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115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十五卷 |
第一百十五卷目录
芍药部汇考
芍药图
诗经〈郑风溱洧〉
山海经〈北山经 中山经〉
毛诗陆疏广要〈赠之以芍药〉
郭橐驼种树书〈芍药〉
陆佃埤雅〈芍药〉
罗愿尔雅翼〈芍药〉
王观芍药谱〈全〉
洛阳花木记〈芍药四十一种〉
本草纲目〈芍药〉
王象晋群芳谱〈芍药〉
直省志书〈历城县 曹县 登州府 莱阳县 昌邑县 汾西县 临晋县 和
顺县 鄢陵县 扬州府 石门县〉
芍药部艺文一
芍药花颂 晋傅统妻
芍药谱序 宋刘攽
芍药谱序 孔武仲
题杨谨仲芍药诗后 周必大
芍药诗序 元岳瑜
琼芽赋 陈旅
草木典第一百十五卷
芍药部汇考
释名
芍药。〈诗经〉 《挛夷》。〈博雅〉
《将离》。〈古今注〉 解仓:〈别录〉
《犁食》。〈别录〉 白木。〈别录〉
馀容。〈别录〉 《鋋》。〈别录〉
《小牡丹》:〈纲目〉
芍药图
《诗经》
郑风溱洧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传〉芍药、香草。〈疏〉陆玑《疏》云:“今药草芍药,无香气。非也,未审是何草。”〈朱注〉芍药,香草也。三月开花,芳色可爱。〈大全〉《木草注》曰: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
《山海经》
《北山经》
《绣山》其草多芍药。
《中山经》
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
句檷之山,其草多芍药。
洞庭之山,其草多芍药。
毛诗陆疏广要
郑风溱洧
赠之以芍药
芍药今药草。芍药无香气,非是也。《司马相如赋》云:“芍药之和。” 《扬雄赋》曰:“甘甜之和,芍药之美,七十食之。”
《广雅》云:“挛夷,芍药也。” 《本草》云:“一名白木,一名馀容,一名犁食,一名解仓,一名鋋。生中岳川谷及丘陵。” 《图经》云:“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 《古今注》曰:“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 又牛亨问曰:“将离别,相赠以芍药者何?” 答曰:“芍药一名可离,故相赠,犹相招召,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思,使人忘忧也。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棠,青棠一名合欢,则忘忿也。” 《山海经》:“条谷之草多芍药,洞庭之上多芍药。” 《埤雅》:“芍药荣于仲春,华于孟夏。” 《传》曰:“惊蛰之节,后二十有五日,芍药荣” 是也。花有至千叶者,俗呼小牡丹。今群芳中,牡丹品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又或以为花王之副也。《尔雅翼》:芍药,花之盛者,当春暮祓除之时,故郑之士女,取以相赠,其根以和五。
脏,制食毒。古有芍药之酱,合兰桂五味以助诸食,因呼五味之和为芍药。《七发》曰:“芍药之酱。” 《子虚赋》曰:“芍药之和具而后御之。” 服虔、文颖、伏俨辈解芍药,称具美也。或以为芍药调食,或以为五味之和,或以为以兰桂调食,虽各得仿佛,然未究名实之所起。至韦昭又训其“读勺丁削切,药旅酌切。” 则并没此物之名实矣。今人食马肝、马肠者,犹合芍药而鬻之,古之遗法也。毛苌云:“香草。” 陆玑云:“今药草,芍药无香气。” 非是也。孔颖达曰:“未审今何草” ,盖医方但用其根,陆不识其华,故云无香气。孔又云:何草,今芍药,人家庭户种之,玩其芳,无不识者,何云何草?
按《韩诗》云:“芍药,离草也。” 言将离别,赠此草也。不过就《溱洧》说诗耳,未必如谖草为忘忧之说也。终未悉为何草。或云:古人以牡丹为木芍药,此即牡丹,误矣。牡丹之名,经传不载,唯《本草》入草部中品。六一居士《牡丹记》云:“自唐则天已后,始盛于洛阳。其先不过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与荆棘并多,土人以为薪耳,未闻” 其为郑产也。罗氏《尔雅翼》。极与陆疏相合。不知《尔雅》何故不载。张揖以为挛夷。亦未详何义。
郭橐驼种树书
芍药
菜园中间种牡丹、芍药最茂。
牡丹芍药不可置木檞中,不耐久,须要避风处。
陆佃埤雅
芍药
《韩诗》曰:“芍药,离草也。”《诗》:“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牛亨 问曰:“将离,相赠以芍药者,何也?”董子答曰:芍药一名 可离,将别故赠之,亦犹相招,赠之以文无,故文无一 名当归。芍药荣于仲春,华于孟夏。《传》曰:“惊蛰之节,后 二十有五日,芍药荣”是也。华有至千叶者,俗呼小牡 丹。今群芳中,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 “花王”,“芍药为花相”,又或以为“花王”之副也。
罗愿尔雅翼
芍药
芍药,华之盛者,当春暮祓除之时,故郑之士女取以 相赠。董仲舒以为将离赠芍药者。芍药一名可离,犹 相招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然则相谑之后,喻 使去尔。其根可以和五脏,制食毒。古者有芍药之酱, 合之于兰桂五味,以助诸食,因呼五味之和为芍药。 《七发》曰:“芍药之酱。”《子虚赋》曰:“芍药之和,具而后御之。” 《南都赋》曰:“归雁鸣鵽,香稻鲜鱼。”以为芍药,酸恬滋味, 百种千名,是因致其滋味也。故孔子曰:“不得其酱不 食。”非以备味,自爱之至矣。服虔、文颖、伏俨辈解芍药, 称具美也。或以为芍药调食,或以为五味之和,或以 为以兰桂调食,虽各得仿佛,然未究名实之所起。至 韦昭又训其读“勺,丁削切,药,旅酌切”,则并没此物之 名实矣。今人食马肝、马肠者,犹合芍药而煮之,古之 遗法。马肝食之至毒者,文成以是死。言食之毒莫甚 于马肝,则制食之毒者,宜莫良于芍药,故独得药之 名,犹食酱掌和,膳羞称酱之类,而酱又因以为名也。 毛苌云:香草。陆玑云:“今药草芍药,无香气。”非是也。孔 颖达曰:未审今何草,盖医方但用其根陆不识其华, 故云“无香气孔。”又云“何草”,今芍药,人家庭户种之,玩 其芳,无不识者,何云何草?《本草》曰:“一名馀容。”
王观芍药谱
序
“天地之功至大,而神非人力之所能窃胜,惟圣人为 能体法其神,以成天下之化,其功盖出其下,而曾不 少加以力。不然天地固亦有间,而可穷其用矣。”余尝 论天下之物,悉受天地之气以生,其小大短长,辛酸 甘苦,与夫颜色之异计,非人力之可容致巧于其间 也。今洛阳之牡丹,维扬之芍药,受天地之气以生,而 小大浅深,一随人力之工拙而移其天地所生之性, 故奇容异色,间出于人间,以人而盗天地之功而成 之,良可怪也。然而天地之间,事之纷纭,出于其前,不 得而晓者,此其一也。洛阳风土之详,已见于今欧阳 公之记,而此不复论。维扬。大抵土壤肥腻,于草木为 宜,《禹贡》曰“厥草惟夭”是也。居人以治花相尚,方“九月 十月时,悉出其根,涤以甘泉,然后剥削老硬病腐之 处,揉调沙粪以培之,易其故土。凡花大约三年或二 年一分,不分则旧根老硬,而侵蚀新芽,故花不成。就 分之数,则小而不舒。不分与分之太数,皆花之病也。” 花之颜色之深浅,与叶蕊之繁盛,皆出于培壅剥削 之力。花既萎落,亟剪“去其子,屈盘枝条,使不离散,故 脉理不上行,而皆归于根,明年新花繁而色润,杂花 根窠多,不能致远。惟芍药及时取根,尽取本土,贮以 竹席之器,虽数千里之远,一人可负数百本而不劳。 至于他州,则壅以沙粪,虽不及维扬之盛,而颜色亦 非他州所有者比也,亦有逾年即变而不成者,此亦系夫”土地之宜不宜,而人力之至不至也。《花品》旧传 龙兴寺山子、罗汉、观音、弥陀之四院,冠于此州。其后 民间稍稍厚赂,以丐其本,培壅治莳,遂过于龙兴之 四院。今则有朱氏之园,最为冠绝,南北二圃,所种几 于五六万株。意其自古种花之盛,未之有也。朱氏当 其花之盛开,饰亭宇以待来游者,逾月不绝,而朱氏 未尝厌也。扬之人与西洛不异,无贵贱皆喜戴花,故 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州宅旧有芍 药厅,在都厅之后,聚一州绝品于其中,不下龙兴朱 氏之盛。往岁州将召移新守,未至,监护不密,悉为人 盗去,易以凡品,自是芍药厅徒有其名尔。今芍药有 三十四品,《旧谱》只取三十一种,如绯单叶、白单叶、红 单叶,不入名品之内,其花皆六出,维扬之人甚贱之。 余自熙宁八年季冬守官江都,所见与夫所闻莫不 详熟,又得八品焉,非平日三十一品之比,皆世之所 难得,今悉列于左。《旧谱》三十一品分上中、下七等,此 前人所定,今更不易。
上之上
冠群芳
大旋心,冠子也。深红堆叶,顶分四五旋,其英密簇,广 可及半尺,高可及六寸,艳色绝妙,可冠群芳,因以名 之。枝条硬,叶疏大。
赛群芳
小旋心,冠子也。渐添红而紧小,枝条及绿叶并与大 旋心一同。凡品中言“大叶”、“小叶”、“堆叶”者,皆花瓣也;言 “绿叶”者,谓枝叶也。
宝妆成
髻子也。色微紫,于上十二大叶中,密生曲叶,回环裹 抱团圆,其高八九寸,广半尺馀。每一小叶上络以金 线,缀以玉珠,香欺兰麝,奇不可纪,枝条硬而叶平。
尽天工
柳浦青心。红冠子也。于大叶中小叶密直。妖媚出众。 倘非造化。无能为也。枝硬而绿叶青薄。
晓妆新
白缬子也,如小旋心状,顶上四向,叶端点小,殷红色, 每一朵上或三点、或四点、或五点,象衣中之点缬也。 绿叶甚柔而厚,条硬而绝低。
点妆红
红缬子也。色红而小,并与白缬子同,绿叶,微似,瘦长。
上之下
叠香英
紫楼子也。广五寸,高盈尺,于大叶中细叶二三十重, 上又耸大叶如楼阁状,枝条硬而高,绿叶疏大而尖 柔。
积娇红
《红楼子》也,色淡红,与《紫楼子》不相异。
中之上
醉西施
大软,条冠子也。色淡红,惟大叶有类大旋心状,枝条 软细,须以物扶助之,绿叶色深厚,疏而长,以柔。
道妆成
黄楼子也,大叶,中深黄,小叶数重,又上展淡黄大叶, 枝条硬而绝黄,绿叶疏长而柔,与紫红者异。此品非 今日之“黄楼子”也,乃黄丝头中盛则或出四五大叶, 小类黄楼子,盖本非黄楼子也。
掬香琼
青心,玉板冠子也,本自茅山来。白英团掬坚密,平头 枝条硬而绿,叶短且光。
素妆残
“退红”,茅山冠子也。初开粉红,即渐退白,青心而素淡, 稍若大软条冠子,绿叶短厚而硬。
试梅妆
白冠子也。白缬中无点缬者是也。
浅妆匀
粉红冠子也。是红缬中无点缬者也。
中之下
醉娇红
深红楚州冠子也。亦若小旋心状,中心紧堆大叶,叶 下亦有一重金线。枝条高,绿叶疏而柔。
拟香英
紫宝,相冠子也。“紫楼子”心中细叶上不堆大叶者。
妒娇红
红宝相冠子也。《红楼子》心中细叶上不堆大叶者。
缕金囊
金线冠子也。稍似细条深红者,于大叶中、细叶下抽 金线,细细相杂,条叶并同深红冠子者。
下之上
怨春红
硬条冠子也。色绝淡,甚类金线冠子,而堆叶条硬,而 绿叶疏平,稍若柔
妒鹅黄
黄丝头也。于大叶中一簇细叶,杂以金线,条高,绿叶疏柔。
蘸金香
“蘸金蕊”,紫单叶也,是髻子开不成者,于大叶中生小 叶,小叶尖蘸一线金色是也。
试浓妆
绯,多叶也。绯叶五七重,皆平头,条赤而绿,叶梗皆紫 色。
下之中
宿妆殷
紫高多叶也。条叶花并类绯多叶,而枝叶绝高,平头。 凡槛中虽多,无先后,并开齐整也。
取次妆
淡红多叶也。色绝淡,条叶正类绯多叶,亦平头也。
聚香丝
紫丝头也。大叶中一丛紫丝细细是也。枝条高,绿叶 疏而柔。
簇红丝
红丝头也。大叶中一簇红丝,细细是也,枝叶并同紫 者。
下之下
效殷妆
“小矮”多叶也。与“紫高多叶”一同,而枝条低,随燥湿而 出。有三头者、双头者、“鞍子”者、银丝者,俱同根,因土地 肥瘠之异者也。
会三英
《三头聚》一萼而开。
合欢芳
双头并蒂而开,二朵相背也。
拟绣鞯
鞍,子也。两边垂下,如所乘鞍状,地绝肥而生。
银含棱
银缘也。叶端一棱,白色。
新收八品
御衣黄
黄色浅而叶疏,蕊差深,散出于叶间,其叶端色又微 碧,高广类黄楼子也。此种宜升“绝品。”
黄楼子
盛者五七层,间以金线,其香尤甚。
袁黄冠子
宛如髻子,间以金线,色比鲍黄。
“峡石。” 《黄冠子》:
“如金线冠子”,其色深如鲍黄。
鲍黄冠子
大抵与《大旋》心同,而叶差不同,色类鹅黄。
杨花冠子
多叶白心,色黄,渐拂浅红,至叶端则色深红,间以金 线。
湖缬
红色深浅相杂,类湖缬。
黾池红
开须并萼,或三头者,大抵花类软条也。
后论
维扬东南一都会也,自古号为繁盛。自唐末乱离,群 雄据有,数经战焚,故遗基废迹,往往芜没而不可见。 今天下一统,井邑田野,虽不及古之繁盛,而人皆安 生乐业,不知有兵革之患。民间及春之月,惟以治花 木,饰亭榭,以往来游乐为事,其幸矣哉!扬之芍药甲 天下,其盛不知起于何代。观其今日之盛古,想亦不 减于此矣。或者以谓自有唐,若张祜、杜牧、卢仝、崔涯、 章孝标、李嵘、王播,皆一时名士而工于诗者也。或观 于此,或游于此,不为不久,而略无一言一句以及芍 药,意其古未有之,始盛于今,未为通论也。海棠之盛, 莫甚于西蜀,而杜子美诗名又重于张祜。诸公在蜀 日久,其诗仅数千篇,而未尝一言及《海棠》之盛。张祜 辈诗之不及芍药,不足疑也。芍药三十一品,乃前人 之所次,余不敢辄易。后八品乃得于民间而最佳者, 然花之名品,时或变易,又安知止此八品而已哉。后 将有出兹八品之外者,余不得而知,当俟来者以补 之也。
《洛阳花木记》
芍药凡四十一种
《千叶黄花》,其别十六:
御衣黄, 凌云黄, 南黄楼子, 尹家黄,楼子, 银褐楼子 表黄, 延寿黄, 硖石黄, 新安黄, 寿安黄, 温家黄, 郭家黄, 青心鲍黄, 红心鲍黄, 丝头黄, 黄缬子。
《千叶红花》,其别十六:
《红楼子》 《红冠子》, “朱砂旋心, 硬条旋心, 斑干旋心”, 红缬子 《灵山缬子》, 《马家红》 《楚州冠子》 《四蜂儿》, 《醉西施》, 剪平红深红小魏花, 淡红小魏花。
柳圃《新接》。〈红丝头〉 茆《山冠子》:
“千叶紫花” ,其别六:
《紫楼子》。 “龙间紫。” “紫按子。” “粉面紫。 紫丝头。” “紫缬子。”
千叶白花二
《玉楼子》· 《白缬子》
千叶桃花一
《绯楼子》:
《本草纲目》
芍药释名
李时珍曰: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貌。此草花容婥 约,故以为名。罗愿《尔雅翼》云:“制食之毒,莫良于芍”,故 得药名亦通。《郑风》诗云:“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韩诗 外传》云:“芍药,离草也。”《董子》云:“芍药一名将离,故将别 赠之。”俗呼其花之千叶者为小牡丹,赤者为木芍药, 与牡丹同名也。
集解
《别录》曰:“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 干。”
陶弘景曰:“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尺许,馀 处亦有,而多赤者,小利。”
《马志》曰:“此有赤白二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
苏颂曰:“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 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初开花,有红 白紫数种,结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崔豹《古今 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 深,俗呼为牡丹,非矣。安期生服链法芍药,有金芍药, 色白多脂;木芍药,色紫瘦多脉。”
陈承曰:“《本经》芍药生丘陵。今世多用人家种植者,乃 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根分削,因 利以为药。今淮南真阳尤多,根虽肥大,而香味不佳, 入药少效。”
李时珍曰: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今药 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十月生芽,至春乃长,三月开 花。其品凡三十馀种,有千叶、单叶、楼子之异。入药宜 单叶之根,气味全厚,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
根修治
《雷敩》曰:“凡采得,竹刀刮去皮并头土,锉细,以蜜水拌 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李时珍曰:“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 血药,以醋炒耳。”
气味
苦平无毒。
《别录》曰:“酸,微寒,有小毒。”
《吴普》曰:“神农:苦;桐君:甘,无毒;岐伯:咸;雷公:酸;李当之: 小寒。”
张元素曰:“性寒味酸,气厚味薄,升而微降,阳中阴也。” 李杲曰:“白芍药酸平有小毒,可升可降,阴也。”
王好古曰:“味酸而苦,气薄味厚,阴也,降也。为手足太 阴行经药。入肝、脾、血分。”
徐之才曰:“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 蓟。反藜芦。”
掌禹锡曰:《别本》“须丸”作“雷丸。”
李时珍曰:“同白术补脾。同芎䓖泻肝。同人参补气。同 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止腹痛。同黄连止泻 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
主治
《本经》曰:“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 小便,益气。”
《别录》曰:“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汽,利膀 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甄权曰:“治脏腑拥气,强五脏,补肾气,治时疾骨热,妇 人血闭不通,能蚀脓。”
《大明》曰:“女人一切病,胎前产后诸疾。治风补劳,退热, 除烦益气,惊狂头痛,目赤,明目,肠风泻血,痔瘘,发背 疮疥。”
张元素曰:“泻肝,安脾肺,收胃气,止泻利,固腠理,和血 脉,收阴气,敛逆气。”
王好古曰:“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 肺急胀逆,喘欬,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 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李时珍曰:“止下痢、腹痛后重。”
发明
苏恭曰:“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
《大明》曰:“赤者补气,白者补血。”
陶弘景曰:“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不减当归。白者,道 家亦服食之,及煮石用。”
成无己曰:“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 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逆气而除肺燥。”
又云:“芍药之酸,敛津液而益营血,收阴气而泄邪热张元素曰:“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上。中部。 腹痛,与姜同用,温经散湿,通塞利。腹中痛,胃气不通, 白芍入脾经,补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药。”盖泻利皆太 阴病,故不可缺此得炙甘草为佐,治腹中痛。夏月少 加黄芩,恶寒加桂,此仲景神方也。其用凡六:安脾经 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泻痢,四也;和血脉, 五也;固腠理,六也。
寇宗奭曰:“芍药须用单叶红花者为佳,然气虚寒人 禁之。”古人云:“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朱震亨曰:“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凡 腹痛多是血脉凝涩,亦必酒炒用。然止能治血虚腹 痛,馀并不治,为其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也。下痢腹 痛必炒用,后重者不炒。产后不可用者,以其酸寒伐 生发之气也。必不得已,亦酒炒用之。”
李时珍曰: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 能行血中之滞。《日华子》言“赤补气,白治血”,欠审矣。产 后肝血已虚,不可更泻,故禁之。酸寒之药多矣,何独 避芍药耶?以此。
苏颂曰:“张仲景治伤寒。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 便故也。”
李杲曰:“或言古人以酸涩为收,《本经》何以言利小便?” 曰:“芍药能益阴滋湿而停津液,故小便自行,非因通 利也。”曰:“又言缓中何也?”曰:“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 也。故四物汤用芍药。大抵酸涩者,为收敛停湿之剂, 故主手足太阴经收敛之体,又能治血海,而入于九 地之下,后至厥阴经。白者色在西方,故补;赤者色在” 南方,故泻。
附方
服食法苏颂曰:安期生服链芍药法云:“芍药有二种, 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其木芍药,色紫瘦多脉。 若取审看,勿令差错。凡采得,净洗去皮,以东流水煮 百沸,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净黄土, 一日夜熟,出,阴干,捣末,以麦饮或酒服三钱,七日三 服,满三月可以登岭,绝谷不饥。”〈图经本草〉
腹中虚痛: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钱,夏月加黄芩五 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水二盏, 煎一半,温服。〈洁古用药法象〉
风毒骨痛在髓中: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 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方〉 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事林 广记〉
消渴引饮: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 日三服。鄂渚辛祐之患此九年,服药止而复作,苏朴 授此方,服之七日顿愈。古人处方,殆不可晓,不可以 平易而忽之也。〈陈日华经验方〉
《小便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每服 一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服。〈博济方〉
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崩中下血,小腹痛甚者:“芍药一两炒黄色,柏叶六两 微炒”,每服二两,水一升,煎六合,入酒五合,再煎七合, 空心分为两服。亦可为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经水不止: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之。〈熊氏补遗〉
血崩带下:赤芍药、香附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盐一 捻,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二服,十服见效,名“如神散。” 〈良方〉
赤白带下,年深月久不瘥者:取白芍药三两,并干姜 半两,锉,熬令黄,捣末,空心水饮服二钱匕,再服。《广济 方》:“只用芍药炒黑研末,酒服之。”〈贞元广利方〉
金疮血出:白芍药一两,熬黄为末,酒或米饮服二钱, 渐加之,仍以末傅疮上即止,良验。〈广利方〉
痘疮胀痛:白芍药为末,酒服半钱匕。〈痘疹方〉
木舌肿满,塞口杀人,红芍药、甘草煎水热漱。〈圣济总录〉 鱼骨哽咽:“白芍药嚼细咽汁。”〈事林广记〉
衄血咯血: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为末。新水服 一钱匕,血止为限。〈古今录验〉
王象晋群芳谱
芍药
一名馀容,一名鋋,一名犁食,一名将离,一名“婪尾春, 一名《黑牵夷》。”黄者,有御衣黄,黄楼子、袁黄冠子、峡石 黄冠子、鲍黄冠子、道妆成,妒鹅黄红者,有“冠群芳,赛 群芳,尽天工”,点妆红,积娇红,醉西施,湖缬黾池红,素 妆残,浅妆匀,醉娇红,拟香英,妒娇红,《缕金囊》,怨春红, 试浓妆,《簇红丝》、取次妆,效殷红,合欢芳,会三英,《拟绣》 鞯,紫者有宝妆成、叠香英、蘸金香、宿妆殷、聚香丝,白 者有杨花冠子、掬香琼、晓妆新、试梅妆、银含棱。 分植芍药,大约三年或二年一分,分花自八月至十 二月,其津脉在根,可移栽,春月不宜。谚云:“春分分芍 药,到老不开花。”以其津脉发散在外也。栽向阳,则根 长枝荣,发生繁盛,相离约二三尺,一如栽牡丹法。不
可太远太近。穴欲深,土欲肥,根欲直,将土锄虚,以壮河泥拌猪粪或牛羊粪,栽深尺馀尤妙。不可少屈其根梢,只以水注实,勿踏筑,覆以细土,高旧土痕一指。 自惊蛰至清明,逐日浇水,则根深枝高,花开大而且 久,不茂者亦茂矣。以鸡矢和土培花丛下,渥以黄酒, 淡红者悉成深红。
修整。春间止留正蕊,去其小苞,则花肥大。新栽者止 留一二蕊。一二年后,得地气可留四五,然亦不可太 多。开时扶以竹,则花不倾倒。有雨遮以箔,则耐久。花 既落,亟剪其蒂,盘屈枝条,以线缚之,使不离散,则脉 下归于根。冬间频浇大粪,明年花繁而色润。处暑前 后,平土翦去,来年必茂。冬日宜护,忌浇水。
《直省志书》
历城县
《方产》芍药花有数种,历人多善蓄之。
曹县
物产:芍药远自三代,见于《诗》《书》,近被牡丹夺席,可称 蠖伏。昔人谓唐人重芍药,故名牡丹为木芍药,非也。 芍药赏鉴已久,而牡丹刱出,惊异之际,草率未定,姑 取为欣赏,被以佳名。至于今事久论定,而芍药不废 者,留殿牡丹后尘耳,故有“婪尾春”之称焉。此花无甚 新出,大约百馀种,根有赤、白二种入药。
登州府
《物产》:芍药有赤、白、粉红三种。
莱阳县
《物产》:芍药有红、白、淡红、单、双诸种。
昌邑县
《物产》:芍药花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有红、白、紫数 种,亦有千叶、单叶之别。
汾西县
土物,芍药,红、白粉三色。
临晋县
《物产》:芍药有红、白、紫数色,千叶、单叶楼子数种。
和顺县
土产芍药。山芍药开花微小,红白二色。
鄢陵县
土产芍药,不知盛自何时。其最佳者曰“丹山双凤”,金 带玉围,胭脂点玉,金玉交辉,含嚬娇盛,夺翠软枝白。
扬州府
物产:芍药,扬州古以芍药擅名。宋有圃在禅智寺前, 又有芍药厅,向子固有芍药坛。刘攽著谱,花凡三十 二种,以冠群芳为首。其后王观、孔武仲、艾丑各有谱。 观之谱如攽,而益以御衣黄等八种。武仲之种三十 有二,丑之种二十有四,皆首御衣黄。绍熙《广陵志》种 亦三十二,而首御爱红,其品具各谱,不可殚记。
石门县
《物产》:芍药有锦带围、白楼子、紫楼子、粉红楼子、杨妃 吐舌。
芍药部艺文一
《芍药花颂》晋·傅统妻
煜煜芍药,植此前庭。晨润甘露,昼晞阳灵。
《芍药谱序》宋·刘攽
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为相侔埒。《禹贡》记扬 州草木夭乔,圣人之言,然未见其为夭乔也。广陵芍 药,有自他方移来种之者,经岁则盛,至有十倍其初 而胜广陵所出远甚,地气所宜,信其为夭乎?然则医 书本草所载虽小物,方土所出,山川原野,气力不同, 或相倍蓰,十百如此花矣,不可不察也。然芍药之盛, 环广陵四十五里之间为然,外是则薄劣不及洛阳 《牡丹》。由人力接种,故岁岁变更日新。而芍药自以种 传,独得于天,然非翦剔培壅,灌溉以时,亦不能全盛。 又有风雨寒暄,气节不齐,故其名花绝品,有至十四 五年得一见者,其开不能成,或变为他品。此天地尤 物,不与凡品同。待其地利、人力、天时,“参并具美,然后 一出,意其造物,亦自珍惜之尔。芍药始开时,可留七 八日,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 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广陵至京师千五 百里,骏马疾走,可六七日至也。”上不以耳目之玩勤 远人,而富商大贾逐利纤啬不顾,又无好事有力者 招致之,故芍药不得“至京师。而洛阳牡丹,独擅其名。 其移根北方者,六年以往则不及初年,自是岁加劣 矣。”故北方之见芍药者,皆其下者也。然种芍药为生 者,犹得厚价重利云。熙宁六年,攽罢海陵,至广陵,正 四月花时,会友傅钦之、孙莘老偕行,相与历览人家 园圃,及佛舍所种,凡三万馀株。芍药嫩好及虽好而不至者尽具矣。扶风马玿,府大尹给事公子也,博物 好奇,为余道芍药本末,及取广陵人所第名品示余。 余按唐氏藩镇之盛,扬州号为第一,万商千贾,珍货 之所丛集,百氏小说,尚多记之,而莫有言芍药之美 者,非天地生物,无闻于古,而特隆于今也。殆时所好 尚不齐,而古人未必能知正色尔。白乐天诗言:“牡丹 取丛大花繁者为佳”,此最洛人所卑下者。古人之不 知芍药何疑。然当时无记录,故后世莫知其详。今此 复无传说,使后胜今,犹不足恨。或人情好尚更变,骎 骎日久,则名花奇品遂将泯默无传,来者莫知有此, 不亦惜哉!故因次序为谱三十一种,皆使画工图写, 而示未尝见者使知之。其尝见者,固以吾言为信矣。
《芍药谱序》孔武仲
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四方之 人,尽皆赍携金帛,市种以归者多矣。吾见其一岁而 小变,三岁而大变,卒与常花无异。由此芍药之美,益 专推于扬州焉。大抵粗者先开,佳者后发。高至尺馀, 广至盈手,其色以黄为最贵,所谓绯红千叶,乃其下 者。郑诗引芍药以明土风,说者曰:“香草也。”司马长卿 《子虚赋》曰:“芍药之和,具而后御之。”说者曰:“芍药主和 五脏,又辟毒气也。”谢省中诗曰:“红药当阶翻。”说者曰: “草色红者也。”其义皆与今所谓芍药者合,俱未有专 言扬州者。唐之诗人最以摹写风物自喜,如卢仝、杜 牧、张祜之徒,皆居扬日久,亦未有一语及之,是花品 未有若今日之盛也。余官于扬学,讲习之暇,常裁而 定之,盖可纪者三十有三种,乃具列其名,从而释之。
《题杨谨仲芍药诗后》周必大
淳熙甲午,会同年杨谨仲、周孟觉赏芍药,尝樱桃,谨 仲有诗,予次韵。今二十有三年,彭君仲识携谨仲帖 相过,且索旧诗,为之怅然。此花最盛于太和,而以红 都胜、黄楼子为冠,如牡丹之姚魏也。黄楼或得之都 胜者,邑中一二家有种,惜不与人。去年余《答乡贡进 士陈恂二小诗》云:“芍药名先记郑风,那因加木辨雌 雄。姚黄后出今王矣,合把黄楼列上公。”“六一先生旧 帅扬,分宁太史尹西昌。只缘未识红都胜,如杜诗中 缺海棠。”盖许元《寄欧阳公诗》云:“芍药琼花应有恨,维 扬新什独无名。”公答云:“偶不题诗便怨人。”山谷宰太 和时,篇咏甚多,亦未尝及此花。今谨仲云:“花出语与 古事相类,并录恶语于后”:
《芍药诗序》元·岳瑜
至正庚子孟夏,黄鹤山人岳瑜,与相台翟君文中,自 吴城拏舟至海虞,复过昆山,访顾君仲瑛草堂。值春 晖楼前芍药盛开,仲瑛重置酒楼上。是日雷雨新霁, 风日淡荡,赵善长折金带围一朵,插瓶中,及以红白 花擎绕攒簇。朱伯盛督行酒,同集者七人。天基道士 于方外暨伯盛、善长先醉。仲瑛谓:“人事惟艰,天时自” 适,友朋盍簪,宁无一语以纪其行乐乎?遂以“红药当 阶翻”一句分韵赋诗者。文中仲瑛、子英并《瑜得药字 诗》,成为序其首实四月十一日也。
《琼芽赋》〈并序〉陈旅
滦阳之野多芍药,人掇其芽以为蔬茹。雄武邢遵道始治之,以代茗饮,清腴甘芳,能辅气导血,非茗饮所能及也。至治中,有旨,命如法以进,天子饮而嘉之,于是乎有“琼芽” 之名。夫芍药之为物,以花艳取重于流俗,至用为药饵,为烹胹之滋,皆不以尽芍药之妙。自著《本草》以来,至今世始得。因遵道以所蕴者见知,天子,何其遇之晚也?余惟物之不遇于世者多矣,固有一无所遇而竟已者,而不欲以他技自炫,至晚始一遇者,亦可悲也。余年四十又一,始为国子助教。天历二年夏,扈从至上京,因过邢生饮《琼芽,而生征予赋,其辞》曰:
翳神皋之弥迤兮,余尝策马而孤征。朱光熇阴雨复 旸兮,琼芽怒抽,濅满乎郊坰。彼妇子之踵踵兮,持顷 筐以取盈。盖腌之以为葅兮,复芼之以为羹。友野茹 以杂进兮,至溷辱于腐腥。既不得吐曾华以当春兮, 又不为雅剂以上下乎参苓。懿邢生之嗜奇兮,颛与 世而相违。户腰艾其总总兮,则纫兰以佩之。闵灵苗 之纯嫩兮,曾不得鬯其所施。乃登广原,涉芳澨,披翳 卉,撷珍栽,盛以文竹之筥,屑以绿石之硙,瀹之以槛 泉,燥之以火遂。广延绀霜逊其色,丹丘宝露愧其液, 诸柘巴且甘。斯埒也,留夷轩于芬,斯夺也。乃若溽溜 既收,凉吹初作,鸾旗罢猎,张宴广漠,舞鱼龙于钧天, 厌牛羊于珠泽。亟命进乎琼芽,俾得“联于玉食。当是 时也,金沙紫笋,龙安骑火,乳窟仙掌,蒙顶麦颗。皆于 邑以无色,甘退列于下佐。夫何一幽人兮,揽孤芳以 徘徊?抚年岁之既晏兮,恐繁霜其崔嵬;念宠荣之所 在兮,竞膏车以先驰。或以近而易与兮,或以远而不 见推;或握瑜以来毁兮,或群荐而非瑰。以媚世者之 诚可耻兮,则宁抱吾素而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