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四十一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四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四十一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二十一

      运气门十一

      汪机运气易览论六气为病 六气为病歌 论治法 六气主客补泻歌

      五脏所入之味歌 六气所宜之味歌 论六病 南北政之图 南政司天之图 北政司

      天之图 论南北政 南北政尺寸脉不应之图 论气运加临尺寸脉候不应交反说 尺

      寸交反死脉 尺寸交反死脉歌 大运主运太少之图 逐年客运之图 论大运主运太

      少相生 大运主运太少相因歌 五运邪正化度歌 论正化度邪化度 论主运上下太

      少相生 灾宫之图 论九宫分野 五行纳甲之图 干支纳音 少阳从本之图 太阴

      从本之图 少阴从本从标之图 太阳从本从标之图 阳明从中之图 厥阴从中之图

      汪宦六气标本论发明运气标本病治

      喻昌医门法律运气格言 申明内经法律 一申治病不先岁气之律

      方

    艺术典第一百四十一卷

    医部汇考一百二十一

    运气门十一

    《明汪机运气易觉》

    《论六气为病》

    “厥阴所至为里急,筋缓缩急,支痛,软戾,胁痛,呕泄。少 阴所至为疡疹,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 血污。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身重胕 肿,肉泥,按不起。少阳所至为嚏呕,疮疡,耳呜,呕涌溢, 食不下,惊躁瞀昧,目不明,暴注𥆧瘛,恶病暴死。阳明 所至为鼽嚏,浮虚,皴揭,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病。太阳 所至,为屈伸不利,腰痛,寝汗痉,流泄禁止”,此六气之 为病也。按《经旨》则淫胜郁复,主客太少皆至,其疾,则 邪之中人,有浅深矣。又在人禀受冲冒,畏避而已。原 夫人禀五行之气生,亦从五行之数尽,若起居调养, 而能避邪安正,无横夭殃矣。然为七情牵于内,六气 干于外,由是众疾作而百病生。又况趋逐名利,贪迷 嗜欲,劳役辛苦,饥渴醉饱,冲涉寒暑,凌冒风雨,触犯 禁忌,戕贼真灵,如是论之,夭殇之由,岂数之尽也,归 咎于己而已。《经》曰:“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 于生乐”者,此之谓也。盖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 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燥湿,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又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是知病生之变,亦由乎我也。 又或乘年之虚,失时之和,遇月之空,则邪甚矣;重感 于邪,则病危矣。虽然气运交相临,遇相得则和,不相 得则病。或瘟疫时气,一州一县,无问大小皆病者,斯 固气运使然。若我真元气实,起居有时,动作无相冲 冒,纵是瘟疫之作亦微,是故圣人有养生修真之术 也。或者谓天地之五运六气,如何人病?盖人之五脏, 应天地五行阴阳之气,随其卷舒衰旺故也。王冰以 为,苍天布气,尚不越于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于天 道?故随气运阴阳之盛衰,亦理之自然也。但五运六 气为疾,而感之者多矣。又《经》曰:“冬伤寒,春病温,春伤 风,夏飧泄,夏伤暑,秋痎疟,秋伤湿,冬欬嗽。”伤四时之 气,皆能为病。又有四方之气不同,为病各异,故《经》有 异法,方宜论以得病之情者是也。又或当岁有病,而 非岁气者,亦须原其所感,形证、脉候,未必尽为运气 所作,在工以明之,庶免拘泥运气也。

    《六气为病歌》

    厥阴筋緛缩里急,緛戾支胁痛呕泄,少阴寒热栗疹 疡,惊惑悲笑谵衄蔑,太阴积饮否满中,身重胕肿霍 乱别。少阳喉痹嚏呕疡,耳鸣涌溢惊躁掣,暴注瞀昧 目不明,𥆧瘛恶病暴死灭,阳明鼽嚏皴揭浮,尻阴股 腨是病切,太阳寝汗若屈伸,流泄禁止腰痛折。

    《论治法》

    主客之气,皆能致其疾,下是主气,上是客气。《经》曰:“木 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 酸泻之,以甘缓之。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少 阴之客,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 甘泻之,以咸软之。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太 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金位之主,其 泻以辛,其补以酸;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 苦缓之;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太阳之客,以 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此六气主客 之补泻也。客胜则泻客补主,主胜则泻主补客,应随 当缓当急以治之也。”而《本经》又有六气司天在泉淫 胜之治法,有司天在泉反胜之治法,有岁运上下所 宜,药食之治法,如是不一,各依疾苦,顺其运令,以药 石五味调治之。为工者,当明其岁令,察其形证,诊其 脉息,别其阴阳,依经旨以拯救之,何患疾之不差耶? 五运之中,又有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之法。元珠以 为:“太阳司天,取九月泻水之源;阳明司天,取六月泻 金之源;少阴少阳司”天,取三月泻火之源;太阴司天取五月泻土之源;厥阴司天,取年前十二月泻木之 源。乃用针迎而取之之法也。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 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主治”者此也。盖用之治, 有法存焉。然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而宜其 制,此用之大法也。或者以为岁运太角,木旺土衰,迎 取之当泻其肝经,而益其脾胃,此非通论也。何哉?岂 有人人脏腑皆同者?假如肝元素虚,脾气太盛,遇此 太角之运,肝木稍实,脾气得平,方获安和。若便泻肝 补脾,所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如此而死者, 医杀之耳。是不察其误,反害人,增疾尤甚也。何则?天 下事物之理,益之则迟,而损之则速,若服一药取其 效。则缓而微。若食一发病之物。俄顷而应。由是观之。 成难毁易。可不谨哉。

    《六气主客补泻歌》

    木主酸泻辛补之,火主甘泻咸补施,土主苦泻甘味 补,金主辛泻酸补为,水主咸泻苦顺是六气,补泻客 后随。辛补酸泻甘缓厥,甘泻酸收少阴知,咸补甘泻 咸软相,甘补苦泻甘缓脾,酸补苦泻肺经施,苦补咸 泻于水推,更以苦坚以辛润,同极太阳尤其宜。 二火之气虽殊,其用则一。木用辛补酸泻,《经》注辛味 散故补;酸味收,故泻。《新校正》云:“自为一义。”今未详法 复司气,可犯无犯。如夏寒甚,则可以热犯,热不甚,则 不可用。

    《五脏所入之味歌》

    酸主收之属肝脏,苦坚入心甘缓脾。辛性味散能调 肺,咸则软兮于肾宜。

    《六气所宜之味歌》

    《咸寒二火》木辛凉,甘热当令治太阳。苦折太阴宜苦 热,阳明之味苦温尝。

    《论六病》

    “明阴阳运转之六气,辩南北岁政之尊卑,察主客胜 负之由,审淫胜郁复之变,须在脉候,然后为工矣。五 运不及,则所胜者来克;五运太过,则不胜者受邪。天 地六气,互相临遇,应则顺,否则逆,气相得则和,不相 得则病。惟天地胜复之气,不形于证者,乃初气终三 气天之胜,四气尽终气地之复。盖以气不以位,故不” 以形证观察也。馀则当知六脉。故《经》曰:“厥阴之至其 脉弦,少阴之至其脉沈,少阳之至其脉大而浮,阳明 之至其脉短而涩,太阳之至其脉大而长。至而和则 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 至者病。阴阳易者危,不当其位者病,迭易其位者病, 失守其位者危。”此之谓也。然人之生也,虽五行备于 一身,生气根于内,亦随天地之气卷舒也。何以明之? 谓如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毛,冬脉石是也。夫人感运 气而生,亦曰感运气而疾。经曰:“逆之则变生,变生则 病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当立岁气以诊别之。《平 人气象论》曰:“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至,乍数乍 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难经》引此,亦论三 阴三阳之脉者,乃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六 脉者,盖言运与气胜复临,遇正当行令,当其司化之 时而应,故脉之动不相同。若交运交气时日及期而 见,无相先后,不及太甚,方谓之平。若差之者,当知其 病也。

    南北政之图

    南北政之图

    歌曰

    土位居南号曰“君。”

    《火金木水》北方臣。

    运须湿土当尊位,

    六气仍先《君火论》。

    北政司天之图

    北政司天之图

    {{{2}}}

    {{{2}}}

    《论南北政》

    “运用十干起,则君火不当其运也。六气以君火为尊, 五运以湿土为尊,故甲己土运为南政。盖土以成数, 贯金木水火,位居中央,君尊南面而行令,馀四位以 臣事之,北面而受令,所以有别也,而人脉应之。甲己 之岁,二运南面,论脉则寸在南而尺在北,少阴司天, 两寸不应,乃以南为上,北为下,正如男子面南受气”, 尺脉常弱,女子面北受气,尺脉常盛之理同。以其阴 气沉下,故不应耳。六气之位,则少阴居中,而厥阴居右,太阴居左,此不可易也。其少阴则主两寸尺,厥阴 司天,在泉当在右,故右不应;太阴司天,在泉当在左, 故左不应。依南政而论尺寸也。若覆其手诊之,则阴 沉于下,反沉为浮,细为大也。又《经》曰:“尺寸反者死。阴 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 言死生之逆顺者。更在诊以别其反。详其交。而后造 死生之微也。

    南北政尺寸脉不应之图

    南北政尺寸脉不应之图

    《南北政》尺寸脉不应。

    “不应”,谓阴之所在,脉乃沉细,不应本。

    脉也。若覆手诊之,则沉为浮,细为大。

    矣。尺寸本无“上下”,今以“上下”字言之。

    以别南北政司天,在泉所主耳。

    歌曰

    南政寸上尺居下,北政寸上尺下推。

    三阴司天不应上在泉,于下不应之。

    太阴须诊左寸尺,厥阴右手尺寸持。

    少阴脉兼两寸尺,此理微妙诚难知。

    《论气运加临尺寸脉候不应交反说》

    经曰:“阴阳交者死。”谓岁当阳在左,脉反见右,岁当阴 在右,脉反见左,左右交见,是谓交。若左独然,或右独 然,是不应,非交也,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 《经》曰:“尺寸反”者,谓岁当阴在寸,而脉反见于尺,岁当 阳在尺,而脉反见于寸。尺寸俱反,方谓之反。若尺独 然,或寸独然,是不应,非反也,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 盖造化之气变常,则气血纷扰而为病矣。《经》曰:“先立 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乃可以言生死之逆顺也。 举此为例,馀岁同法。粗工不知,呼为寒热。攻寒令热 脉不变,而热疾已生。制热令寒脉如是,而寒疾又起, 欲求其适,安可得乎?夭枉之因,率由此也。凡三阴三 阳司天在泉,上下南北二政,或左或右,两手寸尺,其 脉沉下,沉下不相应者,覆手则沉为浮,细为大矣。

    尺寸交反死脉

    如太阴司天,阴脉岁当见左寸,反见右寸,其右寸本 然阳脉而移左寸,曰“阴阳交反者死。”若左独阴脉不 见,或右独不见,乃不应阴气,止疾而已。尺同,惟寅申 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少阴司天,阴脉岁当见两 寸,反见两尺,其尺本然阳脉而移两寸,曰“尺寸反,反 者死。”尺同尺寸独,义同前,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

    《尺寸交反死脉歌》

    左寸交右右交左,右尺交左左交右。两手反移两尺 居,两尺反移两寸守。

    按:脉不应,专指三阴言,然少阴君主也,故主两寸两尺。所以少阴司天,两寸不应,少阴在泉,两尺不应。子之左丑属太阴,故太阴司天,左寸不应,太阴在泉,左尺不应。子之右亥属厥阴,故厥阴司天,右寸不应,厥阴在泉,右尺不应。但看三阴所在,司天主寸,在泉主尺,不论南政北政,此要法也。

    一人病,诊左尺不应,以为肾气绝,死在旦夕。更医诊之,察色切脉,则面戴阳气,口弦而长,乃伤寒三阳合病也。又方涉海,为风所惊,遂血郁而神慑,为热所抟,乃吐血升许,且胁痛,烦渴谵语,投小柴胡汤减参、加生地,俟其胃实,以承气汤下之而愈。适是年岁运,左尺当不应,此天和脉,非肾绝也。

    逐年客运之图

    逐年客运之图

    {{{2}}}

    {{{2}}}

    {{padding-left|1em|大运主运太少歌 水初火二土期三金四相维五木参此号岁中之主运静而不动匪虚谈 大运主运时日歌 大寒木运始交真清明前三火用亲芒种十朝应见土立秋念二值金辰 立冬四日宜言水每运七十日“三朝五刻轮, 逐年客运歌。 假令甲己年为例,却用当年土作初。五运顺生临主位,逐年仿此次加诸”, 于《经》未见其用,姑载之以备参考,庶为全书耳。

    《论大运主运太少相生》

    运,有大运,有主运,当年年干建运,通主一年,此为大 运。或太角,或少角,俱从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至羽而 终,每运各主七十三日零五刻,总五运之数,则三百 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而成一岁,此为主运。主运太 少,皆依大运。阳年属太,阴年属少,上生至角而止,下 生至羽而止,上下相生,皆须太少相因,不可失序。假 如甲运,太宫土也,上生太宫者,少征火,生少征者,太 角木,此谓“上生至角是也。又太宫土,下生者,少商金金生太羽水,此谓下生至羽是也。”甲与己合,己从少 宫,上下相生焉。又如乙运,少商金也,上生少商者太 宫土,生太宫土者,少征火,生少征火者,太角木,此亦 谓“上生至角也。又少商下生者,太羽水,此亦谓下生 至羽也,乙与庚合,庚从太商,上下相生焉。”又如丙运, 太羽水也。上生太羽者,少商金,生少商金者,太宫土, 生太宫土者,少征火,生少征火者,太角木。此谓上生 至角也,丙与辛合,辛从少羽上生焉。又如丁运,少角 木也,少角下生者,太征火,火生少宫土,土生少商金, 金生少羽水。此谓下生至羽也。丁与壬合,壬从太角 下生焉。又如戊运,太征火也,上生太征火者,少角木 也。又角太征,下生者少宫土,土生太商金,金生少羽 水。此亦谓上生至角,下生至羽也。戊与癸合,癸从少 征,上下相生焉。是以逐年主运,皆依大运,或太角为 初,则太羽为终,或少角为初,则少羽为终。《经》于各条 大运“角下注一初字,羽下注一‘终’”字,又以示人主运 角羽之太少初终也。甲、乙、丙、壬、癸五年,皆太角木为 初运,主七十三日,自大寒日起,至春分后十三日止 也。少征火为二运,主七十三日,自春分后十三日起, 至小满后二十五日止也。太宫土为三运,主七十三 日,自小满后二十五日起,至大暑后三十七日止也。 少商金为四运,主七十三日,自大暑后三十七日起, 至秋分后四十九日止也。太羽水为终运,主七十三 日,自秋分后四十九日起,至大寒而终也。戊、己、庚、辛、 丁五年,皆少角木为初运,太征火为二运,少宫土为 三运,太商金为四运,少羽水为终运也。按:《天元玉册》 又有岁之客运,行于主运之上,与六气主客之法同, 故曰“岁中。”客运者,常以应于前二十日为初运。 申子辰岁大寒日寅初交,亥卯未岁大寒日亥初交, 寅午戌岁大寒日申初交,巳酉丑岁大寒日巳初交。

    此五运相生而终岁度也。然于经未见其用,以六气言之,则运亦当其主气,以行天令。盖五行之运,一主其气,当四,而无用不行生化者乎。然当年大运,乃通主一岁,如司天通主上半年之法。《天元玉册》言五运之客,互主一年,则经所载者,乃逐年之主运也明矣。当以《玉册》为法。

    《大运主运太少相因歌》

    先分大运过,不及大运五音生。《岁音》五音生已例推 上,太少相因逢角寻。角初羽终起岁运,太少次生复 下临。《木岁》角初同大运,太少次生亦下侵。

    当年大运为主将,岁主运上下因之,名太少五音。假令太宫为大运,上见太征火,火上见少角木,则岁初运自少角起下生,至少羽水终。惟木阳年,初运自太角起,阴年自少角起下生,亦以太少随之。

    《五运邪正化度歌》

    五运太过惟一化,正乃阳兮当勿差。克己己生同化 度,运如不及却为邪。

    度,日也。一化阳,岁大运。

    《论正化度邪化度》

    假如甲子年属火,为热化司天,甲属土,为雨化司运, 卯属金,为清化司地。热化、雨化、清化,皆司天司运、司 地之本气,故曰“正化度。”日也又甲属阳为太过,太过则 无胜,亦无复,是以无邪化度也。凡遇阳年为太过,而 五行多以成数言,故曰“热化七,雨化五,清化九”也。 又如辛卯年属金,为清化司天,辛水运,为寒化司运, 子火热化司地,清化、寒化、热化,皆司天司运司地之 本气,故亦曰“正化度。”但辛水属阴为不及,不及则土 之化雨,必来克之,水弱不敌,而水之子,乃木之风化, 必来为母,复仇而克土。然雨所克,风化所复,非司天 司运司地之本气,故曰“邪化度”也。雨化风化虽非本 然,一胜一负,理之必然,故云:凡遇阴年不及,而五行 多以生数言,故曰:“清化四,寒化一,热化二也。”

    《论主运上下太少相生》

    假如甲年属阳土,为太宫,则以太宫土为主。故太宫 之所生,与夫所生太宫者,皆从少不从太也。是以太 宫土所生者,乃少商金;少商金所生者,乃少羽水,遇 羽则终矣。又所生太宫土者,乃少征火所生,少征火, 乃太角木,遇角则止矣。凡遇阳年,上下相生皆从少, 故曰:“太少上下相生”也。又如己年属阴,土为少宫,则 以少宫土为主。故少宫土之所生,与夫所生少宫土 者,皆从太不从少也。是以少宫土所生者,乃太商金; 太商金所生者,乃少羽水,遇羽则终矣。又所生少宫 土者,乃太征火所生,太征火者,乃少角木,遇角则止 矣。凡遇阴年,上下相生,皆从太,故曰:太少上下相生 也。又不拘阳年阴年,皆于角下注一“初”字,《羽》下注一 “终”字。盖每年皆以角木为初运,羽水为终运故也。年 年如是不改,故为主运。正如主气每年皆以木为初 运,水为终气,年年如是不改,故曰主气也

    灾宫之图

    灾宫之图

    灾宫歌

    “年逢不及有灾宫。”辛一。

    丁三己五同七数少商。

    即乙并癸九,仍将土寄二。

    《坤冲》:二乃土寄位非灾宫之数

    《论九宫分野》

    论曰:五运不及之岁,则有灾宫所向之位,故不可一 概而论灾也。经云:“九星悬朗,七曜周旋,乃天所主之 九星分野。故少角岁云灾三宫东宫震位,天冲司也。 少征岁云灾九宫南室离位,天英司也。少宫岁云灾 五宫中室,天禽司也,寄位二宫坤位。少商岁云灾七 宫西室兑位,天柱司也。少羽岁云灾一宫北室坎位”, 天蓬司也,首以运气不及之方言之。按《天元玉册》曰: “天蓬一,水正之宫也;天芮二,土神之应宫也;天冲三, 木正之宫也;天辅四,木神之应宫也;天禽五,土正之 宫也;天心六,金神之应宫也;天柱七,金正之宫也;天 任八,火神之应宫也;天英九,火正之宫也。下以应九 州之分野,谓燕、冀、兖、青、扬、荆、豫、梁、雍”也。

    五行纳甲之图

    五行纳甲之图

    歌曰

    “五行举一”为例《干》。

    支阳夫。甲子阴妻:乙丑

    《甲子能娶》乙丑隔。

    《八三》“生金兮假如”,

    子之一辰,其“中而。”

    含五音:甲金、丙《水》。

    戊火庚土壬木相。

    临。

    干支纳音

    干支首甲子,阳先阴后顺轮。假如甲子阳,乙丑阴,阳 娶阴,同类为妻,如甲子娶乙丑是也。生子谓甲子隔 八生壬申,壬申生庚辰,三皆金,金即子,馀子义同。次 向戊子火,三生至木,木三生至水,水三生至土,土三 生终。复自甲午金,三生至戊午火,依序转毕十二辰, 各含五音,如子之一辰,甲子金,丙子水,戊子火,庚子 土、壬子木是也。六甲共纳六十,音隔八非第八。如甲 子至癸酉,通十除前位,名纳甲法,运气则不及为用。

    厥阴从中之图

    厥阴从中之图

    太阴从本之图

    太阴从本之图

    少阴从本从标之图

    少阴从本从标之图

    太阳从本从标之图

    太阳从本从标之图

    阳明从中之图

    阳明从中之图

    {{{2}}}

    {{{2}}}

    《汪宦六气标本论》

    夫经之立法,意溢言表者多矣。余尝观《运气微旨篇》、六化图序,及夫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云云之说,经旨既秘而未发,而释者又谬言滋惑。但其曰:“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又有从本从标、从末从中之治昭然,三气分叠,则微旨犹有可究者。于是援引经旨,参以己见,附以标本,同异从舍之治,未敢自以为是,然亦可为迷心《传注》者之一悟也。

    《发明运气标本病治》

    《素问·六微旨篇》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 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 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 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 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 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 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 之下,气之标也。标本不同,气应异象。”《至真要大论》篇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 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少阳太阴,从本,少阴 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 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 气为化也。王注曰:“少阳之本火,太阴之本湿,本末同, 故从本也。少阴之本热,其标阴;太阳之本寒,其标阳, 本末异,故从标从本。”阳明之中太阴。厥阴之中少阳。 本末与中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滑注曰:“阳明 本燥。标阳中湿。厥阴本风标阴中火。惟此二经。本末 与中不同。故治从本。”宦谓六气者。行乎天地之间。而 施德化政令者也。若夫平气之岁。如丁卯戊午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丙 子之类谓之平气之岁是也物生,脉应气化,各得其常。若当岁气 有太过不及之偏,则有胜负郁发淫乘之变,人居气 交之中,感之而为病焉。其治也,有从乎本、从标、从本、 从中之异。其说虽见《运气》诸篇,而实与经脏证治相 为表里者也。考之《经》,以天之六化之气,寒暑燥湿风 火为本,以三阴三阳之位为标。所谓中见者,以阴阳 表里之相通者,互相取之,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 定位,正立而待之。其化气则尊之,面南为本而上居 以应天。其本之下,以中见之气,面北而中处以应人。 其中见之下以标下,三阴三阳为标,居之于下以应 地。经于标之一气未莹,愚窃推之,标之位,犹有地之 六气应之,如初风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湿土,五燥金, 而终寒水。地气之下应者既异,则三阴三阳之加临, 亦从其化矣。所谓“标本不同,气应异象”者此也。又造 化之理,阳主进,故以九为老;阴主退,故以六为老。故 凡本气之所在,必审本位之阴阳而进退之,俱由风 木而左旋。当其见下之一气,以为标之所治,则标本 中见三才之气可列矣。标本同者,从本;有互相为标 本者,则亦互相从。标本不同者,从乎中焉。如少阳之 上,火气为本,中见厥阴风木,以风为中气,而少阳为 标,则以少阳左位阳明,以为地气风木之所始,循次 左行,至见下标位,当其三气,相火应之,此标本俱火, 故从本之火也。又如太阴之上,湿气为本,中见阳明 燥金,以燥为中气,而“太阴为标,则以太阴右位少阴, 以为地气风木之所始,循次左行,至见下标位,其四 气湿土应之。此标本俱湿,故从本之湿也。”是少阳太 阴,标本俱同,故从化生于本者论也。又如少阴之上, 热气为本,中见太阳寒水,以寒为中气,而少阴为标。 少阴宜右退而左数之,则终气寒水当标之位,而标 之少“阴,亦从寒化矣。此本热而标寒,故少阴所至为 热生中为寒,治者或从热而从寒也。又如太阳之上, 寒气为本,中见少阴热气,以热为中气,而太阳为标, 太阳宜左进而顺数之,则二气君火,当标之位,而标 之太阳,亦从热化,此本寒而标热,故太阳所至为寒 生中为湿,治者或从寒而从热也。”是少阴太阳,互为 标本,故以标本之化之者论也。又如阳明之上,燥气 为本,中见太阴湿土,以湿为中气,而阳明为标,从阳 明左位,太阳数起,循次左行,至见下标位,当其四气, 湿土应之,则标之阳明,亦从湿化矣。此本燥而标湿, 为标本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之湿也。又如厥阴 之上,风气为本,中见少阳“火气,以火为中气,而厥阴 为标,从厥阴右位,太阳数起,循次左行,至见下标位, 当其五气,燥金应之,则标之厥阴,亦从燥化矣。此本 风而标燥,亦为标本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之火 也。”是阳明、厥阴,标本不同,故以中气为化者论也。此 皆有自然之法象存焉,而岂人意所可损益者哉!概 而言之,太阴阳明,从乎湿也;少阴太阳,从热而从寒 也;厥阴少阳,从乎火也。今以太阴阳明从湿之治言 之,有手太阴肺脏受湿而为喘急,或声音如从瓮中 所出等证,治用葶苈、木通之类;又有足太阴脾脏受 湿而为痞满等证,治用大消痞丸之类;或为四肢浮 肿,肉按如泥等证,治用胃苓汤之类;或为肢体“沉重, 嗜卧等证,治用苍术、羌活之类。又有足阳明胃腑因 于饮水不散,而为胸腹胀满,漱水不咽等证,治用五 苓散加半夏之类,甚者用牵牛、甘遂之类。又有阳明 胃经受湿而为面目浮肿等证,治用苍术、羌活之类。 又有手阳明湿胜而为濡泻等证,治用五苓散”之类。 此皆太阴阳明从湿之治也。又以少阴、太阳从热从寒之治而言之,有手少阴心热,而为心神不足不安 者,治用朱砂安神丸之属;或为疮疡,或为日中发热, 热见血脉者,治用黄连泻心汤之属。又有胃腑实热 乘心,而为谵语者,治用大承气汤之属。又有伤寒下 早,心脏结热而为痞满者,治用黄连、枳实之属。《经》曰: “中满者,泻之于内”者,此也。若心下痞鞭者,大承气汤 主之。又有少阴心火亢极,而为恶寒战栗者,此本热 而标似寒也,治用散火之剂。又有少阴心脏虚寒而 为恶寒者,治用人参、附子、赤石脂之属。王太仆益火 之原,以消阴翳者,此也。又有少阴肾热而为遗精者, 治用珍珠丸加椿根皮之属。或为躁心者,治用知母 之属。有伤寒热传少阴肾经,而为口燥舌干等证,治 用桂枝汤之属。又有少阴肾寒,而为身体骨节痛,手 足寒,脉沉者,治用附子汤之属。《经》曰:脉沉而病反者, 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者 此也。又有手足太阳小肠膀胱腑寒,而为冷淋,小便 数起不通,得寒战而解者,治用生附汤之属。或为小 便清白,或为小便不禁,或为久下带浊等证,治用姜 附之属。又有太阳膀胱经虚寒,而脉浮自汗,微恶寒, 小便数,烦心挛急等证,治用桂枝加附子汤之属。又 有太阳小肠膀胱腑热而为溺秘等证,治用黄蘗、知 母之属。《经》曰:“小肠移热于膀胱,膈肠不便”者,此也。或 为热淋、赤浊、溺血等证,治用黄蘗、知母、栀子。《经》曰:“胞 移热于膀胱为癃溺血”者此也。又有太阳膀胱火邪 而为足膝红肿者,治用当归、生地黄、黄蘗、龙胆草、防 己、苍术、红花之属。又有伤寒足太阳经,恶寒发热,头 项强痛,传入膀胱之腑,而为小便赤涩者,此本寒而 标热也,先用麻黄汤解之,后用五苓散利之。《经》曰:病 发而有馀,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者,此也。又 有足太阳经外邪郁热,入里传变,泻利清谷,或为腹 胀,而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表证犹在者,此本热而标 寒也,先用姜附汤温之,后用桂枝汤解之。《经》曰:病发 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者,此也。此皆 少阴太阳从热从寒之治者也。又以厥阴、少阳从火 之治言之,有手厥阴经热而为掌热者,治用柴胡、黄 芩、黄连、连𧄍之属。又有少阳三焦腑热等证,治用三 补丸之类。又有足厥阴肝热而为胁痛者,治用当归 龙荟丸之类。或为热从左胁起者,治用抑青丸之类。 又有小儿肝受风热而为惊搐者,治用镇惊丸之类。 又有足少阳胆热而为口苦者,治用柴胡、黄芩之类。 又有肝热则口苦,胆热而为贪睡者,治用生酸枣仁、 苦茶之类。又有手足少阳经郁热不散,而为耳聋、胸 胁痛等证,治用小柴胡汤之类。或为耳鸣,治用清气 化痰丸之类。或为瘰𤻤者,治用破结散之类。或为发 斑者,治用连𧄍防风汤之类。或为寒热疟疾者,治用 清脾饮之类;或为喉痹者,治用甘桔汤加防风、荆芥、 栀子、紫苏、天花粉之类。此皆厥阴、少阳从火之治者 也。故《小学》云:“肝胆由来从火治,三焦心主都无异。脾 胃常从湿处求,肺与大肠同湿类,心肾小肠与膀胱, 寒热随宜俱热类。”即其义也。若夫二子之注,随文释 义而已。如标位属阳者,则曰标阳;属阴者,则曰标阴。 殊不知标有风、火、热、湿、燥、寒六气之异,乃以阴阳二 字统之,可乎?抑考之《经》有云:“明乎标本,万举万全。”不 知标本,是谓妄行。盖标本之说,上穷天文,下察地理, 中纪人事。其为道也甚大,其为理也甚微,其取用也 无穷,其推行也有准。明乎此者,通乎三才也。

    《医门法律》
    臣喻昌著

    《运气格言》

    大凡物理有常有变,运气所主者,常也,异于所主者, 皆变也。常则如本气,变则无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 其候有从逆、淫郁、胜复、太过不及之变,其法皆不同。 若“厥阴用事,多风而草木荣茂,此之谓从;天气明洁, 燥而无风,此之谓逆;太虚埃昏,流水不冰,此之谓淫; 大风折木,云物混扰,此之谓郁;山泽焦枯,草木凋落”, 此之谓胜。大暑燔燎,螟蝗为灾,此之谓复。山崩地震, 埃昏时作,此之谓太过。阴森无时,重云昼昏,此之谓 不及。随其所变,疾厉应之,皆视当时当处之候,虽数 里之间,但气候不同,而所应全异,岂可胶于一定? 岁运有主气,有客气,常者为主,外至者为客。初之气 厥阴以至,终之气太阳者,四时之常序“‘也,故谓之主 气。”惟客气不载其目,故说者多端。或以甲子之岁,天 数始于水下一刻,乙丑之岁始于二十六刻,丙寅岁 始于五十一刻,丁卯岁始于七十六刻者,谓之客气, 此乃《四分历》法求大寒之气,何与岁运?又有相火之 下,水汽乘之,土位之下,风气乘之,谓之客气,此亦主 气也。与六节相须,不得为客。凡所谓“客’者,岁半以前, 天政主之,岁半以后,地政主之,四时常气为之主,天 地之政为之客。逆主之气为害,暴逆客之气为害。徐 调其主客,无使伤沴”,此治气之法也。

    少角之运,岁木不及,侮而乘之者金也。金不务德,故 以燥胜风,时则有白露早降,收气率行,其变为肃杀其灾为苍陨,名为少角,而实与太商之岁同。少征之 运,岁火不及,侮而乘之者水也。水不务德,故以寒胜 热,时则有寒雰凝惨,地积坚冰,其变为凛冽,其灾为 霜雹,名为少征,而实与太羽之岁同。少宫之运,岁土 不及,侮而乘之者木也。木不务德,故以风胜湿,时则 有大风飘暴,草偃沙飞,其变为张发,其灾为散落,名 为少宫而实与太角之岁同。少商之运,岁金不及,侮 而乘之者火也。火不务德,故以热胜燥,时则有火延 焦槁,炎赫沸腾,其变为销铄,其灾为燔焫,名为少商, 而实与太征之岁同。少羽之运,岁水不及,侮而乘之 者土也,土不务德,故以湿胜寒,时则有泉涌河衍,涸 泽生鱼,其变为骤注,其灾为霖溃,名为少羽,而实与 太宫之岁同通乎此,则知岁在涸流之纪,而河决大 水,固可以类而推之也。

    天地之间,气有偏胜而无以救之,则万物之所存者 几希矣。是故风热燥湿寒五者,各司一气,生长化收 藏五者各司一时。以顺相乘,然后能循环以相生,以 逆相胜,然后能循环以相救。故曰:“五气之运,犹权衡 也,高者抑之,下者视之,化者应之,胜者复之,化者应 之,气之平也,五气之相得也,胜者复之,气之不平也, 五气之相贼也。气平而相得者,所以通其常;气不平 而相贼者,所以观其变。”古之明乎此而善摄生者,何 常不消息盈虚,以道御神耶?

    “太阳司天之政,岁宜以苦,燥之,温之。”“阳明司天之政, 岁宜以苦辛,汗之,清之、散之,又宜以咸。”“少阳司天之 政,岁宜以咸、宜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气寒 温以调其气。”“太阴司天之政,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 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坼,而水 血交流。”“少阴司天之政,岁宜咸以耎之,而调其上,甚 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泻之。”厥 阴司天之政。岁宜以辛调之。以酸润之。

    岁以阳为首,寅,引也。少阳之气,始于泉下,引阳升而 在天地人之上,五谷草木皆甲坼于此时也。至立夏, 少阴之火炽于太虚,则草木盛茂,垂枝布叶,乃阳之 用,阴之体,此所谓天以阳生阴长,《经》言岁半以前,天 气主之,在乎升浮也。至秋而太阴之运初,自天而下, 逐阴降而彻地,则金振燥令,风厉霜飞,品物咸殒,其 枝独在,若乎毫毛。至冬则少阴之气复伏于泉下,水 冰地坼,万物周密,阴之用,阳之体也。此所谓地以阳 杀。《阴藏经》言岁半以后,地气主之,在乎降沉也。 《天元纪》《大论》等篇,以年岁之支干,分管六气,盖已失 先圣之旨矣。年岁之支干,天下皆同,且通四时不变 也。天气之温暑寒凉,民病之虚实衰旺,东“西南北之 殊方,春夏秋冬之异候,岂有皆同之理”,其妄诞可知 也。近世《伤寒钤法》,则以得病日之干支为主,其源亦 出于此,决不可用。盖“金木水火土之气,各主一时,当 时则为主气,为司天;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客气,与 时正相反者,则为在泉”,谓其气伏于黄泉之下而不 见也。治法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所谓必先岁气,毋伐 天和也。春时木气司天,则四方皆温;夏时火气司天, 则四方皆热;夏秋之交,土气司天,则四方皆湿;秋则 皆凉,冬则皆寒。民病往往因之,此理之易见者。其有 气与时相反者,则所谓客气者也,故治法亦有“假者 反之”之说。观此则运气之说,思过半矣。

    “如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 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 阴。凡淫胜在我者,我之实也,实者真邪也;反胜在彼 者,我之虚也,虚者假邪也。此六气之虚实,即所谓有 无也。然天地运气,虽分五六,而阴阳之用,水火而已。 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泻其盛气,责其有也,培” 其衰,气责其无也,求得所本而直探其赜,则排难解 纷如拾芥也。设不明逆顺盈虚之道,立言之意,而凿 执不移,所谓“面东者不见西墙,面南者不睹北方,察 一曲者不可与言化,察一时者不可与言大”,未免虚 虚实实,遗人害矣。

    “六气之分,属阴者三,湿、燥寒是也;属阳者二,风热而 已。”使火无君相之化,则阴胜于阳,而杀甚于生矣,此 二火之所以必不可无也。若因惟火有二,便谓阳常 有馀,而专意抑之,则伐天之和,伐生之本,莫此为甚。 此等大义,学者最当详察。

    “三阳所在,其脉无不应者,气之盈也。三阴所在,其脉 有不应者,以阳气有不及,气之虚也。”然三阴之列,又 惟少阴独居乎中,此又阴中之阴也。所以少阴所在 为不应,盖亦应天地之虚耳,岂君不主事之谓乎? 五行胜复之理,不期然而然。天地万物,固无往而非 五行,而亢害承制,又安往而不然哉?故求之于人,则 五“脏更相平也,五志更相胜也,五气更相移也,五病 更相变也。故火极则寒生,寒极则湿生,湿极则风生, 风极则燥生,燥极则热生,此皆其化也。”苐!承制之在 天地者,出乎气化之自然,而在人亦有之,则在挽回 运用之得失耳。使能知其微,得其道,则把握在我,何害之有?设承制之盛衰不明,似是之真假不辨,则“败 乱”可立而待也。

    故凡以“太阳之人而遇流衍之纪,以太阴之人而逢 赫曦之纪”,强者有制,弱者遇扶,气得其平,何病之有? 或以强阳遇火,则炎烈生矣;阴寒遇水,则冰霜及矣。 天有天符,岁有岁会,人得无人和乎?

    《申明内经法律》

    “百病之起,多生于本。六气之用,则有生于标者,有生 于中气者。太阳寒水,本寒标热;少阴君火,本热标寒。” 其治或从本,或从标,审寒热而异施也。少阳相火,从 火化为本;太阴湿土,从湿化为本。其治但从火湿之 本,不从少阳太阴之标也。阳明燥金,金从燥化,燥为 本,阳明为标;厥阴风木,木从风化,风为本,厥阴为标, 其治不从标本,而从乎中。中者,中见之气也。盖阳明 与太阴为表里,其气互通于中,是以燥金从湿土之 中气为治;厥阴与少阳为表里,其气互通于中,是以 风木从相火之中气为治,亦以二经标本之气不合, 故从中见之气以定治耳。若夫太阳少阴,亦互为中 见之气者,然其或寒或热,标本甚明,可以不求之于 中耳。至于诸病,皆治其本,惟“中满与大小二便不利, 治其标。”盖中满则胃满,胃满则药食之气不能行,而 脏腑皆失所禀,故无暇治其本,先治其标,更为本之 本也。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诸病之急,无急于此,故 亦先治之,舍此则无有治标者矣。至于病气之标本, 又自不同,病发而有馀,必累及他脏他气,先治其本, 不使得入他脏他气为善;病发而不足,必受他脏他 气之累,先治其标,不使累及本脏本气为善。又如病 为本,工为标,工不量病之浅深,病不择工之臧否,亦 是标本不得也。缘标本之说,错出难明,故此述其大 略云。

    《一申治病不先岁气之律》

    凡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 虚虚,医之罪也。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 矣。盖不知岁运之盛衰。自不知人气之虚实。

    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夫治病 不知气之至与不至,而失其时,反其候,则五运之治, 盛衰不分。其有邪僻内生,病及于人者,虽医工莫能 禁之,繇其不知时气也。

    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 盖不知邪正虚实,而妄施攻击,夺人真元,杀人于冥 冥之中,故为切戒。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 致邪,无失止,绝人长命。此《内经》谆谆示戒,学者可不 求师讲明。盖岁有六气分主,有南面北面之政,先知 六气,此六气所在,人脉至尺寸应之,“太阴所在其脉 沉,少阴所在其脉钩,厥阴所在其脉弦;太阳所在,其 脉大而长;阳明所在,其脉短而涩,少阳所在,其脉大” 而浮。如是六脉,则谓天和,不识者呼为病脉。攻寒令 热脉不变,而热疾已生。制热令寒脉如故,而寒病又 起。欲求其适,安可得乎?夭枉之来,率繇于此。不察虚 实,但用攻击,盛盛虚虚,致邪失正,遗人夭殃,绝人长 命也。

    附子山茱萸汤。《三因方》,下同。

    六甲年敦阜之纪,病宜此主之。

    附子、炮 山茱茰各一钱半, 半夏、 肉豆蔻各一 钱二分半, 术、瓜、 乌梅各一钱, 丁香、 藿香各 七分半。

    右锉,作一贴,入姜七片,枣二枚,水煎服。

    黄连茯苓汤

    六丙年漫衍之纪,病宜此主之。

    黄连、 赤茯苓各一钱二分半, 麦门冬、 车前子 各五分半。

    右锉,作一贴,入姜七片,枣二枚,水煎服。

    麦门冬汤

    六戊年赫曦之纪,病宜此主之。

    麦门冬 白芷 半夏 竹叶、 锺乳粉 桑皮 紫菀茸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牛膝木瓜汤

    六庚年坚成之纪,病宜此主之。

    牛膝、木瓜各一钱, 白芍药、 杜仲、 枸杞子、 菟丝子、 黄、松节、 天麻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苓术汤

    六壬年发生之纪,病宜此主之。

    白茯苓 白术 厚朴、 青皮 干姜、炮 半夏 草果 甘草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紫菀汤

    六乙年从革之纪,病宜此主之。

    紫菀茸 白芷 人参 黄芪 地骨皮 杏仁 桑白皮 甘草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苁蓉牛膝汤

    六丁年委和之纪,病宜此主之。

    肉苁蓉、 牛膝、 木瓜 臼、芍药、 熟地 当归 甘草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白术厚朴汤

    《六己年》卑监之纪,病,宜此主之。

    白术土炒 厚朴 半夏制 桂心 藿香 青皮 各一钱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五分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五味子汤

    六辛年涸流之纪,病宜此主之。

    五味子 附子炮 巴戟 鹿茸 山萸 熟地 杜仲炒,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七片,盐少许,水煎服。

    黄芪茯神汤

    六癸年伏明之纪,病宜此主之。

    黄芪 茯神 远志 紫河车 枣仁炒,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正阳汤

    子午之岁,病宜此主之。

    白薇 元参 川芎 桑白皮 当归 白芍药 旋覆花 甘草炙,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五片,水煎服。

    备化汤

    丑未之岁,病宜此主之。

    木瓜、 茯神各一钱半 牛膝、 附子炮,各一钱二 分半 熟地黄、 覆葐子各一钱 甘草七分

    右锉,作一贴,姜五片,水煎服。

    升明汤

    寅申之岁,病宜此主之。

    紫檀香 车前子、炒 青皮 半夏制 酸枣仁 蔷薇 甘草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五片,水煎服。

    审平汤

    卯酉之岁,病宜此主之。

    远志、 紫檀香各一两半, 天门冬、 山茱萸各一 钱二分半, 白术、 白芍药、 甘草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姜五片,水煎服。

    静顺汤

    辰戌之岁,病宜此主之。

    白茯苓 木瓜各一钱二分半 附子炮 牛膝各 一钱 防风 诃子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七分半

    右锉,作一贴,水煎服。

    敷和汤

    巳亥之岁,病宜此主之。

    半夏 五味子 枳实 白茯苓 诃子 陈皮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一钱

    右锉,作一贴,入枣二枚,水煎服。

    火并汤。《古今医统》。下同。

    治风胜燥制

    天南星二两半, 桔梗七钱半, 栀子仁一两三味, 入太阴肺经,助燥化制其风 ;黄连八钱半,此一味 入少阴心经,泻火抑母之甚。母者木也,此实则泻其 子也。 青皮二钱半,以引诸药至风胜之地 ;防风 三钱, 薄荷一钱,二味散风势。

    右为粗末,每服七钱半,水一大盏,姜三大片,煎七分,去查温服。

    风并汤

    治水胜湿制

    苍术二两,米泔水浸一宿炒 白术二两半,麸炒 甘草五钱炙,三味入太阴脾经,助土以制水之甚; 吴茱萸五钱、 干姜五钱七分,二味入厥阴肝经,泻 木以抑母甚。母者水也,此实则泻其子也。 附子炮, 一钱一字,引诸药至水之地

    右为粗末,每服七钱,大枣一枚,水一盏,煎七分,去查温服。

    温并汤

    治火胜寒制

    黄蘗二两半,盐水炒, 知母一两,二味,入少阴肾经, 助寒化以制火甚 ;黄芩五钱,酒炒, 栀子仁四钱 二味,入太阴脾经,助湿化以抑母甚 ;黄连一钱,姜 汁炒,引诸药至火胜之地

    右为粗末,每服七钱,灯心七根,莲子五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燥并汤

    治土胜风制

    川芎一两,米酢炒, 当归一两半,酒洗。二味入厥阴 肝经,助风化以制其湿, 南星一两,汤炮七次, 桑白皮蜜炙七钱。二味泻燥夺母, 大枣五枚,引诸 药至湿地, 川萆薢八钱,以散湿。

    右为粗末,每服七钱,姜五片,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寒并汤

    治金淫胜制

    肉桂二两,入少阴心经,助热化以制金甚 ;当归一 两半,酒洗,助木生火以制燥甚 ;泽泻一两,入少阴 肾经,泻寒以抑母 ;独活六钱,与泽泻同 ;桔梗三 钱半,引诸药至燥胜之地。

    右为粗末,每服六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燥易则止。

    雾沤渎并汤

    治火胜阴精制

    天门冬去心三两,净蜜汤浸 生地黄二两半,酒洗, 入阴精,助水化以制热甚 柴胡五钱, 连𧄍、 黄芩各二钱,二味入雾沤渎,抑甚 ;地骨皮、 黄蘗 各二钱,二味引诸药至热胜之地。

    右为粗末,每服七钱,灯心一撮,水一盏,煎七分,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