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礼例宗 卷一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五礼例宗卷一
  宋 张大亨 撰
  吉礼
  王正
  隠元年春王正月
  桓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十年十八年同
  庄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六年八年十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十年同庄三十二年不书王正者二十书王不书正者七
  闵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同
  僖元年春王正月二年三年四年六年八年十年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三十年三十二年同
  文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八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同文公十八年不书王正者八书王不书正者三
  宣元年春王正月三年四年九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七年同宣公十八年不书王正者十书王不书正者一
  成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六年七年九年十四年十六年十八年同成公十八年不书王正者七书王不书正者二
  襄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八年十一年十四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同㐮三十一年不书王正者十二书王不书正者六
  昭元年春王正月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同昭公三十二年不书王正者十三书王不书正者五
  定元年春王正月三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五年同定十五年不书王正者四书王不书正者四元年无正月
  哀元年春王正月八年同哀公十四年不书王正者八书王不书正者四
  人君即位之一年谓之元年岁之初月谓之正月元者首也故谓之长谓之元恶之大亦谓之元以一年为元则人君自此而首庶物善恶自此而始也正者所以正物也以初月为正则四时于是取正焉先儒谓春秋以一为元又谓人君即位欲体元以居正而书称太甲元年则谓一为元不独春秋又曰元恶大憝则元不独为善也凡正月毎岁辄举之则又不独即位也王正月者左氏谓周正月也三代之正不同周以建子商以建丑夏以建寅春秋以周正为主故又曰王二月王三月焉明非王之正也国君即位得以改元而正月则不可改者葢即位之年自其身言之可以为首而正月则王所以同天下之尚非本之一人也先儒谓周官所称正岁与凡田狩郊祀之类皆兼用夏正考之于经或合或不合然春秋所书则纯用周正也王岁颁其正于万邦万邦奉之无敢变乱以明大统之所在以一诸夏之所承自唐虞以来未之或改书所谓协时月正日是也周置太史以掌之六卿于此班治政焉诸侯受而藏之庙岁之首则朝庙而行之谓之朝正及其衰也太史失班诸侯失朝而天下始异尚矣然当是时周之法度自爵禄之籍诸侯固己恶其害已而去之独王正未有辄变乱者圣人闵周室之不竞思欲抗王道而黜僣差幸正朔之犹存则举而冠于诸侯行事之上以明天命之未改而示天下之有尊且以见王政及于诸侯然后可责以尊王之义其或不书则周失班也隠公在位十一年一书王正月公榖曰隠不自正也元年有正所以正隠也桓公在位十八年四书王正月榖梁曰桓无王其书王者所以治桓及正宋公之弑曹伯之卒也定公元年不书正月榖梁曰定无正见无以正也夫正朔所以明时王之尚耳非以定人之邪正也隠立之是非当自其身见之何与正朔又桓以篡而不书则宣公之屡书宜不为篡矣隠之十一年春滕薛来朝榖梁曰时朝正也信斯言则彼年之春但当书时以明滕薛之正虽在正月所不得书也夫既以不得书月为例而又谓之以无正亦已误矣
  即位
  隠元年春王正月
  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庄元年春王正月
  闵元年春王正月
  僖元年春王正月
  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定元年夏六月戊辰公即位
  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立
  隠四年十二月卫人立晋
  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
  凡君没既殡则嗣子于是即位王制曰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大夫士三日以顾命考之成王乙丑崩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康王即位则崩既九日矣鲁昭公之䘮癸亥至自干侯戊辰定公即位榖梁曰殡然后即位说者以䘮至之日为始薨则薨既六日矣葢䘮礼死与往日生与来日三日而殓自天子逹所谓圣人为之断者是也若殡之日则各视其葬月焉故王崩三日而敛则作册度后七日而殡则康王即位昭公䘮至则为既敛之来日后五日而殡则定公即位士䘮礼曰死日而袭厥明而小敛又厥明大敛而殡自袭至大敛虽士亦三日士逾月而葬则殡与大敛固同日矣然大记谓士二七日而嗣子即位也即位之礼备于初䘮康王既受圭饮齐朝卿士邦君而诰之自称曰予一人则礼既成矣诸侯亦然然经必逾年而后书者礼虽成犹未正其位康王由賔阶𬯀见诸侯于应门之内也若既逾年则践阼而负扆矣其有故而初礼或废则逾年虽正位而不书葢礼不成也凡经不书即位皆以故废也天王外诸侯之即位不书内外异也惟不以正立而鲁及知者则书之曰立
  郊望
  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宣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
  成七年春王正月鼷䑕食郊牛角改卜牛鼷䑕又食其角乃免牛夏五月不郊犹三望
  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十七年九月辛丑用郊
  襄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定十五年正月鼷䑕食郊牛牛死改卜牛夏五月辛亥郊
  哀元年春王正月鼷䑕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
  鲁颂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享是宜夫鲁以享帝为宜则郊祀非过也葢周之王业后稷肇之文武成之周公康之是故周使鲁祀后稷以明周公功德之所本后稷配天者也于是乎郊焉孟献子所谓郊祀后稷以祈农事是也郑氏云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其说见于易纬然以礼考之郊特牲则曰郊用迎长日之至明堂位则曰孟春祀帝大司乐则曰冬日至祀天于圜丘而公羊亦云正月用郊皆谓建子之月也献子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左氏亦然皆谓建寅之月也惟穀梁之说则自正月至于三月皆以为郊之时考于经此三月者纪郊之变而不讥其郊则信乎其时矣葢自日至以及启蛰阳浸长而农事兴则报天祈榖所宜有事者也公羊二礼举其始左氏指其终过与不及皆非礼也左氏又谓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则以郊时有常礼所必举固无可否之疑特致严于牲与日耳牲有二曰帝牛稷牛日有三曰上辛次辛季辛子服景伯谓呉人曰鲁以十月上辛有事于上帝先王季辛而毕自襄以来未之改也然定哀之世皆以正月用郊则是鲁未尝以十月郊也景伯之言岂以是绐呉人耶书曰类于上帝望于山川又曰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又曰柴望大告武成则古之祀天未有不望其山川者亦未有不郊而望者故曰望郊之细也诸侯所望不出其境内故鲁惟三望而已矣
  宗庙视朔附
  隠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桓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三月㑹于稷以成宋乱
  八年正月己卯烝夏五月丁丑烝
  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
  庄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
  二十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闵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
  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文二年二月丁丑作僖公主
  八月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十三年秋七月太室屋壊
  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龠
  成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宫
  昭十五年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龠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定元年立焬宫
  八年冬从祀先公
  哀三年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榖梁谓周公称太庙鲁公称太室群公称宫公羊亦然而又谓太室为世室曰世世不毁也以左氏叅之当称太室夫宫庙之别总群公言之则曰庙指一公言之则曰宫而太室则当宫庙之中所以藏主者也举庙则可以包宫室指宫室则不可以兼庙故凡称庙者皆不主乎一宫也凡称宫称室者不遍及也葢礼称七庙五庙则宫亦谓之庙诗称閟宫则庙亦谓之宫书称王入太室祼则周亦谓之太室然则二传误矣四时之祀曰禴祠烝尝四时之间祀曰禘祫春秋有禘而无祫公榖以大事为祫周官则禘祫俱无郑氏以献祼追享为祫馈食朝享为禘盖凡祀皆谓之事所以事其先也与礼所谓岁事同祫则于诸祭为大故曰大事禘亦曰事而祫不曰祫何也曰事之得失在祭则正其名以书之其得失不在是也而因是以见之则略称事而已矣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则禘既以祼为主传曰合食于太祖祫疑以食为主禘所以审昭穆故礼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则追享疑为禘祫以除䘮朝庙而列新死者故经曰大事于太庙跻僖公则朝享疑为祫凡除䘮必先祫者所以明反始之义也士虞礼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而特牲馈食礼筮日命筮但曰适其皇祖而不言所配则祫为除䘮之先祭明矣故始虞之祝亦曰哀荐祫事以祀事于是乎始而以合先祖为安故也自除䘮而祫率三年而禘五年而再祫因以为常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祫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夫春祭物不备故不可以祫馀三时可祫然天子则与时祀偕行诸侯夏祭则废祫言诸侯虽夏犹不能兼享也禘则惟季夏之月葢于岁之中举之也诸侯夏不能祫而可以禘者禘以祼为主不必备物故也夫祫必以三时而禘惟六月则以除䘮之祭急于列新死者苟可以备礼则遂举焉故虽除于春不过逾时而遂祫若必主于一时则必旷时而不列非致戚之道也大传曰礼不王不禘又曰大夫士于祫及其髙祖然则祫自天子逹而禘惟王者可行今鲁有禘者与郊同义夫禘本其所自出祫则及其祧主而已矣尊者所及逺卑者所及近理固然也然禘虽及逺而各禘于其宫则不若迎群主而合祀于祖之为大故禘尊而祫为大事也晋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晋之僣礼葢不特一祀而杜氏遂以禘为天子诸侯除䘮之通祭亦误矣
  
  桓五年秋大雩
  僖十一年秋八月大雩
  十三年秋九月大雩
  成三年秋大雩
  七年冬大雩
  襄五年秋大雩
  八年秋九月大雩
  十六年秋大雩
  十七年九月大雩
  二十八年秋八月大雩
  昭三年八月大雩
  六年秋九月大雩
  八年秋大雩
  十六年九月大雩
  二十四年秋八月大雩
  二十五年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定元年九月大雩
  七年秋大雩
  九月大雩
  十二年秋大雩
  左氏曰龙见而雩雩者常祀也常祀必有常处所谓舞雩之下是也曰大雩者非常也先王以谓阴阳愆伏理所必至而百榖所仰在于膏泽故先事而祈事至而不应则不惮再举归于厚民而已矣故大雩虽不时不以为过凡不可过者皆常祀之必以时举者也或曰雩或曰旱或曰不雨榖梁谓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是也左氏公羊皆以书旱为灾不雨者不为灾也考于经凡书灾必有验于后如水旱而无榖与饥是已今但曰不雨而无所见灾焉则二说为然也然自春及秋不雨则害于播种岂不为灾葢天虽不雨而人事有以胜之则理无或害若乃人事不至则虽无水旱而害亦及之庄公之告籴是矣或曰灾必有验于后则何必变文以示义曰所谓验者灾成而民罹其害之谓也今曰旱则灾固害榖矣而民容有不罹其害者若其不雨则虽榖亦无所害此所以不同也





  春秋五礼例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