揅经室集_(四部丛刊本)/一集卷第二 中华文库
研经室集 一集卷第二 清 阮元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
研经室一集卷二
拟
国史儒林传序
昔周公制礼太宰九两系国三曰师四曰儒复于
司徒本俗联以师儒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
分合同异周初巳然矣数百年后周礼在鲁儒术为
盛孔子以王法作述道与艺合兼备师儒颜曾所传
以道兼艺游夏之徒以艺兼道定哀之间儒术极醇
无少差缪者此也荀著论儒术已乖然六经传说
各有师授秦弃儒籍入汉复兴虽黄老刑名犹复淆
杂迨孝武尽黜百家公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矣
东汉以后学徒数万章句渐疏高名善士半入党流
迄乎魏晋儒风盖已衰矣司马班范皆以儒林立传
叙述经师家法授受秩然虽于周礼师教未尽克兼
然名儒大臣匡时植教祖述经说文饰章疏皆与儒
林传相出入是以朝秉纲常士敦名节拯衰销逆多
历年所则周鲁儒学之效也两晋𢆯学盛兴儒道衰
弱南北割据传授渐殊北魏萧梁义疏甚密北学守
旧而疑新南学喜新而得伪至隋唐五经正义成而
儒者鲜以专家古学相授受焉宋初名臣皆敦道谊
濂洛以后遂启紫阳阐发心性分析道理孔孟学行
不明著于天下哉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
此即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暗合周道也元明
之间守先启后在于金华洎乎河东姚江门戸分岐
递兴递灭然终不出朱陆而已终明之世学案百出
而经训家法寂然无闻揆之周礼有师无儒空疏甚
矣然其间台阁风厉持正扶危学士名流知能激发
虽多私议或伤国体然其正道实拯世心是故两汉
名教得儒经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皆于周孔
之道得其分合未可偏讥而互诮也我
朝
列圣道德纯备包𣹢前古崇宋学之性道而以汉儒
经义实之
圣学所指海内向风
御纂诸经兼收历代之说 四库馆开风气益精博
矣
国初讲学如孙奇逢李容等沿前明王薛之派陆陇
其王懋竑等始专守朱子辨伪得真高愈应㧑谦等
坚苦自持不愧实践阎若璩胡渭等卓然不惑求是
辨诬惠栋戴震等精发古义诂释圣言近时孔广森
之于公羊春秋张惠言之于孟虞易说亦专家学
也且我
朝诸儒好古敏求各造其域不立门戸不相党伐束
身践行暗然自脩呜呼周鲁师儒之道我
皇上继
列圣而昌明之可谓兼古昔所不能兼者矣综而论
之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迳也门迳苟
误跬步皆岐安能升堂入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
章句譬犹天际之翔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戸奥
之间未实窥也或者但求名物不论圣道又若终年
寝馈于门庑之间无复知有堂室矣是故正衣尊视
恶难从易但立宗旨即居大名此一蔽也精校博考
经义确然虽不逾闲德便出入此又一蔽也臣等备
员史职综辑儒传未敢区分门迳惟期记述学行自
顺治至嘉庆之初得百数十人仿明史载孔氏于儒
林之例别为孔氏传以存史记孔子世家之意至若
陆陇其等
国史已入大臣传兹不载焉
〈福谨案家大人撰儒林正传附传共百数十人持汉学宋学之平群书采集甚博全是裁缀集〉
〈句而成不自加撰一字因馆中修史例必有据儒林无案据故百馀年来人不能措手家大人〉
〈 谓群书即案据也故 史馆赖以进呈闻家大人出京后馆中无所增改惟有所删原稿〉
〈抄存家笥不应入集人无出见然二集中有蒋士铨传一篇集句之式观之可想也〉
太极乾坤说
天地所共之极舍北极别无所谓极也尔雅曰北极
谓之北辰易系辞曰易有太极虞翻注曰太极太一
也郑康成注干凿度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郑说虽
为太一行九宫之法然太极即太一太一即北辰北
辰即北极则固古说也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
仪两仪生四𧰼四𧰼生八卦然则八卦本于四时四
时本于天地天地本于太极孔子之言节节明显而
后儒舍其实以求其虚何也实者何天地之实𧰼也
虞书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此即浑天以北极定
天地之仪与周髀相通天圆地亦圆见于大戴记曾
子天圆篇亦孔子言也天地共以北极为枢天之所
转即地之所系其为极心之中同也非太极不生两
仪两仪谓天地地圆居中而不坠天旋包之而有常
两仪生四𧰼四𧰼谓四时天具黄赤道与地圆相游
行以成四时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也四𧰼生八卦
则因四方以定八卦之位说卦传帝出乎震以下皆
其位也然则乾坤为天地宜居正南北矣曷由乾居
西北坤居西南也曰此正太极即北极之实𧰼也地
体正圆中国界赤道而居北极斜倚乎其北南极入
地不能见以浑圆之体论之则但于赤道纬线之内
外北极高低有分别耳至于两极经线如𤓰之痕
则处处皆可谓当极之中本无偏也然洪荒既辟及
于中古中国之地以黄河横亘为起止若执洛阳为
地之中谓其所北之天正当北极则应以洛阳南北
地面一线之经为最高之地脊其水当分东者向东
流西者向西流矣曷由河与洛皆由西而来复东流
也观于河洛之由西而东则中国之地东与海近古
圣人以为大势偏乎东矣故河源之西水分东西流
处方许以为当北极经线之中为地之脊古圣人居
中国而考其仪𧰼则乾居西北坤居西南职此之故
坤卦之坤古文作巛巛顺也此𧰼大地流形由西而
东顺之至也否则以洛当北极经线则由洛而西皆
不顺矣此太极乾坤之实𧰼也且洛虽居中国之中
然四时之大中则在西南坤所以位西南也且干尊
坤卑干既在西北则坤必居西南以应之说卦此节
定八卦方位于西北正北东北正东东南正南皆明
言方位惟于坤兑不明言西南正西者古圣人若谓
中国地势偏于东河洛以西不尽其地若非以干当
北极倚于西北下临西南之坤以定地脊置坎艮震
巽离五卦于偏东则太极之实𧰼不显故曰北极即
太极也说文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此即古圣人置
北极干兑之西北于虚无不用之精义故造此奇字
专施于易伹无者以天之西北为无非以太极为无
也王弼以无注太极虚而不实乃老庄之学故李业
兴以太极为有而斥无极为𢆯学也〈见魏书儒林传〉魏书游
雅曰〈见陈喜传〉易讼卦天与水违行自葱岭以西水皆西
流推此而言易之所及自葱岭以东耳游雅此言暗
合河洛之旨足发天水之义陈奇之驳强辞也
仪礼石经校勘记序
乾隆五十六年冬十一月
起居注日讲官 文渊阁阁事 南书房翰林
国史馆纂修詹事府詹事〈臣〉阮元奉
诏充石经校勘官臣元校得仪礼十七篇〈臣〉谨桉仪
礼汉石经仅有残字难校全经自郑康成作注参用
今古文后至隋末陆德明始作释文校其同异今释
文本又多为唐宋人所乱唐开成石经所校未尽精
审且多朱梁补刻及明人补字之讹宋张淳校刻浙
本去取复据臆见臣今总汉石经残字陆德明释文
唐石经杜佑通典朱熹经传通解李如圭集释张淳
识误杨复图敖继公集说明监本
钦定义疏 武英殿注疏诸本以及
内廷天禄琳琅所收诸宋元本曲阜孔氏宋本综而
核之经文字体择善而从录成四卷用付经馆以待
总裁加勘时五十七年六月十三日〈臣〉元敬识
〈福谨案石经仪礼挍勘记一卷此其序也在浙定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时此记皆采载彼本矣〉
仪礼丧服大功章传注舛误考
仪礼丧服大功章经曰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世父
母叔父母姑姊妹自此以下子夏传及郑康成注皆
为唐以前人写校舛误贾疏不能辨正遗误至今矣
何以言之郑注云旧读合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
子子嫁者未嫁者言大夫之妾为此三人之服也按
此三十二字乃郑所引旧读之文固已至于下言为
世父母叔父母姑姊妹者谓妾自服其私亲也二十
一字今列为传文者实亦郑氏所引旧读之文与上
注三十二字相连同为注文而下与此不辞云云相
连皆为郑氏注文此三节注文皆当属于传文与女
君同之下则文词一气相生豪无疑义矣郑引旧读
曰言大夫之妾云云又曰为世父母云云下言即对
上言字而成文皆指旧读也郑引旧读而破之曰此
不辞葢郑破旧说而欲顚倒传文也自写者误分注
为两截窜旧读三十二字于传曰之前而又误郑注
下言二十一字为传文遂为学者大疑向使二十一
字为传文则旧读甚是郑若破之是破传非破旧读
矣郑不言传误而但言旧读误是传必不与旧读合
矣葢郑意谓传何以大功也妾为君之党服得与女
君同十六字乃前经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下之传
文而误烂在女子子节传文之下〈谓嫁者其嫁于大夫者也未嫁者成〉
〈人而未嫁者也两句〉唐以前人写校粗浅因烂下之文遽疑下
言二十一字为传文有烂而升之为传耳今依旧读
则少其字为不辞〈郑谓经文世父母上若依旧读当有其字〉依郑读则顚
倒传文未嫁逆降又招驳议然不必论此是非但须
论郑注元本传注如何分别耳至于旧新二说之是
非与此无涉也元向挍注疏有见于此又合以金辅
之说乾隆五十八年奉
诏挍勘仪礼石经欲删下言至亲也二十一字改传
归注而未敢遽定驰书问之刘君端临刘君以为然
乃毅然删之载其义八仪礼石经挍勘记中元旋奉
命出督山东学政刻石经者覆挍之不敢删复刻二
十一字传文于碑中继而程君易田复挍丧服谓此
二十一字为传文不从郑说近时学者又从程说夫
程君不从郑氏文烂逆降可也若不知此二十一字
非传文则其舛误终不可明矣元于十三经挍勘记
中既复列正之而别为此篇考而著之夫古籍易误
难明幸有明之者而又屡为他说所夺是可也学
者平心静审之当知所从矣嘉庆十五年夏六月
刻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序
四库全书新收日本人山井鼎所撰七经孟子考文
并物观补遗共二百卷元在京师仅见写本及奉
使浙江见扬州江氏随月读书楼所藏乃日本元板
菭纸印本携至杭州校阅群经颇多同异山井鼎所
称宋本往往与汉晋古籍及释文别本岳珂诸本合
所称古本及足利本以校诸本竟为唐以前别行之
本物茂卿序所称唐以前王段吉僃诸氏所赍来古
博士之书诚非妄语故经文之存于今者唐开成石
经陆元朗释文孔冲远正义三本为最古此本经虽
不全然可备唐本之遗即如周易文言传可与几也
古本足利本几上有言字与李鼎祚集解及孔疏合
疏中共论二字正释言字也尚书尧典敬授人时古
本足利本作民时此唐以前未避讳之验而洪范无
偏无陂陂仍作颇亦在未经诏改以前召诰锡周公
曰拜手稽首曰下有𰕊字𰕊乃篆文𠭖字之讹比介
于我有周御事介作𨒛𨒛为迩字古文所由误为介
字皆与传疏所解相合此汉晋以来仅存古字也毛
诗殷其靁古本足利本二章作莫敢或遑息三章作
莫敢或遑处此承首章加息处二字为韵极合而浅
人于二章删或字三章删敢字以成四言古人之文
不若是纤巧矣又椒聊两远条且古本皆作远脩今
案两条固非两脩亦误葢首章为脩次章为条脩条
皆古韵也古毛传离经单行首章传曰脩长也次章
传曰言声〈古声馨二字音义可通假〉之远闻也若两章脩条无别
毛不应次远闻一训于掬笃二训之后故脩之为长
一训已明条为条鬯义须再训诗人就椒之在升在
掬者言其香之远闻非谓树之枝条远扬也〈前汉书礼乐志〉
〈日声气远条此即汉人袭用诗次章语意周礼春官鬯人后郑注鬯芬香条鬯于上下也即毛公训远条〉
〈之意又案椒聊二字旧训为语助谬矣毛传云椒聊椒也也字上必脱梂字郑笺云一梂之实意实承传〉
〈而述言之缘传巳专训不必再为聊救也之训矣尔疋云椒榝丑莍莍即救也又日朻者聊朻亦即救也〉
〈诗之兕觥其觓斛毎作觩丩求通也是尔疋此句专为唐风而释毛郑皆知而郭璞未详陆玑妄为语助〉
〈之说然则斯义自魏晋以后皆昧之矣〉礼记檀弓宫中无相以为沽也
古本足利本相下有君子二字乃成文司徒旅归四
布作司徒敬子使旅归四方布案正义中屡言敬子
犹是皇侃熊安生旧语设经中无此则疏岂空言丧
服小记齐衰恶笄以终丧笄下有带字乃与注疏合
杂记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西于门古本叠西上
二字案此古本西上西于门五字乃郑氏注文古本
已误为经浅人以文不𩔖经复删叠字经注相淆久
矣春秋经文公十五年齐人侵我西鄙足利本齐上
有秋字昭公元年公子比出奔晋公上有楚字义并
长左氏传哀公十一年公孙务人孙作叔与檀弓合
务禺乃异同孙字误耳二十六年乃睦于子矣卫
师侵外州矣字下多杜注民睦二字传文无卫字案
此义长葢越师非卫师也论语异同多出皇侃义疏
洵为六朝真本孟子赵岐章指亦胜俗本邵武伪疏
惟孝经多据伪孔安国本为无足取〈伪孔序自称逮从伏生论古文〉
〈尚书而史记称安国早卒计安国当生于文帝末年卒于武帝太初以前安能逮事伏生而尚书伪孔序〉
〈又称及见巫蛊王氏后案辨之孝经亦伪〉凡以上经文略为举证皆非唐
石经以下所有诚古本也传注释文正义三者所校
更为繁细助语多寡偏㫄增减或不足为重然精核
可采者亦复不少至于书大诰肆哉尔庶邦君古本
足利本皆作肆告似亦可从然汉书翟方进传王莽
拟大诰此节正作肆哉则作告乃形近之讹若斯之
𩔖宜审辨焉山井鼎等惟能详纪同异未敢决择是
非皆为才力所限然积勤三年成疾几死有功圣经
亦可嘉矣我
国家文教振兴远迈千载
七阁所储书籍甲于汉唐海外轶书亦加甄录此书
其一也元督学两浙偶于淸暑之暇命工写刋小板
以便舟车印成卷帙谂于同志用校经疏可采择
至于去非从是仍在吾徒耳日本序文凡例皆依
文澜阁写本刋列卷首书中字句尽依元板有明知
其讹者亦仍之别为订讹数行于每卷之后示不诬
也助元校字者为吴县友人江镠仁和廪生赵魏钱
塘廪生陈文述
曾子十篇注释序
元谨案百世学者皆取法孔子矣然去孔子渐远者
其言亦渐异子思孟子近孔子而言不异犹非亲受
业于孔子者也然则七十子亲受业于孔子其言之
无异于孔子而独存者惟曾子十篇乎曾子修身愼
行忠实不欺而大端本乎孝孔子以曾子为能通孝
道故授之业作孝经今读事父母以上四篇实与孝
经相表里焉患之小者豪发必谨节之大者死生不
夺穷极礼经之变通天律之本莫非传习圣业与
年并进而非敢恃机悟也且其学与颜闵游夏诸贤
同习所传于孔子者亦绝无所谓独得道统之事也
窃以曾子所学较后儒为博而其行较后儒为庸颜
子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曰庸德之行庸言之
谨然则鲁哀公年闲齐鲁学术可以概见后世学者
当知所取法矣元不敏于曾子之学身体力行未能
万一惟孰复曾子之书以为当与论语同不宜与记
书杂录并行爰顺考十篇之文注而释之以就正有
道窃谓从事孔子之学者当自曾子始又案汉志载
曾子十八篇此先秦古书为第一本隋志据阮孝绪
七录称曾子二卷连目录三卷为六朝以前旧本或
十八篇或十篇无明文此第二本新旧唐书皆作二
卷较隋志亡目录一卷其篇数亦不可考为第三本
鼂氏公武据唐本十篇文盖与大戴记同有题绍述
本者绍述即樊宗师字此昭德所据唐本为第四本
昭德之从父詹事公病其文字回舛以家藏曾子与
温公所藏大戴礼参校是正并卢辨注此宋人以单
行曾子及大戴合校本为第五本杨氏𥳑即十篇之
文而注之此宋人新注为第六本今第一篇为立事
而高氏王氏所见首篇皆作修身与今书不同此第
七本崇文总目通志略文献通考山堂考索宋史艺
文志等书皆载曾子二卷盖同为一书此第八本周
逖曾子音训十篇此第九本以上九本惜皆失传无
从参校今之所据惟大戴记中十篇耳其自汪晫以
下九家杂采他书割裂原文而为之今附录于后不
足数也近时为大戴之学者有仁和卢召弓学士文
弨校卢雅雨运司见曾刻本有休宁戴东原吉士震
校刻 武英殿聚珍板本有曲阜孔㧑约检讨广森
补注本有高邮王怀祖给事念孙江都汪容甫㧞贡
中在朱竹君学使筠署中同校本有归安丁小雅教
授𤇍本元今所注曾子仍据北周卢仆射之书博考
群书正其文字参以诸家之说择善而从如有不同
即下己意称名以别之至于文字异同及训义所本
皆释之以明从违之意又尝博访友人商榷疑义说
之善者择而载之时嘉庆三年叙录于浙江使院
孝经解
孝经纬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此八字实
为至圣之微言实有传授非纬书家所能撰托葢春
秋以帝王大法治之于已事之后孝经以帝王大道
顺之于未事之前皆所以维持君臣安辑家者也
君臣之道立上下之分定于是乎聚天下之士庶人
而属之君卿大夫聚天下之君大夫而属之天子
上下相安君臣不乱则世无祸患民无伤危矣即如
百乘之家不敢上僭千乘千乘之国不敢上僭万乘
则天下永安矣且千乘之国不降为百乘百乘之家
不降为庶人则天下更永安矣论语曰其为人也孝
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此章即孝经之义也不孝则不仁不仁则犯上
作乱无父无君天下乱兆民危矣春秋所以诛乱臣
贼子者即此义也孟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巳
矣上下交征利千乘之国百乘之家皆弑其君不夺
不厌此首章亦即孝经之义孔孟正传在此战国以
后纵横兼并秦祚不永由于不仁不仁本于不孝故
至于此也贾𧨏知秦之不施仁义而不知秦之本于
不知孝经之道也
孝经二字标题乃孔子所自名故孔子曰吾行在孝
经〈太平御览六百十卷引又蓻文𩔖聚二十六卷引〉史记孔子以曾子为能
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汉书艺文志曰夫孝天之
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据此诸古
籍知经之一字始于此书自此之后五经六经七经
九经十三经之名皆出于此释道之名其书曰经亦
始袭取于此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故大戴记曾子
大孝曰民之本教曰孝此即孔子授曾子之实据譬
如舜之峻德本于孝自亲九族至变黎民其教之所
生皆由于孝周公郊祀宗祀亦然
孝经卿大夫之孝以保守其家之宗庙祭祀为孝知
此为孝则不敢作乱则不敢不忠不仁不义不慈齐
之庆氏鲁之臧氏皆叛于孝经者也儒者之道未有
不以祖父庙祀为首务者也曾子无庙祀而启其手
足亦此道也
论语解
学而时习之者学兼诵之行之凡礼乐文艺之繁伦
常之纪道德之要载在先王之书者皆当讲习之贯
习之尔雅曰贯习也转注之习亦贯也时习之习即
一贯之贯贯主行事习亦行事故时习者时诵之时
行之也尔雅又曰贯事也圣人之道未有不于行事
见而但于言语见者也故孔子告曾子曰吾道一以
贯之一贯者壹是皆行之也又告子贡曰汝以予为
多学而识之者与予一以贯之此义与告曾子同言
圣道壹是贯行非徒学而识之两章对挍其义益显
此章乃孔子教人之语实即孔子生平学行之始末
也故学必兼诵之行之其义乃全马融注专以习为
诵习失之矣朋自远来者如孔子道兼师儒周礼司
徒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各国学者皆来为
弟子从学也葢学而时习未有不朋来者圣人之道
不见用于世所恃以传于天下后世者朋也人不知
者世之天子诸侯皆不知孔子而道不行也不愠者
不患无位也学在孔子位在天命天命既无位则世
人必不知矣此何愠之有乎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者此也后世学者于学尚未能时习而妄欲见知于
时见用于世或且患得患失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君
子小人之别在乎此矣易曰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
闷中庸曰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即此道也此章三节
皆孔子一生事实为史记孔子世家全篇之总论故
弟子论撰之时以此冠之二十篇之首也二十篇之
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与此始终相应也
有子论为人孝弟者论语孔子称子此外惟有子曾
子颜子称子是明明有异诸贤矣弟子以有子之言
似夫子而欲师之惟曾子不可强其馀皆服之矣故
论语次章即列有子之语在曾子之前此章之言葢
兼乎孝经春秋之义也此即似夫子之言也孔子之
道在于孝经孝经取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最重
之一事顺其道而布之天下封建以固君臣以严守
其发肤保其祭祀永无奔亡弑夺之祸即有子所云
孝弟之人不犯上不作乱也使天下庶人士大夫卿
诸侯人人皆不敢犯上作乱则天下永治也惟其不
孝不弟不能如孝经之顺道而逆行之是以子弑父
臣弑君亡绝奔走不保宗庙社稷是以孔子作春秋
明王道制叛乱明褒贬春秋论之于已事之后孝经
明之于未事之先其间所以相通之故则有子此章
实通彻本原之论也其列之于首篇之次章固所宜
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者本立而道生一句乃古逸
诗句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本与此一节四句乃孔子语也刘向说苑建本篇曰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
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淸本立而
道生虽汉人引论语往往皆以为孔子之言但刘向
明以此上二句为孔子之言尚是汉人传论语之旧
说而又以为有子言者所以似夫子也刘向在西汉
挍秘书见传记百家古说甚多是以建本篇又引孔
子曰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观此益可知论语此二
句为孔子语也又后汉书延笃传曰夫仁人之有孝
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根本也圣人知之故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
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观此延笃以此节
十九字与孝经十四字同引为孔子之言其为两汉
人旧说皆以为孔子之言矣延笃后汉人博通经传
寛仁恤民其论仁孝也语质而义明足为论语此章
注解不似后人求之太深而反失圣人本意故东汉
人经说最为平正纯实今录之后汉书延笃传曰笃
以病归教授家巷时人或疑仁孝前后之证笃乃论
之曰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
可谓笃论矣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
重必定前后之数也而如欲分其大较体而名之则
孝在事亲仁施品物施物则功济于时事亲则德归
于已于己则事寡济时则功多推此以言仁则远矣
然物有出微而著事有由隐而章近取诸身则耳有
听受之用目有察见之明足有致远之劳手有饰卫
之功功虽显外本之者心也远取诸物则草木之生
始于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
致之者根也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
之有根本也圣人知之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
也人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人之本与然体大难僃物性好偏故所施不同事少
两兼者也如必对其优劣则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
以心体本根为先可无讼也或谓先孝后仁非仲尼
序回参之意葢以为仁孝同质而生纯体之者则互
以为称虞舜颜回是也偏而体之则各有其目公
刘曾参是也夫曾闵以孝弟为至德管仲以九合为
仁功未有论德不先回参考功不大夷吾以此而言
各从其称者也元案东汉人论孝论仁平实如此故
元所撰论语论仁论于管仲之仁尤与之合
论语一贯说
圣贤之言不但深远者非训诂不明即浅近者亦非
训诂不明也就圣贤之言而训之或有误焉圣贤之
道亦误矣说在论语之一贯论语贯字凡三见曾子
之一贯也子贡之一贯也闵子之言仍旧贯也此三
贯字其训不应有异元按贯行也事也〈尔雅贯事也广雅贯行也〉
〈诗硕鼠三岁贯女周礼职方使同贯利论语先进仍旧贯传注皆训为事汉书谷永传云以次贯行后汉〉
〈光武十五王传云奉承贯行皆行事之义〉三者皆当训为行事也孔子呼
曾子告之曰吾道一以贯之此言孔子之道皆于行
事见之非徒以文学为教也一与壹同〈一与壹通经史中并训为〉
〈专又并训为皆后汉冯绲传淮南说山训管子心术篇皆训一为专大戴卫将军荀子劝学臣道后汉书〉
〈顺帝纪皆训一为皆荀子大略左昭廿六年榖梁僖九年礼记表记大学皆训壹为专至于一壹二字通〉
〈用之处经史中不可胜举矣〉壹以贯之犹言壹是皆以行事为教
也弟子不知所行为何道故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此即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
愿亦勿施千人君子之道四某未能一庸德庸言言
行相顾之道也此即大戴曾子本孝篇所谓忠为孝
之本卫将军文子篇孔子所云曾子中夫孝弟信忠
四德之道也此皆圣贤极中极庸极实之道亦即天
下古今极大极难之道也云贤者因圣人一呼之
下即一且豁然贯通焉此似禅家顿宗冬寒见桶底
脱大悟之旨而非圣贤行事之道也何者曾子若因
一贯而得道统之传子贡之一贯又何说乎不知子
贡之一贯亦当训为行事子告子贡曰汝以予为多
学而识之者欤子贡曰然非欤子曰予一以贯之此
夫子恐子贡但以多学而识学圣人而不于行事学
圣人也夫子于曾子则告之于子贡则略加问难
而出之卒之告子贡曰予一以贯之亦谓壹是皆以
行事为教也亦即忠恕之道也闵子曰仍旧贯如之
何此亦言仍旧行事不必改作也故以行事训贯则
圣贤之道归于儒以通彻训贯则圣贤之道近于禅
矣鄙见如此未知尚有误否敢以质之学古而不持
成见之君子
大学格物说
礼记大学篇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此二句
虽从身心意知而来实为天下国家之事天下国家
以立政行事为主大学从身心说到意知已极心思
之用矣恐学者终求之于心学而不验之行事也故
终显之曰致知在格物物者事也格者至也事者家
国天下之事即止于五伦之至善明德新民皆事也
格有至义即有止意履而至止于其地圣贤实践之
道也凡经传所云格于上下不格奸格于艺祖神之
格思孝友时格𭧂风来格及古钟鼎文格于太庙格
于太室之𩔖皆训为至葢假为本字格字同音相借
也小尔雅广诂曰格止也知止即知物所当格也至
善之至知止之止皆与格义一也譬如射然升阶登
堂履物而后射也仪礼鄕射礼曰物长如笴郑注云
物谓射时所立处也谓之物者物犹事也礼记仲尼
燕居郑注事之谓立置于位也释名释言语曰事倳
也倳立也葢物字本从勿勿者说文州里所建旗趣
民事故称勿勿周礼鄕大夫五物询众庶物即与事
同义而堂上射者所立之位亦名物者古人即通会
此意以命名也大戴礼虞戴德曰规鹄竖物履物以
射其心端色容正大射仪曰左足履物皆此义也故
曰格物者至止于事物之谓也凡家国天下五伦之
事无不当以身亲至其处而履之以止于至善也格
物与止至善知止止于仁敬等事皆是一义非有二
解也必变其文曰格物者以格字兼包至止以物字
兼包诸事圣贤之道无非实践孔子曰吾道一以贯
之贯者行事也即与格物同道也曾子著书今存十
篇首篇即名立事立事即格物也先儒论格物者多
矣乃多以虚义叅之似非圣人立言之本意元之论
格物非敢异也亦实事求是而已又案此篇本无阙
失自大学之道至先致其知皆言知止知者心知之
非身行之也到在格物三字方着实在行事矣既
着实行事复顺推其效自知至以至身修乃是实行
所知实行所止之效格物二字不待在格物句始见
篇首先云物有本末然则离本末言物字不可也篇
中本末凡五见一则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二则其
本乱而末治者否也三则此谓知本也四则大畏民
志此谓知本也五则德本财末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也凡此五处本末皆不能与物字相离为说然则物
者即身家国天下之事即五伦之事即诚正之事即
德财之事事即物也事有终始即物有本末重言以
申之也先后者兼本末终始言也若以格物为心灵
穷理则犹是致知际内之言非修身际内之事也要
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物有本末之本物有本末
之物即格物之物不可离不可岐也〈大学集注格亦训至物亦训事〉
〈惟云穷至事物之理至外增穷字事外增理字加一转折变为穷理二字遂与实践迥别又案黄宗羲文〉
〈定载与万充宗论格物充宗用大射仪物字之义黄君举先儒瞿汝稷元立亦主此说但元今说与彼不〉
〈同〉 卷 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