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审视瑶函
◀上一卷 卷四 下一卷▶


本作品由于校订不足而错误百出。您可以参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尝试它,再移除这个模板。

运气原证

按内经运气。目 疡有二。一曰热。经云。少阴司天之政。三之气大火行。寒气时至。民病目赤 疡。治以寒剂是也。二曰燥。经云。岁金太过。民病目赤 疡。又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目 疡。治以温剂是也。

目疡

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火郁内发。致有斯疾。盖心主乎血。而血热生风。郁甚则递相传袭。故火能生土。血注阳明主肌肉。风热与血热相搏。发见皮肤。其名不一。有黄浓而白者。土生金。母归子也。始生微痒而热轻。肿痛烂为热极。血凝化水。气滞成脓。甚至寒热作而饮食减。尤为虑。宜宣泄风毒。凉心经解胃热。按目疮疣。皆因君火司令。燥火热邪所致。宜温宜凉。随症施治可也。

目疡

属性:实热生疮症。疮生各有经。泪如汤样注。涩急且羞明。睥或弦多溃。胞中椒粟成。疮生于 上。心火炽盈盈。 睑外脾家燥。唇边亦土形。肺脑形于鼻。周身旺六经。耳热尤肾燥。满面六阳蒸。三焦炎项上。下部六阴乘。 失治应须变。援睛目欠明。

此症谓目病生疮之故。轻重不等。痛痒不同。重则有堆高浓。紫血脓烂而腥臭者。乃气血不和。火实之邪。血分之热尤重。如瘀滞之症。膏混水浊。每每流于睥 成疮。瘀血散而疮自除。勤劳湿热之人。每患睥 成疮。别无痛肿症者。亦轻而无妨。若火盛疮生。惟重滞肿痛者。又当急治。恐浊气沿于目内。而病及于珠。若先目病后生疮。必是热沿他症。凡见疮生。当验部分。以别内因何源而来。因其轻重而治之。宜服∶

加减四物汤

生地黄 苦参 苏薄荷 川芎 黍粘子 连翘 天花粉 防风 赤芍药 当归 荆芥穗(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食后服。

芎归汤

川芎 当归 赤芍药 防风 羌活(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频洗。则血活风亦去矣。

搽药方

(治眼皮外满睑生疮,溃烂疼痛)

血竭 乳香 没药 轻粉 陀僧(各等分)

上研为细末。厌之疮处。

又方

(治眼胞上下或睑生疮,破流黄水荫开者)

青黛(一钱二分) 黄柏末 潮脑 轻粉(各一钱) 松香(一钱半)

上为细末。用旧青布。卷药在内。麻油湿透。烧灰。俟油灰滴于茶钟内蘸搽。

目疡

血滞脾家火。胞上起热疮。泪多并赤肿。沙擦最难当。或疼兼又痒。甚不便开张。可恶愚顽者。全凭出血良。目睛惟仗血。血损目无光。轻时须善逐。重开过则伤。胞间红瘰瘰。风热是椒疮。

此症生于睥内。红而坚者是。有则沙擦难开。多泪而痛。人皆称粟疮。误矣。夫粟疮亦生在睥。但色黄软而易散。此是坚而难散者。俗皆以龙须灯心等物。出血取效。殊不知目以血为荣。血损而光华有衰弱之患。轻者只宜善治。至于瘰瘰连片。疙瘩高低不平。及血瘀滞者。不得已而导之。中病即止。不可太过。过则血损。恐伤真水。难养神膏。大概用平熨之法。退而复来。乃内有瘀滞。方可量病渐导。若初治不可轻为开导。过治恐有损也。不如谨始为妙。宜服∶

归芍红花散

(治眼胞肿硬,内生疙瘩)

当归 大黄 栀子仁 黄芩 红花(以上俱酒洗微炒) 赤芍药 甘草 白芷 防风 生地黄 连翘(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食远。白水煎服。

目疡

脾经多湿热。气滞血行迟。粟疮胞内起。粒粒似金珠。似脓脓不出。沙擦痛无时。睥急开张涩。须防病变之。病来如软急。散亦不多时。

此症生于两睥之内。细颗黄而软者是。今人皆称椒疮为粟疮者。误矣。夫椒疮红而坚。有则硬睛。沙涩不便。未至于急。若粟疮一见。目疼头痛者。必有变症。粟疮是湿热郁于土分。极重。但椒疮以风热为重。

二症虽皆生于睥内。属于血分。椒疮红坚易散。粟疮黄软不易散。故治亦不同。岂可概论哉。宜服∶

除风清脾饮

广陈皮 连翘 防风 知母 元明粉 黄芩 玄参 黄连 荆芥穗 大黄 桔梗 生地(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目疣

此症或眼皮上下。生出一小核是也。乃脾胃痰气所致。上睑属脾经。下睑属胃经。若结成小核。红而自破。不药而愈。若坚白不破。久则如杯如拳。而成瘤矣。若初起小核时。即先用细艾如粟米壮放患上。令患目者卧榻紧闭目。以隔蒜片灸三四壮。外将膏药贴之。又用紫背天葵子连叶二两煮酒 一壶半。皂角子二三粒泡热研细。饮酒时搽疣上自消。

目疣

凡是睥生痰核。痰火结滞所成。皮外觉肿如豆。睥内坚实有形。或有不治自愈。或有壅结为瘿。甚则流脓出血。治之各不同名。此火土之燥。毋向外求情。若能知劫治。顷刻便清平。

此症乃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火重于痰者。其色红紫。乃痰因火滞而结。此生于上睥者多。屡有不治自愈。有恣辛辣热毒酒色斫丧之人。久而变为瘿漏重疾者。治亦不同。若初起知劫治之法。则顷刻而平复矣。宜服∶

防风散结汤

玄参(一钱) 前胡 赤芍药 黄芩 桔梗 防风 土贝母 苍术 白芷 陈皮 天花粉(各八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热服。

清胃汤

(治眼胞红硬。此阳明经积热。平昔饮酒过多。而好食辛辣炙爆之味所致也)

山栀仁(炒黑) 枳壳 苏子(各六分) 石膏( ) 川黄连(炒) 陈皮 连翘 归尾 荆芥穗 黄芩 防风(各八分) 甘草(生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热服。

目疣

木疳十有九风轮。碧绿青蓝似豆形。如是昏沉应不痛。若然泪涩目多疼。莫教变症侵眸子。不散瞳神便破睛。此症生于风轮者多。其色蓝绿青碧。有虚实二症。虚者大而昏花。实者小而痛涩。非比蟹睛。因破而出。乃自然生出者。大小不一。亦有渐变成尖长也。宜服∶

羚羊角饮子

羚羊角(锉细末) 细辛 大黄 知母 五味子 芒硝(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锉剂。以上六味。各一钱。防风二钱。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为末。每服五钱。调服亦可。

平肝清火汤

(治黑睛胀大,虚者服。)

车前子 连翘(各一钱) 枸杞子 柴胡 夏枯草 白芍 生地黄 当归(各钱半)

上为一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目疣

火疳生如红豆形。热毒应知患不轻。两 目家犹可缓。气轮犯克急难停。重则破 成血漏。轻时亦有十分疼。清凉调治无疑惑。免致终身目不明。

此症生于睥 气轮也。在气轮。为害尤急。盖火之实邪。今在金部。火克金。鬼贼相侵。故害最急。初起如粟疮榴子一颗。小而圆。或带横长而圆。状如豆。次后渐大。痛者多。不痛者少。不可误认为轮上一颗如赤豆症。因瘀积在外。易消之。此则从内而生也。宜服∶

洗心散

大黄 赤芍药 桔梗 玄参 黄连 荆芥穗 知母 防风 黄芩 当归尾(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后茶清调下。

目疣

土疳之病。俗号偷针。脾家燥热。瘀滞难行。微则自然消散。甚则出血流脓。若风热乘虚而入。则脑胀痛而眸子俱红。有为漏之患。有吊败之凶。

此症谓睥上生毒也。俗号为偷针。有一目生而传两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微邪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所病不一。因其病而治之。宜服敷∶

清脾散

薄荷叶 升麻 甘草(减半) 山栀仁(炒) 赤芍药 枳壳 黄芩 广陈皮 藿香叶 石膏 防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五分。白水煎服。

敷药方

生南星(三钱研末) 生地黄(五钱)

上共捣烂为膏。贴太阳穴。其肿即消矣。

目疣

金疳起如玉粒。睥生必碍睛疼。沙擦涩紧翳障生。若在气轮目病。珠痛泪流不爽。阳分最苦气升。时交阴降略清宁。目小涩而坚硬。

此症初起与玉粒相似。至大方变出祸患。生于睥内。必碍珠涩痛以生障翳。生于气轮者。则有珠痛泪流之苦。子后午前。阳分气升之时。病尤甚。午后时入阴分。则病略清宁。久而失治。违戒反触。有变漏之患矣。宜服∶

泻肺汤

桑白皮 黄芩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去心) 桔梗(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服。

目疣

水疳眼忽一珠生。或在胞中或在睛。或者痛如针样刺。连眶带脑赤烘疼。或然不疼形多大。不散睛瞳便漏睛。此症生于睥 气轮之间者多。若在风轮。目必破损。有虚实大小二症。实者小而痛甚。虚者大而痛缓。状如黑豆。亦有横长而圆者。与木疳相似。但部分稍异。色亦不同。黑者属水。青绿碧蓝者属木。久而失治。变为漏头风。人每有此患。风属木。肝部何以病反属水。盖风行水动。理之自然。头风病目每伤瞳神。瞳神之精膏。被风气攻。郁久则火胜。其精液为火击散。故随其所伤之络。滞结为疳也。疳因火滞。火兼水化。水因邪胜。不为之清润。而反为之湿热相搏。变为漏矣。故水疳属肾与胆也。宜服∶

蠲毒饮

防风(一钱) 赤芍药 川芎 连翘 甘草 牛蒡子(炒研各八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此乃治实症小而痛甚者服。若治虚症大而痛缓者。减去防风、连翘、牛蒡子。以四物治之。加熟地黄、当归身各八分。煎服。

漏睛

按此症由 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气不宁。乃小肠邪热逆行之故。并风热停留在睑中。脓水或出于疮口。或在大小 孔窍出者。多流出不止是也。歌曰。原因风热眼中停。凝结如脓似泪倾。驱毒除风无别病。黄连膏子点双睛。

漏睛

大 漏兮真火毒。时流血水胀而疼。初起未损终须损。肾要盈兮心要清。 此症大 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病在心部。火之实毒。故要补肾以泻心也。宜服∶

燥湿汤

川黄连(炒一钱) 苍术(泔水制) 白术(土炒) 陈皮(各八分) 白茯苓 半夏 枳壳 栀仁(炒黑各七分) 细甘草(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五花丸

(治漏睛脓出。目停风热在胞中。结聚脓汁。和泪相杂。常流涎水。久而不治。至乌珠坠落)

金沸草(二两) 砂仁(炒) 川椒皮(各七钱) 甘草(炙四钱) 白菊花 黄柏(酒制) 枸杞子(各一两半) 巴戟(八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或盐汤或温酒送下。

漏睛

相火经行小 伤。不时流血胀难当。休教血少神膏损。致使终身不见光。

此症小 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下焦火横行之疾。当于肾中补而抑之。宜服∶

泻湿汤

车前子 黄芩 木通 陈皮(各一钱) 淡竹叶(二十片) 茯苓 枳壳 栀仁(炒黑) 荆芥穗 苍术(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白薇丸

白薇(五钱) 石榴皮 防风 白蒺藜(杵去刺) 羌活(各三钱)

上为细末。米粉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滚汤送下。

益阴肾气丸

(见卷二,加羌活防风。以补肝肾不足)

漏睛

阴漏黄昏青黑水。或然腥臭不堪闻。幽阴隐处升阳火。治用清温莫祷神。

此症不论何部生漏。但漏从黄昏时并天晓。则痛胀而流清黑水也。日间病尤稍可。非若他症之长流。

乃幽阴中有伏隐之火。随气升降来。故夜间阴分而病重。治当以温而清之。宜服∶

黄 汤

(治眼脓漏不止)

黄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 防风 人参 地骨皮 漏芦 知母 远志(去心) 熟地黄(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漏睛

阳漏阳升黄赤流。水腥目胀痛堪忧。也知金火为灾害。温补清凉弗外求。

此症不论何部分生漏。但日间流水。色黄赤者。非若他症漏液长流。病在阳部。随其气而来。治当补正气。而清凉其燥湿。以上二症。专言其有时而发。有时而止。若长时流者。各有正名。彼此不同。宜服∶

保光散

龙胆草(酒炒) 白芷 白芍药 防风 牛蒡子(炒研) 黄芩 山栀仁(炒) 川芎 生地黄 大黄(炒减半) 当归身 羌活 荆芥穗 甘草(减半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白水煎。食后服。或锉剂煎服亦可。

补漏生肌散

(以上诸症,皆可治之)

枯矾 轻粉 血竭 乳香(各等分)

上共研极细腻。对漏处吹点。外用盐花明矾少许煎水洗之。

小牛黄丸

(治一切眼漏。及诸恶毒疮等漏。皆可治之。大有神效)

牛黄 珍珠 朱砂(要透明者) 母丁香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沉香(锉末) 明雄黄(要透明者佳) 人参(各一钱) 琥珀(八分要真) 麝香(三分) 滴乳石(一钱半真者 ) 白芷 归尾(各二钱半)

上各制为细末。老米饭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分。空心并临睡各一服。用淡淡土茯苓汤送下。

此丸以牛黄、朱砂、雄黄解其毒。以珍珠、琥珀。滴乳生其肌。以乳香、没药解毒生肌。兼之止痛。以麝香、沉香、丁香通窍。更引诸药入于毒所。血凝气滞。始结成毒。故以当归尾消其血之凝。白芷稍散其气之滞。

又以人参扶其正气。所谓正人进而邪人退矣。如此为治。厥疾宁有弗瘳者哉。

脾病

按脾喜燥恶湿。若内多湿热。外伤风邪。津液耗涩。膏血枯干。或内急外弛。以致生诸病。阳虚则为倒睫等症。阴虚则为散大等症。大要湿热所侵者。以和解为要。阴阳偏胜者。滋荣调卫为先。

脾病

倒睫拳毛症。皆缘酒色沉。风霜皆不避。弦紧外皮松。致令毛倒入。扫翳渐侵瞳。既成难用药。夹敷少安宁。调理如少缺。必定失光明。

此症皆由目病妄称火眼。不以为事。或酒或欲。或风霜劳苦。全不禁忌。致受风邪。皮松弦紧。毛渐倒睫。未免泪出频频。拭擦不已。便自羞明。故毛渐侵睛。扫成云翳。以药治最难。不得已用法夹之。如夹定以敷药为主。俟夹将落。即敷其痕。可保。不然依然复旧。其功费矣。宜服敷∶

石膏羌活散

(治久痛患目。不睹光明。远年近日。内外气障。风热上攻。昏暗。拳毛倒睫之症)

苍术(米泔浸炒) 羌活 密蒙花 白芷 石膏( ) 麻子 木贼草 本 黄连(酒制) 细辛 家菊花 荆 芥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临睡。蜜汤或清茶调服。

流气饮

(治两目怕日。羞明。眵泪。瘾涩难开。睛赤疼痛。或生翳障。眼棱紧急。以致倒睫拳毛。眼弦赤烂等症)

荆芥 山栀 牛蒡子 蔓荆子 细辛 防风 白蒺藜 木贼草 玄参 人参 真川芎(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服。

紧皮膏

石燕(一对 末) 石榴皮 五倍子(各三钱) 黄连 明矾(各一钱) 刮铜绿(五分) 真阿胶 鱼胶 水胶(各三钱)

以上除胶。六味共为末。用水三五碗。入大铜杓内。文火煎熬。以槐柳枝不住手搅为浓糊。将成膏。方入冰麝各三分。研细搅匀。用瓷器内收贮。将新笔涂上下眼皮。每日涂三五次。干而复涂。毛自出矣。凉天可行此法。三日见效。轻者三十日全出。重者。五十日向外矣。

五灰膏

荞麦(烧灰一升淋水) 锻石(风化者佳二两) 青桑柴(烧灰一升各淋水一碗同风化灰共熬干为末听用) 白砒(三钱 研末) 白明矾(一两 烟尽为度研末)

上共研一处。水十碗。熬末至一碗。方入风化锻石搅匀。用新笔扫眼弦睫上。数次。毛即落。勿入眼内。

起睫膏

木鳖子(去壳一钱) 自然铜(制五分)

上捣烂。为条子。 鼻。又以石燕末。入片脑少许。研水调敷眼弦上。

(东垣云。眼生倒睫拳毛。而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盖内伏热攻。阴气外行。当去其内热并火邪。眼皮缓则眼毛立出。翳膜立退。用手攀出内睑向外。速以三棱针出热血。以左手指甲迎右针锋。立愈。山居方云。眼毛倒睫。拔去拳毛。用虱子血点数次。即愈)

(按倒睫之症。系脾肺肝络凝滞。不能相生。以致眼皮宽纵。使毛内刺。令目不爽。病目者未免不频频揩拭。里治未得除根。不得已必用夹治。毛向外生方妥。然今人岂无房欲劳冗。调摄失宜等情。眼内必生翳障。瘀 红筋。眼弦上下。赤烂羞涩。眵泪等症。根据次点服施治。再无不愈者也)

夹眼法

用老脆薄笔管竹破开做夹。寸许。将当归汁浸一周时候。再用龟板一个。开了。连皮裹之煮夹。皮烂。取出阴干。以麝香拌之。夹眼则灵易好。夹时先翻转上睑看过。倘有瘀滞。即导平。血尽方可行夹。然夹不可高硕。只在重弦。仔细看定。睫毛毫无倒入者。方着力扯紧。其夹外之肉。用小艾圆灸三壮。不可多灸。恐溃。俟干夹脱下。用光粉调香油。逐早搽抹痕处。久则肉色如旧。

脾病

皮急紧小。膏血损了。筋脉不舒。视瞻亦渺。

此症谓目皮紧急缩小之患。若不曾治。而渐自缩小者。乃膏血津液涩耗。筋脉缩急之故。若治急而小者。治之之故。患者多因皮宽倒睫。或只夹外皮。失于内治。则旋复。复倒复夹。遂致精液损而脉不舒。皮肉坏而血不足。目故急小。有不当割而频数开导。又不能滋其内。以致液耗而急小者。凡因治而损者。

若不乘时滋返。则络定气滞。虽治不复愈。宜服∶

神效黄 汤

(治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或瘾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热如火。服五六次。神效)

蔓荆子(八分) 黄 (一钱) 人参 甘草(炙) 白芍药(各一钱) 陈皮(五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再煎。临睡温服。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如有大热症。加黄柏七分。酒炒四次。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再加黄 五分。如眼紧小。去芍药。忌酒醋湿面大料物。葱蒜韭及食生冷硬物。

东垣拨云汤

(戊申六月。徐总管患眼疾。于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二颗。瘾涩难开。两目紧缩。而不疼痛。两手寸脉细紧。按之洪大无力。知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遮睛。与拨云汤一服神效。外症呵欠善悲。健忘。喷嚏。时自泪下。面赤而白。能食不便。小便短数而少。气上而喘)

黄 (蜜炙) 柴胡(各七分) 细辛叶 干葛根 川芎(各五分) 本 当归身 荆芥穗 知母 升麻(各一钱) 甘草梢(三分) 川羌活 黄柏(盐水炒) 防风(各一钱五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再煎。食后温服。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脾病

属性:睥翻粘睑。血瘀脾经。睥翻皮缩。风热所承。有自病而转。有攀翻而成。若不调治。变症来生。 此症乃睥反转。贴在外睑之上。如舌舐唇之状。乃气滞血壅于内。皮急牵吊于外。故不能复转。有自病 壅翻而转。有因翻睥看病。风热抟滞。不能复返而转。大抵多风湿之滞。故风疾人患者多。治亦难愈。非 风者则易治。用镰割之法导之。宜服∶ \x排风散\x 桔梗 明天麻 防风(各五钱) 五味子(焙干) 干蝎(去钩焙干) 乌风蛇(焙干) 细辛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钱半。食远米饮调下。 \x龙胆丸\x(治两睥粘睑。眼皮赤烂成疮疾。) 苦参 龙胆草 牛蒡子(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米饮送下。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脾病

属性:睥轮振跳。岂是纯风。气不和顺。血亦欠隆。牵拽振惊心不觉。要知平病觅良工。 此症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率拽振跳也。乃气分之病。属肝脾二经络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 血虚而气不和顺。非纯风也。若赤烂及头风病者。方是邪风之故。久而不治为牵吊。甚则为败坏之病也。宜服∶ \x当归活血饮\x 苍术(制) 当归身 川芎 苏薄荷 黄 熟地黄 防风 川羌活 甘草(减半) 白芍药(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服。 \x驱风散热饮子\x(见卷三)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脾病

属性:两睥浮泛。其状如球。微有湿热。重则泪流。非干赤肿。清热是求。 此症谓目睥浮肿如球。而虚起也。目上无别病。久则始有赤丝乱脉之患。火甚重。皮或红。目不痛。湿痰 与火夹搏者。则有泪。有赤烂之疾。乃火在气分之虚症。不可误认为肿胀如杯血分之实病。以两手掌 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可见其血不足。而虚火壅于气也。宜服洗∶ \x调脾清毒饮\x 天花粉 连翘 荆芥穗 甘草 黍粘子 桔梗 白茯苓 白术 苏薄荷 防风 广陈皮(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x广大重明汤\x(见卷三)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妊娠

属性:按胎前产后。多因气血失和。以致燥火上攻。阴阳涩滞。或风邪乘虚。邪火侵淫。七情抑郁。六气引邪。不 必拘泥其翳膜红痛。胎前惟用安胎清火。产后惟用养荣散郁。二症须分有余不足。在气分者宜调之 散之。在血分者宜补之行之。自无变症矣。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妊娠

属性:妇人有孕号兼胎。都是三阳痞塞来。只是有余无不足。要分血气两家灾。 此症专言妇人有孕而目病也。其病多有余。要分在血在气分之不同。在气分则有如旋螺泛起。瞳神 散大等症。在血分则有如瘀血凝脂等症。盖其痞隔。阴阳涩滞。与常人病眼不同。为病每多危急。人不 知虑。屡见临重而措手不及。内伐又恐伤胎泄气。不伐又源不清。事在两难。善用内护外劫之治。则百 发百中矣。如治胎前目病。不厌疏利。但避硝黄等峻药。破血及泄小肠之剂勿用经云。有故无殒。亦无 殒也。或以白术黄芩固胎之药监制之药佐之。则无碍矣。宜服∶ \x保胎清火汤\x 黄芩(一钱二分) 砂仁 荆芥穗 当归身 白芍 连翘 生地黄 广陈皮(各一钱) 川芎(八分) 甘草(三 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x简易知母饮\x(治妊娠心脾壅热。目赤咽膈渴苦。烦闷多惊。) 赤茯苓 黄芩 麦冬肉 知母 桑白皮 黄 细甘草(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热去滓。再入竹沥一小钟。碗内冲服。 \x天门冬饮子\x(治蕴热。忽然两目失明。内热烦燥。一应热症。) 羌活 白茯苓 人参(各八分) 天门冬(去心) 知母(盐水制) 茺蔚子(各一钱二分) 防风 五味子(各 五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x芎苏散\x(治孕妇外感风寒。浑身壮热。眼花头昏如旋。此盖为寒克于脾胃。伤于荣卫。或露背当风取凉。 致令眼疼头痛。憎寒发热。甚至心胸烦闷。大抵胎前二命所系。不可轻易妄投汤剂。感冒之初。止宜 芎苏表其邪气。其病自愈。) 紫苏 川芎 麦冬肉(去心) 白术 陈皮 干姜(炒黑) 白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末。每服五钱。姜三片。葱头三段。水煎温服。 \x消风散\x(治孕妇头旋目昏。视物不见。腮项肿核。盖因胎气有伤。热毒上攻。太阳沉痛。呕吐。背项拘急。 致令眼昏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刻。急宜服之。) 石膏 防风 甘菊花 羌活 川芎 荆芥 羚羊角 当归 白芷 甘草 大豆黄卷(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细茶调。食后服。 \x天冬饮子\x(治孕妇将临月。两目忽然不明。灯火不见。头痛目昏。腮项肿满。不能转颈。此症为怀孕多 居暖阁。或烘火过热。衣被卧褥。伏热在内。或服补药及热物太过。肝脏壅极。致令胎热。) 天门冬 知母 茺蔚子 防风 辽五味 茯苓 熟地黄 羌活 荆芥穗 川芎 白芍药 当归 上等分。锉剂。生姜三片。白水二钟。煎。食后服。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妊娠

属性:为产血不足。肝虚多损目。莫劳瞻。莫悲哭。流泪昏沉内不睦。窍虚引入风邪来。烂湿赤垢久成笃。或食燥 腻五辛多。或有湿痰与劳碌。几般能致外生灾。早治免教多反复。 此症专言为产后而目病也。盖产则百脉皆动。气血俱伤。大虚而不足。故邪得以易乘。肝部发生之气 甚弱。血少而胆失滋养。精汁少。则目中精膏气液。皆失化源。所以目病者多。然轻重内外不同。有劳瞻 竭思。悲伤哭泣。而为无时。冷热泪流。内障昏渺等症。有窍不密。引入风邪。为湿烂头风者。有因虚湿热。 湿气归脑而为内障诸病者。有因虚劳碌。及恣辛嗜热。患热病而伤目血。为外障者。皆内不足所致。若 知爱护者。疾微而不变。不知爱养。反纵斫丧。则变症不一。大抵产后病宜早治。莫待其久。久则气血定 而病深入。治亦不易。其外症之显而易知者。人皆知害而早治。其内症之害隐缓。而人不知虑。屡遭其 患。而悔亦迟矣。若治产后。无有余之血。须护肝气。不可轻用薄肝之剂。当以四物汤养血之剂为主药也。 \x熟地黄汤\x(治妇人产后。眼昏头晕。虚渴口干。气少脚弱。) 熟地黄(酒洗晒干八钱) 糯米(一撮) 人参(一钱) 麦门冬(去心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花粉(三 钱) 上锉剂。水二钟。姜一片。枣二枚去核。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四物补肝散\x(治妇人产后。午后至夜。昏花不明。) 熟地黄(焙干二两) 香附子(酒制) 川芎 白芍(酒洗炒) 当归身(酒洗炒) 夏枯草(各八钱) 甘草(四 分) 上共为细末。每服二三钱。食后滚白汤送下。 上方以熟地黄补血。当归养血为君。夏枯草入厥阴。补养血脉为臣。甘草益元气。补脾胃。白芍补脾和 血为佐。川芎助清阳之气上升。香附理血气散郁为使耳。 \x四制香附丸\x(治妇人产后。崩漏亡血过多。致睛珠疼痛。经水不调等症。) 香附子(杵去皮毛净子八两分作四分酒醋童便盐水煮晒炒) 黄柏(酒炒) 熟地黄(各一两 酒水煮烂捣膏) 泽兰叶(净叶) 川芎(酒洗炒) 白芍药(酒洗炒) 当归(炒各两半) 益母草 (四两勿犯铁器) 除地黄膏另入。余共为细末。铺地一宿。去其火性。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钱。空心滚白汤送 下。或食远亦可。 上方以四制香附为君。益血气之药也。熟地、川芎、当归、白术为臣。补血养血和血之药也。黄柏为佐。补 肾滋阴之药也。泽兰叶、益母草为使。疗产后百病。行血逐积血生新血之药也。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痘疹

属性:痘疹害眼。多因胎毒。或前或后。积热蕴深。或余毒攻侵。自脏达外。致成星翳膜朦。宜分虚实。但以活血 解毒而已。活血不致于热。解毒不致于凉。俟靥后治之。虽有目翳。切不可用点药。只宜活血解毒。俟五 脏平和。翳当自去。若误点药。则非徒无益。而反害之。即用丸散。须小剂调服。如眼无光。过百日后血气 完复。则目自明矣。海藏云。东垣先生治 后风热毒。翳膜气障遮睛。以泻青丸治之。大效。初觉易治。保 命集云。非 后翳膜。亦能治之。泻青丸减大黄一半用之。


<目录>卷四\运气原证

<篇名>痘疹

属性:浊害清和。重轻非一。有病于前。有病于末。有久闭而不开。有肿痛而赤烂。有积热而内症昏蒙。或乘虚而 冲风泪湿。有阴邪结星而为翳。有阳邪烁膏而成疾。当因症而详源。毋偏泥而拗执。 此症专指痘疹以致目疾之谓。夫痘疹为毒最重。自禀受以来。蕴积恶毒深久之故。若痘疹发。则诸经 百脉清纯太和之气。皆被搅扰。正气大虚。则邪乘虚而入。各因其犯而为病。目窍于肝胆。肝胆乃清净 之府。邪正理不并立。今受浊邪熏灼。失发生长养之源。故病亦易侵。皆由乎人不能救。而且害之之故 也。或于病中食物发之太过。怀藏大暖。误投热药。多食甘酸而致病者。或于病后之虚弱未复。恣食辛 辣燥腻。竭视劳瞻。炙衣烘火。冲冒风沙烟障而致病者。有为昏蒙流泪。成内障者。有为赤烂星障。成外 症者。有余邪蕴积蒸燥。肝胆热郁之极。清气受伤。延及瞳神。而成凝脂黄膜花翳蟹睛等症之重而目 HT凸者。有余邪流为赤丝羞明微星薄翳等症之轻而病自消者。轻重深浅。各随人之所受。所患亦不 一。业斯道者。宜致思明辨。以免不用刃而杀人。取罪冥冥。祸延子孙之报。当细验其症。审其经而投治 之。不可执泥概治。恐有激变之祸。盖痘疹之后。正气虚而血脉伤。邪得易乘。非常人可比。大凡痘症目 疾。惟瞳神未损。亦有可治之理。但宜早治。则易退而无变乱之患。迟则气血凝定。虽无变乱。其退亦甚 迟矣。宜服∶ \x谷精草汤\x 谷精草(六分) 白芍 荆芥穗 玄参 牛蒡子 连翘 草决明 菊花 龙胆草(各五分) 桔梗(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灯心十段。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服。 \x退翳散\x(治内外翳障。或疮疹后余毒不散。) 真蛤粉(另研) 谷精草(生研为末各一两) 上研匀。每服二钱。用猪肝三指大一片。批开。掺药在上卷定。再用麻线扎之。浓米泔水一碗。煮肝熟为 度。取出放冷。食后临睡细嚼。却用原汁送下。忌一切毒物。如斋素用白柿同煎。令干。去药食柿。 (孙盈重云。凡痘疮不可食鸡鸭子。必生翳膜。钱季华之女年数岁。痘疮后两目皆生翳。只服此药。各退 白膜三重。瞳子方了然也。) \x望月丸\x(治痘入眼。致生翳膜。) 望月砂(四两焙干) 石决明(醋 ) 防风 白芍 谷精草 草决明 木贼(各一两) 当归(五钱)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儿量其大小。或用一钱。或五分一丸。荆芥汤化下。 \x疏风汤\x(治痘后患眼。其珠不红。眼皮弦生一小颗。数日有脓。俗谓狗翳。发后又发。甚 至眼毛上发一白泡。服此。) 荆芥穗 蝉蜕 桔梗 归尾 甘草梢(各五分) 防风 白芷(各四分) 石膏( 一钱二分) 白芍药(七分) 茯苓 连翘 苍术(泔水制各六分) 共为剂。葱白一段。大米一撮。白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x通窍散\x(治痘后眼生星翳) 辰砂(三钱) 珍珠 琥珀(各二钱) 麝香(一钱) 玛瑙(一钱五分) 冰片(五分) 上研如细粉。若翳在右目。吹左耳。翳在左目。吹右耳。若两目有翳。即吹两耳。盖以吹耳能通心肺二窍之故也。 \x胎兔丸\x(治小儿痘后余毒。攻致一目或两目。黑珠凸出。翳膜瞒睛。红赤肿痛。眵泪交作。服此获效。) 胎兔(去毛洗净用阴阳瓦焙干为末每用一两二钱) 蔓荆子(去膜晒干为末) 菊花(去梗叶晒干为末各加一两) 上末共为一处。炼真川蜜为丸。量孩童大小。不拘钱分。俱白滚汤化下。 愚按兔、礼记谓之明视。言其目不瞬而了然也。且得金气之全。性寒而解胎中热毒。能泻肝热。盖肝开 窍于目。热甚则昏蒙生翳。热极则珠胀突出。今痘后生翳。睛珠凸出者。皆胎毒盛极之所致也。方用胎 兔为君者。取二兽之精血所成。可以解胎毒也。草木之性。难以取效。故借血气之属耳。臣以蔓荆微寒。 取其能凉诸经之血。且能搜治肝风。及太阳头疼。目痛目赤泪出。利九窍而明目。性又轻浮。上行而散。 更佐之以菊花者。取菊得金水之精英。补益金水二脏也。夫补水可以制火。益金可以平木。木平则风 自息。火降则热自除。其药虽简。用意最深。是方于婴儿也。安有不愈者乎。 (此方乃广陵甘棠镇王海明子。痘后睛HT 突出。偶一客见之。告曰。此目有一药可治。但不知能 得否。询之。乃胎兔也。其父遍觅得之。按方炮制。药尽而目收。余推幼幼之心。故广其传。) 凡痘后近视略言小儿受胎毒。感风寒而发痘疹。痘发则正气虚。邪气乘虚而入。调理失宜。则胎为害。 邪气入于肝胆二经。兼真元未复。故发目疾。盖目窍于肝。专仗肾水。经云。目得血而能视。肝藏血。邪热 余毒。蒸灼肝经。肝属木。木被火克。而灼损胆汁。又肾属肝之母。肝被火克而胆汁涸。以致障生。神光不 清。水不能滋其子也。经云。不能远视者。责其有火是也。日渐深者。嗜欲日开。食物过辛。真元日不足耳。 治法宜先清解肝经积热之毒。次补真元。水升而火自降。火降而邪气自除。目自明矣。 \x清解散\x(早服) 谷精草(一两) 石决明( 八钱) 白菊花(去蒂酒洗七钱) 绿豆壳(六钱)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用大陈柿饼一个。去蒂核。米泔水钟半。煎半干。空心食柿饼。原汁汤并服。 \x补元散\x(晚服) 夜明砂(淘净一两为末) 真蛤粉(五钱为末) 上共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用公猪肝一大片。将肝披开。搽药在内。米泔水煮熟。任意食之。以原汁汤嚼 下。每日早晚服。过一七。再服。 \x加味地黄丸\x 怀生地(竹刀切片酒洗焙干四两) 山萸肉(酒洗焙) 山药 白茯苓(各二两) 泽泻 牡丹皮(各两半) 菊花(去梗叶) 麦冬肉(焙干) 当归(焙各一两) 五味子(五钱)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空心淡盐汤化下。量小儿大小为丸。如少年火旺。加黄柏、知母各五钱。俱用盐 水制。如目生翳。服前药不退。可用点药。 \x退云散\x 红珊瑚 珍珠 辰砂 硼砂(各等分) 俱生用。共研极细无声。每日点二次。 接痘后余毒。则必见云翳遮睛外障等症者多。如两目清白。外无翳障。止艰于视者。皆禀受天真虚弱。 肝肾二经不足。故神光淡白色。瞳神或开大。不必用点丹。不必服退翳等药。但服固本之剂。则精生气。 气生神。非独益于目。更能绵延寿算。 \x固本丸\x 熟地黄 生地 菟丝子(各一两) 当归 五味子 枸杞(各八钱) 麦门冬(去心) 牛膝 天门冬(各七钱) 茯神 地骨皮(各五钱) 远志(四钱) 以上各味。俱要法制。秤足分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晚服。 茶酒任意送下。可以久服。 按设前后之二论并方。谓眼珠清白而无翳障。不知瞳子既有淡白色。既非外之障翳。乃内之障气也。 但气翳二字。要辨明白。宜主孰治。不可错治。庶不误终身之患矣。


<目录>卷四\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篇名>疹

属性:症为风热挟痰而作也。自里而发于外。当散。切不可下。疹属热与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 亦有可下者。瘾疹都属脾家。以其隐隐然在皮肤之间也。发则多痒。此因余毒不解。上攻于眼目也。宜 服消毒化 汤。 \x消毒化 汤\x 白芷 黑栀仁(炒各八分) 防风 黄芩(炒) 陈皮 白芍药(各一钱) 羌活(七分) 甘草(三分) 犀角(锉细末一钱) 前八味。共为一剂。白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净。再煎滚。先将犀角生末。入在碗内。后入滚药于角末内。 搅匀温服。


<目录>卷四\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篇名>疳伤

属性:疳症皆因饮食失节。饥饱失调。以致腹大面黄。重则伤命。轻则害目。患此勿治其目。竟治其疳。目病自 愈。切忌油面炙爆等物。 按小儿疳眼。无论肥瘦。但见白珠先带黄兼白色皱起。后微红生眵。怕亮不睁。上下眼睥频频札动不 定。黑珠上有白膜成如此样HT 圈。堆起白晕。晕内一黑一白。亦有肥瘦不同。疳眼无疑也。但肥疳大便如豆 腐渣糟粕相似。瘦疳大便小如栗硬结燥。乃疳积入眼。攻致肝经。亦难治矣。小儿患疳眼声哑者。命将终也。


<目录>卷四\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篇名>疳伤

属性:疳眼伤脾湿热熏。木盛土衰风毒生。渴泻肚大青筋露。目札涩痒且羞明。时时揉鼻常 发。湿热生虫莫 看轻。急宜先服消疳散。瞬息延缓成突睛。芦荟丸子根据序治。肝平脾医保瞳神。 \x消疳退云饮\x 陈皮 厚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制) 莱菔子(炒研碎少许) 柴胡 甘草(炙少许) 枳壳(麸炒) 草决明(炒研碎) 桔梗 青皮 黄连(酒炒) 密蒙花 栀子(炒黑) 黄芩(酒炒) 神曲(炒) 家菊花(各等分) 共锉剂。姜皮灯心为引。水二钟煎服。滓再煎。 \x鸡肺散\x(治疳疾眼。生白膜白翳。自然潜消。其效如神。) 雄鸡一只(一斤三四两者取其搭脊血一块即名鸡肺将肺同后药共研烂) 辰砂(三分研细) 冰片(三厘研细) 三共研细如膏。用无灰酒炖滚搅匀。食之即愈。 \x九味芦荟丸\x(治龈毒成疳。肝经积热。眼目生翳。齿蚀烂龈。或透颊腮。或肝脾疳热结核。 耳内生疮出水。或小便出津。拗中结核。或大便不调。肢体消瘦等症。并服。) 芦荟 木香 胡黄连 宣黄连(炒) 青皮 鹤虱 白雷丸 白芜荑(炒各一两) 麝香(三钱拣去皮毛另研细入 末为丸) 共为细末。神曲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五分。空心米汤送下。量其病者大小用之。忌一切生冷油面炙爆等物。 \x生熟地黄丸\x(治肝疳眼。白膜遮睛。紧闭不开。羞明怕日。合面而卧。肉色青黄。发竖筋青。 壮热羸瘦。) 生地黄 熟地黄(各五钱) 川芎 杏仁(泡去皮尖) 赤茯苓 胡黄连(微炒) 半夏(泡制) 天麻 地骨皮 当归身 枳壳(麸炒) 甘草(各二钱半) 大黑豆(四十五粒煮熟去皮再煮烂同汁 捣膏和前药后加炼蜜)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空心滚汤化下。 \x鸡肝散\x(治小儿疳眼。不赤不肿不疼。但开畏明。此药治之。) 川乌(大者一枚去皮生用) 好坯子(一字) 上为细末。五岁一钱。雄鸡肝一具。净洗去筋膜。竹刀薄切开。掺药在内。箬叶包裹。麻皮扎定。用米泔水 半盏。瓷器中煮熟。切作片。空心临卧冷食之。将煮肝汤送下。如脑热闭目鼻中干燥。吹通顶散。 \x龙胆芦荟丸\x(治三焦及肝胆二经。积染风热。以致目生云翳。或结瘰 。耳内生疮。发寒作痛。 或虚火内烧。肌体羸瘦。发热作渴。饮食少进。肚腹不调。皮干腹膨胀。口内有疮。牙龈溃烂。或牙 齿蚀落。腮颊腐烂。下部生疮等病。) 芦荟 胡黄连(炒) 龙胆草(各一两) 川芎 芜荑(六钱) 当归身 白芍药(各一两半) 木香(八钱) 甘草(炙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匀作十丸。量其大小而服。用白滚汤化下。 是方以白芍药和血补脾胃。当归养血脉。为君。芦荟去疳清热。胡黄连疗骨蒸劳热。为臣。龙胆草治诸 目疾。芜荑杀疳虫。逐五内痛气。川芎提清气上升。为佐。木香调气。甘草和诸药。为使。 \x消疳散\x(治疳积。眼生翳膜遮睛。) 使君子(用白者去油) 雷丸(去皮用白者红者杀人勿用以米泔水浸苍术少许将雷丸同苍术用火 之用雷丸去苍术炒干各等分研为细末) 每一岁用一分。男用雌。女用雄鸡肝。勿犯铁器。净去筋膜血水。炖半熟。蘸药食。重不过三四服见效。若 翳浓。加木贼烧灰。雄黄、珍珠各一钱。另研极细。入前药服。 \x天麻丸\x(治肝疳风疳疳眼) 青黛 天麻 夜明砂(微炒) 五灵脂 川芎 芦荟 川黄连(炒各三钱) 龙胆草 蝉蜕(去头足) 防风(各一钱半) 干蟾头(炙焦三钱) 全蝎(二枚焙)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猪胆汁浸糕成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或化下亦可。 \x宝鉴灸雀目疳眼法\x 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灸手大拇指甲后一寸。内 横纹头白肉际灸一炷。如小麦大。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在手大指次指两骨间陷者中是。 \x升麻干葛汤\x(治暴发。两目红肿疼痛。寒热相争。河间云。暴发者属腑。表散是也。一二服即止。) 升麻 桔梗(各五分) 羌活 川芎 防风(各一钱) 干葛(一钱五分) 麻黄 白芷(各三分) 蝉蜕(七个) 陈皮 甘草(各四分) 上锉剂。生姜一片。葱白一段。白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食后热服。取汗为度。 \x车前子散\x(治小儿肝经积热上攻。眼中逆顺生翳。血灌瞳神。羞明多眵。) 密蒙花 羌活 车前子(炒) 粉草(炒) 白蒺藜 黄芩(炒) 草决明 菊花 龙胆草(洗净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饭汤送下。 \x养肝丸\x(治小儿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无力。) 防风 当归身(酒制) 白芍药(酒洗炒) 川芎(酒洗炒) 楮实子(去膜阴干) 车前子(酒煮焙) 熟地(酒蒸捣膏) 萎蕤仁(去壳皮尖油取霜各等分) 除熟地膏蕤霜另入。余为细末。炼蜜为丸。或一钱或五分一丸。量婴孩大小。每服一丸。滚白汤不拘时 服。若治大人。仍做小丸。每服三钱。滚汤送下。 \x通顶散\x(治小儿脑热。脑枕骨疼。闭目不开。或头风痛。攒眉啼哭。并赤目。) 川芎 薄荷(各五钱) 茵陈 甘草(各四钱) 朴硝(三钱甜硝亦可) 上为细末。用少许吹鼻中。即效。如要嚏喷。加踯躅花一钱。只用朴硝吹鼻亦止。


<目录>卷四\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篇名>惊搐

属性:子和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掉摇眩运。目 筋急。手搐螈 。皆厥阴肝木之用也。经曰。风淫所胜。平以 辛凉。世何以热药治风邪乎。


<目录>卷四\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篇名>惊搐

属性:辘轳转关。人所罕闻。瞳睛勿正。那肯中存。上垂下际。或倾或频。气所使动。人所不能。筋脉振惕。紧急难伸。 急宜调治。免致伤深。 此症谓病目六气不和。或因风邪所击。脑筋如拽。神珠不待人转。而自蓦然察上。蓦然察下。下之不能 上。上之不能下。或左或右。倏易无时。盖转动搏击不定。筋脉振惕。缓急无常。被其牵拽而为害。轻则气 定。脉偏而珠歪。如神珠将反之状。甚则翻转而为瞳神反背矣。宜服∶ \x钩藤饮子\x(治卒然惊悸。眼目翻腾。) 钩藤(炙五分)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三分) 天麻 川芎 防风 人参(各七分) 全蝎(炒去毒一钱) 僵蚕(炒一钱二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姜三片。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目录>卷四\附治小儿疹疳伤并暴赤疼痛翳膜诸方

<篇名>惊搐

属性:双目睛通。庸医罕识。此幼时所伤。非壮年所得。欲看东而反顾其西。彼有出而反顾其入。为脑筋带转。幼 因风热所逼。患即医之。庶无终失。至长求医。徒劳心力。 此症谓幼时目珠偏耶。而视亦不正。至长不能愈矣。患非一端。有脆嫩之时。目病风热。攻损脑筋急缩 者。有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失于散治风热。遂致凝结经络而定者。有因小儿眠于牖下亮处。侧视既 久。遂致筋脉滞定而偏者。凡有此症。急宜乘其日近。血气未定治之。若至久。筋络气血已定。不复愈矣。宜服∶ \x牛黄丸\x(治小儿通睛。皆因失误筑打。触着头面额角。兼倒扑。令儿肝受惊风。遂使两目斗睛。 名曰通睛。宜服此丸。) 牛黄 珍珠 天竺黄 琥珀 青黛 僵蚕(各等分) 白附子(炮) 地龙(各等分) 麝香(少许) 金箔(量加为衣) 苏合油 香油 以上前九味。各另研极细。共为一处。用细甘草梢煎汁三分之二。次入苏香二油。三分之一。兑匀。共和 为丸。金箔为衣。量其大小。薄荷汤化下。乳母及小儿。忌一切酒面猪肉辛热生痰等物。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目闭不开

属性:足太阳经为目上纲。足阳明经为目下纲。热则筋纵目不开。宜服助阳活血汤。(见卷二。)又小儿初生 下眼不开者。由产母过食辛热等物。致成斯疾。治法当以熊胆少许蒸水洗眼上。一日七次。如三日不 开。用生地黄散服。凡小儿不洗净。则秽汁必致浸渍于目 中。使眼赤烂。至长不瘥。 \x人参汤\x(治风头眩。但觉地屋俱转。目闭不敢开。)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当归(酒制) 白术 防风(各八分) 白芍药 独活 黄 (各一钱二分) 官桂(去 皮七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x生地黄散\x 干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甘草 当归身 天花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量其大小。灯心汤调。搽入口内。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目直视

属性:集成。直视者。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是也。若目睛动者。非直视也。伤寒直视者。邪气壅盛。冒其正气。使 神气不慧。脏腑之气不上荣于目。则目为之直视。伤寒至于直视。为邪气已极。证候已逆。多难治。经曰。 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 。不能眠。以肝受血而能视。亡血。肝家气已虚。目气 已弱。又发汗亡阳。则阴阳俱虚所致。此虽错逆。犹未甚也。逮狂言反目直视。又为肾绝。直视摇头。又为 心绝。皆脏腑气脱绝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厥逆者亦死。又剧者发狂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脉弦涩者死。皆邪气盛而正气脱也。素问曰。少阳终者。其百节纵。目 绝系。王注曰。 谓 直视如惊貌。目系绝。故目不动而直视。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目直视

属性:经曰。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螈 。 \x泻青丸\x(兼治小儿肝脏实热。手循领乱捻物。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身反折强直。目内青。 或脏腑气泄。诸药不止。脾胃久虚。眼暴发。赤肿疼痛。并治。) 龙胆草 当归 川芎 羌活 山栀仁 防风 大黄(湿纸裹煨各等分)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煎竹叶汤化下。或沙糖汤化下亦可。若治大人。每服二 三钱。量服。 肝主风。少阳胆则其腑也。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此方名曰泻青。泻肝胆也。龙胆 草味苦而浓。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 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以易治。故又用以大黄。用归身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 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此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意。乃上下分消其风热。皆所以泻之也。 \x和太师牛黄丸\x(治大小男妇卒暴中风。眩运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目睛直视。 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诸痫潮发。手足螈 。口眼相引。项背强直。并治之。) 石燕(火 醋淬九遍飞过) 雄黄(研飞) 蛇黄(火 醋淬九遍飞) 辰砂(研飞) 磁石 (火 醋淬九遍飞过) 石绿(研飞各一两) 轻粉(细研) 牛黄(细研) 粉霜(细研) 麝香 (细研各五钱) 金箔 银箔(各一百张为衣) 以上前十味。各另研极细。共为一处。用酒煮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薄荷汤。并酒磨下。老人 服半丸。小儿十岁以下。分为四服。蜜水磨下。四岁以下。分为五服。未满一岁。可分为七服。如牙关紧急。 以物斡开灌之。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目仰视

属性:小儿螈 不定。翻眼抬睛。状若神祟。头目仰高。名为天钓。亦惊风之症。宜服九龙控涎散。 \x碧霞丹\x(治大小男妇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牙关紧急。目眼上视等症。) 石绿(火 醋淬九遍研飞十两) 附子尖(去皮) 乌头尖(去皮) 蝎梢(各七十个) 上将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宜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入酒少许。温暖 服之。须臾吐出涎痰。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立效。 \x九龙控涎散\x 赤脚蜈蚣(一条去头足尾酒涂炙) 荆芥穗(炒) 白矾( 各一钱) 滴乳石(另研) 天竺黄 (炙研各一钱) 甘草(炙一钱半) 肥绿豆(一百粒半生半炒) 雄黄(另研二钱) 腊茶叶(二钱五分) 上件共为细末。每服五分。量其大小用之。人参薄荷汤调下。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目晴动

属性:目者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 动。经曰。曲直动摇。风之 象也。宜用四物益其血。加柴胡山栀清其肝。阴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矣。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目札

属性:按目札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札也。此恙有四。两目连 札。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也。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而瘥。有雀目眼札。服煮肝饮。 兼四味肥儿丸。而明目不札也。有发搐目札。属肝胆经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兼六味地黄丸补其 肾而愈。因受惊眼札或搐。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芜荑黄连以清肝热。兼六味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而痊。 \x四味肥儿丸\x(治呕吐不食。腹胀成疳。或作泻不止。或食积脾疳。目生云翳。口舌生疮。 牙龈腐烂。发热瘦怯。遍身生疮。又治小便澄白。腹大青筋。一切疳症。) 黄连(炒) 芜荑 神曲 麦芽(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水糊成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x柴胡清肝饮\x(治肝胆三焦。风热怒气。或乍寒乍热。往来寒热。发热。或头发疮毒等。并治之。)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 人参 川芎(各一钱) 栀仁(炒一钱) 连翘 甘草(各五分) 桔梗(八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

<篇名>割攀睛肉手法

属性:按 肉之症。或大小 间生出者。乃活肉也。若用点药服药不能退者。必至侵遮黑睛。恐碍瞳神。须用割 法施治为妙。或未侵及黑珠者。亦无伤也。只宜点服丸散。缓以退之。不可轻易钩割。慎之慎之。 凡割之际。先用明矾不拘多少。热水泡化。以新羊毛笔蘸矾水于 肉上。其肉始能皱起。然后易于下 手。先用锋利之针。穿入肉中。上下露针挑起。横于上下眼胞担定。方用锄刀从中锄至近黑珠边。微微 轻浮搜拨下切。不可碍动黑珠要紧。复又从针处搜拨白睛。至大小眼 尽处。或用刀割。或用小花剪 剪断亦可。不可碍动大小 头红肉一块。此乃眼窍。通于心之血英也。若一出血。则必伤之。多至成漏。 为害非浅。如 肉白者。不烙无妨。如割 肉有出血者。用绵纸揉软。蘸水湿拭之即止。 凡割眼如 肉红者不烙。有变成鸡冠蚬肉者。亦宜割之。割后要戒色欲恼怒。冲风冒日。辛苦劳碌。静 养三七日可也。禁食鱼腥煎炒酒面鸡鹅驴马猪头犬肉。葱蒜韭芥胡椒辛辣等物。割后宜服清热活 血疏风煎剂十余帖始妙。 此处缺少图片 此处缺少图片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