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447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四十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四十七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二十七
小儿惊痫门三
王肯堂证治准绳〈肝 心 惊悸 惊 补泻法 表里 急慢惊总 急
惊 慢惊 慢脾风 通治急慢惊 目睛𥆧动 唇口蠕动 泄泻 烦渴 潮热似疟
杂证类惊 诊 不治证 角弓反张 天钓 痫 阴阳二痫 风惊食三痫 五脏痫
治法 风痫 惊痫 不治证 寻衣撮空 惊瘫鹤膝〉
艺术典第四百四十七卷
医部汇考四百二十七
小儿惊痫门三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肝
肝病哭叫,目直视,呵欠烦闷项急。
外生感风,呵欠烦闷,口中气热,当发散,大青膏主之。 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 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定,儿不能任,故目连 札也。若热入于目,牵其筋脉,两眦俱紧,不能转视,故 目直也。若得风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 搏故也。
洁古曰:“肝主谋,勇热则寻衣捻物,目连札直视,不能 转视,或极则身反强直折,皆风热也。目者肝之窍,属 木,木性急,故如是。”
肝病秋见。〈一作日晡〉肝强胜肺,肺怯不能胜肝,当补脾肺。 治肝益脾者,母令子实故也。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 丸主之。
肝病春见。〈一作早晨〉肺胜肝,当补肾。肝治肺脏,肝怯者受 病也。补肝肾,地黄丸。治肺。泻白散主之。
五脏相胜轻重,肝病见秋木旺,肝胜肺也,宜补肺泻 肝,轻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娄氏曰:“五脏相胜,病随时令,乃钱氏扩充《内经》藏气 法时论之旨,实发前人所未发者也。假如肝病见于 春及早晨,乃肝自病于本位也。今反见于秋及日晡 肺之位,知肺虚极,肝往胜之,故当补脾肺,泻肝也。馀 仿此。”
洁古曰:“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急食甘以缓之,佐 以酸苦,以辛散之。”
实则风搐力大,泻青丸主之。
虚则风搐力小。地黄丸主之。
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凉惊丸”主之。
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微搐。法当泻肺,先补 本脏。“补肝,地黄丸主之;泻肺,泻白散主之。”
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而搐,先当“定搐,泻青丸主之。 搐止,再见后证,则别立法治之。”
“肾乘肝。虚邪增寒。呵欠而搐。羌活膏”主之。
刘氏曰:凡肝得病,必先察其肺肾两脏,根其病之所 起,然后审其肝家本脏之虚实,方可治疗。然肾者肝 之母,金者木之贼,今肝之得病,若非肾水之不能相 生,必是肺金之鬼,来相攻击,不得不详审而求之。故 其来在肺,先治其肺,攻其鬼也;其来在肾,先补其肾, 滋其根也;然后审其肝家本脏之虚实而寒温之。 《海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
以酸补之。芍药
肝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虚则补其母。肾者,肝之 母也,以熟地黄蘗补肾。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补之。 补肝丸,四物汤内加防风、羌活等分,为细末,炼蜜为 丸是也。
镇肝丸即泻青丸去栀子、大黄是也。治肝虚。钱氏补 肾地黄丸。
肝实以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实 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
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
洁古曰:“心主热,自病或大热,泻心汤主之。”
实则烦热。黄连泻心汤主之。
虚则惊悸。生犀散主之。
肺乘心。微邪喘而壮热。泻白散主之。
肝乘心。虚邪风热。煎大羌活汤、大青丸主之。
脾乘心。实邪泄泻身热。泻黄散主之。
“肾乘心。贼邪恐怖恶寒。安神丸”主之。
刘氏曰:“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两脏。肾者心之 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 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先传其所胜,水能胜火, 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故当 退肾气,益肝气两方或诊其脉,肝肾两脏俱和,而心 自生疾,然后审其心家虚实治之。”
若叫哭发热,作渴饮水,抽搐有力,仰面而睡者,属“心 经实热,用泻心汤、导赤散。若发热饮汤,抽搐乏力,惊窜咬牙,合面睡者,属心经虚热,用补心散。”若喘嗽面 赤,壮热饮水,肺乘心也,用泻白散。若摇头札目,身热 抽搐,肝乘心也,用柴胡清肝散。若合目昏睡,泄泻身 热,脾乘心也,用泻黄散。若窜视惊悸,咬牙足热,肾乘 心也。用“安神丸。”
《海藏》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心欲软,急食醎以软之,芒硝; 以醎补之,泽泻; 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 心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肝乃心之母,以生姜 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是也。
惊悸
人身有九脏,心藏神,肝藏魂,二经皆主于血,血亏则 神魂失宁而生惊悸也。《经》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 病发惊骇。”又曰:“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惊者,心卒动 而恐怖也。悸者,心跳动而怔忡也。二者因心虚血少, 故健忘之证随之,用四物安神之类。丹溪谓亦有属 痰者,宜用温胆汤加辰砂、远志之类。若思虑便动,虚 也,用养心汤。时作时止,痰也,用茯苓丸。触事易惊,心 胆虚怯也,用温胆汤。卧惊多魇,血不归源也,用真珠 母丸。梦寐不宁,肝魂失守也,用定志丸。恐畏不能独 处,胆气虚冷也,用茯神汤。睡卧烦躁,胆气实热也,用 酸枣仁丸。眩运惊悸,风痰内作也,用《本事》辰砂远志 丸。思虑郁结,脾虚气滞,用归脾汤。前证虽曰属心与 肝,而血之所统,实主于脾。脾之志曰思,思虑多则血 耗损而不能滋养于肝,心者脾使之也,思虑内动,未 尝有不役其心者。夫心为君火之脏,十二官之主也。 夫君之德,不怒而威,无为而治,故宜镇之以静谧,戒 之以妄动,动则相火翕合,煽烁阴精,精血既亏,则火 空独发,是以惊悸怔忡之所由生,五志之火,心所不 能制者矣。故治脾者,不可不知养心,养心者,不可不 知镇静而寡欲。然人孰无思也,思之正,则无妄动之 欲矣。《朱子》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 命焉。”此善于养心者也。
惊
娄氏曰:“惊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里之异。身热力 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作声,醒时吐 沫者为痫;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者为痉,而 治各不同也。”
补泻法
洁古曰:“脾病肝强,法当补脾,恐木贼害,宜先泻心肝, 以挫其强,而后补脾为当。”
因潮热发搐在亥子丑时者,此肾用事之时也。不甚 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 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当补脾治心。皆因大病 后脾胃虚损,多有此疾。
表里
洁古曰:“小儿生来怯弱者,多伤风发搐,因伤风而得 之,证同大人伤风寒痰之类,开发则愈。”
伤食发搐,谓不因他证,忽然而搐,此因饮食过度,致 伤脾胃,故儿多睡多吐,不思饮食,脾胃既虚,引动肝 风,则发搐。当先定其搐,如羌活、防风煎下泻青丸,后 用白饼子下,其食渐消,用调中丸、异功散养其气。 娄氏曰:“外物惊者,元气本不病,故治以黄连安神之 苦。寒气动惊者,不因外物惊,元气自有病,故治以寒 水石。”安神之甘寒也。
急慢惊总论
小儿急慢惊风,古谓“阴阳痫”也。急者属阳,阳盛而阴 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阳亏。阳动而躁疾,阴静而迟缓, 皆因脏腑虚而得之。虚能发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 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出于肝,而心亦热。以惊 风痰热,合为四证。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为八候。凡眨 眼、摇头、张口、出舌、唇红、脸赤、面眼唇青及泻皆青,发 际印堂青筋、三关虎口纹红紫或青者,皆惊风候也。 大抵肝风心火二者交争,必挟心热而后发,始于搐。 故热必论虚实,证先分逆顺,治则有后先。盖实热为 急惊,虚热为慢惊,慢惊当无热,其发热者虚也。急惊 属阳,用药以寒;慢惊属阴,用药以温。然又必明浅深、 轻重、进退疾徐之机,故曰:“热论虚实”者此也。男搐左 视左,女搐右视右,男眼上窜,女眼下窜,男握拇指出 外,女握拇指入里。男引手挽,左直右曲,女引手挽,右 直左曲。凡此皆顺,反之则逆。亦有先搐左而后双搐 者,但搐顺则无声,搐逆则有声,其指纹弯弓,入里者 顺,反外者逆,出入相半者难痊。故曰:“证分逆顺”者此 也。阳病阴脉,阴病阳脉,亦为反。凡热盛生痰,痰盛生 惊,惊盛生风,风盛发搐。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 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其若四证俱有,又 当兼施并理,一或有遗,必生他证。故曰治有先后者 此也。纲领如此,若分三者言之,暴烈者为急惊,沉重 者为慢惊,至重者肝风。木克脾土,则为慢脾风矣。 娄氏曰:急惊证属木火,土实也。木实则搐而力大,目上目劄,所谓木太过曰发生,其动掉眩癫痫是也。火 实则身热面赤,土实则不吐泻,睡合睛,故其治法合 凉泻,而用凉惊丸、利惊丸之类。慢惊证属木火,十虚 也。木虚则搐而力小,似搐而不甚搐,《经》所谓木不及 曰委和,其病摇动注恐是也。谓手足搐动,腹注泄,心 恐悸也。火虚则身冷,口气冷,土虚则吐泻,睡露睛,故 其治法合温补而用羌活膏、益黄散,有热者用东垣、 黄芪益黄散。其东垣非钱氏。羌活膏治慢惊者,谓土 虚泄泻,火木乘之,谓手掌与腹俱热之证。若火木土 俱虚,而摇动恐悸,注泻,手腹冷者,非羌活膏不能治 之。
丹溪曰:“小儿惊风有二,急惊属痰热,宜凉泻;慢惊属 脾虚所主,多死,宜温补。急惊用降火下痰丸,养血药 作汤下之;慢惊当补脾,兼用朱砂安神丸,清米汤下, 更干血药中求之,如四物、四君、东垣黄芪益黄散之 类,世以一药通治之,甚妄。”
急惊
急惊之候,亦曰“真搐。”牙关紧急,壮热涎潮,窜视反张, 搐搦颤动,唇口眉眼眨引频并,口中气冷,脸赤唇红, 大小便黄赤,其脉浮数、洪、紧。此内挟实热,外感风邪, 心家受热积惊,肝家生风发搐,肝风心火,二脏交争, 血乱气并,痰涎壅盛,百脉凝滞,关窍不通,风气蕃盛, 无所发泄,故暴烈也。又有搐搦反张、斜视而牙关不 紧,口无痰涎而气热,未可直指以为惊风,恐是伤风、 伤寒,夹食夹惊,疹痘等证,此即钱氏“假搐”之说,又各 依本证施治矣。又急惊搐搦,不可把握,但扶持之,否 则风痫逆入经络,遂使手足拘挛成废疾。
急惊,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 便黄赤,剧则发搐。盖热甚则风生,风属肝,此阳盛阴 虚也。故利惊丸主之,以除其痰热。不可用巴豆及温 药大下之,恐搐,虚热不消也。小儿热痰客于心胃,因 闻大声非常,则动而惊搐矣。若热极,虽不闻声及惊, 亦自发搐。
阎氏曰:“急惊内有热,即生风,又或因惊而发,则目上 连札潮涎搐搦,身体与口中气皆热,及其发定,或睡 起即了了如故,此急惊证也。当其搐势渐减时,与镇 心治热药一二服,如麝香丸、镇心丸、抱龙丸、辰砂丸、 紫雪之类。候惊势已定,须臾以药下其痰热,如利惊 丸、软金丹、桃枝丸之类,利下痰热,心神安宁即愈。” 洁古曰:急惊者,阳证也,俱腑受病。热痰客于心肺,是 少阳相火旺。《经》云:“热则生风,因闻大声而作。”盖谓东 方震卦,得火气而发搐,火本不动焰,得风而动,当用 利惊丸、导赤散、泻青丸、地黄丸,搐止,宜服安神丸。 丹溪曰:“急惊风发热口噤,手足心伏热,痰嗽痰喘,并 用涌法,间以桑树上桑牛,阴干研末调服”,以平其风。 〈桑牛比杨牛则色白黄者是〉又以北薄荷叶、寒水石各一两,青黛、 白僵蚕、辰砂各一钱,全蝎二枚,猪牙皂角、槐角各五 分,并为末,灯心汤和乳汁灌之。角弓反张,目直视,因 惊而致。宜南星、半夏入姜汁、竹沥灌之,更灸印堂。 初惊用防风导赤散:生干地黄、川木通、防风、甘草等 分,用竹叶三钱煎服。须用宁神膏:麦门冬去心、天竺 黄、茯神、朱砂各一两麝香一钱,各捣研极细,炼蜜和, 捏作小饼子,临卧薄荷汤化下,一夜一饼。
老医常言:小儿惊搐,多是热证。若先便用惊风药,白 附子、全蝎、僵蚕、川乌之类,便是坏证。后有医幼科者, 只用导赤散加地黄、防风,进三服,导去心经邪热,其 搐便止,次服宁神膏,神效。
从孙道润,幼时患惊搐甚危,延京口诸有名幼科疗之,益困笃。其祖易庵兄求方于余,以是授之,二服立愈。自后常以救人,无不效者。恐人忽易,故著之。
曾氏曰:“急惊之论,前代书所不载,惟曰阳痫,大概失 所爱护,或抱于当风,或近于热地,昼则食多辛辣,夜 则衾盖太厚,郁蒸邪热,积于心,传于肝,再受人物惊 触,或跌扑叫呼,雷声鼓乐,鸡鸣犬吠,一切所惊。未发 之时,夜卧不稳,困中或笑,或哭啮齿。”�“乳,鼻额有汗, 气促痰喘,忽尔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噤不开, 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况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 热而肝有风,二脏乃阳中之阳,心火也,肝风也,风火, 阳物也。风主乎动火,得风则烟焰起,此五行之造化, 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 动,故发惊也。心主乎神,独不受触,遇有惊则发热,热 极生风,故能成搐,名急惊。治之之法,先以五苓散加 黄芩、甘草水煎,或百解散发表,次通心气,木通散、三 解散疏涤肝经,安魂退热,牛蒡汤、防风汤主之。惊风 既除之后,轻者投半夏丸,重者下水晶丹,与之去痰, 免成痴疾,但不可用大寒凉药治之。热去则寒起,亢 则害承迺制。若仓卒之间,惊与风证俱作,只用五苓 散加辰砂末,薄荷汤调服,少解其证。盖五苓散内有 泽泻导小便,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流利,心气得通, 其惊自减。内有桂木,得桂则枯,是以能抑肝之气,其风自停。况佐以辰砂,能安神魂,两得其宜。大略要解 热凉心肝,后惟可用平和汤散调理,稍热之剂则难 用,医者宜审之。
愚尝感慨诸人每见惊风搐作,不明标本,混为一证, 遽然全用金石、脑、麝、蜈、蚕、蛇、蝎、大寒搜风等剂投之, 耗伤真气,其证愈甚,多致弗救。殊不知惊生于心,风 生于肝,搐始于气,是为三证。其惊与风,首已详及。然 所谓蓄气而成搐,陈氏之论,最为明理,但未著其方。 余于此证,则用宽气饮治之,只以枳壳、枳实为主,盖 其气也,四时平和则身安,一息壅滞则疾作。况小儿 哭啼不常,其气蕴蓄,内则不能升降,外则无由发泄, 展转经时,亦能作搐。善医者审察病源,从而疗之,万 无一失。更辨阴阳虚实,不可轻忽。若阳实证,煎五和 汤调三解散主之,此急惊有搐之类。若阴虚证,煎固 真汤调宽气饮治之,此慢惊有搐之类。若暴感此证, 未别阴阳虚实,先用五苓散和宽气饮,及少加宽热 饮三药,合用姜汁沸汤调灌即解。大抵治搐之法,贵 以宽气为妙,气顺则搐停,此自然之理。
大凡幼稚,欲令常时惊悸不作,在乎肾脏和平。故戴 氏曰:“治惊不若补肾。”谓心属火,火性燥,得肝气则烟 焰起,致生惊悸。补肾则水升火降,邪热无侵,虽有肝 风,不生惊骇。其法当于申时进补肾地黄丸一服,或 琥珀抱龙丸。用申时者,盖水生于申,佐之以药,则肾 水得平,心火不炎,自无惊矣。
《铃方》治法,“大要用药有次序,有轻重,通关以后,且与 截风定搐,风搐既定,却下痰热,理为至当。若患在痰 热,未有惊风,只可退热化痰,不可妄投惊风药,盖药 中多用寒凉,恐引人痰热入经络。凡病在热,不可妄 治痰,止当解表。病在惊,不可妄治风,盖惊由痰热得, 只可退热化痰,而惊自止。病在痰,不可便治惊,急须 退热化痰。病在风,不可便治搐”,盖风由惊作,只可利 惊化痰,其风自散也。有搐须用截风散惊,至妙之道。 若治惊而痰不化,热亦不退,惊安得自止,化其痰热 若不退,风亦不散,痰安得去?是知不治之治,所以治 之之谓欤。急惊初传,风搐得定,而痰热一泄,又须急 与和胃定心之剂。若搐定而痰热无多,则但用轻药 消痰除热可也。然急惊虽当下,切不可过用寒凉,及 水银、轻粉、巴豆、芒硝等,荡涤太骤,或当下之,皆不得 已,但使疾去即止,或不当用而用,或可用而过焉,由 此遂成慢惊矣。且如只下痰热,不必太骤,但斟酌处 用大黄一品足矣。且急惊证源在于去肝风,降心火, 幼幼书以为至要之说也。
薛氏曰:“急惊之候,牙关紧急,壮热涎涌,窜视反张,搐 搦颤动,口中气热,颊赤唇红,脉浮洪数者,此肝经血 虚,火动生风。盖风生则阴血愈散,阴火愈炽,火动则 肺金愈亏,肝木愈盛。宜滋肝血,养脾气。若屡服祛风 化痰泻火辛散之剂,便宜认作脾虚血损,急补脾土。 初有痰热,未有惊风,先且解表祛肝风,降心火, 和剂‘香苏散’。”解肌加干葛。
急惊初传,且可通关定惊搐。
诸风搐搦,关窍不通,痰涎潮塞,气实使之。先用苏合 香丸,以姜自然汁浸薄荷汤调与服,使气下则痰下, 关窍自通。
凡欲下之,须当审问前人“已下未下,或曾经吐泻否。” 已下及吐泻者,不可再下,但驱风化痰消热而已。大 约痰热十分,且泄其三之二,下剂中须用枳壳、菖蒲 宽心通气之类佐之。急惊急在一时,治不可缓,缓则 候加深,若一时体认不明,又不可妄施药饵。
急惊既传,截风定搐次第,风惊已定,而痰热下剂有 三:初且轻下,又稍重下,又加重下之剂,下后和胃助 气,而后定志宁神,驱风镇惊,防其再发。若下后诸证 犹存,未易痊愈,更勿再下,当作慢惊推详。
慢惊
慢惊之候,“或吐或泻,涎鸣微喘,眼开神缓,睡则露睛, 惊跳搐搦,乍发乍静,或身热,或身冷,或四肢热,或口 鼻冷气而色淡白淡青,眉唇间或青黯,其脉沉迟散 缓,盖由急惊过用寒凉,或转太骤,传变成之。又有吐 利不止而成者,有气虚暴吐泻而成者,有夏月脾胃 伏热,大吐泻,当解暑热,不可专曰固阳,有脏虚洞泄 成者,有久痢气脱而成者,有下积取泻成者,有吐血 泻血而成者,有伤寒转变阴证成者,有得之久嗽作 痫者,有得之发痫不已者,有得之虫积冲心者,有得 之卵肿、疝气、腹痛。”其或汗出太过,脾困烦渴,四肢浮 肿,大小便闭,走马急疳,并传慢候。惟吐泻积痢成虚 致之,则证变甚速。凡才经吐泻,便是慢惊,须用温中 扶里。或搐来紧急,乃慢惊初传,尚有阳证,不可误作 急惊用药。世言搐慢为慢惊,非也。若泥此,往往以慢 脾为慢惊矣。凡慢惊,男子以泻得之为重,女子以吐 得之为重。又吐有五证,泻有五证,各明所因主治。古 云:“病家怕惊不怕泻,医家怕泻不怕惊。”如因泄泻不
止,且先治泻,若更治风,则惊风愈甚,如因他证,例当循原施治也。其慢惊候,若从急惊传来,只可截风调胃,均平阴阳,不可全用阳药,使阳归阳,复作急惊之 候,用药施治,无过不及可也。
急惊以关格不通,略施脑麝开通,定其搐搦尚可。慢 惊阴重阳亏,诸经已虚,不宜通关,又凉其脏,易作慢 脾风。慢惊危急,如眼睛昏定定而眨,虽眨不左右顾, 或窜视,四肢厥冷,汗出如流,口面黪黯,指甲黑,四体 垂軃,至重。慢惊证,眼半开半合,似睡不睡是也。其脉 或浮或沈,身或热或凉,或吐或泻,或不吐泻,或食乳, 或阻乳,名半阴半阳合病,即如伤寒半表半里也。治 法大要审问源流施治,不可概曰“慢惊证。”如因吐泻 得之,用汤氏醒脾散之类,他证可以类推,次第于后。 然慢惊已传属阴,亦须准较阴阳亏盛浅深,不可温 燥之剂太过。
洁古曰:“慢惊者,阴证俱脏受病。盖小儿吐泻病久,脾 胃虚损,若不早治,则成慢惊,名曰瘈疭,似搐而不甚 搐也。因脾胃虚损,故大便不聚。当去脾间风,先用宣 风散导之,后用益黄散、史君子丸平之,则其利自止。 既已失治,则脾胃俱虚,致被肝木所乘,是为慢惊,当 用温补羌活膏主之。”
阎孝忠编集《钱氏方》,以益黄补土误矣。其药有丁香 辛热助火,火旺土愈虚矣。青橘皮泻肺金,丁香辛热, 大泻肺与大肠,脾实当泻子,今脾胃虚,反更泻子而 助火,重虚其土,杀人无疑矣。其风木旺证,右关脉洪 大,掌中热,腹皮热,岂可以助火泻金?如寒水来乘脾 土,其病呕吐腹痛,泻痢青白,益黄散圣药也。今立一 方,先泻火补金,大补其土,是为神治之法。以黄耆二 钱,人参一钱,炙甘草五分,加白芍药一钱,此四味皆 甘温,能补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 之,以酸收之。”白芍药酸寒,寒能泻火,酸味能泻肝,而 大补肺金,所补得金土之位,金旺火虚,风木何由而 来克土然后泻风之邪。夫益黄散、理中丸、养神之类, 皆治脾胃寒湿大盛,神品之药也。若得脾胃中伏火, 劳役不足之证,及服热药巴豆之类,胃虚而成慢惊 之证,用之必伤人命。夫慢惊风者,皆由久泻脾胃虚 而生也。钱氏以羌活膏疗慢惊风,误矣。脾虚者,由火 邪乘其土位,故曰“从后来者为虚邪。”火旺能实其木, 木旺故来克土。当于《心经》中以甘温补土之源。更于 脾土中泻火以甘寒。更于脾土中补金以酸凉。致脾 土中金旺火衰。风木自虚矣。
《海藏》曰:“惊啼手足瘈疭,睡卧不稳,四君子加全蝎,去 尾尖毒炒、钓藤、白附子炒等分同煎。”
脾胃虚弱,生风多困,《四君子》加炒半夏曲、没石子等 分,为细末,入冬瓜子少许,同煎服。
丹溪曰:“频吐泻将成慢惊,用钱氏白术散,加山药、扁 豆、炒肉豆寇、面煨各一钱,入姜一片煎服。若慢惊已 作,加细辛、天麻各一钱,全蝎三个去梢,白附子八分, 面煨。惊而泻,用参、苓、芍药、酒炒白术、姜煎。夏月,加黄 连、甘草、竹叶服之。”
曾氏曰:“治慢惊者,考之古书,亦无所据,惟载阴痫而 已。盖慢惊属阴,阴主静而搐缓,故曰慢。其候皆因外 感风寒,内作吐泻,或得于大病之馀,或传误转之后, 目慢神昏,手足偏动,口角流涎,身微温,眼上视,或斜 转,及两手握拳而搐,或兼两足动掣,各辨男左女右, 搐者为顺,反此为逆。口气冷缓,或囟门陷,此虚极也。” 脉沉无力,睡则扬睛,而两目半开半合,此真阳衰耗, 而阴邪独盛。阴盛生寒,寒为水化,水生肝木,木为风 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瘈疭渐生。其 瘈疭证状,两肩微耸,两手垂下,时复动摇不已,名为 “慢惊。”宜以青州白丸子、苏合香丸,入姜汁杵匀,米饮 调下。虚极者加金液丹,次用冲和饮同七宝散加煨 姜,煎服使气顺风散少解吐泻,间以胃苓汤救其表 里。若吐不止,可投定吐饮。泻不减,宜服六桂散,或曰 生汤去胃风,定瘈疭,清神气,五苓散导其逆,调荣卫, 和阴阳。若痰多唇白,四肢如冰,不省人事,此虚慢之 极,用固真汤速灌之,以生胃气。胃气既回,投醒脾散、 沉香饮调理。
慢脾风
慢脾风之候:“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 头,吐舌,频呕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收,或身 冷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阴气极盛,胃气极虚,十 救一二。”盖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 处,惟脾所受,故曰“脾风。”若逐风,则无风可逐,若治惊, 则无惊可治。但脾间痰涎,虚热往来,其眼合者,脾困 气乏,神志沉迷,痰涎凝滞而已。然慢之名,又曰“虚风。” 小儿或吐或泻之后,面色虚黄,因虚发热,才见摇头 斜视,昏困额汗,身亦粘汗,声沉小而。�即脾风之证, 不必皆因急慢风传次而至,又当识之。又慢脾之候, 言脾而不言胃,何也?盖胃为腑属阳,非若脾乃阴脏 也。故小儿病传在腑,多自愈,在脏不可不治。盖小儿 纯阳之气,在腑为顺,在脏为逆,古人皆理其脏,未言治腑也。又肾一脏,常主虚,不可攻治。若肾脏有患,但 清心肺,缘心与肾,即既济也,肺与肾,又子母也,无与 肾药及诸补药也。慢脾唯吐与泻,积与痢,传入慢候, 其证变至速,虚又速也。治必循次平和,无令速愈之 理。药和且平,调脾养胃,不可过剂也。《钱氏》有黄土汤, 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以脾土为本也。 治法大要生胃回阳,若眼半开半合,手足不冷,证候 尚在慢惊,则勿用回阳,或已入慢脾而阳气未甚脱 者。亦未可即用硫黄、附子等剂。手足渐暖。仍以醒脾 散等调之。
曾氏,“用青金丹、天麻饮灌服,或六柱散、固真汤。” 小儿误服凉药,或用帛蘸水缴口,因此伤动脾胃,或 泄泻,或腹胀,或腹中响。
小儿面少血色,常无喜笑,不看上而视下。
小儿囟颅高急,头缝青筋,时便青粪。 小儿肥壮,粪如清涕,或如冻汁。
小儿时时扎眼,粪便青白沫,有时干硬。
已上五证,忽然呕叶者,必成阴痫,俗谓“慢惊”是也。 小儿头虽热,眼珠青白而足冷,或腹胀而足冷,或泻 而足冷,或呕而足冷,或渴而足冷。
头热目赤,痰塞鼻喉,皆无根之火,逆也。
已上五证,忽然吐而作搐者,名曰慢脾风,速与补脾 益真汤,一服三钱,重加蝎一枚。如因惊而搐者,前朴 散一服三钱,重加附子、前胡各半钱同煎。
右陈文中治慢惊法。其治之次第,自成一家,故另录之,以备采用。其《医案》所言芎蝎散、油珠膏,累累取效。
通治急慢惊
“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此定法也。其间有急惊凉 泻而不愈,变为慢惊;有慢惊温补而不愈,变为急惊 者,宜用通治急慢惊药。
小儿急慢惊风,发热口疮,手足伏热,痰热,痰喘,痰嗽, 并用涌法。重剂以瓜蒂散,轻剂苦参、赤小豆末、酒酸 虀汁调服之,后用“通神散”蜜丸服之,间以桑牛阴干, 研末调服,以平其气。
目睛𥆧动
目者,肝之窍也。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 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𥆧动。《经》曰:曲直动 摇,风之象也。宜用四物益其血,柴胡、山栀清其肝,阴 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矣。若因肝经血燥而自病者,用 六味丸以滋其源。因肺金克肝木者,用泻白散以平 金邪。若眼眶𥆧动者,肝木乘脾土也,用抱龙丸。若愈 后惊悸不寐,或寐中发搐咬牙,目睛𥆧动者,血虚不 能荣筋脉也,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茯苓、五味。 盖有馀者,邪气实也,不足者,真气虚也。凡病气有馀, 当认为不足,此证兼属肝脾,多为慢惊之渐,尤当审 之。
唇口蠕动
“唇为脾之华,口乃脾之窍,又阳明之脉,环唇口而交 人中,阳明胃也。”是以脾胃虚者,多有此证,不独病后 而已。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或误认 为痰,而用祛逐之药,则津液益枯,不能滋养筋脉,遂 致四肢抽搐,病势愈甚。原其治法,与慢脾风相同,当 用大补脾胃之药,加升麻、柴胡,切勿用青皮、龙胆草 之类,兼察其色,黄者脾弱也;青者肝胜也;青黄不泽, 木来克土也;青赤相兼,木火风热也;黑为寒水反来 侮土;白为气虚亡阳。凡此宜用六君子汤加小柴胡 汤。若四肢微搐,或潮热往来,或泄泻呕吐而色痿黄, 皆脾胃有伤也,宜用白术、黄芪、川芎、当归、人参、陈皮、 肉豆蔻、神曲、干葛、白芍药、黄连、炙甘草、白茯苓以补 胃气。若脾胃虚弱者,用五味异功散,虚寒加木香、炮 姜。若脾气下䧟者,用补中益气汤以升其阳。作渴者, 用七味白术散以生津液。若肝木侮脾者,用补中益 气汤,加茯苓、半夏、芍药,以制肝补脾。
泄泻
小儿惊泻者,肝主惊,肝木也。盛则必传克于脾,脾土 既衰,则乳食不化,水道不调,故泄泻色青,或兼发搐 者,盖青乃肝之色,搐乃肝之证也。亦有因乳母脾虚 受惊,及怒动肝火而致者。《经》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及飧泄”,法当平肝补肺,慎勿用峻攻之药。脾气益虚, 肝邪弥甚,甚至抽搐反张者,亦肝火炽盛,中州亏损 之变证也。凡见惊证,即宜用四君、六君、异功散等方, 加白附子定风,柴胡平肝,引经以杜渐,则必不至泻 搐而自安矣。今已见泻吐惊搐,尚不知补脾平肝,以 保命、抱龙镇惊等药治之,其亦去生远矣。
烦渴
阎氏曰:“惊风或泄泻等证,烦渴者,皆津液内耗也。不 问阴阳,宜煎钱氏白术散,使满意取足饮之,弥多弥 好。”
潮热似疟
曾氏曰:“又有急惊天钓之后,变作潮热,手足逆冷,有似疟疾。盖因病愈之后,不善将护,外感风邪乘虚而 入于经络,再未解散,以致如此。《经》曰:‘重阳必阴’。又曰: ‘亢则害,承乃制’,此其义也。宜服柴胡加桂汤及当归 散。气实者,则以乌犀丸、水晶丹,略与通利匀气散止 补,后以参苓白术散调理,自然平愈。此证所用药品”, 间使苦寒之味,务在消阳盛之火,肺金得胜,肝木自 平,而风邪亦散,斯为良法。
杂证类惊
海藏曰:“心神不安,四君子加辰砂半分,枣汤调下。 又有一证,欲发疮疹,先身热惊跳,或发搐搦,此非惊 风,当用发散药。”
曾氏曰:“暑风一证,因夏月感冒风热太甚,致面垢唇 红,脉沉细数,忽发惊搐,不省人事,治用消暑清心饮、 辰砂五苓散,及琥珀抱龙丸自安。切勿以温剂调补。”
诊
钱氏曰:“咬牙甚者发惊。”
目直面青,身反折者,生惊。
呵欠面青者,惊风。
呵欠面黄者,脾虚惊。
目赤兼青者发搐。
惊痫发搐。男发搐。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目 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更有发时证。
洁古先生曰:“男为木,故左视木位无声,右视金位,相 击则有声。女为金,故右视金位无声,左视木位亦相 击有声。”
又“肺虚不泻者何也?”曰:“假令男目右视,木克金,肝旺 胜肺,而但泻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气极虚,故当补其 肺,慎勿泻也。”
汤氏曰:“凡搐,男左女右为顺,易治;男右女左为逆,难 治。”
《脉诀启蒙》曰:“小儿脉促急,为虚惊。”
《直指》云:“浮数洪紧为急惊。”
沉迟散缓为慢惊。
虎口脉纹青紫,为惊风。
红者风热轻。
赤者风热盛。
紫者惊热。
青者惊积。
青紫相半,惊积风热俱有,主急惊风。
青而淡紫,伸缩来去。主慢惊风。
“紫丝”“青丝或黑丝隐隐相杂。似出而不出”,主慢脾风。 形势湾入里者顺。
出外者逆。
不治证
搐而不休。休而再搐。
惊叫发搐。
汗出足冷。
痰满胸喉。
口开目直。
急惊眼睛翻转,口中出血,两足摆跳,肚腹搐动。或神 缓而摸体寻衣,或证笃而神昏气促,喷药不下。通关 不�心中热痛。忽大叫者。不治。 慢惊四肢厥冷。吐泻咳嗽。面黯神惨。�声胃痛。两胁 动气。口生白疮。发直摇头。眼睛不转。涎鸣喘嗌。头软。 大小二便不禁。手足一边牵引者。皆为不治。
慢脾身冷粘汗,直卧如尸,喘嗽头软背直,口禁摇头, 痰如牵锯之声,面无润泽之色,缩唇气粗者,不治。
角弓反张
钱氏曰:“肝有风,甚则身反张,强直不搐,心不受热,当 补肾。治肝,补肾,地黄丸。治肝,泻青丸。”
丹溪曰:痉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用 人参、竹沥治之,不用兼风药。此论实发前人所未发, 汤氏虽云痉候十无一生,盖未尝有此法施于人也。 钱仲阳曰:“角弓反张者,由风邪客于太阳经也。《经》曰: ‘风从上受’。”足太阳主周身之气,其脉起于目内眦而 行于背,肝属木主风,所以风邪易侵也。夫小儿肌肤 未密,外邪易伤,肝为相火,其怒易发。若身反张强直, 发热不搐者,风伤太阳也,宜用人参羌活散、小续命 汤。若因暴怒而击动其肝火者,宜用泻青丸。若饮前 剂,其证益甚者,此邪气已去而脾气亏也,宜用异功 散加芎、归补之。若因肝经虚热,或因克伐真气,虚热 生风者,宜用异功散、地黄丸补之。若因下而脾气困 惫,肚腹膨胀者,此中气损也,宜用白术散补之。若气 血素弱,或服攻伐之剂,而手寻衣领,咬牙呵欠者,肝 经虚甚也,急用地黄丸以补之。
天钓
天钓亦惊风之证,但天钓发时,头目仰视,惊风则无 也。
汤氏曰:“小儿瘈疭不定,翻眼抬睛,状若神祟,头目仰 视,名为天钓。凡有此疾,宜服苏合香丸,灸两手大拇 指两甲肉相半,男先灸左,女先灸右,及两足大拇指中间,各三五壮,又灸前后手心各五壮,此皆得效之 法。”
张氏曰:“小儿心膈壅滞,邪热痰涎蕴积,不得宣通,或 乳母饮酒食肉,烦毒之气流入乳中,令儿宿滞不消, 邪热毒气乘于心神,致使惊悸,眼目翻腾,壮热不休, 四肢瘈疭,其病名曰天钓,甚者爪甲皆青,状如神祟。 今集《经效名方》治之于后。”
痫
娄氏曰:“惊痫即急慢之证,但惊痫发时,仆地作声,醒 时吐沫,急慢惊则不作声,不吐沫也。”
《仁斋》曰:“痫,小儿之恶候也。盖小儿血脉不敛,气骨不 聚,为风邪所触,为乳哺失节,停结癖积而得之。其候 神气怫郁,瞪眼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涎流,腹肚膨胀, 手足搐掣,似死似生,或声或哑,或项背反张,或腰脊 强直,但四体柔弱,发而时醒者为痫。若一身强硬,终 日不醒,则为痉证矣。”
阴阳二痫
阳痫初作时,病先身热,瘈疭,惊啼叫喊而后发,脉浮 者为阳痫,乃急惊也。内在六腑,外在皮肤,为易治。 若病先身冷,不惊瘛,不啼呼而作,脉沉者为阴痫,乃 慢惊也。此病内在五脏,外在骨髓,剧者难治。
曾氏曰:“阳痫者,因感惊风三次发搐,不与去风下痰 则再发。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 发,惊搐必经三度,故曰三次。所谓惊风三发便为痫, 即此义也。其病主身热自汗,两目上视,嚼沫咬牙,手 足掣搦,面色红紫,六脉浮数,以百解散加五和汤,水 煎疏解,次下痰用水晶丹或半夏丸。阴痫者,因慢惊” 后去痰不尽,痰入心包而得。四肢逆冷,吐舌摇头,口 嚼白沫,牙关紧闭,但不甚惊搐作啼,面色或白或青, 脉息沉微,故《孩儿宝书》云:“睡中吐舌更摇头”,正此之 谓。治以固真汤加回生汤同煎,调宽气饮和解。
风惊食三痫
按《千金》论三痫,盖有三因之分,风痫属外因,惊痫属 内因,食痫属不内外因也。又按:《全婴方》云:“风痫因将 养失度,血气不和,或厚衣汗出,腠理开舒,风邪因入 之,其病在肝,肝主风,验其证,目青面红,发搐,宜驱风 膏、大青膏、琥珀散、镇惊药。有热四顺饮退后,与利惊 丸,下其痰涎。”惊痫因血气盛实,脏腑生热,或惊怖大 啼,精神伤动,外邪所入为之。其病在心。“心主惊,验其 证,忽然叫声发搐,宜琥珀散、红龙散、镇心丸;有热,四 顺饮、利惊丸下之,不生别病也。”食痫“其病在脾,脾纳 食,验其证,嗳吐馊气,即发搐,此病或大便酸臭,紫丸 子下之。”已上三证,大同小异,并属阳也。各目睛偏斜, 手足潮搐,或作豮声,发过即差,皆十生一死也。
五脏痫
三因云:“古方有五痫、五脏痫、六畜痫等,各证不同,难 于备载。《别录》有五痫之证:一曰马痫,作马嘶鸣,以马 属在午,手少阴君火主之,故其病应于心;二曰羊痫, 作羊叫声,以羊属未,足太阴湿土主之,应乎脾;三曰 鸡痫,作鸡叫声,以鸡属酉,足阳明燥金主之,应乎胃; 四曰猪痫,作猪叫声,以猪属亥,手厥阴心包主之,应” 乎右肾;五曰牛痫,作牛吼声,以牛属丑,手太阴湿土 主之,应乎肺。此五痫应乎五畜,应乎五脏者也。发则 旋晕颠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摇,手足搐搦,背脊强直, 食顷乃苏。各随所感,施以治法。
凡治五痫,重者死,病后甚者亦死,轻者五色丸主之。 按《千金》叙六畜痫无五脏之分,属钱氏始分之,而无 马痫一证。曾氏谓“初发作羊犬声者,咽喉为风痰所 梗,声自如此”,其理甚明。言六畜者,特强名耳,故丹溪 谓于经既无所据,而治法亦未见有五者之分,所以 不必分五也。
治法
《仁斋》曰:“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通行心 经,调平血脉,顺气豁痰,乃其要也。假令小儿有热有 痰,不欲乳哺,眠睡不安,常常惊悸,此皆发痫之渐,即 以紫霜丸导之,时间量与紫霜丸,减其盛气,则无惊 风痫钓之患。痫证方萌,耳后高骨间,必有青纹纷纷 如线,见之则为爪破,须令出血啼叫,尤得气通。诸痫” 发不能言者,盖咽喉为气之道路,风伤其气,以掩声 音道路之门,抑亦血滞于心,心窍不通所致耳。南星 炮为末,雄猪胆汁调和少许,啖之辄效。若夫钱氏五 痫丸并南星散,以菖蒲煎汤,调下甘遂猪心汤,和苏 合香丸一丸,皆治痫之要药也。
刘氏曰:“小儿神尚弱,惊则神不守舍,舍空则痰涎归 之。或饮食失节,脾胃有伤,积为痰饮,以至痰迷心窍 而作者,治法当寻火寻痰,而前人多用镇坠清心之 药,固可以治热,可以清痰。若有顽痰胶固者,此药未 易驱逐,在上者必用吐,吐后方宜服此药。有痰实在 里者,亦须下之,随病轻重而用之也。”
洁古曰:“如有客痰,发热而有声,煎大黄荆芥汤,下五 色丸潮热有时,积热也,桃枝丸主之。壮热不退,当用地骨 皮散,下五色丸。”
风热当用防风黄芩汤,下大青膏。
身温不热。当用白虎汤加苍术。下五色丸。
风痫
《口议》曰:“先用化痰,宽利胸膈,开通关窍,安镇心神,然 后与治风痫药服之。”又云:“先用化风丹去其风热,次 服夺魂散定痫。”
惊痫
《口议》曰:“先凉三焦,利惊去热,安神定志,平调脏腑,温 化痰涎,然后与治惊痫药服之。”
不治证
小儿痫病,日直无声,目睹不转,眼生白障,眼慢唇黑, 瞳人瞬动,目间青黑,面青指黑,口出涎沫如白脓,口 禁,肚胀不乳,喉如牵锯之声,多睡不乳,身热下血不 乳,身体痿软不醒,腹内虚鸣,唇逆而痛,吐利不止,汗 出壮热不止,卧久不寝,身体反张,大人脊下容一手, 小儿脊下容一指,并不治。
寻衣撮空
寻衣撮空,许叔微谓之肝热。夫肝主筋,筋脉血枯而 风引之,故手指为之撮敛也。宜确服六味地黄丸,间 有回生之功。钱仲阳用泻青丸,此治肝经实热。盖寻 衣撮空,皆病后之败证耳,求其实热,则百无一二矣。 治者审之。《王海藏经》治血脱寻衣撮空,摸床手扬,摇 头错语失神,脉弦浮而虚。血脱内躁,热之极也,气粗 鼻干。此为难治。用生地黄连汤主之。
惊瘫鹤膝
肝者东方青龙木也,其动则应于风,病则主惊骇诸 热,引肝风,有风则生痰,有痰则作搐。小儿惊风之际, 手足动掣,当听其自定,然后疗之,免生异证。或父母 见其病势可畏,从而按伏之,岂知筋者肝之合也,临 病发时,若按束其手足,则筋不舒伸,遂至经络为风 所闭,终为废人。《内经》曰:“顽弱名缓风,疼重名湿痹。”又 有四肢痿痹不仁,致手足梢胀痛不堪忍者,此风毒 之气使然,故《传》曰:“风淫末疾”是也。凡小儿心悸不常, 及遍身肿痛,或手足不随,此为惊瘫候也。若治之稍 迟,至臂脘膝胫骨节之间,流结顽核,或膝大而肿,肉 消骨露,如鹤膝之状,或为瘫为疖,此名鹤膝候也。已 上形证,并宜发汗为先,使腠理开通,则风热可除,有 湿亦去。用百解散和㕮咀五苓散,倍加麻黄,水姜葱 煎服,微得汗为度。或以麻黄汤发散尤佳。次防己汤、 祛风散,及独活汤加桑寄生投服,并防风汤,或黑虎 丹作小丸子间服,使风不生而痰不作,则其疾易愈。 若为痈为疖疼重者,用黑牵牛半生半炒,略研碎,煎 无灰酒调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湿,则肿毒可消。 如大腑闭而不通,此是风热内蕴。其右腮红紫,及右 手三部脉浮而实滑,宜五和汤或当归散、枳壳丸治 之。其加减之法,尤在临机审处。若泥一方,非良医也。 更宜间服排风汤。
薛氏曰:“鹤膝风者,其腿渐细,其膝愈粗,状如鹤膝,是 以名之。此因禀肾经不足,外邪所乘而患之。初则膝 内作痛,外色不变,伸屈艰难。若一二月间,焮肿色赤 而作脓者,可治;肿硬色白而不作脓者,难治。初起者 用大防风汤为主,佐以益气养荣汤。脓成者用补中 益气汤为主,佐以大防风汤。切勿用十宣流气等药。” 若不溃不敛,或发热等证者,须调补脾胃为善,否则 必变败证矣。