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凖噶尔方略 前编卷首

  平定准噶尔方略序
  平定准噶尔方略书成纂言者以序请夫序者所以叙其事之本末而因文以悉其肯綮也事之本末则方略三编尽之矣太学之碑磨崖之铭西师之诗开惑之论亦既悉其肯綮矣如是则可以不烦重序虽然五年之间大勲两集又十年而后书成是不可以无序且朔漠金川前例具在也乃允其请而为之序曰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幸不可以屡徼志不可以少侈夫用兵中国自古为难而况逾沙漠天山万里而遥乎旰斯宵斯劼劬以至有成功非虚而名非伪是仅可免后人之指摘耳若夫扬扬自诩以为诚若能操必胜之劵则不惟致物议而贻口实于心亦诚恧若也藉众之力幸底扵绩然我士卒之撄锋镝者不为少矣故此书之辑率因忠魂义魄不忍令其泯灭无闻具载以志之而犹不在于扩土开疆之为也既平准噶尔延及回部悉主悉臣耕作赋役兴焉此亦一再徼幸矣而犹不自知足欲屡试我锐而别有图是志侈也志侈者不祥故近曰撤征缅之㫖甫降而彼适投诚我兵振旅以还告成事焉此非盈虚消息之理捷若响应乎是则此序之作不惟回思而若有惊亦且永图而怀有戒也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仲春月吉御笔











  恭
  进平定准噶尔方略表


  上言钦惟我
  皇上
  神谟广运
  义问遐宣
  徳耀轩弧地络拻紫濛之野
  化覃禹服天山巩白阜之图拓二万里瓯脱而遥共球翕集越廿八宿经躔以外疆索闳开周原排筑舎之谋
  握珠钤于独断大漠奏犁庭之绩
  悬金镜于先几师期甫再闰而不逾
  庙算为百王所未有碣树龙堆绝徼流沙讵尽提封
  觚操虎观新编聚米宜昭
  方略曰前曰正曰续彚
  三朝之训典而兼赅系日系月系年书两部之荡平而悉备原夫𫝊标西域录著班书镇启北庭事详唐籍绕阳闗而保塞外孙之国空传度阴碛以悬兵都䕶之官旋罢难坚约束焉耆王则侍子终归略受羁縻吐谷浑则降番欲散矧复湟流地限徒矜贡马之连群要知蒟酱名髙究属乘槎之凿空创非常而立极
  奇功实待于
  圣人扩无外以恢纮
  盛事独超于亘古溯自阿鲁台之部别为准噶尔之名顾实汗既老上初强噶尔丹遂夜郎自大四部本伊唇齿雄心已侈鲸吞七旗繄我藩篱狡计将罹蚕食洪惟我
  圣祖仁皇帝亲征三驾凶渠仰药以归骸爰逮我世宗宪皇帝大武一匡逆孽输琛而表界恶未盈于五稔姑稍寛画斧之期乱弥扇于九黎将自遘焚巢之祸葢威畏徳怀之并用实
  天时人事之犹须当
  圣主之初元正
  神机之黙运乃哄蚁频经埽穴终焉推刃相寻亡猿亦效𣢾闗正尔操刀宜割迓壶箪以载道竞倾马乳之浆蹴庐帐于穷荒竟折狼头之纛厄鲁特燎原孰避及时春雨其苏绰罗斯因垒皆降所过秋毫无犯右师麾蝥先济俄传颉利之宵奔别部捧檄偕来已见兜题之面缚将欲性驯虎落分封存卫拉之规何期唇沸鸮音交扇起伊犁之党比烝徒势集怒螳犹觊当车而小丑途穷毚兔岂容择窟逻骑徕大宛汗血共期殊母寡之头穷鳞剰罗刹游魂早见瘗蚩尤之髀举虺潜之逆种莫请灰钉暨乌合之凶徒均膏齐斧
  筹万全而安衽席因一举而靖欃枪至分部于花门原连疆于葱岭责延留之纳税谁怜力尽鞭笞等阿恶之拘酋久已命悬汤火讵入槛之累囚方释鹰竟离鞲迨乘轺之节使被遮豺还当道实难期于人理宁得逭乎
  天诛是用
  申命元戎龚行
  显罚下诸城而断臂白山之士气胥腾隃重险以攻心黒水之军声协应乍睹朽红囷满三单因雪窖之粮旋闻鼓角地鸣万地蹑洼池之骑维
  睿画早周乎前事六师疑天上而来况声威尤慑夫后援二竖尚井中而坐伊西洱风云合阵于䰄之弃甲何多拔达山草木知兵巨骨之専车遂致于是收其种落初兴司马之屯定厥租庸更置宜禾之尉从兹出玉门而风和吹篴开绣壤而雨润翻犁测月𩨸以分疆正纬度东西之次越绳崖而表景总金山南北之图查拉则花蕊翻新不数车师白叠腾格则幕文别铸全销安息金钱边营苜蓿千群不费市台之采购逺堠黍稌万𤰕无烦农部之挽输矧月盈璇璧之河岁致崑波捞玉露浥葡萄之圃人霑阆苑分浆大都督门户持麾扼蛇阵适中之势副校尉辅车列钥规犬牙相制之形秋严乘障之烽𤓰期及而一军番戍春荷酾渠之锸柳中屯而六郡催耕群欣通道痕都五印度同游化宇自悔陆梁乌什一丸泥立堕孤城弯庭氏之神弓蘖芽尽折按形方之要籍灰烬全消葢惟屡变而愈康
  天授若符乎左券以故一劳而永逸
  神谋适契乎中权者也今试溯牙璋之初发洎玉斧
  之长驱实承
  鸿贶而方臻用展
  龙韬而屡捷胪奉常以纪绩际㑹
  昌辰谱鼓以宣音铺陈
  伟伐既
  施仁而布泽还
  饰喜以崇仪
  郊劳台边铙镯和甘凉之曲
  策勲阁下丹青传褒鄂之姿因觇
  圣武之布昭进颂
  奎章之炳焕提要揭云霄之指铎振聋乡盘空镌金石之文星辉昧谷火敦脑粘天浪静庆
  王师洗甲而还狼居胥冠日峰髙瞻
  天笔勒铭其上维居中以制外包九天十地而运斡璇枢用原始以要终括二典三谟而文刋玉律莫不六条颁格长贻奠枕之安九域归怀益见巩瓯之固准天保采薇以出治颂声之作昭然迈握机钩要而成经军志之言粹矣等忝效编摩预闻
  密勿警铜签而候燎毎聴五夜之
  传宣䌷石室而濡毫宁藉一辞之润色匝月再呈夫乙览为书百七十卷而奇程功托始于亥春阅时十
  有五年之久钦
  大业之守而兼创集
  灵台偃伯之庥仰
  渊衷之谦以持盈徴
  册府传心之要等无任瞻
  天仰
  圣踊跃欢忭之至谨奉
  表恭
  进以
  闻


  正总裁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傅 恒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来 保兵 部 尚 书 一 等 诚 勇 公 班 第
  经筵讲官太子太傅吏部尚书       汪由敦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刘太子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尹继善副总裁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兆 恵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鄂容安理  藩  院  尚  书纳延泰署 理  户  部 侍  郎雅尔哈善
  经筵曰讲官起居注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 纶户  部  左  侍  郎三 泰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事务裘曰修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于敏中
  太子太保议政大臣刑部尚书署理伊犁将军舒赫德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阿里衮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尚书阿 桂︵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福隆安
  户  部  右  侍  郎索 琳提调官
  户  部  员  外  郎巴延三内   阁   侍   读马 燝户   部   郎   中杨承曾吏   部   郎   中袁守侗吏   部   郎   中额尔景额吏   部   郎   中眭朝栋户  部  员  外  郎珠鲁讷户   部   主   事冯光熊江 西 道 监 察 御 史毛永燮户  部  员  外  郎庆桂
  吏  部  员  外  郎顾 云鸿  胪  寺  少  卿刘秉恬户   部   郎   中傅 显户 部 银 库 员 外 郎博清额刑   部   主   事王 昶内 阁  侍  读 学  士伊克坦布贵 州 道 监 察 御 史张 霁
  内   阁    侍   读孙士毅刑   部   郎   中保 成户   部   主   事陈绳祖户  部  员  外  郎富森布内   阁   中   书刘谨之收掌官
  内   阁   中   书巴尼浑刑   部   郎   中张若渟中 书  科  笔 帖 式勒 保
  内    阁    中    书毛应藻吏   部   员   外  郎郑步云宗   人   府   主  事冯应榴
  内    阁    侍    读盛 住吏   部   笔   帖  式特升额
  内    阁    中    书洪 朴总纂官
  内  阁  侍  读  学  士福 德河 南 道  监  察  御 史赵 瑛
  光   禄    寺    卿申 甫
  翰  林   院   编    修蒋雍植满纂修官
  兵   部   员   外   郎色尔布户  部 颜  料  库 司  库书 瑸理   藩   院   郎   中法福立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柏 琨翰  林  院  侍  讲成 策工  部  员  外  郎海 宁刑   部   主   事明 德汉纂修官
  翰 林 院 侍 讲 学 士禇廷璋起  居  注  主  事阮葵生
  内  阁    中   书严长明宗  人  府  主  事陆锡熊翰  林  院  编  修汪存寛翰  林  院  编  修曹仁虎翰  林  院  编  修陆费墀礼   部   主   事沈世炜陕 西 道 监 察 御 史金云槐吏   部   主   事汪孟𫓶詹事府左春 坊 左 中 允彭 冠校对官
  内   阁   中   书王嵩柱内   阁   中   书周发春内   阁   中   书金 榜翰 林  院 庶 吉  士呉寿昌内   阁   中   书王 銮内   阁   中   书许祖京内   阁   中   书郭元漋内   阁   中   书朱芫星
  内    阁  中   书张 培翻译官
  刑   部   郎   中伊兰泰缎  疋  库  大  使苏成额光  禄  寺  署  正伊尔登额户  部  员  外  郎西 成内   阁   中   书呈 麟光  禄  寺  署  正卓 林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三
  平定准噶尔方略总目   纪事本末类
  前编
  卷一
  康熙三十九年七月乙未至五十四年四月乙未
  卷二
  康熙五十四年五月甲辰至八月壬辰
  卷三
  康熙五十四年九月戊戌至五十五年十二月乙卯
  卷四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壬申至五十七年二月己酉
  卷五
  康熙五十七年三月癸亥至十二月庚午
  卷六
  康熙五十八年正月戊戌至九月乙未
  卷七
  康熙五十八年十月丙寅至五十九年九月壬午
  卷八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庚戌至六十年三月庚寅
  卷九
  康熙六十年四月癸巳至十二月癸未
  卷十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庚子至十月辛未
  卷十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乙未至雍正元年七月丙午
  卷十二
  雍正元年八月甲子至十一月甲辰
  卷十三
  雍正元年十二月戊申至二年三月癸卯
  卷十四
  雍正二年四月乙巳至九月癸卯
  卷十五
  雍正二年十月癸酉至三年五月己未
  卷十六
  雍正三年六月戊辰至四年十一月乙未
  卷十七
  雍正五年正月丁巳至六年九月丁丑
  卷十八
  雍正六年十一月甲子至七年四月甲辰
  卷十九
  雍正七年五月乙巳至十二月己未
  卷二十
  雍正八年二月戊辰至十二月甲子
  卷二十一
  雍正九年正月戊辰至二月乙卯
  卷二十二
  雍正九年二月戊午至四月庚子
  卷二十三
  雍正九年四月丙午至六月乙酉
  卷二十四
  雍正九年六月庚戌至七月甲申
  卷二十五
  雍正九年七月丙戌至八月丁巳
  卷二十六
  雍正九年九月癸亥至十月乙卯
  卷二十七
  雍正九年十月乙卯至十一月辛未
  卷二十八
  雍正九年十一月辛未至十二月丁亥
  卷二十九
  雍正十年二月乙丑至四月乙巳
  卷三十
  雍正十年五月甲子至八月癸亥
  卷三十一
  雍正十年八月庚午至九月癸丑
  卷三十二
  雍正十年十月丙辰至十一月乙未
  卷三十三
  雍正十年十一月庚子至十一年二月丙子
  卷三十四
  雍正十一年三月壬午至八月丙子
  卷三十五
  雍正十一年九月辛巳至十二年六月庚午
  卷三十六
  雍正十二年七月丁丑至十三年三月辛巳
  卷三十七
  雍正十三年四月丙午至五月戊辰
  卷三十八
  雍正十三年六月癸酉至八月丙戌
  卷三十九
  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至十二月壬辰
  卷四十
  乾隆元年正月己亥至癸亥
  卷四十一
  乾隆元年二月戊辰至四月壬辰
  卷四十二
  乾隆元年五月庚子至十二月戊寅
  卷四十三
  乾隆二年正月壬子至三年三月辛未
  卷四十四
  乾隆三年四月辛卯至四年十二月丙申
  卷四十五
  乾隆五年正月甲寅至十一月己丑
  卷四十六
  乾隆六年正月戊辰至七年十一月甲申
  卷四十七
  乾隆七年十二月戊子至九年三月甲辰
  卷四十八
  乾隆九年四月乙亥至十年十二月戊午
  卷四十九
  乾隆十一年正月甲戌至十二月己丑
  卷五十
  乾隆十二年正月壬辰至十二月己亥
  卷五十一
  乾隆十三年正月癸卯至十一月丙辰
  卷五十二
  乾隆十四年四月庚申至十五年十二月壬辰
  卷五十三
  乾隆十六年正月戊申至十二月丙午
  卷五十四
  乾隆十七年正月乙亥至十八年九月壬申
  正编
  卷一
  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甲戌至十九年二月乙巳
  卷二
  乾隆十九年三月壬子至五月丁未
  卷三
  乾隆十九年六月丁巳至八月乙亥
  卷四
  乾隆十九年九月辛巳至十二月癸酉
  卷五
  乾隆二十年正月丙子至壬辰
  卷六
  乾隆二十年正月癸巳至二月甲寅
  卷七
  乾隆二十年二月丙辰至丙寅
  卷八
  乾隆二十年二月丙寅至三月戊子
  卷九
  乾隆二十年三月庚寅至四月戊申
  卷十
  乾隆二十年四月庚戌至丁卯
  卷十一
  乾隆二十年四月己巳至五月癸未
  卷十二
  乾隆二十年五月甲申至癸巳
  卷十三
  乾隆二十年五月乙未至六月丁巳
  卷十四
  乾隆二十年六月戊午至戊辰
  卷十五
  乾隆二十年六月庚午至七月戊子
  卷十六
  乾隆二十年七月癸巳至八月辛酉
  卷十七
  乾隆二十年八月癸亥至九月辛巳
  卷十八
  乾隆二十年九月壬午至丙申
  卷十九
  乾隆二十年九月丁酉至十月丙辰
  卷二十
  乾隆二十年十月丁巳至己巳
  卷二十一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庚午至癸未
  卷二十二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乙酉至十二月甲辰
  卷二十三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乙巳至乙丑
  卷二十四
  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庚午至戊戌
  卷二十五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庚子至三月乙亥
  卷二十六
  乾隆二十一年三月丙辰至四月丁未
  卷二十七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戊申至五月壬申
  卷二十八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癸酉至六月丙午
  卷二十九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丁未至七月丙戌
  卷三十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丁亥至八月乙丑
  卷三十一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丙寅至闰九月乙巳
  卷三十二
  乾隆二十一年闰九月丙午至十月癸酉
  卷三十三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乙亥至十一月丁未
  卷三十四
  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至十二月丙子
  卷三十五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至二十二年正月壬寅
  卷三十六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癸卯至二月庚午
  卷三十七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癸酉至三月壬寅
  卷三十八
  乾隆二十二年三月癸卯至四月丁丑
  卷三十九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己卯至五月庚戌
  卷四十
  乾隆二十二年五月辛亥至六月乙酉
  卷四十一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丙戌至七月乙卯
  卷四十二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丙辰至八月乙亥
  卷四十三
  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己卯至九月壬寅
  卷四十四
  乾隆二十二年九月丙午至十月丙寅
  卷四十五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丁卯至十一月癸巳
  卷四十六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乙未至戊午
  卷四十七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辛酉至丙戌
  卷四十八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己丑至丁未
  卷四十九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戊申至二月壬戌
  卷五十
  乾隆二十三年二              癸亥至癸未
  卷五十一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甲申至三月庚子
  卷五十二
  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辛丑至甲寅
  卷五十三
  乾隆二十三年四月丁巳至丁卯
  卷五十四
  乾隆二十三年四月戊辰至乙酉
  卷五十五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丙戌至壬子
  卷五十六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癸丑至六月戊辰
  卷五十七
  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己巳至甲申
  卷五十八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乙酉至癸卯
  卷五十九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甲辰至八月己未
  卷六十
  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庚申至壬午
  卷六十一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甲申至壬寅
  卷六十二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甲辰至十月壬戌
  卷六十三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癸亥至十一月丙申
  卷六十四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酉至丙午
  卷六十五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未至十二月戊辰
  卷六十六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己巳至二十四年正月己丑
  卷六十七
  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庚寅至二月癸丑
  卷六十八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丙辰至己巳
  卷六十九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庚午至三月甲申
  卷七十
  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甲申至戊申
  卷七十一
  乾隆二十四年四月辛亥至甲戌
  卷七十二
  乾隆二十四年四月乙亥至五月壬寅
  卷七十三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甲辰至六月丙子
  卷七十四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丁丑至闰六月癸卯
  卷七十五
  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甲辰至七月庚午
  卷七十六
  乾隆二十四年七月辛未至八月丙申
  卷七十七
  乾隆二十四年八月辛丑至九月壬子
  卷七十八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癸丑至己巳
  卷七十九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庚午至丁丑
  卷八十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戊寅至己亥
  卷八十一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庚子至丙午
  卷八十二
  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庚戌至丙子
  卷八十三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丁丑至丙午
  卷八十四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戊申至乙亥
  卷八十五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丙子至三月戊申
  续编
  卷一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庚戌至四月戊寅
  卷二
  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庚辰至戊午
  卷三
  乾隆二十五年五月辛酉至六月丁亥
  卷四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戊子至七月辛酉
  卷五
  乾隆二十五年七月丙寅至八月己亥
  卷六
  乾隆二十五年九月癸卯至十月甲申
  卷七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壬辰至十一月己巳
  卷八
  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辛未至丁酉
  卷九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壬寅至二月丁亥
  卷十
  乾隆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至三月戊辰
  卷十一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戊寅至五月丙寅
  卷十二
  乾隆二十六年六月壬申至七月丙寅
  卷十三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庚午至九月乙丑
  卷十四
  乾隆二十六年十月丁卯至十一月癸亥
  卷十五
  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丙寅至二十七年二月庚寅
  卷十六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甲午至四月辛卯
  卷十七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庚子至七月庚寅
  卷十八
  乾隆二十七年八月壬辰至十月癸卯
  卷十九
  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乙巳至十二月丁巳
  卷二十
  乾隆二十八年正月辛酉至二月丙辰
  卷二十一
  乾隆二十八年三月戊午至五月丙戌
  卷二十二
  乾隆二十八年六月庚寅至九月癸未
  卷二十三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乙酉至十二月丁未
  卷二十四
  乾隆二十九年正月甲寅至三月戊寅
  卷二十五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癸未至六月辛酉
  卷二十六
  乾隆二十九年七月癸丑至九月戊寅
  卷二十七
  乾隆二十九年十月庚辰至十二月甲辰
  卷二十八
  乾隆三十年正月乙酉至闰二月乙亥
  卷二十九
  乾隆三十年三月丙子至壬寅
  卷三十
  乾隆三十年四月丁未至五月甲辰
  卷三十一
  乾隆三十年六月丙午至七月壬寅
  卷三十二
  乾隆三十年八月戊申至十一月庚寅
  等谨案
  平定准噶尔方略一百七十一卷乾隆三十五年
  大学士傅恒等编纂
  表进分前编正编续编各为卷次盖准噶尔部落本出有元阿鲁台之部其后译讹为厄鲁特自
  国初天聪间即遣使朝贡顺治中
  锡以封爵迨噶尔丹自立渐肆桀骜侵我属国圣祖仁皇帝亲讨平之详载于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至其后嗣复梗化纳叛同恶世
  济雍正中尝
  命讨之诸酋悔罪待命逮我
  皇上徳威遐播许其通贡通市
  恩至渥也自达瓦齐窃位自失其道举部离心面内归诚者踵至爰溯自康熙三十九年迄于乾隆十八年之事缉为前编凡五十四卷继是都尔伯特台吉䇿凌䇿凌乌巴什辉特台吉阿睦尔撤纳等先后内属
  皇上神武内断决䇿
  命将分路致讨未浃月而直抵伊犁大漠以北𫝊
  檄底定缚献达瓦齐于
  阙下方将众建渠长分领其部无何阿睦尔撤纳偝
  恩作孽复劳师旅追剿贼渠函骨遐方大定而逆回大小和卓木旋肆反噬爰即伊犁凯旋之师移讨之于是叶尔羌喀什噶尔诸城以次抚定而拔达山汗素尔坦沙遂击杀二酋献馘军门大武告成边陲永靖爰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以后讫于二十五年三月戊申之事为正编凡八十五卷是月庚戌以后至三十年十一月凡善后经久设官置屯定赋铸钱诸政及极边新附诸部事宜为续编凡三十二卷于
  列圣垂谟经逺暨我
  皇上始而抚绥驾驭继而
  决几制胜以及奏凯后持盈保奏为遐方筹久安
  之
  盛心实政一一胪载西师颠末具见于
  御制诗篇及
  告成勒铭诸碑文昭如日月是编所载按次条系弥为详悉云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陆 费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