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_(四库全书本)/卷319 中华文库
文献通考 卷三百十九 |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舆地考五
古荆州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山在今襄阳郡南漳县南及衡山之阳也衡山在今衡阳郡湘潭县〉江汉朝宗于海〈江汉二水归入于海〉九江孔殷〈孔甚也殷中也言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甚得地势之中今浔阳郡西北〉沱灊既道云土梦作乂〈沱灊二水名自江出为沱自汉出为灊云梦泽名也今在安陆郡言二水既从其道则云梦之土可为耕作𤱶亩之治〉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逾越也言渡四水而越洛乃至南河也南河即在冀州南〉舜置十二牧荆州其一周礼职方曰正南曰荆州〈尔雅曰汉南曰荆州〉其山曰衡薮曰云梦川曰江汉浸曰颍湛〈衡山在湘南云梦在华容颍水出阳城干山宜属荆河州在此非也湛未详〉其利丹银齿革民一男二女畜及榖宜与州同荆强也言其气躁强亦言荆惊也或取名于荆山焉盖蛮夷之国盘瓠之种〈昔髙辛氏有畜犬曰盘瓠帝妻以少女其子孙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诗人所谓蛮荆也〈夏商以来最为边患周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故诗曰蛮方来威又曰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春秋至战国时并为楚地其在天文翼轸则楚之分野〈汉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皆其分也今夷陵巴东江陵竟陵富水义阳之东境安陆齐安汉阳江夏巴陵长沙衡阳零陵江华桂阳连山邵阳武陵澧阳黔中宁夷卢溪卢阳灵溪潭阳清江等郡地是也〉兼得韩秦之交〈汉之南阳之地今宜阳之西要宜属韩汉䍧牱之地今播川义泉涪川夜郎溱溪宜属秦〉秦平天下置郡此为南郡〈今江陵夷陵巴东竟陵富水安陆齐安汉阳江夏清江等郡地是也〉黔中〈今武陵澧阳黔中宁陵卢溪卢阳灵溪潭阳等郡地皆是也汉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即今武陵郡是〉长沙〈今长沙巴陵衡阳零陵江华桂阳连山邵阳等郡是〉南阳之东境〈今义阳汉东等郡是〉汉武置十三州此为荆州〈领郡国八〉其五溪中地归汉以后历代开拓〈今播川涪川夜郎义泉龙溪溱溪等郡地〉后汉并因之〈初理武陵郡汉寿县今武陵郡武陵县也后理南郡今江陵郡是〉汉末曹公赤壁败后遂与呉蜀三分其地〈北境属魏西境属蜀东境属呉〉及刘备殁后所分之地悉复属吴而荆州南北䨇立〈魏荆州理宛今南阳郡呉荆州理江陵今郡也〉晋亦置荆州〈领郡十九初理襄阳平呉理南郡今江陵郡王敦为刺史理武昌今江夏郡县也其后迁徙无常处自王抗以后复理江陵不复移改〉宋分置荆州〈领郡十二理南郡〉司州〈领郡四理义阳今郡〉郢州〈领郡六理南郡〉雍州〈领郡十理襄阳今郡地刺史所理则在古荆河州境其统领郡县则古荆州之境〉湘州〈领郡十理长沙今郡〉齐并因之州境之内含带蛮蜑〈音但〉土地辽落称为殷旷江左大镇莫过荆故谓荆州为陕西也〈以比周召分陕之义〉其后割裂不可详也唐分置十五部此为山南东道〈江陵竟陵富水夷陵巴东武陵澧阳等郡地是也〉江南西道〈长沙零陵桂阳江夏江华衡阳巴陵邵阳是也〉黔中道〈黔中卢溪卢阳宁夷清江潭阳龙溪义泉灵溪涪川溱溪播川夜郎〉兼分入淮南道〈安陆义阳〉及岭南道〈连山〉宋干徳元年平荆湖〈湖南北〉三年平蜀〈䕫路〉始尽得古荆州之地后为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及䕫路之施黔思播等州云
古荆州历代沿革之图
春秋时可考者十三国
楚 䕫 䢵 黄 郧 申 麇 罗 巴 榖 州权 鄀
秦时为郡三
南郡 长沙郡 黔中郡〈南阳南境是〉
汉时为郡国六县七十九
南郡十八县〈江陵 临沮 夷陵 华容 宜城 郢邔 当阳 中庐 枝江 襄阳 编秭归 夷道 州陵 鄀 巫 髙成〉
江夏郡十四县〈西陵 竟陵 西阳 襄 邾 鄂 安陆 沙羡 蕲春 𫑡 云杜
下雉 锺武〉
长沙国十三县〈临湘 罗 连道 益阳 下隽 攸酃 承阳 湘南 昭陵 茶陵容陵 安成〉
武陵郡十三县〈索 孱陵 临沅 沅陵 镡成 舞阳 迁陵 辰阳 酉阳 义陵 佷山 零阳 充〉
桂阳郡十一县〈郴 临武 便 南平 耒阳 桂阳阳山 曲江 含洭 浈阳 阴山〉零陵郡十县〈零陵 营道 始安 夫夷 营浦 都梁 泠道 泉陵 洮阳 锺武〉牂牁郡〈东北境是县见梁州〉
晋时为郡国十五县一百一十三
南郡十一县〈江陵 编 当阳 华容 鄀 枝江旌阳 州陵 监利 松滋 石首〉襄阳郡八县〈宜城 中庐 临沮 邔 襄阳 山都邓城 鄾〉宜都郡三县〈夷陵 夷道 佷山〉
江夏郡七县〈安陆 云杜 曲陵 平春 𫑡 竟陵南新市〉武昌郡七县〈武昌 柴桑 阳新 沙羡 沙阳 鄂官陵〉长沙郡十县〈临湘 攸 下隽 醴陵 浏阳 建宁呉昌 罗 蒲圻 巴陵〉衡阳郡九县〈湘乡 重安 湘南 湘西 烝阳 衡山 连道 新康 益阳〉零陵郡十一县〈泉陵 祁阳 零陵 营浦 洮阳永昌 观阳 营道 舂阳 泠道应阳〉
武陵郡十县〈临沅 龙阳 汉寿 沅陵 黔阳 酉阳 镡城 沅南 迁陵 舞阳〉湘东郡七县〈酃 茶陵 临蒸 利阳 阴山 新平新宁〉桂阳郡六县〈郴 耒阳 便 临武 晋宁 南平〉邵陵郡六县〈邵陵 都梁 夫夷 秭归 卲阳 髙平〉建平郡八县〈巫 北井 秦昌 信陵 兴山 建始秭归 沙渠〉天门郡五县〈零阳 溇中 兖 临澧 澧阳〉
安丰郡五县〈安风 雩娄 安丰 蓼 松滋〉
隋时为郡二十县一百有八
南郡十县〈江陵 长杨 宜昌 枝江 当阳 松滋长林 公安 安兴 紫陵〉夷陵郡三县〈夷陵 夷道 逺安〉
襄阳郡十一县〈襄阳 安养 榖城 上洪 率道汉南 阴城 义清 南漳 常平鄀〉
竟陵郡八县〈长寿 蓝水 □川 汉东 清腾 乐乡 丰乡 章山〉沔阳郡五县〈沔阳 监利 竟陵 甑山 汉阳〉安陆郡八县〈安陆 孝昌 吉阳 应阳 云梦 京山 富水 应山〉永安郡四县〈黄冈 黄陵 木兰 麻城〉
江夏郡四县〈江夏 武昌 永兴 蒲圻〉
义阳郡五县〈义阳 锺山 罗山 礼山 淮源〉长沙郡四县〈长沙 衡山 益阳 邵阳〉
衡山郡四县〈衡山 洡阴 湘潭 新宁〉
巴陵郡五县〈巴陵 华容 沅江 湘阴 罗〉
零陵郡五县〈零陵 湘源 永阳 营道 冯乘〉熙平郡九县〈桂阳 阳山 连山 宣乐 游安 熙平 武化 桂岭 开建〉武陵郡二县〈武陵 龙阳〉
澧阳郡六县〈澧阳 石门 孱陵 安乡 崇义 慈利〉桂阳郡三县〈林 临武 卢阳〉
沅陵郡五县〈沅陵 大乡 盐泉 龙标 辰溪〉黔安郡二县〈彭水 涪川〉
清江郡五县〈盐水 巴山 清江 开夷 建始〉唐时为州三十四县一百三十七
荆州七县 峡州四县 归州三县 复州三县 郢州三县 襄州七县 安州六县 黄州三县 沔州二县 鄂州五县 申州三县 潭州六县 岳州五县 衡州六县 永州四县 道州四县 郴州八县连州三县 邵州二县 朗州二县 澧州四县
辰州五县 沅州三县 黔州六县 思州四县 施州二县 珍州四县 播州三县 夷州五县 溱州二县 锦州五县 溪州二县 费州四县 业州二县
宋时为州三十四县一百二十八
江陵府八县 荆门军二县 峡州四县 归州三县复州二县 郢州二县 徳安府五县 黄州三县汉阳军二县 鄂州七县 兴国军三县 信阳军
二县 潭州十二县 岳州五县 衡州五县 永州三县 全州二县 道州四县 郴州四县 桂阳军三县 连州三县 邵州三县 武冈军三县 鼎州四县 澧州四县 辰州四县 沅州四县 靖州三县 黔州二县 思州三县 施州二县 珍州二县播州三县
江陵府 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通巫巴东接云梦亦一都㑹也秦置南郡汉髙帝改为临江郡景帝改为临江国后复故后汉因之其地居洛阳正南〈章帝徙巨鹿王恭为江陵王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安陆王〉蜀先主得之〈以麋芳为南郡太守〉后属呉〈麋芳以郡来降闗羽因此遂败〉常为重镇〈呉师来伐当阳侯杜元凯向江陵斩其督任延〉晋平呉置南郡及荆州〈领郡十九理于此〉东晋以为重镇〈桓冲理上明使刘波守江陵〉宋齐并因之〈宋领郡十二齐领郡十〉梁元帝都之为西魏所陷〈大将于谨平之〉迁后梁居之为藩国又置江陵总管府隋并梁置江陵总管府如故后改为荆州炀帝初复为南郡唐为荆州或为江陵郡后改为江陵府荆南节度属山南道领县七〈江陵 枝江 松滋 石首 当阳 公安 长林〉梁以复州监利来属宋干徳三年升白秋巡为潜江县白臼巡为建宁县万庾巡为万庾县白沙院为玉沙县万庾寻废开宝五年以长林当阳二县属荆门军至道三年以玉沙隶复州属荆湖北路领本路兵马钤辖中兴后本路安抚制置置司 贡绫纻碧涧茶芽柑橘领县八治江陵 江陵〈故楚郢都汉县有息壤纪南城梅四洲渚宫〉枝江〈故罗国地唐县有九十九洲〉公安〈隋县有吕䝉城油水涔港〉松滋〈晋县冇蜀江巴山〉监利〈隋县冇干溪〉石首〈唐县有石首山大江〉建宁〈宋县有鹿角山〉潜江〈宋县有曹河〉
荆门军 宋开宝五年以江陵府荆门镇建为军以长林当阳二县来属后废仍隶江陵元祐间复置军属荆湖北路领县二治长林 长林〈隋县有紫盖山〉当阳〈汉县有沮水〉峡州 春秋战国时并楚地秦将白起攻楚烧夷陵即其地也秦二汉并为南郡地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后蜀先主改为宜都郡呉改夷陵为西陵常为重镇〈陆逊疏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若其失之非损一郡荆州可忧〉晋宋齐并为宜都郡梁改置宜州西魏改曰拓州后周改为峡州陈尝得之为重镇〈隋开皇中伐陈陈人守荆门狼尾滩并宜都县界安蜀城夷陵县界也〉唐为峡州或为夷陵郡〈郡城即陆抗攻歩阐拒晋师之垒〉以扼三峡之口故为峡州西通蜀江属山南道领县四〈夷陵 宜都长杨 逺安〉宋为峡州属荆湖北路 贡五加皮芒硝杜若领县四治夷陵 夷陵〈晋县有虎牙山黄牛山三游洞〉长杨〈隋县有佷山长山溪渚汕〉宜都〈唐县有荆门山羊肠山狼尾滩〉逺安〈后周县有宜阳山清溪〉
归州 历代土地与云安郡同〈䕫州〉唯秦时属南郡二汉为南郡呉置建平郡以为重镇〈其地险固孙皓末晋将王浚自蜀沿流伐呉呉之守将吾彦表谓皓曰请建平増兵若建平不下晋师终不敢过皓不从即秭归县界也〉晋亦为建平郡宋齐皆因之隋属巴东郡唐武徳二年分䕫州秭归巴东二县置归州〈或云因归国为名〉后为巴东郡〈古䕫子国城在郡东二十里〉属山南道领县三〈宋同〉宋属荆湖北路 贡纻领县三治秭归 秭归〈隋县有䕫子城大江〉兴山〈唐县有玉虚洞〉巴东〈隋县有石门山大江〉
复州 春秋以来为楚地秦属南郡江夏二郡地晋置竟陵郡宋齐因之后周以其地置郢复二州隋炀帝初州废于旧郢州置竟陵郡〈今富水郡地〉于旧复州置沔阳郡唐改为复州或为竟陵郡属山南道领县三〈监利 沔阳 竟陵〉梁以监利入江陵府晋为防御宋至道三年以江陵府玉沙来属属荆湖北路宝元二年废沔阳入玉沙领县二治景陵 景陵〈晋县有汉水云梦城〉玉沙〈宋县有沔阳水夏水〉
郢州 历代所属与竟陵郡同二汉属江夏郡晋宋齐为竟陵郡地梁南司北新二州之境西魏分属安州后周分置石城郡后于石城郡置郢州隋炀帝初州废置竟陵安陵二郡唐并二郡为温州或为郢州或为富川郡属山南道领县三〈长寿 京山 富水〉周废富水入京山宋为防御属京西南路 贡白纻领县二治长寿 长寿〈晋县有汉水〉京山〈隋县有漳河富河〉
徳安府 春秋䢵子之国〈䢵或作郧〉云梦之泽在焉后楚灭䢵封斗辛为郧公即其地也秦属南郡二汉属江夏郡晋初亦属江夏郡后分置安陆郡宋齐因之梁置南司州西魏置安州总管府后周置涢州及安陆郡隋初废炀帝初复为安陆郡唐为安州或为安陆郡〈郡城临涢水〉属淮南道领县六〈安陆 吉阳 应山应城 云梦 孝昌〉后唐安逺军节度周以郢州汶川来属宋建隆元年复为建安军开宝中废吉阳太平兴国二年以汉川属汉阳军宣和元年升为徳安府属荆湖北路 贡青纻领县五治安陆 安陆〈汉县有陪尾山涢水云梦泽〉孝感〈后唐县有环水〉云梦〈西魏县〉应城〈唐县有波河〉应山〈隋县有廖水〉
黄州 春秋时邾国之地〈今郡东南百二十里临江与武昌相对有邾城史记曰皇帝之末孙有陆终者产六子第五别为曹姓历代不绝至武王伐纣之后封其裔子挟于邾为诸侯即此也〉后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秦为南郡二汉为江夏郡魏亦为重镇〈魏文帝黄初中呉声欲猎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必袭西阳为之备孙权闻之乃退〉呉后得邾城〈孙权赤乌中使陆逊攻邾常以三万兵守之〉晋为西阳国宋为西阳郡齐又分置齐安郡北齐置衡州领齐安一郡陈废衡州后周又置衡州及黄州隋初改衡州为黄州炀帝初州废置永安郡唐为黄州或为齐安郡属淮南道领县三〈宋同〉宋属淮西路 贡纻布连翘领县三治黄冈 黄冈〈隋县有大江〉黄陂〈后周县有武湖松湖〉麻城〈隋县有永泰河〉
汉阳军 春秋郧国之地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江夏郡魏初为重镇〈曹公定荆州后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守口上石梵呉军来攻不克〉后属呉亦为重镇〈孙权嘉禾中陆逊屯江夏口〉晋宋以来并属江夏郡后周置复州隋炀帝初改为州寻改为沔阳郡则通有今竟陵郡之地唐武徳中讨平朱粲析为沔州或为汉阳郡属淮南道领县二〈宋同〉后废州以汉阳隶鄂州川隶安州周平淮南得其地建为军宋因之属湖北道领县二治汉阳 汉阳〈隋县有赤壁沔水滠水〉汉川〈唐汊川县宋时改〉鄂州 自春秋以来皆属楚有江汉二水〈在州西合〉秦属南郡汉髙祖置江夏郡〈应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入江故曰江夏〉后汉因之荆州牧刘表将黄祖守在此〈按呉志孙䇿表曰臣到沙羡县祖屯处破之〉呉分江夏〈孙权初城江夏〉更置武昌郡孙权尝都之孙皓又徙都之常为重镇〈孙权甘露初城武昌陆逊诸葛恪滕牧皆屯焉及晋伐呉使王戎袭武昌胡奋袭江夏〉历代亦为兵冲其地亦曰夏口〈东晋孝武时桓石民屯守〉亦曰鲁口〈以对鲁山岸为名也〉晋宋并为江夏武昌二郡宋兼置郢州〈领郡六理于此〉齐因之亦为重镇〈刘懐珍言于髙帝曰夏口兵冲要地宜得其人遂令柳崇镇兵其后梁武帝自襄阳起兵东下攻围凡百馀日方降梁末北齐得之遣慕容俨守陈霸先将侯瑱攻围六月馀不下后三国和通乃归梁侯瑱他典反〉梁分置北新州寻分北新置土富徊泉濠五州隋平陈改置鄂州炀帝初州废置江夏郡唐武徳中平萧铣改为鄂州或为江夏郡大都督武昌军节度属江南道领县七〈江夏 永兴 唐年汉阳 武昌 蒲圻㲼川〉唐末属湖南马氏后入南唐置嘉鱼永安通山三县周以汉阳川属汉阳宋干徳五年置大冶县太平兴国三年以永兴通山大冶三县属兴国军仍为武昌节度属湖北路熙宁五年陞崇阳县通城镇为县嘉定十五年以武昌县升为寿昌军 贡银领县七治江夏江夏〈晋县有黄鹤山鹦鹉洲鄂渚〉武昌〈呉县有樊山西塞山峥嵘洲〉蒲圻〈呉县有赤壁〉嘉鱼〈南唐县有蒲圻湖〉崇阳〈唐唐年县宋改有壶头山〉咸宁〈南唐永安县宋改有牛鼻潭〉通城〈宋县有太平港〉
兴国军 宋太平兴国二年以鄂州永兴通山大冶三县置军属江西路 贡纻领县三治永兴 永兴〈隋县有阖闾山大江〉大冶〈南唐县〉通山〈南唐县有九宫山〉
信阳军 春秋时申国之地〈或曰申国在今南阳郡南阳县〉其后属楚秦属南阳郡二汉为南阳江夏二郡魏分南阳置义阳郡晋宋并因之宋又置司州〈领县四治于此〉齐并因之有三关之隘〈今义阳县界有故平靖关其武阳黄岘二关在安陆郡应山县界也〉北接陈汝控带许洛宋齐以来常为边镇梁曰北司州后复置司州〈梁天监二年为魏将元英所陷〉后魏改为郢州后周改为申州隋炀帝改为义州寻为义阳郡唐为申州或为义阳郡属淮南道领县三〈义阳 罗山 锺山〉宋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废罗山二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信阳军雍熙二年复置罗山属京西北路 贡纻布领县二治信阳 信阳〈魏义阳县有浉水桐柏山淮水〉罗山〈隋县〉
潭州 古三苖国之地自春秋以来为黔中地楚国之南境秦为长沙郡〈冇万里沙祠故曰长沙〉汉为长沙国初封番君呉芮为长沙王〈都于此〉及景帝封子发又为长沙王后汉复为长沙郡晋因之宋长沙国兼置湘州〈领郡十治于此〉齐因之又为长沙郡湘川之奥人丰土辟南通岭峤唇齿荆雍亦为重镇梁陈以来皆因而不改隋平陈置潭州〈取昭潭为名〉炀帝初州废置长沙郡唐为潭州或为长沙郡属江南道领县六〈长沙 湘潭 湘乡益阳 醴陵 浏阳〉唐末马氏据其地建为武安军节度梁以衡州攸县来属宋干徳元年平湖南降为防御太平兴国二年析长沙六乡置宁乡县端拱元年复武安节度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岳州湘阴并来属熙宁六年置安化县元符元年以长沙县五乡湘潭县两乡为善化县属荆湖南路 贡葛茶领县十二治长沙善化 长沙〈隋县有岳麓山湘水沩水橘洲〉湘潭〈唐县有碧泉〉益阳〈汉县有五溪山益水〉湘阴〈唐县有涟水汨水〉醴陵〈唐县有王乔山〉浏阳〈唐县有因水〉攸〈唐县有云阳山攸水〉衡山〈晋县有衡山武阳山〉安化〈有浮青山资江〉湘乡〈唐县有漙水〉宁乡〈有大沩山沩水〉善化
岳州 古苍梧之野〈苍梧野不止于此郡界侧近之地皆是〉亦三苖国之地〈亦古麇子国春秋文公十年楚子伐麇即此地也凡今长沙衡阳诸郡皆古三苖之地〉青草洞庭湖在焉〈二湖相连青草在南洞庭在北〉春秋战国时并属楚亦古罗国之地楚辞之言汨罗是也〈罗县北有汨水汨音觅〉秦属长沙郡二汉皆因之呉因之为重镇〈建安中孙权使鲁肃孙皓时滕牧万彧皆屯于此〉晋因之东晋亦为重镇〈使陶侃镇守此〉宋分置巴陵郡齐因之梁置巴州湘东王遣陆法和等据赤亭擒侯景将任约于此〈今郡西华容界有赤亭城是也城近赤亭湖因以为名〉隋平陈改为鄂州炀帝初改为罗州寻为巴陵郡郡人董景珍等以罗县令萧铣为主起兵于此唐武徳四年平萧铣复为岳州或为巴陵郡属江南道领县五〈巴陵 华容 沅江 湘阴 昌江〉宋干徳元年以湘阴隶潭州淳化五年陞王朝为县属荆湖北路 贡纻领县五治巴陵 巴陵〈呉县有湘水君山洞庭湖〉华容〈唐县有赤沙湖〉沅江〈隋县有枫山沅水〉平江〈唐昌江县后唐改有昌江山汨水〉临湘〈即王朝县有城陵山大江〉
衡州 春秋以来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桂阳郡地后汉属长沙桂阳二郡地呉以其地置衡阳湘东二郡晋因之宋为衡阳国及湘东郡齐以下皆因之〈齐尝改衡阳国为郡〉隋平陈省湘东衡阳二郡置衡州炀帝初州废置衡山郡唐为衡州或为衡阳郡属江南道领县六〈衡阳湘潭 耒阳 攸常陵 茶陵〉梁以攸县属潭州宋干徳三年升
安仁为县淳化四年以衡山隶潭州属荆湖南路贡麸金犀领县五治衡阳 衡阳〈唐县冇岣嵝山茶溪蒸水酃水〉茶陵〈唐县有云阳山炎帝陵〉耒阳〈唐县有耒水历水杜甫墓〉常宁〈唐县有春水宜溪〉安仁〈有小江水〉
永州 春秋楚国之南境秦属长沙郡汉武置零陵郡后汉及晋皆因之宋为零陵国齐为零陵郡梁陈皆然隋平陈废置永州炀帝初州废置零陵郡唐为永州或为零陵郡属江南道领县四〈零陵 祁阳湘源 灌阳〉晋以湘源灌阳二县属全州宋雍熙元年陞东安为县属荆湖南路 贡葛石燕领县三治零陵 零陵〈隋县有潇水〉祁阳〈唐县有浯溪〉东安〈有大阳小江〉
全州 晋天福中马希范奏以永州湘源县置州以灌阳来属宋因之属荆湖南路 贡葛零陵香领县二治清湘 清湘〈隋湘源县晋改有湘山乳穴〉灌阳〈隋县有灌水〉
道州 舜封象有鼻国即此也春秋时楚地秦属长沙国汉初属长沙国后属零陵郡后汉魏晋皆因之宋齐为营阳郡梁改营阳为永阳郡隋平陈郡废悉并其地置永州炀帝初州废属零陵郡唐平萧铣割其地置营州武徳五年改为南营州贞观八年改为道州或为江华郡〈汉都庞岭今谓之永明有甿渚岭今谓之白芒即五岭之二也〉属江南道领县四〈营道 延唐江华 永明〉宋因之属荆湖南路 贡白纻零陵香领县四治营道 营道〈唐县有营水沱水〉宁逺〈唐延唐县宋改有九疑山冷道水〉永明〈唐县有警水〉江华〈唐县有呉望山沱水〉
郴州 春秋战国时皆楚地秦属长沙郡项羽徙义帝都郴即此地汉初以其地为桂阳郡〈即长沙之南境〉后汉晋宋齐皆因之陈以其地为桂阳庐阳二郡隋平陈废二郡置郴州炀帝初州废复置桂阳郡唐为郴州或为桂阳郡属江南道领县八〈郴 南亭 资兴 义章 蓝山 义昌 髙平 临武〉晋改为敦州废临武髙平二县以其地入桂阳监又废资兴县汉复为郴州宋景徳二年以蓝山属桂阳监嘉定四年析郴县置资兴县属荆湖南路 贡纻领县五治郴 郴〈汉县有郴水渌醽水〉桂阳〈唐义昌县宋改有耒水〉宜章〈唐义昌县宋改有章水〉永兴〈有安陵水〉资兴
桂阳军 唐于郴州境置监掌铸钱宋因之主银冶景徳元年以郴州蓝山县来属天禧三年置平阳县绍兴间又割平阳县析置临武县属荆湖南路领县三治平阳 平阳〈隋县有芙蓉山〉蓝山〈唐县〉临武
连州 春秋楚地秦属长沙郡之南境二汉属桂阳郡呉属始兴郡晋因之宋明帝置宋安郡后省属广兴郡〈宋改始兴为广兴今始兴郡也〉齐复属始兴郡梁又分为阳山郡陈郡废隋炀帝初置熙平郡唐改为连州或为连山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宋同〉宋开宝四年以广州浛光来属六年以浛光隶英州属广东路 贡纻布官桂锺乳领县三治桂阳 桂阳〈汉县有湟水海阳湖〉阳山〈晋县有茂溪山〉连山〈隋县有铜山乳穴〉邵州 春秋战国时皆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零陵郡地后汉属长沙零陵二郡地呉置邵陵郡〈分零陵北部都尉置〉晋宋齐梁陈皆因之隋平陈废邵陵并入长沙郡唐复分置邵州或为邵阳郡属江南道领县二〈邵阳武冈〉宋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县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莳竹县隶州崇宁四年以莳竹县之临口寨为临冈县五年别为武冈军属荆湖南路 贡犀角银领县三治邵阳 邵阳〈晋县有武陵水桃花源〉新化〈有惜澬水等五寨〉莳竹〈冇莳竹水〉
武冈军 本唐邵州武冈县〈隋为武攸县〉崇宁五年升为军以莳竹分为绥宁临冈二县隶焉属荆湖南路领县三治武冈 武冈〈唐县有齐水〉绥宁 临冈〈故临口寨后又改为新宁县〉鼎州 春秋战国时皆属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汉髙更名武陵郡后汉魏晋皆因之〈本名义陵在辰阳县与夷相接武陵记桃花源即此地也〉宋齐亦曰武陵郡梁置武州后改曰沅州隋平陈改为朗州炀帝初州废置武陵郡唐为朗州或为武陵郡属江南道领县二〈武陵龙阳〉后唐为武正军节度又改武平军周为大都督宋析武陵置桃源县又置沅江县大中祥符五年改为鼎州乾道元年升为常徳府领本军节度属荆湖北路 贡纻布𦈌布领县四治武陵 武陵〈隋县有武陵山沅水沧浪水杜渚芷江〉桃源〈宋县有桃源山夷溪延溪〉龙阳〈呉县有鼎水酉水橘洲〉沅江
澧州 春秋时楚地秦属黔中郡二汉属武陵郡兼置荆州〈领县八治于此〉呉分置天门郡晋宋齐皆因之隋平陈置松州寻改为潭州炀帝初为澧阳郡唐为澧州或为澧阳郡属江南道领县四〈宋同〉宋属荆湖北路 贡绫竹簟领县四治澧阳 澧阳〈晋县有大浮山崇山澧水〉安乡〈隋县有澧水澹水〉石门〈隋县有茹溪〉慈利〈隋县有溇水〉
辰州 古蛮夷之地春秋楚国之境秦属黔中郡汉属长沙武陵二郡地后汉发南郡人入武谿撃诸蛮不克后马援至临沅而击诸蛮破之此其地也后亦属武陵郡晋宋齐并为武陵郡地隋分辰州炀帝初为沅陵郡唐为辰州或为卢溪郡属江南道领县五〈沅陵 溆浦辰溪 卢溪麻阳〉宋太平兴国七年置招谕县熙宁七年以麻阳招
谕二县隶沅州属荆湖北路 贡光明朱砂水银领县四治沅陵 沅陵〈汉县有壶头山沅江〉溆浦〈唐县有溆水〉辰溪〈隋县有辰溪〉卢溪〈唐县有武山武溪〉
沅州 古蛮夷之境楚国黔中之地秦属黔中郡二汉属武陵郡在巫水之阳隋属沅陵郡唐为巫州天授中以巫山不在州界改为沅州开元十二年复为巫州或为潭阳郡属江南道领县三〈龙标 朗溪 潭阳〉宋熙宁七年章惇收复其地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来属八年并锦州寨人戸及废招谕入麻阳县元丰三年并镇江寨人戸入黔江城为黔阳县五年升旧渠阳寨为县属荆湖北道 贡水银朱砂领县四治卢阳 卢阳〈唐锦州属县有锦水泸水〉麻阳〈唐县〉黔阳 渠阳
靖州 秦汉黔中地唐为夷播叙二州之境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死叙州刺史锺存志奔武阳而杨正岩以十洞称徽诚二州宋熙宁九年十洞酋长杨通蕴送款内附杨通宝来贡朝廷以通宝为诚州刺史其子□复为诚州刺史又诏于武冈之西作城在渠河之阳为诚州废为渠阳军寻废为寨隶沅州复置诚州后改为靖州盖自崇宁再归职方属荆湖北路 贡白绢领县三治永平 永平〈本渠阳县有渠河崇宁三年改〉㑹同〈本三江县崇宁二年改〉通道〈本罗䝉县崇宁二年改〉
黔州 古蛮夷之国春秋战国皆楚地秦恵王欲楚黔中地以武关地易之即此是也通谓之五溪〈五溪谓酉辰巫武陵等五溪也古老相传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各为一溪之长一说云五溪蛮皆盘瓠子孙自为统长非巴子也〉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后汉因之晋宋齐亦然后周武帝时蛮帅以其地归附遂置奉州后改为黔州隋初亦置黔州炀帝初为黔安郡唐复为黔州或为黔中郡属江南道领县六〈彭水 洋水 黔江洪杜 信宁 都儒〉孟蜀为武㤗军节度宋平蜀因之嘉祐八年废洪杜洋水都儒信宁四县入彭水后升为绍庆府此州羁縻之州凡五十六思州领县二费州领县二并州遣牙校治事播州领县二夷州领县四并领以酋长其馀南宁等州并群蛮所处地连溪峒控边面甚广属四川䕫州路 贡朱砂蜡领县二治彭水 彭水〈汉酉阳县隋改有壶头山巴江彭水朗溪〉黔江〈唐县〉
思州 历代土地与黔中郡同隋属清江郡唐武徳元年以地当䍧牁之冲要遂置务州贞观八年改为思州或为宁夷郡属江南道领县四〈务州 宁夷思卭 思王〉宋初为羁縻州隶黔州大观元年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建州领务川卭水安夷三县宣和四年废州及务川县以务川城为名卭水安夷二县并作堡隶黔州绍兴二年复置思州就以田氏为守
施州 春秋巴国之境七国时楚国巫郡之地秦属南郡二汉因之后周置亭州及业州隋炀帝初并置庸州寻废置清江郡唐为施州或为清江郡属江南道领县二〈清江建始〉宋属四川䕫州路 贡黄连木药子领县二治清江 清江〈汉巫县地有夷水一名清江廪君乘土船于此地〉建始〈汉巫县地〉珍州 古蛮夷之地唐贞观七年开山洞置珍州或为夜郎郡属江南道领县四〈营徳 夜郎丽皋 乐源〉宪宗时废属溱州五代复为蛮夷宋赐名珍州后改为西髙州徽宗时大骆解上下族帅骆世华骆文贵献其地立珍州亦曰乐源郡宣和三年承州废以绥阳县来隶属四川䕫州路领县二治乐源 乐源 绥阳
播州 古蛮夷之域黔中郡地夜郎国之东南隅也汉属䍧牁其后无闻唐以隋䍧牁县置播州或为播川郡属江南道领县三〈遵义 带水 芙蓉〉宋大观二年南平夷人杨友贵等献其地建为州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宣和三年废为城隶南平军
夷州 徼外蛮夷之地汉属䍧牁郡历代恃险不闻臣附隋炀帝时始属明阳郡唐武徳四年以思州之宁夷县置贞观元年州废四年复以黔州之都上县开南蛮置十一年徙治绥阳〈与费州同置〉或为义泉郡属江南道领县五〈绥阳 都上 义泉 䍧川 宁夷〉宋为羁縻州大观三年酋长献其地建为承州领县五与唐同宣和三年废州及都上等县以绥阳县隶珍州
溱州 古蛮夷之地唐贞观十六年开山洞置溱州或为溱溪郡属江南道领县二〈营懿扶欢〉宋为羁縻仍领前二县熙宁七年招纳置营懿等寨隶恭州后隶南平军大观二年别置溱州及溱溪夜郎两县宣和三年废州及县以溱溪寨为名隶南平军
锦州 历代土地与辰州同唐垂拱二年以辰州麻阳县地及开山洞置锦州或为卢阳郡属江南道领县五〈卢阳 洛浦 招喻 常丰 渭阳〉宋无此州其地则入辰沅二州溪州 历代土地与辰州同唐天授二年析辰州置或为灵溪郡属江南道领县二〈大乡三亭〉宋无此州
费州 古蛮夷之国汉属䍧牁郡山川险阻为俚獠所居多不賔附至后周始置为费州因水为名唐贞观四年析思州之涪川扶阳南蛮置或为涪川郡属江南道领县四〈涪川 多田扶阳 城乐〉宋无此州
业州 古蛮夷之地唐长安四年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以舞武声相近更名鹤州二十年又名业州大历五年又更名奖州或为龙溪郡属江南道领县二〈峨山渭溪〉 宋无此州
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