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_(四库全书本)/卷124 中华文库
山堂肆考 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四 明 彭大翼 撰文学
藏书
鱼豢典略芸香辟蠹故藏书台称芸台阁称芸阁又柳文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岀则汗牛马
孔壁
见壁
惠车
庄子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不中又世说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𤣥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按惠施战国时人为梁相与庄子友善
幽经秘箓
东汉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邓康遂荐窦章入东观为校书郎注云老子为守藏吏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字皆归柱下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箓皆在焉
牙籖锦帕
西京杂记秘阁图书皆表以牙籖覆以锦帕
邺架
唐李邺侯泌起书楼积书三万馀卷经用红牙籖史用绿牙籖子用青牙籖集用白牙籖韩退之诗云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皆牙籖新若手未触
申庄
寿张申屠致逺仕元为廉访佥事清修苦节耻事权䝿聚书万卷号曰申氏墨庄
金帛招求
汉河间王以金帛招求四方美书多与汉室等
江淮括访
唐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又命拾遗苗发等使江淮括访
曹氏书仓
拾遗记鲁人曹曽本名平慕曽参之行改名曽家多书及世乱曽虑先文湮灭乃积石为仓以藏书世谓曹氏书仓
田氏书楼
唐田𢎞正为魏博节度使封沂国公乐闻前代忠孝之事于府舍起书楼聚书万馀卷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贤行可否后周张昭逺积书万卷以楼藏之宋孙抃字梦得睂山人六世祖长孺喜藏书为楼置其中蜀人谓之书楼孙氏
藏诸名山
见史官
藏于故居
苏子瞻李氏山房藏书记余友李公择少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馀卷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载书三十乘
晋张华好书籍身死之日家无馀财惟有文书溢于几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摰虞撰定官书皆资华本以取正焉天下奇秘世所未有悉在华所由是博洽无与比又唐元行冲乃韦述父景骏之姑子也尝载书数车自随
写书数十箧
齐沈麟士手写细书数十箧
壁藏律令
汉沛国陈咸以律令为尚书见何武鲍宣死即乞骸骨去职王莽篡位召咸为掌冦大夫咸谢不肯应三子参丰钦皆在位咸悉令解官归乡里闭门不出入收敛其家律令书文壁藏之
帐搜论衡
枹朴子曰人疑蔡邕得异人书搜其帐中果得王充论衡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聚书数百卷
魏志王脩家不满斗斛聚书至数百卷
得书八万卷
梁金楼子聚书四十年得书八万卷河间之侔于汉室颇谓过之唐苏弁字元容聚书二万卷手自雠定宋贺铸字方回知章之后开封人藏书万卷长于乐府有庆湖遗老集行于世
请俸冩书
唐杜暹聚书万卷每卷后题云请俸冩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教鬻及借人为不孝
尽资置书
宋丁度祖𫖮尽其家资置书八千卷且曰吾聚书多矣必有好学者为子孙度后登词学科官至叅政
掌于兰台
百官表秦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侔于秘府
宋钱惟演字希圣文章与杨亿刘筠齐名尝曰学士备顾问不可不该博故其家聚书侔于秘府
子弟看书
唐倪若水字子泉藏书甚多子弟直日看书有借书者先束脩投贽然后与之
女婿盗书
见妇翁女婿
曹诚书院
宋应天府民有曹诚者即戚同文旧居广舍百五十楹聚书千馀卷以延学者真宗嘉之赐名应天府书院
务观书巢
宋陆游字务观作书巢记曰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记室曰书巢客有问曰上古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病水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戸牖墙垣犹之此屋也而谓之巢何耶陆子曰子之辞辨矣顾未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疴呻吟未尝不与书俱賔客不至妻子不觌雨风雷电之交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稿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不能出乃又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好畜古文
宋欧阳公平生于物少所好惟收畜古文圗书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一千卷以校正史传百家讹谬之说
喜藏异书
宋宋绶字公垂博学喜藏异书手自雠校尝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每三四校犹有脱误又曽巩平生好书家藏一万馀卷手自仇对白首不倦
六经阁
宋张伯玉呉郡州学六经阁记六经阁诸子百家皆在焉不书尊经也呉郡州学始由高平范公经缉之至今尚书富郎中十年更入政学始大成而成年六经阁又建祈于久故爽而不卑酌于道故文而不华经南向史西向子集东向标之以油素揭之以油黄凡天地之极致皇王之高道生人之纪律举在是矣
万卷堂
苏子瞻题张竞辰所居万卷堂诗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取于六丁
见经术
藏于二酉
大酉小酉山多藏秘书故今藏书室名二酉云
藏之秘府
汉景帝末年募求天下遗书藏之秘府
借于民间
唐𤣥宗幸东都议借民间异本传录及还京师置修书院
建藏书府
汉武帝建藏书之府置冩书之官及诸王子皆充秘府
构贮书屋
隋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屋贮书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
刘向校定
汉成帝使谒者陈农求天下遗书诏光禄大夫刘向等校定每一书向辄条其目据其指意录而奏之
班固典掌
汉光武中兴日不暇给而入洛之书二千馀两后藏于东观及仁寿阁命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之
送于平城
魏道武命郡县大收书籍悉送平城
藏于内库
唐贞观中魏徴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遗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冩于内库以宫人掌之𤣥宗时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副轴带帙籖皆异色以别之禄山之乱尺简不存至文宗时郑覃进言经籍未备因召秘阁搜访于是四库之书复全分藏十二库及黄巢之乱存者盖鲜又按景龙文馆记薛稷知集库马怀素知经库沈佺期知史库武平一知子库通曰四库书
募民献书
后唐庄宗募民献书及三百卷授以试衔其选调之官每百卷减一选
选官正书
周世宗锐意求访凡献书者悉加优赐以诱致之如有讹舛乃选常参官校雠刋正令于卷末署其名衔
计帙授秩
后汉乾祐中礼部郎司徒调请开献书之路凡儒学之士衣冠旧族有以三馆亡书来上者计其卷帙赐之金帛数多者授秩
计卷与官
宋仁宗嘉祐中诏中外士庶并许上馆阁阙书至五百卷与文资官
搜讨异本
隋文帝分使人搜讨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冩既完本即归主
购募亡书
宋太祖干徳中下诏购募亡书渉弼彭干等诣阙献书千二百二十八卷诏分置书府弼等并赐科名
立崇文院
宋太宗初置三馆于长庆门北谓之西馆帝临幸恶其陋命有司于升龙门东北創立三馆至太平兴国三年三馆成赐名崇文院迁西馆书贮焉凡八万卷后又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置其中
建清心殿
太宗又于禁中建清心殿收藏图籍以资观览
谕㫖访求
宋徽宗宣和中诏郡县谕㫖访求秘书于是荣州助教张頥及李东所进之书皆系阙遗诏頥进士出身东补迪功郎
抵家就录
高宗渡江献书有赏或官有家藏者命抵家就录有鬻者悉市之
笃学
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周公朝读书
周公朝读书百篇夕见士七十五人
孔子晚读易
孔子晚喜易读之韦编三绝鐡摘三折漆书三灭编所以联次简也言爱玩之甚故编简之韦为之三绝也
刺股
苏秦与魏国张仪同事鬼谷先生读书欲睡以头发系梁上手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踝
悬头
东汉孙敬字文宝常闭户读书睡则以绳系头髻悬之梁上尝入市人见之皆曰闭户先生来也又编柳以冩经
三年不窥园
汉董仲舒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三年不窥园圃人不见其面
十年不出户
北史刘炫字光伯与信都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
䕶鸡读书
东汉高鳯字文通自旦读书至夜不息妻曝麦于庭令鳯䕶鸡时暴雨至鳯读书不觉水漂其麦
囊萤照书
晋车𦙍字武子精勤博览家贫无油夏夜以练囊萤火数十以照书
带经而锄
汉倪寛千乘人授业孔安国带经而锄
怀笔而寝
东汉曹褒字叔通常慕叔孙通制汉礼仪昼夜沉思寝则怀铅笔行则诵文书当其念至忽忘所之
匡衡穿壁
见壁又衡以邑有大姓家富多书每与佣作不求价主人怪问之答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悟遂给以书
祖莹塞窗
后魏祖莹字元珍性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藏火灰中候父母寝后燃火读书又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为佣读书
东汉桓荣字春卿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家贫常为佣读书叔父曰家贫如此读书何为荣奋志不改十五年不窥家园
谢客读书
唐陈子昻字伯玉始以豪家子任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常与博徒游后入乡学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经典数年之间无不该览
映雪读书
晋孙康字伯翳太原人家贫无油冬月常映雪读书
映月读书
宋陆佃字农卿山阴人家贫苦学映月光读书
求免贫贱
吕氏春秋寗越少时苦耕友人谓曰君学三十年可免贫贱越曰他食吾不食他寝吾不寝如此十五年可以成矣
可浇尘俗
宋黄山谷与人书曰每相聚辄读前汉书数集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截蒲学书
汉路温舒牧羊于大泽中截蒲以学书太守见而奇之
坐床读书
魏管宁字幼安朱虚人家贫好学坐藜床五十年当膝处皆穿
牧羊窃学
汉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问学能史画又晋王育字伯春为人牧羊好学亡其羊羊主责之卖身以偿同郡许子章闻而嘉之给以衣食使与其子同学遂博通经史后为武阳令
乘牛挂书
唐书李密字元邃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将汉书一帙挂牛角翻读之尚书令越公杨素见于道问曰何处书生耽学如此密乃下拜自言姓名越公问所读何书答曰项羽传也因大奇之
书淫
晋皇甫谧字士安安定人汉太尉皇甫嵩之曽孙因承继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人以为痴后叔母任氏训戒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人谓之书淫又唐窦威字文蔚贯览群书家世贵显子弟皆喜武力威独尚文诸兄诋为书痴
传癖
晋杜预功成之后耽思经籍作春秋左传集解尝对武帝曰臣有左传癖
升屋读书
齐江泌少贫夜随月光读书月斜则握卷升屋以尽馀光
走厕挟书
宋谢希深尝言宋公序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逺近
燎蔴炬读书
梁刘峻字孝标燎蔴炬以读书或昏睡致爇其须
燃松节读书
南北朝顾欢盐官人家贫无以受业每于舍后听人诵书无遗亡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有孝行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南齐高帝召为太学博士不就唐毕咸燃薪读书
以杖自击
梁沈峻好学临欲睡以杖自击以惊之
以钟为限
南史丘仲孚字公信少好读书以中宵鸣钟为限叔父灵鞠称为千里驹
织帘读书
齐沈麟士家贫织帘读书手口不辍号织帘先生后居相位归养其亲人号曰织帘相公来也
燃荻读书
颜氏家训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常无灯折荻尺寸燃之读书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家贫无资累日不爨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大儒
仕不释卷
五代范质字文素自徙仕以来未尝释卷人或问之答曰昔尝有异人与吾言他日必当大用茍如是言无学术何以处之
老不去书
宋洪兴祖字庆善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尝作程瑀论语解序引不使大臣怨乎不以秦桧以为讥已编管昭州
昼夜不释卷
梁沈约少孤读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劳生疾常为之减油灭火
寒暑不释卷
唐蒋乂结发志学至老不厌虽甚寒暑卷不释手
怀饼读书
郭宣徽逹少时日怀二饼读书于京师西楼上饥即食饼沽酒一升饮之再读书抵暮始归日以为常
画粥读书
见贫士
枕上作文
宋钱思公谓谢希深曰余平生所作义多在三上谓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处可以属思耳又尝语僚属曰一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未尝顷刻释卷也
帐中肄业
范文正公少时多延贤士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之游昼夜肄业帐中夜分不寝后公䝿夫人李氏收其帐顶如墨色时以示诸子曰尔父少时勤学灯烟迹也公有四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
彭年篝灯
宋陈彭年幼好学母以一子特所钟爱禁其夜读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
温公警枕
司马温公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不欲休卧
春秋时寗越中牟人问其友何以免耕稼之苦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年则可以免越请用十五年人将休吾不休人将卧吾不卧学十五岁而周威王师之
不暇寝食
后魏李彪家世寒微高悦家富典籍彪于其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
刘向精思
刘向专精思于经术昼则诵书夜观星宿
李铉假寐
北齐李家素贫春夏务农冬乃入学三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
不事盥栉
唐虞世南与兄世基同受学于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
不解衣衾
宋方渐知梅州所至以书自随积至数千卷皆手自窜定就寝不解衣衾林光朝质之答曰解衣拥衾㑹有所检讨则怀安就寝矣増四壁为阁以藏其书榜曰富文
五十执经
唐宗室则之嗜学年五十馀尚执经太学
八十校书
见耆英
终日不出山岩
唐崔从少孤贫寓居太原与仲兄同隐山林苦心力学属岁兵荒至于绝食饮水栖衡而讲诵不辍怡然终日不出山岩如是者十年
经年不出墅门
唐裴休兄弟同学于别墅经年不出墅门昼课经籍夜课诗赋
休浣不废书
唐裴炎补𢎞文生每休浣他生或山游炎读书不废
倥偬不去书
唐马总入为户部尚书虽吏事倥偬书不去前论著颇多
不告劬勚
柳宗元送班孝廉序研精典坟不告劬勚
不答候问
鲁平字叔陵好学不倦不答候问之礼友以此短之平欣然自得时人语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贵显读书
唐杜佑性嗜学虽贵显犹夜分读书
颠沛著书
唐李徳裕以器业自负好著书虽位极台辅而读书不辍初贬潮阳在苍黄颠沛之中犹留心着述
避难阅肆书
徐文逺避难长安家贫无以自给其兄休鬻书为业文逺日阅书于肆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为吏读院书
唐阳城字亢宗性好学贫不能得书求为吏隶集贤院窃院书读之昼夜不出户者六年无所不通
祓濯开经
唐萧徳言晚节学愈苦每开经辄祓濯束带危坐妻子谏曰老人何终日自苦如此答曰对先圣之言何敢惮劳
感激力学
赵武孟少游猎以所获馈其母母泣曰汝不好学而傲荡吾安望哉不为食武孟感激遂力学淹该书记
亡失衣冠
东汉朱穆字公叔耽学专精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坠坑岸其父以为颛愚㡬不知马之㡬足
不越户限
宋张九成字子韶八岁通六经大㫖十四游乡校闭阁读书寒折胶暑烁金不越户限比舍穴隙以视则敛膝危坐对置大编若与神明为伍
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