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205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二百五卷目录
尼部列传二
齐
法缘〈附法彩〉 昙彻
僧敬 僧猛
妙智 智胜
僧盖〈附法延〉 法全〈附净练 僧律 惠形〉
净曜〈附僧要 光净〉 昙简
净圭 慧绪〈附僧威〉
超明〈附法藏〉 昙勇
德乐〈附僧茂〉 净秀
僧念 昙晖〈附花光〉
冯尼 惠胜
净贤〈附惠乔 宝颙〉 净渊
净行 令玉〈附令惠 戒忍 惠力〉
僧述 妙祎
惠晖〈附惠意〉 道贵
法宣
梁
道迹 宜都老尼
隋
神尼 大明
唐
荆州二尼 元机
真如 二女尼
妙寂 净真
悟性
神异典第二百五卷
尼部列传二
齐
法缘〈附法彩〉
按“《比丘尼传法缘》者,本姓俞,东莞曾成人也。宋元嘉 九年,年十岁,妺法彩年九岁,未识经法,忽以其年二 月八日俱失所在,经三日而归,说至净土天宫见佛, 佛为开化。至九月十五日又去,一旬乃还,便能作外 国书,语及讲经,见西域人言谑,善相了解。十年正月 十五日,又复失去。田中作人见其随风飘飏上天,父” 母忧惧,祀神求福。既而经月乃返。返已出家,披着法 服,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语云:“汝前世因缘, 应为我弟子。”举手摩头,发自堕,为立法名,大曰法缘, 小曰法彩。临遣还曰:“可作精舍,当与汝经也。”法缘等 还家,即毁神座,缮立精舍,昼夜讲诵。夕中每有五色 光明,流汎峰岭,有若灯烛。自此以后,容止华雅,音制 诠正,上京讽诵,不能过也。刺史韦朗、孔默兼并屈供 养,闻其谈说,甚敬异焉,因是士人皆事正法。年五十 六,建元中卒。
昙彻
按《比丘尼传》:“南永安寺尼昙彻,未详何许人也。少为 普要尼弟子,随要住南永安寺。要道洁学优,有闻当 世。彻秉操无矫,习业不休。佛法奥义,必欲总采,未及 成戒,博究经论,具足己后,遍习毗尼,才堪机务,尤能 讲说,剖毫析滞,探赜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随方 应会,负帙成群。五侯七贵,妇女已下,莫不修敬。年六” 十三。齐永明二年卒。
僧敬
按《比丘尼传》:“崇圣寺尼僧敬,本姓李,会稽人也,寓居 秣陵。僧敬在孕,家人设会,请瓦官寺僧超、西寺昙芝 尼,使二人指腹,呼胎中儿为弟子,母代儿唤二人为 师,约不问男女,必令出家。将产之日,母梦神人语之 曰:‘可建八关’。即命经营,僧像未集,敬便生焉。闻空中 语曰:‘可与建安寺白尼为作弟子’。母即从之。及年五” 六岁,闻人经呗,辄能诵忆,读经数百卷,妙解日深,菜 蔬刻己,清风渐著。逮元嘉中,鲁郡孔默出镇广州,携 与同行,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来向宋都,并风节峻 异,更从受戒,深悟无常,乃欲乘舶汎海,寻求圣迹。道 俗禁阻,留滞岭南三十馀载。流风所渐,犷俗移心,舍 园宅施之者十有三家,共为立寺于潮亭,名曰“众造。” 宋明帝闻之,远遣征迎,番禺道俗大相悲恋。还都,敕 住崇圣寺,道俗向慕,服其进止。丹阳乐遵为敬舍宅 立寺,后迁居之。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并钦风德,䞋 施无碍。年八十四,永明四年二月三日卒,葬于锺山 之阳。弟子造碑,中书侍郎吴兴沈约制其文焉
僧猛
按《比丘尼传》:“盐官齐明寺尼僧猛,本姓岑,南阳人也。 迁居盐官县,至猛五世矣。曾祖率,晋正员郎,馀杭令。 世事黄老,加信敬邪神。猛幼而慨然,有拔俗之志。年 十二,父亡,号哭吐血,死而复苏。三年告终,示不灭性。 辞母出家,行己清洁,奉师恭肃。疏粝之食,止存支命。 行道礼忏,未尝疲怠。说悔先罪,精恳流泪。能行人所” 不能行。益州刺史吴郡张岱闻风贵敬,请为门师。宋 永徽元年,净虔尼入吴,携出京城,仍住建福寺。历观 众经,以日系夜,随逐讲说,心无厌倦。多闻强记,经耳 必忆,由是经律皆悉研明,澄清宴坐,泊然不侧。齐建 元四年,母病返东,舍宅为寺,名曰“齐明。”缔构殿宇,列 植竹树,内外清静,状若仙居。饥者撤膳以施之,寒者 解衣而与之。尝有猎者,近于寺南,飞禽走兽,竞来投 猛,而鹰犬驰逐,相去咫尺。猛以身手遮遏,虽体被啄 啮,而投者获免,同止数十人,三十馀载,未尝见其愠 怒之色。年七十二,永明七年卒。
妙智
按《比丘尼传》:“华严寺尼妙智,本姓曹,河内人也。禀性 柔明,陶心大化。执持禁范,如护明珠。心勤忍辱,与物 无忤。虽有毁恼,必以和颜。下帷穷年,终日无闷。精达 法相,物共宗之。禅堂初建,齐武皇帝敕请智讲《胜鬘》 《净名》。开题及讲,帝数亲临,诏问无方,智连环剖析,初 无遗滞。帝屡称善,四众推服。年六十四,建武二年卒”, 葬于定林寺南。齐侍中琅琊王伦妻江氏为著《石赞 文》序,立于墓左耳。
智胜
按《比丘尼传》:“建福寺尼智胜者,本姓徐氏,长安人也。 寓居会稽,已三世。六岁而随王母出都,游瓦官寺,见 招提整峻,宝饰严华,潸焉泣涕,仍祈剪落。王母问之, 具述此意,谓其幼稚,而未许之。宋季多难,四民失业, 时事纷纭,奄冉积载。年将二十,方得出家。住建福寺, 独行无伦,绝尘难犯。听受《大般涅槃经》,一闻能持。后” 研律藏,功不再受,总持之誉,佥然改约。自制数十卷 《义疏》,“辞约而旨远,义隐而理妙,逢涅不缁,遇磨不磷。” 大明中,有一男子,诡期抱梁,欲规不逊胜,刻意渊深, 持操壁立,正色告众,众录付官。守戒清净,如护明珠。 时庄严寺昙斌法师,弟子僧宗元趣共直佛殿,慢藏 致盗,乃失菩萨璎珞及七宝澡罐。斌衣钵之外,室如 悬磬,无以为备,忧慨辍讲。闭房三日。胜宣告四部,旬 日备办。德感化行,皆类此也。齐文惠帝闻风雅相接 召,每延入宫,讲说众经,司徒竟陵文宣王倍宗敬焉。 胜志贞南金,心皎北雪,才成,尼众实允物望。令旨仍 使为寺主。众所爱敬,如奉严尊。从定林寺僧远法师 受菩萨戒,座侧常置香炉。胜乃捻香远止之曰:“不取 火已信宿矣。”所置之香,遂氛霭流烟,咸叹其肃恭表 应若斯也。永明中,作圣僧斋,摄心祈想,忽闻空中弹 指,合掌侧听。胜居寺四十年,未尝赴斋会。游践贵贱, 清闲静处,系念思惟,故流芳不远。文惠帝特加供俸, 日月充盈,缔构房宇,寺众崇华。胜舍衣钵,为宋、齐七 帝造摄山寺石像。永明十年寝疾,忽见金车玉宇,悉 来迎接。至四月五日,告诸弟子曰:“吾今逝矣。”弟子皆 泣,乃披衣出胸。胸有《草善佛》字,字体鲜白,色相明润。 八日正中而卒,年六十六。葬于锺山。文帝给其汤药, 凶事所须,并令官备也。
僧盖〈附法延〉
按《比丘尼传》:“禅基寺尼僧盖,本姓田,赵国均仁人。父 完,梁天水太守。盖幼出家为僧志尼弟子。住彭城华 林寺,忘利养,惔毁誉。永徽元年,索虏侵州,与同学法 进南游京室,住妙相尼寺,博听经律,深究旨归,专修 禅定,惟日弗足。寒暑不变,衣裳四时恒新,日食但资 一菜,中饮而已。受业于隐、审二禅师,禅师皆叹其易” 悟。齐永明中,移止禅基寺,欲广弘观道。道俗咨访,更 成纷动。乃别立禅房于寺之左,宴默其中,出则善诱, 循循不倦。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四时资给,虽已耆 艾,而志尚不衰。终日清虚,通夜不寐。年六十四,永明 十一年卒。时寺又有法延尼者,本姓许,高阳人也。精 勤有行业,亦以禅定显名。
法全〈附净练 僧律 惠形〉
按《比丘尼传》:“东青园寺尼法全,本姓戴,丹阳人也。端 庄好静,雅勤定慧。初随宗瑗,博综众经,后师审隐,遍 游禅观。昼则披文远思,夕则历观妙境。大乘奥典,皆 能宣说,三昧秘门,并为师匠。食但蔬菜,衣止蔽形,训 诱未闻,奖成后学。听者修行,功益甚众。寺既广大,阅 理为难。太始三年,众议欲分为二寺,时宝婴尼求于” 东面起立禅房,更构灵塔,于是始分为东青园寺。升 明二年婴卒。众既新分,人望未辑,乃以全为寺主。于 是大小爱悦,情无纤介。年八十三,隆昌元年卒。时寺 复有净练僧律惠形,并以学显名也。
净曜〈附僧要 光净〉
按《比丘尼传》:“普贤寺尼净曜,本姓杨,建康人也。志道专诚,乐法翘恳。具戒之初,从济、瑗禀学,精思研求,究大乘之奥。十腊之后,便为宗匠。齐文惠帝、竟陵文宣 王莫不服膺。永明八年,竟陵王请于第讲《维摩经》。后 为寺主二十馀年,长幼崇敬,如事父母,从为弟子者 四百馀人。年七十二,永明十年卒。时寺复有僧要光”、 净,并学行有闻也。
昙简
按《比丘尼传》:“法音寺尼昙简,本姓张,清河人也。为法 净尼弟子,游学淮海,弘宣正法。先人后己,志在旷济。 以齐建元四年,立法音精舍,禅思静默,通达三昧。德 声遐布,功化日远。道俗敬仰,盛修供施。时有慧明法 师,深爱寂静,本住道林寺,寺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 之所修饰,僧多义学,累讲经论,去来喧动。明欲去之”, 简以精舍为施,自移白山,更立草庵,以蔽风雨。应时 行乞,取给所资,常聚樵木,云“经营功德。”以建武元年 二月十八日夜,登此,𧂐薪引火自焚,舍生死身,供养 三宝。近村见火,竞来赴救。及至,简已迁灭。道俗哀恸, 声震山谷。即聚所馀,为立坟刹。
净圭
按《比丘尼传》:“尼净圭,本姓周,晋陵人也。寓居建康县 三世矣。圭幼而聪颖,一闻多悟,性不狎俗,早愿出家, 父母怜之,不违其志。为法净尼弟子,住法音寺。德行 纯粹,经律博通,三乘禅秘,无不善达。神量渊远,物莫 能窥,遗身忘味,常自枯槁。其精进总持,为世法则。传 授训诱,多能导利,当世归心。与昙简尼同憩法音寺”, 后移白山,栖托树下,功化转弘。“以建武元年二月八 日与昙简同夜烧身。道俗哀赴,莫不感咽。收其舍利, 树坟封刹焉。”
慧绪〈附僧威〉
按《比丘尼传》:“集善寺尼慧绪,本姓闾丘,高平人也。为 人高率疏远,见之如丈夫,不似妇人。发言吐论,方正 直情,略无回避。七岁便蔬食持斋,志节勇猛。十八出 家,住荆州三层寺,戒业具足,道俗所嗟。时江陵复有 隐尼,西土德望,见绪而异之,遂乃契意,相携行道。尝 同居一夏,共习般舟,心形勤苦,昼夜不息。沈攸之为” 刺史,普沙简僧尼,绪乃避难下都。及沈破败后,复还 西。齐太尉大司马、豫章王萧嶷,以宋升明末,出镇荆 陕,知其有道行,迎请入内,备尽四事。时有元畅禅师 从蜀下荆,绪就受禅法,究极精妙,畅每称其宿习不 浅。绪既善解禅行,兼菜蔬厉节,豫章王妃及内眷属 敬信甚深,从受禅法,每有䞋施,受已随散,不常储蓄。 意志高远,都不以生业关怀。萧王要共还都,为起寺 舍,在第东田之东,名曰福田寺。常入第行道。永明九 年,自称忽忽苦病,亦无正恶,惟不复肯食,颜貌憔悴, 苦求还寺,还寺即平愈。旬日中,辄复请入,入辄如前, 咸不知所以尔。俄而王薨,祸故相续。武皇帝以东田 郊迫,更起集善寺,悉移诸尼还集善,而以福田寺别 安外国道人阿梨第中,还复供养善,读诵咒绪。自移 集善寺已后,足不复入第者数年。时内外既敬重此 尼,每劝其暂。至后第内,竺夫人欲建禅斋,遣信先咨 请尼云:“甚善。贫道年恶,此段实愿一入第,与诸夫娘 别。”既入斋,斋竟,自索纸笔,作诗曰:“世人或不知,呼我 作老”周忽请作七日禅斋,不得休。作诗竟,言笑接人, 了不异常日高傲也。因具叙离云:此段出寺,方为永 别,年老无复能入第理。时体中甚康健,出寺月馀,一 夕奄然卒。时永元元年十一月二十日也,年六十九。 周舍为立序赞。又有僧威尼,德合志同,为法眷属,行 道习觐,亲承音旨也。
超明〈附法藏〉
按《比丘尼传》:“钱唐齐明寺尼超明,本姓范,钱唐人。父 考少为国子生,世奉大法。明幼聪颖,雅有志尚,读《五 经》,善文义,方正有礼,内外敬之。年二十一,夫死寡居, 乡邻求聘,誓而不许,因遂出家,住崇隐寺。神理明彻, 道识清悟。闻吴县北张寺有昙整法师,道行精苦,从 受具足。后往涂山,听慧基法师讲说众经,便究义旨”, 一经于耳,退无不记。三吴士庶,内外崇敬。寻还钱唐, 移憩齐明寺,年六十馀,建武五年卒。时又有法藏尼, 亦以学行驰名焉。
昙勇
按《比丘尼传》:“法音精舍尼昙勇者,昙简尼之姊也。为 性刚直,不随物倾动,常以禅律为务,不以衣食经怀。 憩法音精舍,深悟无常,高崇我乐。以建武元年随简 因移白山。永元三年二月十五日夜,积薪自烧,以身 供养。当时闻见,咸发道心,共聚遗烬,为之建立坟刹 焉。”
德乐〈附僧茂〉
按《比丘尼传》:“剡齐兴寺尼德乐,本姓孙,毗陵人也。高 祖毓,晋豫州刺史。乐生而口有二牙。及长,常于暗室 不假灯烛,了了能见,志愿离俗,父母爱惜,而不敢遮。 至年八岁,许其姊妹同时入道,为晋陵光尼弟子。具 戒已后,并游学京师,住南永安寺。笃志精勤,以昼继夜,穷研经律,言谈典雅,宋文帝善之。元嘉七年,外国” 沙门求那跋摩宋大将军立王国寺,请移住焉。十一 年,有狮子国比丘尼十馀人至乐重,从僧伽跋摩受 具足戒。至二十一年,移憩东青园寺,咨请深禅,穷究 妙境。及文帝崩,东游会稽,止于剡之白山照明精舍。 学众云集,从容教授,道盛东南矣。齐永明五年,陈留 阮俭,笃信士也,舍所居宅,立“齐明精”舍,乐纲纪,大小 悦服,远近钦风,皆愿依止。徒众二百馀人,不聚䞋施。 岁建一讲,僧尼不限,平等资供。年八十一,永明三年 卒。剡又尼僧茂,本姓王,彭城人也。节食单疏,勤苦为 业,用其亲遗,起“竹园精舍”焉。
净秀
按沈约《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尼净秀本姓梁氏,安 定乌氏人也。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 嬴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 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 伯。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 郡人焉。自时厥后,昌裔阜世,名德交辉,蝉冕叠映。汉” 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魏时, 梁爽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博极群书,善谈元理。晋 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即尼之迺祖也。阐孙 㧑,晋范阳王虓骠骑参军事,渔阳太守。遭永嘉荡析, 沦于伪赵,为秘书监征南长史,后得还。晋为散骑侍 郎。子畴字道度,征虏司马。子粲之仕宋征虏府参军 事,封龙川县都亭侯。尼即都亭侯之第四女也。挺慧 悟于旷劫,体妙解于当年,而性调和绰,不与凡孩孺 同数。弱龄便神情峻彻,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 志法门。至年十岁,慈念弥笃,绝粉黛之容,弃锦绮之 玩,诵经行道,长斋蔬食。年十二,便求出家,家人苦相 禁抑,皆莫之许。于是心祈冥感,专精一念,乃屡获昭 祥,亟降瑞相。第四叔超独为先觉,开譬内外,故雅操 获遂。秀天性聪睿,幼而超群。年至七岁,自然持斋,家 中请僧行道,闻读《大涅槃经》,不听食肉,于是长蔬不 啖。二亲觉知,若得鱼肉,辄便弃去。昔有外国普练道 人出于京师,往来梁舍,便受五戒,勤翘奉持,未尝违 犯,日夜恒以礼拜读诵为业,更无馀务。及手能书,常 自写经。所有财物,唯充功德之用。不营俗好,少欲入 道。父母为障,遂推流岁月。至年二十九,方获所志。落 发青园,服膺寺主。秀事师虔孝,先意承旨,尽心竭力, 犹惧弗及。躬修三业,夙夜匪懈。僧使众役,每居其首。 精进劬勤,触事关涉。有开士马先生者,于青园见秀, 即便记云:“此尼当生兜率天也。”又亲于佛殿内坐禅, 同集三人。忽闻空中有声,状如牛吼,二尼惊怖,迷闷 战栗。秀惔然自若,徐起下床,归房执烛,检声所在。旋 至构栏,二尼便闻殿上有人相语云:“各自避路”,某甲 师还后,又于禅房中坐伴类数人,二尼鼾眠,此尼于 睡中见有一人头届于屋,语云:“勿惊某甲师也。”此尼 于是不敢复坐。又以一时坐禅,同伴一尼,有小缘事, 暂欲下床。见有一人,抵掌止之曰:“莫挠某甲师。”于是 闭气徐出,叹未曾有如此之事,比类甚繁,既不即记, 悉多漏忘,不得具载。性爱戒律,进止俯仰,必欲遵承。 于是现请曜律师讲。内自思惟,但有直一千心中虑 事不办,夜即梦见鸦鹊鸲鹆雀子各乘车,车并安轩, 车之大小,还称可鸟形,同声唱言:“我助某甲尼讲去。” 既寤欢喜,知事当成。及至就讲,乃得七十檀越设供, 果食皆精。后复又请颖律师开律即发讲日,清净罂 水自然香,如水园香气,深以为欣。既而坐禅得定,至 夜中方起,更无馀伴,便自念言:“将不犯独。”即咨律师, 律师答云:“无所犯也。”意中犹豫,恐违失,且见诸寺尼 僧多有不如法,乃喟然叹曰:“呜呼!鸿徽未远,灵绪稍 𬯎,自非引咎责躬,岂能导物?”即自忏悔,行摩那睡。于 是京师二部,莫不咨嗟云:“如斯之人,律行明白,规矩 应法,尚尔思愆,何况我等动静多过,而不惭愧者哉?” 遂相率普忏,无有孑遗。又于南园就颖律师受戒。即 受戒日,净罂水香,还复如前。青园诸尼及以馀寺,无 不更受戒者。律师于是亦次第诣寺,敷弘戒品,阐扬 大教,故宪轨遐流,迄届于今。颖律师又令秀约语诸 寺尼,“有高床俗服者,一切改易。”秀奉旨制勒,无不祗 承。律藏之兴,自兹更始。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清净 水香复如前,不异青园。徒众既广,所见不同,师已迁 背,更无觐侍。于是思别立住处,可得外严圣则,内穷 宴默者。以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脩仪及南昌公主, 深崇三宝,敬仰德行,初置精舍,秀麻衣弗温,藿食忘 饥,躬执泥瓦,尽勤夙夜。以宋泰始三年明帝赐号曰 “禅林”,盖性好闲静,冥感有征矣。而制龛造像,无不毕 备。又写集众经,皆令具足,装潢染成,悉自然。有娑罗 伽龙王兄弟二人现迹,弥日不灭,知识往来,并亲瞻 睹。招纳同住十有馀人,训化奖率,皆令禅诵。每至奉 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又于一时虔请圣众,七 日供养,礼忏始讫,摄心运想,即见两外国道人举手 共语:“一云呿罗”,一云“毗呿罗。”所著袈裟,色如桑椹之熟,因即取泥以坏衣色,如所见仿。于是远近尼僧,并 相仿敩,改服间色,故得绝于五大之过,道俗有分者 也。此后又请河耨达池五百罗汉,日日凡圣无遮大 会,已近二旬,供设既丰。复更请罽宾国五百罗汉,足 上为千,及请凡僧,还如前法。始过一日,见有一外国 道人,众僧悉皆不识,于是试相借问,自云从罽宾国 来。又问:“来此几时”,答云:“来此一年也。”众僧觉异,令人 守门,观其动静。而食毕乃于宋林门出。使人逐视,见 从宋林门去行十馀步,奄便失之。又尝请圣僧,浴器 盛香汤及以杂物,因而礼拜,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 作声,如用水法。意谓或是有人出,便共往看,但见水 杓自然摇动,故知神异。又曾夜中忽见满屋光明,正 言已晓,自起开户,见外犹暗,即便闭户,还床复寝,久 久方乃明也。又经违和极笃,忽自见大光明,遍于世 界山河树木,浩然无碍,欣尔独笑。傍人怪问,具陈所 见,即能起行,礼拜读诵,如常无异。又于一时,复违和 亦甚危困,忽举两手,状如捧物,语傍人不解,问言:“为 何所捧?”答云:“见宝塔从地出”,意欲接之,幡花伎乐,无 非所有。于是疾恙豁然而除,都无复患。又复违和,数 日中亦殊绵惙,恒多东向视,合掌向空,于一时中,急 索香火,移时合掌,即自说云:“见弥勒佛,及与舍利佛、 目连等诸圣人。”亦自见诸弟子数甚无量,满虚空中, 有人持幡华伎乐及三台“来迎,其幡华伎乐非世间 比,半天而住,一台已在半路,一台未至半路一台未 见,但闻有而已。尔时巳作两台,为此兆故,即更作一 台也。”又云:“有两树宝华在床边,人来近床语莫坏我 华。”自此之后,病即除损。前后遇疾,恒有瑞相,或得凉 风,或得妙药,或闻异香,病便即愈。疾瘥之为理,都以 渐豁然而去。如此其数,不能备记。又天监三年,一夏 违和,于昼日眠中,见虚空藏菩萨,即自围绕诵呗,呗 声彻外。眠觉所患即除。又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 盖满屋,语傍人令烧香,了自不见。秀以天监五年六 月十七日得病,苦心闷,不下饮。彭城寺令法师以六 月十九日夜得梦,见一处,谓是兜率天,严丽,非世间 比,言此是秀住处。即见秀在中。于是法师有语秀:“秀 得生好处,当见将接。秀是法师小品,檀越勿见遗弃。” 秀即答云:“法师丈夫,又弘通经教,自应居胜地。某甲 是女人,何能益?”法师又云:“不如此也。”虽为丈夫,不能 精进,持戒不及秀时,体已转恶。与令法师素疏,不堪 相见。病既稍增,饮粥日少,为治无益,渐就绵惙。至七 月十二日,尔时天雨清凉,闷势如小退。自云:“梦见迎 来至佛殿西头,人人捉幡竿,犹车在地。幡之为理,不 异世间队担鼓旗幡也。”至二十日,便绝,不复进饮粥。 至二十二日,令请相识,众僧设会,意似分别。至二十 五日,云:见十方诸佛,遍满空中。至二十七日中后,安 然而卧,作两炊久,方复动转。自云上兜率天,见弥勒 及诸菩萨,皆黄金色,秀手中自有一琉璃清净罂,可 高三尺许以上。弥勒即放光明,照于秀身,至兜率天 亦不见,饮食自然饱满,故不复须人间食也。但闻人 间食皆臭,是以不肯食。于彼天上得波利䴵,将还,意 欲与令法师。有人问:“何意将䴵去?”答云:“欲与令法师。” 是人言:“令法师是人中果报,那得食天上食?”不听将 去。既而欲见令法师闲居,秀为迎法师来相见,语法 师:“可作好菜食,以饷山中坐禅道人。若修三业,方得 生兜率天耳。”法师不坐禅,所以令作食饷山上道人 者,欲使与坐禅人作因缘也。自入八月,体中亦转恶, 不复说馀事,但云有三十二童子,一名功德天,二名 善女天,是迦毗罗所领,恒来在左右,与我驱使。或言 得人饷饮食,令众中行之。复云“空中昼夜作伎乐闹 人耳也。”
按《比丘尼传》:净秀于天监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告诸 弟子曰:“我升兜率天宫。”言绝而卒,年八十九。
僧念
按《比丘尼传》:“禅林寺尼僧念,本姓羊,泰山南城人。父 弥,州从事史。念即招提寺昙睿法师之姑也。圭璋早 秀才鉴,明达立德。幼年十岁出家,为法护尼弟子,从 师住太后寺。贞节苦心,禅思精密,博涉多通,文义兼 美。蔬食礼忏,老而弥笃。诵《法华经》,日夜七遍。宋文、孝 武二帝常加资给。齐永明十年中,移住禅林寺,禅范 大隆,咨学者众。司徒竟陵王四时供养。”年九十,梁天 监三年卒,葬秣陵县中兴里内。
昙晖〈附花光〉
按《比丘尼传》:成都长乐寺尼昙晖,本姓青阳,名白玉, 成都人也。幼乐修道,父母弗许。元嘉九年,有外国禅 师畺良耶舍入蜀,大弘禅观。晖年十一,启母求请禅 师咨禅法,母从之。耶舍一见,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 属法育尼使相左右。母已许嫁于晖之姑子,出门有 日,不展馀计。育尼密迎还寺,晖深立誓愿:“若我道心 不遂,遂致逼迫者,当以火自焚耳。”刺史觐法崇闻之, 遣使迎晖,集诸纲佐及有望之民,请诸僧尼,穷相难 尽。法崇问曰:“汝审能出家不?”答曰:“微愿久发,特乞救济。”法崇曰:“善。”遣使咨姑,姑即奉教,从法育尼出家,年 始十三矣。从育学修观行,裁得禀受,即于坐末便得 入定。见东方有二光明,其一如日而白,其一如月而 青。即于定中立念云:“白者必是菩萨道,青者声闻法。 若审然者,当令青者销而白光炽。”即应此念,青光自 灭,白光炽满。及至起定,为育尼说。育尼善观道,闻而 欢喜赞善。时同坐四十馀人,莫不叹其希有也。后婿 心疑,以为奸诈,相率抄取,将归其家。昙晖时年十六 矣,以婢使营卫,不受侵逼。婿无如之何,复以许州刺 史以赏异问畺良、耶舍答曰:“此人根利,慎勿违之。若 婿家须相分解,费用不足者,贫道有一苍头即为随 喜。”于是解释。后于禅中自解佛性,常著大乘等义,并 非师授。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于是声驰远 近,莫不归服。宋元嘉十九年,临川王临南充,延之至 镇,时年二十一。骠骑牧陕,复携住南楚,男女道俗,北 面拥帚者,千二百人。岁月稍流,思母转至,固请还乡。 德行既高,门徒日众,于市桥西北自营塔庙,殿堂厢 廊,倏忽而成。复营三寺,皆悉神速,莫不叹服,称有神 力焉。年八十三,天监三年卒。初,张峻随父在益州,尝 忽然直往,不令预知。同行宾客三十许人,坐始定,便 下果粽,并悉时珍。刺史刘悛后尝率往,亦复如之。梁 宣武王尝送物,使晖设百人会,本言不出,临中自往, 及至,乃有三百僧,并王佐吏近四百人,将欲行道,遣 婢来倩人下食。王即遣入,惟见二弟子及二婢奠食, 都无杂手力。王弥复叹其不可量也。或有问晖者曰: “见师生徒不过中家之产”,而造作云为有若神化何 以至此耶?答云:“贫道常自无居贮,若须费用,役五三 金而已。”随复有之,不知所以而然。故谈者以为有无 尽藏焉。时又有花光尼,本姓鲜,深禅妙观,洞其幽微, 遍览三藏,傍兼百氏,尤能属文述晖,赞颂,词旨有则, 不乖风雅焉。
冯尼
按《比丘尼传》:“冯尼者,本姓冯,高昌人也。时人敬重,因 以姓为号。年三十出家,住高昌都郎中寺,斋蔬一食, 戒行精苦,烧六指,供养皆悉至掌。诵《大涅槃经》三日 一遍。时有法惠法师,精进迈群,为高昌一国尼依止 师。冯后忽谓法惠言:‘阿阇黎来好。冯是阇黎善知识, 阇𥟖可往龟兹国金花寺帐下直日,闻当得胜法’。”法 惠闻而从之,往至彼寺见直日。直日欢喜,以葡萄酒 一斗五升与之令饮。法惠惊愕:“我来觅胜法,翻然饮 我非法之物。”不肯饮。直日推背,急令出去。法惠退思: “我既远来,未达此意,恐不宜违。”即顿饮之,醉吐迷闷, 无所复识,直日便自他行。法惠酒醒,自知犯戒,大为 惭愧,自椎其身,悔责所行,欲自断命。因此思惟,得第 三果。直日还,问曰:“已得耶?”答曰:“然。”因还高昌。未至二 百里,初无音信,冯呼尼众,远出迎候。先知之迹,皆类 此也。高昌诸尼,莫不师奉。年九十六,梁天监二年卒。
惠胜
按《比丘尼传》:“梁闲居寺尼惠胜,本姓唐,彭城人也。父 僧智,寓居建康。胜幼愿出家,以方正自立,寡于语言, 言必能行,身无轻躁,旬日不出户牖,见之者莫不敬 异。以宋元嘉二十一年出家,时年十八,为净秀尼弟 子,住禅林寺以具戒。后讲《法华经》,随习善寺绪尼,学 五门禅。后从草堂寺惠隐、灵根寺法颖,备修观法,奇” 相妙证,独得怀抱。人见而问之,皆答云:“罪无轻重”,一 时发露,忏悔恳恻,以昼系夜,贵贱崇敬,供施不断。年 八十一,梁天监四年卒,葬于白板山。
净贤〈附惠乔 宝颙〉
按《比丘尼传》:“尼净贤,本姓弘,永世人。住青园东寺。有 干局才能,而好修禅定,博穷经律,言必典正。虽不讲 说,精究旨要,宋文皇帝善之。湘东王在龆龀之年,眠 好惊魇,敕从净贤尼受三自归,悸寐即愈。帝益相善, 厚崇供施,内外亲宾。及明帝即位,礼待益隆,资给弥 重。建斋设讲,相继不绝。当时名士,莫不宗敬。后总寺” 任十有馀载,年七十五,梁天监四年卒。复有惠乔、宝 颙,皆知名。惠乔坐禅诵经,勤营众务。宝颙诵《法华经》, 明于观行。
净渊
按《比丘尼传》:“竹园寺尼净渊,本姓时,巨鹿人也。幼有 成人之智,五六岁时,常聚沙为塔,刻木成像,烧香礼 拜,弥日不足。每闻人言,辄难尽取其理究。二十出家, 恋慕膝下,不寝不食,饮水持斋,劝晓不从,终竟七日。 自尔之后,蔬食长斋,戒忍精苦,不由课厉。师友嗟敬, 远近称誉。齐文帝大相钦礼,四时供养,信驿重沓。年” 七十一,梁天监五年卒。
净行
按《比丘尼传》:“尼净行,即净渊第五妹也。幼而神理清 秀,远识道赡,爽烈有志分,风调举止,每辄不群。少经 与太秣令郭洽妻臧氏相识,洽欲害其妻,言泄于路。 行请兄谏洽,洽不从之。行密语臧氏,臧氏不信,行执 手恸泣,于是而返。后一二日,洽果害之。及年十七,从法施尼出家,住竹园寺,学《成实》《毗昙》《涅槃》《华严》。每见” 事端,已达旨趣,探究渊赜,博辩无穷。齐竟陵文宣王 萧子良厚加资给,僧宗、宝亮二法师雅相赏异。及请 讲说,听众数百人。官第尼寺,法事连续,当时先达无 能屈者。竟陵王后区品学众,欲撰僧录,莫可与行为 辈。后有尼聪朗特达,博辩若神,行特亲狎之,众亦以 为后来之秀,可与行为俦也。行晚节好禅观,菜食精 苦。皇帝闻之,雅相叹赏。年六十六,梁天监八年卒,葬 于锺山也。
令玉〈附令惠 戒忍 惠力〉
按《比丘尼传》:“尼令玉,本姓蔡,建康人也。父朗,少出家, 住何后寺禅房,为净晖尼弟子。净晖律行纯白,思业 过人。玉少事师长,恭勤匪懈。始受十戒,威仪可观。及 受具戒,禁行清白,有若冰雪。博寻五部,妙究幽宗,雅 能传述。梁邵陵王纶大相钦敬,请为南晋陵寺主,固 让不当。王不能屈。以永徽元年再敕,事不获免。在任” 积年,不矜而庄,不厉而威。年七十六,梁天监八年卒。 寺复有令惠、戒忍、惠力,并显名。令惠讲《妙法莲华》《维 摩》《胜鬘》等经,勤身蔬饭,卓然众表。戒忍聪朗,好学经 目,不忘惠力,雅识灵通,无所矫竞。
僧述
按《比丘尼传》:“闲居寺尼僧述,本姓怀,彭城人也。父僧 珍,侨居建康。述幼而志道,八岁蔬食。及年十九,以宋 元嘉二十四年,从禅林寺净秀尼出家。节行精苦,法 检不亏,游心经律,靡不遍览。后偏功十诵,文义优洽。 复从隐、审二法师咨受秘观,遍三昧门,移住禅林寺, 为禅学所宗。去来投集,更成嚣动,述因有隐居之志。” 宋临川王母张贵嫔闻之,舍所居宅,欲为立寺,时制 不得辄造。到元徽二年九月一日,汝南王母吴充年 华启敕,即就缔构堂殿房宇五十馀间。率其同志二 十人,以禅寂为乐,名曰《闲居》。述动静守真,不敩浮饰。 宋齐之季,世道纷喧,且禅且寂,风尘不扰。齐文惠帝、 竟陵文宣王大相礼遇,修饰一寺,事事光奇,四时供 养,未曾休息。及大梁开泰,天下有道,白黑敬仰,四远 云萃。而述不蓄私财,随得随散,或赈济四众,或放生 乞施,造金像五躯,并皆壮丽。写经及律一千馀卷,标 帙带轴,宝饰庄严。年八十四,梁天监十二年卒,葬于 锺山之西阳也。
妙祎
按《比丘尼传》:“尼妙祎,本姓刘,建康人也。龆龀之年,神 机秀发。幼而出家,住西青园寺。戒行无玷,神情超悟, 故信布惠,莫不怀之。雅好谈说,尢善语笑。讲《大涅槃》 《法华》十地,并三十馀遍,十诵《毗尼母经》,敷说随方导 物,利益弘多。年七十,梁天监十二年卒也。”
惠晖〈附惠意〉
按《比丘尼传》:“尼惠晖,本姓骆,青州人也。六岁乐道,父 母不听。至年十一,断荤辛绝味,清虚淡朗,姿貌详雅, 读《大涅槃经》,诵《妙法莲华经》。及年十七,随父出都,精 进勇猛,行人所不及。父母爱焉,听遂其志。十八出家, 住乐安寺,从斌济、柔次四法师听《成实论》及《涅槃》诸 经。于十馀年中,郁为义林,京邑诸尼无不师受。于是” 法筵频建,四远云集,讲说不休,禅诵无不。标心正念, 日夕忘寝。王公贵贱,无不敬重。十方䞋遗,四时殷竞。 所获之财,追造经像,随宜远施。时有赢馀者,改缉乐 安寺,莫不新整。年七十三,梁天监十三年卒,葬于石 头冈。时复有惠意,以礼诵为业。
道贵
按《比丘尼传》:“尼道贵,本姓寿,长安人也。幼清夷冲素, 善研机理,志干勤整,精苦过人,誓弘大化。荤鲜不食, 济物为怀。敝衣自足,诵《胜鬘无量寿经》,不舍昼夜。父 母忧念,使其为道。十七出家,博览经律,究竟文理,不 羡名闻,唯以进道为业。观境入定,行坐不休。悔过发 愿,言辞哀敏,听者震肃。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 推敬,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请贵为知事,固执不从, 请为禅范,然后许之。于是结挂林下,栖寄毕世。纵复 屯云晦景,委雪埋山,端然寂坐,曾无闷焉。得人信施, 广兴福业,不以纤毫自润己身。年八十六,梁天监十 五年卒,葬于锺山之阳也。
法宣
按《比丘尼传》:“尼法宣,本姓王,剡人也。父道寄,世奉正。 法宣幼而有离俗之志,年始七岁,而蔬食苦节。及年 十八,诵《法华经》,首尾通利,解其指归。坐卧辄见帐盖 覆之,骤有媒聘,誓而弗许。至年二十,父母携就剡齐 明寺德乐尼改服从道,即于是日帐盖自消。博览经 书,深入理味。成戒已后,乡邑时人望俗义道,莫不服 其精致。”逮宋氏之季,有僧柔法师周游东夏,讲宣经 论。自滹嵊而之禹穴,或发灵隐,或往姑苏。僧柔数论 之趣,惠基经书之要,咸畅其精微,究其渊奥。及齐永 明中,又从惠熙法师咨受《十诵》,所餐日优,所见月赜。 于是移住山阴招明寺,经律迭讲,声高于越。不立私 财,以䞋施之物,修饰寺宇,造构精华,状若神功,写经铸像,靡不毕备。吴郡张援、颍川庾咏、汝南周颙,皆一 时之名秀,莫不躬往礼敬。齐巴陵王萧昭胄出守会 稽,厚加供待。梁衡阳王元简即到郡,请为母师。春秋 八十三,梁天监十五年卒矣。
梁
道迹
按《法华持验》,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 磨,遁居湖州弁岭峰,昼夜诵《法华经》,诵满万部,不出 山者凡二十年。后归寂,塔全身于结庐之所。大同元 年,塔内忽有青莲华一朵,道俗异之,启视,见华从舌 根生。州郡录奏,敕建法华寺。
宜都老尼
按《荆州府志》:“太清间,宜都有老尼诵经于紫竹庵。庵 临溪侧,一日溪水暴涨,老尼大笑,掷蒲团于水中,趺 坐其上,诵《普门品》。信流由汉阳江出,自清江而去,莫 知所之。后人因名其溪为师姑溪云。”
隋
神尼
按《隋书高祖本纪》,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 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 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 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常抱高祖,忽见头上 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 曰:“巳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
按《佛祖统纪》。隋文帝始生般若寺,尼智仙亲育之。及 长,密告之曰:“汝当大贵,佛法暂废,赖汝而兴。”
按《陕西通志》:神尼名智仙,蒲坂刘氏女。少出家,有戒 行。文帝诞日忽至,名帝为那罗延,且曰:“儿来异伦,不 可处俗间。”遂割宅为般若寺,将帝躬自抚养。及帝年 七岁,曰:“佛法将灭,神明已西,儿当大贵,神来有日。”尼 沉静寡言,谈成败吉凶皆验。后周灭二教,尼隐皇家, 戒行不改。帝既践祚,重兴佛法,每以神尼为言。殁后 即葬寺中,为起金浮图。又命王劭作传。改所居般若 寺为大兴国。仍令天下舍利塔内各作神尼像。
大明
按“《净土晨钟》,隋尼大明,志尚清修,誓生净土。每入室 礼念,先著净衣,口含沉香。文帝后甚重之。将终之日, 忽众闻沉香满室,俄而光明如云,隐隐向西没焉。”
唐
荆州二尼
按《法苑珠林》:“荆州有比丘尼姊妹,同诵《法华》,深厌形 器,俱欲舍身。节约衣食,钦崇苦行。服诸油香,渐断粒 食。后顿绝味,唯食香蜜。精力所被,神志鲜爽。周告道 俗,克日烧身。以贞观三年二月八日,于荆州大街置 二高座,乃以蜡布缠身至顶,唯出面目,众聚如山,歌 赞云会。诵《法华经》至药王烧处,其姊先以火炷妹顶” 讫,妹又以火炷姊顶。清夜两炬,一时同耀,焰下至眼, 声相转鸣,渐下鼻口,方乃歇灭。恰至明晨,骸骨摧朽, 唯二舌俱存。举众欣嗟,为起高塔。
元机
按《佛祖纲目》,净居寺尼元机,尝习定于平阳大日山 石窟中,与兄元觉同参六祖,因着《圆明歌》,与《证道歌》 相表里。后倒立而化,法属以颠倒,呵之应声而仆。将 葬之夕,为风雷所移。越二日,有自大日山来者云:“是 夕空中有箫磬声。机之柩已厝峰山,其徒迎舍利归 寺,建塔,号圆明。”
真如
按《扬州府志》:尼真如,姓李氏,嫁于贺若氏,舍俗为尼。 唐天宝元年七月七日,真如于巩县精舍盥濯,忽有 五色云自东来,云中引手,不见其形,以囊授真如曰: “宝之,慎勿言也。”天宝永安,禄山之乱,真如展转流寓 于楚州安宜县。上元二年建子月十八日夜,忽见二 人皂衣,引真如东南行,可五六十步,楼观严饰,兵卫 森肃。皂衣者曰化城也。殿上一人,衣碧衣,戴宝冠,称 天帝。有二十馀人,衣冠亦如之,呼为诸天,命真如进。 诸天相谓曰:“下界杀戮过多,腥秽达于诸天,当以神 宝压之。”一天曰:“用第三宝。”又一天曰:“今沴气方盛,三 宝不足以胜,须以第二宝授之。”曰:“然。”因出宝授真如 曰:“汝往。”令刺史崔侁进。于天子前,所“授小囊有五宝, 人臣可见。今八宝惟王者得见,慎勿易也。”具以宝名 及所用之法授真如,复令皂衣者送之。翼日,真如诣 县,以状闻。刺史以为妖,令从事卢恒就讯。真如以囊 中五宝示恒,出宝盘照之,光皆射日,仰望不知所极。 恒异之,白于侁,闻之节度使崔圆。圆召真如诣府,欲 历视之,不可,固强之。真如不得已,乃出八宝,置之日 中,则白气贯空,措诸阴室,则照烛如月。侁遣卢恒随 真如上献。时肃宗寝疾,召太子谓之曰:“汝自楚王为 储嗣,今获宝于楚州,天赐汝也。”代宗拜受赐,因改元 宝应,以安宜县为宝应县。今真如所居得宝地,在河 堧,景物畅茂。相传西域贾人过其旁者,莫不望而瞻
礼焉二女尼
按《法华持验》,唐黄氏二女,晋陵人。幼闻人诵《法华经》, 倾听久之,曰:“吾解此义矣。”遂能深谈实相之旨。后入 京师安国寺为尼,长名持法,次名慧忍,同修法华三 昧。忽有尼号空姑,词貌甚异,降礼忏所,相与行道。每 至中夜,身光赫然,如是三年而去。或疑为普贤化现 云。
妙寂
按《幽怪录》:尼妙寂,景氏,初嫁任华,父鼎与华往贾长 沙广陵间。元和十一年春,之潭州,不复过期。数月,妙 寂忽梦父被发裸形,洗血满身,泣曰:“吾与汝夫湖中 遇盗,皆已死矣。以汝心似有志者,天许复仇。但幽冥 之意,不欲显言,故吾隐语报汝。诚能思而复之,吾亦 何恨?”妙寂曰:“隐语云何?”鼎曰:“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 俄而见夫形状若父,泣曰:“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妙 寂,抚膺而哭,遂为女弟所觉,泣告其母,阖门大骇。念 其隐语,杳不可知。访于邻叟及乡闾之有知者,皆不 能解。秋诣上元县,舟楫之所交者,四方士大夫多憩 焉。而又邑有瓦官寺,寺上有阁,倚山瞰江,万里在目, 亦江湖之极境,游人莫不登眺。吾将“缁服其间,伺可 问者,必有醒吾惑也。”于是缁衣往上元,舍身瓦官寺, 日箕帚洒扫,阁下闲则徙倚阑槛,以俟识者。见高冠 博带吟啸而来者,必拜而问。居数年,无能明者。十七 年岁在辛巳,李公佐者罢岭南从事而来,揽衣至阁, 神采俊逸,颇异常伦。妙寂前拜泣,且以前事问之。公 佐曰:“吾生平好为人解迷,况子之冤恳切而谆告如 此,当为子思之。”默行数步,喜招妙寂曰:“吾得之矣,杀 汝父者申兰,杀汝夫者申春耳。”妙寂悲喜呜咽,拜问 其说。公佐曰:“夫猴,申生也。车去两头而言猴,故申字 耳。草而门,门而‘东’,非兰字耶?禾中走者,穿田过也,此 亦申字也。一日又加‘夫’,盖‘春’字耳。”妙寂喜若不自胜, 久而掩涕拜谢曰:“贼名既彰,雪冤有路,苟获释憾,誓 报深恩。妇人无他,唯洁诚奉求佛,祈增福海耳。”乃再 拜而去。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 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公佐 自楚之秦,维舟而往观之。有一尼,眉目朗秀,若旧识 者,每过必疑视公佐若有意而未言者。久之。公佐将 去,其尼遂呼曰:“侍御元和中不为南从事乎?”公佐曰: “然。”“然则记小师乎?”公佐曰:“不记也。”妙寂曰:“昔瓦官寺 阁求解车中猴者也。”公佐悟曰:“竟获贼否?”对曰:“自悟 梦言,乃男服,易名士寂。泛佣于江湖之间,数年,闻蕲 黄之间有申村,因往焉。流转周星,乃闻其村西北隅 有申兰者,默往求佣,辄贬”其价,兰喜召之。俄又闻其 从父弟有名“春”者,于是勤供执事,昼夜不离。见其可 为者,不顾轻重而为之,未尝待命。兰家器之,昼与群 佣共作,夜寝其席,无知其非丈夫者。逾年,益自勤干, 兰愈钦念。视士寂,即自视其子不若也。兰或农或商 或畜,货于武昌,开锁启闭悉委焉。因验其柜中半是 己物,亦见其夫及父常所服,垂涕而记之。而兰春奴 出处未尝偕在,虑其擒一而惊逸其一也,衔之数年。 时值重阳,二盗饮既醉,士寂奔告于州,乘醉而获,一 问而辞伏。就法,得其所丧以归,尽奉母而请从释教 师洪州之天宫寺尼洞微,即昔时受教者也。妙寂虽 一女也,誓血诚获仇,天亦不夺,遂以梦寐之言,获悟 于君子。“与其仇者,得不同天?抚此微躯,岂酬明哲?惟 舍身梵宇无他,惟虔诚法像以报效耳。”公佐大异之, 遂为作传。
净真
按《佛祖统纪》:净真居长安积善寺,衲衣乞食,诵《金刚 经》十万遍,专志念佛。语弟子曰:“五月内十度见佛,两 度见净土,宝莲花上童子游戏,吾已得上品生。”言讫, 跏趺而化,祥光满寺。
悟性
按《净土晨钟》,唐尼悟性居庐山,遇照阇黎,教以发愿 念佛,六时精进,一心不乱。大历六年,忽染疾,闻空中 音乐西来,谓左右曰:“我神游极乐,已得中品上生,见 同志诚心念佛者,皆有莲花待之,汝等应各努力。”言 讫而逝,面现黄金色,时年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