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17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七十九卷 |
第一百七十九卷目录
白龙须部汇考
本草纲目〈白龙须〉
白兔藿部汇考
白兔藿图
本草纲目〈白兔藿〉
紫金牛部汇考
紫金牛图
本草纲目〈紫金牛〉
土马鬃部汇考
土马鬃图
本草纲目〈土马鬃〉
马兜铃部汇考
马兜铃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马兜铃考〉
本草纲目〈马兜铃〉
淫羊藿部汇考
淫羊藿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淫羊藿考〉
本草纲目〈淫羊藿〉
淫羊藿部艺文〈诗〉
种仙灵毗 唐柳宗元
羊踯躅部汇考
羊踯躅图
尔雅〈释草〉
本草纲目〈羊踯躅〉
番木鳖部汇考
番木鳖图
本草纲目〈番木鳖〉
乌蔹莓部汇考
乌蔹莓图
诗经〈唐风葛生〉
尔雅〈释草〉
毛诗陆疏广要〈蔹蔓于野〉
本草纲目〈乌蘝莓〉
落雁木部汇考
落雁木图
本草纲目〈落雁木 附折伤木 每始王木 风延莓〉
雁来红部汇考
雁来红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后庭花考〉
本草纲目〈雁来红〉
高濂草花谱〈雁来红〉
王象晋群芳谱〈老少年〉
雁来红部艺文一
雁来红赋 明杨慎
雁来红部艺文二〈诗〉
雁来红 宋杨万里
雁来红〈二首〉 方岳
和雁来红 薛嵎
感雁来红 僧永颐
雁来红 元周翼
题雁来红 明斯一绪
老少年〈三首〉 陆树声
雁来红部选句
雁来红部杂录
蜘蛛香部汇考
蜘蛛香图
本草纲目〈蜘蛛香〉
草石蚕部汇考
草石蚕图
本草纲目〈草石蚕〉
王象晋群芳谱〈甘露子〉
草石蚕部艺文〈诗〉
甘露子 宋杨万里
地蜈蚣部汇考
地蜈蚣图
本草纲目〈地蜈蚣草〉
草木典第一百七十九卷
白龙须部汇考
图阙
《本草纲目》。
《白龙须集解》
李时珍曰:刘松石《保寿堂方》云:“白龙须生近水旁有 石处。寄生搜风树节,乃树之馀精也。细如棕丝,直起 无枝叶,最难得真者。一种万缠草,生于白线树,根细 丝相类。但有枝茎稍粗为异,误用不效。”愚按:所云二树名,皆隐语,无从考证。
《气味》
平无毒
《主治》
《保寿堂方》曰:“男子、妇人湿风,腰腿疼痛,左瘫右痪,口 目㖞斜,及产后气血流散,胫骨病,头目昏暗,腰腿痛 不可忍,并宜之。惟虚劳瘫痿不可服。研末,每服一钱, 气弱者七分,无灰酒下,密室随左右贴床卧,待汗出 自干,勿多盖被,三日勿下床见风。一方,得疾浅者,用 末三钱,瓷瓶煮酒一壶,每日先服桔梗汤,少顷饮酒” 二盏。早一服。晚一服。
《发明》
李时珍曰:“《保寿方》云:成化十二年,卢元真道士六十 七岁,六月偶得瘫痪,服白花蛇丸,牙齿尽落。三年扶 病入山,得此方,服百日复旧,寿至百岁乃卒。凡男妇 风湿腰腿痛,先服小续命汤及渗湿汤后,乃服此丸。 女人产后腰腿肿痛,先服四物汤二服,次日服此。若 瘫痪年久,痰老气微者,服前药出汗。三日之后,则日” 服龙须末一分,好酒下。隔一日服二分,又隔一日服 三分,又隔一日服四分,又隔一日服五分,又隔一日 复从一分起,如前法,周而复始,至月馀其病渐愈。谓 之“升阳降气”,调髓蒸骨,追风逐邪,排血安神。忌房事、 鱼、鹅、鸡、羊、韭、蒜、虾、蟹,及寒冷动风之物。又不可过饮 酒及面食,只宜米粥蔬菜。
《附方》
诸风瘫痪,筋骨不收:用“白龙须根皮一两,闹羊花即 老虎花,七分,好烧酒三斤封固,煮一炷香,埋土中一 夜。能饮者三杯,不能饮者一杯,卧时服。”服至三五杯 见效。但知痛者可治。〈且仙皆效方〉
白兔藿部汇考
释名
白葛。〈本经〉 白兔藿。〈本经〉
白兔藿图
《本草纲目》
《白兔藿集解》
《别录》曰:“生交州山谷。”
陶弘景曰:“此药解毒,莫之与敌,而人不复用,不闻识 者。”
苏恭曰:“荆襄山谷中有之,蔓生山南,人谓之白葛。苗 似萝藦,叶圆厚,茎有白毛,与众草异。用藿疗毒有效。 而交、广又有白花藤,亦解毒,用根不用苗。”
韩保升曰:“蔓生,叶圆若莼。今襄州北,汝州南,冈上有。 五、六月采苗,日干。”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本经》曰:“蛇虺蜂虿、猘狗菜肉,蛊毒、鬼疰风疰诸大毒, 不可入口者,皆消除之。又去血,可末著痛上立清。毒 入腹者,煮汁饮即解。”
《李珣》曰:“风邪热极,煮汁饮,捣末傅诸毒,妙。”
紫金牛部汇考
释名
紫金牛。〈纲目〉紫金牛图
《本草纲目》
《紫金牛集解》
苏恭曰:“生福州。叶如茶叶,上绿下紫。结实圆红色,如 丹朱。根微紫色。八月采根,去心暴干,颇似巴戟。”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苏颂》曰:“时疾膈气,去风痰。”
李时珍曰:“解毒破血。”
土马鬃部汇考
释名
土马鬃:〈纲目〉
土马鬃图
《本草纲目》
《土马鬃集解》
掌禹锡曰:“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 或以为垣衣,非也。垣衣生垣墙之侧,此生垣墙之上, 比垣衣更长,故谓之马鬃苔之类也。”
李时珍曰:“垣衣乃砖墙上苔衣。此乃土墙上乌韭也。”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陈嘉祐曰:“骨热败烦,热毒壅衄鼻。”
李时珍曰:“沐发令长黑,通大小便。”
《附方》
九窍出血,墙头苔挼塞之。〈海上方〉
鼻衄不止,寸金散:用墙上土马鬃二钱半,石州黄药 子五钱,为末。新水服二钱,再服立止。〈卫生宝鉴〉 二便不通:土马鬃,水淘净,瓦上锻过,切,每服二钱,水 一盏,煎服。〈普济方〉
耳上湿疮:土马鬃、井中苔等分为末,灯盏内油和涂 之。〈圣济录〉
少年白发:“土马鬃、石马鬃、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 二两,胡桃十个,胆矾半两,为末,捣作一块,每以绢袋 盛一弹子,用热酒入少许,浸汁洗发,一月神效。”〈圣济方〉
马兜铃部汇考
释名
兜铃。〈图经〉 都淋藤。〈肘后方〉
马兜铃。〈纲目〉 云南根:〈纲目〉
独行根,〈唐本草〉 土青、木香。〈唐本草〉
三百两银药。〈纲目〉
马兜铃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马兜铃考》
根名“云南根”,又名“土青木香。”生关中,及信州、滁州、河 东、河北、江淮、夔州、浙州郡皆有,今高阜等去处亦有 之。春生苗如藤蔓,叶如山药叶而厚大,背白。开黄紫 花,颇类枸杞花。结实如铃,作四五瓣,叶脱时铃尚垂 之,其状如马项铃,故得名。味苦,性寒。又云平。无毒。
《救饥》
采叶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
《本草纲目》
《马兜铃释名》
寇宗奭曰:“蔓生,附木而上,叶脱时,其实尚垂,状如马 项之铃,故得名也。”
李时珍曰:其根吐利,人微有香气,故有“独行木香”之 名。岭南人用治蛊,隐其名为三百两银药。《肘后方》作 “都淋”,盖误传也。
《集解》
《马志》曰:“独行根,生古堤城旁,所在平泽丛林中皆有 之,山南名为土青木香,一名兜铃根。蔓生,叶似萝藦 而圆且涩,花青白色。其子大如桃李而长,十月以后 枯,则头开,四系若囊。其中实薄扁似榆荚。其根扁而 长尺许,作葛根气,亦似汉防己。二月、八月采根。” 苏颂曰:“马兜铃,今关中、河东、河北、江淮、夔、浙州郡皆 有之。”春生苗作蔓,绕树而生,叶如山蓣叶而厚大,背 白。六月开黄紫花,颇类枸杞花。七月结实如大枣状, 似铃,作四、五瓣。其根名“云南根”,微似木香,大如小指, 赤黄色。七月、八月采实,暴干。
《实修治》
《雷敩》曰:“凡采得实,去叶及蔓,以生绢袋盛,于东屋角 畔待干,劈开去革膜,取净子,焙用。”
《气味》
苦寒无毒。
甄权曰:“平。”
李时珍曰:“微苦、辛。”
李杲曰:“味厚气薄,阴中微阳,入手太阴经。”
《主治》
《开宝》曰:“肺热欬嗽,痰结喘促,血痔瘘疮。” 甄权曰:“肺气上急,坐息不得,欬逆连连不止。”
张元素曰:“清肺气,补肺,去肺中湿。”
《发明》
李时珍曰:“马兜铃体轻而虚,熟则悬而四开,有肺之 象,故能入肺。气寒,味苦微辛,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 肺气。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乃取其清 热降气也,邪去则肺安矣。其中所用阿胶、糯米,则正 补肺之药也。汤剂中用,多亦作吐。故《崔氏方》用以吐 蛊。其不能补肺,又可推矣。”
《独行根气味》
辛苦冷,有毒。
《大明》曰:“无毒。”
《马志》曰:“有毒。不可多服。吐利不止。”
《主治》
《唐本草》曰:“鬼疰,积聚诸毒,热肿蛇毒。水磨为泥封之。 日三四次,立瘥。水煮一二两,取汁服,吐蛊毒。又捣末, 水调,涂丁肿疮,大效。”
《大明》曰:“治血气。”
李时珍曰:“利大肠。治头风瘙痒秃疮。”
《附方》
水肿腹大喘急,“马兜铃煎汤,日服之。”〈千金方〉
肺气喘急:“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入碗内拌 匀,慢火炒干甘草炙一两,为末。”每服一钱,水二盏,煎 六分,温呷或噙之。〈简要济众方〉
一切心痛,不拘大小男女,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 性,为末,温酒服,立效。〈摘元方〉
解蛇蛊毒,饮食中得之。咽中如有物,咽不下,吐不出, 心下热闷。兜铃一两,煎水服,即吐出。〈崔行功纂要方〉 痔瘘肿痛:以马兜铃于瓶中烧烟熏病处良。〈日华本草〉 五种蛊毒:《肘后方》云:席辨刺史言:岭南俚人多于食 中毒,人渐不能食,胸背渐胀,先寒似瘴,用都淋藤十 两,水一斗,酒二升,煮三升,分三服,毒逐小便出,十日 慎食毒物,不瘥更服。土人呼为“三百两银药。” 又支 太医云:“兜铃根一两为末,水煎顿服,当吐蛊出,未尽 再服。”或为末,水调服亦验。
中草蛊毒,此术在西良之西及岭南,人中此毒,入咽 欲死者,用兜铃苗一两为末,温水调服一钱,即消化 蛊出,神效。〈圣惠方〉
肠风漏血:马兜铃藤、谷精草、荆三棱、川乌头炒过,三 味各等分,煎水,先熏后洗之。〈普济方〉
丁肿复发:马兜铃根捣烂,用蜘蛛网裹傅,少时根出。 〈肘后方〉
恶蛇所伤:青木香半两,煎汤饮之。〈袖珍方〉
淫羊藿部汇考
释名
《刚前》。〈本经〉 淫羊藿。〈唐本草〉
《仙灵脾》。〈唐本草〉 《仙灵毗》。〈柳州集〉
放杖草:〈日华〉 弃杖草:〈日华〉
千两金。〈日华〉 干鸡筋。〈日华〉
《黄连》祖。〈日华〉 三枝九叶草:〈图经〉
淫羊藿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淫羊藿考》
《本草》名淫羊藿,一名刚前,俗名黄连祖。千两金干鸡 筋、放杖草、弃杖草俗又呼“三枝九叶草。”生上郡阳山 山谷,及江东、陕西、泰山、汉中、湖湘、沂州等郡并永康 军皆有之。今密县山野中亦有。苗高二尺许,茎似小 豆,茎极细紧,叶似杏叶颇长,近蒂皆有一缺。又似菉 豆叶亦长而光,稍间开花白色,亦有紫色,花作碎小 独头子根紫色有须,形类黄连状。味辛,性寒。一云性 温。无毒。生处不闻水声者良。薯蓣、紫芝为使。
《救饥》
采嫩叶,炸熟,水浸去邪味,淘净,油盐调食。
《本草纲目》
《淫羊藿释名》
陶弘景曰:“服之,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 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李时珍曰:豆叶曰藿,此叶似之,故亦名藿。“仙灵脾千 两,金放杖刚前”,皆言其功力也。鸡筋、黄连祖,皆因其 根形也。柳子厚文作“仙灵”,毗人脐曰毗。此物补下,于 理尤通。
《集解》
《别录》曰:“淫羊藿,生上郡阳山山谷。”
苏恭曰:“所在皆有。叶形似小豆而圆薄,茎细亦坚,俗 名仙灵脾”是也。
苏颂曰:“江东、陕西、泰山、汉中、湖湘间皆有之。茎如粟 稗,叶青似杏,叶上有刺。根紫色有须。四月开白花,亦 有紫花者,碎小独头子。五月采叶晒干。湖湘出者,叶 如小豆,枝茎紧细,经冬不凋。根似黄连,关中呼为‘三 枝九叶草’。”苗高一、二尺许,根、叶俱堪用。《蜀本草》言“生 处不闻水声者良。”
李时珍曰:“生大山中。一根数茎,茎粗如线,高一、二尺。 一茎二桠,一桠三叶,叶长二、三寸,如杏叶及豆藿,面 光背淡,甚薄而细,齿有微刺。”
《根叶修治》
《雷敩》曰:凡使时呼“仙灵脾,以夹刀夹去叶四畔花枝, 每一斤用羊脂四两抄炒,待脂尽为度。”
《气味》
辛寒无毒。
《吴普》曰:“神农、雷公:辛,李当之,小寒。”
甄权曰:甘,平。可单用。
韩保升曰:“性温。”
李时珍曰:“甘、香、微辛,温。”
《徐之才》曰:“薯蓣、紫芝为之使,得酒良。”
《主治》
《本经》曰:“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别录》曰:‘坚筋骨,消瘰𤻤,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 久服,令人无子’。”
汪机曰:“无子”字误,当作“有子。”
《大明》曰:“丈夫绝阳无子,女人绝阴无子,老人昏耄,中 年健忘,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 强心力。”
《发明》
李时珍曰:“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乃 手、足阳明、三焦命门药也。真阳不足者宜之。”
《附方》
仙灵脾酒益丈夫,兴阳理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 一斗,浸三日,逐时饮之。〈食医心镜〉
偏风不遂,皮肤不仁,宜服“仙灵脾酒”:“仙灵脾一斤,细 锉,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斤浸之重封, 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每日暖饮,常令醺然,不得大 醉,酒尽再合,无不效验。”合时切忌鸡犬妇人见。〈圣惠方〉 三焦咳嗽,腹满不饮食,气不顺:仙灵脾、覆盆子、五味 子炒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姜茶汤下二十丸。〈圣济录〉
目昏生翳:仙灵脾生王瓜,即小栝楼红色者,等分为 末。每服一钱,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
病后青盲日近者可治。仙灵脾一两,淡豆豉一百粒, 水一碗半,煎一碗,顿服即瘳。〈百一选方〉 小儿雀目:“仙灵脾根、晚蚕蛾各半两,炙甘草、射干各 二钱半,为末,用羊子肝一枚切开,掺药二钱扎定,以 黑豆一合,米泔一盏煮熟,分二次食,以汁送之。”〈普济方〉 痘疹入目:仙灵脾、威灵仙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米汤 下。〈痘疹便览〉
牙齿虚痛:仙灵脾为粗末,煎汤频漱,大效。〈奇效方〉
淫羊藿部艺文〈诗〉
《种仙灵毗》唐·柳宗元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 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 乃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骞。 笑抃前即吏,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 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 拥覆逃积雾,伸舒委馀暄。奇功苟可征,宁复资兰荪。 我闻畸人术,一气中夜存。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跟。 疏放固难效,且以药饵论。痿者不妄起,穷者宁复言。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羊踯躅部汇考
释名
《玉枝》。〈别录〉 羊踯,躅。〈纲目〉
《闹羊花》:〈纲目〉 惊羊花。〈纲目〉
《老虎花》:〈纲目〉 黄踯躅。〈纲目〉
《黄杜鹃》:〈蒙筌〉 羊不食草。〈拾遗〉
羊踯躅图
《尔雅》
《释草》
《薢》。〈音皆〉《茩》。〈音狗〉《芵》。〈音决〉《茪》。〈音光〉
〈注〉芵,明也。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茰。或曰䔖也,关西谓之《薢茩》。〈疏〉药草:芵明也。一名芵光,一名芵明。郭云:“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茰。”陶注《本草》云:“叶如茳,芒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广雅》谓之羊踯躅也。或曰”者,案《说文》云:“䔖,楚曰芰,秦曰薢茩。”是也。
《本草纲目》
《羊踯躅释名》
陶弘景曰:“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故名闹。当作恼。恼,乱 也。”
《集解》
《别录》曰:羊踯躅,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采花,阴干。 陶弘景曰:“近道边山皆有之。花黄似鹿葱,不可近眼。” 苏恭曰:“花亦不似鹿葱,正似旋花,色黄者也。”
《韩保升》曰:“小树高二尺,叶似桃叶,花黄似瓜花。三月、 四月采花,日干。”
《苏颂》曰:“所在有之。春生苗,似鹿葱,叶似红花,茎高三、 四尺。夏开花,似凌霄花、山石榴辈,正黄色,羊食之则 死。”今岭南、蜀道山谷遍生,皆深红色,如锦绣然。或云: “此种不入药。”
李时珍曰:韩保升所说似桃叶者最的,其花五出,蕊 瓣皆黄,气味皆恶。苏恭所谓深红色者,即山石榴,名 红踯躅者,无毒,与此别类。张揖《广雅》谓:“踯躅一名决 光”者,误矣。决光,决明也。按唐李绅《文集》言:“骆谷多山 枇杷,毒能杀人。其花明艳,与杜鹃花相似,樵者识之其说似羊踯躅”,未知是否?要亦其类耳。
《花气味》
辛温,有大毒。
甄权曰:“恶诸石及面,不入汤。”使。伏丹砂、硇砂、雌黄。畏 卮子。
《花主治》
《本经》曰:“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 《别录》曰:“邪气鬼疰蛊毒。”
《发明》
苏颂曰:“古之大方多用踯躅,如胡洽治时行赤散及 治五嗽四满丸之类,并治风诸酒方皆杂用之,又治 百病风湿等。”鲁王酒中亦用踯躅花,今医方捋脚汤 中多用之。南方治蛊毒下血,有踯躅花散,云甚胜。 李时珍曰:“此物有大毒,曾有人以其根入酒饮,遂至 于毙也。《和剂局方》治中风瘫痪,伏虎丹中亦用之,不 多”服耳。
《附方》
风痰疰痛:“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 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 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 服,大良。〈续传信方〉
痛风走注:黄踯躅根一把,糯米一盏,黑豆半盏,酒水 各一碗,徐徐服,大吐大泄,一服便能动也。〈医学集成〉 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 踯躅花酒拌蒸一炊久,晒干为末。每以牛乳一合,酒 二合,调服五分。〈圣惠方〉
风虫牙痛:“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末,化蜡丸豆 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海上仙方〉
番木鳖部汇考
释名
番木鳖:〈纲目〉 《马钱子》。〈纲目〉
《苦实》《把豆》。〈纲目〉 火失刻“把都。”〈纲目〉
番木鳖图
《本草纲目》
《番木鳖释名》
李时珍曰。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
《集解》
李时珍曰:“番木鳖生回回国,今西土邛州诸处皆有 之。蔓生,夏开黄花,七、八月结实如栝楼,生青熟赤,亦 如木鳖,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彼人言治一百二十 种病,每证各有汤引。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或云 能毒狗至死。”
《仁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 或磨水噙咽。”
《附方》
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之。〈医方 摘要〉
缠喉风肿:番木鳖仁一个,木香三分,同磨水调熊胆 三分,胆矾五分,以鸡毛扫患处,取效。〈唐珤经验方〉 �疮入目苦实把豆儿,即马钱子半个,轻粉、水花银 朱各五分,片脑、麝香、枯矾少许,为末。左目吹右耳,右 目吹左耳,日二次。〈田日华飞鸿集〉
病欲去胎苦实,把豆儿研膏,纳入牝户三四寸。〈集简方〉
乌蘝莓部汇考
释名
《蘝》。〈诗经〉 拔。〈尔雅〉 茏葛。〈尔雅〉 茏草。〈别录〉
赤葛。〈纲目〉 龙尾:〈纲目〉
虎葛。〈纲目〉 乌蘝莓。〈纲目〉 《五叶莓》:〈别录〉 五爪龙。〈纲目〉
赤泼藤:〈纲目〉 龙口葛。〈纲目〉
乌蘝
《诗经》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蘝蔓于野。〈又〉葛生蒙棘,蘝蔓于域。
〈正义〉陆玑《疏》云:“蘝,似栝楼,叶盛而细。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幽州人谓之乌服。其茎叶,煮以哺牛,除热。”
《尔雅》
《释草》
拔,茏葛。
〈注〉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细叶,赤茎。〈疏〉拔一名茏葛,葛类也。郭云:“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细叶赤茎。”
《毛诗陆疏广要》
《唐风葛生》
蘝蔓于野 蘝似栝楼叶盛而细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 幽人谓之乌服其茎叶鬻以哺牛除热
按:《本草》蘝有赤、白、黑三种,疑此是黑蘝也。《图经》云:“蔓生,茎端,五叶,花青白色,俗呼为五叶莓。叶有五桠,子黑,一名乌蘝草” ,即乌蘝莓是也。又云:“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 《蜀本》注云:“或生人家篱墙间,俗呼为笼草。”
《本草纲目》
《乌蘝莓释名》
李时珍曰:“五叶如白蘝,故曰‘乌蘝’”,俗名“五爪龙。”江东 呼“龙尾”,亦曰“虎葛”,曰“龙口葛”,并取蔓形“赤泼”,与赤葛 及“拔”音相近。
《集解》
陶弘景曰:“五叶莓,生篱援间,作藤捣,根傅痈肿有效。” 苏恭曰:“蔓生平泽,叶似白蘝,四月、五月采之。” 韩保升曰:“茎端五叶,开花青白色,所在有之。夏采苗 用。”
李时珍曰: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 五叶。叶长而光,有疏齿,面青背淡,七、八月结苞成簇, 青白色,花大如粟,黄色四出,结实大如龙葵子,生青 熟紫,内有细子。其根白色,大者如指,长一、二尺。捣之 多涎滑傅滋。《医学集成》谓即紫葛,杨起《简便方》谓即 老鸦眼睛草,《斗门方》谓即何首乌,并误矣。
《气味》
酸苦寒无毒。
《主治》
陶弘景曰:“痈疖疮肿虫咬,捣根傅之。”
苏恭曰:“风毒热肿,游丹捣傅并饮汁。”
李时珍曰:“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神效。”
《附方》
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卫生易简 方〉
喉痹肿痛:五爪龙草、车前草、马兰菊各一握,捣汁徐 咽,《祖传方》也。〈医学正传〉
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傅之。〈丹溪纂要〉 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并用五叶藤 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碗,绞汁热服,取 汁以渣傅之即散。一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跌扑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简便方〉
落雁木部汇考
释名
《落雁木》。〈海药〉 《折伤木》。〈附〉
每始《王木》。〈附〉 《风延莓》。〈附〉
落雁木图
《本草纲目》
《落雁木释名》
《李珣》曰:“藤萝高丈馀,雁过皆缀其中。”或云:“雁衔至代 州雁门而生,以此为名。”
《集解》
李珣曰:按徐表《南州记》云:“落雁木生南海山野中,蔓 生,四边如刀削。代州、雁门亦有之,蜀中雅州亦有。” 苏颂曰:“雅州出者,苗作蔓,缠绕大木,苗、叶形色大都 似茶,无花实。彼人四月采苗入药用。”
《茎叶气味》
甘平温无毒。
《主治》
《李珣》曰:“风痛伤折,脚气肿,腹满虚胀,以枌木皮同煮 汁洗之,立效。又妇人阴疮浮泡,以椿木皮同煮汁洗 之。”
《苏颂》曰:“产后血气痛,并折伤内损诸疾,煮汁服。”
《附录折伤木》
苏恭曰:“生资州山谷。藤绕树木上,叶似莽草叶而光 厚。八月、九月采茎,日干。味甘、咸,平,无毒。主伤折筋骨 疼痛,散血补血,产后血闷,止痛。酒水各半,煮浓汁饮。”
《每始王木》
苏恭曰:“生资州。藤绕树木上,叶似萝藦叶。二月、八月 采茎,阴干。味苦,平,无毒。主伤折跌损筋骨,生肌破血, 止痛。以酒、水各半,煮浓汁饮之。”
《风延莓》
陈藏器曰:生南海山野中,他处无有也。蔓绕草木上, 细叶。《南都赋》云:“风衍蔓延于衡皋”是也。味苦,寒,无毒。 主小儿发热发强,惊痫寒热,热淋,利小便,解烦,明目。 并煮服之。
李珣曰:“主三消五淋,下痰,小儿赤白毒痢,蛇毒瘴,溪 毒,一切疮肿,并宜煎服。”
雁来红部汇考
释名
《后庭花》·〈农政全书〉 《雁来红》:〈草花谱〉
老少年。〈草花谱〉 少年老。〈草花谱〉
《十样锦》:〈草花谱〉 《锦西风》:〈群芳谱〉
锦布衲。〈群芳谱〉
雁来红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后庭花考》
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叶似今苋菜,其叶中 心红色,又有黄色相间,亦有通身红色者,亦有紫色 者。茎叶间结实,比苋实差大。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 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味甜微涩,性凉。
《救饥》
采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晒干炸食尤佳。 元扈先生曰:苋属也。可作恒蔬。
《本草纲目》
《雁来红》
李时珍曰:茎、叶、穗、子并与鸡冠同。其叶九月鲜红,望 之如花,故名。吴人呼为“老少年。”一种六月叶红者,名 “十样锦。”
《高濂草花谱》
《雁来红》
《十样锦》柱头乱叶,有红、紫、黄、绿四色。雁来红,以雁来 而色娇红,老少年。至秋深脚,叶深紫而顶红。少年老顶黄而叶红。《谱》云:“纯红老少年。”
《王象晋群芳谱》
《老少年》
老少年一名“雁来红。”红紫黄绿相兼者,名《锦西风》,又 名“十样锦”,又名“锦布衲。”以长竹扶之,可以过墙,甚壮 秋色。
种植以子种喜肥地,正月撒于“耨熟肥土”上,加毛灰 盖之,以防蚁食。二月中即生,亦要加意培植。若乱撒 花台,则蜉蚰伤叶不生矣。
雁来红部艺文一
《雁来红赋》明·杨慎
“蜀城之花,与玉蝉而同房;汉宫之菊,配黄鹄以分裳。 兹纤茎兮独异,候阳鸟而敷芳。盈盈渥赭,奕奕鲜妆。 承景火昊之下,委质金神之乡。吴台草长红心不同 时节。楚岸枫愁,赤叶远谢辉煌。迎风动彩,泫露生光。 映芙蓉兮濒枉渚,杂桂蕊兮侍君堂。残蝶留连而惊 艳,胡蜂踯躅而疑香。惊陨霜之不杀,笑何草之不黄。 脱梧楸兮索索,销兰蕙兮扬扬。琅玕摧兮好树,箫籁 响兮长廊。柳呈疏兮绮陌,荷委尽兮银塘。矫兮红花, 烂兮朱芳。赏生兮稀有,物珍兮非常。误停车之杜牧, 诧剪彩之隋皇。江淹多才,拟抽毫而赋咏;班姬含怨, 亦却扇而彷徨。”辞曰:“春花红兮杜宇,春草碧兮苌弘。 兹微生兮秋颖,乃借荣于春工。根件”兮寒螀,名托兮 霄鸿。彼游龙兮《杕杜》,亦诗人兮为风。采佳名于饰羽, 聊以贻夫《雕虫》。
雁来红部艺文二〈诗〉
《雁来红》宋·杨万里
“开了原无雁,看来不是花。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未应樨菊辈,赤脚也容他。”
《雁来红》方岳
是叶青青花片红,剪裁无巧似春风。谁将叶作花颜 色,更与春风迥不同。
又
秋入山篱叶正丹,老夫浑误作花看。不知宋玉今何 似,雁欲来时霜正寒。
《和雁来红》薛嵎
若将群卉分高下,此种无因到画栏。寒蝶不知红是 叶,飞来犹作野花看。
《感雁来红》僧永颐
“落落云中雁,亭亭阶下草。”草心将变红,雁声来已早。 霜风日夜催,对此忘吾老。玲珑叶数层,次第颜色好。 燕脂染尽时,倚栏如醉倒。年年秋雁来,每被吟情恼。
《雁来红》元·周翼
朔雁南来塞草秋,未霜红叶已先抽。绿珠宴罢归金 谷,七尺珊瑚夜不收。
《题雁来红》明·斯一绪
经岁无殊色,忽因雁到红。霜寒容晚节,花信任先工。 映色芙蓉烂,当樽绮绣丛。庭前奇树发,万卉陋春风。
《老少年》陆树声
何事还丹可驻年,一枝真作草中仙。霜华洗尽朱颜 在,不学春花巧弄妍。
又
霜叶回红底是春,可中朱草对时新。衰迟不为矜颜 色,留与《群芳》殿后尘。
又
疏疏密密缀新红,庭下看来锦一丛。不分芳华易消 歇,剩将老色借秋风。
雁来红部选句
宋徐似道诗:“叶从秋后变,色向晚来红。”
《胡月山》诗:“记得去年今日别,矮篱花满雁来红。”
雁来红部杂录
《花经》四品:“六命后庭。”
《瓶史》月表“九月花使令,老来红叶下红。”
《花疏》“老少年”点缀秋色,花之佳者。
“老少年别种有秋黄十样锦”,须杂植之,真如织锦成 矣
蜘蛛香部汇考
释名
蜘蛛香。〈纲目〉
蜘蛛香图
《本草纲目》
《蜘蛛香集解》
李时珍曰:“蜘蛛香出蜀西茂州松潘山中,草根也。”黑 色,有粗须,状如蜘蛛及槁本、芎䓖,气味芳香,彼人亦 重之。或云:“猫喜食之。”
《根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辟瘟疫,中恶邪精鬼气尸疰。”
草石蚕部汇考
释名
地蚕:〈日用〉 《土蛹》。〈馀冬录〉
《滴露》。〈纲目〉 《地瓜儿》:〈纲目〉
草石蚕。〈拾遗〉 《甘露儿》:〈农政全书〉
草石蚕图
《本草纲目》
《草石蚕释名》
李时珍曰:蚕蛹皆以根形而名,甘露以根味而名。或 言叶上滴露则生,珍常莳之,无此说也。其根长大者, 《救荒本草》谓之地瓜儿。
《集解》
陈藏器曰:“陶氏注虫部石蚕云:‘今俗用草根,黑色’。”按: “草石蚕生高山石上,根如簪,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 柏,山人取食之。”
《苏颂》曰:“草根之似蚕者,亦名石蚕。出福州,今信州山 石上。四时常有,其苗青,亦有节。三月采根用。”
汪机曰:“草石蚕,徽州甚多,土人呼为地蚕,肥白而促 节,大如三眠蚕,生下湿地及沙碛间。秋时耕犁,遍地 皆是。收取以醋淹作葅食,冬月亦掘取之。”
《汪颖》曰:“地蚕,生郊野麦地中。叶如薄荷,少狭而尖文 微皱,欠光泽。根白色,状如蚕。四月采根,水瀹和盐为 菜茹之。”
李时珍曰:草石蚕,即今甘露子也。荆、湘、江、淮以南野 中有之,人亦栽莳。二月生苗,长者近尺,方茎对节,狭 叶有齿,并如鸡苏,但叶皱有毛耳。四月开小花成穗, 一如紫苏花穗结子如荆芥子。其根连珠,状如老蚕。 五月掘根,蒸煮食之,味如百合。或以萝卜卤及盐葅 水收之,则不黑。亦可酱渍蜜藏,既可为菜,又可充果。 陈藏器言“石蚕叶似卷柏者,若”与此不同也。
《根气味》
甘平无毒。
李时珍曰:“不宜生食及多食,生寸白虫。与诸鱼同食, 令人吐。”
《主治》
陈藏器曰:“浸酒除风破血,煮食治溪毒。”
《苏颂》曰:“焙干,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可捣末酒 服。”
《正要》曰:“和五脏,下气清神。”
《王象晋群芳谱》
《甘露子》
二三月锄,宜沃土,宜沾湿。凡种,宜于园圃近阴处,或树荫下疏种之,至秋乃收。生熟皆可食。又可蜜煎,可 酱渍,可作豉。雨中以灰杂松土覆掩根锄草净则生 繁。至冬锄取一云,叶上露滴,地即滋引,是以有“滴露” 之名。
草石蚕部艺文〈诗〉
《甘露子》宋·杨万里
《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不食柘叶不食桑, 何须走入地底藏。不能作茧不上簇,如何也蒙赐沐 浴。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蔌,谓之蔌。唐临晁错莫逢他 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地蜈蚣部汇考
释名
地蜈蚣草。〈纲目〉 过路蜈蚣。〈纲目〉
飞天蜈蚣。〈纲目〉
地蜈蚣图
《本草纲目》
《地蜈蚣草集解》
李时珍曰:“生村落塍野间。左蔓延右,右蔓延左。其叶 密而对生,如蜈蚣形。其穗亦长,俗呼‘过路蜈蚣’。”其延 上树者,呼“飞天蜈蚣。”根、苗皆可用。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解诸毒及大便不通,捣汁疗痈肿,捣涂并 末服,能消毒排脓。蜈蚣伤者,入盐少许捣涂,或末傅 之。”
《附方》
一切痈疽及肠痈、奶痈,赤肿未破或已破而脓血不 散,发热疼痛,能食者,并宜“排脓托里散”,用地蜈蚣、赤 芍药、当归、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