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106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六卷目录
医部汇考八十六
脉法十六
喻昌医门法律〈切脉论 律一条 合色脉论 律一条 诊脉要论〉
张介宾景岳全书〈脉神 部位解 正脉十六部 常变 四诊 独论
上下来去至止 胃气解 真辩 从舍辩 逆顺 脉要歌 宜忌歌 伤寒论脉 矫世
惑脉辩 吴崑论太素可采之句 述古〉
李潆身经通考〈看脉之时 六气分合六部图说 内经之脉 从证不从脉〉
陈士铎石室秘箓〈论脉诀〉
艺术典第一百六卷
医部汇考八十六
脉法十六
《医门法律》〈臣喻昌著〉
《切脉论》
脉者,开天辟地,生人之总司,有常而不间断者也。是 故天有三垣九道,而“七政并行于其间,若运璇玑”者, 天之脉也。“地有九州四海,而经脉会通于其间,若施 八索”者,地之脉也;人有九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而 “营卫充贯于其间,若环转”者,人之脉也。上古神圣,首 重切脉,虽精微要渺,莫不显传,然以其精微要渺也, 后人转摹转失,竟成不传之绝学。有志于《切脉》者,必 先凝神不分,如学射者,先学不瞬,自为深造,庶乎得 心应手,通于神明,夫岂一蹴可几。然必下指部位分 明,尽破纷纭,坦然由之无疑,乃有豁然贯通之日。否 则童而习之,白首不得,徒以三指一按,虚应故事,可 鄙孰甚?且如心与小肠同诊,肺与大肠同诊,有识者 咸共非之。祇以指授无人,未免姑仍其陋,毋亦谓心 之脉络小肠,小肠之脉络心;肺之脉络大肠,大肠之 脉络肺,较他腑之不相络者,此为近之耶?不知此可 以论病机,如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之类,不 可以定部位也。部位之分,当求详于《素问》而参合于 《灵枢》。部位一定,胸中茅塞,顿开指下,精神毕透,何快 如之。《素问》谓“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 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 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 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 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又谓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胃,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 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 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后人谁不读之?祇以六腑茫无所属,不知叔和之《脉 经》显明,是以有晋至今几千年江河不返也。不知“尺 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二语已详其义,何自昔相传 之误耶?参之《灵枢》面部所主,五脏六腑,兼统无遗,更 何疑哉?黄帝授雷公察色之诀,谓庭者,首面也;阙上 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 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 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 以下者,膀胱子处也。观面色五脏六腑之应。迎香外 颧骨下,为大肠之应,面王以上,为小肠之应,面王以 下,为膀胱子户之应。合之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推论其位置,一一可得指明之矣。左尺为天一所 生之水,水生肝木,木生君火,君火生右尺相火,相火 生脾土,脾土生肺金,五脏定位原不殊,但小肠当候 之于右尺,“以火从火也;大肠当候之于左尺,以金从 水也。三焦属火,亦候于右肾;膀胱属水,亦候于左肾。 一尺而水火两分,一脏而四腑兼属,乃天然不易之 至道。”盖胸中属阳,腹中属阴,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所 传,渣滓水液,浊气皆阴,惟腹中可以位置,非若胃为 水谷之海,清气在上;胆为决断之官,静藏于肝,可得 位之于中焦也。至于上焦,重重鬲膜,遮蔽清虚之宇, 莲花之脏,惟心肺得以居之,而诸腑不与焉。所谓“鬲 肓之上,中有父母”者是也。心为阳父也,肺为阴母也。 心主血,肺主气,共营卫于周身,非父母而何?然心君 无为而治,肺为相傅,华盖而覆于心上,以布胸中之 气,而燮理其阴阳;膻中为臣使,包裹而络于心下,以 寄喉舌之司,而宣布其政令。是心包为包裹,心君之 膜而非腑矣。苐心火寂然不动,动而传之心包,即合 相火。设君火不动,不过为相火之虚位而已;三焦之 火传入心包,即为相火;设三焦之火不上,亦不过为 相火之虚位而已。《素问》谓“手少阳与心主为表里”,《灵 枢》谓“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络,下鬲历络三焦。手少阳之脉,散络心包,合心主。正见心包相火与手少阳 相火为表里,故历络于上下,而两相输应也。心君泰 宁,则相火安然不动,而膻中喜乐出焉。心君扰乱,则 相火翕然从之,而百度改其常焉。心包所主二火之 出入关系之重如此,是以亦得分手经之一,而可称 为腑耳。夫岂六腑之外,更添一腑哉。至若大肠小肠, 浊阴之最者,乃与心肺同列,混地狱于天堂,安乎不 安乎?岂有浊气上干,三焦交乱,尚可称为平人乎?敢 著之为法,一洗从前之陋。
《律一条》
凡诊脉,不求明师传授,徒遵往法,图一弋获,以病试 手,医之过也。
《合色脉论》
合色脉之法,圣神所首重,治病之权舆也。色者目之 所见,脉者,手之所持,而合之于非脉非手之间,总以 灵心为质。《内经》云:“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是则色 脉之要,可通神明。直以之下合五行休旺,上副四时 往来,六合之间,八风豉坼,不离常候,咸可推其变化 而前知,况人身病机乎?又云:“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 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 是色之变化于精明之间者,合之四时之脉,辩其臧 否,蚤已得生死之征兆,故能常远于死而近于生也。 常远于死而近于生,宁不足贵乎?其谓善诊者,察色 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 知所苦;观权衡规矩,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 生。是由色脉以参合于视息听声,相时而求病所生 之高下中外矣,精矣微矣!要未可为中人以下者道 也。是以有取于上工中工下工三等,上工十全九,中 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故云“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 调脉者,不待于色。”又根本枝叶之分矣。然必能参合 三者而兼行之,更为本末,皆得之上工也。合之维何? “五脏之色,在王时见者,春苍,夏赤,长夏黄,秋白,冬黑。 五脏所主,外荣之常。白当肺当皮,赤当心当脉,黄富 脾当肉,青当肝当筋,黑当肾当骨。五脏之脉,春弦夏 钩,秋毛冬石,强则为太过,弱则为不及。四时有胃曰 平,胃少曰病,无胃曰死。有胃而反见所胜之脉,甚者 今病,微者至其所胜之时而病”,合其色脉而互推之, 此非显明易遵者乎?仲景亦出《方便法门》,谓寸口脉 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色青而反白,非其时色 脉见,皆当病。盖两手太阴经之脉,总称寸口。因其王 时而动者,肝王色青,其脉之动当微弦,设反见白色, 反得毛脉,至其所不胜之时而死矣。惟本王之色,脉 青而且弦,为得春令之正。此外不但白色毛脉为鬼 贼,即是赤黄黑之色,得钩代石之脉,皆当主病,特有 轻重之分耳。《内经》言法已详,仲景复以金针度之,学 者可不明哉。
《律一条》
凡治病不合色脉,参互考验,得此失彼,得偏遗全,祇 名“粗工。”临证糢糊,未具手眼,医之罪也。
《诊脉要论》
浮沉、迟数、滑涩,即此六者之中,而复有大相悬绝之 要,则人多不能识也。夫浮为表矣,而凡阴虚者,脉必 浮而无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可升散乎?沉为里矣, 而凡表邪初感之甚者,阴寒束于皮毛,阳气不能外 达,则脉必先见沉紧,是沉不可以概言里,可攻内乎? 迟为寒矣,而伤寒初退,馀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 可以概言寒,可温中乎?“数为热矣,而凡虚损之候,阴 阳俱亏,气血败乱者,脉必急数,愈数者愈虚,愈虚者 愈数”,是数不可以概言,热,可寒凉乎?“微细类虚矣,而 痛极壅闭者,脉多㐲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虚,可骤补 乎?“洪弦”类实矣,而真阴大亏者,必关格倍常,是弦不 可以概言,实可消伐乎?夫如是者,是于纲领之中。而 复有大纲领者存焉。设不能以四诊相参。而欲孟浪 任意。则未有不覆人于反掌间者。此脉道之所以难 言。毫厘不可不辨也。
人迎候阳,故一盛在少阳胆与三焦也;二盛在太阳 膀胱小肠也;三盛在阳明胃与大肠也;四盛已上者, 以阳脉盛极而阴无以通,故曰格阳。寸口候阴,故一 盛在厥阴肝与心主也;二盛在少阴,心与肾也;三盛 在太阴,脾与肺也;四盛已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阳无 以交,故曰关阴。
《十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 脏也?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 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然则五脏 和者气脉长,五脏病者气脉短,观此一脏无气,必先 乎肾,如下文所谓二脏三脏、四赃五脏者,当自远而 近,以次而短,则由肾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 “及肺,故凡病将危者,必气促似喘,仅呼吸于胸中数 寸之间。盖真阴绝于下,孤阳浮于上,此气短之极也。” 医而尚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随扑而灭者。夫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聚散由乎阴,而残喘得以尚延者,赖 一线之气未绝耳。此脏气之不可不察也。
《景岳全书》〈臣张介宾著〉
《脉神》
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 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 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 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 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 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 “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 实,欲察虚实,无逾脉息。虽脉有二十四名,主病各异, 然一脉能兼诸病,一病亦能兼诸脉,其中隐微,大有 元秘”,正以诸脉中,亦皆有虚实之变耳。言脉至此,有 神存矣。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迹,则毫厘千里,必多迷 误。故予特表此义,有如洪涛巨浪中,则在乎牢执柁 杆。而病值危难处,则在乎专辩虚实。虚实得真,则标 本阴阳,万无一失。其或脉有疑似,又必兼证兼理,以 察其孰客孰主,孰缓孰急,能知本末先后,是即神之 至也矣。
《部位解》
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与心包络。得南方君火之气。 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神明清浊。
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与膻中。得西方燥金之气。肾 水受生。肝木受制。其主情志善恶。
〈注〉右二部所谓“上以候上”也。故凡头面咽喉、口齿颈项、肩背之疾,皆候于此。
左关,肝部也,其候在肝胆。得东方风木之气,心火受 生,脾土受制,其主官禄贵贱。
右关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得中央湿土之气。肺金受 生。肾水受制。其主财帛厚薄。
〈注〉“右二部居中”,所以候中焦也。故“凡于胁肋腹背之疾,皆候于此。”
左尺。肾部也。其候在肾与膀胱大肠。得北方寒水之 气。肝木受生。心火受制。其主阴气之寿元。
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肾与三焦命门小肠。得北方 天一相火之气。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阳气之寿 元。
〈注〉右二部,所谓下以候下也。故凡于腰腹阴道及脚膝之病,皆候于此。又按《本经》曰:“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所以脉之形见,上者候上,下者候下,此自然之理也。自王叔和云:“心与小肠合于左寸,肺与大肠合于右寸。”以致后人遂有左心小肠、右肺大肠之说,其谬甚矣。夫小肠大肠,皆下部之腑,自当应于两尺。然脉之两尺,左为水位,乃真阴之舍也;右为火位,乃元阳之本也。小肠属火,而火居火位,故当配于下之右;大肠属金,而金水相从,故当配于下之左,此亦其当然也。但二肠连胃,气本一贯,故在《内经》亦不言其定处,而但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又于胃气中总可察二肠之气也。然凡在下焦脏腑。无不各具阴阳。若欲察下部之阳者。当总在右尺;察下部之阴者。当总在左尺。则尽其要矣。或问曰:“何以右尺为阳而属火?”曰:“尺为蛇武之乡,而地之刚居西北,所以手足之右强于左。是即左阴右阳之义也。”
《正脉十六部》
“浮脉 举之有馀,按之不足。”浮脉为阳,凡洪、大、芤、《革》 之属,皆其类也。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 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浮大为伤风,浮紧为伤寒, 浮滑为宿食,浮缓为湿滞,浮芤为失血,浮数为风热, 浮洪为狂躁。虽曰浮为在表,然真正风寒外感者,脉 反不浮。但其紧数而略兼浮者,便是表邪。其证必发 热无汗,或身有酸疼,是其候也。若浮而兼缓,则非表 邪矣。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馀,阳有馀则火 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 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 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若以此等为表证,则 害莫大矣。其有浮大弦硬之极,甚至四倍以上者,《内 经》谓之“关格。”此非有神之谓,乃真阴虚极,而阳亢无 根,大凶之兆也。凡脉见何部,当随其部而察其证,诸 脉皆然。
沉脉 轻手不见,重取乃得。沉脉为阴,凡细小、隐伏、 《反关》之属,皆其类也。为阳郁之候,为寒,为水,为气为 郁,为停饮,为症瘕,为胀实,为厥逆,为洞泄。若沉细为 少气,为寒饮,为胃中冷,为腰脚痛,为痃癖。沉迟为痼 冷,为精寒。沉滑为宿食,为伏痰。沉伏为霍乱,为胸腹 痛。沉数为内热。沉弦沉紧为心腹小肠疼痛。沉虽属 里,然必察其有力无力,以辩虚实。沉而实者,多滞多 气,故曰:“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气停积滞者,宜消宜攻; 沉而虚者,因阳不达,因气不舒,阳虚气陷者,宜温宜 补。其有寒邪外感,阳为阴蔽,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疼身热等证者,正属表邪,不得以沉为里也。
迟脉 不及四至者,皆是也。迟为阴脉,凡代缓结涩 之属,皆其相类,乃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虚。浮而迟 者内气虚;沉而迟者表气虚。迟在上,则气不化精;迟 在下,则精不化气。气寒则不行,血寒则凝滞。若迟兼 滑大者,多风痰顽痹之候;迟兼细小者,必真阳亏弱 而然。或阴寒留蓄于中,则为泄为痛;或元气不荣于 表,“则寒栗拘挛。”大都脉来迟慢者,总由元气不充。不 可妄施攻击。
数脉, 五至六至以上,凡急疾紧促之属,皆其类也。 为寒热,为虚劳,为外邪,为痈疡。滑数、洪数者,多热;涩 数、细数者,多寒;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数脉 有阴有阳,今后世相传,皆以数为热脉,及详考《内经》, 则但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滑者阳气盛,微有热。 曰粗大者,阴不足,阳有馀,为热中也。曰缓而滑者,曰 热中。”舍此之外,则并无以数言热者,而迟冷数热之 说,乃始自《难经》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今举世所宗, 皆此说也。不知数热之说,大有谬误,何以见之?盖自 余历验以来,凡见内热伏火等证,脉反不数,而惟洪 滑有力,如经文所言者是也。至于数脉之辩,大约有 七,此义失真,以至相传遗害者,弗胜纪矣。兹列其要 者如左:诸所未尽,可以类推。 一、外邪有数脉,凡寒 邪外感,脉必暴见紧数,然初感便数者,原未传经,热 自何来?所以只宜温散。即或传经日久,但其数而滑 实,方可言热。若数而无力者,到底仍是阴证,只宜温 中。此外感之数,不可尽以为热也,若概用寒凉,无不 杀人。 一、虚损有数脉,凡患阳虚而数者,脉必数而 无力,或兼细小而证见虚寒,此则温之且不暇,尚堪 作热治乎?又有阴虚之数者,脉必数而弦滑,虽有烦 热诸证,亦宜慎用寒凉,若但清火,必至脾泄而败。且 凡患虚损者,脉无不数,数脉之病,惟损最多,愈虚则 愈数,愈数则愈危,岂数皆热病乎。若以虚数作热数, 则万无不败者矣。 一、疟疾有数脉。凡疟作之时,脉 必紧数,疟止之时,脉必和缓。岂作即有火,而止则无 火乎。且火在人身,无则无矣,有则无止时也。能作能 止者,惟寒邪之进退耳,真火真热则不然也。此疟疾 之数,故不可尽以为热。 一、痢疾有数脉。凡痢疾之 作,率由寒湿内伤,脾肾俱损,所以脉数但兼弦涩细 弱“者,总皆虚数,非热数也。”悉宜温补命门,百不失一。 其有形证多火,年力强壮者,方可以热数论治,然必 见洪滑实数之脉,方是其证。 一、痈疡有数脉,凡脉 数,身无热而反恶寒,饮食如常者,或身有热而得汗 不解者,即痈疽之候也。然疮疡之发,有阴有阳,可攻 司补,亦不得尽以脉数者为热证。 一、痘疹有数脉, 以邪毒未达也,达则不数矣。此当以虚实大小分阴 阳,亦不得以数为热脉。 一、症癖有数脉,凡胁腹之 下,有块如盘者,以积滞不行,脉必见数。若积久成疳, 阳明壅滞,而致口臭、牙疳、发热等证者,乃宜清胃清 火。如无火证而脉见细数者,亦不得认以为热。 一、 胎孕有数脉,以冲任气阻,所以脉数。本非火也。此当 以强弱分寒热。不可因其脉数。而执以黄芩为圣药 也。按以上数脉诸证。凡邪盛者多数脉。虚盛者尤多 数脉。则其是热非热。从可知矣。
洪脉 大而实也,举按皆有馀。洪脉为阳,凡浮芤、实、 大之属,皆其类也。为血气燔灼,大热之候。浮洪为表 热,沉洪为里热,为胀满,为烦渴,为狂躁,为斑疹,为头 疼面热,为咽干喉痛,为口疮痈肿,为大小便不通,为 动血。此阳实阴虚,气实血虚之候。若洪大至极,甚至 四倍以上者,是即阴阳离绝,关格之脉也,不可治。 微脉 纤细无神,柔弱之极,是为阴脉。凡细小虚濡 之属,皆其类也,乃血气俱虚之候。为畏寒,为恐惧,为 怯弱,为少气,为中寒,为胀满,为呕哕,为泄泻,为衄崩, 为虚汗,为食不化,为腰腹疼痛,为伤精失血,为眩运 厥逆。此虽气血俱虚,尤为元阳亏损,最是阴寒之候。 滑脉 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凡洪大芤实之属,“皆其 类也,乃气实血壅之候。为痰逆,为食滞,为呕吐,为满 闷。”滑大滑数为内热,上为心肺头目、咽喉之热,下为 小肠膀胱、二便之热。“妇人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 若平人脉滑而和缓,此自营卫充实之佳兆。若过于 滑大,则为邪热之病。”又凡病虚损者,多有弦滑之脉, 此阴虚然也。泻痢者亦多弦滑之脉,此脾肾受伤也, 不得通以火论。
“涩脉, 往来艰涩,动不流利,如雨霑沙,如刃刮竹”,言 其象也。涩为阴脉,凡虚、细、微、迟之属,皆其类。为血气 俱虚之候,为少气,为忧烦,为痹痛,为拘挛,为麻木,为 无汗,为脾寒少食,为胃寒多呕,为二便违和,为四肢 厥冷,男子为伤精,女子为失血,为不孕,为经脉不调。 凡脉见涩滞者,多由七情不遂,营卫耗伤,血无以充, 气无以畅,其在上则有上焦之不舒,在下则有下焦 之不运,在表则有筋骨之疲劳,在里则有精神之短
少。凡此总属阳虚。诸家言“气多血少”,岂以脉之不利犹有气多者乎。弦脉, 按之不移,硬如弓弦。凡滑大坚搏之属,皆其 类也。为阳中伏阴,为血气不和,为气逆,为邪胜,为肝 强,为脾弱,为寒热,为痰饮,为宿食,为积聚,为胀满,为 虚劳,为疼痛,为拘急,为疟痢,为疝痹,为胸胁痛。《疮疽 论》曰:“弦洪相搏,外紧内热,欲发疮疽也。”弦从木化,气 通乎肝,可以阴,亦可以阳。但其弦大兼滑者,便是阳 邪;弦紧兼细者,便是阴邪。凡脏腑间胃气所及,则五 脏俱安,肝邪所侵,则五脏俱病。何也?盖木之滋生在 水,培养在土。若木气过强,则水因食耗,土为克伤,水 耗则肾亏,土伤则胃损。肾为精血之本,胃为水谷之 本,根本受伤,生气败矣,所以本不宜强也。《矧》!人无胃 气曰“死”,故脉见和缓者吉,指下弦强者凶。盖肝邪与 胃气不和。缓与弦强相左。弦甚者土必败。诸病见此。 总非佳兆。
芤脉 浮大中空,按如葱管。芤为阳脉,凡浮、豁、弦、洪 之属,皆相类也。为孤阳亡阴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 无所归,为阳无所附,为阴虚发热,为头晕目眩,为惊 悸怔忡,为喘息盗汗。芤虽阳脉,而阳实无根,总属大 虚之候。
紧脉 急疾有力,坚搏抗指,有转索之状,凡弦数之 属,皆相类也。紧脉阴多阳少,乃阴邪激搏之候,主为 痛为寒。紧数在表,为伤寒发热,为浑身筋骨疼痛,为 头痛项强,为咳嗽鼻塞,为瘴为疟。沉紧在里,为心胁 疼痛,为胸腹胀满,为中寒逆冷,为吐逆出食,为风痫 反张,为痃癖,为泻痢,为阴疝。在妇人为气逆经滞,在 小儿,为“惊风抽搐。”
缓脉, 和缓不紧也。缓脉有阴有阳,其义有三:凡从 容和缓,浮沉得中者,此平人之正脉。若缓而滑大者, 多实热,如《内经》所言者是也。缓而迟细者,多虚寒,即 诸家所言者是也。然实热者,必缓大有力,多为烦热, 为口臭,为腹满,为痈疡,为二便不利,或伤寒温。�初 愈而馀热未清者,多有此脉。若虚寒者,必缓而迟细, 为阳虚,为畏寒,为气怯,为疼痛,为眩晕,为痹弱,为痿 厥,为“怔忡健忘,为食饮不化,为鹜溏飧泄,为精寒肾 冷,为小便频数。女人为经迟血少,为失血下血。”凡诸 疮毒外证,及中风产后,但得脉缓者,皆易愈。
“结脉, 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旧以数来一 止为促,促者为热为阳极;缓来一止为结,结者为寒 为阴极。通谓其为气、为血、为食、为痰、为积聚、为症瘕, 为七情郁结。浮结为寒邪在经,沉结为积聚在内”,此 固结促之旧说矣。然以予之验,则促类数也,未必热; 结类缓也,未必寒。但见中止者,总是结脉,多由血气 渐“衰,精力不继,所以断而复续,续而复断”,常见久病 者多有之,虚劳者多有之,或误用攻击消伐者亦有 之。但缓而结者为阳虚,数而结者为阴虚,缓者犹可, 数者更剧。此可以结之微甚,察元气之消长,最显最 切者也。至如留滞郁结等病,本亦此脉之证应,然必 其形强气实,而举按有力,此多因郁滞者也。又有无 病而一生脉结者,此其素禀之异常,无足怪也。舍此 之外,凡病有不退而渐见脉结者。此必气血衰残,首 尾不继之候。速宜培本,不得妄认为留滞。
“伏脉, 如有如无,附骨乃见”,此阴阳潜伏,阻隔闭塞 之候。或火闭而伏,或寒闭而伏,或气闭而伏,为痛极, 为霍乱,为疝瘕,为闭结,为气逆,为食滞,为忿怒,为厥 逆水汽。凡伏脉之见,虽与沉、微细脱者相类,而实有 不同也。盖脉之伏者,以其本有如无,而一时隐蔽不 见耳。此有胸腹痛剧而伏者,有气逆于经,脉道不通 而伏者,有偶因气脱,不相接续而伏者。然此必暴病 暴逆者乃有之,调其气而脉自复矣。若此数种之外, 其有积困延绵,脉本细微,而渐至隐伏者,此是残烬 将绝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常见庸人诊此,无论久暂 虚实,动称伏脉,而破气导痰等剂,犹然任意,此恐其 就道稽迟,而复行催牒耳。闻见略具,谅不至此。 虚脉, 正气虚而无力无神也。有阴有阳,浮而无力 为血虚,沉而无力为气虚,数而无力为阴虚,迟而无 力为阳虚。虽曰微濡迟涩之属,皆为虚类,然而无论 诸脉,但见指下无神者,总是虚脉。《内经》曰:“按之不鼓, 诸阳皆然。”即此谓也。故凡洪大无神者,即阴虚也;细 小无神者,即阳虚也。阴虚则金“水亏残,龙雷易炽,而 五液神魂之病生焉。或盗汗遗精,或上下失血,或惊 忡不宁,或咳喘劳热。阳虚则火土受伤,真气日损,而 君相化源之病生焉。或头目昏眩,或膈塞胀满,或呕 恶亡阳,或泻痢疼痛。救阴者壮水之主,救阳者益火 之源。渐长则生,渐消则死,虚而不补,元气将何以复? 此实死生之关”也。医不识此,尚何望其他焉? 实脉, 邪气实也,举按皆强,鼓动有力。实脉,有阴有 阳,凡弦、洪、紧、滑之属,皆相类也,为三焦壅滞之候。表 邪实者,浮大有力,以风寒暑湿外感于经,为伤寒瘴 疟,为发热头痛,鼻塞头肿,为筋骨肢体酸疼,痈毒等 证。里邪实者,沉实有力,因饮食七情内伤于脏,为胀满,为闭结,为症瘕,为瘀血,为痰饮,为腹痛,为喘呕欬 逆等证。火邪实者,洪滑有力,为诸实热等证;寒邪实 者,沉弦有力,为诸痛滞等证。凡在气在血,脉有兼见 者,当以类求。然实脉有真假,真实者易知,假实者易 误。故必问其所因,而兼察形证,必得其神,方是高手。
《常变》
持脉之道,须明常变。凡众人之脉,有“素大、素小、素阴、 素阳”者,此其赋自先天,各成一局也。邪变之脉,有倏 缓倏疾,乍进乍退者,此其病之骤至,脉随气见也。故 凡诊脉者,必须先识脏脉,而后可以察病脉;先识常 脉,而后可以察变脉。于常脉中,可察人之器局寿夭, 于变脉中,可察人之疾病吉凶,诊家大要,当先识此。
《四诊》
凡诊病之法,固莫妙于脉,然有病脉相符者,有病脉 相左者,此中大有元理。故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 四诊之法,详问其病由,兼辩其声色,但于本末先后 中,正之以理,斯得其真。若不察此,而但谓一诊可凭, 信手乱治,亦岂知脉证最多,真假见有不确,安能无 误?且“常诊者知之犹易,初诊者决之甚难,此四诊之” 所以不可忽也。故《难经》以切居四诊之末。其意深矣。 陶节庵亦曰:问病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全在活 法二字。乃临证切脉之要诀也。此义惟汪石山言之 最详。并附于后卷。
《独论》
“《脉义》之见于诸家者,六经有序也,脏象有位也,三部 九候有则也”,昭然若此,非不既详且备矣。及临证用 之,则犹如望洋,莫测其孰为要津,孰为彼岸。予于初 年亦尝为此所迷者,盖屡屡矣。今而熟察其故,乃知 临岐亡羊,患在不得其独耳。兹姑以部位言之,则无 不曰“心、肝、肾居左之三部,肺脾命居右之三部”,而按 部以索脏,按脏以索病,咸谓病无遁情矣。故索部位 者,审之寸,则似乎病在心肺也;审之关,则似乎病在 肝脾也;审之尺,又似乎病在两肾也。既无无脉之部, 又无无病之脉,而病果安在哉?孰是孰非,此难言也。 再察其病情,则有如头痛者一证耳,病本在上,两寸 其应也。若以经脏言之,则少阳阳明“之痛,不应在两 关乎?太阳之痛,不应在左尺乎?上下无分,此难言也。” 又如淋遗一证耳,病本在下,尺中所主也。若气有不 摄,病在右寸矣;神有不固,病在左寸矣;源流无辩,此 难言也。诸如此类,百病皆然。使必欲以部位言,则上 下相关,有不可泥也;使必欲以经脏言,则承制相移, 有不可执也。言难尽,意,绘难尽神,无弗然矣。是可见 诸家之所胪列者,亦不过描摸影响,言此失彼,而十 不得一。苐觉其愈多愈繁,愈繁愈失,而迷津愈甚矣。 故善为脉者,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 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独之为义, 有部位之独也,有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部位 之独者,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奸,此其独也。 脏气之独者,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见洪者,皆是 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 脏之中,各有五脉,五脉互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即 本脏之有馀,乖而弱者,即本脏之不足。此脏气之独 也。脉体之独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 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 脉体之独也。总此三者,独义见矣。夫既谓之独,何以 有三?而不知三者之独,亦总归于独小、独大、独疾、独 迟之类,但得其一,而即见病之本矣。故《经》曰:“得一之 精,以知死生。”又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则 流散无穷。”正此之谓也。虽然独不易言也,亦不难言 也。独之为德,为群疑之主也,为万象之源也,其体至 圆,其用至活也。欲得之者,犹纵目于泰山之顶,则显 者显,隐者隐,固若易中有难也;犹认针于沧海之中, 则左之左,右之右,还觉难中有易也。然不有无岐之 目,无二之心,诚不足以因彼之独而成我之独也。故 曰:“独不难知也”,而惟恐知独者之难其人也;独自有 真也,而又恐伪辩者假借以文其僻也。真独者兼善 成于独善;伪独者毒己由于毒人。独之与“毒”,音虽若 同,而利害则天渊矣。故并及之,以识防于此。
《上下来去至止》
上下来去至止,此六字者,深得诊家之要,乃滑伯仁 所创言者苐,滑氏之说,未尽其蕴,此中犹有精义,余 并续而悉之。盖此六字之中,具有三候之法,如初诊 之先,即当详审上下。上下之义,有升降焉,有阴阳焉, 有脏象焉,有补泻焉,上下昭然,则证治条分,而经济 自见,此初候之不可不明也。及诊治之候,即当详察 “来去。”“来去”之义,或指下之和气未来,形证之乖气未 去,此进退可别矣。或何者为邪气渐去?何者为生气 渐来?此消长有征矣。来去若明,则吉凶可辩,而权衡 在我,此中候之不可不察也。再统初中之全局,犹当 详见“至止。”“至止”之义,即凡一举一动,当料其势所必 至,一闻一见,当思其何所底止。知始知终。庶乎近神矣。此末候之不可不察也。凡此六字之义。其真诊家 之纲领乎。故余续之如此。
《胃气解》
凡诊脉,须知胃气。如《经》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 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又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又 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又曰:“五味入 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 于胃,而变见于气口,是可见谷气即胃气,胃气即元 气也。夫元气之来,力和而缓;邪气之至,力强而峻。高 阳生曰:“阿阿软若春杨柳”,此是脾家脉,四季即胃气 之谓也。故凡诊脉者,无论浮沉迟数,虽值诸病叠见, 而但于邪脉中,得兼耎、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脏中 俱有胃气,病必无害也。何也?盖胃气者,正气也,病气 者,邪气也。夫邪正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凡邪气胜则 正气败,正气至则邪气退矣。若欲察病之进退吉凶 者,但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 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 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 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 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至于死生 之兆,亦惟以胃气为“主。夫胃气中和,旺于四季,故春 脉微弦而和缓,夏脉微钩而和缓,秋脉微毛而和缓, 冬脉微石而和缓,此胃气之常,即平人之脉也。若脉 无胃气,即名真脏”,脉见真脏,何以当死?盖人有元气, 出自先天,即天气也,为精神之父;人有胃气,出乎后 天,即地气也,为血气之母。其在后天,必本先天为主 持;在先天必赖后天为滋养,无所本者死,无所养者 亦死,何从验之?如“但弦”、“但钩”、“但毛”、“但石”之类,皆真脏 也。此以孤脏之气独见,而胃气不能相及,故当死也。 且脾胃属土,脉本和缓,土惟畏木,脉则弦强。凡脉见 弦急者,此为土败木贼,大非佳兆。若弦急之微者,尚 可救疗;弦急之甚者,胃气其穷矣。
《真辩》
据《脉法》所言,“凡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多热,迟为 多寒,弦强为实,微细为虚”,是固然矣。然疑似中尤有 真辩,此其关系非小,不可不察也。如浮虽属表,而凡 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以概 言表。沉虽属里,而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脉 不能达,亦必沉紧,是沉不可以概言里。数为热,而真 “热者未必数。凡虚损之证,阴阳俱困,气血张皇,虚甚 者数必甚”,是数不可以概言热。迟虽为寒,凡伤寒初 退,馀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以概言寒。弦强类 实,而真阴胃气大亏,及阴阳关格等证,脉必滑大而 弦健,是强不可以概言实。微细类虚,而凡痛极气闭, 营卫壅滞不通者,脉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虚。由 此推之。则不止是也。凡诸脉中。皆有疑似。皆有真伪。 诊能及此。其必得鸢鱼之学者乎。不易言也。不易言 也。
《从舍辩》
凡治病之法,有当舍证从脉者,有当舍脉从证者,何 也?盖证有真假,脉亦有真假。凡见脉证有不相合者, 则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故有以阳证见阴脉 者,有以阴证见阳脉者,有以虚证见实脉者,有以实 证见虚脉者。此阴彼阳,此虚彼实,将何从乎?病而遇 此,最难下手,最易差错。不有真见,必致杀人。矧!今人 只知见在,不识隐微,凡遇证之实而脉之虚者,必直 攻其证,而忘其脉之真虚也;或遇脉之弦大而证之 虚者,亦必直攻其脉,而忘其证之虚也。其间似虚似 实,疑本难明,当舍当从,孰知其要?医有迷途,莫此为 甚。余尝熟察之矣。大都证实脉虚者,必其证为假实 也;脉实证虚者,必其脉为假实也。何以见之?如外虽 烦热,而脉见微弱者,必火虚也;腹虽胀满,而脉见微 弱者,必胃虚也。虚火虚胀,其堪攻乎?此宜从脉之虚, 不从证之实也。其有本无烦热,而脉见洪数者,非火 邪也;本无胀滞,而脉见弦强者,非内实也。无热无胀, 其堪泻乎?此宜从证之虚,不从脉之实也。凡此之类, 但言假实,不言假虚,果何意也?盖实有假实,虚无假 虚。假实者,病多变幻,此其所以有假也。假虚者,亏损 既露,此其所以无假也。大凡脉证不合者,中必有奸, 必先察其虚,以求根本,庶乎不误,此诚不易之要道 也。
真实假虚之候,非曰必无。如“寒邪内伤,或食停气滞, 而心腹急痛,以致脉道沉伏,或促或结一证,此以邪 闭经络而然,脉虽若虚,而必有痛胀等证可据者,是 诚假虚之脉,本非虚也。又若四肢厥逆,或恶风怯寒, 而脉见滑数一证,此由热极生寒,外虽若虚,而内有 烦热便结”等证可据者,是诚假虚之病,本非虚也。大 抵假虚之证,只此二条。若有是实脉而无是实证,即 假实脉也;有是实证而无是实脉,即假实证也。知假 知真,即知所从舍矣。近见有治伤寒者,每以阴脉作 伏脉,不知伏脉之体,虽细虽微,亦必隐隐有力,亦必明明有证,岂容任意胡猜,以草菅人命哉!仁人必不 然也。
又有从脉从证之法,乃以病有轻重为言也。如病本 轻浅,别无危候者,但因见在以治其标,自无不可,此 从证也。若病关脏气,稍见疑难,则必须详辩虚实,凭 脉下药,方为切当。所以轻者从证,十惟一二;重者从 脉,十当八九。此脉之关系非浅也。虽曰脉有真假,而 实由人见之不真耳,脉亦何从假哉?
《逆顺》
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紧数之类是也。 外入有馀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之类是也。如 此之脉,最不易治。
凡有馀之病,脉宜有力有神。如微涩细弱而不应手 者,逆之兆也。凡不足之病,脉宜和缓柔软。若洪大搏 击者,亦为逆也。
凡暴病脉来浮洪数实者为顺;久病脉来微缓软弱 者为顺。若新病而沉微细弱,久病而浮洪数实者,皆 为逆也。凡脉证贵乎相合,设若证有馀而脉不足,脉 有馀而证不足,轻者亦必延绵,重者即危亡之兆。《经》 曰:“脉小以涩,谓之久病;脉浮而滑,谓之新病。”故有馀 之病,忌见阴脉;不足之病,忌见阳脉;久病忌见数脉; 新暴之病而见形脱,脉脱者死。
凡元气虚败之证,脉有微极欲绝者,若用回阳救本 等药,脉气徐徐渐出渐复者,乃为佳兆。若陡然暴出, 忽如复元者,此假复也,必于周日之后,复脱如故,是 必不治之证。若全无渐复生意者,自不必治。若各部 皆脱,而惟胃脉独存者,犹可冀其万一。
《脉要歌》〈从权舆改正〉
“脉有三部,部有三候,逐部先寻,次宜总究。”“左寸心经 火位,脉宜流利洪强。”左关肝胆,弦而且长;尺部膀胱, 沉静弥良。右寸肺金之主,轻浮充畅为宗。脾胃居于 关部,和缓胃气常充。右尺三焦连命,沉滑而实则隆。 四时相代,脉壮靡同。秋微毛而冬石,春则弦而夏洪。 滑而微浮者肺恙,弦中兼细者脾殃。心病则血衰脉 小,肝证则脉弦且长。大而兼紧,肾疾奚康?寸口多弦, 头面何曾舒泰;关前若紧,胸中定是症殃。急则风上 攻而头痛,缓则皮顽痹而不昌。微是厥逆之阴,数为 亏损之阳。滑则痰涎而胸膈气壅,涩缘血少而背膊 疼伤。沉是背心之气,洪乃胸胁之妨。若夫关中缓,则 饮食必少,滑实胃火煎熬,小弱胃寒逆冷,细微食少 膨胀。卫之虚者涩候,气之滞者沉当。左关微涩兮血 少,右关弦急兮过劳。洪实者血结之瘀,迟紧者脾冷 之殃。至如足内洪大,则阴虚可凭。或微或涩,便浊遗 精。弦者腹痛,伏者食停。滑兮小腹急胀,妇则病在月 经。涩兮呕逆番胃,弦强阴疝血崩。紧兮小腹作痛,沉 微必主腰疼。紧促形“于寸,此气满于心胸;紧弦见于 关,斯痛攻乎腹胁。”“两寸滑数兮,呕逆上奔;两关滑数 兮,蛔虫内啮。”心胸留饮,寸口沉潜。脐腹成症,关中促 结。左关弦紧兮,缘筋脉之拘挛;右关沉滑兮,因食积 之作孽。
脉有浮沉迟数,诊有提纲。大端浮而无力为虚,有力 为邪所搏。浮大伤风兮,浮紧伤寒;浮数虚热兮,浮缓 风涎。沉缓滑大兮多热,沉迟紧细兮多寒。沉健须知 积滞,沉弦气病淹淹;沉迟有力,疼痛使然。迟弦数弦 兮,疟寒疟热之辩;迟滑洪滑兮,胃冷胃温之愆。数而 有痛,恐发疮疡。若兼洪滑,热甚宜凉。阴数阴虚必发 热,阳数阳强多汗黄。
脉有七情之伤,而为九气之列。“怒伤于肝者,其脉促 而气上冲;惊伤于胆者,其气乱而脉动掣。过于喜者, 伤于心,故脉散而气缓;过于思者伤于脾,故脉短而 气结。”忧伤于肺兮,脉必涩而气沉;恐伤于肾兮,脉当 沉而气怯。若脉促而人气消,因悲伤而心系挈。“伤于 寒者脉迟,其为人也气收;伤于热者脉数,其为人也” 气泄。
脉体须明,脉证须彻。浮为虚而表显,沉乃实而里决。 滑是多痰,芤因失血;濡散总因虚而冷汗。弦紧其为 寒而痛切;洪则躁烦,迟为冷别。缓则风而顽木,实则 胀而秘结。涩兮血少而寒,长兮痫而又热。短小元阳 必病,坚强患乎满急伏因,痛痹伏藏;细弱真元内伤, 结促惟虚。断续代云,变易不常。紧急或缘泻痢,紧弦 “症痞相妨。数则心烦,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 气胀。大是血虚之候,细为气少之恙。浮洪则外证推 测,沉弦为内疾斟量。阳芤兮吐衄立至,阴芤兮下血 须防。”盛滑则外疼可别,实紧则内痛多伤。弱小涩弦 为久病,滑浮数疾是新殃。沉而弦紧,痃癖内痛;脉来 缓滑,胃热宜凉。长而滑大者酒病;浮而缓豁者湿伤。 坚而疾者为癫,迟而伏者必厥,洪大而疾则发狂,紧 滑而细为呕哕。脉洪而疾兮,因热结以成痈;脉微而 涩兮,必崩中而脱血。阴阳皆涩数知溲屎之艰难;尺 寸俱虚微晓精血之耗竭。
脉见危机者死,只因指下无神,不问何候,有力为神按之则隐,可见无根。盖“元气之来,力和而缓,邪气之 至,力强而峻。弹石硬来即去,解索散乱无绪,屋漏半 日而落,雀啄三五而住”,鱼翔似有,如无虾游,进退难 遇,更有鬼贼,虽如平类,土败于木,真弦可畏,是亦危 机,因无胃气。诸逢此者,见几当避。
《宜忌歌》
伤寒病热兮,洪大易治而沉细难医。伤风欬嗽兮,浮 濡可攻而沉牢当避;肿胀宜浮大,颠狂忌虚细。下血 下痢兮,浮洪可恶;消渴消中兮,实大者利。霍乱喜浮 大而畏微迟,头疼爱浮滑而嫌短涩。肠澼脏毒兮,不 怕沉微;风痹足痿兮,偏嫌数急。身体中风,缓滑则生; 腹心作痛,沉细则良。喘急浮洪者危,欬血沉弱者康。 脉细软而不弦洪,知不死于中恶;脉微小而不数急, 料无忧于金疮。吐血鼻衄兮,吾不喜其实大;跌扑损 伤兮,吾则畏其坚强。痢疾身热而脉洪,其灾可恶;湿 病体烦而脉细,此患难当。水泻脉大者可怪,亡血脉 实者不祥。病在中兮,脉虚为害;病在外兮,脉涩为殃。 腹中积久而脉虚者死,身表热甚而脉静者亡。
《伤寒论脉》
“伤寒之邪,实无定体,或入阳经气分,则太阳为首;或 入阴经精分,则少阴为先。”其脉以浮紧而有力无力, 可知表之虚实;沉紧而有力无力,可知里之虚实;中 而有力无力,可知阴阳之凶吉。诊之之法,当问证以 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能参合 脉证,而知缓急先后者,乃为上工。
《诊法》曰:“浮脉为在表,故凡脉见浮紧而数者,即表邪 也,再加以头项痛腰脊强等证,此即太阳经病,当求 本经轻重而解散之。”
脉见洪长有力,而外兼阳明证者,即阳明在经之邪 也。宜求本经之寒热以散之。
“脉见弦数。”而兼少阳之证者。即少阳经半表半里之 病。宜和解而散之。
沉脉为在里,病属三阴,详《六经证辩》中。但沉数有力, 是即热邪传里也。若表证深入,而内见大满大实,阳 邪热结等证,治当从下也。
沉紧无力而外无大热。内无烦渴等病。此阴证也。若 或畏寒厥冷,及呕吐腹痛泻痢者。此即阴寒直中。治 宜温中也。
“脉大者为病进”,大因邪气胜,病日甚也。脉渐缓者为 邪退,缓则胃气至,病将愈也。此以大为病进,固其然 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当详辩。如脉体本大,而 再加洪数,此则病进之脉,不可当也。如脉体本小,因 服药后而渐见滑大有力者,此自阴转阳,必将汗解, 乃为吉兆。盖脉至不鼓者,由气虚而然,无阳岂能作 汗也。论汗条中有按。当并阅之。
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此古今相传之法也。然沉脉 亦有表证,此阴实阳虚寒胜者然也;浮脉亦有里证, 此阳实阴虚水亏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单 据浮沉,只当以紧数与否为辩,方为的确。盖寒邪在 表,脉皆紧数,紧数甚者邪亦甚,紧数微者邪亦微;紧 数、浮、洪有力者,邪在阳分,即阳证也;紧数、浮、洪无力 “者,邪在阴分,即阴证也。”以紧数之脉,而兼见表证者, 其为外感无疑,即当治从解散。然内伤之脉,亦有紧 数者,但内伤之紧,其来有渐;外感之紧,发于陡然。以 此辩之,最为切当。其有似紧非紧,但较之平昔稍见 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证。此其邪之轻者,或以 初感而未甚者,亦多见此脉,是又不可不兼证而察 之也。若其和缓而全无紧疾之意。则脉虽浮大。自非 外邪之证。
按:陶节庵曰:“夫脉浮当汗,脉沉当下,固其宜也。然其 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谓邪热入腑,大便难也,设使大 便不难,岂敢下乎?其脉虽沉,亦有可汗者,谓少阴病 身有热也,设使身不发热,岂敢汗乎?若此之说,可见 沉有表,而浮亦有里也。”
《矫世惑脉辩》
夫脉者,本乎营与卫也。而营行脉之中,卫行脉之外, 苟脏腑和平,营卫调畅,则脉无形状之可议矣。或者 六淫外袭,七情内伤,则脏腑不和,营卫乖谬,而二十 四脉之名状,层出而叠见矣。是故风寒暑、湿燥火,此 六淫也。外伤六淫之脉,则浮为风,紧为寒,虚为暑,细 为湿,数为燥,洪为火,此皆可以脉而别其外感之邪 也。喜怒忧思悲恐惊者,此七情也。内伤七情之脉,“喜 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恐则伤肾而脉沉, 悲则气消而脉短,惊则气乱而脉动”,此皆可以脉而 辩其内伤之病也。然此特举其常,而以脉病相应者 为言也。若论其变,则有脉不应病,病不应脉,变出百 端,而难一一尽凭乎脉者矣。试举一二言之,如张仲 景云:“脉浮大,邪在表,可汗,若脉浮大,心下有热属脏 者,攻之不令发汗。”此又非浮为表邪可汗之脉也。又 云:“促脉为阳盛,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若脉促厥冷 为虚脱,非灸非温不可。此又非促为阳盛之脉也。又曰:“迟脉为寒,沉脉为里。”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濈 濈汗出,则用大承气。“此又非诸迟为寒之脉矣。少阴 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宜麻黄细辛汤汗之,此又 非沉为在里之脉矣。”凡此皆脉难尽凭之明验也。若 只凭脉而不问证,未免以寒为热,以表为里,以阴为 阳,颠倒错乱,而夭人寿者多矣。是以古人治病,不专 于脉,而必兼于审证,良有以也。奈何世人不明乎此, 往往有病,讳而不言,惟以诊脉而试医之能否,诊之 而所言偶中,便视为良医,而倾心付托,其于病之根 源,一无所告,药之宜否,亦无所审,惟束手听命于医, 因循遂至于死,尚亦不悟,深可悲矣。彼庸俗之人,素 不嗜学,固无足怪,奈近世士大夫家,亦未免狃于此 习,是又大可笑也。夫“定静安虑、格物致知”,乃《大学》首 章第一义。而虑者,谓虑事精详;格物者,谓穷致事物 之理;致知者,谓推及吾之所知。凡此数事,学者必尝 究心于此矣。先正又言: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病卧 于床,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夫望闻问切,医家大 节目也。苟于临病之际,惟以切而知之为能,其馀三 事,一切置而不讲,岂得谓知医乎?岂得为处事精详 乎?岂得为穷致事物之理,而推极吾之所知乎?且医 之良,亦不专于善诊一节。凡动静有常,举止不妄,存 心忠厚,发言纯笃,察病详审,处方精专,兼此数者,庶 可谓之良矣。虽据脉言证,或有少差,然一脉所主非 一病,故所言未必尽中也。若以此而遂弃之,所谓“以 二卵而弃”干城之将,乌可与智者道哉?姑以浮脉言 之,《脉经》云:“浮为风,为虚,为气,为呕,为厥,为痞,为胀,为 满不食,为热,为内结等类”,所主不下数十馀病。假使 诊得浮脉,彼将断其为何病耶?苟不兼之以望、闻、问, 而欲的知其为何病,吾谓戛戛乎其难矣。古人以切 居望、闻、问之后,则于望、闻、问之间,已得其病情矣,不 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若脉与病应,则吉而 易医,脉与病反,则凶而难治。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 以诊脉知病为贵哉!夫《脉经》一书,拳拳示人以诊法, 而开卷入首,便言观形察色,彼此参伍,以决死生。可 见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也。噫!世称善脉莫过叔 和,尚有待于彼此参伍,况下于叔和者乎?故专以切 脉言病,必不能不致于误也,安得为医之良?抑不特 此,世人又有以《太素》脉而言人贵贱穷通者,此又妄 之甚也。予尝考其义矣。夫太者,始也,初也,如《太极》太 乙之太;素者,质也,本也,如《绘事后素》之《素》。此盖言始 初本质之脉也。此果何脉耶?则必指元气而言也。东 垣曰:“元气者,胃气之别名。胃气之脉,蔡西山所谓不 长不短,不疏不数,不大不小,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 以名状者是也。无病之人,皆得此脉,以此脉而察人 之有病无病则可,以此脉而察人之富贵贫贱则不 可。”何也?胃气之脉,难以形容,莫能名状,将何以为贵 贱穷通之诊乎?窃观其书,名虽《太素》,而其中论述,略 “无一言及于《太素》”之义。所作歌括,率多俚语,全无理 趣。原其初意,不过托此以为徼利之媒。后世不察,遂 相传习,莫有能辩其非者。又或为之语曰:“《太素》云者, 指贵贱穷通,禀于有生之初而言也。然脉可以察而 知之,非谓脉名《太素》也。”予曰:“固也。然则《太素》之所诊 者,必不出于二十四脉之外矣。夫二”十四脉皆主病, 言一脉见则主一病,贫贱富贵何从而察之哉?假如 浮脉,其诊为风,使《太素》家诊之,将言其为风耶,抑言 其为贵贱穷通耶?二者不可得兼,若言其为风,则其 所知亦不过病也。若遗其病而言其为贵贱穷通,则 是近而病诸身者,尚不能知,安得谓之“太素?”则远而 违诸身者,必不能知之也。盖贵贱穷通,身外之事,与 身之气血,了不相干,安得以脉而知之乎?况脉之变 见无常,而天之寒暑不一,故四时各异,其脉必不能 久而不变,是以今日诊得是脉,明日诊之而或非;春 间诊得是脉,至夏按之而或否,彼《太素》者,以片时之 寻按,而断一生之休咎,殆必无是理。然纵使亿则屡 中,亦是捕风捉影,仿佛形容,安有一定之见哉!噫以 脉察病,尚不知病之的,而犹待乎望闻问,况能知其 他乎?且脉兆于岐黄,演于秦越,而详于叔和,遍考《素》 《难》《脉经》,并无一字言及此者,非隐之也,殆有必不可 诬者耳。巢氏曰:“《太素》者,善于相法,特假《太素》以神其 术耳。”诚哉言也,足以破天下后世之惑矣。又有善伺 察者,以言餂人,阴得其实,故于诊按之际,肆言而为 欺妄,是又下此一等,无足论也。虽然,人禀天地之气 以生,不能无清浊纯驳之殊。禀之清者,血气清而脉 来亦清,清则脉形圆净,至数分明。吾诊乎此,但知其 主富贵而已。若曰“何年登科,何年升授,何年招财,何 年得子”,吾皆不得而知矣。“禀之浊者,血气浊而脉来 亦浊,浊则脉形不清,至数混乱。”吾诊乎此,但知其主 贫贱而已。若曰“某时招悔,某时破财,某时损妻,某时 克子”,吾亦莫得而知矣。又有形浊而脉清者,此谓浊 中之清,质清而脉浊者,此谓清中之浊。又有形不甚 清,脉不甚浊,但浮沉各得其位,大小不失其等,亦主平稳,而无“大得丧也。其他言有所未尽,义有所未备, 学者可以类推。”是则吾之所谓知人者,一本于理而 已矣。岂敢妄为之说以欺人哉!噫!予所以著为是论 者,盖以世之有言《太素脉》者,靡不翕然称美,不惟不 能以理析,又从而延誉于人,纵使其言有谬,又必阴 与之委曲影射,此所谓误己而误人者也。果何益之 有哉。又有迎医服药者不惟不先言其所苦甚至再 三询叩终于默默。至有隐疾而困医者医固为其所 困。不思身亦为医所困矣。此皆世之通患人所共有。 故予不得不详论之。以致夫叮咛之意。俾聋瞽者或 有所开发焉。《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吴崑论太素可采之句》
《太素》之说,固为不经,然其间亦有可采者,如曰:“脉形 圆净,至数分明谓之清;脉形散涩,至数模糊谓之浊。 质清脉清,富贵而多喜;质浊脉浊,贫贱而多忧。质清 脉浊,此为清中之浊,外富贵而内贫贱,失意处多,得 意处少也。质浊脉清,此为浊中之清,外贫贱而内富 贵,得意处多,失意处少也。”若清不甚清,浊不甚浊,其 得失相半,而无大得丧也。富贵而寿,脉清而长;贫贱 而夭,脉浊而促。清而促者,富贵而夭;浊而长者,贫贱 而寿。此皆《太素》可采之句也。然亦不能外乎《风鉴》,故 业《太素》者,不必师《太素》,但师《风鉴》,《风鉴》精而《太素》之 说自神矣。至其甚者,索隐行怪,无所不至,是又巫家 之教耳。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正士岂为之哉?
《述古》
《经》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坚盛者伤于食。”此本 以阳明太阴之脉,分言表里,而王叔和以左为人迎, 右为气口,因致后人每以左脉辩外感,右脉辩内伤。 岂左无内伤,而右无外感乎?谬甚谬甚!
详《内经》三部九候篇独小独大等独字,即医中精一 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今见诸家言脉,悉以六部 浮沉,凿分虚实,顾不知病本何在?既无独见,焉得确 真?故《宝命全形论》曰:“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是诚察病之秘旨,必知此义,方可言诊。 按《玉机真脏》篇:“病在中在外”,中外二字,乃指邪正为 言也。盖邪气来于外,元气见于中。邪气之来皆有馀, 故太过则病在外;元气之伤惟不足,故不及则病在 中也。又凡脾家有病,必有形见,故恶者可见。若其无 病,则阴行灌濡,五脏攸赖,而莫知其然,故善者不可 得见,是即所谓胃气也。
详代脉之义,本以更代为言。如《宣明五气篇》曰:“脾脉 代者,谓胃气随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根结篇》曰:“五 十动而不一代者,谓五脏受气之盛衰”,此至数之代 也。《平人气象篇》曰:“但代无胃曰死”者,谓代无真脏不 死也。由此观之,则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倏而更 变不常者,均谓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脉来,数中止不 能自还,脉代者死。”自后以此相传,遂失代之真义。 凡肝脉但弦,肾脉但石,名为真脏者,以其无胃气也。 若肝当弦而不弦,肾当石而不石,总由谷气不至,亦 以其无胃气也。此举肝肾而言,则五脏皆然。
按《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多血 二字。乃传写之误也。观本篇下文曰。刺涩者。无令其 血出。其为少血可知。仲景曰。涩者营气不足。是亦少 血之谓。
详五色篇论人迎气口。盖人迎本足阳明之经脉,在 结喉两旁。气口乃手太阴之经脉,在两手寸口。人迎 为腑脉,所以候表,气口为脏脉,所以候里,故曰:气口 独为五脏主,此《内经》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诊气口,不 诊人迎。盖以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而肺朝百脉,故 寸口为脉之大会,可决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 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 右手为气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里”,岂左无里而 右无表乎?讹传至今,其误甚矣。
“按:《至真要大论》云:‘脉至而从者,如阳证见阳脉,阴证 见阴脉,是皆谓之从也’。”若阳证虽见阳脉,但按之不 鼓,而指下无力,则脉虽浮大,便非真阳之候,不可误 认为阳证。凡诸脉之似阳非阳者皆然也。或阴证虽 见阴脉,但按之鼓甚而盛者,亦不得认为阴证。 按“《玉机真脏论》篇之义,如前篇言病在中脉虚者为 难治”,后篇言病在中,脉实坚者为难治。前言“病在外, 脉涩坚者为难治”,后言“病在外,脉不实坚者为难治。” 前后若乎相反,何也?盖实邪在中者,脉不宜虚;虚邪 在中者,脉不宜实也。阳邪在表者,宜滑而耎,不宜涩 而坚;外邪方盛者,宜实而大,不宜虚而小也。此中各 有精义,或者以其为误,是不达耳。
按:胃气即人之阳气,阳气衰则胃气弱,阳气败则胃 气绝,此即死生之大本也。所谓凡阳有五者,即五脏 之阳也。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濡,故五脏之中,必各兼 五气,所谓二十五阳也。是可见无往而非阳气,亦无 往而非胃气,无胃气即真脏独见也,故曰死。
==《看脉之时》
“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 调匀,气血未乱,故可观五脏有馀不足,六腑强弱,形 之衰盛,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 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 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 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是以人 醉莫与诊视,自醉莫诊视他人,或乘车走马,必待宁 息方与诊视,终不及平旦为佳也。
《六气分合六部图说》
“以平治之纪为例。若太过之纪,其气未至而至,从节 前十三日为度;不及之纪,其气至而未至,从节后十 三日为度。”太过之岁,从左尺浮分起立春,不及之岁, 从左关中分起立春。依次而推之。此六气至理,如左 关脉独弦大,已知雨水后惊蛰边有风热之证,盖弦 主风,大主热也。如右尺沉分,脉独缓滞而实大,已知 芒种后夏至边有湿热之病。盖缓滞主湿,实大主热 也。若缓滞虚大,乃湿热相火为患。盖缓滞为湿,而虚 大为相火也。
《内经之脉》
以《内经》九候考之,人身分三才之部:上部天,两额之 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 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 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 目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下部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江州王 九达云:“上部天以候头角,脉在额两旁,瞳子髎听会 等处,足少阳胆经脉气所行也;地以候口齿,脉在鼻 孔下两旁,近于巨髎之分,足阳明胃经脉气所行也。 人以候耳目,脉在耳前陷中,丝竹空和髎等处,手少 阳三焦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肺经脉,在掌 后寸口中,是名《经渠》,即手太阴肺经脉,气所行也。地, 手阳明大肠经脉,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分, 即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行也。人,手少阴心经脉,在 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即手少阴心经脉,气所行 也。《下部》天,足厥阴肝经脉,在气冲下三寸五釐之分, 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即足厥阴 肝经脉气所行也。地,足少阴肾经脉,在足内踝后跟 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即足少阴肾经脉气所行也。人, 足太阴脾经脉,在鱼腹上越两筋之间,箕门之分,即 足太阴脾经脉气所行也。三而三之,谓之九候。上古 诊法精详,故兼取十二经动脉,后世诊法简约,故独 取寸口。《内经》云。“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气口既可以决 死生。则馀经之动脉。可以弗诊矣。况女子取太冲。如 何可行。此今古之异也。
《从证不从脉》
凡病有从证而不从脉者,如久病无脉,是气将绝也, 主必死。若不系久病,或暴病无脉,或伤寒痛风,或痰 积经闭,或忧惊折伤,或气运不应,一时无脉,不可便 以死断。当听其五音,察其五色,问其所欲所苦,或寒 或热,看病参详治之。又如伤寒六七日不大便,目中 不了了,无表证,脉虽浮,亦有可下者,如大便不难,不 可轻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脉虽沉,亦有可 汗者,谓身热而表犹未解也,故用麻黄细辛汤之类, 微取其汗。如身不发热,不可轻汗。东垣云:形质肌肉 颜色似不病者,此心病也,不形于脉,又大,去血后,勿 以脉诊,脉虽数为假热,独参汤救之。血脱则补气也, 五脏之轮至也,肺在一与六,心在二与七,脾在三与 八,肝在四与九,肾在五与十。肺心在上,属阳,主呼;肝 肾在下,属阴,主吸;脾居中间,阴中有阳,主呼吸之间, 代止之脉,在何脏何腑,以此断生死之期。
《石室秘箓》〈臣陈士铎著〉
《论脉诀》
“《脉诀》《内经》”已畅言矣。王叔和又发明之。予又何言。虽 然。尚有未�者,不可不一论之。《脉诀》大约言愈多,则 旨益晦。吾独尚简要以切脉,不必纷纷于七表八里 也。切脉之最要者,在浮沉,其次则迟数,又其次则大 小,又其次则虚实,又其次则滑涩而已。知此十法,则 凡人之病,不能出其范围。至于死脉,尤易观也。不过 鱼虾之游,禽鸟之啄,屋漏弹石,劈索水流之异也。知 十法之常,即“可知六法之变,又何难知人之疾病哉。 《灵枢》”之形容脉象,不可为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