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六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六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七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百六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四十九

      呕吐门二

      李梴医学入门呕分干湿 吐别腥酸 有冷热气食之殊 下焦寒 不可

      下 湿痰火水 脓血风暑 蛔虫

      李中梓医宗必读呕吐论

      陶华六书论干呕 论呕吐

      薛己医按呕吐

      徐春甫古今医统呕吐之因不同 久病火郁吐酸宜辛温发散 新病吐

      酸当从寒味

      王肯堂证治准绳总论 治法

      张介宾景岳全书呕吐论证 虚证 实证 吐蛔 治呕气味论 恶心

      证治 吐酸吞酸辨证 论治

      陈士铎石室秘箓呕吐治法 吞酸吐酸治法

    艺术典第二百六十九卷

    医部汇考二百四十九

    呕吐门二

    《明李梴医学入门》

    呕分干湿

    湿呕,有声有物,食已则呕;干呕,空呕无物,总属阳明 气血俱病,故呕比吐为重。热呕,口苦烦渴,脉数,手心 身热。寒呕,头痛,胸满,厥冷吐沫,脉迟,吐哕。呃皆然。 湿呕表邪传里,里气上逆,故半表里证多呕也。三阳 发热者,俱小柴胡加生姜主之。胸满,日晡潮热,加芒 硝。呕不止,便闭者,大柴胡汤。呕多,虽有阳明证,胃薄 不可下者,甘桔汤。烦渴者,先呕后渴,为欲解,猪苓汤。 先渴后呕,为停水,赤茯苓汤。饮水即呕者,五苓散。虚 烦渴者,竹叶石膏汤加姜汁,或栀豉汤。上热下寒呕 者,黄连汤。胃寒下利,厥冷不渴者,理中汤去术加姜 汁,或正气汤加姜汁。少阴三证,膈上寒饮,呕吐涎沫, 或吐利而渴者,四逆汤加生姜。脉沉或欬或悸,挟水 气者,真武汤去附子加姜汁。手足寒,心中温温,欲吐 不吐,愦愦无奈何者,生姜汁半夏汤。经汗下虚者,干 姜芩连人参汤。汗后水药,及谷食不下者危,小半夏 汤救之。又有温毒呕者,心闷发斑。水证呕者,先呕怔 忡。呕脓血者,腥臊气逆上冲,呕尽自愈。

    干呕。胃热与谷气相并,上熏心,下痞塞,故呕则无所 出,食则不能纳,黄连解毒汤。有太阳无汗干呕者,风 邪上壅也,桂枝汤。有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而但呕, 或干呕者,里实气逆,上而不下也,葛根汤。胃寒津枯, 干呕渴者,理中汤。少阴三证:干呕下利,脉微者,白通 汤。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利不止,烦躁 厥逆无脉者,白通加猪胆汁汤。厥阴头痛,干呕吐痰, 或自利,厥冷烦躁者,三味参萸汤。胸中似喘不喘,似 呕不呕,似哕不哕,愦愦无奈何者,生姜汁半夏汤。大 小橘皮汤。

    吐别腥酸

    吐有物无声,食入即吐,丹溪以属太阳血病,然胃实 主之。吐利腥臊者为寒,酸臭者为热,治与呕哕一同。 凡呕吐脚软痛者,脚气也。呕吐脉弱,小便自利,身微 热而厥者,虚极难治。

    有冷热气食之殊

    胃冷呕清,手足厥,食久乃吐,二陈汤加姜、桂,甚则加 丁附,或“丁香半夏丸。”胃热面红,手足热,食已即吐,二 陈汤加姜炒芩、连、山栀,暴甚略加槟榔、木香。胃口痛, 加姜汁,或葛根竹茹汤、加味橘皮竹茹汤,或小柴胡 汤加竹茹。如时常口吐清水,冷涎自下涌上者,此脾 热所致也,二陈汤加白术、白芍、升麻、炒芩连、山栀、神 麹麦芽干生姜等分,或丸或煎服。

    凡气吐者,气冲胸痛,食已暴吐而渴,治当降气和中, 六君子汤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叶,或七气汤。热气 冲者,古荆黄汤加人参、甘草。

    中焦吐者,食积与气,或先吐而后痛,或先痛而后吐, 治当以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行气紫沉丸”消积。 寻常平胃散、二陈汤加青皮、砂仁、白豆蔻、山楂、神麹 调之。

    下焦寒

    下焦吐者,寒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久则小便清利, 大便不通,乃阴气偏结,不与阳和,治当温其寒而通 其秘,复以中焦药和之。附子理中汤、木香匀气散,合 理中汤、四逆汤、丁胡三建汤、古丁半汤、养正丹、古半 硫丸。

    不可下

    呕家不可下者,常也。如喜冷烦渴,胸满腹痛甚,大便 闭者,大小膀胱结也。热者,大柴胡汤下之,虚者,润之。

    湿痰火水

    呕吐痰火为多,二陈汤加姜炒芩连,或小调中汤主之。肝火冲胃者,单黄连丸,或单人中白,姜汁化服。脾 经湿痰郁滞上中二焦,时时恶心,吐出清水,或如豆 汁者,胃苓汤加半夏、槟榔。

    水呕心下怔忡。先渴后呕者。赤茯苓汤。先呕后渴者。 猪苓汤。水入即吐者。五苓汤。

    脓血风暑

    腥气臊气熏炙。恶心呕吐。杂以涎血。此脓血聚于经 中。所谓呕家有痈脓。不须治。脓尽自愈。四物倍赤茯 苓、牡丹皮。虚者八珍汤加陈皮。

    风邪在胃,翻翻不定,或郁酸水,全不入食者,《不换金》 正气散、麦冬汤、安脾丸。不宜轻用参术补住,邪气反 甚。惟久病胁痛者,木克土也,方敢用六君子汤加青 皮、芍药、柴胡、升麻、川芎、砂仁、神麹。治水热者,小柴胡 汤加青黛,姜汁蒸饼为丸服。

    署吐烦渴,黄连香薷散、六一散加砂仁,或枇杷叶散、 “钱氏白术散。”

    蛔虫

    久病胃气虚弱,全不纳食,闻食气则呕者,四味藿叶 汤,或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香附、参、芪。胸痞短气者,调 中益气汤。胃虚寒痰作呕者,增半汤。

    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 甚者,胃中有蛔也。二陈汤加苦楝根、史君子、白术、乌 梅,或用锡灰、槟榔等分,米饮调服亦可。凡吐如青菜 汁者死,此是乍然呕吐,非翻胃比也。

    《李中梓医宗必读》

    《呕吐论》

    愚按:古人以呕属阳明,多气多血,故有声有物,血气 俱病也;吐属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血病也;哕 属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气病也。东垣以呕吐 哕俱属脾胃虚弱,或寒气所客,或饮食所伤,致上逆 而食不得下也。洁古老人从三焦分气积寒三因,上 焦在胃口,上通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 天气,下通地气,主熟腐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 主出而不纳。故上焦吐者,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 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即吐,渴欲饮水,治当降气和 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气食相假,其脉浮 而弦,其证或先痛后吐,或先吐后痛,法当去积和气。 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大“而迟。”其证朝食 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不通,法当通其闭塞, 温其寒气。后世更为分别,食刹则吐,谓之呕刹者,顷 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用小半夏汤。食入则吐,谓 之暴吐,言食才下咽,即便吐出。生姜橘皮汤,食已则 吐,谓之呕吐,言食毕然后吐。橘皮半夏汤。食久则吐, 谓之反胃,盖食久则既入于胃矣,胃中不能别清浊, 化精微,则复反而出,水煮金花丸。再食则吐,谓之翻 胃,言初食一次不吐也。第二次食下,则吐直从胃之 下口翻腾上出,《易老紫泥丸》。旦食暮吐,暮食朝吐,乃 积一日之食,至六时之久,然后吐,此下焦病,半夏生 姜大黄汤。以上诸证,吐愈速则愈在上,吐愈久则愈 在下,阴阳虚实之间,未易黑白判也。古方通以半夏、 生姜为正剂,独东垣云:“生姜止呕,但治表实气壅。”若 胃虚谷气不行,惟当补胃推扬谷气而已。故服小半 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愈。挟寒者,喜热恶寒,肢 冷脉小,或二陈汤加丁香、炮姜,或理中汤加枳实,并 须冰冷与服。冷则不吐,诸药不效者,红豆丸神效。挟 热者,喜冷恶热,躁渴脉洪,二陈汤加黄连、栀子、竹茹、 枇杷叶、干葛、生姜、芦根汁。气滞者,胀满不通,二陈汤 加枳实、沉香、木香。痰饮者,遇冷即发,俗名“冷涎泛。”先 以姜苏汤下灵砂丹,继以顺气之药。食积者,消导乃 安。枳实、厚朴、苍术、神麹、麦芽、山楂、砂仁。吐而诸药不 效,必假镇重以坠之,灵砂丹、养正丹。吐而中气久虚, 必借谷食以和之。宜白米炒焦黑色。陈皮茯苓半夏 甘草陈仓米苡仁谷糵。时时呷陈米饮,先吐后泻,身 热腹闷,名曰“漏气。”此因上焦伤风,邪气内著,麦门冬 汤。二便不通,气逆不续,名曰走哺,此下焦实热,人参 汤主之。干呕气逆,橘皮、生姜等分。恶心胃伤虚者,人 参橘红茯苓、甘草、半夏、生姜。实者,枳壳、砂仁、橘红、半 夏、白蔻、藿香。呕苦邪在胆经,黄连、甘草、生姜、橘皮、柴 胡。吐酸责之肝脏,挟热者,左金丸加白蔻、生姜、竹茹、 栀子。挟寒者,左金丸加丁香、干姜、白术、沉香。呕清水 者,多气虚,六君子汤加赤石脂。吐蛔虫者,皆胃冷,理 中汤加川椒五粒、槟榔五分,吞乌梅。详别其因,对证 用药。不胶于一定之迹。乃可应无穷之变耳。

    《陶华六书》

    《论干呕》

    干呕者,空呕而无物出也。大抵热在胃脘,与谷气并, 热气上熏,心下痞结,则有此证。“太阳汗出干呕,桂枝 汤主自汗也。少阴下利干呕,生姜汤主下利也。厥阴 吐涎沫干呕,吴茱萸汤主涎沫也。”

    邪去呕自止。又有水汽二证:太阳表不解,心下有水 气,身热干呕者,微喘或自利,小青龙汤。不发热,只恶寒,胁痛,欬而利,干呕者,亦水汽也,十枣汤。膈上有寒 饮,干呕者,属少阴,四逆汤也。

    伤寒热在胃口。与谷气并。热气上熏无物。名干呕。分 实热水汽治之。此与哕证不相类。

    三四日,邪传少阳胆,胸胁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 按至半阴半阳,及脉来弦数者,是半表半里也。缘胆 无出入之路,用小柴胡,其经有三禁,汗、下、吐也。盖阳 明与少阳三经,不从乎中治也。中者,半表半里,而阳 交中,名曰少阳也。

    《论呕吐》

    呕者,声物俱出者也;吐者,无声而但出物者也。故仲 景复重言“干”以别之,则呕为有物明矣。干,犹空也,但 空呕而无所出耳。然呕吐俱有物出,较之轻重,则呕 甚于吐。盖表邪搏里,里气上逆,故呕吐而水谷不下 也。有胃热脉弦数,口舌烦渴;有胃寒脉弦迟,逆冷不 食,小便利,有水汽,先渴后呕,膈间怔忡,有脓血,喉中 腥,奔逆上冲,不须治之,呕脓尽自愈。是四者,不可不 辨。大抵邪半在表半在里,则多呕吐,及其里热而致 吐亦有之。故《经》曰:“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为其 气逆,未收敛为实也。设或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微 热而见厥者,难治,以其虚寒甚也。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因得汤反剧者,属上焦,橘皮 汤、小柴胡汤。似呕似哕,似喘,心下《愦愦》,大橘皮汤。汗 下后,关脉迟缓而吐,为胃寒,理中丸。

    瘥后虚烦呕吐。竹叶石膏汤加生姜汁。屡经汗下。食 气膈塞。食入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汗后,水药不入口者,曰逆,半夏茯苓汤。《金匮》曰:“诸呕 吐,谷不下,半夏汤。”呕吐,脉滑数或洪,发热,茅根汤。

    《薛己医按》

    呕吐

    “若脾胃气虚,呕吐而胸膈不利者,用六君子汤壮脾 土,生元气。若过服辛热之剂,而呕吐噎膈者,用四君 子汤加芎、归,益脾土以抑阴火。若胃火内格,而饮食 不入者,用六君子汤加芩、连,清热养胃。若病呕吐,食 入而反出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中补脾。若服 耗气之剂,血无所生而大便燥结者,用四君子加芎”、 归,补脾生血。若火逆冲上,食不得入者,用四君子加 山栀、黄连,清热养血。若痰饮阻滞,而食不得入者,用 六君子加木香、山栀,补脾化痰。若脾胃虚寒,饮食不 入,或入而不化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补脾胃。 不能慎房劳,节厚味,调饮食者,不治。年高无血者,亦 不治。

    《徐春甫古今医统》

    呕吐之因不同

    《杨仁斋》云:“胃气不和而呕吐,人所共知。然有胃寒,有 胃热,有痰饮,有宿食,有风邪入胃,有气逆冲上。数种 之异,可不究其所自来哉。”

    久病火郁吐酸宜辛温发散

    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夫久病人脾胃虚弱,属郁 者多,此吐酸宜从东垣安胃之治,是则热因热用之 法也。或谓东垣以吐酸为寒,诚不知东垣者也。予观 前人立论,如《局方》以温热之剂治吐酸,不能使人不 致疑于寒,是未审经旨专为热证也。知此热者,惟刘 河间一人耳。

    新病吐酸当从寒味

    丹溪云:“凡吐酸吞酸,皆属于热,必用吴茱萸,顺其性 而折之。炒黄连、炒栀子为必用之药,此则火以病酸 而出治也。故只从寒味,须用茱萸,亦顺其火而折之 者也。”知东垣者,其惟丹溪乎?

    《王肯堂证治准绳》

    《总论》

    东垣曰:“夫呕吐、哕者,皆属于胃。胃者,总司也,以其气 血多少为异耳。且如呕者,阳明也,阳明多血多气,故 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慎 不可下’。”孙真人曰:“呕家多服生姜,乃呕吐之圣药也, 气逆者必散之,故以生姜为主。吐者,太阳也。太阳多 血少气,故有物无声,乃血病也。有食入则吐,有食已” 则吐,以陈皮去白主之。哕者,少阳也,少阳多气少血, 故有声无物,乃气病也,以姜制半夏为主。故朱奉议 治呕吐哕,以生姜、半夏、陈皮之类是也。究三者之源, 皆因脾气虚弱,或因寒气客胃,加之饮食所伤而致 也,宜以丁香、藿香、半夏、茯苓、陈皮、生姜之类主之。若 素有内伤而兼此疾,宜察其虚实,使内消之。痰饮者 必下之。当分其经。对证用药。不可乱也。

    《治法》

    《金匮》方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又云:“呕 家本渴,渴者欲为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 半夏汤主之。”用半夏一斤,生姜半斤,水七升,煮一升 半,分温再服。又云:“卒呕吐,心下痞,有水,眩悸者,小半 夏加茯苓汤主之。”即前方加茯苓四两也。则生姜、半 夏,固通治呕吐之正剂矣。然东垣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 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勿作表实, 用辛药泻之。故服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 愈,此仲景心法也。

    仲景云:“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 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 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愦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 而吐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 于大黄,故不禁也。《兵法》曰:避其锐,击其惰,此之谓也。” 丹溪泥之,而曰:“凡病呕吐,切不可下,固矣夫。”

    《景岳全书》
    臣张介宾著

    《呕吐论证》

    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 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所谓邪者,或暴伤寒 凉,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汽聚 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 证,此皆呕之实邪也。

    “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 此既无邪,必胃虚也。或遇微寒,或遇微劳,或遇饮食 少有不调,或肝气微逆,即为呕吐者,总胃虚也。”凡呕 家虚实,皆以胃气为主。使果胃强脾健,则凡遇饮食, 必皆运化,何至呕吐?故虽以寒热饥饱大有所伤,亦 不能动,而兹略有所触,便不能胜。使非胃气虚弱,何 以若此?此虚实之原,所当先察,庶不致误治之害。凡 胃气本虚,而或停滞不行者,是又虚中有实,不得不 暂从清理,然后可以培补。又或虽有停滞,而中气虚 困不支者,是又所急在虚,不得不先顾元气,而略兼 清理。此中本末先后,自有确然之理,贵乎知权也。 呕家虽有火证,详列后条,然凡病呕吐者,多以寒气 犯胃,故胃寒者十居八九,内热者十止一二,而外感 之呕,则尤多寒邪,不宜妄用寒凉等药,使非真有火 证而误用之,胃强者犹或可支,胃弱者必遭其虐。观 刘河间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此言 过矣,若执而用之,其害不小。又孙真人曰:“呕家圣药 是生姜。”此的确之见也,胜于河间远矣。

    仲景曰:“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此但以伤 寒为言也。然以余之见,则不但伤寒,而诸证皆然。何 也?盖杂证呕吐,尤非伤寒之比,其在伤寒,则犹有热 邪,但以热在上焦,未全入腑,则下之为逆,故不可下 也。若杂证之呕吐,非胃寒不能化,则脾虚不能运耳。 脾胃既虚,其可攻乎?且上下之病气或无涉,而上下 之元气实相依。此呕吐之所以不可攻者。正恐病在 上而攻其下。下愈虚而上愈困耳。

    虚证

    凡胃虚作呕者,其证不一,当知所辨。若胃脘不胀者, 非实邪也。胸膈不痛者,非气逆也。内无热躁者,非火 证也。外无寒热者,非表邪也。无食无火,而忽为呕吐 者,胃虚也。“呕吐无常,而时作时止者,胃虚也。食无所 停,而闻食则呕者,胃虚也。气无所逆,而闻气则逆者, 胃虚也。或身背,或食饮微寒即呕者,胃虚也。或吞酸, 或嗳腐,时苦恶心,兀兀然,泛泛然,冷咽靡宁者,胃虚 也。或因病误治,妄用克伐寒凉,本无呕而致呕者,胃 虚也。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中焦而不化者,胃 虚也;食入下焦而不化者,土母无阳,命门虚也。”凡此 虚证,必皆宜补,是固然矣。然胃本属土,非火不生,非 暖不化,是土寒者,即土虚也。土虚者,即火虚也。故曰: “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所以东垣《脾胃论》特 著温补之法,盖特为胃气而设,庸可忽哉?苐在河间 则言呕因胃火,是火多实。兹余言呕因胃寒,是寒多 虚也。一热一寒,若皆失中和之论,不知呕因火者,非 谓其必无,但因火而呕者少,因寒而呕者多,因胃实 而呕者少,因胃虚而“呕者多,故不得不有此辨。” 虚呕之治,但当以温胃补脾为主,宜人参理中汤为 正治,或温胃饮、圣术煎、参姜饮之类,亦可酌用,或黄 芽丸尤为最妙。若胃口寒甚者,宜附子理中汤,或四 味回阳饮,或一炁丹主之。若虚在阴分,水泛为痰而 呕吐者,宜金水六君煎。虚甚者,宜理阴煎,或六味回 阳饮。若久病胃虚,不能纳谷者,但当以前法酌治之。 若胃气微虚而兼痰者,宜六君子汤主之。凡中毒而 吐者,当察其所中者何物。盖中热毒而吐者,宜解以 寒苦之剂。中阴寒之毒而吐泻不止者,宜解以温热 之剂。若因吐泻而脾胃致虚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 证有中寒毒吐泻,治按在后,当并阅之。

    实证

    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 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 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因外 感者,必头身发热,脉数而紧。如无实证实脉而见呕 吐者,切不可以实邪论治。

    寒邪犯胃而作呕者,其证有三:一以食饮寒凉,或误 食性寒生冷等物,致伤胃气,因而作呕。若果寒滞未散,而兼胀兼痛者,宜温中行滞,以大小和中饮、神香 散,或二陈汤加姜桂之类主之,或和胃饮亦佳。 一以阴寒气令,或雨水沙气,及水土寒湿之邪犯胃, 因而作呕作泄。若寒滞未散,而或胀或痛者,宜温中 散寒,以平胃散、神香散、加减二陈汤、除湿汤、《局方》四 七汤、大七香丸之类主之。

    一以风寒外感,或伤寒,或痎疟。凡邪在少阳,表邪未 解,而渐入里,所以外为寒热,内作呕吐。盖少阳之经, 下胸中,贯膈而然,此半表半里证也。治宜解表散寒, 以柴陈煎、小柴胡汤、正柴胡饮之类主之。若微呕微 吐者,邪在少阳。若大呕大吐者,此又邪在阳明,胃家 病也,宜二陈汤,或不换金正气散、藿香正气散之类 主之。若胃虚兼寒者,惟理中汤、温胃饮之类为宜。 饮食伤胃而作呕者,如果留滞未消,而兼胀痛等证, 宜大和中饮、排气饮、神香散之类主之,或启脾丸亦 可酌用。如食已消而呕未止者,宜温胃饮主之。 火在中焦而作呕者,必有火证,火脉,或为热渴,或为 烦躁,脉必洪数,吐必涌猛,形气声色必皆壮丽。若察 其真有火邪,但降其火,呕必自止。火微兼虚者,宜《外 台》黄芩汤,或半夏泻心汤。火甚者,宜抽薪饮,或大小 分清饮。若暑热犯胃,多渴多呕,气虚烦躁,而火有不 清者,竹叶石膏汤。若热甚呕吐不止,而火在阳明兼 头痛者,白虎汤,或太清饮,或六一散。若冒暑呕吐而 火不甚者,宜香薷饮,或五物香薷饮俱可。

    痰饮留于胸中,或寒湿在胃,水停中脘而作呕吐者, 宜和胃二陈煎、苓术二陈煎,或小半夏加茯苓汤、橘 皮半夏汤之类,皆可酌用。

    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气,胃受肝邪,所以作 呕。然胃强者未必易动,而易动者,多因胃虚。故凡致 此者,必当顾胃气,宜“六君子汤,或理中汤主之。若逆 气未散,或多胀满者,宜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之类 主之,或神香散亦佳。”

    疟痢作呕者,在疟疾则以表邪内陷,凡邪在少阳、阳 明、太阴者,皆能作呕,表解,呕必自止。在痢疾之呕,则 多因胃气虚寒,盖表非寒邪,无以成疟;里非寒邪,无 以成痢病,不知本尚何医云二证方论具载本门。 朝食午吐,午食晚吐,或朝食暮吐,详后《反胃门 方》治呕吐之极,或反胃,粥汤入胃即吐,垂死者。人参 二两,水一升,煮四合,热服,日再进,兼以人参煮粥食 之,即不吐。

    吐蛔

    凡吐蛔者,必因病而吐蛔。非因蛔而致吐也。故不必 治其蛔,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蛔自止矣。

    有因胃火而吐蛔者,以内热之甚,蛔无所容而出也, 但清其火,火清而蛔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 之属是也。

    有因胃寒而吐蛔者,以内寒之甚,蛔不能存而出也, 但温其胃,胃暖而蛔自安,仲景乌梅丸之属是也。 有因胃虚无食而吐蛔者,以仓廪空虚,蛔因求食而 上出者,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以防根本 之败,如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之属是也。

    以上三者,固皆治蛔之法,然蛔有死者,有活者,若吐 死蛔,则但治呕如前可也,若活蛔上出不已,则不得 不有以逐之,盖蛔性畏酸苦,但加乌梅为佐使,则蛔 自伏也。若胃实火盛者,可加苦楝根,或黄连亦善。其 有未尽者,俱详列诸虫本门,及后条吐蛔治按之中。

    《治呕气味论》

    凡治胃虚呕吐,最须详审气味。盖邪实胃强者,能胜 毒药,故无论气味优劣,皆可容受。惟胃虚气弱者,则 有宜否之辨。而胃虚之甚者,则于气味之间,关系尤 重。盖气虚者,最畏“不堪”之气,此不但腥臊耗散之气 不能受,即微香微郁,并饮食之气亦不能受,其他可 知矣。胃弱者,最畏“不堪”之味,此非惟至苦极劣之味 不能受,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亦不能受,而其他 可知矣。此胃虚之呕,所以最重气味,使或略有不投, 则入口便吐,终无益也。故凡治阳虚呕吐等证,则一 切香散醎酸辛味不堪等物,悉当以己意相测,一有 不妥,切不可用,但补其阳,阳回则呕必自止,此最确 之法,不可忽也。余尝见一沈姓者,素业医,极多劳碌, 且年及四旬,因患㿗疝下坠,欲提使上升,自用盐汤 吐法,不知胃虚畏咸,遂致吐不能止,汤水皆呕,如此 者一日一夜,忽又大便下黑血一二碗,而脉则微渺 如毛,几如将绝。此盖吐伤胃气,脾虚之极,兼以盐汤 走血,故血不能摄从便而下。余令速用人参、姜、附等 剂,以回垂绝之阳,庶乎可疗。忽又一医至曰:“诸逆冲 上,皆属火也,大便下血,亦因火也,尚堪用参、附乎?宜 速饮童便,则呕可愈,而血亦止矣。”其人以为有理,及 童便下咽,即呕极不堪名状,呕不止而命随继之矣。 呜呼!夫以胃强之人,亦且闻尿欲呕,况呕不能止,而 复可加以尿乎?此不惟死者堪怜,而妄用若此者,尚 敢称医。诚可恶可恨也。故笔之于此。并以征气味之要。

    恶心证治

    恶心证,胃口泛逆,兀兀不宁之病。凡恶心欲吐,口必 流涎,咽之不下,愈咽愈恶,而呕吐继之,亦有不呕吐 而时见恶心者。然此虽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非心 病也。此证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饮,有秽气,有火邪, 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 之。若欲察之,但当察其虚实寒热,则尽之矣。然实邪 恶心者,邪去则止,其来速,其去亦速;虚邪恶心者,必 得胃气大复,其病方愈。且此证惟虚寒者十居八九, 即有实邪呕恶者,亦必其脾气不健,不能运化而然, 此所以凡治恶心者,必当知其实中有虚,勿得妄行 攻击,而胃气不可不顾也。

    “虚寒恶心,其证最多。若非猝暴而常见,或形气不足 之辈,悉以胃气弱也。故凡治此者,多宜以温补为主。 若脾胃微虚生痰,或兼吞酸嗳腐,欬嗽恶心者,宜六 君子汤。若脾胃虚寒,痰滞而恶心者,金水六君煎。若 脾胃虚寒,或太阴自利,腹痛,呕吐恶心者,温胃饮,或 理中汤、圣术煎。若脾肾虚寒,上下不能运行,或胀满”, 或呕吐。或伤寒阴证。寒邪深入三阴。而恶心呕吐不 止者。理阴煎或温胃饮。

    实邪恶心,以一时邪滞犯胃,得吐则滞去,滞去则恶 心自解。若有馀邪,如法治之。若恶心多痰,及风寒欬 嗽,或伤生冷,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者,二陈汤或橘 皮半夏汤。若脾胃多滞,或寒湿伤脾,恶心者,平胃散。 若胃寒多滞,或伤生冷,或寒痰不清,吞酸胀满恶心 者,和胃饮,或和胃二陈煎。若受秽浊寒邪,胀满腹痛 恶心者,调气平胃散。若感冒暑热火盛,烦躁恶心者, 仲景“竹叶石膏汤。”若中药毒,或诸毒而恶心者,速宜 于诸毒门求法治之。

    《吐酸吞酸辨证》

    吐酸一证,在河间言其为热,在东垣言其为寒,夫理 有一定,奚容谬异若此?岂理因二子可以易乎?必二 子于理有一悖者,此余之不能无言,以东垣为是,而 以河间为非也。何以见之?盖河间之说,实本《内经》。经 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河间、《病机》悉训 为火,而甚以主寒者为非。不知《内经》此论,乃以运气 所属。概言病应。非以呕吐注泄。皆为内热病也。如果 言热。则何以又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上出,故痛而 呕也。”又曰:“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 及为哕噫。”此言呕吐之有寒也,岂皆热耶?又曰:“太阳 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此言泄泻之有寒也,岂亦 热耶?由此观之,则其此处言热,而彼复言寒,岂非自 相矛盾,能无谬乎?不知《内经》之理,圆通详悉,无不周 备,故有此言其常,而彼言其变“者,有此言其顺,而彼 言其逆者;有此篇未尽而足之他论者;有总言所属, 而详言所病者。此《内经》”之元奥,所以不易穷也。故凡 善观此者,务宜悟其源流,察其分合。其博也,必烛其 为千为万;其约也,必贯其总归一理。夫如是,斯足称 明眼人矣。倘不能会其巅末,而但知“管测”一班,又乌 足以尽其妙哉!矧复有不明宗旨,悖理妄谈,谬借经 文,证己偏见者,尚难枚举,无暇辨也。兹因二子之论, 故并及之,而再悉于《左观》者,其加政焉。

    辨河间《吐酸之论》为非:河间曰:“酸者,肝木之味也。 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 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所以妄言 为寒者,但谓多伤生硬粘滑,或伤冷物,而为噫酸吞 酸,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岂知《经》言: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故凡内伤冷物者,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 者,或寒热相击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者。亦有 内伤生冷而反病热,得大汗热泄身凉而愈也。若久 喜酸而不已,则不宜温之,宜以寒药下之,后以凉药 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也。”凡此皆河间之说,余每见 之,未尝不反复切叹。观其所言病机,则由火及金,由 金及木,由木及脾,所以为酸。若发微谈理,果可转折 如此,则指鹿为马,何患无辞?惟其执以为热,故不得 不委曲若此。若余言其为寒,则不然也。夫酸本肝木 之味,何不曰火衰不能生土,则脾气虚而肝邪侮之, 故为酸也?岂不于理更为明切,而何以曲折强解,有 若是乎?又若《内经》所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此 言伤寒证,寒邪在表,则为三阳之发热;及其传里,则 为阳明之内热,岂以内伤冷物,而亦云病热者耶?又 岂有内伤冷物而可以汗解者耶?即以气血强盛之 人,偶伤生冷,久留不去,而郁为热者,此以郁久化热, 或亦有之,岂果因生冷而反热耶?矧!《内经》本以外感 言,而河间引以证内伤,谬亦甚矣。此不惟大害轩岐 之旨,而致后人执以借口,其害又将何如也。

    辨东垣吐酸之论为是。据发明曰:“《内经》言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胃气不受外邪,故 呕。仲景以生姜、半夏治之。以《杂病论》之,呕吐酸水者, 甚则酸水浸其心,其次则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涩不能相对,以大辛热药疗之,必减也。酸味者,收气也, 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大 咸热之剂泻其子,以辛热为之佐,而泻肺之实,《病机》 作热攻之,误矣。盖杂病酢心,浊气不降,欲为中满寒 药,岂能治之乎?”此东垣之说也。余谓其最为得理,但 其立言太讳,如所云收气,及西方金旺,水为金子等 义,人有未达,每多忽之。即在丹溪,亦曰:“东垣不言外 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 可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丁香,且无治 湿热郁积之法,为未合经意也。因考丹溪治法,则用 茱连丸、二陈汤,且曰:“宜用炒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 乃反佐之法也,必用黄连为君以治之。”此丹溪之意, 亦主于热,正与东垣相反,而欲以芩、连治吐酸,则不 可不辨也。故余以东垣之说,请为之疏焉。夫所谓收 气者,金气也,即秋气也。《内经》曰:“秋气始于上。”盖阴盛 之渐,必始于上,以阳气之将退也;寒肃之渐,必始于 上,以阳气之日降也。其云金旺者,非云肺气之充实, 正言寒气之有馀也。其云子令母实者,以寒在上焦, 则收气愈甚,故治用咸热等剂,以泻其子,亦无非扶 阳抑阴之道,最切当也。丹溪未达其意,而反以非之, 抑又何也?即如丁香,气味辛爽,无毒。凡中焦寒滞,气 有不顺者,最其所宜,又何至以“犯”字相戒,而使后人 畏之如虎耶?盖丹溪但知丁香不可犯,而不知黄连、 黄芩,又岂吞酸证所宜轻犯者哉!然说虽如此,而说 有未尽,则云寒云热,犹不无疑,谨再竟其说焉。 吐酸证诸言为热者,岂不各有其说?在刘河间则曰: “如饮食热,则易酸矣。”在戴原礼则曰:“如谷肉在器,湿 热则易为酸也。”又有相传者曰:“观之造酒者,凉作则 甘,过热则酸,岂非酸由热乎?”诸说如此,宛然可信,而 欲人不从,不可得也。凡诸似是而非者,正以此类譬 之。射者但能不离于前后左右,便云高手。不知犯此 四字,尚足以言射乎?而诸家之说,亦犹是耳。何以见 之?盖察病者当察以理,察理者当察以真。即如饮食 之酸由乎热,似近理矣。然食在釜中,使能化而不酸 者,此以火力强,而速化无留也。若起置器中,必久而 后酸,此停积而酸,非因热而酸也。尝见水浆冷积既 久,未有不酸者,“此言热也,因不行也。”又云:“造酒者热 作则酸”,亦似近理。然必于二三日之后,郁热不开,然 后成酸,未有热作及时,而遂致酸者。且人之胃气,原 自大热,所以三餐入胃,俱能顷刻消化,此方是真阳 火候之应。若如造酒者,必待竟日而后成,则日不再 餐,胃气能无惫乎?若必如冷作之不酸,方云无火,则 “饮食之化,亦须旬日”,此其胃中阳气不已竭乎?是可 见胃气本宜暖,稍凉不可也;酒瓮本宜疏,郁闷不可 也。故酒瓮之化,亦安能如胃气之速,而胃气之健,又 安可同酒瓮之迟乎?此其性理相悬,奚啻十倍,有不 待辨也明矣。且人之馀食在胃,以速化为贵,若胃中 阳气不衰,而健运如常,何酸之有?使火力不到,则其 化必迟,食化既迟,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此酸即 败之渐也。故凡病吞酸者,多见饮食不快,自食有不 快,必渐至中满痞隔泄泻等证,岂非脾气不强,胃脘 阳虚之病,而犹认为火,能无误乎?余向在燕都,尝有 一缙绅患此而求治者,余告以寒,彼执为热,坚持造 酒之说,以相问难,莫能与辨,竟为芩、连之属所毙,而 终不能悟,岂非前说之误之也耶?亦可哀矣!余故曰: 人之察理,贵察其真。若见理不真,而疑似固执,以致 酿成大害者,无非此类。此似是而非之谈,所以不可 不辨也。

    吞酸之与吐酸证有三种,凡喉间嗳噫,即有酸水如 酢浸心。杂不堪者,是名吞酸,即俗所谓作酸也。此 病在上脘最高之处,不时见酸,而泛泛不宁者是也。 其次则非如吞酸之近,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 间,时多呕恶,所吐皆酸,即名吐酸,而渥渥不行者是 也。又其次者,则本无吞酸吐酸等证,惟或偶因呕吐, 所出或酸或苦,及诸不堪之味,此皆肠胃中痰饮积 聚,所化气“味,每有浊恶如此,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 但其顺而下行,则人所不觉,逆而上出,则喉口难堪 耳。凡此三者,其在上中二脘者,则无非脾胃虚寒,不 能运化之病,治此者非温不可,其在下脘偶出者,则 寒热俱有,但当因证以治其呕吐,呕吐止则酸苦无 从见矣。”虽然,此亦余之论证,故不得不曲进其说。若 以实理言之。则凡胃强者。何暇计及于酸苦。其有酸 苦者。必其停积不行而然。此宜随证审察。若无热证 热脉可据而执言湿中生热。无分强弱。惟用寒凉。则 未有不误者矣。

    《论治》

    治“吞酸吐酸,当辨虚实之微甚,年力之盛衰,实者可 治其标,虚者必治其本。”

    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盛,或寒或食,偶有所积而为酸 者,宜用行滞温平之剂,以二陈汤、平胃散、和胃饮之 类主之。中气微寒者,宜加减二陈汤,或橘皮汤,甚者宜温胃饮。气微虚者,宜藿香安胃散,此皆治标之法 也。

    脾胃气虚,及中年渐弱,而饮食减少,时见吞酸吐酸 者,惟宜温补脾胃,以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 之,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若虚在阴分,下焦不暖, 而水邪上泛为酸者,宜用理阴煎最妙。

    丹溪曰:“治酸必用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 法也。不知此实正治,非顺性也。盖其性热,最能暖中 下二焦;其味辛苦,最能胜酸涩之味,谓之反佐,见之 过矣。”

    用黄连为君,以治吐酸,乃丹溪之法也。观其《治案》,有 一人酸块自胸直上,咽喉甚恶,以黄连浓煎,冷候酸 块欲上,与数点饮之即下。盖味苦沉降,故酸得苦而 即下,此亦扬汤止沸之法耳。若年壮气强,偶有所积, 及酒湿不行,而酸楚上泛者,或用此法,未必即伤胃 气,而亦可坠引下行,即权宜用,亦无不可,然终非治 本之道也。若气体略有虚弱。及内伤年衰之而患 吐酸者。必不可妄用芩连。再残阳气。虽暂得苦降之 力。而胃气愈伤。则病必日甚。而无可为矣。

    呕吐清水,古法以二术二陈汤或六君子汤,本皆正 治之法。然余尝治水泛为饮者,觉自脐下上冲而吐 水不竭,以理阴煎治之,其妙如神。故此三方皆宜酌 用。

    凡肌表暴受风寒,则多有为吞酸者。此其由息而入, 则脏气通于鼻;由经而入,则脏俞系于背。故凡寒气 一入,则胃中阳和之气被抑不舒,所以滞浊随见而 即刻见酸,此明系寒邪犯胃也。今以讹相传者,皆云 “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何其谬也?夫 因郁成热者,必以渐久而成,或一日或二日,然后郁 而为热也。今凡受寒吞酸者。无不随寒而酸。见在即 刻。岂即刻便成郁热耶。惟其非热。所以却之之法。亦 惟肌表宜温暖。药剂宜香燥。此自寒者热之之正治。 而说者必欲执言为热。故尔强解。所谓“道在迩而求 诸远。”凡属谬妄者。何非此类。

    《石室秘箓》
    臣陈士铎著

    《呕吐治法》

    “吐呕之证,人以为胃虚,谁知由于肾虚。无论食入即 出,是肾之衰。凡有吐证,无非肾虚之故。故治吐不治 肾,未窥见病之根也。”方用人参三钱白术薏仁芡实 各五钱砂仁三粒吴茱萸五分水煎服。此方似平治 脾胃之药,不知皆治肾之法。方中除人参救胃之外, 其馀药品俱入肾经,而不止留在脾也。肾火生脾,脾 土始能生胃。胃气一转。吐呕始平。此治胃而用治肾 之药。人知之乎。

    更有大吐之证,舌如芒刺,双目红肿,人以为热也,不 知此乃肾水干槁,火不能藏,水不能润,食入即出耳。 法当用六味地黄汤一料煎服,恣其吞饮,则馀火下 息而饮食可入。盖胃为肾之关,胃中之火必得肾中 之水以润之,肾水耗,不能上润脾胃,则胃火沸腾,涌 而上出,以致双目红肿,舌如芒刺也。但此证时躁时 “静,一时而欲饮水,及至水到又不欲饮,即强饮之,又 不十分宽快,此乃上假热而下真寒也。”理宜六味汤 内加附子、肉桂,煎冷与饮,始合病源。而今止用六味 地黄汤者何?盖肾虽寒而胃正热,温肾之药,必经过 胃经,热性发作,肾不及救,而胃反助其邪火之焰,则 病热转添,不若竟用六味地黄汤,使其直趋肾宫。虽 经过胃中。不致相犯。假道灭虢。不平胃而胃自平矣。 此亦逆治之法也。

    “大吐之人,治之不可缓也。法当用人参五钱,茯苓、白 术各三钱,甘草三分,陈皮一钱,豆蔻仁三粒,水煎服。” 此方纯用健胃补脾之剂,而人不知其中奥妙也。大 吐之后,津液已干,如何又用健脾补胃以重燥之,得 毋伤之太甚耶?不知脾胃之气健,而后津液能生,苟 以润药补之,则脾胃恶湿,反足伤其真气,所以不用 润剂。而反用燥药也。他脏腑恶燥。惟脾胃脏腑反恶 湿而喜燥。以人参白术投之。正投其所好。又安有燥 烈之虞哉。

    大吐,有寒邪直入肾宫,将脾胃之水挟之尽出,手足 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热之物熨之少快,否则寒 冷欲死。方用附子一个,白术四两,肉桂一钱,干姜三 钱,人参三两救之。下喉便觉吐定,再进则安然如故。 盖肾水养人,何能克心以杀人?惟阴寒邪气,直入肾 宫,则肾火逃避,而诸邪挟众逆犯心君不宁矣。所以 必用附子肉桂干姜一派辛辣大热之物。而又必多 用人参以定变。使诸药遍列分布。无非春温之气。自 然寒邪散而吐止。此方之所以霸而奇也。

    大吐之证,明是虚寒,亦有用参、至数两者。然而吐不 可一类同观,其势不急,不妨少用,可以徐加。倘寒未 深而吐不甚,亦以参、数两加之,恐增饱满之证矣。 大吐之证,虚寒居多,然亦有热而吐者,不可不讲。热 吐者,必随痰而出,不若寒吐之纯是清水也。热吐不可用参,以二陈汤饮之得宜。若寒吐,必须加人参两 许而以辛热之品,始能止呕而定吐。苐!人参可以 暂用,而不可日日服之,吐多则伤阴,暂服人参止吐 则可,若日日服之,必至阳有馀而阴不足,胃中干燥, 恐成闭结之证矣。所以人参可暂而不可常也。 呕吐之证,一时而来,亦小证也。然而倾胃而吐,必伤 胃气,胃气一伤,多致不救。其证有火有寒。火吐宜清 火,而不可降火,寒吐宜祛寒而不可降寒。盖降火则 火引入脾,而流入于大肠,必变为便血之证;降寒则 寒引入肾,而流入于膀胱,必变为遗溺之证矣。我今 酌定二方,一治火吐,名“清火止吐汤。”茯苓一两,人参 二钱,砂仁三粒,黄连三钱,水煎服。此方解火退热,则 呕吐自止,妙在茯苓分消火势,引火缓行于下,而非 峻祛于下也。尤妙人参以扶胃气,则胃土自能克水, 不必止吐,吐自定也。况又有砂仁之止呕乎,所以一 剂而吐止耳。一治寒吐,名“散寒止呕汤。”白术二两,人 参五钱,附子、干姜各一钱,丁香三分,水煎服。此方散 寒而仍用补脾健土之药,则寒不能上越,而亦不敢 下行,势不得不从脐中而外遁也。一剂亦即奏功。如

    胃吐由于脾虚,脾气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补其脾 气,则胃气自安。用人参、茯苓各三钱,白术五钱,甘草、 肉桂、神曲、半夏各一钱,砂仁三粒,水煎服。此方乃治 脾之药居多,何以用之于胃吐之病反宜也。盖胃为 脾之关,关门之沸腾,由于关中之溃乱,然则欲关外 安静,必先关内敉宁,方中全用补脾之药,则脾气得 全,又何患胃口之吐哉。况方中又有砂仁、半夏、神曲 等类,全是止吐之品,有不奏功如神者乎。此又脾胃 双治之妙法也。

    《吞酸吐酸治法》

    “吞酸火也,泄泻寒也”,似乎寒热殊而治法宜变。不知 吞酸虽热,由于肝气之郁结;泄泻虽寒,由于肝木之 克脾。然必一方以治木郁,又一方以培脾土,则土必 大崩,而木亦大雕矣,不若于一方之中而两治之。方 用柴胡、车前子各一钱,陈皮、甘草、神曲各五分,白芍 药五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二证皆愈。此方之绝奇,在 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木 郁一舒,上不克胃,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车前、茯苓,以 分消水湿之气,水尽从小便出,何有馀水以吞酸,剩 汁以泄泻,况又有半夏、神曲之消痰化粕哉。此一治 而有分治之功,世人未尽知也。

    肝经之病,两胁胀满,吞酸吐酸等证,乃肝木之郁也。 正治之法,方用白芍五钱,柴胡二钱,炒栀子、茯苓、苍 术、半夏、甘草各一钱,神曲五分,丹皮三钱,水煎服。此 方之妙,妙在用白芍、丹皮、柴胡也。盖三味乃肝木专 经之药,而芍药尤善平肝,不去远凌脾土,土得养而 木益舒,木舒而气爽,痛自除,吐渐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