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书_(四库全书本)/卷119 中华文库
乐书 卷一百十九 |
钦定四库全书
乐书卷一百十九
宋 陈 撰
乐图论
雅部
八音〈丝之属上〉
琴瑟上 琴瑟中 琴瑟下
大琴 中琴 小琴
次大琴 雅琴 十二弦琴
两仪琴
琴瑟上
古者琴瑟之用各以声类所宜云和阳地也其琴瑟宜于圜丘奏之空桑阴地也其琴瑟宜于方泽奏之龙门人功所凿而成也其琴瑟宜于宗庙奏之颛帝生处空桑伊尹生于空桑禹凿龙门皆以地名之则云和岂禹贡所谓云土者欤瞽蒙掌鼓琴瑟诗鹿鸣鼓瑟鼔琴书曰琴瑟以咏大传亦曰大琴练逹越大瑟朱
逹越尔雅曰大琴谓之离大瑟谓之洒由是观之琴则易良瑟则静好一于尚宫而已未尝不相须而用也明堂位曰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古之人作乐声应相保而为和细大不逾而为平故用大琴必以大瑟配之用中琴必以小瑟配之然后大者不陵细者不抑而五声和矣乡饮酒礼二人皆在左何瑟后首挎越燕礼小臣左何瑟面执越乐记曰清庙之瑟朱
而疏越诗曰并坐鼓瑟何不日鼓瑟传言赵王为秦鼔瑟皆不及琴者以瑟见琴也舜作五
之琴歌南风之诗而不及瑟者以琴见瑟也后世有雅琴雅瑟颂琴颂瑟岂其声合于雅颂耶琴一也或谓伏羲作之或谓神农作之或谓帝舜使晏龙作之瑟一也或谓朱襄氏使士逹作之或谓伏羲作之或谓晏龙神农作之岂皆有所传闻然邪
琴瑟中
古之论者或谓朱襄氏使士逹制为五之瑟瞽叟又判之为十五
舜益之为二十三
或谓大帝使素女鼓五十
瑟帝悲不能禁因破为二十五
郭璞释大瑟谓之洒又有二十七
之说以理考之乐声不过乎五则五
十五
小瑟也二十五
中瑟也五十
大瑟也彼谓二十三
二十七
者然三于五声为不足七于五声为有馀岂亦惑于二变二少之说而遂误邪汉武之祠太一后土作二十五
瑟今太乐所用亦二十五
盖得四代中瑟之制也庄周曰夫或改调一
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
皆动其信矣乎聂崇义礼图亦师用郭璞二十三
之说其常用者十九
误矣盖其制前其柱则清后其柱则浊有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者有七尺二寸广尺八寸者有五尺五寸者岂三等之制不同欤然诗曰椅桐梓漆爰及琴瑟易通冬日至鼔黄锺之瑟用槐八尺一寸夏日至用桑五尺七寸是不知美槚槐桑之木其中实而不虚不若桐之能𤼵金石之声也昔仲尼不见孺悲鼓瑟而拒之赵王使人于楚鼓瑟而遣之其拒也所以愧之不屑之教也其遣也所以谕之不言之戒也圣朝太常瑟用二十五
具二均之声以清中相应双弹之第一
黄锺中声第十三
黄锺清应其按习也令左右手互应清正声相和亦依锺律击数合奏其制可谓近古矣诚本五音互应而去四清先王之制也〈二均二节声于瑟声十二清声十二极清一
象琴第一晖大抵于瑟半身设柱子右手弹中声十二左手弹清声十二其律并同第一
大吕中第十三
大吕清第三
太蔟中第十五
太蔟清第四
夹锺中第十六
夹锺清第五
姑洗中第十七
姑洗清第六
仲吕中第十八
仲吕清第七
㽔宾中第十九
㽔宾清第八
林锺中第二十
林锺清第九
夷则中第二十一
夷则清第十
南吕中第二十二
南吕清第十一
无射中第二十三
无射清第十二
应锺中第二十四
应锺清〉臣尝考之虞书琴瑟以咏则琴瑟之声所以应歌者也歌者在堂则琴瑟亦宜施之堂上矣窃观圣朝郊庙之乐琴瑟在堂诚合古制绍圣初太乐丞叶防乞宫架之内复设琴瑟岂先王之制哉
琴瑟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琴者士君子常御之乐也朴散而为器理觉而为道惟士君子乐得其道而因心以㑹之盖将终身焉虽无故斯须不彻也故能出乎朴散之器入乎觉理之道卒乎载道而与之俱矣然琴之为乐所以咏而歌之也故其别有畅有操有引有吟有弄有调尧之神人畅为和乐而作舜之思亲操为孝思而作也襄阳㑹稽之类夏后氏之操也训佃之类商人之操也离忧之类周人之操也谓之引若鲁有关雎引卫有思归引之类也谓之吟若箕子吟夷齐吟之类也谓之弄若广陵弄之类也谓之调若子晋调之类也黄帝之清角齐桓之号锺楚庄之绕梁相如之绿绮蔡邕之焦尾以至玉床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吟木沉散抑抹剔操㧰擘伦龊绰璅之类声音之法也畅则和畅操则立操引者引说其事吟者吟咏其事弄则习弄之调则调理之其为声之法十有三先儒之说详矣由是观之琴之于天下合雅之正乐治世之和音也得其粗者足以感神明故六马仰秣者伯牙也鬼舞于夜者贺韬也得其妙者几与造化俱矣故能易寒暑者师襄也召风云者师旷也小足以感神明大足以夺造化然则琴之为用岂不至矣哉
<经部,乐类,乐书,卷一百十九>
赜天地之和莫如乐穷乐之趣莫如琴盖八音以丝为君丝以琴为君而琴又以中晖为君是故君子常御不离于前非若钟鼓陈于堂下列于县簴也以其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固足以感人善心禁人邪志一要宿中和之域而已夫挥五之琴歌南风之诗以合五音之调实始于舜盖南风生养之气也琴夏至之音也舜以生养之德播夏至之音始也其亲底豫而天下化终也其亲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然则所谓琴音调而天下治无若乎五音岂不在兹欤扬子曰舜弹五
之琴而天下化传曰舜弹五
之琴咏南风之诗不下堂而天下治由是观之舜以五
之琴歌南风亦不过咏父母生养之德达孝思之心以解忧而已岂特解民愠阜民财哉盖五
之琴小琴之制也两倍之而为十
中琴之制也四倍之而为二十
大琴之制也明堂位曰大琴中琴四代之乐器也尔雅曰大琴谓之离以四代推之二琴之制始于有虞氏明矣乐记述其制尔雅述其大则中者见矣明堂位并举小大而言之也先儒谓伏牺神农作洞越练朱五
之琴无所经见岂出臆说欤
古者大琴二十次者十五
其
虽多少不同要之本于五声一也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柳世隆善弹琴世称柳公双璅为士品第一
西汉赵定善鼓雅琴为散操东汉刘昆亦能弹雅琴知清角之操则雅琴之制自汉始也圣朝太宗皇帝因太乐雅琴更加二召钱尧卿按谱以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九
按曲转入大乐十二律清浊互相合应御制韶乐集中有正声翻译字谱乂令钧容班部头任守澄并教坊正部头花日新何元善等注入唐来宴乐半字谱凡一声先以九
琴谱对大乐字并唐来半字谱并有清声今九
谱内有大定乐日重轮月重明三曲并御制大乐乾安曲景祐韶乐集内太平乐一曲谱法互同他皆仿此可谓善应时而造者也诚増一
去四清声合古琴之制善莫大焉〈仲吕宫大定乐一百三十字南吕角日重轮一百四十一字月重明一百二十一字无射宫乾安曲四十八字太宗因前代七
加二
曰清角清徴为九
一
黄锺二
大吕三
太蔟四
夹锺五
姑洗六
仲吕七
㽔宾八
林锺按上为夷则九
南吕按上为无射应锺令随编锺按习每一击一弹各依节奏焉〉
圣朝尝为十二琴应十有二律倍应之声靡不悉备盖亦不失先王制作之实也然古人造曲之意感物以形于声因一声而动于物伯牙流水之奏士野清征之音夫心往形留声和意适德幽而调逸神契而感通则古人之意明矣
圣朝初制两仪琴琴有二各六柱合为十二其声洪迅而庄重亦一时之制也
乐书卷一百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