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六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六十六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六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一百六十六卷目录

     牛扁部汇考

      牛扁图

      本草纲目牛扁

     牛膝部汇考

      牛膝图一

      牛膝图二

      牛膝图三

      徐光启农政全书山苋菜考

      本草纲目牛膝

     牛蒡部汇考

      牛蒡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牛旁子考

      本草纲目恶实

     牛蒡部杂录

     九牛草部汇考

      九牛草图

      本草纲目九牛草

     伏牛花部汇考

      伏牛花图

      本草纲目伏牛花

     狗脊部汇考

      狗脊图

      本草纲目狗脊

     狗舌部汇考

      狗舌图

      本草纲目狗舌草

    草木典第一百六十六卷

    牛扁部汇考

    释名

    《牛扁》。纲目    《扁持》。唐本草

    扁毒。唐本草   虱建草

    牛扁图

    牛扁图

    《本草纲目》

    牛扁集解

    《别录》曰:“牛扁,生桂阳川谷。”

    陶弘景曰:“今人不复识此。”

    苏恭曰:“此药似菫草、石龙芮辈,根如秦艽而细。生平 泽下地,田野人名为‘牛扁’”,疗牛虱甚效。太常名“扁特”, 或名“扁毒。”

    韩保升曰:“今出宁州。叶似石龙芮、附子等。二月、八月 采根,日干。”

    苏颂曰:“今潞州一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结实。采其 根、苗,捣末油调,杀虮虱,主疗大都相似。疑即扁特也, 但声近而字讹耳。”

    气味

    苦微寒,无毒。

    主治

    《本经》曰:“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 病。”

    附录虱建草

    陈藏器曰:“苦,无毒。主虮虱。挼汁沐头,虱尽死。人有误 吞虱成病者,捣汁服一小合。亦主诸虫疮。生山足湿 地,发叶似山丹微赤,高一、二尺。又有水竹叶,生水中, 叶如竹叶而短小,可生食。亦去虮虱

    牛膝部汇考

    释名

    牛茎:广雅    牛膝。本经

    百倍。本经    《山苋菜》。救荒本草

    对节菜:纲目   《脚斯蹬》。农政全书

    通天拄杖。药谱

    牛膝图一

    牛膝图一
    牛膝图二

    怀州牛膝

    怀州牛膝

    {{{2}}}

    {{{2}}}
    牛膝图三

    单州牛膝

    单州牛膝

    {{{2}}}

    {{{2}}}

    《徐光启农政全书》

    山苋菜考

    《本草》名牛膝,一名百倍,俗名脚斯蹬,又名对节菜。生 河内川谷,及临胊、江淮、闽粤、关中、苏州皆有之,然皆 不及怀州者为真,蔡州者最长大柔润,今钧州山野 中亦有之。苗高二尺以来,茎方青紫色,其茎有节如 鹤膝,又如牛膝状,以此名之。叶似苋菜叶而长颇尖, 𧣪叶皆对生,开花作穗。根味苦酸性平无毒,叶味甘 微酸,恶萤火、陆英、龟甲。白前。

    救饥

    采苗、叶,炸熟,换水浸去酸味,淘净,油、盐调食。

    《本草纲目》

    牛膝释名

    陶弘景曰:“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

    李时珍曰:《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滋补之功,如 牛之多力也。其叶似苋,其节对生,故俗有山苋对节 之称。

    集解

    《别录》曰:“牛膝,生河内川谷及临胊。二月、八月、十月采 根,阴干。”

    《吴普》曰:“叶如夏蓝,茎本赤。”

    陶弘景曰:“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长大柔润,其茎有节, 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以雄为胜。”

    《大明》曰:“怀州者色白,苏州者色紫。”

    苏颂曰:“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庆者为 真。春生苗,茎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及牛膝 头。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 甚细,以根极长大至三尺而柔润者为佳。茎叶亦可 单用。”

    李时珍曰:“牛膝处处有之,谓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 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为良。”秋闲收子,至春种之。 其苗方茎暴节,叶皆对生,颇似苋叶而长且尖𧣪。秋 月开花,作穗结子,状如小鼠负虫,有涩毛,皆贴茎倒 生。九月采取根,水中浸两宿,挼去皮,裹扎暴干。虽白 直可贵,而挼去白汁入药不如留皮者力大也。嫩苗 可作菜茹。

    根修治

    《雷敩》曰:“凡使,去头、芦,以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锉, 焙干用。”

    李时珍曰:“今惟以酒浸入药。欲下行则生用,滋补则 焙用,或酒拌蒸过用。”

    根气味

    苦酸平无毒。

    《吴普》曰:“神农:‘甘’”;雷公:“酸,无毒;李当之:‘温’。”

    《徐之才》曰:“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忌牛肉

    根主治

    《本经》曰:“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 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别录》曰:“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 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白,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 人月水不通,血结。”

    甄权曰:“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

    《大明》曰:“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 腹痛,并血运,落死胎。”

    王好古曰:“强筋,补肝脏风虚。”

    《寇宗奭》曰:“同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嚼烂罨 之即出。”

    李时珍曰。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 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发明

    甄权曰:“病人虚羸者,加而用之。”

    朱震亨曰:“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 加用之。凡用土牛膝,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惟叶汁效 尤速。”

    李时珍曰: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所生之病,大抵 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二者而已。其治 腰膝骨痛,足痿阴消,失溺久疟,伤中少气诸病,非取 其补肝肾之功欤?其症瘕心腹诸痛,痈肿恶疮,金疮 折伤,喉齿淋痛,尿血经候,胎产诸病,非取其去恶血 之功欤?按:陈日华《经验方》云:“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 刻之临汀。后在鄂渚得九江守王南强书云:“老人久 苦淋疾,百药不效,偶见《临汀集要方》中用牛膝者,服 之而愈。”又叶朝议亲人患血淋,流下小便在盆内,凝 如蒟蒻,久而有变如鼠形,但无足尔,百治不效。一村 医用牛膝根煎浓汁,日饮五服,名地髓汤,虽未即愈, 而血色渐淡,久乃复旧。后十年病又作,服之又瘥。因 检本草,见《肘后方》,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用牛膝 并叶,以酒煮服之。今再拈出,表其神功。又按杨士瀛 《直指方》云:小便淋痛,或尿血,或沙石胀痛,用川牛膝 一两,水二盏,煎一盏,温服。一妇人患此十年,服之得 效,土牛膝亦可,或入麝香、乳香尤良。

    茎叶主治

    李时珍曰:“寒湿、痿痹、老疟、淋闭诸疮功同根,春夏宜 用之。”

    附方

    劳疟积久不止者:长牛膝一握,生切,以水六升,煮二 升,分三服,清早一服,未发前一服,临发时一服。外台秘要 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 浸之,日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 下三十丸。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发津液自生。经验方 卒暴症疾:腹中有如石刺,昼夜啼呼:牛膝三斤,以酒 一斗渍之,密封于灰火中温令味出,每服五合至一 升,随量饮。肘后方

    痢下肠蛊:凡痢下应先白后赤,若先赤后白为肠蛊。 牛膝二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饮一两杯,日 三服。肘后方

    妇人血块:土牛膝根洗切,焙,捣为末,酒煎温服,极效。 福州人单用之。图经本草

    女人血病万病丸:治女人月经淋闭,月信不来,绕脐 寒疝痛,及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瘕症不散诸病。牛 膝酒浸一宿,焙干,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生地黄 汁一升,入石器内慢火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服 二丸,空心米饮下。拔萃方

    妇人阴痛:牛膝五两,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 服。千金方

    《生胎欲去》牛膝一握捣,以无灰酒一盏,煎七分,空心 服,仍以独根土牛膝涂麝香,插入牝户中。妇人良方 胞衣不出:牛膝八两,葵子一合,水九升,煎三升,分三 服。延年方

    产后尿血:川牛膝水煎频服。熊氏补遗

    喉痹乳蛾:新鲜牛膝根一握,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 汁灌入鼻内,须臾痰涎从口鼻出即愈。无艾亦可。 一方“牛膝捣汁,和陈酢灌之。”

    口舌疮烂: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肘后方

    牙齿疼痛:牛膝研末,含漱,亦可烧灰。千金方

    折伤闪肭:“杜牛膝捣罨之。”卫生易简方

    金疮作痛:生牛膝捣敷,立止。梅师方

    卒得恶疮,人不识者,牛膝根捣傅之。千金方

    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 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握,捣其上。牛膝能去 恶血,二草温凉止痛,随干随换,有十全之功也。陈日华经 验方

    风瘙瘾疹及㾦瘰。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骨疽癞病》:方同上。

    气湿痹痛,腰膝痛用牛膝叶一斤切,以米三合于豉 汁中煮粥,和盐、酱空腹食之。圣惠方老疟不断:牛膝茎叶一把,切,以酒三升渍服,令微有 酒气,不即断更作,不过三剂止。肘后方

    溪毒寒热。东闲有溪毒,中人似射工,但无物。初病恶 寒发热烦懊,骨节强痛,不急治,生虫食脏杀人。用雄 牛膝茎紫色,节大者一把,以酒水各一杯,同捣绞汁 温饮,日三服。肘后方

    眼生珠管:牛膝并叶捣汁,日点三四次。圣惠方

    牛蒡部汇考

    释名

    牛蒡。别录    《鼠粘》。别录

    恶实:别录    牛菜:纲目

    大力子。纲目   蒡翁菜。纲目

    便牵牛。纲目   《蝙蝠刺》:纲目

    夜叉头。纲目

    牛蒡图

    牛蒡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牛旁子考

    《本草》名“恶实。”未去萼名鼠粘子,俗名夜叉头。根谓之 牛菜。生鲁平山泽,今处处有之。苗高二三尺,叶如芋 叶,长大而涩,花淡紫气,实似葡萄而褐色,外壳如栗 梂而小,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名。壳中有子, 如半粒麦而匾小,根长尺馀,粗如拇指,其色灰黪。味 辛性平。一云味甘无毒。

    救饥

    《采叶》炸,熟,水浸去邪气,淘洗净,油盐调食。及取根洗 净,煮熟食之。久食甚益人,身轻耐老。

    《本草纲目》

    恶实释名

    李时珍曰: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其根、叶皆可食, 人呼为“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俚人谓之“便牵 牛”,河南人呼为“夜叉头。”

    《苏颂》曰:“实壳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 粘子,亦如羊负来之比。”

    集解

    《别录》曰:“恶实,生鲁山平泽。”

    苏恭曰:“鲁山在邓州东北。此草叶大如芋,子壳似栗 状,实细长如茺蔚子。”

    苏颂曰:“恶实,即牛蒡子也。处处有之。叶大如芋叶而 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似栗梂而小,如指头多 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益人。秋后采子入药。”

    李时珍曰:“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汋淘为 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亦罕食之。三月生 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 枫梂而小,萼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梂有子数十颗。 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黪。七月采子,十月 采根。

    子修治

    《雷敩》曰:“凡用,拣净,以酒拌蒸,待有白霜重出,以布拭 去,焙干,捣粉用。”

    气味

    辛平无毒。

    陈藏器曰:“苦。”

    张元素曰:“辛温,阳中之阴,升也。”

    李杲曰:“辛,平阳也,降也。”

    主治

    《别录》曰:“明目补中,除风伤。”

    陈藏器曰:“风毒肿诸瘘。” 甄权曰:“研末浸酒,每日服三二盏,除诸风,去丹石毒, 利腰脚。又:食前熟挼三枚吞之,散诸结节筋骨烦热 毒。”

    苏恭曰:“吞一枚,出痈疽头。”

    孟诜曰:“炒研煎饮,通利小便。”

    张元素曰:“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十二经。” 李时珍曰:“消斑疹毒。”

    发明

    《李杲》曰:“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 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是也。”

    根茎气味

    苦,寒,无毒《甄权》曰:“甘,平。”

    陈藏器曰:“根须蒸熟曝干用,不尔,令人欲吐。”

    根茎主治

    《别录》曰:“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 服轻身耐老。”

    苏恭曰:“根主牙齿痛,劳疟诸风,脚缓弱,风毒痈疽,欬 嗽伤肺,肺壅疝瘕,冷气积血。”

    陈藏器曰:“根浸酒服,去风及恶疮。和叶捣碎,傅杖疮、 金疮,永不畏风。”

    甄权曰:“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洗五脏 恶气。可常作菜食,令人身轻。”

    《孟诜》曰:“切根,拌豆面作饭食,消胀壅。茎、叶煮汁,作浴 汤。去皮闲习习如虫行。又入盐花,生捣,拓一切肿毒。”

    发明

    苏颂曰:“根作脯食甚良。茎、叶宜煮汁酿酒服。冬月采 根,蒸暴入药。”刘禹锡《传信方》:“疗暴中风,用紧细牛蒡 根,取时避风,以竹刀或荆刀刮去土,生布拭了,捣绞 取汁一大升,和好蜜四大合,温分两服,得汗出便瘥。 此方得之岳鄂郑中丞,郑因食热肉一顿,便中暴风, 外甥卢氏为颍阳令,有此方,服当时便瘥。”

    附方

    风水身肿欲裂:鼠粘子二两,炒研为末,每温水服二 钱,日三服。圣惠方

    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为末”,热 酒服一寸匕。经验方

    痰厥头痛:牛蒡子、炒、旋覆花等分为末,腊茶清服一 钱,日二服。圣惠方

    头痛连睛:鼠粘子、石膏等分为末,茶清调服。医方摘要 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牛蒡子微炒,荆芥穗一两,炙 甘草半两,为末,食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悬痈喉痛,风热上搏也,恶实。炒甘草生等分,水煎含 咽,名“启关散。”普济方

    喉痹肿痛:牛蒡子六分,马蔺子六分,为散,每空心温 水服方寸匕,日再服。仍以牛蒡子三两,盐二两,研匀 炒热,包熨喉外。广济方

    咽喉痘疹:“牛蒡子二钱,桔梗一钱半,粉甘草节七分, 水煎服。”痘疹要诀

    风热瘾疹: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以薄荷汤服二钱,日 二服。初虞世古今录验

    风龋牙痛:“鼠粘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小儿痘疹,时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大便秘涩, 小儿咽喉肿不利,若大便利者勿服。牛蒡子炒,一钱 二分荆芥穗二分甘草节四分水一盏,同煎至七分, 温服。已出亦可服,名“必胜散。”和剂局方

    妇人吹乳:鼠粘二钱,麝香少许,温酒细吞下。袖珍方 便痈肿痛:鼠粘子二钱炒研末,入蜜一匙,朴硝一匙, 空心温酒服。袖珍方

    蛇蝎蛊毒:大力子煮汁服。卫生易简方

    水蛊腹大恶实微炒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米 饮下十丸。张文仲方

    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 遇暑热则大便秘。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 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事方

    时气馀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用牛 蒡根捣汁,服一小盏效。圣惠方

    天行时疾:生牛蒡根,捣汁五合,空腹分为二服,服讫 取桑叶一把炙黄,以水一升,煮取五合,顿服取汗。无 叶用枝。孙真人食忌

    热攻心烦恍惚。以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二服。 食医心镜

    伤寒搐搦,汗后覆盖不密,致腰背手足搐搦者,牛蒡 根散主之。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锉, 于盆内研细,好酒一升同研,以新布绞取汁,以炭火 半秤,烧一地坑令赤,扫净,倾药汁入坑内,再烧令黑 色,取出,于乳钵内细研,每服一钱,温酒下,日三服。朱肱 活人书

    一切风疾,十年二十年者: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 子、牛膝各三升,用袋盛药,浸无灰酒三升内,每任意 饮之。外台秘要方

    老人中风,口目𥆧动,烦闷不安:“牛蒡根切一升,去皮 晒干,杵为面,白米四合,淘净和作馎饦豉汁中煮,加 葱、椒五味,空心食之,恒服极效。”寿亲养老书

    老人风湿久痹,筋挛骨痛,服此壮肾润皮毛,益气力: 牛蒡根一升切,生地黄一升切,大豆二升炒,以绢袋 盛,浸一斗酒中五六日,任性空心温服二三盏,日二 服。集验方

    头面忽肿,热毒风气内攻,或连手足赤肿,触著痛者: 牛蒡子根,一名蝙蝠刺,洗净研烂,酒煎成膏,绢摊贴 肿处,仍以热酒服一二匙,肿消痛减。斗门方

    头风掣痛不可禁者,磨膏主之。取牛蒡茎叶,捣取浓 汁二升,无灰酒一升,盐花一匙头,汤火煎稠成膏,以摩痛处,风毒自散。摩时须极力令热,乃效。冬月用根。 箧中方

    头风白屑:“牛蒡叶捣汁,熬稠涂之,至明,皂荚水洗去。” 圣惠方

    喉中热肿:鼠粘根一升,水五升,煎一升,分三服。延年方 小儿咽肿:“牛蒡根捣汁细咽之。”普济方

    热毒牙痛热毒风攻头面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 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 下。重者不过三度,瘥。”圣惠方

    项下瘿疾:鼠粘子根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 服,或为末,蜜丸,常服之。救急方

    耳卒肿痛:“牛蒡根切,绞汁二升,银锅内熬膏涂之。”圣济 总录

    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牛蒡叶汁、生地黄汁二合,和匀, 入蜜二合,每服一合,入水半盏,煎三五沸,调滑石末 一钱服。圣济总录

    疖子肿毒:鼠粘子叶贴之。千金方

    石瘘出脓,坚实寒热:鼠粘子叶为末,和鸡子白封之。 外台秘要

    诸疮肿毒:牛蒡根三茎,洗,煎烂捣汁,入米煮粥,食一 碗,甚良。普济方 积年恶疮,反花疮、漏疮不瘥者。牛蒡根捣,和腊月猪 脂,日日封之。千金方

    月水不通。结成症块。腹肋胀大欲死牛蒡根二斤锉 蒸三遍,以生绢袋盛之。以酒二斗浸五日。每食前温 服一盏。普济方

    牛蒡部杂录

    山家清供牛蒡脯,“孟冬后采根,去皮净洗,煮毋失之 过。槌匾压以盐、酱、茴、萝、姜、椒、熟油诸料,研细一两,火 焙干,食之,如肉脯之味。”笋与莲脯同法。

    九牛草部汇考

    释名

    《九、牛草》图经

    九牛草图

    九牛草图

    《本草纲目》

    九牛草集解

    《苏颂》曰:“生筠州山冈上。二月生苗,独茎,高一尺。叶似 艾叶圆而长,背有白毛,面青。五月采苗用。”

    李时珍曰。陈嘉谟《本草》。蒙筌。以此为蕲艾。谬矣。

    苗气味

    微苦,有小毒。

    主治

    《苏颂》曰:“解风劳,治身体痛,与甘草同煎服,不入众药 用。”

    伏牛花部汇考

    释名

    伏牛花:开宝   《隔虎刺花》。纲目

    伏牛花图

    伏牛花图

    《本草纲目》

    伏牛花集解

    苏颂曰:“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州蜀地上 之,多生川泽中。叶青细似黄蘗叶而不光,茎亦有刺, 开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干。”又睦州 所上虎刺,云“凌冬不凋,彼人无时采根叶,治风肿疾。”

    花气味

    苦甘平无毒。

    主治

    《开宝》曰:“久风湿痹,四肢拘挛,骨肉疼痛。作汤,治风眩 头痛,五痔下血。”

    发明

    李时珍曰:“伏牛花治风湿,有名而用者颇少。杨子健 《护命方》有伏牛花散”,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甚 则大肠热秘,用伏牛花、山茵蔯、桑寄生、白牵牛、川芎、 䓖、白僵蚕、蝎梢各二钱,荆芥穗四钱,为末。每服二钱, 水煎一沸,连滓服。

    根叶枝主治

    《苏颂》曰:“一切肿痛风疾,细锉焙研,每服一钱匕,用温 酒调下。”

    狗脊部汇考

    释名

    狗脊。别录    强膂。别录

    扶筋。别录    扶盖。别录

    《百枝》:纲目    狗青。纲目

    狗脊图

    狗脊图

    《本草纲目》

    狗脊释名

    苏恭曰:“此药苗似贯众,根长多岐,状如狗之脊骨,而 肉作青绿色,故以名之。”

    李时珍曰:强膂扶筋,以功名也。《别录》又名扶盖,乃扶 筋之误。《本经》狗脊一名百枝。《别录》萆薢一名赤节。而 《吴普本草》谓百枝为萆薢,赤节为狗脊,皆似误也。

    集解

    《别录》曰:“狗脊,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吴普》曰:“狗脊如萆薢,茎节如竹,有刺,叶圆赤,根黄白, 亦如竹根,毛有刺。《岐伯经》云:‘茎无节,叶端圆,青赤,皮 白,有赤脉’。”

    陶弘景曰:“今山野处处有之,与菝葜相似而小异。其 茎叶小肥,其节疏,其茎大直,上有刺。叶圆,有赤脉,根 凸凹巃嵷,如羊角强细者是。”

    苏颂曰:“今太行山、淄、温、眉州亦有之。苗尖细碎,青色, 高一尺以来,无花。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黑色,长 三、四寸,多岐,似狗之脊骨,大有两指许。其肉青绿色。 春秋采根,暴干。今方亦有用金毛者。陶氏所说皆有 刺萆薢,非狗脊也,今江右俗犹用之。”

    《雷敩》曰:“凡使狗脊,勿用透山形根,形状一般,只是入 顶,苦不可饵也。”

    李时珍曰:“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 有金黄毛如狗形。皆可入药。其茎细而叶花两两对 生,正似大叶蕨,比贯众叶,有齿,面背皆光。其根大如 拇指,有硬黑须簇之。吴普、陶弘景所说根苗,皆是菝 葜。苏恭、苏颂所说,即真狗脊也。”按:张揖《广雅》云:“菝葜狗脊也。”张华《博物志》云:“菝葜与萆薢相乱,一名狗脊。” 观此,则昔人以菝葜为狗脊,相承之误久矣。然菝葜、 萆薢、狗脊三者,形状虽殊,而功用亦不甚相远。

    根修治

    《雷敩》曰:“凡修事,火燎去须,细锉了,酒浸一夜,蒸之,从 巳至申,取出晒干用。”

    李时珍曰:“今人惟锉炒,去毛须用。”

    气味

    苦平无毒。

    《别录》曰:“甘,微温。”

    《吴普》曰:“神农:苦,桐君、黄帝、岐伯、雷公、扁鹊:甘,无毒;李 当之:小温。”

    甄权曰:“苦、辛,微热。”

    徐之才曰:“萆薢为之使。恶败酱、莎草。”

    主治

    《本经》曰:“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 《别录》”曰:“疗失溺不节,男女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 目暗,坚脊,利俛仰,女子伤中,关节重。”

    甄权曰:“男子女人,毒风软脚,肾气虚弱,续筋骨,补益 男子。”

    李时珍曰:“强肝肾,健骨,治风虚。”

    附方

    男子诸风,四宝丹用金毛狗脊,盐泥固济,煆红去毛, 苏木、萆薢、川乌头生用,等分为末,米醋和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温酒、盐汤下。普济方

    室女白带,冲任虚寒,鹿茸丸:“用金毛狗脊,燎去毛、白 敛各一两,鹿茸酒蒸焙二两,为末,用艾煎醋汁,打糯 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济生方 固精强骨。金毛狗脊远志肉白伏神当归身等分为 末。炼蜜丸梧子大。每酒服五十丸。集简方

    病后足肿。但节食以养胃气。外用狗脊煎汤渍洗。吴绶 蕴要

    狗舌部汇考

    释名

    狗舌草。唐本草

    狗舌图

    狗舌图

    《本草纲目》

    狗舌草集解

    苏恭曰:“狗舌生渠堑湿地。取生,叶,似车前而无文理, 抽茎开花,黄白色。四月、五月采茎,暴干。”

    气味

    苦寒,有小毒。

    主治

    苏恭曰:“蛊疥瘙疮。杀小虫为末,和涂之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