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030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三十卷目录
黍部汇考
黍图
礼记〈曲礼〉
周礼〈天官食医 夏官职方氏〉
尔雅〈释草〉
尚书纬〈帝命期〉
春秋纬〈说题辞 佐助期〉
孝经纬〈援神契〉
淮南子〈墬形训〉
张揖博雅〈黍〉
许慎说文〈黍〉
崔豹古今注〈黍〉
郭义恭广志〈黍〉
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
段成式酉阳杂俎〈黍穰〉
罗愿尔雅翼〈黍 秬 秠〉
农政全书〈黍〉
本草纲目〈黍〉
闽书〈南产〉
直省志书〈宛平县 三河县 平谷县 清苑县 历城县 邹平县 新城县
齐河县 齐东县 长清县 泰安州 莱芜县 霑化县 滋阳县 曹州 曹县 巨野
县 东平州 汶上县 沂州 清平县 高唐州 观城县 日照县 黄县 福山县
招远县 莱阳县 阳曲县 祁县 定襄县 保德州 临汾县 翼城县 临晋县 平
陆县 高平县 和顺县 马邑县 祥符县 洧川县 鄢陵县 延津县 襄城县 延
川县 西乡县 清河县 蒲圻县 永明县 建阳县 海宁县〉
丹黍米图
本草纲目〈丹黍米〉
蜀黍图
贾思勰齐民要术〈薥秫〉
农政全书〈薥秫〉
本草纲目〈蜀黍〉
玉蜀黍图
本草纲目〈玉蜀黍〉
农政全书〈野黍考〉
黍部艺文一
易林〈二首〉 汉焦赣
孤黍赋 晋嵇含
黍部艺文二〈诗〉
补华黍 晋束晰
秋日即事 明世宗
黍部选句
黍部纪事
黍部杂录
草木典第三十卷
黍部汇考
释名
黍:〈礼记〉 《芗合》。〈礼记〉
赤黍曰“虋”,曰“𪋩。”〈尔雅〉白黍曰“芑。”〈尔雅〉 黑黍曰“秬。”〈尔雅〉 一稃二米曰“秠。”〈尔雅〉
《黄黍》:〈广志〉 《燕颔》。〈广志〉
牛、黍〈广志〉 驴皮。〈广志〉
马革。〈广志〉 稻尾:〈广志〉
黍图
《礼记》
《曲礼》
祭宗庙之礼,黍曰《芗合》。
〈疏〉《正义》曰:“黍曰《芗合》”者,夫谷秫者曰黍,秫既软而相合,气息又香,故曰“芗合”也。〈陈注〉黍熟则黏聚不散,其气又香,故曰“芗合。”
《周礼》
《天官》
《食医》:“凡会膳,食之,宜羊,宜黍。”
〈正义〉羊味甘热,黍味苦温,甘苦相成。〈订义〉羊,火畜也。黍高燥所生,与火畜相宜。
《夏官》
《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谷宜黍稷。”
又
《河内》曰“冀州,其谷宜黍稷。”
《尔雅》
《释草》
秬,黑黍
〈注〉《诗》曰:“维秬维秠。”
秠,一稃二米。
〈注〉此亦黑黍,但中米异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疏〉李巡曰:“黑黍一名秬黍,秬即黑黍之大名也。秠是黑黍之中一稃有二米者,别名为秠。若然,秬秠皆黑黍矣。而《春官鬯人》注云:‘酿秬为酒,秬如黑黍,一秠二米’。言如者,以黑黍一米者多,秬为正称,二米则秬中之异,故言如以明秬有二等也。秬有二等,则一米亦可为酒。”《鬯人》之注必言二米者,以宗庙之祭,唯祼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用之,故以二米解鬯。其实秬是大名,故云“酿秬为酒。”此云“秠,一稃二米”,《鬯人》注云“一秠二米。”不同者,《郑志》答,张逸云:“秠即皮,其稃亦皮也。”《尔雅》“重言以晓人。”然则秠稃古今语之异,故郑引此文以稃为秠也。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也。
《尚书纬》
帝命期
夏,火星昏中以种黍菽。
《春秋纬》
说题辞
精移火转生黍,夏出秋改。黍者缩也。故其立字,禾入 米为黍酒以扶老。
佐助期
《黍》神,名《侜佞》,姓《兰郝》。
《孝经纬》
《援神契》
黑坟宜黍麦。
《淮南子》
《墬形训》
《渭水》多力而宜黍。
张揖博雅
黍
粢,黍也。黍穰谓之。�
许慎说文
黍
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
黍,禾属,黏者也。《孔子》曰:“黍可以为酒。”
崔豹古今注
黍
稻之黏者为“黍”,亦谓“稌”为黍。
禾之黏者为黍,亦谓之“穄”,亦曰“黄黍。”
郭义恭广志
黍
黍有燕颔之名,又有驴皮黍,又曰“牛黍。稻尾秀成,赤 黍。马革大,黑黍。或云秬黍。有湿屯黄黍。”
贾思勰齐民要术
黍穄
《尔雅》曰:“秬,黑黍。秠,一稃二米。”郭璞注云:“秠亦黑黍,但中米异耳。”孔子曰:“黍可以为酒。”《广志》云:“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马革大黑黍,有秬黍,有湿屯黄黍,有田黍。”𫭟云莺鸽之名。穄有赤、白、黑、青、黄。莺、鸽凡五种。按今俗有莺。〈缺。〉黍白。〈缺〉黍,《半夏》黍有驴反,穄,崔寔曰:〈缺〉黍之穄熟者,一名“穄”也。
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地必 欲熟。
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
一亩用子四升,“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 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 者,大率以椹赤为候。
《谚》曰:“椹厘厘,种黍时。”
《燥湿候》黄场种讫,不曳挞。《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冻树日种之,万不失一。
冻树者,凝霜封著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仿此。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苗生陇平,即宜杷劳锄三遍乃止,锋而不耩。
苗晚耩即多折也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
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
皆即湿践之穄,践讫,即蒸而裛。〈于劫切〉之。
不蒸者难舂。米碎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
黍宜晒之令燥。
湿聚则郁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
《杂阴阳书》曰:“黍生于榆,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黍。 生于巳,壮于酉,长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忌 于丑寅卯,穄忌于未寅。”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黍、麦。”
《尚书考灵曜》云:“夏火星昏中可以种黍
段成式酉阳杂俎
黍穰
大醉不可卧黍穰上。汗出眉发落。
罗愿尔雅翼
黍
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 孔子曰:“禾可为酒,禾入水也。”然则又以“禾入水”三字 合而为黍,不但从雨而已。黍以大暑而种,故农家以 三月上旬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 时。然《月令》仲夏之月,农既登黍矣,天子以雏尝黍羞, 以含桃先荐寝庙。为郑说者以为黍非新成,直是旧 黍。盖以郑解孟秋所登之谷为黍稷,故以仲夏为未 熟。若其未熟,何得言登?且所谓旧黍者,自去岁孟冬 与彘并食,数月于此矣,岂待今而后尝耶?黍固有早 晚,其晚者不妨至孟秋始熟,故庶人秋乃荐黍。此天 子之礼,自重其先熟者而尝、荐之耳。故蔡邕以为今 之蝉鸣黍,亦犹十月获稻,而天子所尝乃九月熟者, 谓之半夏稻,亦其类也。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 象火,为南方之谷。《诗》亦云“芃芃黍苗”,以此也。又云“彼 黍离离,彼稷之苗”者,黍大体似稷,故古人并言黍稷。 今人谓黍为黍穄,行役之人有忧于内,则有不察于 外,故于此或不能辨也。黍有赤黍、黑黍,黑黍已别见 衅称赤苗,恐是赤者,其类有黏、不黏,如稻之有粳糯。 其不黏者以为饭,黏者别名秫以为酒。《说文》:“秫,稷之 黏者”,即谓此也。《月令》“造酒,命大酋秫稻必齐”,盖以此 秫与稻之糯为酒。北人谓秫为黄米,亦谓之黄糯,酿 酒比糯稻差劣。黍之为物,黏而香,故凡。�之。�《馥》黏 之。��皆从之。又古人作履,黏以黍米,谓之黎。其雪 桃亦用黍,以黍黏去桃毛也。孔子先食黍,以黍为五 谷之先,桃为五果之下,故舍不用耳。黍又捣以为饧, 谓之𫗠𫗮。《楚辞》曰:“粔籹蜜饵有𫗠𫗮。”言以蜜和米面, 煎熬作粔籹。又有美饧,众味甘具也。及屈原死,楚人 以菰叶裹黍祠之,谓之角黍。〈�音香。�音胡。�《音昵》。《𫗠》音张《𫗮》《音黄》《粔》音巨。 �《字典》不载。〉
秬
秬,黑黍也。古者荐笾有白黑形,盐白为熬秬,黑即秬 也。至藏冰,则用黑牡秬黍,以享司寒。盖此仿其方之 色,亦以为酒,谓之秬鬯,既芬香调畅矣。若将用,则鬯 人以鬯酒入郁人,郁人得之,筑郁金草煮之,以和此 酒,则谓之郁鬯。故《鬯人》“掌共秬鬯”,而《郁人》和郁鬯以 此也。既实之于彝,先祭未杀牲之前,则以圭璋璋瓒 挹此酒灌地。灌地以求神,谓之祼将。圭瓒者,以圭为 杓柄,璋瓒则以璋为柄。圭璋皆美玉而郁正黄色,故 《诗》曰:“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祭祀之可观者也。故《礼》曰: “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 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 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臭。郁与鬯皆 阴,而玉为阳物,圭璋又东南阳方之玉,故假之,嫌于 无阳。至萧与黍稷皆阳物,又发之以火,不假阴者,不 嫌于无阴也。鬯无所不用,故春祠、夏禴、秋尝、冬烝,追 享、朝享,至于社壝、禜门庙及山川四方,皆有祼事。王 齐,又以鬯酒给淬浴,所谓“凡王之齐事,共其秬鬯”者 也。天子适诸侯,必舍于其祖庙,则使介执鬯,以礼于 鬼神。所谓“凡王吊临,共介鬯”者也。大丧,又以此沃尸, 使之香,所谓“大丧之大渳,设斗,共其衅鬯”者也。至于 用于宾客者,上公则使宗伯摄酌圭瓒而祼,王拜而 送爵,又摄酌璋瓒而祼,后拜而送爵,宾乃酢焉,号为 再祼而酢,侯伯一祼而酢,子男一祼不酢。又所谓诸 侯为“宾,灌用郁鬯”者也。若诸侯,则天子赐之圭瓒,然 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故先儒说《王度》记 “天子以鬯,诸侯以薰”者,谓未得圭瓒之赐则用薰,得 赐日用郁耳。故自《诗》《书》所载召虎及晋文侯仇,皆尝 受秬鬯圭瓒之赐,惟文公重耳独言秬鬯一卣,不言 圭瓒者,圭瓒自与秬鬯相副,不言可知也。古者尊以 彝为上,卣为中,罍为下,故祭祼皆用彝,酢皆用罍,而 赐皆用卣。所为赐之者,将使以天子赐命之意,告其 始祖,当赐之时,虽实之于卣,至于祭,自陈之于彝也。 若既赐之后,得自为鬯,故又有诸侯相朝,灌用郁鬯 之礼,古以此礼为重。《礼官》之属六十四。师次宗伯,固 以筑鬻祼将为职,而《郁人》、“鬯人”者乃遂以下士次之。 孔子论《诗》至于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喟然叹曰:“大哉 天命!善不可以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不如是, 则王公其何以戒惧?民氓其何以劝勉?”至叹鲁之微, 则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祼者,先王之 盛礼,圣人所观。商之国已亡,而其遗臣乃相与行礼 于周之庭。鲁虽未亡,而先王之礼已去,此所为叹息 也。然先儒言鬯犹有不同者,皆言酿秬为酒,便谓之 鬯,至祭时则以郁合之,而卢氏乃言取草芬芳香者, 与秬郁合酿之,成为鬯,盖惑于《礼纬》“鬯草生庭”,及《王 度记》“鬯薰之兰”之属,盖郁既专用以和酒,故其后遂 谓之鬯草,亦事之宜。若始酿秬中已有鬯,则鬯人一官自足,何必令鬯人共秬鬯,而郁人和郁鬯耶?先王 以郁为香物,久则失其芬芳,故至时旋取以和郁,则 色香俱新洁,芬香调达。故《肆师职》言“及祼筑鬻”,大宾 客莅筵几,筑鬻则祭之入郁在临祼之时,而宾客入 郁在已陈筵几之后,其序可见。此新尊絜之之义也。 子谷秬黍。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锺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孟康曰:‘子,北方,北方黑。谓黑黍也’。” 颜师古曰:“子谷,犹言谷子耳。中者,不大不小也。言取黑黍谷子大小中者,率为分寸也。”
秠
《释草》曰:“秬,黑黍。秠,一稃二米。”是秬与秠之所以异者 在此。然则秠必不黑,秬必不一稃二米也。而郑氏释 《春官鬯人》既云:“秬如黑黍,一稃二米”,则是以秠之状 杂之于秬。郭氏解《释草》又曰:“秠亦黑黍”,则是又以秬 之色杂之于秠。秬既欲兼秠之状,秠又欲兼秬之色。 凡物之所以紊乱不复可推究者,由此故也。郭氏又 引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 斛八斗,以显二米者为黑黍。且任城所生,汉之异事, 历世所未有。《诗》歌后稷降播,乃民事之常,如必待任 城所生而后降之,则没世不可待矣。至唐说者又言, “今上党民间黑黍或值丰岁,往往得二米者,但稀阔 而得之,不以充贡耳。”以此附成郭氏之说。且后稷所 降,既谓之种,何得以丰岁偶有一二为说?若皆以丰 岁言之,则禾有同颖,麦有两岐,又可待以为种耶?按 今百谷之中,一稃二米者,唯麦为然,舍麦未有二米 者。《说文解秠》亦云:一稃二米。《诗》云:“诞降嘉种,维秬维 秠。”天赐后稷之嘉谷也。而解“来”字云:“周所受瑞麦,来 麰,一来二缝”,秠与来麰,皆后稷所受于天,皆一稃二 米,则是秠者正此来麰尔。但生民、臣工所称不同,来 麰又为釐麰。古者“来、釐、丕”三字相通,故《方言》“貔”,陈、楚 江淮之间谓之。�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狉”,关西谓之 “狸。”彼虽说兽,亦以一名通三音,然则此禾亦然。来犹 �也。秠,犹狉也。釐,犹狸也,要是一物。《郑志》自以所解 “鬯人”,不合《释草》之文,故答张逸并以“秠”“稃”皆解为皮, 且云“《尔雅》重言以晓人。”然则不唯二物相混,而秠但 得为秬之皮,转失实矣。予故详而论之。〈貔音毗�音《来狉》音《邳狸》 音釐。〉
《农政全书》
黍
王祯曰:“‘《诗》云:‘维秬维秠’。秬,黑黍也’。又曰:‘秬鬯一卣’。此 言黍之为酒尚矣。今又有赤黍,米黄而黏,可蒸食。白 黍酿酒亚于糯秫。又北地远处,惟黍可生,其茎穗低 小,可以酿酒,又可作馔粥,黏滑而甘,此黍之有补于 艰食之地者也。凡祭祀以之为上,盛,贵其色味之美 也。”
《氾胜之书》曰:“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 一亩三升,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凡种黍,覆 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
《疏》:“黍虽科而米黄,又多减,及空令溉,虽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减更胜疏者。”
崔氏曰:“四月蚕入蔟,时雨降,可种黍禾。夏至先后各 二日,可种黍。虫食李者,黍贵也。”
《本草纲目》
黍释名
李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黍可为酒,从禾入水,为意 也。”魏子才《六书精蕴》云:“禾下从参,象细粒散垂之形。” 《氾胜》之云:“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后乃成也。”《诗》云:“诞 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𦬊。”穈即虋,音转也。郭璞以 虋𦬊为粱粟,以秠即黑黍之二米者。罗愿以秠为来 牟,皆非也。
集解
陶弘景曰:“黍,荆、郢州及江北皆种之。其苗如芦而异 于粟,粒亦大。今人多呼秫粟为黍,非矣。北人作黍饭, 方药酿黍米酒,皆用秫黍也。”《别录》:“丹黍米,即赤黍米 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而非土所宜,多入神药用。”又 有黑黍名秬,酿酒供祭祀用。
苏恭曰:“黍有数种,其苗亦不似芦,虽似粟而非粟也。” 苏颂曰:“今汴洛河陕间皆种之。《尔雅》云:‘虋,赤苗;𦬊,白 苗;秬,黑黍是也’。”李巡云:“秠是黑黍,中一稃有二米者。” 古之定律者,以上党秬黍之中者,累之以生律度衡 量,后人取他黍定之,终不能协律。或云:秬乃黍之中 者,一稃二米之黍也。此黍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盖 不常有,有则一穗皆同。二米粒并均匀,无大小,故可 定律。他黍则不然,地有肥瘠,岁有凶穰,故米有大小 不常矣。今上党民间或值丰岁,往往得二米者,但稀 阔,故不以充贡尔。
李时珍曰:黍乃稷之黏者,亦有赤、白、黄、黑数种,其苗 色亦然。郭义恭《广志》有赤黍、白黍、黄黍、大黑黍、牛黍、 燕颔、马革、驴皮、稻尾诸名,俱以三月种者为上时,五月即熟;四月种者为中时,七月即熟;五月种者为下 时,八月乃熟。《诗》云:“秬鬯一卣。”则黍之为酒尚也。白者 亚于糯,赤者最黏,可蒸食,俱可作饧。古人以黍黏履, 以黍雪桃,皆取其黏也。菰叶裹成粽食,谓之角黍。《淮 南万毕术》云:“获黍置沟,即生蛴螬。”
正误
《苏颂》曰:“黏者为秫,可以酿酒,北人谓为黄米,亦曰黄 糯。不黏者为黍,可食,如稻之有粳糯也。”
李时珍曰:此误以黍为稷,以秫为黍也。盖稷之黏者 为黍,粟之黏者为秫,粳之黏者为糯。《别录》本文著黍、 秫、稻、糯之性味功用甚明,而注者不谙,往往谬误如 此。今俗不知分别,通呼秫与黍为黄米矣。
黍米气味
《别录》曰:“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孟诜曰:“性寒,有小毒。发故疾。久食昏五脏,令人好睡, 缓人筋骨,绝血脉。小儿多食,令久不能行。小猫犬食 之,其脚跼屈。合葵菜食,成痼疾。合牛肉白酒食,生寸 白虫。”
《李廷飞》曰:“五种黍米,多食闭气。”
主治
《别录》曰:“益气补中。”
《孟诜》曰:“烧灰和油,涂杖疮,止痛,不作瘢。”
李时珍曰:“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发明
孙思邈曰:黍米,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主益气。 李时珍曰:“按:《罗愿》云:‘黍者暑也,以其象火,为南方之 谷。盖黍最黏滞,与糯米同性。其气温暖,故功能补肺, 而多食作烦热,缓筋骨也。孟氏谓其性寒,非矣’。”
附方
男子阴易:黍米二两煮薄粥,和酒饮,发汗即愈。〈圣济总录〉 心痛不瘥四十年者,黍米淘汁,温服随意。〈经验方〉 汤火灼伤未成疮者,“黍米、女麹等分,各炒焦研末,鸡 子白调涂之,煮粥亦可。”〈肘后方〉
闪肭脱臼,亦黑肿痛:用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一 斤,同炒存性,研末,以醋调服三次后,水调入少醋贴 之。〈集成〉
《闽书》
南产
黍,暑也。《诗·名物》云:“丹谷也。”其类有黏不黏,亦谓之粳 糯;不黏为饭,黏者亦名秫,以为酒。《古今注》:禾之黏者 为黍,以为饧,谓之𫗠𫗮。《楚辞》曰:“粔籹蜜饵有𫗠𫗮。”按 黍,北人曰粱,浙人曰粟。泉中人有一种名稊,粒似黍 而小。
《直省志书》
宛平县
《物产》:黍有白、黑二种。
三河县
土产黍,有黑、白、红、黄四种。
平谷县
土产黍,有黑、白、红、黄黧五种。
清苑县
土产黍,有黄,有白,有丹,有大白,有小白。
历城县
方产黍,有酒、饭二种,酒黏饭不黏。古人羹饭多言为 黍,今酒人孔多,未免暴殄佳种矣。
邹平县
物产:黍黑、白数种。
新城县
物产:黍、白黍、黎头二种。
齐河县
物产:黍有红、黄、白、黑四种。
齐东县
物产:黍黑、白数种。
长清县
《物产》:黍有黑、白二种。
泰安州
物产:黍黄、白、黑三种。
莱芜县
物产:黍白、黄、红、黑四色,有软、硬二种,软宜酿酒。
霑化县
《物产》:黍之品:“黎头黍、托地白、枣皮黍、芝黄黍、红黍、白 黍。”
滋阳县
《物产》:黍有黑、白二种。
曹州
物产:黍有黄、红、黑、白四色。
曹县
《物产》:黍有数种,五色,早晚不同。曹酒率用此米。
巨野县
物产:黍黑、白、红、黄四种。
===东平州===物产:黍黑、白二种。
汶上县
物产:黍黑、白二种。
沂州
《物产》:黍有黑、白二种。
清平县
《物产》:黍有红、白、黑三种,皆可酿酒,白者佳。
高唐州
《物产》:黍,其品三:黑、红、白。
观城县
物产:黍黑、白二种。
日照县
《物产》:黍有黑、白二种。
黄县
物产:黍有红、白、黑三种。
福山县
物产:黍有金、银、黑三色,酿酒。
招远县
物产:赤黍、白黍、黑黍。
莱阳县
物产:黍红、白、黑三种。
阳曲县
《物产》:黍有软、硬二种。
祁县
《物产》:黍,软硬二种,软宜酿酒。
定襄县
物产:“黍黄、白,红,青,羊眼。”
保德州
土产黍,有黑、青、红、黄数种。
临汾县
《物产》:黍有软硬二种,丹黑二色。
翼城县
《物产》:黍有黄、白二种。
临晋县
《物产》:黍有黄、白、赤、黑四种,米皆黄,俗呼为“黄米。”
平陆县
土产黍,有白、红、黄黎,其硬者为糜黍。
高平县
物产:黍,红、白、黎、黑数种,精洁美腴,甲于他郡。
和顺县
土产黍,有软硬二种,其色白、黑、黄、赤、黎五色。
马邑县
土产黍,有青、白、黄三种,与早晚、大小之分。
祥符县
物产:白黍、黑黍、红黍、黄黍。
洧川县
《物产》:黍有黄、白、黑三种。
鄢陵县
土产黍,红、白、黎三色,其最早者曰“夺麦场。”
延津县
《物产》:黍有黄黍、白黍、粳黍、糯黍。
襄城县
土产,白黍、白莩、黄米为上,黄黍、黄莩、黄米为次。黑黍 酿酒。
延川县
物产:黍有软、硬二种,有丹、黑二色。境内种者颇多,岁 获颇蕃。是以他邑之嘲延者,有“米面团团”之戏。
西乡县
土产黍类:露仁粮、矮人粮、马尾粮、黑壳粮、罩粒头。
清河县
物产:黍有黄、白、黎色数种,亦有红者,名“大红袍。”
蒲圻县
《物产》:黍之属,有黄黍、黑黍、高粱黍。
永明县
土产:泡眼黍、赤黍、蓑衣黍。
建阳县
方产:黍属小早,三月种,六月收。黄竹早,宜饱水田,四 月种,七月熟。江西早,三月种,七月初收。烂坭早,天降 早,苦株早,红根早,芦丝早,俱三月种,七月收。间有瘦 田亦可种,缩颈早,宜肥田,三月种,七月半收。福德早, 宜禾田,三月种,八月收。半冬早,黄谷早,俱三月种,九 月收。
海宁县
土产黍之种四,曰:糯黍、黄黍、牛黍、饭黍
丹黍米释名
丹黍《米 虋》〈尔雅〉
红莲米。〈浙人呼〉 赤虾米。〈江南呼〉
丹黍米图
《本草纲目》
丹黍米
即赤黍也。《尔雅》谓之虋。
吴瑞曰:“浙人呼为红莲米。江南多白黍,间有红者。呼 为赤虾米。”
寇宗奭曰:“丹黍皮赤,其米黄,惟可为糜,不堪为饭,黏 著难解。”
《甯原》曰:“穗熟色赤,故属火,北人以之酿酒作糕。”
气味
甘微寒,无毒。
孙思邈曰:“微温。”
《大明》曰:“温,有小毒。不可合蜜及葵同食。”
寇宗奭曰:“动风性热,多食难消。”
馀同“黍米。”
主治
《别录》曰:“欬逆上气,霍乱,止泄利,除热,止烦渴。”
大明曰:“下气,止欬嗽,退热。”
《孟诜》曰:“治鳖瘕。以新熟者,淘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 二度愈。”
附方
男子阴易:用丹黍米三两,煮薄酒和饮,令发汗即愈。 〈伤寒类要〉
小儿鹅口不乳者:丹黍米嚼汁涂之。〈子母秘录〉 饮酒不醉:取赤黍,渍以狐血,阴干。饮酒时取一丸置 舌下衔之,令人不醉。〈万毕术方〉
令妇不妒。取虋。即赤黍也。同薏苡等分为丸。常服之。 〈同上〉
穰茎并根气味
辛热,有小毒。
《孟诜》曰:“醉卧黍穰,令人生厉。人家取其茎穗,作提拂 扫地,用以煮汁,入药更佳。”
主治
《孟诜》曰:“煮汁饮之,解苦瓠毒,浴身,去浮肿。和小豆煮 汁服,下小便。”
李时珍曰:“烧灰酒股方寸匕,治妊娠尿血。丹黍根茎 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附方
通身水肿:以黍茎扫帚煮汤浴之。 脚气冲心:黍穰一石煮汁,入椒目一升,更煎十沸,渍 脚,三四度愈。〈外台秘要〉
天行豌疮,不拘人畜,用黍穰浓煮汁洗之。一茎者是 穄穰,不可用。〈千金方〉
疮肿伤风中水痛极者。黍穰烧烟熏,令汗出愈。〈千金方〉
蜀黍释名
蜀黍。〈食物〉 荻粱。〈广雅〉
木稷。〈广雅〉 芦穄:〈食物〉
蜀秫:〈俗名〉 《芦粟》。〈俗名〉
高粱:〈李时珍〉
蜀黍图
贾思勰齐民要术
薥秫
春月种,宜用下土。茎高丈馀,穗大如帚,其粒黑如漆, 如蛤眼。熟时收刈成束,攒而立之。其子作米,可食,馀 及牛马,又可济荒。其茎可作洗帚。鞂秆可以织箔编 席,夹篱供爨,无有弃者。亦济世之一谷,农家不可阙 也。
《农政全书》
薥秫
元扈先生曰:“薥秫,古无有也,后世或从他方得种,其 黏者近秫,故借名为秫。今人但指此为秫,而不知有 粱秫之秫,误矣。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薥 秫,盖亦从他方得种,其曰米麦薥秫,皆借名之也。” 又曰:“北方地不宜麦禾者,乃种此尢,宜下地。立秋后 五日,虽水潦至一丈深,而不能坏之,但立秋前水至 即坏。故北土筑堤二三尺以御暴水。但求堤防数日。 即客水大至。亦无害也。”
又曰:“秦中碱地则种薥秫,下地种薥秫,特宜早,须清 明前后耩。”〈碱音减〉
《本草纲目》
蜀黍释名
李时珍曰:蜀黍不甚经见,而今北方最多。按《广雅》:“荻 粱,木稷也。”盖此亦黍稷之类,而高大如芦荻者,故俗 有诸名种,始自蜀,故谓之蜀黍。
集解
《汪颖》曰:“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缺粮,馀及牛马谷之最 长者,南人呼为芦穄。”
李时珍曰:蜀黍宜下地,春月布种,秋月收之。茎高丈 许,状似芦荻,而内实叶亦似芦,穗大如帚,粒大如椒, 红黑色。米性坚实,黄赤色。有二种,黏者可和糯秫酿 酒作饵,不黏者可以作糕煮粥,可以济荒,可以养畜; 梢可作帚;茎可织箔席,编篱供爨,最有利于民者。今 人祭祀用以代稷者,误矣。其谷壳浸水色红,可以红 酒。《博物志》云:“地种蜀黍,年久多蛇。”
米气味
甘涩温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温中,涩肠胃,止霍乱。”黏者与黍米功同。
根主治
李时珍曰:“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满。烧灰酒服,治产难 有效。”
附方
小便不通止喘红秫散:用红秫黍根二两,扁蓄一两 半,灯心百茎,每服各半两,流水煎服。〈张文叔方〉
玉蜀黍释名
玉蜀黍。〈纲目〉 《玉高粱》。〈李时珍〉
御麦:〈群芳谱〉 番麦:〈群芳谱〉
玉米。〈农政全书〉 玉麦。〈元扈先生〉
玉蜀秫。〈元扈先生〉
玉蜀黍图
《本草纲目》
玉蜀黍
李时珍曰:“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其苗叶俱似 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 穗,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如㯶鱼形,苞上出白须 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㯶子,黄白 色,可渫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米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调中开胃。”
根叶主治
李时珍曰:“小便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农政全书》
野黍考
生荒野中。科苗皆类家黍,而茎叶细弱,穗甚瘦。小黍 粒亦极细小。味甘,性微温。
救饥
采子舂去粗糠,或捣或磨面蒸糕食,甚甜。黍部艺文一
《易林》汉·焦赣
“中田高黍,以享王母。”受福千亿,所求大得。
下田种黍,芳华当齿。大雨林集,纷荣满壅。
《孤黍赋》晋·嵇含
余《慎终屋》之南荣,有孤黍生焉。因泥之湿,遭雨之润, 宿昔牙糵,滋茂甚速,涂燥根浅,忽然萎殒。深感此黍 不韬种以待时,贪荣弃本,寄身非所自取,凋枯不亦 宜乎!
黍部艺文二〈诗〉
《补华黍》晋·束晰
《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
黮黮重云,习习和风。黍华陵巅,麦秀丘中。靡田不播, 九谷斯丰。奕奕元霄,濛濛甘溜。黍发稠华,禾挺其 秀。靡田不殖,九谷斯茂。无高不播,无下不殖。芒芒 其稼,参参其穑。穑我王委,充我民食。玉烛阳明,显猷 翼翼。
《秋日即事》明·世宗
拂暑金风动衮裳,满天商吹助新凉。农家万宝收成 后,十里遥闻禾黍香。
黍部选句
汉张协《七命》:“大梁之黍,琼山之禾,唐稷播其根,农帝 尝其华。”
汉刘颖《鲁都赋》:“禾黍油油,粳族垂芒。残穗满握,一颖 盈箱。”
魏王粲《登楼赋》“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 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晋左思文》:“寒谷丰黍,吹律暖之。”
郭璞《讙头国赞》“讙国乌喙,行则仗羽。潜于海滨,惟食。” �秬实惟嘉谷,所谓濡黍。 陈徐陵《书》:“南顿荒,田家分禾黍。”
周庾信《进玉历表》:“分粟累黍,量丝数龠。”
唐陈子昂《陈居士碑》:“原田每每,粳黍谡谡。”
王勃《与蜀城诸父老书》:“丝纩成于南亩,粳黍被于东 阡。”
魏曹植《诗经》彼公田,乐我稷黍。
宋鲍照诗:“刈黍寒涧阴。”
梁沈约《𫍯雅歌》:“我有明德,馨惟稷黍。”
《唐书乐章》:“歆我懿德,非歆稷黍。”
王绩诗:“东皋刈黍归。”
《李白诗》:“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杜甫诗:“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又〉赖知禾黍收,已 觉糟床注。
王维诗。“蒸梨炊黍饷东菑。”
韦应物诗:“禾黍积东菑。”
白居易诗:“陶令有田唯种黍。”
《耿𣲗诗》:“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曹邺诗》:“黑黍春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韦庄诗》:“主人馈饷炊红黍。”〈又〉“路穿禾黍绕宫墙。” 宋邵雍诗。“黄黍秋正熟。”
王安石诗:“连山没云皆种黍。”
《苏轼诗》:“今年秋应熟,过从饱鸡黍。”
《陆游》诗。“种黍蹋麹糵。”〈又〉黍酒新成压小槽。 《金》赵元诗。“还思酿新黍,瓮面浥秋江。”
黍部纪事
《史记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 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 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佼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 皆为涕泣。
《国语》:秦伯赋《采菽》,子馀使公子赋《黍苗》。子馀曰:“重耳 之仰君也,若黍苗之仰阴雨也,若君实庇荫膏泽之, 使能成嘉谷,荐在宗庙,君之力也《家语》:孔子侍坐于鲁哀公,设桃具黍。哀公曰:“请用。”仲 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失笑。公曰:“黍者非 饭之也,以黍雪桃也。”孔子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 谷之长也,郊社宗庙,以为上盛。果属有六,而桃为下。 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 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侵上忽下 也。
《韩子》:“韩昭侯之时,黍种尝贵鲜有。昭侯令人覆廪,廪 吏果窃黍种而粜之。”
吴起欲攻秦小亭,置一石赤黍于东门外,令人能徙 于西门外者赐之上田宅,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 攻秦,能先登者与之大夫,赐之上田宅。”于是攻之,一 朝而拔。
《纪年》书:“惠成王八年,雨黍。”
《幽明录》:“汉武帝与近臣宴于未央殿,啖黍臛也。” 《古今注》:“宣帝元康四年。长安雨黑黍粟。”
和帝元兴元年,黑黍穗,一禾二实,或三四实。生任城, 得粟三斛八斗,以荐宗庙。
《宋书·符瑞志》:“汉章帝元和中,秬秠生郡国。”
《襄阳记》:“司马德操尝诣庞德公,值其渡沔上先人墓, 径入上堂,呼德公妻子速使作黍。”
《祢衡别传》:十月朝黄祖在艨冲舟上,会设黍臛,衡年 少在坐,黍臛至,先自饱食毕,抟以弄戏。其轻慢如此。 《列女后传》:东平衡农师太尉薨,农欲奔赴,无粮自致, 妻愿从行,行止纺绩,庶以自资。行至聚亭,遇天霖雨, 留独母舍。母舍后有空园,农曰:“此园可以种黍。”从求 分种之,独母曰:“此久废园,惟恐生劣,收不多耳,何分 之有乎?”农遂与妻斩荆棘种之。黍将熟,独母改更曰: “黍当分。”农欲委去,妻曰:“不如收敛以遗之。”安其意,然 后乃去。农遂从之。后还,独母以昔黍归,农遂不肯取。 《五行记》:晋武帝时,裴楷家炊黍在甑,或变为螺。其年 楷卒。
《竹林七贤论》:“阮咸兄子简亦旷达,自居大丧,行遇大 雪寒冻,遂诣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黍臛,简又食之,以 致清议顿废三十年。”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苻坚宴群臣于钓台,赵整以坚 颇好酒,为酒德之歌曰:“获黍西秦,采麦东齐。春封夏 发,鼻纳心迷。”
《宋书符瑞志》:“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六月壬子,嘉黍生 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献。”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隐居,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 避之。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 不沈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而先为设黍,谓群 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 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弛惰,退而相谓曰: “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唐书》:德宗以中和节,令文武百辟进农书,献穜稑。及 是,百僚始进《兆人本业》三卷。司农献粟黍一斗。 《王绩传》:“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 草自供。”
《宋史五行志》:“元祐三年六月,临江县涂井镇雨白黍, 七月又雨黑黍。”
《谈薮》:王元景大醉。杨遵彦曰:“何大低昂?”元景曰:“黍熟 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
《元史五行志》:“至元十一年十月,衢州东北雨米如黍。 邵武雨黑黍,如芦穄。信州雨黑黍,郡邑多有,民皆取 而食之。”
十六年六月,有黍自生成文,红鞂黑字。其上节云:“天 下太平。”其下节云:“天下刀兵。”
《重庆府志》:“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忠州雨黑黍,白仁可 食。”
《群芳谱》:“成化元年,天雨黑黍于襄阳。”
《铅山县志》:“正德六年夏,雨黑黍如芦穄,种之叶如戈 戟。”
《永平府志》:“万历十七年夏,府北郊韩知县应奎庄黍 穗两岐。”
《如皋县志》:“万历二十一年,雨黑黍。”
《怀宁县志》:“崇祯七年甲戌,十月,雨黑黍。”
八年乙亥二月,雨黑黍如“《蒺藜》子。”
《长子县志》:“羊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山产秬黍。《汉律 历志》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之为尺,以定黄钟。”其实黍 种与平地无二。
黍部杂录
《书经》:“盘庚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诗经王风》:“彼黍离离。”按注: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至于 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故赋其所见以起兴。 《魏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唐风》:“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曹风》:“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楚茨,我黍与与。”
《信南山》黍稷彧彧。
《甫田》“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周颂》:“《良耜》,其饷伊黍。”
《丰年》,丰年,多黍多稌。
《礼记·曲礼》:“饭黍无以箸。”
《王制》:“庶人秋荐黍,黍以豚。”
《月令》:“仲夏之月,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 桃,先荐寝庙。”
孟冬之月,天子食黍与彘。
《仪礼·昏礼》:“赞设黍于酱东。”
《馈食礼》:“祐食,抟黍授祝,祝以授尸。”
有司彻妇,赞者执白、黑以授主妇。〈注〉白熬稻,黑熬黍 也。
《诗纪历枢》:“凡黍为酒,阳据阴力能动,故以麹酿黍为 酒。”
《左传》:“其藏冰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
《国语》:“黍稷垂成,不能为荣。黍而不黍,不能蕃庶;稷而 不稷,不能蕃殖。”
《吕氏春秋》: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必取抟黍也。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 古谚:“无乡之社,易为黍肉。”
《史记·封禅书》:管仲说威公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 里之禾,所以为盛。”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 起黄锺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 分黄锺之长。”注:“师古曰:‘子谷犹言谷子,秬即黑黍。中 者,不大不小也。言取黑黍谷子大小中者,率为分寸 也’。”
《淮南子说林训》:“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 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人间训》:“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
《刘向别录》:“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黍谷焉。”
《风俗通》:“今宴饮大会,皆先黍臛。”
《文中子》“艺黍登场,岁不过数石”,以供祭祀宾客之酒 也。
《荆楚岁时记》:“十月十一日黍臛”,俗谓秦岁首,未详黍 臛之义。今北人皆曰“设麻羹豆饭”,当谓其黍熟,尝新 耳。
《博物志》:“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