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绀珠_(四库全书本)/卷04 中华文库
小学绀珠 卷四 |
钦定四库全书
小学绀珠卷四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类
六艺
礼〈五〉 乐〈六〉 射〈五〉 御〈五〉 书〈六〉 数〈九 周礼大司徒保氏〉
五经〈又曰五学〉
易 书 礼 诗 春秋 〈扬子法言惟五经为辩〉
诗 书 礼 乐 春秋 〈汉艺文志五者五常之道易为之原五学世有变改〉周易 尚书 毛诗 左氏春秋 礼记 〈唐五经博士〉书 诗 礼 易 春秋〈公羊 汉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
六经〈又曰六艺 六学 六籍〉
诗 书 乐 易 礼 春秋 〈礼记经解记六艺政教得失〉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汉武帝表章六经宪章六学 艺文志并论语孝经小学为九种乐经亡 庄子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六经之名始见又曰诗以导志书以导事礼以导行乐以导和易以导阴阳春秋以导名分史记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汉儒林传古之儒者博学六艺之文六学者王教之典籍 经解以诗为首七略艺文志七录易居前七志孝经为初 陆龟𫎇曰六籍者圣人之海也〉
九经
易 书 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 孝经论语 〈经典释文序录〉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论语 孝经 小学〈汉志六艺九种 唐谷那律称为九经库九经之名始见 韦表微著九经师授谱 后唐校九经镂木〉
〈于国子监〉
七经
易 书 诗 三礼 春秋 〈秦宓曰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 傅咸七经诗 隋樊深七经义纲七经论〉
诗 书 春秋 周礼 仪礼 礼记 论语 〈刘敞七经小傅〉
四术〈四教〉
诗 书 礼 乐 〈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四术诗书礼乐四教春夏秋冬春夏阳也诗乐者声声亦阳也秋冬阴也书礼者声声亦阴也 文王世子春诵夏秋学礼冬读书〉
三史
书 诗 春秋 〈文中子圣人述史三焉〉
二经
春秋 孝经 〈中庸注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固足以明之 公羊传序曰孔子有云云云此二学者圣人之极致治世之要务也孝经疏孝经钩命决云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大经中经小经
礼记 春秋左氏传 〈为大经〉诗 周礼 仪礼 〈为中经〉易尚书 春秋公羊传 穀梁传 〈为 唐选举志 孝小经 经论语兼通百官志论语孝经尔雅附中经〉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四千九十五字且以中才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减中才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毕茍能熟读而温习之使入耳著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里谚曰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后生勉之 〈郑耕老劝学〉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以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 〈汉艺文志〉
五经正义
周易 尚书 毛诗 礼记 春秋 〈唐孔颖达与诸儒选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诏改为正义〉
十二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加六纬 一说易上下经并十翼 一云春秋十二公经 〈庄子孔子西藏书于周室翻十二经以说老耼〉
四经
易〈皇 皇帝王霸体春 意言象数用〉 书〈帝 虞夏商周体夏 仁义礼智用〉 诗〈王秋文武周召体性情形体用〉 春秋〈霸 秦晋齐楚体 邵子皇冬 圣贤才哲用 极经世〉左氏穀梁春秋 古文尚书毛诗 〈后汉建初八年诏选高才生受四经〉
十经
周易 尚书 毛诗 礼记 周官 仪礼 春秋左氏 公羊 穀梁 〈各为一经〉 论语孝经〈为 合十经助经 教分掌宋百官志国子助教十人〉
五经 五纬 〈南史周续之通十经〉
六经
五经及乐纬 〈汉书注 易纬稽览图干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 书纬璇玑钤考灵耀刑德考帝命验运期授 诗纬推度灾汜历枢含神雾 礼纬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 乐纬动声移稽耀嘉汁图征 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佐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
七纬
易 书 诗 礼 乐 孝经 春秋 〈后汉书注隋志七经纬三十六篇孝经纬援神契钩命〉
河图
七前 六后 八左 九右 〈关子明云〉
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孔安国云邵子曰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 朱子曰河图之位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
〈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
洛书
九前 一后 三左 七右 四前左 二前右 八后左 六后右 〈关子明云〉
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次第之以成九类 〈孔安国云〉
易大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关子明洞极经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 刘牧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又引大传以为二者皆出于伏羲之世 姚氏曰戴九履一之图乃易干凿度九宫之法刘牧以为河图 又以生数就成数依五方图之以为洛书洞极经两易之〉
三易
连山〈始艮夏〉 归藏〈始坤 殷亦曰坤乾〉 周易〈始干 周礼大卜周 掌三易之法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 欧阳文忠公曰易至汉分为三有田何之易焦赣之易费直之易〉
八索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 〈左传 书序 国语史伯曰平八索以成人注八体以应八卦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㢲为股离为目兑为口坎为耳艮为手 马融说八索八卦贾逵云八王之法〉
十言
伏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㢲坎离艮兑消息 〈左传正义〉
八卦
干〈天健一南〉 坤〈地顺八北〉 震〈雷动四〉 㢲〈风入五〉 坎〈水陷六〉 离〈火丽三〉 艮〈山止七〉 兑〈泽说 伏羲始作卦因重之为六二 十四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文王八卦离南坎北 乾坤三画以初相易而成震㢲以中相易而成坎离以三相易而成艮兑〉
六十四卦
干 坤 屯 𫎇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右上经〉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暌 蹇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㢲 兑 涣 节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右下经〉
四象
太阳一〈九〉 少阴二〈八〉 少阳三〈七〉 太阴四〈六 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耦而为二画者四干老阳震坎艮少阳坤老阴㢲离兑少阴〉
七〈少阳单〉 八〈少阴 拆爻不变〉 九〈老阳重〉 六〈老阴 交 系爻变 辞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本义云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大少干兑艮坤生于二太为天之四象离震㢲坎生于二少为地之四象〉
三陈九卦
履 谦 复 恒 损 益 困 井 㢲 〈系辞三陈九卦以明处忧患之道 初陈 履德之基 谦德之柄复德之本 恒德之固 损德之修 益德之裕 困德之辨 井德之地 㢲德之制 再陈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 复小而辩于物 恒杂而不厌 损先难而后易 益长裕而不设 困穷而通 井居其所而不迁 㢲称而隐 三陈 履以和行 谦以制礼复以自知 恒以一德 损以逺害 益以兴利困以寡怨 井以辩义 㢲以行权 先释卦名 次〉
〈言两卦之体末推卦用〉
四营
分而为二以象两 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 归奇于扐 〈系辞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易变也谓一变也三变成爻十八变则成六爻 易之策数万物备焉而经营之者不出于四其初左右手数之以四其次得三少三多及一少一多亦止于四其终即三少三多之馀以四除之得九与六积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一少一多之馀以四除之得七与八亦积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二篇之策皆四之所成也是故八卦为四者二六十四卦为四四者四故曰四营而成易此言揲蓍之法也三揲之馀然后画卦以小变言之每一揲具五小变以三揲合十五小变为十有八变而画一爻以大变言之每一揲为一大变合十八揲为十八大变而画一卦八卦与六十四卦皆十八之所成也是故上经三十卦反对为十八卦下经三十四卦反对亦为十八卦故曰十有八变而成卦此亦求卦之法也〉
立位
初 二 三 四 五 上 〈易以爻为位以卦为时天道大明于元气既行之后始于子午终于己亥各以六辰而成一气而三百六十五度分焉易象大明于奇画既生之后始于复姤终于乾坤各以六位而成卦而三百八十四爻列焉 六虚六位也 史记自序八卦位曰八位〉
二万之策
二篇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合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系辞注〉
上经起乾坤至坎离三十卦下经起咸恒至既未济三十四卦 杂卦无上下经之分然自乾坤至困亦三十卦自咸恒至夬亦三十四卦 〈郑东卿云〉
二用
用九者干之坤 用六者坤之干 干爻七九九变而七无为易占其变用九不用七 坤爻八六六变而八无为用六不用八 〈于乾坤见之其馀可知 九六变七八不变者揲蓍之法遇纯则变叅同契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
十三卦
罔罟取离〈包牺〉 耒耨取益 为市取噬嗑〈神农〉 衣裳取乾坤 舟楫取涣 服牛乘马取随 重门击柝取豫臼杵取小过 弧矢取暌 宫室取大壮 棺椁取
大过 书契取夬〈黄帝 易系辞 正义曰象卦制尧舜 器皆取卦之爻象之体〉
十翼
上彖 下彖 上象 下象 上系 下系 文言说卦 序卦 杂卦 〈孔子作郑康成始以彖象连经文王弼又以文言附乾坤二卦〉
易三义
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郑康成易赞〉
古易十二篇
上经 下经 〈伏牺画文王周公辞〉 十翼〈孔子所 吕成公祖作传 谦定经二卷传十卷〉
易圣人之道四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系辞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读〉
〈易之法尽于此〉
易三家
施雠 孟喜 梁邱贺 〈艺文志〉
易学启𫎇四篇
本图书 原卦画 明蓍策 考变占 〈朱文公 五赞 原象述旨 明筮稽类 警学〉
三坟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言大 左传道 书序〉
山 气 形 〈张商英得于泌阳民家 山坟连山气坟归藏形坟坤乾〉
三礼礼为人防坟大防也〈张平子说〉
三气天地人之气〈马融说〉
五典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言常 同上 周礼外史掌道 三皇五帝之书 张平子说五典五帝之常道 马融说五典五行〉
九邱
九州之志谓之九邱 〈左传 书序 刘原父云即九共九篇古文邱与共相近故误为共 禹贡言形质九邱言情性 马融说九州之数贾逵说九州亡国之戒 张平子说周礼之九刑〉
九畴〈又曰九章 九法〉
一五行 二五事 三八政 四五纪 五皇极 六三德 七稽疑 八庶征 九五福六极 〈洪范 刘歆云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书五十七篇
伏生得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儒林传〉 尧典 皋陶谟 禹贡 甘誓 汤誓 盘庚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牧誓 洪范 金滕 大诏 康诏酒诰 梓材 召诏 洛诏 多方 多士 立政无逸 君奭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凡二十八篇汉儒以为今文〉 泰誓〈武帝世始得为二十九篇〉 古文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书序〉 大禹谟 五子之歌 𦙍征 仲虺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三篇 咸有一德 说命三篇 泰誓三篇 武成 旅獒 微子之命 蔡仲之命 周官 君陈 毕命 君牙 冏命 复出者舜典 益稷 盘庚二篇 康王之诰 〈凡五篇〉 又序一篇 共五十九篇 四十二篇亡 为例有十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
六誓
甘誓 汤誓 泰誓 牧誓 费誓 秦誓
七诰
汤诰 大诰 康诰 酒诰 召诰 洛诰 康王之诰
七观
六誓可以观义 五诰可以观仁 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 禹贡可以观事 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 〈尚书大传孔子曰 文心雕龙云书标七观〉
六诗〈又曰六义〉
风 赋 比 兴 雅 颂 〈周礼大师教六诗 诗序诗有六义 汉礼乐志国子诵六诗 风雅颂诗之体赋比兴诗之用 三经三纬〉
四始
关雎之乱为风始 鹿鸣为小雅始 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诗序 史记 学记宵雅肄三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四诗
鲁诗〈申公〉齐诗〈辕固〉韩诗〈韩婴〉毛诗〈毛 艺文志诗苌 分为四〉
二南
周南 召南
三颂
周 鲁 商
三类
风 雅 颂 〈左传晏子曰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朱子曰二南正风房中之乐也乡乐也二雅之正雅朝廷之乐也商周之颂宗庙之乐也〉
二雅
小雅 大雅
九能
建邦能命龟 田能施命 作器能铭 使能造命升高能赋 师旅能誓 山川能说 丧纪能诔 祭祀能语 〈毛诗传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也〉
五礼 〈礼五经〉
吉〈十有二〉 凶〈五〉 宾〈八〉 军〈五〉 嘉〈六 舜典修五礼注吉凶宾军嘉 皋陶谟自我五礼有庸哉注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 春官注曲礼五其别三十有六 祭统礼有五经谓吉凶宾军嘉大司徒以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 唐五礼宾军嘉凶吉〉
三礼
天神地祗人鬼之礼 〈舜典伯夷作秩宗典三礼注班固幽通赋姜本支乎三趾注趾礼也 郑𤣥说天事地事人事之礼林少颖谓以郊庙祭祀为主礼之本也〉
周礼 仪礼 礼记 〈后汉儒林传 郑𤣥注通为三礼 唐明经有三礼科 聂崇义考正三礼图崔灵恩三礼义宗〉
六礼
冠 昏 丧 祭 乡 相见 〈王制修六礼以节民性 荀子立太学设庠序修六礼〉
九礼
冠 婚 朝 聘 丧 祭 宾主 乡饮酒 军旅〈大戴礼记此之谓九礼〉
六仪
祭祀之容 宾客之容 朝廷之容 丧纪之容 军旅之容 车马之容 〈周礼保氏〉
六典
治典〈天官冢宰〉 教典〈地官司徒〉 礼典〈春官宗伯〉 政典〈夏官司马〉 刑典〈秋官司冦〉 事典〈冬官 周礼大宰建六典 周官经六司空 篇司空之篇亡以考工记补之〉
仪礼十七篇
士冠 士昏 士相见 乡饮酒 乡射 燕 大射聘 公食大夫 觐 丧服 士丧 既夕 士虞特牲馈食 少牢馈食 有司彻 〈汉高堂生博士礼十七篇礼古〉
〈经多三十九篇〉
礼三家
戴德 戴圣 庆普 〈艺文志皆后仓弟子三家立于学官〉
礼经三百
谓冠婚吉凶〈艺文志礼经三百威仪三千臣瓒曰礼经三百谓冠婚吉凶〉
谓周礼六篇其官三百六十〈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注经礼谓周礼 中庸礼仪三百〉 经礼制之凡也曲礼文之目也〈礼记说〉
礼记四十九篇
礼记百三十一篇〈艺文志七十子后学者所记〉 戴德删为八十五篇 戴圣又删为四十六篇马融又益月令明堂位乐记合四十九篇 〈隋志〉
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
内治七 国用十六 军卫四 刑禁六 官人八教道九 〈李泰伯撰 刘子骏郑康成皆以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迹〉
周礼纲领三
养君德 正朝纲 均国势 〈陈傅良君举说〉
周礼三家
杜子春 郑大夫〈兴〉郑司农〈众 周礼疏郑康成所存注者二家二郑皆康成之先故言官不言名字〉
五射
白矢〈矢贯侯过见其镞白〉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 剡注〈羽头高镞低而去剡剡然〉 襄尺〈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襄君一尺而退 音让〉 井仪〈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 周礼保氏注〉
五驭
鸣和鸾〈和在式鸾在衡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 逐水曲〈御车随逐水势屈曲而不坠水〉 过君表〈毛诗传曰褐缠旃以为门君表𭅺褐缠旃也〉 舞交衢〈衢道也谓御车在交道车旋应于舞节〉 逐禽左〈御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以射之周礼保氏注〉
六乐〈六代乐〉
云门〈黄帝 大司乐云门大卷〉 大咸〈尧 咸池〉 大韶〈舜 大司乐作㲈〉 大夏〈禹〉 大濩〈汤〉 大武〈武 周所存六代之乐 周礼王 保氏注 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大司徒以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疏云保氏教六乐教以书大司乐教以舞〉
葛天氏八阕
载民 𤣥鸟 遂草木 奋五谷 敬天常 达帝功依地德 总万民之极 〈吕氏春秋〉
乐记二十三篇
乐本 乐论 乐施 乐言 乐礼 乐情 乐化乐象〈一云象法〉 宾牟贾 师乙 魏文侯 〈十一篇合为一篇〉 奏乐 乐器 乐作 意始 乐穆 说律 季札 乐道 乐义 昭本 昭颂 窦公 〈十二篇 礼记名存书亡 正义〉
八乐
云门 五英 六茎 大卷 韶 濩 夏 武 〈易通卦验舞八乐〉
雅乐四曲
鹿鸣 驺虞 伐檀 文王 〈魏杜䕫传旧雅乐四曲〉
乐语五均
河间献王乐元语云天子取诸侯之士以立五均则市不二贾四民常均〈汉食货志注〉
鲁四代乐
象箾南龠〈文王〉 大武〈武王〉 韶濩〈汤〉 大夏〈禹〉 韶箾〈舜左传吴公子札来聘请观周乐注鲁用四代乐正义云不得用云门大咸〉
乡饮乐十七章
鹿鸣三奏 南陔一奏 南有嘉鱼四奏 崇邱一奏关雎五奏 鹊巢三奏 〈唐会要〉
升歌三终
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仪礼乡饮酒礼 大射乃歌鹿鸣三终乃管新宫三终其篇亡〉
笙入三终
笙入乐南陔白华华黍〈乡饮酒礼〉
间歌三终 合乐三终
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邱歌南山有台笙由仪〈间代也谓一歌则一吹〉 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𬞟〈合乐谓歌乐 同上 燕礼遂歌乡与众声俱作 乐乡饮酒义工告乐备〉
九招乐〈招音韶〉
舜乐箫韶九成故曰九招〈史记帝舜纪 禹乃兴九招之乐 大司乐九磬之舞刘原父曰招有九名识其名焉祈征角之谓也〉
五乐
琴瑟〈春〉 笙竽〈夏〉 鼓〈季夏〉 钟〈秋〉 磬〈冬 汉郊祀志舜修五乐注〉
鼓 钟 铎 磬 鼗 〈鬻子禹以五声听治〉
九夏
王夏 肆夏 昭夏 纳夏 章夏 齐夏〈侧皆反〉族夏祴夏〈古哀反〉骜夏〈五羔 周礼钟师以钟鼓奏九夏夏反 大也乐之大歌有九 九夏〉
〈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
三夏
二曰肆夏一名樊〈国语作𦂳〉 三曰韶夏一名遏 四曰纳夏一名渠 〈左传 奏肆夏之三 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 国语金奏肆夏繁遏渠 周礼注吕叔玉云肆夏时迈也繁遏执竞也渠思文也 樊遏渠左传国语注分为三夏之别名〉
文王之三
大雅之首文王 大明 绵 〈左传工歌文王之三两君相见之乐也〉
鹿鸣之三
小雅之首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 〈左传歌鹿鸣之三〉
禹歌四章
大化 大训 六府 九原 〈尚书大传 注四章皆歌禹之功〉
春秋三传 五传
左氏〈邱明鲁太史〉 公羊〈高齐人〉 穀梁〈赤一名喜一名俶鲁人〉 并邹氏夹氏为五传〈邹氏无师夹 艺文志春秋分为五氏未有书 武帝立五博士春秋公羊孝宣立穀梁平帝立左氏〉
五始
元者气之始 春者四时之始 王者受命之始 正月者政教之始 公即位者一国之始 〈汉书注 春秋正月书王者九十二 二月书王者二十三 三月书王者十九〉
四系
以事系日 以日系月 以月系时 以时系年 〈杜预春秋左传序〉
五例
一曰微而显 二曰志而晦 三曰婉而成章 四曰尽而不污 五曰惩恶而劝善 〈左传序 发传之体有三为例之情有五〉
五家穀梁说
尹更始 刘向 周庆 丁姓 王彦 〈汉贾逵兼通五家穀梁说〉
三国史记
晋乘 楚梼杌 鲁春秋 〈孟子〉
春秋纲领七家
孟子 庄子 董子 文中子 邵子 张子 程子〈胡文定公春秋传〉
春秋五十凡
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释例 母弟二凡其义不异〉
三科九旨
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此二科六旨也 内其国而外诸侯内诸侯而外夷狄此三科九旨也 〈何休说〉
百二十国宝书
孔子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公羊 史通如楚书郑志鲁之春秋传疏 魏之纪年此其可得言者〉
国语二十一篇
周 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
四谱
国谱 年谱 地谱 人谱 〈邓明世春秋四谱〉
三传疏
左氏正义〈孔颖达〉 公羊疏〈徐彦〉 穀梁疏〈杨士勋〉
古易五家
吕大防〈十二篇〉 晁说之〈并十二为八〉 睢阳王氏 东莱吕氏〈各定为十二篇〉 周燔〈乂改更 读书目言古次序 易者为五家〉
易九家
荀爽 京房 马融 郑𤣥 宋衷 虞翻 陆绩姚信 翟子𤣥 〈释文序 荀爽九家集解〉
易九师说
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汉艺文志〉
易九图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八卦方位 六十四卦次序 六十四卦方位 〈伏羲四图其说出邵氏〉 文王八卦次序 八卦方位 卦变 〈朱文公易本义易之图九〉
四易
有天地自然之易 有伏羲之易 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易本义〉
易有四体一用三伏羲先天体也连山天易归藏地易周易人易用也〈张行成云〉
易百有馀家所可取者古先天图扬雄太𤣥关子明洞极魏伯阳参同契邵尧夫皇极经世而已四家之学皆兆于先天图〈郑东卿云〉
书三家
欧阳〈字和伯〉 大小夏侯〈胜 建 汉儒林传〉
补亡诗六篇
南陔 白华 华黍 由庚 崇邱 由仪 〈晋束晰肄修乡饮之礼补著其文 刘原父曰六篇有声无诗故云笙不云歌非亡失乃无也 朱文公曰乡饮酒燕礼曰笙曰乐曰奏而不言歌则有声而无辞明矣〉
三礼图
冠冕衣服见吉凶之象宫室车旗见古今之制弓矢射侯见尊卑之别钟鼓管磬见法度之均祭器祭玉见大小之数圭璧缫藉见君臣之序丧葬饰具见上下之纪〈聂崇义重集三礼图二十卷〉
礼五传弟子
高堂生传萧奋 孟卿 后苍 戴德戴胜 〈郑康成六艺论〉
仪礼经传通解
朱文公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诸经史书所载附本经之下具列注疏诸儒之说为经传通解二十三卷〈家礼五乡礼三 学礼十一 邦国礼四〉集传集注十四卷〈王朝礼十四〉丧祭二礼属之门人黄干类次
三朝记
孔子三见哀公言成七卷〈七略曰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
三家礼范
司马氏 程氏 张氏 〈张宣公栻所次〉
孝经六家
孔安国〈古文二十二章〉 郑康成〈十八章〉 韦昭 王肃 虞翻刘邵 〈孝经序举六家之异同 古文庶人章分为二曾子敢问章分为三又多闺门一章〉
孝经二家
孔安国 郑氏〈或云 隋志梁代二家并立国学 唐郑𤣥 刘子元上孝经注议云孝经非郑𤣥所注其验十二条行孔废郑于义为允司马贞请郑孔并行明皇纂诸说自注以夺二家〉
论语三家
古论〈二十一篇分尧曰下章有两子张〉 鲁论〈二十篇〉 齐论〈二十二篇有问王知道〉
论语十三家
卫瓘 缪播 栾肇 郭象 蔡谟 袁宏 江惇蔡系 李充 孙绰 周怀 范甯 王珉 〈皇侃疏列十三人云此十三家江熙所集〉
四子
大学 论语 孟子 中庸 〈朱文公曰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先读大学次及语孟而后会其归于中庸〉
孟子音释二家
张镒 丁公著 〈孙奭等刊正二家集成音义一卷〉
尔雅十九篇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乐释天 释地 释邱 释山 释水 释草 释木释虫 释鱼 释鸟 释兽 释畜〈许六 疏云释诂反 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
小尔雅十三章〈孔鲋 晁氏曰先儒谓尔雅撰 周公训成王之书〉
郑氏九书
周书 尚书 尚书中候 尚书大传 毛诗 周礼仪礼 礼记 论语 〈唐刘子𤣥曰晋中经簿凡九诗皆曰郑氏注名𤣥〉
五说
诗 书 春秋 礼 乐〈唐刘迅〉
三经
书 诗 周礼 〈龟山先生三经义辩辩王安石三经义之失〉
群经音辩
辩字同音异 辩字音清浊 辨彼此异音 辩字音疑混 辩字训得失 〈贾昌朝辨正凡五门〉
河洛六艺
河洛五九 六艺四九 谓八十一篇〈后汉张衡传注〉
百名
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聘礼 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策简也方版也〉
三字石经
古 篆 隶 〈水经注魏正始中立〉
六书
象形〈日月之类〉 会意〈武信之类〉 转注〈考老之类〉 处事〈上下之类说文云指事汉志云象事〉 假借〈令长之类〉 谐声〈江河之类 说文云形声汉志云象声周礼保氏注〉
九数
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粟米〈以御交质变易〉 差分〈一名衰分以御贵贱禀税〉 少广〈以御积幕方圆〉 商功〈以御力程积实〉 均输〈以御逺近劳费〉 盈朒〈一云赢不足以御隐杂互见〉 方程〈以御错糅正负〉 勾股〈一云旁要以 即九御高深广逺 章周礼保氏注 内则十年学书计谓六书九数〉
三苍
苍颉篇〈李斯作〉 训纂篇〈扬雄作〉 滂喜篇〈贾访 隋作 志〉苍颉篇爰历篇〈赵髙作〉 博学篇〈胡毋敬作〉通谓之三苍〈说文系传〉
六体书
古文 奇字 篆书 隶书〈又曰佐书〉 缪篆 虫书 〈说文甄丰等改定古文时有六书〉
大篆 小篆 八分 隶书 行书 草书 〈张怀瓘六体论〉
八体书
大篆 小篆 刻符 虫书 摹印 署书 殳书隶书 〈说文秦书有八体〉
古文 大篆 小篆 隶 飞白 八分 行 草〈周越书苑八体〉
四体
古文 篆 隶 草 〈卫恒四体书势〉
十体
古文 大篆 八分 小篆 飞白 倒薤 散隶悬针 鸟书 垂露 〈唐元度十体〉
古文 大篆 籀文 小篆 八分 隶书 章草行书 飞白 草书 〈张怀瓘十书〉
书学
石经三体〈古文篆隶〉 说文 字林 〈唐志〉
书五变
古文〈苍颉〉 大篆〈史篆〉 小篆〈李斯〉 隶书〈程邈〉 草书〈汉 隋志〉
字五体
古文〈废而不用〉 大篆〈石经载之〉 小篆〈印玺幡碣所用〉 八分〈石经碑碣所用〉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 唐六庾肩吾曰隶书今之正书 典〉
三体
古文 秦篆 汉隶 〈句中正书孝经〉
俗 通 正 〈颜氏干禄字书〉
算学
九章 海岛 孙子 五曹 张邱建 夏侯阳 周髀 五经 缀术 缉古 记遗 二等数 〈唐志〉
七略
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术数略 方技略 〈刘歆总群书奏七略〉
七志〈宋〉
经典 诸子 文翰 军书 阴阳 术艺 图谱〈道佛附 王俭撰 唐见 韦述续七志〉
七录〈梁〉
经典 记传 子兵 文集 技术 佛 道 〈阮孝绪隋许善心效七录更制七林〉
四部 四类
甲〈六艺小学〉 乙〈诸子兵书术数〉 丙〈史记旧事〉 丁〈诗赋图赞 晋荀汲冢书 勖分四部〉
经〈甲〉 史〈乙〉 子〈丙〉 集〈丁 唐志分为四类四库书本有正有副 元行冲上群书四类 康节先生劝学曰二十岁之后三十岁之前朝经暮史画子夜集〉
九流
儒家〈出于司徒之官〉 道家〈出于史官〉 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出于理官〉 名家〈出于礼官〉 墨家〈出于清庙之官〉 从横家〈出于行人之官〉 杂家〈出于议官〉 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并小说为十家〈小说家出 艺于稗官 文志〉
六家
阴阳 儒 墨 法 名 道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八儒
子张氏 子思氏 颜氏 孟氏 漆雕氏 仲良氏孙氏 乐正氏 〈韩非子孔子之后儒分为八 陶渊明圣贤群辅录仲良氏公孙氏〉
三元
天元二十七首〈中至事〉 地元二十七首〈更至昆〉 人元二十七首〈减至 扬雄太𤣥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养 家七百二十九赞为天地人三元 首衡错测攡莹数文槐图告凡十一篇〉
文中子六经
礼论 乐论 续书 续诗 元经 赞易 〈续书以存汉晋之实续诗以辨六代之俗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赞易道以申先师之旨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
四子
老子〈道德经〉 庄子〈南华真经〉 文子〈通元真经〉 列子〈冲虚 唐真经 崇𤣥学习老庄文列曰道〉
三墨
相里氏 相夫氏 邓陵氏 〈韩非子墨子之后墨离为三 庄子相里勤之弟子邓陵之属相为别墨〉
宋铏尹文 相里勤五侯子 苦获已齿邓陵子 〈陶渊明集三墨〉
八览
有始 孝行 愼大 先识 审分 审应 离俗恃君 〈吕氏春秋八览〉
六论
开春 愼行 贵直 不茍 似顺 士容 〈吕氏春秋六论〉
十二纪
纪十二月〈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是纪之首〉
三端
文士之笔端 武士之锋端 辩士之舌端 〈韩诗外传君子避三端〉
兵书四种
权谋〈十三家〉 形势〈十一家〉 阴阳〈十六家〉 技巧〈十三家家三门兵书五十三 李靖问对太公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七书
孙子 吴子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李靖问对
兵法三等
道 天地 将法 〈李靖问对〉
六韬
文 武 龙 虎 豹 犬 〈庄子金版六弢 汉志周史六弢 后汉注霸典文论文师武论龙韬主将虎韬偏裨豹韬校尉犬韬司马〉
三教
儒〈周孔之教〉 道〈老氏之教〉 释〈佛氏 文中子程元曰三教何之教 如子曰政恶多门久矣后周武帝定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为次释为后遂禁佛道二教〉
二氏
老 释 〈韩文〉
史二体
编年〈始左氏〉 纪传〈始司 吕氏曰论一时之事纪传不马迁 如编年论一人之终始编年不如纪传〉
三史
史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范后汉书 〈唐殷侑言三史亚于六经 后魏刘延明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
史记八书
礼 乐 律 历 天官 封禅 河渠 平准
汉书十志 八志
律历 礼乐 刑法 食货 郊祀 天文 五行地理 沟洫 艺文
律历 礼仪 祭祀 天文 五行 郡国 百官舆服 〈司马彪续汉书〉
十七史
史记〈司马迁〉 汉书〈班固〉 后汉书〈范晔〉 三国志〈陈寿〉 晋书〈房𤣥龄等〉 宋书〈沈约〉 南齐书〈萧子显〉 梁书〈姚思廉〉 陈书〈姚思廉〉 后魏书〈魏收〉 北齐书〈李百药〉 后周书〈令狐德棻〉 隋书〈颜师古等〉 南史〈宋至陈李延寿〉 北史〈魏至隋李延寿〉 唐书〈欧阳修〉五代史〈欧阳修〉
唐书十三志
礼乐 仪卫 车服 历 天文 五行 地理 选举 百官 兵 食货 刑法 艺文
史三长
才 学 识 〈唐刘知几曰史有三长〉
五志
达道义 章法式 通古今 著功勲 表贤能 〈荀悦汉纪序立典有五志〉
刑法四书
律 令 格 式 〈唐志〉
律十二篇
名例 卫禁 职制 戸婚 廏库 擅兴 贼盗鬬讼 诈伪 杂律 捕亡 断狱 〈同上〉
离骚二十五篇
离骚经 九歌〈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九篇〉 逺游 卜居渔父
十代乐歌
网罟〈伏羲〉 丰年〈神农〉 云门〈轩辕〉 九渊〈少昊〉 五茎〈颛顼〉 六英〈高辛〉 咸池〈陶唐〉 大韶〈有虞〉 大夏〈夏〉 大濩〈商 元结补乐歌〉
古琴五曲
鹿鸣 伐檀 驺虞 鹊巢 白驹
十二操
将归 猗兰 龟山〈孔子〉 越裳〈周公〉 拘幽〈文王〉 岐山〈周公〉履霜〈伯奇〉 雉朝飞〈牧犊子〉 别鹤〈商陵牧子〉 残形〈曾子〉 水
仙 怀陵〈一作怀 韩文公取十操伯牙 删伯牙二操〉
九引
烈女〈楚樊妃〉 伯妃〈鲁伯妃〉 贞女〈鲁次室女〉 思归〈卫女〉 霹雳〈楚商梁〉 走马〈樗里牧恭〉 箜篌〈霍子高 即公无渡河〉 琴引〈秦屠门高〉楚引〈楚龙 风俗邱子 通〉
五曲
游春 渌水 坐愁 秋思 幽居 〈嵇康琴赋注俗传蔡氏五曲〉
文三变
相如形似〈司马相如〉 二班情理〈彪固〉 子建仲宣气质 王杨𫄨绘〈王勃杨炯〉 燕许雄浑〈张说苏颋〉 韩柳法度森严〈韩愈倡之柳宗元李翺皇 唐书论文甫湜等和之 章三变〉
文选六臣注
李善 五臣〈吕延济 刘良 张铣吕向 李周翰〉
四赋
甘泉 河东 挍猎 长杨 〈扬雄作四赋〉
二赋
许都 洛都 〈魏刘邵作二赋讽谏〉
诗八病
平头 上尾 蜂腰 鹤膝 大韵 小韵 旁纽正纽 〈诗苑类格沈约云诗有八病〉
帝书有四
策书 制书 诏书 诫敕 〈后汉书注汉制〉
群臣书四品
章 奏 表 驳议 〈同上汉杂事〉
王言之制有七
册书 制书 慰劳制书 发敕 敕旨 论事敕书敕牒 〈唐志中书省〉
下通上有六
奏钞 奏弹 露布 议 表 状 〈唐志门下省〉
上逮下有六
制 敕 册 〈天子〉 令〈太子〉 教〈亲王公主〉 符〈省下州州下县县下乡唐志尚书省〉
下达上有六
表 状 笺 启 辞 牒 〈唐志同上〉
诸司相质有三
关 刺 移 〈唐志同上〉
丹扆六箴
宵衣 正服 罢献 纳诲 辨邪 防微 〈唐李德裕上〉
二铭
西铭订顽 东铭砭愚 〈横渠先生作〉
郊祀歌十九章〈汉〉
练时日 帝临 靑阳 朱明 西颢 𤣥冥 天门惟泰元 天地 日出入 天马 景星 斋房
后皇 华𣋓𣋓 五神 朝陇首 象载瑜 赤蛟〈汉志〉
鼓吹铙歌十八曲
朱鹭 思悲翁 艾如张 上之回 拥离 战城南巫山高 上陵 将进酒 君马黄 芳树 有所
思 雉子斑 圣人出 上邪 临高台 逺如期石留 〈宋志〉
铙歌十二曲〈唐〉
晋阳武 兽之穷 战武牢 泾水黄 奔鲸沛 苞枿 河右平 铁山碎 靖本邦 吐谷浑 高昌东蛮 〈柳宗元作〉
经世四象
太阳 日 暑 性 目 元 皇
太阴 月 寒 情 耳 会 帝
少阳 星 昼 形 鼻 运 王
少阴 辰 夜 体 口 世 霸
少刚 石 雷 木 色 岁 易
少柔 土 露 草 声 月 书
太刚 火 风 飞 气 日 诗
太柔 水 雨 走 味 辰 春秋
数术六种
天文 历谱 五行 蓍龟 杂占 刑法 〈汉艺文志〉
通志二十略
氏族 六书 七音 天文 地理 都邑 谥 器服 乐 艺文 校雠 图谱 金石 灾祥 昆虫草木 礼 职官 选举 刑法 食货 〈郑樵渔仲著通志总天下学术名曰略〉
通典九门
食货 选举 职官 礼 乐 兵 刑 州郡 边防 〈杜佑撰宋白等续〉
谥法六家
周公 春秋 广谥 沈约 贺琛 扈𫎇 〈苏洵编定〉
四范 七业 四名
制 诏 志 策 〈文中子续书天子之义列乎范者四〉
命 训 对 赞 议 诫 谏 〈大臣之义载乎业者七〉化 政 颂 叹 〈文中子续诗有四名〉
潜虚七图
气 体 性 名 行 变 解 〈司马文正公 𤣥以准易虚以拟𤣥〉
小学书
立教 明伦 敬身 稽古 嘉言以广之 善行以实之 〈朱文公〉
佩觿三科
造字 四声 传写 〈郭忠恕佩觿三卷上卷列三科〉
通释 部叙 通论 袪妄 类聚 错综 疑义系述 〈徐锴 说文系传〉
文字之学有三体制谓点画有纵横曲直之殊〈说文之类〉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尔雅方言之类〉 音韵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始一终亥形也始东终法声也
五体千文
篆 八分 真 行 草 〈范度〉
宝章集十篇
王方庆上十世从祖羲之十一世祖导十世祖洽九世祖珣八世祖昙首七世祖僧绰六世祖仲宝五世祖骞高祖规曾祖褎九世从祖献之等凡二十八人书〈唐武后求羲之书方庆奏诏崔融序其伐阅号宝章集复以赐方庆〉
百家
诸子百六十九家言百举全数也〈后汉书注〉
三子
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孟子之文直而显荀子之文富而丽扬子之文简而奥〈司马文正公注法言序〉
曾子七篇
内篇一 外篇杂篇各三 〈刘淸之子澄集录〉
庄子七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内篇 沈约宋书论在昔中兴元风独扇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
孙子十三篇
始计 作战 谋攻 军形 兵势 虚实 军争九变 行军 地形 九地 火攻 用间 〈孙武三家孙子 曹公杜牧 陈皥注〉
素书六章
原始 正道 本德宗道 求人之志 遵义 安乐〈黄石公〉
三略
上略 中略 下略 〈黄石公〉
申鉴五篇
政体 时事 俗嫌 杂言上下 〈后汉荀悦作申鉴本传载政体篇〉
中论二十篇
治学 法象 修本 虚道 贵验 贵言 艺纪核辨 智行 爵禄 考伪 谴交 历数 别寿夭务本 审大臣 谨所从 亡国 赏罚 民数
〈魏徐干著中论 别本有复三年制役二篇〉
七术
威神〈法五龙〉 养志〈法灵龟〉 实意〈法腾蛇〉 分威〈法伏熊〉 散势〈法鸷鸟〉 转圜〈法猛兽〉 损兑〈法灵 鬼谷子阴蓍 符七术〉
列女传八篇
母仪 贤明 仁智 贞愼 节义 辩通 孽嬖〈七篇〉颂图 〈刘向〉
女诫七章
卑弱 夫妇 敬愼 妇行 专心 曲从 和叔妹〈后汉班昭作〉
战国策三十三篇
东周 西周 秦 齐 楚 赵 魏 韩 燕 宋卫 中山 〈孔衍春秋后语除二周及宋卫中山所留者七国〉
宗寺四书〈宋朝〉
玉牒 仙源积庆图 宗藩庆系录 宗枝属籍
图书十志
李淑藏书二万八百十一卷 十志 五十七类 八目 〈晁公武读书志分为四部每读一书终撮其大旨论之〉
会要二十一类〈宋朝〉
帝系 后妃 礼〈分为五〉 乐 舆服 仪制 崇儒运历 瑞异 职官 选举 道释 食货 刑法兵 方域 蕃夷
册府元龟三十一部
帝王 闰位 僭伪 列国君 储宫 宗室 外戚宰辅 将帅 台省 邦计 宪官 谏诤 词臣国史 掌礼 学校 刑法 卿监 环卫 铨选贡举 奉使 内臣 牧守 令长 宫臣 幕府陪臣 总录 外臣 〈一千一百四门〉
三大典
开元礼 通典 会要 〈周窦俨言三者经国之大典〉
鸿烈二十篇
原道 俶真 天文 地形 时则 览冥 精神本经 主术 缪称 齐俗 道应 汜论 诠言兵略 说山 说林 人间 修务 泰族 〈汉淮南王安〉
三经
孝经 道德经 〈东京记崇庆坊司空李昉宅有三经堂〉
阴符三百言
百言演道 百言演法 百言演术 〈阴符经李筌曰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
黄帝九经
黄帝内经十八卷〈九卷素问 第十一卷师氏藏之今唯八卷 九卷灵枢针经〉皇甫谧曰黄帝创制于九经
山海经十八篇
南西北东中山经为五篇海内海外大荒三经南西北东各一篇海内经一篇〈总十八篇相传以为夏禹所记汉志山海经十三篇刘歆所校凡三十二篇定为十八篇〉
五家史
周 齐 梁 陈 隋 〈唐令狐德棻建言修五家史〉
历年图
起共和庚申讫显德己未凡一千八百年〈司马文正公为五图每图为五重每重为六十行每行记一年之事〉
古史
七本纪 十六世家 三十七列传 〈苏子由〉
通鉴纲目
表岁以首年 因年以著统 大书以提要 分注以备言 纲仿春秋而参取群史之长 目仿左氏而稽合诸儒之粹 〈朱文公〉
十流
偏记 小录 逸事 琐言 郡书 家史 别传杂记 地理 都邑簿 〈刘知几史通偏记小说其流有十〉
四类
年表 官阀 政迹 凡例 〈汪藻修元符以来日历为四类求之〉
读史六事
儆戒 择善 阃范 论事 处事 治体 〈吕成公祖谦教人读史分六事〉
史录十三类
正史 编年 伪史 杂史 起居注 故事 职官杂传记 仪注 刑法 目录 谱牒 地理 〈唐艺〉
〈文志〉
八图
太极 三才正性 天文 地理 王伯学术 九流学术 帝王绍运 百官文武 〈黄文忠公裳为翊善作八图献〉
文章三易
易见事 易识字 易读诵 〈颜氏家训沈约曰文章当从三易〉
文有二道
著述〈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 比兴〈出于虞夏之咏 柳歌殷周之风雅 文〉
三多
看读多 持论多 著述多 〈杨文庄公言学者当取三多三多之中持论尤难〉
辞赋十家
荀卿 宋玉 枚乘兔园 相如上林 贾谊鵩鸟子渊洞箫 孟坚两都 张衡二京 子云甘泉 延寿灵光 〈文心雕龙凡此十家辞赋之英杰〉
八诗
天成 元泽 维南有山 杨之华 二月 英英有兰 和风 嘉木 〈唐𤣥宗时宰相萧嵩会百官赋诗八篇继雅颂之体〉
百一诗
应璩〈休琏 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盖兴于此〉
宋颂九篇
皇祖 圣祖 汤汤 莫丑 金陵 圣文 六合雷声 圣武 明道 〈石介作〉
百篇
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唐有日试百篇宋太平兴国五年赵国昌应百篇科自陈求试上亲出五言四句诗凡二十字为五篇率四韵至晚仅成数十首特赐及第〉
五题
赋 诗 制 书 批答 〈金銮密记唐翰林学士入院试文五 艺文志杜元颖五题一卷〉
诗评三品
锺嵘诗评自汉以来能诗者一百二十二人分三品为评
三谢诗
灵运 惠连 元晖 〈唐子西取六十四篇为三谢诗〉
诗二十四名
赋 颂 铭 赞 文 诔 箴 诗 行 咏 吟题 怨 叹 章 篇 操 引 谣 讴 歌
曲 词 调 〈元𥛄乐府古题序诗之流为二十四名皆诗人六义之馀〉
三十六体
李商隐 温庭筠 段成式 〈唐书用俪偶相夸号三十六体 三人皆行第十六〉
二友
陶渊明柳子厚二集〈东坡谓之南迁二友〉
四科
𤣥 儒 文 史 〈宋泰始六年初置总明观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
奏论宜雅 书论宜理 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 〈魏文帝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
诗三变
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汉魏为一等 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为一等 自沈宋以后定着律诗下及今日为一等 〈朱文公曰古今之诗凡有三变〉
江西诗社宗派图〈二十五人〉
黄庭坚〈宗派之祖〉 陈师道 潘大临 谢逸 洪朋 洪刍 饶节 祖可 徐俯 林敏修 洪炎 汪革李𬭚 韩驹 李彭 晁冲之 江端本 杨符 谢迈 夏倪 林敏功 潘大观 王直方 善权 高荷 吕本中〈本中作图〉
博学宏辞十二体
制 诰 诏 表 露布 檄 箴 铭 记 赞颂 序
诗六对
正名对〈天地日月〉 同类对〈花叶草芽〉 连珠对〈萧萧赫赫〉 双声对〈黄槐绿柳〉 叠韵对〈彷徨放旷〉 双拟对〈春树 诗苑类格唐秋池 上官仪云〉
诗八对
的名 异类 双声 叠韵 聨绵 双拟 𮞉文隔句 〈同上〉
赋二十体
叙事 颂德 纪功 赞序 缘情 明道 祖述论理 咏物 述咏 引类 指事 析微 体物假象 旁喻 叙体 总数 双关 变态 〈范文正公赋林衡鉴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势〉
墨义十条
五经取通五 明经通六 〈唐选举志〉
集录三类
楚辞 别集 总集 〈旧唐志丁部〉
四库〈唐〉
经库〈马怀素〉 史库〈沈佺期〉 子库〈武平一〉 集库〈薛 景龙稷 文馆记〉
六阁〈宋〉
经典 史传 子书 文集 天文 图画 〈景德二年龙图阁下列六阁〉
群书六例
六籍琼华 信史瑶英 玉海九流 集苑金銮 绛阙蕊珠 凤首龙编 〈南唐朱遵度群书丽藻目录撰古今文章著为六例总杂文一万三千八百首〉
百将传
起周太公至五代刘词凡百人〈张预撰〉
十国纪年
吴 唐 蜀 后蜀 吴越 闽 汉 楚 荆南北汉 〈刘恕十国纪年四十卷〉
百官公卿表〈宋朝〉
自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依司马迁法记大事于上方〈司马光赵彦若修〉 起建隆迄靖康〈李焘续〉
元和制策
元稹 独孤郁 白居易 〈唐艺文志三卷〉
歌诗四章
日重光 月重轮 星重辉 海重润 〈古今注汉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赞太子之德〉
五诗
明堂 辟雍 灵台 宝鼎 白雉 〈班固东都赋五篇之诗〉
五颂
班固 贾逵 傅毅 杨终 侯讽 〈论衡永平中诏上神雀颂百官文皆瓦石唯五颂金玉孝明览焉〉
十二州箴
荆 扬 兖 豫 徐 靑 幽 冀 并 雍 益交 〈扬雄十二州箴 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
三都赋
蜀都 呉都 魏都 〈晋左思赋三都 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呉蜀〉
四子讲德论
微斯文学 虚仪夫子 浮游先生 陈邱子 〈汉王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
四论
帝王好尚 选任贤能 近名 推委臣下 〈范文正公为四论以献〉
小学绀珠卷四
<子部,类书类,小学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