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十七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十七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九十七

      妇人带下门一

      黄帝素问骨空论

      张机金匮要略带下病脉证

      王叔和脉经脉证

      孙思邈千金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

      陈自明妇人良方带下有五

      严用和济生方论治

      刘完素六书论证

      张从政儒门事亲赤白错分寒热解

      李杲十书酒煮当归丸论 固真丸论 补经固真汤论

      朱震亨心法总论证治

      戴思恭证治要诀总论证治

      李梴医学入门总论证治 脉法

      薛己医按论证

      王肯堂证治准绳论证 论洁古治法 燥湿法 枯涸宜润 补虚法

      酸浆草辨 败脓所致

      吴崑医方考用白芷黄荆实瓦垄子论 用葵花论 用千金白马毛散论

      万全广嗣纪要带下皆身中之血

      妇人秘科论治 必用之药 白带与白淫白浊不同

      张介宾景岳全书论证 治法

      方一白石脂圆 小牛角䚡散 龙骨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白马蹄圆 白马

      散 云母芎䓖散 慎火草散 禹馀粮圆 又方 伏龙肝汤 又方 又方 又方 芎

      䓖汤 小柴胡汤 补中益气汤 六君子汤 归脾汤 八珍汤 龙胆泻肝汤 妙香散

       四七汤 丁香胶艾汤 延胡苦楝汤 神圣复气汤 搐鼻香 又方 卫生汤 十枣

      汤 瓜蒂散 独圣散 导水丸 禹功散 无忧散 五苓散 葶苈木香散 玉烛散

      三花神佑丸 小胃丹 五积散 平胃散 二陈汤 黄芪建中汤 大延胡索散 螽斯

      丸 芩蘗樗皮丸 芩术樗皮丸 苍蘗莘芎散 龟蘗姜栀丸 侧柏樗皮丸 苍蘗樗皮

      丸

    艺术典第四百十七卷

    医部汇考三百九十七

    妇人带下门一

    《黄帝素问》

    《骨空论》

    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

    任脉循于腹,故其病在腹。

    《汉张机金匮要略》

    《带下病脉证》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证,经水断绝,至有历年, 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 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 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 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 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冲,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 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 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 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 各异源,详加辨记,勿谓不然。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 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 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 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 主之。

    《晋王叔和脉经》

    《脉证》

    大风邪入少阴,女子漏白下赤。

    师曰:“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 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痛则生疮,弦则阴疼掣痛。 师曰:带下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曰龙门,三曰玉门。已 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

    问曰:“未出门女有三病,何谓也?”师曰:“一病者经水初 下,阴中热,或有当风,或有扇者;二病者或有以寒水 洗之;三病者或见丹下,惊怖得病,属带下。”

    《师》曰:“妇人带下,九实中事,假令得鼠乳之病剧易当 剧,有期当庚辛为期,馀皆仿此。”

    问曰:有一妇人,年五十,所病但苦背痛,时时腹中痛, 少食多厌,喜䐜胀,其脉阳微,关尺小紧,形脉不相应, 愿知所说。师曰:“当问病者饮食何如?假令病者言:我 不欲饮食,闻谷气臭者,病为在上焦?假令病者言:我 少多为欲饮食,不食亦可,病为在中焦?假令病者言: 我自饮食如故,病为在下焦?为病属带下?当以带下” 治之。

    问曰:妇人病如癫疾,郁冒,一日二十馀发。师脉之,反言带下,皆如师言,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 濡而紧,濡则阳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气虚,血竭 凝寒,阴阳不和,邪气舍于荣卫疾。一作侯起年少时,经 水来,以合房室,移时过度,精感命门开,经下血虚,百 脉皆张,中极感阳,动微风激成寒,因虚舍荣卫冷积 于丹田,发动上冲,奔在胸膈,津液掩口,入涎唾,涌溢 出,眩冒状如厥,气冲髀,里热粗,医名为癫,灸之因大 剧。

    诊“妇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数升,脉急疾者,死,迟者, 生。”

    诊妇人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大紧、实数者, 死。

    妇人带下,脉浮恶寒漏下者,不治。

    《唐孙思邈千金方》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

    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不 通是也。何谓十二症?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 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 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 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 度不应期也。何谓九痛?一曰阴中伤痛,二曰阴中淋” 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经来即腹中 痛,六曰气满痛,七曰汗出阴中如有虫啮痛,八曰胁 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何谓七害?一曰窍孔痛不利,二 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脏不仁,五曰子 门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何谓 五伤?一曰两胁支满痛,二曰心痛引胁,三曰气结不 通,四曰邪思泄利,五曰前后痼寒。何谓三痼?一曰羸 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病有异同, 方亦不一。

    按《产宝方》云:“带下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十二症者,是所下之物:一者如膏,二者如青血,三如紫汁,四如赤皮,五如脓痂,六如豆汁,七如葵羹,八如凝血,九如清血,十如米泔,十一如月浣,十二如经度不应期也。九痛者,一阴中痛,二、阴中淋痛,三、小便痛,四寒冷痛,五月来时腹” 痛,六气满来时足痛,七汗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胁下皮痛,九腰痛。七害者,一害食,二害气,三害冷,四害劳,五害房,六害妊,七害睡。五伤者,一窍孔痛,二寒冷痛,三小腹痛,四脏不仁,五子门不正引背痛。三固者,月水闭塞不通。其馀二者,文缺不载。而《千金》所说三十六种疾,皆由子脏冷热劳损而下起于阴内也。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

    带下有五

    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入胞门,传于 脏腑而致之。若伤足厥阴肝经,色如青泥。伤手少阴 心经,色如红津。伤手太阴肺经,形如鼻涕。伤足太阴 脾经,黄如烂瓜。伤足少阴肾经,黑如衃血。人有带脉, 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

    按:徐用诚先生云:“前证白属气而赤属血。”东垣先生云:“血崩久则亡阳”,故白滑之物下流,未必全拘于带脉。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肾肝阴淫之湿胜,或因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为筋痿。戴人以六脉滑大有力,用宣导之法,此泻其实也。东垣以脉微细沉紧,或洪大而虚,用补阳调经,乃兼责其虚也。丹“溪用海石、南星、椿根皮之类,乃治其湿痰也。”窃谓前证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佐以各经见证之药。色青者属肝,用小柴胡加山栀、防风;湿热壅滞,小便赤涩,用龙胆泻肝汤;肝血不足,或燥热风热,用六味丸。色赤者属心,用小柴胡加黄连、山栀、当归;思虑过伤,用妙香散等药。色白者属肺,用补中益气加山栀。色黄者属脾,用六君子加山栀、柴胡,不应,用归脾汤。色黑者属肾,用六味丸。气血俱虚,八珍汤。阳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湿痰下注,前汤加茯苓、半夏、苍术、黄蘗。气虚痰饮下注,四七汤送六味丸。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湿泻火之药轻治之也。

    《严用和济生方》

    《论治》

    巢氏《病源论》:“妇人有三十六疾,所论三十六疾者,七 症、八瘕、十二带下是也。然所谓十二带下者,亦不显 其证状。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推其所自,劳伤 过度,冲任虚损,风冷据于胞络,此病所由生也。”且妇 人平居之时,血欲常多,气欲常少,方谓主气有原,百 疾不生。傥或气倍于血,气倍生寒,血不化赤,遂成白 带。气平血少,血少生热,血不化红,遂成赤带。寒热交 并,则赤白俱下。有室女或室后虚损而有此疾者,皆 令孕育不成,以致绝嗣。凡有是证,速宜治之。久而不 治,令人面䵟𪒟色,肌肉瘦瘠,腹胁胀满,攻刺疼痛,甚 至足胫枯细,多苦逆冷,尪羸不能食矣。诊其脉,右手尺脉浮,浮为阳,阳绝者无子,苦足冷带下也。

    《金刘完素六书》

    《论证》

    赤者热入小肠,白者热入大肠。原其本,皆湿热结于 脉,故津液涌溢,是为赤白带下。本不痛结,缘五经脉 虚,结热屈滞于带,故女子脐下痛而绵绵阴器中时 下也。故《经》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 聚。”王注曰: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于脐上,故男子内 结七疝,女子带下。带脉起于季胁章门,如束带状。今 湿热冤结不散,故为病也。《经》曰:“脾传之肾,病名曰瘕 疝,小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所以为带下冤结 也。冤,屈也。屈滞而病热不散,先以十枣汤下之,后服 苦楝丸、大延胡散调下之,热去湿除,病自愈也。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

    《赤白错分寒热解》

    《精选圣惠方》二十三卷,论妇人赤白带下云:“妇人带 下者,由劳神过度,损动经血,致令身虚,受于风冷,风 冷入于脬络,传其血之所成也。”《巢氏内篇》四十四卷, 论任脉为经之海,其任之为病,女子则为带下。手太 阳为小肠之经也,手少阴为心之经也。心为脏,主于 里;小肠为腑,主于表。二经之血,在于妇人,上为乳汁, 下为月水,冲任之所统也。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 阳过度,则伤脬络,故风邪乘虚而入于脬中,损冲任 之经,伤太阳少阳之血,致令脬络之间,秽与血相兼。 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二家之说皆非也。夫治 病当先识经络,《灵枢》“十二经中,有是动之病,有所生 之病。”大经有十二,奇经有八脉。言十二经之外,复有 此八道经脉也。十二经与八道经脉,通身往来经络, 共二十道,上下流走,相贯,周环,昼夜不息,与天同度。 自手太阴肺经起,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 复会于手太阴肺经也。然此二十道经络,上下周流 者,止一十九道耳。惟带脉起少腹侧季胁之端,乃章 门穴是也。环身一周,无上下之源,络脬而过,如束带 之于身。《难经》曰:“带之为病,溶溶如坐水中。”冲、任者,是 经脉之海也。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 络于督脉。督脉者,起于关元穴;任脉者,女子主养胎 孕之所。督脉乃是督领妇人经脉之海也。冲、任、督三 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岐,皆络带脉。冲、任、督三脉, 皆统于篡户,巡阴器,行廷孔,溺孔之端。冲任督三脉 以带脉束之,因馀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热 者血也。血积多日不流火,则从金之化。金曰从革,而 为白,乘少腹间冤热,白物滑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 多不痛也。或有痛者,则壅碍,因壅而成痛也。《内经》曰: “少腹冤热,溲出白液。”冤者,屈滞也。病非本经,为他经 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客犹寄也。遗客热于少 腹,久不去,从金化而为白。设若赤白痢,赤者新积也, 从心火;白者旧积也,从肺金。故赤白痢不可曲分寒 热,止可分新旧而治之。假如痈疖始赤血,次溃白脓, 又岂为寒者哉?而病者未为信也。此金之刘,河间常 言之矣。皆云寒多则白,以干姜赤石脂、桃花丸治痢, 虽愈后必生血疾。如白带下病,径以白芍药、干姜,白 带,虽愈,则小溲必不利。治泻痢与治带下,皆不可骤 用峻热之药燥之,燥之则内水涸,内水涸则必烦渴, 烦渴则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足肿面浮,渐至不治。 《内经》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 为筋痿,淫”衍白物,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绵 绵而下。《左传》曰:“少男惑长女风落山之象”,是为惑蛊 之疾。其文三虫同皿曰蛊。乃是思慕色欲,内生侵蚀, 蚀甚不可便用燥热之药攻之,渐至形削羸瘦,脉大 者,必死而不救。且赤白痢者,是邪热传于大肠,下广 肠,出赤白也。带下者,传于小肠,入脬经,下赤白也。据 此二证,皆可同治湿法治之。先以导水丸、禹功散泻 讫,次以淡剂降心火,益肾水,下小溲,分水道,则自愈 矣。顷顿丘一妇人,病带下连绵不绝,白物或来,已三 载矣。命予脉之。诊其两手脉俱滑大而有力,得六七 至,常上热口干眩运,时呕酸水。余知其实有寒痰在 胸中,以瓜蒂散吐讫,冷痰二三升,皆酸水也。间如黄 涎,状如烂胶。次以浆粥养其胃气,又次用导水、禹功 二方以泻其下,然后以淡剂渗泄之药,利其水道,不 数日而愈。余尝悟《内经》中所云:上有病,下取之;下有 病,上取之。又上者下之,下者上之。然有此法,亦不可 偏执,更宜详其虚实而用之。故知精选《圣惠方》带下 风寒之言,与巢氏论中赤热白寒之说,正与《难》《素》相 违。予非敢妄论先贤,恐后学不明,未免从之而行也。 如其寡学之人,不察病人脉息,不究病人经脉,妄断 寒热,信用群方暴热之药,一旦有失,虽悔何追?呜呼! 人命一失,其复能生乎?赤白痢与赤白带下,皆不死 人。《内经》惟肠澼便血,血温身热者死。赤白带下,白液 白物,蛊病肾消,皆不能死。人有死者,药之误也。 夫妇人赤白带下,或出白物如脂,可服导水丸、禹功 散,或单用无忧散,量虚实加减。泻讫,次用桂苓丸、五苓散、葶苈木香散,同治湿法、治泻法治之,或用独圣 散,上涌亦可也。室女同。

    《李杲十书》

    《酒煮当归丸论》

    妇人白带下注,㿗疝脚气,腰已下如在冰雪中,以火 焙炕,重重厚绵衣盖其上,犹寒冷不任,寒之极也。面 白如枯鱼之象,肌肉如刀割削,瘦峻之远也。小便不 止,与白带长流而不禁固,自不知觉。面白,目青蓝如 菜色,䀮䀮无所见,身重如山,行步欹侧不能安地,腿 膝枯细,大便难秘,口不能言,无力之极,食不下,心下 痞烦,懊憹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恶寒,小便遗而不知, 此上中下三阳真气俱虚,欲竭哕呕不止,胃虚之极 也。脉沉厥紧而涩,按之空虚。若脉洪大而涩,按之无 力,犹为中寒之证,况按之空虚者乎。按之不鼓,是为 阴寒,乃气血俱虚之极也。宜酒煮当归丸,大补大温。

    《固真丸论》

    妇人白带,久下不止,脐腹冷痛,阴中亦然,目中溜火, 视物䀮䀮然无所见,齿皆恶热饮且痛,须得黄连细 末擦之乃止。惟喜干食,大恶汤饮。此病皆寒湿乘其 胞内,故喜干而恶湿。肝经阴火上溢走于标,故上壅 而目中溜火。肾水侵肝而上溢,致目䀮䀮而无所见, 齿恶热饮者,是阳明经中伏火也,治法当大泻寒湿, 以丸药治之,故曰:寒在下焦,治宜缓。大忌汤散。以酒 制白石脂、白龙骨以枯其湿;炮干姜大热,辛泻寒水。 以黄蘗之大寒为因用,又为乡导,故云古者虽有重 罪,不绝人之后,又为之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意。又 泻齿中恶热饮也。以柴胡为本经之使,以芍药五分 导之,恐辛热之药太甚,损其肝经,故微泻之。以当归 身之辛温。大和其血脉。名曰“固真丸。”用药之法备矣。

    《补经固真汤论》

    妇人心胞尺脉微,其白带下流不止者何?按:叔和云: “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髓枯。”盖血崩久则血 少,复亡其阳,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是本经血海将 枯,津液复亡,枯干不能滋养筋骨,以本部行经药为 引,用为使,以大辛甘油腻之药,润其枯燥,而滋益津 液,以大辛热之气味药,补其阳道,生其血脉;以苦寒 之药。泄其肺而救上热伤气。以人参补之。以微苦温 之药为佐。而益元气。名曰“补经固真汤。”此证之要药 也。

    《朱震亨心法》

    《总论证治》

    带下赤属血,白属气。

    主治燥湿为先。

    “漏”与带,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无人知此,只 宜升提。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气。下用二陈汤加苍 术、白术,仍用丸子。一本作瓦垄子

    赤白带下皆属血,出于大肠小肠之分。

    肥人多是湿痰,以海石、半夏、南星、炒蘗、苍术、芎䓖、椿 皮、青黛之类。

    瘦人白带少,如有者多热,以炒黄蘗、滑石、椿皮、川芎、 海石、青黛之类,作丸子服。无海石,蛤粉亦可。

    赤白带下,或十枣汤,或“神佑丸”,或“玉烛散”,皆可服。实 者可行,虚者不可峻攻。此罗先生法也。

    血虚者,加减四物汤。

    气虚者。参、术、陈皮间与之。

    湿胜者,用“固肠丸。”

    相火动者。于诸药中。少加黄蘗。

    滑者。加龙骨、赤石脂。

    滞者。加葵花。白带用白葵花。赤带用赤葵花。

    性躁者加黄连。

    痰气带下者。苍术香附滑石蛤粉半夏茯苓丸服。寒 月少加干姜。临机应变。必须断厚味。

    治结痰白带,心下闷,先以“小胃丹”,半饥半饱,津液下 数丸,候郁积开,却宜服补药。

    赤白带者,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惫,感非一端。《叔 和》云:“崩中日久为白带。”

    “漏下多时骨髓枯。”盖崩久血少亡阳。故白滑之物下 流不止。东垣言之详矣。不可不知。

    带下,与《梦遗》,同法治之。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

    《总论证治》

    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感非一端。大 率下白带多,间有下赤者,并宜顺气散,吞震灵丹,仍 佐艾附圆,或米饮调沙参末。

    带下不止,成尪羸者,四物汤加煅牡蛎粉半钱,吞《固 真》圆,多服取效。

    有带疾愈后一二月,或再发,半年一发,先血而后下 带,来不可遏,停畜未几,又复倾泻,此名漏带,最难治 者也。

    下截之血,小腹主之。有因血虚而虚热陷入小肠,致 小便涩痛,色白如泔,或成沙粒,不可作淋治用冷剂宜以四物汤、五苓散各半贴和煎。

    《李梴医学入门》

    《总论证治》

    经曰:“小腹冤热,溲出白液。”冤者,湿热凝滞,结于五脏, 自胞上而过带脉,出于大小肠之分,淋沥以下,故曰 带下。赤属血,白属气。其证头昏目眩,口苦舌干,咽嗌 肿燥,大便或闭或溏,小便涩,皆热证也。如赤白痢浊 一般,但不痛耳。间有痛者,湿热拂郁,甚则肚腹引痛。 妇人服食燥热,性行乖戾,以致肝旺脾亏而生湿热, 热则流通,古人有用导水丸下之,继以淡剂渗之,或 苦楝丸、大元胡索散调之。如脐腹痛者,暂以辛温开 导,如大温经汤、补经固真汤、龟蘗姜栀丸是也。 瘦人多热脉数,外证潮烦,乃阴虚火盛也,芩蘗樗皮 丸。带不止者,用地骨皮一两,生地五两,酒十盏,煎至 三盏,分三次服,或白芷散、单益母丸。白带“兼痛风者, 二陈汤加苍蘗、南星、牛膝、川芎。兼头风鼻涕者,苍蘗 辛芎散。兼七情者,侧蘗樗皮丸。”

    肥人多湿,身黄脉缓,阴户如冰,或痛白带,升阳燥湿 汤,四炒固真丹。

    湿痰流下,渗入膀胱,宜二陈汤加二术、升麻、柴胡,或 苍蘗樗皮丸。如结痰,白带淋沥不已者,先以小胃丹, 半饥半饱,津液下数丸,候郁积开,服“芩术芍葵丸。” 通用五苓散合四物汤,或单樗白皮炒为末,酒糊丸。 血虚加四物汤,气虚加参、术、陈皮,火动加黄蘗,滑久 加龙骨、赤石脂,性燥加黄连,腹痛加干姜。

    因月水淋沥不已,或崩中暴下,或产后去血过多,以 致阴亏阳竭,荣气不升,经脉凝泣,卫气下陷,精气累 滞于下焦,蕴积而成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黄芪建 中汤去桂加当归,水煎吞苦楝丸。久不止,脐腹引阴 冷痛者,东垣固真丸。虚中有火者,补经固真汤、大乌 鸡丸常用。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有火加黄蘗, 有寒加桂附。

    始因亡血,复亡其阳,阳气虚极,带下腥臭,多悲不乐, 附桂汤。腹痛阴冷者,四物汤加桂附。常用酒煮当归 丸、小乌鸡丸、螽斯丸、琥珀调经丸。

    风邪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若伤肝经,青如 泥色;伤心经,赤如红津;伤肺经,形如白涕;伤脾经,黄 如烂瓜”;伤肾经,黑如衄血。宜“胃风汤”,或“五积散”去麻 黄主之。通用单地榆散。

    室女经水初下。一时惊悸,或浴以冷水。或当风取凉。 故经水止而即患带下。宜“琥珀朱砂丸。”

    孕妇带下,全是湿热,宜“芩术樗皮丸。”

    平时阴阳过多,及产后亡血下虚,风邪乘虚入于胞 络,宜“暖宫丸”加姜、附、吴萸,或黄芪建中汤去桂加当 归,水煎吞“苦楝丸。”

    凡带下或用升提,如升阳调经汤;或用收涩,如伏龙 肝散、白芷散。然暂止而终不止者,盖卫司开阖,而为 荣血之主,脾胃为血海水液之会,卫气与胃气俱虚, 则血液无所约制,故古方有用桂枝汤加附子以固 卫气者;四君子汤加草果、丁香、木香,以燥水健脾者; 或用理中汤加陈皮、半夏,或单半夏丸,用芎归煎汤 下。或补中益气汤。平胃散。皆补卫厚脾。使气血自循 故辙。而不专于收涩以劫夺之也。

    又有白淫一证,如白精之状,不可误作白带,过服热 药。

    《脉法》

    带下崩中,脉多浮动,虚迟者生,实数者重。

    肾脉浮迟,主患带浊。

    《薛己医按》

    《论证》

    妇人带下,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饱房劳,或因膏粱 厚味,或服燥剂所致,脾胃亏损,阳气下陷,或湿痰下 注,蕴积而成,故言“带”也。凡此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 主,佐以各经见证之药。

    《王肯堂证治准绳》

    《论证》

    “妇人有白带者,乃是第一等病,令人不能产育,宜急 治之。”此扁鹊之过邯郸,闻贵妇人,所以专为带下医 也。

    带下之证有三:未嫁之女,月经初下止,而即浴之以 冷水,或热而扇,或当风,此室女病带下之由也。有家 之妇,阴阳温多,即伤胞络,风邪乘虚而入胞经,触冷, 遂使秽液与血水相连而下。产后带下,由亡血失气, 伤动胞络,门开而外风袭,肌体虚而冷风入,风与热 气相连,故成液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冷热相交, 则赤白俱下。

    《论洁古治法》

    带下少腹冤结而痛者,先以十枣汤下之,次服苦楝 丸、大元胡散调之,是先攻后补之法也。不可不知。 结痰白带,以小胃丹,半饥半饱,津液下数丸,候郁积 行,却服白术一两,苍术半两,红白葵花二钱半,白芍药七钱半,蒸饼为丸,空心煎四物汤下二十丸以补 之。

    《燥湿法》

    有湿痰而弱不禁攻者燥之。热湿宜凉燥,寒湿宜温 燥。

    《枯涸宜润》

    带下久而枯涸者,濡之。凡大补气血,皆所以濡之。如 以四物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四十 丸,以疗年高妇人白带,良验,皆润剂也。

    《补虚法》

    凡脉微食少,及久病曾经攻下者,俱作虚治。有热用 凉补,无热用温补。

    《酸浆草辨》

    《千金》治赤白带下。用三叶酸浆草,阴干为末,酒服。按 此草叶细如萍,丛生茎端,有三叶,俗名布谷饭。布谷 者,鸠也。盖鸠常食之,故又名鸠浆草。《衍义》:“误入苦。” 条其子大如金柑,味酸可食,故亦名“酸浆”,非三叶也。 酸浆小草,布地而生,叶皆三瓣,惟开黄花,其茎、叶皆 酸者。

    《败脓所致》

    带下,井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遂至脐腹更 增冷痛,此盖败脓血所致,卒无已期,治须排脓为先。 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白芍药、白矾各半两, 矾烧枯另研,馀同为末,以蜡为丸,如桐子大,空肚及 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补药佐 之。

    《吴崑医方考》

    《用白芷黄荆实瓦垄子论》

    白带者,胃中湿热下注而成,犹之溺注于器而生溺 底垽耳。前古名医,有单用焦白芷而主者,有单用焦 荆实而主者,有单用瓦垄粉而主者。盖以白芷之性 香而升举,荆实之性辛而利气,瓦垄之性燥而胜湿, 炒而焦之,则火可以生土,土可以防水,炼而粉之,则 燥可以胜湿,胜湿则无以下注,而白带止矣。此用三 物之意也。

    《用葵花论》

    凡人腰脐之间有带脉,《奇经》八脉之一也。回身一周, 如束带焉。下焦虚损,督任有亏,则中焦气血乘虚而 袭之,陷于带脉之下,气病为白,血病为赤,名曰赤白 带下也。东垣曰:“白葵花治白带,红葵花治赤带,赤治 血燥,白治气燥。”此何言哉?崑谓葵花者,朝阳之萼也, 禀草木之阴,涵天地之阳,故能润燥而升阳,使营卫 上行,不复陷于带脉之下而为带下也。或问:带下一 疾耳,此言气血陷于带脉之下为带下,前言胃中湿 热下注为带下,何相悖也?余曰:妇人无病,容单下白 者,责之湿热下注;妇人久病,赤白并下,责之气血下 陷,多成瘵也。又曰:有言白者属寒,赤者属热,其说何 如?余曰:“曾见寒者固有赤带,热者益”多白带。此白寒 赤热之言。不足征矣。必若所言。则赤白并下者。是寒 热并有耶。见道之言不如此。

    《用千金白马毛散论》

    “气陷于下焦则白带,血陷于下焦则赤带。以涩药止 之,则未尽之带留而不出;以利药下之,则既损其中, 又伤其下,皆非治也。”白马得干之刚,毛得血之馀,血 馀可以固血,乾刚可以利气,固血则赤止,利气则白 愈,此用马毛之意也。龟𪔀、牡蛎,外刚而内柔,《离》之象 也。去其柔而用其刚,故可以化症,可以固气,化症则 赤白之成带者。无复中留固气。则营卫之行。不复陷 下。营不陷则无赤。卫不陷则无白矣。

    《万全广嗣纪要》

    《带下皆身中之血》

    女子之血,谓之“七损”,上为乳汁,下为月经交合浸淫 之水,与夫漏浊、崩中、带下之物,皆身之血也。

    《妇人秘科》

    《论治》

    带下之病,妇女多有之。赤者属热,兼虚兼火治之。白 者属湿,兼虚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者,以补脾胃为主, 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必用之药》

    赤带,用四物汤加芩、连,再加升麻、丹皮主之,兼服三 补丸。

    白带用加味六君子汤主之,兼服“苍莎导痰丸。” 带久不止者,宜服十全大补汤去地黄,加陈皮、半夏、 炒干姜,更服参术大补丸以补脾胃之虚,及服补宫 丸以固下元之脱。

    《白带与白淫白浊不同》

    妇人白带,与白淫、白浊之病,证既不同,治亦有别。盖 白带时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虚损证也,用上带 久不止之法治之,非如白浊随小解而来,浑浊如泔 者比也。

    ==
    《景岳全书》
    臣张介宾著
    ==

    《论证》

    “凡妇人淋带,虽分微甚,而实为同类。盖带其微而淋 其甚者也,总由命门不固。”而不固之病,其因有六:盖 一以心旌之摇之也。“心旌摇则命门应,命门应则失 其所守,此由于不遂者也;一以多欲”之滑之也。情欲 无度,纵肆不节,则精道滑而命门不禁,此由于太遂 者也;一以房室之逆之也。凡男女相临,迟速有异,此 “际权由男子,而妇人情兴,多致中道而止,止则逆,逆 则为浊为淋,此由于遂而不遂,乃女子之最多而最 不肯言者也。”以上三证,凡带浊之由乎此者,十居八 九,而三者之治,必得各清其源,庶可取效,然源未必 清,而且旋触旋发,药饵之功,必不能与情窦争胜,此 带浊之所以不易治也。此三者之外,则尚有湿热下 流者,有虚寒不固者,有脾肾亏陷而不能收摄者,当 各因其证而治之。

    《治法》

    一、心旌摇,心火不静而带下者,先当清火,宜“朱砂安 神丸、清心莲子饮、直指固精丸之类主之。”

    一、无邪火而但见心虚带下者,宜“秘元煎、人参丸、心 虚白浊饮、茯菟丸”之类。

    一、欲事过度,滑泄不固而带下者,宜秘元煎、寿脾煎、 固阴煎、苓术菟丝丸、《济生》固精丸、锁精丸、金锁思仙 丹之类主之。

    一、“人事不畅,精道逆而为浊为带者,初宜六味地黄 汤,或威喜丸之属以利之。久不止者,宜固阴煎、苓术 菟丝丸之属以固之。”

    一、湿热下流而为带浊,脉必滑数,色见红赤,证有烦 渴而多热者,宜保阴煎、加味逍遥散,或经验猪肚丸 亦佳。若热甚兼淋而赤者,宜龙胆泻肝汤。

    一、元气虚弱而带下者,宜“寿脾煎、固阴煎、菟丝煎、七 福饮、十全大补汤、九龙丸”之属。

    一、阳气虚寒,脉见微涩,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宜加 姜附,或用家韭子丸。

    一、脾肾气虚,下陷而多带者,宜用寿脾煎、固阴煎、归 脾汤、补中益气汤之属。

    方一

    白石脂圆千金方下同

    治“妇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白石脂 鰞鲗骨 禹馀粮 《牡蛎》各十八铢 赤石脂 干地黄 干姜 龙骨 桂心 石苇 白蔹 细莘 芍药 黄连 附子 当归

    黄芩, 蜀椒, 锺乳, 白芷 芎䓖 甘草各半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一方有黄蘗半两。

    小牛角䚡散

    治带下五贲:一曰热病下血;二曰寒热下血;三曰“经脉未断,为房事,则血漏;四曰经来举重,伤任脉下血;五曰产后脏开经利。五贲之病,外实内虚。”

    牛角䚡一枚,烧令赤 鹿茸 禹馀粮 当归 干姜 续断各二两 阿胶三两 鰞鲗骨 龙骨各一两 赤小豆二升

    右治下筛,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一方无鹿茸、鰞鲗骨。

    龙骨散

    治赤白带下

    《龙骨》三两, 黄蘗, 半夏, 《灶中黄土》, 桂心, 干姜各二两, 石苇, 滑石各一两, 鰞鲗骨, 代赭各四两, 白僵蚕五枚。

    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

    如“白多者,加鰞鲗骨、僵蚕各二两。如赤多者,加代赭五两。”

    又方

    治女人赤白带下

    大黄蒸《三斗米》,下 附子 茯苓 牡蒙 牡丹 桔梗 葶苈各三两 厚朴 芎䓖 人参

    当归 虻虫, 蜀椒 吴茱萸 柴胡 干姜、 桂心各半两, 细莘二两半

    右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之,以腹中温为度。一方有麻子三两,泽兰十两,无蜀椒、葶苈。

    又方

    治带下百病

    大黄破如豆粒,熬令黑色 柴胡 𥐚硝各一斤 川芎五两 干姜 蜀椒各一升 茯苓如鸡子大 一枚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米饮服七丸,不止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又方

    治“妇人及女子赤白带下。”

    禹馀粮 当归、 川芎各一两半, 赤石脂白石脂、 阿胶、 龙骨、 石苇各一两六铢

    鰞鲗骨 黄蘗 白蔹 黄芩 续断 桑耳 牡蛎各一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十五丸,日再,加至三十丸为度。一本有“黄连” ,无黄芩。

    白马蹄圆

    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带下,赤白浊。”

    白马蹄 𪔀甲 鲤鱼甲 龟甲 蜀椒各一两 慈石 甘草 杜仲、 萆薢 当归、 续断

    川芎、 禹馀粮、 桑耳、 附子各二两

    右十五味,为末,蜜丸梧子大。以酒服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本》无“𪔀甲。”

    白马

    治妇人带下

    白马。二两 龟甲,四两 牡蛎,一两十八铢 𪔀甲,十八铢。

    右治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如下白,取“白马” 者。

    如下赤取赤马者

    云母芎䓖散

    治“五崩身瘦,欬逆烦满,少气,心下痛,面生疮,腰痛不可俛仰,阴中肿如有疮状,毛中痒,时痛与子脏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头眩,颈项急痛,手足热,气逆冲急,心烦不得卧,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酸噫苦,上下肠鸣,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中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 黄。多药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

    云母 芎䓖 代赭 东门边木烧,各一两

    白僵蚕 鰞鲗骨 白垩 猬皮各六铢 𪔀甲 桂心 伏龙肝 生鲤鱼头,各十八铢

    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一方有龙骨干姜。一方用龟甲,不用𪔀甲。

    慎火草散

    治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苦绞痛,上至心,两胁肿胀,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少,腰背痛连胁,不能久立,每嗜卧困懒。

    慎火草、 “白石脂、 𪔀甲、 干姜、 细辛、 当归、 芎䓖、 石斛、 芍药、 禹馀粮”、 牡蛎各二钱, 黄 连、 干地黄、 蔷薇根皮各四两, 熟艾、 桂心各 一两。

    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若寒多者,加“附子、椒各一两。”

    若热多者。加知母、黄芩各一两。

    若白多者,加干姜、白石脂各二两。

    若赤多者。加桂心、代赭各二两。

    禹馀粮圆

    治“崩中赤白不绝。” 困笃。

    《禹馀粮》五两, 白马蹄十两, 《鰞鲗鱼骨》一两, 龙骨三两, 鹿茸二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以酒服二十丸,日再,以知为度。

    又方

    治“女人崩中。去赤白。”

    “白马蹄五两 蒲黄、 鹿茸、 《禹馀粮》、 白芷、 《白马鬐毛》、 小蓟根、 续断”各五两 人参

    干地黄 柏子仁 鰞鲗骨 黄芪 茯芩 当归各三两 艾叶 苁蓉 伏龙肝各二两

    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饮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伏龙肝汤

    治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

    伏龙肝如弹子,七枚 生姜五两 生地黄四升 甘草 艾叶 赤石脂 桂心各二两

    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

    龟甲、 牡蛎各三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同上

    桑耳一两半,鹿茸十八铢。

    右二味,以酢五斗渍,炙燥再渍,酢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同上

    地榆 知母各等分。

    右二味,用各指大长一尺者,㕮咀,以酢一升,东向灶中治极浓,去滓服之。

    ===芎䓖汤===

    治带下漏血不止

    芎䓖 干地黄 黄芪炙 白芍药 吴茱萸 甘草各二两 当归 干姜各三两

    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月经》后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黄、吴茱萸,加杜仲、人参各二两。

    小柴胡汤

    治“肝胆经证,寒热往来,晡热潮热,默默不欲饮食,或怒火口苦,耳聋,欬嗽发热,胁下作痛,甚者转侧不便,两胁痞闷,或泻利欬嗽,或吐酸食苦水,皆用此药主之。” 治带下,亦间用此加减。

    柴胡二钱 黄芩炒,一钱 人参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右姜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医按下同

    治“元气虚损,或因克伐,恶寒发热,倦怠少食,或不能消散生肌,或兼饮食劳倦,烦热作渴,亦用此加减,治女人带下。”

    黄芪炒 人参 白术炒 甘草 当归各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右姜枣煎,空心午后服。

    六君子汤

    治气虚有痰,补脾健胃,并治带下。虚者用此加减。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陈皮、 半夏。

    右姜枣水煎服

    归脾汤

    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带下,晡热内热。”

    人参 白术炒 黄芪炙 白茯苓 龙眼肉 当归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右姜枣水煎服

    八珍汤

    治气血俱虚及带下虚者,用此加减。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二钱, 熟地黄三钱, 甘草、炙 当归、酒拌 芍药炒 川芎各一钱。

    右煎服

    龙胆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两肿痛。或腹中疼痛。或小便涩滞等证。亦用此加减治带下。

    龙胆草酒拌炒黄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炒 木通 生地黄酒拌 当归酒拌 山栀仁炒 黄芩炒 甘草各五分

    右水煎服

    妙香散

    治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虚烦少睡,盗汗等证,亦用此加减治带下。

    人参 甘草炒 桔梗各五钱 远志去心炒 山药姜汁炙 茯苓 茯神 黄芪各一两 辰砂研,三钱 麝香研,二钱 木香煨,二钱半

    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四七汤

    治“七情郁结成痰,或如梅核梗于喉间,或中脘停痰气痞,或痰壅气喘,或痰饮中脘,呕逆恶心,亦治带下有痰者。”

    半夏姜制,一钱五分 紫苏叶 厚朴姜制。

    茯苓各一钱。

    右姜枣水煎服

    丁香胶艾汤东垣下同

    治“崩漏不止,白带白滑之物多,间如屋漏,水下时有鲜血,自觉脐下如冰,求衣被以御其寒,右尺脉时微洪。”

    熟地黄、 白芍药各三分, 川芎、 丁香各四分, 阿胶六分, 生艾叶一钱, 当归一钱二分。

    右川芎为细末,当归酒洗锉,熟地黄、丁香为细末,艾亦锉,都作一服,水五大盏,先煎五味,作一盏零二分,去柤入胶,再上火煎至一大盏,带热空心服之。

    延胡苦楝汤

    治脐下冷撮痛。阴冷大寒。白带下。

    黄蘗一分, 延胡索、 苦楝子各二分, 附子、炮 肉桂各三分, 炙甘草五分, 熟地黄一钱。

    右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前服。

    神圣复气汤

    治“复气乘冬,足太阳寒气,足少阴肾水之旺,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侮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闭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浊涕不止,或如息肉,不闻香臭,欬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作阵痛,目中流火,视物䀮䀮,耳鸣耳聋,头并。”

    “口鼻,或恶风寒,喜日阳,夜卧不安,常觉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两胁缩急而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阴汗,前阴冷,行步欹侧,起居艰难,掌中寒,风痹痳木,小便数而昼多夜频而欠,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牵心而痛,黧黑失色,男子控睾,牵心腹阴阴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小便” 不调,心烦,霍乱,逆气,里急而腹皮色白,后出馀气,腹不能努,或肠鸣,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皆寒水来复,火土之仇也。

    黑附子 干姜炮,各三分 当归身六分 防风 㮋李仁汤浸,去皮尖,另研如泥 人参各五分 半夏汤泡七次 川升麻各七分 白葵花

    橘皮各五分 甘草 藁本各八分 柴胡 羌活 草豆蔻仁面裹煨熟,去皮 黄芪各一钱 生地黄二分,酒洗 黄蘗酒浸 黄连酒浸

    枳壳各三分已上四味,预一日,另用新水浸。

    细莘二分 川芎细末 蔓荆子各三分已上三味, 预一日,用新水半大盏,分作二处浸

    右将白葵花已上十三味,都作一服,水五盏,煎至二盏,入橘皮已上三味,再煎至一盏,又入生地已下七味,复上火煎至一大盏,去柤,稍热服,空心。忌肉汤,宜食肉,不助经络中火邪也。

    搐鼻香

    治“子宫久冷,赤白带下。”

    牡蛎煅 紫梢花 韶脑 母丁香 蛇床子 黄狗头骨煅 破故纸 桂心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临事用一粒。

    又方

    治妇人赤白带下

    “平胃散” “黄芪炒,分两各随宜。”

    右调服

    卫生汤

    治脾养血,亦用此加减,治带下。

    当归, 白芍药各三两, 黄芪二两, 甘草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

    如虚者加人参一两

    十枣汤

    治带下热滞不散

    芫花、 大戟、 甘遂各等分。

    右为末,水一盏,枣十枚劈开,煮汁半盏,调药末半钱匕,实者一钱匕。

    瓜蒂散事亲下同

    治赤白带下,随宜酌用。

    《瓜蒂 赤小豆》各七十五个, 人参 甘草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或半钱或二钱,量虚实加减用之,空心虀汁调服。一方“甘草二钱五分。”

    独圣散

    治同上

    瓜蒂不拘多少。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虀汁调服。

    如胁痛加全蝎

    如头痛加郁金

    导水丸

    治同上

    大黄 黄芩各二两 滑石 黑牵牛头末,各四两

    右为细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加至百丸,临卧温水下。

    禹功散

    治同上

    黑牵牛头末,四两 茴香一两,炒, 或加木香一两

    右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临卧服。

    无忧散

    治同上

    黄芪 木通 桑白皮 陈皮各一两 胡椒 白术 木香各半两 牵牛头末,四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五钱,以生姜自然汁调下,食后。

    五苓散

    治同上

    官桂, 泽泻, 猪苓, 茯苓, 白术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或新水调下。

    葶苈木香散

    治同上

    苦葶苈、 茯苓、 猪苓、 官桂各一分, 泽泻、 木通、 甘草各半两, 滑石三钱, 木香半钱。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汤调,食前服。

    玉烛散丹溪下同

    治赤白带下,随宜酌用。

    当归 芍药 川芎 熟地 芒硝 大黄 甘草。

    右㕮咀,生姜三片煎服。

    ===三花神佑丸===

    治赤白带下,随证酌用。

    轻粉一钱 大黄一两 牵牛二两 芫花酢炒 甘遂 大戟各半两

    右为末,滴水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无时,日三。

    小胃丹

    治同上

    芫花酢拌匀。过一瓦器不住手搅,炒令黑,勿焦, 甘遂面裹,长流水浸半日,水洗晒干,冬七,春秋五,夏 一日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水洗晒干,各半两 大黄湿纸裹煨勿焦,切焙干,酒润炒干,一两半 黄蘗三两,焙炒。

    右为末,粥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临卧津液吞下,或白汤一口送下。取其膈上之湿痰热积,以意消息之,欲利则空心服。

    五积散入门下同

    半夏二分, 白芷、 川芎、 芍药、 甘草、 茯苓、 当归、 桂各三分, 陈皮、 麻黄各六分, 厚朴、 干姜各四分, 桔梗一分半, 苍术七分半。

    枳壳五分。

    右姜葱煎服

    “如《调经》” 入艾酢。

    如体薄有汗,去苍术、麻黄。

    平胃散

    妇人带下,用此补卫厚脾。

    苍术二钱, 陈皮一钱四分, 厚朴姜汁炙,一钱 甘草八分。

    右姜、枣,入盐少许,温服。

    二陈汤

    治肥人痰湿流下,致成白带。

    半夏一钱, 陈皮二钱,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右,生姜三片,水煎服。

    如血虚合四物汤

    如气虚合四君子汤

    黄芪建中汤

    治白带如涕沫。极腥臭。

    黄芪、 肉桂各七分, 甘草一钱半, 白芍三钱。

    右姜枣煎,去查,入饴糖少许,再煎令镕,空心服。

    大延胡索散

    妇人湿热带下,用此调之。

    延胡索 莪术、 当归、 三棱、 官桂、 厚朴、 赤芍、 川楝肉、 木香、 川芎各一分半, 桔梗、 黄芩、 大黄各五分, 甘草一钱, 槟榔二分。

    右,水煎,日三次,热服。

    螽斯丸

    治带下腥臭。多悲不乐。

    香附, 白薇, 半夏, 茯苓, 厚朴, 杜仲。

    当归、 秦艽各三两, 肉桂、 干姜、 牛膝。

    防风、 沙参各二两二钱, 细莘、 人参各四钱。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五丸,酒下。

    芩蘗樗皮丸

    治“瘦人多热,致成带下。”

    黄芩、 黄蘗、 樗皮、 滑石、 川芎、 海石。

    青黛、 当归、 芍药各等分。

    右酢糊丸服

    芩术樗皮丸

    治孕妇白带

    黄芩、 白术各三钱, 黄蘗钱半, 樗皮、 白芍、 山茱萸各二钱半, 白芷、 黄连各二钱。

    右为末,酒糊丸,温酒下。

    苍蘗莘芎散

    治妇人上有头风鼻涕。下有白带。

    苍术、 黄蘗、 辛荑、 川芎、 南星、 滑石。

    半夏 牡蛎 黄芩酒炒。

    右水煎温服

    龟蘗姜栀丸

    治赤白带下,或时腹痛。

    龟板三两 黄蘗一两 山栀子炒,二钱半

    干姜炒,一钱

    右为末,酒糊丸,白汤下。

    侧柏樗皮丸

    治“七情所伤,脉数白带下。”

    《樗皮》二两, 侧柏叶 黄蘗酒蒸 黄连各五钱 香附 白术 白芍各一两 白芷烧存性,三钱

    右为末,粥丸,米饮下。

    苍蘗樗皮丸

    治肥人湿痰,致成白带。

    黄蘗 樗皮、 海石、 半夏、 南星、 川芎。

    香附、 苍术、 干姜各等分。

    右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白汤下。如暑月,去姜,加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