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瑶函/卷首 中华文库
目录 | 审视瑶函 | |
◀上一卷 | 卷首 | 下一卷▶ |
此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维基文库可以收录广为人知之医学著作。此等著作可能有错,亦可能已过时。欲求医药之指导,请找合格之专业人员。 |
中文简化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6年后,以及新加坡自1969年后,所规定施行的汉字简化制度。
请按照本是传统汉字的原文对本文进行校对,并且特别注意一简对多繁及异体字的情况。但是,如果不能校对原文,请不要简单地使用机器或者人工转换,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部分中国大陆1956年之后的半简半繁文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应以其原文保存。 请在校对之后从条目的源代码中删除本模版({{繁体化}}、{{正体化}}或{{传统汉字}})。 |
前贤医案
《云麓漫抄》云∶淮南杨吉老,儒医也。有富翁子忽病目,视正物皆以为斜,几案书席之类,排设整齐,必更移令斜,自以为正,以至书写尺牍,莫不皆然,父母甚忧之,更历数医,皆不谙其疾。或以吉老告,遂以子往求治,既诊脉后,令其父先归,留其子,设乐开宴酬劝无算,至醉乃罢,扶病者坐轿中,使人舁之,高下其手,常令倾倒,展转久之,方令登榻而卧,达旦酒醒,遣之归家,前日斜视之物,皆理正之。父母跃然而喜,且询治之之方吉老云∶令嗣无他疾,醉中尝卧,闪倒肝之一叶,搭于肺上不能下,故视正物为斜,今复饮之醉,则肺胀,展转之间,肝亦垂下矣,药安能治之哉?富翁浓为之酬。
《九灵山房集》云∶元末四明有吕复,别号沧洲翁。深于医道。临川道士萧云泉,眼中视物皆倒植,请治于复。问其因,萧曰∶某尝大醉,尽吐所饮酒,熟睡至天明,遂得此病。复切其脉,左关浮促。即告之曰∶尝伤酒大吐时,上焦反复,致倒其胆腑,故视物皆倒植,此不内外因,而致内伤者也。法当复吐,以正其胆,遂以藜芦、瓜蒂为粗末,用水煎之,使平旦顿服,以吐为度。吐毕视物如常。
张子和治一年幼子,十余岁,目赤多泪,众医无效。子和见之曰∶此子目病,原为母腹中被惊得之。其父曰∶孕时在临清被兵恐。令服瓜蒂散加郁金,上涌下泻,各去涎沫数升。人皆笑之曰∶儿腹中无病,何以吐泻如此?至明日,了然爽明。
《道山清话》云∶张子颜少卿,晚年常目光闪闪然,中有白衣人如佛像者。子颜信之弥谨,乃不食肉,不饮酒。然体瘠而多病矣。一日从汪寿卿求脉,寿卿一见大惊,不复言,但投以大丸数十,小丸千余粒。祝曰∶十日中服之当尽,却以示报。既如期,视所见白衣人变黄,而光无所见矣。乃欲得肉食,又思饮酒。又明日,黄亦不见,觉气体异他日矣。乃诣寿卿以告。寿卿曰∶吾固知矣。公脾初受病,为肺所乘,心,脾之母也,公既多疑,心气不固自然有所睹,吾以大丸实其脾,小丸补其心,肺为脾之子,既不能胜其母,其病自愈也。
《北梦琐言》曰∶有少年苦眩晕眼花,常见一镜子。赵卿诊之曰∶来晨以鱼 奉候。及期延于内,从容久饥,候客退方得攀接,俄而桌上施一瓯芥醋,更无他味,少年饥甚,闻芥醋香,径啜之,逡巡再啜,遂觉胸中豁然,镜影消无。卿曰∶郎君吃眼前鱼 太多,无芥醋不快,又鱼鳞在胸中,所以眼花。故权诳而愈其症也。
丹溪治一老人,病目暴不见物。他无所苦,起坐饮食如故,此大虚证也。急煎人参膏二斤,服二日,目方见。一医与青礞石药,朱曰∶今夜死矣。不悟此病得之气大虚,不救其虚而反用礞石,不出此夜必死。果至半夜死。
一少年早起,忽视物不见,熟卧片时,略见而不明,食减甚倦,脉缓大,重按散而无力意其受湿所致,询之果卧湿地半月,遂用苍术、白术、茯苓、黄 、陈皮,少佐附子,二十剂而安。
汪石山治一妇,年逾四十两目昏昧,咳嗽头疼似鸣,若过饥益甚。医治以眼科药,反剧脉皆细弱,脾脉尤近乎弱,曰脾虚也。五脏六腑之精,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虚不能输运脏腑精微归明于目,故目昏脑鸣头痛之候出矣。脾虚则肺金失养,故咳嗽形焉。医不补脾养血,妄以苦寒治眼,是谓治标不治本也。遂用参、 各钱半,麦门冬、贝母各一钱,归身八分,陈皮、川芎各七分,升麻、柴胡、甘草各五分而安。
薛立斋治一男子,日晡两目紧涩,服黄柏、知母之类反剧,更加便血,此脾伤不能统血输荣于目然也。遂用补中益气汤送下六味丸而安。
给事张禹功,目赤不明,服驱风散热之剂,反畏明重听,脉大而虚。此由心劳过度,思虑伤脾。盖心劳则不能生血,脾伤则不能运输,精败于目也。用补中益气汤加茯神、酸枣仁、山药、山茱萸、辽五味而安。后自摄不谨,复作益甚,用十全大补汤加前药而复愈。
王海藏治一女,形肥年将笄,时患目,或一月或两月一发,每发则红肿,如此者三年,服祛风热药,左目反生顽翳,从锐 起遮瞳仁,右目亦生翳,自下而上。洁古云∶从外走内者少阳也,从下而走上者阳明也。此少阳阳明二经有积滞也。六脉短滑而实,轻取则短涩。遂用温白丸,减川芎、附子三分之二,倍加胆草、黄连下之,服如东垣痞积丸法,初服二丸每日加一丸,如至大便利,则每日减一丸,复从二丸加起,忽一日泻下黑血块,如黑豆大而硬,自此渐愈,翳膜尽去。
撄宁生治一人,过食醋蒜猪肉煎饼,后复饮酒大醉,卧于暖坑,次日瞳神散大,视无定以小为大,以大为小,行步踏空,百治不效。予曰∶瞳子散大,由食辛热太过然也。盖辛主散,热助火,辛热乘于脑中,故睛散,睛散则视物无的也。遂用芩连诸寒之药为君,归芎诸甘、辛为臣,五味子酸为佐,人参、甘草、天冬、地骨皮为使,柴胡为肝窍之引,百剂而安。
一妇人目翳绿色,从下而上,病自阳明来,绿非正色,殆肺合肾而为病,犹画家以黑调白,合成谛之象,乃用泻肺肾之药,而以入阳明之药为引使。
唐高宗常苦头重,目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请刺头出血可愈,太后不欲上疾愈,怒曰∶此可斩也,乃欲于天子头刺血。上曰∶但刺之,未必不佳。乃刺二穴。上曰∶吾目似明矣。后举手加额曰∶天赐也。自负彩缎百匹,以赐鸣鹤。
安庆赵君玉,目暴赤肿,点洗不退,偶思戴人有云∶凡病在上者,皆宜吐之。乃以茶调散涌之,一涌而目愈。君玉叹曰∶法之妙其迅如此,乃知法不远人,人自远法也。
孙真人在仁庙朝,治卫才人患眼疼,众医不能疗,或用凉药,或用补药,加之脏腑不安上召孙。孙曰∶臣非眼科,乞不全责于臣,降旨有功无过。孙乃诊之,肝脉弦滑,非壅热也,乃才人年少时人壮血盛,肝血并不相通。遂问宫人,宫人云∶月经已二月不通矣。遂用通经药。经既通,不日疾愈矣。上赐孙三十万缗。宫人谣曰∶神医不来,双睛难开。
许学士云∶荀牧仲尝谓予曰∶有人视一物为两,医作肝气盛,故一见为二,服泻肝药皆不验,此何疾也?予曰∶孙真人曰∶《灵枢》有云∶目之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邪中于头目,乘目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入于脑,入于脑则转,转则目系急,急则目眩以转,邪中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故见两物也。令服驱风入脑药得愈。
丹霞朱僧氏代章宗出家,既病三阳蓄热,常居静室,不敢见明,明则头疼如锥,每置水于顶上,不能解其热,历诸医莫能辨其病,后治之七日而愈,其法用汗吐下三法而已,后用凉物清镇之,平复如故。
一女子年十四岁,因恚怒,先月经不通,寒热胁痛,后两目生翳,青绿色从外至内。予谓寒热胁痛,足厥阴之症也。翳从外 起,足少阳风证,左关脉弦数,按之而涩,肝经风热兼血滞也,遂以加味逍遥散加防风、龙胆草,四服,而寒热胁痛顿减,用六味丸,月余而翳消。
一妇人患偏头痛五、七年,大便结燥,两目赤肿眩运。世之头风药,无不服,其头上针艾数千百矣。一日戴人诊其脉,急数而有力,风热之甚也。此头角痛,是三焦相火之经,乃阳明燥金胜也。燥金胜乘肝,则肝气郁,肝气郁则气血壅,气血壅则上下不通,故燥结于里寻至失明。治以大承气汤,令河水煎二两,加芒硝一两,煎成,顿令分三次服,下泄如汤二十余行,次服七宣丸、神功丸以润之,波菱葵菜、猪羊血以滑之,三剂之外目豁然,首轻燥泽结释而愈。
楼全善治男子,每夜至目珠连眉棱骨痛,头亦半边肿痛,以黄连膏等寒凉点之,益疼,诸药不效,灸厥阴少阴,痛随止。半月后又作,又灸又止。月余,遂用夏枯草、香附子各二两,甘草四钱,共为末,每食后茶清调服钱半,下咽疼即减半,七日痊愈。子和尝自病目,或肿或赤,羞明瘾涩,百余日不愈,忽眼科张仲安云,宜刺上星、百会攒竹、丝竹空诸穴上血出,又以草茎内两鼻中出血,约升许,来日愈大半,三日平复如故,此则血实宜破之之法也。
禹锡云∶向有崔承元为官时,治一人死罪,因囚久乃活而出之,后囚病目数年,服药全 愈,以别恙而终。一日,崔目忽病内障,苦极,丧明逾年,尝自叹息,囚家遂以黄连羊肝丸 告,崔乃根据合,服不数月,其眼复明,因传于世。
晋范宁尝苦目痛,就张湛求方,湛戏之曰∶古方宋阳子少得其术,以授鲁东门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传,以及汉杜子夏,晋左太冲,凡此诸贤,并有目疾,得此方云∶省读书一,减思虑二,专视内三,简外观四,早起晚五,夜早眠六,丸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节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能视棰之余,长服不已,非但明目且亦延年。审如是而行,不可谓之嘲戏,亦奇方也。
五脏所司兼五行所属
此处缺少图片
动功六字延寿诀
春嘘明目本持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 定知金肺润,冬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甚保神丹。
心呵顶上连叉手
(举手则呵,反手则吸)
呵则通于心,去心家一切热气,或上攻眼目,或面色红,舌上疮,或口疮。故心为一身五官之主,发号施令,能使五官。故上古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也。秋冬时当暖其涌泉,不伤于心君。《素书》云∶足寒伤心是也。澄其心则神自清,火自降,是火降由于神之清也。心通舌,为舌之官,舌乃心之苗,为神之舍,又为血之海,故血少则心神恍惚,梦寐不宁也。冬面红受克,故盐多伤心血。冬七十二日,省盐增苦,以养其心也。
肝若嘘时目睁睛
嘘则通肝,去肝家一切热聚之气。故胆生于肝,而胆气不清,因肝之积热,故上攻眼目大嘘三十嘘。一补一泻,则眼增光,不生眼眵。故目通肝,肝乃魂之宅,夜睡眼闭,则魂归宅,肝为目之官,秋面青受克,辛多伤肝,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肾吹抱取膝头平
吹则通肾,去肾中一切虚热之气,或目昏耳聋,补泻得宜,则肾气自调矣。故肾通耳,为耳之官,耳听走精,不可听于淫声,大吹三十吹,热擦肾堂,四季十八日,面黑受克,甘多伤肾。故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盐,以养肾气。
肺病 气手双擎
则通肺,去肺家一切所积之气,或感风寒咳嗽,或鼻流涕,或鼻热生疮,大几,一补一泻,则肺气自然升降。肺为心之华盖,最好清,故肺清则不生疾也。肺通鼻,为鼻之官,肺为魄之舍也。夏面白则受克,苦属火,肺属金,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脾病呼时须撮口
呼则通脾,去脾家一切浊气。故口臭四肢生疮,或面黄脾家有积,或食冷物,积聚不能化,故脾为仓廪之官,又为血之用。故饮食不调,则不生血,四肢不动则脾困。故夜则少食睡时脾不动,以致宿食,则病生矣。脾四季之官,为意之宅,故意不可以妄动,动则浩然之气不能清也。春面黄则受克,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三焦客热卧嘻嘻
嘻则通胆,去胆中一切客热之气,故卧时常嘻,能去一身之客热,补泻得当,胆气自清目不生眵,胆怕热,四时饮食,热者少食,上膈无积,使胆气清爽也。
太极阴阳动静致病例
此处缺少图片
经云∶瞳子眼黑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转而睛明,此则眼具阴阳也。又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此则眼具五脏六腑也。后世五轮八廓之说,盖本诸此。脏腑主目有二∶一曰肝。经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又云∶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又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二曰心。经云∶心合脉,诸脉皆属于目是也。至东垣又推之而及于脾,如下文所云,东垣曰∶《五脏生成篇》云∶诸脉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针经九卷·大惑论》云∶心事烦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故脾胃虚弱,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如天明则日月不明也。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气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胞络也,主百脉,皆荣于目,既劳役运动,势乃妄行,及阴邪气并,损其血脉,诸病生焉。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不明正理也。
张子和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故少年之人太过多,老年之人不及多,但年老之人,其间犹有太过者,不可不察也。夫目之内 ,太阳经之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 ,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两目旁交之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养血脉而已。凡血太多则滥,太少则枯。人热则血行疾而多,寒则血行迟而少,此常理也目者肝之外候也,肝藏血,在五行属木,虽木之为物,太茂则蔽密,太衰则枯瘁矣。夫目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白睛属肺金,肉轮属脾土,赤脉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此世俗皆知之矣。及有目疾,则不知病之理,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益炽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故《内经》云∶热胜则肿。凡目暴赤肿痛,羞明瘾涩,泪出不止,暴寒目瞒者,皆太热之所为也。今列五轮所属,八廓主病,以令施治者指南焉。
五轮定位之图
此处缺少图片
左目阳经,蛇象火赞。南方有物,其形虬赤。出入无时,变化莫测。顺则明灵,逆则炎赫。唯一惟中,是为之则。操之则存,舍之则失。造次弗离,明视可必。既静既清,复云何疾。
右目阴精,龟象水赞。元阳之灵,坎水之英。其色玄苍,其性和平。吞吐日月,纳彼虚盈。毋劳毋摇,一为准绳。守之如瓶,防之如城。二五合一,乃可长生。既宁既定,目何不明。
八廓定位之图
此处缺少图片
五轮歌括
肝有风轮是木形,肉轮属土是脾经,水轮肾水瞳神也,肺属金方号气轮,两 血轮心属火,五轮原属五行分,能知生克分虚实,燮理阴阳血气平。
五脏主病
劳神赤涩心家损,恚怨多伤肝气衰,寒暑不调伤脏腑,色欲无时致肾虚,饥饱不匀伤脾胃,风邪触犯可推详,肠中热结缘何故,解热须将虚实量,盛时眼内热火煎,热时白翳眼中 连,衰时眼泪频频下,迎风泪下又头旋。
八廓歌括
干肺大肠传送廓,坎肾膀胱津液场,命门上焦会阴艮,胆肝清净震之方,肝络中焦巽养化,小肠离火心胞阳,肾络下焦关泉兑,坤脾水谷胃为强,合冲生克分虚实,对症投医病始康。
八廓主病
传送原因是本经,肺家壅滞热伤睛,大肠若顺应须治,闭塞之时翳相侵,视物如看云雾多,抬头怕日病如何,急宜补肾禁房室,免得昏蒙不可过,视物依稀似雾中,时时手拭两睛瞳,要知冷泪频频出,此是肝虚胆气攻,小肠腑属关泉廓,受病先从心里传,两角俱赤心痒痛,但调经脉自然痊,昏蒙眼疾岂无由,酒色过时更带忧,莫道睛昏无大故,那堪障雾裹双眸,内抱真阳是命门,眼前花发色难分,不能补肾调虚气,睛瞳纵横似有根,饮食相伤在胃中,更加积热两相攻,睑胞渐肿睛生赤,不解中宫热不通,膀胱属水肾为天,冷泪相形本脏愆,赤脉纵横轮廓内,不逢妙手岂能痊。
脏腑表里三阴三阳轮廓贯通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厥阴命门 足厥阴肝经
手少阳三焦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 足太阳膀胱
手阳明大肠 足阳明胃经
三焦与心胞络为表里
按目(附命门)∶目者,肝之官也。(脉色)东方生风,在窍为目,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藏象)敷和之纪,其主目。(运气)足太阳脉通项入脑者,正属目本,名眼系。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出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阳气盛则 目,阴气胜则瞑目。(俱针刺)跷脉属目内 ,气不营,则目不合,任脉入目,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 ,其少腹直上者,上系两目之下,足太阳入于目内 ,足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为目下纲,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 为外维。足阳明还系目系,足少阳起目锐 ,至锐后手太阳至目锐 ,支者至目内 。手少阳至目锐 ,手少阴系目系,足厥阴连目系,手少阴合目内 ,足少阳系目系,合少阳于外 。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夜则气行于阴,而复合于目。(俱经络)目者心之使也,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升渗于目。(俱疾病)命门∶太阳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亦经络)
五运之图
此处缺少图片
甲己之年为土运,土爱暖而不爱寒。宜加温剂以助之。乙庚之年为金运,金宜清而不宜燥,宜加平剂以清之。丙辛之年为水运,水欲暖而寒则凝,宜加热剂以温之。丁壬之年为木运,木恶寒而又怕燥,宜加和剂以平之。戊癸之年为火运,火宜寒而不宜热,宜加凉剂以解之。
六气之图
此处缺少图片
子午卯酉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司天在泉,宜清之。辰戌丑未年,太阴湿土,太阳寒水,司天在泉,宜温之。寅申巳亥年,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司天在泉,宜凉剂以和之。然又当察病以调治,而不可执一也。
逐年六气总论
复慧子曰∶天有四时,岁有六气,此即外因是也。四时者,春夏秋冬也;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且初之气,自年十二月大寒节起,至立春雨水惊蛰前终止,乃厥阴风水用事;二之气,自二月春分节起,至清明谷雨立夏终止,乃少阴君火用事;三之气,自四月小满节起,至芒种夏至小暑终止,乃少阳相火用事;四之气,自六月大暑节起,至立秋处暑白露终止,乃太阴湿土用事;五之气,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寒露霜降立冬终止,乃阳明燥金用事;六之气,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大雪冬至小寒终止,乃太阳寒水用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序而六气调,病安生焉!过则为灾,未有不致目病者,至于细分六气,已详列于后之诸卷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