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七十七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七十七卷目录

     医部汇考五十七

      黄帝灵枢经十一热病篇第二十三 厥病篇第二十四

    艺术典第七十七卷

    医部汇考五十七

    《黄帝灵枢经十一》

    《热病篇第二十三》

    马莳曰:“篇内所言诸病,而论热病更多,故名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馀,乃可复也。

    马莳曰:“此言刺偏枯之法也。有患偏枯者,半体不能举用而疼痛,言固如常,志亦不乱,其病当不在内,而在于分肉腠理之间,宜用巨针取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斯可复于无病也。”

    张志聪曰:此篇论外感风寒之热,内有五脏之热,外内阴阳邪正之为病,而先论其外因焉。《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故真气去,邪气独留,故为偏枯。是风寒之邪,偏中于形身,则身偏不用而痛。夫心主言,肾藏志,言不变,志不乱,此病在于分腠之间,而不伤于内也。以巨针取之,益其正气“之不足。损其邪气之有馀。而偏伤之正气。乃可复也。按此篇与《刺热论》大义相同。故《刺热论》” 中。亦用五十九刺之法。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 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 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痱音肥

    马莳曰:“此言刺痱病之法也。痱者,风痱也。其病身体无痛,但四肢不收耳。上节偏枯曰痛,而此痱病曰不痛。上节身偏曰不用,而此曰四肢俱不收” ,此其所以为偏枯与痱病之辨也。如神智虽乱,而不至于甚,人言虽不尽晓,而亦微有所知,此病尚有可治。若智乱太甚,自己全不能言,则不可治也。如病先起于阳经,而后入于阴经者,必先取其阳而后取其阴,当浮其针以取之。盖阳在表,病先起于表,故宜浮而取之。但《经》文不言病先起于阴,后入于阳者,先取其阴,后取其阳,沉而取之之意。须知病先起于阴者,其病终不可治,故不言之。抑亦即病先起于阳者,以反推之耶。以理详之,终为不治之证,否则《经》文言之悉矣,观前后篇可知也。张志聪曰:“痱者,风热之为病也。身无痛者,邪入于里也。风木之邪,贼伤中土,脾藏智而外属四肢,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者,邪虽内入,尚在于表里之间,脏真之气未伤也。其言微者,此伤于气,故知可治;甚则不能言者,邪入于脏,不可治也。夫外为阳,内为阴,病先起于分腠” 之间,而后入于里。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者,使外受之邪,仍从表出也 沈亮宸曰:“风之为病也,善行而数变。上节论偏客于形身,此论在于表里之间,入内而干脏则死;浮而取之,外出则愈。二节之中,有左右外内、出入、邪正、虚实、死生之别。”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 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 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 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马莳曰:“此已下二十节,皆言热病,而此一节,则言热病证。脉相应者,当刺之以出汗而泄邪证。脉不相应者,不必刺也。热病已三日,而气口脉静,其人迎脉躁者,乃病在六阳经也,此正证,脉相应,当取之诸阳经以泻之。如前《终始篇》所谓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此可见人迎脉躁者,为病在诸阳也,当取之诸阳经以泻之,如上文《终始篇》所谓“泻足少阳” 等语是也。又行五十九刺之法,下文《病本篇》所谓五十九刺者是也,皆所以泻其实而出其汗耳。又从而实其阴经,以补其不足者,即《终始篇》所谓“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一盛而躁,泻手少阳而补手厥阴;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盛而躁,泻手太阳而补手少阴。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三盛而躁,泻手阳明而补手太阴者是也。若身本热而脉口固静,人迎不躁,乃” 阴经阳经皆静也。是谓证脉不相应。刺之无益。勿刺之可也。但如上文所谓气口静人迎躁者。宜急取诸阳经以泻之。急取诸阴经以

    补之。其急取诸阳者。纵不汗出。其邪亦从此而泄矣。吾所谓身热甚而阴阳皆静。为不必刺者。以其有死征也。盖邪盛脉宜躁。今邪盛而热甚。正以正气衰而脉不能躁。不谓之死征而何。

    沈亮宸曰:“热病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如气口静而人迎躁者,此邪尚在阳,而未传于阴也。故当取诸阳为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勿使邪气之入阴也。若身热甚而阴阳之脉皆静者,此邪热甚而阴阳之正气皆虚,有死征而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如邪在阳分,即出其汗;在阴” 分。即从下泄。此邪虽甚而正气未脱。故当急泻其邪 张开之曰: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六经相传。七日来复。在三阳三阴之气分。而不涉于经。故候在人迎气口。不汗则泄。即《素问》之所谓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下而已。

    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 浅刺手大指间。

    马莳曰:此言热病而脉口之脉证俱见者,当刺手太阴肺经也。《终始篇》谓脉口三盛,病在手太阴者,热病已七八日,其脉口之脉甚动,证则喘而短气,当急取手太阴肺经之少商,则汗当自出。但刺之者,宜浅刺手之大指间,即少商穴也。

    张志聪曰:此热病七日八日,而邪仍在表阳者,急从汗解也。表阳之邪,七日来复,八日不解,将作再经,而有传阴之害矣。如脉口动,喘而短者,邪尚在于肤表,急取手太阴之少商使之汗,则邪自共并而出矣。按:《素问》有喘,脉喘而短者,谓脉之喘动于寸口,而不及于尺,故知其可汗解也 。余伯荣曰:此即伤寒论之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麻黄汤主之。” 夫麻黄汤即取手大指汗出之剂也,仲景伤寒立论,缘本于《灵》《素》诸经学者引伸触类,头头是道,何必守针。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 死。脉代者,一日死。

    马莳曰:“此又言热病脉证不相应者,为必死也。热病已七八日,其脉虽微小,其证则甚热,下为溲血,而上为口干,此邪盛而正虚也,当至一日半而死。若脉之微小中而兼代脉来见者,死促在一日间耳。”

    张志聪曰:“此外热不解,内传少阴,而为死证也。六经传遍,七日来复,八日不解,又作再经矣。微细,少阴之脉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病者溲血,病足少阴之水脏也。口中干,病,手少阴之君火也。一日半死者,死于一二日之间,阴阳水火之气终也。夫脉始于肾,而主于心,脉代者,已绝于下,故一日而死也 。” 沈亮宸曰:“巨阳者,为诸阳主气,故伤寒热病,本于太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故《伤寒论》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此太阳之邪,传于少阴,少阴标阴而本热,故阳烦而阴躁也。本经之再经七、八日,即《伤寒论》之初经一二日也。少阴从本从标,故《伤寒论》有急下、急温之证,《本经》之“溲血,口中干,一日半死者,标本皆病也。”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 死。

    马莳曰:“此又言热病脉证不相应者,为必死也。热病已得汗出,则邪宜退矣。其脉不宜躁,而今尚躁;其证不宜喘,不宜热,而今反喘,且复热。夫躁与热则邪气盛,喘则正气虚。勿刺其肤,刺之无益也。若至于喘甚,则必死矣。”

    张志聪曰:“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者,阳热甚而不从汗解也。喘而且复热者,邪入于里,故勿刺肤。” 喘甚者,邪盛在里,而阴气受伤,故死。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 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数音朔

    马莳曰:“此又言热病脉证不相应者,为必死也。热病已七八日,脉虽不躁,然亦不散,且带数,是邪尚未退,当再过。三日之中,宜有汗出而愈。若不汗出,乃正气衰而不能为汗,至于四日,当死也。且未曾汗出,勿刺其肤腠,刺之无益也。”

    张志聪曰:“热病七八日,脉不躁者,外已解也。脉即躁而不散数,此邪热虽未去,而正气不伤。后三日,乃再经之十一日,又复传于里阴,必得阴液之汗而解。故未曾汗者,勿腠刺之,当取汗于阴也。如三日不汗,乃阳热盛而阴气已绝,故至四日而死。上节论热病在外,虽得汗而不解,邪复传于里阴。此论邪入于阴,如有汗而不死” ,谓阳可入阴,而阴亦可出于阳也。以上论外因风寒之热病,有表里阴阳、邪正虚实之死生。

    热病先肤痛,窒鼻克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皮者,当取之皮,如病不已,必补心以胜肺也。肺属金,其合在皮,今热病之始,肤痛鼻塞面亦”“然而浮,乃病在于皮也,当取之皮以泻之,所谓刺皮无伤肉之义也。用第一针名镵针者,以刺五十九穴之皮,且身体苛重,鼻上生疹,皆皮病也。此其求之于皮,即所以求之于肺也。如刺之而病不得退,则当求之于火,所谓火者心也。补其心经,以致火王,则金衰肺热自可退耳。”张志聪曰:“此以下论内因之热,病在”五脏,当取诸外合之皮脉肉筋骨。如不得解,当以五行胜制之法治之。热病先肤痛鼻窒者,热在肺,而病气先应于皮肤鼻窍也,故当以第一之镵针取之皮,用五十九刺之法,以泻五脏之热。若皮苛鼻轸,当索皮于内合之肺,再不得解,索之于火。火者心也,当取心脏之气,以胜制其金焉。盖五脏内合五行之气,外合皮肉筋骨之形,病气先在于外合之形,故先取之形,次索之脏气,再以五行胜制之法治之,盖先标而后本也。前章论外因之热病在六气,此论内因之热病在五行。

    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悗干,唇口嗌,取之脉,以第一 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 水者肾也。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脉者,当取之脉。如病不已,必补骨以胜心也。心属火,其合在脉,今热病之始,其身涩滞,倚著而热,心则烦闷,唇口与嗌皆干,乃病在于脉也,当取之脉以泻之,所谓刺脉无伤皮也。用第一针,名曰镵针者,以刺五十九穴之脉,正以肤胀口干冷汗出,皆脉病也。此其求之于脉,即所以求之于” 心也。如刺之而病不得退。则当求之于水。所谓水者。肾也。补其肾经。致水王则火衰。心热自可退耳。

    张志聪曰:“此热在心主之包络,而病见于脉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病在血脉,故先身涩倚而热烦悗者,相火盛而心不安也。唇口嗌干者,火炎上也,当取之脉,以第一针,为五十九刺之法,以泻其热。若肤胀者,脉盛而胀于皮肤也。仍口干而寒汗出者,热在内而蒸发其阴液也,当索脉于心。索脉于心者” ,刺脉而久留之,以候心气之至也。如不得解,当索之水。水者肾也,取肾气以胜制其火也。按:此节当以第三针取脉,用第一针者,以络脉之在皮肤,故曰“肤胀。” 盖在皮肤间而取诸络,皮肤络脉之相通也。

    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 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肉者,当取之肉,如病不已,必补肝以胜脾也。脾属土,其合在肉,今热病而嗌干,故多饮,且善惊悸,四肢懈倦,卧不能起,乃病在于肉也。当取之肤肉以泻之,所谓刺肉无伤筋也。用第六针,名曰员利针者,以刺五十九穴之肉,正以目眦色青,乃木来克土,主肉病也。此其求之于肉,即所以求” 之于脾也。如刺之而病不得退。则当求之于木。所谓木者肝也。补其肝木。以致木王则土衰。脾热自可退耳。

    张志聪曰:喉主天气,嗌主地气。嗌干多饮者,脾热上行也。脾热盛则及于胃,故善惊。脾主肌肉四肢,故卧不能起,当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为五十九刺之法,以泻其热。脾主约束,若目眦青者,脾病未去也,当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取肝木之气,以胜制其土。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 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筋者,当取之筋,如病不已,必补肺以胜肝也。肝属木,其合在筋,今热病而面青,肝色见也。脑痛,肝邪随督脉会于巅也。手足躁者,以脾主四肢,而肝热有馀,故四肢热。又木病在四末也。乃病在筋,当取之筋以泻之,所谓刺筋无伤骨也。用第四针,名曰锋针者,以刺四肢之厥逆,正以肝主筋” ,今筋躄足不能行,肺主目,今目浸泪出不收,皆筋病也。此其求之于筋,即所以求之于肝也。如刺之而病不已,则当求之于金,所谓金者肺也。补其肺金,以致金王,则木衰,肝邪自可退耳。

    张志聪曰:色主春,面青者,肝木之病,色见于面也。肝脉上额,循巅下项中,故脑痛。肝主筋,诸筋皆起于四肢之指井,并经而循于形身,故手足为之躁扰,当取之筋间,以第四针刺手足之四逆。肝开窍于目,筋之精为黑眼,若筋躄而目浸淫,当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取肺金之气,以胜制其肝木。

    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馀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血脉,当取之血脉。如病不已,必补水以胜心也。心属火,其合在血脉,故上文已言热病在脉,而此又言热病在血者,又当取之血也。热病数惊,心邪有馀也。瘛疭者,热极生风也。狂则邪尤甚矣。其病在脉,当用第四针。曰锋针者,以急泻心脉有馀之邪。正以脉病则血病,故发为狂疾,血之热” 也。毛发亦去发为血馀也。此其求之于血正所以求之于心也。如刺之而病不退,则当求之于水。所谓水者肾也。补其肾水以致水王则火衰心邪自可退耳。

    张志聪曰:心病热,故数惊。《本经》曰:心脉急甚为瘛疭。心气实则狂也,当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其血络之有馀者,癫疾脉癫疾也。发者血之馀,若癫疾而毛发去,当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取肾水之气,以胜制其心火。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 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 者脾也。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骨也,当取之骨。如病不已,必补脾以胜肾也。肾主水,其合在骨,今热病而身体重,其骨痛耳聋,肾开窍于耳也。又好瞑目,阴病则目瞑也,乃病在于骨也。当取之骨,用第四针,曰锋针者,以刺五十九穴之骨。且其热病而不能食,又啮其齿,齿为骨馀也,耳又青,肾窍在耳,肾衰故耳青也。此其” 求之于骨。正所以求之于肾也。如刺之而病不已。则当求之于土。所谓土者。脾也。补其脾经。以致土王。则水衰。肾邪自可退耳。

    张志聪曰:肾为生气之原,热伤气,故身重。肾主骨,故骨痛也。肾开窍于耳,肾气逆,故耳聋。病在少阴,故欲寐也。当取之骨,以第四针,为五十九刺之法,以刺骨。若病而不欲食者,肾气实也。《经》曰:“肾是动,病,饥不欲食。” 啮齿者,热盛而咬牙也。齿者骨之馀,耳者肾之窍。若啮齿耳青,当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取脾土之气,以胜制其水焉。夫五脏者,形脏也;五行者,五脏之气也。病气出于外,合之皮肉筋骨,故先治其外,不得,故复内索于五脏五行之气焉。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 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

    马莳曰:“此言热病在髓者,不可治也。热病而痛无定所,耳中聋不能有闻,四支懈惰,不能收持,口中干枯,此阳经热甚,而阴经颇有寒意。若迁延日久,阴经亦已热甚,遂至热在于髓,则死不可治矣。张志聪曰:本篇首章论外因之热,上章论内因之热,此以下复论外内之热,合并而交争者也。” 凡病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故有因外邪而病热者,有因内伤而病热者,有因于外而不因于内者,有因于内而不因于外者,有外内之兼病者。此章与《素问刺热论》合参,大义自明矣。热病不知所痛者,外因之热入于内也。耳聋不能自收,口干者,肾脏之热乘于上也。阳热甚而阴颇有寒者,在内之热交争于外也。热在髓者。外因之热。交争于内也。凡病出于外者生。深入于内者死。

    热病头痛。颞颥目。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 三针,视有馀不足,寒热痔。

    马莳曰:此言厥热之诸证治法也。热病头痛,其颞颥与目善。而筋脉动脉亦作痛,鼻中善衄,此乃厥气上逆而成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曰“鍉针”者以刺之,视其有馀则写,不足则补,且厥热之病,又必发之而为寒热,结之而为痔疾也。

    张志聪曰:此外因之热与肝热交争也。肝脉上巅顶,热病头痛者,表邪之热交于肝脉也。颞颥目。者,口目振战之貌,此肝脏之热逆于上也。脉痛善衄者,表邪之热迫于经也。此厥阴肝经之热,与外热交逆而为病也。当以第三针取脉,视其外内之有馀不足而治之。《经》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如外感风邪之热,内因饱食而热,外内不解,则往来寒热而为痔矣。按:外交、内争之热,皆在气而不涉于经。此节论热入于经,故曰厥热。谓外内之热厥逆于厥阴之经而为病也。盖有热在气而皆出入于气分者,有病在气而转入于经者,经气外内之相通也。“莫云从曰”:“在经气外内之间,故为寒热在筋脉,故为痔。”筋在脉外之气分也。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 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胳当作络

    马莳曰:此言热病在胃者,当取之胃,所以去其邪气也。热病而身体重,以胃土主肉,故体重也。其肠中必热,当取之以第四针。曰“锋针” 者,以刺胃经之俞穴陷谷及下诸指间,即厉兑、内庭等穴也。此其

    索气于胃之经络,则邪气必因之而泄矣。

    张志聪曰:“此外因之热,与脾热交争也。热病体重者,脾热出于外也。热病肠中热者,外热入于内也。取之于第四针于其腧,腧主土也。及下诸指间,乃足太阴之隐白,阳明之厉兑也。大肠小肠属胃,索气于胃络,得手太阳阳明之气,则肠中之外邪,随气而出矣。”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 四针,针嗌里。”

    马莳曰:“此言热病在肾脾者,有诸证,有治法也。热病挟脐急痛,其胸胁皆满,乃脾肾二经之邪也,当取肾经之涌泉、脾经之阴陵泉以泻之。其所用者,乃第四针,曰锋针者,针其嗌咽之里可也。”

    张志聪曰:此外淫之热,与心热并交也。“《内经》云:‘环脐而痛者,病名伏梁’。” 此风根也。热病挟脐急痛者,外淫之风邪,客于心下而为伏梁也。胸胁满者,内因之心热逆于内也。取足少阴之涌泉,索水汽以济心火;取足太阴之阴陵泉,补中土以散心腹之伏梁。嗌里舌下也。取第四针,针嗌里,以泻外内心下之热邪。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 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 横脉以止之。

    马莳曰:“此言热病之汗,可出则出之,可止则止之也。热病而汗且出,但未甚出也,其脉亦顺,非不可治之脉也。故法有可汗者,当取手太阴肺经之鱼际、太渊、脾经之大都、太白,泻此四穴则热自去,补此四穴则汗自出。若汗出太甚,则又取内踝上横脉曰三阴交者以泻之,则汗自止矣。”

    张志聪曰:“此外因之热,与肺热相交,可俱从汗解矣。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者,外内之热,皆在于肤表也,故取手太阴之鱼际、太渊,补足太阴之大都、隐白,盖泻肺经则热去,补脾土则津液生而汗出矣。内踝上横脉,即足太阴之三阴交,盖汗随气而宣发于外,取气下行,则汗止矣。夫外内之热,入深者,死不可治,外” 出者,易散而愈。《金匮玉函》曰:“非谓一病百病皆然,在外者可治,入里者死。然因于内者,从内而外;因于外者,从外而内。是以上工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 而脉静者生。

    马莳曰:“此言热病汗后,脉躁者死,反是则生也。热病已得汗,脉宜静,今反躁盛者,此乃阴经之脉衰弱已极,故有阳脉而无阴脉也,其人主于死。若得汗之后,而脉遂能静,则有阴以配阳,必能以有生矣。” 此节所重者,脉之顺也。

    张志聪曰:此下二节,总结上文,而言外内之热,皆宜从汗而外解也。夫外为阳,内为阴。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者,此内因之热。外虽汗出,而里热不解,此内热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热已清而脉平和,故生。

    热病者。脉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 躁。得汗静者生。

    马莳曰:“此言热病脉盛而不得汗者死,反是则生也。热病脉躁盛,宜得汗,今反不得汗者,此乃阳经之脉衰弱已极,故表虚而不能发汗也,其人主于死。若脉躁盛而汗出脉静者,必有生矣。” 此节所重者,证之顺也。

    张志聪曰:热病者,脉尚躁,病外因之热而及于经也。不得汗者,不得从乎外解,此外热之极也,故死。脉盛躁,得汗而脉静者,外淫之邪,从表汗而散,故生。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 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 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欬而衄,汗不出,出 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 瘛疭,齿噤𬹼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𬹼音械

    马莳曰:此言热病不可刺者九,以其必至于死也。其一曰:“热病汗不得出,大颧骨之上,发而为赤,胃邪盛也。谷气与邪气相争,发而为哕,胃气虚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二曰:“热病下则为泄,而腹尤甚满,不以泄减,脾气衰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三曰:“目以热而不明,热又甚而不已,肝气衰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四曰:“凡老人婴儿,热病而腹满者,脾邪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五曰:“热病而汗既不出,心气衰也,血或呕或下,则邪尤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六曰:“舌本已烂,热犹不已,心邪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七曰:“热病欬而且衄,肺邪盛也;其热已极,汗犹不出,心气衰也,纵汗出而不至足,此即上节阳脉。”

    之衰,此其所以至于死也。其八曰:热病而髓甚热,热则髓枯,肾气衰也。此其所以至于死也。其九曰:“热病发而为痉” ,盖热极生风而为强病也。此其所以至于死也。凡此九者,其腰必折,其病发为瘛疭,其齿必噤且𬹼,皆死征已见,刺之无益也。

    张志聪曰:一曰汗不出者,外淫之热,不得从汗解也。“《刺热论》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颐先赤’。” 大颧赤者,满颧面皆赤,此五脏之热甚也。哕者,外内之热交争于中,而致胃气绝也。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正气阴液不泄,而外热之邪填于内也。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内热甚而外内不清也;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夫老人者,外内之血气已衰;婴儿者,表里之阴阳未足;腹满者,热逆于中,不得从外内散也;“五曰汗不出,呕下血” 者,外热不解而入于阴之经也;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内热盛而逆于上之脉也。七曰欬而衄,汗不出者,欬者,内热上逆于肺也。衄者,表热外迫于经也。夫肺主皮毛而朝百脉,外内之热,咸从肺气以汗解,汗不出者,气绝于上也;出不至足者,气绝于下也。八曰“髓热” 者,热在髓,死不可治也。“九曰热而痉” 者,太阳之气终也。太阳气终,则肾气亦绝,是以腰折瘛疭,齿噤𬹼也。太阳少阴,阴阳生气之根原也。夫刺者,所以致气而却邪也。凡此九者,邪热甚而正气已绝,刺之无益也。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 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 凡六痏;更人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 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顖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 池二,天柱二。

    马莳曰:此明上文之五十九穴也。鱼际在大指内侧,商阳在次指内侧,中冲在中指内廉,关冲在四指外廉,少冲在小指内廉,少泽在小指外侧,或外内廉,或侧各三,则手有六经,计六井穴,左右手共十二痏也。曰痏者,盖刺疮曰痏,故即痏为数也。五指间各一,则每指第三节尽处,缝间计有四处,左右共八痏也。其足所刺八处亦如是也。头入发一寸,旁三分,此“分” 字去声,犹言三处也。盖督脉之上星在头直入发一寸,今足太阳膀胱经之五处穴,在上星旁一寸半,其曰承光,曰通天,则又在五处之上也。四旁各三,计有六穴,故刺之者凡六痏也。更入发三寸,边五,谓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此皆足少阳胆经之穴,去督脉中行各三寸,左右共十穴,故刺之者凡十痏也。耳前听会穴,左右共二;耳后完骨穴,左右共二,俱系足少阳胆经。口下承浆穴,系任脉经;项中风府穴,系督脉经。凡所以刺之者,六痏也。“巅上一” 谓百会穴;顖会一发际一。前发际谓神庭,后发际谓风府,系督脉经穴;“廉泉” 一系任脉经穴;“风池二系足少阳胆经穴。天柱二系足太阳膀胱经穴。由前计之。共有五十九穴也。按此与《素问》水热穴论中。五十九穴不同。要知彼之五十九穴。所以刺水病。而此则刺热病。病有不同。故穴因以异成无已注伤寒论乃两入之。盖不考诸穴所在耳。既曰治伤寒。则当从《灵枢》。而不宜以治水之穴入矣。

    张志聪曰:此申明上文之五十九穴也。“两手内侧者,肺之少商,心之少冲,心包络之中冲,左右各三,计六痏。外侧者,手阳明之商阳,手太阳之少泽,手少阳之关冲,左右各三,计六痏。两手外内各三,共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者,手足第三节缝间,共十六痏也。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者,乃足太阳膀” 胱经之五处。承光、通天,两旁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者,乃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五穴。“左右凡十痏。曰入发旁三分,曰更入发三寸边” 者,谓太阳经去中行之督脉,共三寸而两分也,少阳经去督脉两边各三寸也。“耳前后各一” 者,手少阳三焦经之禾髎,在耳前,足少阳胆经之浮白,在耳后口下。一者,任脉之承浆。项中一者,督脉之大椎。耳前后左右之四脉,合任督共六痏也。巅上一者,督脉之百会。顖会:一者,督脉之上星。发际一者,前发际乃督脉之神庭,后发际乃督脉之风府。廉泉,任脉穴,在颔下结喉上四寸。风池,足少阳胆经穴,在耳后两旁发际陷中。天柱,足太阳膀胱经穴。在项后两旁发际大筋外陷中。凡此五十九穴。各分别表里阴阳,五脏十二经之热病而取之。

    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 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马莳曰:此以下七节,另言杂证,与上热病无涉。而此一节,则言刺气证之法也。凡气满于胸中,而其息喘促者,则病在上者,取之下,当刺足太阴脾经。

    之隐白穴,在足大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如寒而有此证,则久留其针以补之,使至于温;如热而有此证,则疾去其针,使至于寒,候其气下不喘,乃止针也。

    张志聪曰:“本篇首论外淫之热,次论内因之热,次论外内交争,然皆在气分,而不涉于经。此复论内因之病,入于三阴之经,外因之病,人于三阳之经,故取手足之指井” 及血络焉。太阴居中土,厥逆从上下散,足太阴脾脉,上膈注心中,气满胸中喘息者,经气逆于上也,故取足太阴大指之隐白,使逆气下行,则快然如衰矣。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马莳曰:“此言刺心疝之法也。有患心疝而暴时作痛者,当取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凡有血络者,尽刺去其血可也。”

    张志聪曰:疝乃少腹阴囊之疾。心疝者,病在下而及于上,故曰病。心疝者,少腹当有形也。足太阴之脉,从腹上注心中,足厥阴之脉,络阴器,抵小腹,上贯膈,注于肺。此病足太阴厥阴之经,而上为心疝,故取足太阴厥阴于下,去其血络,则心痛止矣。

    喉痹舌卷,口中干,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取 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

    马莳曰:此言刺喉痹之法也。“《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则喉痹。明系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也。其病舌卷而短,口中作干,心烦且痛,臂之内廉亦痛,不能举之以上及于头,当取手小指之次指,即第四指也,系手少阳三焦经。其穴在次指之端,名关冲,去爪甲如韭叶者是也。张志聪曰: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上通于心,下络三焦,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相火上炎,则喉痹舌卷,口中干,取小指次指之井穴,乃手少阳经之关冲,泻其相火,则诸病自平矣。”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𫏋。”

    马莳曰:“此言刺目中赤痛之法也。目中赤痛,从内眦始者,乃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也。膀胱与肾为表里,当取肾经之照海穴以补之,所谓病在上者取之下而补阴则阳退也。此穴乃阴𫏋脉气所发,故曰取之阴𫏋也。按前《癫狂》篇以目外眦为锐眦,而眼之上属于外眦;以内近鼻者为内眦,而眼之下属于内眦。” 此篇以目之赤痛从内眦始者,刺肾经。正以睛明属膀胱者,与肾为表里也。又《本经》论疾诊尺篇有云:脉从上下者,太阳病。则眼之上似乎属膀胱经,推之与眼之下属内眦者相同矣。殊不知太阳之脉气尽行于头,故其病自上而下者如此,非有彼此不同也。至于下文所谓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义亦如此。须知从内走外者。亦太阳病也。特未之明言耳。

    张志聪曰:“此论外淫之邪,入于三阳之经,而证见于上中下也。目中赤痛,从内眦始,病足太阳之经而在上也。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与阴𫏋阳𫏋会于睛明,故当取之阴𫏋,以清阳热。”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 寒,取三里。

    马莳曰:“此言刺风痉之法也。感风而体强者曰风痉,其身反折而不能伸,此乃足太阳膀胱经证也。当先取足太阳膀胱经之委中穴,其有血络者出之。如有寒而不止于风,则取足阳明胃经之三里以刺之。”

    张志聪曰:此风邪入于太阳之经,而证见于中也。夫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太阳之经脉循于背,风入于中,则筋脉强急而身反折矣。先取足太阳之委中出其血。络中有寒者,取足阳明之三里以补之。盖经脉血气,阳明水谷之所生也。

    癃:取之阴𫏋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马莳曰:此言刺癃者之法也。膀胱不利为癃,谓小便不通也。膀胱与肾为表里,当取肾经之照海穴以刺之,乃阴𫏋脉气所发也。及肝经之大敦穴,在足大指外侧之三毛上,及二经之有血络者,皆取之出血。李东垣曰:“肾主闭藏,肝主疏泄,则取之两经也宜矣。”

    张志聪曰:“此病足太阳之经而在下也。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故亦取之阴𫏋。盖阴𫏋与阳𫏋相交于太阳之睛明,阳人于阴,阴出于阳,阳𫏋乃足太阳之别,泻其阴𫏋,则太阳之经邪,从𫏋脉而出矣。” 三毛,足厥阴之大敦,肝所生病者为闭癃,故及三毛之经,上有血络者,以出其血。夫太阳之气主于肤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是以皮毛之邪而转入于太阳之经也。按前章论外因之邪在于表阳之气分。是以七日来复。八日再经。如与五脏之气交争。则为外内出入。此复论外内之病。转入于经。外者。入阳内。

    者入阴,各不相干涉矣 。沈亮宸曰:“《四时篇》论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此癃在太阳三焦,亦兼取厥阴之络。盖厥阴之气,生于膀胱水中,母能令子实,实则泻其子也。” 按《本经》以针合理数,以人配天地阴阳,乃修身养性,治国治民之大本。其于救民之疾苦,分表里阴阳,邪正虚实,阴阳血气,经络脏腑,五行六气,生克补泻,各有其法。学者以针刺之理,引而伸之,施于药石,妙用无穷。

    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 《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怚音粗

    马莳曰:此言刺男女成胀郁证之法也。怚当作“疽。” 男子有胀病,如犯蛊毒相似;女子有郁病,如成疽疾相似。其身体腰脊,俱如解分,不相连属,又不欲饮食,此病在上者,当取之下,宜先取肾经涌泉穴以见血。又视足面之为跗上者,其血络盛处,尽取之以见血,盖指足阳明胃经也。

    张志聪曰:通篇论外因内因之病,此复结外内之正气焉。盖外内之病,皆伤人之阴阳血气。而阴阳血气,本于先天之精气,生于后天之谷精,从内而外者也。先天之精,肾脏之所主也;水谷之精,胃腑之所生也。脐下丹田为气海,胞中为血海。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故曰:男子如蛊,女子如怚。“怚” 当作阻,形容其血气之留滞于内也;身体腰脊如解,形容血气之病于外也。身体,脾胃之所主也。腰脊,肾之腑也。不欲饮食,胃气逆也。此外内之邪,而伤其外内之正气也。故当先取肾脏之涌泉,再取胃腑之趺阳,于跗上尽见其血者,通其经而使血气之外行也。盖言千般病难,不越外内二因,而外内之病,总伤人之阴阳血气,知其生始出入之本原,能使血气调和,阴阳固密,非惟苛疾不生,更可延年不老,圣人之教化大矣!“女子如阻” 者,如月经之阻隔也。男子无月事之留阻,故曰“如蛊。”

    《厥病篇第二十四》

    马莳曰:首节有厥头痛、厥心痛等病,故名篇。然此“厥” 之为义,乃气逆而以此连彼之谓也。实与《素问》之《厥论》不同。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 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 调足厥阴。 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 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厥头痛,意善忘,按之 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 厥头痛,项先 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厥头痛,头痛 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真头 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头痛不可 取于腧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 则刺,不可远取也。 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 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 后取足少阳阳明。行音杭

    马莳曰:“此言头痛,有厥痛,有真痛,其诸证皆有刺之之法也。厥头痛者,邪气逆于他经,上干于头而痛也,其气不循经隧,而有逆行之意,故亦名之曰厥。真头痛者,邪气专入头脑而痛,非由他经之所干也 。有厥头痛者,面肿于外,心烦于内,当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以刺之 。有厥头痛者,心悲而善泣,当视其头之动脉反盛者刺之,以尽去其血,后调足厥阴肝经以刺之 。有厥头痛者,贞贞然而不移,其头甚重而痛,当泻头上之五行,每行有五,共二十五穴,其中行,《督脉经》之上星、顖会、前顶、百会、后顶穴” 是也。次两旁,即足太阳膀胱经之五处、承光、通天、络郄、玉枕穴是也。又次两旁,即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穴是也。又先取手少阴心经,后取足少阴肾经之穴以刺之 。” 有厥头痛者,其意善忘,按其痛处,又无定所,当取头面左右之动脉,后取足太阴脾经之穴以刺之 。有厥头痛者,其项先痛,而腰脊随痛以应之,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天柱穴,复取本经之他穴以刺之 。有厥头痛者,头痛“已甚,其耳前后之脉,涌起而热,当泻其热脉之血,后取足少阳胆经之穴以泻之 。有真头痛者,头痛最甚,其脑尽痛,如手足尽冷,皆至于节,当为死不治也 。有头痛不可取腧穴以刺之者,以其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亦能令人头痛,所以不可取于腧穴也。若击堕之处,肉有所伤,而头痛未已,可取针” 以侧刺其头痛之处,不必远取诸穴以刺之也则同。侧 有头痛不可刺者,以其素成大痹而为恶患,亦能令人头痛,若此痛日发者,止可令其略愈,不能使之终已也 。有头之半冷痛者,先取手少阳三焦经,手

    考证

    阳明大肠经后取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以刺之。

    张志聪曰:“此章论经气五脏厥逆为病也。夫三阴三阳,天之六气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五行也。在天呈象,在地成形。地之五行,化生五脏;天之六气,配合六经。是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六气旋转,上下循环。若不以次相传,则厥逆而为病矣。” 再按在天丹黅苍素元之气,经于五方之分,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三阴三阳之六气,此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互相生成者也,而人亦应之。故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 此五脏之形气,生于地之五行,而本于天之六气。十二经脉外合六气,而本于脏腑之所生,脏腑经气之相合也。《灵素经》中,凡曰: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此论在六气,或有及于六经。若曰肝心脾肺肾,此论在脏腑经脉,而或涉于六气,此阴阳离合之道也。夫阴阳出入,寒暑往来,皆从地而出,自足而上。是以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苟失其养,则气厥而为头痛,脏厥而为心痛矣。阳明之气,上出于面,厥气上逆于头,故为头痛面肿。阳明是动,则病心欲动,故起而心烦。此阳明之气,上逆于头,而为厥头痛也,故当取之足阳明。阳明从中见太阴之化,故兼取之太阴,此厥逆在气,而不及于经也。夫三阴三阳之气,皆从下而上,有厥在气而不及于经者,有厥在气而转入于经脉者,经气外内相通,可离而可合也。是以上文止论气厥,此以下论气厥而上及于经脉焉。逆在脉,故头脉痛。厥阴为阖,阖折则气绝而喜悲,逆在气,故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之尽去其血,以写脉厥,后调足厥阴,以通其气逆焉。此厥阴之气,厥逆于上,转入于经而为厥头痛也 。贞,贞固而不移也。头上五行,取足太阳经之五处,承光、通天、络、郄、玉枕、少阴,太阳主水火,阴阳之气上下标本相合,是以先泻太阳,次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也。此少阴之气,厥逆于上,转及于太阳之经而为厥头痛也 。《经》云: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脾藏意。太阴之气厥逆,则脾脏之神志昏迷,故意善忘也。头主天气,脾主地气,按之不得者,地气上乘于“天,入于头之内也。先取头面左右之动脉,以泻其逆气,后取足太阴以调之。盖头面左右之动脉,足阳明之脉也。此太阴之气,厥逆于上,及于头面之脉,而为厥头痛也 。” 夫阴阳六气,皆循经而上,太阳之脉,从头项而下,循于腰脊。太阳之厥头痛,项先痛而腰脊为应,此逆在气而应于经,故先取项上“之天柱,以泻其逆,后取足太阳以调之。此太阳之气,上逆于头,而为厥头痛也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火气上逆,故头痛甚,而耳前后脉涌有热,先泻出其血,而后取其气,此少阳之气,厥入于头项经脉,而为厥头痛也 。” 《上论》三阴三阳之气,厥而为头痛,不因于外邪也。若真头痛者,非六气之厥逆,乃客“邪犯脑,故头痛甚,脑尽痛。” 头为诸阳之首,脑为精水之海,手足寒至节,此真气为邪所伤,故死不治 。至于击堕伤头而为头痛者,不可取之俞也。夫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在此痛处而刺之,不可远取之俞。盖言痛在头而取之下者,乃在下之气厥逆于上,经气上下交通,若有所伤而痛者,非经气之谓也 。其大痹而为头痛者,亦不可刺其俞也。大痹者,风寒客于筋骨而为恶也。日作者,当取之筋骨,可令少愈,如不止,不可已,宜再取。盖风寒之邪,深入于筋骨,故不可取之俞,而亦不能即愈。若寒邪客于经脉,则为偏头痛,盖寒伤荣,故为寒痛。手足三阳之脉,上循于头,左者络“左,右者络右,伤于左则左痛,伤于右则右痛,非若厥气上逆,而通应于头也。手足少阳阳明之脉,皆分络于头之左右,先取手而后取足者,手经之脉,上于头而交于足经也。不取太阳者,太阳之在中也。” 按《灵》《素》二经,凡论六气后列经证一条,论六经后列气证一则,此先圣之婆心,欲后学之体认 。沈亮宸曰:“千般疢难,不越三因。厥头痛者,内因之气厥也。真头痛者,淫邪犯脑也;大痹者,风寒逆于脉外也;头半痛者,寒邪客于脉中也。此外因之疾也。有所击堕者,不内外因也。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慎养,内使血气和调,阴阳顺序,外使元真通畅,腠理固密,不令淫邪干忤,更能保身忍性,无有” 击堕之虞,可永保其天年而无夭枉之患矣。

    “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 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 厥心痛,腹 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 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 谷、太谿。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 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真 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 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 肠中有虫瘕 及蛟蛔,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 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蛔也,以手 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 动,乃出针也。腹憹痛,形中上者。瘕音贾蛔音贿音烹。

    马莳曰:此言心痛者,有厥痛,有真痛,其诸证皆有刺之之法也。厥心痛者,邪气入于五脏,五脏气来于心而痛,如下文“肾心痛”之类是也。真心痛者,邪气自入于心而痛,非由他经之所干也 。有厥心痛者,心与背相控引而痛,且善瘈,如惊风之状,如从背后向前来,触其心而形似伛偻者,正以肾经有邪,而心因以痛,“谓之肾心痛也。”肾与膀胱为表里,当先取膀胱经之京骨、昆仑二穴。如发针而痛未已,又取肾经之然谷穴以刺之 。有厥心痛者,腹胀胸满,心尤痛甚,乃胃经有邪,而心因以痛,谓之胃心痛也。胃与脾为表里,当取脾经之大都、太白以刺之 。有厥心痛者,其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遂痛甚,乃脾经有邪,“而心因以痛,谓之脾心痛也,当取肾经之然谷、太谿二穴以刺之 。”有厥心痛者,其色苍苍然如死状,终日欲一太息而不可得,乃肝经有邪,而心因以痛,谓之肝心痛也,当取肝经之行间、太冲二穴以刺之 。有厥心痛者,卧若独居,其心觉痛,间或动作,其痛益甚,是动静皆痛也,面色不变,乃肺经有邪,“而心因以痛,谓之肺心痛”也,当取肺经之鱼际、太渊穴以刺之 。有真心痛者,手足之色青至指节,心痛更甚,此乃邪入于心,其死在旦夕间也 。有心痛不可取于腧穴者,以其中有盛聚,而心因以痛,与外之腧穴无涉,故不可取于腧穴也 。有肠中有虫瘕及蛟蛔而痛者,皆当取以大针,而不可取以小针也。然何以验之?“其心与肠痛,懊憹不能自宁,或时肿聚,或时往来上下而行,但痛有休止耳。”又腹中热,口中渴,且出涎,是乃蛟蛔为祟也。刺之之法,当以手撮聚按捺而坚持之,无令得以移动,遂以第九大针刺之。且其手宜久持之,虫不能动,遂乃出针。然欲知有虫,不但如前病证而已。至于腹而懊憹作痛。其虫形中上而升者。即可以虫治也。

    张志聪曰:此论五脏之经气厥逆而为厥心痛也。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是以四脏之气厥逆,皆从脉而上乘于心。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与背相控而痛,心与背相应也。心脉急甚为瘈,疭如从后触其心者,肾附于脊,肾气从背而上注于心也。心痛故伛偻而不能仰,此肾脏之气,逆于心下而为痛也。先取膀胱经之京骨、昆仑,从腑阳而泻其阴脏之逆气。如发针不已,再取肾经之然谷。此脏气厥逆,从经脉相乘,与六气无涉,故不曰太阳少阴,而曰昆仑然谷 。胃气上逆,故腹胀胸满;胃气上通于心,故心痛尤甚。脾与胃以膜相连,而为胃之转输,故取脾经之大都、太白,以输胃之逆气。上乃从腑泻脏,此复从脏泻腑,皆雌雄相合,经气交通之妙用。夫五脏之血气,皆从胃腑而生,故《经》中凡论五脏,多兼论其胃焉 。脾脉上膈注心中,故痛如以锥刺其心然。“谷” ,当作“漏谷” ,“太谿” 当作天谿 。肝主色而属春生之气,肝气厥逆,故色苍苍如死状。肝病则胆气亦逆,故终日不得太息。此肝气逆乘于心,而为“肝心痛也。故取本经之行间、太冲,以疏其逆气 。夫肺主周身之气,卧若徒然,居于此者,气逆于内,而不运用于形身也。动作则逆气内动,故痛,或少间而动,则益甚也。夫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肺者心之盖,此从上而逆于下,故心气不上出于面,而色不变也。取《肺经》之鱼际、太渊,以泻其逆 。若四脏厥” 逆而为心痛者,从经脉而薄于心之分也。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心不受邪。若伤其脏真,而为真心痛者,不竟日而死矣。盖心乃太阳之火,应一日而绕地一周,心气伤,故不终日而死。夫寒热,天之气也;青赤,五行之色也。故真头痛者,寒至节,真心痛者,青至节也。有心痛之因于气者,又不可取之于腧,盖盛聚者,五脏之逆气太盛,聚于中而为心痛,非循脉之上乘也。此论五脏之经脉厥逆,而末结气证一条,盖以证明经气之各有别也,故止曰“不可取于腧” ,而不言其治法也 。若虫瘕蛟蛔,亦能为心痛也。虫瘕者,症瘕而成形也,蛟蛔者,蛔虫也,蛟蛔生于肠胃之中,蛟蛔而为心痛者,六腑之气亦上通于心也。虫瘕积于肠胃之外,虫瘕而为心痛者,心主神明正大,端居于上,即宫城郛郭之间,亦不容其邪也,皆不取以小针者,谓不涉于经络皮肤也。憹者,懊憹不安也。“肿聚” 者,蛊聚而壅于胸腹之间上行。

    考证

    则痛。归下则安。故痛有休止也。虫瘕蛟蛔。皆感湿热以生聚。故腹热。虫欲饮。故喜渴。虫动则廉泉开。故涎下也。见此诸证。是蛟蛔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则虫已毙而乃出针也。若腹满而心中懊憹作痛者。乃瘕聚之形。类从中而上者也。

    耳聋无闻,取耳中 ;耳鸣取耳前动脉。 耳痛不可 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 ;“耳聋取手 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 ;耳鸣 取于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耵音 顶眝乃顶切

    马莳曰:“此言刺耳病诸证之法也。有耳聋无闻者,取耳中听宫穴以刺之,系手太阳小肠经 。有耳鸣者,取耳中动脉,即耳门穴,系手少阳三焦经。有耳痛不可刺者,以耳中有脓故也。若脓积而为干耵聍,则耳必无闻,须出此干耵聍而痛可止。有耳至聋者,当取手小指之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即手少阳三焦经关” 冲穴也。先取此手穴,后取足少阳胆经之窍阴以刺之 。有耳止鸣者,当取手之中指爪甲上,即手厥阴心包络经中冲穴,左鸣取右,右鸣取左,先取《手经》,后取足厥阴肝经大敦穴以刺之。

    张志聪曰:“此言经气之厥逆,从经而气,从足而手,自下而上也。故逆在上之经络,而为耳聋耳鸣” 者,即从耳间之络脉以取之。若气之上逆,而为耳聋耳鸣者,当取手足之指井,先取手而后取足。盖六气止合六经,其逆盛而躁者在手,故阴阳二气厥逆而为耳聋耳鸣者,从足而手,手而头也。若有脓而痛者,有干耵“聍而耳聋无闻者,此又与经气无涉,故不可刺耳间之络脉,及手足之指井也。” 按小指次指者,乃手少阳之关冲;手中指者,乃手厥阴之中冲;后取足者,乃足厥阴之大敦。手足三阴之脉,皆不上循于头,亦非左络右,而右络左,此因气之上逆,而为耳聋耳鸣也。盖耳者肾之窍,厥阴主春,少阳乃初生之气,皆生于肾脏之水中所生。气之厥逆,则母脏之外窍不通,是以取手足之指井,乃经气之所出也。夫首论厥头痛者,因气厥而及于经;次论厥心痛者,因脏厥以及于脉,乃脏腑经气之相通也;此复论厥在经络者,即取之络;厥在气分者,即取手足之指井,以疏其气,此经气离合之道也。阴阳出入。寒暑往来。皆从地而出。自足而上。是以先取阳而后取阴。气从阴而阳也。“先取手而后取足。” 气从足而手也。

    足髀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合》中,以员利针,大针不 可刺。

    马莳曰:“此言足髀不能举者,有当取之穴,当用之针也。足髀皆不能举者,当侧卧而取之于髀枢中,即足少阳胆经之环跳穴也。用第六员利针以刺之,其第九大针,不可刺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经气之厥逆于下者,即从下而取之也。夫阴阳之气,虽从下而生,然上下升降,环转无端,故有从下而逆于上者,有从上而逆于下者,皆随其所逆而取之也。足髀不可举者,少阳之气厥于下也。“侧而取之” 者,侧卧而取之也。枢合中,乃髀枢中之环跳穴,必深取而后得之。以员利针而大针不可刺者,此逆在气而不在经,故当浅刺肤腠之间以疏气,不必深取于经穴也。

    病注下血。取曲泉。

    马莳曰:“此言下血者,有当刺之穴也。凡病注下血者,以肝不能纳血也,当取肝经之曲泉以刺之。” 张志聪曰:“病注下血者,此厥在气而入于经也。厥阴肝经主血,此厥阴之气厥于经,故当取本经之曲泉以止血。夫气为阳,血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故气从下而上,逆于经络者,则为气闭之耳聋耳鸣;气从上而下,逆于” 经络者,则为病注下血。

    “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 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闷,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 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乐人声

    马莳曰:“此言风痹之有诸证者,不出三年死也。夫病名风痹者,其邪气淫泆消泺,病难得愈,足如履冰之寒,又如入汤之热,寒热无常,下则股胫淫泺不宁,中则心烦而不静,上则头痛不安,时呕时悗,眩晕既已则汗出,久则又眩悲哀既已则或喜或恐,或短气,或不乐。此其阴阳不和,脏腑不营,营卫不交,血气偏胜” ,其死当在三年之内耳。

    张志聪曰:此论厥气之分乘于上下也。“风痹淫泺” ,乃痹逆之风邪,淫泺于上下,盖风之善行而数变也。夫阴阳之道,分则为三阴三阳,应于经脉,则又有手足之分,合而论之,总归于阴阳二气。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心肾者,水火之形脏也。风邪淫泺于上下,故病不可已。盖寒之则伤心主之火,热之

    则伤肾脏之阴,病不可治,故不可已也。淫泺于下,故足如履冰,感寒水之气也。时或淫泺于上,则如入汤中,感火热之气也。股胫淫泺,淫及于下之足胫。烦心头痛,淫及于上之头首也。时呕时闷,有时而逆于中也。“诸脉皆会于目眩” 者,淫于经脉之血分也。毛腠疏则汗出,汗出者,淫于毛腠之气分也。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志与心精共凑于目,故久则目眩也。喜为心志,恐为肾志,心悲名曰志悲,悲以喜恐者,心肾之神志伤而悲泣也。肾为生气之原,短气者,伤其肾气也;不乐者,伤其心气也。不出三年死者,不过尽水火阴阳之数周也。此篇论厥逆为病,有经气五脏、阴阳邪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