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 中华文库
尸子 作者:尸佼 |
不可写作 “屍”。此处系统的繁简转换有误。请见谅。 |
劝学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茧舍而不治则腐蠹,使红女缲之为美锦,大君朝而服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子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
夫学,譬之犹砺也。夫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于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砥砺其剑而弗知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
夫子曰:“车唯恐地之不坚也,舟唯恐水之不深也。”有其器,则以人之难为易。夫道,以人之难为易也。是故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咎。”然则爱与恶,其于成孝无择也。史鳅曰:“君,亲而近之,至敬以逊貌,而疏之,敬无怨。”然则亲与疏,其于成忠无择也。孔子曰:“自娱于檃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以善废而不邑邑,蘧伯玉之行也。”然则兴与废,其于成善无择也。屈侯附曰:“贤者易知也,观其富之所分,达之所进,穷之所不取。”然则穷与达,其于成贤无择也。是故爱恶、亲疏、废兴、穷达,皆可以成义,有其器也。
桓公之举管仲,穆公之举百里,比其德也。此所以国甚僻小,身至秽污,而为政于天下也。今非比志意也,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论爵列不(原脱)亦可以却敌服远矣。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比义。是故监门、逆旅、农夫、陶人皆得与焉。
爵列,私贵也;德行,公贵也。奚以知其然也?司城子罕遇乘封人而下,其仆曰:“乘封人也,奚为下之?”子罕曰:“古之所谓良人者,良其行也;贵人者,贵其心也。今天爵而人,良其行而贵其心,吾敢弗敬乎?”以是观之,古之所谓贵非爵列也,所谓良非先故也。人君贵于一国而不达于天下,天子贵于一世而不达于后世,惟德行与天地相弊也。
爵列者,德行之舍也,其所息也。《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仁者之所息,人不敢败也。天子诸侯,人之所以贵也,桀纣处之则贱矣。是故曰“爵列非贵”也。今天下贵爵列而贱德行,是贵甘棠而贱召伯也,亦反矣。
夫德义也者,视之弗见,听之弗闻,天地以正,万物以遍,无爵而贵,不禄而尊也。
贵言
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存。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曰:“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君若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曰:“善哉言!”明日朝,令赐舟人清涓田万亩,清涓辞。君曰:“以此田也,易彼言也,子尚丧,寡人犹得也。”古之贵言也若此。
臣天下,一天下也。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焉而不止,故不得臣也。目之所美,心以为不义,弗敢视也;口之所甘,心以为不义,弗敢食也;耳之所乐,心以为不义,弗敢听也;身之所安,心以为不义,弗敢服也。然则令于天下而行、禁焉而止者,心也。故曰:“心者,身之君也。”天子以天下受令于心,心不当则天下祸;诸侯以国受令于心,心不当则国亡;匹夫以身受令于心,心不当则身为戮矣。祸之始也,易除,其除之;不可者,避之。及其成也,欲除之不可,欲避之不可。治于神者,其事少而功多。干霄之木,始若蘖足,易去也;及其成达也,百人用斧斤,弗能偾也。熛火始起,易息也;及其焚云梦、孟诸,虽以天下之役,抒江汉之水,弗能救也。夫祸之始也,犹熛火蘖足也,易止也。及其措于大事,虽孔子、墨翟之贤,弗能救也。屋焚而人救之,则知德之;年老者使涂隙戒突,终身无失火之患,而不知德也。入于囹圄、解于患难者,则三族德之;教之以仁义慈悌则终身无患,而莫之德。夫祸亦有突,贤者行天下而务塞之,则天下无兵患矣,而莫之知德也。故曰“圣人治于神,愚人争于神”也。天地之道,莫见其所以长物而物长,莫见其所以亡物而物亡。圣人之道亦然,其兴福也,人莫之见而福兴矣;其除祸也,人莫之知而祸除矣,故曰“神人”。益天下以财为“仁”,劳天下以力为“义”,分天下以生为“神”。修先王之术,除祸难之本,使天下丈夫耕而食,妇人织而衣,皆得戴其首,父子相保,此其分万物以生,盈天下以财,不可胜计也。神也者,万物之始,万事之纪也。
四仪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若符节。若中宽裕而行文理,动有功而言可信也,虽古之有厚功大名,见于四海之外,知于万世之后者,其行身也,无以加于此矣。
明堂
夫高显尊贵,利天下之径也,非仁者之所以轻也。何以知其然耶?日之能烛远,势高也;使日在井中,则不能烛十步矣。舜之方陶也,不能利其巷下;南面而君天下,蛮夷戎狄皆被其福。目在足下,则不可以视矣。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地广大,然后能载任群体。其本不美,则其枝叶茎心不得美矣。此古今之大径也,是故,圣王谨修其身以君天下,则天道至焉,地道稽焉,万物度焉。古者明王之求贤也,不避远近,不论贵贱,卑爵以下贤,轻身以先士。故尧从舜于畎亩之中,北面而见之,不争礼貌。此先王之所以能正天地利万物之故也。今诸侯之君,广其土地之富、而奋其兵革之强以骄士;士亦务其德行、美其道术以轻上,此仁者之所非也。曾子曰:“取人者必畏,与人者必骄。”今说者怀畏而听者怀骄,以此行义,不亦难乎?非求贤务士而能致大名于天下者,未之尝闻也。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皇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焉;竭泽漉鱼,则神龙不下焉。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是故曰:“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听言,耳目不瞿,视听不深,则善言不往焉。”孔子曰:“大哉河海乎,下之也!”夫河下天下之川故广,人下天下之士故大。故曰:“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者,未之尝有也。夫求士,不遵其道而能致士者,未之尝见也。然则先王之道可知,己务行之而已矣。
分
天地生万物,圣人裁之。裁物以制分,便事以立官。君臣、父子、上下、长幼、贵贱、亲疏,皆得其分。曰治爱得分,曰仁施得分,曰义虑得分,曰智动得分,曰适言得分,曰信皆得其分,而后为成人。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君人者,苟能正名,愚智尽情,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民莫不敬。周公之治天下也,酒肉不撤于前,钟鼓不解于悬。听乐而国治,劳无事焉;饮酒而贤举,智无事焉;自为而民富,仁无事焉。知此道也者,众贤为役,愚智尽情矣。
明王之道,易行也。劳不进一步,听狱不后皋陶;食不损一味,富民不后虞舜;乐不损一日,用兵不后汤武。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尧舜复生,弗能更也。身无变而治,国无变而王,汤武复生,弗能更也。执一之道,去智与巧。有虞之君天下也,使天下贡善;殷周之君天下也,使天下贡才。夫至众贤而能用之,此有虞之盛德也。
三人之所废,天下弗能兴也;三人之所兴,天下弗能废也。亲曰不孝,君曰不忠,友曰不信,天下弗能兴也;亲言其孝,君言其忠,友言其信,天下弗能废也。夫符节,合之则是非自见。行亦有符,三者合,则行自见矣。此所以观行也。诸治官临众者,上比度以观其贤,案法以观其罪,吏虽有邪僻,无所逃之,所以观胜任也。群臣之愚智日效于前,择其知事者,而令之谋群臣之所举;日效于前,择其知人者,而令之举群臣之治乱;日效于前,择其胜任者,而令之治群臣之行,可得而察也。择其贤者而举之,则民竞于行;胜任者治,则百官不乱;知人者举,则贤者不隐;知事者谋,则大举不失。夫弩机,损若黍则不钩,益若□则不发。言者,百事之机也。圣王正言于朝,而四方治矣。是故曰:“正名去伪,事成若化;以实核名,百事皆成。”夫用贤使能,不劳而治;正名覆实,不罚而威。达情见素,则是非不蔽;复本原始,则言若符节。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其此之谓乎?
发蒙
若夫名分,圣之所审也。造父之所以与交者,少操辔,马之百节皆与;明王之所以与臣下交者,少审名分,群臣莫敢不尽力竭智矣。天下之可治,分成也;是非之可辨,名定也。无过其实,罪也;弗及,愚也。是故情尽而不伪,质素而无巧。故有道之君,其无易听,此名分之所审也。若夫临官治事者,案其法则民敬事;任士进贤者,保其后则民慎举;议国亲事者,尽其实则民敬言。孔子曰:“临事而惧,希不济。”《易》曰:“若履虎尾,终之吉。”若群臣之众皆戒慎,恐惧若履虎尾,则何不济之有乎?君明则臣少罪。夫使众者,诏作则迟,分地则速,是何也?无所逃其罪也。言亦有地,不可不分也。君臣同地,则臣有所逃其罪矣。故陈绳则木之枉者有罪,措准则地之险者有罪,审名分则群臣之不审者有罪。夫爱民,且利之也,爱而不利,则非慈母之德也;好士,且知之也,好而弗知,则众而无用也;力于朝,且治之也,力而治,则劳而无功矣。三者虽异,道一也。是故曰:“审一之经,百事乃成;审一之纪,百事乃理。”名实判为两,合为一。是非随名实,赏罚随是非。是则有赏,非则有罚,人君之所独断也。明君之立也,正其貌,庄其心,虚其视,不躁其听,不淫审分,应辞以立于廷,则隐匿疏远,虽有非焉,必不多矣。明君不用长耳目,不行间谍,不强闻见,形至而观,声至而听,事至而应。近者不过,则远者治矣;明者不失,则微者敬矣。
家人、子侄和,臣妾力,则家富,丈人虽厚,衣食无伤也;子侄不和,臣妾不力,则家贫,丈人虽薄,衣食无益也,而况于万乘之君乎?国之所以不治者三:不知用贤,此其一也;虽知用贤,求不能得,此其二也;虽得贤,不能尽,此其三也。正名以御之,则尧舜之智必尽矣;明分以示之,则桀纣之暴必止矣。贤者尽,暴者止,则治民之道不可以加矣。听朝之道,使人有分。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有大过者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焉,且以观贤不肖也。今有大善者不问孰进之,有大过者不问孰任之,则有分无益。已问孰任之而不行赏罚,则问之无益。已是非不得尽见谓之蔽,见而弗能知谓之虚,知而弗能赏谓之纵,三者乱之本也。明分则不蔽,正名则不虚,赏贤罚暴则不纵,三者治之道也。于群臣之中,贤则贵之,不肖则贱之;治则使之,不治则□之;忠则爱之,不忠则罪之。贤不肖,治不治,忠不忠,由是观之,犹白黑也。陈绳而斲之,则巧拙易知也。夫观群臣亦有绳,以名引之,则虽尧舜不服矣。虑事而当,不若进贤;进贤而当,不若知贤;知贤又能用之,备矣。治天下之要在于正名,正名去伪,事成若化,苟能正名,天成地平。为人臣者,以进贤为功;为人君者,以用贤为功。为人臣者,进贤是自为置上也,自为置上而无赏,是故不为也;进不肖者,是自为置下也,自为置下而无罪,是故为之也。使进贤者必有赏,进不肖者必有罪,无敢进也者为无能之人,若此则必多进贤矣。
恕
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毋加诸人。恶诸人,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此恕也。农夫之耨,去害苗者也;贤者之治,去害义者也。虑之无益于义而虑之,此心之秽也;道之无益于义而道之,此言之秽也;为之无益于义而为之,此行之秽也。虑中义则智为上,言中义则言为师,事中义则行为法。射不善而欲教人,人不学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夫骥惟伯乐独知之,不害其为良马也。行亦然,惟贤者独知之,不害其为善士也。
治天下
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用贤则多功矣,无私百智之宗也,忠爱父母之行也。奚以知其然?父母之所畜子者,非贤强也,非聪明也,非俊智也,爱之忧之,欲其贤己也,人利之与我利之无择也,欲其贤己也,人利之与我利之无择也,此父母所以畜子也。然则爱天下,欲其贤己也,人利之与我利之无择也,则天下之畜亦然矣,此尧之所以畜天下也。有虞氏盛德,见人有善,如己有善;见人有过,如己有过。天无私于物,地无私于物,袭此行者,谓之天子。诚爱天下者,得贤。奚以知其然也?弱子有疾,慈母之见秦医也不争礼貌;在囹圄,其走大吏也不爱资财。视天下若子,是故,其见医者不争礼貌,其奉养也不爱资财。故文王之见太公望也,一日五反;桓公之奉管仲也,列城有数。此所以国甚僻小,身至秽污而为正于天下也。郑简公谓子产曰:“饮酒之不乐,钟鼓之不鸣,寡人之任也;国家之不乂,朝廷之不治,与诸侯交之不得志,子之任也。子无入寡人之乐,寡人无入子之朝。”自是以来,子产治郑,城门不闭,国无盗贼,道无饿人。孔子曰:“若郑简公之好乐,虽抱锺而朝可也。”夫用贤,身乐而名附,事少而功多,国治而能逸。
凡治之道,莫如因智;智之道,莫如因贤。譬之犹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也,亦必不过矣。今有人于此,尽力以为舟,济大水而不用也;尽力以为车,行远而不乘也,则人必以为无慧。今人尽力以学,谋事则不借智,处行则不因贤,舍其学不用也。此其无慧也,有甚于舍舟而涉、舍车而走者矣。
仁意
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种者,后稷也;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爱天下莫甚焉。天下之善者,惟仁也。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也。仁者之于善也亦然。是故,尧举舜于畎亩,汤举伊尹于雍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惟善之所在。尧问于舜曰:“何事?”舜曰:“事天。”问:“何任?”曰:“任地。”问:“何务?”曰:“务人。”平地而注水,水流湿;均薪而施火,火从燥,召之类也。是故,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
烛于玉烛,饮于醴泉,畅于永风。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甘雨时降,万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祥风,瑞风也,一名景风,一名瑞风,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方盛,冬为安静,四气和,为通正,此之谓永风。
广
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丘上以望,则见其始出也。又见其入,非明益也,势使然也。
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故智载于私,则所知少;载于公,则所知多矣。何以知其然?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非之,怒则以亲戚殉一言。夫智在公,则爱吴越之臣妾;在私,则忘其亲戚。非智损也,怒弇之也。好亦然。《语》曰:“莫知其子之恶。”非智损也,爱弇之也。是故,夫论贵贱、辨是非者,必且自公心言之,自公心听之,而后可知也。匹夫爱其宅,不爱其邻;诸侯爱其国,不爱其敌。天子兼天下而爱之大也。
绰子
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汤武德及禽兽,此先王之所以安危而怀远也。圣人于大私之中也为无私,其于大好恶之中也为无好恶。舜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舜不歌禽兽而歌民。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朕身受之。”汤不私其身而私万方。文王曰:“苟有仁人,何必周亲?”文王不私其亲而私万国。先王非无私也,所私者与人不同也。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处道
孔子曰:“欲知则问,欲能则学,欲给则豫,欲善则肄。”国乱,则择其邪人而去之,则国治矣;胸中乱,则择其邪欲而去之,则德正矣。天下非无盲者也,美人之贵明目者众也;天下非无聋者也,辨士之贵聪耳者众也;天下非无乱人也,尧舜之贵可教者众也。孔子曰:“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则水方,盂圆则水圆。”上何好而民不从?昔者勾践好勇而民轻死,灵王好细腰而民多饿。夫死与饿,民之所恶也,君诚好之,百姓自然,而况仁义乎?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乱,而关龙逢、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之皆乱,其乱者众也;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众也。故曰:“君诚服之,百姓自然;卿大夫服之,百姓若逸;官长服之,百姓若流。”夫民之可教者众,故曰“犹水”也。
德者,天地万物得也;义者,天地万物宜也;礼者,天地万物体也。使天地万物皆得其宜、当其体者,谓之大仁。食所以为肥也,壹饭而问人曰奚若,则皆笑之。夫治天下,大事也,今人皆壹饭而问奚若者也。善人以治天地则可矣,我奚为而人善?仲尼曰:“得之身者得之民,失之身者失之民。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方,知反之于己者也。”以是观之,治己则人治矣。
神明
仁义圣智参天地。天若不覆,民将何恃何望?地若不载,民将安居安行?圣人若弗治,民将安率安将?是故,天覆之,地载之,圣人治之。圣人之身犹日也,夫日圆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烛远。圣人正己,而四方治矣。上纲苟直,百目皆开;德行苟直,群物皆正。政也者,正人者也。身不正则人不从。是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有诸心而彼正,谓之至政。今人曰:“天下乱矣,难以为善。”此不然也。夫饥者易食,寒者易衣,此乱而后易为德也。
止楚师
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问之日:“吾自宋闻子。吾欲藉子杀王。”公输般曰:“吾义固不杀王。”墨子曰:“闻公为云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义不杀王而攻国,是不杀少而杀众。敢问攻宋何义也?”公输般服焉,请见之王。
墨子见楚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也?”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由七梁肉之与糟糠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恶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王曰:“善哉!请无攻宋。”
君治
日五色,至阳之精,象君德也。五色照耀,君乘土而王。八极之内,有君长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故曰: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虙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神农理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
人之言君天下者,瑶台九累,而尧白屋;黼衣九种,而尧大布;宫中三市,而尧鹑居;珍羞百种,而尧粝饭菜粥;骐𬴊青龙,而尧素车玄驹。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其田历山也,荷彼耒耜,耕彼南亩,与四海俱有其利。其渔雷泽也,旱则为耕者凿渎,俭则为猎者表虎。故有光若日月,天下归之若父母。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邱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禹长颈乌喙,面貌亦恶矣,天下从而贤之者,好学也。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之野。当此时也,弦歌鼓舞者禁之。文王四乳,是谓至仁。武王已战之后,三革不累,五刃不砥,牛马放之历山,终身弗乘也。
夫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夫尧舜所起,至治也;汤武所起,至乱也。问其成功孰治,则曰尧舜治。问其孰难?则曰汤武难。是以日光盈尺,光满天下;圣人居室,而所烛弥纶六合。
圣人畜仁而不主仁,畜义而不主义,畜勇而不主勇,畜智而不主智。昔齐桓公胁于鲁君而献地;句践胁于会稽而身官之;赵襄子胁于智伯而以颜为愧。其卒,桓公臣鲁君,句践灭吴,襄子以智伯为戮;此谓勇而能怯者也。仁则人亲之,义则人尊之,勇则人畏之,智则人用之。喻之水焉: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柔而能犯,弱而能胜,勇也;导江疏河,恶盈流谦,智也。
孔子日:“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日:“商知之矣。”日在井中,不能烛远;目在足下,不可视近,虽明何益?故君之有国也,犹天之有日,居不高则不明,视不尊则不远。
佚文
1.泽行乘舟,山行乘樏,泥行乘蕝。
2.傅岩在北海之洲。
3.悦尼而来远。
4.舞夏,自天子至诸候皆用八佾,初献六羽,始厉乐矣。
5.夫已,多乎道。
6.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鬼者归也,故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7.霓,挈贰其别名也。
8.五尺大犬为犹。
9.大牛为犉,七尺;大羊为羬,五尺;大豕为豟,五尺。
10.春为忠。东方为春。春,动也。是故鸟兽孕孳,草木华生,万物咸遂,忠之至也。夏为乐。南方为夏。夏,兴也。南,任也。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秋为礼。西方为秋。秋,肃也。万物莫不肃敬,礼之至也。冬为信。北方为冬。冬,终也。北方,伏方也。万物至冬皆伏,贵贱若一,美恶不异,信之至也。
11.徐偃王有筋而无骨。
12.昔者,舜两眸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13.尧立诽谤之木。
14.行涂以楯,行险以撮,行沙以轨。
15.乘风车。
16.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异未全而有四海之心。贤者之生亦然。
17.十万之军,无将军必大乱。夫义,是万事之将也。国之所以立者,义也。人之所以立者,亦义也。
18.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19.孟贲水行不避较龙,陆行不避兕虎。
20.舜得友五人,曰雄陶、续耳、柏杨、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人也。
21.禹之治水,为丧法曰:“毁必杖,哀必三年。”是则水不救也。故死于陵者葬于陵,死于泽者葬于泽。桐棺三寸,制丧三日。舜西教于西戎,道死,葬南巴之中。衣衾三领,款木之棺,葛以缄之。
22.人谓孟贲:“生乎?勇乎?”曰:“勇。”“贵乎?勇乎?”曰:“勇。”“富乎?勇乎?”曰:“勇。”三者人之所难能,而皆不足以易勇,此其所以能慑三军、服猛兽之故也。
23.车轻道近,则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
24.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惟象之未与试,吾惑焉。有力者则又愿为牛,与象鬬以自试。”今二三子以为义矣,将乌乎试之?夫贫穷,太行之獶也。疏贱,义之雕虎也。而吾日遇之,亦足以试矣。
25.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此所以服莒国也。夫义之为高原也亦高矣。是故贤者之于义也,必且剂踵焉。此所以服一世也。
26.昔周公反政,孔子非之,曰:“周公其不圣乎!以天下让,不为兆人也。”
27.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
28.凡水其方折者玉,其圆折者珠,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29.大木之有奇灵者,为若。
30.吉玉、大龟。
31.木食之人,多为仁者,名为若木。
32.昆吾之剑可切玉。
33.四夷之民有贯胸者,有深目者,有长肱者。黄帝之德常致之。
34.韩雉见申羊于鲁。有龙饮于沂。韩雉曰:“吾开之:出见虎,搏之;见龙,射之。今弗射,是不得行吾闻也。”遂射之。
35.莒君好鬼巫而国亡。无知之难,小白奔焉。乐毅攻齐,守险全国。
36.楚狂接舆耕于方城。
37.距虚不择地而走。
38.曼丘氏。
39.隐者西乡曹。
40.非人君之用兵也,以为民伤;鬬则以亲戚殉一言,而不改之也。
41.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亲斫殷纣之颈,手污于血,不温而食。当此之时,犹猛兽者也。
42.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43.尧南抚交阯,北怀幽都,东西至日之所出入,有馀日而不足于治者,恕也。
44.务成昭之教舜曰:“避天下之逆,从天下之顺,天下不足取也;避天下之顺,从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也。”
45.子夏曰:“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46.箕子胥馀漆高而为厉,被发佯狂,以此免也。
47.蒲衣八年,舜让以天下;周王太子晋生八年而服饰旷。
48.膳,俞儿和之以姜桂,为人主上食。
49.程,中国谓之豹,越人谓之貘。
50.鸿鹄在上,扜弓鞟弩以待之,若发若否,问二五,曰:“弗知。”非二五难计也,欲鸿之心乱也。
51.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
52.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无伤。
53.卑墙来盗。荣辱由中出,敬侮由外生,
54.树葱韭者择之则蕃。仁义亦不可不择也。唯善无基,义乃繁滋。敬灾与凶,祸乃不重。
55.鸡司夜,狸执鼠,日烛人,此皆不令自全。
56.尧瘦,舜黑,皆为民也。
57.人知用贤之利也,不能得贤,其故何也?夫买马不论足力,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买玉不论美恶,以大小为仪,必无良宝矣;举士不论才,而以贵势为仪,则管仲、伊尹不为臣矣。
58.孔子曰:“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诗》诵《书》,与古人谋。”
59.玉者,色不如雪,泽不如雨,润不如膏,光不如烛。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至中国,覆十万之师,解三千之围。
60.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61.屠者割肉,则知牛长少;弓人剺筋,则知牛长少;雕人裁骨,则知牛长少:各有辨焉。
62.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待义而后成。
63.虹霓,为析翳。
64.先王岂无大鸟怪兽之物哉!然而不私也。
65.欲观黄帝之行于合宫,观尧舜之行于总章。
66.荆者,非无东西也,而谓之南,其南者多也。
67.寒凝冰裂地。
68.卵生曰琢,胎生曰乳。
69.我得而民治,则马有紫燕兰池。
70.马有秀骐、逢騩。
71.曾子每读《丧礼》,泣下霑襟。
72.守道固穷,则轻王公。
73.其生也存,其照也亡。
74.老莱子曰:“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
75.人之生也亦少矣,而岁之往亦速矣。
76.八极为局。
77.昼动而夜息,天之道也。
78.使星司夜,使月司时,犹使鸡司晨也。
79.文轩六𫘝𫘨,无四寸之键,则车不行。小亡则大者不成也。
80.绕梁之鸣,许史鼓之,非不乐也,墨子以为伤义,故不听也。
81.马有骐𬴊、径骏。
82.君子量才而受爵,量功而受禄。
83.禹兴利除害,为万民种。
84.众以亏形为辱,君子以亏义为辱。
85.昔者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践东宫,履乘石,假为天子七年。
86.能官者必称事。
87.义必利,虽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犹谓义之必利也。
88.圣人权福则取重,权祸则取轻。
89.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
90.造车者,奚仲也。
91.玉渊之中,骊龙蟠焉,颔下有珠。
92.有虞氏身有南亩,妻有桑田;神农氏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93.天子忘民则灭,诸侯忘民则亡。
94.障贤者死。
95.不知用贤。
96.好酒忘身。
97.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
98.娶同姓、以妾为妻、变太子,专罪大夫;擅立国、绝邻好,则幽;改衣服、易礼刑,则放。
99.为刑者,刑以辅教,服不听也。
100.秦穆公明于听狱,断刑之日,朝不同言,乃揖士大夫曰:“寡人不敏,教不至,使民入于刑,寡人与有戾焉。二三子各据尔宫,无使民困于刑。”穆公非乐刑也,民不得已,此其所以善刑也。
101.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
102.仲尼曰:“面貌不足观也,先祖天下不见称也,然而名显天下,闻于四方,其惟学者乎!”
103.先王之祠礼也,天子祭四极,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庙也。
104.夫瑟,二十五弦。其仆人鼓之,则为笑。贤者以其义鼓之,欲乐则乐,欲悲则悲,虽有暴君,为之立变。
105.商容观舞,墨子吹笙。墨子非乐,而于乐有是也。
106.水试断鸿雁,陆试断牛马,所以观良剑也。
107.孝子事亲,一夕五起,视衣之厚薄,枕之高卑,其爱亲也。
108.皋陶择羝之裘以御之。
109.伏羲始画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
110.夫知众类,知我,则知人矣。天雨雪,楚庄王被裘当户,曰:“我犹寒,彼百姓宾客甚矣。”乃遣使巡国中,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绝糇粮者赈之。国人大悦。
111.朔方之寒,冰厚六尺,木皮三寸,北极左右有不释之冰。
112.春华秋英,其名曰桂。
113.泰山之中有神房阿阁帝王录。
114.尧有进善之旌。
115.造历数者,羲和子也。
116.龙门,鱼之难也;太行,牛之难也;以德报怨,人之难也。
117.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尧闻其贤,征之草茅之中。与之语礼乐而不逆;与之语政,至简而易行;与之语道,广大而不穷。于是妻之以媓,媵之以娥,九子事之而托天下焉。
118.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者响也,行者影也。是故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行将有随之。
119.汤问伊尹曰:“寿,可为邪?”伊尹曰:“王欲之,则可为;弗欲,则不可为也。”
120.费子阳谓子思曰:“吾念周室将灭,涕泣不可禁也。”子思曰:“然。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之不治而涕泣不禁,是忧河水浊而以泣清之也。”
121.齐有田果者,命其狗为富,命其子为乐。将欲祭也,狗入于室。果呼之曰:“富出。”巫曰:“不祥也。”果大祸,长子死。哭之曰:“乐乎。”而不似悲也。
122.荆庄王命养由基射蜻蛉。王曰:“吾欲生得之。”养由基援弓射之,拂左翼。王大喜。
123.木之精气为毕方。
124.深根固蒂。
125.赤县神州者,实为昆仑之墟,其东则卤水岛,山左右蓬莱。玉红之草生焉。食其一实而醉卧三百岁而后寤。
126.人之欲见毛廧、西施,美其面也。夫黄帝尧舜汤武美者,非其面也,人之所欲观焉,其行也。所欲闻焉,其言也。而言之与行,皆在《诗》、《书》之间矣。
127.尧、舜黑,禹胫不生毛,文王至日昃不暇饮食。故富有天下,贵为天子矣。
128.神农氏夫负妻戴以治天下。尧曰:“朕之比神农,犹旦之与昏也。”
129.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牧民易也。
130.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
131.舜受天下,颜色不变;尧以天下与舜,颜色不变。知天下无能损益于己也。
132.人戴冠蹑履,莫不誉尧非桀,敬士侮慢。故敬侮之,誉毁之,非其取也。
133.舜曰:“从道必吉,反道必凶,如影如响。”
134.舜举三后而四死除。何谓四死?饥渴、寒暍、勤劳、鬬争。
135.伯夷、叔齐饿死首阳,无地故也。桀放于历山,纣杀于鄗宫,无道故也。故曰:“有道无地则饥,有地无道则亡。”
136.昔者桀纣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
137.昔夏桀之时,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容台振而掩覆,犬群嗥而入泉,彘衔薮而席隩,美人婢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飞鸟铩翼,走兽决蹄,山无峻干,泽无佳水。
138.桀为璇室瑶台,象廊玉床。权天下,虐百姓。于是汤以革车三百乘伐于南巢,收之夏宫。天下宁定,百姓和辑。
139.有医竘者,秦之良医也。为宣王割痤,为惠王疗痔,皆愈。张子之背肿,命竘治之。谓竘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治之,遂愈。竘诚善治疾也,张子委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后治矣。
140.厚积不登,高台不处。高室多阳,大室多阴,故皆不居。
141.闵子骞肥。子贡曰:“何肥也?”子骞曰:“吾出,见美车马则欲之;闻先生之言则又欲之。两心相与战,今先王之言胜,故肥。”
142.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
143.驸马共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曰:“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144.贤者之于义,曰:“贵乎?义乎?”曰:“义。”是故尧以天下与舜。曰:“富乎?义乎?”曰:“义。”是故子罕以不受玉为宝。曰:“生乎?义乎?”曰:“义。”是故务光投水而殪。三者人之所重,而不足以易义。
145.两智不能相救,两贵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
146.田成子问勇,颜歜聚之答也不敬。田子之仆填剑曰:“更言则生,不更则死。”歜聚曰:“以死为有智,今吾生是也。是吾所以惧汝,而反以惧我。”
147.家有千金之玉而不知,犹谓之贫也。良工治之,则富掩一国。身有至贵之爵而不知,犹谓之贱也。圣人告之,则贵最天下。
148.汤复于汤邱,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149.鲁哀公问孔子,曰:“鲁有大忘,徒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忘之小者也。昔商纣有臣曰王子须,务为谄,使其君乐须臾之乐而忘终身之忧,弃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谋。”
150.鲁人有孝者,三为母北,鲁人称之。彼其鬬则害亲,不鬬则辱羸矣,不若两降之。
151.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意变其音亦变。意诚感之达于金石,而况于人乎!
152.鲍叔为桓公祝曰:“使臣无忘在莒时,管子无忘在鲁时,甯戚无忘车下时。”
153.夫马者,王良御之,则和驯端正,致远道矣;仆人御之,则逸奔毁车矣。民者,譬之马也。尧舜御之,则天下端正;桀纣御之,则天下奔放。
154.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
155.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 。 156.利锥不知方凿。
157.六马登糟丘,方舟泛酒池。
158.宋人有公敛皮者,适来反。呼曰:“公敛皮!”屠者遽收其皮。
159.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160.昆吾作陶。
161.造冶者蚩尤也。
162.殷纣为肉圃,
163.羊不任驾盐车,椽不可为楣栋。
164.战如鬬鸡,胜者先鸣。
165.扬州之鸡裸无毛。
166.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
167.疓,病也。
168.黄帝斩蚩尤于中冀。
169.禹理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
170.仲尼志意不立,子路侍;仪服不修,公西华侍;礼不习,子游侍;辞不辨,宰我侍;亡忽古今,颜回侍;节小物,冉伯牛侍。曰:“吾以夫六子自励也。”
171.夷逸者,夷诡诸之裔。或劝其仕。曰:“吾譬则牛,宁服轭以耕于野,不思被绣入庙而为牺。”
172.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阵以却虎。
173.野鸭为凫。家鸭为鹜,不为飞翔,如庶人守耕稼而已。
174.彗星为欃枪。
175.古有五王之相。
176.为令尹而不喜,退耕而不忧,此孙叔敖之德也。
177.北门子。
178.申徒狄,夏贤也。汤以天下让,狄以不义。闻已,自投于河。
179.㥯土。
180.法螺蚌而闭户。
181.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82.鸿飞天首,高远难月。楚人以为凫,越人以为乙。鸿常一尔。
183.禹有进善之鼓,备讯唉也。
184.虞舜灰于常羊,什器于寿邱,就时于负夏,未尝暂息。顿邱买贵,于是贩于顿邱;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以均救之。
185.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泣尽,继以血。其邻窥墙,问曰:“何故悲哭?”答曰:“吾国且亡。吾闻:病之将死,不可为良医;国之将亡,不可为计谋。吾数谏吾君,不用,是知将亡。”
186.不避远昵。
187.解门以为薪,塞水以为田,虽有小利,而所丧多矣。
188.孔子曰:“恶人者,人恶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谓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之己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