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43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三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三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十九
小儿诸热门一
黄帝素问〈通评虚实论篇〉
钱乙小儿直诀〈诸经发热证治 黄疸〉
罗天益卫生宝鉴〈小儿季夏身热痿黄治验〉
朱震亨幼科全书〈发热 西江月〉
方贤奇效良方〈小儿诸热须分主治〉
万氏幼科发挥〈诸热〉
鲁伯嗣学婴童百问〈诸热证 潮热 壮热温壮 烦躁 渴证 黄疸〉
王纶明医杂着〈潮热〉
楼英医学纲目〈黄病〉
陶华六书〈小儿诸热〉
王肯堂证治准绳〈发热辨证 五脏热 实热 虚热 表里 表热 馀
热 壮热 温壮 惊热 骨蒸热 潮热 昼热 夜热 积热 寒热 烦躁 注夏
黄疸〉
陈治幼幼近编〈潮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身热 黄疸 渴〉
艺术典第四百三十九卷
医部汇考四百十九
小儿诸热门一
《黄帝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注〉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凡伤于寒,藉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天癸未至,肾气未盛,故帝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上资于心,则心悬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注〉伯答:“乳子之生阳,藉后天之气也。四支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藉后天之所资益者也。又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是四支之原俞,又受资于胃府所生之营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寒者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 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注〉此复论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宗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则胃气已绝,故死。
《宋钱乙小儿直诀》
诸经发热证治
潮热者。时间发热。过时即退。来日依时而发。此欲发 惊也。
壮热者,常热不已,甚则发惊痫也。
“风热”者,身热而口中气热,乃风邪外感也。
温壮者,肢体微热也。
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术散。”
发热而饮水作渴,喜冷饮食者,胃气实热也,用“泻黄 散。”
〈注〉按:《秘藏保婴集》云:“小儿潮热或壮热不退,多是变蒸及五脏相胜,不必用药。”又多食积郁热,由中发外,见于肌表,只理其中,清阳明之热,而表热自除,不可认作外感,用小柴胡轻利等药,重伤其内。又潮热不退,恐是出痘,亦当审察,勿便用药。窃谓发热饮水者,热在内;不饮水者,热在外也,又当以此辨之。其诸热证,说见各类。
黄疸
若大病后。身目皆黄者,黄病也。
身痛背强,大小便涩,一身尽黄。小便黄赤,此黄疸也。 泻者难治。
若百日或半年,不因病而身黄者,胃热胎疸也。若淡 黄兼白者,胃怯也。
〈注〉按:大病后身目皆黄,或肢体黄胖者,脾气亏损而真脏为病,宜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调补元气。病后发渴者,脾气虚而津液少也,用七味白术
散。若脾经湿热壅滞,二便秘腠理不得疏泄而为患者,名为黄疸,用茵陈汤。初生身黄壮热,不乳便秘,此为胎热,用地黄汤。若二便赤涩,腹胀面赤,饮水,用茵陈汤调五苓散。若清便自调,四肢并冷,用益黄散,淡黄白,用调中丸。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小儿季夏身热痿黄治验
小儿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 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季夏之热,加以湿 令,而蒸热薄于经络,入于骨髓,使脏气不平,故脾逆 乘心,湿热相合而成此疾也。盖心火实则身体蒸热, 胸膈烦满;脾湿胜则皮肤如溃橘之黄,有馀之气,必 乘己所胜而侮不胜,是肾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 行立。《内经》言: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又言湿热成痿, 信哉斯言也。此所谓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也。若 脾土退其本位,肾水得复,心火自平矣。又《内经》曰:“治 痿独取于阳明”,正谓此也。予用加减泻黄散主之。
《朱震亨幼科全书》
发热
凡小儿有病皆热,证既不同,治亦当异,须明虚实,不 可妄自汗下。
凡伤风发热,其证汗出身热,呵欠面赤,目涩多肿,恶 风喘气,此因解脱受风所致,宜疏风、解肌退热,先服 “柴葛解肌汤”,发去风邪,俟热之时,再服“凉惊丸”,以防 内热。
凡伤寒发热,其证无汗身热,呵欠烦闷,项急面赤,喘 急恶寒,口中热气,此因解脱受寒所致。宜发散寒邪, 退热镇惊。先服《惺惺散》,发去寒邪;后服凉惊丸,以防 内热。
二证如小儿禀赋厚者,可用“凉惊丸”,虚怯者,用胃苓 丸甚效。
如伤风发热,又吐又泻者,不可发散,此脾家虚怯也, 以五苓散吞理中汤最效。
凡伤风发热,多得于夏。其证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 足俱热。此因天气已热,包裹太厚,重受其热也。先用 白虎汤调益元散,以解其热,次服“调元生脉散”,以补 元气。
伤暑发热,多得于夏。其证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足 微冷。此因阴室之中,取凉太过所致。先服“调元生脉 散”,补其正气;次服四君子汤,以防吐泻之患。
如夏月汗出当风,以致身热自汗不止者,此名暑风, 先用四君子汤加麻黄根、黄芪以去其风,次用益元 散以清其热。
伤食发热,其证手心热,肚背尤热,一嗳气便吐乳,大 便酸臭,或腹痛多啼,或腹饱胀喘急,不思乳食。此得 之饮食过度所伤,宜先利去其积,用丁香醒脾丸,后 以“集圣丸”调之。如伤食已久,日渐黄瘦,作热无时者, 不可下。轻者“保和丸”,重者“集圣丸”,百无一失。
痘疹发热,其证面燥腮赤,目泡亦赤,呵欠烦闷,乍热 乍寒,咳嗽喷嚏,手足指冷,惊悸多睡,此因时行痘疹, 各相传染,宜清凉解毒。惟痘疹宜用参苏饮加木香 痳疹,宜荆防败毒散,不可妄用。自发汗恐生变证。 变蒸发热,此小儿正病,不须服药,当于类下求之,不 可错误。
“潮热者,当分二证:有时间发热,过时即退,来日依时 复发,其状如疟,此肺热也。有蚤晚发热,每日两度,如 潮水应期,此胃热也。盖因感触邪气,以致血脉凝滞, 不即流通。若不治之,变惊疳者多矣。肺热者,地骨皮 散主之;胃热者,三黄丸下之;虚弱者,集圣丸调之。 惊热者,遍身发热,面青自汗,心悸不宁,脉数烦躁,颠 叫”恍惚,此心热也,以凉惊丸退热,以安神丸定心。 夜热者,但夜间发热,昼作便住,此血虚证也,以人参 当归散治之,兼服“抱龙丸”,以防作搐。
馀热者,伤寒汗下后而热又来,乃表里俱虚,气不归 元,阳浮于外,不可再用凉药,盖热去则寒起,古人戒 之。当和胃气,使阳气收敛,其热自退,参苓白术散主 之,甚者,四君子汤加干姜甚效。
疳热者,形色黄瘦,食不长肉,骨蒸盗汗,泄泻无常,肚 大筋弱。此多得于大病之后,失于将息,又或伤饥失 饱而致。《集圣丸》大有奇功。
壮热者,一向热而不已,由血气壅实,五脏生热,熨蒸 于内,则眠卧不安,精神恍惚。蒸发于外,则表里俱热, 躁急喘粗,甚则发惊痫也。治法先以导赤散吞泻青 丸,以治其热,后以“抱龙丸”镇其惊。如实热大小便闭 者,三黄丸下之。
烦热者,心躁不安,五脏烦热,四肢温壮,小便赤涩,宜 用导赤散,麦门冬、山栀仁治之,再以“凉惊丸”撤其馀 邪。
积热者,颊赤口疮,大小便涩,表里俱实,或内因酒面 煎煿热药峻补,外用重被厚绵炉火侵迫,皆能生热。 此内外蕴积之热,非食积之热也。先以三黄丸下之后以凉惊丸调之。
虚热者,或因汗下太过,津液虚耗,或因大病之后,元 气受伤,皆能发热。其证“困倦少力,面色青白,虚汗自 出,神慢,嘘气软弱,手足厥冷。”此血气俱虚,气虚则发 厥,血虚则发热也。四君子汤加炒干姜,甚者加熟附 子一片,待热少退,以集圣丸调之。
客热者,邪妨于心也。心若受邪,则热形于额,故先起 头面,次而身热,恍惚多惊,闻声则恐,良由真气虚而 邪气胜也。邪气既胜,则真气与之交争,发渴无时,进 退不定,如客之往来也。先以导赤散去其邪,后以凉 惊丸调之。
癖热者,由乳食不消,伏结于内,致成癖块,以生热于 外也。《治法》以“集圣丸”主之。
疟热者,寒热往来,有头痛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 憎寒壮热而作渴者,有遍身疼痛者,有腹痛者,有吐 泻者。证皆百出,治非一端。头痛汗出,遍身疼痛者,小 柴胡汤加羌活、苍术治之。腹痛者,脾积丸治之。作渴 者,白术散治之。吐泻者,理中汤治之,俱用“平疟养脾 丸调之。”
血热者,每日已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者 “导赤散,重者四顺饮治之。”
《祖传》治热,不问其证,肝肾虚弱者,以“胃苓丸”,竹叶炒 米汤吞治之;元气素厚者,以“凉惊丸”,竹叶灯心、薄荷 汤吞治之。
西江月
小儿病则生热,须知得病根因。风寒外感热来潮,饮 食内伤,烦躁吐泻,疟痢,疮疥,变蒸痘疹如烧,骨蒸体 弱渐成劳,调治般般分晓。
若是风寒外感,面红又恶风寒,“《惺惺散》子妙难言,有 咳参苏灵验。饮食内伤可下,三黄脾积相参,再添《集 圣》保平安,莫使脾虚表转。”
“吐泻胃苓最好,痢如赤白香连疟家。平疟解邪干疮 疥,胡麻丸散变蒸。”小儿常病,不宜妄用丸汤。如逢痘 疹别科传,集圣散调疳款。
治热汗下休错,误汗误下伤人,应汗而下痞满侵,应 下而汗惊定。只为不明表里,致令大命将倾,果难捉 摸。且因循用药,胃苓《集圣》。
《明方贤奇效良方》
小儿诸热须分主治
夫小儿惊热者,误因惊著,执以为常,致令心气不和, 身体微热,睡梦虚惊,遍身有汗,甚者手足掣缩,变成 痫疾。此由气血不和,实热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搐。 又小儿变蒸,亦微惊,所以然者,亦热盛故也。治之以 七宝散、天竺黄散、甘露散、辰砂金箔散,皆可治之。小 儿因惊则生热,热则心不宁,故睡卧不安,身体悚动。 心主惊。实则发热饮水。虚则卧而悸动不安。此其候 也。
小儿温壮者,由胃气不和,气行壅塞,故蕴积体热,名 曰温壮。若大便粪臭而黄者,此腹内有伏热,以四顺 饮子治之。若粪白而酸臭,则挟宿食不消,当服紫霜 丸,轻者少服,重者节乳哺,增丸药,当取微利可也。 小儿壮热者,因五脏生热,熏动于外,故身体壮热,《大 扺》与温壮相类,而有小异,但温温然不甚盛,是温壮 也。其壮热者,一向热而不止,甚则发惊也,以七宝散、 大黄𥐚硝汤皆能治之。 小儿风热,若身热面青,口中亦热,烦叫不时,有风证 者,宜虎睛丸、天竺黄散治之。若热甚大便秘涩者,四 顺饮子亦可服之。
小儿烦热者,由脏腑实热,血气盛,表里俱热,则苦烦 躁不安,皮肤壮热也。以八珍饮子、七宝散皆可服之。 小儿手足多热,心烦躁哭,唇深红,饮水不止,以竹叶 石膏汤、加味甘露散治之。
小儿潮热者,时间发热,过时即退,来日依时而发,此 欲发惊也。大扺血气壅盛,五脏惊热,熏发于外,故温 壮相类。或夹伏热,或带宿寒。夹伏热者,大便黄而臭; 带宿寒者,大便白而带酸臭。皆缘脏腑冷热之气俱 盛,肠胃蕴积故也。治之以金莲饮、克效汤、加味甘露 散。过期不解,小柴胡汤或竹叶石膏汤。钱氏云:“假如 潮热,是一脏实一脏虚,而内发虚热也,法当补母而 泻本脏则愈。且如日中发潮热者,是心虚也,肝为心 之母,则宜先补肝,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内平, 以潮热愈也。医见潮热,妄谓其实,乃以大黄𥐚硝辈 诸冷药利之,利既多矣,不能禁约而津液内竭,纵取 一时之瘥,鲜有不成疳病而身瘦也。”
小儿积热者,由表里俱热,则遍身皆热,颊赤口干,小 便赤,大便焦黄,先以四顺饮子、三解牛黄散,利动脏 腑,热即去。既去复热者,里热已解而表热未解也,当 用惺惺散或红绵散加麻黄微发汗,表热乃去。表热 既去,又发热者,何也?世医到此,尽不能晓,或再用凉 药,或再解表,或以为不可医,误致夭殇者甚多。此表 里俱虚,气不归原,而阳浮于外,所以再发热,非热证也。只用异功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气,则收阳气归内, 身体便凉。热重者,辰砂金箔散治之,钱氏白术散亦 可。
小儿虚热者,因患后平复,血气未匀,四体羸弱,时多 发热,治宜调气补虚,其热自退,如钱氏白术散、异功 散、四君子汤之类。或未退,人参、生犀治之为良。 小儿实热者,头昏颊赤,口内热,小便赤涩,状如豆汁, 大便坚鞕,或秘涩不通,腹急,此热证也,宜四顺饮子、 大黄𥐚硝汤、八珍散,略挨动脏腑即安。 小儿疳热者,发热形瘦,多渴吃食,不长肌肤者,为之 疳热。三四岁后有此疾。盖吃食则有疳。用金瓜丸、玉 蟾丸、肥儿丸之类治之,最为稳当。
小儿纯阳,未有虚羸,形瘵之证,温补之剂寡矣。且如 前人论“小儿发热有一十四证,见证立方,多获功效。” 今人常效前人之心,观形察色,切脉论证,以分表里 虚实。设有所误,非惟夭阏人命,抑且欺于心哉。
《万氏幼科发挥》
诸热
肝热者。目中青。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当归龙 荟丸主之。
心热者。目中赤。视其睡。口中气温。喜合面睡。或仰睡。 上窜咬牙。宜“导赤散。黄连安神丸主之。”
如目中热。心虚也。宜钱氏安神丸主之。
脾热者。目中黄。泻黄散。茵陈五苓散主之。
肺热者。目中混白。甘桔汤、木通散主之。
肾热者。目无精光。畏明。脊骨重。目中白睛多。其颅即 解。地黄丸主之。
虚热者,多在大病后,或温热,或潮热,或渴或不渴,大 小便如常,宜补之,竹叶汤、调元汤、地骨皮散主之。 实热者,面赤腮燥,鼻干焦,喜就冷,或合面卧,或仰卧, 露出手足,掀去衣被,大渴饮水,大小便秘,宜泻之,神 芎丸、大金花丸。大便不通者,用胆导法。
或问“治热以寒,治寒以热,良工不能废其绳墨也。今 治虚热,乃用温药者,亦有说乎?”予曰:“说具《内经》。实热, 邪火也,可以水制,可以实折。故以寒治热者,逆治法 也。虚热者,真火也。水不能制,寒不能折,唯甘温之剂, 可以胜之。故以温治虚热者,从治法也。逆之从之,不 离乎正。”
《鲁伯嗣学婴童百问》
诸热证
“小儿之病,其热虽多。夫热有虚有实。实则面赤浓黄, 气粗口热,燥渴唇肿,大小便难,掀揭露衣,烦啼暴叫; 虚则面色青白,恍惚神缓,口中清冷,嘘气软弱,泄泻 多尿,夜出虚汗。其或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盛下虚, 泄水谷不分,此则冷热不调之证。虚则败毒散加木 香、当归。然小儿表里俱热,面黄颊赤,唇燥口干,小便” 赤涩,大便焦黄,先以四顺清凉饮为之疏利,其热即 去。或表未解也,当先用惺惺散,少加麻黄去节,以取 发出其汗;或用柴胡散,则表热已除,又当和解,其热 自平。若惊热、风热、积热,可服宽热散下之,保寿散、金 粉散,以退馀热可也。
潮热
仲阳云:“潮热者,时间发热,过时即退。来日依时发热, 此欲发惊也。发来潮热,又似疟热,总曰潮热。盖发作 有期,其热有三:荣热、卫热、瘴气热,两日一发,或三日 一发,并用梨浆饮治之。”王氏云:“潮热乃是血气壅实, 五脏生热,熏发于外,故令发热。”“《伤寒论》云:‘潮热者,实 热也,当利大便,大柴胡汤、承气汤等剂治之。虚热者’”, 地骨皮散主之。犀角饮、𪔀甲散、灵犀饮、秦艽饮、生犀 散《圣济经》用地骨皮饮、羌活饼等剂。
壮热温壮
仲阳云:壮热者,一向热而不已,甚则发惊痫也。温壮 者,但温而不热也。巢氏云:小儿壮热者,是热气盛,熏 发于外,故令身体壮热,其发无渐,大体与温热相似, 少有异者,热加甚也。此候宜服轻药惺惺散、羌活散 皆可,甚则黄芩、柴胡、干葛之剂散之。夫温壮者,由小 儿脏腑不调,内有伏热,或挟宿寒,皆搏于胃气,故令 不和。气行壅涩,故积体热,名曰“温壮。”大便黄而臭者, 内有伏热。其大便白而臭酸者,则挟宿寒故也。宜温 之,服理中、四君子辈加桂治之。伏热宜五苓散并白 虎汤,二药俱效。其腹中有伏热,温壮,柴苓散主之。其 心神不安,大腑秘热,二黄犀角散主之。温壮,常热不 止,牛黄散主之。凡解后馀热不退,可服地骨皮散、黄 龙汤、牛黄膏亦治壮热。《直指》羚羊角汤治诸惊壮热, 治下后热不退,身壮热,百骨节疼,栀子仁汤、大连𧄍 饮、六物黄芩汤、五物人参饮对证选用之。古法去伏 热则用龙胆汤,去宿滞则紫霜丸,甚效。《圣济经》用升 麻、芍药等剂治之。
烦躁
论云:“嗞煎不安是烦,嗞啀不定是躁。嗞煎者,心经有 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满,自然生惊。嗞啀者心经有风邪,精神恍惚,心躁生风,热多不安,烦久而 惊,风多不定,躁久而搐。”治法凉心经退热,通利小便 为佳。热甚者,黄连解毒汤;轻者,导赤散、玉露散;风热 者,至宝丹、琥珀散、解毒丸皆可服。有伤寒证者,大小 “柴胡汤、白虎汤去大黄加干葛治之。有惊热者,金箔 镇心丸、七物黄连汤尤妙。”
渴证
议曰:“小儿渴证,一见唇红如丹三五分,即发三五分 渴。若红甚即渴甚,唇红焦黑者,即久渴虚盛,疾加转 极,证危笃故也。凡小儿三焦虚烦作渴,引饮不歇,宜 服三黄丸。小儿伤寒后,发渴唇焦口干,烦躁盛者,白 虎汤主之,竹叶汤亦可服。小儿泻利作渴者,五苓散 去桂加干葛尤妙,香薷饮、车前子散皆可服,小柴胡” 汤加天花粉亦佳,加干葛尤稳。太热烦躁而渴者,黄 连解毒汤亦可服。七物黄连汤亦可服,极稳。大扺!小 儿本自盛实,易为生热,热气熏蒸,故渴而引饮也。
黄疸
仲阳云:“身痛背髆强,大小便涩,一身皆黄,面目爪甲 俱黄,小便如屋尘汁色,著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疸 也。二证多病于大病后。别有一证,生下百日及半年, 不因病后身微黄者,胃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 大,食吐渴者,脾疳也。又有初生而身黄者,胎疸也。诸 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不和也。 茵陈汤、栀子蘗皮汤、犀角散、连𧄍赤小豆汤主之。通 治黄疸,茵陈五苓散尤为稳也。又有脾弱痿黄,小便 清者,治以温剂,当归丸散主之,小半夏汤亦可用。
《王纶明医杂着》
潮热
小儿潮热,或壮热不退,多是变蒸,及五脏相胜,不必 用药。又多是饮食停积,郁热由中发外,见于肌表,只 理其中,清阳明之热,而表热自除,不可认作外感,轻 易发汗,用小柴胡轻利等药重伤其内。又潮热不退, 恐是出痘,亦当审察,勿便用药。
〈注〉按前证若因饮食停积,或腹痛吐泻,或肚腹膨胀,宜用“保和丸以消导健脾。若饮食既消,或腹痛不食,或肚腹膨胀,宜用四君子以保养胃气。若因误行汗下,损伤元气,宜用参、芪、归、术、陈皮、甘草以补中气。大凡伤食,脾胃必损,宜固胃气,庶无变证。若寅卯辰时热者,属肝经也;巳午未时热者,属心经也;申酉戌时热”者,犀肺经也。亥子丑时热者,属肾经也。当详其虚实而治之。凡属虚热实热,投以攻补之剂,其病既不增减,乃是病根深固,而药力未能及耳,须宜多服,功力既至,诸病悉退,切不可改为别治。设或药不对证,祸在反掌,慎之。
《楼英医学纲目》
黄病
洁古云:“阳黄则大小便赤涩身热,是脾土与心火相 搏,为阳病。法当先利小便,后下大便。”
凡治黄病腹胀,当用茵陈蒿汤下五苓散。若欲利小 便,去大黄;欲利大便,则加大黄之类。有阳证可服,谓 面赤饮水者是也。
阴黄,则清便自调,面目及身黄,四肢冷,是脾虚不能 制肾水,当用益黄散及史君子丸。淡黄白者,胃不和, 下平胃散、调中丸。渴者,人参白术散。
《陶华六书》
小儿诸热
治小儿壮热昏睡伤风,风热、疮疹伤食,皆相似,未能 辨认,间服升麻葛根汤、惺惺散、小柴胡汤甚验。盖此 数药通治之,不致误也。惟伤食则大便酸臭,不消化, 畏食或吐,宜以药下之。
《王肯堂证治准绳》
发热辨证
风温热、壮热相似。
风温者,身不热而口中气热。又有风温证者,但温而 不热。
伤寒热。口热。呵欠。烦闷项急。
伤寒热,十指梢冷,鼻流清涕,发热无汗,面惨凌振,右腮有紫纹。
痘疮热喷嚏,悸动耳尖冷。
麻痘热面赤足冷,身发壮热,呵欠烦闷,咳嗽腰疼,时或作惊,腹痛自痢,及中指独冷者是也。
变蒸热。唇上白泡珠起。耳冷。
变蒸热温温微热,气粗惊少,𠯟乳泻黄,上唇尖有小泡如水珠子,即变蒸也,不须用药攻治。
疳热面黄。吃炭土。羸瘦。鼻下赤烂。
惊风热。发搐。悸痫。脉数。烦躁。颠叫恍惚。
惊风热,遍身发热,面光自汗,心悸不宁,脉数烦躁,治法与急惊证同,所用药饵,必先解表。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夫热有潮热、惊热、夜热、馀热、食 热、疳热、壮热、烦热、积热、风热、虚热、客热、癖热、寒热、血 热、疮疹热,十六者,大同而小异,热之始发,必有所因也。其潮热发歇有时,惊热颠叫恍惚,夜热夕发旦止, 馀热寒邪未尽,食热肚腹先发,疳热骨蒸,盗汗壮热 一向不止,烦热心躁不安,积热颊赤口疮,风热汗出, 身热,虚热,困倦少力,客热来去不定,痰热,涎嗽,饮水, 寒热,发如疟状,血热,辰巳发热,疮疹热,耳鼻尖冷,诸 证,得之各有所归,其间或有三两证交互者,宜随其 轻重而处治之。
“小儿之热,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之不同,虚实温壮四 者之不一,及表里血气、阴阳浮陷,与夫风湿痰食,各 当详之。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 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转筋, 寻衣捻物,多怒多惊,四肢困倦,寅卯时益甚。脾热者, 鼻上先赤,怠惰嗜卧,身热饮水,遇夜益甚。肺热者,右” 颊先赤,手掐眉目,喘嗽寒热,饮水,日西热甚;肾热者, 颏下先赤,两足热甚,骨苏苏如虫蚀,热甚不能起床, 夜间益甚,仍当辨其虚实。实则面赤气粗,口燥唇肿, 作渴饮冷,大小便难,或掀衣露体,烦啼暴叫,伸体而 卧,睡不露睛,手足指热,宜用表下;虚则面色青白,恍 惚神缓,口中虚冷,嘘气软弱,喜热恶“寒,泄泻多尿,或 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盛下泄,夜则虚汗,屈体而卧, 睡而露睛,手足指冷,宜用调补。壮热者,肢体大热,热 不已则发惊痫。温热者,肢体微热,热不已则发惊搐。 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以手轻扪之则热,重按之 不热,此皮毛血脉之热,热在表也;重按之筋骨之分 则热,轻手则不热,此筋骨之热,热在里也;不轻不重, 按之而热,此肌肉之热,热在表里之间也。”以虚实分 属表里而言之,壮热恶风寒,为元气不充,表之虚热 也;壮热不恶风寒,为外邪所客,表之实热也;壮热饮 汤,为津液短少,里之虚热也;壮热饮水,为内火销烁, 里之实热也。若夫内外皆热,则喘而渴,齿干烦冤,腹 满,四肢热,逢风寒如炙于火,能冬不能夏,是皆阳盛 阴虚也。“脉尺寸俱满为重实,尺寸俱弱为重虚。”脉洪 大,或缓而滑,或数而鼓,此热盛拒阴,虽形证似寒,实 非寒也。热而脉数,按之不鼓,此寒盛格阳,虽形证似 热,实非热也。发热恶热,大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 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或兼目痛鼻干者,此血虚发 躁也,当补其血。如不能食,而热自汗者,气虚也,当补 其气。仲景论“内外不足,发热自汗之证,禁不可发汗。” 如饮食劳役,虽病发热,误发其汗,则表必虚也。身热 而汗出者,风也;发热身疼,而身重黄者,湿也。增寒发 热,恶风自汗,脉浮胸痞者,痰也;发热头痛,脉数者,食 也。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 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阴阳不归其分, 则寒热交争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 陷入阴中也。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安静,是重阳无阴 也。”当急泻其阳,峻补其阴。至若身热脉弦数,战栗而 不恶寒者,瘅疟也。发热恶寒,脉浮数者,温病也。若四 肢发热,口舌咽干,是火热乘土位,湿热相合,故烦躁 闷乱也。若身体沉重,走注疼痛,乃湿热相搏,风热郁 而不得伸也。
五脏热
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
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转筋,多怒多惊,四肢困倦,寅 卯时益甚,宜泻青丸、柴胡饮子。
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 热也。导赤散主之。
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卧也。
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 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脾热则目黄肚大,怠惰嗜卧。身热饮水,四肢不收。泻 黄散主之。
脾热者,鼻上先赤,其热在肌肉,遇夜益甚。
肺热,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咳嗽寒热,壮热饮 水,凉膈散主之。若肺虚热,唇深红色,少服“泻白散。” 肺热者,右颊先赤,日西热甚,轻则用泻白散,重则用 凉膈散,及地骨皮散。
肾热。两足不喜衣覆。地黄丸主之。
肾热者,颏下先赤,两足热甚,骨酥酥如虫蚀,热甚不 能起于床,夜间益甚,宜用“滋肾丸。”
实热
实则伸体而卧,睡不露睛,手足指热等证。
按实中宜分表里,表实宜汗,里实宜下,半表半里宜 和解。今一以利下为主,非通论也。治法并方,更于后 表里条内求之。
小儿实热在内者,“四顺饮”之类,在上者吐之。
小儿热病,六一散妙药也。
实热,宜四顺清凉饮,加柴胡。
虚热
虚则喜热恶寒,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盛下泄,屈体而卧,睡而露睛,手足指冷等证。
虚热,因病后发热无时,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热乘虚 而作。先以胃苓汤加黄芪末,温米清汤调服;次投钱 氏白术散,或固真汤,带凉服;及用温盐汤,参入凉水, 送下黑锡丹,固守元气。
风热邪热,四君子汤加生姜、荆芥煎。
小儿客热在内,先用导赤散,次用“益黄散。”
薛氏以虚实分属表里,及热盛拒阴,寒盛格阳,血虚 气虚发热等证,俱仲景、东垣诸圣医辨证妙法,宜详 玩而熟记之,则虚热似实热之证,庶几不至误认而 全活众矣。
虚热宜《惺惺散》。
表里
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
身热饮水者,热在内。
“四顺饮子”治热在内而不厥。
连𧄍饮,治热在外而不厥。 薛氏云:“壮热恶风寒,为元气不充,表之虚热也;壮热 不恶风寒,为外邪所客,表之实热也;壮热饮汤,为津 液短少,里之虚热也;壮热饮水,为内火销烁,里之实 热也。”按:伤风恶风,伤寒恶寒,岂可以恶风寒为元气 不充,而不恶风寒为外邪所客乎?薛氏之意本圆,而 语则滞,痴人前岂可说梦?须以《东垣》“外感内伤。”细辨 别之。则无失矣。
表热
热而二便调和。风邪蕴结于里而发者。用惺惺散加 麻黄汗之。
馀热
“馀热者,谓寒邪未尽,传经之遗热也。”仁斋曰:“伤寒汗 下后而热又来,乃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浮于外,不 可再用凉药。盖热去则寒起,古人戒之。法当和胃气, 使阳气收敛归内,其热自止,宜参苓白术散主之。 有小儿热证,用表里药后,其热俱退,既退复热者何 也?热病至此,难以概举。或再解表攻里,或施凉剂,热 见”愈甚,以阴阳辨之,何者为是?推其原,乃表里俱虚, 而阳浮于外,阴伏于内,所以又发热。宜用温平之药 和其里,则体热自除。投钱氏白术散去木香,加扁豆, 水煎,及黄芪六一汤、安神散,自然平复。若日久汗多, 烦渴食减,脉微缓,喜饮热,可服真武汤。虽附子性温, 取其收敛阳气。内有芍药性寒,一寒一温,停分得宜, 用之无不验矣。
汗后血虚而热益甚者,六神散加粳米。汗后气虚而 恶寒发热者,补中益气汤。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 者,用四物汤加参、芪。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者,用 四君子汤加芎、归。
壮热
壮热者,一向不止,血气壅实,五脏生热,蒸熨于内,则 眠卧不安,精神恍惚;熏发于外,则表里俱热,烦躁喘 粗,甚则发惊痫也。轻剂“火府丹、地黄煎;重剂双解饮、 七宝散、大黄𥐚硝汤。”
温壮
温壮与壮热,相类而有小异。一向热而不止,是壮热 也。但温温然不甚盛,是温壮也。若大便臭而黄者,此 腹内有伏热,以四顺饮子治之。若粪白而酸臭,则挟 宿食不消,当服“紫霜丸”,轻者少服,重者节乳哺,增加 丸药,当取微利可也。
惊热
惊热者,遍身发热,或热而不甚,面青自汗,睡梦虚惊, 颠叫恍惚,有因惊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惊者,《钱氏》 导赤散、凉惊丸、安神之类,皆其治也。
骨蒸热
小儿一岁至十岁,衣絮皆不得着新绵,又不得冬月 以火烘衣被,勿令食桃杏杨梅果实,又不得食炙煿 热面之类,皆令儿体热。或因伤寒后食肉太早,令儿 体热者有之,或作骨蒸者,宜服生犀散、克效汤、地骨 皮饮、七宝散、金莲饮子治之。
骨蒸热,身体虚羸,遇晚而发,有热无寒,醒后渴汗方 止。此乃疳病之馀毒,传作骨蒸。或腹内有癖块,有时 微痛,用参苓白术散,姜枣、三棱煎汤调服。或投“化癖 丸”,先疗脾虚宿滞,次以柴胡饮为治。仍忌鸡酒羊面 毒物。
潮热
热有作止。每日应时而发。谓之“潮热。”如潮信之不失 其期也。
潮热,有风寒、疳积、食癖之分,阴阳、虚实,五脏之异。如 汗出身热,呵欠面赤者,风热也;伤寒、时疫,阴阳相胜, 外感热也;肌瘦口干,骨蒸盗汗,疳热也;“大小便秘涩, 汗下不解”,积热也;“腹背先热,夜发旦止”,食热也;涎嗽 饮水,乳食不消,癖热也。又有烦热者,气粗喘促,心躁 不安,颊赤口疮,兼发痫证;疮疹热者,耳鼻尖冷;血热 者,巳午间发,至夜则凉。虚热者,困倦少力。发于病后阳邪干心,则来去不定,阴阳相胜,则寒热如疟。前证 在小儿有因乳母或妊娠七情厚味遗热,或饮食停 积,衣衾过暖,及频浴热汤而为患。若寅卯辰时,热而 力盛饮水者,肝经实热也,用柴胡清肝散。热而力怯 饮汤者,肝经虚热也,用六味地黄丸。“巳、午时热,心经 也,实用导赤散,虚用《秘旨》安神丸。申、酉、戌时热,肺经 也,实用泻白散,虚用《秘旨》保脾汤。亥、子、丑时热,肾经 也,用地黄丸。大凡壮热饮水,大便秘结,属实热,用二 黄犀角散下之。热渴饮汤,大便如常,属血虚,用四物 汤补之。若下后阴虚,阳无所附而仍热,用四物、参芪。 汗后阳虚,阴无所生”而仍热,用四君、芎、归。若汗下后, 烦渴面赤,血虚发躁也,当归补血汤。若见惊搐等证, 肝血虚而内生风也,用四物、天麻、钓藤钩。颊赤口干, 小便赤涩,大便焦黄,表里俱实热也,用清凉饮子。如 大便已利,或热未止,表邪未解也,惺惺散。未应,加麻 黄微汗之。既汗而仍热,此表里俱虚,气不归源,阳浮 于外而虚热也,六神散加粳米。阳气下陷于阴中而 发热者,用补中益气汤。若乳下婴儿,当兼治其母 曾氏先用百解散发表,次以当归散及三解散治之。 脉实者,以大柴胡汤下之;虚浮数者,百解散微汗之。 若发热而呕者,小柴胡汤和解之。
小儿潮热盗汗:胡黄连、柴胡等为细末,炼蜜丸芡实 大。每二丸酒化开,入少水煎小沸服。
潮热有时。胸满气短者。桃枝丸。
昼热
《全婴方》:“小儿每早食后发热,夜则凉。世医多谓虚劳, 或为疳热,不知此血热证也。宜龙胆丸、地黄膏之类, 时时与服即瘥。”
按:《全婴方》所云:“血热者,巳午发热,遇夜则凉。”与东垣 所谓“夜则发热,昼则明了”不同。然东垣所云血热者, 指阴虚而生内热也;夜则发热,昼则明了,取其昼阳 夜阴也。郑氏所云血热者,指小儿血盛实而言也。盖 谓巳午者,心火用事之时也。心主血,血气行至巳午, 则阳气盛,阳气与正气相搏,故至期而发热,非其时 者。非血热也。
夜热
海藏云:夜热属阴,四顺饮之类,此血热在夜也。 《脉经》云:小肠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夜 热也。
风痰热,晚热早凉,吃水无时,此候乃痰作潮而生风 热,即宜金星丸下之。或气弱者,不可下,宜夺命散以 控下涎,次服惺惺散加南星、白附子。
积热
“积热”者,久热也。疳热亦久,但兼面黄,吃炭土,鼻下烂 也。
小儿表里热去后,又发热者,非热证也。只用六神散 入粳米煎和其胃气,则收阳归内,身体便凉。热重者, 用银白散。
积热眼泡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闻 饮食之气,恶心,及肠疼呕吐,治法详载《伤积论》中。 按:曾氏所谓积热,乃指腹中有癖而热,与久积之积 不同,不妨并存之。
寒热
“寒热者,证如疟状,阴阳相胜也。先寒而后热,阳不足; 先热而后寒,阴不足。寒多而热少,阴胜阳也。热多而 寒少,阳胜阴也。寒热相半”,阴阳交攻也。寒热隔日,阴 阳乍离也。阳盛发热,阴盛发寒也。其有头疼汗出者, 有呕吐不食者,有增寒而饮水者,壮热而饮汤者,有 筋骨疼痛者。或泻或秘,或内寒而外热,或内热而外 寒,又有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是有食积也。治法 因于食积者,当用白饼子下之,次行补助,以钱氏白 术散。寒多热少者,小柴胡汤加桂;热多寒少者,白虎 汤加桂。寒热相半者,并用小柴胡汤主之。 《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 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故寒气并于阴则 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 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 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 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 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 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故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 肝之府,界乎太阳阳明之间,半表半里之分,阴阳之 气,易于相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证,以小柴胡汤加 减调之。若祗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 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用八珍汤补 之,甚者十全大补汤。有食积为病,亦令寒热,用保和 丸消之。若兼呕吐泄泻。用六君子汤。厥冷饮热。人参 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术散。食积既消。而寒热尚 作者。肝邪乘脾。所胜侮所不胜也。用异功散加柴胡、 山栀。其疟证寒热。详见疟门。
===烦躁===仲景云:“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夫心者,君火也, 火旺则金燔,水亏而火独存,故肺肾合而为躁也。《活 人》云:“但烦热者,虚烦也。”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 恶寒,鼻不疼,故知非伤寒也。头不痛,脉不紧,故知非 里寒也。不可发汗攻下,当与竹叶汤,兼呕者与橘皮 汤。又心虚则先烦而后渴,翕翕发热,其脉浮紧而大 是也。盖烦者,心中烦扰而内热,故属阳。躁者,肢体躁 动,或裸身欲入井中为外热,故属阴。外热者,无根之 火也,是以为虚。脉数而实,便秘有热者,神芎丸。此皆 实热之治法也。若烦而头痛短气,口干咽燥不渴者, 虚也,用四君加芎、归,因药攻伐而作渴者,用竹茹汤。 烦而不得眠者,酸枣仁汤。心神颠倒,烦热欲吐者,朱 砂安神丸。面戴阳,目内赤,六脉洪大,按之全无者,血 虚发躁,用当归补血汤。若躁而裸体欲入井中,脉沉 细,或浮大,按之如无者,此皆阴盛发躁也,宜用参附 汤,有回生之功。
注夏
脾为太阴,位属坤土,喜燥而恶湿。故凡脾胃之气不 足者,遇长夏润溽之令,则不能升举清阳,健运中气。 又复“少阳相火之时,热伤元气,则肢体怠惰不收,两 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 吸短乏,气促,目中视物䀮䀮,小便赤数,大便不调,名 曰注夏。”此皆禀赋阴虚,元气不足之证,《丹溪补阴论》 言之详矣。育子者,可不知冬月养阳之道乎?治法用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加炒黑黄蘗主之。若因劳 役发热,血虚脉大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两虚者,八 珍汤。肝肾阴亏者,地黄丸。大便作泻者,人参理中汤。 若乳母肝火乘脾,寒热少食者,柴胡栀子散。胃火作 渴者,竹叶石膏汤。小儿多因乳母之气不调而致。当 戒怒气,调饮食,适寒温则可以远病。又如今人夏月 皆以香薷汤浸冷代茶饮之,殊不知香薷利水,大损 元阳;厚朴克伐,大泻真气。况脾性喜温而恶寒,夏月 阴盛于内,冷啜伤脾。若胃强有火,湿热为病之人,固 无大害。其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必为腹痛少食,泄 泻寒中之疾矣。此大人亦当戒者。况小儿乎。慎之慎 之。
黄疸
《难知》云:“色如熏黄,乃湿病也,一身尽痛。”
色如橘子黄者,黄病也。身不痛。
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者。栀子 蘗皮汤。
湿黄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饮者。大茵 陈汤。
大便自利而黄者,茵陈栀子黄连三物汤。
往来寒热。一身尽黄者。小柴胡加栀子汤。
汤氏云:“身疼髆背疼,大小便涩,皮肤、面目、齿爪皆黄, 小便如屋尘色。利者易治,涩者难治。宜服五苓散加 茵陈煎汤调。又宜服导赤散加茵陈煎。或身热,宜服 小柴胡汤,甚者服承气汤。”
凡黄病者,不可一概而论。标本不同,证治亦异。乃脾 胃气虚,感受湿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蕴积成黄,熏 发于外,故有此证。或脾胃虚弱,内因症癖攻之而成。 然疳泻亦主皮黄发竖,肚大青筋,肌肉消瘦,外无色 泽,身必发黄。此又本于疳病而作,致有是证。治法若 感湿热而得,身黄如烟熏之色,以《㕮咀》五苓散,加麻 黄。水姜煎投。汗之即愈。或用茵陈蒿汤。调下五苓散 亦好。
若得于疳癖者,其形如黄土相类,以“醒脾散、化癖丸”, 醒脾快胃,磨积理疳,胃气已和,饮食倍进,运化精微, 荣养百骸,灌溉脏腑,五色各见于本部,精华乃形于 面貌,其黄自除。
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故黄疸者,脾之色也。夫人 身之神,贵于藏而默用,见于外则内虚矣。其证皆因 脾气有亏,运化失职,湿热留于肌肤,发而为疸。钱仲 阳所谓身痛、背强、二便涩滞,遍身面目爪甲皆黄是 也。小便褐色者难治。疗法宜固脾为先,如专用克伐 宽中淡泄利水之药,则鲜有不致危者矣。若初生及 百日半年之间,不因病而身黄者,胃热胎黄也。腹大 食土为脾疳,兼作渴饮冷者,用泻黄散。小便不利者, 茵陈汤。病后发黄,肢体浮肿者,用白术散。清便自调。 肢冷嗜卧者,益黄散。身淡黄白者,调中丸及补中益 气汤加茵陈。身热膈满,肌肤面目皆黄者,加减泻黄 散。辨其所以。若闭目壮热,多哭不已,大小便赤涩,口 中热气者,乃妊娠厚味胎毒之候也。母子并服生地 黄汤,仍忌酒面五辛热物。设不自慎,误伤脾土,急则 变为惊风吐泻,缓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眼目障闭, 多成疳疾矣。又有脾虚发黄者,当于脾胃中求之。
陈治幼幼近编
潮热
小儿初病潮热,或病后潮热,俱属食伤太阴脾经,宜 参苓白术散。有疮疖潮热,八珍汤加贝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诸身热
小儿身热,但温而不甚壮热,此为温热。
小儿身热,口中气热。叫哭无时。呵欠烦闷,面目青色。 此为风热,甚亦发惊。
小儿身热,饮水悸惕,手足摇动,上视弄舌,印内青筋 见,掌中赤,怕物生涎,此为惊热。
小儿身热面赤,时久不退,睡觉颠叫,气急发渴,胸高 涎壅,此为积热,与壮热相似,但胸高涎壅为异,乃脏 腑积蕴热毒,三焦鬲腕壅滞也。又摇头项鞕者,亦三 焦鬲腕壅也。
已上皆甚则发搐,治在“《惊痫门》中。”
小儿身体发热气促,鼻塞清涕,嚏喷寒毛立,眼泪出, 或出痰水,此为伤寒,治在伤寒门中。
小儿身热,时发时退,退但肚热,或夜发热面黄,腹胀 吐泻,乳食不化粪酸臭异常,此为食伤,治在伤食门 中。
小儿夜发热,晓即如故,多涎喜睡,此肺虚发热也。此 与食伤夜发热相似,要须识之。况二证馀候,各皆不 同。食伤者可下,肺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失津液,发渴 引饮。昔钱乙治朱监簿子五岁,夜发热,晓即如故,众 医作热,以凉药解之不愈。其候多涎喜睡,又以药下 其涎,病益甚。至五六日,请乙治之。乙曰:“不可下。”乃取 白术散煎汤三升,使任意取足服。朱曰:“饮多不作泻 否?”乙曰:“无生水不能作泻,纵利亦不足怪,但不可下 耳。”朱又曰:“先治何病?”乙曰:“止泻、治痰、退热、清神,皆此 药也。”服尽又作两次与服。其子不渴无痰,又投阿胶 散二服而安。是此证也。《钱乙方》《本集》载之。
小儿身热形瘦,多渴,饮食不为肌肉,此为疳热,治在 疳门中。
小儿血气旺盛,发渴引饮,大便黄紧,小便赤少,四肢 身体翕然而热,此为胃实热也,治宜下之。
小儿身发热,微惊,耳骫冷,上唇头有白泡起如鱼目 珠子,或汗或不汗,此为变蒸,治在变蒸门中。
小儿身热昏睡,惊悸喜嚏,耳尻冷,此为疮疹候,治在 疮疹门中,此与食伤变蒸相似,伤寒耳尻皆热变蒸, 唇上有白疣泡珠子为异。
小儿身热者,更有内外。在内者,多饮水得之;在外者, 多因风寒得之。钱氏有云:“小儿身热饮水者,热在内; 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此大概之验也。在内者宜下 之,在外者宜散之。”
阎孝忠论小儿壮热伤风,温疫伤寒,风热,疮疹伤食, 率皆相似,未能辨认之间,但与升麻葛根汤、惺惺散、 小柴胡汤服之甚验。盖此数药通治之,不致误也。惟 伤食者,则大便酸臭,乳不化,畏食或吐,宜与微下。 《孙真人》论小儿内外气盛,眠时小惊,或微觉伤风伤 食,又虑变蒸身热者,但以紫圆或龙胆汤为治,此二 药“无所不疗,虽微利动以减盛气亦不虚人。小儿粪 黄而臭者,此腹中有伏热也,宜服龙胆汤,若粪白而 酸臭者,此挟寒不消也,宜服紫圆,但少与令内消,甚 者少增,令微稀溏,皆须节乳哺一两日,令胃气平和, 若不节则病易复,复则复下,伤其胃气,令腹胀满,若 至再三下之,则过伤矣。”
小儿于立夏之后,有病身热者,慎勿妄为吐下,但以 除热汤浴之,除热粉粉之,赤摩膏涂之。
黄疸
“小儿有身体肌肤面目悉黄者,此黄病也。因将息过 度,饮食伤饱,脾胃受热,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脾胃 象土,其色黄,候肌肉,故为是病也。慎不可灸,灸则热 转甚矣。若身体痛,背膊强,大小便涩,腹胀满,一身尽 黄,及目睛爪甲皆黄,小便如屋尘色,著物皆黄,此疸 病也。若发渴、小便涩,腹满,脉沉细,为难治也。”黄病者 稍轻,疸病极重。又有自生下面,身深黄者,此胎疸也。 因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也。《经》言:“诸疸皆变色深 黄者”是也。若身微黄者,胃热也。若但面黄腹大,渴而 食泥土者,脾疳也。
渴
小儿有渴而饮水者,此因脏腑有热,热则脏燥,故多 体热发渴,亡耗津液,即令作渴,欲饮水以解之也。又 有疳渴、吐泻发渴、霍乱发渴者,各逐本项具之。阎孝 忠云:“凡小儿诸渴,因亡失津液引饮,但多煎钱氏白 术散与服,使任意取足饮之,弥多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