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91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九十一卷 |
第九十一卷目录
医部汇考七十一
脉法一
黄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别论 六节脏象论 五脏生成篇 移精变气
论 脉要精微论 平人气象论 玉机真脏论〉
艺术典第九十一卷
医部汇考七十一
脉法一
《黄帝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 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 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 矣。”
〈注〉“色为阳,血为阴。色有阴阳,而脉亦有阴阳。夫色有清明浊暗,五色之见于面也,各有部分,审清浊而知病之从来,知部分则知病之所在。”《金匮要略》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心中上气者欬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沬。”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则不治。在上焦,其吸促,在下焦,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又曰:“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平脉篇》曰:“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者,里病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此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也;视权衡规矩而知所苦者,观四“时所应之脉,而知病之所主者何脏。按尺寸观浮沈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者。寸主在上为阳,尺主在下为阴,浮为在表为阳,沈为在里为阴,滑主气为阳,涩主血为阴。审察脉之上下、表里气血,而知病之生于阴,生于阳,而以法治之也。”夫诊有五过,诊无差误,则治之不失矣。
《阴阳别论》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曰:“四经应四 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 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 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 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 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 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 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 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注〉“四经”者,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应四时之气也。“十二从”者,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从手太阴顺行至足厥阴也。“应十二月者,手太阴应正月寅,手阳明应二月卯,足阳明应三月辰,足太阴应四月巳,手少阴应五月午,手太阳应六月未,足膀胱应七月申,足少阴应八月酉,手厥阴应九月戌,手少阳应十月亥,足少阳应十一月子,足厥阴应十二月丑。”十二脉者,六腑六脏之经脉。十二经脉,乃脏腑阴阳配合。故知阳者,可以知阴,知阴者,可以知阳。能知阴阳,可别死生。夫胃脘之阳,资养五脏,五脏相生,而各有五,是以五五二十五阳也。五脏为阴,如无阳和之胃气,而真脏之脉见,则脏气为败必死。所谓二十五阳者,乃胃脘所生之阳气也。四时五脏,皆得微和之胃气,故为二十五阳也。能别阳和之胃气,则一有不和,便可知病处。能别真脏之阴脉,则知肝脉至者,期十八日死;心脉至者,九日死也。手足三阳之脉,手走头而头走足,故曰“三阳在头。”手足三阴之脤,足走腹而腹走手,故曰“三阴在手。”十二经脉虽有手足阴阳之分,然皆一以贯通也。能别于阳之脉证者,知一阳、二阳、三阳之发病,及阳结之为病也。至于“三阳搏鼓,三日死;二阳俱搏,十日死”;忌死忌也。言别于阳者,知所病之证,及死忌时也。别于阴之脉者,知一阴、二阴、三阴之发病,及肝之心,心之肺,以至于阴搏之死证也。所谓阴阳者,胃“脘之阳,真脏之阴,手足之三阳,手足之三阴也。”言审辨阴阳之脉,谨熟之于心,应之于手,无与众相谋论也。手足之阴阳,乃六脏六腑之经脉,故当以脉之来去动静迟数,而分别其阴阳。悬绝者,真脏孤悬,而绝无胃气之阳和也。急者,肝死,脉来急益劲,如张弓弦也。木生于地,故死于九九之数。肺主天气,绝于六六之期;水火本于先天,故死于生成之数;脾土寄于四季,故绝于四日之周。五脏死期,总合《大衍》之数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注〉鼓,动也。一阳之气初升,故其脉如弦之端直,以应春生之气。一阴之气初升,故其脉如毛之轻柔,以应秋阴之气。阳气正盛,故其脉来盛去悠,如钩之急,以应夏热之气。至者为阳,阳气伏藏,故脉虽鼓至而断绝,以应冬藏之气。溜,滑也。阴阳相遇,其脉则滑。长夏之时,阳气微下,阴气微上,阴阳相过,故脉滑也。
《六节脏象论》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以上为“格阳。”
〈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阳气从左而行于右,阴气从右而行于左,故以《人迎》以候三阳之气,一盛病在少阳,少阳主春,升之气也,太阳主夏,阳明主秋。四盛以上者,言人之阴阳,惟阳太盛,名曰格阳,盖阳主在外,阳格于外,不得三阴中见之化以和之,此三阳之太过也。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以上为“关阴。”
〈注〉寸口手太阴之两脉口,以候三阴之气也。厥阴主乙木春生之气,故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之气,少阴四之气,太阴四盛以上者,人之阴阳,惟阴太盛,名曰关阴。盖阴气主内,关阴于内,不得三阳中见之化以和之,此三阴之太过也。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 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注〉“俱四倍以上者,阴阳俱亢极也。”天有阴阳,地有阴阳,阳盛之下,阴精承之;阴盛之下,阳气承之。阴阳承制,而交相生化者也。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阴阳和平,是为无病。如阴阳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于天地阴阳精气之承制,则死矣。
《五脏生成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注〉心主血,故合于脉。《经》云:“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心之华在面,故其荣在色。多食咸,则水味太过而伤心,其脉凝泣而色变矣。
诸脉者皆属于目,凝于脉者为泣。
〈注〉“五脏六腑之精,十二经脉皆上注于目。冲任之血,溢于皮肤,渗于络脉,故凝于皮肤则为痹”,凝于络脉则泣涩而不能流行矣。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 者,五脉也。
〈注〉“始”者,言邪始在三阴三阳之气分也。“五决”者,审别五脏阴阳之经气,以决其病也。欲知其病之始在某经,先分立五脏为根本,审其邪病某经之气,某脏之经也。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沈,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 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 脉,可以万全。
〈注〉“小者正气虚,大者邪气盛。滑主血伤,涩为少气,浮为在外在腑,沈为在内在脏”,此六者,脉之提纲,可以指别也。五脏在内,而气象见于外,以五行之理,可类而推之。五脏之相合于五音,发而为声,可以意识;视五色之微见,可以目内察之。能审色脉之相应,以辨病之死生,则万全而无失矣。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 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注〉赤当脉,脉合心,故曰赤脉之至也。喘,急疾也,心脉之至,急而牢,主积气于中,当时害于食,盖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有积于中,故害于食,名曰心痹,积气痹闭于心下也。此得之外淫之邪,因思虑而心虚,故邪气乘虚而留于内也。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 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注〉呼吸急则脉亦急,故以呼吸之喘息,以形容脉之急疾也。肺主气而虚,故脉浮,病气而不病血,病上而不病下,故脉上虚而下实也。阳气虚则善为惊,胸中为气之海,上注于肺,以司呼吸,邪积于上,则膻中之正气反虚,故为虚喘也。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阴阳虚乘,则为往来之寒热矣。酒者,熟谷之液,其气慓悍,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则满于胸中。醉而使内则气上逆,故有积气在胸中也。入房太过则伤肾,肾为本,肺为末,本伤故肺虚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 “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注〉脉长而弹,弦而急也。弦则为减,诸急为寒。此得之寒湿而阳气受伤,故弦急也。邪在心下支胠间,故脉左右弹也。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足厥阴之脉,从足上腘,入毛中,过阴气,抵小腹,布胁
肋。故病证与疝痛相同。而腰痛足冷也。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也。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 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
〈注〉脾属四支,四支汗出当风,则风湿内乘于脾而为积气,脾气不能灌溉于四旁,则逆于中而为厥气矣。名曰厥疝者,气逆而痛也。夫男女气血相同,受病亦属同法,故于中央土脏而曰:“女子同法”者,欲类推于四脏也。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 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注〉尺以候肾,黑脉之至,上坚而大者,肾脏有积,而肾脉坚大也。上坚者,坚大在上,而脉不沈也。“与阴”者,小腹而兼于前阴也。清水,冷水也。肾脏寒水主气,亦同气相感也。
《移精变气论》
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 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 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 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 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 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之长,命曰“圣王。”
〈注〉“天有八风,在人则有五经之风”,谓调理五脉之邪也。色者气之华,脉乃精之液,变化相移者,移精变气也。观其移精变气,以通神明之妙,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日月者,天地阴阳之精也。色为阳,脉为阴,常求其色脉之要,总不外乎阴阳,故知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则其要在是矣。夫色之变化,五色以应四时之脉,色生于脉也。能贵重色脉。以合于神明。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是谓圣王。
《脉要精微论》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 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 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 色,观五脏有馀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 决死生之分。”
〈注〉饮食于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脉盛则络脉虚,是以饮食未进,则经络调匀,血气未乱,故可诊有过之脉。动静者,阴阳动静也。“精明”,五脏之精神,见于声色也。切脉观色,以知脏腑强弱虚实,兼视形体之盛衰,以此参伍错综而斟酌之,以决其死生之分焉。
夫脉者,血之腑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 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 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 去如弦绝,死。
〈注〉血行脉中,脉故为血之腑。荣气宗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脉随气行,故脉长则气平,脉短则气病矣。心主血,脉数乃热迫所生,故烦心大则病进于脉内。“上盛”,谓寸口脉盛,主气上升而气高。“下盛”,谓尺中脉盛,主气下逆而为胀。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主气之衰败也。脉中之荣气宗气不足,故脉细如丝;涩主少血,故心虚而为痛矣。浑浑浊乱,疾流之貌。革至者,迥易于平常也,此血脉受邪,而内乱如涌泉也。夫色生于血,病进于脉,而色亦败恶矣。“绵绵其去,如”弦细而欲绝者,形容其脉去之象也。病进而脉至如此之盛,血亡而脉去如此之衰。血者,神气也。邪盛正亡,不治之死证矣。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 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 五者,可得闻乎?
〈注〉言“脉合阴阳四时,诊脉而知病之所在,病成而变为他病,候尺寸以分别脏腑外内,上下左右,曲尽其脉要精微之理。”
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 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 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 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 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 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 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 合五行,脉合阴阳。”
〈注〉人之阴阳出入,与天运转之大相合。天气包乎万物之外,运转于六合之内,其变动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言阳气从生升而至于盛长也。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言阴气自清肃而至于凛冽也。此四时阴阳之变动,而脉亦与之上下浮沈也。春时天气始生,而脉耎弱轻虚而滑,如规之圆转而动也。夏时天气正方,其脉洪大如矩之方,正而盛也
“秋时天气始降,其脉浮平,有如衡之平准也。冬时天气闭藏,其脉沈石,有如权之下垂也。” “四十五日者,从冬至而至立春,从夏至而至立秋。冬至一阳初生,阳气微上,阴气微下,至春而阳气方始,至夏盛长而阴气下藏矣。夏至一阴初生,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至秋而阴气清凉,至冬凛冽而阳气伏藏矣。” 阴阳升降,出入离合有期而脉亦与之相应,如期而脉气相失,则知脉之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也。察脉之纲领,当从阴阳始,即冬至阳气微上,夏至阴气微上,阴阳上下,自有经常之理。然又从五行而生,如春木生夏火,火生长夏土,土生秋金,金生冬水,水生春木,生之有度,而四时为五行相生之宜矣。夫四时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过,至而不及,而人亦应之。是以“脉之不及则补之,太过则泻之” ,与天地四时太过不及,阴阳之道,合之如一,得一之情,可以知死生矣。然必声合天地之五音,色合天地之五行,脉合天地之阴阳,而始能得一之情,以知死生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 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馀;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 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 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注〉“欲知四时五行,阴阳外内,在诊脉之精微,故当虚静其心志,守而勿失。鱼在波,虽出而未浮,如春升初出之象,在肤浮在外也。泛泛充满之象,万物有馀,盛长之极也。秋气降收,如蛰虫之将去,外而内藏之象。冬令闭藏,故脉沈在骨,如蛰虫之封闭,如君子之居室,藏而勿出也。然欲知在内脏腑阴阳之虚实者,按其”脉而记之。“欲知外之四时阴阳者。终而始之。”盖阳气之始者。阴气之将终也。以阴阳之出入。而应四时之脉也。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 环》自已。
〈注〉脉搏击应手有力而长,此为太过之脉。心火太过,故当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其耎而散者,此为不足之脉。心液不足,则火郁而为消渴之病。心藏神,得神机环转,而病自已也。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 令不复散发也。
〈注〉肺主气而主行荣卫,阴阳气盛,太过则血随而上逆,其不及当病灌汗。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盖脾气散津,上归于肺,肺气通调而后水津四布。今肺气虚不能输布水液,脾气自灌于肌腠皮肤,至令肺气不复通调而散发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 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 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注〉肝主血而主色,脉盛而色不见者,血蓄于下也,当病坠伤,或为手搏所伤,因血凝胁下,故令人喘逆,其不及而色泽者,当病溢饮,盖水溢于皮肤,故其色润泽也。肝主疏泄,肝气虚而渴,暴多饮,以致溢于皮肤肠胃之外而为饮也。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当病食 痹。
〈注〉足阳明之脉,从气冲下髀,抵伏兔,下足趺髀伤,故脉盛而色赤也。饮食于胃,由中焦之腐化,胃气不足,故当病食痹。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 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
〈注〉五脏元真之气,脾所主也。湿热太过,则色黄脉盛而少气矣。其不及,当病足胫肿,脾气虚也。若水状而非水病,其色不泽。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耎而散 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注〉腰者肾之腑,腰伤故肾脉盛也。伤于骨者,其色亦黄,则外应于肌肉间也。其不及,当病少血,盖肾为牝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精液,复上入心而为血,精虚至令不复化赤而为血也。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 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 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注〉“病形”,病气见于形证也。盖脏腑经络相连,阴阳相应,是以脉见于脏,而形见于腑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 泄。”
〈注〉胃为阳,脾为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脉见于胃,而病见于脾也。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 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 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 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此新病也。”
〈注〉有故病因伤五脏之色脉,复感暴至之病,有似乎病成而变也。夫病久则色脉伤,脉小而色不夺,故知为新病。脉与五色俱夺者,乃血气俱伤,故为久病。若暴至之病,自外而内,色脉之伤,从内而外,故有病而色脉俱不夺者,知为新感之病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 湿若中水也。
〈注〉毁伤筋骨。故肝与肾脉并至。而其色苍赤不见血者。谓筋骨伤而血不伤也。如已见血而血伤。则又若中水伤心。而心脉亦并至矣。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 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 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 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 竟上”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注〉尺内,尺中也。“两旁”,两尺部之外旁也。季胁,两胁之下秒也。尺以候肾,以左右两尺而候两肾也。两肾附于季胁,是季胁之内乃是两肾,两肾之内乃是腹中,故尺内候腹中,尺外以候肾,尺之两旁以候季胁,是两旁更出于外也。所谓外内者,脉体本圆,用指向外以候内,向内以候外,候脉之两侧也。“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关脉也。心肝居左,故左以候肝。“鬲”者,胸胁内之鬲也。肝居胁内,故以关候肝。鬲气在中,故以内候鬲。“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关脉也。脾主中土,故以关内候脾。阴内而阳外,故以关外候胃。“上附上右”者,从右关而上,右寸口也。心肺居上为阳,故以两寸候气。胸中者,宗气之所居也。左外,左寸口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寸为阳,尺为阴。故以两手关前,以候形身之前,关后以候形身之后。“上竟上”者,从尺关而直上于鱼也。“下竟下”者,从寸关而直下于尺也。夫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此又以阴阳之气,竟上竟下,而候形身之上下也。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馀,为热中也。
〈注〉脉者,阴阳血气之荣行。粗大者,阳乘于阴也。阳在外,阴在内,阳乘于阴,故热中也。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 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注〉“来疾去徐”者,来盛去悠也。上实下虚者,寸实尺虚也。此气惟上逆,阳盛阴虚,所谓“一上不下,寒厥到膝;气上不下,头痛癫疾”是也。“来徐去疾”者,此阳虚阴盛为恶风也。盖风为阳邪伤人,阳气在于皮肤间,风之恶厉者,从表阳而直入于里阴,故去疾下实也。阳气受邪,则正气虚伤,故“来徐上虚。”邪气内陷,故“去疾下实。”
有脉俱沈细数者,少阴厥也;沈细数散者,寒热也;浮 而散者,为眴仆。
〈注〉有脉,有厥脉之因,厥脉之象也。夫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转而不回者也。如脉俱沈细而数者,此少阴厥也。少阴之气,不上合于阳明,转输于脏腑,故惟见少阴本脉之沈细也。阳明之热,反下入于阴中,故数也。若沈细数散者,此阴中所陷之阳,散而阴阳相乘,故为寒热也。如浮而散者,此复上逆于阳分。故为眴仆。《经》曰。清浊之气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眴仆。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 沈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注〉诸浮者,无论左右三部之浮,皆在阳分,其浮而躁者,在手之三阳也;无论左右三部之细而沈,皆在阴分,其沈细而有静者,在足之三阴也。太阳少阴为水火阴阳之主,故为热为骨痛也。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注〉诸浮在阳,诸沈在阴者,在阴阳之气也。故为热为骨痛。如在阳,则脉见数动,而为便脓血之经证矣。阳热在经,故脉数动。热伤血分,故便脓血。经血下泄,故一代也。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馀也;滑者,阴气有馀也。阳 气有馀,为身热无汗;阴气有馀,为多汗身寒;阴阳有 馀,则无汗而寒。
〈注〉“诸过”者,谓诸邪所伤,而为有过之脉也。“有馀”者,邪气之有馀也。阳气有馀,则阳气受伤,故脉涩;如邪入于阴,则经血沸腾,故脉滑也。邪在阳分,故身热无汗;邪在阴分,故多汗身寒。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寒也。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 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 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注〉推详也。推详其脉之偏于外内上下也。推而外之者。以左右之三指。向外按之。若脉偏盛向内而
不外者,此邪在心腹之间而成积也;“推而内之” 者,以左右三指向内以候之。若脉偏盛于外而不内者,此邪在外而身有热也;“推而上之” 者,以三指平按而审之,上而不下,乃气上盛下虚,当主腰足清冷也;“推而下之” ,下而不上,乃气下盛上虚,当主头项痛也。“《外内》论邪气之有馀,《上下》论正气之不足。”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注〉所谓外内上下者,非浮沈举按之法也。若谓浮为在外,沈为在内,病腰脊痛而身有痹者,直按之至骨,如心腹之积,又当何如而按之?
《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 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 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 息以调之为法。
〈注〉平人,无病之人也。无病之人,自有平常之脉,反常则为病矣。出气曰呼,入气曰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平人之脉,一呼再动,一吸再动,闰以太息,呼吸定息,脉计五动也。不病者其息平,病者其息乱。医者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是为候诊之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 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脉涩曰痹。人一呼吸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 乍疏乍数曰死。
〈注〉“一呼一动,一吸一动,减于平人过半,故主气之衰微。若一息之中脉六动者,气之太过也。吸而躁急者,有馀之邪,从外而内也。温病者,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冬伤于风,至春发为风温,此皆伏匿之邪,由内而外,从阴而阳,故尺中热也。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故尺不热。气分之邪,留而不去,则迫于经,故脉滑也。痹者”闭也。邪积而不行,故脉涩泣也。四动以上,太过之极也。脉绝不至,不及之极也。乍数乍疏,或太过,或不及,气之乱也。此皆不平之甚,故为死脉。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 曰“逆”,逆者死。
〈注〉平人之常,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是生机已绝,绝则死矣。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 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 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 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 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 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 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 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 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 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 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注〉胃气乃中土柔和之气,弦乃东方春木之象,微乃胃气之和,故春得胃气而脉微弦曰平,弦多而少柔和之气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毛为秋脉,属金,如春虽得微弦之平脉,而兼有轻浮之毛,此金来克木,至秋金令之时,则当病矣。如毛�过甚,此木受金刑,当主即病。脏真者,真脏所藏之神也。神在脏为肝,在体为筋,言真脏之神散于肝,而主藏筋膜之气也。钩乃南方夏火之象,微则柔和之胃气也。夏得胃气而脉微钩曰平,钩甚而少微和之气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石乃冬令之脉,微钩而带石,乃火中有水,至冬水汽所主之时而为病矣。如水汽太甚,此火受水克,当即病矣。夏脏之元真通于心,而主藏血脉之气也。长夏湿土,主气。微耎弱者,中土柔和之气也。代者,相离之脉。盖脾主四季,四季有交相更代之气,是以柔和相离,脾之平脉也。如但代而无微耎之和,此胃气已绝,故为死脉。盖脾之得以灌溉于四脏者,由胃气之所生,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是所不胜之水汽,反来侮土,至冬时水汽反虚而为病矣。弱甚者,脾气太弱,当主即病,盖言乘侮太甚者即病,而本气虚者亦即病矣。土脏之元真濡于脾,而主藏肌肉之气也。毛乃秋金之脉,微则柔和之胃气也。秋得胃气而脉微毛曰平,毛多而少柔和之气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是所不胜之木气,反来侮金,则木虚其本位矣。至春当木旺之时,而木气反虚,是以为病,所谓侮反受邪,寡于畏也。弦甚者,乘侮太过,而金气当即病矣。金脏之元真高居于肺,而主行荣卫阴阳,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也。石乃冬藏之脉,微则柔和之胃气也。肾得胃气而脉微石曰平,石多而少柔和之气曰肾病。但石而无胃气曰死。石而有钩。火侮水也。立夏火气反虚而为
病矣。若乘侮太甚。当主今病。水脏之元真。下藏于肾。而主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 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 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注〉宗气者,胃腑水谷之所生,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为脏腑经脉之宗,故曰“宗气。”胃之大络,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而动应衣,乃胃脏宗气之所出,此脉以候宗气者也。五脏无胃气曰死者,宗气或绝于内,而或泄于外也。如喘盛而乳下之脉数绝者,宗气病于膻中也。如脉结而有止者,虚里之横络有积滞也。是胃气少而为五脏之病者,宗气之有虚有实也。如虚里之脉绝不至者,胃腑之生气绝于内也。“乳之下,其动甚而应衣”者,宗气欲泄于外也。此无胃气,而为五脏之死脉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 曰肩背痛。《寸口》脉沈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 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沈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 痛。寸口脉沈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 脉沈而喘,曰寒热。
〈注〉寸为阳,尺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皮肉筋骨为阳,腹中胁内为阴,盖天地四时之气,从外而内,由阳而阴,故以寸口之浮沈,以候外因之外内也。“寸口脉中手短”者,此惟在寸之阳部,故主头痛,诸阳气之在上也。“寸口脉中手长”者,寸脉直下于尺也,此阳邪直行于下部,故主足胫痛也。“中手促上击”者,浮而搏击应手,此阳邪不上不下,故主在肩背之中也。此以外邪在于形身之外,而有上中下之分也。“沈为在里,浮主在外。寸口脉沈而坚,主病邪坚积在里;若浮而盛,主邪病在外。”此以寸口之浮沈,而别外邪之在形身之外内也。寸为阳,沈为阴,寸口脉沈而弱,此正气虚而阳邪直入于里阴,阴阳相乘,故主寒热。阳邪入里,故又主疝瘕而少腹痛也。此缘正气弱,而阳邪直入于里阴之下也。胁下主身半之中,腹中为形身之里。寸口脉沈而横,是外邪入于里阴之中,故主胁下腹中有横积也。邪气上逆则喘,寸口脉沈而喘,此外因之阳邪,入于里阴而上逆,阴阳相搏,故为寒热。此又以寸口之沈,候外因之邪入于里阴,而亦有上中下之别也。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 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 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 中。盛而紧曰胀。
〈注〉“脉盛脉小者,概左右三部脉而言也。”夫以寸口浮沈,以候病之外内上下者,候表里阴阳之气也。盖天地四时之邪,始伤气分,留而不去,则入于经,亦有始终留于气分者,有即转入于经者。邪之中人,变幻不一,故当以脉甄之。是以气分之邪,止见寸口之浮沈长短,如人于经,则有滑涩紧急之形象矣。夫脉乃阴血气分之阳邪入经,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是以脉盛滑者病在外,有馀之病,故坚而有力也。夫经脉外络形身,内连脏腑,病在内者,故小实而坚也。此以三部之盛滑小实,而分别邪正之在外在内也。始受之病,邪正相持,故滑浮而疾,久则血脉已伤,故小弱以涩也。诸急为寒,故主疝瘕在内;滑主阳热,故主风邪在阳。此又以三部之急滑,以别邪病之在阳络阴络也。痹者,闭也。风寒湿邪,皆能为痹,或在于皮肉筋骨之间,或内舍于五脏六腑,故痹病于外内之间者,其脉皆主涩也。缓为脾脉,滑则热盛于中,紧则为寒,故主腹胀也。此外因之邪入于腹中,而有寒热之分也。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 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注〉阴阳者,气血外内上下也。言脏腑之脉,阴阳并交,雌雄相应,内外循环为顺,如阴阳反逆,其病为难愈。脉得四时之顺者,春脉微弦,夏脉微钩,此得四时生气之顺,而无他变也。反四时者,春胃而有毛,夏胃而有石也。间脏者,相生而传也。不间脏者,相克而传也。如外淫之邪,始伤皮毛,则内合于肺,肺欲传肝而肾间“之,肾欲传心而肝间之,肝欲传脾而心间之,心欲传肺而脾间之,脾欲传肾而肺间之也。”
臂多青脉曰“脱血。”
〈注〉“臂多青脉”者,臂内浮见之络脉多青,盖因脱血而不华于色也。
尺脉缓涩,谓之解㑊。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 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 热中。
〈注〉缓为脾脉,涩主脏气之不足,此脾脏之为病也
尺属阴而主血,脉宜沈静。盛者肝脏之火盛,而血不藏也。《灵枢诊尺篇》曰:“尺肤涩者,风痹也。” 夫邪迫于经,其脉则滑,以风之阳邪闭于皮肤之间,而迫于经脉,故主多汗。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乃阴之液也。此以诊尺而知肺合之表汗也。《诊尺篇》曰:“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夫阳气生于阴中,尺肤寒,生阳之气少矣,阳气衰于下,故主虚泄,泄则亡阴,故脉细也。此以诊尺而知肾脏之生阳,下焦之虚泄也。尺肤粗常热者,火热下行,故主热中,此诊尺而知心火之下行也。夫阴阳气血,由阴而阳,从下而上,是以诊尺而知病之外内上下也。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 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者死。”
〈注〉夫五脏之气,乃由地之五行而生。而地之五行,又乃由天之十干所化。是以生于五行,而死于十干也。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注〉以妇人之两手尺部候之。若左手之少阴肾脉动甚者,当妊男子,以左男而右女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 大,命曰“逆四时”也。
〈注〉《后章》论“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故虽未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之脏形。而阴阳出入之大概不可逆也。”
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 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注〉夫天地有四时之寒暑,而人之气血有浮大沈瘦之阴阳,即受病之脉气,亦有外内虚实之相应。故脉不应病者,命曰“反四时”也。如风热之病,气应浮动而脉反静;泄脱之病,气应虚收而脉反实;病在中者,气应沈实而脉反虚;病在外者,气应升浮而脉反坚涩。此脉证之不相应者,正气乱也,故为难治。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 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 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注〉五脏皆禀气于胃,胃气者,水谷之所资生,故人以水谷为本,胃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也。所谓无胃气者,真脏脉见,而不得微和之气也,又非惟微和之为胃气也,即真脏之脉,亦胃气之所生也。故曰“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者,春为弦,夏为钩,秋为毛,冬为石,皆得胃气而为之也。故曰:“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 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注〉“夫脾与胃,以膜相连耳,是以胃气之行于五脏者,由脾气之转输,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是以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焉。故太阳之洪大,阳气之盛也;少阳之乍忽,初生之象也;阳明之浮大而短”者,两阳合明,阳盛而间于二阳之间也。此三阳之气也,亦胃腑之所生也。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 气为本。
〈注〉累累如连珠者,滑利如珠,连绵相贯,心脏和平之象。琅玕美石之似珠者,取其温润而柔滑也。此脏真之脉,柔耎和平者,得四时之胃气也。前节以四时胃气,资于脏真,故曰“春胃微弦,夏胃微钩。”此节以五脏之真,得四时胃气,故曰平心脉来夏,以胃气为本;平肺脉来秋,以胃气为本。以是脉象之少有不同也。盖弦、钩毛石者。脏真之气象也。如连珠如榆荚者。脏真之体象也。
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 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注〉喘喘,急疾貌。喘喘连属,心气不安也。曲者,钩之象。其中微曲,心气虚也。故当主心病,居不动也。曲而不动,如操带钩,无如珠生,动之象矣。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 本。
〈注〉厌厌,安静貌。聂聂,轻小也。落降,收也。如落榆荚者,言虽轻薄而中不虚。盖肺脉虽主收降,轻虚之象,而资生于脾土,是以有如榆荚之轻,而中不虚也。
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 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注〉不上不下。往来涩滞也。如循鸡羽。较之榆荚。更属轻虚。其中又不得生我之土象。而反有贼我之木体。如风吹毛。散乱剧也。
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稍,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
〈注〉耎弱,初生柔和之气也。以手相呼曰“招。”“招招”,乍起乍伏之象,形容其初生之脉,象长竿稍末长而耎也。此皆本于胃气,故脏真之脉,得以柔耎和平。
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 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注〉盈实则非耎弱招招之象矣。如循长竿,非若稍末之耎弱矣。滑脉如珠,弦长带滑,如竿之有节矣。《辨脉篇》曰:“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此肝气病而阻结也。急益劲,如新张弓弦,强劲之剧,胃气绝也。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 为本。
〈注〉“和柔”,中土和柔之气也。“相离”,时一代也。盖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故柔和之中而有相离之代散也。鸡足有四爪,践地极和缓,形容脾土之灌溉四脏,有如鸡之践地,和缓而四散也。
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
〈注〉“实而盈数。”阜实而无柔和之气也。如鸡举足。拳而收敛,不能灌溉于四脏也。
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 之流,曰“脾死。”
〈注〉如“乌之喙”者,坚止而无柔和,相离之象也。“如鸟之距”者,较鸡举足更拳急也。“如屋之漏”者,点滴稀疏而不能灌溉也。“如水之流”者,湿土之气四散也。盖言脾主中和之气,如太过不及之甚者,皆为死脉也。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 气为本。
〈注〉“喘喘累累”,沈石生动之象也;“如钩”者,浮而中空,水之体也;“按之坚者”,石之象也。
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 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注〉“如葛如索”者,木象也。盖沈石者,肾之本体,如引葛而按之益坚,是肾气不藏而外泄矣。“如夺索”者,如引葛而更坚劲矣。“如弹石”者,无喘累生动之气,肾之死象也。
《玉机真脏论》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 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 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注〉“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脏真之神也。”此言真脏之脉,资生于胃,输禀于脾,合于四时,行于五脏。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如璇玑玉衡,转而不回者也。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至其所不胜则死。有为风寒外乘,亦逆传所胜而死者;有为五志内伤,交相乘传而死者;有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真脏之神,为所不胜之气乘之者,皆奇恒之为病也。故曰: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言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是以《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言春时之脉,肝脏主气,而合于东方之木,如万物之始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盖以脏真之气,而合于四时,非四时之气,而为五脏之顺逆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 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注〉“实而强”者,盈实而如循长竿也;“不实而微”者,无端长之体也。此言五脏之神气,由中而外,环转不息。如气盛强,乃外出之太过;如气不足,则衰微而在中。太过不及,皆脏真之气,不得其和平而为病也。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 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 背,下则两胁胠满。”
〈注〉夫五脏之脉,行气于其所生,受气于所生之母。若肝则行气于心,而受气于肾也。然春脉太过,则气并于上。《经》曰:“气并于上,乱而喜忘。”气上盛而与督脉会于巅,故眩冒而巅疾也。《金匮要略》曰:胸痛引背,阳虚而阴弦故也。盖春木之阳,生于肾水之阴,阴气虚寒以致生阳不足,故胸痛引背也。胁胠乃肝肾之部分,生气虚而不能外达,故逆满于中也。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 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 钩,反此者病。”
〈注〉“心脉通于夏气,如火之发焰,如物之盛长。其气惟外出,故脉来盛而去悠。”有如钩象其本有力而肥,其环转则秒而微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 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注〉“来盛”者,盛长之本气也;“去亦盛”者,太过于外也
《来不盛》者。盛长之气衰于内也。“去反盛” 者。根本虚而末反盛也。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 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 欬唾,下为气泄。”
〈注〉身热肤痛者,心火太过,而淫气于外也。浸淫肤受之疮,火热盛也。其不及,则反逆于内,上熏肺而为欬唾,下走腹而为气泄矣。夫心气逆则为噫,虚逆之气,不上出而为噫,则下行而为气泄。气泄者,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 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 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注〉秋气降收,外虚内实。内实故“脉来急,外虚故浮而散”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 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注〉“如榆荚而两旁虚,中央实”,此肺之平脉。坚则为太过矣。“毛而微”,是中央两旁皆虚,此所生之母气不足,而致肺气更衰微也。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 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 气而欬,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注〉肺主周身之气,太过则反逆于外而为背痛,肺之俞在肩背也。《经》曰:“气并于肺则忧,其不及则令人气虚而喘,呼吸少气而欬。虚气上逆,则血随而上行,虚气下逆,则闻呻吟之病音。”盖肺主气而司呼吸开阖,其太过则盛逆于外,其不及则虚逆于内也。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 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沈以搏,故曰 营,反此者病。
〈注〉营,居也。言冬气之安居于内,如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沈而搏》者,沈而有石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 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注〉“如弹石”者,石而强也。肾为生气之原,数则为虚,生气不足也。
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 令人解㑊,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 悬,如病饥,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帝曰:“善。”
〈注〉肾为生气之原,而主闭藏,太过则气外泄,而根本反伤,故为懈惰少气,生阳之气不足,故脊中痛。心主言而发原于肾,根气伤故不欲言也。其不及则心肾水火之气不能交济,故令人心悬,如病饥。䏚中胁骨之秒,当两肾之处,肾之生阳不足,故䏚中冷也。肾合膀胱,肾虚而不能施化,故小便变而少腹满也。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注〉此总结上文而言也。盖脏真之气,合于四时,有升降浮沈之序。如逆其顺序和平之气,则有变异之病矣。然四时之脉,止合四脏,而脾脏之脉,独何所主乎。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帝曰:“然则 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 见。
〈注〉脾属土,而位居中央,寄王于四季,月各十八日,不得独主于时,故为孤脏而灌溉四脏。四脏受脾之气,而各见其善,是脾之善在四脏,而不自见其善耳。
帝曰:恶者如何可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 太过,病在外;如乌之喙者,此为不及,病在中。”
〈注〉“如水之流”者,灌溉太过也。“如乌之喙”者,黔喙之属,《艮》止而不行也。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过与 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 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注〉《经》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为湿土主气,湿行太过,故令人四肢不举。《经》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脾气不足,则五脏之气皆不和矣。夫胃为阳土而气强,脾为阴土而气弱,脾弱而不得禀水谷之气,则胃气益强,故名曰重强。盖言脾气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者,胃强脾弱,脏腑之刚柔不和也。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 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 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 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注〉至数者,五脉之至数也。盖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曰“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一者,五脏之神,转而不回,如逆
回则失其旋转之机矣。五脏相通,阴阳并合,脉之至数,迫近以微。著之“玉版” 者,有格有序也。“藏之脏腑” 者,阴阳雌雄之相应也。每旦读之者,血气未乱也。名曰《玉机》者,如璇玑玉衡也。以上论真脏之神,五脏相通,外内环转,如太过不及则病。若回而不转,乃失其机而死矣。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 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
〈注〉气血,发原于肾,生于胃而输于脾,回则不转,而无相生之机,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而令人有大病也。大骨,两臂两腿之骨,大肉,即两臂两腿之肉。盖肾主骨,而脾胃主肌肉四肢也。夫胃气之资养于五脏者,宗气也。宗气积于胸中,从虚里之大络,贯于十二经脉,经脉逆行,是以胸中气满,阳明气厥,故喘息不便。“其气动形”者,心病而欲传之于肺,肺主气,故气盛而呼吸动形也。“期以六月死”者,今心始传之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而后死,故有六月之久也。真脏脉见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予之期日者,当死于壬癸日之中夜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 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
〈注〉此言肝病至肺而死也。“内痛者,肺受其伤,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项也。”肝病而已传及于所胜之脏,故当期以本月之内而死也。真脏脉见,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予之期日,当死于庚辛日之薄暮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 项,身热,脱肉,破䐃,真脏见,十日之内死。
〈注〉此言肺病,至心而死。肺病故痛引肩背,传及于心,故身热也。夫心主血,而生于肾脏之精,血气盛则充肤热肉,心肾伤而精血衰,故曰:“脱肉破䐃。”破䐃,脱肉也。䐃,肉之标也。真脏脉见,大而虚,如羽毛中人肤,病传于心,故期以十日之内死。盖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 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与之期日。
〈注〉此言脾病而终于一岁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津液者,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脾病而津液不行,故肩髓内消也。肩髓者,大椎之骨髓,上会于脑,是以项骨倾者,死不治也。脾主四肢,脾病则四肢懈惰,故动作益衰。真脏来见者,如水之流,如乌之喙。脾土旺于四时,脾气灌于四脏,故虽有真脏来见,尚期有一岁之久。盖以四时五脏之气终而后死也。期死之月,见其真脏之乍数乍疏,乃与之期日,谓当死于甲乙之昧旦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 项身热,破䐃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 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注〉此肾病而死于脾也。《本经》曰:“肾病者,大小腹痛。肾传之心,故心中不便;心传之肺,肺传之肝,故肩项身热;肝传之脾,故目眶陷也。”真脏脉见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如目不见人,肾之精气已绝,故立死。其见人者,馀气未尽,至所不胜之时而死,谓当死于日昃也。夫肾为生气之原,生气绝于下,故死之更速也。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 堕溺,不可为期。
〈注〉此言“卒发者,莫治其传也。”夫邪气盛则精气虚,风寒之邪,卒中于身,精气一时虚夺,故急虚也。此病三阴三阳之气,而不病于有形,故五脏之气,一时绝闭,脉道一时不通,而气不往来,譬若堕溺,乃仓卒一时之病,而生死亦在于时日之间,与风寒之病。形脏勿治而为肺痹;勿治而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肾传“之心,期以三岁六岁,死者不相同也,故不可以为期。”
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 不见,犹死也。
〈注〉此复言仓卒之病,非但不可为期,并不待形肉脱而真脏见也。“脉绝不来,生气绝于内也;一息五六至,邪气盛于外也。”此邪气盛而正气绝,不必真脏见而犹死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 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 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 以羽毛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 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 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 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注〉此审别真脏之脉象。乃可与之期日也。如循刀刃。如按琴瑟弦。肝木之象也。“如薏苡子。如弹石心
肾之象也。皆坚劲之极,而无柔和之气,乍数乍疏,欲灌不能,脾气欲绝之象也。如羽毛中人肤,肺气虚散之象也。盖坚劲虚散,皆不得胃气之中和,人无胃气则死矣。色青白不泽,赤黑不泽,皆兼克贼所胜之色。色生于血脉,气将绝,故不泽也。夫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而后行气于脏腑。是脏腑之气欲绝。而毛必折焦也。《灵枢经》曰:“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又曰。经脉空虚。血气枯弱。肠胃�《辟》“皮肤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是皮毛夭折者,血气先绝也。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 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 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 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 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 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帝曰:“善。”
〈注〉五脏之气,皆胃腑水谷之所资生,故胃为五脏之本。手太阴者,两脉口也;脏气者,五脏之精气也。五脏之气,必因于胃,乃至于手太阴,又非惟微和之为胃气也,即五脏之弦、钩、毛、石,各以其时自为其象,而至于手太阴者,皆胃气之所资生,故邪气胜者,五脏之精气已衰,而不能为弦、钩、毛石之象矣。如令人有大病而病甚者,胃气绝而真脏见,真脏见者,病气胜而脏气绝也。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 乃治之,无后其时。”
〈注〉帝以伯所言之五脏乘传,有浅有深,而胃气不资,有虚有绝,故当察其形气色脉,治病者宜急治之,无后其时,而致于死不治也。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 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
〈注〉形气相得,病之新也;“色泽以浮”,乘逆浅也。“脉从四时”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脉弱以滑”者,胃气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也。察此四易,当急治之,而无后其时。取之以时者,春刺散俞,夏刺络俞,秋刺皮肤,冬刺俞窍也。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 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注〉形气相失,病之久也。色夭不泽,乘传深也。脉实以坚,无胃气也;脉逆四时,克贼胜也。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 脾脉。其至皆悬绝沈涩者,命曰“逆四时。”
〈注〉春得肺脉,夏得肾脉者,脏精衰而不胜乘之也。其至皆悬绝沈涩者,无胃气之资生也。
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沈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 四时”也。
〈注〉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者,脏真之神气也。如无弦钩毛石之象,而升降浮沈之气不可逆,盖气顺则脉顺,气逆则脉逆,脉随气行也。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 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注〉“脉病不相应者,病胜脏也,故皆为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