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正义_(四部丛刊本)/卷一 中华文库
春秋正义 卷一 唐 孔颖达 等奉敕撰 景海盐张氏涉园藏日本覆印景钞正宗寺本
|
今奉𠡠删定拠以为本其有踈漏以沈氏𥙷焉若两义俱违则特
申短见虽课率庸鄙仍不敢自专谨与朝请大夫国子博士臣谷
那律故四门博士臣掦士勋四门博士臣朱长才等对共参㝎至
十六年又奉𠡠与前修䟽人及朝散大夫行大学博士上𮪍都尉臣
马嘉运朝散大夫行大学博士上𮪍都尉臣王德韶给事郎守四
门博士上𮪍都尉臣苏德融登仕郎守大学助教云𮪍尉臣随德
素等对𠡠使赵弘智覆更详审为之正义凡三十六卷兾贻诸学
者以禆万一焉
春秋正义卷第一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 颖达等奉
𠡠撰
春秋左氏传序
正义曰此序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传序或云春
秋经传集解序或云春秋左氏传序业晋宋古本及今定本并云
春秋左氏传序今依用之南人多云此本释例序后人移之扵此
且有题曰春秋释例序置之释例之端今所不用晋大尉刘寰与
杜同时人也宋大学博士贺道养去杜亦近俱为此序作注题并
不言釈例序明非释例序也又晋宋古本序在集解之端徐邈以
晋卋定五经音训为此序作音且此序称分年相附随而解之名
曰经传集解是言为集解作序也又别集诸例而釈之名释例
异同之释例详之是其拠集解而指釈例安淂为释例序也序
与叙音义同尓雅释诂云叙绪也然则举其纲要若茧之抽绪孔
子为书作序为易作序卦子夏为诗作序故杜亦称序序春秋名
义经传体例及已为解之意也此序大略凡有十一假明义以春秋
是此书大名先解立名之由自春秋至所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
书名曰春秋之义自周礼有史官至其实一也明天子诸侯皆有
史官必须记事之义自韩宣子适鲁至旧典礼经也言周史记事
褒贬淂失本有大法之意周德既衰至而明之言典礼废缺善
𢙣无章故仲尼所以修此经之意自左丘明受经于仲尼至所修
之要故也言丘明作传务在解经而有无传之意自身为国史至
然后为得也言经旨之表不应须传有通经之意自其发凡以言
例至非例也言丘明传有三等之体自故发传之体有三至三叛
人名之𩔖是也言仲尼修经有五种之例自推此五体至人伦之
纪备矣㧾言圣䝨大趣𠯁以周悉人道所经传理毕故以此言
结之自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至释例详之也言已异于先儒自
明作集解释例之意自或曰春秋之作下尽亦无取焉大明春秋
之早晚始隐终麟先儒错谬之意贾逵大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序
云鲁君子左丘明作传拠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曽申申授呉起
起授其子期期授椘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
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此经既遭焚书而亦废灭及鲁共王
壊孔子旧宅于壁中淂古文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
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
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蔵于秘府伏而未发汉武帝时河
间献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议立左氏学公羊之上书讼公
羊抵左氏左氏之学不立成帝时刘歆校秘书见府中古文春
秋左氏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传歆略
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初左氏古字古言学者传训
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释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
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𢙣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榖梁在七
十二弟子后传闻之与亲见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问向向不能非
也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
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儒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
移书扵大常博士责譲之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
大义奏上左氏始淂立学遂行扵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
四十条以抵公羊榖梁帝赐布五百匹又与左氏作长义至郑康
成箴左氏膏肓发公羊墨守起榖梁废疾自此以后二传遂㣲左
氏学显矣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人臣奉主品目不同掌事
曰司掌书曰史史官记事为书立名以春秋二字为记事之书名
也 正义曰此以下至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书名曰春秋
之意春秋之名经无所见唯传记有之昭二年韩起聘鲁称见鲁
春秋外传晋语司马侯对晋悼公云羊舌𦙝习于春秋椘语申叔
时论传大子之法云教之以春秋礼坊记云鲁春秋记晋䘮曰杀
其君之子奚斉又经解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凡此诸文所皆
在孔子之前则知未修之时旧有春秋之目其名起逺亦难淂而
详礼记内则称五帝有史官既有史官必应记㕝但未必名为春
秋耳拠周世法则每国有史记当同名春秋独言鲁史记者仲尼
脩鲁史所记以为春秋正解仲尼所脩春秋故指言鲁史言修鲁
史春秋以为褒贬之法也 记事者以事系曰至别同异也既
辨春秋之名又言记事之法系者以下缀上以末连本之辞言于此
日而有此事故事系日月统日故以日系月时统月故以月系时
年统时故以时系年所以纪理年月远近分别事之同异也若
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有食之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之𩔖是事之所系年时月日四者皆具文也史之𠩄记皆应具文
而春秋之经文多不具或时而不月月而不日亦有日不系月月
而无时者史之所记日必系月月必系时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
有日无月者十四有月无时者二或史文先阙而仲尼不改或仲
尼备文而后人脱误四时必具乃淂成年十七年五月无夏昭
十年十二月无冬二者皆有月而无时既淂其月时则可知仲尼
不应故阙其时独书其月当是仲尼之后冩者脱漏其日不系于
月或是史先阙文若僖二十八年冬下无月而有壬申丁丑计一
时之间再有此日虽𣣔改正何以可知仲尼无以复知当是本文
自阙不得不因其阙文使有日而无月如此之𩔖盖是史文先阙
未必后人脱误其时而不月月而不日者史官立文亦互自有详
略何则案经朝聘侵伐执杀大夫土功之属或时或月未有书日
者其要盟𢧐败崩薨卒葬之属虽不尽书日而书曰者多是其本
有详略也计记事之𥘉日月应备但国史揔集其事书之于䇿简
其精粗合其同异量事而制法率意以约文史非一人辞无定
式故日月参差不可斉等及仲尼修改因鲁史成文史有详略日
有具否不淂不即因而用之案经传书日者凡六百八十一事自文
公以上书日者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亦俱六公书日者四百三
十二计年数略同而日数向倍此则乆逺遗落不与近同且他国
之告有详有略若告不以日鲁史无由淂其日而书之如是则当
时之史亦不能使日月皆具当时已自不具仲尼后脩之旧典
参差日月不等仲尼安能尽淂知其日月皆使斉同去其日月则
或害事之先后备其日月则古史有所不载自然须旧有日者因
而详之旧无日者因而略之亦既自有详略不可以为褒贬故春
秋诸事皆不以日月为例其以日月为义例者唯卿卒日食二事
而已故隐元年冬十有二月公子益师卒传曰公不与小㪘故不
书日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丘明
发传唯此二条明二条以外皆无义例既不以日为例独于此二
条见义者君之卿佐是谓股肱或亏何痛如之病则亲问敛则亲
与卿佐之䘮公不与小㪘则知君之恩薄但是事之小失不𠯁以
贬人君自不临臣䘮亦非死者之罪意𣣔垂戒于后无辞可以𭔃
文而人臣轻贱死日可略故特假日以见义也日食者天之変
甲乙者历之纪朔是日月之会其食必在朔日是故史书日食
必记月朔朔有甲乙乃可推求故日有食之须书朔日日与不日
唯此而已月与不月传本无义公羊榖梁之书道聴涂之学或
日或月妄生褒贬先儒溺于二传横为左氏造日月褒贬之例故
杜于大夫卒例备详之仲尼刋定日无褒贬而此序言史官记
事必系日月时年者自言记事之体须有所系不言系之具否皆
有义例也春秋感精符曰日者阳之精耀魄光明所以察下也淮
南子曰积阳之𤍠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刘熙释名曰日实也
光明盛实是日之义也日之在天随天转运出则为昼入则为
夜故每一出谓之一日日之先后无所分别故圣人作甲乙以纪之
世本云容成造历大挠作甲子宋忠注云皆黄帝史官也感精符
日月者阴之精地之理也淮南子曰积阴之寒气乆者为水水汽
之精者为月刘熙释名曰月阙也满而阙缺是月之义也月之
行天其疾于日十三倍有馀积二十九日过半而行及日与日相
会张衡灵宪曰日譬火月譬水火外光水含景故月光生扵日之
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明尽然则以明一尽谓
之一月所以㧾纪诸月也三月乃为一时四时乃为一年故递相统
摄纪理庶事纪逺近者前年逺扵后年后月近于前月异其年
月则逺近明也别同异者共在月下则同月之事各系其月则异
月之事𮗚其月则异同别矣若然言正月二月则知是春四月五
月则知是夏不须以月系时足明逺近同异必须以月系时者但
以日月时年各有统属史官记事唯须顺叙时既管月不淂不以
月系时案经未有重书月者日则有之十二年冬十有一月丙
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一日再书者史本异文仲
尼而不改故杜云重书丙戌非义例因史成文也
故史之𠩄记至所记之名也 将解名曰春秋之意先记事主记
当时之事事有先后须显有事之年表显也首始也事系日下年是
事端故史之所记必先显其年以为事之𥘉始也年有四时不可偏举
四字以为书号故交错互举取春秋二字以为所记之名也春先
于夏秋先于冬举先可以及后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见冬故
举二字以包四时也春秋二字是此书之㧾名虽举春秋二字其
实包冬夏四时之义四时之内一切万物生植孕育尽在其中春
秋之书无物不包无事不记与四时义同故谓此书为春秋孝经
云春秋祭祀以时思之诗鲁颂云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郑笺云春
秋犹言四时也是举春秋𠯁包四时之义年歳载祀异代殊名而
其实一也尓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李巡曰夏岁啇祀周年唐虞载各自纪事尧舜三代示不相袭也
孙炎曰载始也取物终更始也歳取歳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
讫也年取年榖一熟也是其名别而实同也此四者虽代有所尚
而名兴自逺非夏代始有歳名周时始有年称何则尧典云期三
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歳禹贡作十有三载乃同是于
唐虞之卋已有年歳之言记事者则各所尚常语者则通以为
言故虞亦称年周亦称歳周诗唐风称百岁之后是周之称岁也
四时之名春夏秋冬皆以时物为之号也礼记乡饮酒义曰春之
为言蠢也夏之为言假也秋之为言揪也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蔵
也汉书律历志云春蠢也物蠢生也夏假也物假大也秋𩏶〈即由反〉也
物𤍠敛也冬终也物终蔵之也是解四时异名之义也史之记事
一月无事不空举月一时无事必空举时者盖以四时不具不成为
岁故时虽无事必虚录首月其或不录皆是史之阙文隐六年空
书秋七月注云虽无事而书首月具四时以成歳四年不书秋
冬注云国史之记必书年以集此公之事书首时以成此年之歳
故春秋有空时而无事者今不书秋冬首月史阙文是其也然
一时无事则书首月荘二十二年书夏五月者杜虽于彼无注释
例以为阙谬春秋之名错举而已后代儒者妄为华叶贾逵云取
法阴阳之中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𣣔使人
君动作不失中也贺道飬云春贵阳之始秋取阴之𥘉计春秋之
名理包三统拠周以建子为正言之则春非阳中秋非阴中拠夏
以建寅为正言之则春非阳始秋非阴𥘉乃是窍混沌而画蛇足
必将夭性命而失卮酒 周礼有史官至亦各有国史 既解名
曰春秋之意又显记事之人春官宗伯之属有大史下大夫二人小
史中士八人内史中大夫一人外史上士四人御史中士八人虽复
各有𠩄职俱是掌书之官 正义曰周礼春官小史职曰掌国
之志内史职曰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外史职曰掌四方之志
掌达书名于四方今杜氏序云掌国四方之事者掌国取小
史职文四方之事取内史职文杜总括两史共成此语诸侯官属虽
难备知要传记每诸侯之史知诸侯亦各有国史也周礼言
国者乃谓畿外诸侯之国也国在四表故言四方云凡四方之事
书内史读之者谓四方有书来告内史读以白王也告王之后则
小史主掌之故云掌国之志内史虽云读四方之事书其实国
内史䇿皆内史所掌故其职掌八柄及䇿命之事也然则内史小
史既主国内又主四方来告之事故僖二十三年杜注云国史承
告而书是也杜此序又云达四方之志取外史职文案外史职云
掌四方之志掌达书名四方今移达字于四方之志上如杜之意
外史达此国内之志以告四方故僖二十三年杜注云同盟然后
告名赴者之礼是也然则掌国四方之事者拠此承受他国之
赴也逹四方之志者拠已国有事赴告他国也春秋既有内外二
种故杜翦撮天子之史取外史内史两文周礼诸史虽皆掌书仍
不知𠩄记春秋定是何史盖天子则内史主之外史佐之诸侯盖
亦不异但春秋之时不能依礼诸侯史官多有废阙或不置内史
其䇿命之事多是大史则大史主之小史佐之刘以为商书周
公封康叔戒之酒诰其经曰大史友内史友如彼言之似诸侯有
大史内史矣但偏捡记传诸侯无内史之文何则周礼内史职曰凡
命诸侯及卿大夫则䇿命之僖二十八年传襄王使内史叔
兴父䇿命晋侯为侯伯是天子命臣内史掌之襄三十年传称郑
使大史命伯石为卿是诸侯命臣大吏掌之诸侯大史当天子内史
之职以诸侯兼官无内史故也郑公孙黒强与薫隧之盟使大史
书其名斉大史书崔杼弑其君晋大史书赵盾弑其君是知诸侯
大史主记事也南史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明南史是佐大史者
当是小史也若然襄二十三年传称季孙召外史掌𢙣臣言外
史则似有内史矣必言诸侯无内史者闵二年传称史华竜滑与
礼孔曰我大史也文十八年传称鲁有大史𠑽哀十四年传称斉
有大史子馀诸国皆言大史安淂有内史也季孙召外史者盖史
官身居在外季孙内召之故曰外史犹史居在南谓之南史耳
南史外史非官名也艺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
以慎言行昭法戒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
靡不同之礼记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虽左右所
记二文相反要此二者皆言左史右史周礼无左右之名淂称左
右者直是时君之意处之左右则史掌之事因为立名故传有左
史𠋣相掌记左事谓之左史左右非史官之名也左是阳道阳气
施生故令之记动右是阴道阴气安静故使之记言艺文志称左
史记言右史记动误耳上言鲁史记则诸侯各有史可知又言诸
侯各有国史者方诸侯各有春秋重详其文也 大事书之扵
䇿小事简牍而已 既言尊卑皆有史官又论所记简䇿之异释
器云简谓之毕郭璞云今简札也许慎文曰简牒也牍书版
也蔡邕独断曰䇿者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
两编下附郑玄注中庸亦云䇿简也由此言之则简札牒毕同
物而异名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䇿故于文䇿或
作𠕋象其编简之形以其编简为䇿故言䇿者简也郑玄注论语
序以钩命决云春秋二尺四寸书之孝经一尺二寸书之故知六经
之䇿皆称长二尺四寸蔡邕言二尺者谓汉世天子䇿书所用故
与六经异也简之所容一行字耳牍乃方版版广于简可以并容
数行凡为书字有多有少一行可尽者书之于简数行乃尽者书
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乃书于䇿聘礼记曰若有故则加书将命百
名以上书于䇿不及百名书于方郑玄云名书文也今谓之字䇿
简也方版也是其字少则书简字多则书䇿此言大事小事乃谓
事有大小非言字有多少也大事者谓君举告庙及邻国赴告经
之所书皆是也小事者谓物不为灾及言语文辞传之所载皆是
也大事后虽在䇿其𥘉亦记于简何则弑君大事南史书崔杼执
简而往董狐既书赵盾以示于朝是执简而示之非举䇿以示之
明大事皆先书于简后乃定之于䇿也其有小事文辞或多如吕
相绝秦声子椘字过数百非一牍一简所能容者则于众简
牍以次存录也杜所以知其然者以隐十一年传例云灭不告败
胜不告克不书于䇿明是大事来告载之䇿书也䇿书不载丘
明淂之明是小事传闻记于简牍也以此知仲尼修经皆约策书
成文丘明作传皆博采简牍众记故隐十一年注云承其告辞史
乃书之于䇿若所传闻行言非将君命则记在简牍而已不淂记
于典䇿此盖周礼之旧制也又荘二十六年经皆无传传不解经
注云此年经传各自言其事者或䇿书虽存而简牍散落不䆒其
本末故传不复申解是言经拠䇿书传冯简牍经之所言其事
大传之所言其事小故知小事在简大事在䇿也 孟子曰至其
实一也 既言简䇿之异又诸国别名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邹
邑人也当六国之时师事孔子之孙子思修儒术之道著书七篇其
第四离娄篇云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谓之乘
椘谓之梼杌鲁谓之春秋一也其言与此小异是杜足其寔二字使
成文也彼赵岐注云乘者兴于田赋乘马之事因以为名梼杌者
嚚凶之𩔖兴于记𢙣之戒因以为名春秋以二始举四时记万事之名是
三者立名虽异记事则同故云其实一也序发首云春秋者鲁史
记之名也故引此以为证且明诸侯之国各有史记故鲁有春秋仲
尼淂因而修之也案外传申叔时司马侯乃是晋椘之人其言皆云
春秋不言乘与梼杌然则春秋是其大名晋椘私立别号鲁无别
号故守其本名贾逵云周礼尽在鲁矣史法最备故史记与周礼
同名然则晋椘岂当自知不备故别立𢙣名 韩宣子至所以王
既言诸国有书𣣔明鲁最兼备故云此 正义曰此昭二年传文
也宣子晋卿名起食邑于韩因以为氏谥曰宣子者有德之称为
昭公新立身新为政故来聘鲁因𮗚书于大史氏见此书而发言
杜注彼以为易象即今周易上下经之象辞也鲁春秋谓鲁史记
之䇿书也春秋遵周公之典以序事故曰周礼尽在鲁矣易象春
秋是文王周公之所制故见春秋知周公之德见易象知周之所以
王也文王能制此典即是身有圣德圣不空生必王天下周室之王
文王之功故𮗚其书知周之所以淂王天下之由也文王身处王位故以
王言之周公不王故以德属之人异故文异传言𮗚书大史则所𮗚
非一而独言易象鲁春秋者韩子主羙文王周公故特言之易象鲁
无増改故不言鲁易象春秋虽是周法所记乃是鲁事故言鲁
春秋也春秋易象晋应有之韩子至鲁方乃发叹者味其义善其
人以其旧所未悟故云今始知示其叹羙之深非是素不见也
易下系辞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徳当文王与纣之
事则谓易象爻之辞也郑玄案拠此文以为易是文王所作郑
众贾逵虞翻陆绩之徒以易有箕子之明夷东邻杀牛皆以为
易之爻辞周公所作杜虽无明解似同郑韩子所见盖周之旧
典礼经也 序言史官所书旧有成法故引韩子之事以此言结
之韩子所见鲁春秋者盖是周之旧日正典礼之大经也韩子之言
并叹易象此之所见唯谓春秋者指春秋不须易象故也知是
旧典礼径者传于隐七年书名例云谓之礼经十一年不告例云
不书于䇿明书于䇿必有常礼未脩之前旧有此法韩子所见而
之即是周之旧典以无正文故言盖为疑辞也制礼作糸周公
所为明䇿书礼经亦周公所制故下句每云周公正谓五十发凡
是周公旧制也必知史官所记有周公旧制者以圣人所为动皆
有法以䏻立官纪事岂淂全无宪章定四年传称备物典䇿以
赐伯会典䇿则史官记事之法也若其所记无法何𠯁以赐诸侯
诸侯淂之何足以为光栄而子鱼称为羙谈也且仲尼修此春秋
以为一经若周公无法史官妄仲尼何所可冯斯文何足为典
淂与诸书礼乐诗易并称经哉以此知周公旧有定制韩子所
见是也 周德既衰至多违旧章正义曰此明仲尼修春
秋之由先论史䇿失冝之意计周公之垂法典䇿具存岂假仲尼
更加笔削但为官失其守褒贬失中赴告䇿书多违旧典是故仲
尼修成此法垂示后昆襄三十一年传称卿大夫能守其官职昭
二十年传曰守道不如守官是言人臣为官各有所守周德既衰
国无法群小在位故官人失其所守也虽广言众官失职要其
本意是言史官失其所掌也昭三十一年传曰春秋之称㣲而显
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春秋昭明注云上之人谓在位者也彼谓䝨
德之人在天子诸侯之位能使春秋褒贬𭄿戒昭明周德既衰主掌
之官已失其守在上之人又非䝨圣故不能使春秋褒贬𭄿戒昭
明致令赴告记注多违旧章也文十四年传曰崩薨不赴祸福不
告然则邻国相命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昭七年传卫斉𢙣告䘮于周则是凶亦称告也赴告之中违旧章者
若隐三年平王以壬戌崩赴以庚戌五年陈侯鲍卒再赴以甲戌
己丑及不同盟者而赴以名同盟而赴不以名之𩔖是也䇿书记注
多违旧章者仲尼既已脩改不可复知正以仲尼脩之故知其多
违也 仲尼因鲁史䇿书成文至将来之法此明仲尼所固并
制作之意𠩄修之经以鲁为主是因鲁史䇿书成定之旧文也考
谓校勘志谓记识考其真伪真者因之伪者改之志其典礼合典
法者褒之违礼度者贬之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使旧典更兴下以
明将来之法令后世有则以此故修春秋也前代后代事终一揆
所赏所罚理必相符仲尼定春秋之文制治国之法文之所褒是
可赏之徒文之所贬是可罚之𩔖后代人主诚能𮗚春秋之文揆
当代之事辟所𢙣而行所善顺褒贬而施赏罚则法必明而国必治
故云下以明将来之法也不教当时而为将来制法者孔子之时
道不见用既知被屈兾范将来将来之与今时其法亦何以异但
为时不见用故指之将来其实亦以教当代也 其教之所存文
之所害则刋而正之以示𭄿戒此仲尼改旧史之意教之所存
谓名教善𢙣义存于此事若文无褒贬无以惩𭄿则是文之害教
若僖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传云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
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杜以晋文
之意本𣣔尊周将率诸侯共朝天子自嫌强大不敢至周喻王出
狩淂尽臣礼寻其踪绪心是迹非又昭十九年许世子止弑其君贾
传云许悼公疟五月戊辰饮大子止之药卒书曰弑其君君子曰
尽心力事君舎药物可也许止进药不由扵医其父饮之因兹而
卒名教善𢙣须存扵此若也不罪许止不没晋文无以息篡逆
之端𭄿事君之礼故隐其召王之名显称弑君之𢙣如此之例皆是
文之害教则刋削本䇿改而正之以示后人使闻善而知𭄿见𢙣
而自戒诸仲尼所改新意皆是刋而正之也其馀则皆即用旧史
至不必改也 此仲尼不改旧史之意其馀谓新意之外皆即
用旧史也始隐终麟二百馀载史官迁代其数甚多人心不同属
辞必异自然史官有文有质致使其辞有详有略既无所害故不
必改也史有文质谓居官之人辞有详略谓书䇿之文史文则辞
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故春秋之文详略不等也螟
螽蜚蜮皆害物之虫蜚蜮言有螟螽不言有诸侯反国或言自某
帰或言帰自某晋伐鲜虞呉入郢直举国名不言将帅及郊与用
郊皆无所发诸侯出奔或名或不名明是立文乖异是其史旧有
详略义例不存扵此故不必皆改也 故传曰其善志又曰非圣人
孰能修之 上传昭三十一年言春秋之书其是善志记也下传
成十四年言若非圣人谁能修春秋使成五例也下传既非同年而
云又者言又重上事之辞止又其传非又其年也 盖周公之志仲
尼而明之 既以盖为疑辞而知事必然者案传君子论春秋
之羙而云善志春秋既是旧名明称旧记为善故知 上传之言盖
言周公之志也脩者治旧之名传善圣人而言脩旧明修前圣之
道故知下传之言盖仲尼之明周公也上已言盖周之旧典礼经
此复重云盖周公之志者上明春秋记事之法旧史之遵周公也
此明仲尼因旧史之文还修周公之法故重言盖叙此以上论经
以下论传 左丘明受经于仲尼至随义而发正义曰丘明为
经作传故言受经扵仲尼未必面亲授受使之作传也此作传
解经而传文不同之意丘明以为经者圣人之所制是不可刋削
之书也非传所能乱之假使传有先后不畏经因错乱故传或先经为
文以始后经之事或后经为文以终前经之义或依经之言以辨
此经之理或错经为文以合此经之异皆随义所在而为之发传
期于释尽经意而已是故立文不同也大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序云自
孔子论史记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鲁君子左丘明惧弟
子各有妄其意失其真故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沈氏云𫿞氏春
秋引𮗚周篇云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𮗚书于周史帰
而脩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艺文志云左丘明鲁史也
是言丘明为传以其姓左故号为左氏传也先经者若隐公不书
即位先发仲子帰于我卫州吁弑其君完先发荘公娶于斉如此
之𩔖是先经以始事也后经者昭二十二年王室乱定八年乃言
刘子伐盂以定王室哀二年晋纳蒯聩于戚哀十五年乃言蒯聩
自戚入卫如此之𩔖是后经以终义也依经者经有其事传辩其
由隐公不书即位而求好扵邾故为蔑之盟案其经文明其帰趣
如此之𩔖是依经以辩理也错经者若地有两名经传互举及经
侵传伐经伐传侵扵文虽扵理则合如此之𩔖是错经以合异也
传文虽多不出四体故以此四句明之也 其例之所重至所
脩之要故也 此有经无传之意例之所重者若元年秋大
水传云凡平原出水为大水荘七年秋大水此则例之所重皆是
旧史遗馀䇿书之文丘明略之不复发传非圣人所修之要故也言
遗者旧史己没䇿书遗留故曰遗文 身为国史至究其所穷
此无经有传之意 正义曰文云籍部书也张衡东京赋
曰多识前世之载载亦书也躬覧载籍所见者博以义有所
取必广记而备言之非直解经故其文缓遥明垩意其旨逺将
令学者本原其事之始要截其事之终寻其枝叶尽其根本则圣
人之趣虽逺其𧷤可得而见是故经无其事而传亦言之为此也
原始要终及其旨逺并易下系辞文也寻其枝弃以树木喻也
究亦穷也言穷尽其所穷之处也 优而柔之至然后为得也
此又申无经之传有利益之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大戴礼子
张问入官学之篇有此文也其餍而饫之则未知所出优柔俱训
为安寛舒之意也餍饫俱训为饱饶𥙿之意也谓丘明冨博其文
优游学者之心使自求索其高意精华其大义饱足学者之好使
自奔趋其深致言其广记备言𣣔令使乐玩不倦也江海以水深
之故所浸者逺膏泽以雨多之故所润者博以喻传之广记备言
亦𣣔浸润经文使义理通洽如是而求之然后涣然解散如春冰
之释怡然心而众理皆顺然后为得其所也江海水之大者故举
以为喻脂之释者为膏言雨之为润若脂膏然故称膏泽也
其发凡以言例至一经之通体 正义曰自此至非例也辩传
之三体此一假旧发例也言发凡五十皆是周公旧法先儒之
春秋者多矣皆云丘明以意作传仲尼之经凡与不凡无新
旧之例杜所以知发凡言例是周公垂法史书旧章者以诸所发
凡皆是国之大典非独经文之例隐七年始发凡例特云谓之礼
经十一年又云不书于䇿建此二句于诸例之端明书于䇿者皆
是经国之常制非仲尼始造䇿书自制此礼也何则天灾无牲卒
哭作主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夫人不薨于寝则不致岂是仲尼
始造此言也公行告庙侯伯分灾二凡之末皆云礼也岂是丘明
自制礼乎又公女嫁之送人尊卑哭诸侯之亲踈等级王丧之称
小童分至之书云物皆经无其事传亦发凡若丘明以意作传主
仲尼之经此既无经何须发传以是故知发凡言例皆是周公
垂法史书旧章仲尼而脩之以成一经之通体也国之有史在于
前代非独周公立法史始有章而指言周公垂法者以三代异物
节文不同周公必因其常文而作以正其変者非是尽変其常也
但以一世大典周公所定故春秋之义史必主于常法而以周公正
之然凡是周公之礼经今案周礼竟无凡例为当礼外别自有凡
为当凡在礼内今者𠩄拠礼内有凡知者案周礼大宰职于八法
之内有官成官法郑众注云官成者谓官府之有成事品式官法
者谓职𠩄主之法度然则此凡者是史官之䇿书成事法式也释
例终篇云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盖以母弟二凡其义不异
故也计周公垂典应每事设法而拠经有例于传无凡多矣释例
四十部无凡者十五然则周公之立凡例非徒五十而已盖作传
之时已有遗落丘明采而不淂故也且凡虽旧例亦非全语丘明采
合而用之耳终篇云诸凡虽是周公之旧典丘明撮其体义约以
为言非纯冩故典之文也盖拠古文覆逆而见之此丘明会意之
㣲致是其也然丘明撮凡为言体例不一扵一凡之内事义不
同亦有因经所有连释经之所无如王曰小童公侯曰子是也亦
有略其经之所无直释经之所有如凡祀启蛰而郊竜见而雩
不言礿祀以经无故也如此之𩔖是也所以然者盖以旧凡语少
经虽无事则亦连文引之所以兼引王曰小童若旧凡语多经无
者则略之经有者则载之所以略其礿祀独举郊雩故荘十一年
王师败绩于某杜注云事列于经则不淂不因申其义是旧凡多
者唯举经文也发凡之体凡有二条一是特为䇿书一是兼载国
事特为䇿书者凡告以名则书之𩔖是也兼载国事者凡嫁女于
敌国之𩔖是也虽为国事但他书有者亦不在凡例如天子七月而
葬既扵礼文备有故丘明作传不在凡例也此诸凡者自是天下大
例其言非独为鲁故哭诸侯之条既发凡例乃云故鲁为诸明
知正凡所言非止鲁事且送女例云扵天子则诸卿皆行鲁无嫁
女扵天子之理祭祀例云启蛰而郊自非鲁国不淂有郊天之
亊明是未合故典裁约为文也 其㣲显阐幽至褒贬 此
下尽曲而畅之说新意也㣲显阐幽易下系辞文也㣲谓纎隐阐
谓著明旧云下云经无义例此釈经有义例谓孔子脩经㣲
其顕事阐其幽理裁节经之上下以成义之般𩔖其善事显者若
秦穆悔过贬四国大夫以例称人𮗚文与常文无异𢙣事显者若
诸侯城縁𨹧叔孙豹违命城縁𨹧依例称诸侯与无罪文同叔孙
豹去氏与未赐族者文同皆是㣲其显事阐幽者谓阐其幽理使
之宣著若晋赵盾郑帰生椘比陈乞及许大子止皆非亲弑其君
是其罪幽隐孔子脩经加弑使罪状宣露是阐幽也诸春秋褒贬
之例并是也盖以为皆拠旧例而发义以下论丘明之传㣲显阐
幽乃是经事故贺沈诸儒皆悉同此刘炫以㣲顕阐幽皆作传
之意经文显者作传本其纎㣲经文幽者作传阐使明著显者若
天王狩于河阳𮗚经文𠯁知王是天子狩是出猎但不知天子何故
出畿外狩耳故传发晋侯召王是其㣲显也幽者若郑伯克假于
鄢𮗚经不知假是何人何故称克故传发武姜爱假是阐其幽也
丘明作传其有㣲经之显阐经之幽以裁制成其义理比𩔖者皆
拠旧典凡例而起发经义指其人行事是非以正经之褒贬例称
淂俊曰克传言如二君故曰克是其拠旧例发义也晋侯召王使
狩郑伯不教其弟仲尼没其召王显称郑伯丘明正述其事先解
经文是指其行事以正褒贬也此二事尤明者耳其馀皆是新意
也此序主论作传而贺沈诸儒皆以为经解之是不识文势而谬
失杜旨 诸称书不书至谓之変例 上既言拠旧例而发义故
更指发义之条诸传之所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及书曰
七者之𩔖皆所以起新旧之例令人知发凡是旧七者是新发明
经之大义谓之変例以凡是正例故谓此为変例犹诗之有変风
変雅也自杜以前不知有新旧之异今言谓之変例是杜自明之以
晓人也称书者若文二年书士榖堪其事襄二十七年书先晋晋
有信如此之𩔖是也不书者若隐元年春正月不书即位摄也邾
子克未王命故不书爵如此之𩔖是也先书者若二年君子以
督为有无君之心故先书弑其君僖二年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
虞贿故也如此之𩔖是也故书者若隐三年壬戌平王崩赴以庚
戌故书之成八年𣏌叔卒来帰自𣏌故书如此之𩔖是也不言者
若隐元年郑伯克假于鄢不言岀奔难之也荘十八年公追戎于済
西不言其来讳之也如此之𩔖是也不称者若僖元年不称即位
公出故也荘元年不称姜氏绝不为亲如此之𩔖是也书曰者若
隐元年书曰郑伯克假于鄢隐四年书曰卫人立晋众也如此之𩔖
是也案㐮元年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隐元年称郑伯讥失教
也昭三十一年公在干侯言不能外内也先书故书既是新意则追
书亦是新意书与不书俱是新意则称与不称言与不言亦俱是
新意岂淂不言不称独为新意言也称也便即非乎释例终篇
云诸杂称二百八十有五止有其数不言其目就文而数又复参
差窃谓追书也言也称也亦是新意序不言者盖诸𩔖之中𠯁
以包之故也有田僧绍者亦注此序以为序言诸称称亦即是新
意与下七者合为八名斯不然矣案书与不书其文相次若称字
即是新意但当言称与不称相次何以分为别文明知杜言诸称
自谓诸传所称不以称为新意但以理而论之称亦当是新意
耳 然亦有史至曲而畅之也 此因旧为新也仲尼脩
春秋者𣣔以上遵周制下明世教其旧史错失则淂刋而正之
以为変例其旧史不书则无可刋正故此又辩之亦有史所不
书正合仲尼意者仲尼即以为义改其旧史及史所不书此二
者盖是春秋新意故传亦不言凡每事别释曲而通畅之也此盖
春秋新意其言㧾上通変例与不别书也举一几而事同者诸
理尽见是其直也不言凡而每亊发传是其曲畅畅训通故
言曲而畅之也若然隐公实不即位史无由淂即位邾𠑽实
未有爵史无由淂书其爵然则传言不书自是旧史不书而
以书为仲尼新意者释例终篇杜自问而釈之公丘明之为
传𠩄以释仲尼春秋仲尼春秋皆因旧史之䇿书义之所在则
时加増损或仍旧史之无亦或改旧史之有虽因旧文固是仲尼
之书也丘明所发固是仲尼之意也虽是旧文不书而事合仲尼
之意仲尼因而用之即是仲尼新意若宣十年崔氏出奔卫传
称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是告不以名故知旧史无
名及仲尼修经无罪见逐例不书名此旧史之文适当孔子之意
不淂不因而用之因旧为新皆此彩也然杜唯言史所不书即以
为义不云所书为义者但夫子约史记而修春秋史记之文皆是
旧史所书因而褒贬理在可见不须更言但𢙢旧史不书而夫
子不用故特言之 其经无义例至非例也 此一假经无
义例者国有大事史必书之其事既无淂失其文不著善𢙣
故传直言其指帰趣向而已非褒贬之例也春秋此𩔖最多故隐
元年及宋人盟于宿传曰始通也杜注云经无义例故传直言其
皈趣而已他皆放此是如彼之𩔖皆非例也 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
例之情有五正义曰传体有三即上文发凡正例新意変例皈趣
非例是也为例之情有五则下文五曰是也书经有此五情縁经
以求义为例言传为经发例其体有此五事下文五句成十四年
传也案彼传上文云春秋之称下云非圣人谁能脩之圣人指谓
孔子羙孔子所修成此五事立事所摄诸例皆尽下句释其显者
以属之耳此发传之体有三上文三言其以别之观文𠯁可知耳刘
寔分変例新意以为二事释例终篇曰丘明之传有称周礼以正
常者诸称凡以发例者是也有明经所立新意者诸显义例而不
称凡者是也称古典则立凡以显之釈変例则随辞以讃之杜言
甚明尚不能悟其为暗也不亦甚乎一曰㣲而顕至城縁𨹧之𩔖是
也文见于此谓彼注云辞㣲而义显也称族尊君命舎族尊夫人
成十四年传为叔孙侨如发也经曰秋叔孙侨如如斉逆女九月侨如
以夫人妇姜氏至自斉叔孙是其族也褒赏称其族贬责去其氏
衔君命出使称其族所以为荣与夫人俱还去其氏所以为辱出
称叔孙举其宋名所以尊君命也入舎叔孙替其尊称所以尊夫
人也族自卿家之族称舎别有所尊是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僖
十九年经书梁亡是秦亡之也传曰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僖十四年
经书诸侯城縁𨹧是斉率诸侯城之以迁𣏌也传曰不书其人有
阙也秦人灭梁而曰梁亡文见扵此梁亡见取者之无罪斉城𣏌
而书诸侯城縁𨹧文见于此城縁𨹧见诸侯之有阙亦是文见于
此而起义在彼皆是辞㣲而义显故以此三事属之二曰志而晦
至曰及之𩔖是也 彼注云志记也晦亦微也谓约言以记事事叙
而文微二年秋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传例曰特相会往来
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则往称地来称会成事也其意言会必有主
二人共会则莫肯为主两相推让会事不成故以地致三国以上则
一人为主二人聴命会事有成故以会致宣七年公会斉侯伐莱传
例曰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其意言同志之国苦行征伐彼
与我同谋计议议成而后出师则以相连及为文彼不与我谋不
淂已而往应命则以相会合为文此二事者义之所异在于一
字约少其言以示法制推寻其事以知其例是所记事有叙而其
文晦㣲也 三曰婉而成章至许田之𩔖是也 彼注云婉曲也谓
屈曲其辞有所辟讳以示大顺而成篇章言诸所讳辟者其亊
非一故言诸以揔之也若僖十六年公会诸侯于淮未帰而取项斉
人以为讨而止公十七年九月淂释始帰讳执止之耻辟而不言
经乃书公至自会诸如此𩔖是讳辟之事也诸侯有大㓛者于京
师受邑为将朝而宿焉谓之朝宿之邑方岳之下亦受田邑为
巡守备汤水以共沐浴焉谓之汤沐之邑鲁以周公之故受朝宿之
邑于京师许田是也郑以武公之勲受汤沐之邑于泰山祊田是也
隐之卋周徳既衰鲁不朝周王不巡守二邑皆无所用因地𫝑
之便𣣔相与易祊薄不𠯁以当许郑人加璧以易许田诸侯不淂
专易天子之田文讳其事元年经书郑伯以璧假许田言若
进璧以假田非久易也掩𢙣善臣子之义可以垂训于后
故此二事皆屈曲其辞其义训以示大顺之道是其辞婉曲而
成其篇章也四曰尽而不污至献捷之𩔖是也彼注云谓直言
其事尽其实无所污曲礼制宫庙之饰楹不丹桷不刻荘二十三
年秋丹桓宫楹二十四年春刻宫桷礼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
私求财十五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礼诸侯不相遗俘荘三十
一年斉侯来献戎捷三者皆非礼而动直书其事不为之隐具为
其文以见讥意是其事实尽而不有污曲也 五曰惩恶而𭄿善
至三叛人名之𩔖是也 彼注云善名必书𢙣名不灭𠩄以为惩
𭄿昭二十年盗杀卫侯之兄絷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
奔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昭三十一年邾黒肱以滥来
奔是谓盗与三叛人名也斉豹卫国之卿春秋之例卿皆书其名
氏斉豹忿卫侯之兄起而杀之𣣔求不畏强御之名春秋抑之书曰
盗盗者贱人有罪之称也邾庶其黒肱莒牟夷三人皆小国之臣
并非命卿其名于例不合见经窃地出奔求食而已不𣣔求其名
闻春秋故书其名使𢙣名不灭若其为𢙣求名而有名章彻则作
原阙
赵人贯公公传子长卿长卿传清河张禹禹授尹更始更始传子
咸及丞相翟方进方进授清河胡常常授黎阳贾护护授苍梧
陈钦而刘歆尹咸及翟方进受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
是前汉言左氏者也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左氏不得立扵学官至
平帝时王莽辅政方始立之后汉复废虽然学者浸多矣中兴以
后陈元郑众贾逵马融延笃彭仲博许惠卿服虔颍容之徒皆传
左氏春秋魏卋则王肃董遇为之注此等比至杜时或在或灭不知
杜之所见十数家定是何人也 大体转相祖述至适𠯁自乱礼
记中庸云仲尼祖述尧舜祖始也谓前人为始而述修之也经
之详略本不著义强为之理不可通故进不成为错综经文
以尽其変扵传之外别立异端故退不守丘明之传传有不通则
没而不谓诸家之注多有此事但诸注既亡不可指摘若𮗚服
䖍贾𧨏之注皆没而不者众矣谓若文二年作僖公主传扵僖三十
三年云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及襄九年閠月
戊寅済于阴阪之𩔖是也肤谓皮肤言浅近引之也公羊榖梁口
相传授因事起问意与左氏不同故引之以解左氏适𠯁以自错
乱也 预今所以为异至盖丘明之志也丘明与圣同耻为经作传
经有他义无容不尽故专修丘明之传以釈经也作传解经则经义
在传故经之条贯必出扵传也发凡言例则例必在凡故传之义例
㧾帰诸凡也若有例无凡则传有変例如是则推寻変例以正褒
贬若左氏不解二传有说有是有非可玄可取如是则简选二传
取其合义而玄其异端杜自言以此立说盖是丘明之本意也昭
三年北燕伯款出奔斉传云书曰北燕伯𣢾出奔斉罪之也则知
昭二十一年蔡侯朱岀奔椘亦是罪之也释例曰朱虽无罪拠失位
而出奔亦其咎也宣十年崔氏岀奔卫传云书曰崔氏非其罪也
不书名者非其罪则书名者是罪也襄二十一年晋栾盈岀奔椘
杜注云称名罪之如此之𩔖是推変例以正褒贬也荘十九年公子
结媵陈人之妇于鄄杜注云公羊榖梁皆以为鲁女媵陈侯之
妇僖九年伯卒杜注云公羊榖梁曰未适人故不称国如此之
𩔖是简二传也先儒取二传多矣杜不取者是去异端也其有
疑错则备论而阙之以俟后䝨 集解与釈例每有论错阙疑之
事非一二也釈例终篇云去圣乆逺古文隶历代相変自然
当有错误亦不可拘文以害意故圣人贵闻一而知二䝨史之阙
文也今左氏有无传之经亦有无经之传无经之传或可广文无
传之经则不知其事又有事由于鲁鲁君亲之而复不书者先儒
或强为之或没而不疑在阙文诚难以意理推之是备论阙
之之事也然刘子骏至以见同异 汉书椘元王传称刘歆字
子骏刘德孙刘向少子也哀帝时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
大好之𥘉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
传文以解经经传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是其创通大义也
后汉贾逵字景伯扶风人也父徽字元伯授业于歆作春秋条
例逵传父业作左氏传训诂许惠卿名淑魏郡人也颍子严名容
陈郡人也比于刘贾之徒学识虽复浅近然亦注述春秋名为
一家之学杜以为先儒之内四家差长故特举其违以见异同
自馀服䖍之徒劣扵此辈故弃而不论也 分经之年至集解
丘明作传不敢与圣言相乱故与经别行何止丘明公羊榖梁及
毛公韩婴之为诗作传莫不皆尓经传异处于省覧为烦故杜分
年相附别其经传聚集而解之杜言集解谓聚集经传为之作
解何晏论语集解乃聚集诸家义理以解论语言同而意异也
又别集诸例至详之也 春秋记事之书前人后人行事相𩔖书
其行事不淂不有比例而散在他年非相比校则善𢙣不章褒贬
不明故杜别集诸例徒而释之将令学者𮗚其所聚察其同异
则于其学易明故也言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三者虽春秋之
事扵经传无例者繁多以特为篇卷不与诸例相同故言及也
事同则为部小异则附岀经不及例者聚于终篇故言相与为
部也其四十部次第隐即位为首先有其事则先次之唯卋族
土地事既非例故退之扵后终篇冝最处末故次终篇之前终篇
处其终耳土地之名起扵宋卫遇于垂卋族谱起扵无骇卒无骇
卒在遇垂之后故地名在卋族之前也 或曰春秋之作至所安
正义曰上一问一答作注理毕而更问春秋作之早晚及仲尼述
作大意先儒所并皆辟谬须扵此明之亦以扵文不次故更假问
答以明之一问之间凡有四意其一问作之早晚其二问先儒言孔
子自为素王其事虗实其三问公羊孔子黜周王鲁其言是
非其四问左氏获麟之后乃有馀经问杜扵意安否拠杜云左传
及榖梁无明文则指公羊有其顕今验何休所注公羊亦无作
春秋之事案孔舒元公羊传本云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
记异也今麟非常之兽其为非常之兽奈何有王者则至无王者
则不至然则孰内而至为孔子之作春秋是有成文也左传及榖梁
则无明文故左氏者言孔子自卫反鲁则便撰述春秋三年文
成乃致淂麟孔子既作此书麟则为书来应言麟为孔子至也
麟是帝王之瑞故有素王之言孔子自以身为素王故作春秋
立素王之法丘明自以身为素臣故为素王作左氏之传汉魏诸
儒皆为此董仲舒对䇿云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以万事是
素王之文焉贾逵春秋序云孔子覧史记就是非之立素王之
法郑玄六艺论云孔子既西狩获麟自号素王为后卋受命之君
制明王之法卢钦公羊序云孔子自因鲁史记而修春秋制素王
之道是先儒皆言孔子立素王也孔子家语称斉大史子馀叹羙
孔子言云天其素王之乎素空也言无位而空王之也彼子馀羙
孔子之深原上天之意故为此言耳非是孔子自号为素王先儒
盖因此而谬遂言春秋立素王之法左丘明述仲尼之道故复以
为素臣其言丘明为素臣未知谁所也言公羊者谓何休之辈
黜周王鲁非公羊正文者推其意而致理耳以𣏌是二王之后
本爵为上公而经称𣏌伯以为孔子黜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
公羊传曰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其意言周为王者之后比宋
为新縁此故谓春秋托王扵鲁以周宋为二王之后黜𣏌同扵庶国
何休隐元年注云唯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扵鲁
宣十六年注云孔子以春秋当新王上黜𣏌下新周而故宋黜周
为王者之后是黜周王鲁之说也㝎元年公羊传曰定哀多微辞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尓何休云此假设而言
之主谓㝎哀也习其经而读之问其传解诂则不知己之有罪
扵是此孔子畏时君上以讳尊隆恩下以辟害容身愼之至也是
其孙言辟害㣲文隐义之自卫反鲁危行言孙皆论语文也郑
玄以为拠时髙言高行者皆见危谓高行为危行也何晏以危为
厉厉言行不随俗也未知二者谁当杜旨公羊之经获麟即止而左
氏之经终扵孔子卒先儒或以为麟后之经亦是孔子所书故问
其意之所安也 答曰异乎至时王之政也 此尽末以来答上问四
意但所答或先或后而其文不次𣣔令先有案拠乃淂递相发明
故不淂以次而答问者先问作之早晚杜意㝎以获麟乃作故从
仲尼曰至𠩄以为终明作之时节兼明白本意自𣣔制作感麟方
始为之非是先作春秋乃后致麟也既言止麟之意须始隐之
由且𣣔取平王周正验其非黜周王鲁之证但既言其终倒言其
始则扵文不次故答前义未了更起一问自曰然则以下尽此其义
也明春秋始隐之意答黜周王鲁之言既言王鲁为非遂并辩公
羊之谬自若夫制作尽非隐之也答㣲文隐义之为非也自圣人
包周身之防尽非所闻也答孙言辟害之为虗也先儒以为未获
麟而已作春秋遇获麟而经犹未止故既答公羊之谬然后却辩
素王为虗并引经为妄自子路𣣔使门人尽又非通论也答素
王素臣之问自先儒以为尽得其实答经止获麟之意至扵反𬒮
以下言其不可采用此章分假大意其文旨如此问者以所闻而
问其异乎余所闻一句叹其所拠非理故言异乎余所闻仲尼曰
与叹曰二者皆论语文也孔子过匡匡人以兵而胁之者惊
怖故设此言以强之文王虽身既没其为文王之道岂不在兹身
乎孔子自此其身言已有文王之道也其下文又云天之将䘮斯
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扵斯文也天之未䘮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其
意言天若未䘮文王之道必将使我制作厈人不能违天以害巴
此言是有制作之本意也圣人受命而王则鳯鸟至河出◍仲尼
叹曰鳯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此言盖伤时王之政不能致
此瑞也先有制作之意而恨时无嘉瑞明是既得嘉瑞即便制作
杜𣣔明得麟乃作故先表此二句郑玄以为河◍洛书亀竜衔负
出如中𠋫所竜衔甲赤文绿色甲似亀背袤广九尺上有列
宿斗正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是也孔安国以为河◍即八卦
是也未知二者谁当杜旨 麟鳯五𤫊至所以为终也 麟鳯
与亀竜白虎五者神𤫊之鸟兽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扵衰乱之
卋是非其时也上无明王是虗其应也为人所获是失其归也夫
此圣人而生非其时道无所行功无所済与麟相𩔖故所以为感
也先有制作之意后为外物所感既知道屈当时𣣔使功被来卋由是所
以作春秋绝笔扵获麟之一句者麟是仲尼所感而书为感麟而
作既以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答上春秋之作左传无明文之问
又言己所以为获麟乃作之意独举麟鳯而云五灵知二兽以外
为亀竜白虎者以鸟兽而为瑞不出五者经传䜟纬莫不尽然礼
记礼器曰外中于天而鳯皇降亀龙假诗序曰麟趾𨵿雎之应驺
虞鹊巢之应驺虞即白虎也是亀竜白虎并为瑞应只言麟鳯
便言立灵者举鳯配麟足以成句略其三者故曰五灵其五灵之
文出尚书纬也礼记礼运曰麟鳯亀竜谓之四灵不言五者彼称
四灵以为畜则饮食有由也其意言四灵与羞物为群四灵既
则羞物皆备竜是鱼鲔之长鳯是飞鸟之长麟是走兽之长
亀是甲虫之长饮食所须唯此四物四物之内各举一长虎麟
皆是赱兽故略云四灵杜𣣔偏举诸瑞故备言五灵也直云笔
获麟则文势巳足而言之一句者以春秋遍年之书必应尽年乃
止入年唯此一句故顕言之以明一句是其所感也曰然则春秋
何始扵鲁隐公至垂法将来 上既解终麟之意未辩始隐之
由故又假问以释之不言或问而直言曰者以答前未了须更
起此问若言问者犹是前人且既解笔即因问𥘉起以此不复
言或𣣔示二问共是一人故也然者然上语则者陈下事乘前起
后之㔟问者言绝笔扵获麟既如前解然则春秋𥘉起何独始
扵鲁隐公不始扵他国馀公何也答曰周平王东周之始王也迁居
洛邑平王为首是始王也隐公譲国之䝨君也于第当立委位让
是䝨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隐公之𥘉当平王之末是相接也
言乎其位则列国其爵为侯其土则广是大国也本乎其始则周
公之祚𦙍也鲁承周公之后是其福祚之𦙍也若使平王能抚养下
民求天长命绍先王之烈开中兴之功隐公能大宣圣祖之业光
启周王之室君臣同心照临天下如是则西周之羙犹或可寻文
武之迹不坠扵地而平王隐公居淂致之地有淂致之资而竟不
能然只为无法故也仲尼愍其如是为之作法其意言若能用我
道岂致此乎是故因其年月之历数附其时人之行事采周公之
旧典以会合成一王之大义虽前事巳往不可复追兾淂垂法将
来使后人放习以是之故作此春秋此序一段大明作春秋之深
意问者不直云隐公而言鲁隐公者言鲁决其不始扵他国言隐
决其不始扵馀公挟此二意故并鲁言之也其答直言隐公不云
鲁者以鲁之春秋已为韩起所可知故也周自武王伐纣㝎天下
恒居镐地是为西都周公摄政営洛邑扵土中谓之东都成王虽暂
至洛邑还皈镐京及幽王灭扵西周平王东迁洛邑因谓洛邑为东
周谓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平王四十九
年而隐公即位隐公三年而平王崩是其相接也诗既醉云永锡
祚𦙍言福祚及后𦙍也尚书召诰云用供王能祈天永命言用善
德治民淂长命也襄十年传曰而以逼阳光启寡君论语曰文武
之道未坠扵地是杜𠩄用之文也春秋拠鲁而作即是诸侯之法
而云会成王义者春秋所书尊卑尽备王使来聘锡命赗含有
天子抚邦国之义公如京师拜赐会葬有诸侯事王者之法虽拠
鲁史为文𠯁成王者之义也以其会成王义故淂垂法将来将使
天子法而用之非独遗将来诸侯也 𠩄书之王至此其义也
既言作春秋之意然后答黜周王鲁之言经书春王正月王即周
平王也月即周正也公及邾仪父公即鲁隐公也鲁用周正则鲁
事周矣天子称王诸侯称公鲁尚称公则号不改矣春秋之文安
在黜周王鲁乎若黜周王鲁则鲁冝称王周冝称公此言周王而鲁
公知非黜周而王鲁也孔子之作春秋本𣣔兴周非黜周也故引论
语以明之公山弗召孔子孔子𣣔往子路不夫子设此言以解之
其意言彼召我者而岂空然哉必谓我有䝨能之德故也既谓我
有䝨德或将能用我言如其能用我言者吾其为东方之周乎言
将𣣔兴周道于东方也原其此意知非黜周故云此其兴周之义也
注论语者其意多然唯郑玄独异以东周为成周则非杜所用也
若夫制作之文至非隐之也 此一假答公羊者言㣲其文隐其
义之意若夫者发端之辞既答王鲁更起言端故云若夫圣人制
作之文所以章明已往考校方来𣣔使将来之人鉴见既往之事
圣人之情见乎文辞若使发语卑杂则情趣琐近立言髙简则旨
意逺大章句烦多则事情易顕文辞约少则义趣㣲略此乃理之
常事非故隐之也文王演易则亦文髙旨逺辞约义㣲岂复孙辞
辟害以彼无所辟其文亦㣲知理之常非为所隐也其章往考来
情见乎辞皆易下系辞之文彼作彰往而察来意不异耳
圣人包周身之防至非所闻也 此一假答孙言辟害之意若成
汤系扵夏䑓文王囚扵羑里周公留滞扵东都孔子粮扵陈蔡
自古圣人幽囚困厄则尝有之未闻有被杀害者也包周身之防
者谓圣人防虑必周扵身自知无患方始作之既作之后方复𨼆讳
以辟患害此事实非所闻也云非闻者言前训未之有也 子路
𣣔使门人为臣至又非通论也此一假答素王素臣为非也栗论
语称孔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乆矣哉由之行诈也无
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其意言子路以孔子将死使门人为臣𣣔
令以臣礼葬君兾其显荣夫子夫子瘳而责之我实无臣何故而
为有臣吾之扵人也扵谁尝欺我尚不敢欺人何故使吾欺天乎
子路使门人为臣𦂯大夫礼耳孔子尚以为欺天况神器之重
非人臣所议而云仲尼为素王丘明为素臣又非通理之论也圣
人之生与运隆替运通则功済当时运闭则道存身后虽复冨有
天下无益扵尧舜贱为匹庶何损扵仲尼道为升降自由圣与不
圣言之立否乃闻䝨与不䝨非复假大位以宣风藉虗名以范
卋称王称臣复何所取若使无位无人虗称王号不爵不禄妄窃
臣名是则羡冨贵而耻贪贱长僣逾而开乱逆圣人立教岂当
尔也臧文仲山节藻棁谓之不知管仲𨩐簋朱纮称其器小见季
氏舞八佾云孰不可忍若仲尼之𥨸王号则罪不容诛而言素
王素臣是诬大䝨而负圣人也呜呼孔子被诬乆矣赖杜预方始
雪之 先儒以为制作三年至亦又近诬 此下至为淂其实
以下原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