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九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九十八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九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百九十八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七十八

      汗门一

      黄帝素问经脉别论 阴阳别论 脏气法时论 痹论 评热病论 脉要精微

      论 生气通天论 金匮真言论 热论 宣明五气论 骨空论 平人气象论 水热穴

      论 诊要经终论 举痛论 阴阳应象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 气交变大论 至真要大

      论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经脉篇 热病篇 五癃津液别篇 五变篇 五禁篇

       决气篇 荣卫生会篇

      张机金匮要略汗证

      华佗中藏经汗出死证

      王叔和脉诀汗脉

      朱肱活人书论伤寒

      成无己明理论自汗 盗汗 头汗 手足汗 无汗

      李杲十书阳明病湿胜论 盗汗 无汗

      朱震亨心法自汗 盗汗 心汗

      虞抟医学正传汗证

      戴思恭证治要诀汗病证治

      楼英医学纲目自汗 头汗

      李梴医学入门自汗 盗汗

      李中梓医宗必读诸汗证治 伤寒诸汗证治

      王肯堂证治准绳自汗 盗汗

    艺术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医部汇考二百七十八

    汗门一

    《黄帝素问》

    《经脉别论》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 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汗者,水谷之津液,饱甚则胃满,故汗出于胃。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肾主骨,持重远行则伤骨,故汗出于肾。肝主筋,疲劳伤筋,故汗出于肝;劳伤四体,故汗出于脾。

    《阴阳别论》

    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

    《脏气法时论》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肺主气而发源于肾,母子之经气相通也。故气逆则喘欬,肩背痛而汗出。

    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太阳之气司表而下出膀胱经,气逆则表气虚,故寝汗出而恶风。

    《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 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夫感天地之阴寒。而吾身之阴气又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评热病论》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汗生于水糓之精。水谷之精。由精气之所化也。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交争于骨肉”者,邪气伏匿于骨肉之间,至春时与正气交争而发为温病得汗,是精气胜而邪当共并而出矣。

    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 邪胜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脉不与汗相应,此不 胜其病也,其死明矣。

    今汗出而邪留不去。则热邪复伤其阴精矣。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阴虚则阳往乘之,故汗出。

    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 曰风厥。

    风为阳邪,开发肌腠,津液外泄,风热留之,故身热。风热不去,则伤动其肾,气逆于上则心烦,乘于脾土,则中满,病名曰风厥,谓因风邪而使肾气之厥逆也。

    《脉要精微论》

    肺脉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

    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肺气虚而不能输布水液,脾气自灌于肌肤,至令肺气不复通调散发也。

    阳气有馀,为身热无汗;阴气有馀,为多汗身寒;阴阳 有馀,则无汗而寒。

    邪在阳分,故身热无汗;邪在阴分,故多汗身寒

    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寒也。

    《生气通天论》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则汗出而 散。

    天之阳邪,伤人阳气,气伤外弛,故汗出。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 寒薄为皶,郁乃痤。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 发为风疟。

    汗出而半身沮湿,是阳气虚,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汗出见湿,则湿热郁之于皮肤,则生痤痱。劳汗当风,则寒湿郁于皮肤,而为皶痤矣。魄汗未尽,表邪未去也。表阳邪气,同陷其间,寒邪随阳化热,故气烁;表气不入于经,故穴俞以闭。但热不寒为风疟。

    《金匮真言论》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夏不汗出,则暑气伏藏,至秋乃成风疟。

    《热论》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伏匿之邪。与汗共出。故不可止之。

    《宣明五气论》

    心为汗。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也。

    《骨空论》

    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故病如此。

    《平人气象论》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尺肤涩”者,风痹也。邪迫于经,其脉则滑,以风之阳邪,闭于皮肤之间,而迫于经脉,故主多汗。

    《水热穴论》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 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元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 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元府”者,汗空也。

    勇而劳。甚则伤骨。而肾气动。则水液上升。而为汗矣。因风而致水肿于皮肤间也。

    《诊要经终论》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 出则死矣。

    太阳之经气已绝。故瘛疭戴眼反折。手太阳主液。足太阳藏液。绝汗者。津液外亡也。

    《举痛论》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 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夫气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炅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阴阳应象大论》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雨乃地之阴湿。由天气之所发。故方之。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 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 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阳,乃火热用事,热在表则腠理闭而喘,粗汗不出。肾主精液,心主血液,齿乾精液竭,烦冤血液枯也。”中焦之生气绝,则腹满,此阳热偏胜之死证,虽苟延于冬,而不能幸免于夏也。若阴盛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故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表里俱寒,故四肢厥冷,腹胀满也。此阴寒偏盛之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所至,为寝汗痉。

    此秋病之常也。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岁水太过”,诸丙岁也。水泛则源竭,太阳之气,无从资生,表阳虚,故汗出憎风也。

    《至真要大论》

    少阴在泉,主胜,则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客气乃“太阳寒水。”以土胜水,是以津液不藏,而汗出于表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肺脉缓甚。为多汗。

    缓则肺热甚,故多汗。

    微缓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是颈项胸背之间。肺之外部也。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主肺。所生病者,气盛有馀,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

    肺俞在肩背。肺气盛故痛。风寒汗出。中风乃三阴三阳之气在表而合于天之六气也。

    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胃主荣血。故主血。所生病者。为狂为温疟。汗出者。胃气热而蒸发水液之汗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

    少阳乃一阳初生之气。汗出者。阳加于阴也。

    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汗出。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阳气根于阴而出于阳,是以六阳将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阳气外脱,腠理发泄,绝汗乃出,而阳气终。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不能终天运之一周。

    《热病篇》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 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者,外已解也。脉即躁而不散数,此邪热虽未去,而正气不伤。后三日,乃再经之十一日,此复传于里阴,必得阴液之汗而解”,故未曾汗者,勿腠刺之,当取汗于阴也。如三日不汗,乃阳热盛而阴气已绝,故至四日而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 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 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者,此内因之热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热已清而脉平和,故生。热病者,脉尚躁,病外因之热而及于经也。不得汗者,不得从乎外解,此外热之极也,故死。脉盛躁得汗而脉静者,外淫之邪从汗而散,故生。

    热病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欬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汗不出者,外淫之热不得从汗解也;大颧赤者,五脏之热甚也;哕者,外内之热交争,胃气绝也。“汗不出,呕下血”者,外热不解而入于阴也;“欬而衄”,汗不出者,欬乃内热上逆于肺,衄为表热,外迫于经。夫肺主皮毛,外内之热,咸从肺气以汗解。“汗不出”者,气绝于上也;“出不至足”者,气绝于下也。

    《五癃津液别篇》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腠理者。分肉之文理。津随三焦出气。淖注于皮肤肌肉之间。故腠理开则汗大泄。

    《五变篇》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 “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 也?”少俞答曰:“腘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 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盖津液充于皮腠之间。皮溃理疏。则津泄而为汗矣。太阳之气主皮肤。如腘肉不坚。理粗而皮不致密。则腠理疏而浑然汗出矣。

    《五禁篇》

    大汗出之后夺也,不可泻。

    形肉血气已虚脱者,虽有实邪,皆不可泻。

    《决气篇》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津发于腠理。故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荣卫生会篇》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即出,或出于 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 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 之,故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 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卫气从上焦之气而出,所出之道路,从来上未至于面,后未至于背。今饮食下胃,其荣卫宗气未有定分,而先汗出于面,或出于背,此卫气之不循道而出也。卫气布于周身,无所不被其泽,若汗出于身半,此卫气之偏沮也。盖卫气者,水谷之悍气,其性慓悍滑疾,如腠理不密,即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也。

    荣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焉。是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荣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血者,神气之所化也。血与荣卫,皆生于精,故异名而同类焉。汗乃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夺其血者则无汗,夺其汗者则无血。

    《汉张机金匮要略》

    《汗证》

    《湿痹篇》曰:“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 主之。”

    《中风篇》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 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矣。”

    《水汽篇》曰:“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 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 婢汤主之。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 汗沾衣,色正黄如蘗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 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 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 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 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𥆧,𥆧即胸中痛,又从腰以 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 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 芪汤主之。

    《华佗中藏经》

    《汗出死证》

    热病汗出而脉未静。往来转大者死。

    病厥逆汗出。脉虚而缓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面青者,八日死。 又曰“即时死。”

    《晋王叔和脉诀》

    《汗脉》

    濡脉歌曰:“濡脉关前人足汗。”

    《杂病歌》曰:“病人头面青黑暗,汗透毛端恰似珠,眼小 目瞪不须治,作汗如油不可苏。”

    内外俱虚,身冷寒,汗出如珠,微呕烦,忽然手足脉厥 逆,体不安宁,必死。 《肾脏歌》曰:“面黑齿痛目如盲,自汗如水腰折频,皮肉 濡结发无泽。四日应当命不存。”

    《宋朱肱活人书》

    《论伤寒》

    伤寒无汗者七证,自汗者九证:太阳伤寒,刚痓病;太 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阴阳易病,冬阳明病,皆无汗。汗 出者九证,卫不和,伤风、风温、中湿、中暑;阳明病,亡阳, 柔痓,霍乱,皆自汗。虽然少阴不得有汗,而少阴亦有 反自汗出之证。阳明病,法多汗,而阳明亦有反无汗 之证,不可不察也。

    问头汗出?曰:“病人表实里虚,元府不开,则阳气上出, 汗见于头。凡头汗出者,五内干枯,胞中空虚,津液少 也,慎不可下,下之者谓之重虚。”然头汗出者有数证: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 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 沉,亦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 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 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 少阴也。

    《伤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 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表未解也。病人但 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 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 不能食,但头汗出者。

    心下紧满。无大热。头汗出者。

    阳明病,下血讝语者,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 门,随其实而泻之,汗出则愈。

    《成无己明理论》

    自汗

    伤寒自汗,何以明之?自汗者,谓不因发散而自然汗 出者是也。《内经》曰:“阳气卫外而为固也。”卫为阳,言卫 护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汗者干之而 出,邪气干于卫气,气不能卫固于外,则皮肤为之缓, 腠理为之疏,由是而津液妄泄,濈濈然润,漐漐然出, 谓之自汗也。如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风 “邪干于卫也。太阳中暍,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暑邪 干于卫也;多汗出而濡,此其风湿甚者,湿邪干于卫 也。”是知卫气固护津液,不令妄泄,必为邪气干之而 始出也。风寒暑湿之毒,为四时之气,中人则为伤寒。 风与暑湿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伤人,独不汗出,寒 伤荣而不伤卫,卫无邪气所干,则皮“腠得以密,津液 得以固,是以汗不出也。”及其气渐入里,传而为热,则 亦使自汗出也。盖热则荣卫通,腠理开而汗泄矣。然 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焉。若汗出恶风, 及微恶寒者,皆表未解也,必待发散而后愈。至于漏 不止而恶风,及发汗后恶寒者,又皆表之虚也,必待 温经而后愈。诸如此,皆邪气在表也。若汗出不恶寒 者,此为表解而里未和也。《经》曰:“阳明发热汗出,此为 热越。”又曰:“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又非若邪气 在表,而汗出之可缓也。伤寒自汗之证为常也。设或汗出发润,与其出之如油,或大如贯珠,著身出而不 流,皆为不治之证也。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润,漐漐然 一时间许烦热。已而身凉和。乃为佳矣。此则阴阳气 和。水升火降。荣卫通流。邪气出而解者也。《内经》曰。阳 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此之谓也。

    盗汗

    伤寒盗汗,何以明之?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自汗 则或睡与不睡,自然而出也。盗汗者,不睡则不能汗 出,方其睡也,凑凑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杂病 盗汗者,责其阳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 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者?若邪气一切在表, 干于卫,则自然汗出也。此则邪气侵行于里,外连于 表邪。及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致,津液得 泄,故但睡而汗出,觉则气散于表而汗止矣。《经》云:“微 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又阳明病当作里实而 脉浮者,云必盗汗,是犹有表邪故也。又三阳合病,目 合自汗,是知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明矣。且 自汗有为之虚者,有为之实者,其于盗汗之证。非若 自汗有实者。悉当和表而已。不可不知也。

    头汗

    伤寒头汗,何以明之?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 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蓄,蒸发腠理,遍身汗 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不得越,热蒸于阳,故 但头汗出也。何者?以三阴之经,皆上至颈胸中而还, 不循于头,独诸阳脉上循于头尔。《经》曰:但头汗出,身 无汗,至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为热不得越而上达者也。又热入血室,与 其虚烦,或阳明被火,及水结胸,皆头汗出,俱是热郁 于内而不得越也。此数者,或吐或下,皆欲除其热。或 谓头汗之证,悉属阳明而为里热,而有不属阳明属 表者乎?且邪但在表者,则无头汗之证必也。寒湿相 搏,与邪气半在表半在里者,乃有头汗。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及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 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皆邪 气半在表半在里,令头汗出也。湿家但头汗出,欲得 被覆向火者,寒湿相搏,令头汗出也。兹数者,皆邪气 所干,令头额自然汗出,又不谓之逆。其小便不利,则 恶见头汗出。湿家下后,亦恶见头汗出。兹二者乃为 头汗之逆者。何则?以小便不利而成关格,若头汗出, 阳脱也。经云: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 死。湿家下后,若头上汗出而微喘者,亦阳脱也。经云: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 死。《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者。盖阳脱也。知可治 而治。知其不可治而不治。皆得十全之上者。在于明 辨而审的也。

    手足汗

    《伤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 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 则手足为之汗出。阳明为津液之主,病则自汗出。其 有身汗出者,有但头汗出者,有手足汗出者,悉属阳 明也。何以使之然也?若一身自汗出者,谓之热越,则 热外达者也。但头汗出者,是热不得越而热气上达 者也。及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旁达也。 《经》曰:“手足濈然汗出者,大便必鞕。手足漐漐汗出,大 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由此观之,手足汗出,为热 聚于胃可知矣。或谓热聚于胃,而手足为之汗出,其 寒聚于胃而有手足汗出者乎?《经》曰:“阳明中寒者,不 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 寒者也。且热聚于胃,为可下之证,其寒聚于胃,为不 可下。何以明之?要明于此二者,必曰大便初鞕后溏, 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是以不可下。若大便难,讝 语者,为阳明证具,则是可下之证。临病之际,宜须两 审。

    无汗

    伤寒无汗,何以明之?腠理者,津液凑泄之所为腠,文 理缝会之中为理。津液为风、暑、湿气所干,外凑皮腠 者,则为自汗出。若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 无汗。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 或水饮内蓄,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其伤寒无汗,则 腠理致密也。风中于卫,则腠理开而自汗;寒中于荣, 则无汗,谓腠理闭也。《经》所谓“太阳病恶风无汗而喘, 及脉浮紧,无汗发热,及不汗出而烦躁。阳明病反无 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欬,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 得汗,脉浮无汗而喘,与刚痉无汗。”是数者,皆寒邪在 表而无汗者也。其邪气行于里,无汗者,为邪气在表, 熏发腠理则汗出。邪气内传,不外熏发者,则无汗。《经》 所谓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及伤寒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 汤主之,与夫三阴为病,不得有汗,是数者,皆邪行于 里而无汗者也。其水饮内蓄而无汗者,为水饮散而为津液,津液布渗而为汗,既水饮内蓄而不行,则津 液不足而无汗。《经》所谓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 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 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是津液内渗而无汗者也。其 阳虚无汗者,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 无汗。《经》所谓脉浮而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 痒。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以久虚 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如是皆理之常,又焉得为 异哉?一或当汗而不汗,服汤一剂,病证仍在,至于服 三剂而不汗者,死病也。又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 黄帝谓“阳脉之极也,死。”兹二者,以无汗为真病,讵可 与其馀无汗者同日而语也?

    《元李杲十书》

    《阳明病湿胜论》

    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 之汗,犹天地之雨,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与雨阴,湿寒 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甚为寒中, 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相家有说土音, 如居深瓮中,言其壅远不出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 二者,一为阴寒。《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 为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 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以候地,形者乃候 地之阴阳,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盗汗

    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出汗如浴,觉来方止,是属阴虚, 荣血之所主,宜补阴降火,当归六黄汤之类是也。若 虚寒者,只以黄芪六一汤。盗汗发热,因阴虚用四物 汤加黄蘗,兼气虚加人参、黄芪、白术。小儿盗汗不用 治,盖血未足也。

    无汗

    真气已亏,胃中火盛;汗出不休,胃中真气已竭。若阴 火已衰,无汗反躁,乃阴中之阳,阳中之阳俱衰。四时 无汗,其形不久,湿衰燥旺,理之常也。其形不久者,秋 气主杀,生气乃竭。生气者,胃之谷气,乃春,少阳生化 之气也。

    《朱震亨心法》

    自汗

    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

    东垣“有法有方,人参、黄芪少佐桂枝。阳虚,附子亦可 少用,须小便煮。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汗,凉膈散 主之。痰证亦有汗。”

    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盗汗

    盗汗属血虚,阴虚小儿不须治,忌用生姜。东垣有方, 用当归六黄汤甚效。但药性寒人虚者,只用黄芪六 一汤。盗汗发热,因阴虚用四物加黄蘗,兼气虚加人 参、黄芪、白术。 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睡熟 也,凑凑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非若自汗而自 出也。杂病盗汗,责其阳虚,伤寒盗汗非比。亦是心虚 所致。宜敛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 自止。

    心汗

    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 用心,宜养心血,以艾煎汤,调茯苓末一钱服之,名曰 “心汗。”又青桑第二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最止 盗汗。

    《明虞抟医学正传》

    《汗证》

    经曰:“心之液为汗。”《原病式》曰:“心热则出汗。”东垣曰:“西 南,坤土也,在人则为脾胃。”夫人之汗,犹天地之雨,阴 滋其湿,则为雾露雨也。据《内经》独主于心,而东垣又 指脾胃而言,何也?盖心为君火,主热;脾胃属土,主湿, 湿热相搏为汗明矣。亦如地之湿气,为云雾而上升, 其天气若不下降,则不能成霖雨也。又如甑中烧酒, 若非汤火蒸淘,则不能成汗液也。夫各脏皆能令人 出汗,独心与脾胃主湿热,乃总司耳。故《经》又曰:“饮食 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 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若夫 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 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卫气之所司也。盗汗者, 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止,属阴虚荣血之所主也。 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则火泛心 虚,而冷汗自出者,理宜补肝益火之原,以消阴翳。阴 虚火炎者,法当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

    《戴思恭证治要诀》

    《汗病证治》

    眠熟而汗出者,曰“盗汗”,又名“寝汗。”不分坐卧而汗出 者,曰“自汗。”伤风、伤暑、伤寒、伤湿、痰欬等自汗,各载本 门。其无病而常自汗出,与病后多汗,皆属表虚,胃气 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煎黄芪六一汤,或玉屏风散。或身温如常而汗出冷者,或身 体冷而汗亦冷,别无他病,并属本证。

    有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有气不顺而自汗不 止,须理气使荣卫调和,小建中汤加木香。

    有病后多汗,服正元饮诸重补剂不愈,惟八珍散宜 之。

    若阴汗,惟密陀僧和蛇床子研末扑之,立止。 若服药汗仍出者,小建中汤加熟附子一钱,不去皮, 或正元饮,仍以温粉扑之。大汗不止,宜于诸药入煅 牡蛎粉一分,并吞朱砂丹或茸珠丹。

    常自汗出,经年累月者,多用黑锡丹。久病及大病新 愈汗出者,亦可用。此病不宜热补,须交济其阴阳自 愈,当以灵砂丹主之。凡此皆非为他病而止病于汗 者设,非谓有兼病者也。

    若服诸药,欲止汗固表里,并无效验,药愈热而汗愈 不收,只理心血。盖汗乃心之液,心无所养,不能摄血, 故溢而为汗。宜用大黄芪汤加炒酸枣仁半钱,有微 热者,更加炒石觓半钱,兼下灵砂丹。

    汗出如胶之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 难治。

    应汗多而发虚热者。不当泥于热,宜用收敛之剂。汗 出而有邪热者。其人若不渴。小柴胡汤加桂枝半钱 最良。

    “治心虚多汗不睡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用人参二 两,当归二两,装入心中煮熟,去二味药,止吃猪心,不 满三四日,其病即愈。

    《楼英医学纲目》

    自汗

    《平人气象论》云:“尺涩脉滑,谓之多汗。”王注:谓尺肤涩 而尺脉滑也。肤涩者,荣血内涸。又《针经》云:腠理发泄, 汗出溱溱,是谓津脱。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按此二 经论自汗多而血涸津脱者,其治法乃东垣正阳汤 用炒黄蘗、知母及当归六黄汤之类是也。

    头汗

    “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额上偏多,何谓也?”曰:“首者, 六阳之所会也,故热熏蒸而汗出也。额上偏多,以部 分,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鼻属中州,颐属肾,额属心,三 焦之火涸其肾水沟渠之馀,迫而上入于心之分,故 发为头汗。”而额上偏多者,属心之部,而为血证也;饮 酒饮食头汗出者,亦血证也。至于杂证,相火迫肾水 上行,入于心为盗汗,或自汗传而为头汗出者,或心 下痞者,俱同血证例治之。无问伤寒杂病酒积,下之 而心下痞者,血证也。何以然?曰:下之亡阴,亡阴者则 损脾胃而亡血,气在胸中,以亡其血,陷之于心之分 也,故心下痞。世人以为血病,用气药导之,则痞病愈 甚,而又下之,故变而为中满膨胀,非其治也。如此。然 当作何治。独益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无以加 矣。

    《李梴医学入门》

    自汗

    汗者,元阳真液。因饮食、惊恐、房劳行动出汗者,曰“多 汗”;不问昏醒朝夕,浸浸出汗者,曰“自汗。”乃阳气不足 卫护发热者,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浮小麦。但升、柴 俱宜蜜水炒过,以杀其升发之性,又欲其引参、芪至 肌表,故不可缺也。发厥者,古芪附汤、顺元散。间有气 血俱虚者,黄芪建中汤。 痰证:自汗头眩呕逆,宜川芎、白术、陈皮、甘草,水煎服。 多汗身软者,湿也。心主热,脾主湿。湿热相搏,如地之 湿蒸,为云雾、为雨露。各脏皆有汗,独心与脾胃为湿 热主耳,宜调卫汤、玉屏风散。火炎上蒸,胃湿作汗者, 凉膈散;胃热者,二甘汤。是知自汗亦有实者,故外感 初证,亦多自汗。风证桂枝汤加附子,寒证古桂附汤, 暑证五苓散。风湿相搏,防己黄芪汤凡自汗久用参 芪、附子不效,宜养心血。汗或干,仍热者,必外感风,宜 参苏饮,病止住服,是反治也。

    盗汗

    “睡着出汗,醒则渐收。”盖睡则卫气行于里而表虚,醒 则气散于表而汗止。心火炎盛,以致肺失卫护者,当 归六黄汤。阴虚火动者,四物汤加知蘗,兼气虚者,加 参芪、白术。肾火动甚者,正气汤。脾湿者,四制白术散。 肝热者,用防风、龙胆草等分为末,米饮调服。心虚者, 用人参、当归各二钱半,先用猪心血煎汤,澄清以汁 煎药服。思虑过度,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用艾汤调 下茯苓末一钱,或青桑第二番叶,带露采,阴干,或焙 为末,米饮调服。或“古芷砂散。”《通用》“黄芪六一汤”加浮 小麦、牡蛎、麻黄根,外用五倍子、白矾为末,津液调封 脐中,一宿即止。或用牡蛎、麦面、麻黄根、藁本、糯米、防 风、白芷等分为末,周身扑之。

    《李中梓医宗必读》

    《诸汗证治》

    愚按: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血虚得者,心 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肾阴衰不能 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然二者之汗,各有冷热 之分,因寒气乘阳虚而发者,所出之汗必冷;因热气 乘阴虚而发者,所出之汗必热。虽然热火过极亢则 害承乃制,反兼胜己之化而为冷者有之,此又不可 不察也。至夫肺虚者,固其皮毛,黄芪六一汤、玉屏风 散。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心虚者, 益其血脉,当归六黄汤。脾虚者,禁其疏泄,白芍、枣仁、 乌梅。肾虚者,助其封藏,五味、山茱萸、龙骨、地骨皮、牡 蛎、远志、五倍子、何首乌。五脏之内,更有宜温宜清。宜 润宜燥。岂容胶一定之法。以应无穷之变乎。

    《伤寒诸汗证治》

    自汗恶风寒者,桂枝汤。恶寒自汗,表虚也,小建中汤 或黄芪建中汤。自汗不恶风寒,表证罢,里证实也,承 气汤。汗多小便利,必津液竭,大便虽鞕,不可攻,宜蜜 煎导。其法用蜜于铜器中微火煎,稍凝搅之,勿令焦, 皂角末少许和之,乘热捻作枣子样,冷纳谷道中。欲 大便,急去之。自汗而渴,小便难,五苓散。汗多不止曰 亡阳,桂枝附子汤。外用白术、藁本、川芎、白芷各一两, 牡蛎粉、米粉各二两,细末纱囊周身扑之。盗汗在半 里半表,胆有热也。小柴胡汤。头汗者,热不得越,阳气 上腾。谵语,承气汤。心下满,头汗出,水结胸也。小半夏 茯苓汤。头汗出,剂颈而还,发黄也。茵陈五苓散。头汗 出,小便难者死。手足汗,大便燥,谵语,大承气汤。寒不 能食,小便不利,水谷不分,手足汗者。理中汤。

    《王肯堂证治准绳》

    自汗

    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乃心之 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故阴阳 虚,必腠理发热自汗,此固阴阳偏胜而致。又有伤风、 中暑、病湿、惊怖、房室、劳极,历节肠痈、痰饮、产蓐等证, 亦能令人自汗。仲景谓:肉极则自津脱,腠理开,汗大 出。巢氏云:“虚劳病,若阳气偏虚,则津发泄为汗。”又云: “心脏热则腠理开,腠理开则汗出。”诸家言汗出之义, 大约如此。尝因是而究之,汗者津之泄也,津与气同 类,气之所至,津即有之,以故知《内经》之言心为汗者 大矣哉!盖心是主阳之脏,阳乃火也,气也,故五脏六 腑表里之阳,皆心脏主之,以行其变化,是故津者随 其阳气所在之处而生,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泄出 为汗,其汗尽由心出也。不然,何《内经》言风、言劳动、言 阴阳相争者,其汗各由其所在脏腑而出之乎?然五 脏六腑,又必以十二经络荣卫为要,因经脉是司其 出入,行气之隧道,荣行脉中以滋阴血,卫行脉外以 固阳气,阳气固则腠理肥,元府密,而脏腑经脉荣卫 贯通。若在内之脏腑,“与表之经脉离居,则两者出入 之机皆废,于是邪在于内,则元府不密,而汗从脏腑 出;邪在表,则腠理不固,而汗从经脉出。”所以自汗之 由,不可胜计。至若脏腑之阴拒格,卫气浮散于外,无 所依从,或胃气虚衰,水谷气脱散者;或肺气微弱,不 能宣行荣卫而津脱者。如是自汗,虽病重而尚有可 治。独三阳之绝汗出者。不可治矣。

    盗汗

    卫气至夜行于阴,或遇天之六淫在于表,或遇人气 兴衰所变,如天之五邪六淫者相乘于里,或脏腑经 脉之阴阳自相胜负,则皆有以致阳气之不足,然而 非惟寒湿燥同其阴者,能伤其阳而已,至若风、火、热 同其阳者,则亦伤之,而相火出肾肝、表里四经者尢 甚。夫火与元气不两立,故火盛则阳衰,卫与阳一也, 阳衰则卫虚,所虚之卫行阴,当瞑目之时,则更无气 以固其表,故腠理开,津液泄而为汗,迨寤则目张,其 行阴之气,复散于表,则汗止矣。夫如是者,谓之盗汗, 即睡中之寝汗也。《内经》谓肾病者,腹大胫肿,喘欬,寝 中汗出。又岁水太过,甚则土气乘之者,病亦若是。注 曰:肾邪攻肺,心内微,心液为汗,故寝汗。仲景《伤寒论》 中名盗汗,谓阳明病当作里实而脉浮者,必盗汗。又 三阳合病,目合则汗。成无己谓伤寒盗汗,非若杂病 者之责其阳虚而已。是由邪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 者?若邪气一切在表,干于卫则自汗出。此则邪气侵 行于里,外连于表邪,及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 气,不致津液得泄,而为盗汗,亦非若自汗,有为之虚 者,有为之实者,其于盗汗,悉当和表而已。今观仲景 二论,似若不同,究其微旨,则一而已矣。何则?《内经》论 其源,则心肾者,乃阴阳之主,所以论汗必自心之阳, 论寝必自肾之阴。仲景之云:“从其邪之所在之阴阳, 便成盗汗”,是指阴阳之流者耳。抑究其源流,悉是卫 气之为用。卫气者,由谷气之所化,肺脏之所布。然天 真之阳,必得是而后充大,无是则衰微,故《生气通天 论》所言阳气者,如苍天之气顺之则阳固与阳因而 上卫外者之类,皆指卫气也。所以王注以卫气合天 地之阳气。若夫成无己之释仲景者,固善矣,抑亦未为至当。虚劳杂病之人,岂可独责其阳虚,而不有阴 虚之可责者乎?予每察杂病之盗汗,有冷有热,岂无 其故哉?因热邪乘阴虚而发者,所出之汗必热,因寒 邪乘阳虚而发者,所出之汗必冷,其汗冷之义,即《内 经》所谓阴胜则身寒汗出身上清也。非独自汗,虽盗 汗亦然。其温汗之义,殆以所乘之热,将同于伤寒郁 热在表里而汗者也。虽然,邪乘之重者,亢则害,承乃 制,兼化水为冷者有之;相火出于肾,挟水化而为冷 者有之。此又不可不审也。盖成无己因《金匮要略》叙 杂病云:“平人脉虚弱微细,善盗汗。”又以《巢氏病源》以 虚劳之人盗汗,有阳虚所致,因即谓杂病之盗汗,悉 由于阳虚也。且以《金匮要略》言之,脉虚弱者,乃阳气 之虚;细弱“者乃阴气之虚,何独举阳而遗其阴,亦智 士之一失也。然虚劳之病,或得于大病后,阴气未复, 遗热尚留;或得之劳役七情色欲之人,衰耗阴精;或 得之饮食药味,积成内热,皆有伤损阴血,衰惫形气。 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灼而 不已,阳能久存而不破散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