馀副之以乘其日升降分一万约之升加降减其副乃以一百乘之如统法而一以加其日夜半日度即正交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置正交 加时黄道日及分三之为限分用减四百馀以限分乘之二万四千而一命曰月道与黄道差数以加黄道宿度仍计去冬夏二至以来度数以乘差数如九十而一为月道与赤道差数同名以加异名以减二差皆増损正交度即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及分秒
求定朔望加时月离黄道宿度置定朔望加时日躔黄道宿度及分凡合朔加时月行在日下与太阳同度是为加时月度各以望度加其所当日度满黄道宿次去之即各得定朔望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
求定朔望加时月离九道宿度置定朔望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加前宿正交后黄道积度如前求九道术入之以前定宿正交后九道积度减之馀为定朔望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及分秒〈凡合朔加时若非正交即日在黄道月在九道所入宿度虽多少不同考其去极若应䋲凖故曰加时九道〉
求定朔午中入转各视经朔夜半入转日及馀秒以半法加之若定朔及馀有进退者亦进退转日否则因经为定〈因求次日累加一日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即毎日午中入转〉
求晨昏月度以晨分乘其日算外转定分如统法而一为晨转分用减转定分馀为昏转分乃以朔望小馀乘其日算外转定分如统法而一为加时分以减晨昏转分馀为前不足减者覆减之馀为后以前加后减定朔望月度即晨昏月所在度
求朔望晨昏定程各以其朔昏定月减上昏定月馀为朔后昏定程以上昏定月减望昏定月馀为上后昏定程以望晨定月减下晨定月馀为望后晨定程以下晨定月减后朔晨定月馀为下后晨定程
求毎日转定度数累计毎程相距日转定分以减定程馀为盈不足减者覆减之馀为缩以相距日除之所得盈加缩减毎日转定分为毎日转定度及分秒
求毎日晨昏月置朔望晨昏月以毎日转定度及分加之满宿次去之为毎日晨昏月〈凡注历日朔日注昏月望后一日注晨月〉已前月度并依九道所推以究算术之精㣲如求速要即依后术求之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平行月置岁周以天正闰馀减之馀以统法约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平行月积度及分秒
求天正十一月定朔夜半平行月置天正经朔小馀以平行月度分秒乘之如统法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减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平行月积度即天正十一月经朔晨前夜半平行月其定朔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平行度否则因经为定即天正十一月定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
求次定朔夜半平行月置天正十一月定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大月加三十五度八十分秒六十一小月加二十二度四十三分秒七十三半满周天度及约分秒去之即得次定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
求望定日夜半平行月各计朔望相距之日乘平行度及分秒以加其月定朔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即其月望定日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求定朔晨前夜半入转置其月经朔晨前夜半入转日及馀秒若定朔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转日否则因经为定其馀如统法退除为分秒即得其月定朔晨前夜半入转日及分秒〈因求次日累加一日满转周二十七日五十五分秒四十六去之即毎日晨前夜半入转〉
求定朔望晨前夜半定月置定朔望晨前夜半入转分乘其日算外増减差百约为分分满百为度増减其下迟疾度为迟疾定度迟减疾加定朔望晨前夜半平行月积度及分秒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各得定朔望晨前夜半月离宿度及分秒〈如求毎日晨昏月依前术入之即得所求〉
歩晷漏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
一象九十一日三十一分
消息法九千七百三
半法六千一十五
辰法二十五
半辰法一十二半
刻法一千二百二
辰刻八馀四百一
昏明分三百太
昏明刻二馀六百一半
冬至岳台晷影常数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夏至岳台晷影常数一尺五寸七分
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四十五日六十二分
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一百三十七日空分
求岳台晷影入二至后日数计入二至以来日数以二至约分减之乃加半日之分五十即入二至后来午中日数及分
求岳台午中晷影定数置入二至后日及分如初限巳下者为初巳上覆减二至限馀为末其在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者以入限日及分减一千九百三十七半为汎差仍以入限日及分乘其日盈缩积〈其盈缩积者以入盈缩限日及分与二百相减相乘为盈缩积也〉五因百约用减汎差为定差乃以入限日及分自相乘以定差乘之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分以减冬至岳台晷影常数馀为其日午中晷影定数其在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者以三约入限日及分减四百八十五少为汎差仍以盈缩差度减去极度馀者春分后秋分前四约以加汎差为定差春分前秋分后以去二分日数乘之六百而一以减汎差为定差乃以入限日及分自相乘以定差乘之满一百万为尺不满为寸分以加夏至岳台晷影常数为其日午中晷影定数
求毎日午中定积日置其日午中入二至后来日数及分以其日盈缩分盈加缩减之即毎日午中定积日及分
求毎日午中消息定数置定积日及分在一象巳下自相乘以上用减二至限馀亦自相乘七因进二位以消息法除之为消息常数副置之用减六百一半馀以乘其副以二千六百七十除之以加常数为消息定数〈冬至后为息夏至后为消〉
求毎日黄道去极度置其日消息定数十六乘之满四百一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春分后加六十七度三十一分秋分后减一百一十五度三十一分即毎日午中黄道去极度及分
求毎日太阳去赤道内外度置其日黄道去极度及分与一象度相减馀为太阳去赤道内外度及分〈去极多为日在赤道外去极少为日在赤道内〉
求毎日晨昏分及日出入分半昼分置其日消息定数春分后加二千一百少秋分后减三千三百八少各为其日晨分用减统法馀为昏分以昏明分加晨分为日出分减昏分为日入分以日出分减半法馀为半昼分求毎日距中度置其日晨分进位十四因之以四千六百一十一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即距子度用减半周天馀为距中度五而一为毎更差数
求毎日夜半定漏置晨分进一位如刻法而一为刻不满为刻分即毎日夜半定漏
求毎日昼夜刻及日出入辰刻置夜半定漏倍之加五刻为夜刻减百刻为昼刻以昏眀刻加夜半定漏命子正算外得日出辰刻以昼刻加之命如前即日入辰刻〈其辰数依发敛术求之〉
求更㸃辰刻置其日夜半定漏倍之二十五而一为筹差半之进位为更差以昏明刻加日入辰刻即甲夜辰刻以更筹差累加之满辰刻及分去之各得毎更筹所在辰刻及分〈若用司辰漏者倍夜半定漏减去待旦十刻馀依术算即得内中更筹也〉求毎日昏晓中星及五更中星置距中度以其日昏后夜半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得其日昏中星所格宿次命之曰初更中星以毎更差度加而命之即乙夜中星以更差度累加之去命如前即五更及晓中星〈若依司辰星漏倍距子度减去待旦三十六度五十二分半馀依术求更㸃差度即内中昏晓五更攅㸃中星也〉求九服距差日各于所在立表𠉀之若地在岳台北测冬至后与岳台冬至晷影同者累冬至后至其日为距差日若地在岳台南测夏至后与岳台晷影同者累夏至后至其日为距差日
求九服晷影若地在岳台北冬至前后者以冬至前后日数减距差日为馀日以馀日减一千九百三十七半为汎差依前术求之以加岳台冬至晷影常数为其地其日午中晷影定数冬至前后日多于距差日者乃减去距差日馀依法求之即得其地其日午中晷影定数若地在岳台南夏至前后者以夏至前后日数减距差日为馀日乃三约之以减四百八十五少为汎差依前术求之以减岳台夏至晷影常数即其地其日午中晷影定数如夏至前后日数多于距差日乃减去距差日馀依法求之即得其地其日午中晷影定数即晷在表南也
求九服所在昼夜漏刻各于所在下水漏以定二至夜刻乃相减馀为二至差刻乃置岳台其日消息定数以其处二至差刻乘之如岳台二至差刻二十除之所得为其地其日消息定数乃倍消息定数进位满刻法约之为刻不满为分以加减其处二至夜刻〈春分后秋分前以加夏至夜刻秋分后春分前以减冬至夜刻〉为其地其日夜刻以减百刻馀为昼刻〈求日出入差刻及五更中星并依岳台法求之〉
宋史巻七十七
宋史巻七十七考证
律历志十秒母三十六○按前后文例秒母上应有以上二字应低二格写
置正交 加时黄道日及分○按加时上无阙文
宋史巻七十七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八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一
律历十一
歩交㑹
交终分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交终日二十七馀二千五百五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交终日一十三馀七千二百九十秒九千九百七十二朔差日二馀三千八百三十一秒五十六
望策一十四馀九千二百六秒五千
后限日一馀一千九百一十五秒五千二十八
前限日一十二馀五千三百七十五秒四千九百四十四
以上秒母同一万
交率一百八十三
交数二千三百三十一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分七十六
交中度一百八十一分八十八
交象度九十分九十四
半交象度四十五分四十七
阳历食限四千九百定法四百九十
阴历食限七千九百定法七百九十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汎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以交终分及秒去之不尽满统法为日不满为馀秒即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求次朔及望加时入交汎日置天正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求朔以朔差加之求望以望策加之满交终日及馀秒去之即次朔及望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若以经朔小馀减之馀为夜半入交汎日
求定朔望夜半入交汎日置经朔望夜半入交汎日若定朔望大馀有进退者亦进退交日否则因经为定即定朔望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次朔夜半入交汎日置定朔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馀皆加九千四百七十八秒五十六求次日累加一日满交终日及馀秒去之即次定朔及每日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朔望加时入交常日置经朔望入交汎日及馀秒以其朔望入盈缩限朏朒定数朏减朒加之即朔望加时入交常日及馀秒
求朔望加时入交定日置其朔望入转胐朒定数以交率乘之交数而一所得以胐减朒加入交常日及馀秒满与不足进退其日即朔望加时入交定日及馀秒求月行入阴阳历置其朔望入交定日及馀秒在交中已下为月行阳历已上去之馀为月行阴历
求朔望加时月行入阴阳历积度置月行入阴阳历日及馀秒以统法通日内馀九而一为分分满百为度即朔望加时月行入阴阳历积度及分
求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置入阴阳历积度及分如交象已下为入少象已上覆减交中度馀为入老象皆列于上下列交中度相减相乘进位如一百三十八而一为汎差又视入老少象度如半交象已下为初已上去之馀为末皆二因退位初减末加汎差满百为度即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及分
求日月食甚定馀置定朔小馀如半统法已下与半统法相减相乘如三万六千九十而一为时差以减如半统法已上减去半统法馀亦与半统法相减相乘如一万八千四十五而一为时差午前以减午后以加皆加减定朔小馀为日食甚小馀与半法相减馀为午前后分其月食者以定望小馀为月食甚小馀
求日月食甚辰刻各置食甚小馀倍之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五因满刻法而一为刻不满为分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即食甚辰刻及分若加半辰即命起子初求气差置其朔盈缩限度及分自相乘进二位盈初缩末一百九十七而一盈末缩初二百一十九而一皆用减四千一十为气汎差以乘午前后分如半昼分而一所得以减汎差为定差〈春分后交初以减交中以加秋分后交初以加交中以减如食在夜反用之〉
求刻差置其朔盈缩限度及分与半周天相减相乘进二位二百九而一为刻汎差以乘午前后分如三千七百半而一为定差〈冬至后午前夏至后午后交初以加交中以减冬至后午后夏至后午前交初以减交中以加〉
求日入食限交前后分置朔入交定日及馀秒以气刻时三差各加减之如交中日已下为不食已上去之如后限已下为交后分前限已上覆减交中日馀为交前分
求日食分置交前后分如阳历食限已下为阳历食定分以上用减一万二千八百馀为阴历食定分〈如不足减者日不食〉各如定法而一为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小分半已上为半强已下为半弱命大分以十为限即得日食之分
求日食汎用分置日食定分退二位列于上在阳历列九十八于下在阴历列一百五十八于下各相减相乘阳以二百五十而一阴以六百五十而一各为日食汎用分
求月入食限交前后分置望月行入阴阳历日及馀秒如后限已下为交后分前限已上覆减交中日馀为交前分
求月食分置交前后分如三千七百已下为食既已上□减一万一千七百〈不足减者为不食〉馀以八百而一为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小分半已上为半强已下为半弱命大分以十为限即得月食之分
求月食汎用分置望交前后分自相乘退二位交初以一千一百三十八而一用减一千二百三交中以一千二百六十四而一用减一千八十三各为月食汎用分求日月食定用分置日月食汎用分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以定朔望入转算外转定分而一所得为日月食定用分
求日月食亏初复满小馀置日月食甚小馀以定用分减之为亏初加之为复满即各得所求小馀〈若求辰刻依食甚术入之〉
求月食更筹法置望晨分四因退位为更法五除之为筹法
求月食入更筹置亏初食甚复满小馀在晨分以下加晨分昏分已上减去昏分皆以更法除之为更数不尽以筹法除之为筹数其更筹数命初更算外即各得所入更筹
求日月食甚宿次置朔望之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以统法约日月食甚小馀加之内月食更加半周天各依宿次去之即日月食甚所在宿次
求月食既内外刻分置月食交前后分覆减三千七百〈如不足减者为食不既〉退二位列于上下列七十四相减相乘进位如三十七而一所得以定用分乘之如汎用分而一为既内分以减定用分馀为既外分
求日月带食出入所见之分各以食甚小馀与日出入分相减馀为带食差〈其带食差在定用分巳上为不带食出入〉以乘所食之分满定用分而一〈若月食既者以既内分减带食差馀乘所食之分如既外分而一所得以减既分如不足减者为带食既出入〉以减所食之分馀为带食出入所见之分
求日食所起日在阳历初起西南甚于正南复满东南日在阴历初起西北甚于正北复满东北其食八分巳上者皆起正西复满正东〈此据午地而论之当审黄道斜正可知〉
求月食所起月在阳历初起东北甚于正北复满西北月在阴历初起东南甚于正南复满西南其食八分已上者皆起正东复满正西〈此据午地而论之当审黄道斜正可知〉
歩五星
五星历策一十五度约分二十一秒九十
木星周率四百七十九万八千五百二十六秒九十二周日三百九十八馀一万五百八十六秒九十二岁差一百一十六秒七十二
伏见度一十三半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晨伏 一十七日 三度 二度 二十三晨疾初 二十八日 六度 四度 二十三晨疾末 二十八日 五度 四度 二十二晨迟初 二十八日 四度 三度 一十九晨迟末 二十八日 一度 一度 一十四晨留 二十四日
晨退 四十六日 五度 空度 空夕退 四十六日 五度 空度 一十六夕留 二十四日
夕迟初 二十八日 一度 一度 空
夕迟末 二十八日 四度 三度 一十四夕疾初 二十八日 五度 四度 一十九夕疾末 二十八日 六度 四度 二十一夕伏 一十七日 三度〈七十五〉 二度〈七十五〉 二十二木星盈缩历
策数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火星周率九百三十八万二千五百六十秒七十六周日七百七十九馀一万一千一百九十秒七十六伏见度一十八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一十三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火星盈缩历
策数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土星周率四百五十四万八千四百三十一秒八十五周日三百七十八馀一千九十一秒八十五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三十
伏见度一十六半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晨伏 十九日 二度 一度 一十四晨疾初 二十八日 三度 一度 一十二晨疾末 二十八日 二度 一度 一十一晨迟 二十八日 一度 空度 九晨留 三十六日
晨退 五十日 三度 空度 空夕退 五十日 三度 空度 一十夕留 三十六日
夕迟 二十八日 一度 空度 空
夕疾初 二十八日 二度 一度 九
夕疾末 二十八日 三度 一度 一十一夕伏 一十九日 二度 一度 一十二土星盈缩历
策数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初 益二百二十 空二度 益二百二十 空
一 益一百八十 二度 益一百八十 二度二 益一百四十 四度 益一百四十 四度三 益一百 五度 益一百 五度四 益六十 六度 益六十 六度五 益二十 七度 益二十 七度六 损二十 七度 损二十 七度七 损六十 七度 损六十 七度八 损一百 六度 损一百 六度九 损一百四十 五度 损一百四十 五度
金星周率七百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一秒三十四周日五百八十三馀一万八百三十一秒三十四岁差一百一十六秒六十九
伏见度一十一半
变目 变日 变度 限度 初行率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八>
水星周率一百三十九万四千二秒七
周日一百一十五馀一万五百五十二秒七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四十
夕见晨伏度一十五
晨见夕伏度二十一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八>
求五星天正冬至后平合中积中星置天正冬至气积分各以其星周率去之不尽用减周率馀满统法约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命之为平合中积因而重列之为平合中星各以前假变日加平合中积又以前段变度加平合中星其经退行者即减之各得五星诸变中积中星
求五星入历各以其星岁差乘所求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以统法约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减平合中星为平合入历度及分秒求诸变者各以前段限度累加之为五星诸变入历度及分秒
求五星诸变盈缩定差各置其星其变入历度及分秒如半周天已下为盈已上去之为缩以五星历策度除之为策数不尽为入策度及分秒以其策下损益率乘之如历策而一为分分满百为度以损益其下盈缩积度即五星诸盈缩定差
求五星平合及诸变定积各置其星其变中积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其段定积日及分以天正冬至大馀及约分加之满统法去之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定日辰及分
求五星诸变入所在月日各置其星其变定积以天正闰日及约分加之满朔策及约分除之为月数不尽为入月已来日数命月数起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其星其入其月经朔月数及分乃以其朔日辰相距即所在月日
求五星平合及诸变加时定星各置其星其变中星以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内金倍之水三之然后加减即五星诸段定星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时命之即其星其加时所在宿度及分秒〈五星皆因留为后段初日定星馀依术算〉
求五星诸变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各以其假初行率乘其段加时分百约之以顺减退加其日加时定星即为其星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加命如前即得所求求诸变日率度率各以其段日辰距至后段日辰为其段日率以其段夜半定星与后段夜半定星相减馀为其段度率
求诸变平行分各置其段度率以其段日率除之为其段平行度及分秒
求诸变总差各以其段平行分与后段平行分相减馀为汎差并前段汎差四因退一位为总差若前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因后段初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若后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因前段末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其在再行者以本段平行分十四乘之十五而一为总差内金星依顺术求之
求初末日行分各半其总差加减其段平行分〈后行分少加之为初减之为末后行分多减之为初加之为未退行者前段减之为初加之为末后段加之为初减之为末〉为其星其段初末日行分
求毎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置其段总差减日率一以除之为日差累损益初日行分〈后行分少损之后行分多益之〉为毎日行度及分秒乃顺加退减其星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命之即每日夜半星行所在宿次
径求其日宿次置所求日减一半之以日差乘而加减初日行分〈后行分少减之后行分多加之算〉以所求日乘之为积度以顺加退减其星其段初日夜半宿次即所求日夜半宿次
求五星合见伏行差木火土三星以其段初日星行分减太阳行分为行差金水二星顺行者以其段初日太阳行分减星行分为行差金水二星退行者以其段初日星行分并太阳行分为行差内水星夕伏晨见直以太阳行分为行差
求五星定合见伏汎用积木火土三星 以平合晨疾夕伏定积便为定合见伏汎用积金水二星各置其段盈缩定差内水星倍之以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徐为分在平合夕见晨伏者盈减缩加定积为定合见伏汎用积在退合夕伏晨见者盈加缩减定积为定合见伏汎用积
求五星定合定积定星木火土三星以平合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减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减缩加其星定合汎用积为其星定合积定星金水二星顺合者以平合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加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加缩减其星定合汎用积为其星定合定积定星金水二星退合者以平合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减盈缩积之分为距合差度以差日盈减缩加以差度盈加缩减再定合汎用积为其星再定合定积定星各以天正冬至大馀及约分加定积满统法去之命甲子算外即得定合日辰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定星依宿次去之即得定合所在宿次
求五星定见伏定积木火土三星以汎用积晨加夕减一象如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一周天馀亦自相乘七十五而一所得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而一为差如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见加伏减汎用积为其星定见伏定积金水二星以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日在夕见晨伏盈加缩减汎用积为常用积夕伏晨见盈减缩加汎用积为常用积如常用积在半周天已下为冬至后已上去之馀为夏至后各在一象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一周天馀亦自相乘冬至后晨夏至后夕以十八而一冬至后夕夏至后晨以七十五而一所得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而一为差如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冬至后晨见夕伏夏至后夕见晨伏以加常用积为其星定见伏定积冬至后夕见晨伏夏至后晨见夕伏以减常用积为其星定见伏定积加命如前即得定见伏日辰
宋史卷七十八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七十九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二
律历十二〈纪元历〉
崇宁纪元历演纪上元上章执徐之岁距元符三年庚辰岁积二千八百六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算至崇宁五年丙戌岁积二千八百六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六算
歩气朔第一
日法七千二百九十
期实二百六十六万二千六百二十六
朔实二十一万五千二百七十八
岁周三百六十五日馀一千七百七十六
气策一十五馀一千五百九十二太
朔策二十九馀三千八百六十八
望策一十四馀五千五百七十九
策七馀二千七百八十九半
中盈分三千一百八十五半
朔虚分三千四百二十二
没限五千六百九十七少
旬周四十三万七千四百
纪法六十
求天正冬至置上元距所求积年以期实乘之为天正冬至𰚾积分满旬周去之不满如日法而一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其大馀命已卯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馀
求次气置天正冬至大小馀以气策加之〈四分之一为少之二为半之三为太如满秒母收従小馀小馀满日法従大馀大馀盈纪法乃去之〉去命如前即次气日辰及馀
求天正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以朔实去之不尽为天正闰馀用减气积分馀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满旬周去之不满如日法而一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其大馀命已卯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日辰及馀
求望及次朔经日置天正经朔大小馀以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即各得望及次朔经日辰及馀
求没日置有没常气小馀〈凡常气小馀在没限已上者为有没之气〉六十乘之用减四十四万三千七百七十一馀满六千三百七十一而一为日不满为馀命日起其气初日晨算外即为气内没日辰
求灭日置有减经朔小馀〈凡经朔小馀不满𦍤虚分者为有灭之𦍤〉三十乘之满朔虚分而一为日不满为馀命日起其月经朔日辰算外即为月内灭日辰
歩发敛
𠉀策五馀五百三十秒五十五
卦策六馀六百三十七秒六
土王策三馀三百一十八秒三十三
岁闰七万九千二百九十
月闰六千六百七半
闰限二十万八千六百七十半
辰法一千二百一十五
半辰法六百七半
刻法七百二十九
秒法六十
求七十二𠉀各置中节大小馀命之为初𠉀以𠉀策加之为次𠉀又加之为末𠉀各命已卯算外即得所求日辰
求六十四卦各置中气大小馀命之为公卦用事日以卦策加之得辟卦用事日又加之得诸侯内卦用事日以土王策加之得十有二节之初诸侯外卦用事日又加之得大夫卦用事日复以卦策加之得卿卦用事日各命已卯算外即得所求日辰
求五行用事各因四立之节大小馀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减四季中气大小馀即其季土始用事之日各命已卯算外即得所求日辰七十二𠉀及卦日〈与前历同〉
求中气去经朔置天正闰馀以月闰累加之满日法历闰日不满为馀即其月中气去经朔日算因求卦𠉀者各以卦𠉀策依次累加减之〈中气前减中气后加〉各得其月卦𠉀去经朔日算
求发敛加时置所求小馀倍之加辰法而一为辰数不满五因之如刻法而一为刻不尽为分命辰数起子正算外即各得加时所在辰刻及分〈如半辰数即命起子初〉
歩日躔
周天分二亿一千三百一万八千一十七
岁差七千九百三十七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五秒七十二
象限九十一约分三十一秒九
乘法一百一十九
除法一千八百一十一
秒法一百
常气中积日 盈缩分 先后数 损益率 朒胐积
求每日盈朔分先后数置所求盈缩分以乘法乘之如除法而一为其气中平率与后气中平率相减为合差半合差加减其气中平率为初末汎率〈至后加为初减为末分后减为初加为末〉又以乘法乘合差如除法而一为日差半日差加减初末汎率为初末定率〈至后减初加末分后加初减末〉以日差累加减其气初定率为每日盈缩分〈至后减分后加〉各以每日盈缩分加减气下先后数〈冬至后积盈为先在缩减之夏至后积缩为后在盈减之其分至前一气无后气相减皆因前气合差为其气合差馀依前术求朏朒仿此〉
求经朔望入气置天正闰日及馀如气策以下者以减气策为入大雪气以上者去之馀以减气策为入小雪气即天正十一月经朔入气日及馀〈求望及后朔入气以策累加之满气䇿去之即各得望及次朔入气日及馀〉
求经朔望入气胐朒定数各以所入气小馀乘其日损益率如日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日下胐朒积各为定数
赤道宿度
斗二十五 牛七少 女十一少 虚九少〈秒七十二〉危十五半 室十七 璧八太
北方七宿九十四度〈秒七十二〉
奎十六半 娄十二 胃十五 𭥦十一少毕十七少 觜半 参十半
西方七宿八十三度
井三十三少 二半 柳十三太 星六太张十七少 翼十八太 轸十七
南方七宿一百九度少
角十二 亢九少 氐十六 房五太
心六少 尾十九少 箕十半
东方七宿七十九度
按诸历赤道宿次就立全度颇失真数今依宋朝浑仪校测距度分定太半少用为常数校之天道最为宻近如考唐用唐所测考古用古所测即各得当时宿度求冬至赤道日度以岁差乘所求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满覆减周天分馀如五千八百三十二而一为分不尽退除为秒其分满百为度命起赤道虚宿七度外去之至不满宿即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日躔赤道宿度及分秒
求春分夏至秋分赤道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累加象限满赤道宿次去之即各得春分夏至秋分加时日在宿度及分秒
求四正后赤道宿积度置四正赤道宿全度以四正赤道日度及分减之馀为距后度以赤道宿度累加之各得四正后赤道宿积度及分
求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视四正后赤道宿积度及分在四十五度六十五分秒五十四半已下为入初限已上用减象限馀为入末限
求二十八宿黄道度以四正后赤道宿入初末限度及分减一百一度馀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进位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至后以减分后以加赤道宿积度为其宿黄道积度以前宿黄道积度减之〈其四正之宿先加象限然后以前宿减之〉为其宿黄道度分〈其分就近约为大半少〉
黄道宿度
斗二十三 牛七 女十一 虚九少〈秒七十二〉危十六 室十八 璧九半
北方七宿九十三度太〈秒七十二〉
奎十八 娄十二太 胃十五半 𭥦十一
毕十六半 觜半 参九太
西方七宿八十四度
井三十半 二半 柳十三少 星六太
张十七太 翼二十 轸十八半
南方七宿一百九度
角十二太 亢九太 氐十六少 房五太
心六 尾十八少 箕九半
东方七宿七十八度少
前黄道宿度依今历岁差所在算定如上考往古下验将来常据岁差每移一度依术推变当时宿度然后可歩七曜知其所在〈如径求七曜所在置所在积度以前黄道宿积度减之为所在黄道宿度及分〉
求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秒减一百一度馀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秒乘之进位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命曰黄赤道差用减冬至赤道日度及分秒即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二十四气加时黄道日度置所求年冬至日躔黄道差以次年黄赤道差减之馀以所求气数乘之二十四而一所得以加其气中积及约分又以其气初日先后数先加后减之用加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依宿次去之即各得其气加时黄道日躔宿度及分秒〈如其年冬至加时赤道宿度空分秒在岁差已下者即加前宿全度然求黄赤道差馀依术算〉
求二十四气晨前夜半黄道日度置日法以其气小馀减之馀副置之以其气初日盈缩分乘之如万约之所得盈加缩减其副满日法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加其气加时黄道日度即各得其气一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秒毎日加一度以百约每日盈缩分为分秒盈加缩减之满黄道宿次去之即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纒宿度及分秒〈其二十四气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系属前气自前气摊算即各得所求〉
求每日午中黄道日度置一万分以所入气日盈缩分盈加缩减而半之满百为分不满为秒以加其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即其日午中日躔黄道宿度及分求夏至加时黄道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以二至限及分秒加之满黄道宿次去之不满为夏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毎日午中黄道积度以二至加时黄道日度距至所求日午中黄道日度为入二至后黄道积度及分求每日午中黄道入初末限视二至后黄道积度在四十三度一十二分秒八十七以下为初限以上用减象限馀为入末限其积度满象限去之为二分后黄道积度在四十八度一十八分秒二十二以下为初限以上用减象限馀为入末限
求每日午中赤道日度以所求日午中黄道积度入至后初限分后末限度及分秒进三位加二十万二千五十少开平方除之所得减去四百四十九半馀在初限者直以二至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在末限者以减象限馀以二分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每日午中赤道日度以所求日午中黄道积度入至后末限分后初限度及分秒进三位用减三十万三千五十少开平方除之所得以减五百五十半馀在初限者直以二分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在末限者以减象限馀以二至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每日午中赤道日度
求太阳入宫日时刻及分各置入宫宿度及分秒以其日晨前夜半日度减之馀以二十四乘为时实以其日太阳行度及分秒为法实如法而一为半时数不满进二位为刻实以二十四乘前法除之为刻不满退除为分其半时命起子正算外即得太阳入宫初正时刻及分〈其逐刻日时及分旧历均其日数従其简略未尽其详今但依入宫正术求之即允协天道〉歩晷漏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分六十二秒一十八
象限九十一分二十一秒九
一象度九十一分二十一秒四十三
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六十二日分二十
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一百二十日分四十二
已上分秒母各同一百
冬至岳台晷影常数一丈二尺八寸三分
夏至岳台晷影常数一尺五寸六分
昏眀分一百八十二少
昏眀刻二分三百六十四半
辰刻八分二百四十三
半辰刻四分一百二十一半
刻法七百二十九
求午中入气置所求日大馀及半法以所入气大小馀减之为其日午中入气日及馀
求午中中积置其气中积以午中入气日及馀加之〈其馀以日法退除为分秒〉为所求日午中中积及分秒
求午中入二至后初末限置午中中积及分为入冬至后满二至限去之为入夏至后其二至后如在初限已下为入初限已上覆减二至限馀为入末限
求岳台晷影午中定数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以百通日内分自相乘为实置之以七百二十五除之所得加一十万六百一十七并入限分拆半为法实如法而一为分不满退除为小分其分满十为寸寸满十为尺用减冬至岳台晷影常数即得所求午中晷影定数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以百通日内分自相乘为实乃置入限分九因再折加一十九万八千七十五为法〈其夏至前后日如在半限以上者减去半限馀置于上列半限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进二位七十七除之所得加法为定法然后除之〉实如法而一为分不满退除为小分其分满十为寸寸满十为尺以加夏至岳台晷影常数即得所求日午中晷影定数
求每日日行积度以午中入气馀乘其日盈缩分日法而一冬至后盈加缩减夏至后缩加盈减先后数以先加后减中积日及分秒满与不足进退其日为所求日行积度及分秒
求每日赤道内外度置所求日午中日行积度及分如不满二至限在象限已下为冬至后度象限已上用减二至限为夏至前度如满二至限去之馀在象限以下为夏至后度象限以上用减二至限为冬至前度并置之于上列象限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冬至前后五百一十七而一夏至前后四百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以加二至前后度所得用减象限馀置于上列二至限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其度分秒皆以百通然后乘之〉退一位如三十四万八千八百五十六而一为秒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即所求日黄道去赤道内外度及分〈冬至前后为外夏至前后为内〉
求每日午中太阳去极度以每日午中黄道去赤道内外度及分内减外加一象度及分为每日午中太阳去极度及分
求毎日日出入分晨昏分半昼分置所求日黄道去赤道内外度及分以三百六十三乘之进一位如二百三十九而一所得以加减一千八百二十二半〈赤道内以减赤道外以加〉为所求日日出分用减日法为入日分以昏眀分减日出分为晨分加日入分为昏分以日出分减半法为半昼分
求每日昼夜刻日出入辰刻置日出分倍之进一位满刻法为刻不满为分即所求日夜刻以减百刻馀为昼刻半夜刻满辰刻为辰数命子正算外即日出辰刻〈以半辰刻加之即命起时初〉以昼刻加之满辰刻为辰数命日出算外即日入辰刻及分
求每更㸃差刻及逐更㸃辰刻置夜刻减去十五刻五而一为更差又五而一为㸃差以昏眀刻加日入辰刻即初更辰刻以更㸃差刻累加之满辰刻及分去之各得更㸃所入辰刻及分
求毎日距中度及毎更差度置所求日黄道去赤道内外度及分以四千四百三十五乘之如五千八百一十二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以内加外减一百度七十二分秒七为距中度用减一百六十四度八十一分秒五十七馀四因退一位为毎更差度
求昏晓五更及攅㸃中星置距中度以其日午中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昏中星所格宿次命为初更中星以每更差度加而命之即二更中星以毎更差度累加之满赤道宿度去之即逐更及攅㸃中星加三十六度六十二分秒五十七满赤道宿度去之即晓中星
求九服晷景各于所在测冬夏二至晷数乃相减之馀为二至差数如地在岳台南测夏至晷景在表南者并冬夏二至晷数为二至差数其所求日在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者置岳台冬至晷景常数以所求日岳台午中晷景定数减之馀以其处二至差数乘之如岳台二至差数一丈一尺二寸七分而一所得以减其处冬至晷数即其地其日中晷定数所求日在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者置所求日岳台午中晷景定数以岳台夏至晷景常数减之馀以其处二至差数乘之如岳台二至差数而一所得以加其处夏至晷数即其地其日中晷定数如其处夏至景在表南者以所得之数减其处夏至晷数馀为其地其日中晷定数亦在表南也其所得之数多于其处夏至晷数即减去夏至晷数馀为其地其日中晷定数在表北也
求九服所在昼夜漏刻各于所在下水漏以定其处冬夏二至夜刻〈但得一至可矣不必须要冬夏二至〉乃与五十刻相减馀为至差刻置所求日黄道去赤道内外度及分以至差刻乘之进一位如二百三十九而一为刻不尽以刻法乘之复八而一为分内减外加五十刻即所求日夜刻减百刻馀为昼刻〈其日日出入辰刻及更㸃差刻毎更㸃辰刻并依岳台术求之〉
歩月离
转周分二十万八百七十三秒九百九十
转周日二十七馀四千四十三秒九百九十
朔差日一馀七千一百一十四秒九千一十
望策一十四馀五千五百七十九
策七馀二千七百八十九半
已上秒母一万
七日〈初数六千四百七十八 初约分八十九末数八百一十二 末约分一十一〉
十四日〈初数五千六百六十六 初约分七十八末数一千六百二十四 末约分二十二〉二十一日〈初数四千八百五十四 初约分六十七末数二千四百三十六 末约分三十三〉二十八日〈初数四千四十三 初约分五十五〉
上九十一度分三十一秒四十三
望一百八十二度分六十二秒八十六
下二百七十三度分九十四秒二十九
月平行十三度分三十六秒八十七太
已上分秒母皆同一百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入转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以转周分及秒去之不尽满日法除之为日不满为馀秒命日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𦍤加时入转日及馀秒〈若以𦍤差日及馀秒加之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即次𦍤加时入转日〉
求望入转各因其月经𦍤加时入转日及馀秒以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即上望及下经月加时入转日及馀秒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七十九>
求𦍤望入转朏朒定数置入转馀以其日算外损益率乘之如日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下胐朒积为定数其四七日下馀如初数已下者初率乘之初数而一以损益朏朒为定数如初数已上者以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而一用减初率馀加朏朒为定数其十四日下馀如初数已上者初数减之馀乘末率末数而一为朏朒定数
求𦍤望定日各置经𦍤望小馀以入气入转朏朒定数朏减朒加之满与不足进退大馀命已卯算外各得定日日辰及馀定𦍤干名与后𦍤干名同者月大不同者月小其月内无中气者为闰月〈凡注历观定𦍤小馀秋分后在日法四分之三巳上者进一日春分后定𦍤日出分差如春分之日者三约之用减四分之三定𦍤小馀及此数巳上者亦进一日或当交亏初在日入巳前者其𦍤不进望定小馀不满日出分者退一日望若有食亏初在日出已前者定望小馀进满日出分亦进一日又月行九道迟疾有三大二小日行盈缩累増损之则有四大三小理数然也若俯循常仪当察加时早晚随其所近而进退之使不过三大二小〉
求定𦍤望加时日所在度置定𦍤望约馀副之以乘其日盈缩分万约之所得盈加缩减其副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以加其日夜半日度命之各得其日加时日躔黄道宿次
求平交日辰置交终日及馀秒以其月经𦍤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减之馀为平交入其月经𦍤加时后日算及馀秒以加减其月经𦍤大小馀其大馀命已卯算外即平交日辰及馀秒〈求次交者以交终日及馀秒加之大馀满纪法去之命如前即次平交日辰交馀秒〉
求平交入转胐朒定数置平交小馀加其日夜半入转馀以乘其日损益率日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下胐朒积为定数
求正交日辰置平交小馀以平交入转朏朒定数朏减朒加之满与不足进退日辰即正交日辰及馀秒与定𦍤日辰相距即所在月日
求经𦍤加时中积各以其月经𦍤加时入气日及馀加其气中积及馀其日命为度其馀以日法退除为分秒即其月经𦍤加时中积度及分秒
求正交加时黄道月度置平交入经𦍤加时后日算及约馀秒以日法通日内馀进一位如五千四百五十三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加其月经𦍤加时中积然后以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得其月正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如求次交者以交终度及分秒加而命之即得所求
求黄道宿积度置正交加时黄道宿全度以正交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减之馀为距后度及分秒以黄道宿度累加之即各得正交后黄道宿积度及分秒求黄道宿积度入初末限各置黄道宿积度及分秒满交象度及分去之在半交象已下为初限已上者以减交象度馀为入末限〈入交积度交象度并在交㑹术中〉
求月行九道宿度凡月行所交冬入阴历夏入阳历月行靑道〈冬至夏至后靑道半交在春分之宿当黄道东立冬立夏后靑道半交在立春之宿当黄道东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冬入阳历夏入阴历月行白道〈冬至夏至后白道半交在秋分之宿当黄道西立冬立夏后白道半交在立秋之宿当黄道西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入阳历秋入阴历月行朱道〈春分秋分后朱道半交在夏至之宿当黄道南立春立秋后朱道半交在立夏之宿当黄道西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春入阴历秋入阳历月行黑道〈春分秋分后黒道半交在冬至之宿当黄道北立春立秋后黑道半交在立冬之宿当黄道东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四序离为八莭至阴阳之所交皆与黄道相㑹故月行有九道各以所入初末限度及分减一百一度馀以所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半而退位为分分满百为度命为月道与黄道汎差凡日以赤道内为阴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阴外为阳故月行正交入夏至后宿度内为同名入冬至后宿度内为异名其在同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九因八约之为定差半交后正交前以差减正交后半交前以差加〈此加减出入六度正如黄赤道相交同名之差若较之渐异则随交所在迁变不常〉仍以正交度距秋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前加者为减减者为加其在异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七因八约之为定差半交后正交前以差加正交后半交前以差减〈此加减出入六度异如黄赤道相交异名之差若较之渐同则随交所在迁变不常〉仍以正交度距春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行与赤道定差前加者为减减者为加皆加减黄道宿积度为九道宿积度以前宿九道积度减之为其宿九道度及分〈其分就近约为太半少论春夏秋冬以四时日所在宿度为正〉
求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以正交加时黄道日度及分减一百一度馀以正交度及分乘之半而退位为分分满百为度为命月道与黄道汎差其在同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九因八约之为定差以加仍以正交度距秋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以减其在异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七因八约之为定差以减仍以正交度距春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以加置正交加时黄道月度及分以二差加减之即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及分
求定𦍤望加时月所在度置定𦍤加时日躔黄道宿次凡合𦍤加时月行在日下与太阳同度是为加时月离宿次各以望度及分秒加其所当望加时日躔黄道宿度满宿次去之命如前各得定𦍤望加时月所在黄道宿度及分秒
求定𦍤望加时九道月度各以定朔望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如前宿正交后黄道积度为定𦍤望加时正交后黄道积度如前求九道积度以前宿九道积度减之馀为定𦍤望加时九道月离宿度及分秒〈其合𦍤加时若非正加则日在黄道月在九道所入宿度虽多少不同考其两极若应绳准故云月行在日下与太阳同度〉
求定朔午中入转以经朔小馀与半法相减馀以加减经𦍤加时入转〈经𦍤小馀少如半法加之多如半法减之〉为经朔午中入转若定朔大馀有进退亦加减转日否则因经为定命日算外即得所求〈次月仿此求之〉
求每日午中入转因定朔午中入转日及馀秒毎日累加一日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命如前即得每日午中入转日及馀秒
求晨昏月度置其日晨分乘其日算外转定分日法而一为晨转分用减转定分馀为昏转分又以朔望定小馀乘转定分日法而一为加时分以减晨昏转分为前不足覆减之馀为后乃前加后减加时月度即晨昏月所在宿度及分秒
求朔望晨昏定程各以其朔昏定月减上昏定月馀为朔后昏定程以上昏定月减望昏定月馀为上后昏定程以望晨定月减下晨定月馀为望后晨定程以下晨定月减后朔晨定月馀为下后晨定程
求每日转定度累计每程相距日转定分与晨昏定程相减馀以相距日数除之为日差〈定程多为加定程少为减〉以加减每日转定分为每日转定度及分秒
求每日晨昏月因𦍤望晨昏月加毎日转定度及分秒满宿次去之为每日晨昏月〈凡注历目𦍤日注昏月望后次日注晨月〉已前月度以究算术之精㣲如求其速要即依后术径求求经朔加时平行月各以其月经朔入气日及馀秒〈其馀以日法退除为分秒〉加其气中积日及约分命日为度即为经朔加时平行月积度及分秒
求所求日加时平行月置所求日大馀及加时小馀以其月经朔大小馀减之馀为入经朔加时后日数及馀以其日乘月平行度及分秒列于上位又以其馀乘月平行度及分秒满日法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并上位用加经朔加时平行月满周天度及分秒去之即得所求日加时平行月积度及分秒
求所求日加时入转以所求日加时入经朔加时后日数及馀加经朔加时入转日及馀秒满转周日及馀秒去之命日算外即得所求〈其馀先以日法退除为分秒〉
求所求日加时定月置所求日加时入转分以其日算外加减差乘之百约为分分满百为度加减其下迟疾度为迟疾定度乃以迟减疾加所求日加时平行月为定月各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得所求日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其入转若在四七日者如求朏朒术入之〉
宋史卷七十九
宋史巻七十九考证
律历志十二白露朏一千三百六十九○〈臣召南〉按此以前文例之当作胐一千二百六十九又寒露朏一千二百六十九当作朏一千三百六十九盖白露与惊蛰相应而寒露与清眀相应也
今依宋朝浑仪校测距度○按自唐开元后至纪元历法始用新测宿度与大衍星度星距异矣
二十八日〈初数四千四十三 初约分五十五〉○〈臣召南〉按旁注脱末数及末约数目
立春立秋后黑道半交在立冬之宿○黒道讹墨道凡注历目○日讹目误多一画
宋史巻七十九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八十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三〈纪元历〉
歩交㑹
交终分一十九万八千三百七十七秒八百八十交终日二十七馀一千五百四十七秒八百八十交中日一十三馀四千四百一十八秒五千四百四十朔差日二馀二千三百二十秒九千一百二十
望策一十四馀五千五百七十九
已上秒母一万
交率三百二十四
交数四千一百二十七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约分七十九秒四十四
交中度一百八十一约分八十九秒七十二
交象度九十约分九十四秒八十六
半交象度四十五约分四十七秒四十三
日食阳历限三千四百定法三百四十
阴历限四千三百定法四百三十
月食限六千八百定法四百四十
已上分秒母各同一百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置天正十一月经𦍤加时积分以交终分及秒去之不尽满日法为日不满为馀秒即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求次朔及望入交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求次𦍤以𦍤差加之求望以望策加之满交终日及馀秒去之即各得次朔及望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若以经𦍤望小馀减之各得𦍤望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定𦍤望夜半入交因经朔望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视定𦍤望日辰有进退者亦进退交日否则因经为定各得所求
求次定𦍤夜半入交各因定𦍤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馀皆加五千七百四十二秒九千一百二十即次𦍤夜半入交若求次日累加一日满交终日及馀秒皆去之即每日夜半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定𦍤望加时入交置经𦍤望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以入气入转胐朒定数胐减朒加之即得定𦍤望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
求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交积度置定𦍤望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以日法通日内馀进一位如五千四百五十三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即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交积度及分〈毎日夜半准此求之〉
求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交定积度置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交积度及分以定𦍤望加时入转迟疾度迟减疾加之〈满与不足进退交终度及分〉即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交定积度及分〈每日夜半准此求之〉
求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阴阳历积度置定𦍤望加时月行入交定积度及分如在交中度及分已下为入阳历积度已上者去之馀为入阴历积度〈毎日夜半准此求之〉
求定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视月入阴阳历积度及分如交象已下为在少象已上覆减交中度馀为入老象置所入老少象度及分于上列交象度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五百而一所得用减所入老少象度及分馀列交中度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满一千三百七十五而一所得为度不满退除为分即为定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及分〈毎日夜半准此求之〉
求朔望加时入交常日置其月经𦍤望加时入交汎日及馀秒以其月入气胐朒定数胐减朒加之满与不足进退其日即得朔望加时入交常日及馀秒〈近交初为交初在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为初交近交中为交中在十三日十四日为交中〉
求日月食甚定数以其朔望入气入转朏朒定数同名相従异名相消副置之以定朔望加时入转算外损益率乘之如日法而一〈其定𦍤望如算外在四七日者视其馀在初数已下初率乘之初数而一初数以上以末率乘之末数而一〉所得视入转应朒者依其损益应朏者益减损加其副以朏减朒加经朔望小馀为汎馀〈满与不足进退太馀〉日食者视汎馀如半法已下为中前列半法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如一万九百三十五而一所得为差以减汎馀为食甚定馀用减半法为午前分如此馀在半法已上减去半法为中后列半法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如日法而一所得为差以加汎馀为食甚定馀乃减去半法为午后分月食者视汎馀如半法已上减去半法馀在一千八百二十二半已下自相乘已上者覆减半法馀亦自相乘如三万而一所得以减汎馀为食甚定馀如汎馀不满半法在日出分三分之二已下列于上位已上者用减日出分馀倍之亦列于上位乃四因三约日出分列之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如一万五千而一所得以加汎馀为食甚定馀求日月食甚辰刻倍食甚定馀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尽五因之满刻法除之为刻不满为分命辰数起于正算外即食甚辰刻及分〈若加半辰命起子初〉
求日月食甚入气〈食甚大小馀及食定小馀并定𦍤望大馀以此与经𦍤望大小馀相减〉置其𦍤望食甚大小馀与经朔望大小馀相减之馀以加减经𦍤望入气日馀〈经𦍤望少即加之多即减之〉为日月食甚入气日及馀秒各置食甚入气及馀秒加其气中积其馀以日法退除为分即为日月食甚中积及分
求日月食甚日行积度置食甚入气馀以所入气日盈缩分乘之日法而一加减其日先后数〈至后加分后减〉先加后减日月食甚中积即为日月食甚日行积度及分求气差置日食甚日行积度及分满二至限去之馀在象限已下为在初已上覆减二至限馀为在末皆自相乘进二位满三百四十三而一所得用减二千四百三十馀为气差以午前后分乘之如半昼分而一以减气差为气差定数在冬至后末限夏至后初限〈交初以减交中以加〉夏至后末限冬至后初限〈交初以加交中以减〉如半昼分而一所得在气差已上者即以气差覆减之馀应加者为减减者为加
求刻差置日食甚日行积度及分满二至限去之馀列二至限于下以上减下馀以乘上进二位满三百四十三而一所得为刻差以午前后分乘而倍之如半法而一为刻差定数冬至后食甚在午前夏至后食甚在午后〈交初以加交中以减〉冬至后食甚在午后夏至后食甚在午前〈交初以减交中以加〉如半法而一所得在刻差巳上者即倍刻差以所得之数减之馀为刻差定数依其加减
求𦍤入交定日置朔入交常日及馀秒以气刻差定数各加减之交初加三千一百交中减三千为𦍤入交定日及馀秒
求望入交定日置望入转朏朒定数以交率乘之如交数而一所得以朏减朒加入交常日之馀满与不足进退其日即望入交定日及馀秒
求月行入阴阳历视其𦍤望入交定日及馀秒如在中日及馀秒已下为月在阳历如中日及馀秒已上减去中日为月在阴历
求入食限交前后分视其𦍤望月行入阴阳历不满日者为交后分在十三日上下者覆减交中日为交前分视交前后分各在食限已下者为入食限
求日食分以交前后分各减阴阳历食限馀如定法而一为日食之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命大分以十为限即得日食之分〈其食不及大分者行势稍近交道光气㣲有映蔽其日或食或不食〉求月食分视其望交前后分如二千四百已下者食既已上用减食限馀如定法而一为月食之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命大分以十为限得月食之分
求日食汎用分置交前后分自相乘退二位阳历一百九十八而一阴历三百一十七而一所得用减五百八十三馀为日食汎用分
求月食汎用分置交前后分自相乘退二位如七百四而一所得用减六百五十六馀为月食汎用分
求日月食定用分置日月食汎用分副之以食甚加时入转算外损益率乘之如日法而一〈如算外在四七日者依食定馀求之〉所得应朒者依其损益应朏者益减损加其副即为日月食定用分
求月食既内外分置月食交前后分自相乘退二位如二百四十九而一所得用减二百三十一馀以定用分乘之如汎用分而一为月食既内分用减定用分馀为既外分
求日月食亏初复满小馀置日月食甚小馀各以定用分减之为亏初加之为复满其月食既者以既内分减之为初既加之为生光即各得所求小馀〈如求时刻𠉀食甚术入〉求月食更㸃法置月食甚所入日晨分倍之减去七百二十九馀五约之为更法又五除之为㸃法
求月食入更㸃置亏初食甚复末小馀在晨分已下加晨分昏分已上减去昏分馀以更法除之为更数不满以㸃法除之为㸃数其更数命初数算外即各得所入更㸃
求日食所起日在阳历初起西南甚于正南复于东南日在阴历初起西北甚于正北复于东北其食八分已上皆起正西复于正东〈此据午地而论之〉
求月食所起月在阳历初起东北甚于正北复于西北月在阴历初起东南甚于正南复于西南其食八分已上皆起正东复于正西〈此亦据午地而论之〉
求日月出入带食所见分数各以食甚小馀与日出入分相减馀为带食差以乘所食之分满定用分而一〈如月食既者以既内分减带食差馀进一位如既外分而一所得以减既分即月带食出入所见之分不及减者为带食既出入〉以减所食分即日月出入带食所见之分〈其食甚在昼晨为渐进昏为已退其食甚在夜晨为已退昏为渐进〉
求日月食甚宿次置食甚日行积度〈望即更加半周天〉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各得日月食甚宿度及分
歩五星
木星周率二百九十万七千八百七十九秒六十四周差二十四万五千二百五十三秒六十四
历率二百六十六万二千六百三十六秒二十二周日三百九十八约分八十八秒六十
历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四秒五十
历中度一百八十五约分六十二秒二十五
历策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八十五
伏见度一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
火星周率五百六十八万五千六百八十七秒六十四周差三十六万四百一十四秒四十四
历率二百六千六万二千六百四十七秒二十
周日七百七十九约分九十二秒九十七
历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四秒六十五
历中度一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三十二半
历策度二十五约分二十一秒八十六
伏见度一十九
段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
火星盈缩历
土星周率二百七十五万六千二百八十八秒七十八周差九万三千六百六十二秒七十八
历率二百六十六万九千九百二十五秒九十
周日三百七十八约分九秒一十七
历度三百六十六约分二十四秒四十九
历中度一百八十三约分一十二秒二十四半
历策度一十五约分二十六秒二
伏见度一十七
土星盈缩历
策数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金星周率四百二十五万六千六百五十一秒四十三半合日二百九十一约分九十五秒一十四
历率二百六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六秒一十六周日五百八十三约分九十秒二十八
历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五秒
历中度一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六十六
历策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八十九
伏见度一十半
段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
水星周率八十四万四千七百三十八秒五
合日五十七约分九十三秒八十一
历率二百六十万二千七百九十四秒九十五
周日一百一十五约分八十七秒六十二
历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六秒六十八
历中度一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三秒三十四
历策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九十四半
晨伏夕见一十四
夕伏晨见一十九
段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
水星盈缩历
策数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推五星天正冬至后平合及诸段中积中星置气积分各以其星周率除之所得周数不尽者为前合以减周率馀满日法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即其星天正冬至后平合中积命之为平合中星以诸段常日常度累加之即诸段中积中星其段退行者以常度减之即其段中星
求木火土三星平合诸段入历置其星周数〈求冬至后合皆加一数置之〉以周差乘之满其星历率去之不尽满日法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为其星平合入历度及分秒以其段限度依次累加之即得诸段入历
求金水二星平合及诸段入历置气积分各以其星历率去之不尽满日法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加平合中星即为其星天正冬至后平合入历度及分秒以其星其段限度依次累加之即得诸段入历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盈缩定差各置其星其段入历度及分如历中已下为在盈已上减去历中馀为在缩以其星历策除之为策数不尽为入策度及分命策数算外以其策损益率乘之如历策而一为分分满百为度以损益其下盈缩积即其星其段盈缩定差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定积各置其星其段中积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其段定积日及分以天正冬至大馀及约分加之即为定日及分盈纪法六十去之不尽命已卯算外即得日辰
求五星平合诸段所在月日各置其段定积以天正闰日及约分加之满𦍤策及约分除之为月数不尽为入月已来日数及分其月数命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其星其假入其月经朔日数及分乃以日辰相距为定朔月日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加时定星各置其段中星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金星倍之水星三之乃可加减〉即五星诸段定星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其星其段加时所在宿度及分秒五星皆因前留为前段初日定星后留为后段初日定星馀依术算
求五星诸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各以其段初行率乘其段加时分百约之乃以顺减退加其日加时定星即为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加命如前即得所求求诸段日率度率各以其段日辰距至后段日辰为其段日率以其段夜半定星与后段夜半定星相减为其段度率及分秒
求诸段平行度各置其段度率及分秒以其段日率除之为其段平行度及分秒
求诸段总差各以其段平行分与后段平行分相减馀为汎差并前段汎差四因退一位为总差若前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因后段初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馀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若后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汎差者因前段末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馀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晨迟末段视段无平行分因前初段末日行分与晨迟末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其退行者各置本段平行分十四乘之十五而一为总差内金星依顺段术入之即得所求〈夕迟初段视前段无平行分因后末段初日行分与夕迟初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
求诸段初末日行分各半其段总差加减其段平行分〈后段平行分多者减之为初加之为末后段平行分少者加之为初减之为末其在退行者前减之为初加之为末后加之为初减之为末〉各为其星其段初末日行度及分秒〈如前后段平行分俱多俱少者平注之本段总差不满大分者亦平注之〉
求每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置其段总差减日率一以除之为日差累损益初日行分〈后行分少损之后行分多益之〉为毎日行度及分秒乃顺加退减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宿次命之即每日晨前夜半星行所在宿次
径求其日宿次置所求日减一半之以日差乘而加减初行日分〈后行分少减之后行分多加之〉以所求日乘之为积度乃顺加退减其段初日宿次即得所求日宿次
求五星平合及见伏入气置定积以气策及约分除之为气数不尽为入气已来日数及分秒其气数命天正冬至算外即五星平合及见伏入气日及分秒〈其定积满岁周日及分去之馀在来年冬至后〉
求五星合见伏行差木火土三星以其初日星行分减太阳行分馀为行差金水二星顺行者以其段初日太阳行分减星行分馀为行差金水二星退行者以其段初日星行分并太阳行分为行差
求五星定合及见伏汎积木火土三星各以平合晨疾夕伏定积便为定合定见定伏汎积金水二星各置其假盈缩定差内水星倍之以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在平合夕疾晨伏者乃盈减缩加定积为定合定见定伏汎积在退合夕伏晨见者乃盈加缩减定积为定合定见定伏汎积
求五星定合定积定星木火土三星以平合行差除其日先后数为距合差日以先后数减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后加先减其星定合汎积为其星定合日定积定星金水二星顺合者以平合行差除其日先后数为距合差日以先后数加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先加后减其星定合汎积为其星定合日定积定星金水二星退合者以退合行差除其日先后数为距合差日以减先后数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先减后加以差度先加后减再定合汎积为其星再定合积星各以冬至大馀及约分加定积满纪法去之命已卯算外即得定合日辰以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定星依宿次去之即得定合所在宿次
求木火土三星定见伏定积日各置其星定见伏汎积晨加夕减象限日及分秒如二至限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岁周馀亦自相乘百约为分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之为差其差如其段行差而一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见加伏减汎积为定积如前加命即得日辰求金水二星定见伏定日夕见晨伏以行差除其日先后数为日先加后减汎用积为常用积晨见夕伏以行差除其日先后数为日先减后加汎用积为常用积如常用积在二至限已下为冬至后已上去之馀为夏至后其二至后日及分在象限已下自相乘已上用减二至限馀亦自〈目相〉乘如法而一所得为分〈冬至后晨夏至后夕以十八为法冬至后夕夏至后晨以七十五为法〉以伏见度乘之十五除之为差满行差而一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加减常用积为定用积加命如前即得定见伏日辰〈冬至后晨见夕伏加之夕见晨伏减之夏至后晨见夕伏减之夕见晨伏加之〉其水星夕疾在大暑气初日至立冬气九日三十五分已下者不见晨留在大寒气初日至立夏气九日三十五分已下者春不晨见秋不夕见熙宁六年六月提举司天监陈绎言浑仪尺度与法要不合二极赤道四分不均规环左右距度不对游仪重盈难运黄道映蔽横箫游规璺裂黄道不合天体天枢内极星不见天文院浑仪尺度及二极赤道四分各不均黄道天常环月道映蔽横箫及月道不与天合天常环相攻难转天枢内极星不见皆当因旧修整新定浑仪改用古尺均赋辰度规环轻利黄赤道天常环并侧置以北际当天度省去月道令不蔽横箫増天枢为二度半以纳极星规环二极各设环枢以便游运诏依新式制造置于司天监测验以较疏密七年六月司天监呈新制浑仪浮漏于迎阳门帝召辅臣观之数问同提举官沈括具对所以改更之理寻又言凖诏集监官较其疏密无可比较诏置于翰林天文院七月以括为右正言司天秋官正皇甫愈等赏有差初括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见天文志朝廷用其说令改造法物历书至是浑仪浮漏成故赏之元丰五年正月翰林学士王安礼言详定浑仪官欧阳发所上浑仪浮漏木様具新器之宜变旧器之失臣等窃详司天监浮漏疏谬不可用请依新式改造其至道皇祐浑仪景表亦各差舛请如法条奏修正従之元祐四年三月翰林学士许将等言详定元祐浑天仪象所先奉诏制造水运浑仪木様如试验𠉀天不差即别造铜器今校验皆与天合诏以铜造仍以元祐浑天仪象为名将等又言前所谓浑天仪者其外形圎可遍布星度其内有玑有衡可仰窥天象今所建浑仪象别为二器而浑仪占测天度之真数又以浑象置之宻室自为天运与仪参合若并为一器即象为仪以同正天度则浑天仪象两得之矣请更作浑天仪従之七年四月诏尚书左丞苏颂撰浑天仪象铭六月元祐浑天仪象成诏三省枢宻院官阅之绍圣元年十月诏礼部秘书省即详定制造浑天仪象所以新旧浑仪集局官同测验择其精宻可用者以闻宣和六年七月宰臣王黼言臣崇宁元年邂逅方外之士于京师自云王其姓面出素书一道玑衡之制甚详比尝请令应奉司造小様验之逾二月乃成璇玑其圎如丸具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置南北极昆仑山及黄赤二道列二十四气七十二𠉀六十四卦十干十二支昼夜百刻列二十八宿并内外三垣周天星日月循黄道天行每天左旋一周日右旋一度冬至南出赤道二十四度夏至北入赤道二十四度春秋二分黄赤道交而出卯入酉月行十三度有馀生明于西其形如钩下环西见半规及望而圎既望西缺下环东见半规及晦而隐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将入或左或右或迟或速皆与天象吻合无纎毫差玉衡植于屏外持扼枢斗注水激轮其下为机轮四十有三钩键交错相持次第运转不𪝒人力多者日行二千九百二十八齿少者五日行一齿疾徐相逺如此而同发于一机其宻殆与造物者侔焉自馀悉如唐一行之制然一行旧制机关皆用铜鐡为之涩即不能自运今制改以坚木若美玉之类旧制外络二轮以缀日月而二轮蔽亏星度仰视躔次不审今制日月皆附黄道如蚁行硙上旧制虽有合望而月体常圎上下无辨今以机转之使圎缺隠见悉合天象旧制止有𠉀刻辰钟鼔昼夜短长与日出入更筹之度皆不能辨今制为司辰寿星运十二时轮所至时刻以手指之又为烛龙承以铜荷时正吐珠振荷循环自运其制皆出一行之外即其器观之全象天体者璇玑也运用水斗者玉衡也昔人或谓玑衡为浑天仪或谓有玑而无衡者为浑天象或谓浑仪望筒为衡皆非也甚者莫知玑衡为何器唯郑康成以运转者为玑持正者为衡以今制考之其说最近又月之晦眀自昔弗烛厥理独雄云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其溯于日乎京房云月有形无光日照之乃光始知月本无光溯日以为光本朝沈括用弹况月粉涂其半以象对日之光正侧视之始尽圎缺之形今制与三者之说若合符莭宜命有司置局如様制相址于明堂或合台之内筑台陈之以测上象又别制三器一纳御府一置钟鼔院一备车驾行幸所用仍著为成书以诏万世诏以讨论制造玑衡所为名命黼总领内侍梁师成副之
宋史巻八十
宋史巻八十考证
律历志十三太月加二日○太月当作大月误多一㸃各置食甚入气及馀秒云云○〈臣召南〉按此文上脱求日月食甚中积及分九字此又一条也刋本既脱遂接连前文耳
木星晨退初率行一十五○〈臣召南〉按晨退与夕退之度分同也夕退初率行分注云一十五七十五则此文分注脱七十五三字又火星晨退初率行脱四十一三十五字
宋史巻八十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八十一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四
律历十四
中原既失礼乐沦亡髙宗时胡铨著审律论曰臣闻司马迁有言曰六律为万事根本其于兵械尤所重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臣尝深爱迁之言律于兵械为尤重而深惜后之谈兵者止以战斗击刺奇谋此律之所以汨陈而学者未尝道也夫律度量衡古也渊源于马迁滥觞于班固刘昭挹其流孟康京房钱乐之之徒汨其泥而其波迁之言曰黄锺之实八十一以为宫而以九为法实如法得长一寸则黄锺为九寸矣黄锺之实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以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为法实如法亦得长一寸亦黄锺为九寸也然则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与夫所谓八十一者虽多少之不同而其实一也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与夫所谓九者虽多少之不同而其法一也又曰丑二寅八卯十六辰六十四夫丑与卯阴律也寅与辰阳律也生阴律者皆二所谓下生者倍其实生阳律者皆四所谓上生者四其实迁之言才数百可谓简矣而后之言律者祖焉是不亦渊源于马迁乎固之言曰黄锺之实八百一十分盖迁意也然以林钟之实五百四十而乃以为六百四十林钟太蔟之实以其长自乘则声虽有小同于黄锺之宫耳然则魏曹王制律而与黄锺商徴不合其失兆此矣夫自子一分终于亥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盖迁术也而固亦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始动于子参之于丑历十二辰之数而得黄锺之实以为阴阳合德化生万物其说盖有本矣然其言三分㽔賔损一下生大吕而不言夫所谓浊倍之变何也夫㽔賔之比于大吕则㽔賔清而大吕浊今又损二分之一以生大吕则大吕之声乃清于㽔賔是不知夫倍大吕之浊然则萧衍之论至于夹钟而裁长三寸七分其失兆此矣是不亦滥觞于班固乎昭之言曰推林钟之实至十一万八千九十八太蔟之实至十五万七千四百六十四二乘而三约之者为下生之实四乘而三约之者为上生之实此迁固之意昭则详矣然以㽔賔为上生大吕而大吕乃下生夷则何也盖昭之说阳生阴为下生阴生阳为上生今以㽔賔为上生大吕则是阳生阴乃上生也以大吕为下生夷则是阴生阳乃下生也其蔽亦由不知夫大吕有浊倍之变则其视迁固去本逺矣是不亦挹其流于刘昭乎若夫孟康京房钱乐之之徒则又大不然矣夫班固以八十一分为黄锺之实起十二律之周径度其长以容其实初未尝有径三围九之说也康之徒惑于八十一分之实以一寸为九十分而不察方圜之异于是有径三围九之论兴焉夫律之形圜如以为径三围九则刓其四用之方而不足于九分之数以之容黍岂能至于千二百哉然则所谓围九方分也何以知之知龠之方则知黄锺之分亦方也固虽无明说其论洛下闳起历之法曰律容一龠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夫八十一寸者是乃八百一十分以千二百黍纳之龠中则不揺而自满是无异黄锺之容也龠之制方寸而深八分一龠之方则黄锺之分安得而不方哉围九方分而圜之则径不止于三分矣故夫径三围九之说孟康为之也然由律生吕数十有二止矣京氏演为六十钱乐之广为三百六十则与黄帝之说悖矣盖乐之用淮南之术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而六之故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以黄锺太簇姑洗林钟南吕生三十有四以大吕夹钟中吕㽔賔夷则无射生二十有七应钟生二十有八始于包盲而终于安运然由黄锺迄于壮进百有五十则三分损一焉以下生由依行迄于亿兆二百有九则三分益一焉以上生惟安运为终而不生其言与黄帝之法大相抵牾自迁固而下至是杂然莫适为主至五季王朴而后议少定沈括蒋之奇论之当矣是不亦汩其泥而其波乎呜呼律也者固以实为本而法为末陛下修其实于上而有司方定其法于下以协天地中和之声则夫数子者其说有可考焉臣敢轻议哉淳熙间建安布衣蔡元定着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逺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推原本根比次条理管括机要阐究精微其言虽多出于近世之所未讲而实无一字不本于古人之成法其书有律吕本原律吕证辨本原者黄锺第一黄锺之实第二黄锺生十二律第三十二律之实第四变律第五律生五声图第六变声第七八十四声图第八六十调图第九𠉀气第十审度第十一嘉量第十二谨权量第十三证辨者造律第一律长短围径之数第二黄锺之实第三三分损益上下相生第四和声第五权臣既诬元定以伪学贬死舂陵虽有其书卒为空言呜呼惜哉久之宜春欧阳之秀复著律通其自序曰自律吕之度数不见于经而释经者反援汉志以为据盖滥觞于管子吕氏春秋流衍于淮南子司马迁之书而波助扵刘歆京房之学班固汉志尽歆所出也司马彪志尽房所出也后世协律者类皆执守以为定法历代合乐不为无人而终不足以得天地阴阳之和声所以不能追还扵隆古之盛者大抵由三分损益之说拘之也夫律固不能舎损益之说以求之由其有损有益而后有上生下生之异至其専用三分以为损益之法则失之未免乎声与数之不相合有非天成之自然耳盖尝因其损益上下生之义而去其専用三分之蔽乃多为分法以求之自黄锺以往其下生者盈十而上生者止一而已此其数之或损或益出于自然而与旧法固不侔矣若谓相生之法一下必一上既上而复下则其法之穷也于㽔賔大吕间见之夫黄锺而降转以相生至于姑洗则下生应钟而应钟之上生㽔賔者法也今乃㽔賔之生大吕又従而上生焉此班志所载所以变其说为下生大吕而大吕之长遂用倍法矣夫律之相生而用倍法犹为有理独専用三分以为损益则律之长短不中乎天地自然之数尔生律之分盖不止扵三分损益之一端以一律而分为三此生律之极数特一求徴声之法耳茍以三分损益一下生而一上生则声律殆无穷矣何至于十二而止也乎夫十二律之生也十律皆下生一律独上生唯其下生者损之极也而后上生者益焉上生则律穷矣此穷上反下穷下反上之理也琴一之间具十二律皆用下生之法而末以上生法终之若以七而𦂳慢之为旋宫之法则应钟一均之律宫声之外多用倍法生一律矣此天地声音自然而然不可拘于一而不知通变也故正律止于十二而已窃意十二律之度数当具于周礼之冬官如考工记凫氏为钟磬氏为磬之类各有一职然冬官一萹既亡则世无以考其度数之详而三分损益之说散见于书𫝊者恐或得之目击而不及识其全或得之口授而未能究其误或求诸耳决而不能究其真因是遂著为定论夫人皆以为法之尽善矣岂知三分损益所生之律乃仅得其声之近似而未真盖非师旷之聪则耳不能齐其声之近似者足以惑人之听是以不复求其法之未尽善者此蔡邕所以不如日月之明者亦不能尽信其法也后世之制乐者不知律法之故有未善而毎患其声音髙下之不协以至取古者遗亡之器而求之盖亦不知本矣声以数而传数以声而定二者皆有自然之则如侈者声必咋弇者声必郁髙者数必短下者数必长侈弇者数也未闻其声而已知其有咋郁之分髙下者声也未见其数已知其有长短之异故不得其自然之声则数不可得而考不得其自然之数则声不可得而言今之创律者不知出此而顾先区区于秬黍之縦横古尺之修短斛斗之广狭钟磬之髙下谋之是何足以得其声之和哉邵雍曰世人所见者汉律历耳然则三分损益之法为未善亦隐然矣近世蔡元定特著一书可谓究心然其说亦有可用与否其可用者多其所自得而又有证于古凡载于吾书者可见矣其否者皆由习熟于三分上下生之说而不扵声器之近似者察之也岂尝察之而未有法以易之乎此律通之所以作也盖律之所以长短不止乎三分损益之一端自四分以往推而至于有二十分之法管之所以广狭必限于千二百黍之定数因其容受有方分圜分之异与黍体不合而遂分辨其空龠有实积隙积之理其还相为宫之法有以推见其为一阴一阳相继之道而非一上一下相生之谓也嗟乎观吾书者能知其数之出于自然而然则知由先汉以前至于今日上下㡬二千年凡史传所述三分损益一定之说者可以删而去之矣使其说之可用也则累世律可恊乐可和何承天刘焯軰不改其法矣故京房六十律不足以和乐而况钱乐之衍为三百六十之非法徒増多而无用乎是其数非出于自然之无所加损而徒欲傅㑹于当期之日数云尔古之圣人所以定律止扵十二者自然之理数也茍不因自然之理数则以三分损益之法衍之声律殆不特三百六十而已也而况京房之六十乎且房之律吾意其自为之也而托言受之焦延寿以欺乎人以售其说使律法之善何必曰受诸人律法不善矣虽焦延寿何益哉所谓善不善者亦顾其法之可用与否耳曩者魏汉津尝创用指尺以制律乃窃京房之故智上以取君之信下以遏人之议能行之扵一日岂能使一世而用之乎今律通之作其数之损益可以互相生总为百四十四以为之体或变之又可得二百一十有六以为之用乾坤之策具矣世不用则已用则声必和亦因古黄锺九寸法审之以人物之声而稍更定之耳或曰律止十二胡为复衍百四十四律乎应之曰十二者正声也百四十四者变声也使不为百四十四者何以见十二宫七声长短之有定数而宫商角徴羽清浊之有定分乎其要主于和而已故有正声则有变声也通其变然后可与论律矣律通上下二萹十二律名数第一黄锺起数第二生律分正法第三生律分变法第四正变生律分起算法第五十二宫百四十四律数第六律数傍通法第七律数傍通别法第八九分为寸法辨第九第十五十九律㑹同第十一空围龠实辨第十二十二律分阴阳图说第十三阳声阴声配乾坤图第十四五声配五行之序第十五七声配五行之序第十六七声分类第十七十二宫七声倡和第十八六十调图说第十九辨三律声法第二十真徳秀赵以夫皆盛称之舒州桐城县丞李如篪作乐书评司马光范镇所论律曰镇得蜀人房庶言尺法庶言尝得古本汉书云度起于黄锺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锺之长一为一分今文脱去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故自前世累黍为之縦置之则太长横置之则太短今新尺横置之不能容一千二百黍则大其空径四釐六毫是以乐声太髙皆由儒者误以一黍为一分其法非是不若以千二百黍实管中随其短长断之以为黄锺九寸之管九十分其长一为一分取三分以度空径数合则律正矣镇盛称此论以为先儒用意皆不能到其意谓制律之法必以一千二百黍实黄锺九寸之管九十分其管之长一为一分是度由律起也光则据汉书正本之度起于黄锺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九十分黄锺之长一为一分本无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其意谓制律之法必以一黍之广定为一分九十分则得黄锺之长是律由度起也书云同律度量衡先言律而后及度量衡是度起于律信矣然则镇之说是而光之说非也然庶之论积一千二百黍之广之说则非必如其说则是律非起于度而起扵量也光之说虽非先王作律之本而后之为律者不先定其分寸亦无以起律又其法本之汉志之文则光之说亦不得谓其非是也故尝论之律者述气之管也其𠉀气之法十有二月每月为管置于地中气之来至有浅有深而管之入地者有短有长十二月之气至各验其当月之管气至则灰飞也其为管之长短与其气至之浅深或不相当则不验上古之圣人制为十二管以𠉀十二辰之气而十二辰之音亦由之而出焉以十二管较之则黄锺之管最长应钟之管至短以林钟比于黄锺则短其三分之一以太簇比之林钟则长其三分之一其馀或长或短皆上下于三分之一之数其黙符于声气自然之应者如此也当时恶睹所谓三分损益哉又恶暏夫一千二百黍实黄锺容受之量与夫一黍之广一为一分之说哉古之圣人既为律矣欲因之以起度量衡之法遂取秬黍之中者以实黄锺之管满龠倾而数之得黍一千有二百因以制量以一黍之广而度之得黄锺管九十分之一因以起度以一龠之黍之重而两之因以生衡去古既逺先王作律之本始其法不传而犹有所谓一千二百黍为一龠容受之量与夫一黍之广一为一分者可考也推其容受而度其分寸则律可得而成也先王之本于律以起度量衡者自源而生流也后人以度量衡而起律者寻流而及源也光镇争论往复前后三十年不决大概言以律起度以度起律之不同镇深辟光以度起律之说不知后世舎去度数安得如古圣人默符声气之验自然而成律也哉至若庶之増益汉志八字以为脱误及其他纷纷之议皆穿凿以为新奇虽镇力主之非至当之论有补于律法者也如篪书曰乐本曰乐章沙随程迥著三器图议曰体有长短所以起度也受有多寡所以生量也物有轻重所以用权也是器也皆凖之上党羊头山之秬黍焉以之测幽隠之情以之达精微之理推三光之运则不失其度通八音之变则可召其和以辨上下则有品以分隆杀则有莭凡朝廷之出治生民之日用未有顷刻不资焉者也古人以度定量以量定权必参相得然后黄锺之律可求八音五声従之而应也皇祐中阮逸胡瑗累黍定尺既大于周尺姑欲合其量也然竟于权不合乃谓黍称二两已得官称一两反疑史书之误及韩琦丁度详定知逸瑗之失亦莫能以三器参相考也先是镇上封事曰乐者和气也发和气者音声也音声生于无形故古人以有形之物传其法俾后人参考之有形者何秬黍也律也尺也龠也釜也斛也算数也权称也钟也磬也是十者必相合而不相戾而后为得也迥谓以黍定三器则十者无不该三者尺为之本周尺也者先儒考其制吻合者不一至宋祁取隋书大业中历代尺十五等独以周尺为之本以考诸尺韩琦嘉祐累黍尺二其一亦与周尺相近司马备刻之于石光旧物也茍以是定尺又以是参定权量以合诸器如挈裘而振其领其顺者不可胜数也迥博学好古朱熹深礼敬之其后江陵府学教授庐陵彭应龙既注汉律历志设为问答著钟律辨疑三巻至为精宻发古人所未言者宋历在东都凡八改曰应天乾元仪天崇天明天奉元观天纪元星翁离散纪元历亡绍兴二年髙宗重购得之六月甲午语辅臣曰历官推歩不精今历差一日近得纪元历自眀年当改正协时月正日盖非细事是岁始议制浑仪十一月工部言浑仪法要当以子午为正今欲定测枢极合差局官二员诏差李继宗等充测验定正官俟造毕进呈日同参详指说制度官丁师仁李公谨入殿安设三年正月壬戌进呈浑仪木様壬申太史局令丁师仁等言省识东都浑仪四座在测验浑仪刻漏所曰至道仪在翰林天文局曰皇祐仪在太史局天文院曰熙宁仪在合台曰元祐仪每座约铜二万馀斤今若半之当万馀斤且元祐制造有两府提举时都司覆实用铜八千四百斤诏工部置物料临安府佣工匠仍今工部长贰提举五年日官言正月朔旦日食九分半亏在辰正常州布衣陈得一言当食八分半亏在已初其言卒验侍御史张致逺言今岁正月朔日食太史所定不验得一尝为臣言皆有依据盖患算造者不能通消息盈虚之奥进退迟疾之分致立朔有讹凡定朔小馀七千五百以上者进一日绍兴四年十二月小馀七千六百八十太史不进故十一月小尽今年五月小馀七千一百八十少三百二十乃为进朔四月大尽建炎三年定十一月三十日甲戌为腊阴阳书曰腊者接也以故接新在十二月近大寒前后戌日定之若近大寒戌日在正月十一日若即用逺大寒戌日定之数不出十二月如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丙午大寒后四日庚戌虽近縁在六年正月一日此时以十九日戊戌为腊得一于岁旦日食尝预言之不差釐刻愿诏得一改造新历委官専董其事仍尽取其书参校太史有无以补遗阙择历算子弟粗通了者授演撰之要庶㡬日官无旷历法不绝二月丙子诏秘书少监朱震即秘书省监视得一改造新历八月历成震请赐名统元従之诏翰林学士孙近为序以六年颁行迁震一秩赐得一通微处士官其一子道士裴伯寿等受赏有差得一等上推甲子之岁得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日度起于虚中以为元著历经七巻历议二巻立成四巻考古春秋日食一巻七曜细行二巻气朔入行草一巻诏付太史氏副藏秘府绍兴九年史官重修神宗正史求奉元历不获诏陈得一裴伯寿赴阙补修之十四年太史局请制浑仪工部员外郎谢伋言臣尝询浑仪之法太史官生论议不同铸作之工今尚阙焉臣愚以为宜先询访制度敷求通晓天文历数之学者参订是非斯合古制苏颂之子应诏赴阙请诏求其父遗书考质制度宰相秦桧曰在廷之臣罕能通晓高宗曰此阙典也朕已就宫中制造范制虽小可用窥测日以晷度夜以枢星为则非久降出第当广其尺寸尔于是命桧提举时内侍邵谔善运思専令主之累年方成统元历颁行虽久有司不善用之暗用纪元法推歩而以统元为名乾道二年日官以纪元历推三年丁亥岁十一月甲子朔将颁行裴伯寿诣礼部陈统元历法当进作乙丑朔于是依统元历法正之光州士人刘孝荣言统元历交食先天六刻火星差天二度尝自著历期以半年可成愿改造新历礼部谓统元历法用之十有五年纪年历法经六十年日月交食有先天分数之差五星细行亦有二三度分之殊算造历官拘于依经用法致朔日有进退气莭日分有误于时宜改造伯寿言造历必先立表测景验气庶㡬精宻判太史局吴泽私于孝荣且言铜表难成木表易坏以沮之迺诏礼部尚书周执羔提领改造新历执羔亦谓测景验气经渉岁月孝荣乃采万分历作三万分以为日法号七曜细行历上之三年执羔以历来上孝宗曰日月有盈缩湏随时修改执羔对曰舜协时月正日正为积久不能无差故协正之孝宗问曰今历于古历何如对曰尧时冬至日在牵牛今冬至日在斗一度孝荣七曜细行历自谓精宻且预定是年四月戊辰朔日食一分日官言食二分伯寿并非之既而精眀不食孝荣又定八月庚戌望月食六分半𠉀之止及五分又定戊子岁二月丁未望月食九分以上出地其光复满伯寿言当食既复满在戌正三刻侍御史单时言比年太史局以统元历稍差而用纪元历纪元寖差迩者刘孝荣议改历四月朔日食不验日官两用统元纪元以定晦朔二历之差岁益已甚非所以明天道正人事也如四月朔之日不食虽为差误然一分之说犹为近焉八月望之月食五分新历以为食六分亦为近焉闻欲以明年二月望月食为验是夜或有阴晦风雨愿令日官与孝荣所定七政躔度其说异同者俟其可验之时以浑象测之察其稍近而屡中者従其说以定历庶㡬不致甚差诏従之十一月诏国子司业权礼部侍郎程太昌监察御史张敦实监太史局验之时孝宗务知历法疏宻诏太史局以髙宗所降小浑仪测验造历四年二月十四日丁未望月食生光复满如伯寿言时等又言去年承诏十二月癸卯乙已两夜监测太阴太白新历为近今年二月十四日望月食巨与大昌等以浑仪定其光满则旧历差近新历差逺若遽以旧历为是则去年所测四事皆新历为近今者所定月食乃复稍差以是知天道之难测儒者莫肯究心一付之星翁历家其说又不精宻愿令继宗孝荣等更定三月一日内七政躔度之异同者仍令臣䓁往视测验而造历焉三月诏时与大昌同验之太史局止用纪元历与新历测验未尝参以统元历臣等先求判太史局李继宗天文官刘孝荣等统元纪元新历异同于三月初九日夜十一日早十四日夜二十日早诣太史局召三历官上台用铜仪窥管对测太阴木火土星昏晨度经历度数参稽所供监视测验初九日昏度旧历太阴在黄道张宿十二度八十七分在赤道张宿十度新历在黄道张宿十四度四十分在赤道张宿十五度太臣等验得在赤道张宿十五度半今考之新历稍宻旧历皆疏十一日早晨度木星在黄道室宿十五度七分在赤道室宿十三度少土星在黄道虚宿七度三分在赤道虚宿七度强新历木星在黄道室宿十五度四十四分在赤道室宿十四度少弱土星在黄道虚宿六度二十一分在赤道虚宿六度少弱臣等验得五更三㸃土星在赤道虚宿六度弱五更五㸃木星在赤道室宿十四度今考之新历稍宻旧历皆疏十二日都省令定验统元纪元及新历疏宻统元历昏度太阴在黄道氐宿初度九十四分在赤道氐宿三度少纪元历在黄道氐宿初度八十三分在赤道氐宿二度太新历在黄道亢宿八度七十一分在赤道亢宿九度少弱三历官以浑仪由南数之其太阴北去角宿距星二十一度少弱新旧历官称昏度亢宿未见祗以窥管测定角宿距星复以历书考东方七宿角占十二度亢占九度少既亢宿末见当除角宿十二度即太阴此时在赤道亢宿九度少弱今考之新历全宻纪元统元历皆疏二十日早晨度统元历太阴在黄道斗宿十一度九十一分在赤道斗宿十二度少火星在黄道危宿七度九十一分在赤道危宿七度少土星在黄道虚宿八度八十二分在赤道虚宿八度太强纪元历太阴在黄道斗宿十一度四十分在赤道斗宿十一度半火星在黄道危宿六度在赤道危宿六度太土星在黄道虚宿七度三十九分在赤道虚宿七度半弱新历太阴在黄道斗宿十度六十一分在赤道斗宿十度少火星在黄道危宿七度二十分在赤道危宿六度土星在黄道虚宿六度五十三分在赤道虚宿六度半三历官验得太阴在赤道斗宿十度火星在赤道危宿六度强土星在赤道虚宿六度半今考之太阴纪元历疏火星新历纪元历全宻统元历疏土星新历全宻纪元统元历疏又诏时与尚书礼部贠外郎李焘同测验时䓁言先究统元纪元新历异同召三历官上台用铜仪窥管对测太阴土火木星晨度经历度数参稽所供监视测验二十四日早晨度统元历太阴在黄道危宿十一度九十分在赤道危宿九度木星在黄道室宿十八度一十五分在赤道壁宿初度少火星在黄道危宿十度七十分在赤道危宿十度土星在黄道虚宿八度九十五分在赤道虚宿九度纪元历太阴在赤道危宿十度五十三分在赤道危宿八度半木星在黄道室宿十七度六十八分在赤道室宿十六度少火星在黄道危宿九度八十四分在赤道危宿九度土星在黄道留在虚宿七度四十分在赤道虚宿七度半新历太阴在黄道危宿十三度五分在赤道危宿十二度木星在黄道室宿十八度一十分在赤道室宿十六度半强火星在黄道危宿十度八分在赤道危宿九度土星在黄道虚宿六度六十分始留在赤道虚宿六度半强始留三历官验得太阴在赤道危宿十度木星在赤道室宿十四度太火星在赤道危宿九度半土星在赤道虚宿六度半弱今考之太阴统元历精宻纪元历新历皆疏木星新历稍宻纪元统元历皆疏火星纪元新历皆稍宻统元历疏土星新历稍宻纪元统元历皆疏二十七日早晨度统元历木星在黄道壁宿初度四十六分在赤道壁宿初度太强火星在黄道危宿十二度九十二分在赤道危宿十二度强土星留在黄道虚宿八度九十八分在赤道虚宿九度纪元历木星在黄道壁宿初度二十五分在赤道壁宿初度分空火星在黄道危宿十二度九十七分在赤道危宿十一度土星留在黄道虚宿七度四十八分在赤道虚宿七度半新历木星在黄道壁宿初度四十四分在赤道壁宿初少强火星在黄道危宿十二度二十二分在赤道危宿十一度半土星留在黄道虚宿六度六十分在赤道虚宿六度半强三历官验得木星在赤道壁宿初度少火星在赤道危宿十一度土星在赤道虚宿六度半今观木星新历稍宻纪元统元历皆疏火星纪元历全宻统元新历皆疏土星新历稍宻纪元统元历皆疏由是朝廷始知三历异同迺诏太史局以新旧历参照行之礼部言新旧历官互相异同参照实难新历比之旧历稍宻诏用新历名以乾道历已丑岁颁行孝荣有考春秋日食一巻汉魏周隋日月交食一巻唐日月交食一巻宋朝日月交食一巻气朔入行一巻强弱日法格数一巻
宋史巻八十一
宋史巻八十一考证
律历志十四然则魏曹王制律而与黄锺商徴不合其失兆此矣○〈臣召南〉按曹王系柴玉之讹柴玉所造律不合钟吕见魏志杜䕫𫝊
宋历在东都凡八改云云○旧本即承前文之下〈臣召南〉按自此篇之首至发古人所未发者皆言南渡以后士大夫之论律吕自此文以下则又言历法应提行写
臣与大昌等○臣讹巨
十一日早晨度木星在黄道室宿十五度云云○〈臣召南〉按以前后文例之此文木星上脱旧历二字又后文十二日当作十四日
宋史巻八十一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八十二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五
乾道四年礼部员外郎李焘言统元历行之既久与天不合固宜大衍历最号精㣲用之亦不过三十馀年后之欲行逺也难矣抑历未差无以知其失未验无以知其是仁宗用崇天历天圣至皇祐四年十一月日食二历不效诏以唐八历及宋四历参定皆以景福为宻遂欲改作而刘羲叟谓崇天历颁行逾三年所差无㡬讵可偶縁天变轻议改移又谓古圣人历象之意止于敬授人时虽则预考交㑹不必吻合辰刻或有迟速未必独是历差迺从羲叟言复用崇天历羲叟历学为宋第一欧阳修司马光軰皆遵用之崇天历既复用又十三年治平二年始改用明天历历官周琮皆迁官后三年验熙宁三年七月月食不效迺诏复用崇天历夺琮等所迁官熙宁八年始更用奉元历沈括寔主其议明年正月月食遽不效诏问修历推恩者姓名括具奏辨得不废识者谓括强辨不许其深于历也然后知羲叟之言然愿申饬历官加意精思勿执今是益募能者熟复讨论更造密度补治新历缘焘尝承诏监视测验值新历太阴荧惑之差恐书成所差或多见讥能者迺诏诸道访通历者久之福州布衣阮兴祖上言新历差谬荆大声不以白部即补兴祖为局生初新历之成也大声孝荣共为之至是大声乃以太阴九道变赤道别演一法与孝荣立异于后秘书少监崇政殿说书兼权刑部侍郎汪大猷等言承诏于御史台监集局官参算明年太阴宿度笺注御覧诣寔今大声等推算明年正月至月终九道太阴变赤道限十二月十五日以前具槁成至正月内臣等召历官上台用浑仪监验疏密従之五年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程大昌侍御史单时秘书丞唐孚秘书郎李木言都省下灵台郎充历算官盖尧臣皇甫继明宋允恭等言厥今更造乾道新历朝廷累委官定验得见日月交食密近天道五星行度允协躔次惟九道太阴间有未密搜访能历之人补治新历半年未有应诏者独荆大声别演一法与刘孝荣乾道历定验正月内九道太阴行度今来二法皆未能密于天道乾道太阴一法与诸历比较皆未尽善今撮其精微撰成一法其先推歩到正月内九道太阴正对在赤道宿度愿委官与孝荣大声验之如或精密即以所修九道经法请得与定验官更集孝荣大声等同赴䑓推歩明年九道太阴正对在赤道宿度㸃定月分定验従其善者用之太昌等从大声孝荣所供正月内太阴九道宿度已赴太史局测验上中旬毕及取大声孝荣尧臣等三家所供正月下旬太阴宿度参照览视测验疏密尧臣继明允恭请具今年太阴九道宿度欲依逐人所请限一月各具今年太阴九道变黄道正对赤道其宿某度依经具藁送御史台测验官不时视验然后见其疏密裴伯寿上书言孝荣自陈预定丁亥岁四月朔日食八月望月食俱不验又定去年二月望夜二更五㸃月食九分以上出地复满臣尝言于宰相是月之食当食既出地纪元历亦食既出地生光在戌初二刻复满在戍正三刻是夕月出地时有㣲云至昏时见月已食既至戌初三刻果生光即食既出地可知复满在戌正三刻时二更二点臣所言卒验孝荣言见行历交食先天六刻今所定月食复满乃后天四刻新历缪误为甚其一曰歩气朔孝荣先言气差一日观景表方知其失此不知验气者也臣之验气差一二刻亦能知之纪元莭气自崇宁间测验逮今六十馀载不无少差茍非测验安知其失凡日月合朔以交食为验今交食既差朔亦弗合矣其二曰歩发敛止言卦𠉀而已其三曰歩日躔新历乃用纪元二十八宿赤道度暨至分宫遽减纪元过宫三十馀刻殊无理据而又赤道变黄道宿度娄胃二宿顿减纪元半度在术则娄胃二宿合二十八度娄当十二度太今新历娄作十二度半乃弃四分度之一室轸二宿虚收复多少数变宿分宫既讹是以乾道己丑岁太阳过宫差误其四曰歩晷漏新历不合前史唐开元十二年测景于天下安南测夏至午中晷在表南三寸三分新历算在表北七寸其鐡勒测冬至午中晷长一丈九尺二寸六分新历算晷长一丈四尺九寸九分乃差四尺二寸七分其谬盖若此其五曰歩月离诸历迟疾朏朒极数一同新历朏之极数少朒之极四百九十三分疾之极数少迟之极数二十分不合历法其六曰歩交会新历妄设阳凖阴凖等差盖欲茍合已往交食其间复有不合者则迁就天道所以预定丁亥戊子二岁日月之食便先差违其七曰歩五星以浑仪测验新历星度与天不合盖孝荣与同造历人皆不能探端知绪乃先造历后方测验前后倒置遂多差失夫立表验气窥测七政然后作历岂容掇拾绪馀超接旧历以为新术可乎新𠩵出于五代民间万分历其数朔馀太强明历之士往往鄙之今孝荣乃三因万分小历作三万分为日法以隐万分之名三万分𠩵即万分历也縁朔馀太强孝荣遂减其分乃增立秒不入历格前古至于宋诸历朔馀并皆无秒且孝荣不知王处讷于万分増二为应天历日法朔馀五千三百七自然无秒而去王朴用秒之历臣与造统元历之后潜心探讨复三十馀年考之诸历得失晓然诚假臣演撰之职当与太史官立表验气窥测七政运算立法当远过前历诏送监视测验官详之达于尚书省时谈天者各以技术相髙互相诋毁諌议大夫单时秘书少监汪大猷国子司业权礼部侍郎程大昌秘书丞唐孚秘书郎李木言乾道新历荆大声刘孝荣同主一法自初测验以至权行施用二人无异议后缘新历不密诏访求通历者孝荣乃讼阮兴祖缘大声补局生自是纷纷不已大声官以判局提㸃历书为名乃言不当责以立法起算不知起历授时何所凭据且正月内五夜比较孝荣所定五日并差大声所定五日内三日的中两日稍䟽继伯寿进状献术时等将求其历书上䑓测验务求至当而大声等正居其官乃饰辞避事测验弗精且大声孝荣同立新法今犹反复茍非各具所见他日历成大声妄有动揺即前功尽废请令孝荣大声尧臣伯寿各具乾道五年五月已后至年终太阴五星排日正对赤道躔度上之御史䑓令测验官参考诏从之六年日官言比诏权用乾道历推算今岁颁历于天下明年用何历推算诏亦权用乾道历一年秋成都历学进士贾复自言诏求推明荧惑太阴二事转运使资遣至临安愿造新历毕还蜀仍进历法九议孝宗嘉其志馆于京学赐廪给太史局李继宗等言十二月望月食大分七小分九十三贾复刘大中等各亏初食甚分夜不同诏礼部侍郎郑闻监李继宗等测验是夜食八分秘书省言灵䑓郎宋允恭国学生林永叔草泽祝斌黄梦得吴时举陈彦健等各推算日食时刻分数异同乃诏諌议大夫姚宪监继宗等测验五月朔日食宪奏时刻分数皆差舛继宗泽大声削降有差太史局春官正判太史局吴泽等言乾道十年颁赐历日其中十二月已定作小尽乾道十一年正月一日注癸未朔毕乾道十一年正月一日崇天统元二历算得甲申朔纪元乾道二历算得癸未朔今乾道历正朔小馀约得不及进限四十二分是为疑朔更考日月之行以定月朔大小以此推之则当是甲申朔今历官弗加精究直以癸未注正朔窃恐差误请再推歩于是俾继宗监视皆以是年正月朔当用甲申兼今岁五月朔太阳交食本局官生瞻视到天道日食四分半亏初西北午时五刻半食甚正北未初二刻复满东北申初一刻后令永叔等五人各言五月朔日食分数并亏初食甚复满时刻皆不同并见行乾道历比之五月朔天道日食多算二分少强亏初少算四刻半食甚少算三刻复满少算二刻已上又考乾道历比之崇天纪元统元三历日食亏初时刻为近较之乾道日食亏初时刻为不及继宗等参考来年十二月系大尽及十一年正月朔当用甲申而太史局丞同判太史局荆大声言乾道历加时系不及进限四十二分定今年五月朔日食亏初在午时一刻今测验五月朔日食亏初在午时五刻半乾道历加时弱四百五十分茍以天道时刻预定乾道十二年正月朔已过甲申日四百五十分大声今再指定乾道十一年正月合作甲申朔十年十二月合作大尽请依太史局详定行之五月诏历官详定淳熙元年礼部言今岁颁赐历书权用乾道新历推算明年复欲权用乾道历诏从之十一月诏太史局春官正吴泽推算太阳交食不同令秘书省敇责之并罚造历者三年判太史局李继宗等奏令集在局通算历人重造新历今撰成新历七巻推算备草二巻校之纪元统元乾道诸历新历为密愿赐历名于是诏名淳熙历四年颁行令礼部秘书省参详以闻淳熙四年正月太史局言三年九月望太阴交食以纪元统元乾道三历推之初亏在攅㸃九刻食二分及三分已上以新历推之在明刻内食大分空止在小分百分中二十七是夜瞻𠉀月体盛明虽有云而不翳至旦不见亏食于是可见纪元乾道三历不逮新历之宻今当预期推算淳熙五年历盖旧历䟽逺新历未行请赐新历名付下推歩礼部验得孟邦杰李继宗等所定五星行度分数各有异同继宗云六月癸酉木星在氐宿三度一十九分邦杰言夜昏度瞻测得木星在氐宿三度半半系五十分虽见月体而西南方有云翳之继宗云是月戊寅木星在氐宿三度四十一分邦杰言四方有云虽云间时露月体所可测者木星在氐宿三度太太系七十五分继宗云庚辰土星在毕宿三度二十四分金星在参宿五度六十五分火星在井宿七度二十七分邦杰言五更五㸃后测见土星入毕宿二度半半系五十分金星入参宿六度半火星入井宿八度多三分继宗云七月辛丑太阴在角宿初度七十一分木星在氐宿五度七十六分邦杰言测见昏度太阴入轸宿十六度太太系七十五分木星入氐宿六度少少系二十五分孝宗曰自古历无不差者况近世此学不传求之草泽亦难其人诏以淳熙历权行颁用一年五年金遣使来朝贺会庆莭妄称其国历九月庚寅晦为已丑晦接伴使检详丘崈辨之使者辞穷于是朝廷益重历事李继宗吴泽言今年九月大尽系三十日于二十八日早晨度瞻见太阴离东浊髙六十馀度则是太阴东行未到太阳之数然太阴一昼夜东行十三度馀以太阴行度较之又减去二十九日早晨度太阴所行十三度馀则太阴尚有四十六度以上未行到太阳之数九月大尽明矣其金国九月作小尽不当见月体今既见月体不为晦日乞九月三十日十月一日差官验之诏遣礼部郎官吕祖谦祖谦言本朝十月小尽一日辛卯朔夜昏度太阴躔在尾宿七度七十分以太阴一昼夜平行十三度三十一分至八日上日太阴计行九十一度馀按历法朔至上太阴平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当在室宿一度大金国十月大尽一日庚寅朔夜昏度太阴约在心宿初度三十一分太阴一昼夜亦平行十三度三十一分自朔至本朝八日为金国九日太阴已行一百四度六十二分比之本朝十月八日上太阴多行一昼夜之数今测见太阴在室宿二度计行九十二度馀始知本朝十月八日上宻于天道诏祖谦复测验是夜邦杰用浑天仪法物测验太阴在室宿四度其八日上夜所测太阴在室宿二度按历法太阴平行十三度馀行迟行十二度今所测太阴比之八日夜又东行十二度信合天道十年十月诏甲辰岁历字误令礼部更印造颁诸安南国继宗泽及荆大声削降有差十二年九月成忠郎杨忠辅言淳熙历简陋于天道不合今岁三月望月食三更二㸃而历在二更二㸃数亏四分而历亏㡬五分四月二十三日水星据历当夕伏而水星方与太白同行东井间昏见之时去浊犹十五馀度七月望前土星已伏而历犹注见八月未金已过氐矣而历犹在亢此类甚多而朔差者八年矣夫守䟽敝之历不能革旧其可哉忠辅于易粗窥太衍之㫖创立日法撰演新历不敢以言者诚惧太史顺过饰非恃刻漏则水有増损迟疾恃浑仪则度有广狭斜正所赖今岁九月之交食在昼而淳熙历法当在夜以昼夜辨之不待纷争而决矣辄以忠辅新历推算淳熙十二年九月定望日辰退乙未太阴交食大分四小分八十五晨度带入渐进大分一小分七亏初在东北卯正一刻一十一分系日出前食甚在正北辰初一刻一十分复满在西北辰正初刻并日出后其日日出卯正二刻后与亏初相去不满一刻以地形论之临安在岳䑓之南秋分后昼刻比岳䑓差长日当先历而出故知月起亏时日光已盛必不见食以淳熙历推之九月望夜月食大分五小分二十六带入渐进大分三小分四十七亏初在东北卯初三刻系攅㸃九刻后食甚在正北卯正三刻后复满在西北辰正初刻后并在昼礼部迺考其异同孝宗曰日月之行有疏数故历久不能无差大抵月之行速多是不及无有过者可遣台官礼部官同验之诏遣礼部侍郎颜师鲁其夜戌正二刻阴云蔽月不辨亏食师鲁请诏精于𠩵学者与太史定历孝宗曰历久必差闻来年月食者二可俟验否十三年右諌议大夫蒋继周言试用民间有知星历者遴选提领官以重其事如祖宗之制孝宗曰朝士鲜知星历者不必专领迺诏有通天文历算者所在州军以闻八月布衣皇甫继明等陈今岁九月望以淳熙历推之当在十七日实历敝也太史乃注于十六日之下徇私迁就以掩其过请造新历而忠辅乞与历官刘孝荣及继明等各具已见合用历法指定今年八月十六日太阴亏食加时早晚有无带出所见分数及莭次生光复满方面辰刻更㸃同验之仰合乾象折衷疏宻再请今年八月二十九日验月见东方一事茍见月馀光则其日不当以为晦也又今年九月十六日验月未盈一事苟见月体东向之光犹薄则其日不当为望也知晦望之差则朔之差明矣必使气之与朔无毫发之差始可演造新历付礼部议各具先见指定太阴亏食分数方面辰刻定验折衷诏师鲁继周监之既而孝荣差一㸃继明等差二㸃忠辅差三点迺罢遣之十四年国学进士㑹稽石万言淳熙历立元非是气朔多差不与天合按淳熙十四年历清明夏至处暑立秋四气及正月望二月十二月下六月八月上十月朔并差一日如卦𠉀盈虚没灭五行用事亦各随气朔而差南渡以来浑仪草创不合制度无圭表以测日景长短无机漏以定交食加时设欲考正其差而太史局官尚如去年测验太阴亏食自一更一点还光一分之后或一㸃还光二分或一点还光三分以上或一点还光三分以下使更点乍疾乍徐随景走弄以肆欺蔽若依晋泰始随开皇唐开元课历故事取淳熙历与万所造之历各推而上之于千百世之上以求交食与夫岁月日星辰之著见于经史者为合与否然后推而下之以定气朔则与前古不合者为差合者为不差甚易见也然其差缪非独此耳冬至日行极南黄道出赤道二十四度昼极短故四十刻夜极长故六十刻夏至日行极北黄道入赤道二十四度昼极长故六十刻夜极短故四十刻春秋二分黄赤二道平而昼夜等故各五十刻此地中古今不易之法至王普重定刻漏又有南北分野冬至昼夜长短三刻之差今淳熙历皆不然冬至昼四十刻极短夜六十刻极长乃在大雪前二日所差一气以上自冬至之后昼当渐长夜当渐短今过小寒昼犹四十刻夜犹六十刻所差七日有馀夏至昼六十刻极长夜四十刻极短乃在芒种前一日所差亦一气以上自夏至之后昼当渐短夜当渐长今过小暑昼犹六十刻夜犹四十刻所差亦七日有馀及昼夜各五十刻又不在春分秋分之下至于日之出入人视之以为昼夜有长短有渐不可得而急与迟也急与迟则为变今日之出入増减二刻近或五日逺或三四十日而一急一迟与日行常度无一合者请考正淳熙历法之差俾之上不违于天时下不乖于人事送秘书省礼部详之皇甫继明史元实皇甫迨庞元亨等言石万所撰五星再聚历乃用一万三千五百为日法特窃取唐末崇元旧历而婉其名尔淳熙历立法乖䟽丙午岁定望则在十七日太史知其不可遂注望于十六日下以掩其过臣等尝陈请于太史局官对辨置局更历迄今未行今考淳熙历经则又差于将来戊申岁十一月下则在二十四日太史局官必俟颁历之际又将妄退于二十三日矣法不足恃必假迁就而朔望二历法纲纪苟失其一则五星盈缩日月交㑹与夫昏旦之中星昼夜之晷刻皆不可得而正也浑仪景表壶漏之器臣等私家无之是以历之成书犹有所待国朝以来必假创局而历始成请依改造大历故事置局更历以袪太史局之蔽事上闻宰相王淮奏免送后省看详孝宗曰使秘书省各司同察之亦免有异同之论六月给事中兼修玉牒官王信亦言更历事以为历法深奥若非详加测验无以见其䟽宻乞令继明与万各造来年一岁之历取其无差者诏从之十二月进所造历淮等奏万等历日与淳熙十五年历差二朔淳熙历十一月下在二十四日恐历法有差孝宗曰朔岂可差朔差则所失多矣乃令吏部侍郎章森秘书丞宋伯嘉参定以闻十五年礼部言万等所造历与淳熙历法不同当以其年六月二日十月晦日月不应见而见为验兼论淳熙历下不合在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日请遣官监视诏礼部侍郎尤袤与森监之六月二日森奏是夜月明至一更二点入浊十月晦袤奏晨前月见东方孝宗问诸家孰为䟽宻周必大等奏三人各定二十九日早月体尚存一分独忠辅万谓既有月体不应小尽孝宗曰十一月合朔在申时是以二十九日尚存月体耳十六年承莭郎赵涣言历象大法及淳熙历今岁冬至并十二月望月食皆后天一辰请遣官测验诏礼部侍郎李𪩘秘书省邓驲等视之𪩘等请用太史局浑仪测验如乾道故事差秘书省提举一员专监之诏差秘书丞黄艾校书郎王叔简绍熙元年八月诏太史局更造新历颁之二年正月进立成二巻绍熙二年七曜细行历一巻赐名㑹元诏𪩘序之绍熙四年布衣王孝礼言今年十一月冬至日景表当在十九日壬午㑹元历注乃在二十日癸未系差一日崇天历癸未日冬至加时在酉初七十六分纪元历在丑初一刻六十七分统元历在丑初二刻二分会元历在丑初一刻二百四十分迨今八十有七年常在丑初一刻不减而反增崇天历寔天圣二年造纪元历崇宁五年造计八十二年是时测景验气知冬至后天乃减六十七刻半方与天道协其后陈得一造统元历刘孝荣造乾道淳熙会元三历未尝测景茍弗立表测景莫识其差乞遣官令太史局以铜表同孝礼测验朝廷虽従之未暇改作庆元四年㑹元历占𠉀多差日官草泽互有异同诏礼部侍郎朝纮充提领官正字冯履充参定官监杨忠辅造新历右諌议大夫兼侍讲姚愈言太史局文籍散逸测验之器又复不偹㡬何而不䟽略哉汉元凤间言历者十有一家议久不决考之经籍验之帝王录然后是非洞见元和间以太初违天益逺晦朔失寔使治历者修之以无文证验杂议蜂起越三年始定此无他不得儒者以总其纲故至于此也周官冯相氏保章氏志日月星辰之运动而冢宰寔总之汉初历官犹宰属也熙宁间司马光沈括皆尝提举司天监故当是时历数明审法度严宻乞命儒臣常兼提举以专其责五年监察御史张岩论冯履唱为诐辞罢去诏通历算者所在具名来上及忠辅历成宰臣京镗上进赐名统天颁之几历经三巻八历冬至考一巻三历交食考三巻晷景考一巻考古今交食细草八巻盈缩分损益率立成二巻日出入晨昏分立成一巻岳䑓日出入昼夜刻一巻赤道内外去极度一巻临安午中晷景常数一巻禁漏街鼓更点辰刻一巻禁漏五更攅点昏晓中星一巻将来十年气朔二巻已未庚申二年细行二巻总三十二巻庆元五年七月辛卯朔统天历推日食云阴不见六年六月乙酉朔推日食不验嘉㤗二年五月甲辰朔日有食之诏太史与草泽聚验于朝太阳午初一刻起亏未初刻复满统天历先天一辰有半迺罢杨忠辅诏草泽通晓历者应聘修治开禧三年大理评事鲍浣之言历者天地之大纪圣人所以观象明时倚数立法以前民用而诏方来者自黄帝以来至于秦汉六历具存其法简易同出一术既久而与天道不相苻合于是太初三统之法相继改作而推歩之术愈见阔䟽是以刘洪祖冲之之减破斗分追求月道而推测之法始加详焉至于李淳风一行而后总气朔而合法效乾坤而拟数演算之法始加偹焉故后世之论历转为精宻非过于古人也盖积习考验而得之者审也试以近法言之自唐麟徳开元而至于五代所作者国初应天而至于绍熙会元所更者十二书无非推求上元开辟为演纪之首气朔同元而七政会于初度従此推歩以为历本未尝敢辄为截法而立加减数于其间也独石晋天福间马重绩更造调元历不复推古上元甲子七曜之会施于当时五年辄差遂不可用识者咎之今朝廷自庆元三年以来测验气景见旧历后天十一刻改造新历赐名统天进历未㡬而推测日食已不验此犹可也但其历书演纪之始起于唐尧二百馀年非开辟之端也气朔五星皆立虚加虚减之数气朔积分乃有泛积定积之繁以外算而加朔馀以距算而减转率无复强弱之法尽废方程之旧其馀差满不可备言以是而为术乃民间之小历而非朝廷颁正朔授民时之书也汉人以谓历元不正故盗贼相续言虽迂诞然而历纪不治寔国家之重事愿诏有司选演撰之官募通历之士置局讨论更造新历庶㡬并智合议调治日法追迎天道可以行逺浣之又言当杨忠辅演造统天历之时每与议论历事今见统天历舛近亦私成新历诚改新历容臣投进与太史草泽诸人所著之历参考之七月浣之又言统天历来年閠差愿以诸人所进历令秘书省参考颁用秘书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寔录院检讨官曾渐言改历重事也昔之主监事者无非道术精微之人如太史公洛下□刘歆张衡杜预刘焯李淳风一行王朴等然犹久之不能无差其馀不过递相祖述依约乘除舍短取长移踈就宻而已非有卓然特逹之见也一时偶中即复舛戾宋朝敝在数改历法统天历颁用之初即已测日食不验因仍至今置閠遂差一月其为当改无疑然朝廷以一代巨典责之专司必其人确然著论破见行之非服众多之口庶㡬可见按乾道淳熙庆元凡三改历皆出刘孝荣一人之手其后遂为杨忠辅所胜久之忠辅历亦不验故孝荣安职至今绍熙以来王孝礼者数以自陈每预测验或中或不中李孝莭陈伯祥本皆忠辅之徒赵达卜筮之流石如愚献其父书不就测验晷景止定月食分数其术最踈陈光则并与交食不论愈无凭依此数人者未知孰为可付故鲍浣之屡以为请今若降㫖开局不过收聚此数人者和会其说使之无争来年閠差其事至重今年八月便当颁历外国而三数月之间急遽成书结局推赏讨论未尽必生诋訾今刘孝荣王孝礼李孝莭陈伯祥所拟改历及浣之所进历皆已成书愿以众历参考择其与天道最近且宻者颁用庶㡬来年置閠不差请如先朝故事搜访天下精通历书之人用沈括所议以浑仪浮漏圭表测验每日记录积三五年前后参较庶几可传永久渐又言庆元三年以后气景比旧历有差至四年改造新历未成时当颁五年历迺差官以测算晷景气朔加时辰刻附㑹元历颁赐今若颁来年气朔既有去年十月以后今年正月以前所测晷景已见天道冬至加时分数来年置閠比之统天历亦已不同兼诸所进历并可参考请速下本省集判局官于本省参考使浣之覆考以最近之历推算气朔颁用于是诏渐充提领官浣之充参定官草泽精算造者尝献历者与造统天历者皆延之于是开禧新历议论始定诏以戊辰年权附统天历颁之既而婺州布衣阮㤗发献浑仪十论且言统天开禧历皆差朝廷令造木浑仪赐文解罢遣之嘉定三年邹淮言历书差忒当改造试太子詹事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戴溪等言请询渐浣之造历故事诏溪充提领官浣之充参定官邹淮演撰王孝礼刘孝荣提督推算官生十有四人日法用三万五千四百四年春历成未及颁行溪等去国历亦随寝韩侂胄当国或谓非所急无复敢言历差者于是开禧历附统天历行于世四十五年嘉泰元年中奉大夫守秘书监俞丰等请改造新历监察御史施康年劾太史局官吴泽荆大声周端友循默尸禄言灾异不及时诏各降一官臣僚言颁正朔所以前民用也比历书一日之间吉凶并出异端并用如土暗金兀之类则添注于凶神之上犹可也而其首则掲九良之名其末则出九曜吉凶之法勘昏行嫁之法至于周公出行一百二十岁宫宿图凡闾阎鄙俚之说无所不有是岂正风俗示四夷之道哉愿削不经之论従之二年五月朔日食太史以为午正草泽赵大猷言午初三刻半日食三分诏著作郎张嗣古监视测验大猷言然历官乃抵罪嘉定四年秘书省著作郎兼权尚左郎丁端祖请考试司天生十三年监察御史罗相言太史局推测七月朔太阳交食至是不食愿令与草泽新历精加讨论于是泽等各降一官淳祐四年兼崇政殿说书韩祥请召山林布衣造新历従之五年降算造成永祥一官以元算日食未初三刻今未正四刻元算亏八分今止六分故也八年朝奉大夫太府少卿兼尚书左司郎中兼𠡠令所删修官尹涣言历者所以统天地侔造化自昔皆择圣智典司其事后世急其所当缓缓其所当急以为利吾国者惟钱榖之务固吾圉者惟甲兵是圗至于天文历数一切付之太史局荒踈乖谬安心为欺朝士大夫莫有能诘之者请召四方之通历算者至都使历官学焉十一年殿中侍御史陈垓言历者天地之大纪国家之重事今淳祐十年冬所颁十一年历称成永祥等依开禧新历推算辛亥岁十二月十七日立春在酉正一刻今所颁历迺相师尧等依淳祐新历推算到壬子岁立春日在申正三刻质诸前历迺差六刻以此颁行天下岂不贻笑四方且许时演撰新历将以革旧历之失又考验所食分数开禧旧历仅差一二刻而李徳卿新历差六刻二分有奇与今颁行前后两历所载立春气𠉀分数亦差六刻则同由此观之旧历差少未可遽废新历差多未可轻用一旦废旧历而用新历不知何所凭据请参考推算颁行十二年秘书省言太府寺丞张湜同李徳卿算造历书与谭玉续进历书颇有抵牾省官参订两历得失䟽宻以闻其一曰玉讼得卿窃用崇天历日法三约用之考之崇天历用一万五百九十为日法徳卿用三千五百三十为日法玉之言然其二曰玉讼积年一亿二千二十六万七千六百四十六不合历法今考之徳卿用积年一亿以上其三曰玉讼壬子年六月癸丑年二月六月九月丙辰七月置閠皆差一日今秘书省检阅林光世用二家历法各为推算其四曰徳卿历与玉历壬子年立春立夏以下十五莭气时刻皆同雨水惊蛰以下九莭气各差一刻其五曰徳卿推壬子年二月乙卯朔日食带出已退所见大分八玉推日食帯出已退所见大分七辰当壁宿六度同其六曰徳卿历斗分作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八秒玉历斗分作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九秒二历斗分仅差一秒惟二十八秒之法起于齐祖冲之而徳卿用之使冲之之法可久何以历代增之玉既指其谬又多一秒岂能必其天道合哉请得商确推算合众长而为一然后赐名颁行十二年历成赐名会天宝祐元年行之史阙其法咸淳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至后为閠十一月既已颁历浙西安抚司准备差遣臧元震言历法以章法为重章法以章岁为重盖历数起于冬至卦气起于中孚十九年谓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闰必第七闰在冬至之前必章岁至朔同日故前汉志云朔旦冬至是谓章月后汉志云至朔同日谓之章月积分成閠闰七而尽其岁十九名之曰章唐志曰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二终以纪闰馀章法之不可废也若此今所颁庚午岁历乃以前十一月三十日为冬至又以冬至后为闰十一月莫知其故盖庚午之闰与每岁闰月不同庚午之冬至与每岁之冬至又不同盖自淳祐壬子数至咸淳庚午凡十九年是为章岁其十一月是为章月以十九年七闰推之则闰月当在冬至之前不当在冬至之后以至朔同日论之则冬至当在十一月初一日不当在三十日今以冬至在前十一月三十日则是章岁至朔不同日矣若以闰月在冬至后则是十九年之内止有六闰又欠一閠且一章计六千八百四十日于内加七闰月除小尽积日六千九百四十日或六千九百三十九日约止有一日今自淳祐十一年辛亥章岁十一月初一日章月冬至后起算十九年至咸淳六年庚午章岁十一月初一日当为冬至方管六千八百四十日今算造官以闰月在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之后则此一章止有六闰更加六闰除小尽外寔积止六千九百十二日比之前后章岁之数寔欠二十八日历法之差莫甚于此况天正冬至乃历之始必自冬至后积三年馀分而后可以置第一闰今庚午年章岁丙寅日申初三刻冬至去第二日丁卯仅有四分日之一且未正日安得遽有馀分未有馀分安得遽有闰月则是后一章之始不可推算其谬可知矣今欲改之有简而易行之说盖历法有平朔有经朔有定朔一大一小此平朔也两大两小此经朔也三大三小此定朔也今正以定朔之说则当以前十一月大为闰十月小以闰十一月小为十一月大则丙寅日冬至即可为十一月初一以闰十一月初一之丁卯为十一月初二日庶㡬递䟎下一日置闰十一月二十九日丁未始为大尽然则冬至既在十一月初一则至朔同日矣闰月既在至莭前则十九年七闰矣此昔人所谓晦莭无定由时消息上合履端之始下得归馀于终正谓此也夫历久未有不差差则未有不改者后汉元和初历差亦是十九年不得七闰历虽已颁亦改正之顾今何靳于改之哉元震谓某儒者岂欲与历官较胜负既知其失安得黙而不言邪于是朝廷下之有司遣官偕元震与太史局辨正而太史之词穷元震转一官判太史局邓宗文谭玉等各降官有差因更造历六年历成诏试礼部尚书冯梦得序之七年颁行即成天历也徳祐之后陆秀夫等拥立益王走海上命礼部侍郎邓光荐与蜀人杨某等作历赐名本天历今亡
宋史巻八十二考证
律历志十五乃令吏部侍郎章森秘书丞宋伯嘉参定以闻○〈臣召南〉按玉海作命礼部侍郎尤袤秘书丞宋之瑞伯嘉即之瑞字也
考之经籍验之帝王录然后是非洞见○按录字上疑脱记字
如太史公洛下⿵○当作洛下闳
固吾围者惟甲兵是图○围字系圉字之讹
宋史巻八十二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八十三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六
律历十六〈绍与统元乾淳熙㑹元历〉
演纪上元甲子距绍兴五年乙卯歳积九千四百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一〈乾道上元甲子距乾道三年丁亥歳积九千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八百二十三淳熙上元甲子距淳熙三年丙申歳积五千二百四十二万一千九百七十二㑹九上元甲子距绍熙三年辛亥歳积二千五百四十九万四千七百六十七〉
歩气朔
元法六千九百三十〈乾道三万淳熙五千六百四十㑹元统率三万八千七百〉歳周二百五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八歳周日三百六十五馀一千六百八十八〈乾道期实一千九十五万七千三百八歳周三百六十五馀七千三百八淳熙歳实五百五万九千九百七十四歳周日三百六十五馀一千三百七十四㑹元气率一千四百一十二万四千九百三十二〉
气䇿一十五日馀一千五百一十四秒十五〈乾道馀六千五百五十四半淳熙馀一千二百二十二秒二十五㑹元馀八千四百五十五半〉
朔实二十万四千六百四十七〈乾道八十八万三千九百一十七秒七十六淳熙一十六万六千五百十二秒五十六㑹元朔率一百一十四万二千八百一十四〉
岁閠七万五千三百七十四〈乾道三十二万六千二百九十四秒八十八又有闰限八十五万八千七百二十六秒五十二月闰二万七千一百九十一秒二十四㑹元四十二万九百二十四又有闰限七十二万一千九百一十乾道又有没限二万二千四百四十五半淳熙四千四百七秒七十五㑹元三万二百四十四半〉
朔䇿二十九日馀三万六千七十七〈乾道馀一万五千九百一十七秒七十六淳熙馀三千九百九十二秒五十六㑹元馀二万五百三十四约分五十三秒五〉
望䇿十四日馀五千三百三半〈乾道馀一万二千九百五十八秒八十八淳熙馀四千三百一十六秒二十八㑹元馀二万九千六百一十七〉
䇿七日馀二千六百五十一太〈乾道馀一万一千四百七十九秒四十四淳熙馀二千一百五十八秒十四㑹元馀一万四千八百八半〉
中盈分三千三百二十八秒三十〈乾道一万三千一百九淳熙二千四百六十四秒五十㑹元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一〉
朔虚分三千二百五十三〈乾道一万四千八十二秒二十四淳熙二千六百四十七秒四十四㑹元一万八千一百六十六〉
旬周四十一万五千八百〈乾道一百八十万淳熙三十三万八千四百秒一㑹元二百三十二万二千〉
纪法六十〈三历同〉
推天正冬至置距所求积年以歳周乘之为气积分以旬周去之不尽总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馀〈其小馀总法退除元约分即百为母〉
求次气置冬至大小馀以气䇿及馀秒加之秒盈秒法从一小馀小馀满总法从一大馀满纪法去命甲子算外合得次气日辰及馀秒
求天正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以朔实去之不尽为闰馀以减冬至气积分馀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朔积分以旬周去之不满总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朔积分以旬周去之不满总法约之为大馀不满为小馀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天正十一月经朔日辰及馀求望及日朔经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大小馀以䇿加之为上累加之去命如前各得望及次月朔经日及馀也
求没日置有没之气小馀以一百八十乘之秒从之用减一百二十六万五千五百六十九馀以一万八千一百六十九除之为日不满为馀命其气初日算外即得其气辰〈凡二十四气小馀五千四百一十五秒一百六十五〉
求减日置有经朔小馀三十乘之满朔虚分除为日不满为馀命经朔初日算外即得其月减日辰〈经朔小馀不满朔虚分者为有减之朔〉
歩发敛
𠋫䇿五日馀五百四秒一百二十五〈乾道馀二千一百八十四秒二十五淳熙馀四百一十秒七十五㑹元馀二千八百一十二秒五十〉
卦䇿六日馀六百五秒一百一十四〈乾道馀二千六百二十一秒二十四淳熙馀四百九十二秒九十㑹元馀三千三百八十二秒二十〉
土王䇿三日馀三百二秒一百四十七〈乾道馀二千三百一十秒二十七淳熙馀三百四十六秒四十五㑹元一千六百九十一秒一十〉
辰法五百七十七半〈乾道二千五百淳熙四百七十㑹元三千二百二十五〉半辰法二百八十八太〈乾道一千二百五十淳熙二百三十五㑹元一千六百一十二半〉
刻法六百九十三〈乾道三百淳熙五百六十四㑹元三百八十七〉
秒法一百八十〈乾道三十淳熙㑹元同一百淳熙又有月闰五千一百一十一秒九十四〉求六十四卦五行用事日二十四气七十二𠋫〈四历俱与前历同此不载〉
求发敛去经朔日置天正闰馀以中盈及朔虚分累益之即毎月闰馀满总法除之为闰日不尽为小馀即各得其月中气去经朔日辰因求卦𠋫者各以卦𠋫土王䇿依次累加减之〈中气前减中气后加〉各得其月卦𠋫去经朔日辰
求发敛加时置所求小馀以辰除之为辰数不满进一位以刻法而一为刻不尽为刻分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各得加时所在辰刻及分〈加辰刻即命起子初〉
歩日躔
周天分二百五十三万一千二百二十六秒八十七〈乾道分一千九十五万七千七百一十七秒五〉
歳差八十八秒八十七〈乾道四百九秒五淳熙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三㑹元轨差五百二十五秒一十三〉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五秒六十四〈三历同〉乘法五十五〈乾道八十七淳熙一百一十九㑹元一百一十九〉
除法八百三十七〈乾道一千三百二十四淳熙一千八百二十二㑹元一千八百一十一〉秒法一百〈三历同〉
〈乾道又有象限九十一度分二十一秒九淳熙㑹元同淳熙又有干实三亿九百万七千六百一十三半
周天一百八十二度分二十五秒七十二㑹元阙 半周天度同分六十二秒八十六〉
常气中积及馀 盈缩分 升降差损益率朏朒积
统元 升 益 朒
乾道 升 益 同
冬至空
淳熙〈空〉 升 益 同
㑹元〈空〉 升 益 朒〈初〉
统元 盈 升 益 朒
乾道 盈 升 益 朒
小寒十五
淳熙 盈 升 益 朒
㑹元 升 益 朒
统元 盈 升 益 朒
乾道 盈 升 益 朒
大寒三十
淳熙 盈 升 益 朒
㑹元 升 益 肭
统元 盈 升 益 朒
乾道 盈 升 益 朒
立春四十五
淳熙 盈 升 益 朒
㑹元 升 益 朒统元 盈 升 益 朒乾道 盈 升 益 朒
雨水六
十淳 熙 盈 升 益
朒㑹 元 升 益朒统 元 盈 升 益朒干 道 盈 升 益
朒惊蛰七
十六 淳 熙 盈 升
益朒 㑹 元 升益朒 统 元 盈 降损朒 干 道 盈 降
损朒春分
九十一淳熙盈 降 损 朒
㑹元 降 损 朒
统元 盈 降 损 朒
乾道 盈 降 损 朒
清明一百六
淳熙 盈 降 损 朒
㑹元 降 损 朒
统元 盈 降 损 朒
乾道 盈 降 损 朒
榖雨一百二十一
淳熙 盈 降 损 朒
㑹元 降 损 朒
统元 盈 降 损 朒
乾道 盈 降 损 朒
立夏一百三十六
淳熙 盈 降 损 朒
㑹元 降 损 朒
统元 盈 降 损 朒
乾道 盈 降 损 朒
小满一百五十二
淳熙 盈 降 损 朒
㑹元 降 损 朒
统元 盈 降 损 朒
乾道 盈 降 损 朒
芒种一百六十七
淳熙 盈 降 损 朒
㑹元 降 损 朒
统元 空 降 益 朏
乾道 空 降 益 朏
夏至一百八十二
淳熙 空 降 益 朏
㑹元 降 益 朏
统元 缩 降 益 朏
乾道 缩 降 益 朏
小暑一百九十七
淳熙 缩 降 益 朏
㑹元 降 益 朏
统元 缩 降 益 朏
乾道 缩 降 益 朏
大暑二百十二
淳熙 缩 降 益 朏
㑹元 降 益 朏
统元 缩 降 益 朏
乾道 缩 降 益 朏
立秋二百二十八
淳熙 缩 降 益 朏
㑹元 降 益 朏
统元 缩 降 益 朏
乾道 缩 降 益 朏
处暑二百四十三
淳熙 缩 降 益 朏
㑹元 降 益 朏
统元 缩 降 益 朏
乾道 缩 降 益 朏
白露二百五十八
淳熙 缩 降 益 朏
㑹元 降 益 朏
统元 缩 升 损 朏
乾道 缩 升 损 朏
秋分二百七十三
淳熙 缩 升 损 朏
㑹元 升 损 朏
统元 缩 升 损 朏
乾道 缩 升 损 朏
寒露二百八十九
淳熙 缩 升 损 朏
㑹元 升 损 朏
统元 缩 升 损 朏
乾道 缩 升 损 朏
霜降三百四
淳熙 缩 升 损 朏
㑹元 升 损 朏
统元 缩 升 损 朏
乾道 缩 升 损 朏
立冬三百十九
淳熙 缩 升 损 朏
㑹元 升 损 朏
统元 缩 升 损 朏
乾道 缩 升 损 朏
小雪三百三十四
淳熙 缩 升 损 朏
㑹元 升 损 朏
统元 缩 升 损 朏
乾道 缩 升 损 朏
大雪三百五十
淳熙 缩 升 损 朏
㑹元 升 损 朏
求每月盈缩分朔望入气朏朒定数赤道宿度冬至赤道日度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二十八宿黄道度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加时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太阳入宫日时刻及分〈法同前历此不载〉
歩月𩀌
转周分一十九万九百五十三秒二千五百六十三〈乾道八十二万六千六百三十七秒七千三百九十五淳熙一十五万五千四百七秒九千七百四十㑹元转率一百六万六千三百六十一秒七千三百一十〉
转周日二十七馀三千八百四十三秒二千五百六十三〈乾道馀一万六千六百三十七秒七千三百九十五淳熙馀三千一百二十七秒九千七百四㑹元馀三万一千四百十一秒七千三百一十〉
朔差日一馀六千七百六十三秒七千四百三十七〈乾道馀二万九千二百八十秒二百淳熙馀五千五百四十秒五千八百六十㑹元馀三万七千七百七十二秒二千六百一十〉
望䇿一十四馀五千三百三秒五千
䇿七馀二千六百五十一秒七千五百〈乾道馀一万一千四百七十九秒四千四百淳熙馀千一百五十八秒一千四百㑹元一万四千八百八秒五十〉
七日初数六千一百五十八约分八十九末数七百七十二约分一十一
十四日初数五千三百八十七约分七十八末数一千五百四十三约分二十二
二十一日初数四千六百一十五约分六十七末数二千三百一十五约分三十三
二十八日初数三千八百四十三约分五十五末数空以上秒母一万
以下秒母一百
上九十一度三十一分秒四十一〈三历同〉
望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八十二〈三历秒八十六〉
下二百七十三度九十四分秒二十三〈三历秒二十九〉平行分一十三度三十六分秒八十七半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入转经望及次朔入转〈法同前历此不载〉
一日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三>
〈乾道又有七日初数二万六千六百五十九初约八十九末数三千三百四十一末约一千一十四日初数二万二千三百一十九初约七十八末数六千六百八十一末约二十三二十一日初数一万九千九百九十八初约六十七末数一万二十二末约三十三二十八日初数一万六千六百三十七初约五十五末数空末约空淳熙七日初数五十一末数六百二十初约八十九末约一千二十四日初数四千三百八十三末数一千二百五十七初约七十八末约二十二二十一日初数三千七百五十五末数一千八百八十五初约六十七末约三千三二十八日初数三千一百二十七初约五十五㑹元七日初数三万四千三百九十初约八十九末数四千三百一十末约一千一十四日初数三万八千初约七十八末数八千六百二十末约二十一二十一日初数二万五千七百七十二初约六十七末数一万二千九百二十九末数三十三二十八日初数二万一千四初约五十五末数一百六十一〉
求朔望入转朏朒定数朔望定日朔望加时日所在度推月行九道求九道宿度月行九道平交入气平定入转朏朒定数正交入气正交加时黄道日度正交加时月𩀌九道宿度定朔望月所在宿度定朔夜半入转次朔夜半入转月晨昏度朔望晨昏定程转定度晨昏月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平行月天正十一月定朔日晨前夜半平行月朔次夜半平行月定望夜半平行月天正定朔夜半入转望及后朔定日夜半入转定朔望夜半月度〈法同前历此不载〉
歩晷漏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六十三分〈乾道分同秒一十八淳熙㑹元同〉象限九十一三十一分〈三历同秒九〉
消息法一万二千二百十一
辰法五百七十七半计八刻二百三十一分
〈淳熙馀一百八十八㑹元馀一百二十九〉
昏明刻三百四十六半〈乾道馀一百五十淳熙馀二百八十二〉
昏明馀数一百七十三少〈乾道昏明分七百五十淳熙昏明分一百四十一㑹元九百六十七半〉
冬至岳台晷一丈二尺八寸三分
夏至岳台晷景一尺五寸六分
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六十二日〈分空〉
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一百二十日六十二分求每日消息㝎数黄道去极度及赤道内外度晨昏日出入分及半昼分毎日距中度夜半夜漏昼夜刻及日出入辰刻更筹辰刻昏明度五更攒㸃中星九服距差日九服晷景九服所在昼夜漏刻〈法与前历同此不载〉
歩交㑹
交终分一十八万八千五百八十秒六千四百五十七〈乾道八十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六秒六千三十四淳熙交实一十五万三千四百七十六秒九千五百四十六㑹元交率一百五万三千二百一十二秒二千一百四十〉
交终日二十七馀一千四百七十秒六千四百五十七〈乾道馀六千三百六十六秒六千三十四淳熙馀一千一百九十六秒九千五百四十二㑹元馀八千二百一十三秒二千一百四十〉
交中日一十三馀四千二百秒三千二百二十八半〈乾道馀一万八千一百八十三秒三十七淳熙馀三千四百一十八秒四千七百七十一半㑹元馀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秒六千七十〉
朔差二日馀二千二百六秒二千五百四十三〈乾道馀九千五百五十一秒一千五百六十六淳熙馀一千七百九十五秒六千五十七㑹元馀一万二千三百二十秒七千八百六十〉
后限一日馀一千一百十三秒一千七百七十一半〈乾道馀四千七百七十五秒五千七百八十三〉
前限十二日馀三千九十七秒一千四百五十〈乾道馀一万三千四百九秒七千二百三十四〉
望䇿十四日馀五千三百三秒五十〈乾道馀二万二千九百五十六秒八千八百淳熙馀四千三百二十六秒二千八百㑹元馀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七〉
交率四十二〈乾道八十淳熙六十一㑹元五百七〉
交数五百三十五〈乾道一千一十九淳熙七百七十七〉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度七十六分〈乾道分七十九秒四十淳熙同㑹元分同秒四十四〉
交象度九十度九十四分〈乾道分同秒八十五淳熙同㑹元分同秒八十六〉半交象度一百八十一度八十八分〈乾道度四十五分四十七秒四十二半淳熙同㑹元秒四十二〉
阳历食限二千七百四十五〈乾道一万四千四百淳熙二千六百三十㑹元一万八千〉
阳历定法二百七十四半〈乾道一千四百四十淳熙二百六十三〉
阴历食限四千五百八十五〈乾道一万八千淳熙三千二百四十㑹元二万五千五百〉
阴历定法四百五十八半〈乾道三百二十四〉
〈乾道又有月食限二万九千一百淳熙五千四百六十㑹元三万六千乾道月食定法一千八百淳熙三百五十六乾道月食既限一万一千一百淳熙月食既限一千九百〉
推天正十一月加时入交汎日求次朔及望入交汎日㝎朔望夜半交汎次朔夜半入交汎日朔望加时入交常日朔望加时入交定日月行阴阳历朔望加时入阴阳历积度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食甚定馀日月食甚入气日月食甚中积气差刻差日入食限日入食分日食汎用分月入食限月入食分月食汎用分日月食定用分日月食亏初复满小馀月食既内外分日月食所起月食更㸃㝎法月食入更㸃日月带食出入所见分数日月食甚宿次〈法同前历此不载〉
歩五星
五星㑹䇿一十五度二十一分秒九十
木星终率二百七十六万四千二百三十八秒三十二〈乾道一千一百九十六万六千五百八十一秒五十五淳熙周实二百二十四万九千七百一十五秒六十五㑹元周率一千五百四十三万六千八百三十四秒九十八〉
终日三百九十八约分八十八秒七十九〈乾道分八十八秒六十淳熙约分八十八秒五十七㑹元分八十八秒四十六〉
歳差六十七秒九十八〈乾道周差一百万八千八百六十四秒五十淳熙一十八万九千七百四十一秒六十五〉
伏见度一十三
〈乾道历率一千九十五万七千二百四十九秒九淳熙二百五万九千九百八十一秒一十㑹元一千四百一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六秒九乾道历中度一百八十三分六十三秒二十四淳熙同㑹元秒八十六乾道历䇿度一十五分二十秒八十五淳熙同㑹元秒九十〉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晨伏
晨疾
统元 七度 五度 分二十二乾道 六度 度 分
淳熙 度 四度 分
㑹元 度 度 分二十
晨次疾
统元 六度 五度 二十
乾道 五度 四度 二十
淳熙 五度 四度 二十
㑹元 五度 四度 二十二
晨迟
统元 三度 二度 一十五乾道 四度 三度 一十七淳熙 四度 三度 一十七㑹元 四度 三度 一十八
晨留
统元 空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晨退
统元 五度 空
乾道 四度 空 空
淳熙 四度 空 空
㑹元 四度 空 空
夕退
统元 五度 空 一十六乾道 四度 空 一十六淳熙 四度 空 一十五㑹元 四度 空 一十六
夕留
统元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夕迟
统元 三度 二度
乾道 一度 一度
淳熙 四度 一度
㑹元 一度
夕次疾
统元 六度 五度 空
乾道 六度 五度 二十
淳熙
㑹元
夕疾
统元 七度 五度 二十
乾道 五度 四度 一十七淳熙 五度 四度 二十七㑹元 五度 四度 一十八
夕伏
统元 三度 二度 一十二乾道 三度 二度 二十一淳熙 三度 二度 二十一㑹元 三度 二度 二十二
岁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初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盈 益 缩
㑹元益 初 益 初
一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盈 益 缩
㑹元益 盈 益 缩
二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盈 益 缩
㑹元益 盈 益 缩
三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盈 益 缩
㑹元益 盈 益 缩
四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盈 益 缩
㑹元益 盈 益 缩
五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盈 益 缩
㑹元益 盈 益 缩
六
统元损 盈 损 缩
乾道损 盈 损 缩
淳熙损 盈 损 缩
㑹元损 盈 损 缩
七
统元损 盈 损 缩
乾道损 盈 损 缩
淳熙损 盈 损 缩
㑹元损 盈 损 缩
八
统元损 盈 损 缩
乾道损 盈 损 缩
淳熙损 盈 损 缩
㑹元损 盈 损 缩
九
统元损 盈 损 缩
乾道损 盈 损 缩
淳熙损 盈 损 缩
㑹元损 盈 损 缩
十
统元损 盈 损 缩
乾道损 盈 损 缩
淳熙损 盈 损 缩
㑹元损 盈 损 缩
十一
统元损 盈 损 缩
乾道损 盈 损 缩
淳熙损 盈 损 缩
㑹元损 盈 损 缩
火星终率五百四十万四千八百四十六秒三十九〈乾道二千三百三十九万一千九百八秒一十八淳熙周实四百三十九万八千八百一秒六千五㑹元周率三千一十八万三千二百六十八秒八十七〉
终日七百七十九约分九十二秒一〈乾道七百七十七分九十三秒二淳熙七百七十九约分九十二秒九十五㑹元七百七十九分九十一秒九十四〉
岁差六千七秒九〈乾道周差一百四十八万二千七百八十八淳熙二十七万八千八百三十秒七十五〉
伏见度十九〈二历同㑹元二十〉
〈乾道历率一千九十五万七千四百二秒二十一淳熙二百五万九千九百八十九秒九十㑹元一千四百一十二万五千四百五十五秒四十七乾道历中度一百八十二分六十二秒三十三淳熙秒三十二㑹元秒八十六乾道历䇿度一十五分二十一秒八十六淳熙同㑹元秒九十〉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晨伏
统元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 七十二乾道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 七十一淳熙 十八度 四十五度 七十二㑹元 四十九度 四十六度 七十二
晨疾初
统元 四十六度 四十三度 七十一乾道 四十一度 三十九度 七十一淳熙 四十三度 四十度 七十二㑹元 四十度 三十八度 七十一
晨疾末
统元 三十三度 三十一度 七十乾道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七十淳熙 四十二度 三十九度 七十一㑹元 三十八度 三十五度 七十
晨次疾初
统元 三十一度 三十度 六十八乾道 三十四度 二十二度 六十六淳熙 三十一度 二十九度 六十八㑹元 三十四度 三十三度 六十九
晨次疾末
统元 二十九度 二十七度 六十四乾道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六十三淳熙 二十八度 二十六度 六十四㑹元 二十九度 二十六度 六十五
晨迟初
统元 一十九度 十八度 五十七乾道 一十七度 一十六度 五十四淳熙 一十五度 一十四度 五十三㑹元 一十八度 一十七度 五十六
晨迟末
统元 七度 六度 四十一乾道 五度 五度 三十七淳熙 六度 五度 二十八㑹元 六度 五度 三十八
晨留
统元 空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晨退
统元 八度 三度
乾道 八度 四度 空
淳熙 八度 三度 空
㑹元 八度 四度
夕退
统元 八度 三度 四十
乾道 八度 四度 四十二淳熙 八度 三度 四十二㑹元 八度 四度 四十一
夕留
统元 空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夕迟初
统元 七度 六度 空
乾道 五度 五度 空
淳熙 六度 五度 空
㑹元 六度 五度 空
夕迟末
统元 一十九度 十八度 四十一乾道 一十七度 十六度 三十七淳熙 一十五度 一十四度 三十八㑹元 一十八度 一十七度 三十八
夕次疾初
统元 二十九度 二十七度 五十七乾道 二十七度 一十六度 五十五淳熙 二十八度 二十六度 五十五㑹元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五十五
夕次疾末
统元 三十一度 三十度 六十四乾道 三十四度 三十一度 六十三淳熙 三十一度 二十九度 六十四㑹元 三十四度 三十二度 六十五
夕疾
统元 二十三度 三十一度 六十八乾道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八淳熙 四十二度 三十九度 六十八㑹元 三十八度 三十五度 六十九
夕疾末
统元 四十六度 四十三度 七十乾道 四十一度 三十九度 七十淳熙 四十三度 四十度 七十一㑹元 四十度 三十九度 七十
夕伏
统元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 七十一乾道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 七十一淳熙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 七十二㑹元 四十九度 四十六度 七十
火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初
统元益 盈 益 缩
乾道益 盈 益 缩
淳熙益 初 益 初
㑹元益 初 益 初
一
统元益 十二度 益 四度
乾道益 十一度 益 四度
淳熙益 一十一度 益 四度
㑹元益 一十一度 益 五度
二
统元益 二十度 益 八度
乾道益 一十九度 益 九度
淳熙益 一十九度 益 九度
㑹元益 一十九度 益 九度
三
统元益 二十四度 益 十二度乾道益 二十三度 益 一十三度淳熙益 三十三度 益 一十三度㑹元益 二十三度 益 一十四度
四
统元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七度乾道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七度淳熙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七度㑹元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七度
五
统元损 二十五度 益 二十一度乾道 二十四度 益 二十度淳熙损 二十四度 益 二十度㑹元损 二十四度 益 二十度
六
统元损 二十三度 益 二十四度乾道 二十二度 益 二十三度淳熙损 二十三度 益 二十五度㑹元损 二十三度 益 二十三度
七
统元损 二十度 益 二十六度乾道 二十度 益 二十四度淳熙 二十度 益 二十四度㑹元损 二十度 益 二十四度
八
统元损 一十七度 损 二十六度乾道 一十七度 损 二十五度淳熙损 一十七度 损 二十五度㑹元损 一十七度 损 二十五度
九
统元损 二十五度 损 二十四度乾道 二十三度 损 二十三度淳熙损 一十三度 损 二十三度㑹元损 一十四度 损 二十三度
十
统元损 八度 损 二十度
乾道 九度 损 一十九度
淳熙损 九度 损 一十九度
㑹元损 九度 损 一十九度
十一
统元损 三度 损 十度
乾道损 四度 损 一十一度
淳熙损 四度 损 一十一度
㑹元损 五度 损 一十一度
土星终率二百六十二万九十四秒三十三〈乾道一千一百三十四万一千七百四十六秒一十五淳熙周实二百一十三万二千四百二十八秒六㑹元周率二千四百六十三万二千一百四十七秒七十一〉
终日三百七十八约分七秒九十九〈乾道分九秒一十五淳熙约分九秒一十八㑹元分同淳熙秒一十六〉
歳差六十七秒三十四
伏见度十七
〈乾道历率一千六十八万七千三百五十一秒七十四淳熙一千四百一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五秒一十七㑹元二百六万五千六百二十二秒七十四乾道历中度一百八十三分一十二秒二十五淳熙同㑹元分六十二秒八十六乾道历䇿度一十五分二十六秒二淳熙同㑹元分二十一秒九十〉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晨伏
统元 二度 一度 一十三乾道 二度 一度 一十三淳熙 二度 一度 一十四㑹元 二度 一度 一十三
晨疾
统元 三度 二度 一十二乾道 三度 二度 一十三淳熙 三度 二度 一十三㑹元 三度 二度 一十二
晨次疾
统元 二度 一度 十一
乾道 二度 一度 一十一淳熙 二度 一度 一十一㑹元 二度 一度 一十一
晨迟
统元 一度 空 八
乾道 一度 空 八
淳熙 空 空 七
㑹元 一度 空 八
晨留
统元 空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晨退
统元 三度 空 空
乾道 三度 空 空
淳熙 三度 空 空
㑹元 三度
夕退
统元 三度 空
乾道 三度 空
淳熙 三度 空
㑹元 三度 空
夕留
统元 空 空
乾道 空 空
淳熙
㑹元
夕迟
统元 一度 空 空
乾道 一度 空 空
淳熙 空 空 空
㑹元 一度 空 空
夕次疾
统元 二度 一度 八
乾道 二度 一度 八
淳熙 二度 二度 七
㑹元 六度 一度 八
夕疾
统元 三度 二度 一十一乾道 三度 二度 一十一淳熙 三度 二度 一十一㑹元 三度 二度 一十一
夕伏
统元 二度 一度 十二
乾道 二度 一度 一十二淳熙 二度 一度 一十三㑹元 二度 一度 一十二
土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初
统元益 盈 益 空
乾道益 盈 益 空
淳熙益 初 益 初
㑹元益 初 益 初
一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二
统元益 三度 益 二度
乾道益 三度 益 三度
淳熙益 三度 益 三度
㑹元益 三度 益 二度
三
统元益 五度 益 三度
乾道益 五度 益 五度
淳熙益 五度 益 四度
㑹元益 五度 益 三度
四
统元益 六度 益 四度
乾道益 六度 益 六度
淳熙益 六度 益 五度
㑹元益 六度 益 六度
五
统元益 六度 益 五度
乾道益 七度 益 七度
淳熙益 七度 益 六度
㑹元益 七度 益 五度
六
统元损 七度 损 五度
乾道损 七度 损 七度
淳熙损 七度 损 六度
㑹元损 八度 损 五度
七
统元损 六度 损 五度
乾道损 七度 损 七度
淳熙损 七度 损 六度
㑹元损 七度 损 五度
八
统元损 六度 损 四度
乾道损 六度 损 六度
淳熙损 六度 损 五度
㑹元损 六度 损 四度
九
统元损 四度 损 三度
乾道损 五度 损 五度
淳熙损 五度 损 四度
㑹元损 五度 损 二度
十
统元损 三度 损 二度
乾道损 三度 损 三度
淳熙损 三度 损 三度
会元损 三度 损 一度
十一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金星终率四百四万六千四百九十六秒三十三〈乾道一千七百五十一万六千八百七十二淳熙周实三百二十九万三千一百七十秒五十㑹元周率二千二百五十九万七千三十九秒三十七〉
终日五百八十三约分九十一〈乾道分八十九秒五十七淳熙分同乾道秒五十四㑹元分九十秒二十八〉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夕伏
统元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五十二乾道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百二十六淳熙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百二十七㑹元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百二十六
夕疾初
统元 七十三度 七十度 一百二十二乾道 六十二度 六十度 一度淳熙 六十四度 六十一度 一百二十六㑹元 六十四度 六十二度 一百三十五
夕疾末
统元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百二十五乾道 五十九度 五十七度 一度淳熙 六十二度 六十度 一百二十五㑹元 五十九度 五十六度 一百二十四
夕次疾末
统元 四十八度 四十六度 一百二十三乾道 五十一度 五十度 一度淳熙 四十八度 四十六度 一百二十二㑹元 五十一度 四十九度 一百二十三
夕次疾初
统元 四十四度 四十二度 一百十七乾道 四十一度 三十九度 一度淳熙 四十四度 四十二度 一百一十五㑹元 四十度 三十九度 一百一十八
夕迟初
统元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一百乾道 二十八度
淳熙 二十度 一十九度 一百一㑹元 二十五度 二十四度 一百三
夕迟末
统元 八度 七度 七十一乾道 八度 八度 空
淳熙 十度 九度 七十二㑹元 八度 八度 六十九
夕留
统元 空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五日〉
夕退
统元 四度 一度 空
乾道 三度 空 空
淳熙 三度 一度 空
㑹元 四度 一度 空
伏合退
统元 四度 一度 一
乾道 四度 空 空
淳熙 四度 三度 六十九㑹元 四度 三度 六十九
晨退
统元 四度 一度 六十二
乾道 三度 空 空
淳熙 三度 一度 六十
㑹元 四度 一度 六十九
晨留
统元 空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晨迟初
统元 八度 七度 空
乾道 八度 八度 空
淳熙 一十度 九度 空
㑹元 八度 八度 空
晨迟末
统元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七十一乾道 二十六度 一十五度 空
淳熙 二十度 一十九度 七十三㑹元 二十五 一十四度 六十九
晨次疾初
统元 四十四度 四十二度 一百乾道 四十一度 三十九度 一度淳熙 四十四度 四十二度 一百一㑹元 四十度 三十九度 一百二
晨次疾末
统元 七十三度 七十度 一百二十五乾道 六十二度 六十度 一度淳熙 六十四度 六十一度 一百二十五㑹元 六十四度 六十二度 一百二十四
晨疾初
统元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百二十二乾道 五十九度 五十七度 一度淳熙 六十二度 六十度 一百二十二㑹元 五十九度 五十六度 一百一十三
晨疾末
统元 七十三度 七十度 一百二十五乾道 六十二度 六十度 一度淳熙 六十四度 六十一度 一百二十五㑹元 六十四度 六十二度 一百二十四
晨伏
统元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百二十六乾道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度淳熙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百二十六㑹元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百二十五
金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初
统元益 空 益
乾道益 空 益 空
淳熙益 初 益 初
㑹元益 初 益 初
一
统元益 空 益 空
乾道益 空 益 空
淳熙益 空 益 空
㑹元益 空 益 空
二
统元益 空 益 空
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三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四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五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六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二度 损 二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二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七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八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九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二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十
统元损 空 损 空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空
十一
统元损 空 损 空
乾道损 空 损 空
淳熙损 空 损 空
㑹元损 空 损 空
水星终率八十万三千四十八秒八十三〈乾道三百四十七万六千二百八十四秒五十淳熙周实六十五万三千三百四十五秒五十一㑹元周率四百四十八万四千四百四秒四十三〉
终日一百一十五约分八十八〈乾道分八十七秒六十一历分同乾道淳熙秒六十八㑹元秒六十〉
歳差六十七秒六十九
晨伏夕见一十四度〈乾道同淳熙度一十五㑹元度一十六〉
夕伏晨见一十九度〈乾道淳熙同㑹元度二十一〉
〈乾道历率六万一百〉一〈千九十五万八千秒九十六淳熙二百秒一十一㑹元周率一千四百一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六秒七十五乾道历中度一百八十二分六十三秒三十三淳熙秒三千㑹元分六十二秒八十六乾道历䇿度一十五秒九十四淳熙分二十一秒同乾道㑹元分同淳熙秒九十〉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夕伏
统元 三十度 二十五度 一度乾道 三十度 二十五度 二度淳熙 三十度 三十三度 一百五㑹元 五十三度 二十七度 二百
夕疾
统元 一十二度 一十九度 一度乾道 二十三度 一十二度 一度淳熙 二十二度 一十九度 一百八十四㑹元 二十二度 一十九度 一百八十六
夕迟
统元 一十二度 一十度 一度乾道 一十二度 一十度 一度淳熙 一十三度 一十六度 一百二十㑹元 一十度 八度 一百四十
夕留
统元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空 空 空
㑹元 空 空 空
夕退
统元 八度 一度 空
乾道 八度 二度 空
淳熙 八度 二度 空
㑹元 八度 二度 空
再合退
统元 八度 一度 空
乾道 八度 二度 一度
淳熙 八度 二度 一百一十㑹元 八度 二度 九十八
晨留
统元 空 空
乾道 空 空 空
淳熙
㑹元
晨迟
统元 一十二度 十度 空
乾道 一十二度 一十度 空
淳熙 一十三度 一十一度 空
㑹元 一十度 八度 空
晨疾
统元 二十二度 一十九度 一度乾道 二十三度 一十九度 一度淳熙 二十三度 一十九度 一百二十㑹元 二十二度 一十九度 一百四十
晨伏
统元 二十度 二十五度 一度乾道 三十度 二十五度 一度淳熙 三十度 二十五度 一百八十四会元 三十三度 二十七度 一百八十六
水星盈缩历
䇿数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初
统元益 空 益 空
乾道益 空 益 空
淳熙益 初 益 初
㑹元益 初 益 初
一
统元益 空 益 空
乾道益 空 益 空
淳熙益 空 益 空
㑹元益 空 益 空
二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三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四
统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乾道益 一度 益 一度
淳熙益 一度 益 一度
㑹元益 一度 益 一度
五
统元益 一度 益 二度
乾道益 二度 益 二度
淳熙益 二度 益 二度
㑹元益 二度 益 二度
六
统元损 二度 损 二度
乾道损 二度 损 二度
淳熙损 二度 损 二度
㑹元损 二度 损 二度
七
统元损 二度 损 二度
乾道损 二度 损 二度
淳熙损 二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二度 损 二度
八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九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
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十
统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乾道损 一度 损 一度淳熙损 一度 损 一度
㑹元损 一度 损 一度
十一
统元损 空 损 空
乾道损 空 损 空
淳熙损 空 损 空
㑹元损 空 损 空
宋史巻八十三
宋史巻八十三考证
律历志十六㑹九上元甲子距绍熙云云○㑹九系㑹元之讹
周天分二百五十三万云云○〈臣召南〉按周天下但注乾道而不及淳熙会元二法之分秒盖阙文也后文秒法下细注云㑹元半周天度同分六十二秒八十六旧夲于㑹元下空五字推按文义又实无阙文也
宋史巻八十三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八十四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律历志第三十七
律历十七〈绍熙统天开禧成天历附〉
演纪上元甲子岁距绍熙五年甲寅岁积三千八百三十至庆元已未岁积三千八百三十五〈开禧上元甲子至开禧三年丁卯歳积七百八十四万八千一百八十三成天上元甲子距咸淳七年辛未岁积七千一百七十五万八千一百四十七〉
歩气朔
䇿法万二千〈开禧日法一万六千九百成天七千四百二十〉
岁分四百三十八万二千九百一十馀六万二千九百一十〈开禧岁率六百二十七万二千六百八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二百一〉
气䇿十五馀二千六百二十一少二十一分秒八十四〈开禧馀三千六百九十二成天馀一千六百二十秒七〉
朔实三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八〈开禧朔率四十九万九千六十七成天二十一万九千一百一十七〉
朔䇿二十九馀六千三百六十八五十三分秒六〈开禧馀八千九百八十七成天馀三千九百三十七〉
望䇿一十四馀九千一百八十四〈开禧馀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三半成天馀五千六百七十一秒四〉
䇿七馀四千五百九十二〈开禧馀六千四百六十六太成天馀二千八百三十九秒〉
气差二十三万七千八百一十一
闰差二万一千七百四〈开禧岁闰一十八万三千八百四又月闰一万五千三百一十七闰限三十一万五千二百六十三成天岁闰八万六百九十七月闰六千七百二十四秒六闰限一十三万八千四百二十〉
斗分差一百二十七
没限九千三百七十八太〈开禧一万三千二百八成天五千七百九十九秒一〉灭限五千六百三十三
纪实七十二万〈开禧总率一百一万匹千成天四十四万五千二百〉
纪䇿六十〈二历同〉
〈开禧又有中盈分七千三百八十四成天三千二百四十秒开禧朔虚分三千四百八十三〉
求天正冬至置上元距所求年积算以岁分乘之减去气差馀为气汎积以积算与距算相减馀为距差以斗分差乘之万约为躔差〈小分半已上从秒一〉复以距差乘之〈秒半以上从分一后皆准此〉以减气汎积馀为气定积〈如其平无躔差及以距差乘躔差不满秒半已上者以汎为定〉满纪实去之不满如䇿法而一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其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得日辰因求次气以气䇿累加之小馀满䇿法从大馀大馀满纪䇿去之命日辰如前〈如求已径以纒差加减岁馀距差乘之纪实去之馀以加减气积差二千万七千四百八十九如䇿法而一馀同上法其加减躔差乘积算少如距算者加之多如距算者减之其加减气积差即反用之〉求天正经朔置天正冬至气定积以闰差减之满朔实去之不满为天正闰汎馀用减气定积馀为天正十一月朔汎积以百五乘距差退位减之为朔定积〈积算少如距算者加之无距差可乘者以汎为定求转交准此〉满纪实去之不满如䇿法而一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其大馀命甲子算外即得日辰因求望及次朔以䇿累加之求朔望以望䇿累加之去命如前〈开禧若在闰限巳上者为其年有闰月用减朔率以月闰而一所得命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得经闰月因求次年以闰岁加之命如前即得所求朔积分若满四十七万三千二百去之不满如日法而一所得命起箕宿算外即得天正十一月经朔直日之星成天朔积若满二十万七千七百六十去之不满如日法而得天正十〉一〈所得命箕宿算外即月经朔直日之星〉
歩发敛
𠋫䇿五馀八百七十三太〈开禧馀一千二百三十秒一十成天馀五百四十秒三十五〉
卦䇿六馀一千四十八半〈开禧馀一千四百七十六秒一十一成天馀六百四十八秒四十二〉
土王䇿三馀五百二十四少〈开禧馀七百三十八秒六成天馀三百二十四秒二十一〉
月闰一万八百七十四
辰法一千〈开禧四千二百二十五成天一千八百五十五〉
半辰法五百〈开禧二千一百一十二半成天九百二十七半〉
刻法一百二十〈开禧五百七成天一千一百七十三〉
刻分法二十〈开禧八十四半成天一百八十五半〉
求五行用事二十四气七十二𠋫六十四卦中气去经朔发敛加时〈与前历同此不载〉
歩日躔
周天分四百三十八万三千九十〈开禧周天率六百一十七万二千八百五十九秒一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二百一十秒六十一〉
周天差三十三万八千九百二十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馀一千九百一十秒六十一约分二十五秒七十五〈开禧馀四千三百五十九秒一约分二十五秒七十九成天馀一千九百一十秒六十一约分二十五秒七十五〉
半周天度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八十七
象限九十一约分三十一秒六〈开禧秒八成天秒七〉
乘法三百八十〈开禧二百六成天三百二十五〉
除法五千七百八十三〈开禧三千一百三十五成天四千九百四十六〉
〈开禧又有岁差二百五十一秒一成天一百九秒一成天又有半象限四十五约分三十一秒七〉
常气中积日及馀盈缩分 升降分 损益率朏朒积
统天 盈 升 益 朒初
开禧 盈 升 益 同
冬至空
成天 盈 升 益 同
统天 盈 升 益 朒
开禧 盈 升 益 朒
小寒一十五
成天 盈 升 益 朒
统天 盈 升 益 朒
开禧 盈 升 益 朒
大寒三十
成天 盈 升 益 朒
统天 盈 升 益 朒
开禧 盈 升 益 朒
立春四十五
成天 盈 升 益 朒
统天 盈 升 益 朒
开禧 盈 升 益 朒
雨水六十
成天 盈 升 益 朒
统天 盈 升 益 朒
开禧 盈 升 益 朒
惊蛰七十六
成天 盈 升 益 朒
统天 缩 升 损 朒
开禧 盈 降 损 朒
春分九十一
成天 盈 降 损 朒
统天 缩 升 损 朒
开禧 盈 降 损 朒
清明一百六
成天 盈 降 损 朒
统天 缩 升 损 朒
开禧 盈 降 损 朒
糓雨一百二十一
成天 盈 降 损 朒
统天 缩 升 损 朒
开禧 盈 降 损 朒
立夏一百三十六
成天 盈 降 损 朒
统天 缩 升 损 朒
开禧 盈 降 损 朒
小满一百五十三
成天 盈 降 损 朒
统天 缩 降 损 朒
开禧 盈 降 损 朒
芒种一百六十七
成天 盈 降 益 朒
统天 缩 降 益 朏
开禧 盈 降 益 朏
夏至
成天 缩 降 益 朏
统天 缩 降 益 朏
开禧 缩 降 益 朏
小暑一百九十七
成天 缩 降 益 朏
统天 缩 降 益 朏
开禧 缩 降 益 朏
大暑二百十二
成天 缩 降 益 朏
统天 缩 降 益 朏
开禧 缩 降 益 朏
立秋二百二十六
成天 缩 降 益 朏
统天 缩 降 益 朏
开禧 缩 降 益 朏
处暑二百四十一
成天 缩 降 益 朏
统天 缩 降 益 朏
开禧 缩 降 益 朏
白露二百五十八
成天 缩 降 益 朏
统天 盈 降 益 朏
开禧 缩 升 损 朏
秋分二百七十三
成天 缩 升 损 朏
统天 盈 降 益 朏
开禧 缩 升 损 朏
寒露二百八十九
成天 缩 升 损 朏
统天 盈 降 损 朏
开禧 缩 升 损 朏
霜降三百四
成天 缩 升 损 朏
统天 盈 降 损 朏
开禧 缩 升 损 朏
立冬三百十九
成天 缩 升 损 朏
统天 盈 降 损 朏
开禧 缩 升 损 朏
小雪三百三十四
成天 缩 升 损 朏
统天 盈 降 损 朏
开禧 缩 升 损 朏
大雪三百五十
成天 缩 升 损 朏
求每日盈缩分升降数经朔望加时入气入气朏朒数赤道宿度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夏至春秋分加时赤道日度分至后赤道宿积度赤道宿积入初末限二十八宿黄道度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加时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初日夜半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夜半黄道日度午中黄道日度午中赤道日度〈与前历同〉赤道过宫
危十二度 九十六分 秒一十六 〈入卫分陬訾之次在亥用甲丙庚壬〉奎二度 十四分 秒九十八 〈入鲁分降娄之次在戍用艮巽坤乾〉胃四度 八分 秒八十 〈入赵分大梁之次在酉用癸乙丁辛〉毕八度 二十七分 秒六十二 〈入晋分实沈之次在申用甲丙庚壬〉井十度 四十六分 秒四十四 〈入秦分鹑首之次在未用艮巽坤乾〉柳五度 一十五分 秒二十六 〈入周分鹑火之次在午用癸乙丁辛〉轸九度 五十二分 秒九十 〈入郑分寿星之次在辰用艮巽坤乾〉氐一度 七十一分 秒七十二 〈入宋分大火之次在卯用癸乙丁辛〉尾四度 十五分 秒五十四 〈入燕分析木之次在寅用甲寅庚壬〉斗四度 八十四分 秒三十六 〈入吴分星纪之次在丑用艮巽坤乾〉女三度 三分 秒十八 〈入齐分𤣥枵之次在子用癸乙丁辛〉右赤道过宫宿度依今历上元命日所起虚宿七度为子正𤣥枵之中以历䇿累加之满赤道宿次去之即得十二辰次初中宿度及分秒
求黄道过宫各置赤道所入辰次宿度及分秒以其宿其年黄道全度乘之如其宿赤道全度而一即各得所求〈此法见于大衍历以本历所起赤道日躔宿度为子正𤣥枵之中纪元历起虚宿七度与今历同所以变从黄道皆在危宿十三度半上下入亥末陬訾之次旧历有起虚四度亦在危十三半上下盖迁就也今载黄道起宿过宫于经俾将来推变者有所本焉〉
黄道过宫
危十三度 四十七分 秒十七 〈入卫分陬訾之次在亥用甲丙庚壬〉奎一度 三十七分 秒二十五 〈入鲁分降娄之次在戊用艮巽坤乾〉胃四度 十九分 秒十五 〈入赵分大梁之次在酉用癸乙丁辛〉毕七度 八十二分 秒四 〈入晋分实沈之次在申用甲丙庚壬〉井九度 四十一分 秒八十九 〈入秦分鹑首之次在未用艮巽坤乾〉柳五度 分空 秒二十七 〈入周分鹑火之次在午用癸乙丁辛〉张十五度 六十二分 秒四十四 〈入楚分鹑尾之次在巳用甲丙庚壬〉轸九度 六十五分 秒空 〈入郑分寿星之次在辰用艮巽坤乾〉氐一度 七十四分 秒五十一 〈入宋分大火之次在卯用癸乙丁辛〉尾三度 八十六分 秒六十四 〈人燕分析木之次在寅用甲丙庚壬〉斗四度 三十五分 秒九十二 〈入吴分星纪之次在丑用艮巽坤乾〉女二度 九十五分 秒七 〈入齐分𤣥枵之次在子用癸乙丁辛〉歩月离
转实三十二万六百五十五〈开禧转率四十六万五千六百七十三秒五千三百九十六成天转周分二十万四千四百五十五秒二千六百四十一〉
转䇿二十七万六千六百五十五〈开禧馀九千三百七十二秒五千三百九十六成天馀四千一百一十五秒一千六百四十一〉
转差十八万八千八百
朔差日一馀一万一千七百一十三〈开禧馀一万六千四百九十四秒四千六百四成天馀七千二百四十一秒八千三百五十九〉
上度九十一约分三十一秒四十四〈开禧秒四十五成天秒四十五〉望度一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八十七〈开禧秒九十成天秒八十七〉下度二百七十二约分九十四秒三十二〈开禧秒三十四成天秒三十一〉
平行度一十三约分三十六秒八十七
七日初数万六百六十四约分八十九末数二千三百三十六约分一十一
十四日初数九千三百二十八约分七十八末数二千六百七十二约分二十三
三十一日初数七千九百九十二约分六十七末数四千八约分二十三
二十八日初数六千六百五十五约分五十五末数空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转经朔望入转朏朒数朔望定日定朔望加时黄道日度平文日辰平交加时入转朏朒定数正交日辰经朔加时中积正交加时黄道月度四象加时黄道月度四象后黄道积度四象后黄道积度入初末限月行九道月行去黄道差月行去赤道差月行九道宿度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定朔望加时黄道月度定朔望加时九道月度定朔望午中入转每日午中入转晨昏月度朔望晨昏定程每日转定数每日晨昏月所求日加时平行月积度所求日加时定月〈法同前历此不载〉
歩晷漏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分六十秒〈开禧秒一十五成天秒一十四〉
一象度九十一分三十一秒四十四
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六十二日分六〈开禧分五成天分八〉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一百二十日分五十六〈开禧分五十三成天分五十四〉
冬至岳台中晷常数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临安中晷常数一丈八寸二分
夏至岳台中晷常数一尺五寸七分〈二历六分〉
临安中晷常数九寸一分
太法九千〈开禧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五成天五千五百六十五〉
半法六千〈开禧四百五十成天三千三百一十〉
少法三千〈开禧四千二百二十五〉
昏明分三百〈开禧四百二十二半成天一百八十五半〉
昏明刻二馀六十〈开禧馀二百五十二半成天馀五百五十六半〉
辰刻八馀四十〈开禧馀一百六十九成天馀三百七十一〉
半辰刻四馀二十〈开禧馀八十四半成天馀一百八十五半〉
求午中入气及中积午中定积入二至后初末限岳台午中晷景定数九服午中晷景定数临安午中晷景定数每日赤道内外度每日午中太阳去极度日出入晨昏半昼分昼夜刻日出入辰刻更㸃差刻及辰刻每日距中度及每更差度昏晓五更中星九服昼夜刻临安日出入分临安距中度〈法在前历此不载〉
歩交会
交实三十二万六千五百四十七〈开禧交率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八十六秒四千八百一十三成天交终分二十万一千九百二十四秒七千五十一〉
交䇿二十七馀三千五百八十六秒四千八百二十五〈开禧馀二千五百四十七成天馀一千五百七十四秒七千五十一〉
交中䇿一十三馀七千二百七十三半〈开禧馀一万二千四百一十〉交差八万二百九十一
朔差日二馀三千八百二十一〈开禧馀五千三百八十秒五千一百七十五成天二千三百六十二秒二千九百四十九〉
交率十九
秒母一万
交数二百四十二
交终度三百六十二约分七十九秒二十四〈开禧秒四十四成天约分七十九秒四十六〉
交中度一百八十一约分八十九秒六十二〈开禧秒七十一成天约分八十九秒七十三〉
交象度九十约分九十四秒八十一〈开禧秒八十六成天同开禧〉半交象度四十五约分四十七秒四十半〈成天秒四十二〉日食岳台阳历限五千六百定法五百六十〈开禧七千八百九十定法七百八十九成天三千四百七十定法三百四十七〉
临安阳历限五千六百八十定法五百六十八
岳台阴历限七千一百定法七百一十〈开禧九千七百四十定法九百七十四成天四千二百八十定法四百二十八〉
临安阴历限六千七百定法七百一十
月食限一万一千二百定法七百三十〈开禧一万五千七百八十定法一千五十二成天六千九百四十定法四百六十三〉
既限三千九百〈成天四千六百三十〉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定朔望夜半入交每日夜半入交定朔望加时入交定朔望加时月行入交积度定朔望加时月行入交定积度定朔望加时月行入阴阳历积度定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日月食甚转定分日月食甚入转朏朒数入交数常望定日日月食甚汎大小馀日食甚定大小馀月食甚定大小馀日月食甚入气日月食甚日月积度至差分差立差朔入交定日日月食甚月行入阴阳历交前后分日食分月食分日食汎用分月食汎用分日月食定用分月食既内外分日月食亏初复满小馀月食更㸃法月食入更㸃日月食带出入及亏后满前所见分日月食甚宿次日食所起月食所起日月食甚九服加时差日月九服食分差〈法同前历此不载〉
歩五星
岁䇿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四秒二十五
气䇿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八十四
朔䇿二十九约分五十三秒六
历䇿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九十一
木星周实四百七十八万六千六百一十九〈开禧周率六百七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三秒八十七成天二百九十五万九千七百三十二秒三十二〉
周䇿三百九十八约分八十八秒四十九〈开禧馀一万四千九百七十二秒八十七约分八十八秒六十成天馀六千五百七十二约分八十八秒五十七〉
周差一百三十八万三千六十五
岁差十九万六千二百
伏见度一十三
〈开禧历率六百一十七万一千八百五十九秒八十九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一百一十秒六十九开禧历中度一百八十三约分六十二秒九十成天秒八十七开禧历䇿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九十一成天同〉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统天 六度 四度 二十二分开禧 六度 四度 二十二分
晨疾初
成天 六度 五度 二十三分统天 五度 四度 二十分开禧 五度 四度 二十分
晨疾末
成天 五度 四度 二十分统天 四度 三度 一十七分开禧 四度 三度 一十六分
晨迟初
成天 三度 二度 一十六分统天 一度 一度 一十分开禧 一度 一度 一十二分
晨迟末
成天 一度 一度 一十一分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晨留
成天
统天 四度 空 三十七分开禧 四度 空 四十分
晨退
成天 空
统天 四度 空 十五
开禧 四度 度空 一十五分
夕退
成天 四度 度空 一十五分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夕留 空 空 空
成天
统天 一度 一度 空
开禧 二度 一度 空
夕迟初
成天 一度 一度 空
统天 四度 三度 一十分开禧 四度 三度 一十二分
夕迟末
成天 三度 二度 一十一分统天 五度 四度 一十七分开禧 五度 四度 一十六分
夕疾初
成天 五度 四度 一十六分
统天 六度 四度 二十分开禧 六度 四度 二十分
夕疾末
成天 六度 五度 二十分统天 四度 三度 二十二分开禧 四度 三度 二十二分
夕伏
成天 四度 三度 二十三分
木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统天益 空 益 度
开禧益 初 益 初
初
成天益 初 益 初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一
成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二度 益 三度开禧益 二度 益 三度
二
成天益 二度 益 三度统天益 三度 益 四度开禧益 四度 益 四度
三
成天益 四度 益 四度统天益 四度 益 五度开禧益 四度 益 五度
四
成天益 四度 益 五度统天益 五度 益 五度开禧益 五度 益 六度
五
成天益 五度 益 六度统天损 五度 损 六度开禧损 五度 损 六度
六
成天损 五度 损 六度统天损 五度 损 六度开禧损 五度 损 六度
七
成天损 五度 损 六度
统天损 四度 损 五度
开禧损 四度 损 五度
八
成天损 四度 损 五度
统天损 三度 损 四度
开禧损 四度 损 四度
九
成天损 四度 损 四度
统天损 二度 损 三度
开禧损 二度 损 三度
十
成天损 二度 损 三度
统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十一
成天损 二度 损 一度
火星周实九百三十五万九千一百五十五〈开禧周率二千三百一十八万八百四秒一成天五百七十八万七千七十二秒八十八〉
周䇿七百七十九约分九十二秒九十六〈开禧馀一万五千七百四秒一约分七十二秒九十二成天馀六千八百九十二秒八十八约分九十二秒九十〉
周差二百二十六万四千二十五
岁差四百四万六千四百
伏见度十九半
〈开禧历率六百一十三万二千九百五十九秒一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二百一十秒二十七开禧历中度一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九十成天秒八十七开禧历䇿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九十一成天同开禧〉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四 初行率统天 四十八度 四十六度 七十一分开禧 四十八度 四十六度 七十二分
合伏
成天 五十度 四十七度 七十三分统天 四十四度 四十一度 七十分开禧 四十三度 四十一度 七十一分
晨疾初
成天 四十三度 四十一度 七十一分统天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九分开禧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九分
晨疾末
成天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九分统天 三十三度 三十一度 六十七分开禧 三十四度 三十二度 六十七分
晨次疾初
成天 三十三度 二十三度 六十六分统天 二十六度 二十四度 六十二分开禧 二十五度 二十四度 六十三分
晨次疾末
成天 二十五度 一十四度 六十二分统天 一十七度 一十六度 五十二分开禧 一十八度 一十七度 五十二分
晨迟初
成天 一十七度 一十六度 五十三分统天 六度 五度 三十四分开禧 六度 六度 三十七分
晨迟末
成天 六度 五度 三十五分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晨留
成天
统天 八度 三度 六分半开禧 八度 三度 五十三分半
晨退
成天 八度 三度 空
统天 八度 三度 四十五分开禧 八度 三度 四十四分
夕退
成天 八度 三度 四十四分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夕留
成天
统天 一十八度 五度 空
开禧 六度 六度 空
夕迟初
成天 六度 五度 空
统天 七度 一十六度 三十四分开禧 八度 一十七度 三十七分
夕迟末
成天 一十七度 一十六度 三十五分统天 二十六度 一十四度 五十二分开禧 二十五度二十四度 五十三分
夕次疾初
成天 二十五度 二十四度 五十三分统天 三十三度 三十一度 六十二分开禧 三十四度 二十三度 六十三分
夕次疾末
成天 三十三度 三十一度 六十二分统天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七分开禧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七分
夕疾初
成天 三十九度 三十七度 六十六分统天 四十四度 四十一度 六十九分开禧 四十三度 四十一度 六十九分
夕疾末
成天 四十三度 四十一度 六十九分统天 四十八度 四十六度 七分开禧 四十八度 四十六度 七十一分
夕伏
成天 五度 四十七度 七十一分
火星盈缩历
䇿缩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统天益 度 益 度
开禧益 初 益 初
初
成天益 初 益 初
统天益 一十二度 益 四度开禧益 一十一度 益 五度
一
成天益 一十七度 益 一十一度统天益 一十九度 益 九度开禧益 一十九度 益 一十度
二
成天益 一十九度 益 一十一度统天益 二十四度 益 一十三度开禧益 二十四度 益 一十四度
三
成天益 二十四度 益 一十四度统天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七度开禧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八度
四
成天损 二十五度 益 一十八度统天损 二十五度 益 二十度开禧损 二十五度 益 二十一度
五
成天损 二十五度 益 二十一度统天损 二十三度 益 三十三度开禧损 二十四度 益 二十四度
六
成天损 二十三度 益 二十三度统天损 二十度 益 二十五度开禧损 二十一度 益 二十五度
七
成天损 二十一度 益 二十五度统天损 一十七度 损 二十五度开禧损 一十八度 损 二十五度
八
成天损 一十八度 损 二十五度统天损 一十三度 损 二十四度开禧损 一十四度 损 二十四度
九
成天损 一十四度 损 二十四度统天损 九度 损 一十九度开禧损 一十度 损 一十九度
十
成天损 一十度 损 一十九度统天损 四度 损 一十一度开禧损 五度 损 一十一度
十一
成天损 五度 损 一十一度
土星周实四百五十三万七千一百〈开禧周率六百三十八万九千七百四十八秒九十一成天二百八十万五千四百四十秒二十一〉
周䇿三百七十八约分九秒十六〈开禧馀一千五百四十八秒九十一成天馀六百八十秒二十一〉
周差三百五十五万一百
岁差一百一十一万五千四百
伏见度十八
〈开禧历率六百一十七万二千八百五十九秒一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二百二十一开禧历中度一百八十三约分六十二秒九十成天一百三十一分同开禧秒八十七开禧历䇿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三秒九十一成天同开禧〉
晨迟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史部,正史类,宋史,卷八十四>
统天益 二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二度 益 一度
一
成天益 二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四度 益 三度
开禧益 四度 益 三度
二
成天益 四度 益 三度
统天益 五度 益 四度
开禧益 五度 益 四度
三
成天益 五度 益 四度
统天益 七度 益 五度
开禧益 七度 益 五度
四
成天益 七度 益 五度
统天益 七度 益 五度
开禧益 七度 益 六度
五
成天益 七度 益 六度
统天损 八度 损 六度
开禧损 八度 损 六度
六
成天损 八度 损 六度统天损 七度 损 五度
开禧损 七度 损 六度
七
成天损 七度 损 六度
统天损 七度 损 五度
开禧损 七度 损 五度
八
成天损 七度 损 五度
统天损 五度 损 四度
开禧损 五度 损 四度
九
成天损 五度 损 四度统天损四度损 三度 开 禧损
四度损 三度十成天 损四
度
损三度 统天损二度损一度开
禧损二 度损 一 度十
一成天 损一 度 损一
度金
星周实 七百 万 六千
八百三十三周䇿五百八十三约〈八十六万七千九百五十六秒一十成天四百二十三万二千三百五十六秒九十五开禧〉
分九十秒二十八开禧周率九百八〈馀一万五千二百五十六秒一十分秒同成天万六千六百九十六秒九十五约分九十〉
周差一百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一
岁差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三百
伏见度十半
〈开禧历率六百一十七万二千八百五十八秒八十八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二百一十秒十三开禧历中度二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九十成天秒八十七开禧历䇿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一秒九十一成天同〉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统天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度开禧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度
合伏
成天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度统天 六十五度 六十二度 一度开禧 六十五度 六十二度 一度
夕疾初
成天 六十三度 六十度 一度
统天 五十九度 五十六度 一度开禧 五十九度 五十六度 一度
夕疾末
成天 五十九度 五十七度 一度统天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度开禧 五十二度 五十度 一度
夕次疾初
成天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度统天 四十度 三十九度 一十六开禧
夕次疾末
成天 四十二度 四十度 一度
统天 二十六度 二十五度 一度开禧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一度
夕迟初
成天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一度统天 九度 八度 度空开禧 七度 六度 六十九
夕迟末
成天 七度 七度 六十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夕留
成天
统天 三度 一度 空
开禧 四度 一度 空
夕退
成天 三度 一度 空
统天 四度 一度 空
开禧 四度 一度 六十九
夕伏退
成天 四度 一度
统天 四度 一度 空
开禧 四度 一度
合伏退
成天 四度 一度
统天 三度 一度 空
开禧 四度 一度 六十九
晨退
成天 三度 一度
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晨留
成天
统天 九度 八度 空
开禧 七度 六度
晨迟初
成天 七度 七度 空
统天 二十六度 二十五度 空开禧 二十二度 二十一度 六十七
晨迟末
成天 二十七度 二十六度
统天 四十度 三十九度 一度
开禧 四十度 三十八度 一度
晨次疾初
成天 四十二度 四十度 一度
统天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度
开禧 五十二度 五十度 一度
晨次疾末
成天 五十度 四十八度 一度统天 五十九度 五十六度 一度开禧 五十九度 五十六度 一度
晨疾初
成天 五十九度 五十七度 一度统天 六十五度 六十二度 一度开禧 六十五度 六十一度 一度
晨疾末
成天 六十三度 六十度 一度
统天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度开禧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度
晨伏
成天 四十九度 四十七度 一度
金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统天益 度空 益 度空
开禧益 初 益 初
初
成天益 初 益 初
统天益 空 益 空
开禧益 初度 益 初度
一
成天益 初度 益 初度
统天益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二
成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三
成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四
成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二度 益 二度
五
成天益 一度 益 二度
统天损 二度 损 二度
开禧损 二度 损 二度
六
成天损 二度 损 二度
统天损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二度
七
成天损 二度 损 二度
统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八
成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统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九
成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统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十
成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统天损 空 损 空
开禧损 初度 损 初度
十一
成天损 初度 损 初度
木星周实一百三十九万五百一十四〈开禧周率一百九十五万八千三百五秒一十成天八十五万九千七百九十九秒九十〉
周䇿一百一十五约分八十七秒六十二〈开禧馀一万四千八百五秒一十约分八十七秒六十成天馀六千四百九十九秒九十〉
周差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二
岁差一百一万二千八百
夕见晨伏度十五半
晨见夕伏度二十半
〈开禧历率六百一十七万二千八百六十秒四成天二百七十一万二百一十一秒一十五开禧历中度一百八十二约分六十二秒九十成天秒八十七开禧历䇿度一十五约分二十二秒九十一成天同〉
假目 常日 常度 限度 初行率统天 三十一度 二十六度 一度开禧 三十六度 二十八度 二度 五十
合伏
成天 三十三度 二十七度 二度统天 二十二度 一十八度 一度开禧 二十二度 一十八度 一度
夕疾
成天 二十一度 一十八度 一度统天 一十二度 一十度 一度
开禧 一十度 八度 一度
夕迟
成天 一十一度 九度 一度
统天
开禧 空 空 空
夕留
成天
统天 八度 二度 空
开禧 八度 二度 空
夕伏退
成天 八度 二度 空
统天 八度 二度 一度
开禧 八度 一度 一度
合伏退
成天 八度二度一 度统
天开
禧空 空 空 晨
留成
天统
天一 十二度 十度 空
开禧 一十度 八度 空
晨迟
成天 一十一度 九度 空
统天 二十二度 一十八度 一度开禧 二十二度 一十八度 一度
晨疾
成天 二十一度 一十八度 一度统天 一十一度 二十六度 一度开禧 三十三度 二十八度 一度
晨伏
成天 三十三度 二十七度 一度
水星盈缩历
䇿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统天益 度空 益 度空开禧益 初度 益 初度
初
成天益
统天益 空 益 度空
开禧益 初度 益 初度
一
成天益 初度 益 初度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二
成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三
成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统天益 一度 益 一度
开禧益 一度 益 一度
四
成天益 二度 益 二度
统天损 二度 益 二度
开禧益 二度 益 二度
五
成天益 二度 益 二度
统天损 二度 损 二度十八开禧损 二度 损 二度
六
成天损 二度 损 二度
统天损 二度十 损 二度十开禧损 二度 损 二度
七
成天损 二度 损 二度统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八
成天损 二度 损 二度
统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九
成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统天损 一度十 损 一度十开禧损 一度 损 一度
十
成天损 一度 损 一度
统天损 度空 损 度空开禧损 初度 损 初度
十一
成天损 初度 损 初度
求五星天正冬至后平合及诸假中积中星五星平合及诸假入历五星平合及诸假盈缩差五星平合及诸假定积五星平合及诸假定日五星平合诸假所在月日五星平合及诸假加时定星五星平合及诸假初日夜半定星诸假平行分诸假总差诸假初末日行分诸假每日夜半星行宿次径求其日宿次五星平合见伏入气五星平合见伏行差五星定合定见定伏汎积五星定合用积用星木火土三星定见定伏用积金水二星定见定伏用积〈法同前历此不载〉
宋史巻八十四
宋史巻八十四考证
律历志十七即得所求 朔○按朔上阙文当是经字三十一日初数云云○〈臣召南〉按当作二十一日木星夕留空空空○按此三空字当注于第二行成天之下而误移入此行者也
宋史巻八十四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八十五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地理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京城 京畿路京东路 京西路〉
唐室既衰五季迭兴五十馀年更易八姓㝢县分裂莫之能一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江陵府归峡〉县一十七户一十四万二千三百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潭衡邵郴道永全岳澧朗蒋辰锦溪叙桂阳监〉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三百八十八干徳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益彭眉嘉卭蜀绵汉资简 遂黎雅陵戎泸维茂昌荣果阆渠合龙普利兴文 剑蓬璧夔忠万集开渝涪黔施逹洋兴元府〉县一百九十八户五十三万四千三十九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广韶潮循封端英连雄龚惠康忍春龙勤新髙潘雷罗辨桂贺昭梧蒙㳟象富融宜柳严思唐邕澄贵蛮横賔钦浔容牢白廉党绣郁林藤窦义禺顺琼崖儋万万安振〉县二百一十四户一十七万二百六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升宣歙池洪润常鄂筠饶信䖍吉袁抚江汀建剑江阴雄逺建昌军〉县一百八户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户三百九万五百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漳泉〉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杭苏越湖衢婺合明温秀睦福处衣锦〉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并汾岚宪祈代辽沁隆石宝兴〉县四十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五年李继捧来朝得州四〈夏银绥宥雍熙元年复以四州授继捧自后不复预职方〉县八〈雍熙中天下上闰年图州府军监几于四百〉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又析为二十三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曰梓利夔曰福建曰广南东西东南际海西尽巴𭶚 北极三关东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万一千六百二十里崇寜四年复置京畿路大观元年别置黔南路三年并黔南入广西以广西黔南为名四年仍旧为广南西路当是时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天下主客户自至道末四百一十三万一千五百七十六天禧五年主户六百三万九千三百三十一客户不预焉至嘉祐八年主户二千二百四十六万二千五百三十一口二千六百四十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一至治平三年天下主客戸一千四百一十八万一千四百八十六口二千五十万六千九百八十熙宁十年戸一千四百二十四万五千二百七十口三千八十万七千二百十一元祐元年户一千七百九十五万七千九十二口四千七万二千六百六绍圣元年户一千九百一十二万九百二十一口四千二百五十六万六千一百四十三元符三年户一千九百九十六万八百一十二口四千四百九十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一崇宁元年户二千二十六万四千三百七口四千五百三十二万四千一百五十四各府州下户口与总数少异姑两存之〉视西汉盛时盖有加焉隋唐疆理虽广而户口皆有所不及迨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可谓极盛矣大抵宋有天下三百馀年繇建隆初讫治平末一百四年州郡沿革无大增损熙宁始务辟土而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砦虽尝以河东边界七百里地与辽人当时王安石议盖曰吾将取之宁姑与之也迨元祐更张葭芦等四砦给赐夏人而分画乆不能定绍圣遂罢分画督诸路各乘势攻讨进筑自三年秋八月讫元符二年冬凡陕西河东建州一〈安西〉军二〈晋宁绥徳〉闗三〈龙平㑹寜金城〉城九〈安西平夏威戎兴平定边威羌金汤白豹㑹川〉砦二十八〈平羌平戎殄羌暖泉米脂克戎安疆横山绥逺宁羌灵平髙平西平新泉荡羌通峡天都临羌定戎龛谷太和通秦寜河弥川宁逺神泉乌龙〉堡十〈开光通塞石门通㑹大和通泰宁河弥川寜川三交〉又取青唐〈鄯〉邈川〈湟〉寜塞〈廓〉龙支〈宗哥〉等城建中靖国悉还吐蕃故壤稍纾民力崇宁亟变前议専以绍述为事蔡京始任童贯王厚更取湟鄯廓三州二十馀垒陶节夫锺傅邢恕胡宗回曾孝序之徒又相与凿空驾虚驰骛于元符封域之表讫于重和既立靖夏〈经原〉制戎〈鄜延〉制羌〈西宁〉三城虽夏人浸衰而民力亦弊西事甫定北衅旋起盖自崇寜以来益梓夔黔广西荆湖南北迭相视效斥大土宇靡有寜岁凡所建州军闗城砦堡纷然莫可胜纪厥后建燕山云中两路粗阅三岁祸变旋作中原板荡故府沦没职方所记漫不可考髙宗苍黄渡江驻跸吴会中原陕右尽入于金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闗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有户一千三百六十六万九千六百八十四〈此寜宗嘉定十一年数〉建国左江又百五十年迨徳祐丙子遂并归于我皇元版图而天下始复合为一焉今据元丰所定并京畿为二十四路首之以京师重帝都也终之以燕云以其既得而旋失故附见于后而凡四京之城阙宫室及南渡行在之所其可考者冠乎篇首为地理志云东京汴之开封也梁为东都后唐罢晋复为东京宋因周之旧为都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雍熙三年欲广宫城诏殿前指挥使刘延翰等经度之以居民多不欲徙遂罢宫城周回五里南三门中曰乾元〈宋初依梁晋之旧名曰明徳太平兴国三年改丹鳯大中祥符八年改正阳明道二年改宣徳雍熙元年改今名〉东曰左掖西曰右掖东西门曰东华西华〈旧名寛仁神兽开宝三年改今名熙寜十年又改东华门北曰謻门〉北一门曰拱宸〈旧名𤣥武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熙寜十年改门内西横门曰临华〉乾元门内正南门曰大庆东西横门曰左右升龙左右北门内各二门曰左右长庆〈熙寜间改左右长庆隔门曰左右嘉肃〉左右银台东华门内一门曰左承天祥符〈干徳六年赐名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天书降其上诏加祥符二字而增葺之〉西华门内一门曰右承天左承天门内道北门曰宣祐〈旧名光天大中祥符八年改大寜明道元年改今名〉正南门内正殿曰大庆东西门曰左右太和〈宋初曰日华月华大中祥符八年改今名〉正衙殿曰文徳〈宋初曰文明雍熙元年改今名熙宁间改南门曰端礼〉两掖门曰东西上阁东西门曰左右嘉福〈宋初曰左右勤政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大庆殿〈旧名崇元干徳四年重修改曰乾元太平兴国九年改朝元大中祥符八年改天安明道三年改今名〉北有紫宸殿〈旧名崇徳明道元年改〉视朝之前殿也西有垂拱殿〈旧名长春明道元年改〉常曰视朝之所也次西有皇仪殿〈开宝四年赐名滋福明道元年十月改〉又次西有集英殿〈旧名广政开宝三年曰大明淳化间曰含光大中祥符八年名会庆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宴殿也殿后有需云殿〈旧名玉华后改琼华熙寜初改今名〉东有升平楼〈旧名紫云明道元年改〉宫中观宴之所也宫后有崇政殿〈旧名简贤讲武太平兴国二年改今名熙宁间改北横门曰通极〉阅事之所也殿后有景福殿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大中祥符七年建后苑东门洎北向便殿成赐名宣和门承明殿明道元年改端明二年改今名〉凡殿有门者皆随殿名宫中又有延庆〈旧名万岁大中祥符七年改〉安福观文〈旧名集圣明道二年改肃仪庆历八年改今名〉清景庆云玉京等殿寿宁堂〈旧名清净明道元年改〉延春阁〈旧名万春宝元元年改〉福寜殿〈旧名延庆明道元年改〉东西有门曰左右昭庆观文殿西门曰延真其东真君殿曰积庆前建感真阁又有龙图阁下有资政崇和宣徳述古四殿天章阁下有群玉蕊珠二殿后有宝文阁〈即寿昌阁庆历元年改〉阁东西有嘉徳延康二殿前有景辉门后苑东门曰宁阳〈即宣和门明道元年改〉苑内有崇圣殿太清楼其西又有宜圣化成〈即玉宸殿明道元年改〉金华西凉清心等殿翔鸾仪鳯二阁华景翠芳瑶津三亭延福宫有穆清殿延庆殿北有柔仪殿〈初有殿无名章献太后名曰崇徽明道元年改宝慈景祐二年改今名〉崇徽殿北有钦明殿〈旧名太和明道元年改观文又改清居治平三年改今名〉延福宫北有广圣宫〈天圣三年建名长寜景祐二年改〉内有太清玉清冲和集福会祥五殿建流杯殿于后苑〈明道元年八月修文徳殿成是夜禁中火延燔崇徳长春滋福㑹庆延庆崇徽天和承明八殿命宰相吕夷简为修葺大内使枢宻副使杨崇勲副之发京东西河北淮南江东西路工匠给役内出乘舆物左藏库易缗钱二十万助其费以故改诸殿名〉又有慈徳殿〈杨太后所居景祐元年赐名〉观稼殿〈在后苑观种稻景祐二年创建〉延羲阁〈在崇政殿内〉迩英阁〈在崇政殿西南盖侍臣讲读之所也与延羲阁景祐三年赐名〉隆儒殿〈迩英阁后小殿皇祐三年始赐名〉慈寿殿〈皇太后所居治平元年赐名〉庆寿宫保慈宫〈熙宁二年建〉玉华殿〈在后苑〉基春殿〈熙寜七年建在玉华殿后〉睿思殿〈八年建〉承极殿〈元丰三年建〉崇庆隆祐二宫〈元祐元年建〉睿成宫〈神宗所居东宫绍圣二年赐名〉宣和殿〈在睿思殿后绍圣二年四月殿成其东侧别有小殿曰凝芳其西曰琼芳前曰重熙后曰环碧元符三年废崇宁初复作大观三年徽宗制记刻石实蔡京为之〉圣瑞宫〈皇太妃所居因以名宫〉显谟阁〈元符元年建藏神宗御集建中靖国元年改曰熙明寻复旧〉玉虚殿〈元符初建〉玉华阁〈大观初建在宣和殿后〉亲蚕宫〈政和元年建〉燕宁殿〈在延福北奉安仁宗慈圣光献皇后御容〉延福宫〈政和三年春新作于大内北拱辰门外旧宫在后苑之西南今其地乃百司供应之所凡内酒坊裁造院酒醋柴炭鞍辔等库悉移他处又迁两僧寺两军营而作新宫焉始南向殿因宫名曰延福次曰蕊珠有亭曰碧琅玕其东门曰晨晖其西门曰丽泽宫左复列三位其殿则有穆清成平㑹宁睿谟凝和崑玉群玉其东阁则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葆铅英云锦兰熏摘金其西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秾华绿绮瑶碧清阴秋香丛玉扶玉绛云会宁之北叠石为山山上有殿曰翠㣲旁为二亭曰云岿曰层𪩘凝和之次阁曰明春其髙逾三百一十尺阁之侧为殿二曰玉英曰玉涧其背附城筑土植杏名曰杏冈覆茅为亭修竹万竿引流其下宫之右为佐二阁曰宴春广十有二丈舞台四列山亭三峙凿圆池为海跨海为二亭架石梁以升山亭曰飞华横度之四百丈有奇纵数之二百六十有七尺又疏泉为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堤中作梁以通湖梁之上又为茅亭鹤庄鹿砦孔翠诸栅蹄尾动数千嘉花名木类聚区别幽胜宛若生成西抵丽泽不类尘境初蔡京命童贯杨戬贾详蓝从熙何䜣等分任宫役五人者因各为制度不务沿袭故号延福五位东西配大内南北稍劣其东直景龙门西抵天波门宫东西二横门皆视禁门法所谓晨晖丽泽者也而晨晖门出入最多其后又跨旧城修筑号延福第六位跨城之外浚濠深者水三尺东景龙门桥西天波门桥二桥之下叠石为固引舟相通而桥上人物外自通行不觉也名曰景龙江其后又辟之东过景龙门至封丘门○景龙江北有龙徳宫初元符三年以懿亲宅潜邸为之及作景龙江江夹岸皆奇花珍木殿宇比比对峙中涂曰壶春堂绝岸至龙徳宫其地岁时次第展拓后尽都城一隅焉名曰撷芳园山水美秀林麓畅茂楼观参差犹艮岳延福也宫在旧城因附见此〉保和殿〈政和三年四月作九月殿成总为屋七十五间〉玉清神霄宫〈政和三年建旧名玉清和阳在福宁殿东七年改今名〉上清宝箓宫〈政和五年作在景龙门东对景辉门既又作仁济辅正二亭于宫前命道士施民符药徽宗时登皇城下视之又开景龙门城上作复道通宝箓宫以便斋醮之路徽宗数从复道上往来是年十二月始张灯于景龙门上下名曰预赏其明年乃有期门之事〉万岁山艮岳〈政和七年始于上清宝箓宫之东作万岁山山周十馀里其最髙一峰九十歩上有介亭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山之东有萼绿华堂有书馆八仙馆紫石岩栖真嶝覧秀轩龙吟堂山之南则寿山两峰并峙有雁池噰噰亭北直綘霄楼山之西有药寮有西庄有巢云亭有白龙沜濯龙峡蟠秀练光跨云亭罗汉岩又西有万松岭岭畔有倚翠楼上下设两阁阁下有平地凿大方沼沼中作两洲东为芦渚亭曰浮阳西为梅渚亭曰雪浪西流为鳯池东出为雁池中分二馆东曰流碧西曰环山有阁曰巢鳯堂曰三秀东池后有挥雪亭复由嶝道上至介亭亭左复有亭曰极目曰萧森右复有亭曰丽云半山北俯景龙江引江之上流注山涧西行为漱琼轩又行石间为炼丹凝真观圜山亭下视江际见髙阳酒肆及清澌阁北岸有胜筠庵蹑云台萧间馆飞岑亭支流别为山庄为回溪又于南山之外为小山横亘二里曰芙蓉城穷极巧妙而景龙江外则诸馆舍尤精其北又因瑶华宫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曰曲江池中有堂曰蓬壶东尽封丘门而止其西则自天波门桥引水直西殆半里江乃折南又折北折南者过阊阖门为复道通茂徳帝姬宅折北者四五里属之龙徳宫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蔡絛谓初名鳯凰山后神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因改名艮岳宣和六年诏以金芝产于艮岳之万寿峰又改名寿岳蔡絛谓南山成又改名寿岳岳之正门名曰阳华故亦号阳华宫自政和讫靖康积累十馀年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斯楼台亭馆虽略如前所记而月增日益殆不可以数计宣和五年朱勔于太湖取石髙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赐号昭功敷庆神运石是年初得燕地故也勔縁此授节度使大抵群阉兴筑不肯巳徽宗晚歳患苑囿之众国力不能支数有厌恶语由是得稍止及金人再至围城日乆钦宗命取山禽水鸟十馀万尽投之汴河听其所之折屋为薪凿石为炮伐竹为笓篱又取大鹿数百千头杀之以㗖卫士云〉旧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歩东二门北曰望春〈初名和政〉南曰丽景南面三门中曰朱雀东曰保康〈大中祥符五年创建〉西曰崇明西二门南曰宜秋北曰阊阖北三门中曰景龙东曰安逺西曰天波〈以上宋初仍梁晋旧名至太平兴国四年改今名〉新城周回五十里百六十五歩〈大中祥符九年增筑元丰元年重修政和六年诏有司度国之南展筑京城移置官司军营旧城周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歩周显徳三年筑〉南三门中曰南薰东曰宣化西曰安上东二门南曰朝阳北曰含辉〈太平兴国四年改寅賔后复〉西二门南曰顺天北曰金辉北四门中曰通天〈天圣初改寜徳后复〉东曰长景次东曰永泰西曰安肃〈初号卫州门以上皆因周旧名至太平兴国四年改今名〉汴河上水门南曰大通〈太平兴国四年赐名天圣初改顺济后复今名〉北曰宣泽〈旧南北水门皆曰大通熙寜十年改〉汴河下南曰上善北曰通津〈天圣初改广津熙宁十年复〉恵民河上曰普济下曰广利广济河上曰咸丰下曰善利〈旧名咸通〉上南门曰永顺〈熙宁十年赐名〉其后又于金辉门南置开逺门〈旧名通逺以上皆太平兴国四年赐名天圣初改今名〉
西京唐显庆间为东都开元改河南府宋为西京山陵在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歩城南三门中曰五鳯楼东曰兴教西曰光政〈因隋唐旧名〉东一门曰苍龙西一门曰金虎北一门曰拱宸〈旧名元武大中祥符五年改〉五鳯楼内东西门曰左右永泰门外道北有鸾和门〈太平兴国三年以车辂院门改〉右永泰门西有永福门兴教光政门内各三门曰左右安礼左右兴善左右银台苍龙金虎门内第二隔门曰膺福千秋膺福门内道北门曰建礼正殿曰太极〈旧名明堂太平兴国三年改〉殿前有日月楼日华月华门又有三门曰太极殿门后有殿曰天兴次北殿曰武徳西有门三重曰应天乾元敷教内有文明殿旁有东上阁门西上阁门前有左右延福门后又有殿曰垂拱殿北有通天门柱廊北有明福门门内有天福殿殿北有寝殿曰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曰延春东又有广寿殿视朝之所也北第二殿曰明徳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天福殿西有金鸾殿对殿南廊有彰善门殿北第二殿曰寿昌第三殿曰玉华第四殿曰长寿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乾阳第七殿曰善兴西有射宫殿千秋门内有含光殿拱宸门内西偏有保宁门门内有讲武殿北又有殿相对内园有长春殿淑景亭十字亭九江池砌台娑罗亭宫城东西有夹城各三里馀东二门南曰賔晖北曰启明西二门南曰金曜北曰乾通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馀区〈夹城内及内城北皆左右禁军所处〉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歩南面三门中曰端门东西曰左右掖门东一门曰宣仁西三门南曰丽景与金曜相直中曰开化与乾通相直北曰应福内皆诸司处之京城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歩〈隋大业元年筑唐长寿二年增筑〉南三门中曰定鼎东曰长夏西曰厚载东三门中曰罗门南曰建春北曰上东西一门曰关门北二门东曰安善西曰徽安〈政和元年十一月重修大内至六年九月毕工朱胜非言政和间议朝谒诸陵敕有司预为西幸之备以蔡攸妻兄朱升为京西都漕修治西京大内合屋数千间尽以真漆为饰工役甚大为费不赀而漆饰之法湏骨灰为地科买督迫灰价日増一斤至数千于是四郊冢墓悉被发掘取人骨为灰矣〉
南京大中祥符七年建应天府为南京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歩门曰重熙颁庆殿曰归徳〈元丰六年赐度僧牒修外城门及西桥等〉京城周回一十五里四十歩东二门南曰延和北曰昭仁西三门南曰顺城北曰回銮南一门曰崇礼北一门曰静安中有隔城又有门二东曰承庆西曰祥辉其东又有关城南北各一门
北京庆暦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歩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中曰顺豫东曰省风西曰展义东一门曰东安西一门曰西安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东西门二东曰凝祥西曰丽泽殿东南时巡殿门次北时巡殿次靖方殿次庆宁殿时巡殿前东西门二东曰景清西曰景和京城周四十八里二百六歩门一十七〈熙宁九年改正南南河门曰景风南砖曰亨嘉鼔角曰阜昌正北北河门曰安平北砖曰辉徳正东冠氏门曰华景冠氏第二重曰春祺子城东曰泰通正西魏县门曰宝城魏县第二重曰利和子城西曰宣泽东南朝城门曰安流朝城第二重曰巽齐西南观音门曰安正观音第二重曰静方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内城创置北门曰靖武○元丰七年废善利永济闗〉
行在所建炎三年闰八月髙宗自建康如临安以州治为行宫宫室制度皆从简省不尚华饰垂拱大庆文徳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随事易名实一殿重华慈福寿慈寿康四宫重寿宁福二殿随时异额实徳寿一宫延和崇政复古选徳四殿本射殿也慈寜殿〈绍兴九年以太后有归期建〉钦先孝思殿〈十五年建在崇政殿东〉翠寒堂〈孝宗作〉损斋〈绍兴末建贮经史书为燕坐之所〉东宫〈在丽正门内孝宗庄文景献光宗皆常居之〉讲筵所资善堂〈在行宫门内因书院而作〉天章龙图宝文显猷徽猷敷文焕章华文宝谟九阁实天章一阁
京畿路皇祐五年以京东之曹州京西之陈许郑滑州为辅郡隶畿内并开封府合四十二县置京畿路转运使及提㸃刑狱总之至和二年罢京畿路转运使提㸃刑狱其曹陈许郑滑各隶本路为辅郡如故崇宁四年京畿路复置转运使及提㸃刑狱先是改开封府界为京畿路是年又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建拱州于开封襄邑县为东辅并属京畿大观四年罢四辅许郑澶州还隶京西及河北路废拱州复以襄邑县隶开封府政和四年襄邑县复为拱州后与颍昌府郑州开徳府复为东南西北辅宣和二年罢四辅颍昌府郑州开徳府各还旧隶拱州隶京东西路旧开封府界依旧为京畿
开封府崇宁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贡方纹绫方纹纱藨席麻黄酸𬃷仁县十六开封〈赤〉祥符〈赤东魏浚仪县大中祥符三年改〉尉氏〈畿〉陈留〈畿〉雍丘〈畿〉封丘〈畿〉中牟〈畿宣和三年改纣王城为青阳城〉阳武〈畿〉延津〈畿旧酸𬃷县政和七年改〉长垣〈隋匡城县建隆元年改为鹤丘后又改〉东明〈畿本东昏镇干徳元年置〉扶沟〈畿〉𨻳陵〈畿〉考城〈畿崇宁四年与太康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来隶〉太康〈畿宣和二年复隶拱州六年仍隶京畿〉咸平〈畿旧通许镇隶陈留咸平五年置县〉
京东路至道三年以应天兖徐曹青郓宻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淮阳军广济军清平军宣化军莱芜监利国监为京东路熙宁七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宻沂徐州淮阳军为东路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西路元丰元年割京西路齐州属东路割东路徐州属西路元祐元年诸提㸃刑狱不分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并为京东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并为京西路秦鳯等路永兴军等路并为陕府西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并为河北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并为淮南路其后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一济南州七青宻沂登莱潍淄军一淮阳县三十八
靑州望北海郡镇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淳化五年改军名庆历三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崇宁戸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八口一十六万二千八百三十七贡仙纹绫梨枣县六益都〈望〉寿光〈望〉临朐〈𦂳〉博兴〈上〉千乘〈上〉临淄〈上〉
密州上本防御州建隆元年复为防御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后降防御六年复为节度崇宁户一十四万四千五百六十七口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四十贡绢牛黄县五诸城〈望〉安丘〈望唐辅郡梁改安丘晋胶西县开宝四年复今名〉莒〈望〉髙密〈上〉胶西〈元祐三年以板桥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
济南府上济南郡兴徳军节度本济州先属京东路咸平四年废临济县元丰元年割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升为府崇寜户一十三万三千三百二十一口二十一万四千六十七贡绵绢阳起石防风县五历城〈𦂳〉禹城〈𦂳〉章丘〈中景徳三年以章丘县置清平军熙宁二年废军即县治置军使〉长清〈中至道二年徙城于刺榆〉临邑〈中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壊城三年移治孙耿镇政和元年升为望〉
沂州上琅琊郡防御崇寜户八万二千八百九十三口一十六万五千二百三十贡仙灵脾紫石英茯苓锺乳石县五临沂〈望〉承〈望〉沂水〈望〉费〈望〉新泰〈中〉
登州上东牟郡防御崇宁户八万一千二百七十三口一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四贡金牛黄石器县四蓬莱〈望〉文登〈中〉黄〈望〉牟平〈𦂳有乳山阎家口二砦〉
莱州中东莱郡防御崇寜户九万七千四百二十七口一十九万八千九百八贡牛黄海藻牡砺石器县四掖〈望〉莱阳〈望〉胶水〈望〉即墨〈中〉
潍州上团练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干徳二年升为州又增昌乐县崇宁户四万四千六百七十七口一十万九千五百四十九贡综丝素絁县三北海〈望〉昌邑〈望本隋都昌县后废建隆三年复置〉昌乐〈𦂳本唐营丘县后废干徳中复置安仁县俄又改〉
淄州上淄川郡军事崇宁户六万一千一百五十二口九万六千一百一十贡绫防风长理石县四淄川〈望〉长山〈中〉邹平〈中下景徳元年移治济阳废县〉髙苑〈下景徳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为县隶州即县治置军使〉
淮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并以宿迁来属崇宁户七万六千八百八十七口一十五万四千一百三十贡绢县二下邳〈望〉宿迁〈中〉
西路府四应天袭庆兴仁东平州五徐济单濮拱军一广济县四十三
应天府河南郡归徳军节度本唐宋州至道中为京东路景徳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寜五年分属西路崇寜戸七万九千七百四十一口一十五万七千四百四贡绢县六寜陵〈畿与楚丘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复来隶政和四年又拨隶拱州宣和六年复来隶〉宋城〈赤〉谷熟〈畿〉下邑〈畿〉楚丘〈畿〉虞城〈畿〉
袭庆府鲁郡泰寜军节度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八年升为府崇寜户七万一千七百七十七口三十一万七千七百三十四贡大花绫墨云母紫石英防风茯苓县七瑕〈上大观四年以瑕丘县为瑕县〉奉符〈上本汉乾封县开宝五年移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改〉泗水〈上〉龚〈上大观四年以龚丘县为龚县〉仙源〈中魏曲阜县大中祥符五年改〉莱芜〈中〉邹〈下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仙源元丰七年复〉监一莱芜〈主铁冶〉
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寜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年割属京东西路崇寜户六万四千四百三十口一十五万二千二百三十七贡双丝绫䌷绢县五彭城〈望〉沛〈望〉萧〈望〉滕〈𦂳〉丰〈𦂳〉监二宝丰〈元丰六年置铸铜钱八年废〉利国〈主铁冶〉兴仁府辅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曹州为兴仁府复还旧节大观二年以拱州为东辅升督府政和元年罢督府复为辅郡崇宁户三万五千九百八十口六万八千九百三十一贡绢葶苈子县四济阴〈望〉宛亭〈望元祐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乘氏〈𦂳〉南华〈上〉
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庆历三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九年升大都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宣和九年改为东平府崇宁户一十三万三百五口三十九万六千六十三贡绢阿胶县六湏城〈望〉阳谷〈望景徳三年徙孟店〉中都〈𦂳〉寿张〈上〉东阿〈𦂳〉平阴〈上〉监一东平〈宣和二年复置政和三年罢〉
济州上济阳郡防御户五万七百一十八口一十五万九千一百三十七贡阿胶县四巨野〈望〉任城〈望〉金乡〈望〉郓城〈望〉
单州上砀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崇寜户六万一千四百九口一十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九贡蛇床防风县四单父〈望〉砀山〈望〉成武〈𦂳〉鱼台〈上〉
濮州上濮阳郡团练崇寜户三万一千七百四十七口五万二千六百八十一贡绢县四鄄城〈望〉雷泽〈𦂳〉临濮〈上〉范〈上〉
拱州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为州赐军额为东辅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寜陵楚丘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政和四年复为州又复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京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寜陵为属县馀归旧隶六年又以宁陵归南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隶县三襄邑柘城〈畿〉
广济军干徳元年置发运务开宝九年改转运司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以隶焉熙宁四年废军以定陶县隶曹州元祐元年复为军县一定陶〈上〉
开封府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得兖豫青徐之域当虚危房心奎娄之分西抵太梁南极淮泗东北至于海有盐铁丝石之饶其俗重礼义勤耕絍浚郊处四逹之会故建为都政教所出五方杂居睢阳当漕舟之路定陶乃东运之冲其后河截清水颇渉艰阻兖济山泽险迥盗或隐聚营丘东道之雄号称富衍物产尤盛登莱髙宻负海之北楚商兼凑民性愎戾而好讼鬬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直甚者失之滞固然専经之士为多下邳俗尚颇类淮楚焉
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寜五年复分南北两路
南路府一襄阳州七邓随金房均郢唐军一光化县三十一
襄阳府望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寜户八万七千三百七口一十九万二千六百五贡麝香白谷漆器县六襄阳〈𦂳〉邓城〈望〉谷城〈𦂳〉宜城〈中下〉中卢〈中下隋义清县太平兴国元年改绍兴五年省入南漳〉南漳〈中下〉
邓州望南阳郡武胜军节度旧为上郡政和二年升为望郡建隆初废临瀬县崇寜户一十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七口二十九万七千五百五十贡白菊花县五穰〈上〉南阳〈中下庆历四年废方城县为镇入焉元丰元年改为县隶唐州〉内乡〈中下〉顺阳〈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
随州上汉东郡崇信军节度干徳五年升为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崇寜户三万八百四口六万七千二十一贡绢绫葛覆盆子县三随〈上熙寜元年废光化县为镇入焉〉唐城〈中下〉𬃷阳〈中下〉
金州上安康郡干徳五年改昭化军节度崇寜户三万九千六百三十六口六万五千六百七十四贡麸金麝香枳壳实杜仲白胶香黄檗县五西城〈下〉洵阳〈中干徳四年废渚阳县入焉〉汉阴〈中〉石泉〈下〉平利〈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西城元祐复〉
房州下房陵郡保康军节度开宝中废上庸永清二县雍熙三年并为军崇宁户三万三千一百五十一口四万七千九百四十一贡麝香纻布锺乳石笋县二房陵〈上〉竹山〈下〉
均州上武当郡武当军节度本防御干徳六年移入上州防御宣和元年赐军额崇寜户三万一百七口四万四千七百九十六贡麝香县二武当〈上〉郧乡〈上〉
郢州上富水郡防御崇寜户四万七千二百八十一口七万八千七百二十七贡白纻县二长寿〈上〉京山〈下〉唐州上淮安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开宝五年废平氏县崇寜户八万九千九百五十五口二十万二千一百七十二贡绢县五泌阳〈中下〉湖阳〈中下有银场〉比阳〈中下〉桐柏〈下开宝六年移治淮渎故庙〉方城〈下后魏县庆历四年废为镇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元年复为县隶州〉光化军同下州干徳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榖城县三乡置干徳县隶焉熙寜五年废军改干徳为光化县隶襄州元祐初复为军县一干徳〈望〉
北路府四河南颍昌淮寜顺昌州五郑滑孟蔡汝军一信阳县六十三
河南府洛阳郡因梁晋之旧为西京熙宁五年分隶京西北路崇宁尸一十二万七千七百六十七口二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贡蜜蜡磁器县十六河南〈赤〉洛阳〈赤熙寜五年省入河南元祐二年复〉永安〈赤本陵寝景徳四年升镇为县〉偃师〈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置省缑氏县为镇隶焉〉颍阳〈畿庆历二年废为镇四年复熙寜二年省入登封元祐二年复置〉巩〈畿〉宻〈畿崇寜四年割隶郑州宣和二年还隶府〉新安〈畿〉福昌〈畿熙宁五年省入寿安元祐元年复为县〉伊阙〈畿熙宁二年割栾川治镇入虢州卢氏县五年废伊阙县为镇入河南六年改隶伊阳〉渑池〈畿景祐四年改铁门镇曰延禧〉永寜〈畿〉长水〈畿〉寿安〈畿庆历三年废为镇四年复〉河清〈畿开宝元年移治白波镇熙宁八年闰四月置铁监〉登封〈畿〉监一阜财〈熙寜七年置铸铜钱〉
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府崇寜四年为南辅隶京畿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复为辅郡隶京畿宣和三年复罢辅郡依旧隶京西北路崇宁户六万六千四十一口一十六万一百九十三贡绢藨席县七长社〈次赤熙寜四年省许田县为镇入焉〉郾城〈次畿〉阳翟〈次畿〉长葛〈次畿〉临颍〈次畿〉舞阳〈次畿〉郏〈中元隶汝州崇宁四年来隶〉
郑州辅荥阳郡奉寜军节度熙寜五年废州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原武县为镇入阳武元丰八年复州元祐元年还旧节复以荥阳荥泽原武为县与滑州并隶京西路崇寜四年建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又复宣和二年又罢崇寜户三万九百七十六口四万一千八百四十八贡绢黄麻县五管城〈望〉荥泽〈中〉原武〈上〉新郑〈上〉荥阳〈望〉
滑州辅灵河郡太平兴国初改武成军节度熙寜五年废州县并隶开封府元丰四年复旧县复来隶元祐元年还旧节度崇寜户二万六千五百二十二口八万一千九百八十八贡绢县三白马〈中熙寜三年废灵河县隶焉〉韦城〈望〉昨城〈𦂳〉
孟州望河阳三城节度政和二年改济源郡崇寜户三万三千四百八十一口七万一百六十九贡梁米县六河阳〈望〉济源〈望〉温〈望〉汜水〈上熙寜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关曰行庆〉河阴〈中〉王屋〈中熙寜五年自河南来隶〉
蔡州𦂳汝南郡淮康军节度崇寜户九万八千五百二口十八万五千一十三贡绫县十汝阳〈上〉上蔡〈上〉新蔡〈中〉褒信〈中〉遂平〈中〉新息〈中〉确山〈中隋朗山县大中祥符五年改〉真阳〈中〉西平〈中〉平舆
淮寜府辅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政和三年改辅为上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寜户三万二千九十四口一十五万九千六百一十七贡䌷绢县五宛丘〈𦂳〉项城〈上〉商水〈中〉西华〈中〉南顿〈中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元祐元年复〉
顺昌府上汝阴郡旧防御后为团练开宝六年复为防御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旧隶州政和六年改为府崇寜户七万八千一百七十四口一十六万六百二十八贡䌷絁绵县四汝阴〈望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十里〉泰和〈望〉颍上〈𦂳〉沈丘〈𦂳〉
汝州辅临汝郡陆海军节度本防御州政和四年赐军额崇寜户四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一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五贡絁绢县五梁〈中〉襄城〈𦂳〉叶〈上〉鲁山〈中〉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寜五年省为镇入鲁山元祐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废锺山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信阳军崇寜户九千九百五十四口二万五十贡纻布县二信阳〈中下〉罗山〈中下开宝九年废雍熙二年复置〉京西南北路本京西路盖禹贡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为多当井柳星张角亢氐之分东暨汝颍西被陕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丝枲漆纩之所出而洛邑为天地之中民性安舒而多衣冠旧族然土地褊薄迫于营养盟津荥阳滑台宛丘汝阴颍川临汝在二京之交其俗颇同唐邓汝蔡率多旷田盖自唐季之乱土著者寡太宗迁晋云朔之民于京洛郑汝之地垦田颇广民多致富亦由俭啬而然乎襄阳为汴南巨镇淮安随枣阳西城武当上庸东梁信阳其习俗近荆楚
宋史巻八十五
宋史巻八十五考证
地理志一平蜀得户五十三万四千三十九○一本三十九作二十九按下总数止三百九万此不应有五十三万也
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户三百九万五百四○〈臣龙官〉按州县数不合州止二百五十七县当一千二百四十一又统计所得户止二百五十六万六千四百八不得有三百九万五百四也通考作二百五十六万六千三百九十八
东京上清宝箓宫注景辉门○当作晨晖门
西京丽景与金曜相直○按上文当作金晖
京畿路开封府崇寜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臣龙官〉按以下各路所领州县户口与通考多不同戸口之舛讹为尤甚各史皆然不止宋史也
京东东路济南府本济州○按一统志当是齐州盖济州属西路也
京东西路拱州○通考无此州
京西南路邓州县五○按本文止有四地名可数当有错落
随州随县注熙寜元年废光化为镇○〈臣龙官〉按光化军沿革熙寜五年废军改干徳为光化县入襄州则随州注误
京西北路郑州○按郑州及滑州所领之县通考俱入开封
滑州昨城○应是胙城
宋史巻八十五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卷八十六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地理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河北路河东路〉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三大名开徳河间州十一沧冀博棣莫雄霸徳濵恩淸军五德淸保顺永静信安保定县五十七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德博濵棣通利保顺军熙宁以来并因之六年分属河北东路崇宁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六贡花䌷绵䌷平䌷紫草县十二元城〈赤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莘〈畿〉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内黄〈畿〉成安〈畿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魏〈次畿〉馆陶〈畿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入焉寻复旧〉临淸〈次畿〉夏津〈畿〉淸平〈畿宋初自博州来隶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冠氏〈畿〉宗城〈畿熙宁五年省临淸县为镇入焉当年复旧寻以永济隶临淸熙宁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开徳府上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府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崇宁户三万一千八百七十八口八万二千八百二十六贡莨莠席南粉县七濮阳〈中〉观城〈望皇祐元年省入濮阳顿邱四年复置〉临河〈𦂳〉淸丰〈中庆历四年徙淸丰县治德淸军即县置军使隶州熙宁六年省顿邱县入淸丰〉卫南〈中〉朝城〈畿旧隶大明府崇宁四年与南乐来隶〉南乐〈畿〉徳淸军〈见上〉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崇宁户六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一十一万八千二百一十八贡大绢大柳箱县五淸池〈望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淸池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无棣〈望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州〉盐山〈𦂳〉乐陵〈𦂳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南皮〈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
保顺军〈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三十里开宝三年又以沧隶二州界保顺吴挢二镇之地益焉仍隶沧州〉
冀州上信都郡旧团练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崇宁戸六万六千二百四十四口一十万一千三十贡绢县六信都〈望〉蓨〈上〉南宫〈上皇祐四年升新河镇为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𬃷强〈上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信都十年复置〉武邑〈上〉衡水〈中〉
河间府上河间郡瀛海军节度至道三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关南太平兴国元年改名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一十州军本瀛州防御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崇宁戸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口六万二百六贡绢县三河间〈望雍熙中即县治置平虏砦景徳二年改为肃宁城〉乐寿〈望至道三年自深州来隶熙宁六年省景城为镇入焉〉束城〈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河间元祐元年复〉
博州上博平郡防御淳化三年河决移治于孝武渡西崇宁戸四万六千四百九十三口九万一千三百三十三贡平绢县四聊城〈望〉高唐〈望〉堂邑〈望〉博平〈𦂳熙宁二年割明灵砦隶北京淸平〉
棣州上乐安郡防御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为防御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阳信县界八方寺崇宁戸三万九千一百三十七口五万七千二百三十四贡绢县三猒次〈上〉商河〈中〉阳信〈下〉
莫州上文安郡防御熙宁六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鄚县入任邱元祐二年复鄚县寻又罢为镇崇宁戸一万四千五百六十口三万一千九百九十二贡绵县一任邱〈上有马村王家二砦政和三年改马家砦曰定安王家砦曰定平〉
雄州中防御本唐涿州瓦桥关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易阳崇宁戸一万三千一十三口五万二千九百六十七贡䌷县二归信〈中有张家木场三桥双柳大涡七姑垣红城新垣八砦〉容城〈中建隆四年复置〉
霸州中防御本唐幽州永淸县地后置益津关周置霸州以鄚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永淸崇宁戸一万五千九百一十八口二万一千五百一十六贡绢县二文安〈上景祐二年废永淸县入焉有刘家涡刁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隶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大城〈上〉
徳州上平原郡军事宋初省归化县景祐二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省徳平县为镇入安徳崇宁戸四万四千五百九十一口八万二千二十五贡绢县二安徳〈望〉平原〈𦂳〉
濵州上军事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大中祥符五年废蒲台县崇宁戸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一口一十一万四千九百八十四贡绢县二渤海〈望〉招安〈上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年复为县〉
恩州下淸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为防御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崇宁戸五万一千三百四十二口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六贡绢白毡县三清河〈望端拱元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焉〉武城〈望〉历亭〈𦂳至和元年废漳南县入焉〉
永静军同下州唐景州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来属景徳元年改军名崇宁戸三万四千一百九十三口三万九千二十二贡簟绢县三东光〈𦂳〉将陵〈望景祐元年移治于长河镇〉阜城〈中嘉祐八年省为镇入东光熙宁十年复为县〉
清州下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大观二年升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乾宁崇宁戸六千六百一十九口一万二千七十八贡绢县一乾宁〈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复崇宁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砦六〈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
信安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景徳二年改为信安崇宁戸七百一十五口一千四百三十七贡绢砦七〈周河刁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元丰四年霸州鹿角砦始隶军〉
保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新镇建平戎军景徳元年改为保定军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百戸隶军宣和七年废保定军为保定县隶莫州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崇宁戸一千二十九口二千四百八十四贡絁砦二〈桃花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砦曰安宁〉
西路府四真定中山信徳庆源州九相浚怀卫洺深磁祁保军六天威北平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县六十五真定府次府常山郡唐成徳军节度本镇州汉以赵州之元氏栾城二县来属开宝六年废九门石邑二县端拱初以鼓城隶祁州淳化九年以束鹿隶深州庆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府磁相邢赵洺六州崇宁戸九万二千三百五十三口一十六万三千一百九十七贡罗县九真定〈次畿〉槁城〈次畿〉栾城〈次畿〉元氏〈次畿〉井陉〈次畿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武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谷三砦〉获鹿〈次畿〉平山〈次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相岭黄冈洪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拱东临山西临山十五砦〉行唐〈次畿〉灵寿〈次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有赤陉飞吴二砦〉砦一北砦〈咸平二年置熙宁八年析行唐县二乡隶砦〉
天威军〈见上〉
相州望邺郡彰徳军节度崇宁戸三万六千三百四十口七万一千六百三十五贡暗花牡丹花纱知母胡粉绢县四安阳〈𦂳熙宁五年省永和县入焉〉汤阴〈𦂳宣和二年以汤阴县隶浚州寻复来隶〉临漳〈𦂳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林虑〈中〉
中山府次府博陵郡建隆元年以易北平并来属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本定州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为府改赐郡名曰中山崇宁戸六万五千九百三十五口一十八万六千三百五贡罗大花绫县七安喜〈𦂳〉无极〈𦂳〉曲阳〈上〉唐〈上〉望都〈中〉新乐〈中〉北平〈中下〉砦一军城〈隶曲阳县〉北平军〈庆历二年以北平砦建军四年复隶州即北平县治置军使隶州〉信徳府次府巨鹿郡后唐安国军节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戸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五千五百五十二贡绢白磁盏解玉砂县八邢台〈上宣和二年改龙冈县为邢台〉沙河〈上〉任〈中〉尧山〈中〉平乡〈上熙宁六年省平乡县为镇入巨鹿元祐元年复〉内邱〈上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马元祐元年复〉南和〈中熙宁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巨鹿〈上〉
浚州平川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为军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利四年以卫州卫县隶军熙宁三年废为县隶卫州元祐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浚川军节度改今额崇宁戸三千一百七十六口三千二百二县二卫〈上熙宁六年废为镇入黎阳后复〉黎阳〈中〉怀州雄河内郡防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俄为防御崇宁戸三万二千三百一十一口八万八千一百八十五贡牛膝皂角县三河内〈𦂳熙宁六年省武徳县为镇入焉〉脩武〈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武陟元祐元年复〉武陟〈中〉
卫州望汲郡防御崇宁戸二万三千三百四口四万六千三百六十五贡绢绵县四汲〈中〉新乡〈𦂳熙宁六年废为镇入汲元祐二年复〉获嘉〈上天圣四年自怀州来隶〉共城〈中〉监一黎阳〈熙宁七年置铸铜钱〉洺州望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御熙宁三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祐二年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两县崇宁戸三万八千八百一十七口七万三千六百贡䌷县五永年〈上〉肥乡〈望〉平恩〈𦂳〉鸡泽〈中〉曲周〈中〉深州望饶阳郡防御雍熙四年废陆泽县崇宁戸三万八千三十六口八万三千七百一十贡绢县五静安〈望本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隶俄复焉太平兴国七年又隶静安军雍熙二年废还属三年废四年复置改今名〉束鹿〈望淳化中自真定来属〉安平〈望〉饶阳〈望〉武强〈望〉
磁州上阳郡团练旧名慈政和三年改作磁崇宁戸三万六千四百九十一口九万六千九百二十二贡磁石县三阳〈上熙宁六年省昭徳县为镇入焉〉邯郸〈上〉武安〈上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砦〉
祁州中蒲阴郡团练端拱初以镇州鼓城来属景徳元年移治于定州蒲阴以无极隶定州熙宁六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元祐元年复崇宁戸二万四千四百八十四口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五贡花絁县三蒲阴〈望〉鼓城〈𦂳〉深泽〈中〉
庆源府望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大观三年升为大藩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戸三万四千一百四十一口六万一百三十七贡绢绵县七平棘〈望〉宁晋〈望〉临城〈上唐县熙宁六年省隆平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高邑〈中熙宁五年省柏乡赞皇二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皆复〉隆平〈中〉柏乡〈中〉赞皇
保州下军事本莫州清苑县建隆初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建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清苑崇宁戸二万七千四百五十六口二十三万二百三十四贡绢县一保塞〈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易州蒲城之南境入焉〉
安肃军同下州本易州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建为静戎军析易州遂城三乡置静戎县隶焉景徳元年并县改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崇宁戸七千一百九十七口一万四千七百五十一贡素絁县一安肃〈中〉
永宁军同下州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县建宁边军景徳元年改永宁军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县一博野〈望〉
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勇军景徳元年改广信军崇宁戸四千四百四十五口八千七百三十八贡䌷栗县一遂城〈中〉
顺安军同下州本瀛州高阳关砦太平兴国七年置唐兴砦淳化三年建为顺安军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阳来属熙宁六年省高阳县为镇十年复为县崇宁戸八千六百五口一万六千五百七十八贡绢县一高阳〈中〉河北路盖禹贡兖冀青三州之域而冀兖为多当毕昴室东壁尾箕之分南濵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岱西压上党𧁧丝织絍之所出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土平而近边习于战斗有河漕以实边用商贾贸迁刍粟峙积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契丹数来侵扰人多去本及荐修戎好益开互市而流庸复来归矣大名澶渊安阳临洺汲郡之地颇杂斥卤宜于畜牧浮阳际海多鬻盐之利其控带北地镇魏中山皆为雄镇云
河东路府三太原隆徳平阳州十四綘泽代忻汾辽宪岚石隰慈麟府丰军八庆祚威胜平定岢岚宁化火山保徳晋宁县八十一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𦂳州军事毁其城移治于榆次县又废太原县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七年移治唐明监旧领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崇宁戸一十五万五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八贡大铜鉴甘草人参礜石县十阳曲〈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太谷〈次畿〉榆次〈次畿〉寿阳〈次畿〉盂〈次畿〉交城〈次畿开宝元年自大通监来隶〉文水〈次畿〉祁〈次畿〉清源〈次畿〉平晋〈中熙宁三年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复〉监二大通永利
隆徳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昭徳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綘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徳旧节崇宁戸五万二千九百九十七口一十三万三千一百四十六贡人参蜜墨县八上党〈望〉屯留〈上〉襄垣〈上〉潞城〈上〉壶关〈中〉长子〈中〉渉〈中〉黎城〈中天圣三年徙治渉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祐元年复〉
平阳府望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崇宁戸七万五千九百八口一十八万五千二百五十四贡蜜蜡烛县十临汾〈望〉洪洞〈𦂳〉襄陵〈𦂳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隶焉有雕掌豹尾二砦〉神山〈上有韩买安国史壁叠头等堡〉赵城〈上熙宁五年省为镇隶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汾西〈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霍邑〈中〉冀氏〈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岳阳〈中下〉和川〈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祐元年复为县〉务二炼矾矾山
庆祚军〈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
绛州雄绛郡防御崇宁戸五万九千九百三口九万四千二百三十七贡防风蜡烛墨县七正平〈望〉曲沃〈望〉太平〈𦂳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隶太平稷山〉翼城〈上〉稷山〈中〉绛〈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垣曲〈下有铜钱一监〉
泽州上高平郡崇宁戸四万四千一百三十三口九万一千八百五十二贡白石英禹馀粮人参县六晋城〈𦂳〉高平〈上〉阳城〈上〉端氏〈中〉陵川〈中〉沁水〈中下〉关一雄定〈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上雁门郡防御景徳二年废唐林县旧置沿边安抚司崇宁戸三万三千二百五十八口一十五万九千八百五十七贡麝香青碌县四雁门〈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崞〈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五台〈中下〉繁畤〈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治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忻州下定襄郡团练崇宁戸一万八千一百八十六口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二贡解玉砂麝县二秀容〈𦂳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祐元年定襄复为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定襄〈中下〉
汾州望西河郡军事崇宁戸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口一十八万五千六百九十八贡土絁石膏县五西河〈望有永利西监〉平遥〈望〉介休〈上〉灵石〈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孝义〈上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介休元祐元年复〉
辽州下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元祐元年复置和顺榆社平城县崇宁戸七千三百一十五贡人参县四辽山〈下有黄泽砦〉和顺〈下〉榆社〈中下〉平城〈中〉
宪州中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县遂废军又废楼烦改隶岚州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乐县隶岚州十年复宪州仍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名崇宁戸二千七百二十二口七千四百四十四贡麝香县一静乐〈中咸平九年废天池𤣥池二县入焉〉
岚州下楼烦郡军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隶岢岚军崇宁戸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口六万六千二百二十四贡麝香县三宜芳〈中有飞鸢堡〉合河〈中下有乳浪砦〉楼烦〈下咸平五年自宪州来隶〉
石州下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隶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初领县五元符二年升葭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隶晋宁军崇宁戸一万五千八百九口七万二千九百二十九贡蜜蜡县三离石〈中〉平夷〈中有伏落津砦〉方山〈下〉
隰州下大宁郡团练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隶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隶焉元祐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崇宁戸三万八千二百八十四口一十三万八千四百三十九贡蜜蜡县六隰川〈上〉温泉〈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降三砦〉蒲〈中〉大宁〈中〉石楼〈中有上平永宁二砦〉永和〈中〉
慈州下团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以吉乡隶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隶焉又以乡宁隶晋州襄陵县元祐元年复吉乡军为慈州戸口阙县一吉乡〈中〉
麟州下新秦郡干徳初移治吴儿堡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西军节度崇宁戸三千四百八十二口八千六百八十四贡柴胡县一新秦〈上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塞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大和砦〈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神木砦五十五里南至弥川砦三十里西至饶咩浪界堠七十里北至清水谷三十里〉大和堡〈地名麻也娘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肃定堡界二十五里南至清水谷二十里西至松木晋堆界六十五里北至银城砦二十五里〉
府州中靖康军节度本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五年赐郡名曰荣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之崇宁戸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三千一百八十五贡甘草县一府谷〈下有安丰宁府百第三砦河濵斥堠靖安西安三堡〉宁川堡〈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东至斥堠堡三十五里南至安丰砦界四十五里西至丰州宁丰砦四十里北至青没怒川界堠一百五十里〉宁边砦〈地名端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今名东至宁府砦界三十里南至靖化堡界三十里西至吴庞烽一十五里北至保宁砦界三十里〉宁疆堡〈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宁疆〉震威城〈宣和六年鐡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下庆历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祐七年以府州萝泊川掌地复建为州今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崇宁戸一百五十三口四百一十一贡甘草柴胡砦二永安保宁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崇宁戸一万九千九百六十二口三万七千七百二十六贡土絁县四铜鞮〈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武乡〈上熙宁七年废辽州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隶〉沁源〈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隶〉绵上〈中下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徙治军西北大觉寺地〉平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年以并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崇宁戸九千三百六口二万八千六百七贡绢县二平定〈中唐广阳县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乐平〈中有静阳砦〉
岢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崇宁戸二千九百一十七口六千七百二十贡绢县一岚谷〈下熙宁三年废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同下州崇宁戸一千七百一十八口三千八百二十一贡绢县一宁化〈熙宁三年废元祐元年复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
火山军同下州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四年废之崇宁戸五千四十五口九千四百八十贡柴胡砦一下镇〈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䕶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祐六年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槔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徳军同下州淳化四年析岚州地置定羌军景徳元年改崇宁戸九百六十三口四千五十贡绢津二〈大堡沙谷〉晋宁军本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年并吴堡砦并隶石州元祐四年以葭芦砦给赐西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年以葭芦砦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隶焉知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定胡县来隶东至克胡砦隔河五里南至吴堡砦四百七十里西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北至通秦砦二十里领县二定胡〈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东至黄河南至绥徳军白草砦九十里西至绥徳军义合砦六十里北至晋宁军一百七十里〉临泉〈中下旧领克胡葭芦二砦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宁军〉神泉砦〈地名榆木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东至晋宁军一十五里南至乌龙砦二十五里西至槅柞岭界堠五十里北至通秦砦四十里〉三交堡〈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堡毕工赐名〉乌龙砦〈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南至暖泉砦二十里西至暖泉砦三十里北至女萌烽一十七里〉通秦砦〈地名升啰岭元符二年赐今名东至黄河二十九里南至神泉砦四十三里西至女萌骨堆界堠五十里北至通秦堡一十七里〉宁河砦〈地名窟薛岭元符二年赐名东至黄河三十里南至通秦堡一十七里西至尹遇合一十三里北至章堡二十五里〉弥川砦〈地名弥勒川元符二年赐名东至黄河六十里南至弥川堡十五里西至砦浪骨堆界堆七十里北至麟州大和砦三十里〉通秦堡〈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东至黄河一十七里一百二十歩南至通秦砦二十七里西至龙移川界堠五十里北至宁河砦一十一里〉宁河堡〈地名哥崖岭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弥川堡〈地名小红崖元符二年同砦赐名东至黄河四十里南至宁河砦一十五里西至祖平四十里北至秦平堡一十里〉靖川堡〈东至黄河三十里南至宁河砦十四里西至界首立子谷四十五里北至弥川堡一十三里〉
河东路盖禹贡冀雍二州之域而冀州为多当觜参之分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控云朔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其俗刚悍而朴直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苎善治生多藏蓄其靳啬尤甚朔方楼烦马之所出岁增贸市以充盐牧之用太宗平太原虑其恃险徙州治焉然犹为重镇屯精兵以控边部云
宋史卷八十六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卷八十七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地理志第四十
地理三〈陕西〉
陕西路庆历元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以熙河洮岷州通远军为一路置马歩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又以熙河等五州军为一路通旧鄜延等五路共三十四州军后分永兴保安军河中陕府啇解同华耀虢鄜延丹坊环庆邠宁州为永兴军等路转运使于永兴军提㸃刑狱于河中府置司凤翔府秦阶陇凤成泾原渭熙河洮岷州镇戎徳顺通远军为秦凤等路转运使于秦州提㸃刑狱于凤翔府置司仍以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分六路各置经略安抚司
永兴军路府二京兆河中州十五陕延同华耀邠鄜解庆虢啇宁坊丹环军一保安县八十三其后延州庆州改为府又增银州醴州及定边绥徳清平庆成四军凡府四州十五军五县九十
京兆府京兆郡永兴军节度夲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和二年诏永兴军守臣等衔不用军额称京兆府崇宁戸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九十九口五十三万七千二百八十八贡靴毡蜡席酸𬃷仁地骨皮县十三长安〈次赤〉樊川〈次赤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改〉鄠〈次畿〉蓝田〈次畿〉咸阳〈次畿〉泾阳〈次畿〉栎阳〈次畿〉高阳〈次畿〉兴平〈次畿〉临潼〈次畿唐昭徳县大中祥符改〉醴泉〈次畿〉武功〈次畿政和八年同醴泉拨入醴州〉乾祐〈次畿〉监二〈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鐡钱〉
河中府次府河东郡䕶国军节度旧兼提举解州庆成军兵马巡检事大中祥符中以荣河为庆成军崇宁戸七万九千九百六十四口二十二万七千三十贡五味子龙骨县七河东〈次赤隋县熙宁三年省西河县六年省永乐县为镇入焉〉临晋〈次畿〉猗氏〈次畿〉虞乡〈次畿〉万泉〈次畿〉龙门〈次畿元祐二年置铸钱监二〉荣河〈次畿旧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以荣河隶府即县治置军使〉
庆成军〈见上〉
解州中防御崇宁戸三万二千三百五十六口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二十一贡盐花县三解〈中〉闻喜〈望〉安邑〈𦂳〉陕州大都督府陕郡太平兴国初改保平军旧兼提举啇虢州兵马巡检事崇宁戸四万七千八百六口一十三万五千七百一贡䌷絁括蒌根柏子仁县七陕〈中熙宁六年省硖石县为石壕镇入焉〉平陆〈上〉夏〈上〉灵宝〈上熙宁四年省湖城县入焉〉芮城〈中下〉湖城〈中下元豊元年复置县〉阌乡〈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与湖城二县来隶〉啇州望上洛郡军事崇宁戸七万三千一百二十九口一十六万二千五百二十四贡麝香枳壳实县五上洛〈中〉啇洛〈中下〉洛南〈中下〉丰阳〈中〉上津〈中下〉
虢州雄虢郡军事崇宁戸二万二千四百九十口四万七千五百六十三贡麝香地骨皮砚县四卢氏〈中熙宁二年以西京伊阳县栾川治镇隶焉〉虢略〈中唐𢎞农县建隆初改常农至道三年改今名熙宁四年省玉城县为镇入焉〉朱阳〈中干徳六年废入常农太平兴国七年复置〉栾川〈元祐二年以栾川治为镇崇宁三年改为县〉同州望冯翊郡定国军节度崇宁戸八万一千一十一口二十三万三千九百六十五贡白蒺藜生熟干地黄县六冯翊〈𦂳〉澄城〈𦂳〉朝邑〈𦂳〉郃阳〈上熙宁四年省夏阳县为镇入焉〉白水〈中〉韩城〈中元祐二年置铸钱监〉监一沙苑
华州望华阴郡建隆初为镇国军节度皇祐五年改镇潼军节度崇宁戸九万四千七百五十口二十六万九千三百八十贡茯苓细辛茯神县五郑〈上〉下邽〈望〉蒲城〈望唐奉先县开宝四年改建隆中自京兆隶同州天禧四年自同州来隶〉华阴〈𦂳〉渭南〈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郑元豊元年复为县旧自京兆府来隶〉监二〈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鐡钱〉耀州𦂳华原郡开宝五年为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感徳军崇宁戸一十万二千六百六十七口三十四万七千五百三十五贡瓷器县六华原〈上〉富平〈望〉三原〈望〉云阳〈上〉同官〈上〉羙原〈中〉
清平军夲凤翔府盩厔县清平镇大观元年升为军复置终南县隶京兆府清平军使兼知终南县专管勾上清太平宫县一终南
延安府中都督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夲延州元祐四年升为府旧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统延州鄜州丹州坊州保安军四州一军其后増置绥徳军又置银州凡五州二军银州寻废崇宁戸五万九百二十六口一十六万九千二百一十六贡黄蜡麝香县七肤施〈中熙宁五年省丰林县为镇金明县为砦并入焉有金明龙安二砦安塞一堡元丰四年又收复塞门砦宣和二年改龙安曰徳安砦〉延川〈中熙宁八年省延水县为镇入焉有丹头绥平懐宁顺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黒水二堡及永宁关元丰四年收复置细浮图义合米脂三砦七年以米脂义合浮图懐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徳城元符二年废顺安白草丹头三砦〉延长〈中〉门山〈中〉临真〈中〉敷政〈中有招安万安二砦元符二年废招安砦为驿〉甘泉〈中下〉城二〈治平四年收复绥州熙宁中改为绥徳城四年置罗兀城抚宁賔草二堡寻废元丰五年置永乐城赐名银川砦寻废〉青涧城〈元符二年隶绥徳城〉绥徳城〈元符二年改为军〉监一〈熙宁八年置铸鐡钱〉塞门砦〈延州北蕃部旧砦至道后与芦闗石堡安远砦俱废元丰四年收复仍隶延州肤施县东至殄羌砦五十里西至平戎砦六十里南至安塞堡四十里北至乌延口九十里〉平羌砦〈地本克胡山砦绍圣四年赐名东至安定堡六十里西至安塞堡三十五里南至龙安砦五十四里北至殄羌砦六十里〉威戎城〈地本升平塔绍圣四年赐名东至临夏城四十里西至威羌砦七十里南至黒水堡六十里北至界台七十里〉平戎砦〈地本杏子河东山绍圣四年赐名东至塞门砦六十里西至顺宁砦七十里南至园林堡五十一里北至杏子堡四十里〉开光堡〈绍圣四年修筑元符元年赐名二年隶绥徳城〉殄羌砦〈地名那娘山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威羌砦四十里西至塞门砦五十里南至平羌砦六十里北至御谋城三十五里〉威羌砦〈地名白洛觜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威戎城七十里西至殄羌砦四十里南至安定堡七十里北至芦移堡七十里〉御谋城〈崇宁三年建筑赐名东至芦移堡三十五里西至界台三十五里南至殄羌砦三十五里北至界台二十里〉石堡砦〈崇宁三年建筑赐名威徳军五年复为砦国初尝置城至道后废之地在延州北〉制戎城〈政和八年赐鄜延路天降山新城改今名〉新砦芦移堡〈东至屈丁堡五十里西至御谋城三十五里南至威羌砦七十里北至界台一十三里〉屈丁堡 万安堡〈东至威戎城六十里西至芦移堡四十里南至威羌砦四十里北至屈丁堡五十一里〉丹头堡 青石崖堡 窟啰堡
鄜州上洛交郡保大军节度崇宁戸三万五千四百一口九万二千四百一十五贡麝香今改贡蜡烛县一宜川〈上后魏义川县太平兴国中改名以鄜州废咸宁县入焉熙宁三年省汾川县七年省云岩县为镇八年析同州韩城县新封乡并入焉〉
坊州上中部军州事崇宁戸一万三千四百八口四万一百九十一贡弓麻席县二中部〈𦂳〉宜君〈中熙宁元年省升平县为镇入焉有矾场〉
保安军同下州崇宁戸二千四十二口六千九百三十一贡毛段苁蓉砦二徳靖〈东至保安军八十里西至庆州荔原堡六十里南至庆州平戎镇五十里北至金汤城六十里〉顺宁〈东至平戎砦七十里西至金汤城九十里南至保安军四十里北至万全砦四十里〉堡一园林〈东至安塞堡七十里西至保安军四十里南至招安驿七里北至平戎堡五十一里〉金汤城〈旧名汤砦在徳靖砦西南元符二年进筑东至顺宁砦九十里西至庆州白豹城四十里南至徳靖砦六十里北至通庆城六十里〉威徳军〈保安军之北两界上有洑流名藏底河夏人近是筑城为要害必争之地政和三年贾炎乞进筑不果七年知庆州姚古克之即威徳军〉
绥徳军唐绥州熙宁三年收复废为城隶延州在州东北三十里元丰七年以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徳城元符二年改为军并将暖泉米脂开光义合怀宁克戎临夏绥平砦青涧城永宁关白草顺安砦并隶军暖泉砦〈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河东乌龙砦二十里西至米脂砦四十五里南至义合砦八十里北至清邉砦七十里〉米脂砦〈本西夏砦元丰四年收复为米脂城后复为砦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徳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元符元年收复仍赐旧名东至暖泉砦四十五里西至克戎城六十里南至开光堡三十里北至嗣武城二十里〉开光堡〈绍圣四年修筑元符元年赐名二年自延安府来属东至暖泉砦六十里西至克戎砦五十里南至绥徳军三十里北至米脂砦三十里〉义合砦〈本夏人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徳城东至晋宁军六十里西至绥徳军四十里南至顺安驿六十里北至暖泉砦八十里〉怀宁砦〈延州延川县旧砦东至绥徳军四十里西至绥平砦四十里南至青涧城七十里北至克戎砦六十里〉克戎砦〈本西人细浮图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徳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赐名东至绥徳军六十里西至临夏砦三十里南至怀宁砦六十里北至镇邉砦六十五里〉临夏城〈地名啰岩谷岭元符元年筑城赐今名东至克戎砦三十里西至威戎城四十里南至绥平砦六十里北至界堠八十二里〉绥平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割隶绥徳军东至怀宁砦四十里南至黑水堡四十里西至丹头驿四十里北至临夏砦六十里〉青涧城〈延州旧城东至永宁县七十里西至来平砦七十里南至延川县四十里北至怀宁军七十里〉永宁关〈延州延川县旧闗〉白草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废后复置〉顺安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废后复置〉嗣武砦〈旧啰兀城属延州元丰四年置寻废崇宁三年修复赐名东至清边砦二十里西至镇边砦二十里南至米脂砦三十里北至龙泉砦二十里〉龙泉砦〈宣和二年改名通泉寻复故东至清邉砦二十里西至镇邉砦四十里南至嗣武城二十里北至中山堡八里〉清边砦〈东至河东界五十里西至龙泉砦二十里南至暖泉砦七十里北至生界堠一十三里以下砦堡凡不书年月者皆未详建置本末〉镇边砦〈东至龙泉砦四十里西至大䖝坑二十五里南至克戎城六十五里北至生界堠二十五里〉龙安砦〈本属延安府肤施县不详何年来属东至安定堡八十里西至招安驿四十里南至金明驿三十五里北至御安堡四十里〉海末堡〈海末至柏林十六堡黑水安定安塞本延安旧堡〉窟儿堡 大厥堡 花佛岭堡 临川堡 定远堡 马栏堡 中山堡 黑水堡 安定堡佛堂堡 唐推堡 双林堡 安塞堡 浮圗堡 柏林堡
银州银川郡领儒林抚宁真乡开光四县五代以来为西夏所有熙宁三年收复寻弃不守元丰四年收复五年即永乐小川筑新城距故银州二十五里前据银州大川赐名银川砦旋被西人陷没崇宁四年收复仍为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
庆阳府中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建隆元年升团练干徳元年复为军事政和七年升为节度军额曰庆阳宣和七年改庆州为府旧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统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凡五州其后废乾州置定边军已而复置醴州凡统三州一军崇宁戸二万七千八百五十三口九万六千四百三十三贡紫茸白花毡麝香黄蜡县三安化〈中有大顺一城府城东谷柔逺人顺四砦元丰四年废府城砦金村堡平戎镇五年收复疆诈砦赐名安疆砦元祐元年复平戎镇〉合水〈熙宁四年始置省华池乐蟠二县为镇七年改华池镇为华池砦有东华池西华池二砦荔原一堡〉彭原〈熙宁三年自宁州来隶〉安疆砦〈本西人疆诈砦元丰五年收复赐名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东至徳靖砦九十里西至东谷砦六十里南至大顺城四十里北至白豹城四十里又隶定邉军〉横山砦〈地名西攃𠼪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东谷砦界攃𠼪四十五里西至宁羌砦七十里南至通塞堡三十里北至定邉军三十里〉通塞堡〈元符元年建筑东至东谷砦二十里西至西谷口砦二十里南至怀安镇四十里北至横山砦三十里〉定邉城〈元符二年修筑后别为定邉军〉白豹城〈旧属西界元符二年修复赐旧名东至安疆砦四十里西至东谷砦三十里南至柔逺砦五十里北至胜羌堡五十里别见定邉军〉绥远砦〈地本骆驼巷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定邉军二十里西至宁羌砦六十里南至横山砦五十里北至神堂砦约五十里〉宁羌砦〈地本萌门三岔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绥逺砦六十里西至安塞砦五十里南至西谷砦三十里北至王尚原界堠五十里〉镇安城〈政和六年建筑东至鄜延路通庆城三十里西至九阳堡二十里南至威邉砦三十里北至西界地名苍鸡三十里〉麦川堡〈本名麦经岭政和六年赐名系环庆路未详属何州军姑附于此东至懐威砦二十里西至矜戎堡二十里南至威邉砦一十五里北至镇安城三十里〉威宁堡〈本名衡家堡政和六年赐名系环庆路未详属何州军姑附于此东至九阳堡一十五里西至定邉军一十五里南至矜戎堡一十里北至七逋哆移塔五里〉矜戎堡〈东至懐威堡四十里西至定邉军约二十里南至胡博川二十里北至通祖卢门城砦五十里〉府城砦〈元丰二年已废不知何年修复〉金村堡〈同上〉胜羌堡〈东至洛河川二十里西至通塞堡约五十里南至白豹城五十里北至威邉砦二十里〉定戎堡〈东至启祖峰二十里西至那丁原五里南至兴平城二十里北至清平关一十里〉威边砦〈东至洛河川二十里西至横山砦三十五里南至胜羌堡二十里北至镇安城三十里〉怀威堡〈东至鄜延路通庆城十五里西至矜戎堡约四十里南至威宁砦约二十里北至西界罗轻嘴约五十里〉
环州下军事旧降为通逺军淳化五年复为州崇宁戸七千一百八十三口一万五千五百三十二贡甘草县一通远〈上有乌仑肃逺洪徳永和平逺定邉团堡安塞八砦〉兴平城〈地名灰家觜元符元年筑赐名东至贺子儿一十里西至流井堡四十里南至洪徳砦二十里北至清平闗三十里〉清平关〈地名之字平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通砦二十五里西至安邉城四十里南至兴平城三十里北至陷道口铺二十七里〉安边城〈地名徐丁台崇宁五年筑赐名东至清平闗四十里西至折姜和市贼砦八十里南至废肃逺砦一百馀里北至牛圈界堠二十里〉罗沟堡〈朱灰台至绥逺砦中路地名火罗沟及阿原峰政和三年建筑赐名东南至绥逺砦约二十里西南至宁羌砦约六十里南至阿原堡约四十里西至宋台堡约一十五里〉阿原堡〈地名见罗沟堡政和三年赐名东至绥逺砦三十里西至宁羌砦三十里南至西谷砦四十里北至罗沟堡约四十里〉朱台堡〈本朱灰台政和三年建筑赐名东至鸡觜堡约一十八里西至木𤓰堡约五十里南至阿原堡约四十里北至㽔毛觜约二百歩〉安边砦 大拔砦〈元丰二年巳废不知何年复修〉方渠砦 流井堡〈东至兴平城四十里西至安邉城三十里南至党罗原五里北至兰善约五十馀里〉归徳堡〈东至木𤓰堡五十里西至定戎堡约三十里南至洪徳砦四十里北至虾䗫和市贼砦约四十里〉木𤓰堡〈东至宁羌砦二十五里西至归徳堡五十里南至惠丁堡四十里北至界堠里罗节砚五里〉麝香堡〈东至龙札谷五里西至打米谷八里南至木𤓰原一十五里北至乌丁原二十里〉通归堡〈东至归徳堡二十里西至兴平城约三十里馀南至洪徳砦二十里北至堡子谷约一十里〉惠丁堡〈东至宁羌砦约四十里西至麝香堡约三十里南至安塞砦约三十五里北至木𤓰堡四十里〉
邠州𦂳新平郡静难军节度崇宁戸五万八千二百五十五口一十六万二千一百六十一贡火箸荜豆剪刀县五新平〈望〉宜禄〈望〉三水〈上〉定平〈𦂳熙宁五年隶宁州政和七年自宁州来隶〉淳化〈中淳化四年升耀州云阳黎国镇为县熙宁八年置铸钱监元丰三年废宣和元年自耀州来隶〉
宁州望彭原郡兴宁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崇宁戸三万七千五百五十八口一十二万二千四十一贡庵闾荆芥砚席县三定安〈𦂳〉襄乐〈上〉真宁〈下〉醴州本京兆府奉天县旧置乾州熙宁五年废以奉天还隶府政和七年复以县为州更名醴八年割属环庆路县五奉天〈次畿〉永寿〈下干徳三年自邠州来隶熙宁五年废乾州永寿及麻亭常宁二砦俱隶邠州政和八年复来隶〉武功 醴泉〈二县本属京兆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属醴州〉好畤〈本属鳯翔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属醴州〉
定边军元符二年环庆路进筑定边城后改为军〈东至九阳堡三十五里西至绥远砦二十里南至横山砦三十里北至通化堡二十里〉县一定边〈政和六年陕西河东路宣抚使童贯奏环庆路巳建筑勒皈台等处新城正据控扼包古邉面乞依姚古所请于定邉军置倚郭一县诏赐今名〉白豹城〈元符二年建筑赐旧名已见庆阳府〉东谷砦〈旧砦已见庆阳府安化县〉绥逺砦〈地名骆驼巷元符二年建筑赐名东至定邉军二十里西至宁羌砦六十里南至横山砦五十里北至神堂堡约五十里〉神堂堡〈大观二年建筑赐名东至观化堡三十里西至绥逺砦多移岭界堠十三里南至绥逺砦三十里北至勒崖原卓望处三里〉观化堡〈东至逋祁岭界堠约一十五里西至鸡觜堡约三十里南至通化堡二十里北至甜井砦约一十里〉通化堡〈东至通祖岭平界堠约三十里西至绥逺砦二十馀里南至定邉军二十里北至观化堡二十里〉九阳堡〈东至镇安城二十里西至定邉军三十五里南至东谷砦九十里北至界堠里干谷三里〉鸡觜堡〈东至通化堡约二十里西至多移岭界堠约一十里南至绥逺砦一十六里北至神堂堡约一十四里〉
秦凤路府一凤翔州十二秦泾熙陇成凤岷渭原阶河兰军三镇戎徳顺通逺县二十八其后增积石震武怀徳三军西宁乐廓西安洮会六州又改通逺军为巩州凡府一州十九军五县四十八
秦州下府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旧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统秦州陇州阶州成州凤州通逺军凡五州一军其后割通逺军属熙河凡统州五崇宁戸四万八千六百四十八口一十二万三千二十二贡席芎䓖县四成纪〈上有渭水三阳上蜗牛下蜗牛堡子伏归小三阳照川上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逺近湫定西小定西下硖注鹿原上硖圆川伏羌得胜榆林大像菜园探长新水谷旧水谷柽林丙龙石人铺驼项永宁盐泉小永宁冷水泉双泉新土旧土三十九堡〉陇城〈中有静戎永固定平长山白榆林郭马安塞七堡〉清水〈中有弓门鐡窟斫鞍堡子小弓门坐交得鐡冶坊桥子李子古道永安四顾威塞𢇲穰镇邉和戎安逺挟河定川中城东城西城静邉临川徳威广武宁逺长樵二十九堡〉天水〈上〉监一太平城二伏羌〈熙宁三年废丹山纳述干川三堡增伏羌砦为城有得胜榆林大像菜园探长新水柽林丙龙石人驼项旧水一十一堡〉甘谷〈熙宁元年置有吹藏大甘陇诺三堡四年置尖竿陇阳二堡〉砦七〈治平四年置鸡川熙宁元年改攃珠堡为通渭堡五年改古渭砦为通逺军废者达本当七麻三堡改通渭堡为砦割永宁宁逺威逺熟羊来逺并隶军寻改绥逺定邉二砦为镇隶陇州〉定西〈领宁西牛鞍上硖下硖注鹿原圆川六堡〉三阳〈领渭濵武安上下蜗牛闻喜伏归硖口照川土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逺近湫十四堡〉弓门〈领东鞍安人斫鞍上下鐡窟坐交得铁冶坊七堡〉静戎〈领白榆林长山郭马静塞定平永固邦蹉宁塞长樵九堡〉安逺 陇城 鸡川 堡三〈熙宁三年改𢇲穰为镇五年改冶坊砦为冶坊堡八年改𢇲穰镇为堡〉𢇲穰〈领白石古道中城东城西城定戎定安雄邉临川徳威广武定川挟河镇邉一十四堡〉冶坊〈领桥子古道永安博望威塞李子六堡〉达隆 堡川城〈政和六年于秦凤东西川口建筑赐名东至甘泉堡一十八里西至熙河路安西城管下龟儿镇一十二里南至甘谷城一百一十里北至㑹川城一百二十里〉甘泉堡〈东至泾原路第十七堡五十里西至堡川城一十八里南至泾原路治平砦一百五十里北至泾原路通安砦一百五十里别见渭州〉安逺砦〈吏部通用酬赏格秦州又有安逺等五砦定邉绥逺二砦熙宁八年废为镇属陇州其后复为砦〉定边砦 绥远砦 小落门砦 堡安砦 弓钟砦 董哥平砦
凤翔府次府扶风郡凤翔军节度干徳初置崇信县淳化中割崇信属仪州熙宁五年废乾州以好畤县来隶政和八年又以好畤隶醴州崇宁戸一十四万三千三百七十四口三十二万二千三百七十八贡蜡烛榛实席县九天兴〈次赤〉岐山〈次畿〉扶风〈次畿〉盩厔〈次畿大观元年以县清平镇置军〉郿〈次畿有铁冶务〉宝鸡〈次畿〉虢〈次畿〉麟游〈次畿〉普润〈次畿〉监一司竹陇州上汧阳郡防御崇宁戸二万八千三百七十口八万九千七百五十贡席县四汧源〈望有古道银场熙宁八年改秦州定邉砦为陇西镇隶县〉汧阳〈𦂳〉吴山〈中〉陇安〈中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县〉
成州中下同谷郡开宝六年升为团练崇宁戸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四口三万三千九百九十五贡蜡烛鹿茸县二同谷〈上有骨鹿马邑赤土平泉滔山胡挑六砦〉栗亭〈中〉
凤州下河池郡团练本防御干徳元年降为团练崇宁戸三万七千七百九十六口六万一千一百四十五贡蜜蜡烛县三梁泉〈上〉河池〈𦂳开宝五年移治固镇有水银务〉两当〈上至道元年移治唐乡镇〉监一开宝〈建隆三年于两当县置银冶开宝五年升为监治平元年罢置官以监隶两当县元丰六年废〉
阶州中下武都郡军事本唐武州䧟西戎后复其地改置焉崇宁戸二万六百七十四口四万九千五百二十贡羚羊角蜡烛县二福津〈中下领贴峰硖武平沙滩三砦团城堡平定关〉将利〈中下〉砦一故城〈本固城镇不知何年建为砦〉
渭州下陇西郡平凉军节度本军事政和七年升为节度旧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泾州原州渭州仪州徳顺军镇戎军皆属熙宁五年废仪州元符二年増置西安州崇宁三年又以熙河路㑹州来属大观三年又増置懐徳军凡统五州三军崇宁戸二万六千五百八十四口六万三千五百一十二贡绢苁蓉县五平凉〈中有瓦亭砦〉潘原〈中〉安化〈中熙宁七年废制胜关移县于关地以旧地为镇〉崇信〈中〉华亭〈中下熙宁五年废仪州安化崇信同来隶〉与靖夏城〈政和六年赐泾原路席苇平新城名曰靖夏未详属何军州姑附此〉甘泉堡〈崇宁五年泾原路经略司于甜井子修筑守御赐名未详属何州军姑附此别见秦州〉
泾州上安定郡太平兴国元年改彰化军节度崇宁戸二万八千四百一十一口八万八千六百九十九贡紫茸毛毼假县四保定〈望有长武砦〉灵台〈上〉良原〈上〉长武〈望咸平四年升长武镇为县五年省为砦属保定县大观二年复以砦为县〉
原州望平凉郡军事崇宁戸二万三千三十六口六万三千四百九十九贡甘草县二临泾〈中〉彭阳〈中唐丰业县太平兴国初改至道三年自宁州来隶〉镇二新城〈熙宁三年废截原砦入焉〉柳泉〈领耳朵城一砦〉砦五开邉〈熙宁三年废新门砦入焉〉西壕 平安 绥宁〈领羌城南山颠倒三堡〉靖安〈领中普吃啰岔中岭张岩常理新勒鸡川立马城杀獐川九堡〉安羌堡 新城堡徳顺军同下州庆历三年即渭州陇于城建为军崇宁戸二万九千二百六十九口一十二万六千二百四十一贡甘草县一陇于〈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城一水洛〈领王家城石门堡〉砦五静邉〈别见镇戎军〉得胜〈领开邉堡〉隆徳 通逺 治平〈治平四年置领牧龙堡〉懐逺砦〈东至镇戎砦六十里西至得胜砦三十里南至张义堡四十里北至镇羌砦二十七里〉中安堡 威戎堡〈东至章川堡三十里西至同家堡二十五里南至治平砦四十里北至静邉砦二十里〉
镇戎军同下州本原州髙县之地至道三年建为军崇宁戸一千九百六十一口八千五十七贡白毡城一彭阳 砦七〈治平四年置信岔堡凉棚堡熙宁 年置熙宁砦硝坑堡东西水口堡元丰四 废东水口堡六年置故砦堡〉东山 乾兴 天圣〈有信岔凉棚二堡〉三川 髙平〈有故砦堡〉定川 熙宁〈有硝坑堡〉堡二开逺 张义〈熙宁四年废安邉堡入开逺五年置张义〉平夏城〈旧石门城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升为懐徳军〉灵平砦〈旧好水砦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割属懐徳军〉镇羌砦〈绍圣四年赐名东至三川堡二十一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懐逺砦二十七里北至九羊砦二十五里〉高平堡〈元符元年修复赐旧砦名〉威川砦〈政和七年赐名本密多台〉飞泉砦〈政和七年赐名本飞井坞〉飞井堡〈乾兴砦管下〉狼井堡〈熙宁砦管下狼井安逺窦信梅谷开疆凡五堡〉安逺堡 窦信岔堡梅谷堡 开疆堡 李家堡 肃逺堡 埈地平堡镇西堡 水口堡 懐逺城〈别见徳顺军〉徳靖砦〈保安军旧有徳靖砦自属鄜延路〉静邉砦〈天禧旧砦属徳顺军东至徳顺军七十里西至第十七堡三十五里南至威戎堡三十里北至隆徳砦五十里〉
㑹州元丰五年熙河路加兰㑹二字时未得㑹州元符二年始进筑割西安城以北六砦隶州崇宁三年置倚郭县曰敷文又以㑹州隶泾原路县一敷文 安西城〈旧名汝遮绍圣三年建筑赐名属熙河路东至秦鳯路界六十二里西至原川子一百里南至定西砦二十七里北至平西砦三十三里〉平西砦〈绍圣四年赐名地本青石硖属熙河路东至秦凤路界三十馀里西至胜如堡一百一十里南至安西城三十三里北至会宁关四十四里〉㑹宁关〈旧名颠耳关元符元年建筑赐名通会未几改今名属秦鳯路东至泾原路元和市七里西至熙河路定逺城分界五十里南至熙河路平西砦四十里北至黄河南岸古烽台一百馀里〉㑹川城〈旧名青南讷心元符二年建筑赐名属秦鳯路东至泾原路通安砦六十里西至熙河路定逺城一百五十里南至㑹宁关六十里北至新泉砦四十里〉新泉砦〈旧名东北冷牟元符元年赐名属秦鳯路东至懐戎堡界白草原三十里西至㑹川城界粗儿原三十五里南至会川城三十里北至会川四十里〉懐戎堡〈崇宁二年筑属秦鳯路东至泾原路分界定戎砦地分二十二里半西至平堡管下水泉堡二十里由香谷至会州共六十里南至会川城分界三十五里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系与夏国西寿监军地对境经由枯柴谷至柔狼山有险隘去处〉徳威城〈政和六年筑清水河新城赐名属秦鳯路东至麻累山二十五里西至黄河四里河北倚卓罗监军地分水贼作过去处南至啰迷谷口新移正川堡二十五里北至北浪口至马练贼城约二十馀里〉静胜堡〈政和六年赐清水河新城接应堡名静胜㑹川城管下新修筑静胜堡不系守御处在黄河南石觜上至本城一百二十里河北岸与夏国卓啰监军地分相对〉通泉堡〈属秦鳯路新泉砦管下不系守御处在黄河南岭上至本砦四十里与河北岸夏国卓啰监军地分相对〉水泉堡〈系懐戎堡管下距本堡二十里不系守御处〉正川保〈系徳威城管下啰迷谷口新移正川堡距本处二十五里不系守御处〉懐徳军本平夏城绍圣四年建筑大观二年展城作军名曰懐徳以荡羌灵平通峡镇羌九羊通逺胜羌萧关隶之増置将兵与西安镇戎互为声援应接萧关初名威徳又改今名东至结沟堡一十五里西至石门堡一十八里南至灵平砦一十二里北至通峡砦一十八里荡羌砦〈故没烟后峡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通峡砦一十八里西至正原堡四十里南至石门砦三十里北至萧关一百三十五里〉通峡砦〈故没烟前峡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东弯堡七里西至荡羌砦一十八里南至懐德军一十八里北至胜羌堡八十里〉灵平砦〈故好水砦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自镇戎军来属东至古髙平堡一十五里西至九羊砦三十二里南至熙宁砦二十八里北至懐徳军一十二里〉硖口堡 东河弯堡 古髙平堡 惠民堡 结沟堡〈系通峡砦管下五堡〉镇羌堡〈东至三川堡二十八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懐逺砦二十七里北至九羊砦二十五里〉九羊砦〈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灵平砦三十里西至宁安砦六十六里南至三川砦五十里北至临羌砦八十里〉石门堡〈故石门峡东塔子觜元符元年建筑赐名〉通逺砦〈东至龙泉谷三十五里西至临羌砦六十五里南至通峡砦五十里北至胜羌砦三十三里〉龙泉砦〈通逺砦管下〉胜羌砦〈东至漫𠼪口七里西至𪧟韦堡四十里南至通峡砦八十里北至萧闗六十里〉萧闗〈崇宁四年建筑东至葫芦河一十五里西至绥宁堡三十里南至胜羌砦六十里北至临川堡一十八里〉临川堡 通闗堡 山西堡〈系萧闗管下〉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为西安州东至天都砦二十六里西至通㑹堡五十五里南至宁安砦一百里北至啰没宁堡三十五里荡羌砦〈地名没烟峡元符元年建筑赐名后属懐徳军〉通㑹堡〈元符元年赐名系熙河兰㑹路修筑地名祭厮坚谷口不知何年拨属泾原路西安州〉天都砦〈元符二年洒水平新砦赐名天都东至临羌砦二十里西至西安州二十六里南至天都山一十里北至绥戎堡六十五里〉临羌砦〈元符二年秋苇平新砦赐名临羌东至通逺砦六十五里西至天都砦二十里南至定戎砦八十里北至绥戎堡七十里〉横岭砦〈系天都砦管下〉𪧟韦堡 定戎堡〈元符二年赐名地本碱隈川东至山前堡三十里西至秦凤路分界堠一十二里南至通安砦一百里北至劈通流界堠五十里〉劈通川堡 啰没宁堡 北岭上堡 山前堡 髙峰堡 宁安堡〈崇宁五年武延川峗朱龙山下新砦赐名宁安东至九羊砦六十六里西至通安砦六十一里南至得胜砦九十里北至西安州一百里〉那罗牟堡 寺子岔堡 石棚泉堡 通安砦〈崇宁五年乌鸡三岔新砦赐名通安东至宁安砦六十一里西至同安堡三十五里南至甘泉堡一百五里北至定戎砦一百里〉同安堡〈系通安砦管下〉绥戎堡〈管下秋苇川口堡锹䦆川中路堡征通谷中路东水泉堡皆不详建置始末东至萧闗三十里西至山前堡三十五里南至临羌砦七十里北至枅柂岭界堠五十里〉秋苇川堡 锹䦆川中路堡 征通谷中路东水泉堡熙州上临洮郡镇洮军莭度本武胜军熙宁五年收复始改焉寻为州初置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熙州河州洮州岷州通逺军五州属焉后得兰州因加兰㑹字元祐改熙河兰㑹路为熙河兰岷路元符复故㑹州既割属泾原又改为熙河兰廓路宣和又改为熙河湟廓路又改湟州为乐州又改为熙河兰乐路寻复改为熙河兰廓路旧统五州军兰廓西宁震武积石六州军相继来属又改通逺军为巩州凡统九州三军崇宁戸一千八百九十三口五千二百五十四贡毛毼假麝香县一狄道〈中下熙宁六年置九年省元丰二年复置〉砦一康乐〈熙宁六年置康乐城为砦省马鬃砦马鬃砦旧属秦州长道县〉堡九〈熙宁五年置庆平通谷渭源北闗六年改刘家川为当川置南闗南川七年置结河元丰七年置临洮〉通谷 庆平 渭源 结河 南川 当川 南闗 北闗 临洮〈东至定逺城四十里西至定羌城界三十五里南至熙州六十五里北至阿千堡七十里〉安羌堡〈宣和六年赐熙河兰廓路新建溢机堡名为安羌城不知属何州军姑附于此〉广平堡
河州上安乡郡军事熙宁六年收复崇宁戸一千六十一口三千八百九十五贡麝香县一宁河〈熙宁六年置枹罕县九年省崇宁四年升宁河砦为县旧香子城〉城一定羌〈熙宁七年改河诺城为定羌城〉砦一南川〈熙宁七年置南山堡寻改为南川砦〉堡四〈熙宁七年置东谷八年置阎精元丰三年置西原北河二堡〉东谷 阎精 西原 北河 关一通㑹〈熙宁七年置〉循化城〈旧一公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东至懐羌城四十五里西至积石军界一百馀里南至下桥家族地分一百馀里北至来同堡六十五里〉大通城〈旧达南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东至通津堡界十五里西至菊花河六十里南至扑水原二十一里北至宁塞堡界十五里〉安疆砦〈旧名当摽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东至来同堡三十三里西至通津堡五十里南至循化城一百一十里北至黄河一十里〉怀羌城〈崇宁三年王厚收复东至南川砦六十里西至循化城六十五里南至洮州界一百七十馀里北至安疆砦一百一十七里〉来羌城〈崇宁三年王厚收复东至安乡关七十里西至大通城界三十八里南至南川界四十八里北至黄河二十里〉讲朱城〈元符二年洮西安抚司收复河南讲朱一公错凿当摽彤撒东迎六城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除一公改循化城当摽改安疆砦馀四城皆未详按讲朱错凿一公当摽皆在河州之南元符二年邉厮波结先以此四城来降未㡬王赡乃进据之〉错凿城 彤撒城 东迎城 宁河砦〈崇宁四年已升宁河砦为县别有宁河砦东至定羌城三十里西至河州四十五里南至通会关三十里北至河州界二十里〉来同堡〈旧名甘扑堡崇宁三年筑赐今名东至南川砦九十里西至安疆砦三十五里南至怀羌城三十五里北至来羌城三十里〉通津堡〈旧名南达堡崇宁三年赐今名东至安疆砦四十五里西至大通城界二十五里南至循化城一百三十里北至大通城界二十里〉南山堡〈元丰九域志属原州绥宁县〉安乡关〈旧城桥关元符二年赐名东至京玉关界四十里西至临滩堡四十里南至河州界三十五里北至安川堡界一十五里〉临滩堡〈东至安乡关四十里西至古鸡山二十里南至南川砦界二十里北至黄河四十里〉
巩州下本通逺军熙宁五年以秦州古渭砦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州崇宁戸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贡麝香县三陇西〈元祐五年増置〉永宁 宁逺〈崇宁三年升永宁砦为县又升宁逺砦为县〉城一定西〈元丰四年以兰州西使城为定西城五年改定西城为通逺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属通逺军崇宁二年废定西城管下熨斗平堡通西砦管下榆木岔堡并安西城别见兰州东至龟儿觜镇六十五里西至龛谷堡一百一十五里南至通西砦四十六里北至安西城二十七里〉砦六〈熙宁五年割秦州永宁宁逺威逺通渭熟羊来逺六砦隶军六年置盐川砦八年废威逺砦为镇元丰五年收通西砦七年废来逺砦为镇属永宁崇宁五年通渭县复为砦未详何年以砦为县〉永宁宁逺〈崇宁三年与永宁同升为县〉通渭〈东至甘泉城五十五里西至巩州六十四里南至来逺镇一百里北至甘泉城界六十里〉熟羊盐川〈熙宁六年九月置砦后改为镇〉通西〈东至甘泉城一百二十里西至熟羊砦七十里南至三岔堡四十八里北至定西砦四十八里〉堡七〈熙宁五年割秦州三岔乜羊广吴渭川哑儿五堡隶军七年以岷州遮羊堡来隶元丰元年遮羊复隶岷州五年置榆木岔熨斗平二砦堡七年废乜羊广吴渭川哑儿四堡〉三岔〈旧堡熙宁四年置〉榆木岔〈崇宁二年置〉熨斗平〈崇宁二年置〉者达堡〈秦州熙宁五年改古渭砦为通逺军废者达本当七麻堡今通渭乃领七麻堡不知何年复置者逹本当堡〉七麻堡 本当堡 朴麻龙堡岷州下和政郡团练熙宁六年收复崇宁戸四万五百七十口六万七千七百三十一贡甘草县三祐川〈唐县崇宁三年复〉大潭〈中建宁三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县隶秦州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长道〈𦂳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砦五〈秦州临江砦熙宁六年割隶州七年置荔川𢇲川闾川又置宕昌〉临江荔川 𢇲川 闾川 宕川 堡三〈熙宁六年以秦州马务堡隶州七年置遮羊堡寻改为镇十年置鐡城堡元丰元年遮羊堡复隶于州〉遮羊 榖藏〈并熙宁七年置〉鐡城〈熙宁十年置〉监一滔山〈熙宁九年置铸鐡钱〉
兰州下金城郡军事元丰四年收复崇宁戸三百九十五口九百八十一贡甘草县一兰泉〈崇宁三年置倚郭〉砦一〈元丰四年置龛谷吹龙二砦七年割吹龙属阿千堡〉龛谷〈元祐七年废绍圣三年复修为堡东至定逺砦一百里西至阿千堡七十里南至通谷堡一百二十里北至定邉城三十里〉堡二〈元丰四年置皋兰堡巩哥关五年置西关胜如质孤堡六年改巩哥关作东关堡废西关胜如质孤堡置阿千堡七年废皋兰堡元祐五年复修胜如质孤二堡寻废〉东关〈东至质孤堡三十六里西至兰州一十八里南至屈金支山三十里北至黄河不及里〉阿千〈有阿千水东至屈金支山二十五里西至西关堡界二十里南至临洮堡七十里北至兰州界三十七里〉定西城〈元丰四年以兰州西使城为定西城五年改定西城为通逺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属通逺军别见巩州〉定逺城〈元祐七年筑旧名李诺平本龛谷砦因地窄及无水故废之改筑为定逺军城东至安西城八十里西至东关堡五十里南至龛谷堡三十里北至黄河一百七里〉金城关〈绍圣四年建筑南距兰州约二里崇宁三年王厚乞移置研龙谷口不行〉京玉关〈元符三年赐名本号把拶桥东至西关堡四十里西至通川堡四十里南至临洮堡一百三十九里北至癿六岭分界三十里〉通川堡〈元符三年自京玉关至啰𠮾抹通城中路镪厮狐川新筑堡赐名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东至京玉关四十里西至通湟砦四十里南至圎子堡约九里北至癿六岭分界八十里别见乐州〉洮州唐末陷于吐蕃号临洮城熙宁五年诏以熙河洮岷通逺军为一路时未得洮州元符二年得之寻弃不守大观二年收复改临洮城仍旧为洮州三年升团练东至岷州界一百一十三里西至乔家族生界二百里南至鲁黎族生界一百五里北至河州界一百二十里通岷砦〈东至铎龙桥六十七里西至洮州四十里南至洮河二十里北至熙州界五十五里〉廓州元符二年以廓州为宁塞城崇宁三年弃之是年收复仍为廓州城下置一县五年罢大观三年为防御东至宁塞砦一十七里西至同波北堡不及里南至黄河不及里北至肤公城界十五里肤公城〈旧名结啰城崇宁三年收复后改今名王厚云结啰城至廓州约三十馀里东至来賔城界一百三里西至懐和砦界五十七里南至同波北堡界一十三里北至绥平堡界二十五里〉绥平堡〈旧名保敦谷崇宁三年兴筑赐名东至堡塞砦界二十里西至清平砦界二十里南至肤公城界二十里北至堡塞砦界一十七里〉米川城〈旧米川县崇宁三年修筑王厚云米川沿河西至廓州约六十里过河取正路至结啰城约三程本城至廓州约三十馀里〉宁塞砦〈东至河北堡界四十五里西至廓州巡检界一十三里南至黄河一十五里北至龙支城界五十里〉同波堡〈东至廓州巡检界一十里西至肤公城界一十五里南至黄河不及里北至肤公城一十五里〉
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收复建为湟州建中靖国元年弃之崇宁二年又复三年置倚郭县五年罢大观三年加向徳军莭度宣和元年改为乐州东至把拶宗六十里西至龙支城界六十里南至来羌城界一百四十里北至界首賖𠮾岭一百一十里通湟砦〈故啰𠮾抹通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东至通川堡四十里西至湟州三十五里南至安陇砦二十五里北至临宗砦界六十里别见兰州〉宁洮砦〈故瓦吹砦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东至通湟砦四十五里西至来賔城一十七里南至来賔城界二十里北至安陇砦界一十七里〉安陇砦〈故陇朱黒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东至赤沙岭三十里西至麻宗山脚二十五里南至巩藏岭三十五里北至湟州四十五里〉安川堡〈故膘哥堡在巴金岭上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东至湟州界七十里西至来賔城界四十里南至安乡关三十里北至宁川堡四十里〉宁川堡〈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绥逺关〈旧名洒金平崇宁二年建筑赐今名东至湟州二十里西至胜宗谷口三十里南至麻宗山脚五十五里北至丁星原四十里〉来賔城〈旧名癿当川崇宁三年赐名东至安川堡分界七十里西至靑丹谷三十里南至黄河一十里北至安龙砦七十里〉大通城〈旧名达南城东至通津堡界十五里西至菊花河六十里南至扑水原二十一里北至宁川堡界一十五里〉循化城〈旧名一公城别见河州东至懐羌城四十五里西至积石军界一百馀里南至下乔家族地分一百馀里北至来同堡六十五里〉安疆砦〈旧名当摽砦与大通循化皆崇宁二年改别见河州东至来同堡三十三里西至通津堡五十里南至循化城一百一十里北至黄河二十里〉徳固砦〈旧名胜铎谷崇宁三年筑五百歩城后赐名徳固砦东至绥逺关界一十里西至龙支城界二十里南至渇驴岭二十里北至清江山脚二十里〉临宗砦〈崇宁三年赐名南宗堡稍南一十五里乳骆河之西东至三诺巩哥岭五十馀里西至丁星原约三十馀里南至湟州分界二十一里北至界首抹牟岭七十里〉通川堡〈崇宁二年王厚收复系湟州管下别见兰州东至京玉关四十里西至通湟砦四十里南至圎子堡约九里北至癿六岭分界八十里〉南宗堡〈元符二年与啰𠮾抹通城同收复寻弃之后再收复〉峡口堡〈与通川南宗堡皆崇宁二年王厚收复〉
西宁州旧青唐城元符二年陇拶降建为鄯州仍为陇右节度三年弃之崇宁三年收复建陇右都护府改鄯州为西宁州又置倚郭县赐郡名曰西平升中都督府三年加賔徳军节度五年罢倚郭县东至保塞砦五十七里西至宁西城四十里南至清平砦五十里北至宣威城五十里龙支城〈旧宗哥城元符二年改今名寻弃之崇宁三年收复东至徳固砦界一十八里西至保塞砦药邦硖二十二里南至廓州界分水岭四十里北至习令波族分界八十五里〉宁西城〈旧名林金城改今名东至汤厮甘二十里西至厮哥罗川一百里南至京雕岭二十里北至金谷峗四十里〉清平砦〈旧名溪兰宗堡后改赐砦名东至廓州绥平堡界三十五里西至赤岭鐡堠子一百二十里南至懐和砦界二十五里北至西宁州界二十五里〉保塞砦〈旧名安儿城以上城砦皆崇宁三年收复赐名东至龙支城界二十二里西至西宁州界三十里南至廓州界二十里北至青归族一十五里〉宣威城〈旧名□牛城崇宁三年改今名东至绥边砦四十里西至宁西城界三十五里南至西宁州界二十五里北至南宗岭九十里〉绥边砦〈旧名宗谷崇宁三年建筑后改今名东至龙支城界六十里西至宣威城界三十里南至西宁州界三十二里北至乳骆河界南一里〉懐河砦〈旧名丁令谷崇宁三年置砦赐名又隶积石军东至廓州界八十三里西至青海一百三十馀里南至顺通堡界一十三里北至清平砦界二十五里〉制羌砦〈政和八年赐名地名癿毡岭属西宁州〉
震武军政和六年建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㡬改为震武军不见四至据童贯奏古骨龙元属湟州通济桥〈震武城浮桥政和六年赐名〉善治堡〈政和六年震武城通济桥堡赐名〉大同堡〈本名古骨龙城应接堡政和六年赐名〉徳通城〈本瞎令古城政和七年刘法既解震武军围建筑赐名〉石门堡〈瞎令古城北地名石门子政和七年赐名〉
积石军本溪哥城元符间为吐蕃溪巴温所据大观三年臧征扑哥以城降即其地建军东至廓州界八十里西至青海一百馀里南至盖龙峗八十里北至西宁州界八十里懐和砦〈巳见西宁州东至廓州界八十五里西至青海一百三十馀里南至顺通堡界一十三里北至清平砦界二十五里〉顺通堡〈东至临松堡一十二里西至本军一十八里南至临松堡二十五里北至怀和砦界一十二里〉临松堡〈东至廓州界五十里西至顺通堡界一十二里南至把拶公原界约六十里北至黄河一十五里〉
陕西路盖禹贡雍梁冀豫四州之域而雍州全得焉当东井舆之分西接羌戎东界潼陕南抵蜀汉北际朔方有铜盐金铁之产丝枲林木之饶其民慕农桑好稼穑鄠杜南山土地膏沃二渠灌溉兼有其利大抵夸尚气势多游侠轻薄之风甚者好斗轻死蒲解本隶河东故其俗颇纯厚被邉之地以鞍马射猎为事其人劲悍而质木梁泉少桑麻之利布泉盐酪资于他郡上洛多淫祀申以科禁故其俗稍变秦陇仪渭泾原邠宁鄜延环庆等皆分兵屯守以备不虞云
宋史巻八十七
宋史巻八十七考证
地理志三陕西路鄜州县一宜川○〈臣龙官〉按通考鄜州所领者洛川而宜川乃丹州所领之县此失丹州沿革而以所领之县误入鄜州且洛交郡贡龙须席而咸宁郡贡麝香郡名异所贡亦异知本文之多有错落矣
银州○按通考银州贡女稽布今史缺
岷州宕川○应作宕昌
兰州龛谷注北至定邉城三十里○当作定逺城西宁州清平砦注南至懐和砦二十五里○当作怀河砦
宋史巻八十七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卷八十八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地理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两浙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为两路寻合为一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府二平江镇江州十二杭越湖婺明常温台处衢严秀县七十九南渡后复分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四府安吉常严三州江阴一军为西路绍兴庆元瑞安三府婺台衢处四州为东路绍兴三十二年戸二百二十四万三千五百四十八口四百三十二万七千三百二十二
临安府大都督府本杭州馀杭郡淳化五年改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带本路安抚使领杭湖严秀四州三年升为府带兵马钤辖绍兴五年兼浙西安抚使崇宁户二十万三千五百七十四口二十九万六千六百一十五贡绫藤纸县九钱塘〈望有盐监〉仁和〈望梁钱江县太平兴国四年改绍兴中兴钱塘并升赤〉馀杭〈望〉临安〈望钱镠奏改衣锦军太平兴国四年改顺化军县复旧名五年军废〉富阳〈𦂳〉于潜〈𦂳〉新城〈上梁改新登太平兴国四年复淳化五年升南新埸为县熙寜五年省南新县为镇入焉〉盐官〈上〉昌化〈中唐唐山县太平兴国四年改有紫溪盐场〉绍兴中七县并升畿
绍兴府本越州大都督府会稽郡镇东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东路兵马钤辖绍兴元年升为府崇宁戸二十七万九千三百六口三十六万七千三百九十贡越绫轻庸纱纸县八会稽〈望〉山阴〈望〉嵊〈望旧剡县宣和八年改〉诸暨〈望有龙泉一银坑〉馀姚〈望〉上虞〈望〉萧山〈𦂳〉新昌〈𦂳乾道八年以枫桥镇置义安县淳熙元年改〉
平江府望吴郡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江军节度本苏州政和三年升为府绍兴初节制许浦军崇宁户一十五万二千八百二十一口四十四万八千三百一十二贡葛蛇床子白石脂花席县六吴〈望〉长洲〈望〉昆山〈望〉常熟〈望〉吴江〈𦂳〉嘉定〈上嘉定十五年析昆山县置以年为名〉
镇江府望丹阳郡镇江军节度开宝八年改本润州政和三年升为府建炎三年置帅四年加大使兼沿江安抚以浙西安抚复还临安崇宁戸六万三千六百五十七口一十六万四千五百六十六贡罗绫县三丹徒〈𦂳有圜山砦〉丹阳〈熙寜五年省延陵县为镇入焉〉金坛〈𦂳〉
湖州上吴兴郡景祐元年升昭庆军节度宝庆元年改安吉州崇宁户一十六万二千三百三十五口三十六万一千六百九十八贡白纻漆器县六乌程〈望〉归安〈望太平兴国七年析乌程地置县〉安吉〈望〉长兴〈望〉德清〈𦂳〉武康〈上太平兴国三年自杭州来隶〉
婺州上东阳郡淳化元年改保寜军节度崇宁户一十三万四千八十口二十六万一千六百七十八贡绵藤纸县七金华〈望〉义乌〈望〉永康〈𦂳〉武义〈上〉浦江〈上唐浦阳县梁钱镠奏改〉兰溪〈望〉东阳〈望〉
庆元府本明州奉化郡建隆元年升奉国军节度本上州大观元年升为望绍兴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以浙东安抚使兼制司十一年罢隆兴元年复置淳熙元年魏惠宪王自宣州移镇置长史司马绍熙五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崇宁户一十一万六千一百四十口二十二万一十七贡绫干山蓣乌⿱鱼骨县六鄞〈望〉奉化〈望〉慈溪〈上〉定海〈上〉象山〈下〉昌国〈下熙宁六年析鄞县地置有盐监绍兴间升望〉常州望毗陵郡军事崇宁户一十六万五千一百一十六口二十四万六千九百九贡白纻纱席县四晋陵〈望〉武进〈望〉宜兴〈望唐义兴县太平兴国初改〉无锡〈望〉
江阴军同下州熙宁四年废江阴军为县隶常州建炎初以江阴县复置军绍兴二十七年废三十一年复置县一江阴〈下〉
瑞安府本温州永嘉郡太平兴国三年降为军政和七年升应道军节度建炎三年罢军额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崇宁户一十一万九千六百四十口一十六万二千七百一十贡鲛鱼皮蠲糨纸县四永嘉〈𦂳有永嘉盐埸〉平阳〈望有天富盐埸〉瑞安〈𦂳有双穗盐埸〉乐清〈上唐乐成县梁钱镠改〉
台州上临海郡军事崇宁户一十五万六千七百九十二口三十五万一千九百五十五贡甲香金漆鲛鱼皮县五临海〈望〉黄岩〈望有于浦杜渎二盐埸〉宁海〈𦂳〉天台〈上〉仙居〈上唐乐安县梁钱镠改永安景德四年改今名〉
处州上缙云郡军事崇宁戸一十万八千五百二十三口一十六万五百三十六贡绵黄连县六丽水〈望〉龙泉〈望宣和三年改为剑川县绍兴元年复故有高亭一盐场〉松阳〈上梁钱镠奏改长松钱元瓘奏改白龙咸平二年复故〉遂昌〈上有永丰银场〉缙云〈上〉青田〈中〉南渡后增县一庆元〈中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因以年纪名〉
衢州上信安郡军事崇宁户一十万七千九百三口二十八万八千八百五十八贡绵藤纸县五西安〈望〉礼贤〈𦂳本江山县南渡后改〉龙游〈上唐龙邱县宣和三年改为盈川县绍兴初复改〉信安〈中本常山县咸淳三年改〉开化〈中太平兴国六年升开化场为县〉
建德府本严州新定郡遂安军节度本睦州军事宣和元年升建德军节度三年改州名军额咸淳元年升府崇寜户八万二千三百四十一口一十万七千五百二十一贡白纻簟县六建德〈望〉淳安〈望旧青溪县宣和初改淳化南渡改今名〉桐庐〈上太平兴国二年自杭州来隶〉分水〈中〉遂安〈中〉寿昌〈中〉监一神泉〈熙寜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
嘉兴府本秀州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嘉禾庆元元年以孝宗所生之地升府嘉定元年升嘉兴军节度崇寜戸一十二万二千八百一十三口二十二万八千六百七十六贡绫县四嘉兴〈望〉华亭〈𦂳〉海盐〈上有盐监沙腰芦沥二盐场〉崇德〈中〉
两浙路盖禹贡扬州之域当南斗须女之分东西际海西控震泽北又濵于海有鱼盐布帛粳稻之产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俗奢靡而无积聚厚于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馀杭四明通蕃互市珠贝外国之物颇充于中藏云
淮南路旧为一路熙寜五年分为东西两路
东路州十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军二高邮涟水县三十八南渡后州九扬楚海泰泗滁淮安真通军四高邮招信淮安清河为淮东路宿亳不与焉绍兴三十二年戸一十一万八百九十七口二十七万八千九百五十四
扬州大都督府广陵郡淮南节度熙宁五年废高邮军并以县隶州元祐元年复高邮军旧领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升帅府二年高宗驻跸四年为真扬镇抚使寻罢嘉定中淮东制置开幕府于楚州仍兼安抚崇寜戸五万六千四百八十五口十万七千五百七十九贡白纻布莞席铜镜县二江都〈𦂳熙寜五年省广陵县入焉〉南渡后增县二广陵〈𦂳〉泰兴〈中旧隶泰州绍兴五年来属十年又属泰州十二年又来隶以柴墟镇延冷村隶海陵二十九年尽仍旧〉
亳州望谯郡本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建为集庆军节度南渡后没于金崇寜戸一十三万一百一十九口一十八万三千五百八十一贡绉纱绢县七谯〈望〉城父〈望〉酂〈望〉永城〈望〉卫真〈望唐真源县大中祥符七年改〉鹿邑〈𦂳〉䝉城
宿州上符离郡建隆元年升防御开宝元年建为保静军节度元领五县绍兴中割虹县隶楚州后没于金崇宁户九万一千四百八十三口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九贡绢县四符离〈望〉蕲〈望〉临涣〈𦂳大中祥符七年割隶亳州天禧七年来隶〉灵壁〈元符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壁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楚州𦂳山阳郡团练乾德初以盱眙属泗州开宝七年以盐城还隶太平兴国二年又以盐城监来隶熙寜五年废涟水军以涟水县隶州元祐二年复为涟水军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绍兴五年权废承州两县和庐濠黄滁楚州各一县置镇官三十二年涟水复来属嘉定初节制本路沿边军马十年制置安抚司公事宝庆三年升宝应县为州绍定元年升山阳县为淮安军端平元年改军为淮安州崇宁户七万八千五百四十九口二十万七千二百二贡苎布县四山阳〈望建炎间没于金绍兴元年收复绍定元年升淮安军改县为淮安〉盐城〈上有九盐场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隶涟水三年又来属〉淮阴〈中绍兴五年废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徙治八里庄〉宝应〈𦂳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而县如故〉海州上东海郡团练建炎间入于金绍兴七年复隆兴初割以畀金隶山东路以涟水县来属嘉定十二年复宝庆末李全据之绍定四年全死又复端平二年徙治东海县淳祐十二年全子璮又据之治朐山景定二年璮降置西海州崇宁戸五万四千八百三十口九万九千七百五十贡绢獐皮鹿皮县四朐山〈𦂳〉懐仁〈中〉沭阳〈中〉东海〈中〉
泰州上海陵郡本团练乾德五年降为军事建炎三年入于金寻复四年置通泰镇抚使绍兴十年移治泰兴沙上时泰兴隶海陵复旧治元领四县绍兴十二年割泰兴隶扬州建炎四年又以兴化隶高邮军崇宁戸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二口一十一万七千二百七十四贡隔织县二海陵〈望〉如皋〈中下开宝七年以海陵监移治〉
泗州上临淮郡建隆二年废徐城县乾德元年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信来属建炎四年复属濠州绍兴十二年入金后复崇宁户六万三千六百三十二口一十五万七千三百五十一贡绢县三临淮〈上〉虹〈中绍兴九年自宿州来隶〉淮平〈上绍兴二十一年地入于金析临淮地置今县南渡后有淮平无盱眙盖盱眙县即招信军也〉滁州上永阳郡军事建炎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嘉熙中移治王家沙景定五年复旧治崇寜户四万二十六口九万七千八十九贡绢县三清流〈望〉全椒〈𦂳〉来安〈望唐永阳县南唐改绍兴五年废入清流十八年复乾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复〉
真州望军事本上州乾德三年升为建安军至道二年以扬州之六合来属大中祥符六年为真州大观元年升为望政和七年赐郡名曰仪真建炎三年入于金寻复崇寜户二万四千二百四十二口八万二千四十三贡麻纸县二扬子〈中本扬州永正县之白沙镇南唐改为迎銮镇建炎元年升军四年废为县绍兴十一年复升军十二年复为县〉六合〈望〉
通州中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静海建炎四年入于金寻复崇宁戸二万七千五百二十七口四万三千一百八十九贡獐皮鹿皮鳔胶县二静海〈望周属扬州析其地为县与海门同来隶〉海门〈望〉监一利丰〈掌煎盐太平兴国八年移治于州西南四里〉
高邮军同下州高沙军事开宝四年以扬州高邮县为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扬州元祐元年复为军建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置镇抚使绍兴五年废为县复隶扬州以知县兼军事使三十一年复为军仍以兴化来属崇宁户二万八百一十三口三万八千七百五十一县一今县二高邮〈望〉兴化〈𦂳旧隶扬州改隶泰州建炎四年来隶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九年复县隶泰州乾道二年还隶寻又隶泰州淳熙四年复旧〉
安东州本涟水军太平兴国三年以泗州涟水县置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楚州元祐二年复为军绍兴五年废为县三十二年复为军绍定元年属宝应州端平元年复为军景定初升安东州崇宁户一万九千五百七十九口四万七百八十五县一涟水〈望〉
招信军本泗州盱眙县建炎三年升军四年为县隶濠州绍兴二年复隶泗州七年仍旧隶京东十一年隶天长军十二年复升军以天长来属宝庆三年入于金绍定四年复仍为招信军县二天长〈望旧天长军至道二年军废复为县隶扬州建炎元年升军绍兴元年为县十一年复升军十三年复为县隶〉招信〈建炎四年隶濠州绍兴四年复十一年隶天长军十二年复来隶〉
淮安军本泗州五河口端平二年金亡遗民来归置隘使屯田咸淳七年六月置军县一五河〈咸淳七年置有浍泾沱漴淮五河故名〉
清河军咸淳九年置县一清河
西路府寿春州七庐蕲和舒濠光黄军二六安无为县三十三南渡后府二安庆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四安丰镇巢懐远六安为淮西路
寿春府寿春郡𦂳忠正军节度本寿州开宝中废霍山盛唐二县政和六年升为府八年以府之六安县为六安军绍兴十二年升安丰为军以六安霍邱寿春三县来隶三十二年升寿春为府以安丰军隶焉隆兴二年军使兼知安丰县事乾道三年罢寿春复为安丰军崇宁户一十二万六千三百八十三口二十四万六千三百八十一贡葛布石斛县四下蔡〈𦂳〉安丰〈望〉霍丘〈望〉寿春〈𦂳绍兴初隶安丰三十二年为府乾道三年为倚郭〉
六安军政和八年升县为军绍兴十三年废为县景定五年复为军端平元年又为县后复为军县一六安〈中〉庐州望保信军节度大观二年升为望旧领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建炎二年兼本路安抚使绍兴初寄治巢县乾道二年置司于和州五年复旧崇宁戸八万三千五十六口一十七万八千三百五十九贡纱绢蜡石斛县三合肥〈上〉舒城〈下〉梁〈中本慎县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今名〉
蕲州望蕲春郡防御建炎初为盗所据绍兴五年收复景定元年移治龙矶崇宁户一十一万四千九十七口一十九万三千一百一十六贡苎布簟县五蕲春〈望嘉熙元年治宿景定二年随州治泰和门外〉蕲水〈望〉广济〈望〉黄梅〈上〉罗田〈元祐八年以蕲水县石桥为罗田县〉
和州上历阳郡防御南渡后为姑熟金陵藩蔽也淳熙二年兼管内安抚崇宁户三万四千一百四口六万六千三百七十一贡苎布练布县三历阳〈𦂳有梁山栅江二砦〉含山〈中有东闗砦〉乌江〈中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
安庆府本舒州同安郡德庆军节度本团练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政和五年赐军额建炎间置舒蕲镇抚使绍兴三年舒黄蕲三州仍听江南西路安抚司节制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端平三年移治罗刹洲又移杨槎洲景定元年改筑宜城旧属沿江制置使司崇宁户一十二万八千三百五十口三十四万一千八百六十六贡白术县五怀宁〈上〉桐城〈上〉宿松〈上〉望江〈上〉太湖〈上〉监一同安〈熙寜八年置铸铜钱〉
濠州上锺离郡团练乾道初移戍藕塘嘉定四年始城定远县复旧崇宁戸六万四千五百七十口一十五万三千四百五十七贡绢糟鱼县二锺离〈望〉定远〈望〉光州上弋阳郡光山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绍兴二十八年避金太子光瑛讳改蒋州嘉熙元年兵乱徙治金刚台寻复故崇宁戸一万二千二百六十八口一十五万六千四百六十贡石斛葛布县四定城〈上〉固始〈望〉光山〈中下同上避讳改期思寻复故〉仙居〈中下南渡无〉
黄州下齐安郡军事建炎隶沿江制置副使司崇宁戸八万六千九百五十三口一十三万五千九百一十六贡苎布连翘县三黄冈〈望〉黄陂〈上端平三年寓治青山矶〉麻城〈中端平三年治什子山〉
无为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以巢庐江二县来属建炎二年入于金寻复景定三年升巢县为镇巢军崇宁戸六万一百三十八口一十一万二千一百九十九贡绢县三无为〈望熙宁三年析巢庐江二县地置县〉巢〈望至道二年移治郭下绍兴五年废六年复十一年隶庐州十二年复来属景定三年升军属沿江制置使司〉庐江〈望有昆山矾场〉
怀远军宝祐五年五月置县一荆山
淮南东西路本淮南路盖禹贡荆徐扬豫四州之域而扬州为多当南斗须女之分东至于海西抵濉涣南濵大江北界清淮土壤膏沃有茶盐丝帛之利人性轻扬善商贾𨞬里饶富多高赀之家扬寿皆为巨镇而真州当运路之要符离谯亳临淮朐山皆便水运而隶淮服其俗与京东西略同
江南东西路建炎元年以江宁府洪州并升帅府四年合江东西为江南路以鄂岳来属又置三帅鄂州路统鄂岳筠袁䖍吉州南安军江西路统江洪抚信州兴国南康临江建昌军建康府路统建康府池饶宣徽太平州广德军绍兴初复分东西以建康府池饶徽宣抚信太平州广德建昌军为江南东路以江洪筠袁䖍吉州兴国南康临江南安军为江南西路寻以抚州建昌军还隶西路南康军还隶东路置帅于池江二州未㡬以二州地僻隘复还建康府洪州
东路府一江宁州七宣徽江池饶信太平军二南康广德县四十三南渡后府二建康寜国州五徽池饶信太平军二南康广德为东路绍兴三十二年戸九十六万六千四百二十八口一百七十二万四千一百三十七江宁府上开宝八年平江南复为升州节度天禧二年升为建康军节度旧领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统太平宣徽广德五月高宗即府治建行宫绍兴八年置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三十一年为行宫留守乾道三年兼沿江军寻省崇宁户一十二万七百一十三口二十万二百七十六贡笔县五上元〈次赤〉江宁〈次赤〉句容〈次畿天禧四年改名常寜〉溧水〈次畿〉溧阳〈次畿〉宁国府本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节度乾道二年以孝宗潜邸升为府七年魏惠宪王出镇置长史司马崇宁戸十四万七千四十口四十七万七百四十九贡纻布黄连笔县六宣城〈望〉南陵〈望〉宁国〈𦂳〉旌德〈𦂳〉太平〈中〉泾〈𦂳〉徽州上新安郡军事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崇宁戸一十万八千三百一十六口一十六万七千八百九十六贡白苎纸县六歙〈望〉休宁〈望〉祁门〈望〉婺源〈望〉绩溪〈望〉黟〈𦂳〉
池州上池阳郡军事建炎四年分江东西置安抚使领建康太平宣徽饶广德后以建康路安抚使兼知池州崇宁戸一十三万五千五十九口二十万六千九百三十二贡纸红白姜县六贵池〈望〉青阳〈上开宝末自升州与铜陵并来隶〉铜陵〈上〉建德〈上唐至德县吴改〉石埭〈上〉东流〈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江州来隶〉监一永丰〈铸铜钱〉
饶州上鄱阳郡军事崇宁户一十八万一千三百口三十三万六千八百四十五贡麸金竹簟县六鄱阳〈望〉馀干〈望〉浮梁〈望〉乐平〈望〉德兴〈𦂳〉安仁〈中开宝八年以馀干县地置安仁场端拱元年升为县〉监一永平〈铸铜钱〉
信州上上饶郡军事崇宁戸一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四口三十三万四千九十七贡蜜葛粉水晶器县六上饶〈望〉玉山〈望〉弋阳〈望淳化五年升弋阳之宝丰场为县景德元年废宝豊县为镇康定中复置庆历三年又废〉贵溪〈望〉铅山〈中开宝八年平江南以铅山直属京后还隶〉永丰〈中旧永丰镇隶上饶熙宁七年为县〉
太平州上军事开宝八年改南平军太平兴国二年升为州崇宁戸五万三千二百六十一口八万一百三十七贡纱县三当涂〈上〉芜湖〈中开宝末自建康军与繁昌同隶宣州太平兴国三年与繁昌复来隶〉繁昌〈中〉
南康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江州星子县建为军本隶西路绍兴初来属崇宁户七万六百一十五口一十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三贡茶芽县三星子〈上太平兴国三年升星子镇为县七年与都昌同来隶〉建昌〈望太平兴国七年自洪州来隶〉都昌〈上以县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故名绍兴七年自江州来隶〉
广德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四年以宣州广德县为军崇宁户四万一千五百口一十万七百二十二贡茶芽县二广德〈望开宝末自江寜府隶宣州〉建平〈望端拱元年以郎歩镇为县来隶〉
西路州六洪䖍吉袁抚筠军四兴国南安临江建昌县四十九南渡后府一隆兴州六江贛吉袁抚筠军四兴国建昌临江南安为西路绍兴三十二年戸一百八十九万一千三百九十二口三百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三十八
隆兴府本洪州都督府豫章郡镇南军节度旧领江南西路兵马钤辖绍兴三年以淮西屯兵听江西节制兼宣抚舒蕲光黄安复州寻罢四年止称安抚制置使八年复兼安抚制置大使隆兴三年以孝宗潜藩升为府崇宁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五口五十三万二千四百四十六贡葛县八南昌〈望〉新建〈望太平兴国六年置县〉奉新〈望唐新吴县南唐改〉丰城〈望〉分宁〈望建炎间升义寜军寻复〉武宁〈𦂳〉靖安〈中南唐改〉进贤〈崇宁二年以南昌县进贤镇升为县〉
江州上浔阳郡开宝八年降为军事大观三年升为望郡旧隶江南东路建炎元年升定江军节度二年置安抚制置使以江池饶信为江州路绍兴元年复为二路本路置安抚大使嘉熙四年为制置副使司治所咸淳四年移制置司黄州十年还旧治崇宁戸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九口一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贡云母石斛县五德化〈望唐浔阳县南唐改〉德安〈𦂳〉瑞昌〈中〉湖口〈中〉彭泽〈中〉监一广宁〈铸铜钱〉
贛州上本䖍州南康郡昭信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建炎间置管内安抚使绍兴十五年罢复置江西兵马钤辖兼提举南安军南雄州兵甲司公事二十二年改今名崇宁戸二十七万二千四百三十二口七十万二千一百二十七贡白纻县十贛〈望有蛤湖银场〉䖍化〈望绍兴二十三年改寜都有宝积盐场〉兴国〈望太平兴国中析贛县之七乡置〉信丰〈望〉雩都〈望〉会昌〈望太平兴国中析雩都六乡于九州镇置有银场〉瑞金〈望有九龙银场〉石城〈𦂳〉安远〈上〉龙南〈中南唐县本名龙南宣和三年改䖍南绍兴三十三年改龙南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吉州上庐陵郡军事崇宁户一十三万二千二百九十口九十五万七千二百五十六贡纻布葛县八庐陵〈望〉吉水〈望雍熙元年析庐陵地置县〉安福〈望〉太和〈望〉龙泉〈望宣和三年改泉江绍兴复旧〉永新〈望至和元年徙吉水县地置永新县〉永丰〈望〉万安〈望熙寜四年以龙泉县万安镇置〉
袁州上宜春郡军事崇宁户一十三万二千二百九十九口三十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三贡纻布县四宜春〈望〉分宜〈望雍熙元年置有贵山铁务〉萍乡〈望〉万载〈𦂳开宝末自筠州来属宣和三年改名建城绍兴元年复今名〉
抚州上临川郡军事建炎四年隶江南东路绍兴四年复来隶崇宁戸一十六万一千四百八十口三十七万三千六百五十二贡葛县五临川〈望绍兴十九年析惠安颖秀二乡入崇仁〉崇仁〈望〉宜黄〈望开宝三年升宜黄场为县〉金谿〈𦂳开宝五年升金谿场为县〉乐安〈绍兴十九年置割崇仁吉水四郷隶之二十四年以云盖乡还隶永丰〉
瑞州上本筠州军事绍兴十三年改高安郡宝庆元年避理宗讳改今名崇宁戸一十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一口二十万四千五百六十四贡纻县三高安〈望〉上高〈望〉新昌〈望太平兴国六年析高安地置县〉
兴国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三年改兴国崇宁戸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二口一十万五千三百五十六贡纻县三永兴〈望〉大冶〈𦂳南唐县自鄂州与通山并来隶有富民钱监及铜场磁湖铁务〉通山〈中太平兴国二年升羊头镇为县绍兴四年又为镇五年复〉
南安军同下州淳化元年以䖍州大庾县建为军崇宁戸三万七千七百二十一口五万五千五百八十二贡纻县三南康〈望元丰九域志南安军领县二崇宁地理不载南康县据元丰志南康系望县有瑞阳锡务不知并于何时〉大庾〈中淳化元年自䖍州与上犹南康并来隶〉上犹〈上有上田铁务嘉定四年改南安〉
临江军同下州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江建军崇宁户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九口二十万二千六百五十六贡绢县三清江〈望〉新淦〈望淳化三年自吉州来隶〉新喻〈望淳化三年自袁州来隶〉建昌军同下州旧建武军太平兴国四年改崇宁户一十一万二千八百八十七口一十八万五千三十六贡绢县二南城〈望淳化二年自抚州来隶有太平等四银场〉南丰〈望〉南渡后増县二新城〈绍兴八年析南城五乡置〉广昌〈绍兴八年析南丰南境三乡置〉
江南东西路盖禹贡扬州之域当牵牛须女之分东限七闽西略下口南抵大庾北际大江川泽沃衍有水物之饶永嘉东迁衣冠多所萃止其后文物颇盛而茗荈冶铸金帛粳稻之利歳给县官用度盖半天下之入焉其俗性悍而急䘮葬或不中礼尤好争讼其气尚使然也
荆湖南北路绍兴元年以鄂岳潭衡永郴道州桂阳军为东路鄂州置安抚司鼎澧辰沅靖邵全州武冈军为西路鼎州置安抚司二年罢东西路仍分南北路安抚司南路治潭州北路治鄂寻治江陵
北路府二江陵德安州十鄂复鼎澧峡岳归辰沅靖军二荆门汉阳县五十六南渡后府三江陵常德德安州九鄂岳归峡复澧辰沅靖军三汉阳荆门寿昌绍兴三十二年户二十五万四千一百一口四十四万五千八百四十四
江陵府次府江陵郡荆南节度旧领荆湖北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及施夔州兵马巡检事建炎二年升帅府四年置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绍兴五年罢始制安抚使兼营田使六年为经略安抚使七年罢经略止除安抚使淳熙元年还为荆南府未几复为江陵府制置使景定元年移治于鄂咸淳十年荆湖四川宣抚使兼江陵府事崇宁戸八万五千八百一口二十二万三千二百八十四贡绫纻碧涧茶芽柑橘县八江陵〈次赤〉公安〈次畿〉潜江〈次畿乾德二年升白伏巡为县〉监利〈次畿至道三年以玉沙隶复州熙寜六年废复州以玉沙县入监利县寻复其旧〉松滋〈次畿〉石首〈次畿〉枝江〈次畿熙寜六年省入松滋元祐元年复建炎四年江陵寄治绍兴五年还旧嘉熙元年移澌湟洲咸淳六年移江南白水镇下沱市〉建宁〈次畿乾德三年升白旧巡为县并置万庾县万庾寻废熙寜六年省建寜入石首元祐元年复南渡后省〉
鄂州𦂳江夏郡武昌军节度初为武清军至道二年始改建炎二年兼鄂岳制置使四年兼江南鄂州路安抚寻改鄂州路安抚绍兴二年改兼荆湖北路安抚六年管内安抚十一年罢嘉定十一年置沿江制置副使淳祐五年兼荆湖北路安抚使九年罢景定元年改荆湖制置使咸淳七年罢崇寜戸九万六千七百六十九口一十四万七百六十七贡银县七江夏〈𦂳〉崇阳〈望唐县开宝八年又改今名〉武昌〈上〉蒲圻〈中〉咸宁〈中〉通城〈中熙寜五年升崇阳县通城镇为县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七年复〉嘉鱼〈下熙寜六年析复州地入焉〉监一宝泉〈熙寜七年置铸铜钱〉南渡后升武昌县为寿昌军
德安府中安陆郡安远军节度本安州天圣六年隶京西路庆历元年还本路宣和元年升为府开宝中废吉阳县建炎四年为安陆汉阳镇抚使绍兴三年复来属咸淳中徙治汉阳城头山崇宁户五万九千一百八十六口一十四万三千八百九十二贡青纻县五安陆〈中熙寜二年省云梦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应城〈中〉孝感〈中建炎间移治紫资砦〉应山〈中下〉云梦〈中绍兴七年移治仵落市十八年复旧〉南渡后无应山
复州上景陵郡防御建炎四年置德安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端平三年移治沔阳镇贡阙县二景陵〈𦂳晋县熙寜六年废州以景陵属安州元祐元年复〉玉沙〈下至道二年自江陵来隶宝元二年废沔阳入焉熙寜六年又隶江陵府元祐元年与景陵皆复〉
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军节度乾德二年降为团练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熙宁七年废桃源阳口白崖三砦元丰三年废白抟黄石二砦政和七年升为军建炎四年升鼎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治鼎州领鼎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罢乾道元年以孝宗濳藩升府八年依旧提举五州崇宁户五万八千二百九十七口一十三万八百六十五贡纻布练布县三武陵〈望〉桃源〈望乾德中析武陵地置县〉龙阳〈中大观中改辰阳绍兴三年复旧五年升军使移治黄城砦三十年复县〉南渡后増县一沅江〈中下自岳州来隶乾道中割隶岳州今复来隶〉
澧州上澧阳郡军事建炎四年寓治陶家市山砦随复旧崇寜户八万一千六百七十三口二十三万六千九百二十一贡绫竹簟县四澧阳〈望〉安乡〈中下〉石门〈中下有台宜砦〉慈利〈下有索口安福西牛武口澧州五砦〉
峡州中〈峡字旧从硖今从山〉夷陵郡军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复旧端平元年徙治于江南县崇宁户四万九百八十口一十一万六千四百贡五加皮芒硝杜若县四夷陵〈中有汉流巴山麻溪鱼阳长乐梅子六砦及铅锡场〉宜都〈中〉长杨〈中下有汉流飞鱼二盐井元丰五年废新安长杨二砦〉远安〈中下〉
岳州下巴陵郡岳阳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建炎间岳鄂二州各带沿江管内安抚司公事绍兴二十五年改州曰纯改军曰华容三十一年复旧崇宁戸九万七千七百九十一口一十二万八千四百五十贡纻县四巴陵〈上〉华容〈望有占楼砦〉平江〈上〉临湘〈淳化元年升王朝场为县寻改〉
归州下巴东郡军事建炎四年隶夔路绍兴五年复三十一年又隶夔淳熙十四年复明年又隶夔端平三年徒郡治于南浦县崇宁户二万一千五十八口五万二千一百四十七贡纻县三秭归〈下熙寜五年省兴山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有拨礼砦青林盐井〉巴东〈下有折叠砦〉兴山〈下开宝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又徙香溪北〉辰州下卢溪郡军事太平兴国七年置招谕县熙宁七年以麻阳招谕二县隶沅州废慢水砦龙门水浦铜安龚溪木砦九年废明溪丰溪余溪新兴凤伊铁炉竹平木楼乌速骡子酉溪砦堡崇宁户一万七百三十口二万三千三百五十贡朱砂水银县四沅陵〈中〉叙浦〈中下有悬鼓砦元丰二年置龙潭堡〉辰溪〈下有龙门铜安二砦〉卢溪〈下〉城一会溪〈熙寜八年十二月置〉砦三池蓬镇溪黔安〈嘉祐三年置池蓬熙寜三年置镇溪八年置黔安〉沅州下潭阳郡军事本懿州熙宁七年收复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八年并锦州砦人户及废招谕县入麻阳为一县元丰三年并镇江砦人戸入黔江城为黔阳县寻废镇江砦为铺五年升旧渠阳砦为县元祐六年省为砦崇宁二年复为县崇宁戸九千六百五十九口一万九千一百五十七贡朱砂水银县四卢阳〈下有蒋州西县入洲长宜迥溪镇江龙门怀化八铺〉麻阳〈下有锦州砦龚溪龙家竹砦虚踵齐天乂溪六铺龚溪砦熙宁六年赐名其后为铺未详〉黔阳〈下有竹砦烟溪无状木州洪江五铺〉渠阳砦八〈熙宁间复硖中腾云鹤绣胜五州富锦圆三州六年以硖州新城为安江砦富州新城为镇江砦七年废慢水砦龙家堡以辰州龙门镇安二砦隶州寻废为铺宣和元年复置铜安砦元丰三年置托口砦四年以古诚州贯保新堡为贯保砦奉爱丰山新保为丰山新堡小由长渡村堡为小由砦〉安江〈有洪江铜安二铺〉托口〈有竹滩一铺元丰八年罢〉贯保〈元丰三年置六年隶诚州元祐六年废崇宁二年复置〉渠阳〈元祐三年以渠阳军改来隶〉竹滩洪江〈并元祐五年置隶黔阳县〉若溪〈崇宁三年置〉便溪〈崇寜三年以蒋州改〉
靖州下军事熙宁九年收复唐溪洞诚州元丰四年仍建为诚州五年沅州贯保砦改为县总治本砦并托口小由丰山四堡砦戸口以渠阳县为名隶州六年移托口小由两砦却属沅州析邵州莳竹县隶州移渠阳县为州治七年沅州小由砦复隶州寻废小由砦丰山堡元祐二年废为渠阳军三年废军为砦属沅州元祐五年复以渠阳砦为诚州崇宁二年改为靖州大观元年为望郡崇宁户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二口阙贡白绢县三永平〈下本渠阳县崇宁二年改名绍兴八年移入州〉会同〈下本三江县崇宁二年改〉通道〈下本罗蒙县崇寜二年改〉砦四狼江收溪贯保罗䝉〈元丰六年置收奚复以沅州贯保来隶七年置罗䝉元祐三年废收溪罗䝉崇宁二年又置若水丰山二砦〉堡五石家浐村多星大由天村〈元丰四年置石家浐村六年置多星七年置大由天村元祐三年废多星大由天村等堡崇寜三年复置又置羊镇堡木砦堡大观二年又置飞山堡政和三年又置零溪堡八年又置通平堡〉
荆门军开宝五年长林当阳二县自江陵来隶熙宁六年废军县复隶江陵府元祐三年复为军端平三年移治当阳县县二长林〈次畿〉当阳〈次畿绍兴十四年废入长林十六年复〉汉阳军同下州熙宁四年废为县以汉川县为镇属鄂州元祐元年复置绍兴五年又废为县七年复为军县二汉阳〈紧〉汉川〈下太平兴国二年自德安来隶绍兴五年废七年复〉
寿昌军下本鄂州武昌县嘉定十五年升寿昌军使续升军端平元年以武昌县还隶鄂州县一武昌〈上以武昌山为名孙权所都南渡后为江州治所后复故〉
南路州七潭衡道永邵郴全军一武冈监一桂阳县三十九南渡后增茶陵军绍兴三十二年戸九十六万八千九百三十口二百一十三万六千七百六十七潭州上长沙郡武安军节度乾德元年平湖南降为防御端拱元年复为军旧领荆湖南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建炎元年复为总管安抚司绍兴元年兼东路兵马钤辖二年复为安抚司崇宁戸四十三万九千九百八十八口九十六万二千八百五十三贡葛茶县十二长沙〈望开宝中废长丰县入焉〉衡山〈望淳化四年以衡山岳州湘阴并来隶有黄簳银场〉安化〈望熙宁六年置改七星砦为镇入焉废首溪砦元祐三年置博易场〉醴陵〈𦂳〉攸〈上〉湘乡〈中〉湘潭〈中〉益阳〈中〉浏阳〈中有永兴及旧溪银场〉湘阴〈中干徳二年自鼎州隶岳州俄而来隶〉宁乡〈中〉善化〈元符元年以长沙县五乡湘潭县两乡为善化县〉衡州上衡阳郡军事崇宁戸一十六万八千九十五口二十万八千二百五十三贡麸金犀县五衡阳〈𦂳有熙寜钱监〉来阳〈中〉常宁〈中下熙寜六年废常寜县奖中砦有茭源银场〉安仁〈中下乾德二年升安仁场为县〉南渡后升茶陵为军
道州中江华郡军事乾德三年废大历县熙宁六年废杨梅胜冈绵田三砦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旧崇宁户四万一千五百三十五口八万六千五百五十三贡白纻零陵香县四营道〈𦂳熙宁五年省永明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江华〈𦂳有黄富铁场〉宁远〈𦂳唐延唐县乾德三年改〉永明〈上〉
永州中零陵郡军事熙宁六年废福田乐山二砦八年废零陵砦崇宁戸八万九千三百八十七口二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二贡葛石燕县三零陵〈望〉祁阳〈中〉东安〈中雍熙元年升东安场为县有东安砦〉
郴州中桂阳郡军事绍兴初改隶荆湖东路二年仍来属崇宁户三万九千三百九十二口一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九贡纻县四郴〈𦂳有新塘浦溪二银坑〉桂阳〈中唐义昌县后唐改郴义太平兴国初又改有延寿银坑〉宜章〈中唐义章县太平兴国初改〉永兴〈中旧高亭县熙寜六年改〉南渡后增县二兴宁〈嘉定二年析郴县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后改今名〉桂东〈本郴县地嘉定四年析桂阳之零陵宜城二乡置今县于上犹砦〉
宝庆府本邵州邵阳郡军事大观九年升为望郡宝庆元年以理宗潜藩升府淳祐六年升宝庆军节度崇宁戸九万八千八百六十一口二十一万八千一百六十贡犀角银县二邵阳〈望〉新化〈望熙寜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
全州下军事绍兴元年听广西路经略安抚司节制崇宁户三万四千六百六十三口一十万六千四百三十二贡葛零陵香县二清湘〈望有香烟禄塘长乌羊状硖石磨石获源七砦〉灌阳〈中有洮水灌水吉寜砦〉
茶陵军绍兴九年升县为军仍隶衡州嘉定四年析康乐云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亦尝隶衡州县一酃〈下因酃湖为名〉桂阳军本桂阳监同下州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故三年升军崇宁户四万四百七十六口一十一万五千九百贡银县二平阳〈上隋县晋废天禧三年置有大富等九银坑熙寜七年复〉蓝山〈中景德三年自郴州来隶〉南渡后增县一临武〈中自石晋废绍兴十一年复〉武冈军崇宁五年以邵州武冈县升为军县三武冈〈中有山塘一砦熙寜六年废白沙砦置闗硖武阳城步三砦元祐四年置赤木砦绍圣元年置神山砦崇寜二年置通硖大观元年置硖口砦〉绥宁〈中本邵州莳竹县地熙寜九年废崇寜九年复绍兴十一年移治武阳砦二十五年还旧后废临冈来入〉临冈〈本莳竹县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县隶邵州八年建临口砦崇寜五年改砦为县隶武冈军〉南渡后废临冈增新宁〈下汉夷地绍兴二十五年于水头江北立今县〉
荆湖南北路盖禹贡荆州之域当张翼轸之分东界鄂渚西接溪洞南抵五岭北连襄汉唐末藩臣分据宋初下之鄂岳本属河南安复中土旧地今以壤制而分隶焉江陵国南巨镇当荆江上游西控巴蜀澧鼎辰三州皆旁通溪洞置兵戍守潭州为湘岭要剧鄂岳处江湖之都会全邵屯兵以扼蛮獠大率有材木茗荈之饶金铁羽毛之利其土宜谷稻赋入稍多而南路有袁吉壤接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穊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矣北路农作稍惰多旷土俗薄而质归峡信巫重淫祀故尝下令禁之
宋史卷八十八
宋史巻八十八考证
地理志四两浙路县七十九○按镇江不得有三县止丹徒丹阳二县也
江阴军○此军失户口数
瑞安府永嘉注监场○当作盐场
淮南东路淮安军五河注浍泾沱漴淮○沱漴监本讹驰崇今改正
江南东路信州弋阳注康定中复置○置监本讹废今改正
荆湖北路峡州夷陵徙治于江南县○一统志无县字归州已东○当作巴东
辰州叙浦○当作溆浦
沅州卢阳注蒋州○一统志作奖州
荆湖南路郴州兴宁注置资兴县○资兴本唐县嘉定时复置耳
茶陵军绥宁○本唐徽州
宋史卷八十八考证
<史部,正史类,宋史>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卷八十九
元中书右丞相総裁托克托等修
地理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福建路 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利州路 夔州路〉
福建路州六福建泉南剑漳汀军二邵武兴化县四十七南渡后升建州为府绍兴三十二年戸一百三十九万五百六十五口二百八十二万八千八百五十二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军节度旧领福建路钤辖建炎三年升帅府崇宁戸二十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二贡荔枝鹿角菜紫菜元丰贡红花蕉布县十二闽〈望〉侯官〈望〉福清〈望〉古田〈望唐县有宝兴银场古田金坑〉永福〈望有黄洋保德二银场〉长溪〈望有王林银场及盐场〉长乐〈紧有海坛山盐场〉罗源〈中旧永贞县〉闽清〈中〉宁德〈中王审知时置〉怀安〈望太平兴国五年析闽县置〉连江〈望〉
建宁府上本建州建安郡旧军事端拱元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以孝宗旧邸升府崇宁戸一十九万六千五百六十六贡火箭石乳龙茶元丰贡龙鳯等茶𦈌县七建安〈望汉县有北苑茶焙龙焙监库及石舍永兴丁地三银场〉浦城〈望有余生蕉溪斤竹三银场〉嘉禾〈望本建阳县有瞿岭四银场景定元年改今名〉松溪〈紧〉崇安〈望淳化五年升崇安场为县〉政和〈紧咸平三年升闗隶镇为县政和五年改闗隶为政和县有天受银场〉瓯宁〈望熙宁三年废元祐四年复〉监一丰国〈咸平二年置铸铜钱〉
泉州望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崇宁戸二十万一千四百六贡松子元丰贡绵蕉葛县七晋江〈望有盐亭一百六十一〉南安〈中〉同安〈中有安仁上下马栏庄坂四盐场〉惠安〈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置县有盐亭一百二十九〉永春〈中闽桃源县有倚洋一铁场〉安溪〈下有青阳铁场〉德化〈下有赤水铁场〉
南剑州上剑浦郡军事太平兴国四年加南字崇宁戸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六十一贡土茴香元丰贡茶县五剑浦〈紧旧龙津县南唐改有大演石城二银场雷大等五茶焙〉将乐〈上太平兴国四年自建州来隶有石牌安福二银场〉顺昌〈上南唐升永顺场为县〉沙〈中有龙泉银场〉尤溪〈上有尤溪宝应等九银场〉
漳州下漳浦郡军事崇宁戸一十万四百六十九贡甲香鲛鱼皮县四龙溪〈望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漳浦〈望有黄敦盐场〉龙岩〈望有大济宝兴二银场〉长泰〈望太平兴国五年自泉州来隶〉
汀州下临汀郡军事淳化五年以上杭武平二场并为县元符元年析长汀宁化置清流县崇宁戸八万一千四百五十四贡蜡烛县五长汀〈望有上宝锡场归禾拔口二银务莒溪铁务〉宁化〈望有龙门新旧二银坑〉上杭〈上有锺寮金场天圣二年徙治锺寮场东乾道四年徙治郭下〉武平〈上〉清流南渡后增县一莲城〈本长汀莲城堡绍兴三年升县〉邵武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建为军仍以归化建宁二县来属崇宁戸八万七千五百九十四贡纻县四邵武〈望有黄士等三盐场龙须铜场宝积等三铁场〉光泽〈望太平兴国六年析邵武置县有太平银场新安铁场〉泰宁〈望南唐归化县元祐元年改为泰宁有螺⿰金场江源银场〉建宁〈望有龙门等三银场〉
兴化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游洋百丈二镇地置太平军寻改戸六万三千一百五十七贡绵葛布县三莆田〈望自泉州与仙游同来隶〉仙游〈望〉兴化〈中太平兴国四年析莆田置县〉福建路盖古闽越之地其地东南际海西北多峻岭抵江王氏窃据垂五十年三分其地宋初尽复之有银铜葛越之产茶盐海物之饶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而土地迫狭生籍繁伙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直寖贵故多田讼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与江南二浙略同然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
成都府路府一成都州十二眉蜀彭绵汉嘉卭简黎雅茂威军二永康石泉监一仙井县五十八南渡后府三成都崇庆嘉定州十一眉鼓绵汉卭黎雅茂简威隆军二永康石泉淳熙二年戸二百五十八万口七百四十二万
成都府次府本益州蜀郡剑南西川节度太平兴国六年降为州端拱元年复为剑南西川成都府淳化五年降为节度嘉祐五年复为府六年复节度旧领成都府路兵马钤辖建炎三年罢兼利州路绍兴元年领成都路安抚使五年兼四路安抚制置大使十年置宣抚罢制置司知府带本路安抚使十八年罢宣抚复制置司乾道六年又罢并归安抚司知府仍带本路安抚使淳熙二年复制置司罢宣抚司开禧元年置宣抚罢制置司未几两司并置后罢宣抚仍置制置大使嘉定七年去大字崇宁戸一十八万二千九十口五十八万九千九百三十贡花罗锦高纻布笺纸县九成都〈次赤〉华阳〈次赤〉新都〈次畿〉郫〈次畿熙宁五年省犀浦为镇入焉〉双流〈次畿〉温江〈次畿〉新繁〈次畿汉繁县前蜀改〉广都〈次畿熙宁五年废陵州以贵平籍二县为镇入焉〉灵泉〈次畿旧名灵池天圣四年改〉
眉州上通义郡至道二年升为防御崇宁戸七万二千八百九口一十九万二千三百八十四贡麸金巴豆县四眉山〈望隋通义县太平兴国初改〉彭山〈望〉丹棱〈望〉青神〈紧〉
崇庆府紧本蜀州唐安郡军事绍兴十年以高宗潜藩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崇宁戸六万七千八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三千五十贡春罗单丝罗县四晋源〈望〉新津〈望唐唐安县开宝四年改〉江原〈望唐唐安县开宝四年改〉永康〈望蜀析青城地置县〉彭州紧濛阳郡军事崇宁戸五万七千五百二十四贡罗县三九陇〈望唐县熙宁二年置堋口县四年省为镇入焉有鹿角砦堋口木头二茶场〉崇宁〈望唐昌县崇宁元年改〉濛阳〈望〉
绵州上巴西郡军事绍兴三年以知州事兼绵威茂州石泉军沿边安抚使节制屯戍军马五年川峡宣抚副使移司绵州六年罢二十一年罢沿边安抚使嘉熙元年为四川制置副使治所崇宁戸一十二万二千九百一十五口二十三万四百九贡绫纻布县五巴西〈望〉彰明〈望〉魏城〈紧〉罗江〈紧〉盐泉〈中〉
汉州上德阳郡军事戸一十二万九百口五十二万七千二百五十二贡纻布县四雒〈望〉什邡〈望〉绵竹〈望〉德阳〈望〉
嘉定府上本嘉州犍为郡军事乾德四年废绥山罗目玉津三县庆元二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开禧元年升嘉庆军节度崇宁戸七万一千六百五十二口二十一万四百七十二贡麸金县五龙游〈上宣和元年改曰嘉祥后复故熙寜五年省平羌县入焉〉洪雅〈上淳化四年自眉州来隶〉夹江〈中〉峨眉〈中〉犍为〈下大中祥符四年移治惩非镇〉监一丰逺〈铸铁钱〉
卭州上临卭郡军事崇宁戸七万九千二百七十九口一十九万三千三十二贡丝布县六临卭〈望熙宁五年省临溪县为镇入焉并入依政蒲江火井〉依政〈望〉安仁〈望有延贡砦〉大邑〈望有思安砦〉蒲江〈上有盐井监盐井砦〉火井〈中开宝三年移治平乐镇至道三年复旧〉监一惠民〈铸铁钱建炎三年罢〉
简州下阳安郡军事崇宁戸四万一千八百八十八口九万五千六百一十九贡绵䌷麸金县二阳安〈上〉平泉〈中〉
黎州上汉源郡军事崇宁戸二千七百二十二口九千八十贡红椒县一汉源〈下庆历六年废通望县入焉旧废飞越县有博易务〉领羁縻州五十四〈罗严州索古州秦上州合钦州剧川州辄荣州蓬口州柏坡州博卢州明川州胣䏢州蓬矢州大渡州米川州木属州河东州诺筰州甫岚州昌化州归化州粟川州丛夏州和良州和都州附木州东川州上贵州滑川州北川州吉川州甫萼州化地州苍荣州野川州卭陈州贵林州䕶川州牒琮州浪弥州郎郭州上钦州时蓬州俨马州橛查州卭川州䕶卭州脚川州开望州上蓬州北蓬州剥重州久䕶州瑶剑州明昌州〉
雅州上卢山郡军事崇宁戸二万七千四百六十四口六万二千三百七十八贡麸金县五严道〈中有碉门砦〉卢山〈上有灵闗砦〉名山〈中熙宁五年省百丈县为镇入焉元祐二年复〉荣经〈中下〉百丈〈中下〉州城内一茶场〈熙宁九年置〉领羁縻州四十四〈当马州三井州来锋州名配州钳泰州隶㳟州画重州罗林州笼羊州林波州林烧州龙州故川州惊川州祸眉州木烛州百坡州当品州岩部州中川州钳矣州昌磊州钳并州百颇州㑹野州常仁州推梅州作重州祸林州金林州诺林州三㳟州布岚州大马州罗州论川州让川州逺南州卑卢州夔龙州辉川州金川州东嘉梁州西嘉梁州〉茂州上通化郡军事熙宁九年即汶川县置威戎军使以石泉县隶绵州崇宁戸五百六十八口一千三百七十七贡麝香县一汶山〈下〉砦一镇羌〈熙宁九年置〉闗一鸡宗〈熙宁九年置〉南渡后增县一汶川〈下有博马场〉领羁縻州十〈珰州直州时州涂州逺州飞州乾州可州向州居州〉春祺城本羁縻保州政和四年建为祺州县曰春祺宣和三年废为城隶茂州寿宁砦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建寿宁军在大皂江外距茂州五里八年废为砦宣和三年废砦为堡又废敷文闗为敷文堡延宁砦本威戎军熙宁间所建政和六年汤延俊等纳土重筑军城改名延宁宣和三年废为砦隶茂州四年又废砦及寿宁堡入汶川县
威州下维川郡军事本维州景德三年以与潍州声相乱改今名崇宁戸二千二十口三千一十三贡当归羌活县二保宁〈下唐薛城县南唐改〉通化〈下天圣元年改途川景祐四年复治平三年省通化军隶县有博易场〉领羁縻州二〈保州霸州〉嘉㑹砦本羁縻霸州政和四年建为亨州县曰嘉㑹宣和三年废州以县为砦隶威州通化军熙宁间所建在保霸二州之间政和三年董舜咨纳土因旧名重筑军城宣和三年省军使为监押隶威州
永康军同下州本彭州导江县灌口镇唐置镇静军乾德四年改为永安军以蜀川之青城及导江县来隶太平兴国三年改为永康军熙宁五年废为砦九年复即导江军治置永康军使隶彭城元祐初复故县二导江〈望乾德中自彭州来隶熙宁五年军废复隶彭州后复于此置有博马场〉青城〈望乾德中自蜀州来隶熙宁五年军废还隶蜀州不知何年复来隶〉
仙井监同下州本陵州至道三年升为团练咸平四年废始建县熙宁五年废为陵井监宣和四年改为仙井监隆兴元年改为隆州崇宁戸三万二千八百五十三口一十万四千五百四十五贡苦药子续随子县二仁寿〈中〉井研〈中下〉南渡后增县二贵平〈中下熙宁五年废入广都乾道六年复〉籍〈中下废复同上〉镇一大安〈旧永安镇崇宁二年改〉盐井一
石泉军本绵州石泉县政和七年建为军割蜀之永康绵之龙安神泉来隶宣和三年降为军使县皆还旧隶宣和七年复为军额县三石泉〈下〉神泉〈上有石闗砦〉龙安〈上有三盘砦及茶场宣和元年改龙安曰安昌后复故宝祐后为军治所〉堡九〈重和元年置㑹同靖安嘉平通津横望平陇陵霄耸翠连云〉
潼川府路府二潼川遂宁州九果资普昌叙泸合荣渠军三长宁怀安广安监一富顺绍兴三十二年戸八十万五千三百六十四口二百六十三万六千四百七十六
潼川府紧梓潼郡剑南东川节度本梓州乾德四年改静戎军置东闗县太平兴国中改静安军端拱二年为东川元丰三年复加剑南二字重和元年升为府旧兼提举梓州果渠怀安广安军兵马巡检盗贼公事乾道六年升泸南为潼川府路安抚使崇宁戸一十万九千六百九口四十四万七千五百六十五贡绫曾青空青县十郪〈有三十四盐井〉中江〈望隋𤣥武县大中祥符五年改有盐井〉涪城〈望有四镇二十七盐井〉射洪〈紧有盐井〉盐亭〈紧熙宁五年省永泰县为镇入焉有六盐井〉通泉〈上有三铁冶〉飞乌〈中有五盐井〉铜山〈中有铜冶〉东关〈中下有四盐井〉永泰〈中下本尉司南渡后为县〉
遂宁府都督府遂宁郡武信军节度本遂州政和五年升为府宣和五年升大藩端平三年兵乱权治溪砦崇宁戸四万九千一百三十二口一十万二千五百五十五贡樗蒲绫县五小溪〈望隋方义县太平兴国初改〉溪〈望〉长江〈紧端平三年以下三县俱废〉青石〈紧〉遂宁〈中唐县熙宁六年省青石县入焉七年复置〉顺庆府中本果州南充郡团练宝庆三年以理宗初潜之地升府隶剑南东路端平三年兵乱淳祐九年徙治青居山崇宁戸五万五千四百九十三口一十三万三百一十三贡丝布天门冬县三南充〈望熙宁六年省流溪县为镇入焉绍兴二十七年复为县〉西充〈望〉流溪〈望〉
资州上资阳郡军事乾德五年废月山丹山银山清溪四县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州后复故淳祐三年废崇宁戸三万二千二百八十七口四万七千二百一十九贡麸金县四盘石〈紧有一十八盐井一铁冶〉资阳〈紧〉龙水〈中下〉内江〈下有六十六盐井〉
普州上安岳郡军事乾德五年废崇龛普慈二县端平三年兵乱淳祐三年据险置治宝祐以后废崇宁戸三万二千一百一十八口七万三千二百二十一贡葛天门冬县三安岳〈中下熙宁五年废普康县入焉〉安居〈中〉乐至〈下〉
昌州上昌元郡军事崇宁戸三万六千四百五十六口九万二千五十五贡麸金绢县三大足〈上〉昌元〈上咸平四年移治罗市〉永川〈上〉
叙州上南溪郡军事乾德中废开边归顺二县本戎州政和四年改咸淳三年徙治登高山崇宁戸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八口三万六千六百六十八贡葛县四宜宾〈中唐义宾县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四年省旧奋入僰道为镇政和四年改僰道为宜宾〉南溪〈中乾德中移治旧奋城有盐井〉宣化〈唐义宾县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四年改为镇隶僰道宣和元年复以镇为县改今名〉庆符〈本叙州徼外地政和二年建为祥州置庆符来附二县宣和三年州废并来附县入庆符县隶叙州砦五柔逺乐从清平石门怀逺靖康元年废柔逺乐从二砦隶怀逺〉羁縻州三十〈建州照州献州南州洛州盈州德州为州移州扶德州播浪州筠州武昌州志州已上皆在南广溪洞商州驯州浪川州骋州已上皆在马湖江协州切骑州靖州曲江州哥陵州品州牱违州碾卫州滈州从州播陵州钳州已上皆在石门路〉
泸州上泸州郡泸川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乾道六年升本路安抚使嘉熙三年筑合江之榕山再筑江安之三江碛四年又筑合江之安乐山为城淳祐三年又城神臂崖以守景定二年刘整以城归大元后复取之改江安州崇宁戸四万四千六百一十一口九万五千四百一十贡葛县三〈乾德五年废绵水富义置上监州治平四年废羊羝砦元丰二年废白艻砦三年废平夷堡于罗池改筑安逺砦废大硐武宁一砦五年复置武宁砦隶长宁军〉泸川〈中〉江安〈中有宁逺安夷西宁逺南田武宁安逺等砦〉合江〈中有遥坝青山安溪小溪带头使君六砦大观三年以安溪砦为县隶纯州后废纯州复为砦宣和三年废遥坝四年复〉南渡后増县一纳溪〈皇祐二年纳溪复置砦绍定五年升为县〉监一南井城三乐共城〈元丰四年置堡砦四〉江门砦镇溪堡梅岭堡大洲堡九支城〈大观二年建纯州置九支安溪两县及美利城宣和二年废纯州及九支县为九支城以安溪美利城为砦改慈竹砦为堡〉武都城〈大观三年建滋州置承流仁怀两县宣和三年废州为武都城以仁怀为堡承流县并入仁怀〉安逺砦〈元丰三年置大观四年废政和五年复〉博望砦〈政和七年置〉板桥堡政和堡〈政和六年置〉绥逺砦〈前隶武都城宣和三年隶州〉领羁縻州十八〈纳州薛州晏州巩州奉州悦州思峨州长宁州能州淯州浙州定州宋州顺州蓝州凑州高州姚州〉长宁军本羁縻州熙宁八年夷人得个祥献长宁晏奉高薛巩淯思峨等十州因置淯井监隶泸州政和四年建为长宁军领砦堡六梅洞砦〈政和五年置〉清平砦〈旧隶祥州政和二年建筑赐今名宣和三年废祥州以砦隶军〉武宁砦〈熙宁七年置旧名小溪口十年改今名元丰四年废五年复置政和四年建长宁军以武宁为倚郭县宣和二年废县为堡四年复为砦〉宁逺砦〈皇祐元年置三江砦三年改今名宣和二年以砦为堡四年复为砦〉安夷砦〈熙宁六年置旧名婆娑大观四年废政和六年复置〉石笋堡〈政和五年置初名梅赖后赐今名〉南渡后县一安宁〈嘉定四年升安夷砦为县有武宁宁逺二砦〉
合州中巴川郡军事淳祐三年移州治于钓鱼山崇宁戸四万八千二百七十七口八万四千四百八十四贡牡丹皮白药子县五石照〈中魏石监县乾德三年改〉汉初〈中〉巴川〈中〉赤水〈中下〉铜梁〈中下熙宁四年省赤水入焉七年复置〉
荣州下和义郡军事乾德五年废和义县端平三年择地侨治宝祐后废崇宁戸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口五万二千八十七贡斑布县四荣德〈中下旧名旭川治平四年改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焉有盐监一端平三年废〉威逺〈中〉资官〈中有盐井〉应灵〈中下有盐井〉渠州下邻山郡军事宝祐三年徙治礼义山崇宁戸三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口六万三千八百三十贡绵䌷买子木县三流江〈紧西魏县景祐三年废大竹县入焉绍兴三年复分置〉邻水〈下唐县乾德四年移治崑楼镇〉邻山〈下梁县乾德三年移治故邻州城〉南渡后增县一大竹怀安军同下州乾德五年以简州金水县建为军崇宁戸二万九千六百二十五口一十七万四千九百八十五贡䌷县二金水〈望〉金堂〈望乾德五年自汉州来隶〉
宁西军本广安军同下州开宝二年以合州侬泗新明二镇建为军淳祐三年城大良平为治所宝祐末归大元景定初复取之咸淳二年改军名崇宁戸四万七千五十七口一十一万一千七百五十四贡绢县三渠江〈中开宝二年自渠州来隶〉岳池〈紧开宝二年自果州来隶〉新明〈中开宝二年自合州来属六年移治单溪镇〉南渡后增县一和溪〈开禧三年升镇为县〉
富顺监同下州本泸州之富义县掌煎盐乾德四年升为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改治平元年置富顺县熙宁元年省嘉熙元年蜀乱监废咸淳元年徙治虎头山崇宁戸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一口二万三千七百一十六贡葛领镇十三盐井一
利州路府一兴元州九利洋阆剑文兴政巴县三十八关一剑门南渡后府三兴元隆庆同庆州十二利金洋阆巴沔文龙阶西和鳯军二大安天水绍兴三十二年戸三十七万一千九十七口七十六万九千八百五十二
兴元府次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旧兼提举利州路兵马巡检事建炎二年升本路钤辖四年兼本路经略安抚使后分利州路为东西路兴元剑利阆金洋巴大安为东路治兴元阶成和鳯文龙兴为西路治兴州又置利州路阶成和鳯州制置使泾原秦鳯路经略安抚使乾道四年合为一路兴元帅兼领之淳熙二年复分三年又合五年复分绍兴五年再合庆元二年又分嘉定三年复合崇宁戸六万二百八十四口一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贡胭脂红花县四南郑〈次赤〉城固〈次畿〉褒城〈次畿〉西〈次畿至道一年割隶大安军三年还隶有锡冶一务〉茶场一〈熙宁八年置〉南渡后增县一廉水〈次畿绍兴四年析南郑县置以廉水为名〉
利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旧昭武军景祐四年改绍兴十四年分东西两路绍熙五年复合为一庆元二年复分嘉定三年复合十一年又分端平三年兵乱废崇宁戸二万五千三百七十三口五万一千五百三十九贡金钢铁县四绵榖〈中〉葭萌〈中〉嘉川〈中下咸平五年自镇州来隶熙宁三年省平蜀县入焉〉昭化〈下后周益昌县开宝五年改〉
洋州望洋川郡武康军节度旧武定军景祐四年改建炎以后尝置巴洋州安抚使寻罢崇宁戸四万五千四百九十口九万八千五百六十七贡隔织县三兴道〈望〉西乡〈上〉真符〈中〉
阆州上阆中郡乾德四年改安德军节度绍兴十四年隶东路端平三年兵乱淳祐三年移治大获山崇宁戸四万三千九百三十六口一十万九百七贡莲绫县七阆中〈望阆水迂曲绕县三面故名绍兴十八年省玉井镇入焉〉苍溪〈紧〉南部〈紧〉新井〈紧〉奉国〈中熙宁四年省岐平县为镇入焉〉新政〈中〉西水〈中下熙宁四年省晋安县为镇入焉〉
隆庆府本剑州上普安郡军事乾德五年废永归县隆兴二年以孝宗潜邸升普安军节度绍熙元年升府端平三年兵乱崇宁戸三万五千二十三口一十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贡巴㦸县六普安〈中熙宁五年省临津县为镇入焉〉梓潼〈上〉阴平〈中〉武连〈中〉普成〈中下〉剑门〈中下熙宁五年以剑门关剑门县复隶州有小剑白绵⿰砍粮谷龙聚托溪六砦〉
巴州中清化郡军事乾德四年废盘道归仁始宁三县咸平五年以清化属集州熙宁五年废集州又废壁州以其县来隶建炎三年兼管内安抚嘉熙四年兵乱民散崇宁戸二万三千三百三十七口四万一千五百一十六贡绵䌷县五花城〈中下省集州清化县为镇入焉〉难江〈上旧隶集州〉思阳〈中下熙宁三年省七盘县为镇入焉〉曽口〈下熙宁五年省其章县为镇入焉〉通江〈下省壁州白石符阳二县入焉〉
文州中下阴平郡军事建炎后带沿边管内安抚寻罢隶利西路绍定末置司成都端平后兵乱州废崇宁戸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一口二万二千七十八贡麝香县一曲水〈中下西魏县有重石毗谷张添磨留劵罗移思村戎门披波绥南十砦水银务一〉沔州下顺政郡军事本兴州绍兴十四年为利西路治所开禧三年吴曦僣改开德府曦诛改沔州崇宁戸一万二千四百三十口一万九千六百七十三贡蜜蜡县二顺政〈中开禧三年改为略阳〉长举〈中下〉监一济众〈铸铁钱〉
州下咸安郡军事乾德三年废宕渠县淳祐三年置司古渝县崇宁戸二万七千八百二十七口五万一千四百七十二贡纻丝绫绵䌷县四池〈中〉仪陇〈中〉营山〈中唐朗池县太中祥符五年改熙宁三年省山县为镇入焉〉伏虞〈中下熙宁五年省渠山县为镇入焉〉南渡后増县二良山〈中下建炎二年复〉相如〈望以南有司马相如故宅而名嘉熙间兵乱宝祐六年自兴州来属〉
政州下江油郡军事本龙州政和五年改为政州绍兴元年复为龙州端平三年兵乱宝祐六年徙治雍村崇宁戸三千五百二十三口九千二百九十四贡麸金羚羊角天雄县二江油〈中有干坡砦〉清川〈下本马盘唐改今名康定初増戍兵端平三年兵乱地废〉
大安军中本三泉县旧属兴元府乾德三年平蜀以县直属京至道二年建为大安军三年军废县仍旧属京绍兴三年复升军崇宁戸六千七十五口一万八百九十一领镇二金牛青乌南渡后复置三泉县隶军金州上安康郡昭化军节度前宋隶京西南路惟此一州未没于金建炎四年属利州绍兴元年置金均房州镇抚使六年复隶京西南路九年隶西川宣抚司十年置金房开达安抚使十三年隶利州路又以商州上津丰阳两县来属乾道四年兼管内安抚县六西城〈下〉汉阴〈中下绍兴二年迁治新店以旧县为镇嘉定三年升滶口镇为县有饶风镇〉洵阳〈中〉石泉〈下〉平利〈下〉南渡后増县一上津〈中下本平利县地绍兴十六年以鹘岭关卓驮平为界〉
阶州中下武都郡军事本隶秦鳯路绍兴初陕西地尽入于金惟阶成岷鳯洮五郡鳯翔府和尚原陇州方山原存绍兴初以杨家崖为家计砦县二福津〈中下〉将利〈中下〉同庆府中下同谷郡军事本成州隶秦鳯路绍兴十四年来属宝庆元年以理宗潜邸升同庆府县二同谷〈中〉栗亭〈中〉
西和州下和政郡团练本隶秦鳯路绍兴元年入于金改祐州旧名岷州十二年与金人和以岷犯金太祖嫌名改西和州因郡名和政云以淮西有和州故加西字开禧二年又入于金县三长道〈紧〉大潭〈中〉祐川
鳯州下河池郡团练旧属秦鳯路绍兴十四年来隶县三梁泉〈上〉两当〈上〉河池〈紧〉
天水军同下州绍兴初秦州入于金分置南北天水县十三年隶成州后以成纪之大平社陇成之东阿社来属嘉定元年升军九年移于天水县旧治仍置县一天水〈绍兴十五年废成纪陇西二县来入〉
夔州路州十夔黔施忠万开达涪恭珍军三云安梁山南平监一大宁县三十二南渡后府三重庆咸淳绍庆州八夔达涪万开施播恩军三云安梁山南平监一大宁绍兴三十二年戸三十八万六千九百七十八口一百一十三万四千三百九十八
夔州都督府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州初置在白帝城景德三年徙城东建炎三年升夔利兵马铃辖淳熙十五年帅臣带归峡州兵马司元丰戸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三贡蜜蜡县二奉节〈中〉巫山〈中下〉
绍庆府下本黔州黔中郡军事武泰军节度绍定元年升府绍熙三年移巡检治増潭元丰戸二千八百四十八贡朱砂蜡县二彭水〈中嘉祐八年废洪杜洋水都儒信孚四县入焉有洪杜小洞界山难溪四砦绍兴二年以元隶珍州戸四十九还隶〉黔江〈下有白石门阑佐水永安安乐双洪射营右水蛮塜浴水潜平鹿角万就六堡白水土溪小溪石柱高望木孔东流李昌仆射相阳小村石门茒田木栅虎眼二十九砦〉羁縻州四十九〈南宁州逺州犍州清州蒋州知州蛮州袭州峨州邦州鹤州劳州义州福州儒州令州郝州普州宁州縁州那州鸾州丝州卭州敷州晃州侯州焚州添州瑶州双城州训州乡州阙州茂龙州整州乐善州抚水州思元州逸州思州南平州勲州姜州棱州鸿州和武州晖州亳州鼓州悬州〉南渡后羁縻州五十六
施州下清江郡军事元丰戸一万九千八百四贡黄连木药子县二清江〈中下有歌罗永宁细沙宁边尖木夷平六砦熙宁六年五月省施州永兴砦置夷平砦元丰三年七月废永宁砦置行廊安确二砦〉建始〈中下有连天一砦〉监一广积〈绍圣三年置铸铁钱〉
咸淳府下本忠州南宾郡军事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元丰戸三万五千九百五十贡绵䌷县三临江〈中下〉垫江〈中江熙宁五年省贵溪县入焉〉南宾〈下〉南渡后増县二丰都〈下〉龙渠〈下〉
万州下南浦郡军事开宝三年以梁山为军元丰戸二万五百五十五贡金木药子县二南浦〈下有平云砦〉武宁〈下〉开州下盛山郡军事崇宁戸二万五千贡白纻车前子县二开江〈上庆历四年废新浦县入焉〉清水〈中旧名万岁县后改〉
达州上通川郡军事本通州乾德三年改乾德五年废阆英宣汉二县熙宁六年省三冈县七年省石鼓县分隶通川新宁永睦三县元丰戸四万六百四十贡䌷县五通川〈中〉巴渠〈中〉永睦〈下隋永穆县今改〉新宁〈下〉东乡〈下〉南渡后増县一通明〈下旧通明院〉
涪州下涪陵郡军事熙宁三年废温山县为镇大观四年废白马砦咸淳二年移治三台山元丰戸一万八千四百四十八贡绢县三涪陵〈下有白马盐场〉乐温〈下〉武龙〈下宣和元年改武龙县为枳县绍兴元年依旧〉
重庆府下本恭州巴郡军事旧为渝州崇宁元年改恭州后以高宗潜藩升为府旧领万寿县乾德五年废雍熙中又废南平县庆历八年以黔州羁縻南溱二州来隶皇祐五年以南州置南川县熙宁七年以南川县隶南平军元丰戸四万二千八十贡葛布牡丹皮县三巴〈中有石英峰玉蓝溪祈兴四镇〉江津〈中下乾德五年移治马鬃镇〉壁山〈下〉羁縻州一〈溱州领荣懿扶欢二县以酋首领之后隶南平军〉
云安军同下州开宝六年以夔州云安县建为军建炎三年为军使元丰戸一万一千七十五贡绢县一云安〈望有思问捍技平南三砦玉井盐场团云盐井〉监一云安〈熙宁四年以云安监戸口析置安义县八年戸还隶云安县复为监〉
梁山军同下州高梁郡开宝二年以万州丕氏屯田务置军拨梁山县来隶熙宁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军元祐元年还隶万州寻复故元丰戸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七贡绵县一梁山〈中下〉
南平军同下州熙宁八年收西番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领县二南川〈中下熙宁八年省入隆化元丰元年复置有荣懿开边通安安稳归正五砦溱川保〉隆化〈下熙宁八年自涪州来隶有七渡水砦大观四年砦废〉
溱溪砦本羁縻溱州领荣懿扶欢二县熙宁七年招纳置荣懿等砦隶恭州后隶南平军大观二年别置溱州及溱溪夜郎两县宣和二年废州及县以溱溪砦为名隶南平军
大宁监同下州开宝六年以夔州大昌县盐泉所建为监元丰戸六千六百三十一贡蜡县一大昌〈中下端拱元年自夔州来隶旧在监南六十里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
珍州唐贞观中开山洞置唐末没于夷大观二年大骆解上下族帅献其地复建为珍州宣和三年承州废以绥阳县来隶县二乐源绥阳本羁縻夷州大观三年酋长献其地建为承州领绥阳都上义泉宁夷洋川五县宣和三年废州及都上等县以绥阳隶珍州遵义砦大观二年播州杨文贵献其地建遵义军及遵义县宣和三年废州及县以遵义砦为名隶珍州
思州政和八年建领务川卭水安夷三县宣和四年废州为城及务川县以务川城为名卭水安夷二县皆作堡并隶黔州绍兴元年复为思州县三务川安夷卭水〈宣和四年并废隶黔州绍兴二年复〉
播州乐源郡大观二年南平夷人杨文贵等献其地建为州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宣和三年废为城隶南平军端平三年复以白绵堡为播州三县仍废嘉熙三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咸淳末以珍州来属县一乐源〈中有遵义砦开禧三年升军嘉定十一年复为砦〉
川峡四路盖禹贡梁雍荆三州之地而梁州为多天文与秦同分南至荆峡北控剑栈西南接蛮夷土植宜柘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焉动至连月好音乐少愁苦尚奢靡性轻喜虚称庠塾聚学者众然怀土罕趋仕进涪陵之民尤尚鬼俗有父母疾病多不省视医药及亲在多别籍异财汉中巴东俗尚颇同沦于偏方殆将百年孟氏既平声教攸暨文学之士彬彬軰出焉
宋史卷八十九
宋史巻八十九考证
地理志五福建路福州闽清○一统志宋为福清南劔州将乐○五代为镛州
沙○按沙先属汀州
夔州路夔州都督府初置在白帝城景德三年徙城东○〈臣宗楷〉按老学庵笔记唐夔州在白帝城地势险固丁晋公为转运使始迁于瀼西
宋史巻八十九考证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巻九十
元中书右丞相総裁托克托等修
地理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燕山府路〉
广南东路府一肇庆州十四广韶循潮连梅南雄英贺封新康南恩惠县四十三南渡后府三肇庆德庆英德州十一广韶循潮连封新南恩梅雄惠绍兴三十二年户五十一万三千七百一十一口七十八万四千七百七十四
广州中都督府南海郡清海军节度开宝五年废咸宁番禺蒙化游水四县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广南东路兵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元丰户一十四万三千二百六十一贡胡椒石发糖霜檀香肉豆蔻丁香母子零陵香补骨脂舶上茴香没药没石子元丰贡沉香甲香詹糖香石斛龟壳水马鼊皮藤箪县八南海〈望隋县后改常康开宝五年复〉番禺〈上开宝中废入南海皇祐三年复置有银炉铁场〉增城〈中〉清逺〈中有大富银场静定鐡场钱紏铅场〉怀集〈中有大利银场〉东筦〈中下开宝五年废入增城六年复置有桂角等三银场静康等三盐场海南黄田等三盐栅〉新㑹〈下有千岁锡场海晏等六盐场〉信安〈下本义宁县开宝五年废入新㑹六年复置太平兴国初改信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新州新兴县元祐元年复为县绍圣元年复省为镇后复为县还隶广州〉南渡后无信安增县一香山〈绍兴三十二年以东筦香山镇为县〉
韶州中始兴郡军事元丰户五万七千四百三十八贡绢锺乳县五曲江〈望有永通钱监灵源等三银场中子铜场〉翁源〈望有大湖银场大富铅场〉乐昌〈中有黄坑等二银场太平铅场〉仁化〈中开宝五年废入乐昌咸平三年复置有大众多田二铁场多宝铅场〉建福〈宣和三年以岑水场析曲江翁源地置县〉南渡后无建福增县一乳源〈乾道二年析曲江之乐昌依化乡于州头津置〉监一永通
循州下海丰郡军事元丰户四万七千一百九十二贡绢藤盘县三龙川〈望有大有铅场宣和三年改龙川曰雷江绍兴元年复旧〉兴宁〈望晋县天禧三年移治长乐有夜明银场〉长乐〈上熙宁四年析兴宁县置有罗翊等四锡场〉
潮州下潮阳郡军事元丰户七万四千六百八十二贡蕉布甲香鲛鱼皮县三海阳〈望有海门等三砦三河口盐场丰济银场横衡等二锡场〉潮阳〈中下本海阳县地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八年复〉揭阳〈宣和三年割海阳三乡置揭阳县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八年复仍移治吉帛村是谓三阳〉
连州下连山郡军事元丰戸三万六千九百四十三贡苎布官桂元丰贡锺乳县三桂阳〈望有同官银场〉阳山〈中有铜坑锡场〉连山〈中绍兴六年废为镇十八年复〉
梅州下军事本潮州程乡县南汉置㳟州开宝四年改熙宁六年废元丰五年复宣和二年赐郡名义安绍兴六年废州为程乡县仍带程江军事十四年复为州元丰戸一万二千三百七十贡银布县一程乡〈中有乐口锡场石坑铅场龙坑铁场〉
南雄州下本雄州军事开宝四年加南字宣和二年赐郡名保昌元丰戸二万三百三十九贡绢县二保昌〈望〉始兴〈中旧隶韶州开宝四年来隶〉
英德府下本英州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曰贡阳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元丰戸三千一十九贡纻布县二贡阳〈望有锺峒银场礼平铜场〉浛光〈上开宝四年自广州隶连州六年自连州来隶有贤德等三银场〉
贺州下临贺郡军事开宝四年废荡山封阳冯乘三县夲属东路大观二年五月割属西路戸四万二百五贡银县三临贺〈紧有大平银场〉富川〈上〉桂岭〈中〉南渡后属广西路封州望临封郡军事夲下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绍兴七年省州以二县隶德庆府十年复旧元丰戸二千七百七十九贡银县二封川〈下〉开建〈下开宝五年废入封川六年复置〉肇庆府望高要郡肇庆军节度夲端州军事元符三年升兴庆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下为望重和元年赐肇庆府名仍改军额元丰戸二万五千一百三贡银石砚县二高要〈中有沙利银场浮芦鐡场〉四㑹〈中旧隶广州熙宁六年来属有金场银场〉
新州下新兴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平兴县元丰戸一万三千六百四十一贡银县一新兴〈中咸平六年移治州城西〉
德庆府望本康州晋康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州及悦城晋康都城并入端溪以隶端州寻复为州大观四年升为望郡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为府十四年置永庆军节度元丰戸八千九百七十九贡银县二端溪〈下有云烈锡场〉泷水〈下旧隶泷州州废以县来隶有罗磨䕶峒二银场〉
南恩州下恩平郡军事旧恩州开宝三年废恩平杜陵二县庆历八年以河北路有恩州迺加南字元丰戸二万七千二百一十四贡银县二阳江〈中有海口海陵博腊遂训等四砦有锡场〉阳春〈下熙宁六年废春州并铜陵县入阳春来隶有榄径鐡场〉
惠州下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博罗元丰戸六万一千一百二十一贡甲香藤箱县四归善〈中有阜民钱监酉平流坑二银场永吉信上永安三锡场三豊鐡场淡水盐场〉海丰〈下有云溪杨安劳谢三锡场古龙石桥二盐场〉河源〈紧有立溪和溪永安三锡场〉博罗〈中有鐡场〉
广南西路大观元年割融柳宜及平允从庭孚观九州为黔南路融州为帅府宜州为望郡三年以黔南路并入广西以广西黔南路为名四年依旧称广南西路州二十五桂容邕融象昭梧滕龚浔柳贵宜宾横化高雷钦白郁林廉琼平观军三昌化万安朱崖县六十五南渡后府二静江庆逺州二十容邕象融昭梧藤浔贵柳宾横化高雷钦廉贺琼郁林军三南宁万安吉阳绍兴二十二年戸四十八万八千六百五十五口一百三十四万一千五百七十二
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大观元年为大都督府又升为帅府旧领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兼夲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宝祐六年改广西制置大使后四年废复为广西路经略安抚使元丰戸四万六千三百四十三贡银桂心县十一临桂〈紧嘉祐六年废慕化县入焉〉兴安〈望唐全义县晋置溥州乾德元年州废太平兴国初改今名〉灵川〈望〉荔浦〈望〉永福〈下〉脩仁〈中熙寜四年废脩仁县为镇入荔浦元丰元年复〉义宁〈中下本义宁镇马氏奏置开宝五年废入广州新㑹六年复置〉理定〈下〉古〈下〉永宁〈中唐丰水县熙宁四年废为镇入荔浦元祐元年复〉南渡后无永宁县
容州下都督府普宁郡宁逺军节度开宝五年废欣道渭龙陵城三县元丰戸一万三千七百七十六贡银珠砂县三普宁〈上开宝五年废绣州以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并入焉〉陆川〈中开宝五年废顺州省龙豪温水龙水南河四县入焉九年移治公平淳化五年又徙治于旧温水县〉北流〈中开宝五年废高禺州以峨石扶莱罗辨陵城四县地入焉〉
邕州下都督府永宁郡建武军节度开宝五年废朗宁封陵思龙三县大观元年升为望郡绍兴三年置司市马于横山砦以本路经略安抚总州事同提点买马专任武臣隆兴后文武通差宝祐元年兼邕宜钦融镇抚使元丰戸五千二百八十八贡银县二宣化〈下景祐二年废如化县入焉〉武缘〈下景祐二年废乐昌县入焉〉砦一太平〈旧领永平太平古万横山四砦元丰九域志止存太平一砦〉金场一镇乃〈熙寜六年置〉羁縻州四十四县五洞十一〈忠州冻州江州万丞州思陵州左州思诚州谭州渡州龙州七源州思明州西平州上思州禄州石西州思浪州思同州安平州员州广源州勤州南源州西农州万崖州覆利州温弄州及武黎县罗阳陀陵县永康县武盈洞古甑洞凭祥洞樽峒卓峒龙英洞龙耸洞徊洞武德洞古佛洞八⿰洞并属左江道思恩州鹣州思城州勘州归乐州武峨州伦州万德州蕃州昆明州婪鳯州侯唐州归恩州田州功饶州归城州武笼州及龙川县并属右江道初安平州曰波州皇祐元年改元祐三年又改懐化洞为州〉
融州融水郡清逺军节度夲军事州大观二年升为帅府三年罢帅府赐军额又升为下都督府崇宁元年置武阳砦罗城堡二年置乐善砦废罗城堡四年即融水县王口砦置平州政和元年废平州仍为王口砦与融江文村浔江临溪四堡砦来隶寻复故绍兴四年复废平州为王口砦观州为高峰砦元丰戸五千六百五十八贡金桂心县一融水〈中开宝五年置罗城县熙宁七年废武功罗城二县为镇来隶〉砦一融江南渡后增县一怀逺〈下绍兴四年州废复为砦来隶十四年复为县有临溪文村浔江三堡高峰砦〉羁縻州一乐善州
象州下象郡景德四年升防御景定三年徙治来宾县之蓬莱元丰戸八千七百一十七贡金藤器槵子县四阳寿〈中下〉来宾〈中下旧隶严州州废来属开宝七年又以废严州之归化入焉〉武化〈下熙宁七年废武化县入来宾元祐元年复〉武仙〈下〉南渡后无武化县
昭州下平乐郡军事开宝五年废永平县元丰戸一万五千八百八十贡银县四平乐〈中大中祥符元年移治州城东〉立山〈中熙宁五年废蒙州以连区蒙山二县入焉〉龙平〈中开贤五年废富州以县来隶又以思勤马江入焉熙宁八年又隶梧州元丰八年复来隶宣和中改昭平淳熙六年复今名〉恭城〈下太平兴国元年徙治于北乡龙渚市景定五年复旧〉
梧州下苍梧郡军事元丰戸五千七百二十贡银白石英县一苍梧〈下熙宁四年省戎城县为镇入苍梧〉
藤州下感义郡军事开宝三年废宁风感义义昌三县元丰户六千四百二十二贡银县二镡津〈中〉岑溪〈下熙宁四年废南仪州为县隶州〉
龚州下临江郡军事开宝五年废阳川武陵随建大同四县政和元年州废隶浔州三年复绍兴六年复废仍隶浔州元丰户八千三十九贡银县一平南〈中开宝五年以思明州之武郎来属嘉祐二年废武郎县入焉〉
浔州下浔江郡军事开宝五年废皇化县俄又废州以桂平隶贵州六年复置元丰户六千一百四十一贡银县一桂平〈下〉
柳州下龙城郡军事咸淳元年徙治柳城县之龙江元丰户八千七百三十贡银县三马平〈中〉洛容〈中嘉祐四年废象县入洛容〉柳城〈中梁龙城县景德三年改〉
贵州下怀泽郡军事元丰户七千四百六十贡银县一郁林〈中下隋郁平县开宝四年改〉
庆逺府下本宜州龙水郡庆逺军节度旧军事州景祐三年废崖山县宣和元年赐军额河池县不详何年并省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庆逺府元丰户一万五千八百二十三贡生豆蔻草豆蔲元丰贡银县四龙水〈上淳化五年以柳州洛曹来隶嘉祐七年废入龙水熙宁八年二月废羁縻怀逺军古阳县为怀逺砦迷昆县为镇并思立砦并入焉有怀逺思立二砦后改宜山〉天河〈下大观元年六月以天河县并德谨砦堰江堡隶融州靖康元年九月复来隶有德谨一砦〉忻城〈中下庆历三年以羁縻芝忻归恩䊸等州地置县〉思恩〈下熙宁八年自环州来隶徙治带溪砦省镇宁州礼丹县入焉元丰六年复徙旧治有普义带溪镇宁三砦〉南渡后增县一河池〈下有银场〉羁縻州十军一监二〈温泉州环州镇宁州领县二蕃州金城州文州兰州领县三安化州领县四迷昆州智州领县五怀逺军领县一又有富仁富安二监旧领思顺归化二州庆历四年并入柳州马平县〉
宾州下安城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州琅琊石城二县以领方隶邕州六年以领方复置州元丰户七千六百二十贡银藤器县三领方〈下〉迁江〈中夲邕州羁縻州天禧四年置〉上林〈中下开宝五年自邕州来属废澄州止戈贺水无虞入焉〉
横州下宁浦郡军事开宝五年废乐山从化二县又以废峦州永定来属元丰戸三千四百五十一贡银县二宁浦〈下〉永定〈下开宝六年废峦州武罗灵竹二县入焉熙宁四年省入宁浦元祐三年复置后更名永享〉
化州下陵水郡军事夲辩州太平兴国五年改开宝中废陵罗县元丰戸九千三百七十三贡银高良姜县二石龙〈下〉吴川〈下本属罗州州废开宝五年来隶〉南渡后增县一石城〈乾道三年析吴川西乡置因石城冈为名〉
高州下高凉郡军事开宝五年废良德县景德元年并入窦州移治茂名三年复置以二县还隶元丰戸一万一千七百六十六贡银县三电白〈下〉信宜〈中下唐信仪县太平兴国初改信宜熙宁四年废窦州以信宜县来隶有银场〉茂名〈下开宝五年自潘州来隶〉
雷州下海康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徐闻遂溪二县元丰戸一万三千七百八十四贡良姜元丰贡斑竹县一海康〈下有冠头砦〉南渡后复二县遂溪〈绍兴十九年复置〉徐闻〈乾道七年复置〉钦州下宁越郡军事开宝五年废遵化钦江内亭三县天圣元年徙州治南宾砦元丰戸一万五百五十二贡高良姜翡翠毛县二灵山〈望有咄步砦〉安逺〈下唐保京县宋初改安京景德中改今名有如洪如昔二砦〉
白州下南昌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南昌建宁周罗三县政和元年废州以其地隶郁林三年复南渡后复废入郁林元丰戸四千五百八十九贡银缩砂县一博白〈中南渡后隶郁林州〉
郁林州下郁林郡军事州开宝中废郁平兴德二县州初治兴业至道二年徙今治政和元年废白州博白来隶三年复置白州以博白还旧隶南渡后废白州以博白来隶元丰戸三千五百六十四贡缩砂元丰贡银县二南流〈中下旧隶牢州州废来隶又以废牢州之定川宕川党州容山怀义抚康善劳入焉〉兴业〈下以废郁平兴德入焉〉
廉州下合浦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封山蔡龙大廉三县移州治于长沙场置石康县太平兴国八年改太平军移治海门镇咸平元年复元丰戸七千五百贡银县二合浦〈上有二砦〉石康〈下夲常乐州宋并为县〉
琼州下琼山郡靖海军节度夲军州事大观元年以黎母山夷峒建镇州赐军额为靖海政和元年镇州废以其地及军额来归元丰戸八千九百六十三贡银槟榔县四琼山〈中熙宁四年省含城入焉有感恩英田场二栅〉澄迈〈下开宝五年废崖州与舍城文昌并来隶〉文昌〈下〉临高〈下绍兴初移于莫村〉乐㑹〈下唐置环以黎洞寄治南管大观三年割隶万安军后复来属〉
南宁军旧昌化军同下州夲儋州熙宁六年废州为军绍兴六年废昌化万安吉阳三军为县隶琼州十三年为军使十四年复为军以属县还隶本军后改今名元丰戸八百五十三贡高良姜元丰贡银县三宜伦〈下隋义伦县太平兴国初改〉昌化〈下熙宁六年省元丰三年复有昌化砦〉感恩〈下熙宁六年省元丰四年复〉
万安军同下州旧万安州万安郡熙宁七年废为军绍兴六年废军为万宁县以军使兼知县事隶琼州十三年复为军元丰戸二百七十贡银县三万宁〈下后复名万安〉陵水〈下熙宁七年为镇元丰三年复绍兴六年隶琼州十三年复来隶〉
吉阳军同下州本朱崖军即崖州熙宁六年废为军绍兴六年废军为宁逺县十三年复后改名吉阳军元丰戸二百五十一贡高良姜镇二临川藤桥〈熙宁六年省寜逺吉阳二县为临川藤桥二镇宁逺即临川〉南渡后县二宁逺〈下绍兴六年复县隶琼州十三年复来属〉吉阳〈下熙宁六年废为藤桥镇隶琼州绍兴六年复〉
平州崇宁四年三月王江古州蛮戸纳土于王口砦建军以怀逺为名割融州融江文村浔江临溪四堡砦并隶军寻改怀逺军为平州仍置倚郭怀逺县又置百万砦及万安砦又于安口隘置允州及安口县又于中古州置格州及乐古县五年改格州为从州政和元年废平州依旧为王口砦并融江文村浔江临溪四堡砦并依旧隶融州废怀逺县又废从州为乐古砦并通靖镇安百万砦并拨隶允州又废允州权留平州又权置百万砦宣和二年赐平州郡名曰怀逺〈绍兴四年废平州仍为王口砦隶融州十四年复以王口砦为怀逺县〉
从州〈废置具平州〉
允州〈废置同上〉
庭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河池县置庭州倚郭县曰怀德又于南丹州中平县置砦曰靖南寻拨隶庭州大观二年置安逺砦大观四年废庭州移靖南砦于废孚州宣和五年移安逺砦于平安山置
孚州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孚州倚郭县曰归仁四年废孚州及归仁县为靖南砦先于南丹州中平县置靖南砦今移置此政和七年复置孚州及绥仁县仍移靖南砦归旧处宣和三年复废孚州及归仁县置靖南砦大观四年隶观州〈绍兴四年废靖南砦〉
溪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思恩县带溪砦置溪州四年废镇州大观元年置镇州于黎母山心倚郭县以镇宁为名升镇州为都督府赐静海军额政和元年废镇州以静海军额为琼州
延德军崇宁五年初置延德县于朱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大观元年改为军又置倚郭县曰通逺政和元年废延德军为感恩县昌化军通逺县为通逺镇隶朱崖军政和六年置延德砦又以通逺镇为砦
地州崇寜五年纳土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孚州文州崇宁五年纳土大观元年置绥南砦〈绍兴四年废〉兰州崇寜五年纳土
那州崇寜五年纳土
观州大观元年克南丹州以南丹州为观州置倚郭县大观四年以南丹州还莫公晟复于高砦置观州〈绍兴四年废观州为高峰砦存留夲门马台平洞黄泥中村等堡砦〉
隆州
兑州政和四年置隆州兑州并兴隆县万松县宣和三年废隆州及兴隆县为威逺砦兑州及万松县为靖逺砦二州先置思忠安江鳯麟金斗朝天等五砦并废各隶新砦仍并隶邕州
广南东西路盖禹贡荆二州之域当牵牛婺女之分南滨大海西控夷洞北限五岭有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产民性轻悍宋初以人稀土旷并省州县然岁有海舶贸易商贾交凑桂林邕宜接夷獠置守戍大率民婚嫁丧葬衣服多不合礼尚淫祀杀人祭鬼山林翳密多瘴毒凡命官吏优其秩奉春梅诸州炎疠颇甚许土人领任景德中令秋冬赴治使职巡行皆令避盛夏瘴雾之患人病不呼医服药儋崖万安三州地狭戸少常以琼州牙校典治安南数郡土壤遐僻但羁縻不绝而已
燕山府路府一燕山州九涿檀平易营顺蓟景经县二十宣和四年诏山前收复州县合置监司以燕山府路为名山后别名云中府路
燕山府唐幽州范阳郡卢龙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契丹建为南京又改号燕京金人灭契丹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又改郡曰广阳节度曰永清军领十二县五年童贯蔡攸入燕山七年郭药师以燕山叛金人复取之析津 广平 都市〈赐名广宁〉昌平 良乡 潞 武清安次 永清 三河 香河〈赐名清化〉漷阴
涿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四年金将郭药师以州降赐郡名曰涿水升威行军节度县四范阳 归义同安 新城〈赐名威城〉
檀州隋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横山升镇逺军节度七年金人复破之县二密云 行唐〈赐名威塞〉
平州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䧟改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宣和四年赐郡名渔阳升抚宁军节度五年辽将张觉据州来降寻为金所破县三卢龙〈赐名卢城〉石城〈赐名临闗〉马城〈赐名安城〉
易州唐置雍熙四年䧟于契丹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遂武防御县三易水 涞水 容城营州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䧟宣和四年赐郡名曰平卢防御县一都城〈赐名镇山〉
顺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顺兴团练县一怀柔
蓟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广川团练七年金人破之县三渔阳〈赐名平卢〉三河玉田
景州契丹置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滦川军事县一遵化
经州夲蓟州玉田县宣和六年建为州七年䧟于金云中府路
云中府唐云州大同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契丹号为西京宣和三年始得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州所谓山后九州也
武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五年金人以州来归六年筑固强堡寻复为金人所取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后唐置彰国军石晋以赂契丹宣和五年契丹将苏京以州来降金人寻逐京复取之朔州唐置后唐为振武军石晋以赂契丹宣和五年守将韩正以州来降金人寻逐正复取之
蔚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五年守将陈翊以州来降六年翊为金人所杀复取之
奉圣州唐新州后唐置威塞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在云中府之东契丹改为奉圣州
归化州旧毅州后唐改为武州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归化州
儒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
妫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可汗州
宋史卷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