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_(四部丛刊本)/卷第四十九 中华文库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第四十九 宋 朱熹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刊本
|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四十九
书〈问答 一本作知旧 门人问答〉
答王子合〈遇〉
前月末送伯恭至鹅湖陆子寿兄弟来㑹讲论之间深觉
有益此月八日方分手而归也伯恭奉祠巳乆亦毎谈志
行之美也所谕变化气质方可言学此意甚善但如鄙意
则以为惟学为能变化气质耳不读书穷理主敬存心
而徒切切计较于今昨是非之间恐其劳而无𥙷也不审
明者以为如何
答王子合
向来观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易传云动之端乃天地之
心也未睹其㫖近思得之敢质于先生遇谓天地之心
生生不巳太极一动二气运行互为其根盖未尝或息
非可以动静言也其曰动之端云者指流行之体示之
即生物之原者也遗书云天只是以生为道天地之心
固在于生物然于生处观之则偏于动而不知动之所
以然非指其端无以见生生之理也在人则恻隐之心
是也乍见孺子将入井必有𪫟惕恻隐此心不逺于此
察之庶可见矣此心虽非心之本体然始𤼵见在是故
推此心则廓乎天地之间无所不爱人惟汨于欲而不
知复则是心泯然不见犹穷阴冱蔽万物归根生生之
理虽未尝或息何自见之一阳微动生意油然此复所
以见天地之心也在学者工夫则平日涵养语黙作止
湏要识得端倪则心体昭然可黙识矣故伊川云善学
者不于巳𤼵之际观之观于巳𤼵识其未𤼵克巳不
已一旦复之则造次顚沛皆见此心之妙始可以言仁
矣
所喻复见天地心之甚善然此湏通动静阴阳善悪观
之见得各是一理而此意无所不通始尽其曲折耳学者
工夫则只如易传所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此是要
约处湏要识得端倪而心体可识则却是添却一事
也鄙见如此或恐未然更告谕及子晦相见烦致意未及
奉书欧阳庆嗣书云甚赖切磨之益想日有至论也
答王子合
所喻思虑不一胸次凝𣻉此学者之通患然难骤革莫
移此心以穷理使向于彼者专则系于此者不解而自释
矣
答王子合
子晦所谓使无童子之言则曽子亦泊然委顺未足以病
其死唯童子之言一入其聴而士死于大夫之箦则有所
不安故必举扶而易之然后无一毫愧心而安其死此数
句甚善但谓大夫有赐于士之礼则未知所据似未安也
子合所谓大夫之箦季孙安得赐诸曽子曽子亦安得受
诸季孙曾子固曰我未之能易则其平日盖欲易之矣此
论亦善但谓曾子辞季孙之仕则亦无据而曰不欲为巳
甚而黾勉以受其赐则又生于世俗委曲计较之私而非
圣贤之心矣又云死生之际则异于是盖有一毫不正则
有累于其生如此则是人之生也可无不为必将死而后
始为计也此亦必不然矣今但平心而论则季孙之赐曽
子之受皆为非礼或者因仍习俗尝有是事而未能正耳
但及其疾病不可以变之时一闻人言而必举扶以易之
则非大贤不能矣此事切要处只在此毫𨤲顷刻之间固
不必以其受之为合礼而可安亦不必以为与世周旋不
得巳而受之也况善吾生乃所以善吾死岂有平时黾勉
徇情安于僣礼必俟将死而后不肯一毫之差而足以善
其死耶且如此则圣贤临死之际事绪纷然亦不胜其
改革矣曽子之事计其未死之前有人言之则必即时
易之而不俟将死之日矣然就二论之谓受箦合礼者
但失之轻易粗略考之不精而谓黾勉周旋者其巧曲支
离所以为心术之害者甚大恐不止于此一事要当推𩔖
究索㧞本塞源然后心得其正而可语圣贤之学也鄙见
如此幸复相与考之再以见喻
答王子合
昨承问及复卦之如所谕固善然亦有盖阴阳生杀
固无间断而亦不容并行且如人方穷物欲岂可便谓其
间天理元不间断而且肆其欲哉要湏穷欲之心㓕息然
后天理乃得萌耳程夫子所谓天地间虽无截然为阴为
阳之理然其升降生杀之大分不可无也此语最为完备
然阴阳动静是造化之机不能相无者善恶则有真妄
之分人当克彼以复此然后可耳至所谓可识心体者则
终觉有病盖穷理之学只是要识如何为是如何为非事
物之来无所疑惑耳非以此心又识一心然后得为穷理
也曾子受季孙之赐无可縁饰只得做不是所以后来湏
要易了方死只如此㸔多少直截谓因仍习俗非曽子
之为然则向所谓黾勉周旋者又岂得为曽子之为邪要
之一等是错了不只如此㸔犹不失为仁者易辞之过
也如何如何
答王子合
所问礼文曲折此在经训甚明但今世人情有不能行者
且依温公书仪之亦不为无据也〈见成服及祥禫处〉然今日月
已乆计已如此行之矣家祭一节熹顷居䘮不曾行但至
时节略具饭食墨衰入庙酌酒曕拜而已然亦卒哭后方
如此前此无衣服可入庙也今服其䘮未葬亦不敢行祭
非略之乃谨之也不审明者以为如何
答王子合
前书所论实地功夫者甚善但常存此意时复提撕勿令
坠墯乃佳今时学者未论外诱多只是因循怠墯自放倒
耳真不可以不戒至于出门有碍之则似未然自家持
守处固是不可放过至于应世接物同异浅深岂容固必
但㸔得破把得定自不妨各随分量应副将去何必如此
怀不平之心而浪自苦哉𦆵有此等意思恐亦便是本原
有不察处政不可作两截㸔也今书所论中庸大㫖盖多
得之但言其上下察也其者指道体而言察者昭著之义
言道体之流行𤼵见昭著如此也谢杨之意似皆以为观
察之察如其言则此其字应是指人而言不知此时岂
有人之可指而亦岂上下文之意耶吕氏以夫妇所知所
能为费圣人所不知不能为隐此为用横渠而异乎伊
川者然伊川亦不著费隐二字如何分画但想其意不
如此耳天地闭为不恕一语虽有病然大意取象是如此
如易之阴阳以天地自然之气论之则不可相无以君子
小人之象言之则圣人之意未尝不欲天下之尽为君子
而无一小人也岂相病哉其不神是老子语谢氏语解
所引正与其语录相表里不知如何见得优劣处恐不必
如此分别也〈恐别有更烦详喻〉二十七章则所分画似全未是
恐更当以章句之考之干知太始者多为主宰之论
似微妙而反粗浅盖如此则干与太始各是一物而
以此一物管彼一物如今言某官知某州事也故伊川先
生只以当字释之则其言虽浅近却无二物之嫌意自
浑全也不显二字二十六章者别无他义故只用诗意卒
章所引縁自章首尚䌹之云与章末无声无臭皆有隐微
深宻之意故知其当别为一义与诗不同也知逺之近知
风之自据表而知里也知微之显由内以逹外也宗庙南
向堂室皆南向但室户在室南壁之东偏而南向牖在室
南壁之西偏而南向故以室西南隅为奥而为尊者之居
所谓宗室牖下也既以西南为尊者之位则室中之位固
以东郷为尊矣非谓庙东郷而太祖东向也然亦非独太
祖也凡庙皆南郷而本庙之主在其庙室中皆东郷但祫
祭于太庙之时则独太祖不易其位而群庙之主合食于
前者皆南郷北郷以叙昭穆耳禘祭于太庙则又以所出
之帝为东郷而太祖反居南郷为配位也〈通典开元礼释奠先圣东向先〉
〈师南向乃古礼也〉堂上之位则以南向为尊如仪礼郷饮酒賔广
牖前南向今沈存中祭礼朝践于堂亦以南向为尊而
政和新仪亦有是但未见所据之本文又秦汉间广武
君王陵母皆云东向坐田鼢传亦云自坐东郷而坐其兄
南郷此则不知其为室中为堂上但犹以东郷为尊则可
见矣
答王子合
别𥿄所论甚悉但如此讲论愈觉支离𫝑须异时面见口
讲指画乃可究见底蕴今且当就理义分明处理㑹令径
路滑熟庶于上逹处有可渐进之阶耳祭礼庙室西上证
据甚多但通典注中有夫人之主处右之而贾顼祭仪
又云夫人版皆设于府君之左韩魏公祭图亦以妣位居
考之东详此庙室既以西为上则不应考东而妣西恐通
典或字误耳〈此书虽舛杭本亦多旧误〉孝子之称据礼亦有如此通称
者如云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之𩔖但今当各以其
属书之似为稳当耳
答王子合〈丁未十二月二十五日〉
谢氏致生致死之亦是且借此字以明当𥙊与不当祭
之意致生之者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是也致死之
者如绝地天通废撤淫祀之𩔖是也于所当祭者疑其
有又疑其无则诚意不至矣是不得不致生之也于所不
当祭者疑其无又疑其有则不能无恐惧畏怯矣是不得
不致死之也此意与檀弓论明器处自不相害如神二
字或以一气消息而言或以二气阴阳而言处虽不同
然其理则一而巳矣人以为神便是致生之以为不神便
是致死之然此两句独㸔却有病须连上文㸔可与不可
两字方见道理实处不是私意造作不然即是应观法
界性一切唯心造之矣其他未暇详论盖成伯告归甚
迫故且附此馀俟来春相见面论大率尊徳性一条章句
似巳详备更熟玩之自见功夫分别处日用间常切提撕
着实下手方见得力处只解无有了期不济事也
答王子合
细㸔前书诸谢氏之言大概得之以本文上下考之
即诚不免有病乃其意则所谓致生之者即是人以为
神致死之者即是人以为不神之意耳天神地示人只
是一理亦只是一气中庸所云未尝分别人不在内也
人固是终归于尽然诚意所格便如在其上下左右岂
可谓祀典所载不谓是耶奇怪不测皆人心自为之固是
如此然亦湏辨得是合有合无都不分别则又只是一
切唯心造之而古今小所载怪事皆为有实矣此
又不可不察也
答王子合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本不可以先后言然就中间截㫁言
之则亦不害其有先后也观周子所言太极动而生阳则
其未动之前固巳尝静矣又言静极复动则巳静之后固
必有动矣如春秋冬夏元亨利贞固不能无先后然不冬
则何以为春而不贞又何以为元就此㸔之又自有先后
也又如克巳复礼然后可以为仁固不可谓前此无仁然
必由静而后动也惟精惟一而后可以执中固不可谓前
此无中然亦由静而后动也举此𩔖而推之反复循环无
非至理但㸔从甚处起则当处便自有先后也
性之善犹水之下此善字却是就人物禀受以后而言据
其𤼵用之𥘉对其成就之极又自为阴阳也念念相逢事
事相续无顷刻不如此大意亦与前假相似细推之可见
来喻所引乃旧本后来思之不能又生支节转费分踈故
尝削去然今得子合如此商量却好不然则此意终不分
明也
爱人利物等语亦不甚精后巳删去矣仁字湏是就一事
上见统体之全就统体处见一事之实方始活络无𣻉碍
处
此假甚好如云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此即所
谓妙合也又云自其生化之所自出而言故曰妙合此句
却不甚亲切
神第一假甚好
二气之分即一气之运所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
阳两仪立焉者也在人者以分言之则精为阴而气为阳
故𩲸为而魂为神以运言之则消为阴而息为阳故伸
为神而归为然魂性动故当其伸时非无𩲸也而必以
魂为主𩲸性静故方其归时非无魂也而必以𩲸为主则
亦𥘉无二理矣
幽𣻉之𩲸终归于尽以此论伯有为厉之事则可矣然亦
湏兼魂𩲸而言不可专指幽阴也若论魂𩲸之正则便只
是阴阳元非他物天地之阴阳无穷则人物之魂𩲸无
尽所以诚意所格有感必通不得专以阴𣻉未散终归
于尽为矣
大学直卿㸔过有疑处巳贴在内可详之但知止则止字
为重言知其所当止也知至则知字为重言其知识到极
处也今曰格物致知格是极乎知之至其地位固如此然
其文意不同亦不可以不察
答王子合
阴阳之气相胜而不能相无其为善恶之象则异乎此盖
以气言则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其本固并立而无先后之
序善恶之分也以善恶之象而言则人之性本独有善
而无恶其为学亦欲去恶而全善不复得以不能相无者
而为言矣今以阴阳为善恶之象而又曰不能相无故必
曰小人日为不善而善心未尝不间见以为阴不能无阳
之证然则不曰君子日为善而恶心亦未尝不间见以
为阳不能无阴之证耶盖亦知其无是理矣且又曰克尽
巳私纯是义理亦不离乎阴阳之正则善固可以无恶矣
所谓不能相无者又安在耶大凡义理精微之际合散交
错其变无穷而不相违悖且以阴阳善恶论之则阴阳之
正皆善也其沴皆恶也〈周子所谓刚善刚恶柔亦如之者是也〉以象𩔖言则
阳善而阴恶以动静言则阳客而阴主此𩔖甚多要当大
其心以观之不可以一拘也
穷理之学诚不可以顿进然必穷之以渐俟其积累之多
而廓然贯通乃为识大体耳今以穷理之学不可顿进而
欲先识夫大体则未知所谓大体者果何物耶
道即理也以人所共由而言则谓之道以其各有条理而
言则谓之理其目则不出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
间而其实无二物也今曰子贡曽知道矣而穷理未尽
则未知所谓道者又何物耶
心犹镜也但无尘垢之蔽则本体自明物来能照今欲自
识此心是犹欲以镜自照而见夫镜也既无此理则非别
以一心又识一心而何后书所论欲识端倪未免助长者
得之矣然犹曰其体不可不识似亦未离前日窠臼也〈细㸔〉
〈后书巳改识字为知字又云心体之知亦似已觉前弊但未脱然耳〉
答王子合
圣人以此洗心
圣人以此洗心此字指蓍卦之徳六爻之义而言洗心言
圣人玩此理而黙𢍆其妙也退藏于宻但言未感物之时
耳及其吉㐫与民同患则所用者亦此理而巳其所以知
来者向之所谓贠而神者也其所以藏往者向之所谓方
以知者也神武不杀言圣人之不假⺊筮而知𠮷凶也是
以明于天之道以下乃言教民卜筮之事而圣人亦未尝
不敬而信之以神明其徳也此章文义只如此程先生
或是一时意到而言不暇考其文义今但玩味其意别看
可也牵合经㫖则费力耳
孟子言性善一章伊川先生谓性之本又谓极本穷源
之性明道先生则谓人生而静以上不容𦆵性时
便巳不是性凡人性只是继之者善也伊川以为
本而明道言其继何也𥨸思伊川之言只谓性之本然
耳明道言人生而静以上不容则周子之所谓无极
也不可容言也太极则性之谓也太极固纯是善自
无极而言则只可谓之继明道之言所以𤼵明周子之
意也伊川之意只是性之本然无不善耳所以为极
本穷源之性与明道之意不相妨鄙见如此
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非谓太极之上别有无极也但言
太极非有物耳如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故下文云无极
之真二五之精既言无极则不复别举太极也如今
则此处岂不欠一太极字耶人生而静静者固是性然只
有生字便𢃄却气质了但生字巳上又不容盖此道理
未有形见处故今𦆵性便湏𢃄著气质无能悬空得
性者继之者善本是造化𤼵育之功明道此处却是就
人性𤼵用处如孟子所谓乃其情则可以为善之𩔖
是也伊川所言极本穷源之性乃是对气质之性而言言
其气质虽善恶不同然极本穷源而论之则性未尝不善
也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易即道也然以变易而
得名道者自然不易之理也从之者亦适当之而已非
以此而从彼也
易之所以变易者固皆是理之当然圣人作易则因其爻
象之变灼见理之所当然者而系之辞教人以变易从道
之方耳如干𥘉则潜二则见之𩔖皆随时变易以从道之
谓也
干圣人之分也可欲之善属焉坤学者之分也有诸巳
之信属焉〈云云〉
此大概得之但乾坤皆以性情为言不当分无形有形
只可论自然与用力之异耳
八卦之位如何
康节伏羲八卦乾位本在南坤位本在北文王重易时
更定此位其甚长大概近于附㑹穿凿故不曽深留意
然卦所卦位竟亦不能使人暁然且当阙之不必强
通也
答王子合
𥨸谓圣人既巳玩易而黙𢍆其妙自然退藏于宻吉凶
与民同患更无先后之可言
理固无先后然时与事则不能无先后之殊矣此等处须
子细着实理㑹不可一向掠空向上去无收杀也
性之𥘉只有善本无恶之可言乃四徳之元五常之仁
也孟子所谓性善者此是也明道言继之者善方言性
之𤼵用则四端之心是也乌得与情合而言之
性之始终一于善而巳不当云性之𥘉只有善也如所
云则谓性之终为有恶可乎性之𤼵用非情而何情之𥘉
则可谓有善而无恶耳乃其情字恐亦未必训顺也
答王子合〈巳酉闰五月十八日〉
所喻祠记前日之书似已奉报不知后来颇见邸报否语
黙隐显自有时节前日肤仲亦以修学来求记谨不敢作
矣今只有解释经义与时事无大相关且流俗所不观故
犹不免偷闲整顿然亦凛凛不敢自保况敢作文章道
理大书深刻与人遮屋壁使见其姓名指瑕求衅以重世
俗之憎病乎李伯諌𥘉去时极要整顿学校后来病痛多
般立脚不住都放倒了大抵吾軰于货色两关打不透便
更无话可也大学解义平稳但诸生聴者湏时时抽摘
问难审其聴后果能反复寻绎与否近觉讲学之功不在
向前只在退后非温故不能知新盖非惟不能知新且
并故者亦不记得日用之间便成相忘虽欲不放其良心
不可得矣此事切宜自警并以提撕学者为佳如其不然
则吕蓝田所谓无可讲者真不虚矣得它就此得些滋
味趣向立得一个基址即向后自住不得都茫然无本
可据徒然费人词乆逺成得甚事切望于此留意不湏
镌碑立名只为一时观羙无益于人邂逅或能生事也
答王子合
使天下皆知此理而求止焉固是新民之事然其所以使
之如此者必有道矣示之表仪固是所以新之之本然已
属明明徳之分矣须知政教法度之施于民者亦无不欲
其止于至善也定静安虑得五字是功效次第不是工夫
节目兴孝兴弟不倍上行下效之意上章巳言之矣〈治国〉此
章再举之者〈平天下〉乃欲引起下文君子必须絜矩然后可
以平天下之意不然则虽民化其上以兴于善而天下终
不免于不平也故此一章首尾皆以絜矩之意推之而未
尝复言躬行化下之然则治国平天下虽无二道然其
设施之际不可谓无异术也
意虽心之所𤼵然诚意工夫却只在致知上做来见得
道理无纎毫不尽处即意自无不诚矣意诚然后心得其
正自有先后今曰主于心而由中以出安有不诚正是顚
倒了
以上四请详之横渠先生有言义理有疑即濯去旧
见以来新意此言最有理盖旧见巳是错了今又就上
面更起意思擘画分踈费力愈多而于本经正文意思
转见昏了湏是一切放下只将经文虚心涵泳令其本
意了然心目之间无少差互则却回头来看旧来见处
其是非得失不崇朝而决矣
答王子合
示喻曲折具暁所谓但区区之意𥘉见彼间风俗鄙陋污
浊上不知有礼法下不知有条禁其细民无知犹或可怜
而号为士子者恃强挟诈靡所不为其可疾为甚故于
此軰苟得其情则必痛治之盖惟恐其不严而无以警动
于愚俗至于廉退好修之士柔良鳏寡之民则未尝以此
加之也细民籍籍不知此意妄生恐惧而彼为士者亦何
遽至畏缩而不敢来相见乎果有之即是其见识不高
趋向凡下无以异于愚民为政者亦安能毎人而恱之哉
至如经界一事固知不能无小扰盖驱田里之民使之随
官荷畚持锸掲竿引绳以犇走于山林田亩之间岂其
杜门安坐饱食而嬉之为逸哉但以为不为此则贫民
受害无有已时故忍而为之庶其一劳而永逸耳一一
恤此必待其人人情愿而后行之则无时而可行矣且如
此间绍兴年间正施行时人人嗟怨如在汤火之中是时
固目见之亦以为非所当行但讫事之后田税均齐里闾
安靖公私皆享其利遂无一人以为非者凡事亦要其乆
逺如何耳但惜乎此事未及下手而上下共以私意坏之
使人预忧其扰而不见其利此则非熹之罪而当世自有
任其责者尚何言哉然当时更施行则其扰不但土封
而巳不知噂沓又复如何也便指土封为扰而谓经界
之不善则如子合者亦未究此利害也桂林之行亦引此
自列然后得免后世当有知此心者耳新学既成气象开
豁但愿自今以往游其间者亦各放开心胸莫作旧时卑
污暗昧见识乃为佳耳
答王子合
所喻土封事当时却无人来论诉亦无人子细及熹又
寻即去郡故其事不及露而失于究治耳但如来喻所云
所费不多不能与之讼于官府则其为害应亦不至太甚
但今巳不行无可得便且借此为话端而兴谤议耳
果尽行则熹自料虽使更用严刑峻法此等小扰亦恐终
不能免其谤必有大于此者而如子合者亦将有畨悔青
苗之议矣此可付一笑也少时见所在立土封皆为人题
作李椿年墓岂不知人之常情悪劳喜逸顾以为利害之
实有不得而避者耳如禹治水益焚山周公驱猛兽岂能
不役人徒而坐致成功想见当时亦必湏有不乐者但有
见识人须自见得利害之实知其劳我者乃所以逸我自
不怨耳子合议汉事甚熟亦曾㸔汉高𥘉定天下萧何大
治宫室又从娄敬徙齐楚大姓数十万于长安不知当
时是费几个土封底功夫而不闻天下之不安其于今日
事𫝑何如也子馀留此乆适熹病不得朝夕相聚又见渠
长上不欲痛下钤锤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著
力催儧功夫则渠巳有行日矣其有尚𪧐留者用新法课
程近日却颇长进信乎小仁者大仁之贼而无面目者乃
长乆人情也
答林伯和
示谕前此盖尝求师友而至今未能有得足见求道恳
切之意以熹观之此殆师友之间所以相告者未必尽循
圣门学者入徳之序使贤者未有亲切用力之处而然耳
大抵圣人之教之以文然后约之以礼而大学之道以
明明徳为先新民为后近世语道者务为高妙直截既无
文之功而所以约之者又非有复礼之实其工于记诵
文词之习者则又未尝反求诸身而嚣然遽以判断古今
高谈治体自任是皆使人迷于入徳之序而䧟于空虚博
杂之中其资质敦笃悫实可以为善而智识或不逮人者
往往其害此不可不察也为老兄今日之计莫且
以持敬为先而加以讲学省察之助盖人心之病不放縦
即昏惰如贤者必无放纵之患但恐不免有昏惰处日
用之间务以整齐严肃自持常加警䇿即不至昏惰矣讲
学莫先于语孟而读论孟者又须逐章熟读切巳深思不
通然后考诸先儒之以𤼵明之如二程先生得亲切
处直须㸔得烂熟与经文一般成诵在心乃可加省察之
功盖与讲学互相𤼵明但日用应接思虑隐微之间毎毎
加察其善端之𤼵慊于吾心而合于圣贤之言则勉厉而
力行之其邪志之萌愧于吾心而戾于圣贤之训则果决
而速去之大抵见善必为闻悪必去不使有顷刻悠悠意
态则为学之本立矣异时渐有馀力然后以次渐读诸书
旁通当世之务盖亦未晚今不湏预为过计之忧以失先
后之序也不务此而但欲为依本分无过悪人则不惟
无以自进于日新正恐无本可据亦未必果能依本分无
过悪也无由面谕姑此布万一幸试留意焉此𥿄勿以示
人但叔和几道及林兄昆仲诸人亦不可不知耳
答林叔和
示喻为学本末足见雅志尝观当世儒先论学𥘉非甚异
止縁自视太过必谓它人所论一无可取遂致各立门庭
互相非毁使学者观聴惶惑不知所从𥨸意莫平视彼
巳公听并观兼取众长以为巳善择其切于巳者先次用
力而于其所未及者姑置而两存之俟所用力果有一入
头处然后以次推究纎悉详尽不使或有一事之遗然后
可谓善学不可遽是此而非彼入主而出奴也
答林叔和
襄事既在秋冬日下想亦少寛虽或纷冗不得近书𠕋然
此心此理随处操存随处体察亦无往而非学也只在日
间常切警省勿令昏惰耳
答林叔和
孟子程子所才字之意不同既是圣贤之言后学如何
便敢判龂但此事道理只就自巳身上体认便自见得而
其所以为是非得失者亦不容无分别也如集注中以程
子为宻即是见得孟子所未免少有踈处今但以程子
为主而推其以阴𥙷孟子之不足则于理无遗而两书
之亦不至甚相妨矣
答林熙之
易文言徳不正是𤼵明大字意思谓徳盛者得之矣然
与物同亦是此意试玩敬义立而与物同之意当得之恐
不可云只是与物同也
答陈肤仲〈孔硕〉
所论诗序之疑旧尝有此论而朋友多不谓然亦不能与
之力争姑著吾以俟后之知者而巳𨵿雎序文之失固
然论语之意亦谓其乐得淑女也不过而为淫其哀夫不
得也不过而为伤正如诗文之谓耳但序者不暁乃析哀
乐淫伤为四事而所谓伤善之心者为无理是则不可
不察也然此等处姑黙识之不湏遽与人辨今人耳学都
不将心究索难与论是非也大抵诸经文字有古今之殊
又为传注障碍非理明义精卒难决择不如且读论孟
大学中庸平易明白而意自深逺只要人玩味寻绎目下
便可践履也陆学固有似禅处然鄙意近觉婺州朋友专
事闻见而于自巳身心全无功夫所以毎劝学者兼取其
善要得身心稍稍端静方于义理知所决择非欲其兀然
无作以冀于一旦豁然大悟也吾道之衰正坐学者各守
巳偏不能兼取众善所以终有不明不行之弊非是细事
答陈肤仲
来书云今且反复诸书以𭣣心至涵养工夫日有所夺未
见其效此又殊不可暁天读书固收心之一助然今只读
书时收得心而不读书时便为事所夺则是心之存也常
少而其放也常多矣且胡为而不移此读书工夫向不读
书处用力使动静两得而此心无时不存乎然所谓㴠养
功夫亦非是闭眉合眼如土偶人然后谓之涵养也只要
应事接物处之不失此心各得其理而巳诸书解偶未有
定本谩此奉报可试思之于此得力却逺胜㸔解也闻
有用度不足之忧何故如此岂非意气太豪日用间羞言
撙节计量之事而又多徇人情应副求假不免有虚内事
外之弊耶此虽与吝啬鄙细者相去悬隔然其为失中则
均恐亦当自省而改之也
答陈肤仲
累书喻及教导曲折甚善此传丞便来虽不得书𫝊亦具
言近况知人情颇相信足以为喜但更须自家勉力使义
理精通践履牢实足以应学者之求而服其心则成巳成
物两无𧇊欠如其不然只靠些𧠺矩赏罚以束缚之则亦
粗足以齐其外而巳究竟亦何益乎科举文字固不可废
然近年翻弄得怪百出都无诚实正当意思一味穿穴
旁支曲径以为新奇最是永嘉浮伪纎巧不美甚而后
生軰多宗师之此是今日莫大之弊向来知举軰盖知恶
之而不能识其病之所在顾反抉摘一字一句以为瑕疵
使人𥬇今欲革之莫取三十年前浑厚纯正明白俊
伟之文诵以为法此亦正人心作士气之一事也大学
得如何近得王子合书彼亦此𭔃得讲义来颇详悉恨
未见肤仲所讲有便幸录来也絜矩文义更宜反复上下
句意未可容易立如所喻则老老兴孝等句与絜矩
之道有何交渉耶熹两年扰扰今幸粗定辞职未允巳再
请矣此非欲为高自是义无可受之不得不力辞世俗
不解人意闷人也大学近修得益精宻平实恨未有别
本可𭔃去易启䝉太极西铭通书解义学记各一本谩往
四明颇通问否曽见其读西铭否全然不识文理便敢
妄议前軰令人不平然亦甚可𥬇也向来辨论理非不直
所自愧者𥘉无恳恻之意而以戏侮之心出之所以召怨
而起闹也
答陈肤仲
讲次第且如此亦得但终是平日不曽做得工夫今旋
捏合恐未必能有益耳又有本不欲为而卒为之本欲为
而终不能为者此皆规模不定持守不固之验凡事从今
更宜审细见得是当便立定脚跟断不移易如此方立得
事只如此轻易浮泛终何所成不但教导一事也絜矩
更无可疑且更详味须破得旧方立得新不然只是
㸔得未透未可容易下语也近觉朋友读书多是苟简未
曽暁㑹得便只如此打过何况更要它更将巳暁㑹得处
反复玩味言外别见新意决是有所不能矣以此理㑹文
字只是备礼无一事做得到底悠悠泛泛半明半暗都不
成次第如何得有一个半个𤼵愤忘食索性理㑹教十分
透彻少慰衰朽之望乎西铭后题是去年未离家时所题
后来不能去得然此是道理所系我且直之固不容有所
避也仁仲所因书报及谩欲知耳所云不必置辨今时
流俗例为此乃是自见道理不明𦆵有此便有此
之害如许行之并耕白圭之治水二十取一似今人所
见则孟子亦何用与之辨耶释奠仪政和五礼中陈设行
事两条中有自相抵牾处〈著尊牺尊象尊酌献先圣先师〉不知曽见此失
否向在南康曽有申礼部状论之颇详今未必有本但细
考之可见王伯照本却未见有便幸录𭔃并所定须知见
𭔃更加叅考方可刋行也政和礼只首章仲秋下便踈脱
旧见申明中巳改正近写得一本却是此条如有旧日颁
降印本可检㸔不然即托人于太常问之也学记本当作
但近日道学朋党之论方起著甚来由立此标榜招拳惹
踢耶巳展者不可缩此却容斟酌耳又况韩文公脚下不
是做文章处为人指𥬇却怪他不得也
答陈肤仲
老老长长恤正是治国之事皆人君躬行以化其下者
至于有夫三者之效则国治矣故欲平天下者必须先有
此个本领效验然后有以为地而致其絜矩之功所谓平
天下在治其国者也文𫝑甚明无可疑者其不能絜矩之
病章句或问三处极分明如来喻所谓夺其财力使不
得养其父母者亦无疑矣又何以更有愤然不平善心为
之不生之耶凡此等处皆是处心不宁静㸔书不子细
之病与前日所论释奠礼文踈略处大抵略相似更宜深
以为戒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子细是第一义也
答陈肤仲
承以家务丛委妨于学问为忧此固无可奈何者然亦只
此便是用功实地但毎事㸔得道理不令容易放过更于
其间见得平日病痛痛加翦除则为学之道何以加此
起一脱去之心生一排遣之念则理事却成两截读书亦
无用处矣但得少间隙时不可闲坐话过了时日须偷
些小工夫㸔些小文字穷究圣贤所底道理乃可以培
植本原庶几枝叶自然张旺耳
答滕徳粹〈璘〉
仆与足下虽幸𫉬同土壤而自先世巳去郷井中间才得
一归埽丘墓省族姻今又二十馀年以故于郷里后来之
秀少所接识计其不相存录亦巳乆矣而昆仲乃独惠然
枉书道过盛非所敢当然所论为学之意则正区区所
望于郷人者甚幸甚幸夫学者患不知其所归趣与其所
以蔽害之者是以徘岐路而不能得所从入今足下既
知程氏之学不异于孔孟之传而读其书矣又知科举之
夺志佛老之殊归皆不足事则亦循是而定取舎焉尔复
何疑而千里以问于仆之不能耶意者于其所欲去者既
未能脱然于胸中所欲就者又杂然并进而不无贪多欲
速之意是以虽知其然而未免于茫然无得之叹耳足下
诚有志则愿暂置于彼而致精于此取其一书自首而
尾日之所玩不使过一二章心念躬行不知复有他书
者如是终篇而后更受业焉则渐涵之乆心定理明而将
有以自得之矣论语一书圣门亲切之训程氏之所以教
以为先足下不以愚言为不信则愿自此书始因风寓
谢他未暇及昆仲书无异指故不复别致幸察
答滕徳粹
所问祷祠之惑此盖烛理未明之故又为忧患所迫故立
不定今虽未能遽明但且谨守自家规矩一面讲学穷理
遇圣贤有此事处便更着力加意理㑹积累功夫渐清
日乆一旦忽然有开明处便自然不为所惑矣今未能然
且当谨守圣贤训戒以为根脚如程子所谓不敢自信而
信其师者始有𭔃足之地不然则飘揺没溺终不能有以
自立矣
答滕徳粹
𥙷试得失如何此不见𥙷试榜然计此亦分定矣虽断置
不下徒自纷纭岂能移易毫发于其间哉而其所以害夫
学问之道者则为不细盖物欲利害之私日交战于胸中
亦何暇而及于玩索存养之功也耶近思所疑但熟玩之
自当渐见次第但恐心不专一则无由可通耳
答滕徳粹
到官既乆民情利病必巳周知更宜毎事加意使随事有
以及人则亦可以充其职业而无愧于廪食矣亲炙诸贤
想亦有益日用之间常更加持守讲习之功以求其逺者
大者则区区之所愿也
答滕徳粹
知官闲颇得读书不知做得何工夫岁月如流易得空过
彼中朋友书来多称徳粹之贤然鄙意所望者则不止此
愿更勉力益加探讨之功勿令异时相见无疑可问乃所
望耳谿堂杂文乆欲为作序但以当时收拾得太少诗篇
四六之外杂文仅有两篇想亦未是当时着力处未有意
思可以𤼵明又不成只做一篇通用不着题底文字以故
迟迟至今欲留此人等候草成附去又此数日正为诸处
人督迫文字困惫殊甚不免且小须也释氏之易以惑
人诚如来喻然如所谓有所喜则巳是中其毒矣恐湏
于吾学有进歩处庶几可解不然虽欲如淫声美色以逺
之恐巳无及于事而毒之浸淫侵蚀日以益深也
答滕徳粹
所示语一条甚善但程先生自不可废今作实事推
太广却恐又有碍也兼㸔文字且虚心体认实用工处
而就巳分用力方有实效一向只如此立却不济事
也大抵学问以变化气质为功不知向年迟缓悠悠意思
颇能有所改革否犹未也更须痛自鞭䇿乃副所望耳
答滕徳粹
示喻读庄周书泛观无害但不必深留意耳谓巳知为
学之大端而自比于明道则恐未然明道乃是当时巳见
大意而尚有疑其之想似故始虽取而终卒弃之向
来相聚见徳粹似于此理见得未甚端的且尚不能无疑
于释子之论今更以庄周之助之恐为所漂荡而无
以自立也况今日诸先生议论流传于世得失巳分明又
非当日之比耶论泛观则世间文字皆须㸔过又不特
庄子也承有意此来不如乘间早决此计流光易失衰老
不可恃果欲究竟此事似不宜太因循也
答滕徳粹
熹昨者再辞恩命复叨祠禄幸且杜门无足言者前书所
喻深悉学道爱人之志然退藏之计巳决不𫉬奉以周旋
闻郷州绢税近遂有蠲减之命亦足为庆也
答滕徳粹
璘近读论语礼之用和为贵观诸家解多以和为乐璘
思之和固是乐然便以和为乐恐未稳当须于礼中自
求所谓和乃可因问之长上或设喻以见告曰所谓礼
者犹天尊地卑而乾坤定卑高以陈而贵贱位截然甚
严也及其用则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此岂
非和乎璘当时听之甚以为然矣巳而思之亦恐只是
影过毕竟礼中之和不可见望先生有以教之如曲
礼所陈礼之条目甚详不知何者为和乎
和固不可便指为乐然乃乐之所由生所设喻亦甚当如
曲礼之目皆礼也然皆理义所宜人情所安行之而上下
亲踈各得其所岂非和乎
舎弟珙近自太学附信归问仁知动静之盖学中近
以为论题也然者只云仁之静亦未尝不动而大体
则静处是仁知之动亦未尝不静而大体则动处是知
多是以文辞影过毕竟不明言动静如何璘取精义
读之亦未能暁因子细玩味此两句乃有所暁盖仁
者静知者动仁知非动静也乃仁知之人其性情或动
或静耳而者只就仁知上求动静所以多不明譬
如圆者动方者静不可便指方圆为动静也然璘虽暁
得如此却未知仁者之所以静知者之所以动如何形
容望先生详赐指教
仁者敦厚和粹安于义理故静知者明彻䟽通逹于事变
故动但详味仁智二字气象自见得动静处非但可施于
文字而巳
答滕徳粹
示喻缕缕备悉但果能真使私情不胜正理便是然
可据之地不必舎此而他求也顾恐或未能耳记序之作
或不免俯徇俗情诚如来喻然其间亦不敢甚逺其实异
时善读者当自得之也衰病日侵求去未𫉬便民之事所
不敢忘然其可否亦何可必少须旬月复申前请耳淳叟
国正想时相见有何讲论方丈计亦时㑹见也因便附此
草草惟千万以时进学自重
答滕徳粹
示问曲折具悉大抵守官且以廉勤爱民为先其它事难
预论幸四明多贤士可以从游不惟可以咨决所疑至于
为学脩身亦皆可以取益熹所识者杨敬仲〈蕳〉吕子约〈监米〉
〈仓〉所闻者沈国正〈焕〉𡊮和叔〈燮〉到彼皆可从游也
答滕徳粹
熹冬来却幸稍健正思叔重来得数日之款亦足少慰离
索但念吾友昆仲不知近日功夫如何切宜痛加矫厉専
一用功庶几不至悠悠虚度时日也
答滕徳章〈珙〉
知教授里门来学者众甚善甚善大抵今日后生軰以科
举为急不暇听人好话此是大病须先与破此病令
其安心俟命然后可教告以收拾身心讨论义理次第当
有进耳序文甚佳文字只取逹意而巳正不必过为华靡
辨巧也
答滕徳章
示喻大学之甚善熹旧所为书近加修订稍有条理𥙷
阙处正如来喻矣令人抄写未得奉𭔃也所论义利之
得之听讼之云则不必如此君止于仁以体仁足以长
人居上不寛等语观之可见盖为人上者无此意思即上
下乖暌壅隔而无以相有矣所引淇澳诗但以形容盛徳
至善之充盛宣著耳其馀则旧解巳详更熟考之当自见
也
答滕徳章
吾友秋试不利士友所叹然淹速有时不足深计且当力
学脩巳为急耳陆丈教人于收敛学者散乱身心甚有功
然讲学趣向亦不可缓要当两进乃佳耳熹病馀衰耗不
敢㸔文字恐劳心𤼵病耳后生精敏且当勉学未可以此
为例也
答滕徳章
熹衰病益侵无足言者南轩之文近方为编得一本然尚
有不敢尽载者东莱文字须其弟编定乃可行然近日书
坊皆巳妄有流传不可得而禁戢矣示谕溪堂序䟦此固
所不忘但年来病思昏愦作文甚艰又欠人债颇多须
少暇乃可为耳闻徳粹以新侯之来颇不安迹仕宦遭此
是亦命但当以道自守不可轻为之屈也
答滕徳章
徳粹之来幸此款曲所恨贤者在逺未遂合并之愿耳廷
对甚佳三复增叹然今既得脱去场屋足以专意为巳之
学更望勉力以慰平日期望之意此间曲折徳粹归想能
言之不复缕缕也
答滕徳章
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系不轻政自不可忽
也暇日读何书作何事业学问别无他巧只要持守纯固
讲诵精熟耳两事皆以专一悠乆为功二三间断为败不
可不深念也安定诗旧所未见温润和平真有徳之言也
答滕徳章
到官既乆闻学政甚修想见横经之暇亦自不妨进修之
益也熹衰病益侵无足言者郷在彼刋得四经四子当时
挍勘自谓甚子细今观其间乃犹有误字〈如书禹贡厥贡羽毛之羽误作〉
〈禹字诗下武三后在天之三误作王字〉今不能尽记或因过目遇有此𩔖幸
令匠人随手改正也古易音训最后数版有欲改易处今
写去所欲全换者两版并第三十四版之末行五字此巳
是依元版大小及行字踈宻写定今但只令人依此写过
㸔令不错误然后分付匠人改之为佳此只是脩改旧版
但宻为之勿以语人使之如不闻者乃佳与人商量必
有以伪学相沮难反致传播者此不可不戒也
答林子王〈振〉
窃读太极图传云阳之变也阴之合也不知阳何以言
变阴何以言合
阳动而阴随之故云变合
又水阴盛故居右火阳盛故居左不知阴盛何以居右
阳盛何以居左
左右但以阴阳之分耳
又木阳稚故次火金阴稚故次水岂以水生木土生金
耶
以四时之序推之可见
又五殊二实无馀欠也不知何以见得无馀欠又云阴
阳一太极精粗本末无彼此也不知何以见得无彼此
又云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假借也不知何以谓之
无假借
此三假意巳分明更玩味之当自见得
又乾男坤女以气化者言万物化生以形化者言不知
何以见得以气化言又何以见得以形化言
天地生物其序固如此遗书中论气化处可见
又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可移也不
知谓名分之分性分之分
分犹定位耳
又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此岂言其命之流行而不巳者
耶
此句更连上句玩味之可见其意
又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
火金阴也此岂就图而指其序耶而水木何以谓之阳
火金何以谓之阴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一三阳也二四
阴也
又以气而语其生之序则木火上金水而木火阳也金
水阴也此岂即其运用处而言之耶而木火何以谓之
阳金水何以谓之阴
此以四时而言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又伊川先生解孟子云不得于言勿求于心此观人之
法择之乃谓不得于言谓在巳失之于言也而孟子与
公孙丑问答论知言大概谓知人之言不知择之之
还可从否
孟子文义正谓在巳者失之于言耳然言为心声则在巳
在人皆如此也
又伊川先生云志气之帅不可小观某𥨸谓以志帅气
此为养气者而言不知所谓小观之意如何
不可小观只是不可小㸔了之意更熟味之
又切要之道无如敬以直内又云有主于内则虚不知
直内还只是虚其内耶
敬则无委曲故直直则无系累故虚不可便以直内为虚
其内也
又云徳不必有邻到徳盛后自无窒碍左右逢其原
也某毕竟暁不之义未得
不只是盛徳意
又云集义所生者集众义而生浩然之气非义外袭而
取之也不知集义何以能生气而生之意义又如何义
外袭我而取气
熹常谓孟子之意盖谓此气乃集义而生事皆合义则胸
中浩然俯仰无所愧怍矣非行义而袭取此气于外如掩
袭之袭以此取彼也
又见济之兄云中和以性言寂感以心言言伊川曾有
此语不知此语如何
伊川无此语只是此间朋友如此商量耳
又见济之兄云喜怒哀乐未𤼵谓之中此中是在中之
义犹言喜怒哀乐是在中底道理而伊川云中所以状
性之体假济之云此与在中之义一般㸔某窃恐有异
同
顷见石兄论此甚好可更质问商量当见异同之实
又中庸言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上下察也其窃谓此察
字是道理著见之义不知如何
察是著见之义然湏见其所著见者是何物始得细观所
问似思索未深如此汎问恐无所益当更革去好高之弊
且就平易处深思反复句读沉潜训义乆之自然习气消
除意思开阔也
答廖季硕〈俣〉
乆不闻动静正此驰情漕台使至忽辱惠问𫉬审比日𤍠
暑关决有相台候万福为慰诚斋荐语精当真无愧词第
顾衰踪不足为重而恐或反为累耳西铭首论天地万物
与我同体之意固极宏大然其所论事天功夫则自于时
保之以下方极亲切承喻日诵此书计必有以深得乎此
矣戴在伯向见朋友间多称之恨未之识也
答廖季硕
比两辱书良以为慰又深愧感异登闻士友咸喜修涂
逸驾自此其可量耶累书下问勤恳顾何爱于一言但欲
以其所以自信自守者为献则误贤者于迂阔而不可行
之地欲舎其所以自信自守者为则又不知所以言也
是以乆而不知所以对惟高明之有以择焉则于此二柄
其必有所处矣
答廖季硕
熹衰晚遭此大祸痛苦不可为怀请词得归巳及里门矣
去家益近触目伤感尤不易堪也见刚之词三复悚叹足
见厉志之笃至于见属之意则有所不敢承也诚斋直道
立不容于朝然敛其惠于一路犹足以及人也知有讲
评之乐尤以歆羡越上亲朋乆不闻问泰州计亦不乆当
受代乃有悼亡之悲人生信鲜欢也
考异
答林伯和 嚣然〈一作嚚然〉
答陈肤仲 今欲革之〈一作救之〉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四十九
闽县儒学教谕王制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