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九十九

      脏腑门八脾一

      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 金匮真言论 阴阳应象大论 灵兰秘典论 六节脏

      象论 五脏生成篇 诊要经终论 平人气象论 脏气法时论 太阴阳明篇 刺热篇

       气厥论 标本病传论 方盛衰论

      灵枢经本输篇 本神篇 经脉篇 脾经诸穴之图 经水篇 病传篇 淫邪发

      梦篇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本脏篇

      扁鹊难经脾脏形象 脾脏形象之图

      张机金匮要略脾死脏 脾约

      华佗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王叔和脉诀脾脏歌

      孙思邈千金方脾脏病脉论 脾实热 脾虚冷 脾胃俱实 脾胃俱虚

      脾劳

      严用和济生方脾胃虚实论

      刘完素六书蛊病证

      李杲十书脾胃虚实传变论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说 脾胃胜衰论 肺之

      脾胃虚 肾之脾胃虚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脾

      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脾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脾脏苦欲补泻药味 脾数三 饮食伤脾论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脾胃将理法

    艺术典第一百十九卷

    医部汇考九十九

    脏腑门八脾一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阳明络属心,子母之气相通也。苦先入心,味过于苦,则母气盛而胃气强,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矣。脾不为胃转输其津液,而脾气不濡,故胃气乃厚。

    《金匮真言论》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俞者,经气之所注也。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 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 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土旺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土脏,其气相通。黄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灵枢经》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是脾气通于舌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脾属土,故与五行之土同类。牛色黄而属土,故为脾畜。稷色黄而味甘,故为脾谷。土之精气,上为镇星,二十八年一周天。脾主肌肉,故知病在肉。宫,土音也。五音以宫为主,五土之生数。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生数。气因土变则为香。故其臭香。

    《阴阳应象大论》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 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 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 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 甘伤肉,酸胜甘。

    中央,主土而灌溉四旁,故生湿。湿生土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以气生形也。土生甘者,土主稼穑,稼穑作甘也。地食人以五味,甘先入脾,故主生脾。脾之精气,主生肌肉。夫五行之相生者,以所生之气而相生也,故肉生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谷味,故脾主口。其为湿为土、为肉为脾者,盖人之形身脏腑,由五气五行而生五气,五行又归于神化也。黄乃中央土色宫,为土音,大而和也。“为歌”者,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也。胃之上,肺之下,脾之分也,故气逆于肺胃之间则为“哕。”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故脾窍在口也。甘,土之味也,因志而在变谓之思。脾主运用,故所志在思。思伤脾者,五脏化五气以生五志,用志则伤气,气伤则脏伤也。怒为肝志,故能胜思。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伤肉。风乃木气,故胜土湿。甘伤肉者,味伤形也。酸乃木味,故胜土之甘。

    谷气通于脾。

    脾为土脏,而主司转运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

    《灵兰秘典论》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

    ===
    《六节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

    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 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腑,故皆为仓廪之本。脾藏荣,故为荣之居。器者,生化之宇,具升降出入之气,脾能运化糟粕,转味而入养五脏,输出腐秽于二阴,故名之曰器也。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口为脾窍而主肌,故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脾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受浊者为阴。故曰“至阴之类。”

    《五脏生成篇》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多食酸,则肉胝䐢 而唇揭。

    脾主中央土,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多食酸,是木味太过而伤脾,则肉胝䐢而唇掀揭矣。

    《诊要经终论》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三月四月,天地之气正盛,而人气在脾。辰巳二月,足太阴阳明之所主也。

    《平人气象论》

    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土脏之元真,濡于脾,而主藏肌肉之气,脾主灌溉,故曰“濡。”

    《脏气法时论》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 苦以燥之。

    长夏六月,火土相生之时,足太阴主己土,阳明主戊土,二经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戊为阳土,己为阴土,位居中央,脾属阴土,喜燥恶湿,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 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 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 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 苦泻之,甘补之。

    “胃欲清饮,故禁温,饱食伤脾,故禁饱。脾属阴土而恶湿,故湿地濡衣,咸宜禁之。”夫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化生人之五脏。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是以生于五行,归命于十干,而验于愈。加,持起也。昳,日昃也,应长夏之时,故慧。日出乃木旺之时,故甚。下晡乃申酉之分,应秋金之令,故静。土德和厚,故欲缓。病则失其中和之气,故宜食甘以缓之。脾病则土郁,故用苦味之涌泄以泻夺之,以甘之缓补之。《金匮要略》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随其所不喜者为病,是以顺其所欲之味为补也。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脾土之所以灌溉四脏者,主上渗于心肺,下泄于肝肾。如脾苦湿,则不能上渗矣,土气敦阜,则不能下泄矣。《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渗泄为阴。”故宜食苦者,取其燥土气以涌渗于上也,宜食咸者,取其行土气以渗泄于下也。

    《太阴阳明篇》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 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胃为阳,脾属阴,畅于四支,《坤》之德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 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四支者,五脏六腑之经俞也。四支受水谷之气者,由脾脏之转输。脾之转输,各因其脏腑之经隧,而受气于阳明,是以脉道不利,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养矣。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 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春夏秋冬。肝心肺肾之所主也。土位中央。灌溉于四脏。是以四季月中各主十八日。是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不独主于时也。

    “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 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言脾之所以长旺于四脏者,得胃土之精也。阴阳并交,雌雄输应,故能生万物而法则天地,交会于上下,分王于四时。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膜,募原也。言有形之津液,不能以膜相通。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 阴为之行气于三阴。

    太阴者,三阴也。三阴者,至阴也,以其阴之至,故能行气于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上膈络嗌,脏腑之经络相通,故能为胃行其津液

    考证

    《刺热篇》

    脾热病者,鼻先赤。

    土位中央,故“鼻先赤。”

    《气厥论》

    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按“肝”字当作“脾”字。盖脾主肌肉。寒气化热。则腐肉而为痈脓。脾统摄元真之气。脾脏受邪。故少气也。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太阴湿土主气,不能制水而反受湿热相乘。脾气虚伤。则不能磨运水谷。而为肠澼下利。谷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

    《标本病传论》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 日背𦛗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病先发于脾,则身痛体重;一日而之胃,则胀;二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而之膀胱,则背𦛗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马莳》谓冬之人定在亥,谓土败而水胜也。夏之晏食在寅,木旺而土绝也。

    《方盛衰论》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脾气虚则梦取,故为饮食不足。梦筑垣盖屋,得时令之土气也。

    《灵枢经》

    《本输篇》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水溜 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荣;注于太 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 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 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天气在上,水泉在下,地居于中,脾为阴中之至阴,而主坤土,不曰“阴陵泉”,而曰“阴之陵泉”,谓地下之泉水也。

    《本神篇》

    “《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支不举,毛悴 色夭,死于春。

    “忧愁”,肺之情也。如脾因忧愁不解,则伤脾脏之意。意伤则闷乱而四支不举。盖意乃心之所生,而脾主四支也。

    《经脉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 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后,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 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 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 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 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是动则病气而及于经,从经而及于腑脏,故为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诸证。善噫者,脾气上走心为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厥逆从上下散也,身体皆重,太阴之气逆也。是主脾所生之经脉病者,舌本痛,盖病太阴之气,则为舌本强,食则呕,气逆之为病也。在脾脏所生之经脉病者,则为舌本痛,食不下,经脉之为病也。气主嘘之,病在气,故身体皆重。经脉者,所以濡筋骨而利关节,病在血脉,故体不能动摇。此太阴之是动,脾脏之所生,外内出入,而见证之少有别也。脾脉注心中,故烦心,心下急痛。脾家实,则为瘕泄水闭,黄疸,此脏病之在内也。不能卧,强立,膝股内肿,足大指不用,经病之在外也。

    脾经诸穴之图

    脾经诸穴之图

    《脾经诸穴歌 》“足太阴念一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接,血海箕门入冲门,府舍腹结大横列,腹哀食窦连天谿,胸乡周荣大包结。”

    《分寸歌 》“大指内侧起隐白,节后陷中求大都。太白内侧核骨下,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内踝陷中遭,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漏上五寸地机朝。膝下内侧阴陵泉,血海膝膑上内廉,箕门穴在鱼腹取,动脉应手越筋间,冲门期下尺五分。”

    府舍期下九寸判,腹结期下六寸八,大横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门肝经穴道现,巨阙之旁四寸五,却连脾穴休胡乱,自此以上食窦穴,天谿胸乡周荣贯,相去寸六无多寡,又上寸六中府换,大包腋下有六寸,《渊液》腋下三寸绊。”

    《经水篇》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

    脾位中央,而灌溉四旁,故外合湖水,内属于脾。

    《病传篇》

    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 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按:《素问·标本病传论》云:“脾病身重体痛,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盖病发于脾,则身痛体重,一日而之胃则胀;二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酸。膂膀胱者,膀胱附于脊背之膂筋也。是以三日而之膂膀胱,则背膂筋痛,小便闭。人定在寅,木旺而土绝也。夏之晏食在亥。水泛而土败也。

    《淫邪发梦篇》

    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见 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厥气》者,虚气厥逆于脏腑之间,《客》者,薄于脏腑之外。梦丘陵大泽,土虚而水泛也。脾主肌肉,形骸乃人之宇。“梦风雨坏屋”者,脾气虚,为风雨坏也。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 甘,是为变也。

    脾属土,故为“牝脏。”

    《本脏篇》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䏚而痛,不能 疾行;脾高则䏚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 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 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 胀也。

    脾为中土而主四旁,故小则脏安而难伤于邪也。脾居于腹,在肋骨之秒,故大则苦凑䏚而痛。脾主四肢,故不能疾行也。胁在䏚之上,故高则䏚引季胁而病;下则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盖脏虚其本位也。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而易伤也。脾藏意,意舍荣,端正则神志和利,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 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 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唇者,脾之候,故视唇之好恶,以知脾脏之吉凶也。

    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脾应肉,肉䐃坚大者胃厚;《肉䐃》 么者胃薄;肉䐃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䐃不称身者胃 下,胃下者,下脘约不利;肉䐃不坚者胃缓。肉䐃无小 裹累者胃急。《肉䐃》多少裹累者胃结,胃结者,上脘约 不利也。

    倪氏曰:“䐃,肥脂也。么,亦小也。约,约束也。胃有上脘、中脘、下脘。故胃下则下脘约不利,结则上脘约不利也。”

    《扁鹊难经》

    《脾脏形象》

    《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 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脾脏形象之图

    《汉张机金匮要略》

    《脾死脏》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脾约》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 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华佗中藏经》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脾者土也,谏议之官,主意与智,消磨五谷,寄在其中
    考证
    养于四旁,王于四季,正王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阴

    是其经也。《扁鹊》云:“其病则面色痿黄;实则舌强直,不 嗜食,呕逆,四肢缓;虚则多癖,喜吞酸痢不已;脾虚则 精不胜元,气之失溺不能自持。其脉来似水流,曰太 过,病在外;如鸟之距,曰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四” 肢沉重,语言蹇涩。不及则令人中满不食乏力,手足 缓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肿胀,溏泄,不时梦中饮食。 脾脉来而缓柔,去似鸟距践地曰平;脉实而满,稍数 举足曰病。又如乌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曰死。中 风则翕翕然发热,状若醉人,腹中烦满,皮肉𥆧而短 气者也。《王时》其脉阿阿然缓曰平;反弦急者,肝克脾, 真鬼相逢,大凶之兆。及微涩而短者,肺来乘脾,不治 而自愈。反季而得者,肾来从脾,亦为不妨;反浮而洪, 心来生脾,不疾耳。脾病也,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 反张,爪甲青,四逆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浮 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反青,此十死不可治也。又脾 病,其色黄,饮食不消,腹胀满,身体重,骨节痛,大便硬, 小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者可治。脾气虚则大便泄, 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为“五色注下利”也。又积 在中,久不愈,则四肢不收,黄疸食不为肌肤,气满胀, 喘而不足也。又脾实则时梦筑墙盖屋,盛则梦歌乐, 虚则梦饮食不足。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丘陵,风雨 坏室。脾胀则喜哕,四肢急,体重不食,善噫。脾病则日 昧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脉急甚则瘈疭;微急则 膈中不利,食不入而还出。脉缓甚则痿厥;微缓则风 痿,四肢不持。大甚则寒热作,微大则消瘅。滑甚则㿗 疝;微滑则虫毒肠鸣,中热。涩甚则肠㿗;微涩则内溃 下脓血。脾脉至大而虚,有积,脾气绝则十日死。又脐 出者亦死。唇焦枯无纹理而青黑者死,脾先死也。脾 病面黄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节,半岁而死。色如枳 实者,一月死。凶吉休否,皆见其色出部分也。又口噤 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便利无休歇,食饮 不入,七日死。又唇虽痿黄,语声啭啭者可治。脾病疟 气久不去,腹中鸣痛,徐徐“热汗出,其人本意宽缓,反 急怒者,语而鼻笑,不能答人者,此过一月,祸必至矣。” 又脾中寒足热,则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又病,其舌 强语涩,转卵缩牵阴股中引痛,身重不思食,鼓胀,变 则水泄不能卧者,死不治也。脾正热,则面黄目赤,胁 痛满;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 甚则颤栗如疟也。临病之时。要在明证详脉。然后投 汤丸期瘳耳。

    《晋王叔和脉诀》

    《脾脏歌》

    脾脏象中坤,安和对胃门。

    脾属土,位居金木水火之中,以八卦论之,寄于西南坤位。前木火,后金水,亦居其中,故象坤。其体静,而其用动也。安和者,不为饮食劳倦所伤也。胃为戊,其化火,象于天,其气热。脾为巳,其化湿,象于地,故下热而上湿。其气相通,故云“对胃门”也。

    旺时随四季,自与土为根。

    四季,辰戌丑未月也。土于辰戌丑未之月后。各旺一十八日,故云“随四季。”脾属土,土旺则脾亦旺,故云与土为根也。

    磨谷能消食,荣身性本温。

    脾湿、胃热,湿与热相为熏蒸,故能消磨谷食也。热盛则伤胃,寒盛则伤脾,温者不寒亦不热也,温则脾胃和平,于是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脾主裹血,胃主行气,而播敷各脏荣卫于一身也。

    应唇通口气,连肉润肌臀。

    脾之华在唇,四白,故应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知五味,故“通口。”气。润,肥泽也。脾主肉分,气壮则肌臀肥泽。

    形扁才三五,膏凝散半斤。

    形扁广阔也。脾之形。长三寸。阔五寸。旁有散膏半斤。主裹血。

    顺时脉缓慢,失则气连吞。

    脾旺四季,脉气之来,阿阿缓慢,若春之杨柳,谓之“顺时气”,即脉气也。脉气如连吞咽而来,即雀啄水漏之脉。脾衰乃见,故曰失也。

    实梦歌欢乐,虚争饮食分。

    脾实则梦与,故多欢乐而歌唱;脾虚则梦取,故致争竞也。

    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

    五泄者,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也。《五十七难》言之详矣。雷奔者,肠走鸣也。虚寒相薄,则为肠鸣。

    痞气冬为积,皮黄四体昏。

    《难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体不收,致发黄疸,饮食不消,肌肤黄瘦,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

    “肾。肾以冬适旺。旺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也。”

    二斤十四两三斗五升。存。

    胃重一斤十四两。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此歌言脾今并及胃者。脾胃相连故耳。

    《唐孙思邈千金方》

    《脾脏病脉论》

    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议大 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 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 处物谓之智。意者,脾之脏也。口唇者,脾之官,脾气通 于口,口和则能别五谷味矣。故云“口为戊,舌唇为己”, 循环中宫,上出颐颊,次候于唇,下回脾中,荣华于舌, 外主肉。内主味。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 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神名俾俾主藏营。一作意秩 禄,号为“意脏”,随节应会,故曰:“脾藏营”,营舍意。在气为 噫,在液为涎。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 胀,泾溲不利。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 垣盖屋。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厥气客于 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凡脾脏象土,与胃合为 腑,其经足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其脉缓,相于夏,王于 季夏。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 名曰德;福者,广也。万物悬根住茎,其叶在巅,蜎蜚蠕 动,蚑蠷喘息,皆蒙土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令太 阴脉缓而迟,尺寸不同,酸醎苦辛,大妙而生,互行其 时,而以各行,皆不群行,尽可常服。土寒则温,土热则 凉,土有一子,名之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 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于水中,水为金子,而藏火 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土失其子,其气衰 微,水为洋溢,浸渍其地,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 肢。愚医见水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 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没,下有荆棘,恐伤其身,避在一 边,以为水流。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上 医远占》,因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停 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心气因起,阳 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肾为安声,其味为咸,倚 坐母败,朽臭如腥,土得其子,即成为山;金得其母,名 曰丘矣。

    “宫音人者,主脾声也。脾声歌,其音鼓,其志愁,其经足 太阴,逆道阳明,则荣卫不通,阴阳翻作,阳气内击,阴 气外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举体消瘦,语音沉涩,如 破鼓之声,舌强不转而好咽唾,口噤唇黑,四肢不举, 身重如山,便利无度,甚者不可治,《依源》麻黄汤主之。” 又言声忧惧,舌本卷缩,此是木克土,阳击阴,阴气伏, 阳气起,起则实,实则热,热则闷乱,体重不能转侧,语 言拖声,气深不转而心急,此为邪热伤脾,甚则不可 治。若唇虽萎黄,语音若转,可治。

    黄为脾,脾合肉黄如。腹者吉。脾主口唇,唇是脾之 馀。凡人分部中陷起者,必有病生。胃阳明为脾之部, 而脏气通于内外,部亦随而应之。沉浊为内,浮清为 外。若表病外入所部则起,起则前泻阳,后补阴。若里 病内出,所部则陷,陷则前治阴,后治阳。阳则实热,阴 则虚寒,寒主外,热主内。凡死生休否,则脏神前变形 于外。人脾前病,唇则焦枯无润。若脾前死,唇则干青 白,渐缩急,齿噤不开。若天中等分,墓色应之,必死不 治。看色厚薄,决判赊促,赊则不盈四百日内,促则旬 朔之间,脾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青黑如拇指 黡点,见颜颊上,此必卒死。”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 口冷,足肿,腹热,胪胀,泄利不觉其出时。一曰五日死“面青 目黄者,五日死。病人著床,心痛气短,脾竭内伤,百日 复愈,欲起彷徨,因坐于地,其亡倚床。”能治此者,可谓 神良。又面黄目赤不死,黄如枳实死。吉凶之色在于 分部,霏霏而见黑黄入唇,必病不出其年,其穴在鼻 上,当两眼,是其分部也。若年上不应,三年之内,祸必 应也。季夏土脾脉色黄,主足太阴脉也。其脉本在中 封前上四寸之中,应在背腧与舌本,中封在内踝前 一寸,大筋里宛宛中,脉本从中封上四寸是也,其脉 根于隐白,隐白在足大指端内侧是也,其筋起于足 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上结于膝内辅 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 结于胁,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

    《脾实热》

    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 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

    《脾虚冷》

    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 逆,霍乱呕吐,黄瘅,心烦不得卧,肠鸣,名曰脾虚冷也。

    《脾胃俱实》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 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 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名曰脾胃俱实也。

    《脾胃俱虚》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 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 名曰脾胃俱虚也。

    《脾劳》

    脾劳病者,补肺气以益之。肺旺则感于脾,故圣人“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本。肝心为阳,脾肺肾为 阴,逆其根,则伐其本。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

    《宋严用和济生方》

    《脾胃虚实论》

    夫“脾胃者,足太阴之经,位居中央,属乎戊己土,王于 中州,候身肌肉,与足阳明胃之经相为表里,表里温 和,水谷易于腐熟,运化精微,灌溉诸经。若饮食不节, 或伤生冷,或思虑过度,冲和失布,因其虚实,由是寒 热见焉。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四肢不举,食饮不 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呕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肠鸣,时 自溏泄,四肢沉重,常多思虑,不欲闻人声,梦见饮食 不足,脉来沉细软弱者,皆虚寒之候也。”及其实也,实 则生热,热则心胸烦闷,唇焦口干,身热颊痛,体重腹 胀,善饥善瘈,甚则舌根肿强,口内生疮,梦见歌乐,四 肢怠堕。脉来紧实者,是实热之候也。况土旺四季各 十八日,脉来常欲中缓而短,乃不病之脉也。如乌之 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此皆脾死矣。

    《金刘完素六书》

    《蛊病证》主脾风

    脾病传肾,一名疝气。小腹痛,出白液,名曰蛊。《左传》云: 以丧志,名为蛊病,乃真精不守也。大建中汤主之。

    《元李杲十书》

    《脾胃虚实传变论》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 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 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 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 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阴 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 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 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 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经脉别论》云: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 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 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 度以为常也。”又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 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 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 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平人 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 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历观诸 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 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内 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 复申其说。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 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水谷之海有馀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 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 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 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云:“五谷 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 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必其 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以应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行于四末分 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 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 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圣 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惓 惓矣。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 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 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 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 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 胸中,故为内热。”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 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 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圣人著之于经, 谓人以胃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而止。粗 工不解读,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今举经中 言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实元气者条陈之。《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 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 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 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故苍天之气 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 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 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 脾胃生者二也。《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 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 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 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 则馀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病 从脾胃生者,三也。《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 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 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气,津 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 从脾胃生者,四也。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 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圣人旨 意,重见叠出,详尽如此。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 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说》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 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 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 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 冬,戌位是也。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 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 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当从其宜,不可定体。肝 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 责耳。

    《脾胃胜衰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 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 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 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 㑊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夫饮食不节则 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 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 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 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 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 是为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 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 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 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 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 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 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 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 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 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 芪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 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 子汤。或渴,或小便闭塞,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 一二味,加正药中。已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 证加减。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如腹 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狭,或气 短者,亦加之。腹满气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 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 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 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 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 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 药,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 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 也。腹中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怠 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 汗加白术。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气弱者,加白 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 有热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如之。小便少者,加猪苓、 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 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蘗、知母;小便 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 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蘗、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 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中满 或但腹胀者,加厚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 橘皮三;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芪 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腹中刺痛, 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宽快是也。或虚坐 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 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 细辛,此少阴之头痛也。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 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 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 胃气虚弱之所致也。”法虽依证加减,执方疗病,不依 《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 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当从六气不 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馀 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馀不足,或补或泻, 惟益脾胃之药为切。《经》言“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 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谓从后 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 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苦舌干 咽干,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 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人自以为渴, 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 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 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 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 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所 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 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 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 附着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 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 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 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大 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 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 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 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 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 者,湿热乘其内也;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 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 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 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 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 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 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夫脾胃不足,皆 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馀,故九窍不通。诸阳气 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 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 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 各安其分也。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 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 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 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阳分奇阴分耦泻阴 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 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 阳分,而令走九窍也。《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 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 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 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 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者。若饮食不节, 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入则 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是知升发之 气不行者此也。《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病人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 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 燥咽干”,是阴气大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则当 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 也,亦可作明辩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 为不及也。以白术为君,人参、黄芪为臣,甘草、芍药、桑 白皮为佐,黄连为使。若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 诸甘温药亦可。

    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 以黄连为君,黄蘗、生地黄为臣,芍药、石膏、知母、黄芩、 甘草为佐也。

    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 以柴胡为君,防风、芍药、肉桂为臣,羌活、独活、猪苓、泽 泻、藁本、川芎、细辛、蔓荆、白芷、石膏、黄蘗、知母、滑石为 佐,升麻为使也。

    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 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精神少而渴,情惨惨 而不乐,皆阳气不足。阴气有馀,是体有馀而用不足 也。以人参为君,橘皮、青皮、黄芪为臣,白术、白芍药、桂 枝、桑白皮、甘草、木香、槟榔、五味子为佐,桔梗为引用 也。

    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 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而二脉为邪,则足不任 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 而痛,妄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以干姜为君,白术、川 乌头为臣,苍术、茯苓、猪苓为佐,泽泻为使,少佐以炮 附子、肉桂。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 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荣养气 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 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 脾胃中泻火,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 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 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 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 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 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 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 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 胃泻阴火升阳汤。”

    《肺之脾胃虚》

    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 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 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 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 “升胃益胃汤。”

    《肾之脾胃虚》

    凡脾胃之证,调治差误,或妄下之,末传寒中,复遇时 寒,则四肢厥逆,而心胃绞痛,冷汗出。《举痛论》云:寒气 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 不知人,气复则生矣。夫六气之胜,皆能为病,惟寒毒 最重,阴主杀故也。圣人以辛热散之,复其阳气,故曰: 寒邪客之,得炅则痛立止,此之谓也。神圣复气汤主 之。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古之至人,穷于阴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著《内经》, 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 气、荣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 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 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饮食失节,寒温 “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 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 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 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 位。故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 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 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 大。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 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 胃之气不足所致也。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 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伤外为有馀,有馀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 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泻也;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 补也。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馀之病,而反 泻之,则虚其虚也。《难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 馀。”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曰:惟当以甘温之 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 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 脾胃耳。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 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 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 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 目中溜火,而视物䀮䀮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 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围,如绳” 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 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 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 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 芪人参汤主之。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则达之’”者,盖木性当动荡轩 举,是其本体,今乃郁于地中,无所施为,即是风失其 性。人身有木郁之证者,当开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 风木,是木郁则达之之义也。又说:木郁达之者,盖谓 木初失其性,郁于地中,今既开发,行于天上,是发而 不郁也,是木复其性也,有馀也。有馀则兼其所胜,脾 土受邪,见之于木郁达之条下,不止此一验也。又厥 阴司天,亦风木旺也,厥阴之胜,亦风木旺也,俱是脾 胃受邪,见于上条,其说一同。或者不悟“木郁达之”四 字之义,反作木郁治之,重实其实,脾胃又受木制,又 复其木,正谓补有馀而损不足也。既脾胃之气先已 不足,岂不因此而重绝乎?再明胸中窒塞,当吐气口 三倍大于人迎,是食伤太阴。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 人当吐,不吐则死。以其下部无脉,知其木郁在下也。 塞遏不行,而肝气下绝矣。兼肺金主塞而不降,为物 所隔,金能克木,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下者,因 而越之。”《仲景》云:“实烦以瓜蒂散吐之。”如经汗下,谓之 虚烦,又名懊憹,烦躁不得眠,知其木郁也,以栀子豉 汤吐之。昧者将膈咽不通,上支两胁腹胀,胃虚不足, 乃浊气在上,则生䐜胀之病,吐之况胃虚必怒,风木 已来,乘凌胃中,《内经》以铁落镇坠之,岂可反吐助其 风木之邪?不主吐而吐,其差舛如天地之悬隔,大抵 胸中窒塞,烦闷不止者,宜吐之耳。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而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 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 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地气、人气,乃三焦之气,分而 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饮食 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 不行,乃阴血伏火,况阳明胃土,右燥左热,故化燥火 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与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宫, 变化为血也。脉者血之腑也,血亡则七神何依?百脉 皆从此中变来也。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有汗则风 邪客之,无汗则阳气固密,腠理闭拒,诸邪不能伤也。 或曰:“《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 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又五脏不和,则九 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请 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 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乃能生 化万物,故五运在上,六气在下。其脾长一尺,掩太仓。 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 者也。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 则万化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干六腑, 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火,此无 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温热者,春 夏也,行阳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 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胃既受病,不能滋 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 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 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 而气后绝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 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云:“湿从 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 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胃 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 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 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 不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 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 是气血俱羸弱矣。劳役动作,饮食饥饱,可不慎乎?凡 有此病者,虽不变易他疾,已损其天年,更加之针灸 用药差误欲不夭枉,得乎。

    《脾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 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大肠者, 庚也,燥气也,主津;小肠者,丙也,热气也,主液。此皆属 胃,胃虚则无所受气而亦虚,津液不濡,睡觉口燥咽 干,而皮毛不泽也。甲,胆风也,温也,主生化周身之血 气;丙,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亦皆禀气于胃”, 则能浮散也。升,发也。胃发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 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 为病不可胜纪。青黄赤白黑,五腑皆滞。三焦者,乃下 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为火乘之,是六腑之气俱衰也。 腑者府库之府,包含五脏及形质之物而藏焉。且六 腑之气,外无所主,内有所受,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 感暑气而生丙,小肠感湿化而生戊,胃感燥气而生 庚,大肠感寒气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气而生三焦, 此实父气无形也。风寒、暑热燥火,乃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行阳二十五度右迁,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虚 也,皆由脾胃之弱。以五脏论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 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难经》云:“脾病当脐有动气,按 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 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病也,无则非也。更有一辨: 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且心火 大盛,左迁入于肝木之分,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其脉 洪大而弦,时缓,或为眩运战摇,或为麻木不仁,此皆 风也。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为痿 软无力,为大疽大痈。若以辛热助邪,则为热病,为中 风,其变不可胜纪。木旺运行,北越左迁入地,助其肾 水,水得子助,入脾为痰涎,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肺 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当先于阴分补其阳 气,升腾行其阳道,而走空窍。次如寒水之“药,降其阴 火,黄蘗、黄连之类是也。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脾胃俱 旺,而复于中焦之本位,则阴阳气平矣。火曰炎上,水 曰润下,今言肾主五液,上至头,出于空窍,俱作泣涕 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痫者,涎沫出于口,冷汗出于身, 清涕出于鼻,皆阳𫏋阴𫏋,督冲四脉之邪上行,肾水 不任煎熬,沸腾上行为之”也。此奇邪为病,不系五行 阴阳十二经所拘,当从督冲二𫏋四穴中奇邪之法 治之。“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外主皮毛血脉肌 肉筋骨,及各空窍是也。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 脏经络皆病。况脾全藉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 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 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脏苦欲补泻药味》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 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虚,则以甘草、大枣 之类补之,如无他证,钱氏益黄散主之。心乃脾之母, 以炒盐补心。实则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证,以泻黄散 泻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脾数三》

    问:“脾寄于坤,如何是损至第三?若从脾为第二,从肾 为第四,请言脾数。”答曰:“脾虽寄于坤,实用于已,从上 肺心,从下肾肝,脾中得三数也。如气寄于辛而用于 寅,包络三焦寄于丑而用于申也,此人之所以肖天 地而生。”《易》曰:“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 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饮食伤脾论》

    《四十九难》曰:饮食劳倦则伤脾。《经》云:“饮食自倍,肠胃 乃伤,肠澼为痔。”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 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 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或为飧泄,或为肠澼。此胃伤 脾亦伤明矣。大抵伤饮、伤食,其治不同。伤饮者,无形 之气也,宜发汗、利小便,以导其湿;伤食者,有形之物 也,轻则消化,或损其谷,此最为妙也,重则方可吐下。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十四难》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夫脾胃、大 肠、小肠、三焦、膀胱,仓廪之本,营之所居,名曰器,能化 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若饮食热无灼灼,寒无凄凄, 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或饮食失节,寒温 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无度,或心下痞闷,腹胁䐜胀, 口失滋味,四肢困倦,皆伤于脾胃所致而然也。肠胃 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 亦能伤脾损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

    《脾胃将理法》

    白粥、粳米、菉豆、小豆、盐、豉之类,皆淡渗利小便。且小 便数,不可更利,况大泄阳气,反行阴道,切禁湿面,如 食之觉快,勿禁。

    药中不可用泽泻、猪苓、茯苓、灯心、琥珀、通草、木通、滑 石之类,皆行阴道而泻阳道也。如渴如小便不利,或 闭塞不通,则服。得利勿再服。

    忌大咸,助火邪而泻肾水真阴,及大辛味蒜韭五辣 醋大料物,官桂、干姜之类,皆伤元气。

    若服升沉之药,先一日将理,次日腹空服,服毕更宜 将理十日,先三日尤甚,不然则反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