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莞县资福禅寺罗汉阁记
作者:苏轼 北宋
本作品收录于《东坡全集‎

    众生以爱,故入生死。 由于爱境,有逆有顺。 而生喜怒,造种种业。 展转六趣,至千万劫。 本所从来,唯有一爱,更无余病。 佛大医王,对病为药。 唯有一舍,更无余药,常以此药,而治此病。 如水救火,应手当灭。 云何众生,不灭此病。 是导师过,非众生咎。 此何以故?众生所爱,无过身体。 父母有疾,割肉刺血,初无难色。 若复邻人,从其求乞,一爪一发,终不可得。 有二导师,其一清净,不入诸相,能知众生,生死之本,能使众生,了然见知。 不生不灭,出轮回处。 是处安乐,堪永依怙,无异父母。 支体可舍,而况财物。 其一导师,以有为心,行有为法。 纵不求利,即自求名。 譬如邻人,求乞爪发,终不可得,而况肌肉。 以此观之,爱吝不舍,是导师过。 设如有人,无故取米,投坑阱中,见者皆恨。 若以此米,施诸鸟雀,见者皆喜。 鸟雀无知,受我此施,何异坑阱。 而人自然,有喜有愠。 如使导师,有心有为,则此施者,与弃无异。 以此观之,爱吝不舍,非众生咎。

    四方之民,皆以勤苦,而得衣食,所得毫末,其苦无量。 独此南越,岭海之民,贸迁重宝,坐获富乐。 得之也易,享之也愧。 是故其人,以愧故舍。 海道幽险,死生之间,曾不容发。 而况飘堕,罗刹鬼国,呼号神天,佛菩萨僧,以脱须臾。 当此之时,身非己有,而况财物,实同粪土。 是故其人,以惧故舍。 愧惧二法,助发善心,是故越人,轻施乐舍,甲于四方。

    东莞古邑,资福禅寺,有老比丘,祖堂其名,未尝戒也,而律自严,未尝求也,而人自施。 人之施堂,如物在衡,损益铢黍,了然觉知。 堂之受施,如水涵影,虽千万过,无一留者。 堂以是故,创作五百,大阿罗汉,严净宝阁,涌地千柱,浮空三成,壮丽之极,实冠南越。 东坡居士,见闻随喜,而说偈言:

    五百大士栖此城,南珠大贝皆东倾。 众心回春柏再荣,铁林东来阁乃成。 宝骨未到先通灵,赤蛇白璧珠夜明。 三十袭吉谁敢争,层檐飞空俯日星。 海波不摇飓无声,天风徐来韵流铃。 一洗瘴雾冰雪清,人无南北寿且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