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三十四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四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十四

      饮食门一

      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 平人气象论 阴阳应象大论 灵兰秘典论 六节脏

      象论 五脏生成篇 五脏别论 经脉别论 脏气法时论 宣明五气篇 太阴阳明篇

       痹论 病能论 刺志论 脉解篇 刺法论 气交变大论 五常政大论 至真要大

      论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荣气篇 荣卫生会篇 口问篇 平人绝谷篇 五味

      篇 五味论 刺节真邪篇 九针篇 大惑论

      扁鹊难经受盛多少 口能知味 内伤

      伤寒论宿食

      王叔和脉诀脉法

      严用和济生方论治

      刘完素六书内伤论

      张从政儒门事亲内伤

      张洁古活法机要总论

      李杲十书内伤论

      朱震亨心法伤食

      格致馀论饮食箴 醇酒宜冷饮论

      罗天益卫生宝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论

      虞抟医学正传论升降生化

      戴思恭证治要诀伤酒 伤食

      李梴医学入门内伤证治

      李中梓医宗必读不能食

      王纶明医杂着饮食过伤

      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

    艺术典第三百三十四卷

    医部汇考三百十四

    饮食门一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 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 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 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 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脏之精,生于五味,五味各归其所喜,如酸入肝,咸入肾,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肝,太过则伤而病矣。能谨和之,则骨正筋柔,阴阳和平而天命长。

    《平人气象论》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 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五脏元真之气,皆胃腑水谷之所生也。

    《阴阳应象大论》

    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

    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则病生肠胃。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形归气,气生形,温热气胜者补阳气,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五味各归所喜,故五味补精。

    《灵兰秘典论》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

    《六节脏象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 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在天为气,故食人以五气。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五气从外窍而入心肺,心荣色而华,肺主声,故使五色修明。五脏之气,得五味以滋养,则阴阳和而相生,气和津成,而五脏之神生矣。

    《五脏生成篇》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 食辛,则筋缩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䐢而唇揭。多食 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所以养五脏者也。太过则脏有偏胜,所不胜之脏受伤,而各见其病焉。

    《五脏别论》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 养五脏气。

    水谷入胃,脾为转输,以灌溉四脏者也。

    《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肝乃士之胜制则生化,故散精于肝。肝者筋其应,故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 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 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食气》曰:“浊气。入胃”之食气,归于心,子令母实也。心通脉,故淫精于脉,入胃之谷气,先淫气于脉,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肺,百脉皆朝会于肺也。肺合皮毛,故输精焉。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腑为阳,故先受气。腑精神明者,六腑之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五脏六腑,受气于谷,淫精于脉,变见于气口,以决其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 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通灌于五脏之经脉,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之揆度,以为经脉之经常也。

    《脏气法时论》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 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 燥,急食辛以润之。

    此论五脏之本气,而合于四时五行五味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脾欲 缓,急食甘以缓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肾欲坚,急 食苦以坚之。

    此论五脏之病,宜于药食者,五味各有所宜也。

    《宣明五气篇》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 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 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损其气。

    《太阴阳明篇》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

    饮食劳倦则伤脾,故阴受之,入五脏,从其类也。

    《痹论》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居处失宜,则邪中其俞,又不能调其饮食,邪即循俞而入舍于腑矣。

    《病能论》

    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毛脉合精,行气于腑。此食入于阴,而长气于阳也。

    《刺志论》

    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入多而 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谷入多而 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 邪在胃及与肺也。

    “常”,谓谷之多少,与气之盛衰相应。反,谓谷入多而气少,谷不入而气多,为邪病之所致也。

    《脉解篇》

    少阴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

    秋深之时,阳尽而阴盛,故胃无气,恶闻食臭也。

    《刺法论》

    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 物,宜甘宜淡。

    《气交变大论》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

    此脾土之病。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食减。

    土虚而不能主化也。

    岁火之复,民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

    水寒太甚。而湿土复之,故为此诸病。

    《岁土》之复,民病食少失味。

    此水胜之病。盖“土弱木亢,金乃复,而子亦随之也。”

    《五常政大论》

    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

    凡此皆水湿之为病也。

    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食减口爽。

    土受木化,则受其胜制而脾病也。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少腹痛,时害于食。

    少腹痛者,肾病也。时害于食者,水上乘土也。

    《至真要大论》

    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 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怏然如衰。

    凡此皆木淫而土病也。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 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

    凡此皆脾经之病,盖风木淫胜故也。

    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

    “外淫之火”,交于内也。

    太阳之胜,腹满食减

    水汽乘脾也。

    厥阴之复,呕吐,饮食不下,入而复出,甚则入脾,食痹 而吐。

    呕吐饮食不下。木淫而土败也。痹者。闭而痛也。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食减。

    “厥气上行”者,郁寒之气上行,而欲复岁半以前之气也。食减,水乘土也。

    太阴司天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

    胸腹满者,初气之木胜伤土也。食已而瞀,乃二气、三气之火上炎而为肺病也。

    太阴在泉,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

    水淫而上乘土。故逆满。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客气乃厥阴风木。故食饮不下。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 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 而久,夭之由也。

    此言气味之不可偏用者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 而上行。

    此内外俱伤也。

    肾脉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还出。

    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饮食。肾气缓。故食不化而还出。

    《荣气篇》

    荣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 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终而复始,是 谓“天地之纪。”

    荣血者,中焦受气取汁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终而复始,以应天地运行之纪。

    《荣卫生会篇》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 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在脉中,卫在脉外。

    人赖水谷之气以生,此荣卫而荣脏腑经脉也。

    《口问篇》

    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

    人之所受谷气,由“胃海”之布散于天下也。

    《平人绝谷篇》

    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 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 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 皆尽故也。”

    此论人之脏腑形骸,精神气血,皆藉水谷之所资生,水谷绝则形与气俱绝矣。

    《五味篇》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 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 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 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此论五脏六腑津液荣卫,皆禀气于胃腑水谷之所生养。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 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大数》出三入一”,盖所入者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传下,其津液溉五脏而生荣卫,其宗气积于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 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色五味”,各有所宜也。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凡五脏禁服胜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 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 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 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缓急燥湿,脏气之不和也。五脏有五气之苦,故宜五味以调之,用阴而和阳也。

    《五味论》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 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 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五脏”本五味之所生,而生外合之筋骨血肉也。

    《刺节真邪篇》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真气”,即先天之精气,谷气,乃后天水谷之精气,相合并而充身者。

    ===
    《九针篇》
    ===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

    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 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五味内养五脏,外濡形身。虽所嗜,亦宜裁之。

    《大惑论》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 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 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精气并于脾。则脾实而不能为胃转输。则热气留于胃。而消谷善饥矣。

    《扁鹊难经》

    受盛多少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

    胃重二斤一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 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 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 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 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 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口能知味

    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 知五味矣。

    内伤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 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酸,入心为苦,入 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 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 缓。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热。

    《汉张机伤寒论》

    宿食

    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曰:“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 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用大承气汤下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饮食者。宿食也。亦宜大承气汤下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凡血虚者不可吐。

    《王叔和脉诀》

    《脉法》

    《脾脉歌》曰:“涩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肤,若弦肝气盛,妨 食被讥谋。”

    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 极。食不能消定若斯。

    滑脉歌曰:“关滑胃寒不下食。”

    实脉歌曰:“实脉寻之举有馀。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 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伏脉歌曰:“尺部见伏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短脉歌》曰:“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 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死候歌曰:“唇青体冷及遗尿。背面饮食四日期。”

    《宋严用和济生方》

    《论治》

    《难经》云:“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 舌和则知五味矣。”是知谷味五味,莫不经由口舌而 入于胃也。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使一饮一食入于胃 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若禀受怯弱,饥饱失时, 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畜胃脘,遂 成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噫噎,或泄或痢;久则积 结为症瘕。面黄羸瘦。此皆宿滞不消而生病焉。大率 才有停滞。当量人虚实。速宜克化之。不可后时养成 沉疴也。

    《金刘完素六书》

    《内伤论》

    人之生也,由五谷之精,化五味之备,故能生形。《经》曰: “味归形。”若伤于味,亦能损形。今饮食反过其节,肠胃 不能胜气,不及化,故伤焉。经曰:“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或 失四时之调养,故能为人之病也。经曰:气口紧盛,伤 于食。心胸满而口无味,与气口同。气口者,乃脾之外 候,故脾胃伤则气口紧盛。夫伤者,有多少,有轻重,如 气口一盛,脉得六至,则伤于厥阴,乃伤之轻也,槟榔 丸主之;气口二盛,脉得七至,则伤于少阴,乃伤之重 也,煮黄丸、厚朴丸主之。气口三盛,脉得八至,则伤于 太阴,䐜塞闷乱,甚则心胃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则已, 俗呼食迷风是也。《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 吐,不吐即死,宜吐之以瓜蒂散,如不能,则无治也。《经》 曰:‘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是也’。”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

    内伤

    夫一切冷食不消,宿酒不散,亦同伤寒身热恶寒战 栗,头项痛,腰脊强及两手脉沉,不可用双解,止可用导饮丸五六十丸,量虚实加减,利五七行。所伤冷食, 宿酒若推尽,则头痛等病自愈也。次以五苓散,生姜 枣长流水煎服五六服,不可服酒症进食丸。此药皆 犯巴豆,有热毒之故也。

    夫膏粱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 脘留饮,胀闷痞膈酢心,可服“木香导饮丸”以治之夫。 《荛》之人,饮食粗粝,衣服寒薄,劳役动作,一切酒食 所伤,以致心腹满闷,时呕酸水,可用“进食丸”治之。

    《张洁古活法机要》

    内伤

    人之生也,由五谷之精,化五味之备,故能生形。《经》曰: “味归形。”若伤于味,亦能损形。今饮食过节,以致肠胃 不能胜气,不及化,故伤焉。经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又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以失 四时之调节,故能成病。脉在气口。《经》曰:气口脉盛,伤 于食,心胃满而口无味。口与气口同口曰坤者,口乃 脾之候,故胃伤而气口紧盛。夫伤有多少,有轻重,如 气口一盛,得脉六至,则伤于厥阴,乃伤之轻也,枳术 丸之类主之。气口二盛,脉得七至,则伤于少阴,乃伤 之重也,雄黄圣饼子、木香槟榔丸、枳壳丸之类主之。 气口三盛,脉得八至九至,则伤太阴,填塞闷乱,则心 胃大痛,备急丸、神保丸、消积丸之类主之。兀兀欲吐 不已,俗呼食迷风是也。《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 人当吐不吐者死,瓜蒂散主之。如不能吐,是无治也。 《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谓也。备急下之亦可, 既有三阴可下之法,亦必有三阴可补之法。予故云: 内伤三阴,可用温剂。若饮冷内伤,虽云损胃,未知色 脉各在何经。若面色青黑,脉浮沉不一,弦而弱者,伤 在厥阴。若面色红赤,脉浮沉不一,细而微者,伤在少 阴。若面色黄洁,脉浮沉不一,缓而迟者,伤在太阴也。 如伤在厥阴肝之经,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之类主之。伤在少阴肾之经,宜服“通脉四逆汤。”伤在 太阴脾之经,理中丸汤主之。大便软者宜汤,结者宜 丸。

    《李杲十书》

    《内伤论》

    《阴阳应象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痹论》云: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 乃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饮者水也,无形之 气也。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肺病则为 喘欬,为肿,为水泻。轻则当发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 其湿,解酲汤、五苓散、生姜、半夏、枳实、白术之类是也。 如重而畜积为满者,芫花、大戟、甘遂、牵牛之属利下 之,此其治法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如《生气通天 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又云:食伤太阴 厥阴,寸口大于人迎两倍三倍者,或呕吐,或痞满,或 下痢肠澼,当分寒热轻重治之。轻则内消,重则除下。 如伤寒物者,半夏、神曲、干姜、三棱、广术、巴豆之类主 之。如伤热物者,枳实、白术、青皮、陈皮、麦糵、黄连、大黄 之类主之。亦有宜吐者,《阴阳应象论》云:在上者因而 越之,瓜蒂散之属主之。然而不可过剂,过则反伤肠 胃。盖先因饮食自伤,又加之以药过,故肠胃复伤,而 气不能化,食愈难消矣,渐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论》云: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不可过之。”此圣人之 深戒也。

    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 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乃上下分消 其湿。今之病酒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 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 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亦 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 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 消烁,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酒疸下之,久 则为黑疸,慎不可犯,宜以葛花解酲汤主之。

    瓜蒂散治大满大实,气上冲逆,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填塞闷乱者用之。若不至两尺脉绝者,不宜便服此 药,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止胸中窒塞,闷乱不 通,以物探之,得吐则已,如探不去,方以此剂吐之。或 曰:“盛食填塞,胸中痞乱,两寸脉当用事,今反两尺脉 不见,其理安在?”曰:胸中有食,是木郁宜达,故探吐之。 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阴之号也。胸中者,肺 也,为物所塞。肺者,手太阴金也,金主杀伐,与坤土俱 在手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发生之气伏于 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 郁结去矣。食塞于上,脉绝于下,若不明天地之道,无 由达此至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也。故 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则万物生长; 地之用在于天上,则万物收藏。此乃天地交而万物 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

    水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脏主有形
    考证
    之物,物者阴也,阴者水也。右三部脉主之。偏见于寸

    口,食塞于上,是绝五脏之源,源绝则水不下流。两尺 脉绝,此其理也。何疑之有?然必视其所伤之物冷热, 随证加减。如伤冷物一分,热物二分,则用寒药二停, 热药一停,随时消息。《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之 谓也。

    脉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阳。脉滑而紧,滑则胃 气实,紧则脾气伤。得食不消者,此脾不和也。

    《朱震亨心法》

    伤食

    伤食恶食者,胸中有物,宜导痰补脾,用二陈汤加白 术、山楂、川芎、苍术服之。 《忧抑》伤脾,不思饮食,炒黄连、酒芍药、香附,同清六丸 末,用姜汁浸蒸饼丸服。

    伤食之证,右手气口必紧盛,胸膈痞塞,噫气如败卵 臭,亦有头痛发热,但身不痛为异耳。用“治中汤”加砂 仁一钱,或用红丸子。

    内伤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 役所伤而然。元气者,乃生发诸阳上升之气。饮食入 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之阳皆绝于 外,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形乃应,是 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 荣卫失守,诸病生焉。

    始受饮食劳倦所伤之病,必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及 短气上逆,鼻息不调,怠惰嗜卧,四肢困倦不收,无气 以动,亦无气以言,皆为热伤元气。以甘温之剂以补 元气,即是泻火之药。凡所受病,扪摸之肌肤间,必大 热,必躁热闷乱,心烦不安,或渴。久病必不渴,或表虚 恶风寒,慎不可以寒凉药与之。《经》言:“劳者温之,损者” 温之。惟以补中益气汤温药,以补元气而泻火邪。《内 经》云:“温能除大热”,正谓此也。

    《格致馀论》

    《饮食箴》

    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 饥渴洧兴,乃作饮食,以遂其生。眷彼昧者,因纵口味, 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馋涎所牵, 忽而不思。病之成也,饮食俱废,忧贻父母,医祷百计。 山野贫贱,淡薄是谙。动作不衰,此身已安。均气同体, 我独多病,悔悟一萌,尘开镜净,日节饮食。《易》之象辞, 养小失大,孟子所讥。口能致病,亦败尔德。守口如瓶, 服之无斁。

    《醇酒宜冷饮论》

    醇酒之性,大热大毒,清香美味,既适于口,行气和血, 亦宜于体,由是饮者不自觉其过于多也。不思肺属 金,性畏火,其体脆,其位高,为气之主,肾之母,木之夫。 酒下咽膈,肺先受之。若是醇者,理宜冷饮,过于肺,入 于胃,然后渐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一益也; 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二益也;冷酒行迟,传化以 渐,不可恣饮,三益也。古人终日百拜,不过三爵,既无 酒病,亦免酒祸。今予稽之于《礼经》,则曰:“饮齐视冬时。” 饮齐酒也,视犹比也,冬时寒也。参之《内经》,则曰热因 寒用,厥旨深矣。今则不然,不顾受伤,只图取快。盖热 饮有三乐存焉,膈滞通快,喉舌辛美,盖饮可多,不知 酒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 金体必燥,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得热,必大伤耗。 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痍,或鼻齄,或自泄, 或心脾痛,尚可发散而去之。若其久也,为病深矣。为 消渴内疽,肺痿内痔,鼓胀失明,或喘哮劳嗽,癫痫,亦 为难明之病。倘非具眼,未易处治,可不谨乎?或曰:“人 言一盏冷酒,须二盏”血乃得行酒不可冷饮明矣。予 曰“此齐东之语耳。今参之于经证之以理发之为规 戒,子以为迂耶。”

    《罗天益卫生宝鉴》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论》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谓 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所以保冲和而遂颐养也。 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盖食物 饱甚,耗气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泄真元;或 饮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大便频数而泄,耗谷 气之化生;溲便滑利而浊,耗源泉之浸润。至于精清 冷而下漏,汗淋漓而外泄,莫不由食物过伤,滋味太 厚。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即 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津液内畜,精华和凝,邪毒 不能犯,疾疹无由作矣。

    《明虞抟医学正传》

    《论升降生化》

    或问饮食同入于胃,而水谷二者,何如而分乎?且如 膀胱止有下口而无上口,其水固可出,不知从何而 入乎,又何其如是之清乎?曰:《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 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 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夫胃为仓廪之官,无物不受,全藉脾土转输 而运化焉。盖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柤滓,下出幽门,达 于大肠而为粪,以出于谷道;其清者倏焉而化为气, 依脾气而上升于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 乎四体,而为汗液津唾,助血脉,益气力,而为生生不 息之运用也。其清中之浊者,下入膀胱而为溺,以出 乎小便耳;其未入而在膀胱之外者,尚为浊气,既入, 而在膀胱之内者,即化为水。是故东垣有曰:“饮者无 形之气”,正谓此也。盖肺属金而覆乎脾胃之上,即如 天之覆于地之上也。《经》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 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水入于胃,辄化气而上升, 亦犹天降霖雨于地,倏焉化气上腾而为云,又复化 为霖雨而下降也。或曰:“老人与壮年者,饮水无异多 寡,壮年小便甚少,而老者小便甚多,何也?”曰:“壮者如 春夏之气,升者多而降者少;老人如秋冬之气,降者 多而升者少耳。”或曰:“降多即小便多,升多者未见其 化何物,而出于上窍焉?”曰:“《经》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 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 六腑’”,各从其化也。夫大块之为器。不可论其涵容之 量。人之气化。亦犹是也。

    或问“饥甚方食,而食反不运化,多为呕吐吞酸等证, 何也?”曰:“饥而即食,渴而即饮,此造化自然之理也。饥 不得食,胃气已损,脾气已伤,而中气大不足矣。遇食 大嚼,过饱益甚,是以大伤胃气。轻则吞酸恶心,重则 恶寒发热,而为内伤等病者多矣。又或负重远行,辛 苦饥甚,遇食太过,则四体倦怠矣。若又强力复行,适” 遇风雨外袭。遂成内伤挟外感之证。或为肿胀危笃 之疾。养生君子。切宜防微杜渐。戒之戒之。

    《戴思恭证治要诀》

    伤酒

    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运,头痛如破,宜冲 和汤、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干葛七分,或用末子 理中汤和缩脾饮。酒渴,缩脾汤或煎干葛汤调五苓 散。久困于酒,遂成酒积,腹痛泄泻,或暴饮有灰酒,亦 能致然,并宜酒煮黄连丸。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 随气上下,冲和汤加蓬术半钱。酒停胸膈为痰饮者, 枳实半夏汤。加神麹、麦糵各半钱。《冲和汤》。加半夏一 钱。茯苓七分。

    多饮酒积入脾,遂成酒黄。

    伤食

    伤食之证,胸膈痞塞,吐逆咽酸,噫败卵臭,畏食头痛, 发热恶寒,病似伤寒,但身不痛耳。《治中汤》加砂仁一 钱,或红丸子、小七香圆和服。

    食过多而伤,停留中脘,闻食气则呕,二陈汤加砂仁 一钱,未愈,更加丁香半钱,或治中汤加砂仁一钱,丁 香十粒。大呕不止者,大便去之,枳实半夏汤加砂仁 一钱,白豆蔻仁半钱,咽感应丸。

    初因食一物过伤得病,后再食之,旧病复作,一味“红 丸子”常服。

    伤食腹痛胀满,大便不通,遂成食积。小七香丸一贴, 用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去姜,吞“感应丸。”

    伤于生冷油腻,停滞膈间,脾气不温,食难消化。或多 餐糯食,及一切非时难化之物。并宜红丸子、“《金上牢》 内消丸。”

    伤食兼感风寒,其证与前同,但添身疼一证,俗谓之 “夹食伤寒。”宜生料五积散,或养胃汤、香苏饮、和解散 选用。若不瘥而病入里者,则泻少。

    食蟹太过致伤,一味丁香足以治之。有饮食不节,伤 食以致半身不遂,状如中风,不可作风治,宜用消食 之剂。

    《李梴医学入门》

    《内伤证治》

    食停上脘,气壅痰盛者,宜吐。如伤冷食,腹胀气逆,噫 气吞酸,恶心,欲吐不吐,宜平胃散入盐少许探吐。如 伤热物,或酒面发热,心口刺痛,停痰停饮伏火,宜二 陈汤加黄连、枳实探吐。伤重,填塞胸中,下部无脉,体 实年壮者,方以瓜蒂散吐之。寻常饮食,过饱在膈,以 手探吐为好。停宿中下脘者,宜下以逐之。如伤冷物, 腹胀满痛者,木香见𪾢丸、丁香脾积丸、感应丸。如伤 热物,痞满者,二黄丸。日晡潮热盛者,小承气汤。寒热 两伤者,大黄备急丸、除原散;体弱者,下药兼补,保和 丸。凡伤食,乃中焦血病,如牵牛猛烈伤气,及一切峻 攻,反伤胃气。又现有吐者,二陈汤加砂仁、黄连、青皮、 枳实。现有泻者,胃苓汤加山楂、麦芽,或三白汤。随时 令寒暑选用。如身受寒气。口又伤冷。初得便宜辛温 理中。稍久郁而为热。当兼辛凉散之。

    吐下未净,宜消导红丸子、枳术丸、保和丸、大安丸、平 补枳术丸、单山楂丸。 吐下已虚,宜补益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饮酒与水过者,宜上汗下渗,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 微汗即愈。渗剂五苓散、调中二陈汤。如久困于酒,或伤灰酒成积,腹痛大便窘迫者,酒蒸黄连丸、香连丸。 如伤酒呕逆眩运,头痛如破者,补中益气去白术,加 半夏、白芍、芩、蘗、干葛、川芎,有块者,更加莪术、木香。如 善饮,每早长嗳不吐者,小调中汤最妙,一月三、五次 服之,亦可为丸。如醉饱行房,以致畜血,胃口时痛者, 大调中汤或八物汤加砂仁之类。有痛饮不醉,忽糟 粕出前窍,尿溺出后窍者,四物汤加海金砂、木香、槟 榔、木通、桃仁,数服可安。吃茶成癖者,星术丸。

    忧思伤脾,不思饮食者,清六丸加香附、炒黄连、白芍, 姜汁蒸饼糊丸服。全不食者,温胆汤神效。忧思兼伤 食者,木香化滞汤。

    瘦倦气抑不食者,二炒苍蘗散,加香附、白芍、陈皮、半 夏、黄连、扁柏等分,白术为君,姜汁麹丸服。湿痰气滞 不食者,三补丸加苍术,倍香附。

    《李中梓医宗必读》

    不能食

    按:脾胃者,具坤顺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坤》德或” 补土以培其卑监;乾健稍弛,益火以助其转运。故东 垣、谦甫以补土立言,学士用和以壮火垂训。盖有见 乎土强则出纳自如,火强则转输不息。火者土之母 也,虚则补其母,治病之常经。每见世俗一遇不能食 者,便投香砂、枳、朴、麹卜楂芽,甚而用黄连、山栀以为 开胃良方,而夭枉者多矣。不知此皆实则泻子之法, 因脾胃间有积滞,有实火,元气未衰,邪气方张者设 也。虚而伐之则愈虚,虚而寒之,遏真火生化之元,有 不败其气而绝其谷者乎?且误以参、术为滞闷之品, 畏之如砒鸩,独不闻《经》云:“虚者补之”,又云“塞因塞用” 乎?又不闻东垣云:脾胃之气,实则枳实、黄连泻之,虚 则白术、陈皮补之乎?故不能食,皆属脾虚,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补之。不效,当补其母,八味地黄丸、二神 丸。挟痰宜化,六君子汤;挟郁宜开,育气汤。仇木宜安, 异功散加木香、沉香;子金宜顾,肺金虚则盗窃土母 之气以自救,而脾益虚,甘桔、参、苓之属。夫脾为五脏 之母,土为万物之根,安谷则昌,绝谷则亡。关乎人者, 至为切亟,慎毋少忽。

    《王纶明医杂着》

    饮食过伤

    饮食过伤,变为异常急暴之证,人多不识。尝有一壮 年人忽得暴病,如中风状,口不能言语,目不识人,四 肢不举,急投苏合香丸不效。予偶过闻之,因询其由, 曰:“适方陪客饮食后,忽得此证。”遂教以煎生姜淡盐 汤,多饮探吐之,吐出数碗而醒,后服白术、陈皮、半夏、 麦芽,调理而愈。大抵此等证,多因饮食醉饱之后,或 感风寒,或著气恼,而致饮食填塞,胃气不行,内伤特 重。若误作中风、中气证,而用驱风解表、行气散气之 药,则胃气重伤,死在旦夕。《内经》虽有暴病、暴死之证, 但恐多有因于食者,前辈不曾明言,故人不识耳。今 后遇有此等急证,须要审问明白。若方饮食醉饱,或 累伤饮食,重复受伤,但觉胸膈有食“滞,只作伤食”治 之。

    《赵献可医贯》

    《伤饮食论》

    《阴阳应象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饮食 之伤,伤于寒热也。《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饮 食之伤,自伤于饥饱也。古人治法,分上中下三等而 治之。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类主之。中者消化、 神麹、麦芽、山楂、三棱、广术之类主之。在下者引而竭 之,硝黄、巴豆、牵牛、甘遂之类主之。古人又分寒热而 治之。伤热物者,以寒药治之;伤寒物者,以热药治之。 如伤冷物二分,热物一分,则用热药二停,寒药一停, 若“备急丸”是也。予意当随证加减。大抵饮食之病,伤 寒物一边居多,以上法门,未必可为典要也。

    当今方家以平胃散为主,出入增减,亦可为脾胃之 准绳。平胃者,胃中有高阜,则使平之,一平即止,不可 过剂,过剂则平地反成坎矣。今人以平胃散为常服 补剂者,误也,不若枳术丸为胜。夫枳术丸乃洁古老 人所制,用枳实一两,白术二两,补药多于消药,先补 而后消,以荷叶裹饭,烧熟为丸,盖取荷叶色青,得震 卦之体,有仰盂之象,中空而清气上升,烧饭为丸,以 取谷气。谓洁古枳术一方,启东垣末年之悟,补中益 气自此始也。但洁古专为有伤食者设,今人以此丸 为补脾药,朝食暮饵,更有益之。橘、半香砂者,则又甚 矣。吾恐枳实一味,有推墙倒壁之功,而人之肠胃中 既已有伤,墙壁不固,能经几番推倒乎。

    至若山楂、神麹、麦芽三味,举世所常用者,予独永弃。 盖山楂能化肉积,凡年久母猪肉煮不熟者,入山楂 一撮,皮肉尽烂。又产妇儿枕痛者,用山楂二十粒,砂 糖水煎一碗服之,儿枕立化。可见其破气又破血,不 可轻用。麹糵者,以米与水在磁缸中,必藉曲以酿成 酒,必藉糵以酿成糖。脾胃在人身,非磁缸比,原有化 食之能,今食不化者,其所能者病也,只补助其能而食自化,何必用此消克之药哉。 大凡元气完固之人,多食不伤,过时不饥。若人先因 本气不足,致令饮食有伤矣。前药一用,饮食虽消,但 脾既已受伤,而复经此一番消化,愈虚其虚,明后日 食复不化,犹谓前药已效,药力欠多,汤丸并进,展转 相害,羸瘦日增,良可悲哉!余痛此弊,因申言之。凡太 平丸、保和丸、肥儿丸之类,其名虽美,俱不敢用。盖名 之美者,其药必恶,故以美名加之,以欺人耳目,非大 方家可用也。故医有贫贱之医,有富贵之医。膏粱之 子弟,与藜藿之民不同,太平之民与疮痍之民不同, 乡村闾巷顽夫壮士,暴有所伤,一服可愈。若膏粱子 弟,禀受虚弱,奉养柔脆,概以此术施之,贻害不小。夫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有古 方,有今方,有圣方,有俗方。余以为今人不及古人,不 敢自立一方。若脾胃惟东垣为圣,选而用之,以调中 益气,补中益气,二方出入增减,真知其寒物伤也。本 方中加热药,如姜桂之类,热物伤也,加黄连之类。真 知有肉食伤也,加山楂数粒。酒食伤也,加葛花一味, 随证调理。此东垣之法,方士之绳墨也。然以寒治热 而热不去,以热治寒而寒不除,奈之何?《经》曰:寒之不 寒,是无水也。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壮水之主,益火之 原。此东垣之未及也。

    如有食填太阴,名曰食厥者,下部有脉,上部无脉,不 吐则死,急以阴阳盐汤探吐其物即愈。如有食积,肠 腹绞痛,手不可按者,不得不下,审知其为寒积,必用 巴豆感应丸下之。审知其为热积,必用大黄承气汤。 下之不当,死生立判,慎之哉!昔张子和动辄言下,盖 下之当也。仲景三承气,审之详密,可下不可下,急下 分毫不爽。如下血积必用桃仁、红花,下水必用牵牛、 甘遂。下水中之血,必用虻虫、水蛭。今人畏而不敢下 者,不明之罪小。如无忌,而妄用者,杀人之罪大。医司 人命,岂易言哉。

    何柏斋云:造化生物,天地水火而已。主之者天,成之 者地也。故曰:“干知大始,坤作成物。”至于天地交合变 化之用,则水火二气也。天运水火于地之中,则物生 矣。然水火不可偏盛,大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大涝物 亦不生,水偏盛也。水火和平而物生,自然之理。人之 脏腑,以脾胃为主。盖饮食入于胃,而运以脾,犹地之 土也。然脾胃能化物,实由于水火二气,非脾所能也。 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皆不能化物,乃生诸 病。制其偏而使之平,则治之之法也。而愚按:“制其偏 而使之平”一句甚好。所谓制者,非去水去火之谓。人 身水火,原自均平。偏者病也。火偏多者,补水配火不 必去火;水偏多者,补火配水不必去水。譬之天平,此 重则彼轻。一边重者,只补足轻之一边,决不凿去马 子。盖马子一定之数,今人欲泻水降火者,凿马子者 也。

    “余于脾胃,分别阴阳水火而调之。如不思饮食,此属 阳明胃土受病,须补少阴心火,归脾汤补心火以生 胃土也;能食不化,此属太阴脾土,须补少阳相火,八 味丸补相火以生脾土也。无非欲人培养一点先天 之火气,以补土之母耳。若理中汤用干姜,所以制土 中之水也;建中汤用芍药,所以制土中之木也;黄芪 汤所以益土之子,使不食母之食也。六味丸所以壮 水之主也。八味丸所以益火之原也。土无定位,寄旺 于四时,无专能代天以成化,故以四脏中兼用之。总 之,以补为主,不用克伐。脾气下陷,补中益气。”肝木乘 脾,加左金丸。郁怒伤脾,归脾汤。脾虚不能摄痰,六君 子汤;脾肾两虚,四君四神。阴火乘脾,六味丸。命门火 衰,不生脾土,八味丸。先天之气足,而后天之气不足 者,补中气为主;先天足而后天不足者,补元气为主。 或曰:“正当胸膈饱闷之时,数日粒米不下,陈皮、枳壳、 木香、乌药,日夜吞咽,尚且不通,复可补乎?”曰:此正因 初先不知补益,擅用发散,克伐太过虚否之病也。《经》 曰:“下焦虚乏,中焦否”满。欲治其虚,则中满愈甚;欲消 其否,则下焦愈乏。庸医值此,难以措手,疏启其中,峻 补于下,少用则邪壅于上,多用则峻补于下,所谓塞 因塞用者也。善用者,能以人参一两,或七八钱,少加 升麻一钱,大剂一服即愈。此《内经》之妙用,不可不知 也。东垣云:“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 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乃 上下分消其湿。今之病酒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 药下之,又有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 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 泻之,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血气俱为不足。如此则 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 元气消铄。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宜以葛 花解酲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